毛概简答+论述

合集下载

毛概简答论述辨析

毛概简答论述辨析

简答题(一)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之是法统筹兼顾。

(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了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以来,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0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包含哪些内容?答: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二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三是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四)什么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答: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五)简述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含。

答: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每一个新的社会制度中的固有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因此过去人们不把它作为体现社会制度属性的范畴。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

(六)八荣八耻的内容答: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七)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是什么?答: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毛概简答论述

毛概简答论述

四.简答题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相互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

第三,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存在,而且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它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本国官僚资本势力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经济地位脆弱,强劲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

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在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见的。

2.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答:第一,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广泛存在,为红色政权存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广大农村是反动统治薄弱环节,而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使红色政权获得深厚的阶级基础;由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相互矛盾和斗争,造成军阀割据局面和军阀战争,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间隙。

第二,良好的群众基础。

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那些受过国民革命影响,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备的客观条件。

第三,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

国民革命失败后,引起中国革命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因此革命不会停止,继续向前发展,推动红色政权持续发展,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主观条件。

第五,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毛概简答 论述

毛概简答 论述

第八章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在分配关系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0在宏观调控上,使社会主义优势和市场经济优势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根据?第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因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原因,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3、为什么说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的有机结合?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防止大起大落的需要;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是子孙后代和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第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

第二,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

第三,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第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第五,我国已初步具备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支持力度的财政能力。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之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创新。

6、如何理解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格局?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前提条件: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物质条件: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原因:劳动存在重大差别,劳动是谋生的手段。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状况进行分配.必然性:是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

毛概考试重点精编版(简答题_论述题)

毛概考试重点精编版(简答题_论述题)

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第一,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第二,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一个统一整体的科学理论体系,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

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7.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5、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国家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毛概简答论述

毛概简答论述

毛概简答论述3-1 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答: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经验进行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要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的这一科学内涵,必须注意:①毛泽东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来创立和发展的,但不是对它的机械搬用;②毛泽东个人的思想不能与毛泽东思想划等号,他晚年的错误思想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③毛泽东思想包括中国共产党其他第一代领导人的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现实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它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

(2)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方针,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一重大问题。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毛泽东系统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问题。

(4)政策和策略理论,毛泽东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他提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经济统一、政治技术统一、又红又专等方针(6)党的建设理论,成功解决了在无产阶级人数较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问题1-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所确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指导着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推向前进(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论述,为我们正在进行的事业继续提供十分宝贵的理论指导。

毛概简答论述题

毛概简答论述题

1、新旧民主革命有何不同?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

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中国反动统治阶级具有残酷性,面对庞大的反革命武装,中国革命只能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

敌我力量的对比、帝国主义和国内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国内反动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4、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有机联系?[1]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2]是中国共产党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他们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体现在:三者在科学体系和理论基础上具有贯通性,表现在三者在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运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三者所强调的基本理论也无不是源于马克思主义.5.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1)首先,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我国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毛概简答论述

毛概简答论述

二、问答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来说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

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

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指导意义。

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4、中国梦的内涵答:“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

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

“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

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

毛概简答,论述

毛概简答,论述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的说,就是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实践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 毛泽东思想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的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4 邓小平科学体系的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

4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意义内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几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意义:○1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5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义革命相比具有新的内容和特点○1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毛概(简答论述)

毛概(简答论述)

·简答题P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答:第一,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第二,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间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

P34.为什么“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答: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实事求是也内在地包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P56.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答:必然性:第一,中国国情决定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第二,中国革命的力量决定必须发动土地革命;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非常强大,并长期占据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地区。

可能性:第一,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使中国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第二,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及其互相间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又是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第三,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是必要条件;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大战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P57.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及意义答:内容: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改革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意义: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知道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它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大学毛概考试简答 论述题重点汇总

大学毛概考试简答 论述题重点汇总

简答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答:a、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c、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2、为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A、性质相同。

都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B、作用、职能相同。

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C、历史使命相同。

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3、为什么必须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

历史和现实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

依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而采取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我国之所以采取这一制度,既是由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和民族特点所决定的,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说和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和贡献。

4、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优越性的重要体现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有巨大促进作用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和条件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①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毛概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

毛概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

简答题:1.为什么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de)坚持马克思主义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e)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de)继承和发展.首先,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de)根本方法,创造性(de)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de)实际,做出了一系列新(de)理论概括.其次,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植于人民(de)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de)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de)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de)总结和升华.最后,它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de)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de)巨大勇气.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de)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de)典范.所以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de)坚持马克思主义.2.简述党(de)思想路线(de)基本内容及内在(de)辩证关系.答:党(de)思想路线(de)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党(de)思想路线中,实事求是内在(de)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de)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de)思想路线(de)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坚持党(de)思想路线(de)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de)验证条件和目(de).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都是围绕实事求是(de).所以“实事求是”是党(de)思想路线(de)实质和核心.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de)经验与教训.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de)成功经验是: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de)同时,推动了生产力(de)迅速发展.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de)方式,实现了平稳过渡,避免了可能发生(de)社会动荡和经济破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不仅保证了社会(de)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de)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对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至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4.怎样理解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要继续解放生产力答:首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是最积极活跃(de)因素,而生产关系一旦形成则是相对稳定(de).所以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de)展开,生产关系就会逐渐落后于生产力,这时就必须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和调整,解除对生产力(de)制约和束缚,实现解放生产力(de)目标.这是适用于任何社会形态(de)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de)基本规律.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其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原油(de)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束缚了生产力(de)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改革,继续不断(de)解放生产力,为生产力(de)发展开辟出广阔(de)前景.5.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de)关系.答: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de)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de),改革和发展是稳定(de)基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de)前提.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de)关系应该遵循以下主要原则: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de)互相协调和互相促进,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de)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de)长期稳定.第二,把改革(de)力度、发展(de)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de)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de)重要结合点.6.为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哪三个转变答:(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7.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de)具体内涵.答:坚持党(de)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de)有机统一;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de)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8.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e)基本方针.答: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e)方针;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9.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de)基本原则.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de)六条基本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de)关系,坚持在党(de)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六条原则构成有机整体.10.简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de)重要意义.答:(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de)白和平共处原则用于解决一个国家(de)统一问题上;(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de)发展了马克思主义(de)国家学说;(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de)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实现可能(de)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de)不良后果;(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de)和平(de)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de)思路.论述题:1.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de)主要区别.答:(1)革命领导权不同.五四运动以前,中国民主革命(de)领导者是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只是追随资产阶级参加革命;五四运动以后,工人阶级作为独立(de)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de)重任;(2)革命(de)时代条件不同.新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不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de)范畴,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de)范畴;(3)革命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de)指导思想是西方(de)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de)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4)革命(de)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专政(de)国家,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目(de);新民主主义革命则要在中国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de),以工农联盟为基础(de)几个革命阶级(de)联合专政,既人民民主专政(de)国家,然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目标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2.试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e)基本内容及相互关系.答:(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de)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de)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这四个方面(de)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de)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de)组成部分,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de)科学揭示;(3)坚持马克思主义(de)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足以核心价值体系(de)灵魂;(4)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e)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e)基础;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e)基础.3.依法治国(de)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de)重要意义何在答: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在党(de)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de)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de)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de)看法和注意力(de)改变而改变.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de)重要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de)领导;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de)根本保障;第三,依法治国是法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de)客观需要;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de)重要保障.4.试述科学发展观与新型工业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de)内涵及三者之间(de)内在联系.答: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少(de)资源消耗获得做大(de)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de)在于追求更少(de)资源消耗、更低(de)环境污染、更大(de)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与新型工业化(de)内在联系:第一,科学发展观是知道思想,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可持续(de)发展观,本身就包含着新型工业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等方面(de)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二,新型工业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de)具体实践,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与全面、协调、可持续(de)发展观是完全一致(de);新型工业化强调(de)“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直接体现了以人为本(de)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de)内在联系“第一,科学发展观本身就包含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de)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de)具体实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为根本目标,与全面、协调、可持续(de)发展观是完全一致(de)。

毛概简答论述

毛概简答论述

1、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答: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

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

(六)坚持改革开放。

思想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答:党的思想路线基本内容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

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

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思想路线阐述和发挥过程中,分别强调或解放思想,或与时俱进,或求真务实,都是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提出的重点要求,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

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毛概简答题论述题(整理版)

毛概简答题论述题(整理版)

毛概简答题论述题1. 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答:马克思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试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答: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4)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答: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内容及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关系。

答:内容:(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毛概简答题与论述题答案(终)【范本模板】

毛概简答题与论述题答案(终)【范本模板】

一、简答题:(共20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2)也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把实践的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有哪些?答: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建设,建设的规模与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可急于求成。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3、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答:就是一切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的革命对象,动力和领导力量!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答: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二、简答题:(共6小题,共30分)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主要内容是什么?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立根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党在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答: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023版毛概简答题和论述题

2023版毛概简答题和论述题

毛概简答题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分别提出了诸多正确的思想主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理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系统地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毛泽东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毛泽东根据“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个基本观点,提出了许多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

(6)党的建设理论。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两个务必是: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7)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外,毛泽东思想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等内容,都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活的灵魂:(1)实事求是。

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2)群众路线。

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

(3)独立自主。

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的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毛概简答与论述题(所有重点)

毛概简答与论述题(所有重点)

毛概简答与论述题(所有重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把马克思主义营运到中国的具体坏境的具体实践中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从而用“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的具体行动。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诶时间经验很好的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又要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加以马克思主义的提炼和升华。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对中国文化进行认真的清理,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又用中国优秀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选择)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实事求是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第一,他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毛概简答题论述题答案【范本模板】

毛概简答题论述题答案【范本模板】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定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3、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1含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2毛泽东思想含义: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实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成就了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3中国特色社义理体系: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和建设相结合产生的,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论述题4、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有与时俱进的关系?1含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2毛泽东思想含义: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实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成就了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对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业。

改革开放的30多年,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的30多年,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和社会全面进步的30多年,是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和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30多年。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和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因此,改革开放既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实现了目的和效果的高度统一,就在于我们既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决排除各种错误思潮、错误倾向的干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邓小平区分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认为基本制度如公有制、按劳分配、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是正确的、优越的,是我们的历史选择,不能改变。

而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其中有不少是需要改革的。

当具体制度和体制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束缚生产力发展时,如果不适时地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甚至会丧失掉。

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必须创新。

改革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⑴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⑵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⑶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⑷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1)要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2)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3)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新优势。

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五大建设要协调推进,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我们必须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角度来看待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问题,通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从而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奠定基础。

理论意义:如同任何正确的理论都是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一样。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理论意义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特别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实践进行科学总结的结果。

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 就是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 同时也是理论不断升华的过程。

了解和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有利于我们理解这个理论是随着我国改革与建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 每一次新的概括、每一次理论升华,都不是后一个对前一个的简单否定 ,而是在完善中前进 , 在丰富中发展 , 今后仍以辩证的观点来贯彻这个理论 ,在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 , 不断用新的思维、新的观点来丰富这个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

第三,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以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3)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方面。

(3)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4)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质,尤其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同时,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理论意义: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使社会建设成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同等地位的一个崭新层面。

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现实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而使得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更好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二者相互统一。

经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与生态文明发生冲突,会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就使得二者在表面上存在对立,但实质上二者是相统一的。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 1、政治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条件。

2、生态文明建设丰富了政治建设的内容,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之一。

(三)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 1、生态文明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

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就是说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涵。

2、文化建设也促进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先进文化的建设与倡导势必会引领一个时代的发展,它会为其他方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意念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