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死亡哲学
庄子的死亡哲学
庄子的死亡哲学摘要: 在中外哲学史上,死亡问题在哲学产生之初就是一个重要问题。
庄子则是中国哲学史上死亡哲学研究的开创者。
以往认为,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
其实,庄子以“道”本体论解读死亡;将个人生死放在人类世代延续中进行思考;认为只有善待生命才能善待死亡,还提出了“心死”、“生亡”的死亡观。
在庄子的思想中,唯有真正懂得生命的人,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死亡。
反之,真正认清死亡的人,才能理解生命的价值。
对死亡问题作哲学的理性思考,人生境界才能超越生命的自然意义。
庄子沉思死亡哲学,是希望大家都能深入理解生命,理解生命才能把握生命,才能主宰生命,使自己真正成为生命的主人。
关键词:道家;哲学;生命;死亡老子的《道德经》提出“死而不亡者寿”(第33章)的极富哲理的死亡观,庄子则全面而又深刻地展开了对老子哲学死亡观的论述,从而形成早期道家的死亡哲学。
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上死亡哲学研究的一个开创者。
一生死是道家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
老子《道德经》第50章说:“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 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意思是说,世上的每一个人,都要经历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在所有死亡的人中,能顺自然而寿终正寝的大概占三分之一;因自然灾害或疾病等原因而过早死亡的人也占三分之一。
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本来可以达到自然的寿命,却自己把自己搞得早死了。
为什么会自己搞死自己呢?因为他们太想长生和太想生活得好而企图用自己的胡乱作为去对抗自然。
那些善于顺应自然贵己养生而长寿的人,在陆地上行走时,懂得避开有野牛或猛虎出没的地方,在兵荒马乱的地方他们不穿铠甲。
这样,野牛的角顶不到他,猛虎的爪抓不到他,战场上不被当作敌方的战士因而兵器也不会去刺他。
这是什么缘故呢?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避开有死亡威胁的人和事。
中西“同途而殊归”的死亡观念——
“ 通天地之统ꎬ序万物之性ꎬ达死生之变ꎬ而明内圣
实现ꎮ
外王之道ꎬ上知造物无物ꎬ下知有物之自造也ꎮ 其言
宏绰ꎬ其旨玄妙ꎮ”
[5]1
与庄子物我两忘的死亡观念不同ꎬ西方的死亡
他以深邃的智慧探索天道的规
观念所追求的超越精神主要体现为对必然的、不死
律ꎬ将生而为人同天道运化之间联系起来ꎬ直面人的
的世界的探索ꎮ 西方文化中存在乐死恶生与乐生恶
三、“ 同途” :死亡的超越性
约翰多恩与庄子之所以礼赞死亡ꎬ是因为在
他们看来死亡是人回归其源头———永恒———的基本
途径ꎮ 这一回归所体现的死亡的本质是“ 精神性存
认为ꎬ人应该抛弃一切纵情享乐的感官追求ꎬ通过精
在” 的超越能力ꎬ也即“ 精神性存在” 是对由肉身、生
神长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现对昙花一现的肉体存在的超度ꎮ 约翰
人化的‘ 你’ ꎮ” [3]48 这一比较主要通过分析中西美学
逍遥的境界ꎬ而要摆脱的困境ꎬ既有来自外在社会层
的不同特点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差异ꎬ与朱利安运用
面的ꎬ又有来自内在精神层面的ꎮ 正是通过思考如
间距哲学分析中西文化的思路不同ꎮ “ ‘ 间距’ 的本
何摆脱这些困境ꎬ庄子的人生哲学蕴含了丰富的生
并在每一个方面和每一种规模里都能起作用ꎬ因此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翻译为“ 生存还是毁
观点ꎮ 与此极为相似的是ꎬ英国 17 世纪玄学派诗人
很多争议ꎬ其中产生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西方
时赞颂具有超越意义的死亡ꎮ 这一诗歌对华兹华斯
存在不同的死亡观念ꎬ因此也应该形成完全不可翻
等浪漫主义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ꎬ在 20 世纪二三十
浅析庄子的生死观
浅析庄子的生死观作者:高巅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3期摘要:庄子有着自己独特的关于生死的看法,他不是局限于个人狭小的空间来理解生死,而是放到宇宙万物气化流变的范围内来观照生死,因此庄子的生死观具有一种超越意识。
具体来讲,庄子的生死观有以下几点:一、生死命定观;二、认为生死只是气的聚散;三、应持着一种生死齐一的态度看待生死。
关键词:道;命;气之聚散;生死齐一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06-02生死的问题是任何哲人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通对当下生存在的肯定,来回避对死亡问题的思索,而庄子则对生死进行积极思索并给出自己的答案。
在了解庄子的生死观之前,首先我们应该清楚的一点是庄子探讨生死的一个前提,即庄子是将人的生命放在了一个怎样的世界中去进行探讨的,这就涉及到了庄子最根本的世界观——道,是宇宙生命的本体。
庄子的关于“道”的论述直接承继老子的思想而来。
他道论的主要思想见于《大宗师》的一段论述:“夫道,有情有性,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在这段论述中,可以看出庄子道论的主要内容是:道是宇宙的本体,无论有形的天地,无形的鬼神都是道派生出来的,而作为宇宙本体存在的道有情有性、可传、可得,这说明它是客观存在的,但其又无为无形、不可受、不可见,即道的本质是虚无的,但虚无不是没有,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
“自本自根”,是指作为宇宙本体的道,一无所依,以自身为存在的原因和根据。
也就是说,庄子认为,在有形的天地万物之中有一个无形而充满生机的“道”在默默流动,整个宇宙天地的运行都是“道”流动的结果和表现。
“道”既不有意生长或消匿什么,也不偏袒于任何事物,它只是效法自然,而天地万物也随大“道”自然地生长、变化。
道家庄子:要从死亡画出生存
道家庄子:要从死亡画出生存庄子说,以人的立场创造知识,就会被人创造的“知识环套”套住了。
人被人创造的知识套住了庄子名周,战国时代宋国人,那是一个强凌弱,众暴寡,离乱,痛苦的时代,现实世界的痛苦是一个无底的陷阱,丘垄黄土下的贤者,是伟大?还是渺小?庄子的视线从此从人世离开,他所综观的乃是无穷的时空,庄子认为人必须自觉人的存在,不要从他人而画出自己,不要从过去和未来画出现在,要从无价值画出价值,要从无限画出有限,要从死亡画出生存,这样才能超越束缚而得到自由,庄子的哲学是自由的哲学,是把生命放入无限的实践、空间去体验的哲学,人世的生活,在庄子看来是【无生命的秩序】,庄子所要追求的却是【有生命的无秩序】。
庄子认为人必须自觉人的存在巨大的怪鸟北海有一条鲲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那么大,有一天,它突然变成一只大鹏,它的背有几千里广,一飞直冲九万里的高空,在高空中,它低头一望地面上浑濛濛的一片,所有的山河城屋都看不见了。
大鹏又抬头向上一望,只见天色苍茫无际,天地和它浑然混合为一了。
胸襟要宽广高远才会没有界限,不要站在任何角度任何时间看事物,而是要与天地同体。
寒蝉和灵龟世人都说彭祖活了八百岁,是人间最长寿得了,但有一种小虫叫做‘朝菌’朝生而幕死,它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一个月。
另外有一种虫叫‘寒蝉’春生而夏死。
它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四季。
可是楚国南方的海上有一只巨大的灵龟,五百年对它只是一个春季,五百年对它只是一个秋季。
上古时代有一种椿树,八千年对它只是一个春季,八千年对它只是一个秋季。
朝菌和寒蝉叫做小年,灵龟和春树叫做大年。
小年是不会了解大年的。
彭祖对于灵龟和椿树来说不也是小年吗?世人把彭祖认为是长寿,不也是小年的悲哀吗?惠施的大葫芦惠施是庄子的老朋友,惠王给了我一些大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了,结的葫芦极大可以装五石的容量。
可是它质料不坚固,用来盛水,一拿起来就破了。
切成两个瓢又太浅,装不了多少东西。
因此这葫芦虽然大却大的无用,我就把它打破了。
浅析庄子的死亡观
浅析庄子的死亡观[摘要]面对死亡,庄子是典型的自然主义超脱论者。
他认为死亡是自然变化,一个人只要把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超越人世古今之变,就可以齐生死,不再恋生患死了。
庄子安死而不乐生,对人生持淡泊无为的立场,对死亡怀有一种豁达的态度。
[关键词]庄子死亡自然主义超脱论淡泊无为面对死亡,见仁见智。
哲学史上的各种死亡观都主张接受死亡,但理由各不相同:儒家把死亡作为一个无须多加考虑的事实来接受;柏拉图和基督教把死亡作为灵魂升天来接受;古希腊犬儒主义学派把死亡作为命运来接受;佛教把死亡作为个人的命运来接受;而庄子在面对死亡,在寻求有限与无限、小我与大我的统一时,从寻求个人与自然的统一出发,把死亡作为对自然的复归来接受。
庄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对于这种思想的形成,有着很深的影响。
庄子生活的战国时期,是所谓“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百姓深陷无休止的战乱之苦,面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作为哲学家的庄子不能仅仅满足于悲叹一番。
面对自然力,社会力,疾病力摧毁,湮灭,销蚀人的生命,庄子靠智慧排除死亡的困扰。
一、生死自然说《庄子·大宗师》中记载了庄子安死的自然主义超脱论思想:“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庄子明确指出,死生本是命,如同日夜相交替的永恒变化一样,是自然的规律,有许多事情是人力所无法改变的,这是万物所固有的事情。
……天地给我以形体,用生使我劳苦,用衰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
因此,如果以生为乐,也就应该以死为善。
正是出于对死亡这样豁达的态度,庄子才会在妻子去世后蹲坐在地上敲着瓦盆放声歌唱。
庄子回答惠施说:“我也有些伤感,后来才知道生死是由于气化,如四季的运行一样,循环不已,是自然而然地运行的。
人死后返归自然,安然歇息在天地之间,而我还在哭哭啼啼,我以为这样痛哭是不通达生死的道理,不懂得命运的必然,所以才不哭了。
庄子的死亡哲学_中国政事.doc
庄子的死亡哲学_中国政治论文性与无限性、死亡不可避免与人生自由等超越经验的问题。
哲学的死亡观,直接讨论的是死,实质上是讨论生。
人死观其实是人生观的深化、延续和扩展。
这是因为,人只有具备了死亡意识,才可能获得人生的整体观念和有限观念,才能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进而,哲学的死亡观,不仅具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和本体论的意义。
庄子阐述的死亡观,和他的“齐物论”的世界观和玄道本体论就是一体的。
庄子用安时处顺法解决困扰精神世界深层的死亡问题,从养生学来说,实在是精神养生的一个典范。
从哲学来说,在中国哲学史上,对死亡作哲学思考虽然并非自庄子始,但他对死亡问题的重视和论述的深度,则是独树一帜的。
庄子开创的死亡哲学的研究,后世将其荒废了。
我们今天研究道家哲学,应将死亡哲学的研究深入下去。
[参考文献][1]中国哲学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5.[2]卢梭,忏悔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Chuang-Tzus PhilosophyofDeath ZHANG Shang-ren (Guangdong InstituteofPublic Administration, Guangzhou, 510631, Guangdong,Abstract:Inthe philosophical historyathomeand abroad, deathhasalways beenan impoflant topic.-Tzuisthe pioneerinthe studiesofdeath philosophy in China.Itwasonce believedthat Chuang-Tzutendedto bepessirrustic and nihilisticinlife. Actuallyhe interpreted deathfromtheperspective of “Taoist”ontology, reflectingon the individual slifeanddeathinthe continuance ofhuman being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Chuang- Tzuheld thatonecouldnot properly face death unless one harbored aattitude toward life,as reveal_ed in hisideas of“the deathofthe heart”and “being deadalive.”Inother words, onlywhenone understands lifecanhemeetwith deathinaproperorone understands thevalueoflifeonlywhenhe understands deathproperly. Reflections ondeathfrom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will promotethe transcendence overnaturallife.Chuang- Tzus philosophical ideasofdeathmeanpromotea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eventuallyacontroloflife.Key words: Taoism; philosophy; life;[2][3][4]庄子的政治哲学思想及其特质-李泽厚曾指出:老子是积极问世的政治哲学;庄子则是要求超脱的形而上学。
上与造物者游_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_对庄子生死观的一个考察
收稿日期:2000212220作者简介:段德智(1945-),男,河南辉县人,武汉大学哲学系与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哲学和宗教学研究。
2001年3月第23卷 第2期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na Three G orges University (Humanities &S ocial Sciences )Mar.2001V ol.23 N o.2“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对庄子生死观的一个考察段德智(武汉大学哲学系与宗教学系,湖北武汉430072)摘 要:本文在于从本体论的角度和高度(“以道观之”),对先秦道家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庄子的生死观作一个较为深入也较为全面的考察,并在同西方最为重要的死亡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对比研究中凸现庄子死亡思想的世界意义和现时代意义。
关键词:庄子; 道德; 见独中图分类号:B 2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1769(2001)022*******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先秦道家死亡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虽然和老子一样,以道德为其死亡哲学的最高范畴,刻意追求“乘道德而浮游”的精神生活,提出了“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的命题,但他更注重从道的立场考察人的死亡问题,对死亡哲学中许多重大问题,如死亡的本己性和死亡意识的哲学功能等,都作了深刻、独到的阐释,从而把先秦道家的死亡哲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先秦道家中一个最值得注意的人物。
一、唯“乘道德而浮游”,可免于“累患”一般说来,庄子对人的肉体生命之寿夭是不太关心的。
他在《逍遥游》中甚至辛辣地嘲笑了世人比附彭祖渴求长寿的心态。
他例证说:朝生暮死的虫子不知道一个月的时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不知道一年的时光。
楚国南边有只灵龟,以五百年为一个春季,五百年为一个秋季;上古时代有棵大椿树,更以八千年为一个春季,八千年为一个秋季。
因此,寿命短的不能了解寿命长的,是不能与寿命长的相比附的。
《庄子》的死亡哲学
读·闻·观44摘要:死亡,一个所有人都避无可避的哲学命题。
庄子认为生命绝不只是形体,生死都属于气。
死亡虽是人不可掌控的东西,然而人能够“物物而不物于物”,用坐忘、心斋的方法去超越生死,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关键词:道;生死齐同;善生乐死一、庄子死亡观的形成来源1.现实来源庄子是中国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战国中期宋国人。
如何超脱苦恶现实,让众多千疮百孔的心灵获得精神自由,是庄子死亡哲学的萌芽。
就解决这一问题来说,庄子反对甚至鄙夷儒家的仁义、道德,认为那些只是空虚之言,并不能真正地帮助人们获得精神上的独立。
庄子的死亡哲学总体上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2.哲学基础老子提出了中国哲学史上的第一个世界本体论体系:道。
他认为道是先天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原始混沌,道不是谁创造出来的,是不依靠外力而存在的世界本源。
道产生着万物,但并不是有意识地主宰着万物,而是“法自然”“常无为”。
庄子的死亡哲学就是在道的基础上展开的,他认为道是真实的、最高的存在。
人的生命就是自然、变幻无穷的道所赋予的。
以道作为本体来看待死亡,就能不落俗套,忘掉生死的概念,获得极大的精神自由。
二、庄子对死亡的具体认知1.死生命也庄子对生死看得很透彻,生命的来临是不能拒绝的,生命的离去同样也是不能阻止的。
天地间的自然现象都不能长久,例如没有永远的白天和黑夜,没有永不停歇的暴雨和狂风,更何况人的形体呢。
他始终敢于正视死亡,正是因为如此,他从来不会被人世间的得失、贫富等困扰,一生逍遥。
庄子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1](《养生主》)个体的生命是有穷尽的,倘若把个体的生命放到人类的整个生命长河以及宇宙大化的框架之下,那么就会达到与天地并生的理想境界。
2.死生自然生和死都属于气,这是庄子哲学中非常重要的观点。
人的形体只是秉受于自然的造化,身体并不等同于生命,死亡并不是终点。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生之前是无,生下来是有,死之后不过是回到了无的状态。
读后感论文从《庄子》看庄子的生死观
读后感论⽂从《庄⼦》看庄⼦的⽣死观从《庄⼦》看庄⼦的⽣死观摘要:《庄⼦》⼜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是战国早期庄⼦及其后学所著,也是庄⼦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庄周梦蝶和⿎盆⽽歌等故事⾥,我们能看出庄⼦的⽣死观,⽽由⽣死观⼜可深⼊理解庄⼦的哲学思想。
本⽂将从庄⼦和《庄⼦》的概述介绍⼊⼿,逐步剖析庄⼦的思想精髓,进⽽了解中国的哲学发展。
关键词:庄⼦⽣死观哲学思想⼀、庄⼦与他的《庄⼦》庄⼦,姓庄,名周,字⼦休(亦说⼦沐),宋国蒙(今河南商丘)⼈。
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学家。
创⽴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物之⼀。
庄⼦的学问渊博,游历过很多国家,对当时的各学派都有研究,进⾏过分析批判。
同时庄⼦为⼈⽣性洒脱随性。
有⼀则⼩故事:楚威王听说他的才学很⾼,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去做相国。
庄⼦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重利;卿相,尊位也。
可你就没有看见祭祀⽤的⽜吗?喂养它好⼏年,然后给它披上有花纹的锦绣,牵到祭祀祖先的太庙去充当祭品。
到了这个时候,它就想当个⼩猪,免受宰割,也办不到了。
你赶快给我⾛开,不要侮辱我。
我宁愿象乌龟⼀样在泥塘⾃寻快乐,也不受⼀国君的约束,我⼀辈⼦不做官,让我永远⾃由快乐。
”可见庄⼦并不像孔⼦、孟⼦⼀样希望⾃⼰的学说主张可以为政治所⽤。
庄⼦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辞官隐居,⽽潜⼼研究道学。
他⼤⼤继承和发展了⽼聃的思想,与⽼⼦并称“道家之祖”。
他把“贵⽣”、“为我”引向“达⽣”、“忘我”,归结为天然的“道”、“我”合⼀。
《庄⼦》约成书于先秦时期。
《汉书·艺⽂志》著录五⼗⼆篇,今本三⼗三篇。
其中内篇七,外篇⼗五,杂篇⼗⼀。
全书以“寓⾔”、“重⾔”、“卮⾔”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学说⽽倡导相对主义,蔑视礼法权贵⽽倡⾔逍遥⾃由,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宗师》集中反映了此种哲学思想。
⾏⽂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章的典范之作。
_生死齐一_悦死恶生_论庄子的生死哲学
“生死齐一”“悦死恶生”———论庄子的生死哲学!刘月霞李玉芬张建功死亡,无疑是一切生命的最终归宿;永生,注定是智慧人生永远的渴求。
生与死锻造了庄子哲学的恢弘与博大;而对死亡的沉思,更显示了一代哲人的睿智与洒脱,甚至使死亡这一人们讳莫如深的话题,也具有了美学的意义和审美的价值。
一、死亡的必然性庄子在其著作中多次谈到死亡的必然性。
《庄子·大宗师》明确肯定:“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杂篇·盗跖》云:“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
”意思是说,人的生死是必然不可避免的,就像永远有黑夜和白天一般,是自然的规律。
因此,《庄子·达生》云:“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
”既然死亡是人的必然结局,那么对待死亡的态度,就应当是顺从。
庄子有句名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在庄子看来,凡夫俗子不懂得命运是不可抗拒的必然,所以乐生恶死、趋荣避辱、极力逃避命运的安排,这是没有道德的表现。
而最聪明的人知道某些事情是自己无力改变的、是命中注定的事而具有不可逆性,便放弃努力顺应其本性,这是道德修养的极致。
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只有最高尚的人才能安于“生”、顺从“生”,做到“安时而处顺”。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天生就“悦生恶死”,所以往往会不理智地逆天行事。
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而面对这颗灾星,整日栖栖惶惶,在无限的心理痛苦中走向人生的终点。
他们往往想挽留生命、想在这个世界上多停留一些日子,但由于沉重的心理负担,特别是有些人身患重病之后,过于担心自己生命将马上消失,反而加速了其死亡的进程。
这些人殚精竭虑、劳神苦思,不知道顺应自然之道而去“益生”,而是“以好恶内伤自身”。
因此,庄子主张“无情”,即没有一己的好恶之心,也就是不从自己愿意不愿意、喜欢不喜欢出发,而是完全按照自然的必然法则行事。
所以,“无情”是指胸襟豁达超然的状态。
庄子由死生的必然性而生顺应命运法则之慨,无疑具有消极的听天由命之嫌,但其尊重生命运动规律、不以人之好恶之心左右人生命运、不悦生不恶死等思想,不正是为我们正视死亡这一人生永恒的主题、摆脱死亡困惑而用有限的生命迎向无限世界提供了极可贵的心理支持吗?它使我们获得一种精神安慰和情感愉悦。
从庄子的角度看庄子的生死观
从庄子的角度看庄子的生死观[摘要] 本文就《庄子》内篇文字探讨庄子对生与死的看法,力求摈弃外来思想影响,从内在心理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庄周认为生死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顺其自然的接受,而不应该好生恶死。
[关键词] 庄子内篇生死观自然庄周给我们留下的影响比他的生命要长远,后世千年一直都众说纷纭,庄周的生命已经结束,可是关于他的传说一直在时空中存在。
我们只能从《庄子》一书中窥得他的思想,仁者见仁,有人说庄子认为生死只不过是一个生命形态的变化(《于丹心得》),但是从《庄子》全书来看毕竟有他人的思想夹杂其中,所以本文的作者仅就内篇文字来解读庄子的生死观念,力求最真实的解读庄子的思想。
一、自然的存在——生庄子用故事来阐述自己的思想,他用了两件事情来告诉我们什么是他心中的“生”: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 曰:“天也,非人也。
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和“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神虽王,不善也。
”天生形体与常人不一样的右师坦然面对自己形体的异常,“天也,非人也。
”人无法决定自己的生命形式,我们只能接受生命的存在。
上天给予右师与众不同的外形,可是上天同样给予右师生存的权利,既然“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人能做到就只有安然接受。
面对上天赐予的生命,庄子很实际的提出了一种比较的观点:虽然辛劳,但是比起在牢笼里的生活,野鸡是绝对不会愿意到牢笼里生活的。
也就是说面对上天赐予的生命,要顺其自然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
人的生不是由人自己决定的,庄子的思想里,“天”是决定“生”的,而“天”到底是什么呢?庄子的一生里都在思索,但是他也不能给一个明确的答案,只能以自己“人”的思维去表达。
首先就是天命不能改变,而只能去承受。
无论“生”得多么艰难,人们都只能承受。
“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
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
庄子生死观
庄子生死观管窥内容摘要:纵观庄子的生死观,其总体特征是力图透过生死的现象之异而揭示其本质之同,力图超越一般人乐生恶死的生死情怀。
在老子高扬生的价值之后,转而深究死的价值,并通过对死亡价值的挖掘而使人生死通达、生死释然,从而帮助人们度过生死大关。
关键词: 物化命定生死为徒悬解生和死是人生所必经过的阶段,也是一般人所重视的问题。
“生死之事自从有人类之日,这问题即行存在。
人类均皆为此一问题所困扰。
唯生死之事,颇为公允,无论贫贱富贵,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无能脱离此一自然律者。
亦无不是赤裸裸而来,双手空空而去。
”①人人都乐生恶死,但谁也无法逃离此一自然规律。
任何一种哲学,都会讨论到生死问题;任何一种宗教,也都会为生死试作答案,庄子亦不能不为此问题作一交待。
尤其“在庄学内,生死如不能予以合理处理,则人人乐生恶死,急急于养形体之生,则我障难破,物我难泯,复如何同于大一?”②具体说来,庄子的生死观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一、生死物化庄子立足于宇宙看人生,将人的生命现象看作是宇宙自然中的一种物质现象,生命现象中的生死之变也被仅仅视做一种物质之变。
在他看来,生命形态从生到死或从死到生,都不过是物质形态的转化而已,这就像活人的形体有健全者、也有残疾者一样,生死之变与形体之变一样,在本质上都只是物质形态之变。
《天道》篇说:“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大宗师》说:“(道)特犯人之形而犹善之。
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能遁而皆存。
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
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这是说,宇宙万物都是“道”的不同表现形态,人是其表现形态之一。
“道”特别铸造了人的形体,人们便喜欢它。
而人的形体千变万化,没有穷尽,这种快乐怎么能计算出来呢?圣人明白只是“道”的物化这一道理,所以只是固守着“道”。
短命也好,长寿也好,生也好,死也好,人们都必须随顺自然之化,又何况那与万物关系密切、为生死之所依的“道”呢?由于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无论造化者将其铸造成什么模样,也无论造化者是让其生,还是让其死,他们都能坦然面对与接受。
庄子关于生死的寓言故事
庄子关于生死的寓言故事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
楚王委派两位大夫前来聘请他出仕。
大夫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
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
”庄子头也不抬,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
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
请问二位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
”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知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山木》有载:一次,庄子身着衣裳补丁衣服,脚着草绳系住的破鞋,回去造访魏王。
魏王见到了他,说道:“先生怎如此穷困潦倒啊?”庄子制止道:“就是贫困,不是穷困潦倒。
士存有道德而无法彰显,才就是穷困潦倒;衣破鞋番茄,就是贫困,不是穷困潦倒,此所谓生不逢时也!大王您难道没有见过那蓄势待发的猿猴吗?例如在矮小的楠木、樟树上,它们则攀援其枝而往来其上时,逍遥自在,即使骑射的后羿、也无可奈何。
可以要是在荆棘丛中,它们则就可以危行斜向,怵怨而过了,这并非其筋骨显得笨拙不柔灵了,乃是处势不便,未不足以逞其能够也,‘现在我处于暴君乱相之间而欲不穷困潦倒,怎么可能将呢?’”一天,庄子靠椅而坐,仰天而叹,沮丧得如失魂落魄一样。
弟子侍立在旁,说:“先生为何嘘叹?人之形体真可以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吗?今之靠椅而坐者,不是昔之靠椅而坐者吗?”庄子道:“问得好。
而今我丧失了自我,你可明白?”弟子道:“自我是什么?弟子愚钝,实不明白。
”庄子道:“天下万物,都是彼此相对。
故没有彼就没有此,没有你就没有我,这就是相反相成,可不知是谁使成这样的?是冥冥之中的道吗?道又是什么样子?骨骼、五腑六脏,遍存于一身,自我究是什么?我与谁亲近些呢?都喜欢它们,还是有所偏爱?如此,则百骨九窍、五腑六脏彼此有臣妾关系吗?如果皆是臣妾,这些臣妾之间到底是相互制约呢?或是轮流为君臣呢?难道其中真有主宰者吗?唉,人生一旦接受精气,成就形体,不知不觉中精力就耗尽了。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作者:genchuzi《列御寇》篇记庄子将死时的一段话说:“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
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
”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生死变迁在一般人看来是相当严重的,但庄子说来却淡似春梦,了然无痕。
对于自己的死生看得如此轻淡,所以对于妻子之死,他就“箕踞鼓盆而歌了”(庄子至乐篇)。
究其何以臻此境地,《至乐篇》记庄子回答惠施关于生死见解时说:“察其而来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行也,而本无气。
杂乎芒笏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借此可以知庄子视死生变迁,不过如春秋冬夏四时变迁而已,于自然的变化是不可抗拒无以逃避的,只有顺从依随,才是人间至道。
我们借此而说庄子是达生主义者。
他是无生无死与天地为一体的,他是上与天地主宰同游,下与看破生死不分始终的人为友的,他是视死生为一化的。
所以妻子死而歌,已死不哀。
循着这一基点追循庄子的生死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曰:等生死,齐荣辱;二曰:物我同一;三曰:安天乐命;四曰:道遥自由。
现分述之。
首先庄子认为生未必乐,死未必苦,生与死只是物理的过程。
因此不乐生,不苦死,不以得而荣,不以失而辱。
他在《在乐篇》里借髑髅之口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就无事实之事,徒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之乐不能过也。
”可见庄子是于生无所恋,于死有所怀。
对于这段话的解释,魏晋时的郭象认为:“旧注云,庄子乐死恶生”,联系庄子所出的时代,可知庄子之意非此。
庄子生于战国,人人皆处于险恶的战争世界,水开火热,生即是苦,即是痛。
可谓:“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恭然疲彼,而不知其所归。
可不哀耶?人谓之不死,奚益?”(齐物论)。
他认为晨死,内生之可乐也。
既然生活至苦,人生少乐,那死也就没什么可以恐怖的了。
庄子临终前道破天机,天道、地道和人道,看懂的人一生逍遥
庄子临终前道破天机,天道、地道和人道,看懂的人一生逍遥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庄子,他的故事总能给人醍醐灌顶般的顿悟。
当我们被过多的东西捆绑,活得越来越沉重的时候,不妨汲取些许庄子的智慧。
换一种思维模式,世界将会变得不一样。
诚然,庄子在先秦诸子百家中,是最与众不同的,也是最接近神的人。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终究难免一死,庄子也不例外,但是在由生往死的旅程中,他做到了“长智”。
庄子临死前说的两句话,不仅泄露了“道”的生死天机,还透露着人生的大境界。
在临死之际,庄子拒绝了弟子为他举办隆重葬礼的送别仪式。
他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
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制作了无数豪华的陵墓,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自认为自己功盖三皇、德过五帝,相信人死之后也可以享受陵寝之中的一切,于是历时39年用工七十二万人修建了极尽奢华的秦始皇陵。
整个陵墓建造的极其庞大,作为陪葬品的各种奇珍异宝不计其数,仅出土珍贵文物就多达5万多件。
甚至镶嵌了明珠当作日月星辰,灌注了几十米深的水银充作湖海江河。
但是庄子作为楚庄王的后裔,一个学识渊博,精神超脱的天才,他对自己的身外之物要求是苛刻的,因此无论多么贫困都没有一点狼狈之气。
庄子不与充当统治者爪牙的士人为伍,他用浩渺无尽的天地做棺材,用照临下土日月做棺材上的双璧,用斑斓流转的星辰做点缀的珍珠宝石,世间万物不论是飞禽走兽还是奇花异草皆是他的陪葬,难道这些比秦始皇的奢华陵墓差吗?庄子原是楚庄王的后裔,学识渊博的他游历过不少国家,如果他要是想获得锦衣玉食,求取荣华富贵,可谓是如探囊取物一样容易。
但他偏偏是一只有洁癖的鸟,这一点庄子的朋友惠施应该是清楚的。
当惠子做了梁惠王的宰相时,身为好友的庄子前去与他交往,却有挑拨离间的小人对惠子进谗言,表示庄子此行是为了取其相位而代之。
惠子就派人在城内搜寻庄子三天三夜,想要劝说庄子离开这里,不料庄子主动找他讲了一个故事。
庄子生死观的认识和理解
庄子生死观的认识和理解
庄子对生死看得很淡然、很自然、很豁达、很乐观,认为生与死只是生命形态的变化。
《庄子-大宗师》中有一段文字,集中反映了庄子的生死观。
把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庄子是这样说的:
古时候的“真人”,不知道喜欢生,不知道害怕死。
出生来到人世他不欣喜,死去离开人世他不拒绝。
他只觉得逍遥自在地去了,逍遥自在地来了而已。
他不会忘记自己从哪里来,也不会探究哪里是他死后的归宿。
他欣然接受一切,忘记生死,复归自然。
他还认为生死是命运的安排,有如昼夜交替,是永恒的、正常的自然现象。
再看看《庄子-至乐》中的一则故事
庄子妻死,惠施前去吊唁,却看到庄子坐守棺旁,鼓盆而歌,就是拍打着瓦盆唱着歌。
惠施看不过去,说:你不哭也就够了,还鼓盆而歌,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是你说的这样。
妻子死了,我开始怎么能不感到悲伤啊!紧接着他说到妻子这个生命个体从无到有、从生到死的过程:最初是无生、无形、无气;后来阴阳二气交合,变成魂气;再后来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天生又变成了死。
他说:她的生死与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多么相似啊。
现在她就要从我家的小屋去到天地巨室,坦然安卧,而我嗷嗷哭着送她,自感太不懂得生命的道理了,所以停止了悲伤,拍打着瓦盆唱起了歌。
我们看看,庄子对待生死的态度是何等的超然和达观!。
“齐生死”庄子生命哲学之透视
“齐生死”:庄子生命哲学之透视作者:侯庆双摘要:人大博导余虹之死引发社会广泛讨论。
基于一种说法:"走向虚无的哲学害了他",不由产生质疑庄子"齐生死"的生命哲学。
《庄子》看似谬悠之说,荒唐之言,若推己及人,度己度人,会发现庄子的悲天悯人,尊生乐生同样跃然纸上。
现代人置身纷繁尘世,生死一瞬,自然顺应,豁达从容,快乐当下,拯救自己,有益社会,是我们可以企及的境界。
这些正是我们解读庄子,沟通古今,探究生死,洞察人生的旨归。
关键词:庄子;生命哲学;齐生死;余虹之死。
一、生死两茫茫人生自古谁无死。
生与死,是人生的首尾两端,是每一个人都须面直的人生课题。
《庄子·天下》有云:"芴漠旡形,变化旡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
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风而悦之。
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旡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
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
以巵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其书虽瓌玮而连犿旡伤也。
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
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旡终始者为友。
" 庄子提及死生问题颇为详尽,笑谈生死,了然超脱,是因为他悟出了生死的真谛,生和死不过是道的形态的变化。
"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立足于道家立场,宣称道是宇宙本体,人与万物一样派生于道。
"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至乐》)"主者,天道也:臣者,人者也。
"(《庄子·在宥》)可见,庄子将人置于道的视阈中,人没有优越性、必然性,从而丧失了神圣性、权威性、主体性,从而彰显了因顺自然守住生命本然之道的道家智慧。
其一、人之于道,只是个无家可归者。
"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子孙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
庄子对我的现实启示
庄子对我的现实启示——笑看生与死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说过: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著名维新派人物谭嗣同说过: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说过:人生处世,当匡济艰危,以吐抱负,宁能米柴琐屑终身乎?我国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的学说里面就有一个永恒的话题:关于生死。
相对于儒家的理性平实,道家及道教则将死死生生推衍得有声有色。
死亡不再是一场令人震惊、无法理喻的恶梦。
庄子妻死,鼓盆而歌,一个新的、乐观的死亡哲学就以这样惊世骇俗的方式登场。
不以生为喜,不以死为悲,人生不过是从无气到有气,从无形之气到有形之气,从无生之形到有生之形这样一个生命的有序过程,而死亡则是这种演化的回归。
这比儒家的魂魄说更辽远,更空灵,生死齐一,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命的辩证就在其中,自然之"道"超越一切,人永远无法与造化之功抗衡,"生之来不能止,其去不能止",生死皆为人生问题的极限,最好还是看开一点,有情便是痛苦,"无情"方能"悬解"和自由。
庄子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
”出生不欣喜,入死不拒绝,无拘无束的去,无拘无束的来而已。
不忘记自己的来源,不追求自己的归宿。
因为,生和死只不过是一个生命形态的变化。
古代的真人,不知道喜欢生命,也不知道害怕死亡。
出生了他不欢喜,死去他不拒绝。
无拘无束的来,无拘无束的走而已。
他不会忘记自己从哪里来,也不会追求自己要去的归宿,有事就欣然接受,忘记生死,归于自然。
他不会因为心智的欲求而损害天道,也不会有意做什么辅助天然。
如何能够,任何时候,安顿自己,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死生一如”的自然观,“安化”的人生观,“相忘”的人生态度善始善终啊!由于道家持顺应天道、崇尚无为的超逸世界观和人生观,所以在个体的生死观上表现出一种超然的乐死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的死亡哲学摘要: 在中外哲学史上,死亡问题在哲学产生之初就是一个重要问题。
庄子则是中国哲学史上死亡哲学研究的开创者。
以往认为,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
其实,庄子以“道”本体论解读死亡;将个人生死放在人类世代延续中进行思考;认为只有善待生命才能善待死亡,还提出了“心死”、“生亡”的死亡观。
在庄子的思想中,唯有真正懂得生命的人,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死亡。
反之,真正认清死亡的人,才能理解生命的价值。
对死亡问题作哲学的理性思考,人生境界才能超越生命的自然意义。
庄子沉思死亡哲学,是希望大家都能深入理解生命,理解生命才能把握生命,才能主宰生命,使自己真正成为生命的主人。
关键词:道家;哲学;生命;死亡老子的《道德经》提出“死而不亡者寿”(第33章)的极富哲理的死亡观,庄子则全面而又深刻地展开了对老子哲学死亡观的论述,从而形成早期道家的死亡哲学。
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上死亡哲学研究的一个开创者。
一生死是道家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
老子《道德经》第50章说:“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 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意思是说,世上的每一个人,都要经历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在所有死亡的人中,能顺自然而寿终正寝的大概占三分之一;因自然灾害或疾病等原因而过早死亡的人也占三分之一。
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本来可以达到自然的寿命,却自己把自己搞得早死了。
为什么会自己搞死自己呢?因为他们太想长生和太想生活得好而企图用自己的胡乱作为去对抗自然。
那些善于顺应自然贵己养生而长寿的人,在陆地上行走时,懂得避开有野牛或猛虎出没的地方,在兵荒马乱的地方他们不穿铠甲。
这样,野牛的角顶不到他,猛虎的爪抓不到他,战场上不被当作敌方的战士因而兵器也不会去刺他。
这是什么缘故呢?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避开有死亡威胁的人和事。
老子提出了人的生死问题,认为人人都追求长寿,为了达到长寿的目的,一些人采取的是“生生之厚”的办法;一些人采取的是避开死地的办法。
采取“生生之厚”的办法,不仅达不到长寿的目的,反而归入到“动之死地”的人群中去了。
他认为,从“生”的方面来说,人不必主动地过多去作为,顺应自然养生是最有益的。
人要有所作为的,是尽可能地避开“死地”。
“无死地”才是真正的“善摄生”。
老子对生死问题提出了原则性的看法,对死亡问题的专门论述并不多。
比之老子,庄子更感叹生命的短促,特别对“死”的感触最深。
《庄子》一书,有很多篇谈论到死亡问题。
书中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就是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即人的生命。
人的生命是一个生存的过程,这个过程终点是死亡。
如果说庄子的哲学是生命哲学的话,那么死亡哲学就是生命哲学的另一面。
《庄子·养生主》篇中有一节写的是:老聃死了,他的好友秦失来吊唁,哭了三声转身就走。
老聃的学生认为,别人来吊唁都哭得很伤心,好朋友怎么能哭三声就走呢?秦失说: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意思是:老聃该来时, 应时而生;该去时,顺命而死。
认识到这一点,听从时间的安排,顺应自然的变化,哀乐的情绪便不能进入人的心中。
《庄子·大宗师》中,相同意思的说法再次出现:“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此古之所谓悬解也。
”庄子认为,人的降生,是时运来临,人的死亡,是顺应自然;安于时运而顺应自然,喜怒哀乐的情绪就不会侵入心中。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解脱束缚。
庄子要表述的思想是:生死是自然决定的,人力无法改变,如果我们的情绪被人力无法改变的事情所束缚,除了自寻烦恼外,不会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认识到“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死生就像黑夜和白天交替出现一样,是完全自然而然的,理解这一点,人也就从精神的烦恼中解脱了。
解脱精神烦恼,则是精神养生的关键。
《庄子·至乐》也讲了类似的事:庄子的妻子死了,他的好友惠施去吊丧,却见庄子坐在地上一边敲盆一边唱歌。
惠施见了很不满地责怪说:你的妻子年老身亡,你不哭也就算了,还鼓盆而歌,这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起初我也很难过,但后来想,她来到这世上之前,原本没有生命、形体和气息;自己也不知怎么回事就来到了世上,就有了生命、形体的气息。
现在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好像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
她已经睡到天地这个大房子里了,如果我在旁边哭哭啼啼,不是说明我不懂生命的道理吗?想到这些,我就不仅不哭反而唱起歌来了。
《大宗师》中写到:子杞、子舆、子犁、子来四人因同认为生死存亡本属一体而成为莫逆之交。
子来快死时,子梨去探望。
子来气息微弱地说:父母命儿子去那里,无论东南西北,儿子都要听从。
阴阳对人来说,就像父母对儿子一样,如果要我死,我就得死,要是不听从,就是忤逆不顺。
天地给我形体,让我壮时劳苦,老时清闲,死后安息,我既以生为善, 也以死为善。
另一段写到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因有既不喜欢生存,也不怨恨死亡的共同观念而成为好朋友。
子桑户死了,孟子反、子琴张在旁边一人在编织,一人在唱歌。
孔子派学生子贡去帮忙料理后事,子贡对孟子反、子琴张的做法很反感,将看到的事情回来告诉孔子。
孔子说,他们把生死看作是循环往复,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他们茫然徘徊于尘世之外,逍遥于无为的事业之中,不会拘守于人死后的世俗礼节。
我派你去吊唁,说明我对他们的认识太肤浅了。
在《至乐》篇中,庄子更以梦中与骷髅对话,借骷髅之口谈人死后的情形。
骷髅说:人死后,上没有国君,下没有臣子,也没有四季要料理的事,自由自在与天地并生并存,就算是南面称王的快乐也不能超过它。
在这里庄子并不是有意赞美死亡,只是认为死亡是不必悲伤的。
在《列御寇》中,庄子形象生动地说出了他面对死生的乐观态度:庄子临终时,他的弟子议论要将他厚葬。
庄子说:我把天地当作棺材,把日月当作连璧,把星辰当作珠玑,把万物当作殉葬。
我的殉葬品已经非常齐备了,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弟子们说:我们是担心乌鸦和老鹰会把你吃掉。
庄子说:在地上会被乌鸦和老鹰吃掉,埋在地下会被蚂蚁吃掉。
你们想把我从那边抢过来,送给这边吃,这是何等的偏心啊!庄子如此豁达对待死亡,可见在庄子的精神世界中,死亡不像许多人那样成为无法摆脱的精神负担。
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死亡意识,才能从这一与生俱来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精神解放和自由。
二对于庄子哲学中的生命观和死亡观,有的书将其概括为“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幻想摆脱一切外物和肉体的束缚,追求一种个人精神上绝对自由的境界。
”〔1〕(P81)在一段时期中,这曾是对庄子思想的主流评价。
表面看,庄子确有这样的思想倾向,但从庄子的整体思想看,其生命观和死亡观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庄子以“道”本体论解读死亡。
从多角度审视所论的问题,是庄子哲学的一个特点。
在《秋水》篇中,庄子提出对一个对象,要“以道观之”、“以物观之”和“以俗观之”,也就是从道的角度、从事物的角度和从俗人的角度分别去认识。
这里说的“以道观之”,就是从万物的本原去透视所要考察的对象的本质。
对死亡问题,也首先要从“道”本体论去解读。
庄子说:“道通为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
凡物无成无毁,复通为一。
”( 《齐物论》)就是认为道贯通一切事物而使一切事物构成整体。
整体的分化便成为万事万物,而生成的任何事物都必然会毁灭,毁灭意味着复归于道。
所以,从总体上来看,也就没有事物的生成和毁灭了,一切都回复到一个整体。
在这里,庄子并不是站在俗人的立场来看待生死成毁,而是站在万物之上的“道”的立场上来理解生死成毁。
他不仅超越了个人,而且超越了人类和各别的事物。
从人或其它事物的立场看,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但从万物本原的“道”的立场看,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和死也就“复通为一”了。
庄子的意思是。
认识死亡,不能局限于“以物观之”和“以俗观之”,而要“以道观之”,能做到以道观之, “死生无变于己”。
(《齐物论》)死生问题不会使自身发生变化,在自己的身上也就不会发生作用了。
在《在宥》篇中,庄子又借得道的广成子之口说:众人认为有生有死,人死了, 一切也就结束了。
而唯有得道之人,才能了解生死如一,既然生死如一,人也就长存了。
怎样才能做到“以道观之”呢?在《大宗师》中,庄子说:“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 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这里说的“见独”指洞见独一无二的道。
《道德经》第25章说道是“独立而不改”的,道不依赖于它物而存在,超越于一切因果系列之上,是万物齐一的整体,所以是“独”。
常人心中不会出现独立的道,所以是“见”不到道的,要经过“外天下”、“外物”和“外生”之后,才能如同早晨太阳升起大地一片光明一样“朝彻”,即领悟到道。
领悟到道,就是在精神世界中“ 见独”。
精神世界中“见独”,豁然开朗,就能突破时间限制,把古和今看作没有区别, 过去、现在和将来都统一起来了,这就是“无古今”。
突破了时间限制,也就能看破生死,既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
精神进入“不死不生”的境界,将生死置之度外了,身处变化中的世界,内心却能排除一切干扰,达到心境宁静,心境达到的这种境界就是“撄宁”。
二是庄子将个人生死放在人类世代延续中进行思考。
在《养生主》中,庄子在讲夫子适时来适时去之后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意思是说,一支烛是会燃尽的,但火却可以传续下去,而且这种传续没有穷尽。
在这里,以薪火关系比喻个人与人类的关系。
通俗地说,个人是有死亡的,如同一支烛会燃尽;但人类却世代延续下去,如同烛火却可以传续。
老子《道德经》第33章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意思是要将“死”和“亡”区别开来,人的肉体寿命虽然可以延长, 但终究是有死的,在肉体消失以后,精神仍可与世长存。
这里说明,个人和人类存亡的关系有两个层面:一是从肉体生命来说,个人生命有限而人类生存没有穷尽;二是从精神生命来说,个人的精神汇集到人类精神中,那是可以不亡而长存的。
庄子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熟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知北游》)意思是说:生是死的继续,死是生的开始, 谁能真正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呢?人的生命的形成,是气的聚合,气聚合生命就开始了,气离散死亡就到来了。
既然死和生是相互为继,我又有什么可以忧虑的呢!庄子认为,人们喜欢生的神奇,厌恶死的腐臭,岂不知腐臭终会转化为神奇,神奇又将转化为腐臭,因为万物本来就是一体的。
由此可见,如果不能清醒认识死亡,那么神奇的生命被死亡的忧患所困扰,生命不再神奇而变得腐臭了;反之,清醒地认识了死亡,解除了生命过程中的精神负担,腐臭的死亡也变得神奇了。
三是庄子认为只有善待生命才能善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