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导论第4章 程序设计基础(答案)

合集下载

程序设计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程序设计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16位无符号整数能表达的最大值是A.32767B.32768C.65536D.65535正确答案:D2、下面谁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A.阿兰图灵B.冯诺依曼C.迪杰斯特拉D.高纳德正确答案:A3、下列不属于输入输出设备的是:A键盘B.手写板C.内存D.摄像图正确答案:C4、下面关于高级语言的说法正确的是:A.高级语言的出现,使得程序员的门槛大大降低B.高级语言不包括C语言,因为C语言更适用于系统方面的编程C.与汇编语言相比,高级语言开发的程序执行速度更快D.高级语言完全不依赖于硬件正确答案:A5、-O的8位补码是A.其他B.11111111C.00000000D.10000000正确答案:C6、下面的用嵌套循环求阶乘的程序中,总计需要的循环次数是()A.∩*i次B.n(n+1)∕2次C.∩*∩次D.n次正确答案:B7、循环不变式的建立是在循环体中选取一个点,在该点建立一个逻辑表达式,使每次循环执行到该点时A这个逻辑表达式在循环体中不总是为真B.这个逻辑表达式在循环体中总是为假C这个逻辑表达式在循环体中总是为真D.这个逻辑表达式在循环体中不总是为假正确答案:C8、找到合适的循环不变式能验证A.程序的全部正确性。

B.程序的全部逻辑错误。

C.程序的全部错误。

D.程序的部分正确性。

正确答案:D9、对于直到型循环与当型循环而言,当开始第一次循环且循环条件为假时,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当型循环的循环体会被执行1次,直到型循环不会执行。

B.两者的循环体都会被执行1次C两者的循环体都不会被执行D.只有直到型循环的循环体会被执行1次,当型循环不会执行。

正确答案:D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oA.如果一个循环中又包含了另一个循环,则称为嵌套循环。

B.嵌套循环的内层和外层循环的循环控制变量不能同名。

C.执行嵌套循环时是先执行内存循环,后执行外层循环。

D.嵌套循环的循环次数等于外层循环的循环次数与内层循环的循环次数之积。

西安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程序设计基础》网课测试题答案4

西安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程序设计基础》网课测试题答案4

西安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程序设计基础》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对do-while语句描述正确的是()。

A.do-while语句构成的循环可以使用break语句退出循环B.do-while语句构成的循环必须使用break语句退出循环C.do-while语句构成的循环,当while中的表达式值为非零时结束循环D.do-while语句构成的循环,当while中的表达式值为零时结束循环2.函数的形式参数隐含的存储类型说明是()。

A.externB.staticC.registerD.auto3.被main函数调用的函数只能是库函数。

()A.错误B.正确4.以下不能定义为用户标识符的是()。

A.scanfB.VoidC._3com_D.int5.continue语句可用于switch语句,也可用于for、while和do循环语句中。

()A.错误B.正确6.以下关于typedef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typedef可以定义各种类型名,但不能用来定义变量B.用typedef可以增加新类型C.用typedef只是将已存在的类型用一个新的名字来代表D.使用typedef便于程序的通用7.设:int a=4,b=5; 则表达式8>4-!0||2&&5>4的结果为()。

A.0B.1C.-1D.无法计算8.以下可以定义为用户标识符的有()。

A.scanfB.shortC._3com_D.int9.下列为c语言的关键字是()。

A.ifB.structC.unionD.Int10.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int f(){static int i=0; int s=1; s+=i; i++; return s;} main() {int i,a=0; for(i=0; iA.20B.24C.25D.1511.以下选项中非法的表达式是()。

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第四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课后习题一、选择题1、有定义语句:int [,]a=new int[5,6];,则下列正确的数组元素的引用是()。

A.a(3,4)B.a(3)(4)C.a[3][4]D.a[3,4]2、下列的数组定义语句,不正确的是()。

A.int a[]=new int [5]{1,2,3,4,5};B. int[,]a= new int a[3][4];C. int [][]a=new int [3][];D.int[]a={1,2,3,4};3、数组定义与赋初值语句如下:int [ ]a={1,2,3,4,5}; 则a[2]的值为()。

A.2B.3C.4D.14、下列数组定义语句中,int []a= new int[3]; 定义的数组a占的字节数为()。

A.16B.12C.6D.85、下列数组定义语句中,double [,]d=new int[4,5];则定义的数组d占的字节数为()。

A.160B.80C.240D.1206、下列程序段执行后,int []a={1,2,3,4,5}; a[4]=a[a[2]]; 则a[4]的值为()。

A.2B.3C.4D.57.要定义一个3行4列的单精度型二维数组f,使用的定义语句为()。

A.float f [,]=new float [3,4];B.float [,]f=new float[3][4];C.float [,];D.float [,]f=new float [3,4];8、语句如下:int[]c1=new int[5];int[] c2={1,2,3,4,5,6,7,8,9,0};数组c1和c2中的元素的个数分别为()A.6和10B. 6和9C. 5和10D. 5和99、定义一个数组,正确的代码为()A.int arraya[]=new int[5];B.int[] arraya=new int[5];C.int arraya=new int;D.int[5] arraya=new int[5];10、要定义一个为int型的交错数组a,数组有两行,第一行一个元素,第二行两个元素并赋初值3和4,使用的语句是()A.int [ ][ ]a=new int[2][ ];a[1]=new int[1];a[2]=new int[2]{3,4};B.int [ ][ ]a=new int[2][ ];a[0]=new int[1];a[1]=new int[2]{3,4};C.int [][]a=new int[ ][ ];a[0]=new int[1];a[1]=new int[2]{3,4};D.int [ ][ ]a=new int[ ][2];a[0]=new int[1];a[1]=new int[2]{3,4};11、下列代码的运行结果()int[] age1 = new int[] { 10, 20 };int[] age2 = age1;age2[1] = 30;Console.WriteLine(age1[1]);Console.ReadKey();A.0B.10C.20D.3012、定义并初始化一个用于存放我们国家的四个直辖市的数组cityName,四个直辖市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正确的是( ABC )多选A.String[] cityName = new String[4] {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B.String[] cityName = new String[] {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C.String[] cityName={“北京”,”上海“,”天津“,”重庆"};D.String cityName = new String[4] {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三、编写程序题1、编写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随机产生10个两位整数存放在数组中,找出最大值、最小值、高于平均值的数。

计算机导论试卷第4章课后习题与参考答案

计算机导论试卷第4章课后习题与参考答案

计算机导论试卷第4章课后习题与参考答案第四章课后习题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能将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转换为目标程序的软件是()A、汇编程序B、编辑程序C、解释程序D、编译程序2.类和对象之间的关系是()。

A、定义和被定义的关系B、调用和被调用的关系C、类即是对象数组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3.下列是面向对象系统的特性的是()。

A、封装性B、二义性C、可重用性D、完整性4.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程序是()。

A、机器语言程序B、汇编语言程序C、高级语言程序D、自然语言程序5.下列高级语言中,能用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语言是()。

A、C语言B、C++语言C、FORTRAN语言D、Pascal语言6.软件生存周期中的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确定()。

A、软件开发方法B、软件开发工具C、软件开发费用D、软件开发系统的功能7.程序设计语言所经历的主要阶段依次为()。

A、机器语言、高级语言和汇编语言B、高级语言、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C、汇编语言、机器语言和高级语言D、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8.关于计算机软件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户所编写的程序即为软件B、源程序称为软件C、软件包括程序和文档D、数据及文档称为软件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中的程序和文档B、软件就是程序C、系统软件是应用程序与硬件间的接口D、为课程管理开发的软件属于应用软件10.一个栈的输入序列为1 2 3,则下列序列中不可能是栈的输出序列的是()。

A、2 3 1B、3 2 1C、3 1 2D、1 2 311.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成()。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则B、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C、集合结构和非集合结构D、树状结构和图状结构12.在软件生存周期中,能准确确定软件系统必须做什么和必须具备哪些功能的阶段是()。

A、概要设计B、详细设计C、可行性分析D、需求分析13.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A、证明软件系统中存在错误B、找出软件系统中存在的所有错误C、尽可能多地发现系统中的错误和缺陷D、证明软件的正确性14.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第4章 程序设计基础

第4章  程序设计基础

计算机科学导论
2
4.1 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是指用计算机语言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中的数 据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所做的完整而准确的描述的 过程。程序设计步骤如下: 1. 确定要解决的问题。 2. 分析问题。 高质量程序设计目标是结构 化程度高、可读性好、效率 3. 选择计算方法。 高、可靠性高、便于维护。 4. 确定数据结构和算法。 5. 绘制流程图。 6. 编写程序。 7. 调试并测试程序。 8. 整理资料,交付使用。
2019/3/10
计算机科学导论
34
4.3.1 基本概念
(2) 数据的物理结构
数据的物理结构是指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 器中的表示。 数据的物理结构主要有四种,分别是顺序结 构、链表结构、索引结构及散列结构。
2019/3/10
计算机科学导论
35
4.3.1 基本概念
①顺序结构
把所有元素存放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中,逻辑 上相邻的元素存储在物理位置相邻的存储单元中,由 此得到的存储表示称为顺序存储结构。 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数组常使用顺序存储结构来实
2019/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0
计算机科学导论
26
4.2.5 程序设计举例
例4.1 输入三角形的3个边长a,b和c ,求三角形面积。
area s(s a)(s b)(s c)
s ( a b c) / 2
则计算该三角形的面积的C语言源程序如下: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void main() { float a,b,c,s,area; //变量定义 scanf(“%f,%f,%f”,&a,&b,&c); //输入语句 s=1.0/2*(a+b+c); area=sqrt(s*(s-a)*(s-b)*(s-c)); printf(“a=%7.2f,b=%7.2f,c=%7.2f,s=%7.2f\n”,a,b,c,s); printf(“area=%7.2f\n”,area); //输出语句 27 } 2019/3/10 计算机科学导论

国家开放大学《程序设计基础》章节自测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程序设计基础》章节自测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程序设计基础》章节自测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论一、选择题(每题12分,共60分)1.当代计算机的最主要的体系结构称为是______。

A.非冯·诺依曼机B.图灵机C.PASCAL机D.冯·诺依曼机2.计算机软件是指______ 。

A.计算机程序B.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挡C.源程序D.源程序和目标程序3.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语言是______。

A.目标语言B.机器语言C.汇编语言D.高级语言4.显示器是______。

A.计算设备B.存储设备C.输入设备D.输出设备5.系统软件的核心软件是______。

A.汇编程序B.操作系统C.编译程序D.机器语言二、判断题(每题10分,共40分)6.CPU主要包括运算器和寄存器两大部分。

(×)7.图灵机由一条双向都可无限延长的被分为一个个小方格的磁带、一个有限状态控制器和一个读写磁头组成。

(√)8.冯·诺依曼在当年发表的EDVAC计算机方案确立了计算机系统的5大基本部件:存储器、控制器、运算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同时也规定了5大部件的基本功能。

(√)9.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虽然各有分工,但它们之间的功能界面是浮动的。

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功能既可由硬件实现,也可由软件来完成。

(√)第二章解题要有程序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8分)1.JAVA语言的类别是______。

A.面向硬件的程序设计语言B.面向问题的程序设计语言C.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D.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2.汇编程序的任务是______。

A.将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转换为目标程序B.将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转换为可执行程序C.将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转换为可执行程序D.将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转换为汇编语言程序3.C语言是______。

A.高级语言B.机器语言C.目标语言D.汇编语言4.要保证程序在多次反复使用过程中不发生错误,关键应该提高程序的______。

A.可靠性B.有效性C.正确性D.可维护性5.汇编语言属于______。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三版答案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三版答案

第1章概述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 CD4. C5.A6. ABC7. A8. C9.B 10. B11. C 12. A 13. ABC 14.B 15. ABCD16.C 17.ABCDE二.简答题1.简述计算机的发展阶段计算机的出现是20世纪最辉煌的成就之一,按照采用的电子器件划分,计算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其主要特征是逻辑器件使用了电子管,用穿孔卡片机作为数据和指令的输入设备,用磁鼓或磁带作为外存储器,使用机器语言编程。

第一台计算机需要工作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如果希望它处理什么事情,需要把线路重新连接接,把成千上万的线重新焊接。

1949年发明了可以存储程序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使用机器语言编程,可存储信息和自动处理信息,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开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大、运算速度低、存储容量小、可靠性低。

几乎没有什么软件配置,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尽管如此,第一代计算机却奠定了计算机的技术基础,如二进制、自动计算及程序设计等,对以后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代表机型有:ENIAC、IBM650(小型机)、IBM709(大型机)等。

2.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其主要特征是使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内存储器采用了磁芯体,引入了变址寄存器和浮点运算部件,利用I/O处理机提高了输入输出能力。

这不仅使得计算机的体积缩小了很多,同时增加了机器的稳定性并提高了运算速度,而且计算机的功耗减小,价格降低。

在软件方面配置了子程序库和批处理管理程序,并且推出了Fortran、COBOL、ALGOL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及相应的编译程序,降低了程序设计的复杂性。

除应用于科学计算外,它还开始应用在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等方面。

其代表机型有IBM7090、IBM7094、CDC7600等。

3.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2)其主要特征是用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作为元器件代替晶体管等分立元件,用半导体存储器代替磁芯存储器,使用微程序设计技术简化处理机的结构,这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和耗电量显著减小,而计算速度和存储容量却有较大提高,可靠性也大大加强。

计算机导论第4章课后答案

计算机导论第4章课后答案

操作系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控制程序的执行,并提供多种服务功能及友好界面,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系统软件。

简单地说就是管理计算机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提供多种服务、方便用户使用。

批处理操作系统:指操作员将用户提供的若干个作业以“成批”方式,同时交给计算机系统。

分时操作系统:把计算机与许多终端用户连接起来,分时操作系统将系统处理机时间与内存空间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轮流地切换给各终端用户的程序使用。

实时操作系统:一种能在限定时间内对外部事件作出响应和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分为实时控制系统和实时信息系统。

通用操作系统:同时具有分时、实时和批处理功能的操作系统。

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只允许一个用户使用计算机,且只允许该用户运行一个程序。

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只允许一个用户使用计算机,但只允许该用户提交多个程序并发执行,即可以同时完成多个任务,从而有效地改善系统的性能。

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允许多个用户通过各自的终端,使用同一台主机,共享主机系统中的各类资源,而每个用户又可以提交几个程序,使它们并发执行,从而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增加系统吞吐量。

GUI:又称图形用户接口)是指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计算机操作用户界面。

与早期计算机使用的命令行界面相比,图形界面对于用户来说在视觉上更易于接受。

API: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是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目的是提供应用程序与开发人员基于某软件或硬件的以访问一组例程的能力,而又无需访问源码,或理解内部工作机制的细节。

虚拟内存:虚拟内存是计算机系统内存管理的一种技术。

它使得应用程序认为它拥有连续的可用的内存(一个连续完整的地址空间),而实际上,它通常是被分隔成多个物理内存碎片,还有部分暂时存储在外部磁盘存储器上,在需要时进行数据交换。

虚拟设备:指通过某种方法(如分时方法)把一台独占型物理设备改造成能供多个用户共享使用的逻辑设备。

2023年计算机科学考试各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2023年计算机科学考试各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2023年计算机科学考试各章节练习题及答案一、章节一:程序设计基础1. 编写一个程序,实现将两个整数相加并输出结果的功能。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num1, num2, sum;printf("请输入两个整数:\n");scanf("%d%d", &num1, &num2);sum = num1 + num2;printf("两个整数的和为:%d\n", sum);return 0;}2. 请解释什么是变量和常量。

变量是在程序中用于存储数据的一块内存空间,其值可以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改变。

常量是程序中的固定值,其值在定义后不能被修改。

二、章节二:数据结构1. 请说明什么是链表,并展示一个简单的链表节点的定义。

链表是一种数据结构,由多个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链表节点的定义示例:struct Node {int data; // 节点数据struct Node* next; // 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2. 解释什么是栈和队列,并给出它们的特点。

栈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具有后进先出(LIFO)的特点。

新增和删除操作只能在栈顶进行。

队列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具有先进先出(FIFO)的特点。

新增操作只能在队尾进行,删除操作只能在队头进行。

三、章节三:算法分析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时间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是衡量算法执行时间随输入规模增长的增长速度。

一般使用大O符号(O(n))进行表示,其中n表示输入规模。

2. 对于以下代码片段,请给出其时间复杂度。

for i in range(n):for j in range(n):print(i, j)该代码片段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其中n为输入规模。

以上为2023年计算机科学考试各章节练习题及答案的一部分内容。

更多内容请参考教材或相关备考资料。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4版)习题答案-第3、4章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4版)习题答案-第3、4章

第3章程序设计语言习题一、选择题1. A2. A3. D4. A5. AB6. C7.D8.C9.D 10. D11.ABCD 12.B 13.A 14.A二、简答题1.简述程序的概念。

答:一个程序就是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一组指令序列的集合。

或者程序=算法+数据结构。

2. 简述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阶段。

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个发展阶段。

机器语言又称面向机器的语言,是特定的计算机硬件系统所固有的语言,是CPU唯一能够真正不经过翻译而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

相比而言,其他任何语言编写的程序都必须最终转换成机器语言以后才能在CPU上执行。

由于二进制编码形式的机器指令不便于记忆和使用,人们很快引入了便于记忆、易于阅读和理解、由英文单词或其缩写符号表示的指令,称为汇编指令,又称符号指令或助记符。

利用汇编指令编写得到的程序称为汇编语言程序。

通过引入汇编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低级语言程序设计的问题,之后又出现了程序的“可移植性”问题,即程序员编写的源程序如何从一台计算机方便地转移到另一台计算机上执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引入了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是一种利用意义比较直观的各种“单词”和“公式”,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来编写程序的语言,又称为程序设计语言或算法语言。

高级语言之所以“高级”,是因为高级语言把很多硬件上复杂费解的概念抽象化了,从而使得程序员可以绕开复杂的计算机硬件的问题、无需了解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就能完成程序设计的工作。

3. 简述程序设计过程的一般步骤。

程序设计的过程一般有四个步骤。

(1)分析问题在着手解决问题之前,应该通过分析,充分理解问题,明确原始数据、解题要求、需要输出的数据及形式等。

(2)设计算法算法是解题的过程。

首先集中精力于算法的总体规划,然后逐层降低问题的抽象性,逐步充实细节,直到最终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成可用程序语句表达的算法。

这是一个自上而下、逐步细化的过程。

(3)编码利用程序设计语言表示算法的过程称为编码。

计算机科学导论课本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科学导论课本答案(完整版)

第1章概述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 CD4. C5. ABC6. A7. B8. B9. ABCD 10. ABCDE二.简答题1.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2.请解释冯•诺依曼所提出的“存储程序”概念。

把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的形式统一存放在存储器中,由机器自动执行。

不同的程序解决不同的问题,实现了计算机通用计算的功能。

3.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控制器基本功能就是从内存中取出指令和执行指令,即控制器按程序计数器指出的指令地址从内存中取出该指令进行译码,然后根据该指令功能向有关部件发出控制命令,执行该指令。

另外,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还要接受各部件反馈回来的信息。

4.简述CPU和主机的概念。

通常把运算器、控制器做在一个大规模集成电路块上称为中央处理器,又称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通常把内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计算机主机,也可以说主机是由CPU与内存储器组成的,而主机以外的装置称为外部设备,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输出设备,外存储器等。

5.什么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的分类有哪些?软件是指用来指挥计算机运行的各种程序的总和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这些程序所需的技术文档。

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计算机系统软件由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以及各种软件工具等组成,指挥、控制计算机硬件系统按照预定的程序运行、工作,从而达到预定的目标。

应用软件是用户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资源为解决各类应用问题而编写的软件,包括用户程序及其说明性文件资料。

6.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特点?(1)运算速度快、精度高计算机的字长越长,其精度越高,现在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每秒可以运算几十万亿次以上。

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程序设计基础》答案

《程序设计基础》答案

《程序设计基础》答案程序设计基础答案程序设计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基础课程,涵盖了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

本文将从基本编程概念、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和函数等方面,为大家提供程序设计基础的答案。

一、基本编程概念1. 什么是程序设计?程序设计是指根据所给定的问题,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设计出能解决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的过程。

2. 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有哪些?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需求分析、算法设计、编码、调试和测试、文档编写等。

需求分析是理解问题和设计解决方案的过程,算法设计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编码则是将算法转换为计算机能够执行的代码,调试和测试验证代码的正确性,文档编写则是记录程序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 编程语言有哪些分类?编程语言可以分为低级语言和高级语言。

低级语言是与硬件紧密相关的语言,如汇编语言;高级语言是相对抽象的语言,如C、Java、Python等。

二、数据类型1. 什么是数据类型?数据类型是指在编程语言中用来规定数据存储方式和操作的一种类别。

常见的数据类型包括整型、浮点型、字符型、布尔型等。

2. 什么是变量?变量是用来存储数据的一种容器。

在程序中,可以为一个变量分配内存空间,并且可以给这块内存空间取一个名字,以便在程序中引用。

3. 常见的数据类型有哪些?常见的数据类型包括整型(int)、浮点型(float)、字符型(char)、布尔型(bool)等。

不同的数据类型可以存储不同范围和类型的数据。

三、控制结构1. 什么是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指程序从上至下按顺序依次执行的结构。

程序中的每条语句都会依次执行,直到程序结束或遇到跳转语句。

2. 什么是选择结构?选择结构是根据条件的真假,决定程序的执行路径。

常见的选择结构语句有if语句和switch语句。

3. 什么是循环结构?循环结构是指程序可以重复执行某一段代码,直到满足退出条件。

常见的循环结构语句有while循环、do-while循环和for循环。

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考核知识点

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考核知识点

《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考试重点知识一、考试范围:1~9,11、13章,每章都有一定量的题目。

二、习题中的选择题全部要求。

三、各章节的重点如下:第1章概述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过程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过程2.计算学科的根本问题计算学科的根本问题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定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定义第2章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1.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原因.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原因2.数制的表示及转换.数制的表示及转换3.定点数及其表示方法.定点数及其表示方法4.数值数据的原码、反码、补码.数值数据的原码、反码、补码5.英文字符的计算机编码(ASCII码) 6.简单的逻辑运算.简单的逻辑运算7.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8.冯•诺依曼模型及特点诺依曼模型及特点9.CPU和主机的概念。

和主机的概念。

10.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11. 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12.计算机的基本运行方式.计算机的基本运行方式13. 输入输出系统的基本组成输入输出系统的基本组成第3章程序设计语言1.程序的概念.程序的概念2. 常见的程序低级语言和高级语言有哪些常见的程序低级语言和高级语言有哪些3. 高级语言的共同特性高级语言的共同特性4、语言处理的基本过程、语言处理的基本过程第4章程序设计基础1.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2. 结构化程序设计中常见的程序结构结构化程序设计中常见的程序结构3. 好的程序设计风格有哪些好的程序设计风格有哪些4、数据结构的概念、数据结构的概念5、数据的逻辑与物理结构、数据的逻辑与物理结构6、典型的几种数据结构运算及实现、典型的几种数据结构运算及实现第5章算法与复杂性1.算法的定义及基本特征.算法的定义及基本特征2.常用的算法描述工具.常用的算法描述工具3.算法设计的原则.算法设计的原则第6章1.信息的概念及特点.信息的概念及特点2. 信息系统的要素信息系统的要素3. 数据,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的基本概念4.DBMS 的组成部分的组成部分5.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6.数据库SQL 的特点及功能的特点及功能第7章 软件工程1.软件的生命周期.软件的生命周期2.软件工程的概念.软件工程的概念3.软件复杂性的度量要素.软件复杂性的度量要素4.软件可靠性的含义及可靠性指标第8章 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概念2.并发、进程、地址空间的概念.并发、进程、地址空间的概念3. 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4.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的功能5. 主流操作系统有哪些主流操作系统有哪些第9章 网络计算1.不同分类的数据通信方式.不同分类的数据通信方式 2.数据传输方式.数据传输方式3.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的概念4.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的组成.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的组成5.链路与通路.链路与通路6.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每种拓扑结构的特点.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每种拓扑结构的特点7.网络协议的组成.网络协议的组成8.网络体系结构(OSI/RM 模型) 9.TCP/IP 协议的体系结构协议的体系结构10.IP 地址的概念及其分类地址的概念及其分类1111.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中防火墙.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中防火墙.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中防火墙(Firewall)(Firewall)(Firewall)的基本功能及其技术分类的基本功能及其技术分类的基本功能及其技术分类第11、13章1.人机交互界面的主要形式.人机交互界面的主要形式2.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3.多媒体概念.多媒体概念4.数学建模概念.数学建模概念5. 计算机模拟的概念计算机模拟的概念。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4、5章作业(供参考)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4、5章作业(供参考)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4、5章作业(供参考)1. 求八位的二进制数 + 0110101的原码、反码和补码;八位的二进制数 - 0110101的原码、反码和补码。

+ 0110101的原码=00110101,反码=00110101,补码=00110101- 0110101的原码=10110101,反码=11001010,补码=110010112. 设A=1,B=1,C=0,逻辑表达式A·B + B·C + A·B·C 的值是多少?A·B + B·C + A·B·C=1+0+0=13. 用三种基本逻辑运算来表示"异或"运算,给出逻辑表达式和真值表。

=+逻辑表达式:F AB AB真值表4. 计算机为什么要采用补码实现数的运算?因为计算机的处理器是电路组成的,电路只有加法器,只能做加法,要让计算机做减法运算,就只能补码,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补码,于是减法就转换为计算机能执行的加法了。

5. 什么是程序?什么是程序设计?程序是如何执行的?程序是可以连续执行,并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一条条指令的集合。

它是人与机器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程序设计是指设计、编制、调试程序的方法和过程。

它是目标明确的智力活动。

它分为1、功能分析2、编写代码 3、编译调试 4、生成执行文件+文档、发行等步骤。

6. 指令执行过程中,"自动取下一条指令"对计算机有是么实际意义?7. 设 P 表示王华的成绩很好,Q 表示王华打得一手好球,试用逻辑表达式表示"王华的成绩很好且打得一手好球"。

如果要表示"王华的成绩很好但球技不佳"呢?王华的成绩很好且打得一手好球:PQ王华的成绩很好但球技不佳:PQ9. 试用门电路符号表示出逻辑函数 Q = ( A + B ) · C或门 与门10.采用补码形式计算 12-16-1812的二进制为00001100,-16为10010000,其补码为11110000,18为10010010,其补码为11101110。

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习题与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计算机能够直接执行的程序是()。

A.汇编语言程序B.可执行文件C.源程序D.命令文件正确答案:B2、汇编语言也称为()。

A.面向应用的语言B.面向对象的语言C.面向机器的语言D.面向过程的语言正确答案:C3、C、C++、Java可归类为()语言。

A.符号B.机器C.高级D.自然正确答案:C4、根据计算机语言发展的过程,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机器语言、高级语言、汇编语言B.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C.汇编语言、机器语言、高级语言D.高级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正确答案:B5、编译程序将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与之等价的机器语言程序,编译前的程序可以称呼()。

A.目标程序B.源程序C.临时程序D.原程序正确答案:B6、()都属于计算机的低级语言。

A.机器语言和高级语言B.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C.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D.高级语言和数据库语言正确答案:C7、在程序设计中,把解题过程准确而完整地描述出来,就叫()。

A.算法B.方法C.事件D.过程正确答案:A8、()是一种使用几何图形描述程序逻辑关系的程序设计方法。

A.流程图B.饼图C.数据流图D.柱形图正确答案:A9、用C语言编写的程序需要用()程序翻译后计算机才能识别。

A.汇编B.解释C.连接D.编译正确答案:D10、可被计算机直接执行的程序由()语言编写的程序。

A.汇编B.机器C.高级D.网络正确答案:B11、由二进制编码构成的语言是()。

A.C语言B.BASIC语言C.汇编语言D.机器语言正确答案:D12、结构化程序设计中的三种基本程序结构是指()。

A.顺序结构、转移结构、分支结构B.顺序结构、转移结构、循环结构C.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D.转移结构、选择结构、分支结构正确答案:C13、算法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

A.选择结构B.循环结构C.顺序结构D.逻辑结构正确答案:D14、在计算机科学中,算法这个术语是指()。

A.求解问题并选择编程工具B.求解问题的数学方法C.求解计算机问题的一系列步骤D.选择求解问题的计算机系统正确答案:C15、高级语言翻译程序是将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有两种工作方式。

计算机导论(第3版)-4-6章参考答案

计算机导论(第3版)-4-6章参考答案
4、对比说明几种目前常用的操作系统。 答案: (1)Windows 操作系统;(2)UNIX 操作系统;(3)Linux 操作系统;(4)VxWorks 操作系统。 并对每种操作系统作简要说明。
5、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答案: (1)资源共享;(2)数据通信;(3)协同工作。并对每种功能作简要说明。
10、简要说明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答案: 根据覆盖范围分为(1)个人区域网;(2)局域网;(3)城域网;(4)广域网;(5)互联网。 根据传输技术分为(1)广播式网络;(2)点对点式网络。 根据传输介质分为(1)有线网;(2)无线网。 并对每种分类作简要说明。
11、简要说明 TCP/IP 模型中各层的作用。 答案:(1)主机-网络层:负责将相邻高层提交的 IP 报文封装成适合在物理网络上传输的帧格式并 传输,或将从物理网络接收到的帧解封,从中取出 IP 报文并提交给相邻高层。 (2)互联层:负责将报文独立地从源主机传输到目的主机。 (3)传输层:负责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的应用程序间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使主机上的对等 实体可以进行会话。 (4)应用层:提供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服务。
网格计算 答案: 网格计算的基本含义是通过互联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类型的物理与逻辑资源以开 放和标准的方式组织起来,通过资源共享和动态协调,来解决不同领域的复杂问题的分布式和并行 计算。
云计算 答案: 云计算的基本含义是对于单位用户或个人用户来说,把原本在本地计算机完成的数据存储和 数据处理工作更多地通过互联网上的存储与计算资源来进行,有专业的网络公司提供数据存储和数 据处理平台。
7、对比说明常用的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 答案: (1)双绞线电缆:双绞线由螺旋状相互绞合在一起的两根绝缘铜线组成,将多对双绞线封装 于绝缘套里做成双绞线电缆。双绞线广泛地应用于局域网中。 (2)同轴电缆:由同轴的内外两个导体组成,内导体是一根金属线,外导体(也称外屏蔽层)是一 根圆柱形的套管,一般是由细金属线编织成的网状结构,内外导体之间有绝缘层。曾应用于局域网。 (3)光缆:光纤是能传导光波的石英玻璃纤维,光纤外加保护层构成光缆。多用于城域网、广域网、 互联网及局域网的主干传输。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4版)习题答案-第1、2章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4版)习题答案-第1、2章

第1章概述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D2.C3.D4.B5.A6. B7. CD8.C9.A 10. ABC11.A 12.C 13.B 14.B 15. A16.A 17.C 18.A 19. ABC 20.B21.ABCD 22.C 23. ABCDE二.简答题1.举例说明石子计数的过程早上放10头牛出去,就拿10颗小石子表示,晚上牛回来清数时,就以小石子的数量来逐个进行清点,看看是否一致。

2.简述计算机的发展阶段计算机的出现是20世纪最辉煌的成就之一,按照采用的电子器件划分,计算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其主要特征是逻辑器件使用了电子管,用穿孔卡片机作为数据和指令的输入设备,用磁鼓或磁带作为外存储器,使用机器语言编程。

第一台计算机需要工作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如果希望它处理什么事情,需要把线路重新连接接,把成千上万的线重新焊接。

1949年发明了可以存储程序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使用机器语言编程,可存储信息和自动处理信息,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开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大、运算速度低、存储容量小、可靠性低。

几乎没有什么软件配置,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尽管如此,第一代计算机却奠定了计算机的技术基础,如二进制、自动计算及程序设计等,对以后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代表机型有:ENIAC、IBM650(小型机)、IBM709(大型机)等。

2.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其主要特征是使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内存储器采用了磁芯体,引入了变址寄存器和浮点运算部件,利用I/O处理机提高了输入输出能力。

这不仅使得计算机的体积缩小了很多,同时增加了机器的稳定性并提高了运算速度,而且计算机的功耗减小,价格降低。

在软件方面配置了子程序库和批处理管理程序,并且推出了Fortran、COBOL、ALGOL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及相应的编译程序,降低了程序设计的复杂性。

除应用于科学计算外,它还开始应用在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等方面。

程序设计基础课后答案 习题答案

程序设计基础课后答案  习题答案
2、什么是变量三要素?
名字、类型、值、地址
二、填空
1、C
3、B
9编辑并运行程序,学习每个运算符的语义
同书本P68
第四章:
二、填空
1、D3、D4、A10、C12、A23、D
三、分析题
1、分析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cin>>a;
cout<<"Please enter b=";
cin>>b;
cout<<"Please enter c=";
cin>>c;
if(a==0)
{
double x0;
x0=(-c)/b*1.0;有问题??
cout<<"此时为一元一次方程有唯一解"<<x0<<endl;
return;
}
double temp=b*b-4.0*a*c;
2、什么是递归与分冶策略?
分冶法的思想是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系列简单的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的复杂性低、易解决,将所有的组成部分解决后组合到一起得到复杂问题的解答。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递归技术是指将问题分为不同层次的子问题,解决每一层问题的难度随层次的降低而减小,这些不同层次的问题有极大的相似性,可以解决在某层次问题的算法中调用同一算法解决低层次问题,这种嵌套的算法调用运行,知道最低层次问题的解决。分冶法通常与递归一同使用,是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策略。
1、什么是算法?算法的五个特性是什么?算法与程序的区别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程序设计基础
习题
一、选择题
1. A
2.D
3.C
4. A
5. B
6.D
7.A
8.B
9.C 10. B
11. D 12. A 13.B 14.D 15.C
二、简答题
1.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是什么?
答: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就是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设计方法和单入口单出口的控制结构。

2.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答: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是:
(1) 使用顺序、选择、循环3种基本控制结构表示程序逻辑。

(2)程序语句组织成容易识别的语句模块,每个模块都是单入口、单出口。

(3)严格控制GOTO语句的使用。

3.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进行程序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答:利用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进行程序设计的特点是:
(1) 问题分解成子问题的结构必须与3种基本程序结构之一相对应。

(2) 问题的划分决定了程序的结构。

一方面,子问题的划分决定了这一层次的程序是3种基本结构中的哪一种结构;另一方面,一个问题该如何划分成子问题是灵活的,并不是只有一种分解方法。

分解的好坏就决定了设计的质量,也决定了程序的不同结构。

(3) 问题的边界应该清晰明确。

只有这样才能精确地解决这些子问题,否则就会模棱两可,无从下手。

4.简述面向对象和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区别。

答:面向对象是从本质上区别于传统的结构化方法的一种新方法、新思路。

它吸收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全部优点,同时又考虑到现实世界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认为现实世界是由一系列彼此相关并且能够相互通信的实体组成,这些实体就是面向对象方法中的对象,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自然属性和行为特征,而一类相似对象的共性的抽象描述,就是面向对象方法中的核心——类。

5. 从互联网上面搜索选择结构的使用方式。

答案略。

6.简述模块化方法的原理。

模块化方法是一种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该方法通常是将待开发软件划分为一些功能相对独立的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定义相应的接口,各个模块是可以分别单独开发、调试、运行和测试的,然后,再将多个模块组合起来,进行软件的整体测试,从而完成整个软件的开发。

在自上而下、逐步细化的过程中,把复杂问题分解成一个个简单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模块化,按照功能或层次结构把一个问题划分为几个模块,然后对每个模块做进一步细化。

一个复杂的问题可以划分为多个简单问题的组合,这样的划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把问题细化为若干模块组成的层次结构;另一方面是把每一个模块的功能进一步细化,分解成为一个个更小的子模块,直到分解成一个个程序语句为止。

模块化便于问题的分析,同时也有利于程序设计以及软件工程中的组织与合作,按照模块作为工作划分的依据,各个模块可以独立地进行开发、测试和修改。

7.什么是数据结构?数据的物理结构有哪些?
答:数据结构是指数据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集合,包括了数据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以及数据的运算。

数据的物理结构主要有四种,分别是顺序结构、链表结构、索引结构及散列结构。

(1) 顺序结构:是把所有元素存放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存储在物理位置相邻的存储单元中,由此得到的存储表示称为顺序存储结构。

(2) 链表结构:对逻辑上相邻的元素不要求其物理位置相邻,元素间的逻辑关系通过附设的指针域来表示,由此得到的存储表示称为链式存储结构。

(3) 索引结构:每个数据结构建立索引表,每个数据元素占用表中的一项,每个表项通常包含关键字和地址指针。

其中的关键字是能够惟一标志一个数据元素的数据项。

(4) 散列结构:通过构造相应的散列函数,由散列函数的值来确定元素存放的地址。

8.简述冒泡排序的过程。

设有数组A[n+1](n为序列中元素个数),第一趟在序列(A[0]~A[n])中从前往后进行两个元素的比较,如后者小,则交换,比较n-1次;第一趟排序结束,最大元素被交换到A[n]中(即沉底),下一趟排序只要在子序列(A[0]~A[n-1])中进行;如果在某一趟排序中未交换元素,说明子序列已经有序,则不再进行下一趟排序。

三、讨论题
1.在进行程序设计时,语言的选择尤为重要,根据你对程序设计语言的了解,谈谈你对程序设计的认识。

答案略。

2.如何才能选择一个好的数据结构进行程序设计。

答案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