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德精神之过去

合集下载

浅谈儒道文化精神

浅谈儒道文化精神

浅谈儒家文化精神古希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是古代文明的四大发祥地。

而在这四个地区出现的古典文化的昌盛期被称为“轴心时代”。

在这一时期,在这些地方,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都对人类的某些基本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依据这些看法和思想,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这些文化传统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精髓。

而在中国,儒家思想是中国“轴心时代”观念文化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既是中国历史演进的产物,又在深层影响、制约着中国历史的变化和发展。

在先秦的诸子中,儒、道两家的视野宏阔、思考深邃、系统。

二者相较,老、庄更多专注于对形而上问题,尤其是辩证之道的精微感悟,于世事主张避冲突的“贵柔”,于人性主张人天性的“自然”,于人生主张超尘俗的“无为”,而儒家子孔子起,始终坚持“道”与“器”、“理”与“物”视为不可分的浑然一体,对形而上和形而下作有机统一的思考;或者说,更注重人性、伦理、社会、政治等十分切实具体的形而下问题中所蕴含的形而上之道;而认识把握这形而上之道的根本目的又是为有效回答和解决种种切实具体的形而下的问题。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思想参与构建了华夏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意蕴,儒家思想文化是一个具有鲜明特点、复杂内涵的不断演变发展的观念文化体系。

儒家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胸襟抱负,直面世事而追求安邦治国平天下之功,并以此对理想人生价值进行定位,进而要求人性超越自然天性而沿道德修养之途,实现人与人和谐有序的互动共存,走向“人文化”的不断完善完美,又以“人文化”的不断完善完美,推进人类社会向着终极完善完美不断发展。

儒家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在纷纭迷乱的世相中准确捕捉人类文化构建最基础、最核心、最具本质性和永恒性的问题:人性和人的关系。

儒学以对人文的极大关怀,来建构起自己的全部学说体系,文化学的轴心和灵魂其实是“人学”。

孔子就是以自己关于“仁”的学说,使儒家文化始建之处,就占据了这样的轴心地位。

儒家精神对我为人处世的影响

儒家精神对我为人处世的影响

儒家精神对我为人处世的影响
儒家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伦理和行为准则。

这种精神对于我为人处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仁爱: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也就是爱人。

这一思想让我明白要关爱
他人、尊重他人,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

同时,也让我懂得在与人交往中注重平等和尊重,避免以自我为中心。

2.义:儒家强调“义”,即做人的原则和道义。

这一观念让我明白在处理人
际关系时,要遵循正义和公平的原则,不义之财和不义之事都应避免。

3.礼:儒家重视“礼”,即礼仪和规矩。

这一思想使我更加注重礼貌和规矩,
在与他人交往时保持谦逊和恭敬的态度,避免失礼的行为。

4.智:儒家推崇“智”,即智慧和知识。

儒家认为智者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
了解真相,因此在面对问题和困境时,我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以更全面地认识世界和处理问题。

5.信:儒家强调“信”,即诚信和信誉。

这一思想使我明白诚信是立身之本,
在与人交往中要恪守诺言,言行一致,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6.和:儒家提倡“和”,即和谐和合作。

这一思想让我注重和谐的人际关系,
通过合作实现共同目标,并尽力化解矛盾和冲突。

综上所述,儒家精神对于我为人处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使我更加注重道德修养、人际交往和社会责任,帮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儒家修身之道

儒家修身之道

儒家修身之道儒家修身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强调了人的修养和自律,建议人们要以道德行为为基础,以做好自己,做好他人,做好社会为目标,发挥着积极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修身之道是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核心。

以下是对儒家修身之道的深入理解和阐述。

一、仁爱之心儒家修身之道的基石是“仁爱之心”,即“有爱心和同情心”。

在经典《孟子》中,孟子说:“仁者人也,愛人也,人之性善,是以得仁。

”意思是说,仁者是指有爱心和同情心的人,因为人天生就是善良的,所以也有了仁爱之心。

仁爱之心是一种美德和德行,同时也是一种能力。

儒家认为,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和世界的价值有爱心,不仅可以帮助自己成长,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赢得更多的人心。

爱可以让人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责任,可以帮助人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世界。

二、克己之心除了仁爱之心外,儒家修身之道还要求人们必须具备“克己之心”。

在《论语》中,孔子说:“知者不忧,仁者不怒,勇者不惧。

”孔子所说的“克己之心”就是指,在面对各种困难、挑战和诱惑时,要有自制力,要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克己之心体现了自律精神,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优秀的素质。

只有通过自我认知和自我约束,人才可以保持平和、内敛、理智的状态,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和人格魅力。

克己之心可以帮助人们减少过度消费、过度自我表现、过度满足等不良行为,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和精神追求,发展自己的潜力。

三、学习之心学习之心是儒家修身之道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论语》中,孔子多次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他说:“朝闻道,夕死可以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些话意味着,学习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必须不断地在学习中成长和进步,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儒家修身之道强调学习是一种恒久不变的追求。

在学习的过程中,人们应该关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向上的心态。

学习也是一种命运选择,只有不断为自己打开新的知识和技能的门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儒家道德简述

儒家道德简述

儒家道德简述德福,即道德与幸福,乃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一对重要范畴。

先秦时期,儒、道、墨诸学派都对德福问题阐发了白己的见解,提出了很多颇有价值的思想。

其中,儒家的德福思想尤为丰富深刻,并且对后世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其长远的影响。

本文拟在梳理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理论渊源及思想变迁之脉络的基础上,探讨先秦儒家在德福问题上的成败得失,进而揭示其现代意义。

一理论渊源早在西周初年,人们对何谓福已有了系统的理解。

“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寿终命。

” (1)所谓攸好德,是指生性喜好道德。

这就把福与德联系起来,德是行为主体获得幸福、避免不幸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时,周人“德” “得”并称,认为武王灭殷而获得天下的方法、才能、品德等主观因素就是德。

有德才能得天下,由此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

能够配天或保民当然是身为君王者有福之表现。

道德与幸福的关系在此更为密切。

儒家之先的思想家们觉察到了德与福的内在关系。

他们对德福关系的理解,主要可归结为两个方面。

第一,以德祈福论。

“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

” (2)“国之将兴,其君齐明、衷正、精洁、惠和,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其惠足以同其民人。

……故民神降之观其政德而均布福焉。

国之将亡,其君贪冒、辟邪、淫佚、荒怠、粗秽、暴虐;……故神亦往焉,观其苛慝而降之祸。

” (3)以上引文至少有两层内涵。

首先,人是否幸福由外在于人的天道或神决定。

有意志的天道或神秉执公正,惩善罚恶。

其次,即使天道或神主宰着人的祸福,但是人并非束手以待祸福的降临,全凭上天的安排。

天道或神能够感知人德行的善恶。

既然如此,人所遭遇的一切祸福皆非偶然,人也就能够通过改变德行来改变命运。

于是,看似天道与神决定祸福,其实是个体德行的善恶决定命运中的祸福。

美好的德行将保有上天赐予的幸福,邪恶的德行则导致福的丧失与灾难降身。

人能够修养白己的德行而祈得幸福。

所以,春秋时期有人提出:“吉凶由人。

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自秦汉以来,儒家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直到今天依然存在着。

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人的道德修养,企图通过道德的影响改变人们的行为、进而改造社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不是单一方面的,它在很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政治方面儒家思想在政治方面的影响最为明显。

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礼仪等准则,主张以德治国。

以此观之,儒家思想坚信,君权是以德为先的。

因此,君子首先要成为一个有品德、有道德的人,同时要以身作则,照顾民族大业和人民利益,才能感化下面的人。

相传,周代的周公旦,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儒家思想家之一。

他曾对周厉王说:社稷之所以兴盛,民之所以跻于幸福,皆因王之德,而非武功、财产。

其中的“社稷”就是指天地神灵、国家家族及其祖先。

这种思想,强调了君权的重要性,同时表达了君权必须以道德为基础的观点。

到了汉代,儒学成为了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对政治的影响更加显著。

汉朝时期,横扫草莽、建立自己王朝的刘邦,为了树立自身的统治地位,采纳了儒家思想。

他曾经下诏“尚儒学,弛法度”,表明了以德治国、重视人才的思想。

到了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广泛传播,成为了经验学问。

由于汉武帝出了很多关于科举制度的法令,加上政府大力提倡儒学,最终儒学成为了御用学术,并延续到唐朝。

二、文化方面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儒学在中国文化中一度被视为“正统”,被认为是一种文化精神。

儒家的核心思想,主张以人为本、注重教育、正道修身等,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儒家思想的重要价值在于文化传承。

它扩大了行为礼仪和文化内涵。

它不仅传播了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也给生活带来了很多美好的东西,比如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文人(指有诗文、文章的人,也是注意礼数、修养的人)的地位。

这一点,与儒家思想里面非常注重非行为准则、社会礼节吻合。

儒家文化中的礼仪文化与道德精神

儒家文化中的礼仪文化与道德精神

儒家文化中的礼仪文化与道德精神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流派。

其学说包括礼仪文化和道德精神两大方面,这对于塑造中国优秀文化精神以及推进社会进步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今天,本文将详细谈论儒家文化中的礼仪文化与道德精神,阐述它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礼仪文化礼仪文化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典籍中关于“礼”的各个方面,既包含了个人生活中的仪式和规矩,也包括了政治和社会中的礼仪规定。

礼仪之所以被看做是儒家学说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首先,礼仪文化强化了人们的感性认同。

儒家认为,在一个社会中,人们应该坚持共同的信仰和礼仪,这样才能增强团结感和认同感。

礼仪作为人们日常行为中的底线规范,有助于形成社会共识,促进和谐共处。

人们通过遵守礼仪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尊重他人,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其次,礼仪文化培养了人们的修养和品格。

儒家强调,一个人应该具有一种“君子之身,小人之躯”的气质和形态,而遵守礼仪则可以帮助人们做到这一点。

礼仪要求人们容貌端庄,举止得体,言行恭敬,这样就可以让人们在生活中体现出优美的情操和高尚的品格。

此外,礼仪还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倡导礼节繁琐的婚礼、葬礼,加深人们对家庭、亲情、友情等情感的认同,让人们在生活中更加真诚、善良、体贴。

这也让人们能够感受到社会之美,更加懂得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二、道德精神道德精神是儒家学说中的另一个核心概念,它包含了儒家文化认为是对个人和社会价值观的基本规范。

在儒家文化中,道德精神是大家所追求的高贵品质,奉为“天地之正,人事之序”。

首先,道德精神增强了社会和谐和稳定。

在儒家文化中,道德被视为人类最高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文明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个人如果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他就会像“天地之正,人命之瑞”一样,承载着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能够让周围的人们感受到他的正能量和影响力。

论儒家的君子之道1500字

论儒家的君子之道1500字

论儒家的君子之道1500字
儒家学说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的重要流派,君子之道是儒家学说中关于如何成
为一个合格的君子的思想观点。

儒家学说认为,君子之道在于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君子应当具有德行高尚、品德优秀的品质,并且应当以自己的行为为榜样,引导他人走上正道。

在儒家学说中,君子之道的核心是“仁”。

“仁”是儒家学说中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之一,它指的是对他人的爱心、仁慈和关爱。

君子应当以“仁”为准则,在做事情时充满同情心、关心他人,并且要善于帮助他人。

此外,君子之道还包括“礼”、“义”、“智”等品质。

“礼”是儒家学说中最重要的社会行为准则之一,它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礼仪、规矩和礼节。

君子应当遵守礼仪,尊重他人,并且要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

“义”是儒家学说中最重要的道德准则之一,它指的是遵循自然的规律,做到真诚、正直、公正。

君子应当遵守义务,做到正义,并且要善于分析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

“智”是儒家学说中最重要的智慧品质之一,它指的是人的智能、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君子应当不断学习、思考,增强自己的智慧,并且要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做出明智的决策。

总的来说,君子之道是儒家学说中关于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君子的思想观点。

君子之道包括“仁”、“礼”、“义”、“智”等品质,这些品质都是君子应当具备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标准。

君子应当以自己的行为为榜样,引导他人走上正道,并且要善于分析问题,做出明智的决策。

儒家学说认为,只有具备了君子之道的品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对儒家的理解

对儒家的理解

对儒家的理解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

儒家的理解不仅仅是对儒家学说的认知,更是对儒家思想的内涵和精神的领悟。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儒家进行深入的探讨。

儒家的理解可以从其核心价值观出发。

儒家强调人的本性善良,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追求和谐共处。

儒家认为,只有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儒家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儒家强调礼仪之道,主张恪守道德规范,注重人伦关系的尊重和维护。

儒家的理解是要通过修身养性,培养自己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以及通过家庭和社会的规范,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

儒家的理解可以从儒家经典的阅读和研究中获得。

儒家经典包括《论语》、《大学》、《中庸》等,这些经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通过对这些经典的阅读和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儒家的思想和主张。

儒家经典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人的修养、家庭的和谐、国家的治理以及天下的安宁。

通过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同时也能够指导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儒家的理解还可以从儒家学者的思想和实践中获得。

儒家学者包括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等,他们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通过对他们的思想和实践的了解,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儒家的精髓。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仁”的概念,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推崇人的道德修养。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他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强调人的天性善良,主张要培养和发展人的善良本性。

程朱理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发展,强调要通过学习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规范。

儒家的理解需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儒家学说是一种生活哲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为。

儒家教育强调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注重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

儒家的理解是要将儒家的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实际行动中践行儒家的价值观和精神。

秦汉时期的儒家思想思想

秦汉时期的儒家思想思想

秦汉时期的儒家思想思想秦汉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了统治阶层所崇尚的思想学说。

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礼节”等思想以其宽容、包容的特点深入人心,并影响了我国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对秦汉时期的儒家思想进行探讨。

起源和演化——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儒家思想的发源地是春秋时期的鲁国。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爱”、“道德”、“礼节”等思想。

这些思想被认为是当时社会道德准绳的核心,同时也成为了儒家思想中最具影响力的内容之一。

儒家思想在秦汉时期得到了发扬光大。

在秦朝时期,因秦始皇意欲统一思想、建立中央集权而禁儒,使得儒家思想陷入了低谷。

但是,随着秦朝的覆灭、汉朝的建立,儒家思想逐渐开始复兴,并成为了汉朝的国家理念。

如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华夏田土制度”、“五经并称”等政策,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在汉朝的地位和影响力。

思想内容——仁爱、礼节等重要思想的探讨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是“仁爱”。

孔子认为,仁者爱人、礼者重道。

这种“仁爱”思想体现了对人的大爱和宽容,是中国文化最基础的道德准则之一。

此外,儒家思想中的“礼节”也被认为是当时社会道德准绳的核心之一。

孔子认为,礼节体现了一种秩序和等级,是一种人际交往的准则。

这种“礼节”思想在秦汉时期特别受到推崇,成为统治阶层思想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儒家思想中的“道德”也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思想。

儒家认为,道德行为是一种自我修养,是建立社会文明的基础性因素。

因此,秦汉时期的儒家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风尚和文明氛围。

影响——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不仅在道德思想、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还对我国的政治、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在政治方面,秦汉时期的儒家思想提倡“仁爱”、“礼节”等思想,成为了汉朝治理国家的理念。

同时,汉朝时期推行的政策也很大程度上践行了儒家思想中的道德准则。

在社会方面,儒家思想的“仁爱”、“礼节”等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风气。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讲义资料-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讲义资料-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十二)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考查内角度一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演变历程角度二 全面认识儒家思想1.对待儒家思想的正确态度:总的原则是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要继承和发扬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责任感,“朝闻道,夕死可也”的精神追求,所宣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坚毅的人格,积极的生活态度,爱民态度和仁爱意识,尊老、爱幼、敬师和见利思义的为人准则等。

2.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1)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3)“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

(4)“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

(5)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和民生问题的解决。

(6)儒家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3.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儒家思想在东亚、东南亚乃至欧洲影响巨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其大加赞扬。

4.儒家思想的消极作用(1)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的正统思想,其自身消极作用是很明显的。

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它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了人们的意志和人格,导致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

(2)它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其负面作用非常明显;它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更应该抛弃,对这些落后的内容应该加以批判和否定。

(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

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心、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

材料二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在21世纪的今天,再谈儒家,似乎有点“过时”。

然而,千百年来,植根于中国人心中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观念,无不在“儒”的基础上引申和阐发。

尤其是西汉以后的儒家,早已脱离原有的学术派系而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安身立命之根本,追名逐利之敲门砖,政治传统之工具。

经过多少篡改,多少曲解,多少加固,多少阐释,儒家已建立起稳定的思想架构和完整的体系。

现在,立足于较为理性和客观立场上的现代人,回望儒家,又是怎样评说呢?儒家在当代价值几何?对中华文化影响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而今提倡的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也出自于儒家思想。

那么,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又表现在哪些发面呢?一、儒家的思想体系作为独立学派的儒家形成于春秋末年,孔子是其创立者。

在周室衰微、礼乐崩坏的春秋大局中,孔子适应形势,创立了以“仁学”为核心的庞大思想体系,它的根本出发点是“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理论取向是现世的人文关怀;它主张仁政,强调“德治”;重视人生的价值,强调人格的独立;追求“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和社会理想。

这些理论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框架。

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弟子后学又各自宏扬、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作为原始儒学的定型则主要经历了孟、荀、易三个环节。

孟子从内在心性方面发挥了孔子的学说。

孟子道性善,认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民贵君轻”、“正经界”、“制民恒产”为基本内容的“仁政”学说。

这套理论体系,因其对心性学说的发挥,而被视为道之正统,其“内圣”说更为后世所推崇。

韩愈称其为“醇乎醇者”。

宋儒黄戟认为“自周以来,任传道之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

有孔子而后,曾子、子思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黄戟:《宋史“道学”朱熹传》)。

所谓“道统说”难免不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张,孟子不过是对孔子学说的一个方面的发挥,与“内圣”相对的“外王”学说,则由荀子加以充实扩大。

儒家对中国古代的精神影响

儒家对中国古代的精神影响

儒家对中国古代的精神影响
儒家哲学对中国古代的精神影响深远。

儒家的核心思想包括仁爱、孝道、礼节、忠诚和谦虚等。

儒家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道德修养与精神追求的统一。

以下是儒家对中国古代的一些精神影响:
1. 社会秩序和和谐:儒家注重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和谐。

儒家思想强调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平衡,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2. 人伦关系和家庭价值: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如父子、兄弟和夫妻关系,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价值。

3. 教育和修养:儒家崇尚教育和修养,认为通过学习经典和培养道德品质,人们可以提升自己的素质和实现全面的人格发展。

4. 礼仪和文化传统:儒家注重礼节和仪式,认为通过恪守传统的礼仪和行为规范,人们可以维护社会秩序,提升社会和个体的尊严。

5. 公正与道德:儒家思想强调公正和道德原则,儒家追求普世价值和道德行为,强调个人的道德约束和自律。

6. 治理和统治:儒家思想对统治者的道德要求有很高的期望,认为只有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能够合法地统治。

综上所述,儒家哲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精神影响凝聚了许多智
慧和经验,它帮助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它不仅对古代社会有着现实影响,而且持续地对中国当代社会和文化起着重要的塑造作用。

儒家思想的故事

儒家思想的故事

儒家思想的故事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制度,也对当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人的道德品质,尊重祖先、尊重师长、忠诚、孝顺等是其核心价值观。

以下是几个关于儒家思想的故事,它们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儒家思想的哲学意义和社会价值。

1. 孔子的“大成之道”孔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先驱,他提出了“仁者爱人”这一儒家思想的中心词。

孔子认为,实现“大成之道”需要“道德”的带领。

而道德的源泉是仁爱、诚信、孝敬等品德,这些品德应该成为人们行为的基础。

孔子这种注重习惯培养、修身养性的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认知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论语》中的故事《论语》是中国儒家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并被视为经典儒家文化的代表。

其中的故事和格言,简洁明了,易于记忆,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

例如,有一则故事记载了孔子与门徒子路的一次对话: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一话过去两千多年,还是一个大家都会引用的成语。

孔子的思想主张,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传颂,对于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自由自在来说极为重要。

3. 孟子的“性善论”孟子是楚国人,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思想家和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类普遍有一个天生的良知与正义感,只需要在教育和修养的基础上加以培养和发扬。

这一观点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他们的想法与后来的律师联盟有着很深的渊源。

4. 于谦与贾仁明于谦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他被认为是传统道德思想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的精神内涵处处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而他与贾仁明的一份争辩,更是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二元论和儒家主张的制衡法。

于谦的文章中所处的语境,与当今中国的现状有很大不同,但他所表达的道德信仰、政治思想和文化观念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5. 沈括的“曾子种梨”古代儒家思想强调“修德”、“道德”等诸多方面的体现。

沈括这个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他在《梦溪笔谈》一书中有这样一篇文章:有一年,曾国宝山上种了许多梨树,其中一颗非常棒,曾子大赞这棵梨树,然后就命儿子将这棵树吃了,以示对于美好事物的理解。

周代儒家思想

周代儒家思想

周代儒家思想周朝时期的儒家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透过文献记载可以明确的看出,周朝时期的儒家思想被普遍接受,而这种思想影响着后世的思想和文化。

下面将详细阐述周朝时期儒家思想的内涵,以及它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首先,当今对于周代儒家思想的认识主要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的著作。

由于早期历史文献的遗失,直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文献的记载才变得比较完善,从而可以正确的理解周代儒家思想的内涵。

周朝时期的儒家思想可以大致分为三部分:道德教育、伦理思想和宗教理论。

首先,儒家的道德教育是以孔子的《论语》为核心思想的。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孝”、“仁”、“礼”等一系列道德行为准则,为当时人们提供了一种道德规范,并且在后世受到广泛的普及。

其次,周朝时期的伦理思想,以孔子的思想为基础,生了一系列儒家后辈学者和思想家,比如孟子、荀子等,对《论语》和周朝儒家伦理思想有了深入的研究和发展,使得儒家伦理思想被更多的传播和推广,在思想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最后,周朝时期的宗教理论,则产生了为数众多的神,用以信仰和膜拜,包括神明、天地、神仙、祖先等,人们会依靠这些神的帮助,求得吉利、渡过灾难。

因此,这些神的信仰不仅可以表达出人们遵循和尊重伦理道德的意愿,也被赋予了更明确的宗教形式。

周朝时期的儒家思想以道德教育、伦理思想和宗教理论为三大块,而这种思想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方面,它使得当时人们开始研究伦理学,对伦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当时也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因此,当时的伦理思想更加完善,巩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规范。

另一方面,它也为今日中国文化所承载的精神内核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得今日中国文化在思想上拥有了稳定可靠的中心,这一点从我们现在传承下来的一系列伦理文化可以看得清楚。

因此,可以说周朝时期的儒家思想为中国文化的发展贡献了不可磨灭的财富。

综上所述,周朝时期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观念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它的思想和文化也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朝的儒学思想

宋朝的儒学思想

宋朝的儒学思想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宋朝是一个充满知识与智慧的时代。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巅峰,宋朝时期儒学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传承。

儒学作为主导思想,在宋朝社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宋朝的儒学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一、宋朝儒学发展概述1. 儒学的起源与初期发展宋朝儒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孔子及其弟子。

儒学以孔子的经典著作《论语》为基础,并在汉朝及隋唐时期逐渐发展壮大。

然而,到了宋朝,儒学才真正发展成为主导思想。

2. 宋朝儒学兴起的背景和特点宋朝的政治稳定和繁荣的经济使儒学有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儒学在宋朝成为国家官方的意识形态,并被用来为社会制度和伦理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宋朝儒学注重人文关怀,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宋朝儒学思想的核心理念1. 仁爱和人伦道德宋朝儒学思想的核心是仁爱。

在儒家经典《论语》中,“仁”是最核心的概念之一。

“仁”是指一种具备人伦道德的高尚品质,即对人的关爱和同情心。

宋朝儒家将仁爱视为社会和谐的基石,主张以仁道来教化人民,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定。

2. 身心修炼与内外合一宋朝儒学追求个体道德修养的同时,倡导将修身与治国合一。

儒家认为,个人的修炼应与社会的进步相结合。

孟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认为只有个人内心修养良好,才能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

3. 社会秩序与君臣道德儒家强调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宋朝儒学思想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关系,君臣、父子之间的道德约束被视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

孔子的“五常”思想也在宋朝得以传承,这些常道是礼、义、智、信、仁,规范着社会的各个方面。

三、宋朝儒学在社会中的影响1. 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儒学在宋朝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思想层面,对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宋朝各级学府的兴起为儒学的传承提供了平台,成千上万的学生接受了儒学教育,从而成为社会中的知识精英。

2. 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与稳定儒学对宋朝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与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古代中国的文化熏陶与人民精神

古代中国的文化熏陶与人民精神

古代中国的文化熏陶与人民精神中国拥有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这汇聚着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思考。

古代中国的文化熏陶深刻地影响了人民的精神世界,塑造了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古代中国文化的熏陶对人民精神的影响,并从多个角度展示其重要性。

一、儒家文化与道德伦理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它强调个体责任和家庭伦理。

儒家学说主张人们应当以自己的道德修养来影响他人,通过“仁者爱人”的行为来建立和谐社会。

这种理念对古代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将儒家的思想发扬光大,将其作为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

这样的价值观不仅使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行为、语言和态度,更让他们具有同理心和责任感。

儒家文化在古代中国的社会中的普及,帮助了人们形成了顺应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积极心态,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艺术与审美意识的提升古代中国的文化熏陶也表现在艺术领域。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以及皇家宫廷文化,都对人民的审美意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教育体系强调人文关怀和道德修养,这直接影响了文人的审美观。

古代中国文人善于诗词、绘画、音乐等领域的创作,这些作品被视为精神的艺术享受,也成为社会文化的代表。

通过高品质的艺术作品,人们能够从中汲取正能量和美感,提升自己的情感世界和精神境界。

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古代中国的文化熏陶还体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

传统文化塑造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为人们提供了根基和归属感。

这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更重要的是塑造了中国人民的骄傲感和自信心。

例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戏曲、饮食等都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们不止是物质的享受和传统的延续,更是道德伦理和情感认同的外在表现。

通过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人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滋养和激发,进一步凝聚了中国人民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四、古代文化对现代人民的启示古代中国的文化熏陶不仅影响了古代人民的精神世界,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特点及主要传统美德的传承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特点及主要传统美德的传承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特点及主要传统美德的传承第二节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特点及主要传统美德的传承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特点1.历史悠久,良莠杂陈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时代,但主要形成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生活在这一时期,他在这新旧制度交替的大变革时代,形成了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境界,将“孝”、“悌”、“礼”、“信”等置于其下的,中国最早的道德学说。

虽然孔子的思想中也有我们不能接受的内容,但总体上是积极开明的。

孔子的道德学说经其弟子,特别是孟子的继承发扬,成为一套完整的体系,但儒家学说在孔孟在世时并不被统治阶级所认可,仅仅以一种学术思想存在着。

经秦始皇统一中国,到了汉武帝的时代,统治者不能再把武装力量作为维护自己统治的首选工具,而是需要利用文化的力量统一人民的思想,稳定社会秩序。

在这时,孔孟的道德观,作为文化遗产,受到了统治阶级的推崇。

汉代董仲舒应运而生,在《春秋繁露》中提出“三纲”,所谓“三纲”,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妻这三种最重要的伦理道德关系;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统治路线。

这标志着,孔孟的伦理道德文化上升为“御用”的政治伦理文化。

这一阶段,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政治性明显增强,它必须服从并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

当然,此时中国地主阶级处于上升时期,他们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社会的方向,作为政治伦理的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也同样具有思想上、文化上的先进性。

不可否认的是,统治阶级也根据自身的需要对之不断地进行整理和改造,使之服务于小农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到宋代开始走下坡路,地主阶级在上升和发展时期的勃勃生机逐渐窒息,它狭隘的阶级私利日益膨胀,与此相应,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们适应这一时期的社会需要所拦出望道德观念也趋于僵化并走向极端。

朱熹认为“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程颐说“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概说传统儒家为己精神与传统道德本心说

概说传统儒家为己精神与传统道德本心说

概说传统儒家为己精神与传统道德本心说【摘要】传统儒家强调自我修养与道德本心,传统儒家关于自我修养的观念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旨在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传统儒家对人性的理解认为人性本善,通过教育与修养可以达到完善。

传统儒家道德的内在原则是具有仁爱之心,尽到责任与义务。

传统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五常的论述,将这些道德规范作为行为准则,引导人们修己而安天下。

传统儒家对己的精神追求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实现内心与外部环境的和谐。

传统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提供了重要启示,其道德观念仍具有当代价值,可以引导人们实现自我修养与社会和谐共存。

【关键词】传统儒家、为己精神、传统道德、自我修养、人性理解、道德原则、仁义礼智信、精神追求、当代社会、道德观念、当代价值1. 引言1.1 传统儒家为己精神与传统道德本心说传统儒家为己精神与传统道德本心说,是儒家思想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传统儒家强调个人修养和品德的提升,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追求道德的高尚境界,以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

在传统儒家看来,为己精神就是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传统儒家强调人的天性本善,认为人天生具有善的品质,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发扬这种善的本性,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传统儒家对于人性的理解,使他们强调仁爱之道,倡导仁者爱人,义者顺义,礼者守礼,智者明智,信者诚信。

这五常是传统儒家道德的内在原则,是每个人应该遵循的准则。

传统儒家认为,人应该遵循五常来修身立德,追求道德的完美。

他们相信,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和修养,每个人都可以达到道德的境界,成为真正有德之人。

传统儒家对于仁义礼智信五常的论述,体现了他们对于道德的高度重视和对于人性的深刻理解。

传统儒家的道德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当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感到道德沦丧和精神困惑,传统儒家的思想可以帮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信仰,找到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儒家思想中蕴涵的优秀道德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儒家思想中蕴涵的优秀道德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唯嘻·哲学视界/2007·3儒家思想中蕴涵的优秀道德精神及其现代价值崔华n'i(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009)摘要:儒家思想中蕴涵的博爱大众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积极进取精神、以义制利精神、严以律己精神、人格独立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不仅在古代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产生过十分积极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儒家;优秀道德精神;现代价值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004—1605(2007)03--0008--04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的主干。

它源远流语》一书中共有109次提到“仁”(其中一处“仁”作长,内容丰富,体系博大,义理宏深,对中华民族的“人”讲,另有三处系重复)。

“仁”的内涵十分丰文明进步,产生过无比巨大的深远影响,值得我们富,其中“爱人”是其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

《论大力发掘、认真研习、好好汲取。

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

子日:‘爱人。

’’’这儒家思想“从启迪社会成员自觉立身做人、修里,孔子创造性地提出“仁”即“爱人”的思想内涵,身正心,到引导为人父母者积善兴家、教子成材;并且明确赋予“仁”以“泛爱众”的思想品格和准从劝说为政者‘修己治人’、‘化民成俗’,到对广大则,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孔子曾公开指责用俑殉民众‘导之以德,齐之以礼’;从对全社会进行积极葬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的道德价值导向,到向人们提出一系列相应的具上》)坚决反对把奴隶当作工具和牛马的传统观体行为规范,都从一定角度反映了我们民族的道念。

他不但把同情和关爱人看作重要的道德准德取向,体现了我们民族创造精神文明的智慧,且则,而且主张将这种爱人的精神推行于政治方面,经历了长期社会实践的反复检验,成为代代相传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的宝贵财富”[1]。

儒学理论主题的古今推演

儒学理论主题的古今推演

儒学理论主题的古今推演据崔大华先生的《儒学引论》《儒学的现代命运》及公开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可知他从个人的现实生活感悟所得出发,深度揭示人类主观演绎的精神变迁历程,全面反省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的历史构型,具体总结出客观求证的观念系统。

受崔先生启发,后学者由此探讨儒学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理论主题,可将其分为“前古、古、今、今后”四个不同认知阶段,推得“神圣、道德、仁义、天人、名实、性理、中西、宇宙”八类基本主题,成就儒家一贯完整的道德学问体系。

标签:崔大华;儒学;理论形态;理论结构;理论认知;理论主题一、传统儒学的三个理论形态基于原始儒学的精神主旨与经学构建的理论基础,崔大华先生直接、自觉地指证传统儒学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实际产生了三个理论形态,即两汉“天人之学”、魏晋“自然之学”与宋明“性理之学”。

天人之学铸就在“兴盛的经学思潮和独特的谶纬思潮”,“当以前汉武帝前后伏胜《洪范五行传》、董仲舒《春秋繁露》、翼奉《齐诗》为开端,两汉间蔚为壮观的纬书将其推向高峰,后汉章帝时白虎观会议产生的《白虎通义》则是其理论的终结”,“基本的理论特色和思想内容”是“五行、八卦为框架的有机自然观的背景下凸显的天人感应观念”,其衰落缘由是外部“儒士成长环境的消失”、自身“今文经学的烦琐”与“古文经学的混杂”、王充“天道无为的自然观”的挑战。

它对原始儒学基本观念“命”的表现形态与人的主动性、“礼”的本质及“孝”的关系内涵与制度推演、人性与仁义及义利等问题作了辨识。

①而后“魏晋儒学生长在魏晋玄学风靡的理论环境中”,“本着‘制名指实’的原则”称其为“自然之学”,“人生实践的价值取向——儒道兼取”,用“天道无为的自然观代替了汉代儒学天人感应的有机自然观”,提出与汉儒的“元”(即万物原始)、先秦老庄的“道”(即实在性宇宙根源或总体)不同的本体“无”(即“对万物生成之前的一种共同状态的描述”),它在原始儒学的心性、社会、超越层面“援用道家思想来诠解”其“范畴、命题或思想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道德精神之过去、现在与未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李景林近年来,关于“全球化”问题的讨论影响到文化思考的方方面面,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当然也不能例外。

“普遍伦理”、“全球伦理”之成为当前哲学界所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一个显著的例证。

一种独立的“普遍伦理”,或者说一种对不同族群具有普适性意义的伦理系统是否存在,这关涉到对本土化传统道德乃至对伦理道德本性的理解问题。

就中国传统道德来说,它便关涉到作为中国传统道德主流的儒家道德精神是否具有现代价值的问题。

与此相联系,我们注意到在不同场合和形式的儒学讨论中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即儒家道德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家族制度以及与此相应的社会结构已渐消亡,这是否意味着儒家道德精神已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要对这一问题作出一种明晰的回应,有两个观念需要予以澄清。

第一,“普遍伦理”与“伦理的普遍性”并非一个概念。

在任何时代,都不存在超越特殊族群的、独立的普适性伦理系统。

第二,儒家伦理起源于血缘家族关系,但这并不表明儒家道德精神无普遍性的意义。

那么,这种普遍性以什么样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们先来谈第一点。

人之有道德,源于人的个体生命与其存在之规则的可分离性。

自然物,如某些动物的种群存在,具有很强的规则性,而种群存在的维持,依赖于这种规则性的实行。

然而,这种规则性既不能视为伦理性的原则,对此规则性的遵从亦不能看作道德的行为。

这是因为,此规则性的完成完全是一种自然本能性的行为。

换言之,规则的实行是必然的、自然的,不存在单个独立个体对种群规则的有意违反。

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把自然种群存有的规则视为不具“应当”意义的单纯自然律。

人能将其存在之规则一面与个体生命之存有分离开来,可以其个体化之自由意志对此律则作出选择,所以我们说人对其行为负有道德的责任,人的存在有其“应当”和道德。

由此也可以说,道德性乃是人之存在的本质所在。

这样我们便可以看到人的道德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道德的普遍律则必依个体性的意志自由而具体化为其内在的价值信念。

儒家对这一点有很明确的认识。

《礼记·中庸》说:“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仲尼燕居》:“制度在礼,文为在礼,行之其在人乎!”这个“达道五”或者所谓五伦,即人伦之普遍性,古人或称为“礼”,或称为“道”。

“所以行之者三”,即智、仁、勇诸德。

“德”是个体心灵之事,与人的具体的精神生活、情感生活相关。

作为制度、人文的“礼”,其所行在“人”,亦是言在人的具体的心灵、情感生活上落实和表显伦理的普遍性意义。

故古人论道德云:“德之为言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也。

”(1)今人言道德,往往区分“公德”与“私德”。

这样分,大体可以。

但对“德”的这种划分,只是理论上的方便说法。

其实,就道德之本性说,“德”之作为德,一方面,莫不与“道”相关,因而无不具普遍性的意义。

完全沉没于个体化的“德”并不存在。

而另一方面,所谓“公德”、义务、责任之类,亦莫不与内在的个体修养和实质性的情感生活相关而在其行为上显示出其特殊性和具体的落实。

道德生活的这种特征,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很强相对性、历史性的领域。

自然物直接当下的存在即其所“是”,其所“是”是固定的、不变的。

人的所“是”能够在其私人性之外,所以其所“是”是在开放的、面向未来的、历史性的展开活动中呈现的,因此表现为一种多样性、相对性和差异性的存在;而人的这个所“是”的普遍性或共在性的内容,亦由个体而家、国、天下、宇宙层层超越性地得以表显。

但道德生活的这两极,乃是相互贯通,双向回环的两极,而非两个对立的领域。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与本土化构成了相互对立又相互并存的两大思想潮流。

(2)但这两大思潮的存在却表现出一种很吊诡的现象:所谓全球化实质上乃是肯定源出于作为强势文化的西方文化现代性价值的普遍性意义,而同时,流行于西方社会的道德观却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价值相对主义;相反,作为弱势文化的非西方文化,却往往一方面强调本土化的特殊差异性以摆脱公法、公约的约束,另一方面则以本土化文化共同体内部的价值普遍原则为依据而导致专制独裁。

这种文化思潮的吊诡性当然与国际现实的政治和经济状况有关,但从理论上说,它则源于现代思想中流行的形式与实质、共在性与私人性二元分裂的意识。

依照这种二元分裂的意识,私人性与人的共在性被抽象为两个独立的、莫不相关的领域。

这正是导致上述吊诡现象和两大思潮之冲突的原因所在。

其实,这种抽象的私人性和共在性皆是一种理论性的“幻相”。

抽离共在性之“通”性的单纯私人性,对于西方文化所倡导的个人主义来说实质上仅具否定性的意义。

因为它本身不存在任何其所“是”的规定,是以无法理解和把握;而在其相对性的流动中亦将无任何可归属于“我”的具有持存性的东西被保持下来,因而仅成为佛家所说的“无常”、存在哲学所说的“虚无”。

而人总是趋向于其所“是”的本性又使之无法与其共在性完全绝缘,所以,这种抽象的私人性往往只能保有与其共在性世界的一种负面的关联性——以媒体广告畅销书等等所引导的流俗时尚为其暂栖之所。

恰恰是这种以抽象私人性为依据的个人主义导致了个人独立性的否定。

同时,当个体被抽象为单纯的私人性时,伦理共在性便亦被理解为落在个体实存性之外,并与之无关的单纯实用性的“约定”,而不具真实性的意义,因此而不能有内在的制裁力。

现代道德相对主义的观念亦由此而起。

私人性与共在性的相互贯通,表现为二者双向回环的互动,这使两者间具有一种内在的“通”性。

这个互动的关系,有向内向外两个方向,它在两者间的不同层次都同时存在。

由共在性向私人性一极的运动,我们可以称之为向内建立实存基础性的活动;而由私人性向共在性一极的运动,我们可以名之为向外普遍化的超越活动。

处在此双向回环活动关系中的每一层面,亦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经历了实存奠基的具体生命的落实;对未来和更大范围共在的开放性。

从伦理道德之本土性或民族性这一层面看,各系文明初创时期所形成的伟大人格及其思想成果,总成为不同阶段历史文化发展所必须不断反溯回顾的创造源泉和精神动力。

这一点在学界已成共识。

这种本土化和民族化的向内实存基础性的建立,同时便是面向现实、未来和同时性共存的文化、道德价值的开放。

现代很多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对此点都有很明确的意识。

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世界所带给西方社会的思想和文化危机有深切的理解,他曾借鉴中国如老子、庄子的思想,并猜想解决技术世界所导致的危机之思想有可能“将在俄国和中国醒来”。

但是,在他看来,从根本上讲,产生于西方的危机最终只能靠归本于西方的精神传统才能得到解决:“这个转变不能通过接受禅宗佛教或其他东方世界观来发生。

思想的转变需要求助于欧洲传统及其革新。

思想只有通过具有同一渊源和使命的思想来改变。

”所以他结论说:“只还有一个上帝能够救渡我们。

”(3)海德格尔所论,是从普泛的文化、思想角度立言,但它对我们的问题却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只有面对本土传统向内奠基的真切历史意识,才真正具有对未来和异质文化之价值的敞开性。

在这种双向回环的敞开性中,才能达成不同道德价值的真正沟通和真实的伦理普遍性的实现。

我们并不一般性地排斥所谓的“全球伦理”、“普遍伦理”。

但这里所谓全球伦理、普遍伦理,并不意味承诺一个抽离于本土化道德精神传统的独立的伦理体系;相反,只有在奠基于本土化伦理传统的具体生命的开放性所实现的伦理普遍性中,一种具有内在制裁力和真实性的全球伦理概念才是可能的。

用《易·系辞传》的话说,就叫做“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下面,我们来谈第二点。

杜维明教授在谈到儒家伦理对现代生活的价值时曾提出过一个很有启发性的看法,他认为,我们不能以一些“发生学的理由”来否定“从结构的角度来看儒家伦理里面”所具有的“普适化意义”。

(4)区分“发生学的理由”和“结构的角度”,对于我们理解儒家道德精神与现代性的关系是很有意义的。

西方历史学者研究文化的起源,发现一个被称作“轴心期”的现象。

即在孔子那一时代前后,世界各地,如中国、印度、希腊等文明地区所发生的思想的“突破”和精神的觉醒,构成和规定了不同系统文化的精神的发展方向。

很显然,包括孔子的思想在内,这个“轴心期”的思想突破和精神觉醒,当然与那个“前轴心期”的种种文化因素有着“发生学”意义的关联,比如,儒家注重文明与自然的“连续性”,就与殷周时期的天帝观有密切的关系。

(5)但是,“前轴心期”的文化因素,只有作为被“轴心期”思想的突破和精神的自觉所规定了的内容才得以保持。

未被理性化和结构化的自然生成因素,不能因时推移地得以存留。

同时我们也要强调,那能够留存下来而构成文化之道德精神传统的东西,虽与理性化和结构化相关,但却不是抽象的理性和僵硬的结构,而是被理性规定了的、结构化了的文化生命。

因此它才能具有与时俱新,不断超越自身的生命力。

两千多年来,尽管社会的形态和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但东西方文明大体上都未脱离此一时期思想“突破”所规定的文化精神方向。

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家道德精神的普遍性和现代性意义,并不为家族血缘伦理这个“发生学的理由”所限制。

那么,儒家的道德精神具体是怎样的呢?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以其心性之学为基础。

这种心性之学的根本哲学特征是一种内在关系论,其表现就是普遍的道德法则内在于人的个体实存性。

在这个意义上,儒家以善内在于人的本性。

从心性论上讲,这个善性乃即心而显诸情。

由此,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具有了相互联系的两个重要特点:以人的内在情感生活的反思为出发点来建立其整个道德学说;其形上的道德原则是即内在即超越的。

孔子前史的宗教伦理精神表现了一种文明与自然的连续性,此点对初期儒家的影响甚巨。

但这种“连续性”,却表现为一种天帝与人的亲缘性关联的形式,即天帝以一种实质性的祖先崇拜为其内容。

(6)这是一未经反思的实质性内容。

儒家的思想,即依据对此一“连续性”的精神之理性反思,而将此天帝的观念人文化为一形上的道德本体。

儒家这一反思的前提,当然是以孝道“亲亲”之情为其主要的内容。

其言道德的修为,人格的养成,都特别强调亲亲之情的意义。

这一点在儒家的著作里随处可见,不烦引述。

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儒家所言“情”的意义,实不局限于此。

一方面,儒家论“情”,实质上已把它普泛化了。

其重视孝道亲亲之情,乃因它对人来说是一切情感中最切近而又最真挚自然的情感。

另一方面,它以普遍的伦理规定内在于“情”而证成人心先天的道德内容。

《中庸》之言道德性命,即完全从普泛化的“情”上立言。

其首章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下文接着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