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整合提升5 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版浙江高考历史总复习(选考部分B版)同步:模块检测5 (Word版含解析)

2019版浙江高考历史总复习(选考部分B版)同步:模块检测5 (Word版含解析)

模块检测(五)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A卷(时间:30分钟分值: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加试)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先存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唐太宗能形成这种可贵的理解,主要因为( ) A.得益于魏征的持续劝谏B.非常熟悉《资治通鉴》C.对隋朝的灭亡感触深刻D.深受道家学派的影响解析唐太宗的意思是:“作为国君,必须首先关心百姓,让他们能够生存下去,如果损害百姓的生存以奉养自身,那就像割自己大腿的肉来填饱自己的肚子一样,肚子饱了,人却死了。

”关心爱护百姓,不牺牲百姓利益的思想主要是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

答案 C2.(加试)亚里士多德说:“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这句话表明亚里士多德( ) A.认为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B.认为物质受精神世界形式的支配C.认为真理高于一切的信念D.认为友情和真理同等重要解析分析材料所述,亚里士多德认为“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3.(加试)克伦威尔统治时期,曾用武力镇压中下层人民的运动,其目的是( ) A.防止旧王朝的复辟B.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既得利益C.稳定英国国内政局D.充分显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威力解析作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克伦威尔采取的一切措施,基本的出发点都是维护其所代表阶级的利益。

答案 B4.(加试)费城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

”这表明他主张( ) A.维护邦联制B.增强中央权力C.巩固联邦制D.保障各州的权利解析独立之初的美国是松散的邦联,这种邦联体制因为中央政府权力很小,地方权力很大,给美国的发展带来众多问题,诸如各州之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等,邦联体制加剧美国动荡,所以要增强中央的权力。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提升版)选考内容与模块整合板块整合(一)Word版含解析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提升版)选考内容与模块整合板块整合(一)Word版含解析

板块整合(一)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阶段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特征归纳]先秦是我国秦朝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秦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封建大一统时代,是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

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在先秦、秦汉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文化上:思想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文学方面,《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阶段性文学成就表现为汉赋;科技方面形成了东方特色的实用性发明创造。

[命题链接]视角1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1)从政治上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主要表现为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纷纷变法。

分封制走向崩溃,宗法制遭到破坏,国家由分散走向统一集权。

(2)从经济上看,由井田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型。

主要表现为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逐渐瓦解;新的赋税制度(如初税亩)及经营方式的改变;小农经济形成,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确立。

(3)从思想上看,由礼乐文化到诸子百家。

法家的“集权”和“法治”为秦走向统一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视角2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认识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从政治上看,国家统一和适应地主阶级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成为必要。

(2)从经济上看,封建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根源。

为保护分散的小农经济,封建政府还实行了抑商政策。

教育最新K12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整合提升14 Word版含解析-

教育最新K12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整合提升14 Word版含解析-

单元整合提升纵向贯通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考题例证1](2017·株洲模拟)新文化运动中,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知识分子极力倡导“个性解放”;五四运动时,青年学生异常活跃,他们将各种“社会改造”提高到“个性解放”之上。

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B.民族矛盾的空前激化C.社会思潮的迅速传播D.青年学生的忧患意识解析:新文化运动时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影响,知识分子极力倡导“个性解放”,五四运动时知识分子更重视“社会改造”,说明此时期知识分子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热度减少,要求改造社会,故C项正确。

答案:C二、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过程中走过的三种道路第一种,走西方人的路。

(1)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向日本学习,通过改良,建立日本式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结果失败。

实践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旧中国行不通。

(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向美国学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以美国为榜样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也行不通。

第二种,走俄国人的路。

1918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传入中国。

之后,中国共产党试图通过学习俄国的“城市中心论”来夺取政权。

为此,中共一大规定党的中心任务是在城市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结果,第一次工人运动从高潮走向低潮。

1927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全部以攻打中心城市为目标,结果也失败了。

事实证明,俄国的“城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国情。

第三,走自己的路。

1927年的文家市决策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在实践基础上,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

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整合提升14 Word版含解析

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整合提升14 Word版含解析

单元整合提升纵向贯通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大城市的知识分子极力倡导“个性解放”;五四运动时,青年学生异常活跃,他们将各种“社会改造”提高到“个性解放”之上。

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 )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B.民族矛盾的空前激化C.社会思潮的迅速传播D.青年学生的忧患意识解析:新文化运动时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影响,知识分子极力倡导“个性解放”,五四运动时知识分子更重视“社会改造”,说明此时期知识分子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热度减少,要求改造社会,故C项正确。

答案:C二、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过程中走过的三种道路第一种,走西方人的路。

(1)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向日本学习,通过改良,建立日本式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结果失败。

实践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旧中国行不通。

(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向美国学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以美国为榜样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也行不通。

第二种,走俄国人的路。

1918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传入中国。

之后,中国共产党试图通过学习俄国的“城市中心论”来夺取政权。

为此,中共一大规定党的中心任务是在城市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结果,第一次工人运动从高潮走向低潮。

1927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全部以攻打中心城市为目标,结果也失败了。

事实证明,俄国的“城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国情。

第三,走自己的路。

1927年的文家市决策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在实践基础上,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

[考题例证2] (2017·汕头质检)孙中山在《民族主义》中指出欧洲所以驾乎中国之上,不是政治哲学,完全是物质文明,但由于中国受外来民族的压迫,侵入了新文化,新文化势力横行中国,甚至有的人以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旧道德。

【配套K12】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整合提升6 Word版含解析-

【配套K12】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整合提升6 Word版含解析-

单元整合提升纵向贯通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点[考题例证1](2017·济南模拟)我国古时以“春为岁首”,立春是开年元日。

这一天,皇帝和皇后要携领京城文武百官举行“皇帝亲耕、皇后亲蚕”的仪式。

各地州郡也要举办各种春祭庙会活动,传达朝廷旨喻,传播农桑新法。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古代社会以农为本B.政府注重精耕细作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D.各地民俗趋向一致解析:材料中“皇帝亲耕、皇后亲蚕的仪式”是用至高无上的皇权来“传播农桑”,故A项正确;以农为本导致注重精耕细作与题中“这从本质上反映了”不符,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也与材料中“皇帝亲耕、皇后亲蚕的仪式”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春祭庙会活动”只是一种民俗,材料没有涉及趋向一致,故D项错误。

答案:A二、中国古代各时期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考题例证2](2017·晋阳二模)社会经济困境特别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

管子认为:人君应“视国羡(剩余、丰富)不足而御其财物。

谷贱则以币予食,布帛贱则以币予衣。

”唐朝宰相刘晏也认为:“灾沴之乡,所乏粮耳……(政府)多出菽粟,恣之粜运,散入村闾。

”他们共同强调()A.政府提供补贴以减少农业震荡B.国家干预经济以消灭经济危机C.调节市场供给以稳定经济D.增加粮食生产以弱化市场矛盾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管子认为,国君应根据国内市场物资的余缺状况来控制国内市场的财物,粮食贱就将货币投放于粮食,布帛贱就将货币投放于布帛。

刘晏也认为,受灾的地方,缺乏的只是粮食……(政府)可以多支出粮食,让商人贩卖,分散进入村镇。

由此可知,二人都强调通过调节市场供给以稳定经济,故选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府提供补贴”,排除A项;B项中的“消灭经济危机”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强调了市场调节的作用而非增加粮食生产,故D 项错误。

答案:C横向链接一、宋朝的商业革命和西方的商业革命的不同1.从发展水平看,宋朝的商业革命仍然没有突破农耕经济的范畴,没有进一步推动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的产生;西方的商业革命促进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促进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力量的成长。

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单元整合提升13 含解析

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单元整合提升13 含解析

单元整合提升纵向贯通一、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历程1.萌芽:早期的人文精神萌芽于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中,突破了神学对人的束缚,开始从实际出发,反对迷信和权威,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2.曲折:欧洲中世纪教会的专制统治使“神”进一步成为无须怀疑的世界主宰。

封建主义神学统治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人的现实生活被否定,人的价值被贬低,神学思想占据了中心地位。

3.复苏:14—16世纪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出现了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形式,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产生了针对天主教神权统治的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西方长期被宗教神学所禁锢的人性得以复苏,被蒙蔽的理性得以昌明。

4.成熟: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深化,终于在17—18世纪爆发了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阐释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和构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

启蒙运动将西方的人文精神发展到成熟阶段。

[考题例证1](2018·日照模拟)18世纪法国很多学者认为:“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创立之后上帝就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

”这一主张()A.促进了宗教改革在整个欧洲的开展B.为卢梭的分权学说奠定基础C.表达了封建王权独立于教权的意愿D.有利于理性主义的广泛传播解析:从材料“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体现的是理性主义,故D项正确。

答案:D二、近代欧洲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1.兴起原因: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

2.对人文精神的诠释。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考题例证2] 蒋百里在《欧洲文艺复兴史》中说,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同流而异趋”“二者在知识范围内为兄弟,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

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单元整合提升4 含解析

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单元整合提升4 含解析

单元整合提升纵向贯通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开时,有人评论说:“过去被人瞧不起的穿着‘短衫’和‘工装’的工人、农民,现在能够同穿着‘西服’和‘长袍’的人坐在一起平等地共商大事,这是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

”这表明此次“代表会议”() A.实现了社会各阶层的平等B.以广大工农阶级力量为主体C.体现了无产阶级领导地位D.完全仿效了苏俄苏维埃体制解析:依据材料“过去被人瞧不起的穿着‘短衫’和‘工装’的工人、农民,现在能够同穿着‘西服’和‘长袍’的人坐在一起共商大事,这是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可知此次“代表会议”实现了社会各阶层身份、地位的平等,故A项正确。

答案:A二、中、美、苏“三角关系”的阶段特征及其成因1.第一阶段。

(1)美国孤立和反对中国。

原因是美国奉行称霸世界的政策,敌视社会主义中国,对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感到恐惧和不安。

(2)中苏关系由友好到恶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后来苏联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控制中国,造成中苏关系恶化。

2.第二阶段。

(1)美国同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原因是这一时期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2)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出于对外扩张的目的,苏联加紧对中国进行压制和军事威胁,以致酿成中苏边境的武装冲突。

3.第三阶段。

(1)美国同中国的关系时好时坏,特别是美国在售台武器等问题上双方矛盾突出。

其原因是美国仍没有放弃霸权主义政策。

(2)苏联同中国改善关系。

其原因是苏联国民经济军事化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苏联开始放弃同美国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由对外扩张转为全面收缩。

[考题例证2](2017·沧州联考)1978 年10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在一次访华的谈话中提到有关“合资经营”,将其比作“结婚”,建立一个共同的家庭。

中方认为他说得有道理。

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整合提升8 Word版含解析

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整合提升8 Word版含解析

单元整合提升纵向贯通一、比较中国近代五种经济形态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业的资产总额6 749万元;其中官方资产为4 751万元,占70%。

而在官办企业中,属轻工业的资产仅占官办企业总资产的10.3%。

导致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顽固派的阻挠作用C、列强未觊觎我国重工业D、洋务运动的影响解析:“至1894年为止,全国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业的资产总额6 749万元;其中官方资产为4 751万元,占70%。

而在官办企业中,属轻工业的资产仅占官办企业总资产的10.3%”这种现象是洋务运动选择性投资结果,故D项正确。

答案:D二、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报道了光绪皇帝开始学习英语的新闻。

美国人将其称为大清国历史上最大的变化,并欣喜地认为“这种变化将在今后若干年里对整个帝国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可能进一步打开保守封闭的枷锁,将大清国带入人类进步历史的前沿”。

这一变化( )A 、结束了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B 、进一步冲击着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C 、体现了光绪皇帝开始接受西方事物D 、迈出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第一步解析:1840年鸦片战争,清政府的国门被炮火轰开,故A 项错误;根据材料“光绪皇帝开始学习英语的新闻”,促进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故B 项正确;材料光绪皇帝学习英语新闻,不能成为其接受西方事物的开端,故C 项错误;早在洋务运动便开始创办新式学堂,故D 项错误。

答案:B横向链接一、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1、近代中国的自然经济是在西方列强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逐渐解体的。

2、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同时又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文档 第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含答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文档 第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含答案

单元高效整合阶段早期殖民扩张19世纪的殖民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背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进行资本输出主要国家西、葡、荷、英、法等国英、俄、法、美等国英、法、美、德、俄、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扩张地区大多只能占有沿海地区,未深入内地进行全球殖民扩张,深入内地全世界范围方式公开的殖民掠夺炮舰政策,强签不平等条约武力扩张,资本输出,划分势力范围,分割世界活动抢夺金银、贩卖黑奴、垄断商路、欺诈性贸易在殖民地进行商品倾销,掠夺原料进行资本输出,商品倾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结果推动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及资本推动了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将世界瓜分完毕,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美洲国家带来灾难促进了亚、非、拉美洲国家逐渐走上近代化的道路系最终形成;促使亚、非、拉美洲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认识①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加剧了亚、非和拉美洲的贫穷,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③在亚、非、拉美洲地区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猛烈地冲击了这些地区落后的社会体制,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④激发了亚、非、拉美洲地区的民族意识,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美洲这些地区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这些地区的国家逐渐走上近代化道路1.(2017·苏州黎里中学模拟)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

下图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D.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C[15世纪晚期到16世纪末,消费品价格指数在迅速增加,此期间并无事件导致生产萎缩,故A项错误;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的主要是指葡萄牙和西班牙,英国把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掠夺的财富用来作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及早期的殖民掠夺使大量的财富流入殖民国家,殖民国家出现“价格革命”,价格上涨,故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会导致经济发展,价格上涨,但其并不是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整合提升3 Word版含解析

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整合提升3 Word版含解析

比较项 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 军事力量 外交政策
中国 封建社会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占统治地位 装备陈旧,军纪败坏 闭关自守
英国 资本主义社会 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 迅猛发展 船坚炮利,战斗力强 殖民扩张
中英贸易 综合国力 政治体制
正当贸易,中国处于 出超地位 日趋衰落 君主专制
正当贸易,英国处于入超地位 世界强国 君主立宪制
支持下,企图消 成立新中国;台 灭共产党,维护 湾与大陆分离, 大地主、大资产 中国长期不能
阶级的统治 [考题例证 2]
统一
(2017· 郑州模拟)近代,上海《申报》曾登载了一
则新闻:“东路总司令部电军事机关称,瑞金、古城、会昌间有残匪 五万余人,经我东北两路军压迫,有突围而走赣西、退窜鄂川模样。 但我军布置周密,不置漏网。”这则新闻可以间接佐证( A.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开始 B.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 C.武汉会战失利,抗日进入相持阶段 D.北伐胜利进军,成功消灭北洋军阀 解析:依据材料“东路总司令部电军事机关称,瑞金、古城、会 昌间有残匪五万余人,经我东北两路军压迫,有突围而走赣西、退窜 鄂川模样。但我军布置周密,不置漏网”可知红军要离开中央苏区, 进行战略转移,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B 横向链接 鸦片战争前夕(19 世纪上半期)中英两国国情对比 )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 ——时空观念 概念界定 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 狭义的时空
[考题例证 3]
(2017· 佛山质检)有历史学者说“就某种意义而
言,英国在 19 世纪对中国的攻击只是先前之论述暴力的翻版,因为 在第一把英国枪瞄准中国人之前, 中国就已经在著作中被摧毁了。 ” 该学者强调( )

2019年人教版历史高考复习精练题解析卷五

2019年人教版历史高考复习精练题解析卷五

2019年人教版历史高考复习精练题解析卷五一、选择题1、随着秦王朝的统一,过去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一种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材料中的“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A.是秦朝实现统一的根本保障B.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C.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D.强化了官僚阶层的政治特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材料“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指的是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故C项正确;郡县制是巩固统一的措施,不是实现统一的保障,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故B 项错误;官僚制取代贵族制,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废除了贵族特权,并未强化官僚阶层的政治特权,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2、《明世宗实录》载:“先是都察院差御史巡盐,(皇帝)批答稍误,以未下阁臣票拟也。

刑科给事中黄臣谏曰:‘我朝设立内阁,……凡百章奏,先行票拟。

今使内阁虚代言之职,中贵肆专擅之奸,关系匪轻,渐不可长。

容臣封还原本,以重命令。

’疏入,即改批如制。

”下列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阁臣票拟严重制约了皇权B.内阁地位较明初大为下降C.内阁成为法定的决策机构D.皇帝批答须先经内阁票拟【答案】D【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制3、先秦时官营手工业作坊产品上都刻有工种及制作工匠的名字,以此来记录产品的生产情况。

但考古资料显示,河北武安县发掘的10座战国晚期窑址中,出土了许多单独刻有生产者姓名印记的陶器、陶片。

这说明A.官营手工业注重保证质量B.“工商食官”制度已被打破C.国家规范了民营手工生产D.工商业经营范围得到扩大【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先秦时官营手工业作坊产品上都刻有工种及制作工匠的名字,说明官营手工业由政府掌控,而到了战国晚期,出土了许多单独刻有生产者姓名印记的陶器、陶片,说明民营手工业兴起,“工商食官”制度已被打破,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说明“以此来记录产品的生产情况”,无法体现注重保证质量,故A项错误;通过材料中产品上刻有的记录来看,官营手工业更显规范,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记录产品的生产情况发生变化,没有体现经营范围,故D项错误。

2019届高三高考联考模拟试卷分项版专题5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高三高考联考模拟试卷分项版专题5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高三高考联考模拟试卷分项版专题5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1825年英国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处境恶化,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症结,对此(_________ )A.英国政府开始发动对外殖民扩展活动________ B.出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C.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政治权利_________ D.社会福利制度逐渐建立2. 巴黎公社在一份公告中写道:公社的“基点在于社会经常征求大多数人的意见,不断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助”,“委员不断受到舆论的检查、督促和批评,他们是可信赖的、对选民负责的,并且随时可以撤换的”。

这表明巴黎公社A.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实行直接民主制度C.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赢得社会广泛支持3. 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

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

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

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③联合国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A.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B.②③C.③④ ____________________ D.①④4. 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这样说道:“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着我们给以领导和指引。

”美国实现这一意图是在A.威尔逊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罗斯福时期_________C.杜鲁门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 D.肯尼迪时期5. 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契机,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和粮食进口国。

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整合提升10 Word版含解析

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整合提升10 Word版含解析

单元整合提升纵向贯通一、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几大经济政策这一时期定义为“极端的年代”,他认为经历了1914—1945年的“大灾难”时期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一股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

这股“改革与重组之潮”的共同之处是( )A .由经济改革转向政治改革B .扩大政府经济管理职能C .继续推行自由主义思想D .以争夺世界霸权为目的解析:“改革与重组之潮”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即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扩大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故B 项正确。

答案:B二、苏联(俄)经济体制的探索与调整年,大饥荒大约平均每隔十一、十二年出现一次,连续发生了三次,造成非正常死亡人口无以计数。

这种现象的出现( ) A.削弱了苏联政权的群众基础B.主要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C.是赫鲁晓夫改革的直接原因D.与西方大国封锁苏联的政策关系较大解析:苏联农村周期性饥荒必然降低群众对苏联政权的信心,故A 项正确。

答案:A横向链接一、西方模式、“斯大林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比较展,到1851年英国100英亩以上的大农场已然占据了70%~80%的农业经营土地。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截至2017年3月份,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5%。

英国圈地运动和当今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A .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的B .说明现代化与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辩证关系C .都使本国的小农经济彻底消失D.都通过牺牲农民的利益来加快工业化进程解析:英国圈地运动显然不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故A项错误;英国圈地运动是为了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和国内市场,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为了发展大规模现代化农业,说明农业规模化经营与现代化的辩证关系,故B项正确;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并没有使小农经济彻底消失,故C项错误;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是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加快工业化,故D项错误。

答案:B二、美国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比较济政策,30年代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2019高考全国卷金优历史模拟卷五含答案解析

2019高考全国卷金优历史模拟卷五含答案解析

2019 高考全国卷金优历史模拟卷五1、学者薛国中指出 : “诸子百家的智慧和伟大成就, 不是战国以后历代专制主义者所能消灭的, 所留给后代的宝贵思想财产 , 两千多年来世代传承不已, 不单有相当的历史价值, 更有难以估计的现市价值。

”这说明 ()A.历代以百家思想为官方思想B.百花怒放拥有深远历史影响C.百家思想切合现实社会需要D.历代君主妄图抹杀各家思想2、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 州牧位居郡守之上, 并且有了固定治所, 权益大大超出了汉武帝时督查和查核官员的准则“六条问事”。

这一变化反应了当时()A. 督查地区职能的转变B. 皇权专制统治的增强C. 刺史督查功能的增强D. 军阀盘据场面的形成3、北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 年 ) 二月规定 : “大两省官出知外郡, 不得奏辟 ( 向朝廷荐举 ) 同 ( 通 ) 判职官 , 其诸处知州 , 亦不得推荐见任( 现任 ) 同( 通 ) 判。

”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A.推进地方军政权益分别B.使通判绝对听从中央C.保证对地方的有效督查D.防备知州遇到通判限制4、美国商人亨特曾写道: 最壮观的情形莫过于英国商船队驶入广州港的情形, “能够绝不夸张地说, 清帝国的十三行和英帝国的东印度公司, 成为了 18、19 世纪中西关系的神经中枢”。

这表示 ()A.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商业竞争强烈B.清政府被迫逐渐改变闭关锁国的经济政策C.东西方两个地区市场的存在促使了世界市场发展D.广州十三行是当时中西方重要的贸易机构之一5、 19 世纪 60 年月 , 在从镇压太平天国的湘军、淮军公司到洋务公司的权益演变过程中, 以总理衙门成立为代表 , 清廷表现出权益外移的趋向, 最后形成了整合各样新权益和新制度的洋务系统, 与王朝旧系统并存。

这类二元化系统()A.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起步B.造成了军阀盘据的场面C.克制了半殖民地化的发展趋向D.促使了民族工业的发展6、在中国近代 , 五四期间的思想是特别活跃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整合提升
纵向贯通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1.由空想到科学。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示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2.由理论到实践。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社会主义运动迅速蓬勃发展起来,1871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武装起义,建立了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权,社会主义由理论发展到实践。

3.由理想到现实。

《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1917年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4.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出现了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八个社会主义国家,亚洲也出现了中国、朝鲜、越南、蒙古四个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由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

[考题例证1](2018·滨州模拟)2014年发表的《国际社会向“左”转》—文指出,当下国际社会的左派,在政治制度上,反对资本主义的不平等、建构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在生活模式上,提倡反对权贵、倾向平民,以同情弱者、改善民生为日常生活图景。

上述材料表明()
A.马克思主义具有穿越时空的生命力
B.十月革命形成的社会制度基本普及
C.巴黎公社提出的基本原则得到落实
D.资本主义不公正引起社会广泛不满
解析:材料中反对资本主义的不平等、建构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等主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仍有重大意义,故A项正确;社会主义制度仅在少数几个国家建立,故B项错误;巴黎公社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在得到提倡但并未落实,故C项错误;国际社会左派不满资本主义不公正,故D项错误。

答案:A
二、近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认识
道路进入一个新阶段……除了“中国崛起”“非洲崛起”和“俄罗斯民族主义”外,还有“印度崛起”,这些世界大国正自信的重新排队。

该学者意在说明( )
A .美国已经丧失了世界霸权的地位
B .国际体系正朝着多元多体的方向发展
C .争夺世界控制权的斗争日趋激烈
D .新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作用日益重要
解析:依据材料“有学者指出,21世纪的世界政治道路进入一个新阶段……除了‘中国崛起’‘非洲崛起’和‘俄罗斯民族主义’外,还有‘印度崛起’,这些世界大国正自信的重新排队”该学者意在说明国际体系正朝着多元多体的方向发展,故B 项正确。

答案:
B
横向链接
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之一是()
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
B.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C.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强大
D.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解析:俄国二月革命后,沙皇专制制度被推翻,但俄国的资本主义力量薄弱,作为与苏维埃政权并立的政权,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无力解散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权手中还掌握着强大的工人武装;而中国大革命的失败证明了反动势力的强大,尤其是国民党一党专政统治建立后,大城市更是反动势力的重心所在,这就决定了中俄革命道路的不同。

答案:C
二、国际形势对中国内政外交的影响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变动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题上亦愈来愈愿意发挥其政治及文化的影响力,从全球变暖到达尔富尔危机,以至朝鲜核问题,中国将愈来愈起关键作用。

这一判断() A.肯定了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超过美国
B.承认中国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C.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D.认识到中国国际影响力增强
解析:依据材料“中国在国际问题上,亦愈来愈愿意发挥其政治及文化的影响……愈来愈起关键作用”可知作者强调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强,故选D项。

答案:D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三——史料实证概念界定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内涵阐释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

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典例](2017·海南卷,20)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

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

这表明()
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
解析:材料中法国与中国建交、与苏联加强合作,反映出两极格局下法国在外交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改善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故A项正确;材料讲述的是法国与中国建交、与苏联合作,没有反映出欧洲国家间的合作,无法体现
出欧洲一体化的深入,故B项错误;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出现在1991年底两极格局瓦解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材料法国“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法国的外交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仍然是为了维护欧洲及本国的利益,没有发生改变,故D项错误。

答案:A
备考指导
(1)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

(2)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

(3)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一、关于国际关系发展趋势的两种理论
1.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它的核心观点:其一,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在地缘上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国际政治的核心部分将是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及非洲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

“冷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是同文明内部的力量配置和文明冲突的性质分不开的。

同一文明类型中是否有核心国家或主导国家非常重要;在不同文明之间,核心国家间的关系将影响“冷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形成和未来走向。

其二,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

其三,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
出多种复杂趋势。

其四,西方文化,是独特的而非普遍适用的。

2.“修昔底德陷阱”。

它一直被西方认为是国际关系的铁律。

它是由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的大国,而现存的大国也必然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就变得不可避免。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1.根本原因: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国际关系结构出现新的变化。

2.具体原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与抗衡;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不结盟运动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要求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

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美苏争霸使双方实力都受到削弱。

三、阿登纳与战后法德和解
作为一个务实的政治家,阿登纳很注重从历史出发来研究及处理法德两国的关系。

从近代以来,法德两国一直为争夺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而战争不休。

从而使两个国家民族之间结下了深深的仇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目睹德国战败的惨状,阿登纳深深地感觉到,法德之间的关系必须改善,必须走出冤冤相报的历史怪圈。

他认为只有法德和解,才是欧洲大陆稳定与和平的关键,是联邦德国走出外交困境,获取主权和实现经济复兴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基石,是推动西欧联合的核心力量。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阿登纳审时度势,纵横捭阖,最终使法德两国逐渐消除了历史积怨,两国关系也从“破冰解冻”,发展到最终的和解。

四、尼克松主义
1970年,尼克松提出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作为美国全球外交三原则,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尼克松主义”。

其内容包括:①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

②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

③打开对华关系大门,利用中国制约苏联。

④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其实质是通过适当收缩,减轻国内外压力;通过缓和对苏关系,扭转战略上的被动;通过改善对华关系,加强对苏联的制约;通过牺牲盟友,延缓自身的衰落;通过维持均势,确保美国的霸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