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藤野先生cc

合集下载

藤野先生主要内容概括

藤野先生主要内容概括

藤野先生主要内容概括藤野先生主要内容概括(二):《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文章除了讲述留学时的经历,更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同时,也热烈赞颂藤野先生辛勤治学、谆谆教导的教书育人精神以及对工作负责认真的态度。

创作背景:当时正遭受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南下,来到厦门大学任教,写此文予以怀念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主要内容概括(三):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

其中有东京“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景,由东京到仙台的旅途回忆,有在仙台的食住情景,读.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学生的排斥,还有一次看电影受到的刺激,而重点却是记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

藤野先生本名藤野严九郎,是的教师。

本文内容丰实,笔意纵横,形散神凝,错落有致,发人深省,一条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线索贯穿了全文,使每个看来似乎是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断闪耀着夺目的光华,从而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藤野先生主要内容概括(四):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记录了在日本读书时候的学习和生活,讲述了在学校受到日本学生的歧视,并且决定放弃医学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藤野先生深深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文章中的藤野先生是一个十分严谨、正直的人,他没有对民族的偏见,没有歧视别人,是一个十分伟大的人。

藤野先生主要内容概括(五):这篇散文经过对留学日本生活时的回忆,以深切怀念之情,热烈赞颂藤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异常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的友谊;同时,也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

藤野先生主要内容概括(六):本文是一篇回忆散文,看来似乎是十分零散的生活片断,却都是有机地统一在的爱国主义思想中。

本文内容丰实,笔意纵横,形散神凝,错落有致,一条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线索贯串了全文,使每个看来似乎是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断闪耀着夺目的光华,从而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其中有东京“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景,有东京到仙台的旅途回忆,有在仙台的食住情景,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学生的排斥,还有一次看电影受到的刺激,而重点却是记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

《藤野先生》课文概括

《藤野先生》课文概括

《藤野先生》课文概括一、藤野先生简介藤野先生,本名藤野严九郎,是鲁迅在东京医科大学学习期间的一位教授。

他出生于日本和歌山县,曾在仙台市第一人民医院任职,后升任教授。

藤野先生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鲁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藤野先生与鲁迅的交往鲁迅在医科大学学习期间,藤野先生担任了他的解剖学教授。

两人由此相识并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鲁迅在回忆中提到,藤野先生对教学工作非常认真负责,经常熬夜备课,甚至在鲁迅考试不及格时也给予了鼓励和支持。

这种关心和照顾让鲁迅深受感动,也激发了他对医学的热爱和追求。

三、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与怀念鲁迅在离开仙台市后,一直怀念着藤野先生。

他在多篇回忆性文章中提到了藤野先生的教诲和人格魅力。

鲁迅认为,藤野先生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授,更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

他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并表示愿意为藤野先生的后半生尽一份力。

四、鲁迅的爱国情怀与藤野先生的影响鲁迅在求学期间,深感国家落后、民族危亡之痛。

他曾多次参加爱国运动,并在此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爱国情怀给予了肯定和支持,并鼓励他为民族振兴而努力。

鲁迅曾表示,藤野先生的教诲使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决心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藤野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鲁迅对中国的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在创作过程中深受藤野先生的启发和影响。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的文学作品能够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鲁迅也曾在文章中提到,藤野先生的教诲使他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文学的本质和价值。

六、鲁迅对藤野先生及其教学的评价鲁迅在回忆中提到,藤野先生的教学风格非常独特,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湛的医术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鲁迅认为,藤野先生的教学方法不仅对他的学业有很好的帮助,而且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对藤野先生的教学风格和医术水平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朝花夕拾》之《藤野先生》

《朝花夕拾》之《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写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一.主要情节《藤野先生》则是鲁迅在回忆于日本留学时的作品,其中讲述了自己与藤野严九朗的种种师生往事。

《藤野先生》是作者怀抱学医教国的思想东渡日本遇到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正直热情,激励鲁迅投入新的战斗。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作者突出地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二.人物形象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没有民族歧视,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不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严谨认真、平等待人、和蔼可亲、没有民族偏见)三.基本知识点(1)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范爱农) (2)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藤野先生)(3)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寿镜吾先生)(4)他的脸是圆而胖的,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陈莲河) (5)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阿长) (6)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衍太太)(2)该书中《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两篇文章分别写到了“庸医害人”和“国人围观枪杀中国人”,这两个事件先后触发了鲁迅怎样的思想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不超过20字)先想“学医救国”,后决定“弃医从文”(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藤野先生》- -文中“我”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几件事。

《藤野先生》ppt课件

《藤野先生》ppt课件

陌生 ↓ 熟悉 ↓ 亲近
核心问题: 作者为什么要回忆藤野先生?
01. 围绕藤野先生写了哪些具体事件? 02. 结合藤野先生所面对的情形以及相关的表现,说说他是一
个怎样的人? 03. “我”有着怎样的表现?从中体现“我”怎样的情感与态度?
04. 文章中与藤野先生并不直接相关的事情有哪几件?这几件事 情与哪些人有关?
日本“爱国青年”的匿名信事件;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也无怪他们疑惑。
“所以”之前与之后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但是作者不但强化了这种因果联系,而 且还特意用了“当然”一词,这种肯定明显是不合逻辑的。
明明不合逻辑却强烈肯定,正是表现出日本人明显的民族偏见。同时也表现了作者 内心的愤慨。 “尽管日清战争已过去多年,不幸的是那时社会上还有日本人把支那人骂为‘梳辫子 和尚’,说支那人坏话的风气。所以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也有这么一伙人以白眼看 待周君,把他当成异己”
藤野先生(日本教授)
1.藤野先生给“我”添 改讲义;
认真负责
2.藤野先生给“我”纠 正解剖图;
严谨治学
3.藤野先生关心“我” 的解剖学习;
热情真挚
4.藤野先生询问“我” 中国女人裹小脚的 事情;
求实问理
5.藤野先生为“我”放 弃医学而悲伤并临 别赠照片;
真挚关爱
“我”(中国留学生)
关心异国青年、 有平等意识,没有 狭隘的民族偏见; 潜心学术、矢志于 学术、热诚希望新 的医学能够传到中 国去的伟大学者。
藤野先生给“我”纠正解剖图;
•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 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 向我和蔼的说道: •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 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 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

总结
背景资料 :
仙台又怎样呢?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里,只有鲁迅一个中国人,那些讨厌的 同胞的嘴脸,自然是可以免见的了,但是,日本人那股鄙视中国人的风气,在仙 台同样很盛。仙台报纸上的辱骂中国人的言论,一点都不比其他地方温和,鲁迅 所在的那个班的学生中,也同样有对他白眼相加,毫不掩饰的人。他学习成绩中 等,便有同学以为是得了老师的暗中帮助,于是托词去检查他的笔记,甚至写信 向他发出威胁。课间放电影,映到日本军人挥刀砍杀中国人,而围观的其他中国 人一脸麻木的时候,也有同学大声地议论:“只要看中国人的样子,就可以断定 中国是必然灭亡……”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这样傲慢,鲁迅初到仙台,就有教员热心地张 罗食住,任课的教授当中,更有藤野严九郎那样满怀善心的人,就是同班同学中, 也有好几位不满意那些傲慢者的粗暴,特别站出来替鲁迅辩护。但是,尽管如此, 这些事情仍然给鲁迅非常强烈的刺激……
鲁迅(1881—1936) 生于浙江绍兴,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 自第一篇小说《狂 人日记》开始用鲁 迅作笔名。
鲁迅生活的绍兴河埠(bù )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 《彷徨》《华盖集》 《坟》等。本文选自 散文集《朝花夕拾》。
鲁 迅 留 学 日 本 的 经 历
1902年3月,鲁迅赴日本留学。先在东京的弘文书院学 习日语,然后于1904年9月到仙台的医学专科学校学习 医学,两年后又返回东京修德文和筹办杂志,直至1909 年8月回国,一共在日本住了七年多。 回国后,先在杭州和绍兴教书,后来应南京临时政 府教育部长蔡元培的邀请去教育部工作,1912年2到南 京,3个月后随教育部迁到北京。在教育部工作了十三年, 1926年初春,去厦门大学担任教授。《藤野先生》即写 于此时。
只不过 对东京的失望

藤野先生的主要内容介绍

藤野先生的主要内容介绍

藤野先⽣的主要内容介绍 《藤野先⽣》是现代⽂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学时所写的⼀篇回忆性散⽂。

下⾯是店铺给⼤家整理的藤野先⽣主要内容,供⼤家阅读! 藤野先⽣主要内容 这篇散⽂作者通过对留学⽇本⽣活时的回忆,以深切怀念之情,热烈赞颂藤野先⽣⾟勤治学、诲⼈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民的诚挚的友谊;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争的战⽃精神。

藤野先⽣作品原⽂ 藤野先⽣1 东京也⽆⾮是这样。

上野2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的速成班3,头顶上盘着⼤辫⼦,顶得学⽣制帽的顶上⾼⾼耸起,形成⼀座富⼠⼭4。

也有解散辫⼦,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5,宛如⼩姑娘的发髻⼀般,还要将脖⼦扭⼏扭。

实在标致极6了。

中国留学⽣会馆7的门房⾥有⼏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转;倘在上午,⾥⾯的⼏间洋房⾥倒也还可以坐坐的。

但到傍晚,有⼀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乱8;问问精通时事9的⼈,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 到别的地⽅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10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处驿站,写道:⽇暮⾥。

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

其次却只记得⽔户11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12先⽣客死13的地⽅。

仙台是⼀个市镇,并不⼤;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

⼤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北京的⽩菜运往浙江,便⽤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果店头,尊为“胶菜14”;福建野⽣着的芦荟,⼀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龙⾆兰”。

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个职员还为我的⾷宿操⼼。

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个客店⾥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却还多,后来⽤被盖了全⾝,⽤⾐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孔出⽓。

在这呼吸不息的地⽅,蚊⼦竟⽆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

饭⾷也不坏。

但⼀位先⽣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的饭⾷,我住在那⾥不相宜,⼏次三番,⼏次三番地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教案一. 教材分析《藤野先生》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遇到一位名叫藤野先生的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治学、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作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以叙事抒情为主,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展现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叙事抒情的文章有较强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太理解,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进行深入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藤野先生的形象特征,了解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师长的品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信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藤野先生的形象特征,了解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

2.难点:理解文中一些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以及对藤野先生精神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文章的背景、作者的生平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藤野先生的精神。

3.写作法: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对文中不理解的部分做好标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课文,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文章中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人物?”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文章的插图,让学生对藤野先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然后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在听读过程中对不理解的部分做好标记。

《藤野先生》课文详解(含课后习题)

《藤野先生》课文详解(含课后习题)

《藤野先生》课文详解一、作品背景1902年,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

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鲁迅正遭受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南下,来到厦门大学任教,作此文予以怀念藤野先生。

二、作者简介《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代表作小说集《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散文集《朝花夕拾》。

三、主题概述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回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段,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和深沉的怀念,同时追忆了作者弃医从文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线索结构1、线索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爱国情2、结构第一部分(1~3):写“我”在东京的见闻感受,交代转到仙台学医的原因。

第二部分(4~35):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处的经过以及弃医学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36~38):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

五、重点字词畸(jī)形不逊(xùn)绯(fēi)红发髻(jì)芦荟(lúhuì)驿(yì)站教诲(huì)芋梗(yùgěng)汤杳(yǎo)无消息油光可鉴(jiàn)抑扬(yìyáng)顿挫六、鉴赏品读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描写了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流露出作者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情绪,反衬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笔记

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笔记

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笔记以下是八年级上册第五课《藤野先生》的笔记,供您参考:一、文章主题本文回忆了作者在仙台留学期间,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以及离别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二、文章结构全文可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写作者到东京的原因和到仙台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3-35段):回忆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的过程以及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作者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

三、人物形象藤野先生是一个朴实、真诚、正直、严谨、治学严谨的人,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关心备至,毫无民族偏见,是一个高尚的人。

四、重点词语1. 倾城:全城,整个城市的人。

2. 瞥见:一眼看见。

3. 精通:深入了解,熟练运用。

4. 适值:正好遇到。

5. 畸形:不正常的形状或结构。

6. 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

7. 诘责:质问并责备。

8. 托词:借口。

9. 油光可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鉴,照。

10. 凄然:形容悲伤凄凉的样子。

11. 不逊: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逊,谦逊、恭顺。

12.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13. 正人君子:指品行端正的人。

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14.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

疾,痛恨。

五、句子赏析1.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表达了作者失望的情绪,与下文作者到仙台学习受到藤野先生的热情指导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藤野先生高尚的品质。

2.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表达了作者对“正人君子”之流的厌恶和愤慨,“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则表达了作者思想上的觉醒和转变。

3.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崇高敬意和感激之情。

4.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

理解本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这一段并没有写藤野先生,是否离题?
不离题。有两个作用: 1. 交代离开东京的原因,引出与藤野 先生的交往。
2. 表现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本文暗 线,也是主题的一个方面)。
在 东 京
所见所闻—— 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不学无术 思想腐朽
修辞:夸张、比喻、反语
爱 国

感—— 厌恶之极, 不屑与之为伍
⒌选文中“初冬已经……居然睡安 稳了。” 表现了什么?
笑着面对生活窘境,敢于自嘲,
敢于调侃自己,是一种心理健康的表 现。
“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这句 话的内涵。 ⑴这句话:“优待”含有不但学校不收学费, 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的含义。 ⑵优待肯定是作者戏谑的说其真实原因是一 般日本人民对中国留学生的友好情谊。 ⑶写自己受优待的目的是表现日本人民对中 国人民的友好,为藤野先生的形象作陪衬。 ⑷“优待”美中不足是“蚊子叮咬”和“芋 梗汤”难吃。可是因为优待是实在的就不能去否 定。可生活的缺憾是难免的,即使是受到优待的 时候。
去 仙 台
念念不忘
日暮里: 触发忧国之情
去仙台
爱 国
水户: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似有此事, 但不完全肯定 ——与句末语气的“罢”合用,以诙谐的口 气猜测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带有弱国 国民的辛酸。
在仙台:环境艰苦,悠然处之 与“留学生”对比 “居然睡着了”乐观 : 幽默
出乎意料
1926年10月12日,鲁迅离别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于厦门大学写作此文。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作者离别了藤野先 生二十年后的1926年10月 12日。地点在厦门大学,正 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 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 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 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 用战斗的文章抨击“正人君 子”的迫害,抒发自己强烈 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 民族偏见、正直、热忱的藤 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 中国人民的友谊。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参考资料阅读目录资料链接一:认识藤野先生 (1)资料链接二:《谨忆周树人君》 (1)资料链接三:藤野先生与鲁迅 (3)资料链接一:认识藤野先生藤野先生,原名藤野严九郎,生于1874年7月1日,9岁时父亲亡故,由大哥二哥抚养,严九郎排行老三。

他在读小学时,同时跟酒井藩校教师野坂先生学习过汉学。

1892年4月,从福井学校中途退学,进入爱知医学校,1896年10月毕业,留校作解剖学教师奈良坂的助手。

1897年5月,得到医生开业证明书。

同年7月后,在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学习解剖学一年。

1901年10月,藤野应聘到仙台医专任解剖学讲师,其时藤野刚刚满27岁。

他和敷波重次郎教授担任一年级的解剖学理论,他还担任二年级的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一年级的专业课只有解剖学,一年级的正副班主任大体上照例由敷波和藤野担任。

班主任管理的范围很广,据当时仙台医专规定,诸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管理教导、出席情况、考试成绩的统计以及教室的整理和保管,都由正副班主任负责。

1911年,东北帝国大学成立,1912年仙台医专并入,成为东北帝大医学部,所有校舍、教职员、学生原班未动。

1915年决定成立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藤野因学历不够,被迫于6月底提出“请求免职”,7月1日降为临时讲师,8月9日被解除讲师职务。

藤野因生活关系,认为可以搞一搞耳鼻喉的工作,到东京三井公司的慈善医院就业。

1919年回故乡自立诊所,1945年8月11日(日本宣布投降的4天前)在福井逝世。

藤野严九郎在战后被认为是对中日友好作出了贡献。

1961年在福井市建立了纪念碑。

1983年5月18日,鲁迅的故乡绍兴市和藤野的故乡芦原町(现芦原市)结成友好城市。

1984年7月,他的故居被改造成藤野严九郎纪念馆。

他生前任教的日本东北大学(原名东北帝国大学)设立了“东北大学藤野先生奖”。

《藤野先生》正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的友谊的记载,被选为日本的语文课课文,他的名字也广为人知。

《藤野先生》课文笔记

《藤野先生》课文笔记

《藤野先生》课文笔记及解析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 -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二、背景介绍本文写于1926 年10 月12 日,当时作者鲁迅正遭受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

这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对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的回忆,特别是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从学医救国到弃医从文的心路历程,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生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驿站(yì)-教诲(huì)-不逊(xùn)-匿名(nì)-诘责(jié)-杳无消息(yǎo)-深恶痛疾(wù)2.解释下列词语-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鉴,照。

-标致:漂亮。

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

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不逊:无礼。

逊,谦逊。

-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

匿,隐藏。

-诘责:质问并责备。

-托辞:借口。

-凄然: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适值:正好遇到。

-正人君子:指品行端正的人。

现多作讽刺的用法。

四、文章结构与内容解析1.第一部分(1 - 3 段):在东京的所见所闻-内容:作者在东京看到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他们不学无术,整天沉醉于玩乐之中,作者对此感到厌恶和失望,这是他离开东京前往仙台的原因之一。

-解析:通过对清国留学生的描写,如“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运用了比喻、反语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之情。

5《藤野先生》

5《藤野先生》

“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引用课 文内容简要回答.
“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情: 首先是感激、怀念,体现在: ①装订收藏讲义②悬挂先生的照片③多写文 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和力量 然后是因“状况无聊”对没有寄信和照片的 愧疚之情。
2、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 些内容?
A.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恶浊、 庸俗的生活; B.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 C.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 D.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 E.弃医从文的思想的转变.
速读课文,思考: 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 写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 在这段经历中,作者所写的事 情都发生在那里?请找出文中 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重点写 发生在哪里的事情?
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我离开仙台之后”.
东京
相识
仙台
相处
北京
去 仙 台
日暮里: 触发忧国之情
去仙台
爱 国
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水户:
在仙台
虽然得到一些优待和关照,但面对 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 作者推断为“物以希为贵”,感到受 到的不是尊重,而是一种辛酸,一种 弱国国民难于承受的内心的辛酸,这 里反映出他极强的民族自尊心。
爱国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作过解释: “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 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 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 由此可见,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选 择学医。 可就在医专学医时——如课文描述的那 样——有一次看枪毙中国人的电影,说是由 于“给俄国人做侦探”,而围观的“也是一 群中国人”,这使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于 是促使鲁迅萌发“弃医从文”的思想。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
校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⑹不逊: 无礼。逊,谦逊。 ⑺诘责: 反问并责备。 ⑻杳无消息:从此再没有消息。杳:远得不见踪影。 ⑼瞥见:一眼看见。
鲁迅眼中的藤野 (6-23)
其形(第6段)
抓住特征:
白描
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
穿着:穿衣服太模糊,忘带领结,旧外套
“中国是弱国”和“中国人是低能儿” 之间本无因果关系,作者却在中国人前加 上“所以”,并用“当然”来加以强调, 揭露这种荒谬逻辑,表达了对这种谬论的 愤慨和抨击。后面的“也无怪他们疑惑”, 貌似“表示理解”,实则写出了作者在遭 受凌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
6.“偏有中国人夹在里面”“在讲堂里的还 有一个我。”这句话中包含了哪几类中国人?
藤野其人
藤野严九郎(1874年7月11日-1945年8月11日),出生于日 本福井县,毕业于爱知医学校(现名古屋大学)。日本的医生、 教授。因和其学生鲁迅的交往而闻名。
藤野在读小学时,跟酒井藩校教师野坂先生学过汉学。 1892年4月,从福井学校中途退学,进入爱知医学校(现名古 屋大学)。1896年10月毕业,并留校作解剖学教师奈良坂的助 手。1897年5月,得到医生开业证明书,同年7月开始,在东京 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医学院学习解剖学一年。
鲁迅是怀着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东渡日本的, 没料到东京竟也像南京一样乌烟瘴气。失望、痛苦、 愤懑的心情和强烈的报国热望,使他百感交集,远 大的抱负和恶劣的环境形成尖锐的矛盾。
为后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伏笔。
2.作者用怎样的笔法写在东京的所见所 闻?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作者抓住人物特征运用白描手法,及比喻、 反语等修辞写在东京看到了“盘着辫子”的 清国留学生“成群结队”地赏樱花,听到了 中国留学生吵闹“响得震天”的学跳舞。

《藤野先生》PPT

《藤野先生》PPT

合作探究
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东 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忧国之情,是 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
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 野先生作正面陪衬。
匿名信事件 用部分日本青年的狭隘来反衬藤野 先生的正直无私和心胸广阔。
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 原因。
“正人君子”是反语,为军阀政客而张目 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结尾这句话表明作者决心以笔作武器,与敌
人作不妥协的斗争,为中国光明前途而奋斗。作 者把对藤野先生的深情厚谊与爱国主义统一在一 起,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斗争结合在一起, 总结全篇,深化中心,加强文章的战斗性。
合作探究
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 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而是写了清国留学 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 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 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 事件。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结构、 线索。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 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3、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民族自尊 心和爱国热情。
4、分析部分含义深刻的语句。
检查预习
读一读,写一写
fēi
piē
jì yì
shùn
绯红 瞥见 发髻 驿站 舜
yù gěng pōu
(这“大”和“小”怎么理解?)
“大”与“小”的区别在于医学传播的范围。 “小而言之”,“为中国”有新医术;“大而言之”,“ 为学术”能广为传播。前者表示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所以 对勤奋好学的弱国学生鲁迅能一视同仁,热情教育;后者表示 藤野先生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希望新的医学为人类造福,这也 就是他满腔热忱地教育鲁迅的原因。因而鲁迅先生热情地赞扬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此段从小而言之 和大而言之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藤野先生的优秀品格。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阅读 5 藤野先生》优质课教案_7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阅读  5 藤野先生》优质课教案_7

无中生有读“先生”——品读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教学内容】《藤野先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在记录个人阅历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线索把与中心相关的内容穿起来。

2、学习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

【学习重点】1、了解鲁迅留学阅历及其救国梦的不断探索与更变的过程。

【学习难点】1、解读鲁迅文学语言中个别语句的字面意思。

2、理解特定时代背景,以及特殊留学环境中的鲁迅的动态思想。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能说一些包含“无”字的词语或成语或诗句吗?这节课我们通过以下这几个词语来学习《藤野先生》:屏显:无非无怪无法二、品读课文。

理解句子离不开文段,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到这几句话在文中的具体位置并圈画出来。

1.品读“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问:东京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指名读课文1、2自然段。

指名答:a.东京除了烂漫的樱花之外,还有什么?b.这些留学生在干什么呢?他们在东京过着________的生活。

(无忧无虑,无所事事,悠闲自在)c.鲁迅先生是哪一年到日本留学的?1902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怎样的年份呢?(补充资料)d.这些留学生本应该刻苦学习,以便回来报效祖国,但他们却一个个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着,全然不顾自己的祖国,他们是一群_____的留学生?e.鲁迅先生对这些留学生有什么样的看法呢?从文中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无非、标致极了、精通时事)f.“无非”一词强化了什么感情呢?(失望)g.“也”字能不能去掉?2.品读“也无怪他们疑惑”鲁迅先生最终决定离开东京这个失望之地,他去了哪里?在仙台发生了什么事,让先生发出了“也怪他们疑惑”的感叹?自读第—段a.他们指哪些人?b.他们疑惑什么?为什么疑惑?c.这是一群___________的日本学生?d.“无怪”是什么意思?e.这“无怪”透露着鲁迅先生怎样的心情?(心酸,无奈)3.品读“呜呼,无法可想”鲁迅先生在仙台遇到了什么事,让他“无法可想”?指名读课文第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藤野先生
第一课时
前预习一:
1、了解作者、作品和写作背景。

(5分钟)
2、快速阅读课文,圈出并写会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其音、形、义。

(12分钟)
3、标明自然段的序号,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2分钟)
4、作者经历了哪些地点?写了哪些事情?(3分钟)
5、文章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过程中的哪几件事情?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3分钟)
展示一
一.导入;(2分钟)
情景导入,引入新课板书文体。

二.后预习;(3分钟)
1、了解作者、作品和写作背景。

2、熟练掌握并快速默写生字词。

3、标明自然段的序号,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作者经历了哪些地点?写了哪些事情?
5、文章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过程中的哪几件事情?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
三.小组内展示预习内容(5分钟)
四、课堂内展示:
1、口头展示:(10分钟)
作者: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背景:
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就是鲁迅离别藤野先生20年后,于1926年10月12日在厦门大学写的,回忆了他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

鲁迅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后来却弃医从文了,我们在本课的学习中会认识到作者思想变化的原因。

生字词:
绯红油光可鉴发髻驿站舜芋梗解剖挟着畸形不逊匿名诘责
杳无音信教诲瞥见抑扬顿挫深恶痛疾犹言
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
照人。

鉴,照。

标致:漂亮。

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关。

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匿名:不署名或不写真实姓名。

匿,隐藏
诘责:质问并责备
深恶痛疾;最厌恶最痛恨。

恶,厌恶。

疾,痛恨
2、划分结构层次:(3分钟)
一(1---3)在东京:写认识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相识
二(4-35)在仙台: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相处
三(36-38)离开仙台之后:我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及感激
相别
3、问题探究:(7分钟)
(1)文中具体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个典型事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正直热诚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尊重科学
循循善诱、尊重科学关心解剖实习真诚关怀、热情真诚关怀、
热情了解裹脚认真求实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
五、内容小结:
本文通过回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的往事,表现了藤野先生对中国人的热情友好(明线),抒发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暗线)。

六、知识反馈(10分钟)
1.按拼音写汉字:
___téng野先生 ___yì站油光可jiàn___ ___yì扬顿挫
___yóu言 ___jī形___jié责
____yǎo无消息
2、填空:
《藤野先生》选自《_____》,体裁___。

本文“在仙台”一段写了藤野_____,_____,____,____四个事例,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前预习二:
1、划出描写藤野先生外貌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5分钟)
2、“我”对藤野先生怀有怎样的感情?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

(5分钟)
3、作者抓住清国留学生的什么特征,借用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
“清国留学生”的丑态?(8分钟)
4、作者去仙台途中所见日暮里、水户两处有何用意?(5分钟)
5、促使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分钟)
6、本文的线索是什么?(2分钟)
7、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比如:反语等写法)(5分钟)
一.复习导入 (2分钟)
二、后预习:3分钟
1、作者抓住清国留学生的什么特征,借用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2、划出描写藤野先生外貌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3、“我”对藤野先生怀有怎样的感情?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三.小组展示(5分钟)
四、课堂内展示——问题探究:(15分钟)
1.作者抓住“清国留学生”的什么特征,借用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抓住他们盘辫子的特征。

运用比喻、夸张、反语,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讽。

2、找出描写藤野先生外貌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讲课是“缓慢而很有顿挫”,衣着“模胡”,“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生活俭朴、不拘小节、治学严谨。

3、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怎样的感情?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情: 首先是感激、怀念。

体现在:
①装订收藏讲义
②悬挂先生的照片
③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和力量。

然后是因“状况无聊”对没有寄信和照片的愧疚之情。

五、知识拓展:(20分钟)
写作(或说话)练习
选一位任课老师,抓住他的特点写(说)一段话,不说他是谁,让大家猜,以猜出者为成功。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3分钟)
二.后预习:(3分钟)
1、作者去仙台途中所见日暮里、水户两处有何用意?
2、促使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4、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比如:反语等写法)
三.小组展示(5分钟)
四、课堂展示:
1、问题探究:(3分钟)
(1)在东京
所见所闻——清国留学生的丑态,不学无术思想腐朽
所感——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伍
爱国
(2)去仙台日暮里:发触忧国之情水户:满反对清统治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
(3)水户:满反对清统治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表现
2、文中哪两件事促使作者“弃医从文”?对这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分钟)
匿名信事件——弱国国民受人歧视。

看电影事件——中国老百姓的愚昧、不觉悟。

匿名信事件于看电影事件既表现了日本“爱国青年”妄自尊
大、盲目忠君的思想和对“中国人”的鄙视,又表现了
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 、本文的线索(1分钟)
明线;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暗线;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4、品味文章的语言(15分钟)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2)、“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3)、“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4)、“居然睡安稳了。


5、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这句话不是直接、正面表述作者的愤慨,而是以日本人的心理来写,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作结论,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的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的人格遭受侮辱,更因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话中表达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盼祖国强盛的愿望.
6、“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句中的“何尝”是什么意思?
“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情感.“酒醉似的喝彩”原指日本学生看到中国人被枪毙时兴高采烈的表现.句中的“他们”指麻木的中国人.
五、课堂小结(5分钟)
两条线索两种真挚的感情
四个典型事例一次思想的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