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
诏安县边城中学(实验高中) 沈瑞林摘要:本文将从教师角色、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三个方面析谈新形势下如何转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建立科学教学理念,应用现代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理念;教学质量。
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同样面临新旧教育理念的碰撞、共存与变革的问题。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地发展,致力于使每个学生获得必需的,与个性发展相适应的数学,同时获得数学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为学生的未来人生做好数学准备”的数学教学理念,应当成为一种教学诉求的需要,也应当成为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处在各种思想与理念风起云涌的时代对数学教学根本认识的一种认同与支持。这既是对数学教学有效性在思想认识层面上的一种基本又理性的要求,也是对所有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人们在理论层面的一种引导。
抱着这样的想法,笔者认为:
一、按新课程标准定位教师的角色
新课程改革深化,为教师教学理念的转换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教师原有教学理念要发生变化,还要不断地适应新的教学方法。1.新课程促使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自身的发展置于教育的中心位置,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原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体验探索的艰辛,分享成功的喜悦。
2.新课程也将促使教师成为实践的研究者。
新课程的出现,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同时也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如:教学目标与结果的不确定性——由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多元价值取向引起的;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不用统一的规格和评价标准,进行个别教育;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极大的余地;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可灵活选择与使用教法。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活动的决策者。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首先,教师将不再是“一桶水”,他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继承者和实践者,也是专业知识的发展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必须是一个自觉的终身学习者,才能将自己的学习体验融入创造性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其次,教师有义务也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与改进,提出最有效的改进意见,对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进行研究。
二、用正确的数学教学理念引领教学实践
树立并坚持科学的数学教学观,引领并形成科学的数学教学理念,关注并凸显人在数学领域的认识力和发展力,准确地把握数学的核心概念,强调数学思想与方法的结合,重视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与结构化的梳理,坚定不移地在“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教得如何?”等诸多方面进行多理性的建构性联结与行为探索。
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1.必须从偏面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更关注三维(情感、态度、价
值观)的发展;2.必须从重教转变到重学、学法的研究和学习策略的研究; 3.必须从教师单一的讲解、单向的提问转变为师生多向互动,让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阅读自学; 4.必须从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关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动手操作、开展实验、实际测量、统计调查、师生共探、小课题研究等); 5.必须从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重视学生差异性发展,要把学生的差异看成教育资源。
实行课程改革后以学生综合素质为评价目标,以学生个体发展为评价标准。知识目标只是衡量学生学习的标准之—,即使学生的知识不够全面,但只要知道了学习的基本方法,拥有了积极健康的心态,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那也是成功者。
三、以灵变方式组织课堂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并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不断地体会和领悟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数学素质。在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家都特别提倡师生互动,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这应该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但如何具体操作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呢?
下面将通过对“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这一节课进行分析,来探讨数学课堂组织教学的一些特征。
1.课题引入
教师:在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一系 列函数,可以通过研究它们的解析式,也就是数的方面;也可通过图象,也就是形的方面研究函数。那么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它也是一种函数,回想一下,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怎样表示?
学生:y=sinx 和y=cosx .
教师:这里x 表示什么?
学生:是用弧度制来表示的角。
教师:它们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定义域是一切实数R ,值域是]1,1[-∈y 。
教师:今天我们将从形(图象)的方面研究它们。
教师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这样使学生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
2.课题展开
数学教学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随着近年来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逐渐摆脱了那种满面堂灌的方式,留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引入课题之后,教师围绕下面四个问题展开的:
问题1.如何画出正弦函数y=sinx 的图象?
问题2.哪些点在确定正弦函数y=sinx ,]2,0[π∈x 的形状时起关键作用?
问题3.如何得到正弦函数y=sinx ,R x ∈的图象?
问题4.怎样画出y=cosx ,]2,0[π∈x 的图象?
这四个问题是围绕本节课的主题精心设计的,而且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步步深入,层层设疑,引导学生在一个总目标下随着问题积极地进行思考,每一个问题的解决为下一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帮助,这些保证了学生学习时目标明确,是一个连贯的学习过程。
教师充分地发动学生,并且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样做能让学生在寻求方法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