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6推荐作品篇目二陶庵梦忆序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2020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推荐作品陶庵梦忆序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第五单元推荐作品陶庵梦忆序学习目标1.积累“次”“方”“意”“书”等词的用法。
2.理解作者痛苦消极的表层下深埋的强烈的好名之心。
课前预习(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1.走近作者张岱(1597—1697),字宗子,又字石公,别号陶庵,明末清初山阴(现浙江省绍兴县)人,侨寓杭州。
出身于仕宦家庭。
少为富贵子弟,爱繁华,好山水,通晓音乐、戏剧等。
明亡以后,入山著书,不做清朝的官。
他是明末清初的重要作家,散文造诣很高,题材广泛,文字清新峭拔,所写虽大多是个人经历的琐事,可是时时流露故国之情,有很强的感染力。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石匮书》等。
2.了解背景《陶庵梦忆序》是张岱为其传世之作《陶庵梦忆》所作的序。
张岱是仕宦世家子弟,前半生过着封建士大夫的风流浪漫生活。
可惜偏逢末世,随着明清政权的更替,当时的前明官僚钱谦益、吴梅村、龚鼎孳等苟事新朝,而张岱却“披发入山”,隐居不仕,生活窘迫,“常至炊断”。
但他坚决不与清统治者合作,表现了刚直不阿的气节和傲骨。
作为“故国不堪回首”的明朝遗民,今昔对比,现实与梦幻交织,作者满腔的亡国之恨、满腹的思念之情,便化作了《陶庵梦忆序》等写梦写幻的追忆之作。
(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1.读准字音庵.(ān)匮.(kuì)罄.(qìnɡ)粟.(sù)罹.(lí)踵.(zhǒnɡ)裘.(qiú)枢.(shū)靡.(mǐ)忏.(chàn)悔拈.(niān)啮.(niè)寤.(wù)梦呓.(yì)2.掌握通假(1)为野人(,通“骇骇”,令人惊异的样子)(2)政如邯郸梦断(政,通“正”)3.古今异义(1)当作....如何消受当作⎩⎪⎨⎪⎧古义:应当做什么事今义:看作消受⎩⎪⎨⎪⎧古义:忍受今义:享受 (2)仇温柔..也 温柔⎩⎪⎨⎪⎧古义:温暖柔软之物今义:性格温和柔顺4.一词多义(1)方⎩⎪⎨⎪⎧①方.正之不容 端方、正直②事在履四方.,要在中央 方位③博学而无方.方法、办法④秦王方.环柱走 正在⑤方.赴鹿鸣宴 将要(2)意⎩⎪⎨⎪⎧①恍然犹意.非真 认为②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 心意,意图③醉翁之意.不在酒 情趣④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意料 (3)书⎩⎪⎨⎪⎧①忆即书.之 写②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齐发 文字③鸿雁传书.书信④著书.立说 书籍 5.词类活用(1)故旧..见之(形容词用作名词,老朋友) (2)仇.甘旨也(名词用作动词,报答,报应) 6.文言句式(1)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
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课后训练一起提高一、基础知识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窦.穴(dòu)遐.迩(xiá)老胥.(xū)罹.此果报(lí)B.户牖.(yǒu)寤.寐(wù)矜.疑(jīn)繁华靡.丽(mí)C.刑械.(jiè)狱讼.(sòng)大辟.(bì)偶拈.一则(niān)D.桎梏.(gù)绞缢.(yì)冥谪.(dí)不羁晷.刻(ɡuǐ)项,“靡”应读“mǐ”。
C项,“械”应读“xiè”。
D项,“谪”应读“zhé”。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饮食之气相薄.薄:迫。
惟大辟无可要.要:要挟。
B.俾.困苦不可忍俾:使,让。
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易:改动,变动。
C.行刑人先俟.于门外俟:等候。
然犹质.其首质:购买。
D.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引决:自裁,自杀。
不次.岁月次:排列。
项,质:抵押。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旁四室则无之,而系囚常二百余B.{主缚者亦然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C.{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D.{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因想余生平项,代词,这样。
A 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
C 项,介词,表原因/连词,表目的。
D 项,介词,因为/副词,于是。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夜中,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无可旋避,此所以染者众也。
(2)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当深更半夜的时候,活人跟死人脚靠脚头靠头地躺着,没有办法避开,这就是传染上(疾病)的人多的原因。
(2)然而瓮中经常无米,不能生火做饭,这才懂得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二老是竟自饿死的,说他们不愿吃周粟,还是后人夸张、粉饰的话。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陶庵梦忆序训练含解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五单元陶庵梦忆序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B)A.(hài) 愕.(è)窒石匮.(ɡuì)书B.以蒉报踵.(zhǒnɡ)簪.(zān)履以衲.(nà)报裘C.舆.(yú)从靡.(mí)丽忏.(chàn)悔D.痴.(chī)坐自啮.(niè)摹.(mù)榻【解析】A匮:kuì,C靡:mǐ,D摹:mó。
2.下列句子中的“因”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BC)A.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
B.因.思昔日生长王谢。
C.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
D.蒙故业,因.遗策。
【解析】BC当“于是,就"讲,A因为,D沿袭。
3.下列句子中的“次”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BD)A.不次.岁月,异年谱也。
B.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C.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解析】BD军队临时驻扎,A排列,C旁边.4.下列句子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C)A.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
译文:老熟人看见我,如同看见毒药猛兽,不敢喘气,害怕和我接近。
B.因思昔日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
译文:于是想到以前生长在像王导、谢安那样的家庭里,生活很是豪华,现在遭到这样的因果报应。
C.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履也。
译文:用头戴草帽报应头颅,用穿草鞋报应脚,这是仇恨过去的插簪穿履.D.不次岁月,异年谱也。
译文:不按年月编排,是有别于年谱.阅读《陶庵梦忆序》全文,回答5~8题。
5.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D)A.以苎报:细葛布B.以荐.报床,以石报枕荐:草褥子C.以粝报,仇甘旨..也甘旨:美味的食品D.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 啮:掐【解析】啮:咬。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A.{以.笠报颅,以蒉报踵,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B.错误!C.错误!D.错误!【解析】均解释为“像”.A介词,用;连词,表目的.B副词,仍然;动词,如同、好像;C名词,随从的人;介词,自,从。
2020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赏析示例六国论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单元概述〔目标导航〕1.了解古代散文在形与神关系上“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
2.理解本单元所选各篇散文的思想感情。
3.学习分析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4.重点分析“自主赏析”中三篇散文的艺术特点,体会古代散文的逻辑性与抒情性。
5.掌握本单元中所涉及的文言知识。
〔内容概说〕这个单元共选六篇古代散文,从时代上说,唐宋元明清都有。
之所以选到一个单元里来,是因为它们在结构上和文气上有某些共同之处。
“赏析示例”选的是苏洵的《六国论》。
这篇议论文通过探讨六国灭亡的原因,提出“弊在赂秦”的观点。
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借古讽今,给北宋统治者提供借鉴。
“自主赏析”中的第一篇文章是欧阳修的《伶官传序》,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自己编的《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用后唐庄宗的兴亡历史,阐明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他早逝的侄儿写的祭文,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苏轼的一篇风格较特别的文章,以乐景写哀情,对亡友表达了深切的怀念和沉痛的哀悼。
“推荐作品”是方苞的《狱中杂记》和张岱的《陶庵梦忆序》,从思想上、内容上、表达上说,都是很丰富的,应该认真阅读鉴赏。
〔赏析指导〕1.本单元所选的文章照顾到不同的体裁和风格。
《六国论》《伶官传序》属于议论文,在结构和行文上比较严谨规范,通过提要钩玄,逐段梳理归纳,文章的构思和脉络即能清楚地显示出来。
《祭十二郎文》是抒情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记叙文,两文都是随着情感和思维的流动,把恳挚的亲情、友情与一些琐事夹杂在一起叙述,一方面“散”的特征非常鲜明,另一方面由于情感充沛,首尾贯注,便于从声调高低、节奏快慢和文辞表达上把握文章的气脉,认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精读以上几篇文章,对实现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
四篇文章虽然有偏重于议论或偏重于抒情的不同,但都是情理兼用。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6推荐作品篇目二陶庵梦忆序学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篇目二陶庵梦忆序一、通假字1.为野人“”通“骇骇”,令人惊异的样子2.以苎.报“苎”通“苧”,麻织品 3.政.如邯郸梦断 “政”通“正”,恰二、古今异义1.当作..如何消受古义:应当做(什么事)。
今义:看作;作为。
2.仇温柔..也古义:温婉柔软(之物)。
今义:温和柔顺(多形容女性)。
三、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故旧..见之 故旧:老朋友2.名词作动词仇.温柔也 仇:报答、报应四、一词多义1.方⎩⎪⎨⎪⎧①方.赴鹿鸣宴 将要②方.正之不容也 端正、正直③博学而无方. 方法、办法④秦王方.还柱走 正在2.意⎩⎪⎨⎪⎧①恍然犹意.非真 以为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情趣③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料想 3.书⎩⎪⎨⎪⎧①忆即书.之 写②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 文字③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书信④书.非借不能读也 书籍⑤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文书⑥素不闻诗书.之训 《尚书》五、文言句式 1.因思昔日生长王谢 状语后置、省略句2.鸡鸣枕上 状语后置、省略句说作者【简历】 张岱(1597-1689),一名维城,字宗子、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侨寓杭州。
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
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作品】 著有《瑯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等文学名著 【评价】 明末清初文学家,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
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最擅长散文张岱生活在明、清之交,那是一个“天崩地解”的年代:农民战争的风暴摧毁了腐朽的朱明王朝,随着满族入主中原,清帝国建立,封建制度正用文化专制主义配合铁蹄、刀剑和镣铐来延缓自己的没落与衰微;到处有苦闷、彷徨和幻灭,也有抗争和求索的思想火花在迸射。
张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忆梦、寻梦和说梦的。
链常识小品文——散文种类之一。
“小品”一词在中国始于晋代,称佛经译本中的简本为“小品”,详本为“大品”。
短小灵活,简练隽永,具有议论、抒情、叙事的多重功能,偏重于即兴抒写零碎的感想、片段的见闻和点滴的体会,是一种轻便自由的文学形式。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陶庵梦忆序
(1)马戒马戒为野人( 马戒马戒,通“骇骇”,令人惊异的样子 )
(2)政如邯郸梦断( 政,通“正” )
3.古今异义
(1)当.作.如何消.受. 当作古义:应当做什么事
今义:看作 消受古 今义 义: :忍 享受 受 (2)仇温.柔.也 温柔古义:温暖柔软之物
今义:性格温和柔顺
• B.夜气:黎明前的清新之气。孟子认为,人在清明的夜 气中一觉醒来,思想未受外界感染,良心易于发现。因此 用以比喻人未受物欲影响时的纯洁心境。
• C.舍利:梵语“身骨”的译音。佛教徒死后火葬,身体 内一些烧不化的东西,结成颗粒,称为“舍利子”。
• D.鹿鸣宴:宋代乡试后,州县长官宴请辖地秀才的宴会。 因宴会时歌《诗经·小雅·鹿鸣》之章,故名。
(二)教师点拨,引领思路
• 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 文章起首,简述国破家亡后,自己的思想矛盾和贫困生活。
次以简洁的句法,将早年的豪华生活与今日的敝败潦倒作 种种对比,认为这都是现世的因果报应。第三段用黄粱梦、 槐安国的典故,点明“五十年来,总成一梦”的主旨,自 比“痴人”,犹喜说梦。末段承认,自己虽大梦将寤,仍 旧难舍名根,故有种种记叙。
4.一词多义 ①方.正之不容 __端__方__、__正__直____
(1)方②③ ④事博 秦在学 王履方 而.四无 环方方 柱..,走要__方在____正法_中___在、__央__办____法____方____位____ ⑤方.赴鹿鸣宴 __将__要____
(2)意① ②③恍 此醉文然翁人犹之画意意..士非不心真在知酒其__认_意_.__情为____趣______心____意__,__意__图____ ④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__意__料____
• 【解析】 鹿鸣宴应为“唐代乡试后,州县长官宴请考中 举子的宴会”。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6陶庵梦忆序教案1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陶庵梦忆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重点的文言字词。
2.学会从文本中提取、筛选信息。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结合,教师点拨阅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品读文本,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情,感悟作者的文人气节。
2.理解作者的故国之思、黍离之悲。
【教学重点】1.品读文本,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情,感悟作者的文人气节。
2.理解作者的故国之思、黍离之悲。
【教学难点】1.解析“梦”所蕴含的深意,感悟作者的文人气节。
2.理解作者的故国之思、黍离之悲。
【教学方法】品读法、讨论法、点拨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这里的痴人指的是谁?明确:张岱二、初识痴人学生活动一:初读课文,找出体现作者身份的句子陶庵国破家亡明末清初人(亡国之人)无所归止,披发入山明亡后避居山中(气节高尚)因《石匮书》未成好弄笔墨文学家、史学家昔日生长王谢,颇事豪华出生官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荣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布衣素食,生计维艰三、再读痴人学生活动二:自主探究探究一:作者用哪些词来写昔日的繁华?从哪些方面写的?簪履、轻暖、甘旨、温柔、爽垲、香艳、舆从。
(繁华体现:戴,穿,吃,住,行)资料链接:出身官宦世家,书香门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自为墓志铭》)探究二:作者如今的贫苦生活是怎样的?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以途报足,以囊报肩。
资料链接:“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
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
布衣蔬食,常至断炊。
”(《自为墓志铭》)张岱一生,从锦衣玉食的纨绔子弟,到担米挑粪的乡下老头,落差之大,如巅峰至深渊。
高中语文 散文部分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单元能力训练6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散文部分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单元能力训练6(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西湖香市张岱西湖香市,起于.花朝,尽于端午。
山东进香普陀者日至,嘉湖进香天竺者日至,至则与湖之人市焉,故曰香市。
然进香之人,市.于三天竺,市于岳王坟,市于湖心亭,市于陆宣公祠,无不市,而独凑集于昭庆寺。
昭庆寺两廊故无日不市者.。
三代八朝之古董,蛮夷闽貊之珍异皆集焉。
至香市则殿中边甬道上下池左右山门内外有屋则.摊无屋则厂厂外又棚棚外又摊节节寸寸凡胭脂簪珥牙尺剪刀以至经典木鱼伢儿嬉具之类无不集。
此时春暖,桃柳明媚,鼓吹清和,岸无留船,寓无留客,肆无留酿。
袁石公所谓“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已画出西湖三月;而此以.香客杂来,光景又别。
士女闲都,不胜其村妆野妇之乔画;芳兰芗泽,不胜其合香芫荽之薰蒸;丝竹管弦,不胜其摇鼓颌笙之聒帐;鼎彝光怪,不胜其泥人竹马之行情;宋元名画,不胜其湖景佛图之纸贵。
如逃如逐,如奔如追,撩扑不开,牵挽不住。
数百十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日簇拥于寺之前后左右者,凡四阅月方罢,恐大江以东,断.无此二地矣。
崇祯庚辰三月,昭庆寺火。
是岁及辛巳、壬午洊饥,民强.半饿死。
壬午虏梗山东,香客断绝,无有至者,市遂废。
辛巳夏,余在西湖,但见城中饿殍舁出,扛挽相属.。
时杭州刘太守梦谦,汴梁人,乡里抽丰者多寓西湖,日以民词馈送。
有轻薄子改古诗诮之曰:“山不青山楼不楼,西湖歌舞一时休。
暖风吹得死人臭,还把杭州送汴州。
”可作西湖实录。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然进香之人,市.于三天竺 市:做买卖。
B .恐大江以东,断.无此二地矣 断:绝对。
C .壬午洊饥,民强.半饿死 强;大约。
D .但见城中饿殍舁出,扛挽相属.属:连续。
解析:“强”是“有余,略多”的意思。
答案:C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①昭庆寺两廊故无日不市者.②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B .⎩⎪⎨⎪⎧ ①有屋则.摊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C .⎩⎪⎨⎪⎧ ①起于.花朝,尽于端午②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D .⎩⎪⎨⎪⎧ ①而此以.香客杂来,光景又别②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解析:A 项,助词,表停顿;定语后置的标志。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5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三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课后知能提升新人教版
三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一、古诗文阅读(2019·河北教考联盟一诊)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 题。
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永安中,拜宣威将军、给事中、持节..慰劳恒燕朔三州大使。
仍为都督,从叱列延讨刘灵助,平之,拜镇东将军、燕州刺史,封城平县伯..,邑五百户。
义旗初建,雄随尔朱兆败于广阿,遂率所部据定州以归高祖。
时雄从兄杰,尔朱兆用为沧州刺史,至瀛州,知兆败,亦遣使归降。
高祖以其兄弟俱有诚款,便留杰行瀛州事,寻以雄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以代杰,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
于时禁网疏阔,官司相与聚敛,唯雄义然后取,复能接下以宽恩,甚为吏民所怀附。
梁将李洪芝、王当伯袭破平乡城,侵扰州境。
雄设伏要击,生擒洪芝、当伯等,俘获甚众。
梁司州刺史陈庆之复率众逼州城,雄出与战,身被二创,壮气益厉,庆之败,弃辎重走。
后庆之复围南荆州..,雄曰:“白苟堆,梁之北面重镇,因其空虚,攻之必克,彼若闻难,荆围自解,此所谓机不可失也。
”遂率众攻之,庆之果弃荆州来。
未至,雄陷其城,擒梁镇将苟元广,兵二千人。
梁以元庆和为魏王,侵扰南城。
雄率众讨之,大破庆和于南顿。
寻与行台侯景破梁楚城。
雄虽武将,而性质宽厚,治民颇有诚信,为政去烦碎,举大纲而已。
抚养兵民,得其力用。
在边十年,屡有功绩,豫人于今怀之。
又爱人物,多所施与,宾客往来,礼遗甚厚,亦以此见称。
兴和三年,征还京师,寻领司、冀、瀛、定、齐、青、胶、兖、殷、沧十州士卒十万人,巡行西南,分守险要。
四年,卒于邺,时年四十四。
赠使持节、都督青徐胶三州军事、大将军、司徒公、徐州刺史,谥.武恭。
子师嗣。
(节选自《北齐书·尧雄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B.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C.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D.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解析:选A 本题考查点有二:一是对“魏”的判断,从下文“梁以元庆和为魏王”中可以推断“魏司农卿”是指魏国的司农卿这个官职,不能分开;二是对“雄少骁果”的判断,“骁果”是一个词语,指勇猛刚毅、勇猛敢死的人。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剖析
《伶官传序》: 统治者沉溺安乐的趋势
(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 宗)
《六国论》: 北宋以岁币形式与辽、西夏求和
二、论点:见解独到
《六国论》:弊在赂秦 《过秦论》《阿房宫赋》……
《伶官传序》:兴衰由人 宰相请出库物以给军,庄宗许之,
(李皇)后不肯,曰:“吾夫妇得天 下,虽因武功,盖亦有天命。命既在 天,人如我何!”
——《新五代史》
三、论据:巧妙选取
《六国论》:针对性 韩魏楚“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燕国“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国“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伶官传序》:形象性 三矢之誓——还矢先王,告以成
功——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四、 论证:思路清晰
都是总分总式的清晰思路:
《六国论》将六国灭亡与“赂秦”关 联、穷举后归纳
办法:“通过梳理归纳,搞清作品的 层次和线索”;“结合诵读,进行体 会探求”。
目的:“在写作时运用借鉴,准确表 达自己的情意。”
《六国论》 《伶官传序》
所谓“思想逻辑”
后赂者先亡,而不赂者后灭,本 以地之远近递及,非以赂不赂故分先 后,亦自然之势也。
——林云铭《古文析义》
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 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 自困矣。
此等文,岂有法以为之耶?然文章 到纯熟后,随手写出,便能达其难达 之情,情达则法在矣。
——吕留良《古文精选·韩文》
摹写
2013东城高三期末
(材料略) 请借鉴这种手法(想象),写一
段表达你自己某一种情感的文字。
《文与可画筼筜 谷偃竹记》
一、内容丰富
第一段议论,阐述文与可“胸有成竹” 的文艺理论和自己的实践体会。 第二段记叙,追忆了二人交往过程中 的几件趣事。 第三段抒情,表达了苏轼睹物思人的 无限悲痛。
高中语文第5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推荐作品: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散文欣赏
推荐作品: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基础巩固层]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皆利.系者之多利:获利B.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剂:契券,字据。
这里指作为要挟的根据C.遂缚以出,不羁.晷刻羁:捆绑D.情.罪重者,反出在外情:案情C[C项,“羁”,拖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而.系囚常二百余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B.主缚者亦然.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C.牖其前以.通明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D.余叩所以..无可旋避,此所以..染者众也C[C项,“以”,连词,表目的;介词,用。
A项,“而”,连词,表转折;B项,“然”,代词,这样;D项,“所以”,……的原因。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蚁穴,当作如何消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只有对那些砍头的,没有什么可要挟的,但是还要留下他的脑袋做抵押品。
(2)现在自己刚从黄粱梦中醒来,自己的车马刚从蚁穴中回来,应当怎样度过这寂寞的时光。
[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西湖七月半张岱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
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①,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
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还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
高中语文 人教版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5单元 推荐作品 2 陶庵梦忆序 张岱
2.作者以前的生活是怎样的?哪些字词能够体 现? 繁华。 簪履、轻暖、甘旨、温柔、爽垲、香艳、舆从。 资料链接:出身官宦世家,书香门弟,家常渊 源,“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 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 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 (《自为墓志铭》)
4.文中还提到哪些“痴人”?其痴体现在何处? 有何相似之处?
(1)西陵脚夫。失足破其瓮,念 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 好!” (2)中式寒士。恍然犹意非真, 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 相似之处:一梦耳,惟恐其非梦, 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二)合作探究
1.本文反复出现的一个字是什么?文中作者 提到哪些“痴梦”?其实质是指什么?
检查预习 1.字音辨识 陶庵 ( ) 以苎( )
寤醒( ) 蒉草( ) 报絺( ) 爽垲( ) 布衲( ) 以粝( ) 报粻( )
靡丽( ) 自啮( ) 以藿( )
裘衣( ) 梦呓( )
屡罄( ) 罹此( )
ān kuìnà zhù chī lìwù kǎi zhānɡ mǐ qiú niè yìlí huò
2.背景介绍 张岱生活在明、清之交,那是一 个“天崩地裂”的年代:农民战争的风 暴摧毁了腐朽的朱明王朝。随着满族贵 族入主中原,清帝国建立,封建制度正 用文化专制主义配合铁蹄、刀剑和镣铐 来延缓自己的没落与衰微;到处有苦闷、 彷徨和幻灭,也有抗争和求索的思想火 花在迸射。张岱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忆梦、 寻梦和说梦的。
(一)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找出体现作者身份的句子。 (1)陶庵国破家亡:明末清初人(亡国之人)。 (2)无所归止,披发入山:明亡后避居山中(气 节高尚)。 (3)因《石匮书》未成,好弄笔墨:作家。 (4)昔日生长王谢,颇事豪华:出生仕宦世家 ,少为富公子,爱繁荣。 (5)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布衣素食,生计维 艰。
人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陶庵梦忆序+Word含答案
第五单元 推荐作品 陶庵梦忆序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C )A .陶庵.(ān ) 屡罄.(yīng ) 罹.(lí)此 B .蒉.(kuì) 报纟希·(xī) 苎.(zhù) C .藿.(huò) 粝.(lì) 米长·(zhāng ) D .爽垲.(kǎi ) 梦呓.(yì) 偶拈.(zhān ) 【解析】 A 罄:qìng ,B 纟希:chī,D 拈:niān 。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A .⎩⎪⎨⎪⎧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 B .⎩⎪⎨⎪⎧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如见故.人 C .⎩⎪⎨⎪⎧翻用.自喜然皆不足用. D .⎩⎪⎨⎪⎧每欲.引决暴秦之欲.无厌 【解析】 两个“故”字都当“旧”字讲。
3.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导学号 65994380( AB )A .秦人不意.赵师至此。
B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C .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
D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解析】 AB 都当“意料”讲,C 意思,D 心意。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一致的一项是导学号 65994381( D )A .尚视息..人世 B .不能举火..C .因思昔日生长王谢..D .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解析】 D 是比喻,其它是借代。
5.下列文中运用的典故,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D )A .黍熟黄粱B .车旅蚁穴C.邯郸梦断D.卢生遗表6.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65994382(B)A.本文是一篇“自序”,故作者要简括地回顾著述的起缘、宗旨以及全书的内容和特色。
张岱尽管在落墨时情绪跌宕起伏,但对于以上这些要点仍给予了冷静的关照。
B.他以叙事为线索,巧妙地嵌入抒情与议论,这就使全文虚实相依,静深而又灵敏,实用而又好看。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推荐作品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教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真正的智者,往往会站在一个高度上思考问题,这样,才能获得一种对生活的深入的理解。
今天,我们就在《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两篇文章中两位哲人的思维里,体验这种感觉。
1.作家作品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
汉族,桐城(今安徽桐城)人。
清代散文家,桐城派古文的创始人,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清康熙年间,方苞曾因戴名世《南山集》案被牵下狱。
在狱中,作者目睹了刑部监狱的阴森恶劣,百姓的横遭逮捕、冤死狱中,以及狱吏的敲诈勒索、受贿枉法、草菅人命等。
出狱后,他根据自己在刑部狱中所见所闻,写作了这篇文章。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散文家,其小品文成就尤为突出。
《陶庵梦忆序》是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史学家张岱为其传世之作《陶庵梦忆》所作的序。
作者出身于官宦世家,前半生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随着明清政权的更替,后“披发入山”,隐居不仕,生活窘迫,甚至到了“不能举火”的地步。
作为“故国不堪回首”的明朝遗民,今昔对比,现实与梦幻交织,作者满腔的亡国之恨、满腹的思乡之情,便化作了《陶庵梦忆序》这篇写梦写幻的追忆之作。
2.背景解读《狱中杂记》:康熙五十年(1711),方苞因《南山集》案牵连入狱。
《南山集》为桐城人戴名世所著。
戴名世在《南山集》《与余生书》一文中提出写历史时应给明末几个皇帝立“本纪”。
此事被御史赵申乔揭发,戴名世全家及其族人牵累定死罪者甚多。
方苞也因为《南山集》作序及藏其书版于家,被捕入狱。
开始在江宁县狱,后解至京城,下刑部狱。
本文是方苞出狱后,追述他在刑部狱中所见所闻的记录。
《陶庵梦忆序》:本文是张岱为自己的文集《陶庵梦忆》所作的自序。
该文集中,多为回顾自己过去豪华生活之作,而作者写此书时,已穷困潦倒,两相对比,不由人不生慨叹,如大梦方醒,犹忆梦中美境,眷眷不能舍,又自知其不可复得,于是故作潇洒幡悟貌,将一切归之因果,归之大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目二陶庵梦忆序一、通假字1.为野人“”通“骇骇”,令人惊异的样子2.以苎.报“苎”通“苧”,麻织品 3.政.如邯郸梦断 “政”通“正”,恰二、古今异义1.当作..如何消受古义:应当做(什么事)。
今义:看作;作为。
2.仇温柔..也古义:温婉柔软(之物)。
今义:温和柔顺(多形容女性)。
三、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故旧..见之 故旧:老朋友2.名词作动词仇.温柔也 仇:报答、报应四、一词多义1.方⎩⎪⎨⎪⎧①方.赴鹿鸣宴 将要②方.正之不容也 端正、正直③博学而无方.方法、办法④秦王方.还柱走 正在2.意⎩⎪⎨⎪⎧①恍然犹意.非真 以为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情趣③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料想 3.书⎩⎪⎨⎪⎧①忆即书.之 写②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 文字③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书信④书.非借不能读也 书籍⑤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文书⑥素不闻诗书.之训 《尚书》五、文言句式 1.因思昔日生长王谢 状语后置、省略句2.鸡鸣枕上 状语后置、省略句说作者【简历】 张岱(1597-1689),一名维城,字宗子、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侨寓杭州。
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
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作品】 著有《瑯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等文学名著 【评价】 明末清初文学家,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
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最擅长散文 张岱生活在明、清之交,那是一个“天崩地解”的年代:农民战争的风暴摧毁了腐朽的朱明王朝,随着满族入主中原,清帝国建立,封建制度正用文化专制主义配合铁蹄、刀剑和镣铐来延缓自己的没落与衰微;到处有苦闷、彷徨和幻灭,也有抗争和求索的思想火花在迸射。
张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忆梦、寻梦和说梦的。
链常识小品文——散文种类之一。
“小品”一词在中国始于晋代,称佛经译本中的简本为“小品”,详本为“大品”。
短小灵活,简练隽永,具有议论、抒情、叙事的多重功能,偏重于即兴抒写零碎的感想、片段的见闻和点滴的体会,是一种轻便自由的文学形式。
在中国盛行于明清。
知文意本文是作者为其《陶庵梦忆》一书所作的序言。
文中描写了自己在国破家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
他把今日的困苦饥饿归于对往日奢华的果报,把五十年来的盛衰荣辱看成一场人生大梦。
如此看来,写作本文、追忆往昔更像是一种无奈的梦呓。
明文脉陶庵梦忆序⎩⎪⎪⎪⎨⎪⎪⎪⎧第1自然段:国破家亡后自己的⎩⎪⎨⎪⎧思想矛盾贫困生活第2自然段:对比⎩⎪⎨⎪⎧⎭⎪⎬⎪⎫今日:敝败潦倒早年:生活豪华果报第3自然段:典故⎩⎪⎨⎪⎧⎭⎪⎬⎪⎫黄粱梦槐安国点明主旨:“五十年来,总成一梦”第4自然段:⎩⎪⎨⎪⎧⎭⎪⎬⎪⎫西陵脚夫——恐其非梦中举寒士——恐其是梦自比“痴人”,犹喜说梦第5自然段:自己虽大梦将寤,但仍旧难舍名根,故有 种种记叙 赏技巧1.应用文与散文的有机融合由于本文是一篇“自序”,故作者简括地回顾了著述的起缘、宗旨以及全书的内容和特色。
张岱尽管在落墨时情绪跌宕起伏,但对于以上这些要点仍给予了冷静的关照,他以抒情为线索,巧妙地嵌入记叙与议论,这就使全文虚实相依,静深而又灵敏,实用而又好看。
一般认为,张岱的文章凝练得有如“唐人绝句”,其间点染依稀,给人以神思荡漾的奇趣。
此篇虽属“应用文体”,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功力仍然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人读罢免不了要心驰神往,再三吟哦。
2.对比手法本文在对比方面最具特色。
尤其在第2自然段中用排比句作多种对比,生活的巨大转变,历历如在眼前。
第4自然段以幻想真事成梦的脚夫与唯恐真事乃梦的寒士故事作对比,指出自己与他们一样,俱为“痴人”。
这些对比,正是建立在作者个人生活的前后对比之上,“梦”的命名,意味深长。
而作者早年的豪华生活均在明代,这忆旧便不免有对明王朝的缅怀和留恋,遗民情结暗蕴其中。
(建议用时:45分钟)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质.狱词(问,执问) 无辜.者乃至此(罪过)B.以杜君言泛讯..之(广泛讯问) 期.有得耳(希望)C.意色..饿死(昂着头,不屈) ..扬扬(神情面色) 始知首阳二老,直头D.城郭人民,翻.用自喜(反而) 恍然犹意.非真(认为)解析:选C。
C项“直头”应为“竟自,一直”。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今天..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时顺正B.生人C.吾辈无生理..以警其余..矣D.为标准解析:选D。
A.今天:(古)两个词,现在气候;(今)说话的这一天。
B.生人:(古)活着的人;(今)陌生人。
C.生理:(古)活的可能;(今)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功能。
3.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此所以染者众也A.因思昔日生长王谢B.或叩以往事,一一详述之C.行刑者先俟于门外D.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解析:选D。
D项与例句都是判断句。
A项为省略句,“生长(于)王谢”。
B、C项都是状语后置句。
4.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太白祠的一组是( )①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②到此莫题诗,谁个敢为学士敌;偶然去捉月,我来甘拜酒仙狂。
③扬波喷云雷,落笔摇五月;举杯邀明月,垂辉映千春。
④才与福难兼,文字潮儋同万里;地因人始重,江山永柳各千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C。
选择时,要扣住题干中的“适合悬挂在太白祠”这一要求,分析各对联的内容。
“太白”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字。
①句中从“草堂”一词中可看出指的是在成都建浣花草堂的杜甫。
②句中,上联“学士”,指天宝元年李白供奉翰林院,遂有“学士”之称。
下联“捉月”,相传李白在当涂采石矶因醉酒泛舟,俯身取江中月影,遂溺死;后人便在此筑捉月台纪念他。
“酒仙”,指李太白,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所以②写的是李白。
③句中“举杯邀明月”出自李白的《月下独酌》,故③可悬挂在太白祠。
④句指的是柳宗元。
“才与福难兼”指柳宗元一生虽很有文才,但“福气”并不好,遭到贬谪,仕途坎坷。
“潮儋”:潮州和儋州,韩愈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苏轼在宋哲宗亲政、新党上台后被贬于儋州(今海南岛)。
“同万里”:韩愈、苏轼、柳宗元都有才学,但政治命运相同,都被贬谪到万里以外为官,“万里”是夸张的说法。
“永柳”:永州和柳州,柳宗元由进士累官至监察御史,唐顺宗时(805年)因参加革新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唐宪宗时(815年)被起用改任柳州刺史,四年后,死于此。
各千秋:永州和柳州也因柳宗元的传诵而芳世千秋。
故选C。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金山和焦山本来都是江中的岛屿,如今金山与北固山一样和陆地相连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①这里的好处是静中寓动,幽深中见雄伟②山巅的郑板桥读书处——别峰庵也是游人流连的地方③朝暾月色,断崖石壁,以及晓风涛声,都曾博得古人赞美④焦山在江中,面对象山,背负大江,漫山修竹,终年常青⑤而今吾人登临此山,望滔滔大江东去,巨轮渔艇往来,则又有一番意境⑥而山寺中的明代木结构建筑与石坊,山间的摩崖石刻,更为此山生色不少A.④③⑥①②⑤B.④③⑤①⑥②C.⑤①④③⑥②D.⑤①④②③⑥解析:选B。
阅读这段文字,关注横线前后的语句,注意上下文衔接。
观察备选选项的首句是④或⑤,所以首先要在④⑤中排除,⑤中出现了“而今”“又”,但前面有没有表示转折的句子,排除⑤在第一空的位置。
所以排除C、D项。
然后分析④③后接⑥还是接⑤。
③中写道“古人”,⑤中写道“而今吾人”,两相对比,应放一起。
排除A项。
故选B。
6.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四个口语交际情境,在语言表述方面都存在不得体之处,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1)情境一某访谈节目,当主持人得知受访者的父亲刚刚因病去世,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2)情境二某高校学生去看望5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这个学生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
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吗?”(3)情境三某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4)情境四某作家把自己的新书赠给友人,并附了一句:本书多有纰漏,望您海涵。
(1)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是一道关于语言得体的试题,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说话的对象与场合的不同,来选择使用敬辞或谦辞、书面语或口语。
(1)“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称对方父亲应为“令尊”。
(2)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3)“鼻祖”,始祖,比喻创始人。
这里不合语境,可改为“大家”。
(4)“海涵”,敬辞,比喻人度量宽大(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
这里不合语境,可改为“雅正”(敬辞,请别人帮助改正)。
答案:(1)家父令尊(2)久仰久违(3)鼻祖大家(4)海涵雅正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0字)清初散文,突破晚明小品文的狭小格局,不走明文的路子。
可以分为“学人之文”与“文人之文”两派。
两派作家的议论常能借古讽今,针对明末清初的社会现实而发;记事的文章也以写为明亡而死难的人物的事迹最为感人。
清中叶出现了“桐城派”这个散文流派。
“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是方苞、刘大櫆和姚鼐。
就作品的艺术成就论,以姚鼐为最高;就作品对现实的反映论,则方苞还有一些指摘时弊之作。
清后期散文,都与“桐城派”有渊源关系。
这派作家的主张和写作很有局限,但其删汰浮辞,避免枝蔓、冗杂的“雅洁”文风,对中国古典散文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贡献的。
鸦片战争前夕,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讲求经世致用之学,不株守儒家思想,文章糅合子、史和佛家言,力求生新奇奥,声光璀璨,打破陈规旧貌,为清文的一大变化,开了近代散文的先河。
答: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这段话从时间上来看,主要写了清初、清中叶、清后期和鸦片战争前夕散文的发展。
答案:清代散文发展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