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题

合集下载

辨析题

辨析题

辨析题1、“成熟论”属于内发论。

答:这种表述是正确的。

成熟论是格赛尔的观点,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决定作用。

他认为,人的发展受基因决定的特定顺序支配,完成一定顺序后达到成熟。

教育要想通过外部训练抢在时间的前面是不可能的。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有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因此成熟论属于内发论。

2、对经验的概括水平越低,迁移的范围越小,效果越差。

答:这种表述是正确的。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相似性;(2)原有的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其中,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而言,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效果越好;反之,迁移的范围越小,效果也越差。

因此,对经验的概括水平越低,迁移的范围越小,效果越差。

3、杜威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思想。

答: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的观点,而杜威的观点是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的做法,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的观点。

4、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答: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复杂多変的过程,有多种因素影响到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起决定作用。

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话,过分夸大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无视遗传、环境和个体的主观能动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5、培养目标不可以测量,教育目的可以测量。

答: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

辨析题——精选推荐

辨析题——精选推荐

辨析题一第一章1.唯物主义哲学是绝对正确的,唯心主义哲学是绝对错误的。

(错误)2.只有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才是可知论者。

(错误)3.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

(错误)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时代的精华,是真理,所以按马克思主义哲学办事就不会出错误。

(错误)第二章5.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错误)6.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因此,物质就是运动,运动就是物质。

(错误)7.人的意识具有自觉能动性,因此,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错误)8.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所以实践是一种精神活动。

(错误)9.世界统一于存在。

(错误)(二中也有)10.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的大脑就像人分泌胃液那样分泌意识。

(错误)第三章11.一切、、、都是经过中介,连成一体,通过过渡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差别也是联系。

(错误)12.回到出发点的运动是循环论。

(错误)13.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就经济体制改革而言就是要否定和抛弃原来的经济体制。

(错误)14.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

(正确)15.矛盾的斗争是绝对的,因而它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条件。

(错误)第四章16.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会自然而然的发生变化。

(错误)17.我们只有不断变革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错误)18.既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那么他创造历史的活动就不会受任何制约。

(错误)19.评价历史人物、杰出人物的正确原则是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和阶级分析方法。

(正确)第五章20.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错误)(三P7)21.国家是阶级矛盾调和的产物。

(错误)22.科学理论水平高低是衡量生产力水平高低的客观尺度。

(错误)23.是否承认历史规律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

(错误)(三P6)第七章24.人的本质是由人的世界观决定的,因此它是不会变的。

(错误)25.人类社会的历史没有进步只有循环。

(错误)二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辨析题

辨析题
29、肌肉疲劳试验对人体劳动疲劳进行了试验研究,为以后的“劳动科学”打下了基础。
3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人机工程学科发展的第一阶段。
31、人机工程学在20世纪中期的发展特点是: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机的因素”,力求使机器适应于人。
32、在科学领域中,由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人体科学等学科中新理论的建立,在本学科中开始应用“新三论”来进行人机系统的研究。
71、能量代谢和气体代谢之间不存在特定的量的联系。
72、静力作业的特征是能耗水平不高,但却容易疲劳。
73、劳动强度的大小可以用耗氧量、能消耗量、能量代谢率及劳动强度指数等加以衡量。
74、降低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是减轻疲劳、提高作业安全可靠性的根本措施。
75、为了消除个人之间的差别,采用劳动代谢量和安静(基础)代谢量之比来表示某种体力劳动的强度。
42、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5%、第50%、第90%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43、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第5百分位数是代表“小”身材,是指有0.5%的人群身材尺寸大于此值;
44、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第95百分位数代表“大”身材,是指有95%的人群身材尺寸均大于此值,机时有5%的人群很必要尺寸大于此值。
12、凡是机器能够完成的功能都应该用机器代替人。
13、仪表的指针设计时为了美观应尽可能带有装饰。
14、人的反应知觉时间和动作时间通过训练可以缩短。
15、用闪光做信号是因为选用活动刺激物易成为知觉对象。
16、只要温度相同人的热感觉就相同。
17、我国的照度标准是以最低照度值作为设计的标准值。
91、控制器到位时应使阻力发生一种变化,作为反馈信息传达给操纵者。这种变化可以是操纵到位时阻力突然变小或阻力突然变大两种情况。

辨析题

辨析题

1、意识是特殊物质的功能和属性,因而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2、“有些真理是绝对的,有些真理是相对的。

”“发展才是硬道理”便是一个绝对真理。

3、经临床证明,口服青霉素总有效率高达98%。

据此,药品生产厂家可在其宣传材料上出现“服用前免做皮试”。

4、真理是客观的,因此真理就是指事物的客观规律。

1、答:错误。

(4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是人脑的机能,而不是物质的本身。

(4分)2、答:错误。

(4分)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不可分割的,是真理的两种属性。

(4分)3、答:错误。

(4分)。

事物除了具有其普遍性以外,还具有其特殊性。

(4分)4、答:错误。

(4分)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但不是指客观事物的本身。

(4分)61、简述矛盾的特殊性与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意义61、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每一事物由它的特殊矛盾规定着它的特殊本质。

2)分析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认识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只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

63、简述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对立的主要表现63、1)联系的观点和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2)运动变化的观点和静止不变的观点的对立。

3)承认内部矛盾和否认内部矛盾的对立。

1、“有些真理是绝对的,有些真理是相对的。

”“发展才是硬道理。

”便是一个绝对真理。

5、答:错误。

(4分)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不可分割的,是真理的两种属性。

(4分)2、联系医药学专业实际谈谈坚持联系和发展观点的重要现实意义。

2、答:(1)联系普遍存在,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具有条件性和形式的多样性。

(12分)(2)发展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客观必然性。

(12分)(3)联系医药学专业实际。

(7分)3、“有用即真理”,因此,“真理是有用的”。

6、答:错误。

(4分)。

真理是有用的,但“有用”是一个不能成为检验真理性的标准。

辨析题

辨析题

辨析题1、定势总是妨碍对问题的解决。

答:这种说法错误。

定势是指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着解决问题的倾向性。

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事则妨碍问题的解决。

2、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必须经过复述才能进入长时记忆。

答:正确。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必须经过复述才能进入长时记忆,复述是短时记忆的中要保持机制。

信息得到复述才可以保持较长时间,否则会很快消失,复述还可以使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

3、在感觉适应中,感受性总是降低的。

答:错误。

感受器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刺激程度不变),感受会随着实践的延长而发生变化,多数为感受性降低甚至于消失,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适应性。

4、复习知识要趁热打铁。

答:正确。

遗忘是指经历过的事物不能重现和再认,或者错误的重现和再认的现象。

遗忘的规律是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在记忆以后积极回忆是提高记忆效率的关键,所以复习是提高记忆效率的最有效方法。

而趁热打铁是指及时复习,有助于对知识的记忆,所以复习要趁热打铁。

5、任何刺激作用于任何感觉器官都能引起感觉。

答:错误。

任何感觉的产生都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刺激物而是感觉器官,刺激物对有机体施加的影响称为刺激。

刺激物作用与人并非都能引起感觉,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感觉出来,其他具有一定能量但是强度不够不能引起感觉的刺激被称为阈下刺激,认得感官并不是对所有的感觉都能感觉出来,只有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刺激才能感觉出来。

6、人们对刺激的感受性是相同的。

答:错误。

感受性就是对刺激的感受能力,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是感觉出最小刺激的能力,绝对感受阈值就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个人的绝对感受性不同,每个人的感受事物的范围不同,感受能力都不同,所以感受性都不同。

7、心理是脑的机能,只要有健全的脑,人就能产生心理活动。

答:错误。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里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脑的健全与否人都能产生心理活动,心理活动的产生与脑的健全程度没有直接关系。

辨析题及答案

辨析题及答案

一、辨析1、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2、"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眼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所以它是"科学之科学 "。

4、"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性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

"5、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6、斗争性是绝对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条件。

7、世界统一于存在8、世界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9、一个完善的人,其本质是理性、自由和意志。

10、"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11、"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就是使主观同客观相一致。

12、"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13、"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

14、""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 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15、"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16、"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7、"" 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

"18、""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19、"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20、"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

21、"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22、"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2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思维 " 将取代人类思维。

24、"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解释,因此,真理是多元的。

25、"人的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有其选择的特定目标,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

辨析题

辨析题

1、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叶创立的学说,今天早已过时。

2、英国哲学家波普尔指出,辩证法既可以解释出乎意料的情况,又可以解释合乎意料的情况。

所以,辩证法其实就是一种变戏法。

3、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而是由价值决定的。

可见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没有关系。

4、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有利,也有弊。

1、答:错。

(2分)马克思主义虽然是19世纪中叶创立的学说,但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与无穷的思想魅力,随着历史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正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19世纪,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是一个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

(3分)2、答:错。

(2分)英国哲学家波普尔对辩证法的批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批评的只是作为思维形式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本质上是关于现实生活的辩证法,这种辩证法主张,“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因此,辩证法的批判既是理论的自我批判,更是实践的批判,是对现实世界的批判。

(3分)3、答:错。

(2分)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二者虽具有对立性,但二者仍然具有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3分)4、答:对。

(2分)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积极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以此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通过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等;具有消极的影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扩大;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受全球化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产业结构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辨析题

辨析题

辨析题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正确。

始终保持实践性和科学性为其基本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必然具有与时俱进的根本理论品质,因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就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做到与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相一致,即做到与时俱进。

而要做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精髓,就是因为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体现。

2、真理的客观性也叫客观真理。

正确。

一切真理都是客观的,这叫真理的客观性,也叫客观真理。

这是因为: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不依主观的意愿而定。

社会实践及其所揭示的客观事物本身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客观标准。

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为民众服务的。

不正确。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政治上层建筑,是为实现资产阶级专政而推行的种种统治方式的总和。

他们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资本主义民主是资产阶级精英民主,是金钱操纵的民主;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平等。

4、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帆风顺、短时间内即可实现的。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帆风顺、短时间内即可实现的。

不正确。

这是因为: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具有相对稳定性,从生产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度的长期性。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尚需要长期的过程。

5、世界的本质在于客观实在。

对。

列宁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这一观点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反对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列宁通过强调世界的本质是客观实在,粉碎了唯心主义的攻击.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只是在于它们一个联系的看问题,一个是孤立的看问题。

辨析题

辨析题
(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由该国的政体所决定,但与人民的文化水平、教育事业的发展程度也密切相关。
(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通过教育宣传一定阶级和政党的政治纲领、方针、路线和政策是教育对政治的基本功能,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学校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聚集的地方,师生对社会上的各种主张、思想作出反映,对于进步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政治观点和政治变革,进行积极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扩大其影响,从而促进社会政治进步和变革;对于消极腐败的社会政治理论和观点,进行有效的抵制,不让其在社会上扩散和蔓延。另一方面,学校对于社会政治的决策,即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的确定具有咨询作用,特别是高等学校在这方面的功能更为显著。
(2)传播——丰富文化的功能。文化的传播,一般指某一社会共同体的文化向另一社会文化共同体的传播过程,是单向的;而文化的交流,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共同体的文化相互传播,是双向的或多向的。文化的交流,对于双方都是自我超越的过程,都是向自身灌注生命力和新鲜血液的过程。教育作为传播一交流文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就有了丰富文化的功能。
【答案】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1632年出版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这也标志着教育学开始了独立探索时期,但还远没形成“科学教育学”。直到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出版,才使得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因此“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应该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3.制度教育学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完成想要完成的社会变迁,因此要进行制度分析。在研究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后,它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平的工具,是造成社会差别、歧视和对立的根源。
但这种适应正是为了促进其发展,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适应是为了发展,发展是最终目的。题目中只见适应不见发展,是错误的。

辨析题

辨析题

1.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答案】正确
(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
(2)新课程标准为教科书编写的多样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2.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答案】错误
这是对素质教育倡导的“学生的主动发展”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误解。

素质
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是因为学生是主体与客体统一的人,是具有自主发展
意识的人;素质教育强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因为学生具有与教师平等的独
立人格。

这种观点忽略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忽略了学生的特点。

教师是教育实践的
主体,在教育实践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客体,是学
习与发展的主体。

这决定了教师首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个性的塑造者、人生的引路人、潜能的开发者,其次才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3.素质教育就是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答案】错误
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误解。

素质教育强调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因而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合格加特长。

4.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

【答案】错误
这是对考试的误解。

考试本身没有错,要说错的话,那就是在应试教育中使用者将其
看做学习的目的。

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标准之一,也是激励学生
发展的手段之一。

辨析题

辨析题

辨析题1.按照加涅的学习分类观,苏苏从红、黄、紫、青、绿中辨别出红色;从圆锥、圆柱、梯形、四边形中辨别出了圆柱体,这属于认知策略的学习。

错误。

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观,上述的学习行为属于具体概念的学习。

2.操作技能的模仿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

正确。

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定向是第一个阶段,模仿以及后续的阶段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会具有盲目性,制约着操作技能的学习效率。

3.场独立型学生比场依存型学生的问题解决水平高。

错误。

认知风格或认知方式是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的方式,无优劣好坏之分,不能决定学习或问题解决水平的高低。

4.陈述性知识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

错误。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能用言语直接陈述的知识。

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5.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出新的适用行为。

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

正确。

两种方法的作用不同,在消除不良行为的时候应该同时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所以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

6.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正确。

(1)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

任何外界的教育和影响,都必须通过学生思想状态的变化,经过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才能发生作用,促使学生品德的真正形成。

(2)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

教育者应当自觉利用矛盾运动的规律,促进学生思想矛盾向社会需要的方向转化。

(3)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斗争的过程也是学生品德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规律要求教育者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7.德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

不正确。

(1)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辨析题(专项)

辨析题(专项)

辨析题(专项)(一)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的至高无上性,因此,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任何情况下,个人利益都要为其让路。

答案:错误。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同时也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因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促进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使个人的才能、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不但与集体主义不矛盾,而且正是集体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那种把集体主义看作是对“个人的压制”、是对“个性的束缚”的思想,是与集体主义的本意相违背的。

事实上,正是集体主义对于培养人们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提供了道义保障。

对于集体主义来说,只有个人的价值、尊严得到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保证,集体才能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2、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只要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就可以了。

答案:错。

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要坚持四个统一。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4、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

3、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在道德功能系统中,其主要功能是调节功能。

答案:错。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1)道德的认识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是人们认识和反映社会现实状况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

道德往往借助于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等形式,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明辨善恶的认识基础上,从而正确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积极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

辨析题

辨析题
(2)唯物主义经验论把理论与实践割裂,仅凭经验办事;唯心主义经验论一个人的主观判断代替客观事实。无论唯物主义经验论还是唯心主义经验论,都割裂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都是错的。
综上所述,该题论断是不准确的。
8、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
答: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加工对认识客体的间接反映,超越了感性认识的界限和范围,达到了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3)我们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是主观真理论的一个典型。实用主义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定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综上所述,真理的确是有用的,但有“用即是真理”的论断是主观真理论,是错误的。
7、唯物主义经验论是对的,唯心主义经验论才是错的。
6、真理是有用的,所以有用即真理。
答:(1)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2)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地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一致性。真理作为一种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人们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创造出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事物。因而真理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有巨大作用的,是有用的。
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人们能够创造历史,但是不能随心所欲的创造历史。只有遵循历史的规律和进程,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契机,才能真正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
10.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应。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一定的标准可将其分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辨析题——精选推荐

辨析题——精选推荐

四、辨析题(60题,辨析对错并说明原因)1、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正确。

2、任何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不能个人决定重大问题,包括遇到紧急情况,也必须先向上级党组织请示。

错误。

党章第十六条规定:党员如遇紧急情况,必须由个人作出决定时,事后要迅速向党组织报告。

3、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上级组织的意志,选举可以采取举手表决的方式。

错误。

党章第十一条规定: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选举人的意志,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

4、党的下级组织如果认为上级组织不符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可以请求改变,也可以公开发表不同意见。

错误。

党章第十五条规定:党的下级组织必须坚决执行上级组织的决定。

下级组织如果认为上级组织不符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可以请求改变;如果上级组织坚持原决定,下级组织必须执行,并不得公开发表不同意见,但有权向再上一级组织报告。

5、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协调发展,是对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发展思想的否定。

错误。

首先,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发展思想,旨在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发展模式。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可能要求所有地区在同一水平线上发展。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因此科学发展观与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不是对立的矛盾关系,而是包含关系。

再次科学发展观从统筹协调的角度,解决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因此,科学发展观与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6、党的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决定重要问题,要进行表决。

如对重要问题发生争论,即使是微弱多数,也必须按多数意见执行。

错误。

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忽略少数人的意见。

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对于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必须认真考虑。

辨析题

辨析题

辨析题:A一、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答: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这是因为:(1)爱国主义是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而诚挚的崇高感情的体现。

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这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种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历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2)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献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献身于祖国统一大业。

(3)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

这是历史和现实已经和正在证明的趔。

(4)在当代中国只有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才能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

D一、邓小平理论的主主题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答:错误,这个命题混淆了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称。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否则会重蹈覆辙,导致重大失误。

邓小平理论几个方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主体而展开的。

二、多极化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答:正确。

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

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形成既相互征借重又相互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因此,积极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辨析题

辨析题

1.领导就是管理。

【答案要点】此观点是错的。

领导管理是管理的一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领导管理是指整个领导和指挥活动,包括决策在内。

狭义的领导管理是指在正确前提下的管理。

(1)领导管理同具体管理的对象不同。

具体管理是专业管理,它所管理的对象是具体的人、财、物等。

领导管理是高层次的管理,它的管理对象不是具体的人、财、物,而是管理本身,是对各种具体管理工作的管理,是对整个事业的管理,它要为各行各业、各种具体管理规定管理目标,制定管理原则和计划等。

因此,领导管理具有指导性。

(2)领导管理与具体管理的方法不同。

具体管理涉及的社会因素较少,它虽然也有大量的随机因素,但一般可以用常规方法、规范制度来解决,或者通过统计数学、模拟实验、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手段做定性、定量分析,然后做出决定,予以实施。

领导管理则不同,它所进行的管理主要通过组织领导关系和行政手段,通过命令、指挥、协调等控制具体管理。

(3)领导是战略性管理。

领导侧重于大政方针的决策和对人与事的统御,而管理偏重于执行政策以及组织力量完成组织目标。

(4)领导是超脱的管理。

在一般情况下,管理是琐碎的,而领导则要求超脱繁琐事务。

2.领导就是服务。

2.【答案要点】此观点是对的。

“领导是服务”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领导本质的深刻概括。

服务观是无产阶级领导观的核心。

它不仅体现了无产阶级领导观与一切剥削阶级领导观的本质区别,而且在现代社会主义领导观念体系中起着支配和决定的作用。

“服务”是社会主义领导的根本宗旨和出发点,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级领导者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选才用人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

3.【答案要点】此观点是对的。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作为领导者,能否积极发掘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大量培养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干部决定一切”的道理。

这是因为任何决策目标的实现,都要依靠人才。

在领导工作的过程中,只有通过人才的作用,才能把物质的、自然的、社会的各种条件结合起来,作用于客观工作对象,形成领导效能,从而实现其决策的目标。

辨析题

辨析题

辨析题:1、弘扬主旋律,就很难做到文艺的多样化?答: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1)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内在要求。

(2)在当前,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在文艺创作中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以求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真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要提倡多样化。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多样,文艺工作者的思想修养、审美追求、艺术风格也各不相同。

这说明,文艺多样化是由社会和文艺自身规律决定的。

(3)主旋律和多样化是辩证的、有机的统一。

主旋律是时代精神、社会正气和民族品格的集中体现。

主旋律必须通过多样化的题材形式手法风格去表现,它本身是丰富多彩不断创新的。

多样化不能与主旋律背道而驰,而是要与主旋律相呼应相和谐,多样化应当健康向上,不能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落后的东西。

要多样化地唱响主旋律,多种题材主题样式风格的相互促进,文艺原地才能百花盛开。

弘扬主旋律要寓教于乐,提倡多样化不能降格以求。

(4)主旋律并不是指某种题材,而是指作为我们时代社会发展主潮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弘扬主旋律,要注意防止和克服片面狭隘地理解主旋律的倾向。

那种认为只有描写革命历史事件、英雄模范人物的题材才是主旋律的思想和做法,是对主旋律的严重误解。

2、广播电视节目应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杜绝批评报道。

(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正面宣传和批评报道都是广播电视事业运用新闻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以正面宣传为主不能杜绝批评报道。

(2)正面宣传,是指对社会主流与光明面所进行的肯定性和赞扬性的报道与评价;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为体现和增强新闻宣传得党性原则而提出来的,广播电视节目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重要方针。

辨析题

辨析题

辨析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答:正确。

这句名言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内涵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旧哲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突出实践是哲学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认识世界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的方式融入社会现实生活,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并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

哲学必须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并实现自身价值。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的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的认识世界。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辨析2、、科学技术的双刃效应。

对。

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消极后果,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辨析5、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以外,什么也没有。

答:正确。

此观点表明世界统一于物质,自然界、人类社会都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的。

物质是运动的,世界正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中,实现了包含多样性的物质统一,即使人的意识也是依赖于物质,是对物质的反映。

辨析6: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错误。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4)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辨析7、空想社会主义同历史发展成反比。

p10错。

空想社会主义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之一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阐述了新的社会制度产生的必然性。

揭露了资本主义矛盾,但未能阐明这些矛盾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言论自由就是说话畅所欲言,不受任何限制。

(言论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答:此观点是错误的。

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如果滥用言论自由,就会侵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自己追求的权利也会落空。

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不能超越法律允许的范围。

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的两方面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谁公开发表了有损他人、有损公共利益的言论,谁就要对后果负法律责任。

2、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所以只应享受权利,不应履行义务。

答:此观点是错误的。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应该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观点是正确的。

但是认为不应履行义务的观点是错误的。

(1)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包括人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它们密不可分、相互依存。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2)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既要求公民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又要求公民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那种只享受权利,不愿履行义务的观点和行为是错误的。

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3、上不上学是我个人的私事,谁也管不着。

(孩子上不上学只是个人私事。

)答:此观点是错误的。

义务教育法规定: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包括自己的家长。

同时,接受义务教育不
仅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必须履行。

如果自己不想上学就不去上学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
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处罚。

可见,上不上学并不只是个人的私事,而是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的大事。

4、履行义务就是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

答:此观点不全面。

(错误)
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

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只有同时做到了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才是忠实履行了法定义务。

5、王老汉死后留下了30万元的存款和房产若干。

在进行遗产分割时,他的两个儿子和女儿发生了争议,女儿认为自己虽已出嫁,但也可以继承父亲的部分遗产,而两个儿子一致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没有继承权。

”(×)依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是法定继承人。

继承法所规定的继承人的范围是根据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抚养关系确立的。

女儿也属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而且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不管她有没有出嫁,只要尽到了孝敬父母的义务,都应该获得继承权。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没有继承权”的说法是对妇女的歧视,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和律依据,违背了我国的继承法。

6、面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个人是无能为力的。

答:此观点是错误的。

遇到社会不公平,我们要善于运用合法的手段去解决。

对于某些“不公平”现象,则要理性反思,善于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保持平和的心态。

还要敢于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7、遵守社会规则和制度是个人道德素质问题,与维护正义无关。

答:此观点是错误的。

答: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社会制度和规则,就是在维护正义。

遵守制度规则,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也体现出一个人是否有正义感,能否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8、国庆期间,公民上街游行欢庆节日可以不受限制。

答:此观点是错误的。

公民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力。

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力。

不能随心所欲,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否则,会损害国家或他人的利益,甚至构成违法犯罪。

公民举行庆祝活动,这是爱国的表现。

但是,必须按照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得到批准方可使用游行的方式表示庆贺,得不到批准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表示庆贺,而不得随意上街游行。

否则,不仅会破坏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而且违法行驶权利的人还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9、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课本113页。

这首小诗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对非正义现象的忍让,客观上会纵容非正义行为,最终祸害更多的人,有一天可能受害的是自己。

社会需要有正义感的人,正义需要全社会成员来维护。

社会离不开正义的支撑,我们要勇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斗争,努力匡扶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背诵: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概念;如何正确行使权力;公民的基本权力及义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如何履行义务;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隐私及隐私权的维护;为什么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力又是公民的义务;义务教育的特征;如何维护受教育权;中学生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终生学习;财产及财产所有权;遗产及遗产继承;智力成果权;消费者的权力及维权途径;崇尚公平;维护正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