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选修一高中地理1.3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运动的特点导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一教案:第1-5章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一教案:第1-5章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一、教学目标

1.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2.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辅助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很久以前,人们一度认为地球上之所以有白天和黑夜,是因为太阳围着地球转动,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地球一直在自转才是造成日夜交替现象的真正原因。于是人们开始探索由此引发的下一个问题,即:地球已经自转了45亿年,它的初始动力来自于哪里?

对于这个问题,牛顿曾说地球自转是因为“被踢了一脚”,是谁“踢”的这一脚呢?牛顿的答案是:上帝。大家都知道,虽然牛顿提出的这种观点,可以完

美地解释宇宙万物为何可以如此有条不紊的运行,但是这种观点却是不可证伪的,因此不在现代科学的研究范围内。那么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如果要说地球自转是因为“被踢了一脚”,那么是谁“踢”的这一脚呢?

由于现在还没有制造出时间机器,我们并不能回到45亿年前进行实地勘察,所以科学家只有根据之前总结出来的自然规律,以及观测到的各种现象来推测这个问题的答案。就目前来看,在诸多理论中,“星云假说”在科学界得到的认同度是最高的。

[新课教学]: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作地球的自转。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思考】

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高一()班姓名:学号:第小组

【学习目标】:

1.识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征(方向、周期、速度)。

2.能指图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关系——黄赤交角及其地理意义。

3.通过读图和绘图识记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4.通过相关图表分析、理解并识记地球运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晨昏线的判读、地方时与区时计算,地转偏向力的基本规律及判断)。

5.通过相关图表分析、理解并识记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变化),并能在相关日照图及统计图表中进行准确判读。

地球运动(自转、公转)的一般特点

【课堂探究】:请运用以上规律分析下列问题。

1、为什么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在西边落下?

2、仅从地球自转速度考虑,下列地点最有利于航天器发射的是()

A.酒泉

B.太原

C.西昌

D.海南岛

3、9月1日晚上8点,亮亮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一颗星星在正北方向。若保持望远镜的方向不变,则9月

2日亮亮在同一位置的时间应该是。

4、在气候学上,把每年春分到秋分这段时间称为“夏半年”,把每年秋分到第二年春分这段时间称为“冬

半年”。对照日历,数数这两个“半年”分别经历了多少天?为什么它们经历的天数不相等?

【课堂检测】:

1.右图中,正确表示地球

自转方向的是()

2.广州和上海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正确的是()

A.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北京大于上海

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上海

3.关于右图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1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1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1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

教案

一、课标解析认识地球运动的规律;掌握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二、主干知识点的梳理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轴: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的,其北端始终指向附近。

从北极上空看,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呈方向旋转。

1恒星日:真正的周期,地球自转,用

日:昼夜更替的周期,地球自转,用

度:极点为,其他各处相同,

线速度:自向减小(赤道处最大)。

方向:自向,从北极上空看呈;从南极上空看呈。

周期:一个年,日时分秒。

形状:近似正圆的。

2.公转轨道:近日点:初。

远日点:初。

角速度:平均:,点较快,点较慢。

速度线速度:平均:,点较快,点较慢。

(二)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1.地球运动是与的叠加。

2.黄赤交角:指平面与平面的交角,目前是。

3.影响:使太阳直射点在之间往返运动,并使地面获得太阳的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

三、典题解析

1.在下图中表示太阳日的是()

A.a B.b C.a+b D.a-b

解析:时间与我们生活可以说是息息相关的,该题立意考

查考生对每一天长短的确立的理解程度。就能力考核来说,

则也可以说是看看考生对从图表中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的强

弱。

题目中隐含着的一个知识点是: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公转

的方向是一致的。即,从空中看地球,如果其公转方向是逆

时针的(如该图所示),那么地球的自转方向也一定是逆时

针。有了这个基础常识,读图即可以明白,太阳日比恒星日长。

答案:C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角∠α、∠β的度数是,从其大小及其所对应的弧长分析出地球自转速度的特点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13《地球的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13《地球的运动》教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

1.3地球的运动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4.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点

1.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四季的划分方法及划分依据。

教学难点 1.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教具准备

地球仪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下面就来回顾一下(略) 前边两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现在让我们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板书)

师:在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那么你知道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形式呢?

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第1节第1课时自转特征、昼夜交替和偏转规律教案选择性高中选择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第1节第1课时自转特征、昼夜交替和偏转规律教案选择性高中选择性地理教案

第1课时 自转特征、昼夜交替和偏转规律

1.方向

自西向东(甲图)⎩

⎪⎨⎪⎧北极俯视:逆时针方向旋转(乙图)南极俯视:顺时针方向旋转(丙图) 甲图 乙图 丙图

2.周期⎩⎪⎨⎪⎧太阳日:以太阳为参照物,自转360°59′,用时24 小时恒星日:以恒星为参照物,自转360°,用时23小 时56分4秒

3.速度

(1)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大约为15°/时。

(2)线速度:由于纬度不同而有差异,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1)昼夜现象

①成因⎩

⎪⎨⎪⎧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照射 ②昼夜半球:

下图甲、乙两处中,甲所在半球为夜半球,乙所在半球为昼半球。

③昼夜界线:AB 线为晨昏线。

(2)昼夜交替

①原因:地球不停地自转。

②影响: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又称“生物钟”)。

(1)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2)表现:在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在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赤道上不发生偏转。

(1)同纬度地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一定相同。

( ) (2)假如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则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 ) (3)晨昏线在地表表现为自西向东运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 ) (4)判断地转偏向力偏转方向时,要面对着物体运动方向观察。

( )

(5)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 )

A .地球是个球体

B .地球不停地自转

C .太阳的东升西落

D .黄赤交角的存在 [提示] (1)× 地球自转线速度除受纬度影响外,还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高二【地理(人教版)】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一课时-1教学设计

高二【地理(人教版)】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一课时-1教学设计
【过渡】地球上的每一点都在做圆周运动。描述圆周运动的速度有两种——角速度和线速度。
【教师用模型演示】角速度和线速度。
【布置课堂学习任务三】
概括地球上不同地点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规律。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三】
【教师概括】南北极点是不动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为零。其他地点角速度约15°/h,赤道上线速度约为1670km每小时,到60°纬线圈,线速度降为赤道的一半,约为837km每小时。
【学生绘图】三个视角的自转图。
【教师出示】兴隆观测站拍摄到的星轨照片。
【提问】我们再来看这张星轨照片,为什么这些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着北极星附近做圆周运动?这些恒星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因为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地轴指向北极星方向。恒星运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8分钟
解释地球自转的两个周期的区别
【学生回答】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过渡】我们一同用地球仪演示了地球的自转,你能用示意图表达这一自转场景?
【布置课堂学习任务一】请大家动笔画出侧视图、北极俯视图、南极俯视图,用箭头代表自转方向。
【教师引导绘图】我们从侧视、北极俯视、南极俯视三个视角来绘图。画出一个圆圈和一条穿过圆心的直线代表地球和地轴,在上方加上自转箭头;北极俯视时,我们看到的最大的圈是赤道,所有的纬线都是同心圆,我们可以画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在外围用逆时针的箭头代表自转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图与之相似。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 1.3地球的运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 1.3地球的运动

三、设计理念与思路

创造探究学习的条件,让学生尝试进行探究学习。

基本思路:

四、教学方法

教法学法

创设情景法、演示法、实验法、读图分析法、探究教学法、总结归纳法情景感受法、实验体会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手电筒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画图用具(直尺、圆规)、铅笔

六、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3分)

导入:多媒体播放“地球运动动态模型”

导入

同学们边看模型,老师用诗句切入:“坐

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是毛泽

东主席七律《送瘟神》中的诗句。人坐在地

球上不动,为什么会日行八万里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选出几个本课要

重点研究问题记录下来。

①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点

②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

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

俯视呢?

结合他们的预习情

况思考刚才的现象,

提出相关问题,然后

和同桌交流分享。

可能会提出问题:

①地球自转与公转

的概念、方向、周

期?

②地球的自转和公

转运动的异同?

……

情景导入讲

授新课,让

大家思考

“坐地日行

八万里”能

实现吗?为

什么?

引导学生自

主探究性学

习,培养学

生对学习地

理的兴趣。

情景导入讲授新课

地球自转

课堂总结

线速度

角速度

习题检测,知识巩固

知识点反馈,

解释诗句原理

地球公转

学生分组

实验探究

二、

讲授

新课【一】

(15分)一、地球的自转(板书)

请三位同学上来根据预习的情况给大家演

示一下地球的自转运动。(老师在旁边指导)

老师演示,知识升华,加强同学对地球自转的

绘图能力。

观察地球沿着地轴转动方向

人教版必修1高一地理 1.3《地球的运动》教案

人教版必修1高一地理 1.3《地球的运动》教案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能从方向、周期、速度等方面分析自转和公转的一般规律。

2.了解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过程及其原因。

4.了解时差和季节的形成原因。

5.在现实生活中会运用时区和区时、国际日界线。

6. 五带的划分.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能够准确地画出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科学的宇宙观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和角速度。

2.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教学难点]

1.恒星日和太阳日、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变化规律、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2.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3. 地转偏向力.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方法]

1.运用对比的方法学习。

2.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的FLASH动画演示,并适时提出研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寻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教具准备]

地球仪、多媒体课件等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毛泽东主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言外之意就是说,我们虽然在教室里坐着,实际上我们每天移动了八万里。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地球在运动、在自转。我们现在开始学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二、新授课程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自转

(1)讨论问题(展示flash课件:地球的自转)

①绕转的中心是,其空间指向有何特点?

②自转的方向是,你能从不同视角描述自转的方向吗?请你画出示意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第一章第3节地球运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第一章第3节地球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3.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

二、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

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

【教学媒体教具】

投影片、投影仪、吹塑圆片一个(圆片上系一红绳)、地球仪、彩色墨水、滴管、椭球仪、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纸模型。

教学过程

【设疑引入】毛泽东主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说法是否科学呢?【学生回答】是

【总结讲解】我认为这种说法要辨证的去对待,若位于赤道地区,说法很科学,但对于我们这个地区而言却不是很科学,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由于地球的运动造成的,这节课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过渡】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两种形式,下面我们逐一学习。

【板书】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

【提问】教室的东西南北方向。

【学生回答】略。

【演示】教师转动地球仪。

【提问】描述自转的方向。

【学生回答】略。

【演示】转换地球仪的观察角度,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方观察转动的地球仪。

【提问】描述从北极看和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状态。

【学生回答】略。

【板书】

记忆方法:右手——四指半握,大拇指代表

地轴指向北极星,四指为自转方向

【提问】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

同步导学案系列丛书.地理必修一导学案(人教版)(上集):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含答案

同步导学案系列丛书.地理必修一导学案(人教版)(上集):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含答案

第1课时地球运动的特点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

2. 掌握太阳直射点移动的一般规律。

3.运用地球运动的特点分析相关的自然现象。

【重点难点】

1. 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

2。地球公转过程中近日点、远日点的相关知识。

【学法指导】

充分预习、互相探讨、答疑解惑、合作探究。

【预习·导引·梳理】

一、地球的自转运动

1.地轴: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不变的,其北端始终指向①__________附近.

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②_______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③__________方向旋转。

3.周期:(1)恒星日:真正的周期,地球自转360°,用时④____________.

(2)太阳日:昼夜交替的周期,地球自转360°59′,用时⑤

__________。

4.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即约⑥__________。

(2)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减小(赤道处最大).

极点处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二、地球的公转运动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⑦________;从南极上空看呈⑧____________。

2.周期:一个⑨________年,365日6时9分10秒。

3.轨道形状:近似正圆的⑩________。

4.运动规律:每年的⑪______初,太阳在近日点;⑫________初,在远日点。

5.速度:(1)角速度:平均1°/天,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

(2)线速度:平均⑬____________,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

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1.3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1.3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课题: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

过程与方法:

展示地球仪,认识地球仪上经纬网和日照图的两种基本形式(侧视和俯视图);

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列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异同

教学重点:经线与经度、纬线与纬度、地球自转与公转速度特点

教学难点:地球自转周期

教学工具: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地球仪(侧视)

在学习新课“地球的运动”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初中地理学过的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咦,里面的轴斜了,难不成是次品?

☆新课学习

(展示并提问)

地轴和地表的交点,我们称之为?

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极点的线,我们称之为?其形状如何?大小关系如何?

地球仪表面与经线垂直的线,我们称之为?其形状如何?大小关系如何?

(承转)我们不仅要看得懂地球仪,也要看得懂平面图。就以大家目前观察的角度举例:(逐步投影)

首先,我们画个圆,来代表地球的轮廓;

其次,过圆心画出地轴,那么,它与地表的交点就是南、北极点,我们分别以S、N来标注;再次,我们添几条连接南北极点的弧线来表示经线,顺便问个问题,目前图上有几条经线?(7条)

最后,我们画出与经线垂直的纬线,当然球面上的垂直在平面上看有些变形了。

师:大家注意下,和地球仪表面的经纬网比较,形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展示)地球仪(俯视)

(投影)如果换个角度,大家还能看得懂吗?

(读图指导)地轴→极点→经线→纬线

师:和地球仪表面的经纬网比较,形状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高中教育】2020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3地球的运动第1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教育】2020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3地球的运动第1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xx 精选】最新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3地球的运动

第1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目标任务一览

情境导入

任务导航

杜甫的诗《冬至》写道“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升春又来”。“冬至阳升”这个纯科学结论通过诗人的转换,巧妙地写进诗中。为什么“冬至阳

升”呢?

2017课标 2003课标

教学内容建议

Ⅰ—1。1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

理意义。 1。据图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

2。说出地球自转的真正周

期和昼夜交替的周期,区分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3。据图说明地球公转的方

向、周期、地球公转的速度

及其变化。

4。通过绘制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示意图,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3~P15“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完成下列问题。

⎩⎨

⎧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地球运动的形式1 2。地轴:地球自转轴,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地球的自转运动:

⎩⎨⎧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旋转(如图b )

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旋转(如图c )

――→自西向东(如图a)方向:(1) (2)周期:

时间 旋转角度 意义

恒星日

23时56分4

秒 360°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 24小时

360°59′

昼夜交替的周期

(3)速度:

角速度

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相等,约为15°/时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

4。地球的公转运动: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3)速度:

公转位置 时间 公转速度 A 点 近日点 1月初 最快 B 点

高中地理 第1章 地球的运动 第1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高中地理 第1章 地球的运动 第1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结合观测,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与方向.(地理实践力)

2。联系实际,掌握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综合思维)3.动手绘制图示,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意义.(综合思维)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

A B C

(1)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

(2)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

4.自转周期

名称长度参照物

恒星日23时56分4秒距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

太阳日24小时太阳

5

(1)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均为15°每时。

(2)自转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赤道最大、两极最小。

[特别提醒]地球自转周期中的太阳日是人们日常的计时单位,是指太阳东升西落再东升的周期,对人类活动影响明显,而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如图中“→”所示。

3.公转周期——1年

名称参照物1年的长度特点

回归年太阳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

恒星年其他恒星365日6时9分10秒公转的真正周期

4.轨道特点: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5.公转速度

图中位置时间速度公转位置

A点1月初最快近日点

B点7月初最慢远日点

[特别提醒]由于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随日地距离不同而略有变化,在(北半球)夏半年公转速度较慢,用时多;而(北半球)冬半年公转速度较快,用时较少.故北半球夏半年比冬半年时间长。

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选修一学案: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含答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选修一学案: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含答案)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2.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绕其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运动,叫作地球的自转。

地轴:地球的___________叫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___________附近。

2.方向:地球自__________向___________自转。

3.周期:自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_。

(1)以太阳为参照物,则__________的时间长度为________,称为______。(2)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则1日的时间长度为_____________,称为__________。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4.速度:

(1)角速度:根据自转周期,可以算出地球自转角速度约为____________。地球表面除____________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______________。

(2)线速度:由于不同纬度的纬线圈____________不同,所以,不同纬度地区的自转线速度有差异。

二、地球的公转

1.概念:地球绕_____________的运动,叫作地球的公转。

2.方向: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_。

3.周期: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1年。

(1)以___________作为参照物,1年的时间长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称为_______________。

(2)以_____________作为参照物,1年的时间长度为365日6时9分10秒,称为

高中地理必修1第1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第1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第1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教

【课标细化】

1.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

2.说出并判断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3.说出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

4.通过演示理解昼夜交替的形成原因、理解晨昏线的特点,掌握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5.理解时差的形成原因,区分地方时、时区和区时,准确计算地方时或区时。

6.理解日界线划分方法及日期判断和计算。

7.理解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和影响

8.掌握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及计算。

9.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计算。

10.理解四季的划分与更替及五带的划分。

【教材分析】

“地球的运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三个部分。我们都知道“谈天是为了说地”,在简单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基础上,我们从地球运动这一内容入手来向学生描述整个地球的一般特征,回归“说地”这一地理学的本质要求。在教材中的地位——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地球的运动”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地球的运动其地理意义”是“地球的宇宙环境”的一个延伸。同时,对后面第二章“大气环境”的学习,特别是有关气候知识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等一般特点,识记太阳日、恒星日、恒星年、回归年、国际日期变更线等基本概念

2.通过读图理解地球自转线速度,角速度的变化特点和地球公转的轨道以及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运动的特点案(人教版必修1)

[习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2掌握太阳直射点移动的一般规律。

3运用地球运动的特点分析相关的自然现象。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自转

(1)概念:地球绕其①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

(2)方向:②自西向东。

(3)周期

(4)速度

(5)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

2

(1)概念:地球绕⑧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如图中所示“→”。

(3)周期错误!未定义书签。

(4)速度

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黄赤交角

(1)图中表示黄赤交角的是字母⑭B。

(2)规律: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⑮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⑯大小可以看作是不变的。

(3)黄赤交角的变化带的影响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1)轨迹

(2)周期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的疑惑

1.。

2.。

3.。

探究点一地球自转运动的一般特点

探究材料教材P

13图115地球自转示意和P

14

图116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

度。

1.“地球的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是自东向西”的说法是否正确?在下图的短线上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地球自转的周期为什么有恒星日和太阳日之分?

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表示在地球哪一位置?其线速度

约为多少?

【探究归纳】

1.地球自转的方向不论从北极上空看还是从南极上空看都是自西向东,只是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画图略。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1日,其长度因参考点而不同。

3

【考例探究1】读图并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地球自转方向。

(2)比较说明图中A、B、N三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3)当图中A点自转一周又回到出发点时,所用时间是,叫做一个日。

答案(1)略。

(2)角速度:A、B点相等,均约为15°/小时,N点为0;线速度:A点最大,B点小于A点,N点为0。

(3)23时56分4秒恒星

解析本题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俯视图作为载体,考查地球自转运动的特点。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逆时针自转;角速度的分布规律是除两极点外任何两点的角速度都相同;线速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探究点二地球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

探究材料教材P

图117地球公转轨道。

14

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绕转中心是否相同?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是否一致?

2.据下图分析,地球从图中A点公转到B点与从点公转到D点所用时间相比有何差异(AB与D等距)?为什么?

3.地球从A点开始公转,又回到A点时所用时间是多少?

【探究归纳】

1.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公转,绕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自转。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2.公转的速度:随距离太阳的远近而不同,近日点时,角速度和线速度大,远日点时,角速度和线速度小。因此上图中,地球从A点公转到B点所用时间短。

3.所用时间长度为365日6时9分10秒,为一个恒星年。

【考例探究2】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图为公转轨道图,公转轨道是正圆

B.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大于B点

.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是1月初

D.地球从A点出发再返回到A点所需的时间恰好为1恒星年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对有关公转运动规律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地球公转的轨道不是一个正圆,而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速度较慢。从A点出发再返回到A点的时间是1恒星年。

探究点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图118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北半球)。

探究材料教材P

18

1.黄赤交角是怎样形成的?

2.黄赤交角有哪些特点?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黄赤交角的直接结果,2011年9月10日是第27个教师节,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南/北)?正向哪个方向移动?

【探究归纳】

1.黄赤交角的形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黄赤交角的特点

黄赤交角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其含义如下:

3.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正向南移动。

【考例探究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直射点移动路线上B、、D三处的节气名称和所在的纬线名称:

B ,,D 。

(2)写出∠α的度数和表示的含义以及存在的结果。

(3)直射点在处的运动方向为向 (南或北),D处的运动方向为向(南或北)。

(4)当黄赤交角变大时α的度数会 (变大或变小),温带的范围会(变大或变小)。

答案(1)夏至,北回归线秋分,赤道冬至,南回归线(2)23°26′,黄赤交角,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往返运动。(3)南北(4)变大变小

解析第(1)题,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判断出B、、D三处的节气名称和所在纬线名称。第(2)题,由∠α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判断出∠α为黄赤交角。第(3)题,由、D两处的节气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第(4)题,根据黄赤交角与回归线及极圈的纬度关系,确定当黄赤交角变化时,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变化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