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学案】2016-2017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课件:单元素养提升系列之二

合集下载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课件 (共36份打包)14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课件 (共36份打包)14
6.杜甫的诗歌往往感慨万千,在这首诗中,杜甫有哪些悲慨?诗人最为忧 心的是什么?
【答案】 此诗大致写了诗人的三种悲慨:一是光阴轮回,岁月逼人;二 是战乱中百姓生活的悲惨;三是古今贤愚将同归于尽,自己一生的寂寞凄苦。 在这些悲慨中,诗人最为忧心的是战乱中百姓的悲惨生活。
7.下面对颔联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前句写视觉,后句写听觉,具有穿透力的鼓角声和三峡星河壮阔的波 动使西阁的夜显得这样惊心动魄。 B.前句明写鼓角之声,暗写军营和战争,鼓角之声里就有了人的气息。 C.后句明写峡江景象,暗写雪后明朗的星空,天地俯仰之间都纳入了视 野。 D.上句透露出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诗人将二者巧 妙地放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 【解析】 “视觉”“听觉”换位。
新课标导学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自主赏析 阁夜
1
学习目标
2
课前预习
3
进入课堂
学习目标
1.熟读背诵这首诗,提高文学素养; 2.了解作者的经历,为理解诗的内容做准备; 3.解析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
课前预习
(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
1.走近作者 (杜甫介绍见第一单元《蜀相》) 2.了解背景 杜甫一生经历坎坷,青年时代是在盛唐社会中度过的,他经历了壮游生活 的激情和梦想,也经历了十载旅居长安的悲辛,体会到了天宝中期危机四伏的 社会形势。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期间,杜甫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曾经一度落 入叛军手中,后被唐肃宗授官为左拾遗,很快又被贬。乾元二年(759)秋,47岁 的杜甫弃官入蜀,开始了晚年漂泊西南的生活。杜甫暮年生活穷困潦倒,病痛 缠身,客居天涯,心情沉郁。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E ) A.第一句描写远眺海山楼之景,通过辽阔的大海来衬托海山楼,更见海 山楼之高耸。 B.颔联中,“天影”是远景,“潮”“春容”“雨”是近景,远近结 合,写景富有层次。 C.颔联写景动静结合:“天影”“春容”是静态,“随潮人”“带雨 来”化静态为动态。 D.颈联中的“还”“却”在诗中构成了转折,使诗人感情的抒发抑扬顿 挫、迂回曲折。 E.诗中景物描写雄浑壮阔,和作者志在报国的豪情相映衬,形成豪迈雄 放的诗歌风格。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课件 (共36份打包)13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课件 (共36份打包)13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
A.只是朱.颜.改(红颜,此代宫女) B.故.垒(旧时) C.将息.(养息,休养) D.何时了.(完结)
雕栏玉砌.(台阶) 卷起千堆雪.(雪花) 独自怎.生.得黑(怎么) 小楼昨夜又东.风.(刮起东风)
【解析】 “雪”应为“浪花”。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D ) A.词是兴于唐代,盛于宋代的文学样式。词的句子大多长短不齐,故又 称“长短句”。词牌是词的曲调名,如“永遇乐”、“念奴娇”、“虞美人” 等。题目要依据词的内容而定,如“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B.词按照篇幅长短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词的一段叫阕或片。 C.宋词在风格上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两种。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有苏轼、 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 D.《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唐末李后主的绝笔词,其中“问君能有 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传世名句。 【解析】 李后主是南唐人。
虞美人上阕
实虚景写::回“春忆花往秋事月→”“→知“多少何时”了”韶光易逝悲 眼 虚前 写景 :物 回: 忆登 往楼 事远→望“→ 不堪“回又首东风””时光消逝
下阕虚写“:朱颜“改雕栏”玉→砌人事”非→“应犹在”
发问:愁思如水→“向东流”→“愁”
故国凄凉 物是恨 人非
在这首词中,词人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象征、对 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抒发了对故国的思念、对亡国的哀怨以及由此而产 生的绵绵无尽的愁绪。
4.下面对《虞美人》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春花秋月何时了”写眼前实景,历来为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春花秋 月,也成了恼人的东西,这是因为李煜过去风流享乐的生活大都是同春花秋月 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一切已如过眼烟云。今天看到,只能勾起心中的无限痛 楚。所以他怨问苍天春花秋月何时才能有个完结。 B.往日极尽铺张、富丽堂皇的金陵宫殿,应该依然存在,但物是人非, 江山易主,宫殿犹在,词人却从至尊帝王沦为备受屈辱的囚徒。“雕栏玉砌应 犹在,只是朱颜改”,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和留恋,感情十分强烈。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课件 (共36份打包)5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课件 (共36份打包)5

2.如何理解“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中的“亦”?诗中所涉 及的“人”和作者的归途有何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是说世人回家,而作者却要到先贤 庞德公隐居的鹿门去归隐田园,所以用一“亦”字。这是两样的归途,两样的 心境。表明作者隐逸的志趣,恬然自得。
夜归鹿门歌 寻景―→黄昏江景图
2.了解背景 孟浩然居住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 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水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 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 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40岁赴长安 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 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 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
1.读准字音 栖.( qī )隐 寂寥.(liáo)
岩扉.( fēi ) 幽.( yōu )人
2.一词多义
①人随沙岸向.江村 __奔__向____
(1)向②③④项秋太王天守东漠即漠遣向.人坐向.随昏其_黑面__往对_,__,将____寻朝近____向.着____所__志
_从__前_____
【解析】 表现诗人沉浸于大自然美景中,似已忘乎一切,不知不觉来到 了庞公栖隐处。
↓ 现境―→争渡向江村的“人”(急切)——乘舟归鹿门的“我”(淡然)
↓ 悟境——(喧闹的)渡头——(寂寥的)鹿门
↓ 明情―→对隐逸生活的喜爱,淡淡的孤寂之情
这首诗写的“夜归”的“归”途,实际上是从世俗到隐逸的道路。诗人以 清淡干净的笔墨,抒写归隐的情怀志趣,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隐士形象,构成一 种独到的意境。

高中语文 名校学案 一课一练 人教版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_17

高中语文 名校学案 一课一练 人教版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_17

但字里行间却寄 寓 了 诗 人 吊 古 心 思 的 急 切,对 英 雄 的 敬 仰、缅
3.【解析】选 CD。C项,“辅政尽忠”无中生有,此时梁已被灭;这里 怀、崇敬爱戴 之 情。 同 时 塑 造 出 诸 葛 亮 的 高 大 正 直 的 英 雄
表达的是时光流逝而诗人却年年如故的悲哀之情。D 项,“露 形象。
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情怀。
慨和情怀抱负。
3.【解析】选 B。B.写莲房通过“素”“玉”“鲜”来表现其洁白鲜润。 2.【明确】杜甫的用意可能是既表达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又借诸 4.诗歌描绘了美丽的白莲形象。① 外形美。素房含露,绀叶摇 葛亮的功业未遂来慨叹自己的壮志未酬。
风,展示了白莲纯洁如玉、婷婷玉立的风姿。②内在美。移根 3.【明确】这首诗是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 三千里,结子六七年,生命力顽强;远离故土、移根北方,白色如 760年)春天拜谒诸葛武侯祠时所写。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
故,品格坚贞。
息,史思明再次攻陷了东都洛阳,自立为大燕皇帝,唐王朝仍处
二、
于风雨飘摇之中;人民大量死亡,生产遭到大破坏;尤其严重的
1.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2.遂令天下父母心 不重生男重生女 3.上穷碧落下黄泉 两处茫茫皆不见 4.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
是唐肃宗的昏庸,信任宦官,猜忌功臣。杜甫个人 “致君尧舜 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完全落空,流落蜀地,生活也极度穷困。 所以当他来到武侯祠时,缅怀诸葛亮的为人,特别是他那“鞠躬
特写镜头,反衬英雄悲 情,接 着 以 凝 练 之 语 概 括 武 侯 千 秋 功
(P10)
业 ,最 后 表 达 了 对 武 侯 功 业 未 成 的 惋 惜 。 第二步:微观揣摩·抓重点

高中语文 名校学案 一课一练 人教版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_3

高中语文 名校学案 一课一练 人教版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_3

蓬门今始为君开 如何鉴赏古代诗歌语文㊃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3此花开尽更无花④咏史抒怀:借写历史故事表达自己的思想㊂如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㊂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㊂ 李商隐嘲讽的是汉文帝,其实也是嘲讽晚唐一些昏庸君主,嘲讽所有以求贤来博取名誉但实际并不重贤的统治者㊂(2)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想象㊁联想㊁象征㊁铺垫㊁烘托㊁用典㊁以小见大㊁乐(哀)景写哀(乐)情等㊂(3)修辞手法古代诗歌中运用的常见修辞手法包括:比喻㊁对偶㊁对比㊁衬托(反衬)㊁夸张㊁借代㊁比拟㊁双关㊁排比㊁设问㊁反问㊁互文等手法㊂其中以下八种是最常见的:修辞作用(效果)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㊁具体可感,突出事物特征㊂拟人将物人格化,生动形象,让人产生联想㊂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㊂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㊂借代使语言形象鲜明,简练含蓄㊂排比节奏和谐,增强语势,深化中心㊂设问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㊂反问加强语气,激发感情,表达强烈的情感㊂(4)篇章结构常见的篇章结构特点有开门见山㊁首尾呼应㊁承上启下㊁卒章显志等㊂诗歌表达技巧题答题三步骤:第一步:判断并指出诗歌中的表达技巧㊂注意两点:①题目提问的指向:是问表达方式㊁表现手法㊁修辞手法还是篇章结构,抑或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例如:艺术手法㊁表达技巧等)?②要落实到具体的点上㊂第二步:具体分析运用了该表达技巧的诗句㊂分析要清楚㊁细致,要联系诗句中具体的字词或语句作一个详细的解说㊂例如:把什么比喻成什么,或者将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或者某句是实写㊁某句为虚写第三步:分析该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㊂包括该表达技巧在语言锤炼㊁描绘景物㊁抒发情感㊁表达主旨等方面的效果㊂3.分析语言特色鉴赏诗歌,首先要正确理解诗歌词句的意思,通过品味语言的艺术效果,去领悟作品中表现出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进入作品美的意境㊂高考命题,主要考查诗歌的炼字㊁炼句和语言风格特色㊂(1)炼字㊂古典诗歌要求用极少的文字表现尽可能多的内容,因而其语言讲究以少胜多,一字传神㊂(2)炼句㊂古典诗歌还十分讲究炼句,四言㊁五言㊁七言和杂言,在诗句结构上变化多样而又有规则可循㊂有时出于格律上的需要或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经常突破常规语序,采用倒装句式,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㊂(3)语言风格特色㊂所谓语言风格特色,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㊁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㊂如李白的豪放飘逸㊁杜甫的沉郁顿挫等㊂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助于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㊂解答诗歌语言题的 三关注 一把握 :(1)关注 诗眼 ,把握情感和主旨诗眼 是指诗中精练传神或传达主旨的关键字词或句子㊂它一般具有以下特征:①统摄全篇的情调;②深化诗句的意境;③集中体现作者的感情㊂如范仲淹的‘渔家傲“中 塞下秋来风景异 的 异 是 诗眼 ;李白的‘行路难“中 行路难 是 诗眼 ㊂分析 诗眼 要着眼全篇,结合诗歌的内容,看怎样强化诗歌的情调氛围,如何体现诗歌的思想主旨㊂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㊂ 该诗借对景物的描写,渲染了幽寂清冷的氛围, 愁 是该诗的 诗眼 ,一个 愁 字点醒全篇,定下全诗的感情基调,体现出诗人的内心情感㊂(2)关注寻常词语,体味非凡魅力古代诗歌的语言非常注重遣词造句,许多看似寻常的字词到了诗人笔下便具有了丰富的内涵㊂①关注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㊂如王之涣的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中的 怨 字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㊂②关注形容词㊂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另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㊂如王维的‘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㊂ 直 写出烟的坚毅挺拔之美㊂ 圆 字表现出落日的苍茫,形象地描绘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㊂形容词使诗歌更具形象,富于表现力㊂③关注数量词㊂诗歌中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㊂如齐己的‘早梅“: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㊂ 一枝开 是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 早 ;而这 一枝 又先于众梅,悄然 早 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㊂ 一 与 早 丝丝入扣,。

高中语文 名校学案 一课一练 人教版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_12

高中语文 名校学案 一课一练 人教版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_12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D.尾联引入了庾信的典故,是说庾信一生中最“萧瑟”的事是
咏怀古迹① (其一)
命途多舛,没能少年成名,到年老了才赢得诗名。
杜甫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答: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② 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高中课标教材同步导学丛书
聊 逍 遥 兮 容 与
◉第三步:概括总结·知情感
综上,本诗怀古喻今,追念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读注释 通过读注释,你 知 道 本 诗 是 在 怎 样 的 背 景 下 写 出 来 的 吗?
的可贵精神和赫赫战功,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
从中你可以推知本诗要抒发怎样的情感呢?
《秋波媚》《卜算子》《钗头凤》等。
【信息提炼】 由作者的经历,你能了解到陆游诗歌的风格及表达的主要 情感吗? 我的观点:
◉第三步:概括总结·知情感
综上,本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的艺术概括,以“愤”字贯串
始终,抒发了诗人内心
之情,激昂中透
着悲怆,是爱国主义诗歌中的名篇。
一、阅读鉴赏
之意,既是怀念古人,又是借古人庾信来咏怀。
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人在东北一带流离失所,后辗转入蜀,又居无定所,四处漂泊。
陆游
B.颔联写出了三峡一带特有的风景,山势高峻,房屋依山而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
建,耸入云霄,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而当地的少数民族 悠哉!
都居住在云雾缭绕的山中。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
2.读作者 陆游(1125-1210),字 务 观,自 号 放 翁,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我国它包含哪些感情? 我的观点:

语文:选修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3-2 阁夜课件

语文:选修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3-2 阁夜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 3.尾联有何深刻含意?试作分析。 • 【参考思路】 这两句是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 东南的白帝庙而引出的无限感慨。卧龙,指诸葛亮。跃马, 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 汉末年乘乱据蜀称帝。杜甫曾屡次咏到他:“公孙初据险, 跃 马 意 何 长 ? ” (《 白 帝 城 》 )“ 勇 略 今 何 在 ? 当 年 亦 壮 哉!”(《上白帝城二首》)一世之雄,而今安在?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 漫成一首 • □杜 甫 •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诗写夜泊之景。写 一个月夜,诗人不从天上月写起,却写水中月影(“江月”), 一开始就抓住江上夜景的特点。“去人只数尺”是说月影靠 船很近。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 第二句写舟中船竿上挂着照夜的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而 柔和。其实江间并没有风,否则江水不会那样宁静,月影也 不会那样清晰可接了。一、二句似乎都是写景,但读者能够 真切感到一个未眠人的存在。这就是诗人自己。由于月照沙 岸如雪,沙头景物隐约可辨,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 成群团聚在沙滩上,它们睡得那样安恬,与环境极为和谐。 这和平境界的可爱,惟有饱经丧乱的不眠人才能充分体会。 诗句中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 热爱,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 2.首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结合“催”“天涯”“寒”等词 语揣摩作者融入的思想感情。 • 【参考思路】 寒冷孤寂的图景。“催”既写光阴催促每天 日升月落,又指光阴催人步入暮年,时光流逝来日无多; “天涯”既写积雪漫无涯际,凄神寒骨,又包含客居天涯的 冷落孤寂;“寒”指天寒地冻,对于贫病交加的杜甫来说, 心境更为凄寒。

高中语文 名校学案 一课一练 人教版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_11

高中语文 名校学案 一课一练 人教版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_11

成就:著 有 《杜 工 部 集 》,代 表 作 《自 京 赴 奉 先 县 咏 怀 五 百
字》《望岳》《兵车行》“三吏”“三别”等。 【信息提炼】 由作者的经历,你能推知本诗写诸葛亮的用意吗? (40字
左右) 我的观点:
3.读注释 通过读注释,你能了解到本诗怎样的写作背景? 我的观点: 4.读诗句 通过反复诵读诗句,你能大致把握本诗的主要内容吗? 我的观点:
◉第二步:微观揣摩·抓重点
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空”历来为人 称道。请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我的观点:
2.诗题为“蜀相”,应重在写人,为何用一半的笔墨写祠堂的景色? 我的观点:
3.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了 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了怎样的感慨? 我的观点:
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
所抒情感有何不同? 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北周时期所作。
答: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寻思”两句直抒胸臆,不仅有故国覆灭、封侯梦想破碎的
叹惋,也有当下不能为国建功的自嘲。
二、名句默写
B.“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自己如同那个可以齐物 1.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景中寓情,豪
35岁以前 读书壮游
壮游天下
35~44岁 陷贼与为官
到长安求 仕 无 门,困 顿 了 十 年,才 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 军 的 小 职。 安史之乱 开 始,他 流 亡 颠 沛,竟 为 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
48~59岁 漂泊西南
晚年举 家 东 迁,途 中 留 滞 夔 州 两 年,出 峡。 漂 泊 鄂、湘 一 带,贫 病而卒。

高中语文 名校学案 一课一练 人教版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_5

高中语文 名校学案 一课一练 人教版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_5

蓬门今始为君开 如何鉴赏古代诗歌语文㊃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5到处十枝五枝花之鸟亦非京城之鸟,自然会感到无尽的愁苦㊂3.抓住关键,分析概括概括是形成答案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㊂要想准确地分析概括,必须抓住能体现诗歌思想内容的关键点,并掌握一些分析概括的方法㊂(1)分析概括的依据 标题㊁序言㊁关键语句㊁注解㊂例如,李商隐的‘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㊂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㊂ 其中的 不问苍生问鬼神 是全诗的诗眼所在,通过 不问治国安邦道,却问鬼神之事 的对照,揭穿文帝求贤的伪面目,同时也是对晚唐时期许多皇帝求仙访道的有力讽刺,寄寓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㊂(2)分析概括的角度 人㊁事㊁景㊁物㊁情㊁理㊁趣㊂分析概括时,要明确该诗所写的内容是什么(或是人,或是事,或是景,或是物);作者通过所写的内容(人㊁事㊁景㊁物),要抒发怎样的情感,阐发怎样的观点态度,表现怎样的人生志趣(或是感情,或是道理,或是情趣)㊂(3)分析概括的注意事项 不能拔高,不能曲解㊂由于受时代㊁阶级㊁认识的局限,古代诗歌作品中的思想认识并不见得会达到很高的程度,如果非要认为作品达到了这个高度,就会拔高作品的主题㊂曲解是指对诗歌思想内容及其观点态度的歪曲理解㊂4.诗歌分类及情感(1)赠友送别诗:一般是叮嘱对方,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或别后的思恋㊂(2)咏史怀古诗:一般是凭吊古代的人事或古迹㊂对人,或表达缅怀之情,或追慕古贤,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㊂(3)边塞征战诗:一般来说,边塞征战诗表现英勇作战㊁保家卫国这样壮丽主题的比较少,而表现对战争的厌恶,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的比较多㊂(4)山水田园诗: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㊁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㊂代表诗人:王维㊁孟浩然㊁陶渊明㊂(5)咏物言志诗: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往往是表现诗人自己与众不同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者表达自己报国无门㊁怀才不遇的伤感,或表现其他或喜或悲的感情㊂(6)闲适隐逸诗:某些诗人厌倦了官场的勾心斗角㊁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做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性情㊂(7)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端,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㊂(8)思妇闺情诗:即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或愁绪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多写妇女对在前线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是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㊁忧愁伤感㊂(9)羁旅行役诗: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㊁耳中所闻㊁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㊂(10)悼亡诗:悼亡诗多是通过作者追忆往昔,回忆曾经与妻子相濡以沫㊁同甘共苦的生活或其他具体生活情境,或以 记梦 的形式,来表达对亡妻的思念㊂(11)干谒诗: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㊂(二)评价思想观点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①内容主题的评价③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②思想感情的评价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注意要因诗论诗,因人论诗,因事论诗㊂仔细分析,依据特定的诗㊁特定的作者㊁特定的时代作出特定的分析㊂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做到 问什么,答什么 ,一般采用 总 分 总 模式,即 诗歌写了什么 如何写的 这样写的好处 ㊂如2012年山东卷诗歌鉴赏题第二问,题干是 请结合全诗分析 孤舟 这一意象的作用 ㊂这就要求我们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分析 孤舟 这一意象的作用㊂2.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诗歌鉴赏题第二问题干是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表面上看,此题难度较大,但是仔细分析,便可发现切入口变小了,要求我们从寓情于景㊁借景抒情㊁哀景衬哀情等角度去回答㊂3.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㊁简明㊁规范诗歌内容鉴赏口诀(1)从题目认识对象(2)从字面读出感觉(3)从注释破解难点(4)从作者了解背景(5)从背景找到依据(6)从题干得到启示(7)从首联找到特点(8)从尾句参透主旨(9)从景物把握情感(10)从意境洞察心胸以上介绍的方法是鉴赏诗歌最常用的方法㊂古代诗歌的鉴赏虽然是难点,但只要树立信心,掌握技巧,再加上平时的训练和积累,就一定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取得理想的成绩㊂。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共43张PPT)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共43张PPT)
二、修身:“克己复礼” “非礼勿视、非 礼勿
三、伦听理、思非想礼:勿“言仁、”非,礼“勿仁动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四、教育:主张“因材施教”,“学而不 厌,
诱”。诲人五 让不、”倦品。”德,:对“学温生、喜良欢、“恭循、循俭善、
我眼中的孔子
2020/8/1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问“志” 言“志”
四位弟子“志向”怎样?
评“志”
试从说话方式中体会其性格。
2020/8/10
第 六 单 元 《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 侍坐》 -河北省 鸡泽县 第一中 学高中 语文人 教版选 修《中 国古代 诗歌散 文欣赏 》课件 ( 共4 3张PPT )
第 六 单 元 《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 侍坐》 -河北省 鸡泽县 第一中 学高中 语文人 教版选 修《中 国古代 诗歌散 文欣赏 》课件 ( 共4 3张PPT )
(由)(点)(求) (赤)


陪长者闲坐
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
称名表示亲昵或自谦。
称字表示尊敬。
2020/8/10

“陪长者闲坐”,这样的语境就容易
使气氛和谐融洽,师生平等、轻松自由,
弟子们能各抒己见。
2020/8/10
第 六 单 元 《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 侍坐》 -河北省 鸡泽县 第一中 学高中 语文人 教版选 修《中 国古代 诗歌散 文欣赏 》课件 ( 共4 3张PPT )
2.《论语》中主要人物孔子,名丘,
字_仲_尼_,是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 山东曲阜)人。他是春秋时思_想_家、
_教_育_家,是_儒_家学派的创始人。 曾长期聚徒讲学,开_私_人_讲学的风
气,传说有弟子_三_千_人,身通六艺

高中语文 名校学案 一课一练 人教版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_8

高中语文 名校学案 一课一练 人教版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_8

D.友人问诗人 为 何 不 相 送,而 诗 人 以 “心 到 青 门 东 ”回 答 友
句子是:
,

人,寥寥数笔,勾勒出离别时的大致场景。
2.《长恨歌》中与杜甫《兵车行》中所写的“信知生男恶,反是生
E.最后四句写朋友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要知心,知心人不
女好”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在,心如空城般孤寂,言简意赅,却富含哲理。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勃勃的白莲写下的赞美之作。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① 。
B.诗歌首联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莲房的饱满丰实以及翠钿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② 东。
圆扇般的绀叶迎风摇摆的情景。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C.本是供进藕,今为寄生莲,颔联极言白莲变化巨大,为下文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写“移根”“结子”做铺垫。
【注】①悰:欢乐,乐 趣。② 青 门:长 安 城 的 东 南 门,本 名 灞 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称为“青门”。
D.诗歌遣词造句极为讲究,前三联都运用了对偶的手法,对 仗工整且不呆板,音韵和谐。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诗歌描绘了什么样的白莲形象?
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有表现亲情、爱情的,也有表现
8
高中课标教材同步导学丛书
姊 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本诗中的杨贵妃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试举例分析。 【分析探究】在本诗中,杨贵妃是一个忠于爱情的美丽女子形 象。如: (1)在仙境中,她已位列仙班,但她仍不高兴,“玉容寂寞 泪阑干,梨花一 枝 春 带 雨”。她 的 内 心 是 凄 苦、悲 怨 的,她 不 能忘记过去的美好爱情。 (2)她临别赠 给 使 者 一 半 钗、一 半 钿 合,让 他 交 给 玄 宗, 以表达她坚定不移的信 念,“天 上 人 间 会 相 见 ”,并 希 望 玄 宗 牢记他们的誓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些 描述充分展示了杨贵妃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课件:第一章节 (共437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课件:第一章节 (共437张PPT)

语文(R)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GZ
1.命途多舛,千古不朽。白居易(772—846),字乐 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 翁》《琵琶行》等。他出身于仕宦之家、书香门第,自幼绝顶聪 明,五六岁便学写诗,9 岁便能够辨别声韵。少年时代曾历经颠沛 流离的避难生活,对社会各方面都有所了解。从他一生的仕途看, 他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青少 年时期的颠沛流离和以后的数次被贬,多为外官,经历极广,对社 会有较深刻的了解,这些都是他成为千古不朽的大诗人的条件。
语文(R)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GZ
1.‚汉皇重色思倾国‛作为诗歌首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 作用? 答:
语文(R)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GZ
[自我核对]从结构上看,‚汉皇重色思倾国‛是全诗的纲,它 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领起和统摄全篇。从内容上看,‚重色 思倾国‛是唐玄宗误国的根源,是李、杨爱情悲剧的内因。唐玄 宗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沉湎于 歌舞酒色之中,以致酿成了‚安史之乱‛,这一动乱也导致了唐玄 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
语文(R)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GZ
诗 歌 之 部
语文(R)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GZ
语文(R)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GZ
第1课 长 恨 歌
1.整体感知诗文内容,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 鉴赏诗歌主题。 2.揣摩诗歌语言,了解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的表现手法。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激发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语文(R)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小组代表展示,教师点 拨,小结。 2.结合已经学过的白居易的诗歌,对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进行 简要概括,理解诗人的个性和创作风格。 3.通过范读、自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 的过程中,领会诗歌内容,品味诗句的意蕴。 4.本课教学安排一课时。分析理解诗歌的内容,品味诗歌的 艺术特色。

高中语文 名校学案 一课一练 人教版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_1

高中语文 名校学案 一课一练 人教版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_1

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1
官至左武卫将军。 注 读和理解作
目的是通过对题目中的有关内容进行解 品提供帮助
释说明,帮助理解作品。
《鹧鸪天 酬孝峙》(重庆卷)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
作 者 注
交代作者所 处 的 时 代、 生 平 经 历、
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 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作者简介 中 的 “入 清 不 仕”“号 菊 农”是 重
思想性格等 要信息,对理解作者情感和分析词人自我
形象有着提示作用。
《醉眠》(江苏卷)
背 交代写作时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
景 间以及写作 州时所作。
注 背景
注释暗示 了 作 者 写 作 的 目 的 或 情 感———
厌倦官场、追求恬淡。
《金陵望汉江》(2016·全国卷Ⅰ)
【注】①派:河 的 支 流。 长 江 在 湖 北、江 西
蓬门今始为君开———如何鉴赏古代诗歌
我国古代文学遗产丰富,古代诗歌(诗、词、曲等)是其中璀 璨的明珠。阅读古代诗歌,有助于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 养审美情趣,丰富语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可 谓好处多多。那么,怎样鉴赏古代诗歌呢?
1.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 2.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 具体到某一首诗的鉴赏,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1)理解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理解这首诗是怎么写的,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3)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这首诗作出评价。
◉第一步:宏观把握·晓大意
1.读题目 题目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 等,是我们解读 诗 歌 的 重 要 切 入 点。从 题 目 入 手,我 们 可 以 迅 速准确地理解诗歌。 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题 目 既 交 代 了 时 间 (九 月 九 日),又表明了情感(忆),再加上特殊的人物关系(山东兄弟), 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思念。 又如 王 维 的 《山 居 秋 暝》,这 首 诗 的 题 目 既 交 代 了 时 间 (秋),又点明了地点(山居),我们未读诗句就明白了诗歌的情 感主旨———喜爱山中美景,渴望隐居。 再如新课标全国卷诗歌鉴赏题,考查的是晏几道的《思远 人》,标题直接表明了全诗的主旨———思念远人。 读诗时,一定要细品标题,将诗歌标题中隐含的信息了然 于胸,切不可绕道而行,舍近求远。 2.读作者 明确诗人所在的朝代,将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写作风格作为 推敲或了解诗歌大意的切入点,为后面分析形象、语言、表达技 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准备。 高考命题选取的诗文,大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 作品,例如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 山水田园诗,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陆游的爱国诗等等。注意 到这一点,对诗歌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高中语文 名校学案 一课一练 人教版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_4

高中语文 名校学案 一课一练 人教版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_4

◉第三步:概括总结·知情感
(一)把握情感 高考中对古代 诗 歌 思 想 内 容 的 考 查,一 般 不 单 独 设 题,而 是与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起来进行。对诗歌的分析综合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词语
作用
例句
1.弄懂文字,知人论世
单一色 彩表现 的词
体会诗 人的浓 情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 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 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之中。
鲜明对 比色彩 的字眼
体会诗 歌感情 色彩的 浓度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 蕉。”“红”与 “绿 ”道 出 了 作 者 感 叹 时 序匆匆、春 光 易 逝 的 这 份 儿 “着 色 的 思绪”。
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要以弄懂诗歌的文句为基础,善于通 过关键性的词句透析思想内容。“知人”就是了解作者经历和 思想状况;“世”即 作 者 所 处 的 时 代 背 景。 欣 赏 诗 歌 必 须 知 人 论世。
简洁 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花鸟作边愁”即“诗人作边愁”,诗人 用了移情手法,使花鸟也知愁;“边”字则具体点明了“愁”的因 由,昔日在“京”(园林),今日在“边”,联系下文“南窜”一词,自 然联想到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被贬南方的悲苦。当年园林如绣, 花香鸟语,杨柳簇拥,是何等繁盛;今日之行非昨日之游,此地
如杜审言 的 《渡 湘 江》:“迟 日 园 林 悲 昔 游,今 春 花 鸟 作 边 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悲”“愁”是这首诗的
明快 斩钉截铁,一语破的。明快过于白居易的诗。
基本思想,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悲愁呢? 或者说,诗歌表达了
含蓄
意在言外,常常不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 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李清照后期的词。

高中语文 名校学案 一课一练 人教版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_7

高中语文 名校学案 一课一练 人教版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_7

唐陈鸿说,白居易“深于诗,多于情”,创作《长恨歌》“不但 感其事,亦欲 惩 尤 物,窒 乱 阶,垂 于 将 来 也”(《长 恨 歌 传 》)。 唐 宪宗即位之初,有志改革弊政,朝政出现一线希望,但他骄奢淫 逸,宫中多内宠。为了能放肆淫乐,他竟然久久不立皇后,白居 易写此诗也为劝谏宪宗不要重蹈覆辙。
古代诗歌的体裁———歌、行 歌、行是我国古 代 诗 歌 的 一 种 体 裁,是 初 唐 时 期 在 汉 魏 六 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与张 若虚的《春江 花 月 夜 》的 出 现,可 以 说 是 这 种 体 裁 正 式 形 成 的 标志。
言,也有 的 是 以 七 言 为 主,其
歌 言 的 句子。
六 宫 粉 黛 无 颜 色
精要研读
1.这首叙事诗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分为几部分? 每部分主要 写了什么内容? 【分析探究】
层次
起止
内容
第一 从 开 头 至 “惊 破 写杨贵妃进宫并得到唐玄宗的 部分 《霓裳羽衣曲》” 专宠。
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 这首诗写于元和 元 年,作 者 时 任 盩 厔 (Zhōuzhì今 陕 西 周 至)尉。是年 十 月,白 居 易、陈 鸿、王 质 夫 三 人 到 仙 游 寺 游 玩。 偶然间谈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这段爱情悲剧,大家都很有感 触。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写了这首长诗,请陈鸿写了一篇传 记,二者相辅相成,流传后世。
7
第一单元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赏析示例 长 恨 歌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 白居易 (772—846),字 乐 天,号 香 山 居士,下 邽 (今 陕 西 渭 南 )人。 贞 元 十 六 年中进士,官 至 校 书 郎、赞 善 大 夫,后 因 宰相武元衡事贬江州。长庆时,累迁杭、 苏二州刺史,后任太子少傅,因不缘附党 人,移病分司东都。会昌二年,以刑部尚 书致仕,最后卒于洛阳的香山。 白居易文章精切,尤 工 诗。其 创 作 表现出 重 写 实、尚 通 俗、强 调 讽 喻 的 倾 向,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歌补察时政,主张“文章合 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稹相酬咏,号为“元白”;又 与刘禹锡齐名,称为“刘白”。《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 得最成功的作品。著有《白氏长庆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