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一高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年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年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年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图中哪个过程()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考点】87: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②表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后代的过程(受精作用);③表示子代基因型种类数;④表示子代表现型及相关比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也就是形成配子的时期,而图中属于形成配子的时期只有①﹣﹣减数分裂的过程.【解答】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所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作用于①即产生配子的步骤.故选:A.2. 关于细胞膜、叶绿体膜、液泡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双层膜结构 B.它们都是选择透过性C.它们都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D.膜上都有载体参考答案:A3. 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该个体所形成的精子中,基因型为ABC的含性染色体“Y”的精子约为()ks5uA.1/2B.1/8C. 1/16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C4. 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能在死亡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①少无毒R型②多无毒R型③少有毒S型④多有毒S型A.①④ B.②③ C.③ D.①③参考答案:B5. 下列结构中不能产生CO2的是A.小麦细胞的细胞质基质B.人体细胞的线粒体C.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D.乳酸菌的细胞质基质参考答案:D略6. 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只是细胞层次B.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都具有器官和系统层次C.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严整结构参考答案:C7. 在血红蛋白的结构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A.磷酸键 B.二酯键 C.肽键 D.离子键参考答案:C8. 下列哪项不是脂质具有的生物学功能A.构成生物膜 B.调节生理代谢 C.储存能量 D.携带遗传信息参考答案:D9. 下列所示核苷酸中,在DNA的结构中不可能具有的是()参考答案:B10. 一般情况下,下列各项中,不可用2n表示的是A.具有n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B.含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种类C.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所产生的DNA分子数D.含有n个碱基的双链DNA分子的种类参考答案:D11.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B.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C. 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细胞的控制中心D.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参考答案:C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的场所,A正确;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B正确;成熟植物细胞具有大的液泡,其细胞核不位于细胞的正中央,C错误;DNA主要在细胞核中,D正确。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题1.5分)1.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细胞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的变化( )A.变大、变少、变暗B.变大、变多、变亮C.变小、变多、变暗D.变小、变多、变亮2.用低倍镜观察根尖细胞分裂图象时,发现某分裂细胞处在视野的右上方,要把它移到视野中央,装片移动方向是( )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上方D.右下方3.下列诸项均是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操作是()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B.将位于视野内左上方的图象移向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图象移到视野的正中央4.显微镜放大倍数越高,与此相对应的()①目镜越短②物镜越短③目镜越长④物镜越长.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5.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①心脏②血液③神经元④一株蒲公英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⑥噬菌体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一个湖泊⑨一个池塘的所有生物⑩一片草地的所有昆虫.A.⑤⑥③②④⑦⑧B.③②①④⑦⑨⑧C.③②①④⑦⑩⑨⑧D.⑤②①③④⑦⑨⑧6.病毒和细菌的根本区别是()A.有无细胞壁B.有无遗传物质C.有无成形的细胞核D.有无细胞结构7.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变形虫、水绵、香菇B.烟草、草履虫、蓝藻C.小麦、番茄、大豆D.酵母菌、灵芝、豌豆8.某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它最可能是()A.真核生物B.异养生物C.无核膜的生物D.有线粒体的生物9.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酵母菌B.霉菌C.黏菌D.布氏甲烷杆菌10.下列几种生物的细胞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A.①④B.①② C.③④D.②④11.下列有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蓝藻和绿藻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B.它们都有染色体C.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D.原核细胞的细胞膜化学组成和结构与真核细胞相似12.下列不符合细胞学说主要内容的是( )A.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13.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C.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多样性D.是多位科学家在探索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而建立的14.对以下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待测物质检测试剂预期显色结果①DNA 甲基绿红色②脂肪苏丹Ⅲ橘黄色③淀粉斐林试剂蓝色④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5.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用花生子叶进行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C.鉴定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再加入乙液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现配现用16.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虽然很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这可通过下面的哪一实例得到证实()A.缺镁时叶片变黄B.油菜缺硼时只开花不结果C.动物血液中钙盐的含量太低会抽搐D.缺磷会影响ATP的合成17.在细胞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A.Fe、Mn、Zn、Mg B.Zn、Cu、Fe,CaC.Zn、Cu、B、Mn D.K、Mn、Cu、Mo18.青蛙的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分别是()A.C和O B.O和H C.O和C D.H和O19.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含有镁元素B.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C.脱氧核糖含有磷元素D.胰岛素含有碳元素20.对细胞中某些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可以作为鉴别真核生物的不同个体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一般不采用的物质是()A.蛋白质B.DNAC.RNAD.核苷酸21.下列叙述中,是淀粉、纤维素和蔗糖的共同特征的是()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B、都含有C、H、OC、基本组成单位都是五碳糖D、都属于多糖22.甘蔗吃起来特别甜,甘蔗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蔗糖B.脂质C.麦芽糖D.水23.下面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量不尽相同B.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24.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成二肽,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来自( )A.羧基B.氨基C.羧基和氨基D.连接在碳原子上的氢25.如图表示一个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分子中含有198个肽键B.参与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200个氨基C.200个氨基酸缩合成该蛋白质时分子总量减少了3582D.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3个﹣NH226.有4个氨基酸的R基分别为﹣CH2﹣COOH、﹣CH2﹣CH2﹣OH、﹣CH2﹣CO﹣NH2、﹣CH2﹣SH,当它们缩合后,该四肽分子中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分别是()A.4、4、4 B.5、5、4 C.2、2、3 D.3、3、327.含有215个N原子的200个氨基酸,形成的5个四肽、3个六肽和1个2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这些多肽和蛋白质分子中,肽键与氨基数目的最大值分别是()A.198和215 B.191和215 C.189和11 D.190和2529.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残基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残基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这些多肽中肽键总数为( )A.31 B.32 C.34 D.3529.下列有关图所示多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5个氨基酸缩合而成B.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1个C.有4种不同的侧链基团D.形成过程中失去了3分子水30.全世界每年有成百上千人由于误吃毒蘑菇而死亡.鹅膏覃碱就是一种毒菇的毒素,它是一种环状八肽.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则鹅膏覃碱的分子量大约是()A.1024 B.898 C.880 D.86231.人体的肌肉主要是有蛋白质构成的,但是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功能各不相同,这是由于( ) A.肌细胞形状不同B.在人体的分布部位不同C.控制它们运动的神经不同D.构成肌细胞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32.下列关于蛋白质功能的举例合理的是()A.催化﹣﹣抗体B.运输﹣﹣胃蛋白酶C.调节﹣﹣胰岛素D.免疫﹣﹣血红蛋白33.如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②方面B.如果②为脱氧核糖,则③有A、G、C、U 4种碱基C.人体内的③有5种,②有2种D.人体内的核苷酸共有4种34.根据下边的概念图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表示的碱基有5种B.D表示脱氧核糖核苷酸C.D表示核糖核苷酸D.B表示的是核糖35.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8%盐酸的目的不包括()A.改变细胞膜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B.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C.杀死细胞,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D.催化DNA水解36.关于生物体内糖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麦芽糖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检测到B.糖类物质在细胞内不能贮存C.糖类物质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D.单糖、二糖和多糖在细胞内可以相互转化37.下列图中动植物糖类、脂质的种类与比较正确的是()A.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 核糖体1.鞭毛 2.眼点3.细胞核4.叶绿体5.蛋白核6.细胞壁C .D .38.下列对细胞内自由水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约占细胞内水分的95.5% B.与蛋白质等物质分子相结合C.能够流动和易于蒸发D.参与化学反应39.体液中Ca2+含量太低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升高而出现抽搐,这一事实说明Ca2+的作用之一()A.构成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B.维护细胞的正常形态C.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D.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40.脂质具有的生物学功能不包括()A.构成生物膜B.调节生理代谢C.储存能量D.携带遗传信息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1.下图分别是蓝藻(左图)和衣藻(右图)的结构模式图。

洛阳市重点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洛阳市重点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洛阳市重点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一对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隐性亲本与杂合子亲本杂交,其子代个体中与双亲遗传因子组成都不相同的占A.0%B.25%C.50%D.75%【答案】A【解析】【分析】隐性亲本一定是隐性基因的纯合子,在一对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隐性亲本与杂合子亲本杂交,根据分离定律,后代出现两种基因型,一种是隐性纯合子,一种是杂合子。

【详解】在一对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隐性亲本与杂合子亲本杂交,其子代个体遗传因子组成要么是隐性纯合子,要么是杂合子,一定与亲本相同。

与双亲遗传因子组成都不相同的比例为0。

故选A。

2.如图为某雄性动物细胞内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B.图中两条染色体上应含有8 个DNA 分子C.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D.这两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分别进入2 个子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知,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在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为初级精母细胞。

【详解】A、由上分析可知,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A错误;B、图中两条染色体上应含有4个DNA分子,B错误;C、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即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C 正确;D、这两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分别进入2个子细胞,D错误。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3.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组成成分的相对稳定B.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内环境不存在酶C.内环境中不仅含有激素,还含有抗体和神经递质D.剧烈运动时会产生乳酸,但因缓冲物质的作用,血浆中的pH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化学成分及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河南省洛阳市重点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生物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洛阳市重点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生物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洛阳市重点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活动中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小方格界线上的细胞都被计数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C.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线上的个体都被统计在内【答案】B【解析】【分析】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湿、趋黑、避高温的特性,所以可以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并且打开电灯;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对于边界线上的个体,要计相邻两条边及夹角中的数目;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样方法中对于处于边缘上的个体应该遵循“记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选项中做法会导致测量值偏大,A错误;B、土壤小动物一般有避光性,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通过光照将土壤小动物驱逐出土壤,诱杀统计。

若未开灯,大部分土壤小动物未离开土壤,此时统计丰富度,会导致统计数值偏小,B正确;C、标志重捕法中总数=标记数×重捕数÷重捕标记数,若鲤鱼标志物脱落,会导致计算值偏大,C错误;D、样方法中对于处于边缘上的个体应该遵循“记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选项中做法会导致测量值偏大,D错误。

故选B。

2.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基因突变和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全部原材料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D.微小变异逐渐积累就能形成新物种【答案】C【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考试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考试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共35道小题。

其中1—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

共50分)1.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他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最可能是A.细胞内能发生一切生命活动B.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C.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D.一切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2.下列对组成细胞的有机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核内的核酸只含脱氧核搪,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B.葡萄糖和果糖都能在水浴条件下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C.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只与其氣某酸的排列顺序有关D.质量相同的糖原和脂肪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相同的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B.性激素主要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C.囊泡膜能与其他膜结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D.叶绿体的基质中存在催化ATP水解的酶4.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人靶细胞的过程属于胞吞现象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通过提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B.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并不适合该酶的保存C.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中酶的种类相同、数量不同D.酶是一类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6.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B.细胞呼吸产生的ATP中的“A”表示腺嘌呤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来自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无氧呼吸中,丙酮酸与NADH发生反应7.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N2和N0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8.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C.兴奋沿反射弧的传递过程离不开内环境D.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9.下列有关各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饮酒过量的人走路不稳,与该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B.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別人讲话C.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如生物节律的控制D.“植物人”受到适宜的刺激时仍然可以发生膝跳反射10.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11.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引起艾滋病的根本病因是病原菌感染,可通过母婴传播B.艾滋病患者有很多死于癌症,这与免疫系统的监控和凊除功能下降有关C.HIV能引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所以患者体内无HIV抗体D.HIV侵入人体后,T细胞数量就会持续下降12.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十分广泛。

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答案

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答案

洛阳市2018—2018学年高一年级质量检测生物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1.大肠杆菌与蓝藻的共同特点是A.都是自养生物B.无核膜,但有核仁C.遗传物质主要在拟核区D.都能进行有丝分裂2.用含32P的磷酸盐培养液培养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下列细胞结构或者化合物中均具有放射性的是①脱氧核糖②核膜③DNA④甲状腺激素⑤腺苷A.①③B.①③⑤C.②③D.②③④⑤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的细胞内存在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结构B. ATP含P元素说明无机盐可以为细胞提供能量C.葡萄糖是构成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单体D.脂质既可作为储能物质,也可参与生命活动调节4.下列有关细胞器成分及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线粒体中含有RNA,能产生ATP和C02B.叶绿体中含有DNA,能产生糖类和O2D.内质网中含有蛋白质,能参与脂质的合成D.核糖体中含有磷脂,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合成胰岛素的场所是游离的核糖体B.细胞质基质是无氧呼吸的场所之一C.没有中心体的细胞进行增殖时,纺锤体将不能形成D.细胞核是真核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6.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胞吞、胞吐只能运输大分子物质或颗粒B.逆浓度梯度的运输可属于主动运输C.RNA通过核孔进人细胞质没有穿过生物膜D.温度对各种跨膜运输方式可能都有影响7.酶是细胞内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酶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氨基酸B.离开细胞后,酶仍具有生物活性C.唾液淀粉酶的保存温度是37℃D.酶的活性与底物浓度呈正相关关系8.下列关于用鲜菠菜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该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CaC0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B.即使菠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色素C.为获得10 mL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人10mL无水乙醇研磨效果最好D.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剂挥发而消失9.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能力随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髙而减弱B.细胞衰老过程存在着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细胞凋亡有助于机体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D.癌细胞是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繁殖的细胞10.以下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式图,在①〜⑤中应当用双向箭头表示的有几处A.1处B.2处C.3处D.4处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尿病患者口服胰岛素溶液可起到降血糖的作用B.内环境的稳态就是其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C.兴奋沿反射弧的传递过程离不开内环境的参与D.浆细胞能够识别抗原,但是没有特异性12.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手指接触到针尖而产生痛觉不属于反射B.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C.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缩手反射不能完成D.大脑皮层H区受损会导致听不见声音14.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激素是具有高效性的生物活性物质,,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14.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B.出汗有利于体温维持稳定C.汗腺导管重吸收Na+不需要消耗ATPD.此过程中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强15.生长抑素(SS)是一种由14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多肽,由下丘脑合成释放,可直接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长抑素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属于拮抗关系B.生长抑素与甲状腺激素都只分布在相应的靶器官处C.生长抑素有13个肽键,水解时可消耗13个水分子D.下丘脑能合成分泌多种激素,垂体只能分泌TSH16.艾滋病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传染病,现在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杀手”,下列属于艾滋病传播“高危行为”的是A.吸毒时与毒友共用注射器B.与艾滋病人同桌进餐C.与艾滋病人拥抱D.被叮咬过艾滋病人的蚊虫叮食17.对胚芽鞘做如右图所示处理后,其变化情况可能是A.向左弯曲B.向右弯曲C.直立生长D.不生长也不弯曲18.有关“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B.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C.处理时应该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或沾蘸插条的基部D.用于扞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生根19.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B.适当喷洒2,4一D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C.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D.该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受到环境因素的调控20.假定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牛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一高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一高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一高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5小题,1~34每小题1分,35~45每小题1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2.如图为人体中部分体液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表示细胞内液B.甲渗入乙中的量少于渗入丙中的量C.肝细胞周围的液体是甲D.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3.下列对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指体液B.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C.内环境是组织液、血浆、淋巴和细胞内液D.内环境是指细胞内液4.孕妇身体浮肿是司空见惯的事,快生产的时候,孕妇本来是36码的脚,却穿着42码的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少B.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少C.血液中尿素含量多 D.血液中无机盐含量多5.每年高三同学们都要进行“子龙大桥”16千米远足,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磨练了意志.但长时间行走可能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6.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7.下表是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该男子可能患有高血脂,应不吃脂肪,多吃糖类食物C.该男子可能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细胞代谢速率偏低D.血浆的生化指标应保持不变,否则将引起代谢紊乱8.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割断d,刺激b,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不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9.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B.有些刚被救出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C.因严重缺水,幸存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D.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伤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10.此时的你正在专心作答试题,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①下丘脑②大脑皮层H区③大脑皮层S区④大脑皮层V区⑤大脑皮层W区.A.④⑤B.③④C.②③D.①③11.如图所示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和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A.B.C.D.12.关于人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的直接支配B.胰岛素的合成需要mRNA和核糖体的参与C.肾小管上皮细胞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之一D.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13.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如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A.B.C.D.14.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脊髓、下丘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位于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15.“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16.尿崩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抗利尿激素(九肽激素)的生产或作用异常,使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产生障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激素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通透性减小B.尿崩症患者常表现出多尿和多饮的症状,是由于其尿液渗透压较大C.若尿崩症因肾小球对该激素的反应障碍导致,在血浆中该激素的含量可为正常值D.若尿崩症由该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量的减少导致,则可以通过口服该激素来治疗17.4名受试者分别口服100g葡萄糖后,在180min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a代表高胰岛素血糖症患者的血糖含量变化B.4条曲线在前30 min内血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C.b在120 min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转化为糖元及非糖物质D.c,d代表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18.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如图是其发病机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19.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20.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吸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B.出汗有利于体温维持稳定C.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21.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22.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和淋巴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23.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毛细淋巴管上皮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与淋巴B.内环境中多余的水分主要通过尿液或汗液排出C.人在寒冷环境中,皮肤的毛细血管处于舒张状态D.感冒病毒的入侵不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24.某同学在上体育课时突然晕倒,医生在其静脉内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供给水分 B.供给全面营养C.供给能源 D.维持细胞渗透压25.下列关于神经传导和相关结构与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A.突触小体能够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转变B.突触传递可能是上一个神经元对下一神经元抑制作用C.感受器是感觉神经元末梢,效应器是运动神经元末梢D.感受器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刺激,形成感觉26.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正确的是()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比较局限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地位平等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27.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C.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D.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28.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注射“流感”疫苗预防感冒B.吞噬细胞吞噬抗原与抗体复合物C.注射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D.皮肤接触花粉出现红斑和瘙痒感29.下列有关抗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抗体包括抗毒素、干扰素等,它能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的反应B.抗体的化学本质多为蛋白质,少部分是RNAC.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也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D.人体内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与外分泌液中也有30.在制备蛇毒(抗原)抗毒素(抗体)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A.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B细胞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31.下列有关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突触前膜通过主动运输释放神经递质B.由于机体免疫过强,过敏反应时常引起细胞损伤和组织水肿C.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水盐平衡中枢兴奋形成渴觉D.学习是人和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不断接受环境刺激形成新行为的过程32.下列有关人体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极端炎热的环境中,人体不能只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B.人体大量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排尿量减少C.机体通过反馈调节的方式使血液中激素水平维持相对稳定D.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33.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侧压力,即血压.参与降压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别是()A.压力感受器和心脏 B.压力感受器和心脏、血管C.温度感受器和心脏、血管D.压力感受器和血管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调节人体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②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③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④肾上腺素药物可以口服;⑤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强,会导致神经纤维上变为静息电位.A.①③⑤ B.①④C.①②③ D.③④⑤35.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C为组织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A端相连接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B.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时,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36.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37.关于人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以碳链为基本骨架②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蓝色③促进肝糖原分解④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38.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39.如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40.给正常生活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出现休克现象,要使其及时复苏可注射适量的()A.甲状腺激素B.葡萄糖液 C.生理盐水 D.生长激素41.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骄阳似火的夏天中午,建筑工人在工地工作时,为了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有()A.皮肤的血流量减少 B.汗腺分泌增强C.皮肤血管收缩 D.汗腺分泌减少42.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人体所有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B.①过程发生后,胰高血糖素随即升高C.胰岛素能促进靶细胞完成②和③过程D.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促进⑤过程43.“生命在于运动”,人在运动时会出现()A.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大量积累使血浆pH明显下降B.血糖浓度下降,胰岛A细胞活动逐渐增强C.小脑中的呼吸中枢兴奋,呼吸运动加强D.下丘脑有控制着运动的高级中枢44.下列关于人体内胰岛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协同调节人体血糖平衡B.口服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C.胰岛素是靶细胞膜表面受体接受的信息分子D.胰岛素能抑制肝糖原和肌糖元分解补充血糖45.人体肌肉细胞产生的CO2,经过血浆、肺泡呼出体外至少要穿过几层生物膜()A.7层B.5层C.11层D.9层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44分)46.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填标号)______.(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______层磷脂分子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3)正常人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______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如何变化?______.(4)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会增多[______]______.47.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态时,体内的一些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人体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稳态.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为______调节.(2)在遇到危险的环境时,人常常会出现瞳孔放大、手心出汗等紧张现象.这是因为在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______作用.(3)当人处于悲伤、紧张等感知刺激下,易受病毒感染,这一作用的机理是______.(4)由图乙可知:稳态的实现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通过细胞产生的______(物质)联系的.48.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通常情况下,图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据图回答.(1)神经元内合成Kp的细胞器是______.Kp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器官A是______.(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①反馈调节,Kp释放量______,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的生理意义是______,促进排卵.49.目前我国有1.2亿人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约有1600万.乙肝病毒简称HBV,完整的HBV是由一个囊膜和一个含有DNA分子的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乙型肝炎病毒的“”肝病毒时,能够产生上述细胞的细胞主要是______.(2)某同学在高考体检时,检测结果是“大三阳”,即出现1、3和5阳性,这一结果表明该同学体内乙肝病毒处于______状态,需要对其治疗.(3)乙肝病毒寄生在人体的细胞中,如果人体免疫系统消灭乙肝病毒首先通过细胞免疫的话,那么效应T细胞的主要作用是______.(4)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遗传学家布卢姆伯格偶然从一位澳大利亚血友病患者血液中发现一种抗原,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后证明其为乙肝病毒的衣壳,因此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澳抗的来源可能是______或HBV入侵的肝细胞裂解后未组装的过剩的蛋白颗粒.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一高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5小题,1~34每小题1分,35~45每小题1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概念、内环境的作用、理化性质和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的综合考察,梳理环境概念、内环境的作用、理化性质和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结合选项分析解答.【解答】解:A、内环境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不是增加,A错误;B、内环境的缓冲体系主要由H2CO3和NaHCO3构成,B错误;C、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代谢的场所在细胞内,内环境是细胞外液,C错误;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D.2.如图为人体中部分体液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表示细胞内液B.甲渗入乙中的量少于渗入丙中的量C.肝细胞周围的液体是甲D.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叫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所以图中甲是组织液、乙是血浆、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解答】解:A、乙是血浆,A错误;B、甲渗入乙血浆中的量多于渗入丙淋巴中的量,B错误;C、肝细胞周围的液体是甲组织液,C正确;D、丁液细胞内液中O2浓度比组织液中低,D错误.故选:C.3.下列对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指体液B.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C.内环境是组织液、血浆、淋巴和细胞内液D.内环境是指细胞内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解答】解:A、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A错误;B、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B正确;C、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C错误;D、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D错误.故选:B.4.孕妇身体浮肿是司空见惯的事,快生产的时候,孕妇本来是36码的脚,却穿着42码的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少B.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少C.血液中尿素含量多 D.血液中无机盐含量多【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解答】解:孕妇身体浮肿主要是由于孕妇吸收的营养要供给孕妇和胎儿利用,往往会造成营养不足,由于蛋白质不能在体内储存,故会造成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造成组织水肿.故选:A.5.每年高三同学们都要进行“子龙大桥”16千米远足,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磨练了意志.但长时间行走可能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解答】解:水泡中液体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组织液可单向渗透到淋巴管形成淋巴,也可和血浆双向渗透.因此,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故选:D.6.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由题意分析,当血钙浓度下降时促进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的,从而使血钙浓度上升;当血钙浓度上升时促进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从而使血钙浓度下降.两种激素的作用相反,表现为拮抗关系.【解答】解:A、血钙含量降低会引起肌肉抽搐,血钙含量高会引起肌肉乏力,A正确;B、由题意分析,当血钙浓度下降时促进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的,从而使血钙浓度上升;当血钙浓度上升时促进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降钙素,从而使血钙浓度下降.两种激素的作用相反,表现为拮抗关系,B错误;C、根据题意分析,人体血钙浓度在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的共同调节下维持相对平衡,而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C正确;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D 正确.故选:B.B.该男子可能患有高血脂,应不吃脂肪,多吃糖类食物C.该男子可能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细胞代谢速率偏低D.血浆的生化指标应保持不变,否则将引起代谢紊乱【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洛阳市高中生物必修一月考试卷(含答案)

洛阳市高中生物必修一月考试卷(含答案)

洛阳市高中生物必修一月考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设水稻和番茄幼苗吸收量相等)。

据图判断错误的是A.水稻不需要Ca2+而排出,结果浓度变大SiO的载体多于Mg2+载体B.水稻4-4SiO需求量较少C.番茄对4-4D.植物细胞吸收矿质离子有选择性2.图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分离结果示意图,甲为新鲜菠菜叶色素提取液分离的结果,①~④表示色素的种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研磨时加入CaCO3过量会破坏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③C.分离时滤液细线应浸没在层析液中D.乙可能为衰老菠菜叶色素提取液分离的结果3.为了证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5组实验,分别选择一定的试剂进行检测,下列有关实验方案和检测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组别①②③④⑤酶蛋白酶蛋白酶淀粉酶淀粉酶淀粉酶反应物蛋白质淀粉蛋白质淀粉麦芽糖A.①和③对比,用双缩脲试剂检测;①中不变紫色,③中呈现紫色B.③和④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水浴加热下③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④中出现砖红色沉淀C.②和④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水浴加热下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④中出现砖红色沉淀D.④和⑤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水浴加热下④和⑤中均出现砖红色沉淀4.如图表示人体内某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则反应速率上升B.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浓度C.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D.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B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5.太阳能是几乎所有生命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源头,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B.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氢和ATP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氧元素来自CO2D.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以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原料消耗或产物生成的数量来定量地表示6.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是生物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B.草履虫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C.动物和植物的生命系统层次不完全相同D.生物的生活环境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7.将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核苷酸、五碳糖、碱基B.核苷酸、磷酸、碱基C.核糖、磷酸、碱基D.脱氧核糖、磷酸、碱基8.下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选项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细胞管腔中Na+→上皮细胞上皮细胞中氨基酸→组织液A主动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B被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C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D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A.A B.B C.C D.D9.肠腺细胞能够分泌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脂肪酶的分泌与高尔基体有关B.合成和分泌脂肪酶的过程不消耗能量C.肠腺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脂肪D.脂肪酶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10.伞藻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绿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假根内。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生物9月月考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生物9月月考试题

洛阳一高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9月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入后面答题卡。

)1、下列事实中,没有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A、HIV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B、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C、草履虫会逃避有害刺激D、父母亲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2、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3、人们经常食用的牛、羊、猪等肉类和白菜、土豆等蔬菜,经消化吸收后,其中的成分大多被转化为人体自身的一部分,其根本原因是()A、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B、在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大体相同C、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D、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含量大体相同4、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D、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5、下列有关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B、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C、把视野调亮,图像才清晰D、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6、下列有关细胞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从原子、分子到生物圈的各个层次B、DNA只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C、构成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主要化合物是有机物,水和无机盐在活细胞中并不重要D、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7、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A、细胞核B、核糖体C、叶绿体D、溶酶体8、乳酸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重要区别是()A、前者无细胞壁,后者有细胞壁B、前者比后者结构复杂C、前者无核膜,后者有核膜D、前者无染色体,后者有染色体9、“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滴加吡罗红染液B、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接着用染色剂染色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D、先用低倍镜找到清晰的细胞后,直接换上高倍镜观察10、如图所示是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的几个视野,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甲乙丙丁A、乙视野最暗,甲视野最亮B、乙可用粗准焦螺旋C、移动玻片才能观察到视野丙D、观察顺序是甲→丁→丙→乙11、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12、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B、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C、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而不是碳D、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13、有关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B、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组成不同的多肽链C、将抗体溶于NaCl溶液中会造成其生物活性的丧失D、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可折叠成不同的空间结构14、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不同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C、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蔗糖是淀粉的水解产物之一,麦芽糖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之一15、下列关于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琢鄄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8个肽键B、蛋白质是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C、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D、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16、下列关于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4 种生物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B、都是水溶性物质C、都含 C、H、O、N 这4 种元素D、都是人体细胞中的能源物质17、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一CH2一CH2一COOH),则该多肽()A、有38个肽键B、可能没有游离氨基C、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D、至多有36种氨基酸18、下列关于植物体内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B、水是构成叶肉细胞的重要化合物之一C、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D、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和休眠种子的相同19、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A、798、2和2B、798、12和10C、799、1和1D、799、11和920、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数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糖类并释放能量,能直接利用的糖类是葡萄糖B、在人和动物皮下含量丰富的储能物质是糖原C、豌豆叶肉细胞的核酸彻底水解产物有4种D、脂质中的胆固醇是对生物体有害的物质21、下列关于蛋白质功能的举例合理的是()A、催化--抗体B、运输--胃蛋白酶C、调节--胰岛素D、免疫--血红蛋白22、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中,在仙人掌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蛋白质B、水C、脂质D、糖类23、谷胱甘肽(C10H17O6N3S)是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的三肽,它是由谷氨酸(C5H9O4N)、甘氨酸(C2H5O2N)和半胱氨酸经脱水缩合而成,则半胱氨酸可能的分子式是()A、C3H3NB、C3H5ONSC、C3H7O2NSD、C3H3O2NS24、狼体内有a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兔体内有b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

第一高级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扫描(2021年整理)

第一高级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扫描(2021年整理)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扫描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扫描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扫描版)的全部内容。

河南镇平一高2018春期高一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28。

基因型为AaX B y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

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

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35。

下列有关计算结果,错误的是()A.DNA分子上的某个基因片段含有600对碱基,由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最多含有的氨基酸数为200个B.将一个被15N标记的噬菌体(含一个双链DNA分子)去侵染含l4N的细菌,噬菌体复制3次后,则含有15N标记的噬菌体占总数的l/8C.在某双链DNA分子的所有碱基中,鸟嘌呤的分子数占26%,则腺嘌呤的分子数占24%D.某双链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C+G)=0.4,上述碱基比例在其互补单链中也是0.436.由n个碱基对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m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为( )37.将牛催乳素基因用32P标记后导入小鼠乳腺细胞,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的基因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1.以下各组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同的是A.脂肪酸、脂肪酶B.磷脂、核酸C.丙酮酸、丙氨酸D.糖蛋白、肝糖原2.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4 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 DNA 含量相同B. 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C. 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D. 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3.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一CH2一CH2一COOH),则该多肽A.有38个肽键 B.可能没有游离氨基C.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 D.至多有36种氨基酸4.下列有关糖类、脂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麦芽糖、蔗糖、纤维素、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B.脂质分子中氢的含量少于糖类,而氧的含量更多C.在一个mRNA分子中,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糖类、脂质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5.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C.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6.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蛋白质的核苷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可以产生水B.细胞内ATP的合成都在生物膜上完成C.脂肪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D.真核生物含有两种核酸,原核生物含有一种核酸7.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核糖可作为原料参与合成RNA和ATPB.性激素、维生素D属于固醇类物质C.tRNA为单链结构,分子内不存在碱基对D.酶在催化反应前后,其分子结构不变8.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能进行中心体的复制B.乳酸菌细胞壁的合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C.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将全部被排出细胞外D.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合成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进行的9.下图为小麦和蓝藻的细胞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蓝藻细胞与小麦细胞都含有生产蛋白质的车间B.蓝藻与小麦都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蓝藻细胞与小麦细胞在结构上的一个相同点是都有细胞壁,但细胞壁的成分有差异D.这两类细胞都具有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其形成都与核仁有关10.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根据作用的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B.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质量百分比)中,因水的含量多,故O的含量最多,H次之C.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也不同,如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比休眠种子高D.许多种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如哺乳动物的血钙太低,会出现肌无力症状11. 下图是将某油料作物种子置于温度、水分、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过程中干重的变化情况。

河南省洛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7月份) 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洛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7月份)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共50分,1-40题每题1分,41-45每题2分)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成分的归类,错误的是()A.细胞代谢废物类:尿素、二氧化碳等B.有机大分子类:血浆蛋白、呼吸酶等C.免疫物质类:抗体、淋巴因子等D.营养小分子类:葡萄糖、氨基酸等2.在人体内,下列哪些过程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神经递质、激素的合成②丙酮酸的氧化分解③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④淀粉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通过尿和汗排泄废物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C.血液运输氧和废物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速率加快4.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C液增加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只有淋巴C.A液成分与B液、C液成分相比,含蛋白质较多D.A液中的O2浓度比C液中高5.下列有关内环境的意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B.血糖浓度和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保证细胞的能量供应C.只有温度和PH值都在适宜范围内酶才能发挥催化作用D.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6.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很强,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稳态也可以维持平衡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C.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调节网络D.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不变的状态7.下列关于右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就是图中的内环境B.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C.大气、气温属于图中的外界环境D.图中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可以直接进入细胞8.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①~⑤的名称依次是()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9.如图表示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分析一下BC段变化的原因()A.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B.乳酸与血液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C.乳酸与碳酸钠完全反应D.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10.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C.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必然会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11.“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12.以下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测出的是动作电位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13.下为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手缩回来后并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A为效应器,E为感受器B.未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神经纤维A处的电位分布为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C.由图可判定乙中兴奋可传至甲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14.外科手术时,对病人使用的麻醉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由此判断,麻醉药的作用部位在()A.细胞体B.轴突 C.突触 D.树突15.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内容物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到②处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D.③上的特异性受体属于内环境的成分16.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17.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阐述,正确的选项是()①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②激素是有机分子③作用后立即被灭活④血液里含量极少,但对动物起重要的调节作用⑤激素是信息分子⑥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多种生命活动.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D.②④⑤⑥18.下列选项中不可以在人体内同一腺体中合成的物质是()A.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胰高血糖素、胰蛋白酶C.性激素、促性腺激素D.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19.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A.蛋白质合成增加,葡萄糖利用增加B.蛋白质合成增加,葡萄糖利用减少C.蛋白质合成减少,葡萄糖利用增加D.蛋白质合成减少,葡萄糖利用减少20.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可以通过分泌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进而调节血糖B.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C.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可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D.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的激素的负反馈调节21.如图为水平衡调节图解,据图判断A、B、C依次为()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集合管B.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渴觉中枢C.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D.渴觉中枢、肾小管集合管、抗利尿激素22.如图表示的是某一种激素的每日浓度变化,其可能是()A.甲状腺激素B.胰高血糖素C.胰岛素D.生长激素23.下列关于人体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通过反射,神经系统能感受病原体的侵入并启动免疫反应B.激素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但只对特定的靶细胞发挥作用C.抗体必须借助体液的运输才能发挥作用,属于体液调节D.淋巴因子和溶菌酶都是淋巴细胞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活性物质24.已知成人体内的肝糖原含量一般不超过150g,有一成年男子参加长跑运动,历时2h,每小时消耗葡萄糖350g,则在2h的长跑过程中,能表示此人体内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是()A.B.C.D.25.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26.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D.特异性免疫,抗原27.小儿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由于个体内B细胞成熟过程受阻,无法产生抗体,患儿出生六个月后,来自母体的抗体耗尽而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病属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B.该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正常C.该病可以通过注射减毒疫苗的方式进行治疗D.患病原因可能是B细胞分化受阻28.当某抗原侵入人体时,会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浆细胞都能识别该抗原B.吞噬细胞吞噬并分解该抗原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C.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经淋巴因子作用能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都能产生淋巴因子29.下列关于吞噬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B.富含溶酶体,其水解酶能将吞入的物质水解C.吞噬病原微生物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可参与构成第一、二道防线30.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3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可以使胚芽鞘尖端产生吲哚乙酸,并可以传递到达胚芽鞘下部的伸长区,从而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引起向光弯曲生长B.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并可以透过琼脂片向下运输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下部产生的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确实是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3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常人体内的胰岛素、呼吸酶都是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发挥作用B.血浆和淋巴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D.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生长素不能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33.顶端优势现象的原因是()A.顶端阳光充足有利于生长B.顶端蒸腾作用强,水肥多C.顶端产生生长素多促进生长D.顶端产生生长素向侧芽运输,抑制侧芽生长34.1914年,匈牙利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生长素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35.如图表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的影响,“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一句中,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A.大于A的浓度、小于A的浓度B.大于C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C.大于B的浓度、小于B的浓度D.大于A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36.生长素浓度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是()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根的向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37.在农业生产上,2,4﹣D可用于麦田除草,其原理是()A.高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 B.高浓度时抑制杂草生长C.低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 D.高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38.体液调节中,激素从内分泌腺产生之后,通过体液传送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下面激素与靶细胞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甲状腺激素与下丘脑细胞B.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垂体细胞C.胰高血糖素与骨骼肌细胞D.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细胞39.关于胰岛素作用的认识,正确的是()A.没有胰岛素,葡萄糖将不能进入细胞B.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障碍,但氧化分解正常C.胰岛素不足,糖元合成减少,但细胞供能正常D.胰岛素不足,细胞供能障碍,而此时非糖物质转化而来的葡萄糖却增多40.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大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大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小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小41.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42.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①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C.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①进行免疫预防D.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43.把栽有小麦幼苗的小花盆放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装置按图示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一段时间后,整个小麦幼苗的形状如下列图中的()A .B .C .D .44.神经递质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开启或关闭,造成离子通透性的改变,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假如某一神经递质会使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使氯离子进入细胞内,由此会( )A .使细胞膜膜内电位变正B .使钠离子通道开放C .使膜电位差维持不变D .抑制细胞兴奋45.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随着曲线a 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B .曲线b 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C .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 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D .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 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二、非选择题(共50分)46.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1)当兴奋到达b 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为 .当兴奋到达c 点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 .(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 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 .(3)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 .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 细胞增殖分化为 .47.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调节.乙酰胆碱属于(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结合才能发挥作用.(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答出一个特点即可).48.如图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示意图,a、b、c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图中物质d为,细胞b的名称是,在人体内可以来自.(2)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3)当对抗原的免疫经过过程⑤⑥时,人体内产生d的主要特点是.49.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2)由图1的结果(填“能”或“不能”)判断0.5u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为探究0.5u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u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种培养基.(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Z三中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①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作用.②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2017-2018学年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0分,1-40题每题1分,41-45每题2分)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成分的归类,错误的是()A.细胞代谢废物类:尿素、二氧化碳等B.有机大分子类:血浆蛋白、呼吸酶等C.免疫物质类:抗体、淋巴因子等D.营养小分子类:葡萄糖、氨基酸等【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解答】解:A、尿素、二氧化碳等产生后进入组织液和血浆,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B、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但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抗体、淋巴因子等分泌后进入细胞外液,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D、葡萄糖、氨基酸等吸收后进入血浆,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故选:B.2.在人体内,下列哪些过程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神经递质、激素的合成②丙酮酸的氧化分解③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④淀粉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对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的总结,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能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液内的反应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解答】解: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正确;②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②正确;③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血浆中,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③错误;④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消化道内的液体不是体液,淀粉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④正确.故选:B.3.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通过尿和汗排泄废物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C.血液运输氧和废物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速率加快【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解答】解:A、内环境中的代谢废物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正确;B、食物残渣没有进入内环境,与内环境的稳定无关,B错误;C、内环境中的养料和废物需要血液运输,C正确;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加速排出多余的CO2,使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B.4.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C液增加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只有淋巴C.A液成分与B液、C液成分相比,含蛋白质较多D.A液中的O2浓度比C液中高【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由图可知,A为血浆,B为淋巴,C为组织液.1为毛细血管壁,2为毛细淋巴管壁,3为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组织液一部分形成淋巴,淋巴最终回流到血浆中.【解答】解:A、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造成血浆渗透压下降,此时血浆中的水分会大量流入组织液,造成组织水肿,即C液增加,故A正确;B、2结构的细胞是指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和组织液,故B错误;C、据图可知,A为血浆,B为淋巴,C为组织液.血浆和组织液、淋巴的主要区别就是蛋白质含量不同,血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故C正确;D、由氧气的运输途径可知,氧气先由血浆,然后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中,而又因为氧气是自由扩散,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所以A液中的O2浓度比C液中高,故D正确;故选:B.5.下列有关内环境的意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B.血糖浓度和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保证细胞的能量供应C.只有温度和PH值都在适宜范围内酶才能发挥催化作用D.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解答】解: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错误;B、血糖浓度和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保证细胞的能量供应,B正确;C、酶活性受温度和pH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只有温度和pH值都在适宜范围内酶才能发挥催化作用,C正确;D、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的缓冲物质(如HCO3﹣、HPO42﹣等离子)有关,D正确.故选:A.6.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很强,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稳态也可以维持平衡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C.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调节网络D.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不变的状态【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知识.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集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人维持稳态的条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当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引起细胞代谢紊乱,A错误;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B正确;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C错误;D、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D错误.故选:B.7.下列关于右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河南省洛阳一高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洛阳一高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一高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1.(2分)(2013秋•邵阳县校级期中)与人体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是()A.体液B.细胞内液C.消化液D.细胞外液2.(2分)(2014春•洛龙区校级月考)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织液和血浆所含成分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代谢废物的含量B.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C.细胞依赖于内环境生存,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与维持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由Na+、Cl﹣的含量决定3.(2分)(2013•梅州一模)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4.(2分)(2011秋•中山期末)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5.(2分)(2008•宁夏)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6.(2分)(2012秋•岐山县期末)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7.(2分)(2003•上海)某人要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8.(2分)(2013•普陀区一模)当人看见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9.(2分)(2008•南京二模)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的方式形成突触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10.(2分)(2013•天津校级模拟)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A.B.C.D.11.(2分)(2011•雁塔区校级三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12.(2分)(2014秋•合阳县期末)当人体长时间大量运动后,血液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会大量消耗,此时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活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A.胰岛A细胞和B细胞的活动都加强B.胰岛A细胞和B细胞的活动都减弱C.胰岛B细胞的活动加强,胰岛A细胞的活动减弱D.胰岛A细胞的活动加强,胰岛B细胞的活动减弱13.(2分)(2013秋•进贤县期末)如果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则可能导致()①体温调节能力下降②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③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④影响渴觉的形成.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14.(2分)(2014•咸阳模拟)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15.(2分)(2008•静安区模拟)某人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引起了线粒体原有功能的改变,即虽然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及电子传递但很少有ATP的形成.根据这一事实,可以预料此人()A.食量小,耗氧量低,肥胖,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B.食量大,耗氧量高,消瘦,皮肤温度比正常人低C.食量大,耗氧量高,肥胖,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D.食量大,耗氧量高,消瘦,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16.(2分)(2008•广东)根据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17.(2分)(2013秋•鲤城区期末)如图表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处产生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B.神经递质是通过自由扩散释放到突触间隙的C.兴奋由a→b→c的传递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D.某些麻醉药可以通过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而发挥作用18.(2分)(2003•江苏)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19.(2分)(2013秋•历城区校级期中)当人体的一些组织器官损伤或发生炎症时,会产生并释放组织胺.该物质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促进血浆渗入组织间隙而形成组织液,造成组织水肿.该物质对血管的调节方式属于()A.血流自动调节B.神经调节C.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调节20.(2分)(2013•立山区校级三模)现有一种含催产素的新药,它能使人们对陌生人产生信赖感.这一新药可能有助于治疗孤独症等疾病.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一种九肽荷尔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催产素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含有9个肽键B.孤独症患者直接口服适量催产素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C.下丘脑中有些细胞不仅能分泌激素,而且能传导兴奋D.催产素参与的调节过程具有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作用时间比较长等特点21.(2分)(2009•海南)下列关于动物机体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C.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与于靶细胞22.(2分)(2014秋•内黄县校级月考)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测它的作用机制是()A.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B.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23.(2分)(2013秋•白城期末)在下列调控机制中,不能使胰岛B细胞兴奋的是()A.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过高B.下丘脑有关神经兴奋C.垂体分泌的某种激素减少D.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升高24.(2分)(2011秋•仪征市校级期末)为了解身体健康状况,甲、乙两人同时空腹做尿液检验.所采尿样标号分别为1号和2号,经斐林试剂测定发现,1号试管混合液煮沸冷却后呈现砖红色,2号试管呈蓝色.下列说法最为严谨的()A.甲出现尿糖,一定是糖尿病患者B.乙不可能是低血糖病患者C.甲健康异常,但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D.这种结果无法说明任何问题25.(2分)(2014春•凤城市校级期中)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B.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神经调节,其中②结构位于大脑皮层C.靶细胞的“受体”是糖被D.靶细胞接受激素的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浓度上升26.(2分)(2014春•凉州区校级月考)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与该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会促使X分泌激素aB.Y除能分泌激素b外,还能分泌生长激素以及多种促激素,因而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C.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素b含量低于正常值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调节作用,间接地促进自身的合成与分泌27.(2分)(2013秋•秦安县期末)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A.增加、增加、减少、不变B.减少、减少、增加、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28.(2分)(2012•福建模拟)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激素;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⑥如图所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均为效应器.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⑤D.④⑤⑥29.(2分)(2014春•洛龙区校级月考)为了确定某种特定激素对小白鼠行为的影响,你认为下列不恰当的操作是()A.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置于相同的环境下培养B.实验组注射特定激素,对照组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C.随机分配小白鼠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是两组的性别比例大体一致D.将小白鼠按性别分成两组,雄性组注射该激素,雌性组作为对照30.(2分)(2009•山东)如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二、非选择题:31.(18分)(2014春•洛龙区校级月考)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呼吸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中的(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兴奋在图(b)中只能由①传至②的原因是.(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的调控.人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激素增加,促使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相关激素;当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调节.(3)人在炎热环境中大量出汗后,细胞产生兴奋,神经细胞兴奋状态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由此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同时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32.(12分)(2014•扶沟县校级一模)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3)脂肪细胞(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33.(10分)(2014春•洛龙区校级月考)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1)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继而促进,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3)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此时骨骼肌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是,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高血糖素增加,肾上腺分泌的增加,使血糖快速补充.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一高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1.(2分)(2013秋•邵阳县校级期中)与人体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是()A.体液B.细胞内液C.消化液D.细胞外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人体细胞必需通过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解答:解:人体细胞都生活在内环境中,细胞不能与外界直接进行物质交换,必需通过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及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2分)(2014春•洛龙区校级月考)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织液和血浆所含成分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代谢废物的含量B.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C.细胞依赖于内环境生存,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与维持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由Na+、Cl﹣的含量决定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1、内环境稳态是指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解答:解:A、组织液和血浆所含成分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A错误;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B错误;C、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同时细胞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与维持,C正确;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内环境稳态,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作用;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生理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2分)(2013•梅州一模)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叫体液,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为组织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渗入淋巴的量少于于组织液渗回组织液渗入的量,因为组织液渗入淋巴是单向的组织液渗入血浆是双向的.所以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细胞内液,D为淋巴.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其中突触间隙是神经细胞(组织细胞)之间的液体.解答:解:①、由图示可知,A、B、C、D依次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①错误.②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即神经细胞之间的组织液,②正确.③由于血浆渗透压的维持主要是血浆蛋白和无机盐,所以A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③错误.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蛋白质水解酶一般存在于消化液、溶酶体中,④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间的物质交换,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4.(2分)(2011秋•中山期末)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解答:解: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B、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B正确;C、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在短期内会使组织液减少,不引起组织水肿,C错误;D、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以组织水肿为题材,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特别是渗透压,能合理解释各种现象引起的组织水肿问题.5.(2分)(2008•宁夏)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其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人在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从而使血液的酸碱度下降,但由于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H2CO3和NaHCO3,所以碱性NaHCO3来缓冲调节血液pH,使之处于平衡状态.解答:解:人在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从而使血液的酸碱度下降,但由于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H2CO3和NaHCO3,所以碱性NaHCO3来缓冲调节血液pH,使之处于平衡状态.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6.(2分)(2012秋•岐山县期末)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考点: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反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反射弧完整和一定条件的刺激.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需要神经递质参与,且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解答:解:A、反射活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即完整的反射弧和适宜的刺激,A正确;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B错误;C、反射活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即完整的反射弧和适宜的刺激,C正确;D、一个反射弧至少由2个神经元组成,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要神经递质参与,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射、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首先要求考生识记反射的类型及反射活动发生的条件;其次还要求考生识记突触的结构,明确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需要神经递质参与且单向传递,再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7.(2分)(2003•上海)某人要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分析:冲动在反射弧中传导方向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脊髓中分灰质和白质,白质在外,连接传入神经和大脑;灰质在内,连接传出神经.解答:解:“有感觉”说明感受器和传入神经没问题.“下肢运动障碍”,说明效应器是下肢肌肉,而伤在腰部,下肢肌肉未损伤,说明效应器没损伤.冲动从传入神经进入神经中枢后,先进入白质,再传到大脑,这样就会有感觉,然后经信号处理后经灰质传出到达效应器,如果受伤的地方在灰质,则会出现有感觉无效应的现象,所以神经中枢可能受伤.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首先要求考生识记反射弧的组成;其次采用排除法,根据题干信息“有感觉”、“下肢运动障碍”排除感受器、传入神经和效应器,再进一步选出正确的答案,有一定难度,也属于易错题.8.(2分)(2013•普陀区一模)当人看见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考点:反射的过程.分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条件反射题,人看到酸梅时,酸梅的色泽、形态大小等特征,刺激人的视网膜,让人知道是酸梅,从而形成条件反射,并分泌会大量唾液.解答:解:A、感知酸梅,形成条件反射,其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A正确;B、唾液大量分泌是唾液腺的活动,所以唾液腺是效应器,B正确;C、酸梅的色泽是引起条件发射的条件之一,另外还有形态大小等特征,并且色泽直接刺激的是视网膜,而非直接刺激中枢神经,C错误;D、在这一过程需要多个神经元细胞的参与,兴奋在多个神经元之间传递,发生“电。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为了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含氧量下,测定了一定大小新鲜菠菜叶片的二氧化碳释放量,其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为相对值)。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研究人员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温度、含氧量分别为10 ℃、1.0% 的条件下测得的数据最可能是错误的B.为了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在实验环境条件上应特别注意的是光照,使实验环境处于光照状态C.表中数据反映出当氧含量从20%上升到40%时,植物的呼吸强度一般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受酶或线粒体数量的限制D.就表中数据分析,蔬菜长期贮藏的最佳环境控制条件为温度10 ℃、氧含量为3.0% ,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参考答案:B2. 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③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A.①② B.③④ C.②③D.①④参考答案:D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癌变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B. 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会出现变化C. 分化方向不同的细胞中mRNA的种类完全不同D. 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参考答案:C致癌因子引起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导致正常细胞的分类和生长失控而变成癌细胞,A正确;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结构、形态及功能发生改变,B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得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但呼吸酶基因和ATP合成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C错误;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D正确。

洛阳市高中生物必修一月考试卷(含答案)

洛阳市高中生物必修一月考试卷(含答案)

洛阳市高中生物必修一月考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有关如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某种蛋白质中相关基团的数目A.含有两条肽链B.共有126个肽键C.R基中共含17个氨基D.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掉125个水分子2.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内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4种色素B.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C.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可以吸收红光和蓝紫光D.叶绿体中只有叶绿素吸收的光能才能用于光合作用3.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片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B.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C.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可以使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D.可以观察到分裂后期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缓慢移动的过程4.下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

图乙表示水稻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C.图甲中的c和图乙中的f点对应D.图乙中,eg段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外因主要是光照强度5.下列关于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一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用层析液分离色素B.加入的碳酸钙可以保护色素不被破坏C.层析时,滤液细线要浸入层析液的液面以下D.层析后,在滤纸条上可以得到4个色素带6.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叶绿体来源于原核生物,故其内有核糖体、DNA、RNAB.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C.图中叶绿体的两层膜成分上有差异D.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藻为原始真核生物提供了有机物7.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宁一高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5小题,1~34每小题1分,35~45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2.如图为人体中部分体液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乙表示细胞内液B.甲渗入乙中的量少于渗入丙中的量C.肝细胞周围的液体是甲D.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3.下列对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内环境是指体液B.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C.内环境是组织液、血浆、淋巴和细胞内液D.内环境是指细胞内液4.孕妇身体浮肿是司空见惯的事,快生产的时候,孕妇本来是36码的脚,却穿着42码的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少B.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少C.血液中尿素含量多D.血液中无机盐含量多5.每年高三同学们都要进行“子龙大桥”16千米远足,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磨练了意志。

但长时间行走可能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

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D ) A.组织细胞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6.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

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

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7.下表是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该男子可能患有糖尿病,可服用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B.该男子可能患有高血脂,应不吃脂肪,多吃糖类食物C.该男子可能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细胞代谢速率偏低D.血浆的生化指标应保持不变,否则将引起代谢紊乱8.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不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9.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造成人压着没事,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的情况。

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B.有些刚被救出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无法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C.因严重缺水,幸存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D.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遇难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10.你正在专心作答试题,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A )①下丘脑②大脑皮层H区③大脑皮层S区④大脑皮层V区⑤大脑皮层W区A.④⑤B.③④C.②③D.①③11.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C )A.B.C.D.12.关于人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的直接支配B.胰岛素的合成需要mRNA和核糖体的参与C.肾小管上皮细胞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之一D.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13.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如右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

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 D )14.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脊髓、下丘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位于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15.“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B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不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16.尿崩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抗利尿激素(九肽激素)的生产或作用异常,使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产生障碍。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A.该激素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通透性减小B.尿崩症患者常表现出多尿和多饮的症状,是由于其尿液渗透压较大C.若尿崩症因肾小球对该激素的反应障碍导致,在血浆中该激素的含量可为正常值D.若尿崩症由该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量的减少导致,则可以通过口服该激素来治疗17.4名受试者分别口服100g葡萄糖后,在180min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B )A.a代表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血糖含量变化B.4条曲线在前30min内血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C.b在120min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及非糖物质D.c、d代表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18.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19.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 )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基本无排斥反应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20.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吸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B.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C.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 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21.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 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22.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自由扩散进入血液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23.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毛细淋巴管上皮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与淋巴B.内环境中多余的水分主要通过尿液或汗液排出C.人在寒冷环境中,皮肤的毛细血管处于舒张状态D.感冒病毒的入侵不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24.某同学在上体育课时突然晕倒,医生在其静脉内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A.供给能源B.供给全面营养C.供给水分D.维持细胞渗透压25.下列关于神经传导和相关结构与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B )A.突触小体能够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突触传递可以使上一个神经元对下一神经元起抑制作用C.感受器是传入神经元末梢,效应器是传出神经元末梢D.感受器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刺激,形成感觉26.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地位平等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27.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C.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D.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28.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C )A.注射“流感”疫苗预防感冒B.吞噬细胞吞噬抗原与抗体复合物C.注射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D.皮肤接触花粉出现红斑和瘙痒感29.下列有关抗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人体内的抗体包括抗毒素、组织胺等,它能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的反应B.抗体的化学本质多为蛋白质,少部分是RNAC.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也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D.人体内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与外分泌液中也有30.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C )A.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31.下列有关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突触前膜通过主动运输释放神经递质B.由于机体免疫过强,过敏反应时常引起细胞损伤和组织水肿C.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水盐平衡中枢兴奋形成渴觉D.学习是人和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不断接受环境刺激形成新行为的过程32.下列有关人体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A.极端炎热的环境中,人体不能只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B.人体大量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排尿量减少C.机体通过反馈调节的方式使血液中激素水平维持相对稳定D.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33.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侧压力,即血压。

参与降压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别是( B )A.压力感受器和心脏B.压力感受器和心脏、血管C.温度感受器和心脏、血管D.压力感受器和血管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①调节人体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②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③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④肾上腺素药物可以口服;⑤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强,会导致神经纤维上变为静息电位.A.①③⑤B.①④C.①②③D.③④⑤35.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c为组织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