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济法对经济自由的保护_项佳林

合集下载

论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内在化

论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内在化

论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内在化一、概述经济法作为调整经济关系的重要法律规范,其制定与实施不仅直接关系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在经济法的实际运作中,其外部性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经济法效能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

所谓经济法的外部性,是指经济法在实施过程中,对除直接当事人以外的其他经济主体或社会整体产生的非直接性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将其内在化,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法的积极作用,减少其负面影响。

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内在化,旨在通过明确经济法的价值目标、完善经济法的制度体系、强化经济法的实施机制等方式,将经济法的外部性影响转化为内部激励机制,促进经济法律规范的有效执行。

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尊重经济主体的自主权利,同时兼顾社会公共利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经济法的外部性内在化问题愈发复杂多样。

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期为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从经济法的外部性表现入手,分析经济法外部性内在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相应的制度设计和实施策略,以期为我国经济法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 阐述经济法的定义、作用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法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国家为了调整、干预和管理经济关系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涵盖了诸如市场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宏观调控、产业政策、财政金融、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旨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法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它有助于维护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

通过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经济法能够有效遏制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激发市场活力。

论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

论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

论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1. 引言1.1 经济法的重要性经济法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明确的经营准则和规范,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保障企业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经济法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为经济主体提供法律保障和规范,还在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经济法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加强经济法的制定和执行,依法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经济法可以规范经济行为,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经济法对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各种经济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保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防止市场操纵、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的发生,维护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经济法可以保护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

经济法为经济主体提供了一套完善的法律规范和保护机制,保护他们的财产权、合同权等合法权益,帮助他们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并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经济法能够促进经济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法规,可以规范经济行为,减少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的现象,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推动经济发展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体现在其能够规范经济行为、保护经济主体的权益、促进经济效率和效益的提升等方面,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经济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

2.2 经济法的目的性价值经济法的目的性价值是指经济法规定的目的和价值所体现出来的意义和作用。

经济法的目的性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经济法的目的性价值在于维护市场秩序和推动经济发展。

通过规定各种经济活动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安排,经济法可以有效地维护市场秩序,防止市场混乱和不正当竞争,同时也可以推动经济活动的合理进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其次,经济法的目的性价值在于保护市场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

经济法规定了市场参与主体的各种权利和义务,保障了他们在市场经济中的合法权益,防止各种不正当行为和经济犯罪对市场参与主体造成损害。

论经济法的独立性

论经济法的独立性

论经济法的独立性——基于对市场失灵最佳克服的视角李昌麒应飞虎[内容提要]市场失灵的本质在于市场的内在缺陷以及经济人的利益失衡,市场失灵是市场非效率的缘由。

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最佳程度的克服。

行政法克服市场失灵存在着价值困境、法域归属困境、行政性偏好困境以及执行机构困境;民法克服市场失灵存在着限权的困境、有限性困境以及作为私法的困境。

而经济法对市场失灵的克服则具有直接限制市场主体私权、直接改变市场主体的利益结构以及公共利益和远视等诸多特有优势。

因此,行政法和民法都不可能代替经济法的功能,经济法具有自身的独立性。

[关键词] 经济法市场失灵效率独立性法律工具的正确选择是市场失灵最佳克服的前提。

作为干预主体的国家在克服市场失灵时首先必须在民法、行政法和经济法之间作出选择,以使市场失灵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修正。

民法和行政法在克服市场失灵过程中具有自身不可克服的局限,而经济法则能显示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因而有获得最佳的干预效率的可能。

所以我们认为,经济法不可能被现有的其它法律所替代,其自身的独立性是客观的,其独立性的存在正是市场及其主体对市场失灵得到最佳克服的要求。

以下分述之。

一、市场失灵的起源与本质1.市场失灵的起源市场与计划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形式。

从17世纪以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开始把市场作为其资源配置的基本形式,因为市场比计划有着更高的配置能力。

市场是一种客观的资源组织形式,故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不存在客观主观化的问题,而计划是一种主观的资源组织形式,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则存在着主观客观化的难题;市场虽然也面临着信息方面的问题,但计划所面临的信息问题更大以至于其自身无法有效运行;市场体制的动力来自于经济人①的私利,这是人性在现有生产力条件下的最集中体现,计划体制的动力则来自于人的公利心以及对权威和权力的服从,而让一个社会中的大部分人丧失自身的主体地位、长期具有公利心并服从于某一主体是有背于人性的。

因此,在现有生产力条件下,市场比计划更合乎人的本性,更能激励市场主体创造财富,更具有信息优势,因而能产生更高的效率,可以说没有市场制度就不会有现今人类的文明。

经济法-晨阳笔记

经济法-晨阳笔记

经济法-晨阳笔记经济法是指国家为了调整经济关系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是一门研究国家通过法律手段调整经济关系的学科,是法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

经济法的基本任务是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和保护经济活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在我国,经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保护国家经济利益,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晨阳是一家专业的经济法研究机构,致力于推动经济法的研究和实践,为国家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提供专业的支持。

晨阳笔记是晨阳机构的一份研究成果,通过对经济法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和观点。

以下将对晨阳笔记中的一些重要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

首先,晨阳笔记对经济法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经济法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理论体系尚不够完善,需要不断地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晨阳笔记指出,经济法的基本理论是经济学和法学的结合,它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法律规范,确保经济活动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

同时,经济法的基本理论还包括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国家干预的原则,要在市场自由和国家干预之间寻求平衡,确保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其次,晨阳笔记对经济法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经济法是一个具体的法律体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完善和调整。

晨阳笔记通过对我国经济法实践的调研和分析,总结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比如,对于市场经济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通过《反垄断法》等法律来进行规范和打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同时,对于金融领域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我国也通过《银行法》、《证券法》等法律来进行规范和监管,保障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这些实践经验对于我国经济法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最后,晨阳笔记还对经济法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和分析。

经济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它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晨阳笔记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法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分析

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分析

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分析作者:邢芳铭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年第08期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市场环境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进行保障和规范。

经济法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的一个法律部门。

经济法的功能不仅反映了我国当前经济法的特征,更体现了经济法的本质。

该文对我国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法律具有其自身的严谨性、规范性、目的性、强制性。

每一个法律部门都是带有特定目的而设置的。

为了实现这一特定目的,每一部门法都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和功能意义。

法的功能不仅要体现门法的特征,更要体现法所属部门的本质。

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经济法来进行宏观调控。

对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进行分析,有助于规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环境,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的稳定发展。

1.经济法的概述经济法是国家及政府经济领导部门运用法律手段对我国市场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和协调,维护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障。

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制定各种经济法。

为了更好稳定社会经济秩序,我国人大代表将经济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七大法律部门之一,与宪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社会法、程序法并列。

针对经济法,其功能不仅成为反映我国政府以及经济部门法特征的主要标志,更体现了政府以及经济部门法的本质。

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功能。

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是为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预设于经济法规范中,通过法律的强制性、规范性对我国社会经济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造成一种积极的客观经济后果,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经济法的重要性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过程中,法治是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

我国通过颁布不同的法律来对我国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而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需要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来进行控制和管理[1]。

论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及其内在化

论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及其内在化

论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及其内在化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及其内在化问题。

外部性,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一个经济主体(个人、公司或政府)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未通过市场交易或价格机制得到反映。

在经济法领域,外部性表现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对市场经济环境、社会公共利益、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本文将分析经济法制定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

经济法的制定是政府对市场行为的规范和引导,其目的在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等。

然而,在制定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利益集团影响、立法技术限制等因素,可能导致法律法规的制定偏离社会最优状态,产生外部性。

例如,过于严格的监管可能抑制市场创新,过于宽松的监管则可能损害消费者权益。

本文将探讨经济法实施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

经济法的实施需要政府机构的监管和执法,但监管和执法行为本身也可能产生外部性。

例如,监管过度可能导致市场僵化,抑制企业活力;监管不足则可能导致市场失序,损害公共利益。

执法不公、滥用职权等行为也可能引发外部性,影响法律的公信力和效果。

本文将研究如何实现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内在化。

外部性内在化是指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将外部性内部化到经济主体的决策过程中,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在经济法领域,实现外部性内在化需要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定程序、提高监管和执法的透明度与公正性、加强市场主体的自律和责任感等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经济法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外部性,提高法律制度的效率和社会认可度。

二、经济法制定外部性的分析经济法的制定过程中,外部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外部性,又称为外溢效应或外部效应,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货币或市场机制反映出来。

在经济法制定过程中,外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法制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密切相关。

经济法救命稻草

经济法救命稻草

经济法救命稻草1. 简介经济法作为法律体系中的一部分,对于维护经济秩序、保护市场竞争、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为经济主体提供了法律保护,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将介绍经济法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2. 经济法的基本概念经济法是国家统一制定并执行的一种法律规范体系,其内容涉及经济组织、经济行为、经济合同等方面。

经济法的制定目标是维护经济秩序、保护市场竞争、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法涵盖了多个领域,如市场监管、金融监管、劳动与就业法律等。

3. 经济法的作用3.1 维护经济秩序经济法对于维护经济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它通过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防止市场垄断、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的发生,保障公平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3.2 保护市场竞争经济法对保护市场竞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它规范了经济主体的行为,例如不正当竞争行为、垄断行为等,保护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合理的市场竞争有助于推动企业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3.3 促进经济发展经济法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它规范了经济组织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保护,增强了经济主体的信心,激发了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活力。

经济法为经济活动提供了稳定的法律环境,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提升了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

4. 经济法对经济发展的意义4.1 调整经济结构经济法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经济发展方向,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例如,通过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产业升级,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法律规范企业环境行为等。

经济法可以在发展中引导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2 保护消费者权益经济法重视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的环境。

通过建立健全的市场竞争法律制度和产品质量监管机制,消费者能够获得合理的价格和质量保障。

这不仅增强了消费者的购买力,还推动了商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促进了市场的良性竞争。

论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

论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

论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经济法是一种具有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的法律体系,其工具性价值主要表现在对经济活动的规范和制约,而目的性价值则在于维护经济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

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经济法具有明显的工具性价值。

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法律规范来约束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自由交易的经济模式,但由于市场参与者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容易导致市场失灵和经济混乱。

经济法通过规范市场行为,保护交易参与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秩序,防止市场出现垄断、欺诈、价格欺诈等不公平竞争行为,保障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二是通过法律规范来约束企业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往往会忽视消费者权益,出现欺诈、虚假广告、不良产品等行为。

经济法通过规范企业行为,强化产品质量和服务标准,制约企业的不当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公平的市场环境。

三是通过法律规范来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经济法能够鼓励创新、鼓励投资、保护知识产权等,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经济法还能够规范经济行为、约束经济部门的利益,提高市场效率,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经济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

一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经济法通过规范经济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措施,可以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防止经济犯罪和不正当竞争,保障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是促进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了社会阶层和贫富差距的加大,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经济法通过规范市场行为、强化公平竞争、保障消费者权益等措施,可以减少社会不公正现象,促进社会和谐和公平正义,建设开放、包容、共享的社会环境。

三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资源。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度开发和恶性竞争往往会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严重威胁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论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

论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

论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内容提要】经济法的价值目标是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心。

但既往研究却过于分散。

从体系化、分层次的角度,可将经济法价值目标体系界分为两个层次:工具性价值包含结果公平、经济安全和体制效率,目的性价值包含可持续发展。

二者相互支持、相互弥补,构成一个完备的经济法价值体系。

【关键词】经济法/价值体系/工具性价值/目的性价值/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价值目标一直是经济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经济法学者们基于自身的理念与价值观,阐释、构建出各自不同的观点。

概言之,可将它们分成以下三种类型:(1)一元论。

持此观点的论者认为,经济法只应具备唯一的代表经济法根本特点与基本精神的价值目标,这一目标或者是“整体效益”,(注:参见欧阳明程:《整体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主导价值取向》,《法商研究》1997年第1期。

)或者是“权力与权利交融的系统化秩序”。

(注:参见李金泽、丁作提:《经济法定位理念的批判与超越》,《法商研究》1996年第5 期。

)(2 )二元论。

持此观点的论者认为,经济法具有相辅相成的双重价值目标,或者是“社会整体效益、公平”,(注:参见莫俊:《现代经济法的价值取向》,《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或者是“社会公平、经济民主”,(注:参见李昌麒、鲁篱:《中国经济法现代化的若干思考》,《法学研究》1999年第3期。

)或者是“公平、效率”。

(注:参见徐士英等:《经济法的价值问题》,载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第1卷,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33~38页。

)(3)多元论。

持此观点的论者认为,仅仅将经济法的价值目标概括为单一的或双重的价值目标,不足以适应经济法规范与制度日益复杂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因此,多元化的价值目标或者是“发展、安全、公平”,(注:参见程信和:《发展、公平、安全三位一体》,《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或者是“实质正义、社会效益、经济民主与经济秩序的统一”,(注:参见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52~158页。

浅谈对经济法的认识

浅谈对经济法的认识

浅谈对经济法的认识现代经济法是指社会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而存在的经济法形态。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市场经济、国家政治、国际环境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传统单纯依靠以“个人本位”为价值取向的民法和以“国家本位”为价值取向的行政法来调整经济活动的制度体系不断受到挑战,其调整的无力与局限性也渐渐凸现出来,因此,以“社会本位”为价值取向(即以介于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平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一种利益为本位)的经济法应运而生。

具体说来,资本主义经济法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因素。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和商品经济的极大发展,需要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去克服和避免市场本身缺陷的不良影响,解决商品生产经营者自身难以解决的各种矛盾,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良性运行。

第二,政治因素。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直接导致了国家对于管理经济的需要和重视,“无为而治”的政府已经不复存在。

例如,为渡过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的“新政”。

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的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紧急银行法》、《证券交易法》、格拉斯-斯蒂高尔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多部法律,还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通过政府的行政力量,将集中起来的社会财富,向社会底层人员分散。

从而使经济逐渐恢复平衡,促进经济恢复。

最终使得美国经济回升,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资本主义危机,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论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

论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

论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经济法是指为了规范市场经济活动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合法规制和指导的法律体系。

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是经济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经济法的适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本文将围绕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进行探讨,从而对经济法体系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

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是指经济法的适用和实施能够达到规范市场经济行为、保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等目的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范市场经济行为。

市场经济是一个自由竞争的经济体系,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会受到市场规律和自身利益的驱使,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和制约,市场经济活动就会失去秩序和规范,容易出现乱象和混乱。

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在于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通过法律的制约和规范,使市场经济活动更加有序和规范。

二是保护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秩序,只有在这样的秩序下,市场主体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经济法通过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保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市场交易的公平和公正,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还在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经济法的实施能够为经济主体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使其能够更好地投资、创业和发展,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基础保障。

经济法的目的性价值是指经济法的设定和运行是以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通过规范市场经济活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等方式达到这一目的。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维护国家利益。

国家是整个市场经济体系的管理者和规制者,国家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应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得到保护和维护。

经济法的目的性价值在于确保国家利益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受侵害,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国家的权益和利益。

浅析经济自由及其与经济法的关系

浅析经济自由及其与经济法的关系

作者: 张莉莉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
出版物刊名: 理论界
页码: 84-85页
主题词: 经济自由 经济法 经济理念 安排方式 经济制度 生产经营 竞争自由 信息自由 经济权利 经济主体 团体 义务
摘要:经济自由既是一种经济理念,又是一种经济制度的安排方式,包含财产自由、生产经营自由、竞争自由、个人和团体的发展自由和信息自由等内容.经济自由贯穿于经济法的各个调整领域.经济法通过对经济主体的经济权利(力)和义务的配置来实现经济自由.。

经济法对现实经济生活的作用分析

经济法对现实经济生活的作用分析

经济法对现实经济生活的作用分析作者:贾俊峰来源:《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年第09期摘要:经济法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经济法能够对市场进行有效地调节和干预,较好地弥补了市场自我调节上的缺陷。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经济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在维持经济有序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全面阐述了经济法的地位作用以及对现实经济生活的影响,以期给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经济法;现实经济生活;作用经济法的本质在于调节经济关系是站在法律层面对国家经济进行有效地调控和规范。

经济法的适用范围既有国家宏观层面,也有市场中观层面,又有企业微观层面。

在经济法中,所有的法律条文都围绕经济活动形成,可以说经济活动是经济法的主体所在。

同时,经济法也为经济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

经濟活动的有序展开离不开经济法的保驾护航,经济活动只有限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

经济法的产生源于国家和政府部门对市场经济的干预。

在一个国家内部,市场往往是脆弱的、具有天生缺陷的,如果没有国家强有力的行政干预,市场就难以有效地运转,国家经济发展将失去方向和指引。

经济法的产生为国家进行市场干预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也为限制和规范市场的行为、确保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了依据和遵循。

可以认为,政府行政手段和经济法律手段在加强市场管理、维护经济运行上,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经济法顾名思义要始终围绕着经济,所以必然会对人们的现实经济生活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经济法在政府和市场之间能够较好地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

政府通过经济法能够对市场进行法律范围内的宏观调控,使得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法律的限制和约束。

1 从经济活动环节看经济法对现实经济生活的作用经济法对经济活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经济活动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上。

从生产上看。

经济法能够消除生产上的障碍,做到了关口前移,在生产主体进入市场上起到了较好的把关作用,有效地消除了潜在的隐患,保证了产品安全和质量。

浅析经济法视阈下的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

浅析经济法视阈下的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

浅析经济法视阈下的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摘要】目前,有关研究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的分别早已很常见,但是深入研究二者关系的论述并不常见,文章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我们应该在经济法视野的基础上去处理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的相互关系,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经济自由;经济效率;经济法目前,对经济自由和经济效率的研究已经屡见不鲜了,但深入探讨二者关系的论述并不常见,本文试图在此方面有所突破。

一、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的关系分析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表现出经济的自由促使了经济效率的提高,却降低了经济自由度和经济效率;反之,在某种程度上经济效率的高低折射出经济自由度的高低。

追根究底应该归纳为自由与效率的一致性反映在我们经济生活中追求的价值,即自由经济生活的效率性。

自由是基本的人权,即人类在解放和发展的道路中持续追求的基本权利,任何社会没有自由那必然是落后的,经济效率追求的是经济主体的效率,是主体在自由基础上的又一次跨越,经济自由是经济主体的首要前提,再由经济自由来经济效率的提高。

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在内在上具有一致性,“经济效率的目标并不把竞争等其他价值排斥在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为其主体提供追求效益的自由和空间。

”二、经济法在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的博弈中生存与发展经济自由和经济效率两者之间相互演变,不断发展,促进了经济法的产生。

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两者也会出现背离,并且它们自身无法修缮,这是经济法存在的必要性,也是经济法调整两者关系的论证性依据。

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持续的经济自由和经济效率的矛盾,这促进二者的动态均衡进而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这一现象是历史的必然。

像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自由和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都是由于过度的偏向一方,这样的现象带来的后果就是经济的动荡混乱甚至会爆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当代各国,包括我国在内,经济法的立法宗旨基本上都是为了保护自身经济的自由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论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

论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

论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
经济法是指国家为了调整和规范经济行为,维护经济秩序和公平竞争的一套法律制度。

它既具有工具性价值,也具有目的性价值。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
1. 调整经济行为。

经济法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对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经济
行为进行调整和规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权益,并规
定了商家应当履行的义务,从而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 维护经济秩序。

经济法通过打击经济犯罪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反垄
断法规定了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行为,禁止垄断、限制竞争等行为,确保市场经济的公平
运行。

3. 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法通过提供法律保护和规范,鼓励和引导各类经济主体的积
极参与经济活动,推动经济发展。

公司法规定了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运营规则,为企业提供
了法律地位和保护,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4.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经济法通过限制和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环境保护法规定了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应当遵守的环境保护要求,保护了环境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

经济法既具有工具性价值,可以通过调整和规范经济行为,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
发展;又具有目的性价值,可以促进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社
会稳定。

经济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
持续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法浅谈

经济法浅谈

经济法浅谈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经济法能发挥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理论界对经济法的地位,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划分始终争论不休。

在对经济法系统学习后,对经济法基础理论进行梳理,以期对经济法有更为深入认识。

并结合实践,从经济法角度探讨治理小摊贩问题的思路。

(一)西方经济法产生的根源通过对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学习,对经济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然而回顾此前的学习过程,发现我们最终将经济法产生的根源和理论源泉基本都归结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国家干预经济的职能应限制在最低范围内,国家应该尊重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因此国家主要充当的是守夜人的角色。

当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严重的市场价格失灵,私人垄断行为否定和扭曲价值规律,因而市场无法发挥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

凯恩斯开始强调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逐渐发展成为“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协同并用。

可以说经济法的诞生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纯粹由民商法调整市场经济遇到障碍的必然结果。

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要求国家干预市场和政府参与经济的反映;是经济管理的现代化与现代国家介入经济生活的必然产物。

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这个角度开始分析经济法,就自身而言受到很大启发,个人觉得这比从公私法传统的部门划分着手,理解得更为深刻。

因为从公私法传统的部门划分入手,得出的结论,就是经济法属于第三法领域,或说社会法,是“公私交融”之法。

虽然这种观点可以凸显出于传统法律部门的区别,然而进一步分析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时就会陷入困境,比如经济法与民法,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如果停留在传统的部门划分标准,其实很难作出明确分割。

(二)中国经济法产生的根源以上主要是对于西方经济法发展历程的简单分析,中国经济法产生的路径与它们有所不同。

论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

论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

论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经济法具有显著的工具性价值。

它通过法律制度和规范来调整和规范经济活动,确保经济社会运行的秩序和稳定。

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法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必要的法律框架和规则,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经济法规范了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是经济法为经济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经济法通过对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的规范,保证了国家经济目标的实现。

法律对外商投资、国有资产管理、金融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为国家经济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是经济法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法律保护和指导。

经济法规范了企业的注册、设立、经营、转让、合并等行为,规定了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经济法具有重要的目的性价值。

经济法的目的性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法通过法律手段来调整分配关系,实现社会公平和乌托邦的目标。

经济法规范了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原则和方式,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减少了社会贫富差距。

二是经济法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环境和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经济法规定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的方式和标准,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环保的协调。

三是经济法通过法律手段来促进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经济法规定了市场的规则和秩序,实现了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平衡。

经济法的目的是通过法律手段来促进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国家和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经济法具有显著的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

它通过各种法律手段和规范,调整和规范经济活动,保护市场主体的权益,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促进国家经济目标的实现,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经济法孙林考点强化

经济法孙林考点强化

经济法孙林考点强化经济法是指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保证经济活动有序进行的法律保障。

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经济合同、公司法、金融法、不正当竞争法等等。

而孙林考点是指在学习经济法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

本文将结合经济法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实践案例,以孙林考点为线索,进行强化讲解。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规范和引导的制度安排。

其中,市场准入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之一,它规定了市场参与主体的准入条件和程序。

比如,在我国,外资企业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国家主管部门申请准入,并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在我国经营。

二、经济合同经济合同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常见的合同形式之一,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合同中,各方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合意,约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各方的行为。

经济合同的效力受到法律的保护,一旦合同的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另一方可以依法主张权利,并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公司法公司法是调整公司组织和运营的法律规范,是市场经济中公司制度的基本依据。

公司法规定了公司的设立、组织形式、组织机构、股东权益保护等内容。

在公司法中,孙林考点涉及到公司的设立与登记、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公司的股东权益等方面。

四、金融法金融法是调整金融活动的法律规范,是市场经济中金融体系的法律基础。

金融法涉及到金融机构的监管、金融产品的发行和交易、金融市场的运行等内容。

在金融法中,孙林考点包括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责与权限、金融产品的合规要求、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等方面。

五、不正当竞争法不正当竞争法是调整市场竞争行为的法律规范,旨在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和秩序。

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虚假宣传、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等。

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和禁止,以及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在不正当竞争法中,孙林考点包括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后果等方面。

《经济法学》课程笔记

《经济法学》课程笔记

《经济法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经济法总论经济法的兴起:现代法的出现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市场经济逐步成为主导,经济关系日益复杂,传统的法律体系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经济法应运而生,成为调整现代经济关系的重要法律工具。

特点:经济法强调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的干预和调控作用,注重维护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和公共利益。

同时,经济法也关注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旨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经济法的原则公平原则:要求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不公。

效率原则:追求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最大化,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安全原则:保障经济活动的安全和稳定,防范和化解经济风险。

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资源,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经济法的主体:从契约到身份经济主体:包括企业、个人、政府等,他们在经济活动中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

契约关系:经济主体之间通过契约建立法律关系,实现资源的配置和交换。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仅仅依靠契约已难以完全调整。

身份关系:除了契约关系外,经济主体之间还存在身份关系,如投资者与企业的关系、股东与董事的关系等。

这些身份关系对经济活动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法的调整方法直接调整:通过制定具体的法律规范,直接规定经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间接调整:通过影响经济主体的利益和行为动机,间接调整经济活动。

例如,通过税收政策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

综合调整:综合运用直接调整和间接调整的方法,实现经济活动的全面和有效调整。

经济法的思维经济法思维强调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注重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经济法思维要求我们在处理经济问题时,要综合考虑经济、法律、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第二章:反垄断法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和立法宗旨规制对象:反垄断法主要规制的是垄断行为,包括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等。

论制度环境制约下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问题

论制度环境制约下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问题

论制度环境制约下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问题许家林;訾磊【摘要】1.法律上对如何更好地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理念体现得不太充分。

哈耶克曾将法治的含义描述为“……法治就是指政府在一切行动中都受到事前规定并宣布的规则的约束——这种规则使得一个人有可能十分肯定地预见到当局在某一情况中会怎样使用它的强制权力和根据对此的了解计划它自己的个人事务。

”我国《宪法》第12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第13条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期刊名称】《会计之友》【年(卷),期】2005(000)007【总页数】2页(P72-73)【关键词】会计准则体系;建设问题;环境制约;私有财产;合法财产;公共财产;社会主义;第12条;《宪法》;第13条;公共利益;公民;哈耶克;继承权;保护;法律;规则;法治;侵犯;国家;人事;强制;预见;含义【作者】许家林;訾磊【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本文系湖北省会计学会2004年度重点课题《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与会计国际协调问题研究(HBKJ02)》的阶段成果。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曾经指出:“过去,经济理论一直因未能清楚地说明其假设而备受困扰。

在建立一种理论时,经济学家常常忽略对其赖以成立的基础的检验,而这种检验对于防止因对有关理论赖以成立的假设缺乏了解而出现的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论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经济学在一系列不同的假设的选择中做出正确的判断也极为重要。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FASB)的以目标为起点的概念框架(Concept Framework,简称CF)模式几乎影响了全球各国的会计准则制定工作,由于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和美国有相似的制度环境,因此,它们均借鉴美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来建立本国的会计准则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下接第 165 页) 对于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而言, 如何能够更好的将国家宏 观调控与市场的经济规律结合并合理的运用成为一个热议的话 题,而且需要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作用同时 , 防止市场 出现过度通胀或萧条状态出现。( 作者单位: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 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 1] 斯诺登等. 与经济学大师对话 [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 2000. 版社, [ 2] 高 鸿 业. 西 方 经 济 学 [M] . 北 京: 中 国 经 济 出 版 社, 2006. [ 3] [ 4] [ 5] [ 6] . 北京: 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 斯蒂格利茨. 经济学 [M] 社,2007. M] . 北京: 中国 杨俊青,刘姗姗. 劳动经济理论研究 [ 经济出版社,2001. Robert M. So low. Towards Macro economics of the Medium Run [ J] . Economic Perspective,2000 ,( 1 ) . D. Colander r. Beyond Micro foundations: Post Walrasian Macro economics [M]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前沿探索
浅析经济法对经济自由的保护
项佳林
摘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要得到充分的发展,经济自由是必要的前提。但经济自由不是绝对的, 经济自由是一种 相对的自由。经济自由是在经济法的保护下,经济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的进行经济活 动。所以经济法对经济的发展是起到保护作用而不是限制作用。 关键词: 经济法; 经济自由; 垄断 经济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重要法律 , 经济自由是市场经济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 这里的自由是 法制条件下的自由。 经济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限定经济主体的 权利义务来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进行限制以达到经济自由 。 经济 自由只有和法律良好的结合才能使市场的功能发挥到最大 。 经 济自由是经济法的目的, 经济法的存在是为了保护经 济 自 由, 扩大经济自由。 一、经济法与经济自由的概述 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 对具有社会公共性 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 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经济法 是一种肯定明确的法律规范, 在这些法律规范下, 经济自由也 就具有了普遍的、 非个性的性质。 经济法的存在能够维护并且 促进社会的公共利益, 是经济社会实现实质平等基础 。 它既注 重市场自由的重要性, 也重视国家对经济行为进行干预的合法 性和合理性,以适度干预的法律方式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进 行调整,恰当的处理国家干预与经济自由的度。 ,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 经济自由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 学大辞典》 对经济自由的概念太过专业化, 十分晦涩难懂, 而 其他的著作中也没有明确的解释。 我认为, 经济自由就是在经 济法的保护下, 经济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 可以完全根据 自己的意愿自由的进行经济活动, 使外界对经济行为的强制和 干预减小到最小,包括投资经营,竞争,消费等方面的自由。 合理对待经济法与经济自由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 一 般情况下,市场失灵是经济法干预经济自由的前提 , 比如出现 经济垄断、行政垄断、 外部性等问题, 这时候经济法就显得十 分必要了。由法律出面来控制垄断恢复竞争 , 才能使经济实现 真正的自由,才能实现经济的高效率。 而经济自由并不是无视 经济法的存在, 而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使经济更好更快的 发展。经济法的存在更好的保护了经济自由 , 限制了那些垄断 以及侵犯他人利益的行为。 经济法对经济自由的保护的重要性无可厚非 , 但是经济法 对经济自由的保护要把握好这个保护的度 , 过度的保护就变成 了限制,保护不到就使经济法的作用无法发挥 。 而经济法的设 立,既要赋予国家政府管理干预经济的权利 , 同时也要通过对 国家政府的干预权利进行限制, 制止对经济的不正当干预, 从 而以另一种方式保护了经济自由。 二、我国经济法对经济自由保护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市场机制越来越完善, 竞争在经济自由的 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 作用, 我们享有的经济自由越来 越 充 分。 投资者想要开办企业, 再也不用繁琐的手续, 可以自由进出市 场,合法权益也受到经济法的相应保护; 消费者的经济自由也 显著的扩大,不仅解决了过去的限量供应, 物品的种类也明显 增多; 在就业方面, 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职业, 不再是固定岗位 很难变动。各个方面来看, 我国的经济自由在逐渐扩大, 并且 作者简介: 项佳林,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 2010 级经济法专业研究生 受到了法律的保护。 但是在经济自由逐渐扩大的同时, 当前经济自由还受到许 多方面的妨碍,经济法 对经济自由的保护还存在许多的弊端 。 在目前我国的经济自由状况看, 妨碍经济自由最大的障碍就是 垄断。目前我国的行政垄断较为严重, 主要体现在了铁路、 电 信、石油、烟草等行业。 这些行业由于资源独占或行业的投入 巨大,产生了这样那样的进入壁垒。 行政垄断一旦形成, 这一 行业就减少甚至丧失了竞争, 竞争的丧失就使经济自由受到了 威胁。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 国有企业的改革相对 滞后,传统的观念还没有完全改变, 国有企业更多的受到保护, 这就使一些私企丧失了竞争力。 一些前期投入巨大, 技术含量 高的产业更容易产生垄断。 此外, 我国尚未出台控制垄断的相 关法律,所以经济自由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三、完善经济法对经济自由保护的政策建议 在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 阻碍经济自由的最大问题就是垄 断。垄断使市场缺乏竞争力, 造成市场失灵, 这就使得市场经 济的发展受到限制。而经济自由有利于激励经济的活跃和繁荣, 使经济在竞争中发展。然而,市场本身无法自动保护经济自由, 绝对的自由只会导致经济的混乱, 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 害。所以我们要以法律的形式保护经济自由 , 以保证经济的健 康快速发展。 1 、以法律形式充分保证经济主体的自由 经济主体是市场经济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 它对经济发展起 着决定性的作用。经济主体进行经济活动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经 济利益,这就要求了经济主体进行经济活动时具备自主 、 平等 等权利。所以,经济法应当重点保护经济主体的自由 , 这样市 场中的各个利益集团都能从市场中获利。 此外,经济法在立法的时候应当考虑适当减少一些领域的 限制,比如一些行业的市场准入。 经济法应当鼓励经济主体积 极参与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可以促进优化资源配置 。 而对于垄 断容易形成的行业, 应当及时的加以管制。 经济法对经济主体 进行限制和开放都不能一概而论, 都是对具体的情况确立具体 的方法。但不管采取什么措施, 其目的都是要保护经济主体的 经济自由,所以经济法对经济自由的保护必须充分保证经济主 体的自由。 2 、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政府对国企的补贴程度 政府的财政支出仍存在着许多政府干预和政策性投资行为 。 因此,我国的财政负担依旧很重, 许多国企或行政垄断行业都 由于受到国家财政补贴而丧失或降低了竞争的意识 。 其他的经 济主体也因为没有受到补贴而不具竞争力 , 渐渐不再进入这一 行业。当这一行业的竞争消失, 就会出现消极的发展趋势。 这 不仅使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也是经济自由无法真正实现。 所以, 政府应减少对国企的财政补贴, 让一些垄断行业的垄断性质减 弱,逐渐形成竞争的趋势,真正实现经济自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下接第 162 页) 计量关。 对于合格验收的材料应当建立台账 , 实行限额领料制度。 第三, 机械费的控制。 根据目标成本的相 关要求,合理配置自有机械和外租机械的数量比例 , 降低机械 费用成本。按照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的要求, 提高机械操作人员 的设备维护管理能力,降低故障率,减少维修损失。 3 ) 综合分析与考核事后成本 。 第一, 坚持成本控制考核 制,始终保证项目成本可控。 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 制定配套 的解决方案措施, 消除不利因素, 发展有利因素。 第二, 重视 完工项目的清算和决算工作, 积极防范意外成本。 尽最大能力 杜绝意外成本, 化解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经济纠纷 , 减少竣工决 算难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化解各种财务风险问题 , 建筑施工企 业必须加强财务内部管理, 建立一套健全的有效的财务管理制 度,构建科学的成本控制系统, 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 只有这 样,建筑施工企业才能在市场上寻求机遇 , 实现企业经济效益 最大化。( 作者单位: 吉林省光信财务代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李文兵 《浅谈施工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的措施 》 , 《商业经 [ 济》 2010 年第 19 期 [ 2] 武社强 《浅议施工企业项目财务成本控制 》 , 《科技情报 开发与经济》 2007 年第 20 期 [ 3] 申智凤 《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系统的构建研究 》 , 《财经界 ( 学术版) 》 ,2010 年第 11 期 [ 4] 张碧玉 《财务成本控制在公司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 , 《金融经济》 ,2011 年第 12 期

( 下接第 163 页) 消费观念和行为方式。 ( 四) 家长应重视子女消费观的养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即使孩子们的榜样, 家长要以身作则, 勤俭节约, 计划消费, 把自己的健康的消费 行为和消费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子女, 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 样。除此之外,家长也应多与学校进行沟通与联系 , 了解学校 的收费情况与学生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 控制学生的不良消费 习惯,帮助孩子养成健康合理的消费习惯。 ( 作者单位: 郑州大 学教育系)
·159·
前沿探索
3 、尽快出台反垄断法 反垄断法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法律。 反垄断法禁止垄断, 鼓励自由竞争,保障经济主体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 受 侵 害, 有助于健全开放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 反垄断法能够有效地限 制各种垄断,使经济自由得以更好地实现, 是经济法对经济自 由的良好体现。所以,反垄断法的出台迫在眉睫。 四、总结 经济法为国家干预经济确立了一个合理的法治结构 , 既能 有效的控制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弊端, 又能避免法律对经济 自由的不当限制。经济自由与经济法关系的平衡是我国构建和 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 经济法要保障经济的自由, 国家对经 济的干预是保护经济的辅助手段。 然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自由的许多方面都需要经济法积极的进行保护 。 经济法是 经济自由的保护神, 经济法对国家干预市场行为进行规范 , 而 国家对经济自由的尊重或者管制都应受到经济法的约束 , 经济 法也秉着保护经济自由的原则, 对国家限制经济的行为进行界 限。所以经济发对经济自由的保护是必要的 , 我们在经济发展 的过程中,要肯定经济法对经济自由的保护 , 经济自由只有在 经济法的保护下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 。 我们要进一步完善 经济法,使它更好地保护经济自由, 使我国的经济优质快速的 发展。( 作者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 1] 曹 阳. 经 济 法 与 经 济 自 由 之 实 现 [J] . 理 论 与 改 革, 2004 ( 4 ) [ 2] [ 3] [ 4] [ 5] [ 6] 兰燕燕. 试论经济法视野中的国家干预与经济自由的关 J] . 法制与社会,2009 ( 5 ) 系[ J] . 经济与法,2006 ( 3 ) 蒋志强. 经济法与经济自由 [ . 南京社会科 赵娟. 经济法的定位与经济法的目标 [J] 学,2005 ( 3 ) . 理论界, 张莉莉. 浅析经济法与经济自由的关系 [J] 2005 ( 4 ) . 云南人民出版 王雪梅, 谢实. 西方经济学简史 [M] 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