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州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与城市景观结合
城市轨道交通的环境景观研究
间形态 、 构形 式, 结 以及 其 车站 、 区间及 附属建 筑 人行通道出入 口、 风道风亭等 , 都存在与城市地
—
面环境空间结合或协调的问题 。每个城市都有 自己
1 城 市发展对轨道交通景观 的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其性质及功能决定 了它的空
—
地铁 、 轻轨 的高架车站 、 区间, 具有工程量小 、 工
程投资少的特点 , 同时会给城市带来景观上 的不 但 协调 、 噪声的污染等问题 。如图 1 中所示, 笨拙 的型 体、 灰色调的表 面处理 , 给人 的感觉是城市中的一种 “ 视觉 ” 污染 , 造成对城市景观的负面影响。 针对高架车站 、 区间的本身特点 , 首先应从建筑 布局 、 结构形式及环境设施上进行全面的构思 , 对所 处地段的地形 、 环境特征加以巧妙的、 间尺度适宜 空 的利用 , 不能简单地进行功能上 的堆砌。高 架线路 首先要注意线 型 , 与区域特点 、 应 土地利用规划 、 原
e e nu b n e vr n n n .a e Ta igGu n zo er . eo ra n i me tl d .p . kn a g h uM to n o a w Lie1, ie2 & t eAi o tL n sa x m pe t ea to s n Ln h r r iea n e a l,h u h r p
的影 响 。
2 1 高架 .
Ke r s masta st e vr n n a d p ,v n i t n ywo d s rn i, n i me tl  ̄a e e t ai o n l o
p vl n a io i
F rt u h rSa d es Arhi c . a z o er sg & is- to ’ d r s a c t tGu n h u M toDein e g Ree rh Isiue 1 01 Gu n z o Chn sac n t t ,5 0 0, a h u, ia t g
新时期城市轨道出入口-风亭建筑设计探讨
新时期城市轨道出入口\风亭建筑设计探讨摘要:地铁建筑主要是指车辆段、附属建筑、出入口、风亭、周边物业等几种建筑。
地铁地面建筑怎样处理,使之对城市风貌添光添彩,美化环境是一直讨论的问题。
在地铁建筑设计涉及的很多方面中,本文选取出入口与风亭的一部分内容进行分析探讨,仅供参考!关键词:出入口;风亭;地铁建筑地铁车站的主要功能是有效地做好客流组织,使乘客能够安全、便捷、舒适地乘降和换乘,从而完成整条线路乃至整个地铁网络运送乘客的任务。
所以,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应坚持将乘客因素放在首位的设计理念。
为此,在对最能反映人性化设计的站内公共区平面布置、影响乘客行进的站内垂直交通、站内环境设计以及地铁与其它交通方式的接驳等公共空间建筑设计中积极采取措施,力求使车站的建筑设计体现出功能合理、流线便捷、环境良好、接驳方便的特点。
1地铁地面建筑设计总体要求1.1以城市设计导则为指导原则利用城市设计导则并不是要用它来取代建筑设计,而是通过导则的成果形式来为建筑提供了空间形体的三维轮廓、大致的政策框架和一种由外向内的约束条件。
这种约束条件只是设计的引导,并不是僵死的,只是用定量表述的规范和教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一般来说,城市设计的导则中的定性的成分要多于定量的成分,并不要为了导则而丧失了设计的创造性。
1.2保持空间形态的连续性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从物质层面来说,都是关注实体、空间以及两者地关系。
它们两者的工作具有一定的重合性和连续性。
建筑立面是建筑的表皮,但又是城市空间的“内壁”。
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互相交融,隔而不断,内、外只是相对的。
因此,城市空间是一个连续统。
一个良好的的城市形态环境更多地取决于城市设计的效果,而不是建筑设计。
城市设计是立足于对环境的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正确的评价方法基础之上的;它的服务对象是人们大众,更多是反映了公众的意识。
它研究建筑物的互相的关系及其对城市的影响。
而对于地铁地面建筑来说,它们是取决于设计者和委托人的目标价值取向。
浅谈地铁出入口、风亭设计
浅谈地铁出入口、风亭设计摘要:本文介绍地铁出入口、风亭的类型,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地铁出入口、风亭的设计,提出应结合周边环境,装饰设计及形态等观点,并深入探讨和分析了地铁出入口、风亭的人性化设计,以期指导今后地铁出入口、风亭的建筑设计。
关键词:出入口类型;风亭类型;外观设计;设计原则一、出入口1概述地铁车站出入口是连接地铁车站与外界的建筑物,是乘客进出车站的通道。
为吸引和方便疏散客流,车站出入口以分散的形式布置为宜,通常一个车站设置2 个~4 个出入口。
随着地铁网线的不断扩展,城市内地铁车站出入口数量不断增加,其作为城市建筑的一部分,必然对城市景观和城市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车站出入口的设计除满足吸引、疏散乘客的需要外,还应满足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的要求,做到协调、美观、易于识别。
2出入口的外观设计2.1地铁出入口类型1)开敞式出入口:口部不设顶盖及围护墙体的出入口称为敞口式出入口。
从行人安全考虑,除入口方向外,其余部分设栏杆、花池或挡墙加以围护。
敞开式出入口由于高度底,采光好,对光线遮挡较小,却有通透感,对城市景观及建筑影响较小。
但也有一定的弊端,例如:楼扶梯暴露在室外,雨天楼梯湿滑,给乘客带来安全隐患,需要提高出入口下端排水要求,扶梯遇水易腐蚀和损坏,还由于敞口的防盗卷帘设置于通道内,出入口扶梯处于开房位置,不利于夜间管理。
2) 独立设置有盖式出入口:口部设有顶盖、周围设置封闭围护墙体的出入口称为有盖式的出入口。
3)与周边建筑结合的出入口:这类出入口的特点是与周边建筑合建,做为同一建筑统一考虑。
2.2地铁出入口设计1)结合周边环境的文脉设计。
整体地把握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植根于环境,讲究整体和协同是建筑设计构思立意到实施建成的关键。
地铁出入口也是一样,要与周边建筑和谐,与周边建筑形式相呼应,2)重视装饰设计。
运用装饰是建筑师在外立面和造型设计上常用的手法,地铁出入口由于体量不大,运用装饰设计对地铁出入口外形的重塑是很好的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出入口、风亭建筑设计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出入口、风亭建筑设计分析摘要: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化的当下,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有越来越多的轨道交通被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的出入口关联着城市和地铁,而风亭是地铁地面附属物,虽然两者的建筑体量都不是很大,但是却关乎着乘客出入安全性和便捷性,也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形象,需要重视其设计方案。
本文主要分析在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出入口和风亭时的难点和原则,有效融合出入口、风亭建设和城市环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出入口;风亭引言: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中一个主要交通工具,因其安全准时、通畅便捷、高效、运量大等优势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城市运行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中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更适合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交通建设之选,促进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中,要合理设计出入口和风亭,依次提高乘客出入安全性、便捷性和其附近的整体美观性。
一、工程概况某城市地铁3号线工程是连接城市南北发展的主轴,全长为28.5km,共设置20座地下车站。
该工程主要是设计位于十字路口下方地下车站的出入口和风亭,该路段人流和车流较多,属于繁华路段,在上下班高峰期容易出现拥堵现象,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能够有效缓解这一路段的交通紧张状况。
工程三维图如图一所示:图一:某地下车站路面设计图二、设计地下车站风亭和出入口的意义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中心的地下穿行,连接起城市旅游景点、集中居住区、文化教育集中区、繁华商业地段、政治中心、重要交通枢纽等等,和其他交通形式一起构建城市立体化交通网络,有效解决了城市客流的换乘、快速集散问题。
地下车站的出入口主要用来联系车站地铁和路面,为乘客集散提供途径。
风亭实质上通风口,保障地下车站的顺畅进排风,为地下空间输送新鲜空气。
出入口和风亭一般设置在城市繁华地区,其建筑体量虽然不大,但是其设计有重要作用,也密切关系着城市景观和城市整体形象。
城市地铁出入口规划与建筑设计探讨
城市地铁出入口规划与建筑设计探讨摘要:随着国家对低碳环保和绿色出行的日益重视,地铁的使用率不断提高,出入口(通道)数量也有所增加。
然而,目前的地铁设计更多地关注于关键位置,比如车站和轨道交通的位置,而忽略了附属建筑的设计。
本文深入探讨了地铁出入口的功能、设计要素,并结合当前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系列的设计策略,以期提升地铁出入口的实用性和人性化,为未来的规划和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出入口;规划;建筑设计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增长,国民的基础知识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改善,许多人都更加倾向于乘坐安全、经济、舒适的公共交通工具,而地铁则是其中的一个绝佳选择。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铁的建设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而且还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量。
为此,各级政府和公众对于城市地铁的出入口、通道的规划与设计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本文着重探讨了城市地铁出入口和通道的规划和设计,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地铁出入口规划分析(一)出入口规划形式地铁的出入口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布局形式:独立式、合建式和下沉式。
每种形式都有自己的优势,例如,独立式的布局更加灵活,可以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交通流量等因素,精心设计,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从而更好地疏散乘客。
在规划出入口时,必须与周围的建筑物紧密结合,并确保建筑物和地铁站出入口的平面布局科学合理。
通常,这种方式会在下沉广场区域使用,能够将地铁和广场连接起来,为乘客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方式,同时也能与周围建筑物形成良好的融合。
在设计出入口时,应当特别注重形式和规划的统一性,以确保这种类型的出入口能够满足预期的功能要求,并且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因为这一方式的特征比较明显,所以,利用占地面积大的特征,能够实现空间上的良好过渡,进而对于设计也能提供更广阔的设计空间,使整体的艺术性得到提升。
(二)地铁出入口位置和主要路口在对地铁出口位置进行设计时,要注意地铁出口与主要路口的位置的处理,在当前的设计中,对于这部分进行处理时大多选用跨路口式或者偏路口式等方式,但是因为跨路口式的设计方式有着一定的不利影响,因为路口不仅是车流交汇的重要地点,同时也是地下管道的交汇地点,所以对于这一部分进行施工时有着较大的施工难度,难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需要。
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建筑设计浅析
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建筑设计浅析摘要:城市的发展和轨道交通息息相关,城市的轨道交通里程数是保证城市发达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地铁车站出入口不仅是乘客进出车站的通道,也是外部空间与地铁车站连接起来桥梁,其作为地铁的生命线,主要起着疏散客流的作用。
对此,本文分析了地铁车站出入口的建筑形式,探讨了地铁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1地铁建筑出入口规划和设计原则地铁出入口作为地铁出地面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面景观设计、引导乘客客流、地铁消防疏散不可缺少的一环。
随着地铁工程技术的提高,地铁出入口的设计也在不断的进步,向着人性化、标准、统一、规范、美观、因地制宜的方向方向进一步发展。
1.1人性化原则人性化原则就是将地铁出入口的建筑在确保质量的同时,还要根据人们的生活和出行的习惯进行设计,更好的为人类服务,例如,许多的地铁出入口都会有老年人通道,这便使老年人在进出车站时更加方便。
在广州的地铁出入口,将避雨设施建造其中,使整个车站更加的人性化。
1.2标准性原则地铁出入口的标准性原则就是要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地铁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使我国的地铁建筑更加达标而节约空间。
1.3统一化原则统一化原则是指在许多地铁的出入口都与周边建筑融在了一起,实现了多建筑的一体化。
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效仿这种建筑方式,使美观性、实用性增加的同时,又节省了空间和材料。
1.4地铁建设的规范性原则地铁建设的规范性原则是指在地铁建筑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科学的设计和保证正常的施工工期为前提,为人们建造出安全、舒适的地铁线路,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更便利的条件,在城市的交通干线,尽量减少因建筑而对城市带来的不必要干扰。
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期,避免对地面交通造成影响。
1.5因地制宜原则地铁出入口作为引导、疏散人流的节点,应具有明显的导向标志与独特的建筑特征。
作为百年民生工程,应尊重其地域文脉,体现当地建筑文化特色。
广州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
只有 从 最初 的方 案 设计 阶段 ,就 能 以 高层 建 筑 结
构体 系功 能 及其 受 力 、变形 特 征 的整 体 设计 概 念
与 判 断力 去 开 拓 和 实 现 建 筑 的 空 间 形 式 和功 能 ,
[ 3 ]刘大 海 ,杨翠如 . 高层建 筑结构方案优选 【 M】. 北京 :
支撑 ;三 是通 透 的 钢化 玻 璃 侧墙 ( 见 图 1 。通 详 ) 过 铝材 飞顶 、工 字 钢支撑 的用色 与 其它 建筑 区别 。
2设计 原 则
由 于地 铁 出入 口属 城 市 公 共 交 通 建筑 ,其 设
铝 材 飞 顶 和钢 化 玻 璃 侧墙 分 块 拼 装 ,采 用 模 数 化
K ywo d ; t tt n; e i a de ta c ; b i igd sg e r s me o sai r o xt n nrn e ul n e in; ct n sa e d i l d cp ya
1前 言
地铁 车 站 出人 口是 连 通 地 铁 车 站 与外 界 的建 筑 物 ,是乘 客进 出车 站 的 通道 。为 吸 引 和方 便 疏 散 客流 ,车 站 出人 口以 分 散 的形 式 布 置 为 宜 ,通 常一 个 车站 设 置 2 4个 出人 口。 随着 地 铁线 网 的 - 不断 扩展 ,城 市 内地 铁 车站 出人 口数 量 不 断增 加 ,
地铁车站出入口及风亭建筑设计探研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力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立体交通的发展,地铁作为效率最高的出行方式,凭借其容量大、速度快的特点,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使地面上可以有更多的空地来进行绿化。
随着地铁在各个大城市中的普及,它所承载的任务已不仅仅是运送乘客、缓解地面交通压力那么简单,人们希望它可以表达出越来越多的东西,希望它能成为城市的窗口,展现城市风貌、历史和文化等。
作为地铁车站附属建筑组成部分的出入口和风亭,是人们对城市地铁的第一印象,在满足车站排烟、疏散功能之外,它们的设计形式不仅代表了城市地铁形象,更代表了城市形象,由此可见,地铁车站出入口及风亭的建筑设计非常值得探索和研究。
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国内对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研究较少,更多的是研究地铁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针对施工技术方向的文章比较多。
此外,郑州已经通车两条线路,但关于这座城市地铁的研究依然相对薄弱。
本文以郑州市地铁为背景,通过对出入口及风亭形式、设计理念的研究分析,对郑州市的地铁及风亭现状进行探索,同时结合郑州市两个地铁车站出入口及风亭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在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及资料后,笔者对不同站点出入口及风亭的布置特点进行了分类与梳理,探寻总体原则、具体实施方法等。
同时进行实地调研,对郑州市已经通车的一、二号地铁线站点的出入口和风亭进行研究,结合其他城市地铁出入口及风亭实例进行分析,研究车站出入口及风亭与周边建筑的结合形式,找出其中的设计亮点与不足之处,并尝试对郑州市地铁出入口及风亭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根据总结出来的理论进行探索性设计,最后提出建筑方案设计中的一些技术性问题,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通过本次研究,主要总结出了以下结论:首先,地铁车站附属建筑风亭及出入口在布局上需要充分考虑外界条件以及内在要求,将所有内外因素综合起来进行设计;其次,在设计的早期阶段,地铁车站出入口及风亭的形式及功能必须要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特征、宗教信仰、风土人情、历史背景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尤其是站位周边的建筑形式、地理环境等。
广州地铁三号线的设计理念
广州地铁三号线的设计理念
广州地铁三号线是广州市的一条重要地铁线路,它连接了市区的东西两个重要交通枢纽,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而这条地铁线的设计理念,更是为广州市的城市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考虑而精心打造的。
首先,广州地铁三号线的设计理念注重了舒适和便利。
在车厢内部,设计师们采用了舒适的座椅和宽敞的空间,让乘客在短途或长途的旅程中都能感到舒适和放松。
车厢内还设置了便利设施,如充电插座、垃圾桶等,方便乘客在地铁上进行各种活动,如充电、阅读等。
此外,地铁站的设计也注重了无障碍通行,为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提供了便利。
其次,广州地铁三号线的设计理念还体现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地铁线路的建设过程中,设计师们充分考虑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用了节能环保的建设材料和技术,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同时,地铁线路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未来城市的发展规划,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了空间。
最后,广州地铁三号线的设计理念还注重了文化和艺术的融入。
在地铁站和车厢内部,设计师们加入了艺术装饰和文化元素,如壁画、雕塑等,让乘客在地铁旅程中也能感受到城市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气息。
总的来说,广州地铁三号线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关注和考量,为广州市的交通建设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希望未来的地铁建设能够继续秉承这样的设计理念,为广州市的城市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美好。
地铁地面建筑与城市设计
口、 残疾人 电梯、 亭和冷却塔等这几种建筑。地铁地 面建筑如何 来跟周围 已有的环境相协调 , 用自身的形 象特点来美化环境? 风 利 那以下几点值得我 们参考。 关 键词 : 铁 ; 筑设 计 ; 市 设计 地 建 城 事实上 , 客流量是个动态变化的数值 , 是个经验统计值 , 要做到精确是 1 保持城市设计与地铁地面建筑在空间形态上的连续性。城市设计和建 十分 困难 的 ,而 且凶为各 个城 市甚至 各个 站点 客流 特性 的不 同也 不应 千篇 . 1 筑设计从物质层面来说, 都是关注实体 、 空间以及两者地关系。它们两者的 律地套用同一公式 , 所以在具体设计巾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系数换算, 这 工作具有一定的重合l和连续性。 生 建筑立面是建筑的表皮, 但又是城市空间 就要求设计者需对这一城市甚至城市里某一区域的经济和发展要有所了解 的“ 内壁” 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互相交融, 。 隔而不断 , 外只是相对的。因 和 预测 。 内、 由于 做深圳 地 铁的 出人 口地面 以上 建筑设 计时 , 下通道 是 已经由 地 此, 城市空间是—个连续统( ot um) C ni u 。 n 专业设计院完成设计或有的站点已经完工的,所以地下部分的设计不做赘 个 良好 的的城 市形 态环 境更 多地取 决 于城市 设计 的效果 ,而不是 建 述。 但是需要强凋的一点是, 上盖设 计不得因建筑形式的需要或其他的原因 筑谢 t 。城市设汁是立足于对环境的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正确的评价方法基 而使 原有通 道 的疏散 宽度 在 出入 口处 发生 缩小 的改 变。 础之上的; 它的服务对象是人们大众, 更多是反映了公众的意识:它研究建 在进行深圳地铁的侨城东站 3 A号地面出人 口设计时就遇到这例情 筑物的互相的关系及其对城市的影响。 况 , 站 口的地 下通 道净 宽是 4 该 . , 7米 出入 口结构 外 2 ~.米 处有 许多 不 同 .3 8 4 而对于地铁地面建筑来说,它们是取决于设计者和委托人的目标价值 的市政管线埋置 , 使得出入口平台转弯宽度与地下通道宽度无法匹配, 虽然 取向。 它是设计者和委托人意识的直接体现。 通常都没有像城市设计那样具 出入口门宽能满足要求 , 但出门后平台向左转宽度就减小了, 这应是不允许 有对城市整体性的高度 自 他们只是在意于建筑单体本身的形体 觉。 规划 , 这 的: 最后采用设置截水沟后正面留踏步可向草坡紧急疏散的办法, 保证了疏 样孤立于空间的建筑物是很难为环境做出贡献的。 散 宽度 。 这就是说在地铁地面建筑的没汁过程巾,应该保持环境形态的整体统 2 防火。出入口和风亭是整个地下下程的咽喉 , . 2 它在防火上的安全性 , 将 和局 部变 化的有 机组 合。 在具 体 的出人 口和风亭 的位置 没计 中 , 首先应 该 直接 影响 到隧道 内乘 客 和 作人 员 的疏 散安 全。 [ 很清楚地了解到周围环境对于所要设计的建筑有什么样的要求 ,还有在建 出人 口设 计 除 了 足疏 散宽 度要求 外 ,还应 保证 出入 口的 耐火 等级 为 , 满 筑选型上是否能与周同的物业协调, 并能保持原有空间的连续性。 级 , 要求 在材 料的选 择选 用上 应 考虑 材料 的耐 火极 限 , 深圳地 铁一 这就 在 1 在城 市设计 导则 的指 导下设 计 。利用 城市设 汁导则并 不是 要用 它来取 期的地面出入口设计上 , . 2 所有钢结构采用薄涂型防火喷涂保护 , 钢柱耐火极 代建筑设计,而是通过导则的成果形式来为建筑提供了空间形体的三维轮 限大于 3 小时 , 屋面的钢梁 、 擦条耐火极限大于 2 小时, 侧墙玻璃采用钢化 廓、 大致的政策框架和一种由外向内的约束条件。 这种约束条件只是设 汁的 夹层防火玻璃 , 按耐火极限 1 小时选择厚度, 另外还需设有事故照明灯和指 引导 , 是僵死 的 , 用定量 表述 的规 范 和教条 , 有很 大的 灵活 。 并不 只是 具 一 示照 明灯 。 般 来说 , 市设计 的导则 中的定性 的成 分要 多 于定量 的成分 , 不要 为 r导 城 并 风亭设计无论是单建的还是合建的, 应符合消防规范要求 , 通风 口距临 则 而丧 失 了设 计的创 造性 。 近建筑物的窗不应小于 5米,同理风亭与出入口合建时也应保证风 口与出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 I 型风亭以“ 下沉式” 为特点 , 以下就侨城东站其中 入 口的水平 距离 大于 5 ,排风 口与新风 口之 间 的水平 距 离或 排风 口下沿 米 个 布置 于道路 绿化 带 中的风亭 为例 。 风亭 位 于视野 开阔 的侨城 东 , 嗣物 与新风 口上沿之间的竖向距离不应小于 5米,并且在材料选择方面应按一 周 业较少, 近园博园 , 北面I 南面为竹子林车辆段, 自然环境很好。 在导则中就 级 防火 的耐火 极 限要求 选材 。 要求 地铁地 面建 筑最好 减 少对周 围景 观 的干扰 , 不适 于建 造过 高 的休形 , 特 3 地铁上 盖 物业开 发 的设 计 问题 别是 由于地 铁总 体规划 的原 因把 风亭置 于绿 化带 巾 。 了符合 导 则的要 求 , 为 地铁 物业 的联 合开 发除 了经济 上市 场化 的行为 以外 ,是建 立 在在工 程 在 风亭 的形体 上 以“ 沉式 ” 宜 , 计时 考虑 不要 突 出绿化 太多 . 少 了对 实现 的基 础上 的 。在 1程 实施 的过 程 中也 会碰 到很 多技 术上 的难题 : 下 为 设 减 二 环 境 的干扰 。 1地下结构对上盖物业的限制由于地铁建筑的特殊性 , ) 使它也其他地 竹子林 车辆 段 , 南面 “ 林 ” 由于 红树 保护 区 的存在 , 要求这 一 带 的建筑 不 铁上 盖物业 的工 程结 构形式 有很 大 的差异 。 地铁 车辆 段 占地 大 , 地铁 线路穿 宜超过六层楼高, 以, 所 车辆段平台上盖的运营办公楼就只有六层楼。 行柱间, 平台下多为框架结构 , 落地剪力墙很少甚至不允许 , 价值上下柱网 1 出入 口和通风亭等设施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建筑功能和城市空问不是 很难对应, . 3 无论上部物业采用何种结构形式 , 其经济的 、 合理的开发层数 、 高 截然分开, 而是联系在一起的, 二者应相互配合 , 不能冲突 有时候是城市空 度和抗震性能均面临无章可循 、 无配套规范、 标准可供参照的尴尬情况。其 间的功能性质要求在它的旁边只能布置某些类型的建筑,有时候某一建筑 必要通过大量的结构选型 、 计算分析 、 试验研究对大平台上部 、 下部结构型 的存在规定了它附近城市空间的l 质, 性 但在很多情况下经常是很难分辨究 式技 术 的合理 、 可行性 、 震 性能 做 系统 的研 究 , 抗 确定 其抗 震性 能 , 中找 从 竟谁起决定的作用 , 因为二者本来就是统一的。 出合适于大平台的合理的、 优化的结构型式 , 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 由于安全 、 、 经济 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要求 , 【 通肛亭的进 、 排风 口必须要距 导。 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 , 还有设备本身所产生的影响 , 例如震动 、 噪音等 , 也对 2地铁交通对地面建筑的干扰地铁交通的运行有剧烈的交通振动。所 ) 施工材料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 大多数使用的是混凝土结构。 要是立面没有经 谓交通振动 , 是指道路上行驶车辆的冲击力作用在路基上 , 通过地基传递致 过特别的处理, 和周边的环境相协调的话 , 就能对于周围的景观产生不 良的 使沿线地基和建筑物产生的振动。 路面越不平整、 车辆重量越大、 车速越高、 影响 。 于地铁 出入 口和通 风亭作 为 交通建 筑 , 由 一般都 出现 在建 筑密 集的城 载货车辆越多, 产生的振动越大 , 此外, 地基越软弱路端振动级越高。为减少 区, 可利用 的空间 都受 到 限制 , 跟周 围的 环境 相 协测 , 如何 而且 还要 体现 地 交通振动 ,大致可以通过振动源、传播路径及受振动部等方
地铁出入口及风亭环境景观设计探究
地铁出入口及风亭环境景观设计探究作者:吴帆安琪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7年第12期摘要:对于地铁而言,地铁出入口不仅是其与城市关联的所在,同时也是地铁文化连接城市文化的桥梁。
地铁出入口属于投资较小的小型建筑体积,对于乘客而言是搭乘地铁的必经之处,对于城市而言则是一种欣赏性、永久性的建筑,此外,地铁地面的风亭在美化地铁景观方面也具有极大的意义。
关键词:地铁出入口;风亭环境;景观设计1 地铁出入口设计情况1.1 地铁出入口设计基础情况地铁出入口不仅将城市与地铁连接起来,它具备引入和疏散人流的功能,通常每个地铁站都会有2~4 个,且互相之间会有一定的距离。
地铁出入口最初的设计形式虽然灵活,但是并没有很好的融入环境。
由于经验不足,我国地铁口结构体系多为玻璃、轻钢,注重采光。
倘若处于闹市地区的地铁出入口的设计能与城市文化以及四周环境想融合,那么就会有很好的视觉效果。
在地铁出入口设计方面,经验较多的国外设计者会注意到文化元素,尽可能地调节地铁出入口与四周的环境,提升整体美观程度。
1.2 地铁出入口的规划设计情况1.2.1 出入口与路面之间的位置。
一般而言,地铁出入口会有四种类型:偏路口地铁出入口、跨路口地铁出入口、贴近道路红线外侧的地铁出入口以及两路口地铁出入口。
每种类型的出入口都具有自身的特征,例如基于车辆、人很少交叉同行,跨路口地铁出入口可很好的链接地面公交线,进而在施工过程中除了要考虑管线与建设设施间的问题,还要加大车站埋深,最大程度地实现地铁地下通道与其他地下活动节点的链接。
对于乘客而言,偏路口地铁出入口提高了便利性,同时由于地下管线和路口交通影响小,偏路口地铁出入口的造价成本也相对较低,不过在地铁车站实用性方面也会比较低。
两路口地铁出入口通常离主路口不远,附近的客流量和车辆线路会比较多,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避开地下管线,尽可能地保持路面的完整性。
如假如地铁站附近没有大型地下工程或者地上建筑提,地铁出入口地址则最好选在道路红线外侧,这样确保地面交通不会受到影响。
地铁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浅析
地铁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浅析摘要: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城市中的地铁建设与城市建筑的整体规划及设计关系越来越密切,建筑师们也对地铁车站及其附近周围的建筑的设计问题越来越关注,特别是地铁出入口的规划与其建筑设计。
因为地铁出入口是乘客们进出地铁车站的通道,它的规划和建筑设计不仅是地铁建筑设计中的必要部分,也是地铁建筑连接城市建筑的纽带。
本文对地铁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进行简要分析,并给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地铁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一、地铁出入口的规划与建筑设计要注意的问题1.规划方面地铁出入口的规划需要与本地区的交通干线进行有机的结合,对其综合考虑其关系到能否在不妨碍原有交通路线的前提下使交通更加便利。
所以地铁出入口的规划要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干线以及各种建筑设施的影响因素。
地铁出入口有三种形式的规划,他们分别是独立式出入口、整合式出入口、下沉式出入口。
但是地铁出入口规划设计应注意确定适当的站位,使其能够与周边的各种建筑相协调,使地铁与城市交通紧密结合,将地铁的作用发挥得更充分。
如地铁站出入口及其通道除了供乘客通行,还可以兼作为路面的地下过街通道。
地铁的出入口要结合地铁周围的建筑设计来布局建设,在人流集散的地方布局出入口,可以方便更多的乘客搭乘地铁,与周边建筑的建筑风格适应,则可以形成较为统一和谐的景观。
另外与周边建筑结合,比如说地下的商业街或其他的公共设施等。
因此,要全面考虑地上和地下的交通系统是否相适应。
首先,地铁的出入口要跟地面交通站点有衔接。
其次,如果该站点设有地下人行过道,地铁通道应该与它相通,这样可以给乘地铁的人员提供方便。
最后,要全面发挥地铁出入口的功能,在路面较宽的情况下,发挥其过街地下通道的作用,从而提高地铁车站的服务水平。
2.建筑方面(1)地铁的出入口要根据整体干线的建筑艺术布局和周边的环境设施,来决定它的地面形式的设计,以避免影响城市的整体景观效果。
(2)地铁出入口的设计要考虑全面,通道应该考虑到特殊人群的需求,比如设置盲道和安置无障碍电梯。
浅析地铁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
浅析地铁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摘要:社会的进步和城市设计理论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于地铁车站在城市中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本文分析了地铁出入口设计的理念,并结合实例针对国内城市地铁出入口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旨在制定科学系统的规划设计策略,从而提升城市形象。
关键词: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引言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大城市加快了地铁建设的节奏。
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也逐渐受到建筑师的普遍重视。
地铁出入口设计是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是乘客进出地铁车站的重要保证,是连接地铁和城市的主要纽带。
因此,加强对地铁出入口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研究意义重大。
1、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理念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剧作家罗德亚德·吉卜林曾经说过:“交通是一种文明”。
地铁出入口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每天迎接着城市中万千的客流人群。
由于它在城市中的特殊性,它与市民和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
地铁出入口的设计上主要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人们需要通过出入口形式快速提高在大都市中进行空间辨识和定位的能力,即解决标识系统,体现“一线一色”。
如建筑师路易斯所提及建筑应能回应人们在城市中“从哪里来?到哪里去?”2)地铁出入口作为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形象对人们的地段感受有强烈的影响,同时应反映地段的特征,即特殊站点的出入口的设计。
3)地铁出入口尽量体量较小,但其形式对城市的生活环境质量的影响,即体量统一主要与周边环境相结合,特别是城市主干道,要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4)出入口的经济性、延续性和适用性。
地铁出入口设计的经济性包括建设成本的经济性和运营维护的经济性;地铁出入口的延续性包括建设的可持续性和设计元素的延续性。
2、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原则车站出入口作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性交通建筑,应重点考虑以下原则:1)功能性原则轨道交通是为了满足城市扩张需求。
缓解交通压力而产生的一种公共交通方式。
因此,能否为乘客提供方便、快捷的进出通道以及紧急状态下的安全疏散。
广州地铁三号线的设计理念
广州地铁三号线的设计理念
作为广州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三号线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更是城市发展的脉络和动脉。
地铁三号线的设计理念以人为本,注重舒适、便利和智能化,为城市居民提供了高效、快捷、安全的出行方式。
首先,地铁三号线的设计理念体现在车站的舒适性上。
每个车站都经过精心设计,注重空间布局和人性化服务。
宽敞明亮的站厅,便捷的出入口设计,贴心的无障碍设施,让乘客在车站内部感受到舒适和便利。
此外,车站内还设置了休息座椅、便民设施等,满足乘客不同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等待和换乘环境。
其次,地铁三号线的设计理念体现在列车的智能化和舒适性上。
列车采用了先
进的智能控制系统,保障了列车的安全和运行效率。
车厢内部布局合理,座椅舒适,空调温度适宜,车厢内还设置了信息显示屏和广播系统,为乘客提供实时的出行信息和服务指引。
乘坐地铁三号线,乘客不仅可以享受到舒适的乘车环境,还可以感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和舒适。
最后,地铁三号线的设计理念体现在车站和列车的便利性上。
地铁三号线沿线
设有多个换乘站,与其他地铁线路和公交线路衔接紧密,为乘客提供了便捷的换乘条件。
车站和列车内部设置了多个便民设施,如自助售票机、自助服务设施等,为乘客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出行体验。
总的来说,广州地铁三号线的设计理念以人为本,注重舒适、便利和智能化,
为城市居民提供了高效、快捷、安全的出行方式。
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地铁三号线将成为广州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地铁车站楼梯及出入口建筑设计探讨
地铁车站楼梯及出入口建筑设计探讨摘要:对地铁车站楼梯及出入口的建筑设计进行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地铁;车站;楼梯;建筑设计地铁车站内通往室外出入口的数量,应按照车站远期超高峰小时预测客流量计算确定,一般不宜少于四个,当车站客流量较小或设置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可酌情减少,一般不应少于三个,若仅有两个出入口,则必须在车站内为对角设置方式。
车站内的自动扶梯及楼梯应保证在远期高峰小时客流时发生火灾的情况下,6min内将一列列车额定载客数量的乘客和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及工作人员全部撤离站台。
某地铁标准岛式车站站台宽度12m,计算站台长度118m;根据客流预测资料,其初期、近期、远期早高峰客流情况见表1:1楼扶梯设计(1)自动扶梯宽度和数量的设计1m宽自动扶梯通过能力:9600人次/m.hr;远期高峰小时下车设计客流:(4116+905)×1.3=6527人次/m.hr;2部1m宽上行自动扶梯通过能力:9600×2=19200人次/m.hr;19200人次/m.hr>6527人次/m.hr。
本站布置2部1m宽上行扶梯可满足出站客流需要。
(2)楼梯宽度和数量的设计本站计算站台长118m可按两组楼扶梯计算楼梯所需最小宽度,由于本站站台规模已经确定,通过计算以及对车站周边各种因素及突发客流进行分析,本站楼梯设计为2.6m宽,考虑到扶手因素,楼梯宽度取值为2.6-0.1=2.5m。
楼梯单向上行通过能力:3700人次/m.hr;楼梯单向下行通过能力:4200人次/m.hr;楼梯双向混行通过能力:3200人次/m.hr;按最不利情况,下行楼梯通过能力按双向混行取值,即3200人次/m.hr;高峰小时上车设计客流:(840+3314)×1.3=5400人次/m.hr;2部2.6m宽楼梯通过能力:3200×2×2.6=16640人次/m.hr;16640人次/m.hr>5400人次/m.hr。
广州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
广州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
肖锡斌
【期刊名称】《广州建筑》
【年(卷),期】2007(000)001
【摘要】地铁车站属交通建筑的一种,服务广大乘客.本文通过对广州地铁地下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的介绍,探讨如何解决地铁出入口易识别性和城市景观相协调、和谐的问题.
【总页数】3页(P16-18)
【作者】肖锡斌
【作者单位】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广州,5103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
【相关文献】
1.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与功能的协调优化:介绍广州地铁一号线花地湾车辆建筑设计[J], 崔之鉴
2.广州地铁文化公园站大断面顶管出入口设计探讨 [J], 肖平平
3.广州地铁九号线花都广场站Ⅲ号出入口深基坑支护技术分析 [J], 李冰
4.城市地铁出入口规划与建筑设计探讨 [J], 庞可
5.广州地铁有49个出入口未开通 [J], 曹珊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地铁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
浅析地铁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摘要:社会的进步和城市设计理论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于地铁车站在城市中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本文分析了地铁出入口设计的理念,并结合实例针对国内城市地铁出入口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旨在制定科学系统的规划设计策略,从而提升城市形象。
关键词: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引言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大城市加快了地铁建设的节奏。
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也逐渐受到建筑师的普遍重视。
地铁出入口设计是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是乘客进出地铁车站的重要保证,是连接地铁和城市的主要纽带。
因此,加强对地铁出入口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研究意义重大。
1、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理念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剧作家罗德亚德·吉卜林曾经说过:“交通是一种文明”。
地铁出入口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每天迎接着城市中万千的客流人群。
由于它在城市中的特殊性,它与市民和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
地铁出入口的设计上主要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人们需要通过出入口形式快速提高在大都市中进行空间辨识和定位的能力,即解决标识系统,体现“一线一色”。
如建筑师路易斯所提及建筑应能回应人们在城市中“从哪里来?到哪里去?”2)地铁出入口作为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形象对人们的地段感受有强烈的影响,同时应反映地段的特征,即特殊站点的出入口的设计。
3)地铁出入口尽量体量较小,但其形式对城市的生活环境质量的影响,即体量统一主要与周边环境相结合,特别是城市主干道,要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4)出入口的经济性、延续性和适用性。
地铁出入口设计的经济性包括建设成本的经济性和运营维护的经济性;地铁出入口的延续性包括建设的可持续性和设计元素的延续性。
2、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原则车站出入口作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性交通建筑,应重点考虑以下原则:1)功能性原则轨道交通是为了满足城市扩张需求。
缓解交通压力而产生的一种公共交通方式。
因此,能否为乘客提供方便、快捷的进出通道以及紧急状态下的安全疏散。
地铁车站出入口及风亭建筑与城市景观融合探究
地铁车站出入口及风亭建筑与城市景观融合探究摘要:地铁车站出入口及风亭作为地铁车站出地面的附属建筑物,对城市景观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如何起到正面的影响效果,与城市景观融合,为城市环境服务,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从造型、风格及从色彩入手,运用与城市景观相适应的设计要素、风格倾向及色彩主张来设计创造。
让这类小型公共建筑为城市景观服务,创造出愉悦、舒适的城市氛围。
关键词:地铁车站出入口风亭城市景观0引言地铁是一种交通形式,是解决城市大量交通需求的一种途径。
然而交通也不仅仅是交通本身,“交通是一种文明”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交通形式,承载着城市文明与文化。
“城市是一个巨大的综合体,城市的艺术设计可以极大地提升城市品质的内涵。
”1地铁车站出入口及风亭的建筑造型如何与城市景观融合,为城市环境服务,显得非常重要。
所谓景观,就是具有观赏审美价值的景物。
景观(Landscape)一词有多种含义:“描述一个自然景色的画面” 2“一个视野范围内所见的、包括所有物体在内的领域” 3“通过景观建筑或景观园林的手段提高景观的品质”4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城市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城市中体量虽小,但数量众多的地铁出入口与风亭,人们对其建筑造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融入城市景观,成为城市景观是地铁出入口与风亭设计的一项重要课题。
1 相关概念阐述及案例1.1 地铁车站出入口车站出入口是连通地铁车站与外界的建筑物,供外部乘客进出车站的公共区。
车站出入口按形式可分为独立布置出入口(有盖、无盖)、附建式出入口、下沉式出入口三种类型。
本文主要探讨独立布置有盖出入口。
独立有盖出入口,建筑特征明显,造型设计对人们感官影响直接,对城市景观影响较大。
1.2 地铁车站风亭风亭是轨道变通地下车站及地下长、大区间的环控用房设置在地面部分的建筑物,其主要功能是与外部环境变换空气。
地铁车站风亭的尺度,根据需要大小不一,其建筑造型也很重要。
可与出入口建筑造型一同协调考虑。
城市地铁出站口建筑与外部景观绿化设计分析
2020年26期设计创新科技创新与应用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城市地铁出站口建筑与外部景观绿化设计分析高健,王海兵,刚嘎木仁(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引言由于地铁车站面积大,在开挖修建的过程中容易对景观环境造成破坏,打断了原有绿色景观的连续性。
因此有关部门需要结合交通的实际需求,打造具有设计感和标志性的出站口建筑,重点外部景观的绿化设计。
1城市地铁出站口建筑要求在设计城市地铁出站口建筑时,设计人员要尽量凸显本地区民族符号,赋予站口建筑民族风情。
同时设计人员要结合周边环境、考虑出站口建筑的社会功能、掌握主要人群的需求。
首先相关人员应以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融入出站口建筑中,满足交通信息结构的功能需求。
如长凳、垃圾桶等基础设施应该利用现代化风格,保持统一形状,形成良好的整体景观效果。
而且设计人员可以将当地特色融入沿途照明中,突出独特的设计感。
最后设计人员要注重建筑设计的人性化,考虑到弱势群体的需求,增加盲道、无障碍电梯等特殊建筑。
由此打造实用性与设计感兼备的出站口建筑,满足过往行人的需求。
2地铁出站口建筑设计地铁出入口建筑的外部空间设计要以安全性强、美观为基准,建造具有当地特色,体现地域建筑风格。
并且设计人员在选择植被时,颜色上要与周围环境协调,建立良好秩序感的基础上满足通风、排水的基本功能。
其次地铁出站口的设计依据不仅是城市与地铁的衔接,也要有引入和疏散人群的功能,践行为行人服务的理念。
由此出站口建筑要尽量与城市文化和周边环境相结合,不仅可以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更可以提高整个城市的审美水平。
例如在地铁线路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注意确定合适的车站位置。
其次地铁的出站口建筑应结合地铁周边的建筑设计进行布置和施工,保持整体的一致性。
最后设计人员要明确的边界条件,提前考察周围建筑物、道路红线、地下管线走向等,避免影响其他建筑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广州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与城市景观结合
摘要:地铁车站属交通建筑的一种,服务广大乘客。
本文通过对广州地铁地下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的介绍,探讨如何解决地铁出入口易识别性和城市景观相协调、和谐的问题。
关键词:地铁站,出入口,建筑设计,城市景观
1 前言
地铁车站出入口是连通地铁车站与外界的建筑物,是乘客进出车站的通道。
为吸引和方便疏散客流,车站出入口以分散的形式布置为宜,通常一个车站设置2~4 个出入口。
随着地铁线网的不断扩展,城市内地铁车站出入口数量不断增加,其作为城市建筑的一部分,必然对城市景观和城市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车站出入口的设计除满足吸引、疏散乘客的需要外,还应满足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的要求,做到协调、美观、易于识别。
由于轨道交通地面、高架线路的车站出入口与车站主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建筑设计,这里不作深入讨论,本文只对广州地铁地下车站出入口的建筑设计进行探讨。
2 设计原则
由于地铁出入口属城市公共交通建筑,其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满足功能的原则;易于识别的原则;与城市景观协调、和谐结合的原则以及生产、安装模数化、工业化的原则。
2.1 满足功能的原则
满足功能需要是设计和建设出入口的首要任务,能否为乘客提供方便、快捷的进出通道是设计者优先要考虑的基本因素。
2.2易于识别的原则
出入口的使用者是乘客,只有醒目,易于识别,才能方便乘客出入,做到以人为本。
2.3 与城市景观协调、和谐结合的原则
城市景观能够塑造城市形象,提高环境品质,它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出入口作为城市景观构成部分,其设计不可能游离于城市景观之外,更不应与城市景观相矛盾。
2.4 生产、安装模数化、工业化的原则
地铁建设,其目的是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
但由于其线路主要沿城市交通干线布置,建设期间势必对地面交通产生较大的影响和干扰。
为了把这种干扰减少到最小,一是必须做好施工期交通疏解方案的合理设计和论证;二是要尽量缩短施工工期。
为此,出入口尽可能采取模数化设计,实现工厂生产、现场装配,缩短现场安装工期,以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干扰和影响。
3 出入口建筑设计及其与城市景观结合的分析
目前,广州地铁地下线路的车站出入口,从建筑形式上分,主要包括独立设置有盖、独立设置敞口、与其它建筑合建等几种类型。
3.1 独立设置有盖出入口
此类出入口,建筑形式和风格尚未统一。
广州地铁早期的一号线考虑满足功能为主,但为了方便乘客识别起见,从二号线开始,便慢慢形成了统一的风格。
这类出入口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反“∫”铝材飞顶;二是支撑飞顶的工字钢支撑;三是通透的钢化玻璃侧墙( 详见图1) 。
通过铝材飞顶、工字钢支撑的用色与其它建筑区别。
铝材飞顶和钢化玻璃侧墙分块拼装,采用模数化设计,工厂生产,现场安装。
此外还设置灯箱,突出广州地铁醒目的红色“Y”字标志,方便乘客识别。
该类出入口造型简洁轻巧、线条流畅、视觉通透、现代感强,通过统一的建筑形式设计,统一醒目的色彩运用,容易被乘客识别。
缺点是由于作为单独建筑考虑,规划要求其与周边建筑进行距离控制,并要设在道路的控制红线外,需占用较大的用地面积,造成拆迁工程量大。
图1:独立设置有盖出入口
3.2 独立设置敞口出入口
此类出入口设计形式最为简单,即地面不设上盖,仅在出入口周边安装安全防护不锈钢围栏和钢化玻璃,高度控制在1.5m 以下。
为了防止地面雨水流进车站内,出入口周边高出地面100~200mm,通过数级台阶与地面连接(见图2)。
此外还在出入口旁设置灯箱,突出广州地铁醒目的红色“Y”标志,方便乘客识别。
此类出入口形式简单,,对城市景观影响较小。
但广州属多雨地区,需在出入口与车站的连接通道设置集水坑和排水系统,增加部分运营成本。
此外车站出入口的提升高度超过6m 时,应设置自动扶梯,自动扶梯露天遇雨水容易锈蚀,尤其是城市工业飞速发展,空气中酸性物质增多,雨天酸性物质溶入雨水,对露天扶梯的腐蚀更加严重,影响自动扶梯使用寿命。
因此露天扶梯设计上要进一步研究防腐蚀处理。
在城市景观严格控制区域,如城市新轴线的珠江新城地区,较多地采用了此类形式的出入口。
图2:独立设置敞口出入口
3.3 与其它建筑合建的出入口
这类出入口的特点是与周边建筑合建,作为同一建筑统一考虑建筑设计。
洞口张贴“Y”标志并设置灯箱,给乘客以明确指引(详见图3) 。
合建的形式分为两种,一是与既有建筑
合建,通过适当改造,把地铁出入口功能赋予既有建筑。
这种合建的前提是要做详细的方案设计和论证,还要变更既有建筑部分面积的使用功能,协调难度较大;二是与周边建筑统一设计,同步建设。
这要求建设工期上做到同步,施工工序紧密协调和配合。
合建出入口对城市景观的影响最小,但其受到距离条件的限制。
地下出入口通道长度不宜超过100m,超过时应采取能满足消防疏散要求的措施,有条件要设自动人行道。
因此合建通道过长,出入口建设就会变得不经济,,同时也不方便乘客进出。
图3:与其它建筑合建的出入口
4 几点思考
4.1 出入口建筑方案的选用
出入口建筑设计,建筑形式选用比较灵活,同一车站出入口可选用不同的建筑形式,它是因地制宜,反复进行方案比选的结果。
4.2 建筑材料发展与出入口体量的弱化
建筑材料日新月异发展为出入口在体量上进一步弱化准备了物质基础。
4.3 地铁“Y”标志的作用
随着宣传工作的深入,广州地铁的“Y”标志符号将越来越深入人心。
通过轨道交通特性抽象出来的“Y”符号,也可以反映地铁出入口作为交通建筑与其他建筑的区别,因此未来线路的出入口在建筑形式上面临更广阔的选择,真正做到与城市景观结合。
5 结束语
随着地铁出入口设计研究的不断深入,设计观念、设计手法也不断更新,未来线路的出入口在建筑形式上面临更广阔的选择,其将真正做到与城市景观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