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肿瘤影像学进展
胃淋巴瘤的影像诊断PPT
CT扫描可能发现胃周或腹腔软组织 密度肿块,提示肿瘤浸润。
MRI表现
胃壁信号异常
MRI检查可观察到胃壁信号异常 ,表现为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
权像高信号。
扩散受限
扩散加权成像(DWI)可观察到 肿瘤细胞扩散受限,表现为高信
号。
增强扫描强化
增强扫描可观察到肿瘤组织强化 ,与正常胃壁形成明显对比。
胃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汇报学检查方法 • 胃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 • 胃淋巴瘤的影像诊断标准与鉴别诊
断 • 胃淋巴瘤的影像诊断进展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胃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和改善预 后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胃淋巴瘤在胃壁内的浸润范围、与周 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同时,增强CT还可 以通过观察肿瘤的血供情况,有助于鉴别良恶性肿瘤。
MRI检查
总结词
MRI检查是一种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详细描述
MRI检查可以提供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清晰地显示胃淋巴瘤在胃壁内的浸润深度和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 系。同时,MRI检查对于观察肿瘤的内部结构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多学科综合诊断(MDD)模式的推广也使得医生能够从 多个角度对病变进行分析,从而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可能性 。
个性化治疗与影像诊断的结合
随着个性化治疗理念的普及,影像诊断在胃淋巴瘤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医生可以根据每个患者 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而影像诊断则可以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实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影像诊断是胃淋巴瘤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肿瘤的大小 、形态、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影像及病理详解演示文稿
临床表现:
• GISTs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与肿瘤大小、 发生部位、肿物与肠壁的关系以及肿瘤的良 恶性有关。肿瘤较小者(直径小于2cm)常无症 状,往往在体检和其它手术时无意中发现。 肿瘤发生于胃肠道腔内时大多表现为呕吐、 腹痛及消化道出血,而发生于胃肠道腔外的 则主要表现为腹部包块。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是中上腹部不适、腹部肿块及便血。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影像及病理 详解演示文稿
现在是1页\一共有28页\编辑于星期日
(优选)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影 像及病理
现在是2页\一共有28页\Fra bibliotek辑于星期日• 多数学者提出GISTs为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 道壁的间叶性肿瘤,是一种胃肠道原发性 、非上皮性、非淋巴性、非平滑肌、非神 经鞘瘤性肿瘤。
现在是3页\一共有28页\编辑于星期日
现在是7页\一共有28页\编辑于星期日
肿瘤
免疫表型
CD117 (ckit原癌基 因产物的
)
CD34(血 SMA 管、幼稚 Actin(平 间叶组织) 滑肌肌动
蛋白)
Desmin (平滑肌 结蛋白)
S-100(表 达神经、 脂肪、软 骨)
GISTs
平滑肌 瘤 神经细 胞瘤
+几乎 100% _
-
+70~ 80%
现在是27页\一共有28页\编辑于星期日
影像学判断良恶性
• 良性 肿块直径多<5.0c,密度均匀,与胃肠 壁等密度,均匀强化,很少有坏死,边缘清 晰光整,无分叶,与邻近结构无粘连、浸润
• 恶性:肿块直径多>5.0cm以上,边界不清 或清,呈分叶;容易/轻微侵犯邻近结构,远 处转移;密度明显不均,瘤内实体组织强化 明显较良性者强化明显,中央可见大片状坏 死区,可与胃肠腔相通形成液平面
胃癌腹膜转移的影像诊断和研究进展(2024)
胃癌腹膜转移的影像诊断和研究进展(2024)摘要目前,胃癌是我国最常见和最致命的肿瘤之一,腹膜转移是进展期胃癌患者常见转移或复发方式,预后极差。
近年来影像技术不断进步,CT、US、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均用千评估腹膜转移,但对腹膜转移的准确检测,特别是对隐匿性腹膜转移的诊断仍具有挑战性。
随着精准医学概念的提出,影像组学和人工智能技术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并在早期预测胃癌腹膜转移方面具有较大潜能,为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手段。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和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G LOBOCAN2020的数据,胃癌是世界第5常见的癌症,其死亡率位居第4(1];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所有恶性肿瘤的第3位[2]。
在进展期胃癌中,腹膜转移是常见的转移和复发方式,文献[3]报道显示胃癌患者首次检查时腹膜转移发生率为14%。
伴发腹膜转移的患者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时间仅为8~ 13个月[4],约占胃癌相关死亡的60%[5]。
因此,腹膜转移的早期诊断对患者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至关重要。
目前,腹腔镜检查是术前诊断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膜转移的可靠手段[6],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 ESMO)指南[7]也建议进展期胃癌患者需要进行腹腔镜检查,以明确是否发生腹膜转移,从而指导临床决策。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近80%进行腹腔镜检查的患者最终结果为阴性[8],其成本效益及运用千胃癌患者的适用范围仍具有争议[9]。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入超声(ultrasound,US入磁共振成像(m 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入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等无创检查逐渐用千临床评估腹膜转移,但传统影像方法在检测腹膜转移尤其是隐匿性腹膜转移(occult peritoneal metastasis,OPM) 方面仍面临挑战。
胃癌的新型影像学诊断技术
胃癌的新型影像学诊断技术胃癌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针对胃癌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介绍胃癌的新型影像学诊断技术,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展望。
一、胃癌的影像学诊断胃癌的影像学诊断通过对患者的胃部进行各种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病史及相关症状,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胃癌以及其病情的进展情况。
目前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主要包括X线钡餐造影、超声造影、CT扫描、MRI等。
1. X线钡餐造影X线钡餐造影是一种通过将钡剂注入患者的胃部,然后进行X线拍片,观察钡剂的流动情况来诊断病变的技术。
这种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势,但其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较低,并且无法提供详细的组织结构信息。
2. 超声造影超声造影是通过超声波的回声特点来观察和显示器官和病变的技术。
这种技术无辐射,安全性高,对于胃黏膜的观察能力较强。
然而,由于胃的解剖结构复杂,超声的透视深度有限,对于一些深部病变的检测效果较差。
3.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通过多层次的X线投射来获取断层图像,并通过计算机重建获得高质量的影像的技术。
CT扫描能够提供胃癌的详细结构信息,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情况等。
然而,CT扫描对于早期胃癌的识别率相较于其他影像学诊断技术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4. MRIMRI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获得人体内部信息的技术。
其在胃癌诊断中具有较好的组织对比度和解剖分辨率,对于胃癌的定位和早期病灶的检测较为准确。
然而,MRI成像时间较长,成本较高,对于一些无法耐受长时间检查的患者并不适用。
二、为了提高胃癌的诊断准确性和早期检出率,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新型的影像学诊断技术。
以下是一些近年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胃癌新型影像学诊断技术:1. 高分辨率内镜影像技术高分辨率内镜影像技术利用高清晰度的内镜成像系统,通过显微镜成像,可清晰地显示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特征,实现对于胃黏膜的早期病变检测。
胃肿瘤影像诊断
THANKS 感谢观看
胃神经鞘瘤多位于胃壁内,呈圆形或类圆形 ,表面光滑或轻度不光滑。
周围组织受压
胃神经鞘瘤较大时,可压迫周围组织器官, 如胰腺、脾脏等。
均匀强化
增强扫描时,胃神经鞘瘤均匀强化。
肠蠕动减弱
胃神经鞘瘤较大时,可压迫肠道,导致肠道 蠕动减弱或消失。
05 诊断分析与临床应用
诊断流程与标准
诊断流程
胃肿瘤影像诊断应遵循一定的流程,包括收集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 病理学诊断等步骤。
04 胃肿瘤影像学表现
胃癌的影像学表现
01
02
03
04
胃壁局限性增厚
胃癌早期,胃壁局限性增厚, 表面光滑或轻度不光滑。
胃壁肿块
胃癌中晚期,胃壁内可形成肿 块,肿块形态不规则,表面不
光滑,可伴有溃疡。
胃腔狭窄
胃癌中晚期,胃腔狭窄,胃壁 僵硬,蠕动减弱或消失。
腹腔淋巴结肿大
胃癌晚期,腹腔淋巴结肿大, 可伴有腹水。
关系等信息。
优势
CT检查可以提供胃部及其周围组 织的全面图像,有助于判断肿瘤
的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
MRI检查
诊断准确率
MRI检查对于检测胃肿瘤同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尤其是对于某 些特殊类型的胃肿瘤。
操作流程
患者进入MRI扫描仪,接受磁场和射频脉冲的刺激,生成胃部的图 像,以观察是否存在肿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信息。
课程目的与意义
本次课程的目的是介绍胃肿瘤的影像 诊断方法、正常影像表现及常见病变 的影像学表现,帮助大家掌握胃肿瘤 的影像诊断技巧和方法。
通过本次课程,我们将深入了解胃肿 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对临床诊断和治 疗的重要意义,提高对胃肿瘤的诊疗 水平,造福广大患者。
影像学对进展期胃癌治疗疗效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
影像学对进展期胃癌治疗疗效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作者:劳湖军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3--01为了改善胃癌治疗的效果,新辅助化疗作为一个重要元素,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大型临床试验的验证,其地位被逐步确立。
对于进展期胃癌治疗疗效评评估,目前,临床主要依靠腹部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PET/CT、PET/MRI)、超声内镜、腹腔镜探查手术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手段评估病情1 超声内镜检查术(EUS)及超声双重造影(DCEUS),目前,EUS 是胃癌术前TNM分期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姜跃龙[1]等发现EUS对于进展期胃癌的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准确性较高,但对侵犯幽门的病变T分期准确性不足。
部分研究表明[2],EUS 对于早期胃癌的分期准确率比进展期胃癌更高。
在评价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时,大部分是比较化疗前后胃癌T、N 分期或肿瘤厚度的变化。
化疗后EUS 对进展期胃癌T 分期和N分期的准确性较低[3],但EUS 对T 和(或)N 分期降期的诊断与总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相关,因此,EUS 评价降期可以作为预测进展期胃癌化疗预后的有效指标。
EUS 仅从肿瘤T、N 分期和肿瘤厚度的变化对胃癌化疗疗效进行评价,联合其他影像学方法可以提高评价化疗疗效的准确性。
DCEUS是在常规超声的基础上,通过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来增强人体血流散射信号,实时动脉观察组织的微血管灌注信息,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并对病变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评价器官功能状态的影像学方法。
谭蜀川[4]等发现,DCEUS也能对术前进行评估,包括胃癌病灶的位置、厚度、大体分型和T分期。
2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胃癌的诊断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临床上采用CT 评价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指标多是比较化疗前、后胃癌T、N、M分期的变化,或应用WHO 标准和RECIST 标准来衡量病变大小变化[5]。
胃癌影像学诊断新进展
胃癌影像学诊断新进展摘要:提高胃癌患者预后疗效关键在于早期发现与正确的分期,目前临床上诊断胃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很多,在胃癌更加注重个体化综合治疗的背景下,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来诊断胃癌及分期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胃癌、影像学诊断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发病率以及死亡率两方面胃癌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前列。
近年来,随着内镜、腹腔镜等微创手术的广泛开展,以及新辅助放化疗等更加个体化、综合化的治疗方案的应用,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更加依赖于准确的诊断与分期、疗效评价与预后评估。
另外,由于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于胃癌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价的检查手段更加丰富,诊断准确率不断提高。
除传统的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外,还包含超声内镜(EUS)、多层螺旋CT(MDCT)、磁共振成像(MRI)、PET-CT等。
本文通过介绍上述影像检查方法在胃癌诊断与治疗中的经验,对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劣进行客观的评价,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预测。
1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患者依从性可是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的特点,是胃癌诊断的传统影像检查方法。
它通过对黏膜改变的观察、胃壁蠕动性的变化等来诊断胃癌,来把病变范围清晰地显示出来,长期以来是行手术根治胃癌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
但钡餐造影的局限性在于仅能观察黏膜面的改变,不能进一步的反映肿瘤的侵犯深度、周围肿大淋巴结及与邻近器官的情况;同时无法准确判断早期癌;另一方面,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性很依赖技师的经验技术水平,因此限制了其对于胃癌在临床诊断与分期中的准确性。
2超声内镜EUS检查是1980年由Dimagno和Green首次引入并应用于临床当中,经过持续改进,目前被认为是明确胃癌T分期的首选检查方法。
它经内镜导入超声探头,结合了胃镜与超声的优点,不仅可以在直视下观察胃壁黏膜的病变,还可以弥补钡餐造影无法判断病变的侵犯深度与范围等缺点,为诊断与分期提供了依据。
EUS把正常胃壁分为5层结构,根据破坏层次判断肿瘤的浸润深度,来判断肿瘤的T分期。
胃肿瘤影像诊断
目的和意义
目的
探讨胃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提高 对胃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意义
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胃肿瘤,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 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02
胃肿瘤概述
胃肿瘤的定义
01 定义
胃肿瘤是指发生在胃部的肿瘤病变,通常分为良 性和恶性两类。
02 发病部位
胃肿瘤主要发生在胃部,包括胃壁、胃腔等部位 。
03 病因
胃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环境、 生活习惯、饮食等。
胃肿瘤的分类
01
良性肿瘤
如胃息肉、脂肪瘤、平滑肌瘤等,生长缓慢、局 限在胃壁内,不会扩散和转移,通常不会危及生
命。
02
恶性肿瘤
如胃癌、间质瘤等,生长迅速、可以侵犯胃周围 组织,并有可能发生转移,对生命健康威胁较大
。
胃肿瘤的症状和表现
MRI表现
胃淋巴瘤在MRI上可表现为胃壁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 T2WI呈稍高信号。注射Gd-DTPA后,病变区胃壁及邻近淋巴结多呈中度至明显 强化。
胃神经鞘瘤的影像表现
CT表现
胃神经鞘瘤的CT表现多为圆形或类 圆形,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少数可 出现钙化、坏死、囊变等表现。增强 扫描后肿瘤多呈中度至明显强化。
较长且费用相对较高。
PET-CT检查
01
检查内容
PET-CT检查是一种功能成像技术,可以显示胃肿瘤的代谢活性及与周
围器官的关系,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及寻找可能的转移灶。
02
适用范围
PET-CT检查适用于胃肿瘤的术前诊断和分期,同时可以评估患者的全
身状况,对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较高的价值。
胃肠道肿瘤螺旋CT诊断的新进展
胃肠道肿瘤螺旋 CT诊断的新进展摘要:用于胃肠道检查的影像学诊断技术有多种,最常用的有胃肠钡剂检查、CT和MRI。
近年发展的新的技术有:螺旋CT口服法小肠造影、胃肠道螺旋CT三维重建、螺旋CT胃、结肠空气铸型成像、肠道MR水成象、MR结肠造影、以及CT、MRI仿真内窥镜技术。
各种新技术在胃肠道肿瘤诊断领域中发挥了作用,有助于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和肿瘤侵犯范围的术前评估。
本文概述了胃肠道肿瘤螺旋CT诊断技术的应用价值和新进展。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影像;CT诊断;进展1引言螺旋CT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纤维内窥镜和X线气钡双对比造影是消化道肿瘤理想的初选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胃肠黏膜面的改变,但对肿瘤突破浆膜向外直接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不能显示。
80年代后,CT逐步用于消化道肿瘤检查,CT能发现和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和形态,确定肿瘤的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情况,从而对肿瘤进行术前分期。
但CT分期的准确性仍有争议。
90年代以来螺旋CT的应用,快速扫描避免了呼吸运动的影响,配合对比剂高压注射,可获得多期增强扫描图像;利用容积式扫描进行CT仿真内窥镜(CTVE)和其他三维成像检查,使CT能观察胃肠壁及邻近脏器的病变,也可观察黏膜的改变。
目前螺旋CT对胃肠癌的诊断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
2胃肠道肿瘤螺旋CT诊断检查方法2.1胃肠道对比剂的应用胃肠道为空腔脏器,常处于不同的收缩状态,CT检查时必须引入一定量的对比剂使之充分扩张。
对比剂主要包括高密度对比剂(2%~3%碘溶液)、等密度对比剂(水)和低密度对比剂(脂肪乳剂、气体)。
高密度对比剂对胃肠壁的显示差,且会遮蔽部分壁组织,限制了癌肿的检出和胃肠壁浸润深度的诊断,但三维成像时高密度对比剂与胃肠壁有良好的密度对比,有学者尝试用其进行小肠的CTVE。
水是胃肠CT最理想的对比剂,无论平扫或增强,对胃肠壁的细节和病变的显示都非常清晰,但三维成像时水与胃肠壁缺乏密度对比。
胃肠道恶性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像研究进展
翌垡堕兰堡墅兰窒星兰塑!兰篁三Q堂笙三塑丛型!竺塑!型堡生垦竺虫竺!坐竺璺垒£21堡!堕!翌!竺!三旦:塑!:兰垒里!:三塑!●胃肠道恶性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像研究进展谢琦f擒要】为正确评价胃肠道恶性肿瘤血管生成及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疗效。
除病理检查、临床、生化观察外,需要能较客观和准确反映活体肿瘤血管生成状态及其变化的影像技术。
本文就胃肠道恶性肿瘤血管生成的机理、特点和影像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胃肠道恶性肿瘤血管生成;影像研究;进展实体肿瘤生长依赖于血管生成.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的各阶段均有赖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Ⅻ。
与其他实体癌肿一样,胃肠道肿瘤的发生、发展也依赖于肿瘤血管生成.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的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胃肠道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
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绝大多数采用组织切片经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 i cr ove s8e l de n.si t y,M V D)或V EG F、a F G F、bFG F等蛋白表达。
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 T—PC R)检测肿瘤组织V E G F m R N A水平M。
M V D技术也成为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金标准”。
但这些方法需要取得肿瘤组织标本进行测定。
方法较繁琐,所需时间长.且所得结果仅能反映肿瘤极小区域血管生成情况.难以反映整个肿瘤情况,更难以进行动态观察。
另外。
对于丧失了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肿瘤.因不能取得组织病理学依据。
亦无法检测其血管生成情况。
为正确评价肿瘤血管生成及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疗效.需要一种能以敏感且特异的方式显示肿瘤血管供血及其变化的成像方法.多种影像成像技术可用于观察血管特征。
认识胃肠恶性肿瘤血管生成的机理、肿瘤血管的特点可能会使影像学家更好地理解胃肠肿瘤生物学基础上的影像表现.同时为寻找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像技术开拓新的思路。
1胃肠道恶性肿瘤血管生成的的机理肿瘤血管生成是复杂的过程.有赖于肿瘤局部各种促血管生成与抑血管生成因子的平衡.这些因子由肿瘤细胞、宿主细胞、相邻的间质细胞与免疫细胞释作者单位: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进展期胃癌CT影像学特征分析
进展期胃癌CT影像学特征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进展期胃癌ct影像学特征,提高ct对进展期胃癌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或胃镜活检证实为进展期胃癌患者为观察组,随机抽取早期胃癌及胃溃疡25例作为对照组,均行ct检查。
观察肿瘤部位、病灶形态特点,是否存在淋巴结受累及远处转移等讨论其ct表现特征。
结果:进展期胃癌ct影像学与早期胃癌及胃溃疡的相比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胃壁增厚、受侵胃壁强化、软组织肿块、癌性溃疡、邻近组织及器官侵犯、腹腔内淋巴结转移及脏器转移等,其中蕈伞型癌4例(11%)、局限溃疡型癌7例(20%)、浸润溃疡型癌15例(33%)、浸润型癌10例(36%)。
结论:进展期胃癌的ct表现具有其特点,分辨其影像学特点有助于对本病作出正确的诊断,能清晰显示胃癌向周围组织侵犯及腹腔内转移情况,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ct;影像学特征胃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内镜及钡餐进行诊断,但因其对肿瘤浸润深度、与周围组织关系以及淋巴结和脏器有无转移等方面的评估受到限制,因此ct检查对于进展期胃癌的诊断以及胃癌的术前分期有极大的优越性。
本文收集了手术病理或胃镜活检证实的36例进展期胃癌,针对其ct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认识进展期胃癌的ct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1.1 般资料:选取我科2008年12月-2011年5月收治36例经手术病理或胃镜活检证实为进展期胃癌患者,男性18例,女性18例,年龄35-75,平均年龄55岁; 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平扫及增强检查。
1.2 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受检患者检查前禁食12 h,检查前口服清水500-1000 ml,使胃尽可能达到最大充盈。
仰卧位扫描,平扫后做动态三期增强扫描,分别取动脉期(20s)及门脉期(70s)影像学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病灶形态特征;肿瘤增强扫描异常强化;胃周组织侵犯;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
进展期胃癌CT影像学特征分析
进展期胃癌CT影像学特征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进展期胃癌CT影像学特征,提高CT对进展期胃癌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或胃镜活检证实为进展期胃癌患者为观察组,随机抽取早期胃癌及胃溃疡25例作为对照组,均行CT检查。
观察肿瘤部位、病灶形态特点,是否存在淋巴结受累及远处转移等讨论其CT表现特征。
结果:进展期胃癌CT影像学与早期胃癌及胃溃疡的相比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胃壁增厚、受侵胃壁强化、软组织肿块、癌性溃疡、邻近组织及器官侵犯、腹腔内淋巴结转移及脏器转移等,其中蕈伞型癌4例(11%)、局限溃疡型癌7例(20%)、浸润溃疡型癌15例(33%)、浸润型癌10例(36%)。
结论:进展期胃癌的CT表现具有其特点,分辨其影像学特点有助于对本病作出正确的诊断,能清晰显示胃癌向周围组织侵犯及腹腔内转移情况,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CT;影像学特征胃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内镜及钡餐进行诊断,但因其对肿瘤浸润深度、与周围组织关系以及淋巴结和脏器有无转移等方面的评估受到限制,因此CT检查对于进展期胃癌的诊断以及胃癌的术前分期有极大的优越性。
本文收集了手术病理或胃镜活检证实的36例进展期胃癌,针对其CT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认识进展期胃癌的CT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1.1 般资料:选取我科2008年12月-2011年5月收治36例经手术病理或胃镜活检证实为进展期胃癌患者,男性18例,女性18例,年龄35-75,平均年龄55岁;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平扫及增强检查。
1.2 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受检患者检查前禁食12 h,检查前口服清水500-1000 ml,使胃尽可能达到最大充盈。
仰卧位扫描,平扫后做动态三期增强扫描,分别取动脉期(20s)及门脉期(70s)影像学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病灶形态特征;肿瘤增强扫描异常强化;胃周组织侵犯;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
胃肿瘤影像诊断(医学课件)
CT扫描的优点是分辨率高、能够全面观察胃部及周围结构,但缺点是费用较高、辐 射剂量较大。
MRI检查
MRI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影像诊断技术 ,通过磁场和射频脉冲的原理,能够 生成高分辨率的图像。
提供治疗依据
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为医 生提供制定治疗方案的依 据,如手术切除范围、放 疗和化疗方案等。
02
胃肿瘤的种类与特点
良性肿瘤
良性肿瘤
生长缓慢,边界清晰,不会发生转移 ,通常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常见的 胃良性肿瘤包括平滑肌瘤、脂肪瘤、 血管瘤等。
诊断方法
治疗方式
良性肿瘤一般采用手术切除或内镜下 治疗,预后良好。
复查。
超声检查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无 辐射损伤,但缺点是对操作者的 经验和技术要求较高,且对早期
胃癌的诊断价值有限。
04
胃肿瘤影像诊断流程
影像获取
患者准备
确保患者处于空腹状态,避免胃 肠道内容物对影像造成干扰。
检查设备
使用高分辨率的医学影像设备,如 多层螺旋CT、MRI和超声等。
检查方法
根据不同设备的要求,进行相应的 检查操作,如CT扫描、MRI序列和 超声探查等。
影像学检查(如X线钡餐造影、CT、 MRI等)结合病理学诊断。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
生长迅速,边界不清,容 易发生转移,威胁生命。 常见的胃恶性肿瘤包括胃 癌、胃间质瘤等。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如X线钡餐造 影、CT、MRI等)结合病 理学诊断。
治疗方式
恶性肿瘤一般采用手术切 除、放化疗、靶向治疗等 多种手段,预后与肿瘤分 期和分化程度有关。
胃癌术前分期影像学研究进展
胃癌术前分期影像学研究进展陈克敏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放射科 200025上海瑞金二路197号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对胃癌的诊断目前主要依赖内镜和钡餐检查。
但上述诊断方法对于胃癌术前TNM分期难以作出正确的评估,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而对外科术前准确判断肿瘤浸润深度、是否存有淋巴结及腹腔内转移带来了困难。
普通CT曾用于术前分期诊断,但其准确性仍有较多争议。
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MSCT),磁共振(MR)及内镜超声(EUS)等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已使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准确性有了明显的改善。
一.T分期(一)多层螺旋CT正常胃壁一般厚度小于5mm,其典型表现是可以清晰显示其多层(二或三层)结构,一般显示率在30%~70%左右,事实上胃壁的单层结构极为多见,这对T分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随着多层螺旋CT 的出现,因其较一般螺旋CT速度更快,层厚更薄,使其在Z轴方向上的分辨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可进行多期扫描,明显提高了胃癌分期的准确性及小病灶的检出率。
动态三期螺旋CT扫描的优点在于利用胃壁的多层结构在各期扫描显示的情况不同而更好显示其分层结构,这些结构可分别对应黏膜层和黏膜肌层(明显增强的内层);黏膜下层(中间低密度层);固有肌层和浆膜层(轻微增强的外层)。
Takao等研究显示,三期增强扫描的增强效果对区别和检出早癌与进展期癌有很大的帮助。
动脉相扫描有利于胃癌病灶的检出及估计其浸润胃壁的范围,实质期(门静脉期)扫描有利于肝转移灶的检出,而平衡期扫描有利于判断胃癌的浸润深度(特别是进展期胃癌),所以三期扫描更有利于胃癌病灶的检出和提高术前分期的准确率。
T分期,即肿瘤侵犯胃壁的深度的判断,其诊断标准如下[3]:T0-胃壁无改变;T1-无论是单层或多层胃壁中,病灶呈胃壁内层局灶性明显之强化,伴有或不伴有低密度的粘膜下层;T2-胃壁异常增强并伴有中、外层分层的消失,并且其外边界光整和(或)病灶周围脂肪层清晰;T3-胃壁明显增厚,肿瘤外层模糊,增厚胃壁外边界不规则或呈条索状高密度影和(或)病灶周围脂肪层模糊;T4-肿瘤有明显强化,侵犯肌层、浆膜层及浆膜层外,周围脂肪层模糊消失,同时伴有邻近脏器的侵及和CT值的改变。
胃癌TNM分期的影像学进展
2 影像学进展
2.1 核磁共振技术 核 磁 共 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9] 以 无
辐 射、组 织 分 辨 力 高 等 特 点 越 来 越 多 地 应 用 于 胃 癌 术 前 分 期,为治疗方案提供准确依据。早期胃癌由于胃壁不增厚或 增厚不明显,MRI 显示能力有限,而中晚期胃癌常表现为胃 壁 增 厚、软 组 织 肿 块 和 胃 壁 破 坏 等 现 象,一 般 将 胃 壁 厚 度 > 6mm 视为异常,增厚的胃壁在 T1WI/TSE 序列上呈等信号, 在 T2WI/TSE 序列上呈高信号或稍高信号 [10]。当出现溃疡时, 在 T2WI/TSE 序列上可见“龛影”征象。胃壁破坏则表现为 中断的低信号带。有研究结果显示 [11],MRI 对 T1 的检查结 果较差,对 T2、T3 检查效果一般,但是对 T4 和 M1 的检查效 果较好,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 MRI 有独特的软组织分辨力, 能够多方位综合成像,易于全面观察胃壁邻近结构及器官的 受 累 情 况,对 其 他 部 位 的 转 移 和 种 植 灶 都 可 以 准 确 定 位、清 晰显示,是目前位置公认的诊断胃癌远处转移的最佳影像学 方法。MRI 易发现直径超过 10mm 的淋巴结,但是对炎性淋 巴结还是转移淋巴结的鉴别能力较差。目前一部分学者对 高场磁共振技术诊断胃癌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还需大量的临 床资料进行证实。 2.2 多层螺旋 CT 技术
胃部肿瘤影像学进展
胃部肿瘤影像学进展摘要随着胃肠道影像学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胃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不断提高,诊断范畴也不断扩大。
多排螺旋CT、磁共振成像、超声内镜检查、经腹超声检查、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PET/CT等检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胃部肿瘤的诊断、分期、疗效评估等方面,但胃的常规内镜活检及术后病理仍是诊断胃部肿瘤的金标准,在临床中常需要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才能全面准确的诊断疾病,从而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胃部肿瘤计算机体层成像磁共振超声内镜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胃部肿瘤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新版WHO组织学分型将胃部肿瘤分为癌、上皮性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间叶性肿瘤、淋巴瘤和继发性肿瘤。
近年来随着医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胃部肿瘤的影像诊断方面有了跨越式进步,本文将对胃部各类常见肿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逐一介绍。
1 胃癌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肿瘤,TNM分期系统可以有效的评估胃癌患者的预后。
高质量的气钡双对比造影可显示黏膜面的微细结构而对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报道认为其对黏膜和黏膜下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可达96%[1],但在中国,其对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仍较低。
目前胃癌术前分期影像诊断常用方法为多排螺旋计算机体层成像(multidetector-row computed tomography,MDCT)、超声内镜检查(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MDCT常规采用低张水充盈胃、静脉团高压注射造影剂后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胃癌主要表现为胃壁的异常增厚和(或)异常强化(图1、2),并可根据增强的范围来推断肿瘤侵袭胃壁的深度、病变的大小、性质及周围侵犯状况。
近年来多数报道MDCT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均可达60%以上。
肿瘤分子影像学进展及挑战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MedicalRadiology2021Jan 鸦44穴1雪:1-5肿瘤分子影像学:进展及挑战卢光明1△江泽飞2蔡惠明3张龙江1【摘要】分子影像学是一门交叉融合学科,整合医学影像学、分子生物学、化学、材料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学科。
分子影像学发展极为迅速,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肿瘤分子影像技术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领域取得了系列进展,特别是肿瘤微环境成像、肿瘤精准诊疗、诊疗一体化等方向,但在分子靶标选择、分子探针研发和临床转化等方向仍面临诸多挑战。
【关键词】分子影像学;分子探针;肿瘤诊断;肿瘤微环境;诊疗一体化中图分类号:R73;R445文献标志码:ATumor molecular imaging: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 LU Guangming 1△,JIANG Zefei 2,CAI Huiming 3,ZHANG Longjiang 1.1Department of Diagnostic Radiology,Jinling Hospital,Medical School of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02,China ;2Fif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3Nanjing Nuoyuan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E -mail:***********************.com【Abstract 】Molecular imaging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discipline that integrates medical imaging,molecular biology,chemistry,materialogy,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others.In recent years,molecular imaging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and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umors.Tumor molecular imaging technology has recently made a series of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bas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translation,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tumor microenvironment imaging,tumor precis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and theranostics.However,tumor molecular imaging remains to face many challenges in molecular target selection,molecular probe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translation.【Keywords 】Molecular imaging ;Molecular probe ;Tumor diagnosis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heranosticsIntJMedRadiol,2021,44(1):1-5作者单位:1东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南京210002;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3南京诺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E-mail:***********************.com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530054)DOI:10.19300/j.2021.S18810专家述评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杀手”,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的诊 断准 确率不高 ,因此 MD C T对淋 巴瘤 的诊断仍存在 定局 限 l 生[ 1 4 ] 0 MR I 可在 MD C T的基础上进一步判断肝 、
脾 、腹膜 后淋 巴结 、脊髓 、肌 肉等是否 受累 ,由于其临
床价值与 MD C T相似 ,但受 胃肠道 蠕动影 响较大 ,且花 费高于 MD C T,故一般不单独使用 MR I 诊断 胃淋 巴瘤 。 E US在 胃淋 巴瘤的诊断 中 占有重要地位 。它 可以较
患者 ,E US的使用价值 有限 [ J 。正 电子发 射体层成 像
( p o s i t r o n e mi s s i o n t o mo g r a p h y,P E T)/ CT主 要 用 于 显 示
肿 瘤在放 、化疗 治疗 前后 的发展或 消退程度 ,评价治疗
的有效 性 ,指导临床 医生进 一步 的治疗 _ l ,同时也可较
利于 胃淋 巴瘤 的诊 断 。但也有 少数 胃淋 巴瘤可 出现类 似
革 囊 胃的表现 ,狭 窄可累及 胃窦 、胃体或 胃底 ,可 为局
部 狭窄 ,也 可表现为整个 胃腔 的缩 小。MDC T结合 多平 面重建 和 V E虽进 一步 提高 了诊 断准确 率 ,但 由于 胃淋
巴瘤 的 MD C T表现 缺乏 特异 性 ,并 且 MD C T无法 确定
图 3 增 强 CT示 胃体 胃壁广 泛不 规则 明显 增厚 , 浆膜 层显 示毛 糙 ,动脉 期 明显强 化 ,胃周 可见 多个 软 组致 密度影 。增 强后 不均 匀 强化 ,为肿 大 融 合 的淋 巴结 。病 理 示弥 漫大 B细胞 淋 巴瘤 。
肿 瘤侵犯 胃壁的程度及其 具体分 型 ,对一些化疗 后患者
准确 的检 出淋 巴瘤治疗后 的复发灶 ,对 一些结构 成像不
能 明确诊断 的患者 ,P E T的功 能性成像或 可提供一 些诊
统和 P a r i s 分 期 系统。 临床分 期 和组织 学 分级是 淋 巴瘤 最重 要 的两个 独立预后 因素 。 目前 的研究均表 明 ,淋 巴 瘤 的发生是 多因素共 同作用 的结果 ,幽门螺杆菌感 染与
・
专 家 讲 座
・
意 义 ,同时 还可 帮 助 区分 胃腺 癌 和淋 巴瘤 … 。研 究 发
现, B o r r ma n n4型 胃癌在 D WI 上可呈现 “ 三 明治 ”征象 ,
的可能性 [ 1 5 ] o E US结合高频迷你探头可更精确 的诊断病
变 ,弹 性成 像 、E U S — F N A 等新技 术均 可 提高 E US的诊
即 内外层 高信 号 、中层低信 号 ,较具特 征性 ,同时 ,肿
瘤 较低 的 A D C值 可将其从充盈 不 良的 胃壁 中区分 出来 ,
断准确 率。但 由于 胃淋巴瘤 主要采用非手 术的治疗 方式 , 这些方法对 胃淋巴瘤 的诊 断价值仍 缺乏 明确有效 的证据 。 有学者 提出 E US 结合 多点活检及幽 门螺杆菌检测应作 为
非霍奇 金淋 巴瘤 的标 准诊断方法 。但对 淋 巴瘤 ,尤其 高分化 淋 巴瘤 治疗后 的患者 ,E US常会 出现一些 与 内镜 活检不 相符合 的结果 。E US显示 胃部 正常 的时 间要 晚于 内镜和 活检提示正 常的 时间 ,因此对许 多治疗后 随访 的
从 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有助 于鉴别 区分 B o r r ma n n 4 型肿
础 上 ,因此 ,多次重复 大量活检方 案才是真 正准确指 导
与 MA L T的发生有关 [ 1 3 ] o MD C T可 以直观显示 胃壁受 累的程度和范 围, 胃淋
临床治疗方 式选择 的金标准 ,仅凭 单纯 的影像 学检查是
远 远 不 够 的 。
巴瘤主要表 现为 胃壁广泛性或 节段性增厚 ,不常侵犯 临 近器 官 ,或使 胃周脂肪层 消失 ,常伴腹腔 内肿大淋 巴结 ;
准确 的进 行局部 淋 巴瘤 的分期 ,而且 当 胃镜与组织 学检
3 胃肠道 问质瘤
胃 肠 道 间 质 瘤 (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s t r o ma l t u m o r s ,
G I S T)是一类独立 的来源于 胃肠道 管壁问充质细胞 的非 定 向分化肿 瘤 ,是 胃间叶性 肿瘤 中较 常 见的一 种类 型 , 好 发于 5 0~ 7 0 岁 中老 年 人 。它 可发 生 在 胃肠 道 的任
淋 巴瘤 的发生 有 直接 关 系 ,t ( 1 1 ; 1 8 ) ( q 2 1 ; q 2 1 ) 、t ( 1 ; 1 4 )
( p 2 2 ; q 3 2 ) 和t ( 1 4 ; 1 8 ) ( q 3 2 ; q 2 1 ) 基 因 异 位 同 样 也 被 证 实
断 的重要信 息 。总之 ,由于 胃淋 巴瘤 的临床征 象及各 项影像学表现均缺乏特异性 ,其确诊 主要依靠 内镜 活检 ; 另一方 面 ,淋 巴瘤 的治疗必须建 立在确定 的病理亚 型基
瘤 。
2 胃淋巴瘤
胃淋 巴瘤 起 自 胃黏 膜下 的淋 巴组 织 ,占 胃恶 性 肿
瘤的 3 % ~5 %,仅 次于 胃癌 。 胃淋 巴瘤 以 B细胞 来 源
的非 霍 奇 金 淋 巴瘤 多见 ,其 中又 以黏膜 相 关 淋 巴样 组 织 ( mu c o s a — a s s o c i a t e d l y mp h o i d t i s s u e , MA L T) 和 弥 漫 大 B细 胞淋 巴瘤亚 型多见 。与 胃癌 常用 的 T N M 分期不 同 ,淋 巴瘤 的分期较 多采用 An n Ar b o r 系统 、L u g a n o系
增厚 的 胃壁 密度均匀 ,增 强 3) 。大部分 研究均 认为 胃壁 大范 围受 累 ,但 能保持 良好 的柔软度 及扩 张度 ,同时较少侵 犯 胃周结 构者 ,高
度提示为 胃淋 巴瘤 ; 胃周广泛淋 巴结肿大 ( 两个 区以上 ) , 且肿大 淋 巴结相互 融合 ,腹膜后 肾门下 淋 巴结肿 大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