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11

合集下载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习题(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习题(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习题(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根据拼音写汉字。

领wù(_____)pánghuáng(______)袖手旁guān(_____)【答案】(1).悟(2).彷徨(3).观【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悟”“彷徨”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下列词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袖手旁观一帆风顺B.格物致知豪无选择C.推之四海传之万世D.寻求真理学术权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项改为:毫无选择。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B.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C.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并且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D.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关联词语使用错误。

改为“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下列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中国学生自然科学传统教育社会环境B.抽象思维轻视实验一帆风顺没有准备C.做研究作主张出主意显微镜D.经书里说盲目接受栽种竹子袖手旁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项,都是偏正短语。

B项,“抽象思维”“轻视实验”“没有准备”为偏正短语;“一帆风顺”是主谓短语。

C“做研究”“作主张”“出主意”是动宾短语;“显微镜”是偏正短语。

D 项,“经书里说”“盲目接受”“袖手旁观”是偏正短语;栽种竹子是动宾短语。

5.选出填入空白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________美国总统杜鲁门曾发表声明,表示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________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________派军队侵占台湾,________抛出“台湾地位未定”等谬论,企图制造“两个中国”。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格物致知的基本概念。格物致知是指通过实践观察、深入思考来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真理的认识。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如王阳明如何通过格物致知悟出“知行合一”的道理,以及爱因斯坦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相对论。
-古今中外典型人物的格物致知精神:教师应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和爱因斯坦的科学探究,突出格物致知精神在不同领域的体现。
举例:
在讲解朱熹的观点时,可以引用《四书集注》中“格物者,穷理也;致知者,知至也”的原文,解释“穷理”即是通过实践和观察来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知至”则是达到真理的认识。
举例:
针对抽象概念理解难点,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如科学家通过不断实验和观察发现自然规律,这就是“格物致知”的过程。对于生活结合难点,可以让学生分享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讨论如何运用“格物致知”来解决问题。在比较分析难点上,教师可以设计表格或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清晰地对比不同人物的格物致知实践。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通过观察和思考解决难题的情况?”(如找到学习方法、解决朋友矛盾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格物致知精神的奥秘。
4.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学生协作交流、共同探讨问题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朱熹《四书集注》中“格物致知”的阐释: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应详细讲解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读,强调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研读课文
研读课文13段,思考问题: 1、“格物致知”在今天有什么实践意义? 2、作者认为传统文化中的“格物致知”有什么新的意义?
明确答案
1、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 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研读课文
研读课文13段,思考问题: 1、“格物致知”在今天有什么实践意义? 2、作者认为传统文化中的“格物致知”有什么新的意义?
根据这个结构模式写一段话,讲一个道理。
中学生应该怎样观察探究事物?
“格物致知”是经过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正确方法,具有 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我们中学生要有实践精神,要有怀疑求真的态度。在分 析研究事物的时候,不仅要思考问题,还要积极动手。在行动过程中,要有客 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课后作业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走近作者
丁肇中(zhào): (1936年1月27日--),美籍 华裔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 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 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 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 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因此,1976年与 人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快读课文
学生活动:学生快速通读课文,然后,结合课文注释 给重点字注音,旁注重点词语意思。
字词注音
肇(zhào) 缅(miǎn)怀 探索(suǒ) 毅(yì)力 彷徨(pánghuáng) 袖( xiù)手旁观 瞭(liào)望 华裔(yì) 堕(duo)落 干燥(zào) 出类拔萃(cuì)
快读课文
第二部分(3——12)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论述“格物 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导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例子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有所建树。

无忧考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 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 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是中 国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生难字
丁肇中(zhà)o 朱熹( )xī 测量( ) liáng 彷徨(pgá)n 儒家( )rú 不知所措( ) cuò 埋没( mò) 格物致知( )zh袖ì 手旁观( ) xiù
补充:关于“四书五经”
●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 》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 “四书”。 “五经”指《诗》《书》《礼》 《易》《春秋》,“四书”“五经”都是儒家 主要经典。
作者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 是为什么呢?
归纳: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 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格物致知的目的 是使人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的田地。
二 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2段):提出论题,即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 然科学。
第二部分(3—11段):针对论题进行回答分析,该部分可分为 三层。
第三部分(第12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 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提示: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 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 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 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 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 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 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 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 理教授。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课件)-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课件)-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自主探究
探究任务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本课论述的话题和作者的观点 分别是什么,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概括段落大意。
探究方法
1.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文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 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
2.找出每个段落中表现演讲者观点的句子,整合相近段 落,并据此分段。
过程安排
• 阅读并找出文中相关内容。 • 小组讨论相关句段所使用的说理方法。 •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明确。
过渡到谈中国学生该 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话题。

科学家

接受中西

方教育
他谈教育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教师点拨


系中
演讲者在“情系中华”征文颁奖大会上发表这样的演讲 有什么现实意义?
教育现状
演讲者
未来发展
我国基础教育注重 现代学术的发展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 学,个却人忽的视经培验养教学训生的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写作背景


系中
本文是作者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 大会上发表的演讲,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 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 生大多“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
实验精神在科来学上的重要作用。 行
阐明格物致知精文的神在今天的重要性,
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11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11

2、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作用:通过……的名言、格言、道理等,论证……
观点,是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说服力。
3、对比论证
作用:通过……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论述,论证了…… 观点,是论证更全面,更充分。
4、比喻论证
作用:将……比作……,论证了……观点,使论证生动 形象,浅显易懂。
丁肇中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张国友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 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 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 为最正确的事. --------丁肇中
拓展延伸
1、积累有关实验的名言。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来。 ——伽利略 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狄德罗
合作探究 (阅读第3~12自然段)
1、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2、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3、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 是积极的探测。
1、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 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 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不能删掉。“可能”表示推测,并不十分肯定, 去掉后就变得十分绝对了,与事实不符。 2、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 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 到的。 不能删掉,“只能”强调得到新的知识的惟一 途径是“通过实地实验”。
(阅读第1、2、13自然段) 自主学习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 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9张PPT)
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 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 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课堂总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课堂总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 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 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 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 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
身份: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讲座教授。
成就: 发现J粒子,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 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
自主学习
02 知背景
1991年10月18日,《瞭望》周刊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情系中华” 征文颁奖大会,作为获奖者之一,丁先生以《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为题,向与会的中国青年学生发表了这篇演讲,用自身的治学经验 向大家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大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探索去寻求真理, 提出了新时代历史条件下的格物致知之道,对于从事现代科学研究 的人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拓展延伸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 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 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 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自主学习
03 夯基础
(1)读准字音,把握字形
华裔( yì ) 测量( liánɡ ) 不知所措( cuò )
丁肇中( ) 彷徨( pánɡ huánɡ ) 格物致知( zhì )
liào望( 瞭 ) 朱xī( 熹 )

八下语文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笔记

八下语文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笔记

八下语文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笔记篇一:《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篇由学生自主撰写的笔记,主要介绍了八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第14课的内容,强调了“格物致知”这一主题。

以下是正文和拓展内容: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课中,作者鲁迅讲述了自己对于“格物致知”的看法。

他认为,“格物”即观察自然界中的万物,了解它们的本质和规律;“致知”则是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鲁迅认为,只有“格物致知”,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文化、有素养的人。

他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此外,鲁迅还提到了“知行合一”这一理念,即不仅要“格物致知”,更要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在今天的社会中,格物致知的精神仍然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探索,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实践,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为社会做出贡献。

扩展阅读:1.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

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具有很高的文学和思想价值。

2. “格物致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通过学习和探索,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这一理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论语》、《道德经》等经典作品中都有关于“格物致知”的论述。

3. 在今天的社会中,“格物致知”的精神仍然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探索,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实践,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为社会做出贡献。

篇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篇由学生编写的关于八年级下语文第14课的文章,文章主要介绍了“格物致知”这一知识点,并表达了作者对学习这一知识点的感悟。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首先解释了“格物致知”的含义。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导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例子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有所建树。

无忧考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共41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共41张PPT)

中国学生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体会意义
几十年过去了,中国的传 统教育的一些理念并未得到根 本改变。我们重读这篇演讲词, 再次明确格物致知精神及实验 精神的意义,督促我们在生活 和学习中,积极发扬格物致知 精神。我们要明白:只有动手 实验,亲自实践,才能获得知 识,获得灵感,才能培养我们 的创造力、创新力,才能适应 现在的世界环境。
用中国学生存在 的问题和作者的 亲身经历为证, 阐述了实验精神 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
论证格物致知 精神的重要意 义,并对中国 青年一代提出 希望。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理清思路
第1段的作用是引出演讲的话题——谈教育问题
理清思路
注意事例 的作用
理清思路
提出演讲主题
引出格物致知
(关联现代学术)
传传统统教教育育
现代观念
把握内容
为什么是中国学生要有格物致知精神呢?
高分低能
小结猜读活动
阐述
针对 现状
提出 观点
分析
中国传统教育只注重理论 而不注重动手实践的弊端
现代观念的格物致知就 是实验精神
阐明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针对性强 思路清晰,层层推进
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12)
中国学生 应该怎样 了解自然 科学。
阐述现实意义
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传统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举例:王阳明) 现代观念中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内涵和重要性 告诫中国学生要摆脱传统教育偏理论轻实验的缺点
如何应对当下的世界环境
理清思路
运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述思路,来探讨文
章第6—10段的论述过程。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总 第6段 实践精神在科学上是很重要的 第7段 历史角度阐述新知识只能通过实践得到
分 第8段 实践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第9段 实践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反 3--5段 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正 6--10段 分析实践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正反对比论证 (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 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说苑》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一鲁迅
3、阅读6-10段,说说第6段与7-9段之间的关系,6-10段与3-5段之间构成什么关系?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 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 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 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 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 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 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 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 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 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 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 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 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 的需要毫无帮助。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素材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素材 新人教版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小传:国外科学技术界评论说,丁肇中是最有实验能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

美国《自然》杂志还评论说,丁肇中所从事的工作是沟通中美两国科技交流的一座桥梁。

丁肇中的父母都是中国的大学教授,祖籍山东日照。

1936年,他们从中国启程去美国,对密执安州立大学进行访问。

1月26日,就在这所学院里丁肇中降生了。

他在回忆中说:“我的父母希望我出生在中国,可是我却偏偏早产了,我出生两个月后才回到中国。

”他的童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乱年代,所以他十二岁以前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

由于父母忙于工作,丁肇中是由外祖母抚养成人的。

外祖母性格刚毅果断,对丁肇中以后严谨刻苦治学,一丝不苟实验,缜密组织研究和严格要求下属等优良作风产生了很大影响。

丁肇中先在大陆度过童年,十三岁去台湾上学,那时他父日亲是国立台湾大学的一名教授。

二十岁时,他决定回到他的出生地美国密执安大学继续攻读。

“那时我英文懂得不多,对美国的生活一无所知。

在国内的时候从书上读到许多美国学生是自己挣钱维持生活读完大学的,我告诉父母也这样做。

当1956年9月6日到达美国底特律机场的时候,口袋里只有一百美元。

在那时,有点钱好像已经满不错了。

我举目无亲,不免有几分担心。

”那几年,可以说是丁肇中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他一面顽强勤奋地学习,一面自己挣钱维持生活。

后来因成绩优异获得了奖学金。

三年之后的1959年获得物理学和数学两个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硕士学位。

接着在密执安大学物理研究所当研究生,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63年,丁肇中以博士和福特基金会会员的身份,前往设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在柯可尼的指导下用质子同步加速器进行研究。

柯可尼对实验工作的严格与耐心对丁肇中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这段日子以及后来再到日内瓦工作期间,丁肇中的典型生活情况是:一早起来在自取食堂里吃早饭,然后一整天留在实验室里,直到夜里离开实验室,驱车十分钟回到他的公寓房间睡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 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 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不能删掉。“可能”表示推测,并不十分肯定, 去掉后就变得十分绝对了,与事实不符。 2、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 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 到的。 不能删掉,“只能”强调得到新的知识的惟一 途径是“通过实地实验”。
第三个故事是发现胶子。光子传播原子之间的力 ,胶予传播夸克之间的力。丁肇中与中科院唐孝威等 科学家合作,在1979年发现了胶子,而这一结果是他 们事先没有料到的。由此得出的体会是:要对意料之 外的现象有充分的准备。 第四个故事是寻找反物质。在地面上不可能找到 反物质,国际大空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担当起了研究 太空反物质、物质和暗物质的任务。去年,发现号将 实验仪器送上了太空。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天上测量带 电粒子。丁肇中得出的体会是:要实现你的目标,最 重要的是好奇心,对所做的工作要有兴趣,要勤奋地 工作。 (《科学时报》2001年11月4日)
合作探4;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2、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3、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 是积极的探测。
要点回顾
1、把握中心论点 2、辨析论据类型,分析其作用 3、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4、理清思路分析文章结构 5、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6、联系实际,开放拓展谈看法
议论文三要素:



论据的类型:
常见论证方法 : 、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论证的方式: 、
、 。


论证方法的作用答题模式
1、举例论证
2、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 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读后感。
3、阅读下面短文,请从文中丁肇中教授所谈四个体 会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
在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中外著名学者学术报告会上,丁肇中 《我所经历的20世纪的实验物理学》的报告尤为引人注目。他讲了 4个故事,谈了4个体会。 第一个故事是测量电子半径。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电子的半径 为零。1964年,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著名科学家进行了哈佛一 康奈尔实验,其实验结果与这种理论不相符。丁肇中认为这个实验 很重要,他们于1966年在德国用不同的方法重复了实验,得到的结 果则是电子确实小到不可以测量。他由此得出的体会是:不要盲信 专家的结论。 第二个故事是发现新粒子家族。1970年,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 可以归纳为3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 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最终,他们在美国 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宣开展了实验,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夸克。由此得 到的体会是: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
4、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 的目标。 5、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 样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 于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 研究。 6、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 么论证? 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 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论证思路
一、论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论证结构: 提出论题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1---2)
首先,指出传统中国教育的弊端。 然后,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分析问题
(3---12)
解决问题
(13)
三、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
语言品味
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作用:通过举出……的事例,论证了……观点,使论证 更具体更有可信度。
2、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作用:通过……的名言、格言、道理等,论证……
观点,是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说服力。
3、对比论证
作用:通过……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论述,论证了…… 观点,是论证更全面,更充分。
4、比喻论证
作用:将……比作……,论证了……观点,使论证生动 形象,浅显易懂。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 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 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4、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 神? 5、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 意义是什么?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 样了解自然科学?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5、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 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 二,探索应该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不能消 极的袖手旁观。
1、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2、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3、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4、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5、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 么样的? 6、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 么论证?
阅读口诀
论文阅读不可怕, 一读全文巧勾画, 二抓题干明要点, 三找区域摘原文, 最后概括组答话, 论文阅读我不怕!
丁肇中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张国友
2012年9月27日制作
学习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阅读第1、2、13自然段) 自主学习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 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 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 为最正确的事. --------丁肇中
拓展延伸
1、积累有关实验的名言。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来。 ——伽利略 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狄德罗
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 过实验得到知识。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 知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 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 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 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