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声猿》主题分析——新的文体

合集下载

四声猿 哀声何处

四声猿 哀声何处

四声猿 哀声何处本文通过《雌木兰》和《木兰诗》的对比分析,试图探求《雌木兰》悲剧主题的原因,研究徐渭对木兰故事的增减部分,特别关注有关木兰亲情、功业和婚事三部分,得出徐渭对此的消极态度。

原来“世间事多少糊涂”不过到头来“都是幻”而已。

标签:雌木兰;木兰诗;“哀”;主题缘来《水经注》中记载的一首长江三峡渔民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徐渭把他创作的《狂鼓史渔阳三弄》、《玉蝉师翠香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四个杂剧,总命名曰《四声猿》就是“盖猿丧子,啼四声而肠断,文长有感而发焉,皆不得意于时之所为也”。

[1]由此看来,尽管历来主题难定,但是《四声猿》的感情基调是确定的,即“哀”也。

不过,纵观全,祢衡骂曹操大快人心,月明和尚得渡柳翠,木兰代父从军凯旋而归,黄崇嘏治国安邦花好月圆,结局绝非哀若猿啼。

窃以为,想要窥破作者的意图,必先从这“哀”字着手。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意,本文试以《雌木兰》和《木兰诗》做比较分析,按图索骥,寻“哀”之所向。

一、从军行,多阻难一般认为《木兰诗》是北朝民歌,曾记载于《古文苑》、《文苑英华》、《乐府诗集》。

南朝陈时人智匠所编的《古今乐录》最早记录了《木兰诗》的诗名,但作品无传,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集》将其列入《梁鼓角横吹曲》类,总六十二句三百三十四字的长篇叙事诗歌,又叫《木兰辞》《木兰歌》等。

[2]《雌木兰》是明代徐渭(1521-1593)创作的二折剧本,继承了《木兰诗》的故事情节,大体分为三个部分:准备从军,离家征战,战胜归来。

剧本为戏剧的演出做准备,因而对诗歌的内容补充进行了大量的补充是必要的。

在第一折,《雌木兰》开篇场白即以第一人称木兰自述姓名、身份,家庭背景、住址等,另外增添了“黑山贼首豹子皮,领着十来万人马,造反称王”的征兵原因。

替父从军的原因仍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四声猿》庄谐相生的喜剧意味

《四声猿》庄谐相生的喜剧意味

《四声猿》庄谐相生的喜剧意味作者:娄晶汝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9期摘要:徐渭的短剧创作为其以后的作家带来深远的影响。

尤其他犀利诙谐的笔触更是把悲剧性的主题表达得入木三分。

本文将从四个短剧的立意与表演形式入手,细致地挖掘隐藏其中的喜剧意味。

关键词:《四声猿》;徐渭;对比;喜剧意味作者简介:娄晶汝 (1986— ) ,苏州大学文学院戏剧戏曲学硕士研究生,主攻方向:昆曲与中国古典戏曲。

[中图分类号]:I28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9-0120-02《四声猿》由《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四个短剧构成。

徐渭蔑视传统规范,突破了杂剧一本四折,纯用北曲的陈规旧律。

语言上清新活泼、流畅优美;曲词宾白,感情饱满,妙趣横生。

《四声猿》以独特的情感构建和卓越的创新精神彰显了其艺术的独创性,被尊为“明曲之第一”[1](p266)。

此作品除了作者情感的借喻性抒发和艺术上的创新精神之外,另外一个亮点就是通过对比映衬,孕育出全剧的喜剧意味。

《狂鼓史》运用虚实结合的空间比照,借他人之口抒发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愤懑,同时也是为其他正直之士鸣不平。

通过幽冥情境的设置,塑造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和一个虚幻的世界。

真实的世界是一个变形的、扭曲的世界,人们在这里找不到公平与正义。

通过对一个虚幻的世界的描写,倾吐作者企图把两个世界对调的愿望,真真切切地描绘出对理想世界的渴望与追求。

由此可见,在作者的心目当中,“重要的不是‘事’的内容,而是由‘事’引出的‘情’,‘事’只是引发作者创作兴奋点的触媒,‘情’才是作家所要追求的结果。

”[2](P180)在人世间,曹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专横跋扈,祢衡虽有才华却惨遭迫害。

在阴司,祢衡的才学得到了判官和天帝的赏识,得到了“修文郎”的职务,曹操得到了应有的惩戒。

通过两个世界的对比产生了一种令人警醒的喜剧效果。

《四声猿》的双层结构及其解读

《四声猿》的双层结构及其解读

《四声猿》的双层结构及其解读
何平
【期刊名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四声猿》不是一个故事,而是四个剧构成的一个整体结构.《四声猿》单剧结构表现人生围困的绝望之悲,整体结构隐含反抗绝望,生命突围的努力.这一双层结构源于徐渭内心自负与现实被弃之间的冲突,表露了作者自我安慰、自我脱困的深层心理.这显示《四声猿》创作对作者具有某种自我解困的文化意义.这个理解切合徐渭三教融合,以儒为主的思想结构,也解释了四剧之间情感基调冲突的原因.【总页数】6页(P91-96)
【作者】何平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3
【相关文献】
1.“要知猿叫肠堪断,除非侬身自作猿”——为徐朔方先生《徐渭年谱》献疑兼考《四声猿》创作时间 [J], 王雪松;蒋小平
2.《四声猿》近十年研究综述 [J], 谢一鑫
3.徐渭"本色论"在《四声猿》中的体现 [J], 杨晓岚
4.《四声猿》:徐渭灵魂自救与精神自振的心声 [J], 刘玲
5.《四声猿》:徐渭灵魂自救与精神自振的心声 [J], 刘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徐渭《四声猿》创作主旨探究

徐渭《四声猿》创作主旨探究

高思齐徐渭是我国明代中叶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戏曲家,其杂剧作品《四声猿》更是被微道人誉为“明曲之第一”。

《四声猿》的创作主旨历来都是学者关注的重点,加上徐渭自己也一直有意隐藏自己的创作意图,致使对《四声猿》的题旨众说纷纭。

一、《狂鼓史渔阳三弄》主旨探究关于《狂鼓史渔阳三弄》的创作主旨,学术界大致有三种态度。

一是认为《狂鼓史渔阳三弄》是为了悼念被严嵩杀害的好友沈炼而作的。

正如徐仑在论著《徐文长》中所说,徐渭作为穷秀才,“只能采用文艺戏曲的创作揭露严嵩借刀杀人的阴谋”。

二是认为《狂鼓史渔阳三弄》中徐渭以祢衡自喻,祢衡之骂亦即徐渭之骂。

刘玲认为祢衡是徐渭“化身入戏的结果”,也可以说是“作者本人精神面貌的活写真”[1]。

还有学者认为,正是因为徐渭对胡宗宪的矛盾心理,使得在《狂鼓史渔阳三弄》的最后,祢衡还是宽恕了作恶多端的曹操。

更多的学者支持第三种,即祢衡既有沈炼的影子,也有徐渭的影子,《狂鼓史渔阳三弄》不只是悼念沈炼,也不只是徐渭怒骂。

正如周群、谢建华在论著《徐渭评传》中认为的:“何人是祢衡的化身,我们认为不可太过胶执,似乎既有沈炼之骂,也有作者之骂。

”笔者认为,一方面徐渭此剧的创作灵感是来源于沈炼怒骂严嵩之事,这一点学术界已经达成普遍共识。

但另一方面严嵩父子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就已倒台,而《狂鼓史渔阳三弄》应是创作于万历年间,根据时间而言,严嵩早已得到应有的惩罚,沈炼的大仇早已得报,徐渭此时应该是没有之前那般激愤的心绪来用隐射的方法痛骂严嵩的,因此,如若是纯粹认为此剧仅为吊沈炼之作,则未免缩小了其剧作的现实意义。

因此笔者比较支持第三种说法。

二、《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主旨探究《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一文一武,且主角都是女性,堪称姊妹篇,因此学术界多将这两部剧合在一起分析。

对其主旨大概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悼念翘张二人说”。

这一观点主要支持者是王定桂,他在《后四声猿序》中认为徐渭辅佐胡梅林平定徐海之乱,其中多亏有海妾王翠翘的暗中帮助。

明代杂剧徐渭《四声猿》

明代杂剧徐渭《四声猿》

《玉禅师》:玉通、柳宣教、柳翠、
月明。既写官府与佛门的勾心斗角,又 写佛徒欲望与佛门清规的尖锐冲突。
《雌木兰》塑造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为国立功的花木兰形象。
《女状元》写五代少女黄崇嘏巧扮男
装、考中状元,为官断案而被周丞相赏 识故事。
3、《歌代啸》 (1)内容提要
分四出, 每出集中写一件事。 第一出写李和尚偷走冬瓜, 藏于姘妇吴氏家。 第二出写李和尚与吴偷情, 为吴氏之母撞见。 第三出写吴氏之夫王辑迪凭僧帽告妻子通奸。 第四出写州官奶奶在后宅放火, 百姓来救火。
杨讷,字景贤 , 有《西游记》6本24折 ,对小说《西游记》有影响。
二、明中后期杂剧的转型
1、转型期杂剧特点
打破前期题材团圆喜庆、伦理教化、神 仙道化的偏狭,思想渐次深化,社会批 判剧、伦理反思剧兴盛。
2、王九思与康海杂剧
①王九思《Leabharlann 甫游春》,借老杜酒杯 ,浇自己胸中块垒。案头化倾向。
②康海《中山狼》 , 取材马中锡《中 山狼传》,属讽刺世情的寓言剧。影响 大。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州官好色俱内,贪财好利,昏庸无能, 恩将仇报。
(5)构思巧妙, 结构新颖
以荒诞情节造喜剧效果;
善于生发铺排: “妻母灸过小僧”——, 邻 居 齐 母 灸 其 侄 婿 小 曾 ——王 氏族不 肯——众邻来劝——王妻谎言;
穿插对照,埋伏照应;
善设悬念,环环相扣。
(6)语言本色自然、通俗晓畅
(2) 晚明社会风尚的反映
物欲
张和尚:“ 谁说僧家不用钱”; 李偷走冬瓜, 想脱手赚钱;
吴氏夸耀娘家“ 私房” ; 州官:“ 只我为官不要钱, 但将老白入腰
间”; “ 他百姓们辛苦了这一夜, 亏我弄 得他无赏有罚, 又添出我无边的生意。”

四声猿——精选推荐

四声猿——精选推荐

四声猿简介:此《四声猿》是明代⽂学家徐渭创作的⼀组杂剧,即《狂⿎史渔阳三弄》、《⽟禅师翠乡⼀梦》、《雌⽊兰替⽗从军》、《⼥状元辞凰得凤》。

《四声猿》语出于郦道元《⽔经注》。

“猿鸣三声泪沾裳”,鸣四声则更属断肠之歌。

此为明末书坊⼤城斋刊本,内含版画四幅,卷后署:⾧樂鄭振鐸藏書。

《四声猿》是指:其⼀《狂⿎史渔阳三弄》:三国祢衡死后在阴间骂曹操的情节,实际是借曹操来影射当时的奸相严嵩;其⼆《⽟禅师翠乡⼀梦》:揭露了当时官场与佛门的尔虞我诈和禁欲主义丧失⼈性的虚伪本质;其三《雌⽊兰替⽗从军》:⽊兰出征经过,到凯旋、出嫁的情节都是作者的创造;其四《⼥状元辞凰得凤》:刻画了才华出众的⼥状元黄崇嘏(ji)乔装男⼦,安邦定国,只因暴露⼥⼉⾝,满腹才华葬送闺阁的艺术形象。

徐渭是明代最著名的作家之⼀。

他的⼀⽣,“⾏奇,遇奇,诗奇,⽂奇,画奇,书奇,⽽词曲尤为奇”;其⼈格及艺术精神在当时及⾝后都获得了普遍的赞誉。

杂剧《四声猿》被汤显祖誉为“词坛飞将”,祁彪佳评其中之《⽟禅师》云:“迩来词⼈依傍元曲,便夸胜场。

⽂长⼀笔扫尽,直⾃我作祖,便觉元曲反落蹊径。

” 清初邹漪总结说:“明南北剧不下数百家,唯徐⽂长《四声猿》称独步。

” 均充分肯定了《四声猿》杂剧为“明曲之第⼀” 的翘楚地位。

实际上,徐渭的⼈格精神及创作不仅实际地规范了晚明⽂学的发展,对清代杂剧的影响也⾄为深远。

清代杂剧创作以⾃喻性为标志的⽂⼈化特征、有意通过易装书写表达创作主旨的题材策略、注重真幻相⽣的关⽬设计以及⾃由开放的体制形态等,都与清代作家对徐渭的精神认可与创作接受息息相关。

郑振铎说:“给最⼤影响于明、清的杂剧坛者,则为徐渭。

”徐渭(1521年—1593年),汉族,绍兴府⼭阴(今浙江绍兴)⼈。

初字⽂清,后改字⽂长,号青藤⽼⼈、青藤道⼠、天池⽣、天池⼭⼈、天池渔隐、⾦垒、⾦回⼭⼈、⼭阴布⾐、⽩鹇⼭⼈、鹅⿐⼭侬、⽥丹⽔、⽥⽔⽉,明代著名⽂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西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西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西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第三十五章三国演义一、名词解释1、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形式。

其特点是:分回标目,分章叙事。

首尾完整,故事连接,段落整齐。

2、“七实三虚”:这是关于《三国演义》艺术构思的一种说法。

章学诚在《章氏遗书外编・丙辰札记》中说《三国演义》具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构思特点。

正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能较好的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使作品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

3、“三绝”:《三国演义》在人物描写方面,采用类型化的写法,塑造了许多成功的人物形象,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即最具智慧的诸葛亮、忠义之士关羽以及奸诈的曹操。

二、论述题1、如何看待《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倾向?应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史学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就存在着孰为正统的不同看法;二是三国故事在民间流传中融入了人民希望出现明君仁政的愿望;三是小说创作中主题思想的需要。

(要求举出具体的材料事例加以论析) 2、《三国演义》在战争描写方面有什么特色?《三国演义》在战争描写上的成就十分突出。

作者笔下的战争写的丰富多彩、变化无穷。

充分表现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另外,在战争描写中,不仅写出了两军相斗勇者胜,而且,还写出了两勇相斗智者胜。

重点表现统帅人员的运筹帷幄、分析决策,给予读者许多启示。

3、《三国演义》的语言特色是什么?《三国演义》具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

它是文言,但又夹杂着白话;是白话,但又有不少文言成分。

可谓雅而不涩,俗而不俚。

第三十六章水浒传一、名词解释1、繁本和简本:指的是《水浒传》的版本可分为两大系统。

繁本文繁事简,均无平王庆、田虎情节。

简本文简事繁,有平王庆、田虎事。

2、金本:指的是明末清初,江苏吴县人金人瑞对《水浒传》进行评改,砍掉七十二回以后的部分,又把第一回改为“楔子”,形成新的版本,即七十回繁本《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

金本流传广泛,成为通行本。

《四声猿》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四声猿》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四声猿》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四声猿》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四声猿》是明代杂剧剧本集。

《四声猿》近十年研究综述

《四声猿》近十年研究综述

《戏剧之家》2019年第13期 总第313期19戏剧研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老人,是明中晚期的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文人。

他那如戏剧般坎坷多难的一生与他奇傲疏狂的性格使得有人称他为“命运的弃儿,艺术的宠儿”。

徐渭在书法、绘画堪称一绝但是他在戏曲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在戏剧理论方面,徐渭主张“本色”。

他所撰写的《南词序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填补了明清时期南戏理论上的空白。

其杂剧《四声猿》被誉为:“明曲第一”。

汤显祖、王骥德等人都给予《四声猿》很高的评价。

汤显祖曾评曰:“《四声猿》乃词坛飞将,辄为之演唱数通,安得生致文长,自拔其舌!”正因《四声猿》是南北杂剧的转折点,并对明晚期和清朝的戏曲创作影响深远,所以学术界一直没有停止对于徐渭《四声猿》的研究。

一、《四声猿》近十年研究进程近十年《四声猿》的研究势态已经逐渐趋向多元化,研究模式也从传统批评模式转为现代批评模式,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也变得更加广泛与开阔,2010年之后出现了一批较有见地的专题研究,大大增加了《四声猿》研究的深度和高度。

近十年出版的关于徐渭《四声猿》的专著有《徐文长四声猿》(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陈远洋的《徐渭戏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四声猿〉新论》(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

与此同时,学术界也涌现出很多高质量的论文,以《四声猿》为中心,学者们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

杨正刚的《四声猿》主题论(《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11月)从《四声猿》的悲喜色彩角度展开研究,杨正刚认为“四声猿 ”一词 ,是徐文长晚年潦倒凄惨的人生写照,而不是单单是剧集中四部剧作主题的概括,并且他认为《四声猿》的主题色彩为喜剧而非悲剧。

陈虎东则从戏剧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四声猿》进行研究,“纵观《四声猿》的文本,‘本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外在之本色,即诗文之本色;一个是内在之本色,即情感之本色。

”[1]陈文认为,徐渭运用大量的乡俗俚语、淳朴无华的戏剧语言来构造《四声猿》的“外在本色”;并投入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和内在的精神去构筑其南杂剧的“内在本色”,内在与外在相互呼应、衬托,它们都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徐文长的戏剧理论——“本色论”,这也是徐渭美学思想、创作思想的完美展示。

徐渭_四声猿_为_自吊_之作

徐渭_四声猿_为_自吊_之作
本剧的表层意义玉通的重皈佛门祢衡的得到重用花木兰与黄崇嘏固然如论者所言昭示了作者对权奸阿瞒罪恶的痛功业彰显后的恢复女儿真身最后都找到了真我都快淋漓的数落也有不少学者提出曹操即现实中的随心胜意地找到了现实中追求的理想归宿这也正权奸严嵩祢衡乃文长姐丈沈竦作者借此一平胸中是徐渭一生的精神追求也是他到死都没有实现的块垒但剧中祢衡竟然要求饶恕曹操之罪这又作何白日梦
绝文字 。《木兰》之北 , 与《黄崇嘏》 之南 , 尤奇中 之奇 。 先生居 , 与余仅隔一垣 , 作时每了一剧 , 辄呼过斋头 , 朗歌一过 , 津 津意得 。 余拈所警 绝以复 , 则举大白以釂 , 赏为知音 。 中《月明度 柳翠》 一剧 , 系先生早年之笔 ; 《木兰》 、 《 祢衡 》 , 得之新创 ; 而《女状元》 则命余更觅一事 , 以足四 声之数 , 余举杨用修所称《黄崇嘏春桃记》为对 ,
[ 5] 461 [ 4] 1358
[ 4] 1356
而徐渭《倪某别有三绝见遗》 中第三绝中有“ 要知猿 [ 4] 854 叫肠堪断 , 除是侬 身自做猿” 句 。 由此 可见 , 徐 渭对猿啼至哀的意蕴心领神会 , 他晚年借用此典给 四剧命名 , 显然是要表达哀极痛极之情 , 抒发无望与 绝望的悲哀 , 寄托了悲恸的“ 自吊” 、 “ 自悼” 之意 。 二 根据王骥德的说法 , 四剧中《玉禅师》 乃徐渭早 年之笔 。 此剧取材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 卷十三所 载柳翠传说 , 写玉通和尚 、柳宣教和妓 女红莲的纠 葛 。 一般认为 , 作品揭露了佛门与官府的矛盾 , 以及 宗教禁欲主义的罪恶 。 但笔者觉得 , 这只是从社会 学批评的视角对作品显在意义的表层析解 。 故事中 人物之间存在三对矛盾或关系 : 玉通与柳宣教 、红莲 与柳宣教 、 玉通与红莲 。 玉通不赴庭参 , 不仅仅是因 为他本已跳出红尘 , 不问世事 , 更是出于一己之性 , 但却不为府尹柳宣教所容忍 , 于是便设法加以陷害 ; 红莲前去勾引玉通 , 原非自己所愿 , 而是屈从于官府 淫威 ; 玉通与红莲的媾和 , 皆非本心使然 。 面对红莲 的引诱 , 玉通拒绝道 : “ 快不要 ! 快不要 ! ” 而一旦破 戒 , 则后悔莫及 , 慨叹自己“ 落在这畜生圈套里了 ” 。 说穿了 , 几对矛盾都蕴含着对一己之性的坚守与戕 害之间的冲突 , 存在坚守个性的内秉与泯灭个性的 外力之间的对抗 , 红莲与玉通的遭遇与结局都反映 出人的本真在强大外力作用下的无可奈何与严重扭 曲 。 故事主角玉通由和尚愤而托生为娼妓 , 又由娼 妓而自愿皈依佛门 , 最终完成了作为佛门信徒对一

“猿”于声的共鸣

“猿”于声的共鸣

“猿”于声的共鸣摘要:《四声猿》以其高华爽俊,浓丽奇伟,无所不有的思想深渊;恃与实甫,辈争雄长,绝奇文字的明曲奇人;栎下金玉,欲断老腕,欲卷声歌的悲凄哀愁;脍炙人口,雄迈豪爽,铿锵悲切的曲词节奏,构成一幅“猿”入其心的悲剧图画。

关键词:主题;戒淫说;斗争说;忏憎说;肯定人欲说;自寓说《四声猿》是明代徐渭杂剧奇观,共包含《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代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四个独立的短剧。

《狂》讲述祢衡骂曹操的故事。

《玉》描写月明和尚度柳翠的故事。

《雌》写的是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女》勾勒五代女子黄崇嘏女扮男装高中状元,并为民办案的故事。

一本四剧,一剧众人,一人多情,一情一人生,見证人间百态,世间冷暖。

作品包含了活潑畅快,汪洋恣肆,呈现出一种陈规扫尽,独备一格的气度,具有价值性的世俗观念和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

《四声猿》之“猿”浸其悲凉之意。

“猿”盖其悲泣者也。

郦道元之于《水经注》论:“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声悲切哀怨至此,更何况其四声则属于断肠之歌。

徐渭引《水经注》之意冠其名,其悲剧情真意切,大抵不过如此。

《狂》的现实之悲,《玉》的人性之悲,《雌》的女l生之悲,《女》的官宦仕途之悲,交相辉映,四个故事在悲剧性的主题上一脉相承,但各自却有着不同的主题解读。

一、戒淫说和揭露官场与佛门的斗争说戒淫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欲望的抨击,佛教有五戒:戒嗔,戒贪,戒痴,戒慢,戒疑。

明代征道人提到:“抑奸即以扬善,戒淫即以启愤,奖勇即以报儒。

”所谓戒淫便是去除世间之尘器,提升至四大皆空之境。

《玉禅师翠乡一梦》,徐渭以漫画似的笔触,剥开了庄严佛教与正经官场的堂皇外衣,描摹了其“情”与“理”冲突的尴尬局面。

讲临安府尹柳宣教只因玉通和尚拒不参拜,便使妓女红莲使美人计报复玉通和尚,因此破了玉通和尚的色戒大防,使得玉通和尚羞愧自杀。

玉通和尚为报仇投身于柳府尹的女儿柳翠,沦为娼妓使府尹蒙羞,后经前世同门月明和尚度化而重新皈依佛门,结尾利用超脱的团圆尾巴超度了世间情难和因因相报的命运轮回。

徐渭杂剧《四声猿》介绍及其影响

徐渭杂剧《四声猿》介绍及其影响

徐渭杂剧《四声猿》介绍及其影响何志云在《浙江戏曲史》序中说,中国戏曲以南戏为宗,而南戏则诞生于浙江也成熟于浙江。

有人说,一部中国戏曲史,半部要写浙江。

笔者认为徐渭对此功不可没。

徐渭创作的杂剧《四声猿》影响的作家不是一个或是几个个体,而是作家群体,产生影响的时间不是十年或是几十年,而是几百年。

明清时期剧作家们有意无意地争想模仿《四声猿》,创作了大量与《四声猿》关系密切的作品;民间戏剧表演对《四声猿》的继承则一直流传到现在。

徐渭创作的杂剧《四声猿》无论从思想意义、形式结构上还是语言表达上均开一代风气之先。

《四声猿》在戏剧史上的启示性,诚如楚辞史上屈原的《九章》与汉赋史上枚乘的《七发》,对绍兴地方戏剧、浙江戏剧乃至中国戏剧的作用之大、影响之深为文学史所罕见。

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长(初字文清),号青藤道士、天池山人,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浙江山阴(今绍兴市)人。

八试不售,一生布衣,书画诗文创作丰富,流传作品很多。

相比之下,戏剧创作不多,但影响之大甚至超过他诗书画的成就,主要有杂剧《四声猿》,戏剧理论著作《南辞叙录》。

《四声猿》中,作者借剧中人抒发胸中不平之气,嘻笑怒骂,“刳肠呕心,可泣鬼神”.《四声猿》是四部短剧,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简称《狂鼓史》)、《玉禅师翠乡一梦》(简称《玉禅师》)、《雌木兰替父从军》(简称《雌木兰》)、《女状元辞凰得凤》(简称《女状元》)。

《狂鼓史》取材于三国祢衡击鼓骂曹一事。

三国时祢衡恃才傲物,孔融把他推荐给曹操后祢衡称病不去,曹操让他做鼓手,他裸身以辱曹操,后又去军营门口大骂曹操。

曹操将他送给刘表,刘表又将他送给黄祖,终因言语不合祢衡被黄祖所杀。

扬刘抑曹的历史观点认为曹操借刀杀人。

《狂鼓史》为独幕剧,写祢衡在阴间借击鼓,历数曹操罪状的故事。

徐渭选择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他写曹操和祢衡死后,在阎罗殿下,曹操是罪犯身份,祢衡因才华出众就要被上帝召为修文郎,判官放出曹操,请祢衡重演击鼓骂曹,以“做个千古的话靶”. 徐渭的相知沈炼因弹劾权臣严嵩被杀,徐渭借此剧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慨,剧中置大恶人曹操于被奚落被玩弄的境地。

“借其异迹,吐我奇气”——《四声猿》创作主旨论

“借其异迹,吐我奇气”——《四声猿》创作主旨论

作者: 吴新苗
作者机构: 中国戏曲学院
出版物刊名: 戏曲艺术
页码: 29-33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3期
主题词: 徐渭 四声猿 创作主旨 “奇”
摘要:徐渭的四部杂剧以《四声猿》为总名,但在主题、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并非全然充满“猿鸣三声泪沾裳”般愤世嫉俗的情绪。

徐渭创作《四声猿》与其说是自喻式的抒怀写愤、愤世嫉俗地批判宗教和社会,不如说是“借其异迹,吐我奇气”——通过对剧中奇人奇事奇境奇情的书写,通过恣睢自由的表达来自我愉悦,在艺术创作的审美愉悦中宣泄现实的压抑,但并未直接地把杂剧写成本人的血泪心史(这和清代继承徐渭的那些写心杂剧,把剧中人等同于作者本人有区别)。

一定要把四部杂剧主题统一起来,过度牵强地做思想主题阐释和社会学批评,不仅不符合文本的客观差异,也因而忽略了《四声猿》作为戏剧艺术的品性。

从《四声猿》看徐渭杂剧创作的批判思想

从《四声猿》看徐渭杂剧创作的批判思想

从《四声猿》看徐渭杂剧创作的批判思想作者:程遥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7年第10期摘要:徐渭才高绝学,却一生屡试不第,是一位狂狷之士,在文学上主张独创。

《四声猿》是徐渭五十七岁历经沧桑之后的作品,取“猿啼四声而肠断”之意,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四部,因其强烈的批判性,被称为千古快谈。

《四声猿》借古讽今,抨击黑暗的现实,该杂剧集中体现了徐渭的批判思想,包括批判佛教禁欲主义的虚伪、封建官场的腐败、封建社会对女子的压迫。

关键词:《四声猿》封建礼教批判思想徐渭是明嘉靖至万历年间著名的文学艺术家,二十岁为诸生,在学校记名二十六年,为山阴县学廪膳十三年,参加科举考试八次不第。

徐渭三十七岁时,第七次科举考试失败,应邀到浙江总督胡宗宪幕下当书记,曾经亲临前线参加抗击倭寇的战斗,并且立下战功。

徐渭在给胡宗宪做门客的时候,仅仅是一个秀才,但是他高傲自得,随心所欲,有自由时间,并且可以随意出入府中。

徐渭四十三岁放弃第九次科举考试,四十五岁时,胡宗宪被捕,徐渭担心被牵连,加之生活贫寒、仕途艰难,于是出现了精神发狂的症状,陶望龄在《徐文长传》中说:“及宗宪被捕,渭虑祸及,遂发狂,引巨锥刺耳,刺深数寸,流血几殆,又以椎击肾囊,碎之不死,渭为人猜且妒,妻死后,有所娶,辄以嫌弃。

至是,又击杀其后妇,遂坐法系狱中,愤懑欲自决。

”①郦道元在《三峡》中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徐渭历经坎坷之后,创作《四声猿》,取“猿啼四声而肠断”之意。

《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四部剧共十出,长短不一。

四部剧都有自己的故事渊源。

徐渭对历史故事进行了新的加工,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对封建礼教的陈腐观念、官场的黑暗和权贵的寡廉鲜耻进行了批判,这些剧作也反映了徐渭对于理想社会和公平正义的渴望。

《雌木兰替父从军》和《女状元辞凰得凤》以女子为主角,歌颂了她们的才能和智慧,反映了提倡男女平等的进步思想。

北大中文博士生入学考试古代文学专业试题

北大中文博士生入学考试古代文学专业试题
名词:孔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庄子虚静、物化,苏轼?,
刘勰“因内符外”,陆机“应、和、悲、雅、艳”'
论述:刘勰比兴、王国维“天才观”
复旦考博入学试卷——文史哲综合
名词解释(*):
魔幻现实主义;类书;玄言诗;“形而上”;词汇学;
填空(*’):
[古今中外都有,难度不大,关键是范围广,不易复习,感觉只能靠平时积累选择(*1’):
史记与汉书比较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五经正义及意义
章黄学派之黄季刚学术思想
还有题忘记,我只记得我选做的
文学史题目
结合诗经谈雅与郑\正与变
谈谈对"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的看法
韩愈和古文运动
结合宋词的发展谈词的本色(也即谈对豪放和婉约的看法)
年上海师大,文献专业
试卷一:上师文学与学术题目
古典文献与古典文学的关系(分必做)
[其余不记得了!
—文史哲综合(补充)
填空有余华的,的出处,的作者,南宋定都哪里,其他忘了
论述还有选做的:语气词"吧"什么什么的
信息时代对文学的削弱什么的
忘了:
复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考试试卷<
文史哲基础卷:
名词解释:魔幻现实主义类书玄言诗形而上
填空:
个,一个一分
论述:请对儒家的几个代表人物的思想说说你的看法及其现实意义;
谈谈人文学科对于科技和经济的指导意义;
以上两题必做
试述“垮掉的一代”创作思潮的特点及其对于中国青年文学的影响;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卷`
。有人说:“一个中国人研究外国文学就是比较文学”,你怎么看?试用你所学过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评论这个观点;
.试述M兰昆德拉(或卡夫卡)的创作、翻译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四声猿》中的徐渭本色思想

《四声猿》中的徐渭本色思想

《四声猿》中的徐渭本色思想作者:曾楚瑶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18期【提要】“本色论”在明中叶进入戏曲理论领域,徐渭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

徐渭的“本色论”要求戏文语言应“俗素”,剧作和作者应表达“真情”。

这些创作原则在他的代表杂剧《四声猿》可见一斑。

【关键词】徐渭; 本色论; 戏曲理论“本色”最初用于文学层面,见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通变》:“今才颖之士,刻意学文,多略汉篇,师范宋集,虽古今备阅,然近附而远疏矣。

夫青生--于蓝,绛生于茜,虽逾本色,不能复化”。

其中“本色”之义从“本来的颜色”稍延至“事物的原本形态”。

宋“本色”论延展入文学理论与批评领域。

北宋陈思道于《后山诗话》中评苏轼的“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是“本色”在艺术评论层面的最初尝试。

后南宋严羽《沧浪诗话》的:“诗道亦在妙悟……唯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被推为宋“本色”代表性论述。

陈、严两家所议“本色”,指文学体裁的本质特征。

明中叶“本色”自论诗词发展为论曲。

徐渭“本色论”于《西厢序》最早提出:“世事莫不有本色,有相色。

本色扰俗言正身也,相色替身也。

替身者即书评中‘婢作夫人终觉羞涩’之谓也。

婢作夫人者,欲涂抹成主母,而多插带,反掩其素之谓也。

故余于此本中贱相色,贵本色,众人啧啧也,我吼吼也。

岂惟剧者,凡作者莫不如此。

”由此可见,徐渭则反涂抹矫作的相色,倡素态本色。

浅看,“素”态是婢子的不涂抹做作,言行符合身份的素颜之态;深看,“素”是婢子坦然自处不强作夫人的真情之态。

若婢子为文学,则徐渭的“本色”思想不仅对文学语言有要求,更要求以“真情”贯穿创作。

徐渭的代表作《四声猿》是他“本色”主张的典型实践,凭此,可进一步解读其“本色”思想。

一、语言之本色:俗素明中叶,雕词琢句的典雅之风盛行。

徐渭却以质朴家常的民间语言为“本色”。

但徐渭于其曲学著作《南词叙录》中借南戏论戏文“本色”道:“南曲固是末技……然有一高处:句句是本色语,无今人时文气。

《四声猿》与戏曲批评中的以气论戏

《四声猿》与戏曲批评中的以气论戏

作者: 苏涵
作者机构: 集美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
出版物刊名: 戏曲艺术
页码: 1-6页
主题词: 《四声猿》 戏曲批评 以气论戏
摘要:徐渭《四声猿》的出现,引起了批评家们以传统的文气论批评戏曲的特别兴趣。

这些批评揭示了《四声猿》创作的深层动因与迥异特征,亦为传统的戏曲批评别开蹊径。

评论者们关注到徐渭的人生际遇对他的文艺观念的自然启发,并特别肯定《四声猿》“意气豪侠”的阅读直感,指出徐渭“奔逸不羁之气”与《四声猿》艺术独创之间的关系,还敏锐地发现了《四声猿》的使气为戏与元杂剧间的关联,并借以探讨戏曲兴衰的重要原因,肯定《四声猿》与徐渭诗、书、画等艺术创作“以气摄之”的共同特征,将戏曲文学抬举到传统的“文章”之列。

这些都是重要的理论贡献,对于认识传统戏曲的历史与发展提供了不同的认识视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声猿》主题分析
古人多借猿声来写悲情 这四个剧合称为《四声猿》 顾公燮《消夏闲记》曾解释《四声猿》的命题含义 他说 “盖猿丧子 啼四声而肠断 文长有感而发焉 皆不得意于时之所为也。

”然而《四声猿》主题是否果真如此尚无定论。

目前对它的主题主要有四种 一、主题统一说徐子方先生(东南大学戏曲小说研究所)认为 “猿声凄恻 三声已属不堪 何况四声 由此明确无误地表明它们有一个统一的主题 即反抗束缚、追求个性自由和强烈的愤世嫉俗情绪。

”四本戏“同样贯穿着否定和反抗” “正是在有着统一创作精神的意义上我们说《四声猿》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主题不同说吴梅在《四声猿校记》中说 “青藤《四声猿》各有寄托”。

清怜芳居士认为 在这四个剧中 《狂鼓吏》以外 其他三个剧“则未尽若猿声之令人肠断也”。

三、主题自喻说杜桂萍《论清代杂剧对徐渭〈四声猿〉的接受》认为 徐渭主要通过对杂剧自我抒写功能的强化来促成自喻的实现。

《四声猿》没有塑造直接对应自我的人物 有的只是对题材本事的个性解读 以及基于自我情绪体验的人生抒发。

杨正刚 《四声猿》主题论 宁夏社会科学 2008/11 3、“本色论”创作观点在《四声猿》中的体现张彦芸认为徐渭
的戏曲理论和戏曲创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他的戏曲美学思想以“本色”论为核心 为戏曲创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促进了晚明戏曲理论研究的发展 他创作的杂剧《四声猿》则成功地实现了他的理论主张 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貌展现于明代剧坛 掀起了明代杂剧创作的高潮。

其“本色”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摹情弥真则动人弥易 传世亦弥远”———创作主旨的真情论。

《四声猿》是徐渭对黑暗社会深刻认识后的忧愤之作 其中的艺术形象既是对社会生活的集中概括 又是其自身坎坷遭遇的真实写照。

以《狂鼓史》为例 徐渭的好友沈炼惨遭严嵩死党杀害 激起他无限悲愤 使他看透了这个人妖颠倒的黑暗社会 于是就以自己报国无门、屡受摧残的惨痛遭遇为基础 以沈炼为生活原型 创作了《狂鼓史》 塑造了“气概超群 才华出众”的人物祢衡 并且借祢衡之口 历数奸雄罪状 骂得痛快淋漓 一股不可遏制的豪气充溢于字里行间。

另一方面是“越淡薄越滋味”——创作手法的本色化例如《雌木兰》中木兰母亲虽道白不多 也没有唱词 但她爱女儿、关心女儿、婆婆妈妈的特点却表现得相当真实、生动。

作品中人物的本色化 主要是靠其独白和对白来实现的 通过这些生动的符合人物身份的口语化道白 强化了人物的平民色彩 使剧中人在“本色”的前提下 又有了平民化的特点 这样的人物形象缩短了和大多数观众的距离 自然给人一种熟
悉感、亲切感。

注 张彦芸 “本色”论与《四声猿》——浅谈徐渭的戏曲理论与戏曲创作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6 4、徐渭《四声猿》在杂剧转型中的意义《四声猿》突破了元杂剧四折一楔子的固定框架 用十出演述了四个小故事 《狂鼓史》仅用一出 而《玉禅师》却用了五出。

这首先在剧本体制上 突破了元杂剧的套数。

周贻白评价《四声猿》时说:“若绳之于元剧规律 皆为创例。

”《四声猿》之后 由于受到它的影响 杂剧大为一变 不再拘于四折一楔子 如沈自晋的《秋风三叠》每种只有一折 王衡的《郁轮袍》 孟称顺的《桃花人面》多至五折、七折不等 代表了明杂剧的新体制。

在曲牌的使用上 《四声猿》冲破南北曲的界限 超常规的灵活运用。

明人孟称舜评《四声猿》时说 “文长《四声猿》于词曲家为创调。

”《雌木兰》剧使用南北合套 而《女状元》则纯用南曲。

他大胆肆意地突破南北曲的规律 汲取南北之长来创作杂剧 形成所谓的“南杂剧” 从此南杂剧大兴。

徐渭作《四声猿》一扫曲坛这一萎靡之风 震撼、影响了明中叶以后的剧坛。

同时 徐渭还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丑恶。

《四声猿》具有强烈的反抗性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他用高度的憎恨 无情地讽刺着封建社会的权豪势要 又用深切的同情 为生活于这一社会底层的受压迫者申诉。

《四声猿》题材的这一强烈现实性 扭转了当时的风气 对其后的杂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声猿》之后 密切关注社会问题 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杂剧作品大量涌现。

闰继英 《四声猿》在杂剧转型中的意义 德州学院学报 2007/6 5、总结以上文献对我的启发就是 徐渭的“本体论”观点在他的杂剧著作《四声猿》中有着体现 除此之外《四声猿》的问世更对后世的剧作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总之查阅了众多的文献对我的论文写作有着极大地帮助 不仅开阔了我的写作思路更加帮助我找到了更好论述观点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