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题-专题13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综合一-高考化学母题题源系列 Word版含解析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专题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专题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学学科,早已成为高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高考化学中,有一些知识点是必考的,因为它们是构建基础知识体系的关键要素。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必考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第一部分: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在高考化学中,最基本的知识点就是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元素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在高考中,常常会涉及到化学元素的命名、化学式的写法以及化合物的性质等方面的考查。
第二部分: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是化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描述了物质之间的转化过程。
在高考中,我们不仅需要了解不同反应类型的特点,还需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配平,以及相应的反应热、反应速率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化学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描述了反应前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速率的相对稳定状态。
第三部分:溶液和化学平衡作为高考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溶液和化学平衡的知识点十分复杂和详细。
在这部分中,我们需要了解浓度和摩尔浓度的计算方法,理解在不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行为规律,并掌握醇、酸、碱等溶液的性质和反应。
此外,还需要了解酸碱滴定、电离度、溶解度积等概念,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部分: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密切相关。
在高考中,我们需要了解能量的传递方式,理解各种热力学定律,包括吉布斯自由能、熵等。
此外,还需要掌握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特点,以及内能的变化与反应热的关系等内容。
第五部分:电化学电化学是化学与电学相结合的领域,也是高考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这部分中,我们需要了解电子的结构和电离能,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性质,掌握化学反应电位、电解电池等概念,并能够运用电化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第六部分: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在高考中,有机化学的考查内容包括有机物的命名、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了解醇、醛、酮、酸和酯等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以及化学性质。
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母题题源解密专题13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解析版)
专题13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母题来源】2022年全国乙卷【母题题文】常温下,一元酸HA 的3a K (HA)=1.010-⨯。
在某体系中,+H 与-A 离子不能穿过隔膜,未电离的HA 可自由穿过该膜(如图所示)。
设溶液中()c (HA)c(HA)c A -=+总,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Ⅰ中()()()c Hc OH c A +--=+B .溶液Ⅱ中的HA 的电离度()-c A c (HA)⎛⎫ ⎪ ⎪⎝⎭总为1101C .溶液Ⅰ和Ⅱ中的(HA)c 不相等D .溶液Ⅰ和Ⅱ中的c (HA)总之比为410- 【答案】B 【试题解析】A .常温下溶液I 的pH=7.0,则溶液I 中c (H +)=c (OH -)=1×10-7mol/L ,c (H +)<c (OH -)+c (A -),A 错误;B .常温下溶液II 的pH=1.0,溶液中c (H +)=0.1mol/L ,K a =+-(H )(A )(HA)c c c ⋅=1.0×10-3,c 总(HA)=c (HA)+c (A -),则--0.1(A )(HA)-(A )c c c 总=1.0×10-3,解得-(A )(HA)c c 总=1101,B 正确; C .根据题意,未电离的HA 可自由穿过隔膜,故溶液I 和II 中的c (HA)相等,C 错误;D .常温下溶液I 的pH=7.0,溶液I 中c (H +)=1×10-7mol/L ,K a =+-(H )(A )(HA)c c c ⋅=1.0×10-3,c 总(HA)=c (HA)+c (A -),-710[(HA)(HA)](HA)c c c -总=1.0×10-3,溶液I 中c 总(HA)=(104+1)c (HA),溶液II 的pH=1.0,溶液II 中c (H +)=0.1mol/L ,K a =+-(H )(A )(HA)c c c ⋅=1.0×10-3,c 总(HA)=c (HA)+c (A -),0.1[(HA)(HA)](HA)c c c -总=1.0×10-3,溶液II 中c 总(HA)=1.01c (HA),未电离的HA 可自由穿过隔膜,故溶液I 和II 中的c (HA)相等,溶液I 和II 中c 总(HA)之比为[(104+1)c (HA)]∶[1.01c (HA)]=(104+1)∶1.01≈104,D 错误; 答案选B 。
高考化学复习基本概念基础理论讲解
高考化学复习基本概念基础理论讲解高考化学的温习一定要留意关于基本内容的掌握。
以下是基本概念基础实际,请考生仔细学习。
1.与水反响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错误,是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干定义为酸性氧化物2.分子中键能越大,分子化学性质越动摇。
正确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错误,Sn,Pb等反响不清楚,遇到弱酸简直不反响;而在强氧化性酸中能够得不到H2,比如硝酸4.既能与酸反响又能与碱反响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错误,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响,但它是酸性氧化物5.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一定是金属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7错误,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可以是He、H等非金属元素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最外层7e-的117好金属元素目前没有明白结论6.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弱,其阴离子的恢复性那么较强正确7.质子总数相反、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反的两种粒子可以是:(1)原子和原子;(2)原子和分子;(3)分子和分子;(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错误,这几组不行:(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8.盐和碱反响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响一定只生成盐和水错误,比如10HNO3+3Fe(OH)2=3Fe(NO3)3+NO+8H2O9.pH=2和pH=4的两种酸混合,其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一定在2与4之间错误,比如2H2S+H2SO3=3S+3H2O10.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要写成离子的方式错误,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和H2SO4要写成分子基本概念基础实际的全部内容就为考生分享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请考生继续关注查字典化学网。
2021年高考第一轮温习备考专题曾经新颖出炉了,专题包括高考各科第一轮温习要点、温习方法、温习方案、温习试题,大家来一同看看吧~。
高考化学重要基础知识
高考化学重要基础知识高考化学是一门难度较大的科目,涉及范围广泛,知识点复杂。
了解和掌握高考化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不仅是学好化学的前提条件,也是高考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高考化学的重要基础知识。
第一、化学基本概念及性质高考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元素、化合物、分子、离子等,这些基本概念贯穿整个化学知识体系,是化学学习的基础。
同时,掌握物质的性质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颜色、密度、熔点、沸点、溶解度等,通过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性质,可以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和过程。
第二、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学习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内容。
掌握化学方程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各种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过程。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化学方程式的种类非常多,如物质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元素周期表、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等。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很好地了解化学反应的各种偏向性和特性,为高考化学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化学反应的类型及原理化学反应的类型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等。
每种反应都有其特定的原理和机理,了解这些原理和机理可以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在学习高考化学时,必须深刻理解各种化学反应的本质和特点,才能够正确回答题目。
第四、化学试剂和实验操作化学试剂和实验操作是高考化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
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过程,深化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和认知。
掌握化学试剂和实验操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高考化学中的各种知识点,为高考化学的考试做好准备。
第五、化学计算和应用化学计算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化学反应的活度、浓度、质量、化学计量和化学平衡等。
化学计算虽然需要一些数学知识的支持,但它对于化学学习的掌握和应用非常重要。
在高考化学中,化学计算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需要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知识点,才能够在高考中获得好成绩。
总之,了解高考化学的重要基础知识,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及性质、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类型及原理、化学试剂和实验操作、化学计算和应用等,可以为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和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提供良好的帮助。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基本理论篇-word文档资料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基本理论篇化学对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小编准备了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基本理论: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
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 与18F、40K与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
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高考化学基本理论知识总结
高考化学基本理论知识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转化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
在高考中,化学作为理科的一门科目,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科目。
下面就是关于高考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
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 物质的三态及转化物质存在着三个经典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物质具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较强;液态物质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较弱;气态物质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弱。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包括:固-液转化(熔化)、液-气转化(汽化)、固-气转化(升华)、气-液转化(液化)、液-固转化(凝固)和气-固转化(凝华)。
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一类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元素由于具有不同的原子序数,所以性质也会有差异。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按照一定的比例组成的纯物质。
化合物的性质是由其内部元素的种类和结构所决定的。
3. 同位素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质量不同。
同位素的存在对于化学的研究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4.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顺序排列起来,并根据元素的性质和结构进行分类的一种表格。
周期表将元素分为了周期和族,周期是指元素的电子壳层的数量,周期数代表了元素所处的主能级。
族是指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的集合。
5.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的质量为1,电荷为+1;中子的质量为1,电荷为0。
电子的质量很小,在化学反应中不考虑。
原子核的电荷数等于原子的电子数,因此原子是电中性的。
二、化学键与化学反应1. 阴离子、阳离子和分子在化合物中,阴离子是指带有负电荷的离子,它通常是通过原子失去电子而产生的;阳离子是指带有正电荷的离子,它通常是通过原子获取电子而产生的;分子是由原子按照一定的比例组成的电中性的实体。
全部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全部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组合。
- 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2.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的符号表示法。
-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程式,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3. 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
-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生成多种物质。
- 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
- 双置换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4. 化学计量- 摩尔:物质的量单位,1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数量的粒子。
-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5. 溶液与浓度- 溶液:一种或多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
- 浓度: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度量,通常以摩尔浓度(mol/L)表示。
二、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所有已知元素的表格。
-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第1至第2族和第13至第18族的元素。
-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第3至第12族的元素。
2. 酸碱与盐- 酸:能够提供质子(H+)的物质。
- 碱: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
- 盐: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4. 有机化学- 有机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 烃:仅由碳和氢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 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原子团。
三、化学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基本操作- 称量:使用天平或量筒准确测量物质的质量或体积。
- 混合:将两种或多种物质均匀混合。
- 蒸馏:利用物质沸点差异分离混合物。
- 滴定:通过逐滴加入标准溶液来确定溶液浓度的方法。
理综新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理综新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理综科目在学生考试中的重要性逐渐增加。
其中,化学作为理综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面广、内容复杂。
下面我将对新高考化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备战考试。
一、基本概念与性质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物质变化、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其中,化学元素是化学物质的基本单位,目前已发现118个化学元素。
元素周期表是展示元素的一种方式,其中元素按原子序数排列,可以根据位置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是化学变化的核心,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有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元素周期律也是化学的一项基本概念,它表明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变化而周期性地变化。
二、化学键与化合物化合物是指由不同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学键是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吸引形成的,常见于离子化合物。
共价键则是由电子的共享而形成的,常见于共价化合物。
三、溶液与溶解度溶液是指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质溶于溶剂中形成的均匀混合物。
在溶解过程中,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间发生相互作用,导致溶质被溶解。
溶解度是指单位溶剂在特定温度下能溶解的最大溶质量。
一般来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也有例外情况。
当溶解度达到饱和时,溶质不再溶解。
此外,溶解度还受溶剂的性质、压力等因素影响。
四、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是指在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保持稳定的状态。
平衡常数是了解化学平衡的重要指标,根据平衡常数可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平衡位置。
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形成的量。
一般来说,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反应速率还受反应物性质、催化剂等因素影响。
五、单质与化合物单质是指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分为金属和非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常见于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等性质。
非金属单质则常见于非金属元素,具有不良导电性和脆性等性质。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超详细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具有固定的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2. 物质的量- 摩尔(mol):物质的量的单位,定义为一物质中包含的粒子数等于12克纯碳-12中原子数的集合。
- 阿伏伽德罗常数(NA):1摩尔物质中所含粒子数,约为6.022 x 10^23。
3. 化学反应- 反应式: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通常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
- 守恒定律:质量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等。
4.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
-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5. 酸碱理论- 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酸是质子(H+)的供体,碱是质子的受体。
- 水溶液pH:表示溶液酸碱性的量度,pH = -log[H+]。
二、无机化学1. 元素周期表- 周期:元素按原子序数增加排列成行。
-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第1至第2族和第13至第18族的元素。
-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第3至第12族的元素。
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3. 配位化合物- 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
- 中心离子:通常为金属离子,能接受配体的孤对电子。
4.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氧化物、酸、碱、盐:非金属元素与氧、氢、金属或其他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
5.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金属的腐蚀、电化学行为、合金的性质等。
三、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烃:仅由碳和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 衍生物:烃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基团取代形成的化合物。
2. 有机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一个原子或基团被另一个取代。
- 加成反应: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形成一个更大的分子。
- 消除反应: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脱离,形成双键或三键。
2024年高考化学常见基本概念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常见基本概念总结
如下:
1. 元素: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
元素的化学符号通常用拉丁字母表示。
2.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经化学反应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3. 原子:具有质量和电荷的基本粒子,是构成元素的基本单位。
每个元素的原子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是固定的。
4. 分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最小粒子。
分子是化合物的特征性单位。
5. 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正离子带有正电荷,负离子带有负电荷。
6. 反应:化学变化的过程,原有物质消失,新的物质生成。
反应可以分类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7.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在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8. 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电子的化学反应。
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9. 化学键:原子间的连接力,使原子形成分子或离子。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10. 化学平衡:在封闭容器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一定比例的状态。
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速率相等。
这些是2024年高考化学常见的基本概念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提问。
化学高考知识点全解
化学高考知识点全解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学科,是中学阶段必修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在高考中,化学作为一门文科科目,占据着很重要的分数比重。
因此,熟练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点是每个化学学习者应该具备的能力。
下面将从高考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和难点进行全面解析。
一、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子结构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微粒。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负责带电,中子负责质量,而电子负责轨道的运动。
二、化学键和化学方程式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吸引的力。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式。
化学键的种类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在化学方程的左边,而生成物在右边,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准确描述反应物质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变化。
三、氧化还原反应和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特点是电子的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其中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而还原反应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电解质溶液是指在水中可以导电的溶液,其中电解质质子能体会电离,成为离子。
四、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性质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在酸碱中,酸和碱的离子反应生成水,而中间生成的化合物就是盐。
盐是酸与碱中和得到的产物,包括无机盐和有机盐。
无机盐在溶液中能够形成离子,有机盐则原子各种离子。
五、化学平衡和电化学化学平衡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稳定的状态。
化学平衡的条件包括摩尔浓度、压力等。
电化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中电流的流动规律和化学反应与电流的关系。
电化学的关键是电解质和电解池。
六、碳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碳是构成有机物质的基础元素,碳化合物是指以碳为主要元素的化合物。
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化合物的生成、构造和反应规律。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是碳链和官能团,其中官能团决定了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七、单质与化合物单质是指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如氧、氢、氮等。
高考化学全套基础知识汇总
高考化学全套基础知识汇总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第二部分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13中学化学实验复习21实验知识归纳22化学考试规范要求30点26化学考前秘籍录一绝版珍藏27中学化学常见化学反应28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掌握基本概念1.分子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双原子分子如:O2、H2、HCl、NO…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Li+、Na+、H+、NH4+…阴离子:Cl–、O2–、OH–、SO42–…(2)存在离子的物质: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4.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Si、Al、Fe、Ca。
5.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
如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高三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共27页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
高考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高考化学作为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其中基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考生的化学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化学基础概念、化学元素、化学反应、溶液浓度等方面总结高考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点,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一、化学基础概念1. 化学元素与化合物:化学元素指具有相同原子数的原子组成的纯粹物质,如氢、氧、铁等;化合物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化合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硫酸等。
2. 分子与原子: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物质,如水分子H2O;原子是构成分子的最小单位。
3. 化学式: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下标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相对数的符号集合,如水的化学式为H2O,表示该化合物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4.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在等式左侧,生成物在等式右侧,并通过箭头表示反应方向和反应条件,如化学式2H2 + O2 → 2H2O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后生成水。
二、化学元素1. 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
周期表中,元素按原子序数依次排列,相邻元素的原子数相差1,并分别列在同一行或同一列中,如同一列中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也相似。
2. 化学元素的分类:化学元素按照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通常是银色固体,易于导电和热传导,而非金属元素大多是气体或固体,具有不易导电的性质,半金属元素具有中间性质。
3. 化学元素间的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共价键和离子键两种。
共价键的形成是通过原子之间共享电子,如水分子,离子键形成是由电荷不相同的离子之间的吸引力,如NaCl。
三、化学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和变化,其中一种物质氧化成为另一种物质还原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中一般伴随着氧化数变化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如2Mg + O2 → 2Mg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题来源】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母题题文】采用N2O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1)1840年Devil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N2O5。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F.Danie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时N2O5(g)分解反应:其中NO2二聚为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
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时,N2O5(g)完全分解):①已知:2N2O5(g)=2N2O4(g)+O2(g) ΔH1=−4.4kJ·mol−12NO2(g)=N2O4(g) ΔH2=−55.3kJ·mol−1则反应N2O5(g)=2NO2(g)+O2(g)的ΔH=_______kJ·mol−1。
②研究表明,N2O5(g)分解的反应速率。
t=62min时,测得体系中p O2=2.9kPa,则此时的=________kPa,v=_______kPa·min−1。
③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35℃)____63.1kPa(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
④25℃时N2O4(g)2NO2(g)反应的平衡常数K p=_______kPa(K 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对于反应2N2O5(g)→4NO2(g)+O2(g),R.A.Ogg提出如下反应历程:第一步N2O5NO2+NO3快速平衡第二步NO2+NO3→NO+NO2+O2慢反应第三步NO+NO3→2NO2快反应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v(第一步的逆反应)>v(第二步反应)B.反应的中间产物只有NO3C.第二步中NO2与NO3的碰撞仅部分有效D.第三步反应活化能较高【答案】O253.130.06.0×10-2大于温度提高,体积不变,总压强提高;NO2二聚为放热反应,温度提高,平衡左移,体系物质的量增加,总压强提高13.4AC【试题解析】(1)氯气在反应中得到电子作氧化剂,硝酸银中只有氧元素化合价会升高,所以氧化产物是氧气,分子式为O2;(2)①已知:ⅰ、2N2O5(g)=2N2O4(g)+O2(g) △H1=-4.4kJ/molⅱ、2NO2(g)=N2O4(g) △H2=-55.3kJ/mol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ⅰ÷2-ⅱ即得到N2O5(g)=2NO2(g)+1/2O2(g) △H1=+53.1kJ/mol;②根据方程式可知氧气与消耗五氧化二氮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又因为压强之比是物质的量之比,所以消耗五氧化二氮减少的压强是2.9kPa×2=5.8kPa,则此时五氧化二氮的压强是35.8kPa-5.8kPa=30.0kPa,因此此时反应速率v=2.0×10-3×30=6.0×10-2(kPa·min-1);③由于温度升高,容器容积不变,总压强提高,且二氧化氮二聚为放热反应,温度提高,平衡左移,体系物质的量增加,总压强提高,所以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35℃)大于63.1kPa。
④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五氧化二氮完全分解时的压强是63.1kPa,根据方程式可知完全分解时最初生成的二氧化氮的压强是35.8kPa×2=71.6kPa,氧气是35.8kPa÷2=17.9kPa,总压强应该是71.6kPa+17.9kPa=89.5kPa,平衡后压强减少了89.5kPa-63.1kPa=26.4kPa,所以根据方程式2NO2(g)N2O4(g)可知平衡时四氧化二氮对应的压强是26.4kPa,二氧化氮对应的压强是71.6kPa-26.4kPa×2=18.8kPa,则反应的平衡常数。
(3)A、第一步反应快,所以第一步的逆反应速率大于第二步的逆反应速率,A正确;B、根据第二步和第三步可知中间产物还有NO,B错误;C、根据第二步反应生成物中有NO2可知NO2与NO3的碰撞仅部分有效,C正确;D、第三步反应快,所以第三步反应的活化能较低,D错误。
答案选AC。
【命题意图】本题是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考查,涉及氧化产物推断、反应热计算、平衡常数计算、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活化能对反应的影响等,难度中等。
【考试方向】本题为化学反应理论问题,一般涉及化学反应与能量,侧重考查盖斯定律;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涉及速率相关计算、平衡状态判断、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及相关计算、化学平衡图像等。
预计2019年高考将结合某个特定的工业生产过程,综合考查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查从图像中获取有效信息,解答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有关的问题,如反应速率、反应转化率、产率,提高转化率的措施等;考查从图表或图像中获取信息,计算转化率、平衡常数等。
【得分要点】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反应原理,侧重于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有关分析与计算,题目难度较大。
试题设计新颖,陌生感强,计算量较大,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压强和平衡常数的计算是解答的难点,注意从阿伏加德罗定律的角度去理解压强与气体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注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和表中数据的灵活应用。
也可以直接把压强看作是物质的量利用三段式计算。
化学平衡原理适用于任何化学平衡,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化学平衡会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化学平衡常数: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只受温度的影响,依据题目所给信息作出合理判断;盖斯定律是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效应是相同的;利用盖斯定律进行热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先要观察分反应中物质在总反应的位置,运用“同边相加异边减”的方法将分反应转化为总反应。
1.【2018届葫芦岛市二模】碳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它们之间有多种相互转化关系,可以变废为宝。
(1)为了模拟汽车尾气在催化转化器内的工作反应情况,控制定条件,让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NO(g)+2CO(g)N2(g)+2CO2(g),用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NO和CO的依度如下表:①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________,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②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
A.2n(CO2)= n(N2)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C.气体密度不变D.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③当NO与CO浓度相等时,体系中N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N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原因是___,压强P1、P2、P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氨气催化氧化还原法脱硝(NOx)①根据下图判断提高脱硝效率(单位时间内NOx浓度变化占烟气初始浓度的百分比)的最佳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 N2(g)+O2(g)=2NO(g) △H=+akJ/molN2(g)+3H2(g)2NH3(g) △H=-b k/mol2H2(g)+O2(g)=2H2O(g) △H=-c kJ/mol其中a、b、C均为大于0。
则放热反应: 4NO(g)+4NH3(g)+ O2(g) 4N2(g) +6H2O(g) △H=____________。
【答案】1.875×10-4mol·L-1·s-15000L/molBD该反应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O的平衡转化率减小P1>P2>P3正反应为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压平衡正向移动,NO的衡转化率增大400℃、氨氮物质的量之比为1-(2a-2b+3c)或2b-2a-3ckJ/mol点睛:根据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相同。
2.【2018届新余市二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研究NO2、NO、CO、NO2-、碳氢化合物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处理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 汽车尾气中的CO、NO x、碳氮化合物是大气污染物。
使用稀土等催化剂能将CO、NO转化成无毒物质。
已知: N2(g)+O2(g)=2NO(g) △H1=+180.5kJ/molK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2C(s) +O2(g) =2CO(g) △H2=-221kJ/molK2(同上)C(s) +O2(g) =CO2(g) △H3=-393.5kJ/mol K3(同上)写出NO(g) 与CO(g)催化转化成N2(g)和CO2(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以及该热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常数K=________(用K1、K2、K3表示)(2)污染性气体NO2与CO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为:2NO2+4CO4CO2+N2△H=-1200kJ/mol。
①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0.lmol NO和02m1CO,此时容器的压强为1个大气压,5秒时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的压强变为原来的29/30,则反应开始到平衡时NO2的平均反应速率v(NO2)=_________mol/(L·s)。
②若此温度下,某时刻测得NO2、CO、CO2、N2的浓度分别为1mol/L、0.4mol/L、0.lmol/L、a mol/L,要使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a的取值范围_________。
③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
A.及时分离出CO2B.适当升高温度C.减小容器体积使体系压强增大D.选择高效催化剂(3)电化学降解NO2-的原理如下图:①电源的正极是___ (填A或B),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若电解过程中转移了3mol电子,则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为______g。
【答案】2NO(g)+2CO(g) =N2(g)+2CO2(g) △H= —746.5kJ·mol-1K=(K32·K1)/K20.002a>25/8(或a>3.125)BA163.【2018届湖北省五月联考】二甲醚(DME)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燃料”。
由合成气制备二甲醚的主要原理如下:①CO(g)+2H2(g)CH3OH(g) △H1=- 90.7kJ·mol-1②2CH3OH(g)CH3OCH3(g)+H2O(g) △H2=-23.5kJ·mol-1③CO(g)+H2O(g)CO2(g)+H2(g) △H3=-41.2kJ·mol-1回答下列问题:(1)则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的△H=_____________ kJ·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