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私法民事能力的法律适用
国际私法中的法律适用
国际私法中的法律适用国际私法是研究国际民事关系的法律学科,其主要任务是解决涉及跨国交易、合同纠纷以及婚姻、继承等私法问题的法律适用。
在国际私法的研究中,法律适用是一个核心问题,它涉及国际法和国内法之间的关系、法律冲突和选择、以及合理的公平性原则。
法律适用的首要原则是国家主权,即每个国家有权制定和适用自己的法律。
然而,在跨国交易和纠纷处理中,各国法律的异质性常常会导致法律冲突,需要借助国际私法的规范来解决。
为了处理法律冲突,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法律适用方法,例如地位法、最有关联法和国际私法规范等。
地位法是国际私法领域最广泛采用的法律适用方法之一。
它认为,在处理国际私法案件时,应当适用第一国的法律,即与当事人地理最有关的国家的法律。
这种方法注重地理联系,使得每个国家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内保护自己的国民和利益。
然而,地位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国家利益主义的过分强调、对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忽视等。
为了解决地位法的问题,最有关联法作为一种新的法律适用方法得到了广泛关注。
最有关联法认为,在处理国际私法案件时,应当适用与当事人具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这种方法以当事人的真实意愿为核心,更加注重就事论事、实事求是。
最有关联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位法的问题,但是也存在一些难题,如如何确定最有关联的国家、如何平衡当事人利益等。
除了地位法和最有关联法,国际私法规范也是一种重要的法律适用方法。
国际私法规范是指通过国际公约、国际条约或国际惯例等形式,对国际私法关系做出规范性的统一。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国际私法适用的大量法律冲突和争议。
然而,国际私法规范的制定与推广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国家主权意识的强烈、国际协作的困难等。
在法律适用方面,公正和公平原则是不可或缺的。
国际私法的法律适用应当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尽可能保证合同的履行、维护家庭稳定和保护个人的人身权利。
为了实现公正和公平,各国法院和国际仲裁机构应当积极合作,通过司法互助和信息交流,共同解决国际私法领域的法律冲突。
论国际私法中“直接适用的法”——兼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条
法 的 完 善 具 有 重 要 的 意 义 。 是 , 国对 此 问题 在 立 法 上 仍 然 存 在 着 一 些 不 足 , 就 需 要 我 们 在 借 鉴 他 国 立 法 但 我 这
摘 要 : 直接 适 用 的 法 ” 国 际私 法上 一 个较 新 的理 论 。 重 视 对 国 家和 社 会 重 大利 益 的 直接 保 护 , 富 “ 是 其 丰
了传统国际私 法的发展 , 发展 了当代 国际私法的理论体 系。 我国2 1 年通过的《 00 涉外民事关 系法律适 用法》 第四
界 线 渐趋 模 糊 。 者 的 中 间地 带或 者 更 准确 地 说 是 两 混 合 地 带得 到 了前 所 未 有 的拓 展 , 间那混 合 地 带 中
了 国家 对 私人 经 济 生活 的规 范 。 变 了传 统 冲 突规 改 范 一统 天 下 的局 面 , 国际 私法 的当 代化 注 入新 的 给 发展 活力 。 了解该 理论 的形 成与 发展 , 为 有必 要 》 以下简称 《 律适 用法 》 , ( 法 )
该 法 已于2 1 年4 1 0 1 月 日起 开 始施 行 。 这是 新 中国成 立 以来 首部 的 国际 私法 法 典 。 法 的颁 布是 我 国在 该 全 球 化 背景 下 适 应 时代 发 展 的必 然 产 物 , 中国 的 对 法 制 建 设 与和 谐 发 展起 到 了重要 的推 动作 用 。 为 作 中 国第 一部 国际私 法 法 规 , 法律 适 用 法 》 总结 我 《 在 国立 法 和 司法 实 践 的基 础 上 。 泛 地 吸 收 了当代 国 广 际私 法先 进 理 论 。 且 成 功地 借 鉴 了 他 国先进 的立 并 法 经验 , 地位 和作 用是 不言 而喻 的 。 法律 适用 法 》 其 《 第 四条 的规 定 是 关 于强 制 性 规定 的直 接适 用 , 是 这 我 国第 一次 在 立 法 上肯 定 “ 接 适用 的法 ” 对完 善 直 。 我 国 的 国际私 法 结 构 、 护 我 国在 国 际交 往 中的 国 保
法律基本知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与适用
法律基本知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与适用法律基本知识 -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与适用国际法是指国家间及其他国际主体之间建立起来的法律体系。
它是维护国家主权、促进国际关系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石。
本文将介绍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其适用范围。
一、国际法的基本原则1. 平等主权原则国际法的核心原则之一是平等主权原则。
根据此原则,各个主权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无论其国家的大小、经济实力或政治制度如何。
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得到尊重,并且不应干涉其他国家内部事务。
2. 不干涉内政原则国际法中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不干涉内政原则。
根据此原则,一个国家不得干预另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如政治制度、社会组织和法律体系等。
国家应自主决定其内政,并且其他国家无权干预。
3. 和平解决争端原则国际法倡导和平解决争端原则。
根据此原则,国际争端应通过和平方式加以解决,如谈判、调解、仲裁或国际法院的裁决。
武力威胁或使用是被严格禁止的,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维护和平与安全。
4. 合作原则合作原则是国际法的基石之一,代表着国际社会在共同利益上的合作。
各个国家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互利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如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和跨国犯罪等。
二、国际法的适用范围1. 国际私法国际私法适用于个人和法人之间的跨国交易和纠纷解决。
它涉及民事权利和义务,如合同、侵权行为和国际家庭法等。
国际私法的适用通常根据相关国家间签订的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和国内法规定。
2. 国际公法国际公法适用于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它涵盖了领土争端、国际人权、国际人道法、国际经济合作等各个领域。
国际公法主要依据国际公约、国际法院判例和国际惯例来规范各个主体的行为。
3. 国际刑法国际刑法适用于涉及国际刑事犯罪的案件。
这些犯罪包括种族灭绝、战争罪、人道主义罪行和恐怖主义等。
国际刑法通过国际刑事法庭和国家法院来追究犯罪嫌疑人的责任。
4. 国际人权法国际人权法适用于保护和促进人权的领域。
关于国际私法中具体的法律适用问题的整理
关于国际私法中具体的法律适用问题的整理一:物权的法律适用理论问题:1 “物之所在地法”的适用围:(1)动产与不动产的划分:(2)物权的取得方式、转移、变更、消灭;(3)物权客体的围;(4)物权的容;(5)物权的保护方式;2 动产法律适用的例外:(1)运输途中的物品;(2)船舶、飞行器等运输工具;(3)外国法人在自行终止或者被法人国籍所属国解散时的财产;(4)遗产继承所涉及的财产(与人身关系密切的财产)(5)有价证券;(6)无主土地上的物;(7)国家财产;我国的法律规定:1 划分动产和不动产:《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6条:土地、附着于土地的建筑物及其他定着物、建筑物的固定附属设备为不动产。
不动产的所有权、买卖、租赁、抵押、使用等民事关系,均应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2 物之所在地法的适用围的规定:《民法通则意见》第186条:见上。
3 不动产所有权的法律适用:《民法通则》第144条:不动产的所有权,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4动产所有权的法律适用:我国现行立法中没有规定其适用的一般原则,只有特殊动产的规定:书P198(1)船舶物权:《海商法》第270条-272条第二百七十条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适用船旗国法律。
第二百七十一条船舶抵押权适用船旗国法律。
船舶在光船租赁以前或者光船租赁期间,设立船舶抵押权的,适用原船舶登记国的法律。
第二百七十二条船舶优先权,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2)航空器物权:《民用航空法》第185、186、187条第一百八十五条民用航空器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适用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国法律。
第一百八十六条民用航空器抵押权适用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国法律。
第一百八十七条民用航空器优先权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5 对涉外无体财产:没有规定。
二合同:理论部分:1 解决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1)主观论——当事人意思自治;(2)客观论——前提:当事人主观上没有约定;(3)最密切联系原则;书P 294(4)合同自体法;2 具体分析在合同法律适用方面的“最密切联系原则”:(1)其注重的是法律关系与地域的联系,是一种弹性的连接点;(与“地域”有关的理论最早提出的是:萨维尼);(2)前提是双方当事人没有选择法律;(3)在合同法律适用方面:最密切原则是指合同应适用的法律是合同在经济意义上或者其他社会意义上集中定位于某一国家的法律;(4)在我国适用此原则有三个层次:首先把它作为意思自治原则的补充原则确定下来;其次,根据特征性履行理论把不同种类的合同的最密切联系地具体化,以克服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任意性和不确定性;最后把更密切联系作为例外规则给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以克服最密切联系原则具体化可能造成的不公正和不合理后果。
国际私法中的管辖权与适用法问题
国际私法中的管辖权与适用法问题引言国际私法是处理跨国民事纠纷的法律分支,主要涉及国际管辖权和适用法。
管辖权决定了法院是否有权审理一起案件,而适用法则决定了该案件中应适用的法律体系。
本文将探讨国际私法中的管辖权和适用法问题,并分析其一些实际应用案例。
一、管辖权问题国际私法中的管辖权问题是解决跨国民事纠纷的第一步。
一般而言,管辖权可以根据案件的地域联系或当事人的国籍来确定。
1. 地域管辖权地域管辖权是法院根据案件地域联系而获得的管辖权。
衡量地域管辖权的标准通常是案件的地理位置,即案件是否发生在法院所在地的辖区内。
例如,一起发生在法国的车祸事故,法国法院具有地域管辖权。
但是,地域管辖权并不总是绝对的,还需考虑其他因素,比如当事人的选择权。
2. 国籍管辖权国籍管辖权是法院根据当事人的国籍来获得的管辖权。
根据国籍管辖权,法院可以对其国民之间的民事纠纷进行审理。
例如,一位中国公民与一位美国公民之间的合同纠纷,中国法院可以行使国籍管辖权。
但是,国籍管辖权的适用也存在一定限制,如合同双方的约定或相关国际条约的规定。
二、适用法问题在国际私法中,适用法是解决跨国民事纠纷的核心问题之一。
它决定了在处理纠纷时应适用哪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
1. 法律选择法律选择是指当事人可以在合同或其他协议中约定适用的法律。
根据国际私法原则,当事人的选择应受到尊重,除非其选择违反公序良俗或具有不合理性。
比如,中、美合同中的法律选择条款,可以约定适用中国法律或美国法律。
2. 公私立场论公私立场论是一种解决适用法问题的理论模型。
该模型将纠纷当事人的公私利益作为选择适用法的标准。
它认为,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如公序良俗)应适用当地法;而涉及私人利益的问题(如合同纠纷)应适用双方选择的法律。
3. 私国际法规则私国际法规则是各国法律体系中用于解决适用法问题的特殊法律规定。
例如,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规定了适用于国际合同纠纷的法律原则,如合同双方选择、权利义务的衡量等。
国际私法的法律适用规则
国际私法的法律适用规则:一个全面的视角国际私法,作为一门处理涉外法律关系的学科,其核心在于确定不同国家法律制度在特定案件中的适用。
本文将全面阐述国际私法的法律适用规则,包括冲突规范、实体规范以及程序规范。
一、冲突规范冲突规范是国际私法中最重要的规则之一,它确定了个案中应适用的法律。
冲突规范描述了不同法律体系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应当考虑的特定连结点,并指明了应当适用的法律体系。
这些连结点可以是人的国籍、住所、公司注册地、合同签订地、物之所在地等等。
在具体案件中,法院根据冲突规范的指引,将案件事实与连结点所指向的法律体系进行比较,最终确定应适用的法律。
二、实体规范除了冲突规范,国际私法还涉及实体规范的适用。
实体规范确定了涉外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它们可能基于不同的法律体系制定,并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特定法律体系的价值观和原则。
在具体案件中,法院需要根据冲突规范的指引,结合相关实体规范的内容,来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实体规范可能导致不同的判决结果,因此,在国际私法的实践中,如何平衡不同法律体系的利益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三、程序规范国际私法的程序规范同样重要,它们为涉外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框架。
程序规范包括管辖权、证据规则、诉讼时效等规定,它们确保了涉外案件的公正和效率。
首先,管辖权规则确定了审理涉外案件的适当法院,这可能因案件的性质和连结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其次,证据规则确保了证据的可采性和证明力,从而影响案件的裁决。
最后,诉讼时效规则确定了权利丧失的时间限制,这对于跨国案件尤为重要,因为不同国家的诉讼时效期限可能存在差异。
四、法律选择方法国际私法还涉及法律选择方法的问题。
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选择适当的方法对于确保公正裁决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国际私法的法律选择方法包括客观方法和主观方法。
客观方法侧重于确定与案件事实最相关的法律体系,而主观方法则更多地考虑了当事人的意愿和意图。
国际私法中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
国际私法第九章到第十九章中我国的相关规定第九章民事能力的法律适用自然人权利能力《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11条:“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适用经常居所地法律。
”第13条:“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适用自然人经常居所地法律。
”自然人行为能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79条:“定居国外的我国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如其行为是在我国境内所为,适用我国法律;在定居国所为,可以适用其定居国法律。
”第180条:“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民事活动,如依其本国法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而依我国法律为有民事行为能力,应当认定为有民事行为能力。
”第181条:“无国籍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般适用其定居国法律;如未定居的,适用其住所地国法律。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12条:“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适用经常居所地法律。
自然人从事民事活动,依照经常居所地法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依照行为地法律为有民事行为能力的,适用行为地法律,但涉及婚姻家庭、继承的除外。
”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4条:“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
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14条:“法人及其分支机构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组织机构、股东权利义务等事项,适用登记地法律。
法人的主营业地与登记地不一致的,可以适用主营业地法律。
法人的经常居所地,为其主营业地。
”第十章法律行为、代理和时效的法律适用法律行为我国法律对法律行为的适用并没有作出一般规定,具体的规定参见关于具体法律行为的论述。
(详见第十六章中的票据法第96条)代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16条:“代理适用代理行为地法律,但被代理人与代理人的民事关系,适用代理关系发生地法律。
考试国际私法复习笔记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
2010年司法考试国际私法复习笔记: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1.自然人权利能力的法律适用(有关法律关系的准据法、法院地法、属人法);尽管各国法律均规定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但由于它们对“出生”和“死亡”的理解和规定不同,自然人的权利能力也会发生法律冲突。
2.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确认自然人通过自己的行为从事民事活动,缔结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原则上适用当事人的属人法(本国法或住所地法),但有两个例外:一是处理不动产的行为能力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二是有关商务活动的当事人的行为能力可以适用行为地法,即只要其属人法或行为地法认为自然人有行为能力,就应认为其有行为能力。
3.法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通常重叠适用其本国法和内国法我国规定:见下表类别涉外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自然人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1)《民法通则》第14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定居国外的,他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适用定居国法。
(2)《民通意见》第179条定居国外的我国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如其行为是在我国境内所为,适用我国法律;在定居国所为,可以适用定居国法律。
外国人《民通意见》第180条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民事活动,如依其本国法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而依我国法律为有民事行为能力,应当认定有民事行为能力。
无国籍人《民通意见》第181条无国籍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般适用其定居国法律,如未定居,适用其住所地国法律。
法人外国法人《民通意见》第184条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
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
2010年司法考试国际私法笔记:时效法律适用和物权的法律适用时效的法律适用《民通意见》195条: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依冲突规范确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准据法确定。
国际私法基本原则与适用范围
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管辖权和判决承认与执行是国际私法 中的两个重要问题,它们之间存在着 密切的联系。一国法院在行使管辖权 时,必须考虑到其作出的判决能否在 外国得到承认与执行。同时,在外国 申请承认与执行本国法院判决时,也 必须证明该判决是由具有管辖权的法 院作出的。
05
国际私法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法律适用的概念与原则
保护其他弱方当事人权益
在国际民商事交往中,关注并保护其他弱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如 妇女、儿童、老年人等。
03
国际私法的适用范围
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
1 2
涉外民事关系的定义
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 系。
法律适用的原则
适用当事人选择的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 用与涉外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02
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
国家主权原则
尊重国家主权
国际私法在处理跨国法律问题时,必须尊 重各国的主权和独立,不干涉他国内政。
平等适用法律
在处理国际民商事纠纷时,应平等对待各 国法律,不偏袒任何一方。
维护国家利益
在解决国际民商事争议时,应维护本国的 国家利益和公共秩序。
等的法
06
国际私法中的争议解决机制
协商与调解机制
协商
双方当事人通过直接谈判,寻求争议的和解。协商过程中,双方可以自由地提出 、考虑和接受解决方案,以达成互利共赢的协议。
调解
在第三方调解人的协助下,双方当事人进行谈判和协商,以寻求争议的友好解决 。调解人通常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帮助双方更好地沟通和理解彼此的观点 和需求,从而达成和解协议。
仲裁机制
机构仲裁
双方当事人同意将争议提交给特定的 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机构将按照 其规则和程序进行仲裁,并作出具有 约束力的裁决。
论国际私法中“直接适用的法”
论国际私法中“直接适用的法”摘要国际私法中“直接适用的法”是指国际私法规则所指明的适用法律,它与国际私法规则本身具有相对独立性。
直接适用的法的适用是国际私法解决跨境私法争议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国的民法典明确规定了直接适用的法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为我国实践中的国际私法适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本文旨在探讨直接适用的法在国际私法中的地位、作用和适用条件,并通过对国际民事诉讼中涉外案例的分析,探讨我国直接适用的法的适用问题。
关键词:国际私法;直接适用的法;适用条件;涉外案例;民法典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跨国交流和交易日益频繁,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和民事交往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的跨境私法纠纷。
如何解决这些纠纷,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国际私法作为跨境私法纠纷解决的法律规则体系,不仅对私法纠纷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国际经济交流和促进全球治理也有着重要作用。
在国际私法解决跨境私法纠纷的过程中,直接适用的法是重要的适用途径之一。
直接适用的法是指国际私法规则所指明的适用法律,它与国际私法规则本身具有相对独立性。
直接适用的法是解决跨境纠纷时候的重要引用法律,它的适用是国际私法解决跨境私法争议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直接适用的法在国际私法中的地位、作用和适用条件,并通过对国际民事诉讼中涉外案例的分析,探讨我国直接适用的法的适用问题。
二、直接适用的法在国际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接适用的法在国际私法中的地位直接适用的法是国际私法规则所指明的适用法律,它在国际私法的体系中具有独立的地位。
与此相对应的是,间接适用的法是指在国际私法中,当适用国的法和适用法律的国家不同的时候,需要通过判断法律选择决定采用哪个国家的法律作为适用法律,这种法律的适用是通过指定适用规则来实现的。
区别于直接适用的法就是间接适用的法,间接适用的法就是通过国际私法规则来间接的适用。
(二)直接适用的法在国际私法中的作用直接适用的法的适用,是解决跨境私法纠纷时的重要途径之一。
法律知识:国际私法中的国际民商事法律
法律知识:国际私法中的国际民商事法律国际私法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分支,用于解决跨国民商事法律关系所产生的纠纷。
而国际民商事法律作为国际私法的重要支柱之一,涉及到国际民事和商事交易中的法律规定,对于维护国际法治和促进跨国经济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民事法律国际民事法律主要涉及到个人之间的涉外民事关系,包括婚姻家庭、继承、侵权、合同等方面。
针对这些领域的问题,国际民事法律提供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决定了哪个国家的法律适用于此类涉外事务,从而实现了民事纠纷的跨境解决。
例如,在国际婚姻家庭领域,国际私法规定了夫妻关系的适用法律、离婚的管辖权和适用法律、抚养权和探视权等问题。
在继承方面,国际私法规定了继承人的适用法律、遗嘱的效力、遗产的分割等规定。
这些法律规定对于跨境婚姻家庭和继承纠纷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际商事法律国际商事法律则主要涉及到企业或个体之间的跨境商业关系,包括合同的签订、履行、争议解决等问题。
在国际商事法律的框架下,各国之间签订的合同将会更加具有约束力,当有争议发生时也可以依照国际商事法律的规定来解决。
例如,在国际贸易方面,国际私法规定了贸易合同的适用法律、合同争议的管辖权和争议解决方法等问题。
在国际投资领域,国际私法规定了外国投资者在本国境内的权利保护、投资争端的解决等问题。
这些法律规定为跨国商业合作提供了更为完善的法律保障。
三、国际私法的意义国际私法的重要性在于它为各国提供了保障和保护。
它使得不同国家的民事商事互动更加规范化和合法化,并建立了解决争议的程序和机制,维护了国际法治,促进了国际经济交流和合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民商事法律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的局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合作不断扩大,国际贸易、外商投资、跨境并购等领域的纠纷和风险也日益增多,需要更加完善的国际私法规定和法律机制来解决。
总之,国际民商事法律是国际私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法治和经济领域的重要支撑。
国际私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对于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互利共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国际私法的法律规则与适用
中国国际私法的法律规则与适用中国国际私法是指处理国际私事案件时适用的法律规则。
由于国际交往的进一步加深,跨国婚姻、合同纠纷等国际私事案件频繁发生,因此了解和适用中国国际私法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国际私事案件的适用原则、国际私法的适用方式以及国际私法的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国际私事案件的适用原则国际私事案件的适用原则主要有法律一体化原则、国际公序原则和当事人自治原则等。
1. 法律一体化原则法律一体化原则是指在国际私事案件中,要根据案件性质的不同、国际间协定的存在以及国际惯例的适用等因素,综合考虑,并尽量实现法律的统一和协调。
这一原则旨在避免国际私事案件中因法律差异而造成的不确定性和不便。
2. 国际公序原则国际公序原则是各国法院在处理国际私事案件时普遍适用的原则。
这一原则主要包括对公共利益的保护、根据国际公认的道德准则来决定法律适用、遵循国际人权义务等方面的内容。
国际公序原则对于维护国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确保每个国家法律的公正与公平具有重要作用。
3. 当事人自治原则当事人自治原则是指在国际私事案件中,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和选择,允许当事人在一定范围内自行确定适用的法律。
但当事人的选择必须符合公共利益和公序,不能违背法律或道德准则。
当事人自治原则体现了对当事人权益的尊重,增加了解决争议的灵活性和效率。
二、国际私法的适用方式国际私法的适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法律适用主体的选择、法律适用规则的选择和法律适用方法的选择。
1. 法律适用主体的选择对于国际私事案件的法律适用,可以根据当事人的选择、国家的选择或国际组织的选择来确定适用的法律。
当事人的选择权通常是首选的,但必须在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应适用特定法律的情况下进行。
2. 法律适用规则的选择在确定适用的法律时,可以根据指定法律适用规则或根据相关的国际公约来进行选择。
当法律适用规则不明确或不适用于具体案件时,可以参考国际公约中的规定,或根据国家的国际私法法律规则进行判断。
国际私法《法律适用法》
国际私法《法律适用法》国际私法是指国家或地区之间解决跨国私法纠纷所适用的法律体系。
在国际社会中,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因此,为了解决不同国家法律之间的冲突,国际私法的地位和作用变得愈发重要。
作为国际私法领域的重要法律文书,《法律适用法》被广泛采用和遵守。
本文将对国际私法《法律适用法》进行深入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该法律。
一、《法律适用法》的定义《法律适用法》是国际私法中的一部重要法律文书,旨在解决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确保各国法律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这部法律规定了涉外民事案件在法律适用方面的原则和方法,为跨国纠纷的解决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二、《法律适用法》的基本原则《法律适用法》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以确保法律的适用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进行。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重要原则:1. 主体平等原则:各国法律主体在跨国民事关系中应当享有平等地位,无论其国籍、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等因素。
2. 管辖权原则:国家在适用法律时应遵循司法管辖权的原则,即以国内法为基础,合理确定适用该法律的权利和义务。
3. 单一适用原则:针对一个具体的跨国纠纷案件,应仅适用一种法律。
这一原则有助于减少法律冲突和混乱,并提供对当事人更加明确和可预测的法律适用结果。
4. 合同自由原则:在合同法领域,各主体享有自由订立和选择适用法律的权利。
这一原则确保了当事人在跨国合同中的自主决策权和合同自由。
三、《法律适用法》的适用范围《法律适用法》广泛适用于各个领域的跨国民事案件,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合同纠纷:当涉及跨国合同纠纷时,根据《法律适用法》,应确定合同的准据法以解决当事人的争议。
2. 侵权责任纠纷:在跨国侵权责任纠纷中,根据《法律适用法》,应综合考虑各国的法律规定和相关因素,来确定适用的法律。
3. 私人国际法:个人的婚姻、离婚和继承等个人关系问题,也涉及到国际私法。
《法律适用法》为此类个人关系提供了明确的法律适用原则。
国际私法条文整理
中国国际私法法规汇编一、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方面的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投资,同中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在中国进内的外国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注:有关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规定,在国内法上是由我国宪法第18条和第32条规定和各种基本民事法律中有关这方面的规定构成的。
依据这些规定我国赋予在中国的外国人按国民待遇原则可享有人身权、亲属权、财产继承权等。
)二、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方面的立法1、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78条:“凡民事关系的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法人的,民事关系的标的物在外国领域内的,产生、变更或者消灭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国外的,均为涉外民事关系。
“2、涉外民商事关系法律适用基本原则《民法通则》第8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本法关于公民的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法通则》第142条,《海商法》第268条,《民用航空法》第184条,《票据法》第9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
”3、反致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78条:“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外民事关系的案件时,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8章的规定来确定适用的实体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条:“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应适用的法律,是指有关国家或地区的实体法,不包括冲突法和程序法。
外国法律适用法
外国法律适用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国际交往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这个越来越互联互通的世界,外国法律适用法成为了跨国交易、争端解决及国际合作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探讨外国法律适用法的概念、应用范围、原则以及与国际私法的关系。
一、外国法律适用法的概念外国法律适用法指的是一国当事人在与外国关系有关的民商事活动中,涉及到适用外国法律时所采用的法律制度。
它规定了当事人如何确定适用外国法律,以及在适用外国法律时应遵循的法律原则。
二、外国法律适用法的应用范围外国法律适用法主要适用于民商事领域。
在跨国交易、国际合同、涉外婚姻、继承等方面,当事人或法院常常需要考虑适用哪个国家的法律。
外国法律适用法的应用范围通常包括合同法、侵权法、公司法、家庭法、国际私法等诸多法律领域。
三、外国法律适用法的原则(一)国际民事法律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法律自主原则。
即当事人对适用何种法律享有选择的自由。
以合同为例,当事人可约定适用一国或多国法律,也可选择适用国际公约。
(二)国际公序法原则是外国法律适用的一项重要原则。
即法院在适用外国法律时,应排除违背本国社会公共利益或违反民族道德、伦理的外国法律规定。
(三)外国法律适用的最低接触原则是指在确定适用一国法律时,应当具备一定的实质接触要素。
如合同当事人选择适用法国法律,那么合同中的履行地、争议地等因素都应与法国具有实质联系。
(四)外国法律适用的公平原则要求法院在裁判过程中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公平正义的实现。
四、国际私法与外国法律适用法的关系国际私法与外国法律适用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不等同。
国际私法主要研究国家法律制度在国际交往中的适用问题,包括统一法、国家法、冲突法等。
而外国法律适用法则更加关注当事人在具体民商事活动中应适用何种法律,旨在处理具体争议的解决方案。
五、外国法律适用法的挑战和建设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外国法律适用法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不同国家法律体系的差异和交叉,使得外国法律的适用变得复杂。
中国国内有关国际私法的法规
(一)中国国际私法关于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方面的立法我国国际私法上有关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包括民事诉讼上的地位)的规定来,在国内法上,是由宪法第18条和第32条的规定和各种涉外基本民事法律中的有关这方面的规定所构成的.依据这些规定,我国通过各种有关法律、法规、赋予外国人在我国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可享有人身权、亲属权、财产继承权、劳动和工作权、经营工商企业权、智力成果权、土地长期租赁使用权、司法救济和保护权等广泛的民事权利。
我国在赋予外国人一般民事法律地位方面的国民待遇时,有些以有条约或互惠存在为前提,有些则不以有条约和互惠存在为前提,而仅通过我国国内立法,以对等原则加以控制.如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只是在“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
(二)中国际私法关于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方面的立法我国国际私法这方面的内容除了立法部门颁行的法律外,还有一些是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和国务院为贯彻实施有关民商事基本法律而发布的各种条例或细则得到表现的。
粗略统计,包括司法解释在内,对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已有80余条100余款。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0条15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简称《意见》)约18条20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10条3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3条5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涉外经济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答》(简称《解答》)约11条24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9条13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8条12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7条9款,《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条2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条,国务院批准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1条4款,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1条2款,等等。
国际私法法律适用——我国相关规定总结
国际私法法律适用——我国相关规定总结第一部分:民事能力(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一、自然人权利能力: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实践中使用当事人属人法。
二、自然人行为能力:《民法通则》14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定居国外的,他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适用定居国法律。
”《民通意见》“定居国外的我国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如其行为是在我国境内所为,适用我国法律;在定居国所为,可以使用其定居国法律。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民事活动,如依其本国法为无民事行为能力,而依我国法律为由民事行为能力,应当认定为由民事行为能力。
”“无国籍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般使用其定居国法律,如未定居的,使用其住所地法律。
”《票据法》“票据债务人的民事行为能力,适用其本国法律。
票据债务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为无民事行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而依照行为地法律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使用行为地法律。
”三、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民通意见》184条“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
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
”(我国对外国法人的国籍确定采取注册登记主义。
)第二部分:物权法律关系的法律适用:一、不动产物权:《民法通则》144条“不动产的所有权,使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民通意见》“不动产的所有权买卖、租赁、抵押、使用等民事关系,均应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二、动产物权:《海商法》“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使用船旗国法律。
”“船舶抵押权使用船旗国法律。
船舶在光船租赁以前或者期间,设立船舶抵押权的,使用原船舶登记地法律。
”“船舶优先权,使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的法律。
”《民用航空器法》“民用航空器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使用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国法律。
”“民用航空器抵押权使用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国法律。
”“民用航空器优先权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三、国有化问题:我国对待外国资本的原则是不实习国有化和征收,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实行国有外和征收的,也必须满足有关要求,例如公共利益、法律程序、相应补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民事能力的法律适用一、知识概要a/自然人与法人的民事能力b/物权(准物权:知识产权)c/债权:包括合同之债和非合同之债;其中,非合同之债包括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之债和无因管理之债d/婚姻家庭:包括结婚、夫妻关系、离婚、亲子关系、收养、监护、扶养e/继承:遗嘱继承、法定继承、无人继承财产f/商事关系:代理、信托、票据、破产…二、学习重点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理解与掌握:1、了解民事身份与能力法律冲突产生的原因。
2、掌握解决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法律冲突的规则。
3、正确运用这些冲突规则,妥善解决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法律冲突问题。
三、属人法及其发展趋势(一)属人法的含义(二)民事能力适用属人法是公认的一般原则(三)关于属人法,历来有本国法与住所地法之争(四)本国法与住所地法各有其适用的历史原因及利弊(五)属人法的发展趋势是住所地法优先的倾向与惯常居所地法的出现与取代之势四、1955年海牙《解决本国法和住所地法冲突的公约》对本国法与住所地法对立的调和背景:法则区别说至1804年《法国民法典》颁布之前,各国属人法基本指向住所地法。
但随着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颁布,特别是经意大利法学家孟西尼的鼓吹,欧洲国家广泛采用国籍作为属人法的连结点。
但英美法系国家仍坚持住所地法主义。
海牙公约的调和(1)、“如果当事人的住所地法规定适用当事人本国法,而当事人本国法规定适用住所地法时,凡缔约国均应适用住所地的内国法。
”(利用反致制度表现了住所地法优先的立法倾向)(2)、“本公约所称的住所…即为其惯常居所地。
”(惯常居所不需要考查当事人是否有久居的意思,是英美法系对大陆法系的妥协)五、惯常居所地法的优势及未来属人法的模式(1)、惯常居所的含义——英国法院在克鲁斯诉奇滕案中所下定义:“持续一定时间的经常的实际居住”——美国学者所下定义:“惯常居所意为事实居所,具有频繁性和持续性特征”共同点:强调实际、持续的居住(2)、采用惯常居所的理由A/惯常居所克服了国籍与住所的缺陷。
——国籍往往与当事人没有真正的联系。
如:亚洲公民在欧洲工作,适用本国法麻烦。
——确定住所的主观意向很难判定,并且各国对住所的解释上存在很大差异。
B/惯常居所的采用符合现代国际私法的最密切联系原则。
结论:长远来看,以惯常居所为主,国籍和住所为辅综合确定属人法的方法是属人法未来发展方向。
(3)国际公约对惯常居所的采用——1902年《海牙未成年人监护公约》——1956年《海牙扶养儿童义务法律适用公约》——1961年海牙《保护未成年人的管辖权和法律适用公约》—— 1965年海牙《收养管辖权、法律适用和判决承认公约》——1988年海牙《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共同特点:以惯常居所为主,辅之国籍或住所,或者相反。
第一节、自然人权利能力的法律适用法律冲突→各国对于“出生”、“死亡(推定存活、失踪宣告、死亡宣告)”的规定存在差异。
(针对生理上的“生”、“死”法律冲突)法律适用↓失踪与死亡宣告的法律适用(含管辖权问题)一、自然人权利能力的法律适用1、三种做法:当事人属人法(普遍)(2)所涉及的法律关系的准据法(少)(3)法院地法(少)2、以属人法为原则,其他为补充二、失踪与死亡宣告的管辖权与法律适用1、在失踪与死亡宣告问题上,管辖权与法律适用是密不可分的。
一般来说,如果本国对案件有管辖权,就适用本国法进行失踪和死亡宣告。
2、管辖权a.失踪人国籍国法院b.失踪人住所地法院c.失踪人国籍国为主,住所或居所为辅d.1950年《关于失踪人死亡宣告公约》规定6个连结点3、法律适用(1)依失踪人的本国法(2)依失踪人的住所地法(3)原则上依失踪人的本国法,但内国法院对失踪宣告或死亡宣告有管辖权时,则适用法院地法(4)原则上依失踪人的本国法,但失踪人在内国有财产及应依内国法的法律关系时,适用内国法第二节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法律冲突:包括成年年龄的规定差异和禁治产制度规定不同法律适用:包括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一般意义)和禁治产宣告的管辖权与准据法一、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1、一般原则——属人法(解决某一自然人是否有行为能力,包括诉讼行为能力)2、例外:(1)处置不动产的行为能力,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
(2)行为地法对属人法的限制:为保护商业交往的稳定,各国普遍规定,如果当事人根据其属人法为无行为能力,而根据行为地法为有行为能力,使为其有行为能力。
二、我国有关自然人行为能力的规定及其评价现行规定:——《民法通则》第14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定居国外的,他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适用定居国法律。
问题:a.没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民事行为能力认定的法律适用。
b.没有接受行为地法限制属人法的规则。
c.如何理解“可以”?如何理解“定居”?——《民通意见》第179条:定居国外的我国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如其行为是在我国境内所为,适用我国法律;在定居国所为,可以适用其定居国法律。
第180条: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民事活动,如依其本国法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而依我国法律为有民事行为能力,应当认定为有民事行为能力。
第181条:无国籍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般适用其定居国法律;如未定居的,适用其住所地国法律。
改革建议——《建议稿》第22条: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适用其住所地法或者惯常居所地法。
自然人依其住所地法或者惯常居所地法为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而依行为地法有完全行为能力的,适用行为地法,但关于婚姻家庭、继承以及处分不动产的行为能力除外。
——《室内稿》第20条: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适用自然人本国法律或者住所地法律。
外国人、无国籍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民事活动,依照住所地法律为无民事权利能力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为有民事权利能力或者有民事行为能力,应当认定为有民事权利能力或者有民事行为能力。
问题:依本国法无能力时如何?《票据法》第96条:票据债务人的行为能力,适用其本国法。
票据债务人的行为能力,依照其本国法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而依照行为地法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适用行为地法。
(二)禁治产宣告的管辖权与准据法1、管辖权(国籍、住所、居所)2、法律适用:属人法、法院地法3、1905年海牙《关于禁治产及类似保护处分公约》的规定(本国法倾向)第三节、法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一、以属人法为一般原则,注意一国外国人法的限制二、我国如何确定法人的属人法?《民通意见》第184条: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注意:连结点不是住所;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
第八章物权的法律适用引言——物权与债权相比,具有很强的本土性。
物权制度与一国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传统习俗唇齿相依,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公法性)。
各国物权法因国家、民族、历史传统的差异往往互不相同,不像债权法那样容易在各国间达成统一。
—梁慧星:《物权法》第一节物之所在地法原则一、物之所在地法原则的产生与发展(一)动产物权法律适用的发展由适用属人法到适用物之所在地法(二)适用物之所在地法的理由1、对权利人来说,实现其对物的直接利用的权利关系,保护该权利不受侵害,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律通常最为有效;2、对其他人来说,保证法律关系的稳定和商品流转的安全,使其正当利益得到合理保护,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律更为便利可靠;3、从涉外物权关系的调整来看,对标的物尤其是不动产位于某一国境内的物权关系适用另一国法律,不但操作不便,且实际效果也难以保证。
二、物之所在地确定的一般做法三、物之所在地法的适用范围▪(一)对动产与不动产的区分▪(二)物权客体的范围▪(三)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四)物权取得、转移、变更和消灭的条件▪(五)物权的保护四、物之所在地法适用的例外(哪些物权关系不适用物之所在地法)1、运送途中物品的物权关系。
2、船舶、飞行器等运输工具的物权关系。
3、法人终止或解散时的财产归属。
4、与身份关系密切的财产关系,如遗产继承关系、夫妻财产关系。
实际已经脱离物权。
5、位于无主土地或无主空间之物的物权关系。
第二节、我国关于物权法律适用的规定与评价一、不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民法通则》第144条:不动产的所有权,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民法通则解释》第188条:土地、附着于土地的建筑物及其定着物、建筑物的固定附属设备为不动产。
不动产的所有权、买卖、租赁、抵押、使用等民事关系,均应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示范法、建议稿、室内稿:物之所在地法。
二、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海商法》第270条: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适用船旗国法律。
第271条:船舶抵押权适用船旗国法律。
船舶在光船租赁以前或者光船租赁期间,设立船舶抵押权的,适用原船舶登记国的法律。
第272条:船舶优先权,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民用航空法》第185条:民用航空器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适用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国法律。
第186条:民用航空器抵押权适用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国法律。
第187条:民用航空器优先权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第二节国有化——国际私法研究的视角一、一国实行国有化的法令对本国境内的外国法人和自然人的财产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二、一国的国有化法令对本国法人或自然人位于国外的财产是否具有域外效力。
三、我国的立场与规定。
本节重点考点▪1、物权适用物之所在地法的理由▪2、物之所在地法的适用范围▪3、适用物之所在地法的例外▪4、我国有关物权法律适用的规定(《民通》、《民通意见》、《海商法》、《民用航空法》)第九章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学习重点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理解与掌握:1、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关系2、知识产权法律适用的规则第一节专利权的法律适用一、专利权的成立、内容和效力,适用专利申请地法二、专利权的保护,适用专利权原始国法三、专利权的保护,适用专利权发出国或专利申请地国法四、专利权的创立、内容和消灭,适用实施权利行为或侵权行为发生地法五、“分割论” :对于涉外专利权的法律冲突,根据其特点,分别适用不同的准据法第二节商标权的法律适用一、商标权的成立、内容和效力,适用商标注册地法二、商标权的成立、内容和效力,适用商标先使用地法三、商标权的保护,适用商标注册证发出国或商标申请地法四、商标权的成立、内容和消灭,适用实施权利地法或侵权行为地法五、“分割论”:对于商标权的法律适用,根据其具有的特点,分别适用不同的准据法第三节著作权的法律适用一、著作权的成立、内容和范围,适用最初发表地法二、未发表作品的著作权,适用作者的属人法三、著作权的创立、内容和消灭,适用实施权利行为或侵权行为地法四、著作权的保护,适用被请求保护国法五、从著作权合同的角度来确定解决法律冲突的原则六、“分割论”:即主张涉外著作权的法律适用应根据著作权的特点分别适用不同的准据法第十章合同的法律适用〔学习重点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理解与掌握:1、合同法律适用中主观论与客观论、同一论与分割论之间的分歧2、意思自治原则在合同法律适用中的运用3、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合同法律适用中的运用4、合同自体法说与特征履行说理论的内涵5、我国关于合同法律适用的立法与实践引言“合同准据法的确定比任何其他问题准据法的确定都要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