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措施
监督检查措施概述监督检查措施是指为了确保组织、个人依照相关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开展工作,保证工作的合规性和质量,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监督部门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和措施。
监督检查措施的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保障人民权益的正常实施,确保组织、个人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实现合规经营。
监督检查的意义监督检查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对于组织、个人的工作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列举几点监督检查的意义:1.约束力:监督检查对于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具有明确的约束力,可以使违法者负法律责任,保证公共利益和人民权益的正常实施。
2.风险预警:监督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的违法和失职行为,减少和避免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危害。
3.效率提升:监督检查可以促使组织、个人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保障组织、个人的工作目标的实现。
4.公信力增强:监督检查可以提高组织、个人的公信力,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社会对组织、个人的认同感和信任度。
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流程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划制定:监督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和任务要求,制定检查计划,并明确检查的对象、范围、方式和内容。
2.检查准备:监督部门在进行检查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明确检查的重点和重要问题。
3.实地检查:监督部门通过实地走访、查阅档案资料、采访相关人员等方式进行检查,核实相关情况。
监督部门可以采取随机抽样、定期检查、专项检查等方法,确保检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4.结果整理:监督部门将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检查报告。
检查报告应包括检查组织、个人的基本情况、检查过程、发现的问题和建议等内容。
5.整改督办:监督部门根据检查结果,要求被检查组织、个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督办和跟踪。
监督检查的方法和手段监督检查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监督检查。
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监督检查方法和手段:1.文件核查:通过查阅相关文件、制度和记录,了解组织、个人工作的情况和合规性。
监督检查方式及处理方法
监督检查方式及处理方法监督检查是一种常见的管理方法,能够帮助组织或企业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监督检查的不同方式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帮助您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工作。
一、监督检查的方式:1. 现场检查:这是最常见的监督检查方式,通过实地走访、观察和与相关人员交流,对工作现场进行全面检查。
现场检查可以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并现场解决。
2. 文件审查:通过查阅相关文件和记录,对工作程序和流程进行检查。
文件审查能够帮助检查员了解工作的规范性和合规性,并找出潜在的问题。
3. 数据分析: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工作的质量和进展情况。
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检查员发现潜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4. 口头询问:与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询问,了解工作的具体情况和问题。
口头询问可以直接获取相关信息,促进沟通和理解。
5. 抽样检查:随机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检查,代表性地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抽样检查可以提高效率,同时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随机抽查:随机选择被检查对象,并突然进行检查,以测试工作的反应和应对能力。
随机抽查可以评估工作的应变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
二、处理监督检查中的问题的方法:1. 及时反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并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建议。
及时反馈可以使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
2. 跟踪解决: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并取得实际效果。
跟踪解决可以避免问题的反复出现,提高工作效率。
3. 提供指导: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原因,为被检查对象提供指导和培训,提高其工作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
提供指导可以帮助被检查对象主动改进和提升。
4. 加强监控:增加对工作的监控频率和强度,确保工作规范和质量。
加强监控可以减少问题的发生和规范工作流程。
5. 落实整改: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及时落实整改措施。
落实整改可以确保问题得到根治,避免问题的反复发生。
6. 追究责任:对严重的问题和责任人进行追究,形成有效的惩戒机制。
监督检查记录
监督检查记录一、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监督检查是确保各种活动和行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手段。
监督检查记录是对监督检查过程中的情况、发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记录的文件。
通过监督检查记录,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监督检查记录的目的1. 提供证据:监督检查记录作为证据,可以证明监督检查的过程和结果,为后续处理问题提供依据。
2. 问题发现:通过记录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
3. 信息共享:监督检查记录可以作为信息共享的工具,供相关部门和人员了解监督检查的情况。
三、监督检查记录的内容要求1. 检查时间和地点:记录监督检查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2. 检查人员:记录参与监督检查的人员姓名和职务,包括主检查人和协助检查人员。
3. 检查对象:记录被检查单位或个人的名称和相关信息,确保检查对象的准确性。
4. 检查内容:详细描述监督检查的具体内容,包括检查的范围、目的和重点。
5. 检查过程:记录监督检查的具体过程,包括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问题的原因和现象等。
6. 问题整理: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分类,便于后续处理和解决。
7. 处理措施:记录针对每个问题采取的具体处理措施,包括责任人、时间和具体行动。
8. 效果评估:对处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记录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和整改情况。
9. 检查结论:对监督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包括合格、不合格或需要进一步处理等结论。
四、监督检查记录的撰写要点1. 内容准确:记录的内容要真实准确,不夸大和歪曲事实,确保记录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2. 数据详实:记录中的数据要具体详实,可以通过实地观察、测量和采样等方式获取。
3. 语言简明:记录的语言要简明扼要,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方便后续阅读和理解。
4. 结构清晰:记录的结构要清晰有序,可以采用标题、编号和分段等方式进行划分。
5. 逻辑严谨:记录的逻辑要严谨合理,遵循事实的发展和问题的解决过程。
监督管理和监督检查
监督管理和监督检查监督管理和监督检查:加强治理的双剑导言1. 监督管理和监督检查的重要性1.1 监督管理的定义和含义监督管理是指对组织、机构或个人行为的规范、管理和监督过程,旨在确保其合法、合规和高效运行,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公共利益和维护社会秩序。
1.2 监督检查的定义和含义监督检查是指对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依法履行职责、推进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其行为合规、效果显著,同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 监督管理和监督检查的目标和原则2.1 监督管理的目标和原则监督管理的目标是保证政府、机关或者企业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和公平性,依法行政,推动社会进步。
其原则包括公平公正、全面公开、法律规范、刚性执行、严厉惩罚等。
2.2 监督检查的目标和原则监督检查的目标是监督机关运行和职能履行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效率性,保证行政效果,提高服务质量和履职能力。
其原则包括客观公正、科学公信、依法履职、深入细致、全面推动等。
主体3. 监督管理的重要性3.1 监督管理对于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在现代社会,监督管理是实施法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只有通过监督管理,才能使各种行为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3.2 监督管理对于推进依法行政的作用监督管理是促进依法行政的关键之一。
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可以推动政府和机关按照法律进行行政事务,增强其合法性和公信力。
4. 监督检查的重要性4.1 监督检查对于发现和纠正问题的作用监督检查是问题发现和纠正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监督检查,才能发现各种违法和不合规行为,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4.2 监督检查对于改进管理和提高质量的意义监督检查可以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通过监督检查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和履职能力。
总结5. 对监督管理和监督检查的理解和认识监督管理和监督检查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对于加强治理、建设法治社会、推进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监督管理可以确保行为的合法、合规和高效运行,而监督检查则强调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和改进管理,以提高服务质量和履职能力。
监督检查简报
监督检查简报1. 简介监督检查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它通过对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本简报将对监督检查的定义、目的、流程和效果进行详细介绍。
2. 定义监督检查是指对组织内部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系统地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它可以涵盖组织内部各个层级和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旨在确保工作按照规定和标准进行,并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解决。
3. 目的监督检查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织内部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对工作流程、执行情况以及结果进行监督和检查,可以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促进组织内部各项工作向着预期目标前进。
具体来说,监督检查有以下几个目标: - 发现问题:通过监督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确定其原因。
- 提高质量:通过对工作流程、执行情况以及结果进行评估,可以找出潜在问题,改进工作质量。
- 加强管理:监督检查可以帮助组织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管理,确保工作按照规定和标准进行。
- 优化资源:通过监督检查,可以发现资源利用不当的情况,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
4. 流程监督检查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制定计划:根据组织内部的需求和重点工作,制定监督检查计划。
计划应包括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和责任人等信息。
2. 准备工作:在进行监督检查前,需要对相关文件和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准备好必要的调查工具和设备。
3. 实施检查:按照计划进行监督检查。
可以采取现场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信息,并记录下来。
4. 分析评估: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5. 提出建议:根据分析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建议应具体可行,并注重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
6. 跟踪监督:对提出的建议和措施进行跟踪监督,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并改进效果达到预期。
5. 效果监督检查的效果取决于检查的全面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一个好的监督检查可以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 - 发现问题并解决:通过监督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避免问题扩大化。
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监督检查,作为一种行政管理手段,是指对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系统、规范的检查和考核。
通过监督检查,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本文将从监督检查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以及其实施的原则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监督检查是为了保证党和政府的决策落地执行,确保工作按既定目标和规划顺利进行。
监督检查的目的是检查工作的全面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服务。
其次,监督检查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监督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促使相关单位或个人按照规定进行整改,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监督检查还能够增强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纪律意识和责任感,遏制腐败行为的产生,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在实施监督检查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即在检查中要重点关注存在的问题,而不仅是追求形式主义的检查结果。
其次,要注重实效,即检查后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实现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此外,还要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严禁以权谋私、排除异己等行为。
监督检查的方法多样化,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取合适的方式。
常见的方法包括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定点访谈法、随机抽查法等。
横向比较法可以通过对比同一行业或同一地区的单位,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纵向比较法可以通过与上一年度或上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对比,来评估工作的进展情况;定点访谈法可以深入了解某一单位或某一领域的工作情况,获取更详细的信息;随机抽查法可以随机选择被检查单位或个人,增加检查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总之,监督检查在当前社会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全面、系统、规范的检查和考核,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在实施监督检查时,需要遵循问题导向、实效导向和公正公平的原则,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只有这样,监督检查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监督管理和监督检查
监督管理和监督检查1. 介绍监督管理和监督检查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和监督手段,用于确保组织或机构的运作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它们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政府机构、企业、学校等。
监督管理是指对组织或机构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其工作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它包括对组织结构、工作流程、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
监督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防止违法行为和不当行为的发生。
监督检查是指对组织或机构的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以核实其工作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监督检查一般由专门的监督部门或机构进行,他们会对组织或机构的工作进行抽查、检查和评估。
监督检查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工作。
2. 监督管理的重要性监督管理对于组织或机构的正常运作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监督管理的重要性的几个方面:2.1 提高工作效率监督管理可以通过对工作流程的优化和改进,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监督管理,可以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瓶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2 保证工作质量监督管理可以对工作质量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工作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通过监督管理,可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从而保证工作质量。
2.3 防止违法行为和不当行为的发生监督管理可以对组织或机构的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防止违法行为和不当行为的发生。
通过监督管理,可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和不当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纠正,从而提高组织或机构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4 促进组织发展监督管理可以通过对组织或机构的全面管理和监督,促进其发展。
通过监督管理,可以发现组织或机构的不足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从而推动组织或机构的发展。
3. 监督检查的重要性监督检查对于组织或机构的正常运作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监督检查的重要性的几个方面:3.1 发现问题监督检查可以发现组织或机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监督检查的程序
行政监督检查的程序行政监督检查是国家机关对政府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旨在确保政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公共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行政监督检查程序是行政监督检查工作的核心环节,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介绍行政监督检查的程序。
一、立案阶段行政监督检查的程序首先是立案阶段。
立案是行政监督检查的起始点,也是行政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阶段,监督检查机关首先会根据接到的举报、投诉或自行发现的问题,进行初步的调查核实,确定是否需要立案。
如果确认需要立案,就会对案件进行登记备案,并根据情况进行分类归口,确保每个案件都能得到妥善处理。
二、调查核实阶段立案后,行政监督检查机关就会进入调查核实阶段。
在这个阶段,监督检查机关将对涉案的事实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调查核实。
他们会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开展现场勘查和调查访问,了解相关情况,核实问题的真实性和严重性。
同时,监督检查机关还会听取相关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意见,确保调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三、处理决定阶段调查核实完毕后,行政监督检查机关将进行处理决定。
根据调查结果和相关法律法规,监督检查机关会对问题进行定性和定责,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处理决定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书面警示、责令改正、行政处罚等,也可以是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要确保处理决定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公正性,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以上就是行政监督检查的程序。
通过严格按照程序进行行政监督检查,可以有效地发现和解决政府行政机关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强化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同时,也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希望各级监督检查机关能够秉持公正、客观、透明的原则,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工作,为建设法治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监督检查室工作职责
监督检查室工作职责
监督检查室是一个负责监管和检查组织内部运作的部门。
其工作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监督和检查工作流程:监督检查室负责对组织内部的工作流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工作流程合理、高效,并符合组织的政策和规定。
2. 内部控制和合规:监督检查室负责监督和检查组织内部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否健全,包括财务、风险管理、合规等方面。
同时,确保组织的运作符合相关法规和法律要求。
3. 风险评估和管理:监督检查室负责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组织内部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建议,以保护组织的利益和声誉。
4. 资源管理:监督检查室负责监督和管理组织的资源使用情况,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财务资源等,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5. 内部审计:监督检查室负责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对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和流程进行审计,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运作质量。
6. 信息安全管理:监督检查室负责监督和管理组织的信息安全工作,包括数据保护、网络安全、业务信息安全等,以确保组织的信息安全和保密性。
7. 预防和发现违规行为:监督检查室负责预防和发现组织内部的违规行为,包括腐败行为、欺诈行为等,采取相应措施并向管理层报告。
总的来说,监督检查室的主要职责是保障组织内部的合规性、高效性和风险管理,确保组织的正常运作和可持续发展。
监督检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四篇
监督检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四篇1. 缺乏独立性:监督检查工作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缺乏独立性。
监督检查人员的工作往往受到政治和权力干扰,无法真正客观公正地履行监督职责。
这导致了监督检查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大大降低。
2. 缺乏专业性:监督检查工作需要高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但有时监督检查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
他们可能缺乏相关行业知识和经验,无法对监督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查。
这导致一些问题可能被忽略或未能及时发现。
3. 狭隘的范围:监督检查工作往往只关注具体事务的表面现象,而忽视了问题的根本原因。
监督检查人员往往只重点关注某些具体的细节,而忽略了结构性的问题和系统性的风险。
这使得监督检查工作的效果有限,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4. 不公开透明:监督检查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不足是缺乏公开透明。
监督检查人员的报告和结果往往不向公众开放,缺乏监督和问责机制。
这导致了监督检查工作的效果不明显,无法引发足够的关注和改进。
为了提高监督检查工作的效能,需要建立更加开放和透明的审查机制,增强公众的监督能力。
5. 高昂的成本:监督检查工作的实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这往往会导致高昂的成本。
监督机构需要支付监督人员的薪资、培训费用以及相关设备和场地的维护费用。
对于一些资源匮乏的地方政府或组织来说,往往难以承担得起这些巨大的成本,导致监督检查工作无法得到有效执行。
6. 缺乏全面性:监督检查工作往往只针对特定领域或特定情况进行,没有覆盖到各个方面和层面。
监督检查人员可能只集中在一些突出问题上,而没有对整个机构的运作进行全面审查。
这使得监督检查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受到了限制,很可能会遗漏一些潜在的问题。
7. 处罚力度不足:监督检查工作中的另一个问题是处罚力度不足。
尽管监督检查工作可以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但如果没有严厉的处罚措施,很难真正实现监督的目的。
一些监督对象可能对监督检查的结论不予理会,因为他们知道即使被发现问题也不会有严厉的惩罚措施。
企业监督检查内容
企业监督检查内容企业监督检查是保障企业合法运营和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环节,其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
在进行监督检查时,需要注重细节、全面了解企业情况,以确保公正、公平的执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描述企业监督检查的内容。
一、企业资质检查企业监督检查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对企业的资质进行核查。
这包括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证照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
同时,还需核对企业的经营范围是否与证照上所注明的一致,以免存在违规经营的情况。
二、生产经营活动检查监督检查人员还需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检查。
他们会仔细观察企业的生产流程和操作规程,确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遵循相关的安全生产规定,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此外,还需检查企业是否存在环境污染、产品质量不合格等问题,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三、劳动用工情况检查企业的劳动用工情况也是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检查人员需要核实企业是否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包括员工的工资支付是否合规、劳动合同是否完善、员工的工时是否超标等。
此外,还需关注企业是否提供适宜的劳动保护设施,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四、价格合规检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合规也是企业监督检查的重点之一。
监督检查人员需要核查企业是否存在价格欺诈、价格垄断等违法行为,以保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同时,还需关注企业是否存在虚假广告、不正当竞争等行为,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五、财务会计情况检查财务会计情况也是企业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监督检查人员需核查企业的财务报表和会计凭证,确保企业的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此外,还需关注企业是否存在偷逃税款、虚报利润等违法行为,以保障税收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以上是企业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企业的资质、生产经营活动、劳动用工情况、价格合规和财务会计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可以保障企业的合法运营和市场秩序的维护。
监督检查人员应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认真履职,确保监督检查工作的公正、公平和高效,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监督检查方式及处理方法(二篇)
监督检查方式及处理方法(一)监督检查人员要求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对施工现场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有两名以上监督执法人员参加,并出示有效的执法证件。
(二)监督检查方式1、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和现场防护、文明施工情况。
2、询问有关人员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履行情况。
3、反馈检查意见,通报存在问题。
对发现的事故隐患,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改正;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下达停工整改通知书,责令立即停工,限期改正。
对施工现场整改情况进行复查验收,逾期未整改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4、监督检查后,作出书面安全监督检查记录。
5、工程竣工后,将历次检查记录和日常监管情况纳入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和从业人员安全信用档案,并作为对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监管的重要依据。
6、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接到群众有关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投诉或监理单位等的报告时,应到施工现场调查了解有关情况,并作出相应处理。
(三)检查问题处理1、检查过程中依据抽查要点内容,对发现的事故隐患,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改正;2、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及下发过整改通知书未整改的项目下发建筑工程施工暂停通知,并于当天向分管领导报告;3、对检查中发现机械设备未经检测合格使用,或未按要求进行登记,下发整改通知,要求机械设备停用;4、对检查中发现工程项目未办理安全监督备案登记手续的,下发《办理〈南京市建筑工程安全监督备案手续〉通知书》;5、对检查中发现的下列情况,除按上述要求发出通知,还应及时向站领导汇报,形成书面材料报市建工局相关部门:(1)未办理安全监督备案手续,且工程项目基本建设手续不完备;(2)一个工程项目,累计发出两次以上整改通知的或停工通知的;(3)一个施工企业,累计发出三个以上整改通知的。
6、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一般问题,监督科室应做好监督记录。
监督检查方式及处理方法(二)监督检查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用于确保组织的运营符合规范,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本文将介绍监督检查的方式以及处理方法。
监督检查的方法有
监督检查的方法有
监督检查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方法:
1. 定期抽查: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随机选取被监督对象中的一部分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2. 全面核查:对被监督对象进行全面的、系统性的检查,覆盖所有相关方面,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评估。
3. 不定期巡查:通过不定期的巡查方式,对被监督对象进行突击检查,以了解其在实际操作中是否符合规定和要求。
4. 随机抽查:随机选择被监督对象并进行检查,以避免被监督对象预测到检查时间和内容,提高检查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5. 举报检查:接收举报信息后,对被举报对象进行检查,核实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反馈。
6. 专项检查:根据特定的需求或问题,组织专门的检查团队对被监督对象开展专项检查,集中力量解决特定的监督问题。
7. 监督访谈:通过与被监督对象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其工作情况、存在的
问题和需求,并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
以上仅为常见的监督检查方法,具体的方法选择应根据实际监督的对象、目的和环境等因素来决定。
监督检查方式及处理方法
监督检查方式及处理方法监督检查是指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进行事先协商、事中检查、事后监督,以保证其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妥善处理各项事务。
以下是监督检查的方式及处理方法的详细说明。
一、监督检查方式1.现场检查法:检查人员在实地对被检查对象进行检查,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相关文件资料等方式,发现问题并记录下来。
这种方式能够使监督检查更加全面,发现问题更准确。
2.文件审查法:检查人员通过审查被检查对象的文件材料来了解其工作情况。
这种方式适合于检查对象工作较复杂、资料较多的情况,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
3.调查访问法:检查人员通过调查访问相关人员,了解被检查对象的工作情况。
这种方式可以直接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意见,从而获取更客观的信息。
4.数据分析法:检查人员通过对被检查对象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和矛盾。
这种方式适合于对大规模数据进行检查,可以快速发现问题。
5.特定对象调查法:对特定的对象进行调查和检查,如对投诉举报的事项进行核实。
这种方式适合于对具体问题的调查和核实,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检查。
二、处理方法1.警示教育:对于违反规定或者存在问题的单位或个人,要采取警示教育的方式进行处理,通过警示教育,使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后果,引以为戒,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2.责令整改: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被检查对象发出整改通知书,明确要求其限期整改。
并通过跟踪检查,确保整改措施得到落实。
3.行政处罚:对于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可以采取行政处罚措施,如警告、罚款、停产停业、吊销执照等,对责任人进行追责。
4.移送司法机关:对于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进行处理,并协助司法机关进行调查取证工作。
5.通报曝光:对于涉嫌违纪违法的行为,要及时通报曝光,向社会公开,形成舆论压力,推动问题的解决。
6.督促改进:对于存在问题的单位或个人,要加强督促和指导,推动其改进,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和改善。
7.奖惩并举:对于表现优秀的单位或个人,要及时给予奖励和表彰,充分肯定其贡献。
日常监督检查存在的主要问题
日常监督检查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监督检查是保障行政机关及公共机构依法行使职权、保护人民利益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监督检查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日常监督检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监督检查流程不透明在很多情况下,监督检查的流程并不透明,缺乏必要的公开和信息化手段。
这导致了监督检查的过程容易受到干扰和操控,影响了其公正性和有效性。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应建立全面、规范、透明的监督检查流程。
相关部门应制定具体的操作细则并加以拆分明细化,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被正确执行。
同时,可以引入信息化手段,如建立监督检查平台,并公开监督检查结果等信息,使整个过程更加透明可信。
三、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在实施日常监督检查任务时,有时会遇到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或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情况。
这会影响监督检查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进而降低监督检查的效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和教育。
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培训班、讲座等形式,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法律意识。
另外,在选拔过程中严格把关,优先录用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候选人,确保执法团队的素质。
四、权责不清晰在一些情况下,日常监督检查的权责不清晰,造成执法部门与被监督对象之间存在难以解决的矛盾与纠纷。
例如,在多个部门同时拥有监督权限时容易出现相互推诿和责任不落实的情况。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各个部门在监督检查中的职责,建立相互协调配合的机制。
此外,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时需要明确规定职责边界,并量身打造适合各种情境的处置模式。
五、监管手段滞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然而有些监管手段还停留在传统模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更新的问题。
例如,使用纸质文件进行监督检查记录效率低下,容易丢失或篡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可以引入电子化监管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等功能。
通过建立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快速、准确、便捷的监管工作。
行政监督检查的程序
行政监督检查的程序行政监督检查是一种重要的行政管理手段,旨在确保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履行职责,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它涉及多个程序和环节,以确保监督检查工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行政监督检查的程序包括立案调查、准备工作、实地勘察、问题核查、整改指导等环节。
当接到监督检查任务后,相关部门会立即进行立案调查,核实检查对象、目标和范围。
在准备工作阶段,监督检查人员会搜集相关资料,明确检查重点和方向。
实地勘察是行政监督检查的核心环节之一。
监督检查人员会亲临现场,对相关机构的办公环境、人员配备、工作流程等进行全面了解。
他们会与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了解监督对象的工作情况。
问题核查是行政监督检查的重要程序之一。
监督检查人员会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核实,搜集证据材料,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深入交流。
他们会对问题的性质、原因、影响等进行综合分析,确保问题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在问题核查的基础上,监督检查人员会提出整改指导意见。
他们会根据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提出具体的整改要求和时限。
同时,监督检查人员还会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促,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和改进。
行政监督检查的程序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但它对于促进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的规范运作,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程序和规范化的操作,行政监督检查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行政监督检查的程序是一项繁重而重要的工作。
只有通过严谨的调查、准备工作、实地勘察、问题核查和整改指导等环节,才能确保监督检查工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行政监督检查的程序,以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变化的要求。
监督检查,总结汇报
监督检查,总结汇报
监督检查是指对某项工作、活动或者某个组织进行监督和检查的过程。
在监督检查中,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核查、评估和审核等手段,了解被监督对象的运行情况、工作质量和遵纪守法情况,发现问题、弄清原因,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以期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在进行监督检查时,需要根据被监督对象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监督检查方案和计划,明确检查的目标、内容和时限。
一般来说,监督检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调查研究:对被监督对象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了解其运行情况、工作流程、人员配置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情况。
2. 核查评估:对被监督对象的工作成果、政策执行、财务管理等进行核查评估,确认是否合规合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3. 发现问题:通过调查和核查过程,发现问题和存在的风险,如管理漏洞、工作流程不畅、违规违纪行为等。
4. 原因分析: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和根源,如制度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管理不到位等。
5. 整改建议: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原因,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明确整改方向、目标和措施,并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时限。
6. 总结汇报:将监督检查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归纳,以报告、
文件等形式向相关负责人和决策者进行汇报,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总结汇报是监督检查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整个监督检查过程和结果的总结,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方法和方式,提升监督检查的效果和实效。
同时,总结汇报也是对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的手段之一,可以推动问题的解决,切实改善工作质量和效果。
监督管理和监督检查
监督管理和监督检查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监督管理的定义和作用
2.监督检查的定义和作用
3.监督管理和监督检查的区别
4.监督管理和监督检查的联系
5.监督管理和监督检查的重要性
正文
一、监督管理的定义和作用
监督管理,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对某个领域或者某个对象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它主要包括对管理对象的规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
监督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维护组织正常运行,促进组织发展等方面。
二、监督检查的定义和作用
监督检查,是指对某一项工作或者活动进行实时的监视和检查,以确保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它主要包括对工作过程的监督、对工作结果的检查以及对违规行为的处理等活动。
监督检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保障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防止违规行为等方面。
三、监督管理和监督检查的区别
监督管理和监督检查在定义和作用上虽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它们之间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
监督管理是一种全面的管理活动,它涵盖了对管理对象的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而监督检查则是一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它主要是对某一项工作或活动的管理和监督。
四、监督管理和监督检查的联系
虽然监督管理和监督检查在定义和作用上有所区别,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联系的。
监督管理是监督检查的基础,监督检查是监督管理的具体实施。
监督管理和监督检查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管理体系,是保障组织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
五、监督管理和监督检查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机构,都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和监督检查,以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工作监督检查情况汇报
工作监督检查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工作安排,我对近期工作监督检查情况进行了汇报,现将情况详细汇报如下:一、工作监督检查的开展情况。
自上次汇报以来,我们严格按照领导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了工作监督检查工作。
通过对各项工作的全面检查,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工作监督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在工作监督检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部分员工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效率较低;部分工作流程存在不合理之处,需要进一步优化;部分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及时整改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工作监督检查后的整改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对于员工工作态度不端正的问题,我们加强了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意识和责任感;对于工作流程不合理的问题,我们重新优化了工作流程,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我们立即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并进行了整改,确保了员工的人身安全。
四、工作监督检查后的成效。
通过工作监督检查及整改措施的落实,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员工的工作态度得到了明显改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工作流程的优化使得工作更加顺畅高效;工作环境的整改提升了员工的安全感和工作积极性。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工作监督检查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
同时,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质量。
我们也将持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就是我对工作监督检查情况的汇报,希望领导能够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支持,谢谢!。
监督检查职责和重点内容
监督检查职责和重点内容监督检查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监督检查职责和重点内容的一些方面:监督检查职责:1. 确保合规性:监督检查的首要职责是确保组织的各项活动符合法律、法规、政策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
这包括对财务、运营、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合规性进行监督,以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2. 风险管理:监督检查还负责识别、评估和管理组织面临的各种风险。
通过对风险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
3. 内部控制:监督检查需要评估和确保组织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这包括对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运营效率、信息安全等方面进行监督,以确保组织的正常运转和资产的安全。
4. 绩效评估:监督检查还需要对组织的绩效进行评估,包括业务指标完成情况、项目进展情况等方面。
通过对绩效的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推动组织不断提高绩效水平。
5. 投诉处理:监督检查部门负责处理组织内外部的投诉和举报。
通过对投诉的调查和处理,维护组织的声誉和利益,保护员工和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财务监督: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监督,确保财务活动的合规性。
2. 运营监督:对业务流程、工作效率进行监督,确保组织的正常运转。
3. 合规监督:对法律法规、政策的遵守情况进行监督,防范违法违规行为。
4. 风险管理监督:对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5. 内部控制监督: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6. 绩效评估监督:对业务指标完成情况、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推动组织绩效的持续提升。
总之,监督检查职责和重点内容涵盖了组织的各个方面,旨在确保组织的合规性、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绩效水平,从而促进组织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的实施方案》,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我县监督检查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县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融入新区、一体发展”这一总揽,切实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按照中央和省市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的部署要求,在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今明两年,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全面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的问题和偏差,保证各级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加快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提供有力保证。
二、基本原则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涉及经济社会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统一组织、分工负责。
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协作配合机制,注重发挥各个方面各个层级的监督监管作用,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切实增强监督检查工作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二)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既要保证监督检查能够覆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方面,又要找准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选准着力点,切实增强监督检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坚持通盘谋划、分类实施。
既要从全局出发考虑和处理问题,又要把握好区域协调发展、行业科学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合理确定监督检查工作的内容、方法、进度,切实增强监督检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坚持查纠结合、务求实效。
严格执行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法规,综合运用督促整改、查办案件、纪律处分、行政问责等多种手段,及时解决和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切实增强监督检查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主要内容按照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遵循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八个结合、八个增强”的基本原则,围绕“曹妃甸循环产业配套深加工基地、国际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唐山南部中心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四个定位,针对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问题,以实现中央、省、市和我县“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科技教育、资源环境、人民生活等4个方面的主要指标为目标,围绕重点任务的落实,重点对以下9个方面开展监督检查:(一)贯彻落实“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情况。
1、在确定发展思路、制定和实施我县“十二五”规划、明确政策导向等方面是否以科学发展、争先进位为主题,切实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在全面实施“产业兴县、科教兴县、商贸富县”三大战略的同时,是否扎实推进了“融入新区、一体发展”各项工作重点。
2、在分解细化经济发展指标时是否与“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发展目标紧密衔接、协调一致,是否找准了影响和制约我县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
3、在执行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方面是否符合“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
(二)管理通胀预期有关工作落实情况。
1、发展、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措施是否落实。
2、农产品绿色通道是否畅通。
3、农业生产资料储备制度是否完善。
4、农副产品储备投放体系建设是否落实。
5、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是否到位。
6、临时价格补贴发放是否及时。
7、市场价格预警和监管制度是否落实,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是否得到严肃查处。
8、价格应急协调机制是否健全。
(三)贯彻落实《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情况。
1、有关部门在落实《意见》及工作任务分解方案中是否履行职责。
2、重点水利工程是否按进度和质量要求推进,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是否规范。
3、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是否建立,中央明确的倾斜水利投入政策是否落实,是否积极推进并规范使用水利基金。
4、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否得到实行。
5、水利发展体制机制是否不断完善创新。
(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政策落实情况。
1、检查工作目标分解是否符合本地实际,是否落实到位,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是否扎实。
2、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重点是质量保证体系、监控措施、监理制度的建立执行情况。
3、检查资金筹集使用、土地供应、税收优惠政策是否及时到位。
4、检查工程项目规划选址、功能配套是否符合要求。
(五)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推进情况。
1、基本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情况,包括指标体系、工作内容、重点项目、责任分工、奖惩制度等情况。
2、专项行动(规划提升、保障性安居工程、城市道路、污水垃圾处理、园林绿化、便民设施、环境容貌提升、城管执法、公共事业服务、旧小区改善)实施情况,包括实施方案、动员部署和工作进展情况。
3、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包括三年上水平项目库建设,建立领导挂帅的项目管理机制,实行投融资、招投标、工程建设、项目廉政全过程负责,已开工项目进度等情况。
(六)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及其经费管理使用、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及其经费管理使用情况。
1、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建设和运营是否按计划、按批准的内容组织实施,专项资金是否按时足额下达,是否做到专款专用。
2、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安排是否符合《河北省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投资导向目录》和《唐山市产业机构调整指导目录》及年度投资重点目录的支持方向,专项资金是否按时、足额到位,经费管理使用是否合规、有效。
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否按批复内容进行建设,如建设内容调整批复手续是否齐全,国家补助资金使用是否专款专用、账目齐全。
4、科技计划项目是否按规定开展研究,是否按要求如期结题或验收,项目资金是否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七)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1、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措施是否到位,节能减排目标是否完成。
2、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是否落实,奖惩措施是否兑现,是否组织编制节能减排规划,是否建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大资金规模。
3、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是否符合国家要求,新上项目是否严格执行固定资产节能评估与审查制度及环境影响评估制度。
4、是否存在违规审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问题。
5、重点行业环境污染是否得到有效治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否得到严格执行。
6、重金属污染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是否符合规划要求,饮用水安全保障、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危险废物处置等方面工作是否有效。
(八)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1、国家土地调控政策和耕地保护、节约用地制度是否得到严格执行。
2、是否存在违反国家政策为“两高一低”、产能过剩和盲目扩张、重复建设项目批地供地等行为。
3、对土地管理秩序混乱、违法用地问题严重区域的有关人员是否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
(九)保障和改善民生,组织实施惠民安康“十大工程”各项工作推进情况。
县政府承诺的扩大就业、增收富民、教育提升、全民健康、住房保障、社保完善、交通改造、文体共享、平安创建、人口关怀“十大工程”的推进措施是否到位、目标是否完成。
除上述九个方面外,还要根据中央和省、市、县在一个时期部署的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各有关部门在完成统一部署的监督检查任务的基础上,可结合实际开展相关监督检查工作。
四、任务分工监督检查工作在县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实行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分工分别负责、各司其职。
具体任务分工是:1、“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重大举措情况”监督检查。
县发改局牵头负责,配合单位:县直各有关部门。
2、“管理通胀预期有关工作落实情况”监督检查。
县物价局牵头负责,配合单位:县发改局、县商务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县农林畜牧水产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教育体育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工商局、县统计局、县粮食局、县电力公司。
3、“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情况”监督检查。
县水务局牵头负责,配合单位:县监察局、县编办、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环保局、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林畜牧水产局、县物价局、县国税局、县电力公司。
4、“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
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牵头负责,配合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监察局、县审计局。
5、“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推进情况”监督检查。
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牵头负责,配合单位:县发改局、县教育体育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人劳社保局、县国土局、县环保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县工商局、县统计局。
6、“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监督检查。
县发改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共同负责,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环保局、县国土局、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7、“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及其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
县科技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共同负责,配合国家部委及省、市厅局搞好监督检查。
8、“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及其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
县科技局、县财政局共同负责,配合单位: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农林畜牧水产局、县教育体育局、县卫生局。
9、“节能减排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
县发改局、县环保局共同负责,配合单位: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统计局、县监察局、县农林畜牧水产局、县商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10、“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
县环保局牵头负责,配合单位:县发改局、县教育体育局等县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11、“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
县国土局牵头负责,配合单位:县发改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
12、改善民生,县“十二五”规划确定和县政府承诺的“十大工程”监督检查。
县政府办牵头负责,配合单位:承担落实县“十二五”规划相关责任部门。
13、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财政监管和审计监督,确保项目资金规范、高效、安全、廉洁使用。
五、方法步骤按照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分五个步骤进行。
(一)安排部署阶段(2011年7月1日——8月10日)。
县纪委、县委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全县监督检查工作实施办法,各牵头部门分别制定专项监督检查具体工作办法和年度检查计划,明确监督检查的目标措施,细化分解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明确纪律要求,为工作开展提供政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