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稿《十香园》

合集下载

二稿《十香园》 (2)

二稿《十香园》 (2)

《十香园》电视艺术片解说词(第五稿)[画面设想:1。

青砖陋巷……2.石板路面……3.花蕊、木瓜、竹林……4.墙头草、土坯、瓦檐、木门……5.从十香园特写、全景、升拉到广州的闹市俯瞰……“小巷谁家?双扉白板,一树桃花。

花底惊看,心头牢阁,碧玉初瓜。

重来劫堕尘沙。

墙匡里,蔓草枯槎。

莫问东风,飞花飞絮,何处天涯?”……这首《柳梢青》中所弥漫的莫名怅惘,正是眼前这座历经沧桑的百年院落给观者的感受。

与车水马龙的现代繁华相比,布满岁月风尘的院落显得如此孤凄和寂寞。

而这里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所散发出的浓郁岭南历史文化气息,又怎能不令人感慨似水光阴的无情流逝……这究竟是哪位先人的居所?在这里,又曾经发生过哪些百转千回的故事呢?[画面设想:1。

十香园全图、电脑叠换资料……2.十香花卉特写……3.居巢、居廉家族画像、族谱……4.孟丽堂、宋藕塘画作、画像……5.绘画的居巢、居廉创作的情景……6.金石篆刻……⒎《岭南画片略》书刊…………原来,这里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南粤隔山画派开山泰斗、清末著名花鸟画家居巢、居廉的故居——十香园。

十香园占地640平方米,因院内曾植有茉莉、夜合、珠兰、素馨、瑞香、白兰、含笑、夜来香、鹰爪、鱼子兰十种花木,故名十香园。

“月在凝枝梢上,人行末丽花间。

”昔日园中常年香气四溢,满园绿意盎然。

在历了140年的风风雨雨后依然引人遐想……十香园的主人居巢、居廉在近代南粤画坛上并称“二居”。

“二居”俩是堂兄弟,祖籍江苏扬州宝应县,先祖入粤做官,落籍番禺河南隔山乡,即现在广州海珠区江南大道一带。

居巢,字士杰,号梅生,别号今夕庵主。

生于公元1811年,终于1865年。

生平最擅绘花卉蔬果虫鱼,兼能山水、仕女,草虫尤胜。

远师恽寿平,近法宋光葆,孟觐乙(这是高剑父形容居巢、居廉画艺师承流派的表述),“笔致工秀而饶有韵味”,画风澹逸清华。

家学熏陶使居巢毕生蕴蓄深厚国学素养,诗书画皆绝,俱属逸品,曾在南粤大地引领风骚……居廉,字士刚,号古泉,别号隔山樵子,生于公元1828年,终于1904年。

居巢、居廉绘画艺术初探及对岭南画派的影响

居巢、居廉绘画艺术初探及对岭南画派的影响

居巢、居廉绘画艺术初探及对岭南画派的影响清末岭南著名画家居巢、居廉以自然为师,倡导并践行由写生入画,多写生活日常景物,形成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开近代岭南绘画先河,成为中国花鸟画史上独树一帜的杰出代表。

陈瑞林认为:“在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前期广东绘画向现代转换的进程中,无论绘画的题材内容抑或是语言表现形式,均由居巢、居廉发起端,宜置居巢、居廉于广东绘画现代发展历史的篇首。

”这一定程度上说明活动于清道光、同治、光绪年间的“二居”对岭南绘画进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萌芽于二十世纪初岭南地区,与京津画派、海上画派一起形成三足鼎立格局的岭南画派,实际上是当时以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合称“岭南三杰”)为代表的粤籍进步画家受时代变革大潮的影响和推动,倡导向西方学习,改良中国绘画的一个团体。

作为中国画的创新流派,它倡导“融会古今,折衷中外”。

高剑父弟子叶绿野回忆:“高师对我们的课程安排,有素描、色彩学、诗词、书法、美术史,还有艺术观赏会。

”他主张在学习西画的同时要对传统的技法有所了解,对传统文化有所认知,从而融合运用,相互取益,这与他早年拜于居廉门下是密不可分的。

与此同时,居廉于1865年后在番禺隔山(今广州市海珠区)十香园开馆授徒,开近代美术教育先河,也对日后岭南画派传承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居”在写生上的开拓与岭南画派的传承发展“二居”擅长花鸟画,在继承和发展恽南田绘画基础之上,将自己的绘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恽南田(1633—1690),初名格,字寿平,以字行,又字正叔,别号南田,他的作品讲究形似,但又不以形似为满足,有文人画的情调、韵味,他与“四王”、吴历并称“清初六大家”。

“二居”秉承了恽寿平以降的花鸟画传统,却并没有落入前人窠臼,而是通过发扬恽寿平写生传统将自己对岭南风物的真情体验予以创造性表达。

居巢(1811—1865),字士杰,号梅生、梅巢、今夕庵主等,广东省广州府番禺县隔山乡(今广州市海珠区)人,原籍江苏扬州宝应县。

汪世清徽学资料整理札记四题

汪世清徽学资料整理札记四题

汪世清徽学资料整理札记四题汪大白【摘要】While-drinking Poetry Collection in Shuixiang Garden and Poetry Collection about Ruan Stream edited by Wang Shiqing are characteristic of family literature with connotation of Huizhou Culture.Wang Wei's Collection of Poetry and Prose is also Huizhou literature worth classifying and analyzing.What the three copies collected are works by people of the Qing Dynasty.Xiuyun Collection of Xindou,the Huizhou poetry of the Ming Dynasty selected by Huizhou people of the Ming Dynasty,is a more valuable copy of Huizhou literature heritage.What is analyzed and classified in this paper is a hand-copied one donated by Wang Shiqing.%汪世清辑成的《水香园觞咏集》和《阮溪诗征》,既有家族文献的性质,又有徽州文化的内涵;《王炜诗文集》也是一部值得整理和研究的徽州文献。

这三者所收集的都是清代人的作品。

《新都秀运集》则是明代徽州人所选明代徽州诗,是一份更加珍贵的徽州文学遗产,这次整理的是世清先生捐赠的抄本。

【期刊名称】《黄山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40)001【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汪世清;徽州;资料;整理【作者】汪大白【作者单位】黄山学院文学院,安徽黄山245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5.2明清时期,徽州境内的私家园林如岩镇娑罗园、丰南曲水园、唐模檀干园,星罗棋布、佳构纷呈,歙县西乡的潜口水香园便是其中载名史志、驰誉遐迩的代表作之一。

广州 宗教

广州 宗教

广州宗教【2005•发现•广州】发现点主题:宗教广州的宗教形态可谓非常丰富,除了天主教和基督教传入广州稍晚之外,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在广州均有上千年历史:255年,西域人支疆梁接到广州从事翻译佛经,是目前所知佛教传入广州的最早记载;306年,葛洪从中原南来广州从事道学研究和写作;隋末唐初,西亚各国商人来到当时已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的广州,伊斯兰教从此传入广州……可以说,宗教文化是广州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一部分,而众多保存至今的寺、观、教堂既是宗教活动场所,也融合了优秀的建筑、绘画、雕塑、园林、音乐等艺术元素,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荔湾区1.华林寺(荔湾区佛教)3分南朝梁普通七年(公元526年),印度名僧达摩从海路到广州,在华林寺附近登岸并建“西来庵”,是达摩在我国最先传播佛教之地。

后人为纪念这位高僧,称其登岸处为“西来初地”,一直沿用至今。

西来庵历代均有扩建,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701年)改称华林寺,是当时的广州佛教五大丛林之一。

地址:广州下九路西来初地华林寺前街31号要求:请在寺门口合照,相片中出现“华林禅寺”四个金字2.仁威庙(荔湾区道教)3分该庙始建于宋皇祐四年(1052年),仁威庙是一座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庙。

自宋以来,历代乡民皆"率其私钱"修葺或重建。

清乾隆年间重修前只有中路和西序的前三进房舍。

后两进和东序则是乾隆年间增建的。

现主体建筑略呈梯形,占地2200平方米,坐北朝南。

仁威庙内的木雕十分精致,头门均做成木雕的工艺构件,雕刻吉祥纹饰,遍施金彩。

而顶部为五山风火山墙。

正脊是石湾文如塑造的陶塑人物瓦脊,上有"同治丁卯"字样。

其木雕、石雕、砖雕各具特色,陶塑、灰塑工细劲秀,给人们留下深刻而强烈的印象,仁威庙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卞之琳最早的发表在诗刊的诗

卞之琳最早的发表在诗刊的诗

【篇一】卞之琳最早的发表在诗刊的诗卞之琳卞之琳研究文献综述字号: 小中大 | 打印发布: 2009-7-06 14:34 来源: 本站原创查看: 99次肖佳卞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首先是以诗人的身份亮相文坛的,其代表作《断章》是家喻户晓的名篇佳作。

他的诗集包括有:《三秋草》(上海新月书店代售,1933年5月)、《鱼目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12月)、《汉园集—数行集》(与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合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3月)、《慰劳信集》(昆明:明日社,1940年)、《十年诗草:1930-1939》(桂林:明日社,1942年5月)、《翻一个浪头》(上海平明出版社,1951年2月)、《雕虫纪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9月初版,1984年6月增订版)。

卞之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为新诗发展作出重要建树的诗人,他的诗歌“化古化欧”,多层面地融合了西方现代派和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传统。

袁可嘉对卞之琳在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作了一个公认的经典性总结:“卞之琳的诗歌有着融古化欧,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和地位”“在新诗内部,上呈…新月‟,中处…现代‟,下启…九叶‟……从新诗流派的发展来看,这就形成新诗优秀传统中与现实主义诗派平行发展的另一条线。

”[1]同时卞之琳也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莎士比亚研究者,其文学创作还涉足于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外国文学和诗歌散论等多方领域。

他的翻译严谨、理论系统,力求最大限度地保持原作的精神、形式与内涵,给后人翻译树立了典范和宝贵经验;他的诗歌理论具有启发性和独创性,在今天依然对诗歌创作具有指导意义;他的散文、小说和报告文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具有“不可模仿”性。

从三十年代开始一直到今天,由于时代、政治等外部原因和卞之琳创作文本自身的内部原因,卞之琳的诗作在读者接受和学术研究上,相对一直处于一种不冷不热的“温吞”状态。

咀华二集版本考

咀华二集版本考

咀华二集版本考近年来,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作为批评家的李健吾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他的两本批评集子《咀华集》和《咀华二集》被引用的频率也相当高,比方说,研究沈从文及其《边城》,何其芳及其《画梦录》,萧军及其《八月的乡村》,绕开李健吾当年为之所作的经典评论,将无论如何都是一个遗憾。

然而,笔者注意到,很多研究者因为粗心,在征引出处时经常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譬如,《咀华集》初版于12月,由上海文化生活社出版,到10月,共印了4次,但经常有研究者误写成版,其实12月,刊行的是他的专著《福楼拜评传》,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咀华二集》1月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而研究者也经常误写作版。

这还是比较明显的错误,更为隐蔽的错误是由《咀华二集》的版本问题造成的。

《咀华二集》初版于1月,但是这个初版本现在已经见不到了。

我们现在见到的版本都是6月的再版本。

为何见不到初版本了呢据李健吾的妻子尤淑芬回忆,,日本宪兵到家搜捕李健吾的时候,搜到了他的一些藏书和评论集,此外还“搜查了文化生活出版社,抄走了全部成书的《咀华二集》和所有的文学丛刊”,在《陆蠡的散文》中,李健吾也提到4月12日“文化生活社被抄,没收全部新旧《文学丛刊》”。

这大概正是初版本没有保存下来的原因。

也正因为如此,那么,是否存在着这样一个《咀华二集》的初版本就还是一个问题。

要证明这个版本确实存在并不困难,文化生活出版社在再版时在版权页上写明“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一月初版,三十六年四月再版”,而且在封页上将《咀华二集》列入“文学丛刊”第七辑,这一辑的出版时间基本上在左右。

”此外,还有几处旁证。

其一,前述引文间接证明时就有《咀华二集》。

其二,李健吾在为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健吾文学评论选》所作的后记中提到这本书“收的大多是《咀华集》三种版本的全部文字”,查看选目,这“三个版本”除了的《咀华集》之外,另外两个版本当指《咀华二集》的初版本和再版本”。

其三,据韩石山先生考证,李健吾在《文汇报·世纪风上》发表了三篇以“咀华记余”为题的文章,8月又发表了一篇类似的文章,既然是“记余”,那肯定是记在《咀华集》和《咀华二集》之外了。

傅增湘生平与图书馆学成就考察

傅增湘生平与图书馆学成就考察

第33卷第4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年4月傅增湘生平与图书馆学成就考察∗李丽君(渤海大学图书馆,辽宁锦州 121013)关键词:傅增湘;藏书;图书馆;双鉴楼摘 要:傅增湘是中国现代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他所撰写的《藏园经眼录》和《双鉴楼主人补记郘亭知见传本书目》是近代研究目录版刻的重要典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考察了傅增湘的生平活动和他的图书馆学成就,阐述了傅增湘先生对中国图书馆事业与目录学研究做出的伟大贡献。

中图分类号:G2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4-0129-03收稿日期:2013-03-18作者简介:李丽君(1965-),渤海大学图书馆馆员。

∗本文系2013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研究项目:2013LSKTIES -31。

1 傅增湘其人傅增湘,四川泸州江安人,中国现代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人言其“目辨真赝,人不能以毫发欺”,在传播古籍文献方面贡献最大。

傅增湘,字润沅,后改字沅叔,别署双鉴楼主人、藏园居士、藏园老人、姜弇、书潜、清泉、逸叟、长春室主人等。

生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卒于1949年。

幼年入私塾读书,后随父宦游江浙等地,光绪六年(1880年)定居天津。

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举人。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选翰林院为庶吉士。

1905年开始在天津办学,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天津女子公学和高等女学三所女子学堂,培养出中国第一批受新式学校教育的女知识分子[1]。

1909年任直隶提学使。

辛亥革命中曾参加南北和谈。

1911年,武昌起义后任唐绍仪顾问,出席南北议和。

1917年任教育总长,主送徐悲鸿等有为青年去国外留学。

五四运动中因为抵制反动政府罢免蔡元培而被罢职,此后定居北京,贮书于宅园,将宅园命名为“藏园”。

从此,专心从事收藏图书和校勘图书工作。

1927年出任故宫图书馆馆长。

1928年始编《宋代蜀文辑存》。

1929年前往日本访书。

曹寅——《十香词》

曹寅——《十香词》

曹寅——《十香词》曹寅,字子清,号荔轩,曹雪芹之祖父。

著有《楝亭诗抄》,国内有影印本,不过,在深圳图书馆只找到了台北县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5出版的《栋亭集》(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四辑)。

书中除收诗外,还包括词和文,卷数记不清了,待下次再查阅时补记。

此书依据的版本为康熙原版,为曹寅死后所刻,虽是影印本,也可看出刻写精善,不辱曹寅之名。

卷一梦春曲鸿雁归矣可奈何,春月脉脉生微波。

楼船万石临中河,饮酒逐景欢笑多。

翠帕出帘露纤手,绿鬓紫兰夜香久。

宝瑟声寒漏未央,及春行乐犹恐后。

月落长河白烟起,美人歌歇春风里。

梦转微闻芳杜香,碧尽江南一江水。

卷四题秘戏图一描眉画目作虫儿,叠骨连尻倒好嬉。

送与盹翁开道眼,莫教重勘十香词。

二好花空作髻头香,绣被长堆梦两人。

一霎芳魂特无奈,不知谁是女郎身。

三竹外茶烟奸(原字为:男女男)鬓丝,东风小院落花迟。

曹寅诗文俱工,尤擅词曲,一向以讲“性命经义”的形象出现,而这几首诗,足可让我们略窥其任情适性的另一面。

尤其《题秘戏图(三首)》,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红楼梦》中那个关于“唐寅”与“庚黄”著名对话:薛蟠笑道:“你提画儿,我才想起来。

昨儿我看人家一张春宫,画的着实好。

上面还有许多的字,也没细看,只看落的款,是‘庚黄’画的。

真真的好的了不得!”宝玉听说,心下猜疑道:“古今字画也都见过些,那里有个‘庚黄’?”想了半天,不觉笑将起来,命人取过笔来,在手心里写了两个字,又问薛蟠道:“你看真了是‘庚黄’?”薛蟠道:“怎么看不真!”宝玉将手一撒,与他看道:“别是这两字罢?其实与‘庚黄’相去不远。

”众人都看时,原来是“唐寅”两个字,都笑道:“想必是这两字,大爷一时眼花了也未可知”。

薛蟠只觉没意思,笑道:“谁知他‘糖银’‘果银’的。

”(二十六回)颇有一些红学家据此认为曹雪芹不避“寅”讳,进而怀疑其与曹寅(另一处早为脂砚斋和胡适指出的避“寅”讳的例子,这里就不多说了)之间的关系。

而从这几首诗,我们倒颇疑心,曹雪芹如此写,说不定正是在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纪念曹寅呢!说明:盹翁为曹寅别号,《十香词》为辽萧后淫词案中出现的著名淫词。

十香“缘”的延续与发展——谈“十香花苑”岭南香花植物配置

十香“缘”的延续与发展——谈“十香花苑”岭南香花植物配置

十香“缘”的延续与发展——谈“十香花苑”岭南香花植物配置作者:文寅张波来源:《广东园林》 2017年第1期文寅1 张波2(1. 广州市海珠区园林绿化所,广东广州 510220; 2. 广州市海珠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心,广东广州 510310)摘要:第21 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十香花苑”的建造构思源于广州名园“十香园”。

“十香园”以香为媒,充分发挥了岭南地区香花植物的文化内涵。

“十香花苑”沿承了“十香园”的文化传统,以10 种香花为主题,营造出十大特色庭园。

“十香花苑”所选择的香花植物多为岭南乡土品种,植物配置因地制宜,讲究与亭台、假山、水景的组合,力图呈现出多角度的可观赏性,凸显岭南园林文化的文化性、艺术性、乡土性、实用性、多样性等特点。

关键词:岭南庭园;香花植物;植物配置;园林文化;十香园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1-0041-05收稿日期:2016-10-27修回日期:2017-02-04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主办、海珠区人民政府协办的2015 年第21 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图1)选址在海珠湖公园,此届园博会以海珠“十香花苑”为主题,营造传统岭南庭园,传承园林历史文化,进一步提升海珠湖的园林景观和岭南文化内涵。

1 背景2014 年举办了以海珠“ 瑶溪二十四景”为主题的第20 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后,海珠湖的岭南园林文化特色和内涵得到大大提升。

为了让岭南园林文化更好地在海珠区渗透传承和沉淀固化,2015 年第21 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再次在海珠湖举办,力求把海珠湖打造成为名符其实的广府文化名片。

本次园博会重点对海珠湖西侧和南侧地块进行提升改造,借用海珠名园“十香园”的文化内涵,以“十香花苑”为主题,利用原有地形,新增点缀园林建筑、丰富传统岭南庭园的香花植物,分别营造了素馨园等10 个岭南庭园(图2)。

2 十香园的历史渊源及庭园植物十香园,始建于1856 年,又称“隔山草堂”,是岭南画派祖师居廉、居巢兄弟的故居及作画授徒之所。

艺林散叶183;艺林散叶续编

艺林散叶183;艺林散叶续编

艺林散叶·艺林散叶续编郑逸梅(1895-1992),男,汉族。

原名鞠愿宗,学名际云,号逸梅,笔名冷香。

江苏苏州人。

农工民主党成员。

大学毕业。

1940年后历任上参音乐专修馆教授,上海徐汇中学教师,上海志心学院教授,上海国华中学校长,上海诚明文学院教授,上海新中国法商学院教授,上海晋元中学副校长,上海市文史馆馆员。

上海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上海普陀区政协委员。

1913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专著《人物品藻录》、《淞云闻话》、《逸梅小品》、《孤芳集》、《近代野乘》、《逸梅谈丛》、《南社丛谈》、《郑逸梅文摘》、《艺坛百影》、《影坛旧闻》、《三十年来之上海》、《清娱漫笔》等。

中华书局出版有郑逸梅先生著作《艺林散叶》、《艺林散叶续编》,以笔记文体琐记近现代文史掌故,文字短小精悍,叙述亲切生动,兼具史料性和趣味性。

《艺林散叶》撷联108陈蝶仙筑蝶庄于西子湖头,以爱镜故,廊间多置长镜,但楹联入惊,字作反影,颇以为憾,因拟以字之正反相同者为联以张之。

其女小翠曾撰若干联,其一云:“北固云山开画本,东山丝竹共文章。

”盖繁体字适相称也。

194方地山有联赠张大千:“八大到今真不死,半千而后又何人。

”316叶遐庵赠吴湖帆联:“绩学源三郑,奇珍集四欧。

”盖湖帆为吴郑龛孙,沈郑斋外甥,潘盦郑侄婿。

四欧,则所藏欧阳率更四帖也。

319缪筱珊卜居金陵,自撰联语:“饱暖自矜稽古力;萧闲天与著书年。

”343徐宝山请吉亮工孝廉书联,吉为撰一联云:“从来名士惟耽酒;自古英雄不读书。

”盖徐氏好饮而不识字也。

390海上有一以测字著名者,称小糊涂,真姓名反不彰。

慕杨了公法书,辗转托人索之,了工为写一联云:“俯拾即是;触处皆通。

”497梅兰芳与欧阳予倩,应南通张季直之邀请,在更俗剧场演唱十天。

季直特建梅欧阁,并撰一联张之曰:“南派北派会通处;宛陵庐陵今古人。

”508夏自怡居沪上北京路,擅烹茶,善制印泥,精鉴赏,能医事。

百年来杨万里研究述

百年来杨万里研究述

百年来杨万里研究述百年来杨万里研究综述百年来的杨万里研究,可分为发轫、发展、繁荣三个时期,其具体创获主要集中在生平、家世、交游之文献考辑,政治、哲学及史学思想,文学创作及文学思想等方向。

研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成果的不均衡和方法的孤立静止。

历史意识和理论观照的有机结合,是拓展和深化杨万里研究的关键。

20世纪的头五十年,杨万里研究尚处于发轫期。

此时发表的单篇论文不到十篇。

随着白话文的提倡、新文学运动的展开,杨万里部分诗歌通俗浅切的特征因为有了“现代价值”而被发掘出来。

胡适(《白话文学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11页)、胡怀琛(《中国古代的白话诗人(杨诚斋的白话诗)》,《学灯》1924年10月4日)、胡云翼(《宋诗研究》,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120页)等都称杨万里为古代的白话诗人。

对杨万里语体特征的分析和肯定,是这个时期研究的最主要特色。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有夏敬观的《杨诚斋诗》,虽然仅仅选有304首诗歌,然引言和注释颇为精审,或可视为一个相当可观的阶段性成果。

50至70年代末,是杨万里研究的发展期。

是时论文数量有所递增,钱钟书《宋诗选注》(1958年初版)、周汝昌《杨万里选集》(1962年初版)相继问世。

两选本对诚斋诗做了精彩的分析,不仅观点对后学多有启迪,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亦是导夫先路。

1964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傅璇琮(署名湛之)编的《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杨万里范成大卷》,为全面、深入地研究杨万里奠定了较为坚实的文献资料基础。

80年代后,杨万里研究进入了繁荣期。

迄今为止,发表的单篇论文不下百篇。

各种选集也陆续出版,研究专著先后面世,是此期的一个显著特色。

1982年台湾陈义成(阳明山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率先完成博士论文《杨万里研究》。

1990年周启成《杨万里和诚斋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写得较为简略和通俗。

两年后王守国《诚斋诗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问世,这部35万言的著作从八个侧面作了细致扎实的阐论,是全面研究诚斋诗的力作。

相约可园的散文

相约可园的散文

相约可园的散文相约可园的散文广州的十香园不就是受东莞可园的影响营建的吗?十香园已经如此,那么可园又该如何雅致!从十香园归来,她就对可园充满了期盼。

“什么时候能去可园看看呢?”一个希望的种子悄悄埋在心底。

他总是能够洞察她的心思。

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候,他说:“我们去可园吧?”她心花怒放。

还有不答应的理由吗?那一天,小雨淅淅沥沥,天空布满阴霾。

大巴在高速路上疾驶,但因天气原因依然比以往慢了许多。

原以为一个小时的旅程,足足行了两个小时。

好在他们一直在诗词唱和,两个小时的旅途,留下了他们字字珠玑。

这阴霾和细雨倒成了他们诗词的点缀。

可园终于到了。

因为早已领略了十香园,所以对可园的美丽和雅致充满期待,于是,放慢脚步,从西到东,从雅室到园林,一点一点欣赏这座岭南名园。

他去在可园大门一侧买门票,她走过去欣赏大门两侧的对联: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幅鹤顶格对联上下联含有“可园”,道出了“可人心意”的意境。

是不是可园里就含有“可以”、“可人”、“无可无不可”之意呢?拿着他递过来的门票,他们一起走进可园,首先来到“草草草堂”。

看到里面一个优质铜像,他就是可园主人----张敬修。

看着这尊线条刚毅的铜像,她感觉到一股森严的兵气隐隐袭来。

张敬修是一位文韬武略的奇才,东莞历史上名将倍出,古有袁崇焕,近有蒋光鼐,现代的还有王作尧,真真是将星熠熠。

而张敬修不仅将功赫赫,更是一位文化艺术修养极高的文人雅士,尤其倾心于绘画。

可园建成后,他邀请广州的两位画家“居廉、居巢”住在可园十多年。

这就是广州十香园和可园建筑风格相似的渊源啊。

后来,居廉、居巢成了岭南画派国画大师高剑父、关山月等的师傅和师祖,而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也成了“岭南三杰”,成了岭南画派的.创始人,而居廉、居巢由此被尊为岭南画派的鼻祖。

近距离仰望着优质铜像上的可园主人张敬修,铜像做得非常逼真,只见他目光炯炯,眉宇间闪着智慧。

整个形体显示着不俗。

在铜像上面有一个优质木牌,写着:可园创建人张敬修,两侧还有甘权的诗:退休林下且栖迟,杀贼曾驱十万师,小筑园池居日可,风流应忆杜分司。

岭南画派发源地十香园保护利用的经验与启示

岭南画派发源地十香园保护利用的经验与启示

岭南画派发源地“十香园”保护利用的经验与启示广州在推进城市更新改造进程中,如何坚持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并重,坚持把人文特色和文化内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展示岭南文化的内涵,延续城市的文脉,是一个重要课题。

近期,笔者对海珠区岭南画派启蒙地、近现代广东画坛一代宗师居廉、居巢故居“十香园”的保护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结提出值得借鉴的经验做法。

一“十香园”承载着厚重的岭南历史文化记忆和巨大情感价值十香园位于海珠区江南大道中隔山村怀德大街3号,是清末著名花鸟画家、岭南画派启蒙祖师居廉、居巢(并称“二居”)的故居。

十香园建于1856年前后,占地面积近640平方米,初名“啸月琴馆”,又称“隔山草堂”,园内种植素馨、瑞香、夜来香、鹰爪、茉莉、夜合、珠兰、鱼子兰、白兰、含笑十种香花供临摹写生,故又名“十香园”。

1983年,十香园被定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1865~1904年,居廉在十香园以蒙馆形式授徒,开近代美术教育之先河。

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陈树人等曾在十香园师从居廉学画,他们又间接培育出高奇峰、赵少昂、关山月、黎雄才、杨善深等一大批优秀传人。

100多年来,岭南画派从十香园走出广州、走向世界,从最初的地域性画派发展成为国内、国际影响力最大的国画流派。

十香园以及“二居”对广东画坛及岭南画派的发展影响深远,承载着极其厚重的岭南历史文化内涵和巨大情感价值。

十香园既是“二居”的故居和画院,也是岭南书画百年传承的精神家园和归宿。

十香园作为“岭南画派的摇篮”具有极强的凝聚力、感召力,每年吸引大批岭南画派传人从世界各地来此寻根问祖,成为岭南书画百年传承的精神家园和归宿。

十香园是明清到民国广州私家园林建筑文化的珍贵载体,既体现出广东民居的朴实特色,又富有岭南园林雅韵。

十香园布局精巧,南倚隔山,北临广州二十四胜景之一的瑶溪而建,四周以青砖砌墙围成小院,园内有今夕庵、啸月琴馆、紫梨花馆等主题屋舍,环境幽雅、景致错落,鲜明体现了岭南园林特色和风格,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2012年书法试题汇总

2012年书法试题汇总

2012年书法试题汇总(按音序排版打印,便于查阅)2012书法试题汇总, 书法高考试题, 书法专业考试试题鞍山师范学院2012年(山东考点考题)1、临摹:楷书:魏灵藏造像记行书:颜真卿《刘中使帖》隶书:张迁碑2、创作: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魏碑.楷书 08:00——09:00行书.草书 09:10——09:50隶书.篆书 10:00——11:00创作 11:10——11:40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书法试题第一场创作:金农诗《画梅》砚水生冰墨半干,画梅须画晚来寒。

树无丑态香沾袖,不爱花人莫与看。

第二场创作:李东阳诗《梅月图》书体不限清烟倒影入空寒,月色梅花共一般。

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山西书法考题1、临摹:唐小楷《法华经》 56个字,汉《张迁碑》8个字不准漏字,四尺斗方,不准落款2、创作要求行书或行草书四尺斗方一个半小时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未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落款一律书写为“唐韦承庆诗一首”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书法试题(湖南长沙考点)1、临摹:小楷,《灵飞经》有60个字;曹全碑8个字,不准漏字斗方,一半写小楷,一半写曹全碑,考试时间:120分钟,2、创作:行书或草书蜀道后期张说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要求落款考试时间:90分钟广西艺术学院2012年书法试题(湖南长沙考点)1、临摹:隶书:《乙瑛碑》“出王家錢,給犬酒直,須報”楷书: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以其有像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 2、创作:纸张:斗方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广西艺术学院2012nian 甘肃兰州考点书法考题1、临摹:早上8:30---9:30四尺斗方《乙瑛碑》“幽讚神明,故特立廟,褒成”《褚遂良书雁塔圣教序》“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2、创作:早上10:00---11:30 规定用楷书或行书孟浩然五言诗一首《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2012年全国书法高考试题集

2012年全国书法高考试题集

2012年全国书法高考试题集2012年河南省书法统考试题临摹:隶书《张景碑》,赵孟頫《三门记》创作: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要求:无错漏字,章法完整,笔画准确,可以题诗名时间,不得写名字、盖章,书体不限。

印稿设计:明德新民篆刻:朱白相间:赵常贤 2.5*2.5cm湖南省2012年统考试题书法临摹:《多宝塔碑》《雁塔圣教序》《张猛龙碑》《张玄墓志》《礼器碑》《乙瑛碑》《曹全碑》要求:任选一种,临摹24—30字,章法完整,无漏字错字,不落款。

书法创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栏杆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要求:四尺对开宣纸,竖式;任选书体,不落款。

国画创作:山水或花鸟,不落款2012年广州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本科招生考题上午书法:《九成宫》临摹,创作:梁启超《读陆放翁集》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四尺三开,三小时。

下午篆刻:白文万木草堂朱文十香园线描:一男一女喝饮料的场景,考试时间:30分钟山西联考试题上午临帖:楷书《孔子庙堂碑》,隶书《华山庙碑》,行书欧阳询《张翰帖》山西2012年书法联考创作试题楷书创作: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

自由创作:欧体盛行无魏法,隋人变古有唐风。

千年皖楚分张邓,下笔苍茫吐白红。

2012四川美术学院面向全国考题上午;四尺斗方创作: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二。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临摹:其一某隶书,其二米芾行书。

下午是思故园朱文白文秋水春山背临一方经典的朱白都行“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2012山西临汾考点考题临摹题目:柳公权【玄秘塔碑】创作题目:楷书创作:《逢入京使》作者:[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行书创作:韦应物诗唐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香园——写在《香园》出版之际

香园——写在《香园》出版之际

香园——写在《香园》出版之际一日闲暇,在校园散步,偶经桂花树旁,见周遭无人,兴致所至,便撒开双手,闭上双目,静闻其淡雅香气,不禁思潮涌动。

想到学校开展的书香校园活动,不觉喜上眉梢。

想着师生们对《香园》问世的热切期盼,欣喜之余,心中多了几分责任与惶恐。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生活如此,《香园》亦然。

《香园》几经风雨,几度艰辛,承载着师生们的几多希望、几多心血,承载着社会、家长们的几多期望。

啊,《香园》,终于要问世了!香园,语出南北朝时期庾信诗句“居心受善水,教学香满园”,意即“芳香的苑园”,后指仙境佛土。

城东中学不能算作“仙境佛土”,却可打造为喜爱阅读、尊重知识与人才的学界圣地。

愿我校辛勤的园丁们在53亩校园园地上辛勤地耕耘,将莘莘学子精心培育,让知识之树在校园中茁壮成长,让学校人才之花在校园中香艳绽放,让书之香气最终弥满城东中学校园!香园,乃百花之园也。

走进城东中学校园,各色奇花异树最吸引你的眼球:桂花、茶花、七里香,香飘四溢;杜鹃花、长春花、三角梅,争奇斗妍;美人树、铁道木、红花继木、桃花心木,树树风流;绿宝、火焰森,甚为独特。

它们宛若城东中学学子,个个生活活虎,个性十足,充满书生意气。

香园,实书香校园也。

书籍,是校园的灵魂,校园中理应创设一种爱书重知的氛围,对书籍怀有一份崇敬情感进而喜读乐学,这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

一所学校,光有齐全的教育教学设施,而缺乏书籍的浸润与滋养,缺乏人的全面发展,缺乏人的精神生活,就不能算是一所好的学校。

我校地处城郊,教育教学之硬件设施一般,但是书香校园活动却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校园文化氛围正日益深厚着。

因为我们知道,阅读是人心灵深处的饥渴,是点亮世界的火种。

一个人知识的丰富、精神的陶冶、智慧的启迪,无不来源于阅读。

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也说:“阅读天生重要。

”阅读,确实能给人类带来终身发展的幸福,能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我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其意图正在于培养师生们的良好阅读习惯,鼓励师生们通过阅读,在合理释放工作、学习压力的同时,丰富知识、陶冶精神、启迪智慧,从而提升自身素质,进而在校园中创设一个学习化、人文化、潜移默化的阅读生态环境,打造学校品牌。

《十香词》

《十香词》

《十香词》
《十香词》
词/梧桐
第一香琴;佳音妙曲送,雅韵清风帮。

只因情未了,再续古今香。

第二香棋:风云方寸动,日月地盘装。

界河谋划定,礼炮抖花香。

第三香书;珠玑字字入,翡翠卷卷藏。

彼岸通今古,一览却闻香。

第四香画;丹青绿水秀,黄红碧岭扬。

斗转银河纸,漫漫溢花香。

第五香笔;驾雾游龙跨,踏海载云航。

悠悠展艳色,远远递清香。

第六香墨:携天戏水碧,抱月横山苍。

紫烟升怨气,遍野剩残香。

第七香纸:静展平湖水,闲挽小山庄。

同霞吐艳色,瑶池灼灼香。

第八香砚:神州春缱绻,大地绣芬芳。

圆池称石友,四宝远飘香。

第九香诗;天涯网络颂,岁月春池狂。

一剑传情意,雅韵献奇香。

第十香词:小令如春送,奇篇若水光。

文中尽妙句,吟赋指留香。

《聊斋志异》青柯亭本编刻始末

《聊斋志异》青柯亭本编刻始末

·《聊斋志异》研究·文章编号:1002⁃3712(2023)02⁃0005⁃04《聊斋志异》青柯亭本编刻始末袁世硕(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青柯亭刻本是《聊斋志异》的初刊本,《聊斋志异》赖以持久广泛传播,多种外文译本均由之而出。

世传青柯亭本却存在种种细微差别。

本文经比较天津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分藏的两种青柯亭本的异同,梳理出两种青柯亭刻本的编刻过程,由此便可以理解多种青柯亭本存在差异的缘故。

关键词:青柯亭本;赵起杲;鲍廷博;余集中图分类号:I207.419文献标志码:A乾隆三十一年(1766)《青柯亭开彫聊斋志异》出,终结了这部声誉日起的文学名著“四方传播”的原始传播状况,随之便有复刻、注释、评点本相继蜂拥而出,独家行世长达二百年,传播甚广,厥功甚巨。

然世传青柯亭本却有多种,近世研究者屡有揭示,大体言之,是书坊牌记之有无,卷首序、记之互为有无,个别篇目和个别篇目“后附”之有无,至于存在这些歧异的缘故,都未究其详。

齐鲁书社一向敬重本乡先贤,着重整理出版蒲松龄遗著和研究论著,规划编印《聊斋志异珍本丛书》。

近间刘玉林主编寄来天津图书馆藏和上海图书馆藏内封同题《青柯亭开彫聊斋志异》的两种本子的复印件,以及他对两种本子先行作出的比较说明,供我作进一步的研讨,判定各自的性质。

经过认真地研读和比较,认定天津图书馆藏本(以下简称“天图本”)为赵起杲编刻未竟的刷印本,上海图书馆藏本(以下简称“上图本”)是鲍廷博编定,依其原版式增补复收稿日期:2023-03-09作者简介:袁世硕(1929-),男,山东兖州人。

教授,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清文学研究。

刻的完型本,参照卷首序记文,还获知了青柯亭由“天图本”演化为“上图本”中的许多隐情,由之衍生出多种大同小异的不同本子的缘由。

“天图本”和“上图本”都为十六卷,篇目基本一致,只在个别篇目之有无、个别篇目“后附”之有无方面存在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香园》电视艺术片解说词(第五稿)[画面设想:1。

青砖陋巷……2.石板路面……3.花蕊、木瓜、竹林……4.墙头草、土坯、瓦檐、木门……5.从十香园特写、全景、升拉到广州的闹市俯瞰……“小巷谁家?双扉白板,一树桃花。

花底惊看,心头牢阁,碧玉初瓜。

重来劫堕尘沙。

墙匡里,蔓草枯槎。

莫问东风,飞花飞絮,何处天涯?”……这首《柳梢青》中所弥漫的莫名怅惘,正是眼前这座历经沧桑的百年院落给观者的感受。

与车水马龙的现代繁华相比,布满岁月风尘的院落显得如此孤凄和寂寞。

而这里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所散发出的浓郁岭南历史文化气息,又怎能不令人感慨似水光阴的无情流逝……这究竟是哪位先人的居所?在这里,又曾经发生过哪些百转千回的故事呢?[画面设想:1。

十香园全图、电脑叠换资料……2.十香花卉特写……3.居巢、居廉家族画像、族谱……4.孟丽堂、宋藕塘画作、画像……5.绘画的居巢、居廉创作的情景……6.金石篆刻……⒎《岭南画片略》书刊…………原来,这里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南粤隔山画派开山泰斗、清末著名花鸟画家居巢、居廉的故居——十香园。

十香园占地640平方米,因院内曾植有茉莉、夜合、珠兰、素馨、瑞香、白兰、含笑、夜来香、鹰爪、鱼子兰十种花木,故名十香园。

“月在凝枝梢上,人行末丽花间。

”昔日园中常年香气四溢,满园绿意盎然。

在历了140年的风风雨雨后依然引人遐想……十香园的主人居巢、居廉在近代南粤画坛上并称“二居”。

“二居”俩是堂兄弟,祖籍江苏扬州宝应县,先祖入粤做官,落籍番禺河南隔山乡,即现在广州海珠区江南大道一带。

居巢,字士杰,号梅生,别号今夕庵主。

生于公元1811年,终于1865年。

生平最擅绘花卉蔬果虫鱼,兼能山水、仕女,草虫尤胜。

远师恽寿平,近法宋光葆,孟觐乙(这是高剑父形容居巢、居廉画艺师承流派的表述),“笔致工秀而饶有韵味”,画风澹逸清华。

家学熏陶使居巢毕生蕴蓄深厚国学素养,诗书画皆绝,俱属逸品,曾在南粤大地引领风骚……居廉,字士刚,号古泉,别号隔山樵子,生于公元1828年,终于1904年。

擅画草虫花鸟、翎毛、山水人物、也精于指头画。

他9岁跟随居巢生活。

文化底蕴深厚的居巢,是居廉丹青启蒙、人生教诲的恩师。

居廉颇敬重居巢,以至终生追随。

《岭南画征略》曰:“道光年间,临川李云甫聘孟丽堂、宋藕塘来粤教授花卉,丽堂以意笔挥洒,上追白阳;藕塘设色写生,明丽妍秀。

粤坛遂开二派。

梅生兄弟出,初犹学藕堂,后乃自成一家。

居氏花卉,又开一生面矣。

”可见居巢、居廉在绘画上的造诣自清代起已蜚声岭南……[[画面设想:1.可园的拍摄……2.可园时期的画作……3.可园的细节……公元1856年,居巢、居廉受东莞可园的影响营建十香园。

可园设计精巧,亭榭楼阁,幽径相通,厅堂轩馆,占水栽花,有数不尽的名花佳果,堪称岭南园林珍品。

可园的主人非常欣赏居巢、居廉的艺术才华,常邀他们客居可园绘画写生。

景色秀美的可园为居巢、居廉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灵感和绘画素材,优越的生活与创作环境和常有的文人雅士雅集,又深刻地影响了二居的人生及成就,在他们的传世诗画中,历历再现着昔日可园的一景一物。

在这期间居廉画艺渐与居巢齐名,世人始称“二居”,两人共同创立的绘画技巧及鲜明的艺术风格被世人称之为“隔山画派”……公元1865年,居巢、居廉离开了可园,回到河南隔山乡……[画面设想:1.画作、花卉、雨露、文物、十香园旧貌遗址拍摄……2.十香园修缮后的全貌……3.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资料、画作……4.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善深资料、画作……5.有关岭南画派的场面与成就…………原来,广州河南隔山村北面有一条清澈的河涌,当地居民习惯称作“马涌”。

马涌东段,旧称瑶溪。

清代及民国初年,瑶溪二十四景为游览胜地。

此处,溪水微波荡漾,两岸绿树婆娑,身处小桥流水、花红柳绿之中,举目四望,皆可入画!当时的文人雅士,常到此乘风步月,秉烛调琴,酬诗和韵。

“二居”选此造园用心不言而喻——十香园实为丹青而建。

十香园书舍清幽,在清末又称“隔山草堂”,是清代岭南地区庭院式民居建筑,既体现出广东民居的朴实特色,又富于诗情画意的书卷气。

房前屋后碧草萋萋的“啸月琴馆”因居廉珍藏的啸月古琴得名,为居巢、居廉居所,室中设画案和草虫标本以供写生。

“居廉让之间”实为一紫藤花棚,露天而设,两边种植白梅、含笑、黄皮等树,供“二居”与友人、学子吟诗写生,清幽之间曾挥洒出几多风流……“紫梨花馆”是居廉设帐授徒及作画之所,馆前原种有紫藤、凤凰树等花木,故而得名。

居廉常在此弹奏“啸月”古琴,使得园中天簌盎然,幽雅宜人。

高剑父、陈树人等就是在这样巧石奇设、花香四溢的“香国”接受着居派艺术的熏陶……清光绪年间罢科举倡新学,设立新学堂,开设图画课。

在居廉的苦心经营下,十香园以蒙馆形式授徒,开近代广东美术教学之先河。

他在十香园二十多年的美术教学,为岭南地区培养了大批的美术人才。

居廉教授,并非求薪,他生活清贫,但爱惜人材,资质好而贫穷的学生,他宁愿卖画来支持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上世纪20年代,广东地区将近八成的美术教师都源出十香园。

十香园门下在中国美术史上垂名的杰出弟子多达三十多人。

……人们说,有了居巢、居廉和十香园,才会有岭南画派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更会有后继者赵少昂,关山月,黎雄才,杨善深等一大批优秀传人。

十香园,堪称是我国最早美术学府之雏形,是培养岭南美术人才的大摇篮!潇潇十香园,究竟是怎样让二居创设出隔山画派艺术的呢?[[画面设想:1.宋人的没骨法,元人的神韵……2.二居花卉作品近镜、局部、特写……3.画作中的花卉,实景拍摄……4.雨丝、屋檐、滴水、撞水撞粉之相(演示)……十香园的鼎盛时期正值居巢壮年、居廉中年,“二居”的绘画造诣在此时也达到了巅峰。

其画作融合了宋人的没骨法与元人的神韵,严谨细致,清淡秀逸。

二居画花卉从不勾勒外框,画枝叶仅用墨晕或颜色随意点染,即可使画中枝叶错落有致,态势自成。

隔山画派的艺术风格主要是师造化、重写生。

追摹花草形神,甚至将昆虫以针捶器皿中对之描绘。

著名的经典技法“撞水”、“撞粉”法是居廉细心观察,感情而成的艺术特点。

好雨知时节……一天,居廉在卧室作画,滴滴雨水从房顶上的瓦缝滴漏下来,正好滴在蚊帐上……[画面设想:1.雨滴在帐顶,渐渐化开,形成不同的水渍,好似云山万壑的泼墨画儿,居廉顿然濡笔伸纸试起来,居然心手相应浑然天成,堪如秘诀!2.粉色用笔点染于湿画纸上,趁画纸未干挑起斜架,让颜料在湿画纸上倾聚一侧,画纸干后,自然形成的色彩浓淡过度,经渭分明,美伦美奂;花蕊用白粉点出凹窝,更是造法自然,栩栩如生。

二居独创风格天成的“撞水”、“撞粉”法,开创了岭南画坛上新的里程碑。

如今人们谈论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创立的“岭南画派”时,几乎总要提到他们的启蒙老师居廉,并由此朔至居巢。

高剑父是这样赞扬他的恩师:“眼之所到,笔便能到,无物不写,无写不奇。

前人不敢移入画面的东西,师尽能之。

涉笔成趣,极其自然。

消化古法与自然,使成为自己的血肉,故能自成一家,而奠定这派的基石。

此所谓非古非今,脱尽畦径,有天闲万马之意。

”这就是“隔山画派”的精髓所在!“二居”直接以自然生活介入绘画,打破了因循守旧雅俗分野,造型简约优雅,墨色流彩悦目,画面效果蕴润多变,一扫清末画坛上过份追求笔墨情致的孤清冷傲,故做超然的颓风。

后人在谈论十九世纪末广东的美术状态时,也无一例外地要提到“二居”创立的隔山画派。

岭南地区学习花鸟画的,绝大多数都以“二居”的风格为蓝本,他们所高扬的没骨花鸟画技法几乎主宰了广东画坛一个世纪。

历史,让十香园留下的美名早已不仅仅是一处庐舍或一座雅园,她的主人“奇峰突起、白云出岫”的才华,让其享誉南国。

岭南名贤雅儒多到此寻幽访胜。

清末民初名士潘飞声有诗云:“久别相逢笑破颜,茅堂依旧好溪湾。

晴窗恰对疏疏树,矮纸工描细细山。

暂抚菊松拼我醉,明镜惊看鬓渐斑。

”道出了多少文人骚客对十香园的悠悠向往和眷恋……[画面设想:1.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历史资料2.岭南画派的继承示意例子……3.黄花岗……4.博物馆……5.新国画画作……(画评)隔山画派是“二居”用毕生精力构筑的绘画风格语汇,它蕴藏着无穷的变革活力,在其影响下,隐逸高雅的文人画发生着亲近平民大众的演变,开始贴近新兴市民的审美情趣。

它深深吸引了渴望社会改革的进步青年,其中高剑父、陈树人等,受到居廉耳提面命的启蒙教育和技巧训练,然后走出国门,东渡日本,汲取他人所长,令人耳目一新……民主革命新思潮和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美术革新的影响激起了他们改革中国画的热情,成为当时国画界的民主先驱,创立了当时被称作“折衷派”的新国画派——岭南画派。

辛亥革命结束了一个腐败的旧中国,文化的求新思维席卷中国大地,与时代一同诞生的岭南画派在政治上赞成改革,反对封建势力;内容上关注民众疾苦;艺术形式上反对临摹仿古,倡扬中西合璧之理想,将艺术与时代合拍,使之与激变的社会和民众的命运结合起来!岭南画派继承隔山画派重视美术教育的遗风。

高剑父于1923年创立的“春睡画院”就是“南中美术专科学校“的前身,以别开生面的教育理念推广新国画派的艺术主张. 高剑父称:“我们提倡艺术革命,是为艺术创造新生命!”,“广东为革命策源地,亦可算是艺术革命策源地。

”其后由高奇峰创建的“天风楼”,陈树人组建的“贞社”、“寒之友社”的传授与创作,始终坚持着新国画派“艺术大众化进而大众艺术化”的艺术追求,成就了大批不朽的画作和美术人材……[画面设想:1.赵少昂、关山月、黎雄才、杨善深的历史资料……2.真人采访录:名人评画……3.代表画作介绍:赵少昂、关山月、黎雄才、杨善深、黄宾虹、方人定……4.画院、博物馆藏的赵少昂、关山月、黎雄才、杨善深的代表作……5.陈建华、曹鉴燎、邓伟强、姚奕生关心十香园建议一些镜头。

6.居巢、居廉在永久中华墓园的新墓。

7.广东的美景、美人、美院……江山代有才人出!徐悲鸿曾预言:“画派南天有继人”!(画评)岭南画派的艺术生命如高山流水,川流不息。

师从“二高一陈”的赵少昂、关山月、黎雄才、杨善深等,在众多传承发展、开拓进取的著名画家中脱颖而出,卓然成为继往开来的岭南画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

不论是花鸟鱼虫工兼写的惟妙惟肖,还是江河大川泼墨重彩的泱泱大气,岭南画派确实将中国画带入一个更加自由开放、更加宽广的艺术空间昔日的隔山,这一孕育了璀璨历史文化的岭南中心地区,是岭南画派的发祥地,是广东省民族民间书画艺术之乡。

山水钟秀,人文荟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清代是她的历史全盛期,曾巨商云集,汇聚三江,码头仓库、洋庄纺织、轻工彩瓷、成行成市,瑶溪一带更是“笙歌夜夜,不亚秦淮”;今天这里已发展成为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的广州海珠行政区。

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政府斥巨资修葺历史文化古迹,营造岭南新时期天人和谐的文化盛世环境!原广州市朱光市长在《望江南》中写道“广州好,画派创新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