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2.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史: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
3.中国现代史: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共两党合作、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等历史事件。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选取典型历史事件和人物,深入分析历史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3.比较教学: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事件、不同人物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
4.情感教学:以富有感染力的方式讲述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四、教学安排1.课时:本册教材共36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教学进度:根据学校教学安排,合理分配每个历史时期的教学课时,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3.教学评价:定期进行课堂测试、单元测试和期中、期末考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资源1.教材:采用教育部审定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3.教学设备:教室应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4.网络资源: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相关历史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建议1.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加强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之间的联系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体系。
2013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2013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在本学期,担任141班的历史课,新的学期开始,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和本学期的特点,结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使学生的学会历史知识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在本学期要很抓学生的基础知识,指导学习方法,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工作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初一学生总体水平查不多。
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
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1、教学特点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
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学内容《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4课。
3、教材重点、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三、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第一、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1、目标统一,准确,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三、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
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
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
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五、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六、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3篇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3篇一、教学知识目标及能理培养目标:1、要求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这段历史。
2、理清这段时期的历史脉络,掌握重要的历史时期的有关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用运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和处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需32课,每课教学1课时,复习课需要2课时。
三、背景分析依据: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在全面贯彻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以下几点:一、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增强趣味性和生动性;三、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整体情况分析:学生从小学升入七年级,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
10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70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
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
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100%的合格率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
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五、教学任务和奋斗目标: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3篇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方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方案精选3篇〔一〕第一篇: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方案历史是我们理解过去、认识如今、预测将来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七年级历史上册的教学中,我们将介绍古代文明、人类进化、古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希腊与罗马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该方案旨在改善学生的历史知识和理解,并增加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情。
本方案将通过多种理论和活动来到达其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谈话、展示、小组讨论、课外阅读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引导他们理解历史细节,并与生活互相联络。
第二篇: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方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教学方案,包括中原王朝、战国时期、秦汉、东汉、三国、晋朝、南北朝等历史时期的讲解。
这些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文化与社会开展,以此加强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历史时期,老师还会采用构思、小组讨论、阅读、课堂辩论等多种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将可以理解这些历史时期的重要性,以及当代社会与中国古代的关系。
目前,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方案正在不断完善和晋级,以进步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方案将有助于学生更全面、深化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事业奠定良好根底。
第三篇: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方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方案将主要介绍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其中一局部是介绍世界文明和各种历史事件和人物。
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历史的重要性和意义,并能从中学到一些启示和教益。
在我们的教学方案中,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互动式讨论、小组活动、影像介绍、探究式学习等。
这些方法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理解历史,并帮助他们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
此外,在课程落地的同时,我们还将注重历史文化与当代生活的结合,以帮助学生从历史中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这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我们当代社会的开展和变迁。
总之,我们的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方案将以多种形式传授知识和技能,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和理解,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我们的时代。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精选3篇)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精选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条据书信、规章制度、礼仪常识、自我介绍、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ersonal experiences, normative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tiquette knowledge, self introduction,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精选3篇)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精选3篇)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篇1实验学校是我们今年刚刚成立的学校,包括初中和小学。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3篇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3篇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知识目标及能理培养目标:1、要求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这段历史。
2、理清这段时期的历史脉络,掌握重要的历史时期的有关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用运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和处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需32课,每课教学1课时,复习课需要2课时。
三、背景分析依据: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在全面贯彻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以下几点:一.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增强趣味性和生动性;三.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整体情况分析:学生从小学升入七年级,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
10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70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
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
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100%的合格率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
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五、教学任务和奋斗目标: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上册历史科目教学计划(通用10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科目教学计划七年级上册历史科目教学计划(通用10篇)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教学计划了。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历史科目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上册历史科目教学计划篇1一、班级情况分析:本人本学期任初一(5)、(7)、(8)班历史科教学,经过两周的观察,学生基本能完成学习任务,(5)(7)班学习兴趣较浓,组织纪律性较强,(8)班同学反应相对比较慢,学习氛围一般,学习上存在一定障碍,针对这一点,在本学期要在课堂上课下多花时间鼓励,做好培优扶困的工作,缩小后进面。
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整体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出版的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真正反映了课改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感。
该书主要以人类文明史发展为主线,该教材重点突出,以点带面,建立了新的评价机制。
该书图文并茂,生动规范,单元,课和子目的设计合理规范,更注意吸收当代文化的变化发展,对历史的分期历史发展的动力,民族关系等重大史学问题进行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把握和处理。
初中七年级上册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
在课型设置上,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新教材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增加了“学习与探究”课,在栏目设置上,出现了许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式学习栏目,而图文资料的有效运用,大大增强了历史知识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同时也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半坡聚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区别。
4、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直到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
5、说出西周分封制主要内容,直到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将掌握从远古时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历史事件、人物和概念。
·学会分析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线索。
·提高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和史料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共22课,每课教学1课时,复习课需要2课时。
具体内容包括:1.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共3课)从最早的人类讲起到华夏族的形成,介绍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2.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约5-6课)讲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以及社会的变革。
3.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约6-7课)介绍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以及相关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4.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约6-7课)讲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结合教材内容和史料,进行系统的讲授和解释。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
四、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制定详细的教学进度表,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2.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和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3.测验与考试:定期进行测验和考试,检测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优秀4篇)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优秀4篇)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
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为了加深您对于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4篇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篇一一、教材分析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
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
每一个单元下分若干课。
本册共5个单元,共二十四课。
每课课文由正文、图、表、资料、注释、阅读与思考以及课外学史和讨论组成。
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是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
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二、指导思想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
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提高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教学进度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两周第1课中国远古人类(1课时)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第3课中华民族的祖先单元复习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三周第4课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第5课夏商周时代的社会第6课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第7课我看“商鞅变法”——探究活动(一)单元复习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五周第8课秦的统一第9课一次农民大起义第10课“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第12课东汉的盛衰第13课汉朝的中外交流第14课我走“丝绸之路”——探究活动(二)单元复习期中复习第四单元政权的分立和民族大融合——两周第15课三国鼎立第16课南方经济的发展第17课北方民族大融合第18课我说“民族交往”——探究活动(三)单元复习第五单元古代科技与文化——四周第19课文字演变第20课青铜铸鼎第21课诸子百家第22课文化艺术第23课科学技术(上)第24课科学技术(下)单元复习期末复习,两周五、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突出重难点;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教案全册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等,以及这些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和苦难的历史,但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和奋斗的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等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难点是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的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有关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
2.讲授新课:鸦片战争:首先向学生介绍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让学生了解当时中英两国的实力差距以及英国的侵略意图。
然后介绍战争的过程,包括中国军队的抵抗和英国的胜利。
接着分析战争的影响,包括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中国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变化。
洋务运动:向学生介绍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原因,让学生了解当时清朝政府的腐败和无能,以及一些有识之士的探索和尝试。
然后介绍运动的内容和成果,包括引进西方技术、兴办近代企业、学习西方教育等方面。
接着分析运动的影响,包括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以及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其他重要历史事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介绍一些其他重要历史事件,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等,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分析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等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以及这些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
4.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等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中国近代史的曲折性和进步性。
同时,鼓励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5.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撰写一篇小论文,题目如“从鸦片战争看中国近代史的启示”等,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思考。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上册(通用20篇)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上册(通用20篇)初一历史教学计划上册篇1一、学情分析本学期要考全册书的内容,复习时间特别紧,从12月26号至期末考试二周复习共3课时。
从期中考试17个班的总体成绩来看,在复习中要重点抓好46,49,50班、56,57班的中游学生,51,45班、59班的下游学生,44、45、60班的优秀生。
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不能忽视。
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
从平时课堂对个别学生提问及检测情况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二、复习重点及难点概述:1、第一单元: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炎帝、黄帝、禅让制。
2、第二单元:夏商周的更替、世袭制、西周分封制、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3、第三单元: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都江堰、商鞅变法、屈原、扁鹊、孔子。
4、第四单元:秦始皇统治措施、陈胜吴广起义、汉武帝的大一统、张骞与丝绸之路、蔡伦发明造纸术。
5、第五单元:三国鼎立、淝水之战、孝文帝改革、王羲之、顾恺之的贡献。
三、具体措施:1、以单元为复习单位,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2、精心设计题目和练习,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复习中存在的不足。
3、组织小组在复习过程做好互查的工作,相互促进。
4.及时检验当堂复习效果,以确保基础知识掌握牢固。
5.加大对边缘生及后进生的辅导和检查,以确保他们能巩固好基础知识,对复习自觉性差,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及时督促他们完成任务并随时抽查、过关。
6、及时反馈检测情况,查找复习漏洞,及时弥补不足之处。
7、加大个人辅导力度,针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分层教学。
让各层次学生都各有所获,各有提高。
四、期末复习课时与进度安排:5个单元分3课时复习,第一课时主要是巩固基础知识,第二课时是做题提升。
第一课时:依据课本基础知识和重点难点,包括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精心设计好复习学案。
上课时,先由教师概述主要内容,使学生形成整体知识框架,然后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巩固记忆。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3篇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3篇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之一一、教学知识目标及能理培养目标:1、要求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这段历史。
2、理清这段时期的历史脉络,掌握重要的历史时期的有关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用运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和处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需32课,每课教学1课时,复习课需要2课时。
三、背景分析依据: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在全面贯彻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以下几点:一.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增强趣味性和生动性;三.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整体情况分析:学生从小学升入七年级,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
10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70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
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
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100%的合格率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
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五、教学任务和奋斗目标: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6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6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篇1指导思想:本学期,初一历史备课组将以"一切为了学生健康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美好未来,一切为了学校健康、和谐发展"的清泉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构建和谐民主的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升教学水平。
教学中将重视学生研究兴趣的培养,挖掘课程资源,使历史教学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学会善于用唯物历史观的深邃眼光来审视现实问题,能够从历史这面镜子里,获取对现实问题的深刻认识与启悟。
学情分析: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才能形成良好的研究惯和找到适合初中生的研究方法。
现对学生情况分析如下:1、初中和小学的课程开设和教学重点上有所区别,学生的研究方法在短时间内很难转变。
2、学生大多存在字词掌握较差、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课外知识面狭窄、没有养成好的阅读惯,因此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差。
工作目标:1、认真抓好教学常规工作,落实历史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优化教学方法,教学中做到减负与高效结合,全力打造高效课堂,创设思辩性的历史课堂。
让历史变成学生喜爱的科目。
2、加强备课组教研功能,形成浓厚的教研气氛,让每位老师都收获丰富。
加强备课活动,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结合历史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更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3、认真开展教学工作,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和浓厚的兴趣为重点,着眼于教师和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有目的、有计划地继续做好课改工作,努力优化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的效率。
力争在区统考中取得好成绩。
4、培养学生的研究方法,使他们形成自主研究的惯,并为其终身研究打下基础。
具体措施与要求:一)备课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充分发挥备课组力量,加强集体备课。
每周周二第二节课为集体备课时间,分析教材、讨论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集众人之力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交流教学心得,及时反思。
关于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4篇
关于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4篇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初一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
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
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
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
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畅想天地”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
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总之,本人讲尽己所能,认真上好每节历史课的。
在期中考试中使自己所带5个班的成绩居于全年级前列,在期末的统考中成绩居于县均以上。
六、教学进度
这套课本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构成,以课为单位。
文化课每课教学一课时,活动课的时间可适当增加。
第一周:说在前面的话;我们的远古祖先
第二周:原始的农耕生活;神奇的远古传说
第三周:单元回眸;夏传子家天下
第四周:公元纪年法;西周的分封
第五周:国庆长假
第六周:甲骨文与青铜器
第七周:春秋战国的纷争;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第八周:春秋战国的科技与文艺;百家争鸣
第九周:历史文物仿制活动;单元回眸
第十周:复习、中考
第十一周:中考情况总结;六王毕四海一
第十二周:伐无道诛暴秦;汉武帝“大一统”
第十三周:丝绸之路的开辟;评价历史人物
第十四周:秦汉的科学技术;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第十五周:单元回眸;三国鼎立
第十六周:三国历史故事会;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十七周:江南地区的开发;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和艺术
第十八周:单元回眸、复习
第十九周:复习
第二十周:复习、期考
以上教学计划,一定认真履行,争取在新的学期里教学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