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守战策导学案(教师版)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教战守策》的文言文内容;(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3)理解文中表达的观点和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教战守策》;(2)学会分析文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3)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3)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增强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教战守策》的文言文内容;2. 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3. 文中表达的观点和思想。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2. 分析文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教战守策》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记录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重点讲解重要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分析文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
5.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2. 学生对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程度;3. 学生分析文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4. 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情况;5.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战守策》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的观点和思想;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运用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教战守策》优质课件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 患的主张,认识其对维护宋王朝的长治久 安的进步意义。
2.学习文章援引史实,浅近设喻,正反论 证,层层深入,从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3.了解对策类文体的主要特点,体会文章 表达恳切而得体的特点。
了解文体
本文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原题是《教战 守》,是苏轼在应制科举考试时…的
至:极、最(达到极点)
• 变:变化
生:发生
• 力作:奋力劳作
冲犯:冒着
• 轻:轻视
为:造成
• 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 雨则御盖。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畏之太甚, 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是以善养 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 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夫民 亦然。
论证分析(二)
农夫小民顶风冒雪-----获得免疫力 王侯贵人生活于安逸温饱之境-----常患疾病
设喻,正反论述,说明“养之太过”的危害。
比喻来自生活,使人觉得自然亲切,容易接 受。
乐天诗,东坡文,虽庸夫妇竖读之亦当 首肯。
------沈德潜
•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愚者见四方之无事, 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今国家所以奉 西北二虏者,岁以百万计。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 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 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所不可知者, 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
• 他在文中主张国家在承平时也应懔怀居安思危的忧患 意识,让民众接受军事训练,学习战阵的攻防技能。
• 苏轼在权衡北宋的国策与国势后,而提出这般建言, 实是有为而发。尤其全篇陈言剀切,观点鲜明,析理 透辟,深中时弊,文中有喻有证,在明快斩截的逐层 论析中,语语精警,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教战守策PPT课件 〔苏教版〕
第二段译文:
昔者先王知 兵之不可去也, 是故天下虽平, 不敢忘战。秋冬 之隙,致民田猎 以讲武,教之以 进退坐作之方,
从前先王知道军 备是不可以放弃的, 所以天下虽然太平, (也)不敢忘记战 备。秋冬农闲的时 候,召集人民打猎 借此教练武事,教 他们学习前进、后 退、跪下、起立的 方法,
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 旗之间而不乱,使其 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 际而不慑。是以虽有 盗贼之变,而民不至 于惊溃。
导入新课
在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 积极实行变法的时候,苏轼曾经因政见 不合,自请外调,相继在杭州等地任地 方官。其实这不能说明苏轼不关心朝政, 早在宋仁宗嘉祐年间,苏轼就向朝廷进 献了《教战守策》,根据当时战争必不 可避免的形势,建议早做准备,以免发 生不测之患。这是很有远见的。下面就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教战守策》吧!
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1、自由诵读课文,做好圈点勾画。 2、阅读注释,疏通词句,初步理解课文。 3、再读课文,归纳各段段意。
文章层次:
第一段:“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 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作者明确指出知 安忘危、逸而不劳是当今大患。(开门见山,提出 论点)
第二、三段:“兵之不可去也”。作者广征史 事,借古见今,使读者悟得道理,产生共鸣。(援 引史实,正反论证)
以为天下之知战者, 或上司邀功请赏,
惟我而已。
是什么原因呢?这
是因为他们认为天
下懂得作战的,只
有他自己罢了。
如使平民皆习于 兵,彼知有所敌, 则固以破其奸谋, 而折其骄气。利害 之际,岂不亦甚明 欤?
假如使一般百姓都 对军事熟习,他们 知道还有对手存在 ,那么一定能够识 破他们的坏主意, 又压下他们的骄横 气焰。利和害的界 限,难道不是很明 白吗?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教战守策》全文;(2)能够分析并解读文中重要的词句和段落;(3)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提到的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战守策》的内容;(2)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运用文中提到的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3)通过比较研究、文献查阅等方法,了解《教战守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忠诚事业的情感;(2)培养学生勇于担当、善于思考的品质;(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竞争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教战守策》的文意理解和背诵;2. 文中重要词句和段落的解读;3. 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文中艰涩难懂的词句和段落的翻译和解读;2. 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3. 《教战守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教战守策》的文意、重要词句和段落;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战争案例,运用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3. 角色扮演法:模拟战争情境,运用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4. 比较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教战守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5.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教战守策》的作者和背景,讲解文意和重要词句;2. 第二课时:解读段落,分析战争案例,运用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3. 第三课时:角色扮演,模拟战争情境,运用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4. 第四课时:比较研究,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教战守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5. 第五课时:总结学习内容,进行知识检测和背诵验收。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教战守策》的作者孙武及其时代背景,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文意:详细讲解《教战守策》的文意,重点解析重要词句和段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教战守策学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战守策学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了解苏轼的生平与影响。
2.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文章主旨。
3.了解对策类文体的主要特点,体会文章表达清晰而得体的特点。
4.梳理并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过程和方法1.诵读文本,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2.自主探究,理解重点语句。
3.分析文章援引史实、浅近设喻、对比、层层深入、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心忧天下、关心国事的襟怀。
2.理解文章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认识维护北宋王朝长治久安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并掌握重点语句。
2.把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3.学习并领悟“教战守”的“教”在全文中的贯穿作用。
教学时数:2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了解背景三、诵读课文,疏通文意1.自由诵读课文,做好圈点勾画。
2.阅读注释,疏通词句,初步理解课文。
3.再读课文,归纳各段段意。
第二、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七段:4.概括主题。
明确:四、学习小结五、课后思考1.思考问题: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2.再读课文,尝试概括本文的论证方法,并举例说明。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深入探究学习课文,理解并掌握重点语句,分析写作特点,扩展探究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一、交流作业1.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明确:2.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些?在文中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明确:二、探究文本1.既然本文的主张是“教民战守”,那么在苏轼看来应当如何来“教”呢?明确:“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乡里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
”2.图解“教民战守”之策。
“教”“授”注释:(1)“庶人之在官者”为特殊句式,“役民之司盗者”句式同。
(2)“教以行阵之节”为特殊句式,“授以击刺之术”句式同。
教战守策教案三
房山高级中学生态循环课堂教案高二语文第13周 05 总编号:33 主备人:李园林唐宋八大家散文教战守策(三) 苏轼一、教学目标1.巩固理解并掌握课文重点文言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1.巩固理解并掌握课文重点文言知识。
三、教学方法建议小组合作、探究质疑四、教学流程与教学方法设计1、阅读第一节(不看书本),完成下列小题(文科附加卷能力训练):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今而将见于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⑴请用斜线/给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6处)。
(6分)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⑵该语段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表述)。
(3分)明确:出知安忘危、逸而不劳是当今大患。
⑶《〈伶官传〉序》的哪一句话能反映出该语段的中心论点。
(3分)明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归纳总结,文言积累:1.下列加点字中与“果安在哉”的“安”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哪里/安稳/安乐/习惯于)(3分)A.安得广厦千万间 B.风雨不动安如山C.知安而不知危 D.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2.解释、区分“区区”的含义:(形容小,数量少/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不值一提的/旧时谦辞,我)(3分)A.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贾谊《过秦论》):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C.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D.区区向往之至(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3.下列加点字中与“是以善养身者”的“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慈善/好/善良/擅长、善于)(3分)A.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善之利(《原毁》)B.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C.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下列加点字中与“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当然/安守/本来/顽固,坚固)(3分)A.而唐室固以微矣 B.君子固穷《论语》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D.吾心之固,固不可彻五、问题解决情况检测1.解释“致”的意思。
教战守策ppt2 苏教版
则寒暑入之矣。是 注意,寒暑就侵入身体了。
故善养身者,使之 ▪ 因此,会保养身体的人,使自己身
能逸而能劳,步趋 动作,使其四体狃 于寒暑之变;然后 可以刚健强力,涉 险而不伤。夫民亦 然。
体能够安逸又能劳动,慢步快走活 动操作,使自己的四肢习惯于寒冬 炎暑的变化; ▪ 这样以后就可以使身体强健有力, 经历艰险而不受伤害。 ▪ 百姓也是如此。
疏通课文
第一节
▪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 ▪ 现在百姓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 安在哉?在於知安而 ▪ 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 不知危,能逸而不能 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 ▪ 这种祸患现在看不出来,但是 劳。此其患不见于今, 将来会看出的。 而将见于他日。今不 ▪ 现在不给它想办法,那以后就 为之计,其后将有所 有无法挽救的危险了。 不可救者。
给他们造成病害。
▪ 今王公贵人,处于 ▪ 现在王公贵人住在重檐的高屋里,
重屋之下,出则乘 出门就坐车子,刮风就如加穿皮衣,
舆,风则袭裘,雨 下雨就打伞,凡是用来预防疾患的
则御盖,凡所以虑 工具,没有不应有尽有(完备周全
患之具,莫不备至。 的)。
畏之太甚,而养之 ▪ 畏惧风雨寒暑有些太严重了,保养
太过,小不如意, 自己的身体也有些太过分了,稍不
室固以微矣。
然因此而衰弱了。
▪ 等到后代,采用迂腐的儒生的建议,把解除军备当做君 王的仁政德治(好的法度)。天下既然安定了,就收拾 装备武器并收藏起来。几十年以后,装备武器都迟钝不 锋利了,百姓也一天一天地习惯于安乐生活;一旦突然 传来盗贼的警报,就互相惶恐,传布谣言,还没有开始 打仗就逃跑了。(唐)开元、天宝年间,天下难道不是 很安定吗?就是因为那时人民习惯于太平生活的快乐, 经常生活(安养)在酒食游戏里面,那坚强的意志和勇 气逐渐减少,以至于衰颓昏聩,腿脚麻痹而振作不起来, 因此小小的安禄山一旦乘机作乱,四方的人民就像鸟兽 一样奔窜,乞求做囚犯和俘虏都还来不及(更别谈和安 禄山对抗了),国家分裂,而唐王朝当然因此而衰弱了。
教战守策导学案苏教版最新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教战守策》导学案江苏省盱眙中学李淞教学目标.梳理并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大致翻译课文。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文章主旨以及作者的主张,认识其的进步意义。
.把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重要实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作者的主张,认识其的进步意义。
.把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由《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导入新课二、解题策-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古代的策文分类:1、制策(策问):朝廷选进士时所出的考题2、对策:士子根据所问而陈述的政见3、奏策(进策):臣子主动上陈的奏文补充:古代常见奏章战国时多称“书”奏: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议: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疏: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谏太宗十思疏》表:多用于臣向君陈情祝贺,《陈情表》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上台展示学案。
.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补充:写作背景北宋王朝到了仁宗赵祯时期,在承平的帷幕背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迅速地深刻化、尖锐化。
内部的农民起义;外边夏、辽气焰嚣张,不时内犯。
统治阶级当中一些较能正视现实、深谋远虑的人,便不断提出革新政治以自救的主张与要求。
以范仲淹为首的“庆历新政”就是这种趋势下的产物。
年轻的苏轼,很快地也投身于这个浪潮中了。
仁宗嘉祐六年(),二十五岁的苏轼应“制科”考试时所作的《进策》二十五篇,就集中地表现了苏轼的这种政治思想。
明确: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教民战守”。
作者是北宋存在严重的外患而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这一情况提出的。
.理清文章思路。
文章各段分别写什么?可分为几部分?明确:全文七段,可分为五部分(一)()开门见ft,表明观点:居安知危(二)(—)援引史实,正反论证,说明“兵之不可去”(三)()浅近设喻,正反论述,说明“养之太过”的危害(四)()分析形势,说明“教战守”的重要(五)()具体陈述“教战守”的主张和建议四、通读课文.解决学案第三题。
教战守策导学案
1、正字音
圯上受书()刀锯鼎镬()虽有贲、育,无所复施()
挟持()鲜腆而深折之()()孺子()欲自王()
称其志气()善处乎祸福之间()轸念()车仆马毙()
讥诮()诛戮()更相称美()社稷()江皋()
2、通假字
(1)卒然临之而不惊(2)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3(5)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6)句践之困于会稽(7)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
4、古今异义
(1)此其所挟持者甚大(2)千金之子
(3)其身之可爱(4)其君能下人
(5)非有平生之素(6)虽然,去轼
(7)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8)暂相党引以为朋者
(9)为人君者,可以鉴矣(10)君子则不然
5、词类活用
(1)其君能下人(2)臣妾于吴者
(3)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4)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5)吾惧汝之不外饰也(6)暂相党引以为朋者
(7)目为党人(8)然皆乱亡其国
2、文体介绍及解题
策是一种文体,可分为两类:
1、应诏陈言,称为对策
2、探视献说,称为进策
本文原为苏轼于宋仁宗朝,上时务策二十五篇之一。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原题是《教战守》。作者苏轼针对腐败的宋王朝面临来自辽、夏的严重威胁,指出“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危险性,从而论述教民战守的意义,并提出具体措施。
3、字音整理
斩刈讹豢顿眊痿蹶
浸渍狎重屋乘舆狃
三、资料链接
(一)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在政治上属旧党。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教战守策》中的名句。
(2)能够分析并解读《教战守策》的文言文内容。
(3)能够运用《教战守策》中的策略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战守策》的内涵。
(2)学会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学会运用策略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进步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简介:《教战守策》是北宋政治家、军事家苏轼的一篇兵书,主要分析了战争中的攻守关系,提出了“守为上,战为下”的军事策略。
2. 教学重点:(1)理解《教战守策》的文言文内容。
(2)分析《教战守策》中的策略思想。
(3)背诵《教战守策》中的名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苏轼的背景,引发学生对《教战守策》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战守策》,理解文言文内容,体会策略思想。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课堂讲解,深入剖析《教战守策》的策略思想。
5.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教战守策》中的策略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策略思维能力。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背诵《教战守策》中的名句。
(2)写一篇关于《教战守策》的心得体会。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教战守策》的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教战守策》中的策略思想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策略思维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教战守策》原文。
2. 参考资料:关于苏轼和《教战守策》的相关介绍。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教材内容和相关资料。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方式,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教战守策》,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文中涉及的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和平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教战守策》全文2.2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2.3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实际,体会文章的启示。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背景,查阅相关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3.2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教战守策》的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兴趣。
3.3 课堂讲解:分段讲解课文,深入分析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3.5 课堂小结: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4.2 评价内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讨论中的表现。
4.3 评价目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资源:教材《教战守策》,相关背景资料,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的相关书籍。
5.2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教学PPT。
5.3 教学环境:教室,图书馆,网络资源。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授课方式: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6.2 教学环节:6.3 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分层教学法,设置难度不同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锻炼。
第七章:教学实践7.1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战争游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认识。
《教战守策》第一课时-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课件(共22张PPT)
• 题目解析
• 本文原题《教战守》。教授(百姓 )作战防守的策论。
• 作者苏轼针对腐败的宋王朝面临来 自辽、夏的严重威胁,指出“知安 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危险 性,从而论述教民战守的意义,并 提出具体措施。
• 全文七段,可分为五部分 • (一)(1)开门见山,表明观点。 • (二)(2-3)援引史实,正反论证,说明“兵
现在人民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在于只知 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 劳累吃苦。这种祸患现在看不出来,但是 将来会看出的。现在不给它考虑、谋划, 那以后就有无法挽救的危险了。
知安忘危、逸而不劳是当今大患。 (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研习第二部分
•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 不敢忘战。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 进退坐作之方,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 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是以虽 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
论一
昔者先王
不忘备兵
后世(开元天宝) 以去兵为王之盛节
援引史实,正反论证 “兵之不可去”
研习第三部分
盖尝试论之:天下之势,譬如一身。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 ,岂不至哉?而其平居常暴露,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 ,轻霜露而狎苦于多疾。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 ,此其故何也?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农夫小 民,盛夏力作,而穷冬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
• 2、把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 理方法。
• 3、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心忧天下、关心国 事的襟怀。
了解文体 策——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 古代的策文分类: 1、制策(策问):朝廷选进士时所出的 考题 2、对策:士子根据所问而陈述的政见 3、奏策(进策):臣子主动上陈的奏文
教战守策(教师版)
教战守策(教师版)【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文章主旨。
2、了解对策类文体的主要特点,体会文章表达清晰而得体的特点。
3、梳理并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学习重难点】1、理解并掌握重点字、词、句。
2、把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3、学习并领悟“教战守”的“教”在全文中的贯穿作用。
【知识铺垫】1、在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积极实行变法的时候,苏轼曾经因政见不合,自请外调,相继在杭州等地任地方官。
其实这不能说明苏轼不关心朝政,早在宋仁宗嘉祐年间,苏轼就向朝廷进献了《教战守策》,根据当时战争必不可避免的形势,建议早做准备,以免发生不测之患。
这是很有远见的。
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西北边境的严重威胁,随时可能发动侵扰。
但北宋统治者却依旧是醉生梦死、歌舞升平。
苏轼心忧天下,指出“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危险性,从而论述教民战守的意义,提出了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
本文在分析形势的基础上,见解精辟,表现了苏轼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远见,对维护宋王朝的长治久安,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2、策,即策谋、策略的意思。
古代的策文,主要有制策、对策和奏策三种。
制策又称策文,是朝廷选进士时所出的考问题目。
对策,则是士子根据所问而陈述的政见。
至于奏策,又称进策,不属考试范围,是由臣子主动上陈的奏文。
本文应该是一篇对策。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注音斩刈.yì迂.儒yū讹.言é豢.于游戏huàn钝眊.mào痿蹶..jué浸渍.zì狎.风雨xiá重.屋chóng【学习过程】(一)梳理课文阅读文章1-2节,回答问题。
实词解释讲武..教练武事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情形,情况恐惧翻译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译文: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
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文言文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一、自学引导(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的理解是江苏高考每年必考的内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包括三层意思:其一,“理解”一词体现文言文“阅读”方面的要求,告诉我们不考对词义的死记硬背,不在名词术语上做文章,而是着眼全篇,根据文意去感悟;其二,“常见”告诉我们,所考内容为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或中学教材中经常涉及的实词,而不考那些生僻难懂的;其三,“文中”说明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体现出来的,而不是单纯字典的释义,须结合语境作判别。
具体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偏义、活用等语言现象。
《教学大纲》列出必须掌握的120个实词,可作为复习的指导。
(二)考查重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单音节词为主,也涉及双音节词;通常较为常见或在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的;规定的120个实词为主,但近年有趋向生僻、加大难度的倾向。
二、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常用的方法:第一法:字形分析法(一)想想看:1.丰则贵籴(di),歉则贱粜(tiao)——“籴”、“粜”大家比较陌生。
可根据字形,推断为会意字,跟“粮食”有关,意思是买进粮食、卖出粮食。
2.冀得一归觐——“觐”虽比较眼生,但它是形声字,从形旁“见”上,猜出与“见”有关,可以解释为“拜见”。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的功能。
会意字则本身就表意。
(二)试试看:1.“有牧人御.众之才”()2.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3.迨诸父异爨.,东西多置小门。
()4.“彀.士十万人”()第二法:通假推断法(一)想想看: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2.风吹草低见.牛羊()3.张良出,要.项伯()通假是文言文的特殊语法现象之一,用了通假的词语从通假的角度去理解才符合语境。
通假字有同音和近音两种。
(二)试试看: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
()第三法:结构观察法(一)想想看: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2.曹操之众远来疲.敝()3.通五经,贯.六艺()4.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守战守策导学案(教师版)使用人:【学习目标】1、理解重点语句,梳理并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理解文章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心忧天下、关心国事的襟怀。
3、分析文章援引史实、浅近设喻、对比、层层深入、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重点难点】1、解作者居安思危、心忧天下、关心国事的襟怀2、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预习案教材助读—台前幕后,先睹为快导入:在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积极实行变法的时候,苏轼曾经因政见不合,自请外调,相继在杭州等地任地方官。
其实这不能说明苏轼不关心朝政,早在宋仁宗嘉祐年间,苏轼就向进献了《教战守策》,根据当时战争必不可避免的形势,建议早做准备,以免发生不测之患。
这是很有远见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教战守策》吧!【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词有《东坡乐府》。
2.解题策,即策谋、策略的意思。
古代的策文,主要有制策、对策和奏策三种。
制策又称策问,是朝廷选进士时所出的考问题目。
对策,则是士子根据所问而陈述的政见。
至于奏策,又称进策,不属于考试范围,是由臣子主动上陈的奏文。
本文是苏轼应制科考试时所写,是一篇对策。
宋朝以策论取士,制科是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应试者根据命题所作的论文即叫“策”。
“教战守”,意即要使老百姓在平时受到军事训练,以对付突发的战争。
策是一种文体,可分为三类:(1)应诏陈言,称为对策(2)探视献说,称为进策(3)朝廷选进士时所出的考题,称为制策(策问)本文原为苏轼于宋仁宗朝,上时务策二十五篇之一。
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原题是《教战守》。
作者苏轼针对腐败的宋王朝面临来自辽、夏的严重威胁,指出“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危险性,从而论述教民战守的意义,并提出具体措施。
3.了解背景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西北边境的严重威胁,随时可能发动侵扰。
但北宋统治者却依旧是醉生梦死、歌舞升平。
苏轼心忧天下,指出“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危险性,从而论述教民战守的意义,提出了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
本文在分析形势的基础上,见解精辟,表现了苏轼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远见,对维护宋王朝的长治久安,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预习自测】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斩刈(yì)②讹(é)③豢(huàn)④顿眊(mào)⑤痿蹶(wěijué)⑥浸渍(zì)⑦狎(xiá)⑧重屋(chóng)⑨舆(yú)⑩狃(niǔ)【诵读提示】1.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2.读出情感。
探究案学始于疑—质疑解疑,合作探究【自主探究】——梳理知识点【通假字】辨析通假现象1、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钝)2、卒有盗贼之警(猝)3、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餍)【一词多义】辨析一词多义现象1、固(1)而唐室固以微矣当然,固然(2)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本来2、然(1)夫民亦然这样(2)此亦不然矣正确(3)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然而3、至(1)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周到(2)及至后世到4、动(1)步趋动作活动(2)夫无故而动民扰动5、兵(1)今天下屯聚之兵军队(2)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军事(3)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战争6、安(1)果安在哉哪里,疑问代词(2)知安而不知危安逸【古今异义词】辨析加粗词语古今意义1、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
古:投入、献身;挺身而出今:个人早期的经历或由家庭经济情况所决定的身份或阶层2、不战而走.古:逃跑今:步行3、盖尝试论之古:曾经试着今:试一试,试验4、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古:活动操作今:行为举动【词类活用】辨析活用现象1、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用作动词,享受安乐2、四方之民,兽.奔鸟.窜名词作状语,像兽一样,像鸟一样3、天下之势,譬如一.身数词作形容词,整个4、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名词作状语,在盛夏名词;作状语,用力5.、轻..霜露而狎风雨形容词作动词,轻视6、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形容词用作名词,危险之境7、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二虏者,岁.以百万计名词作状语,每年8、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用作名词,快慢远近的可能9、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名词作状语,每天10..、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名词作动词,刮风下雨11、岂不亦甚明.欤形容词用作动词,明白【特殊句式】指出句式1、此其患不见于今(状语后置)2、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状语后置)3、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状语后置)4、此臣所谓大患也(判断句)5、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
(判断句)6、战者,必然之势也(判断句)7、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宾语前置)8、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定语后置)9、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
(定语后置)【合作探究】【一读】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的结构内容第一段:“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作者明确指出知安忘危、逸而不劳是当今大患。
(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第二段:“兵之不可去也”。
作者广征史事,借古见今,使读者悟得道理,产生共鸣。
(援引史实,正反论证)第三段:借“天下之势,譬如一身”来说明养之太过的危害。
作者以农夫小民顶风冒雪反而获得免疫力,与王侯贵人生活于安逸温饱之境而常患疾病作对比论证,说明只有四肢习惯于冷热的变化,然后可以身体强健,即使跋山涉水都无妨的道理。
(浅近设喻,正反论述)第四段:联系当今,说明“教战守“的重要。
作者先指出当今国家受到西夏和辽的威胁,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接下来再谈使民耽于安乐无事,则必有不测之患,再次重申“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是“当今之大患”的论点,以示论题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分析形势,重申观点)第五、六段:陈述“教战守”的具体主张和建议。
作者提出要使士大夫、民间招募的乡兵、民间抽调的防盗人员都必须尚武勇,有所学,并要有赏罚。
结尾再补充一条如能实践则将获得的一大收益:发动百姓备战可以消除军队中骄气,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文章再一次时弊。
1-3(提出问题)居安思危(表明观点)兵不可去(昔者先王/今之迂儒;安史之乱可证)天下之势,譬如一身(不可养之太过)4(分析问题)战不能免(四方有事,西北二虏: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5-6(解决问题)“使”士大夫尊崇武勇、讲习兵法;“教”庶人之在官者以行阵之节;“授”役民之司盗者以击刺之术。
总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读】研读探讨1、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明确: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教民战守”。
作者是北宋存在严重的外患而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这一情况提出的。
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西北边境的严重威胁,随时可能发动侵扰。
但北宋统治者却依旧是醉生梦死、歌舞升平。
2、既然本文的主张是“教民战守”,那么在苏轼看来应当如何来“教”呢?明确:“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乡里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
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教——庶人之在官者——以行阵之节授——役民之司盗者——以击刺之术3、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些?在文中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明确:本文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等。
第二、三段主要是援引史实、举例论证;第四段主要是浅近设喻,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在这几个段落中,无论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其中都有正反对比论证。
这既丰富了说理的角度和层次,也加强了说理的力度,使主张更容易为人接受。
4、摘录本文中富含意蕴的语句并加以点评。
例句: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
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盗典故之名,则掩耳而不听。
点评:用妇人孺子暗嘲天下之人的“骄惰脆弱”,别有意味。
论战则“缩颈而股栗”;闻盗贼之名,则作“掩耳”之状。
语言形象生动,可谓将世人胆小懦弱的情态画得入木三分。
【三读】品读赏析奏议是向国君进言,既要尽可能使国君接受自己的意见,又要把握说话的分寸。
试简要分析本专题的本文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答:《教战守策》援引史实,浅近设喻,正反论证,层层深入,从多角度论证说理,观点鲜明而语气平和。
作者在首段提出了中心论点,第二段援引“先王知兵之不可去”,“天下虽平,不敢忘战”,“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的史实。
第三段分析“后世”“去兵”的危害,并且举出盛唐“开元、天宝之际”安禄山之乱的例证,通过正反对比论证,申说“知安而不知危”的危害性。
第四段以“天下之势,譬如一身”来设喻,拿王公贵人与农夫小民来做比较,重在申说“能逸而不能劳”的危害,说理深刻而设喻浅近。
第六段进一步用教民讲武与“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作对比,说明“教民讲武”的正确举措。
【迁移悦读】居安思危的新内涵居安思危,语出《左传》:“‘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意为在安和顺境中要思及可能发生的危险,防患于未然。
十七大报告强调“一定要居安思危”,并作为重大战略思想列为“四要”之首。
用唯物辩证法解析居安思危,可以发掘出其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内涵。
明确思危的必然性。
“安危相易,福祸相生”,唯物辩证法昭示,任何矛盾都是对立统一的,没有安就没有危,没有危也就没有安;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安与危亦如此。
当一个民族国泰民安、繁荣昌盛时,可能危及这种局面的隐患也在悄悄滋生。
若能安不忘危,就能永葆兴旺发达的发展活力。
否则安就会走向反面。
我国的发展举世瞩目,但增长粗放、生态恶化、贫富悬殊等仍是发展之危,居安思危仍应成为全党的“清醒剂”。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只有“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才能保持经久不衰的勃勃生机。
把握思危的时代性。
居安思危是一个发展变化、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特性。
在科学发展的新时期,居安当思“三危”:一思失本之危,着力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