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青年农业科技人员成长的因素与对策的研究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和基础,农业科技人才的数量和素质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发展水平,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
但是,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系还存在地区差异明显、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城市与农村、中高职与大学本科、硕士与博士等各层次、各类别的人才培养存在不平衡的情况。
二、培养方式不适应需求。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方式多样,但与当前农业科技需求不符,一些培养机构和高校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三、选拔机制不完善。
人才选拔机制存在非理性的网络关系、地方保护主义、学历之争等问题,在选拔人才时缺乏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制约了农业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
四、待遇不利于人才流动。
与工商业相比,农业科技的工作相对单调、较为艰苦,薪酬待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流动。
一、加强人才培养,打造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对技工、中等职业教育和大学本科教育的投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
二、优化培养方式,重视实践操作,加强与生产实践的联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结合实际经验,强调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提高待遇,激励人才。
加大农业科技人才的薪资和福利待遇,为人才创造更好的工作和发展环境,鼓励人才积极投身于农业科技研究和生产实践中。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论文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论文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论文摘要:党的十八大重新强调了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指出要加快发展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为核心的我国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
鉴于此,结合我国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情况,响应党中央的战略规划,提出在新时期我国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创新人才;人才培养党的十八大针对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提出实施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十八大会议中强调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战略[1]。
基层农业科技人才不仅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直接从事农业的实干型人才,建设一支具有高度创新意识与踏实钻研精神的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仅影响我国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十八大会议中提出的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开展。
1农业科技人才在创新驱动农业发展中的新状况我国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农耕文明在农业生产中长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农业开始逐渐转型,由原来的粗放式农耕逐步走入机械化、产业化的科技农业道路。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农业已初成体系,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方面也形成了依托于高等院校、专科学院为主导,相关政策、文件为保障的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形成的基本条件。
近些年,相关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组成也建设成了从专家教授到农民的多元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人员素质较之前有显著提高。
在“十二五”初期,我国农业科研人才总数已远远超过25万人,在这之中拥有高级职称的人数占1/5,硕士以上学历也超过1/6。
人口的整体年龄也逐渐趋向年轻化,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科技人才的更替问题,为农业科技创新注入了新活力。
但宏观来讲,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比重偏少,从事基层农业的激情不高,基层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基层农业从业人员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较差等问题尚未得到重视,也没有得到解决。
农村农业科技人才问题调研报告
农村农业科技人才问题调研报告农村农业科技人才问题调研报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的全局问题,而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依然是人口众多的农民,支撑现代农业的发展最终要靠农业科技人才。
农村农业科技人才是一支不可缺少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农村科技人才除乡镇农技干部外,其余为农民农业科技人才。
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多分为知识技能型、生产经验型、社会组织型,具有实际操作技能强、田间操作经验丰富等特点。
一批“田秀才”和“土专家”就是典型的农民农业科技人才,一般表现的形式为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园、协会合作社领头人和骨干。
这些农民科技人才与市、县农业专业技术干部交流学习的机会和掌握的良种、农药、实用技术等一系列农业科学均多于一般普通的农民群众。
这些在农业科学技术领域先人一步的农民生产者,一般对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都有典型引路的作用,是联系县级农业专业技术干部和从事田间劳动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对农业技术的推广有着零差距的作用,是农业适用技术应用的主体。
改革开放31年来,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结构出现了深刻的变化,农村留守人口年龄结构、性别比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村适用技术人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表现出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年龄偏大、数量太少、素质过低的问题,现探其原因,并谈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农村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现状我县与全国一样,人们形象地把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人口称为“3860”部队,这与国家提出发展社会主新农村、培育新型农民明显不相适应,尤其是农村农业适用技术人才的现状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宏伟蓝图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农村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现状表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一)农村农业科技人才呈现出“一老一少”。
“一老一少”即: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年龄偏大,人员数量太少。
我县农村农业科技人才的数量及年龄经历了1960—1976年,1980—1992年,1994—2002年,2003—2010年四个阶段的变化。
1960——1976年在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体制下,农业科技发展速度很慢,农业科技人才多为经验型的公社社员;1980—1998年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改革打响了第一炮,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粮食生产成为全县人民和农民群众的头等大事,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培养和扶持了一批以韩彦君、韩世荣、史璞、郑风德等为代表的农民科技人才,尤其是韩彦君的熊选1号小麦在全县粮食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农村农业科技人才年龄多在65岁以上,已告别了农村的田间地头;1992—2002年,我县农业经济结构由单一粮食生产型向苹果、黄花、瓜菜等特色农业方向迈进,扶持培养了王存孝、李岁月、李宗广、王宏涛为代表的一批农民科技人才,这些农民科技人才为我县苹果、瓜菜、养殖等特色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但这些人的年龄已年近50岁;2005—2010年,由于我县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为了顺应产业化发展的需求,扶持和培养了以岳祥龙、张庆安、何治涛、杨顺发为代表的协会、专业合作社型的农民农业科技人才,这些集经营、经纪、农业技术服务一体的农民科技人才为我县特色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领军作用,这些人年龄多在50左右,且队伍人员数量较少。
制约农业科研人才成长的主要因素及建议
制约农业科研人才成长的主要因素及建议作者:杨振锋康霞珠何文上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4年第12期摘要:农业科研人才对所在单位发展,对促进其科研领域进步,对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
其成长又受到教育质量、行政化、现有考核评价机制、财政保障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从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加强团队建设,完善考评机制等方面着手是解决的一种思路。
关键词:农业科研;人才;建议人才是第一资源,农业科研人才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资源和最宝贵财富,是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关键力量。
在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研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农业科研成果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逐步增加。
但是,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的战略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亟需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制约农业科研人才成长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涌现了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一批顶尖科学家,部分科研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但是,受教育质量、管理模式、考核评价、经费保障等因素影响,部分农业科研团队中存在青年骨干数量不足、科研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导致农业科研总体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一)农业科研人才教育质量需提高在我国,农民、农村、农业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农业从业人员,包括科研工作者受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与其它行业科研工作相比,农业科研周期长、产出少、风险大、工作环境差。
导致农业科研和教育领域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强。
导致农业类高等院校在师资力量、生源素质、教学质量等方面,与其它行业相比都存在明显差距,大多数农业科研人才输在了起跑线上。
与此同时,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与工学、理学、医学等专业相比,农业类硕士、博士学位教育的吸引力也明显不足,严重影响了农业科研创新工作。
(二)农业科研管理存在行政化倾向科研管理的行政化突出表现在人才和项目管理的行政化,行政资源与学术资源高度重合,有了“官位”、“职位”就有了占有甚至垄断学术资源的资本。
探究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
探究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新农人成长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外流加剧,农村劳动力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青年成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主要力量。
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影响,新农人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对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进行深入研究。
新农人成长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个体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对新农人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环境也对新农人的成长及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着深远影响,例如政策法规、农村发展战略等。
个体因素如教育背景、意识觉悟、技能水平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农人的成长。
深入探究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有助于为新农人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之间协调发展。
【内容结束】1.2 研究意义新农人成长是农业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其影响深远且具有现实意义。
研究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全面了解新农人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效指导政府、社会和家庭为其提供更好的支持与帮助。
探究新农人成长的实现路径可以为培养更多有激情和创新精神的新农人提供借鉴和启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未来展望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促进新农人成长的可持续性和稳步发展。
研究新农人成长的意义在于促进农业领域的健康发展,为农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更多有效途径和解决方案。
2. 正文2.1 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包括多方面因素,主要可以分为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个体因素三个层面。
在家庭环境中,家庭的经济条件、教育背景、家庭氛围等都会对新农人的成长产生影响。
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条件,而缺乏关爱和支持的家庭则可能对新农人的成长造成阻碍。
家庭对农业从事的态度和价值观也将直接影响新农人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方向。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机理研究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机理研究[摘要]研究和遵循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特殊的成长机理及存在问题,从体制、理念、培养方式及从业环境和对外交流等方面提出培育途径,为和谐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发展后劲。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机理培育持续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人力资源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命脉地位。
在工业化进程中,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走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农民农业科技知识贫乏,市场意识淡薄已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职业观仍未彻底改变,阻碍着新一代年青人从事农业科技事业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还影响着人们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城市出生的青年不远到农村去;从农村到高等学府学习的热血青年目的就是为了脱离农业生产,从事其它职业。
不少现有农民都愿意到城市从事建筑业或其它体力劳动。
据统计,20__年,37.8%(13181万人)的农村从业人员外出劳动,其中80.1%都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97.2%的人在城市从事二、三产业,这种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科技工作的发展和新技术的推广。
2.农业科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科技人才成长资助有限我国教育和科技资源配置遵循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投入和自主创收的模式。
按照中央、省、地、县、乡递减的原则,越接近农业科技实用人才开发的单位所得到的资源配置越少。
当前,农业研究的经费还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有限的拨款首先得保证科研人员的工资,其次还要考虑公务费,最后才能考虑业务费,最低的农业推广机构业务费只占10%,使得农业科技投入经费太低,也就难以开展大项目或基础性研究。
3.多头管理体制,使有限的农业科技人才难以形成研究团队从教育机构来看,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体制已基本理顺,以前分属不同部门管辖的高校现已统一由教育部归口管理。
探究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
探究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新农人是指那些重视农业生产、热爱农村生活、致力于实现乡村振兴的年轻人。
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逐渐缩小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新农人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新农人的成长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缺乏相关技能和知识、资源匮乏、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导致他们在农业生产和乡村建设中遇到困难。
为了更好地帮助新农人成长,探索其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研究新农人的成长背景和现状,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机制和政策支持,提升他们的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
分析新农人的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可以从根源上找到影响他们发展的原因,为其成长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新农人的成长问题,寻找解决之道,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深入分析新农人培养机制、素质提升途径、职业发展路径、政策支持以及社会环境影响因素,从而为新农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通过研究目的,可以更好地了解新农人的情况,帮助他们在农业领域取得成功,并为新农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通过探究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可以为相关部门和政府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新农人的成长,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同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1.3 研究意义新农人是指那些初次从事农业生产或农村服务行业的年轻人或城市转移至农村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员,他们是新时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新农人的成长和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以及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新农人的培养机制、素质提升途径、职业发展路径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促进新农人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影响青年农科人员的成长因素及对策研究
院9 个研究所 4 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的思想状况进行 比较 科人员希望院内能创造一定条件 , 高青年的学术水平和专 O 提
业技术 。在 回答 “ 目前最需要解决 的实际问题” , 4 % 你 时 有 3
的青年选择“ 提供培训的机会”在选项中居首位。在回答 ,
“ 你觉得影响个人发展 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5 %的青年 时 有 5
表示由于 自己的综合 竞争力 不足 , 专业 知识不扎 实 , 践经 实
月止) 。本次调研共 发放 问卷 10 ( 3 份 部分 科技人员 长期 蹲 点在外 和出国深造 , 没有参与本次问卷 调查 )回收有效 问卷 , 16 , 回收率 8 . %。期 间先后 开 了 2 座谈 会 (O 1 份 有效 92 次 1 人左右 ) 1 多次个别访谈 。受访者 的结构分布 , 专业技 和 O 从
中 , 还感 到青 年 比较认 同改革 中产 生的竞争 观念 , 尚 我们 崇 择优 录用 , 胜劣 汰。 优 22 具有较强的爱 岗 业和积极进 取的精神 . 敬 我 院农科人 员虽有较高 的文 化水 平 和知识 层 次 , 但为 适应新 时代 的要
中, 发现 4 %的人是 喜欢科研 而进农科 院工作 ,8 4 l %的人是 觉得个人有发展前 景 而进农科 院工 作 ; 当问及 “ 否把农业 是
的重大历史任务。上海 市委 提出了加快建设 现代化新郊 区 ,
科学研究作为 自己 身奋斗 的事业 ” , 5 %的青 年 回答 终 时 有 5 “ ; 是”当问及 “ 你觉得 自己工作 岗位 的任务 怎样 ” , l% 时 有 1
的青年 回答“ 超负荷 ”5 %的青 年回答 “ ,5 饱满” 。访谈 中也发
较富裕, 与老一代科技人员相比, 缺少到艰苦环境中磨练的 机会。近几年, 来农科院工作的青年学历层次普遍较高, 他 们希望做一些富有创造性的研究工作, 不太愿意在实验室重
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开发的思考
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开发的思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是农业发展和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当前农业产业与科技快速融合的形势下,如何培育和开发农业科技人才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培育模式、培养内容和途径、政策支持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
首先,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育模式应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而现代农业对科技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改变。
因此,培育模式应转变为以科研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
其次,培育内容应以农业科技前沿为导向。
农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培养人才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应用。
培育内容应包括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机械自动化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第三,培养途径应多样化。
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需求,应积极探索和创新多样化的培养途径。
如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开展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吸引更多农村青年参与科技人才培育。
同时,还可以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人才到企事业单位、农业产业园区等实践,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最后,政策支持也是农业科技人才培育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为农业科技人才培育提供支持和保障。
如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提供奖学金、创业资金等经济支持;建立一系列奖励机制,激励农业科技人才的创新成果转化和落地实施。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引导和管理,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机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机理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缘起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吸引和留用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问题。
因此,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机理开展深入研究,对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二、选题意义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机理包括从人才培养、吸引、留用和职业发展等多个层面。
探究其成长机理,可以找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瓶颈与问题,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提高人才使用效率,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机理的研究,找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过程中的阶段、路径和机制等问题,从而方便学术上对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深入探讨,也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机理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明确研究的目标与问题。
2、通过问卷调查、文献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从人才培养、吸引、留用和职业发展等多个层面深入分析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机理。
3、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过程中存在的瓶颈和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以及相关人才培训机构提供参考。
四、预期成果1、归纳总结国内外有关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机理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2、明确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机理的主要阶段、路径和机制等问题,并将其呈现出来。
3、提出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策略和建议,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与总结,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机理进行探究。
具体技术路线:1、文献分析: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归纳总结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探究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
探究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农人这一群体的兴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新农人指的是具有一定城市背景的人,在乡村或城市周边地区通过自主创业或租赁土地开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营的人群。
而新农人的成长过程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新农人需要走哪些实现路径呢?首先,区域差异是决定新农人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气候环境、交通条件等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新农人成长的条件和难易程度不同。
例如,东北地区的新农人可以利用丰富的黑土地资源和冬季长期的农闲期,开展养殖和种植业,并且东北地区交通发达,流通成本相对较低;而一些山区和贫困地区,则存在着交通不便、资金困难等问题,制约了新农人的成长。
其次,政策导向也是影响新农人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农村发展和农业生产的优惠政策,例如兴办特色农产品、发展休闲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政策给予新农人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支持,促进了新农人的成长。
此外,新农人本身的素质和经验也是影响其成长的关键因素。
新农人需要具备很强的创新意识、市场洞察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些能力都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和经验积累才能得到提升。
在具体实践中,新农人需要从专业培训、科技创新、交流分享等方面寻找学习和成长的途径。
那么,新农人应该通过哪些实现路径来促进自身的成长呢?首先,新农人可以通过建立行业协会或组织,积极参与行业交流和学习,从而获得更多的行业动态和资源信息,推动行业进步和创新发展。
其次,新农人可以借助市场化手段,通过互联网平台、电商平台等渠道,将产品销售出去,获取更多的市场反馈信息,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开拓市场能力。
此外,新农人还可以通过与农业科技公司合作,参加科技培训和展览活动,学习最新的科技应用和农业发展趋势,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总之,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区域差异、政策导向、个人素质和经验等都对其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探究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
探究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新农人成长是指农村青年通过自主创业或参与现代农业发展,从而实现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在当前农村经济转型和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培养和引导一批有能力、有理想、有责任心的新农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影响新农人成长的因素和实现新农人成长的路径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影响新农人成长的因素包括政策环境、教育背景、资金支持和市场需求等。
政策环境是农村青年成为新农人的重要推动力量。
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出台一系列支持新农人发展的政策,如优惠贷款、税收减免等,从而降低农村青年创业的门槛和风险。
农村青年的教育背景也对其成长起到重要的影响。
受过良好农业科普教育的农村青年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从而提高产量和效益。
资金的支持也是新农人成长的重要保障。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为农村青年提供一定的创业资金,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市场需求直接决定了新农人的发展方向和产业选择。
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为农村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实现新农人成长的路径主要包括教育培训、科技创新和社会支持等方面。
教育培训是农村青年走上成为新农人的必经之路。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科普教育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农村青年对现代农业技术的认知和理解,进而激发其创业的热情。
农业科技创新也是培养新农人的重要途径。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资金投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
社会支持也对新农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社会各界可以成立相关的协会和组织,为农村青年提供创业指导和帮助,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使他们能够更快地融入和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政策环境、教育背景、资金支持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对新农人成长起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加强政策支持、提高教育质量、增加资金投入和加强社会支持,可以为新农人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只有不断优化培养和引导新农人的途径,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探究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
探究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新农人是指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创业等途径从事农业生产的新型农民。
新农人的成长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
政策因素是新农人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政府在农村创业政策、农业产业化政策和农村土地政策等方面提供一系列的支持和优惠政策,为新农人提供了实施创业的政策环境和政策支持。
这些政策的推行对于鼓励和引导新农人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市场因素也是影响新农人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价格的波动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新农人的生产经营和发展。
新农人需要敏锐地捕捉市场的变化,灵活调整农产品的品种和生产布局,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从而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技术因素是新农人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新农人需要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通过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除了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外,新农人还需要具备市场营销、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技术知识。
资金因素也是影响新农人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新农人往往面临着资金短缺和融资难题。
新农人需要积极争取政府扶持资金、依靠金融机构融资和发展与农业相关的金融服务,提高自身的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教育和培训因素也是影响新农人成长的重要因素。
新农人需要通过农业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教育等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
政府、农业企业和农业组织等应加强对新农人的培训和教育支持,提供相关的培训机会和资源支持。
新农人的成长受到政策、市场、技术、资金和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实现新农人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加强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市场应提供合理的供求环境,技术应不断更新和应用,资金应加强支持和融资渠道的畅通,教育应提供专业化和多样化的培训。
只有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新农人才能实现持续发展与壮大,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农业科研单位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以中国农业
No. 12, 2019Serial No. 1622019年第12期(总第162期)理 论观 察Theoretic Observation234 56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例于大伟(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1)摘 要: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体系的主力军,是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为QR 了解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伍情况,加快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统计表、座谈访谈、走访调研等形式,对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人才[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深入分析影响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主要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为今后进一步优化农业科研单位 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环境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人才管理;青年科技人才;调查研-;影响因素;政策需求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3章编号:1009 — 2234(2019)12 — 0089 — 03进入新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已经成为一种及其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科技创新事业中 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受多 方面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农业科研单位青年科技 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不能有效 满足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
因此,加强农业科 研单位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为 进一步摸清农业科研单位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的现状,现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样本,深入分析青 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加强和改进农业科研单位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现状作为国家综合性农业科研“国家队”,中国农 业科学院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主要有以下特 点:(一"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总量相对偏少、结构不尽合理一是具有高级职称的青年科技人才比例偏低。
全院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科技人员中,40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仅占55%。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动,农业科技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也逐渐增长。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机制亟待改善、创新能力不足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也限制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任务之一。
部分对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有着必要的说明和分析,以便更好地认识问题所在,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2 问题意识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培养不足等方面。
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高层次人才匮乏,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较低,导致我国农业科技跟不上国际发展步伐。
由于农业科技行业的薪资待遇不高、发展空间有限,许多优秀人才选择流向其他行业,造成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目前人才培养机制存在问题,对基层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不足,导致农村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薄弱。
亟需加强对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和提供技术支持,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
2. 正文2.1 现状分析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着一些现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虽然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不足。
许多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导致他们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求。
人才流失严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许多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就业,导致农村缺乏人才支撑,农业科技水平难以提高。
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大部分是老年人,年轻人才较少。
这种结构不利于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也不利于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探究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摘 要 :本文拟从我 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存在的 问题 出发 ,提 出相应 的解决途径 ,从 而为农业现代化 建设提供 强有力的科技 支撑和发
展后劲 。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人 才;存在的 问题 ;培 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 :F 3 2 3 3 文献标识码 :A
2农 业科 技创新人 才培育 的解决途径 前 言 我 国是农 业大 国 , 从古至今农业 在我 国都具有举足 轻重 的 2 . 1 加大农 业科技投入 。形成 稳定 的体 制保 障 地位 。在我 国现代化进程不 断加快 的今 天 ,农 业现代化虽然面 解决 当前农业科技人才不足 和培养 中存在 的问题首要的就
技 发 展 缺 乏 可 持 续 性
要加快对国际上先进农业技术和人才 的引进 ,帮助高水平 农业科技人才更 多地与国际领先的农 业研究机构和人才接触和 交流 ;可 以为一些人才 提供 到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学习和交流 的机会 ;建立世界学术 动态信息和交流平台 ,形成一些主题鲜 明、有建设 的交流论坛 ,提升研究层次 。通过加强农业科技人 才 的国际交流 , 不断地建 立健 全我 国的农 业科技人才创新机制 。
农 业与 技术
第3 4卷
第 6期
2 0 1 4年 6月
探究我 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 长存在 的问题及解 决阳市农业广播 电视 学校 ,辽 宁 沈 阳 1 1 0 0 0 0 ; 2 . 沈阳市农业机械 化技 术学校 ,/ , Z 宁 沈阳1 1 0 0 0 0 )
临着这样那样 的问题 ,但走一条依靠 现代 高科技发展之路 已是 是要加大对农业科技方面 的投入 ,以政策 的形式保证这 种投 入 必然 。因此 ,农业科技人 才的培养就变得十分重要。本 文拟从 的数量和稳定性 ;要制定 出能够 吸引 和留住科技人 才的相关优 我 国农业 科技创新人才存 在的问题 出发 , 试 图提 出一些 解决 目 惠政策 ;加强对相关基础设施 的建设 ,从 而从 政策 、经费 、人 前 问 题 的途 径 。 才引进 、基础设施建设等方 面形成农业科技人 才的培养体系 , 1我 国农 业科技创 新人才成 长存 在的问题 形成充分的制度保障 。 1 . 1传 统的职 业观的影响 ,新 一代农村青 年不愿意从事 农业相 2 . 2转变人才培 养理 念 ,狠抓学习能力和实践技 能的培养 关 工 作 农业人 才是需 要极 强的实践性的 ,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更多 整个社会 对于农 民和农 业生产的偏见 ,使得城市优秀青年 是侧重于理论知识 的灌输 ,因此 只有让相关 的农业 人才 培养的 不愿意到农村工作 ,而农村 出身 的文化程度较 高的青年也纷 纷 学校改变现有 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对学 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 走 出家 乡,到城镇 “ 觅 食”。这样的社会 效应使得农业科技创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 现有农业人才 培养 学校毕业 的学生缺乏动手 新人才数量奇缺并且缺 乏人 才培养基础 ,有相应文化水平的不 能力 的现状 。让学生有 足够 的实践机会也更容 易强对理论知识 愿意 “ 干农活 ”,想学 的文化程度又太低无法掌握 。 的验证 ,更容易激发学生对 掌握先进科学 知识 和技 能和创新的 1 . 2 农 业科技教 育经费投入失衡 。使得 人才培养的经费不足 积极性 。 我国教育 和科技资源配置及经费投入是从 中央到地方 自上 2 _ 3 加强 “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 造就一支创 新型 的教师 队伍 而下 的投入模式 ,越 到基层 ,经费就越是递减 ,因此越接近农 目前 我国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缺乏实践技能 的情况 ,培养 业科技实用人才开 发的单位 ,反而得不到足够的资源配置 。当 农业创新 型人才需要有创新 型老师的指引。近年来国家 已经逐 前 ,农业教育 、科技 的经 费来 源主要 还是 靠财政拨款 ,有限的 渐地鼓励高 中等学校加 强对 “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要求 拨款要保证相关人 员工资及 其他公务费用 ,才能考虑业务费 , 教师不但 能够 开展基本 的教 学和科研 工作 ,更要加强与实践单 也就难 以开展一些重要 的研究 、难 以维系急需人才的培养费用 位 的联 系,使理论 与实 践相互验证 、相互促进。只有培养 出创 支出 。 新型 的老师 ,才有可能指导学生走 出创新之路 。 1 . 3管理体 制不完善 , 使 地本 已有 限的农 业科技人 才无 法形成 2 . 4理顺农业科技管理体制 。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的接轨和转化 团队进行研究 现有条块式 、多部门各管一摊的管理体制是无法适应未来 我国现行 可以管理农业科技人才的有农业 、教育 、渔业 、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的 ,必须根据现在农村的实际情况 ,集 中资 林业 、科技 、环保 、经 贸等许 多部门 ,这 就使 得重要的研究项 源 、理顺关 系,形成稳定 的协调和管理机制。再 以高效率 的管 目必须经过多部 门的协调才能进行 。 缺乏科学有效地协调机制 。 理机制协调现有资源 , 全力攻 克当前 急需解决 的农业科技 问题 , 不但容易造成 资源 浪费 ,更 主要 的是 低下 的效率极大打击了农 不断提高农业科技 的成果转化率。另外 ,要引入市场机制 ,发 民的积极性 。 挥市场对 资源 配置 的引导作 用 ,将农 业科技创新及其成果 的市 1 . 4农 业科技人 才培养、成长和 研究的基础 设施建设不 够 。经 场转化无缝对接 ,形成 良好 的科技发展 的循环 。 费投入总量严重不足 2 . 5扩 大对 外 交 流 我 国 目前 开始 增大对农 村科 技人才培养和研究的投入 ,但 总体上仍然不够 。 许 多农村 的科技人才培养 和研究 的条件很差 , 基础设施难 以满足培养和研究要求 ,甚 至一些 最基本的实验都 无 法完成 。由于经费 的原 因,应该及 时更新 的先进 的农 业科技 信息也往往更新速度很慢 ,许多 已经 陈旧的信 息和技术仍然在 农业 科技人员 的培养 内容 当中。 1 . 5农 业科技 人才 的培 养缺 乏科学 、合理的 开发方 案 , 农 业科
农业青年科研人员成才与培养状况研究
青 年 科 研人 员 的成 才 与 培 养提 出 意见 和 建 议 提 供 参 考 。调查对 象 的基本情 况分 布如表 1 所示 。
科研人员成才与培养的研究 ,相对其他青年人才类型 的
研究 ,可谓为数寥寥 ( 孙月芳 ,0 9 2 0 ;曾起郁 、陈秋华 ,
收稿 日期 :0 0年 l 21 1月 1 8日
在 职业 生涯规 划 的态 度方 面 .被 调查 者 中认为重 要 的 占 9 .% , 中 , 为 非 常 重要 的 占 6 .%。 同 24 其 认 1 9
项 目来 源 : 苏省 2 1 度 青 少年 和 青 少 年 工作 研 究课 题 (0S Q 12 江 0 0年 1JG T 0 )
21 年第 1 0 1 期 总 第 2 3期 3
中国农 机化
Ch n s rc l r lM e h n zto i e e Ag iut a c a iain u
No 1 2 . , 01 1
T tlNo23 o a . 3
农 业 青年 科研 人 员成 才与 培 养状 况研 究
未能 实现 目标 :剩 下 仅有 7 %的被 调查 者没 有制 定短 . 6 期 计 划 这一 数据 表 明 。2 %的农 业青 年 科研 人员 具 9. 4
备较 强的个人 短期职 业规划 意识 。 而 , 究也发 现 。 然 研 真 正能够 践行并顺 利实 现短期 计划 的只达到 一半人 数 。 另
赵 闰 , , 9 0年生 , 北 石 家 庄 人 , 男 18 河 农业 部 南 京 农 业机 械 化 研 究所 助 理 研 究 员 、 士 研究 生 ; 究 方 向为农 业 经 济 管 理 。 硕 研
探究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
探究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新农人是指那些以农事为主业的农民,他们具有传统农民和互联网思维的特点,拥有高学历和创新能力,致力于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相结合,通过农业创新和农村发展,实现自身成长和农业现代化。
新农人的发展受到许多影响因素的制约和推动,同时也需要探索合适的实现路径。
一、政策环境影响因素政府对农业和农民的政策支持和倡导,是新农人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政策的激励和扶持,能够提供资金、土地、科技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持,为新农人提供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二、科技创新和教育培训影响因素科技创新是新农人成长的核心驱动力。
农业科技的发展不仅为新农人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工具,同时也提升了农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教育培训是新农人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提高他们的农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市场需求和消费观念影响因素市场需求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对新农人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消费者对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产品需求增加,为新农人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市场空间。
四、社会文化和传统观念影响因素社会文化和传统观念对新农人成长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制约的一面。
传统观念对农村创业和农业现代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新农人在社会文化和传统观念方面的制约逐渐减小。
新农人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在农业政策和农村发展中的引导和主导作用是关键。
需要加大对新农人的政策扶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建立完善的农业创业和就业服务体系,为新农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三、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品牌形象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标准体系,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加强农产品营销和宣传,推动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的全链条营销,为新农人创造更好的市场机会和渠道。
四、培育创业创新氛围和合作网络建设创业创新的孵化器和园区,为新农人提供切实可行的创业环境和支持。
促进新农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建立农业创业者和农产品生产者的合作网络,分享资源和经验,形成合力。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是保障农业现代化、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基础。
然而,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以及对策。
问题1:基础研究方面的不足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基础研究方面的不足是一个显著的问题。
虽然我国农业科技在应用研究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基础研究方面往往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后面。
这不仅限制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也为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带来困难。
对策:加强基础研究投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基础研究的投入。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引导大学、科研院所重视基础研究,鼓励基础研究人才深入钻研领域的本质规律,提高农业科技的根本性和前沿性。
问题2:农业科技应用能力的不足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科技应用能力的不足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农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
然而,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大多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这会导致实际应用效果不佳。
对策:加强应用实践环节的培养加强应用实践环节的培养,是增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我们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实践平台,如实验室、农业实地、农户家等等。
其次,注重实际应用经验的传承,通过产学研合作、相关企业和农户等的合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使他们具备更强的科技服务能力。
问题3: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结构不合理也是存在的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中高级职称的人员比例较低,这对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实现产业化意义重大。
对策:加强中高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了解决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政府应该加强中高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从一定程度上讲,中高级人才的数量质量能够决定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政府应该加强人才团队建设,各级农业行政机构更多考虑实施育才计划,鼓励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农业科技兴业。
探究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
探究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摘要】本文主要探究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
在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入手,引出对新农人成长的重要性进行讨论。
在分别探讨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新农人成长的具体实践经验。
在未来展望中,对新农人成长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结论部分再次强调新农人成长的重要性,并对研究启示进行总结。
本文旨在为推动新农人成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
【关键词】新农人、成长、影响因素、实现路径、策略建议、案例分析、未来展望、重要性、总结、展望、研究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新农人作为农业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其成长对于农业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新农人群体逐渐增多,他们的素质和技能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农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如技术水平不足、管理经验不足等,这些问题制约了他们的发展和成长。
有必要对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进行深入探究,为推动新农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的主要目的就是从宏观层面上分析新农人成长的现状和问题,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1.2 研究意义新农人成长是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帮助新农人更好地融入农村经济体系,提升农村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
深入探究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升级,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研究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至关重要,它是本研究的核心所在。
通过深入探究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我们旨在揭示新农人成长的规律和特点,为推动新农人群体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青年农业科技人员成长的因素与对策的研究* 影响青年农业科技人员成长的因素与对策的研究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农科院青年科技人员思想和工作状况的调研和分析,提出影响青年农科人员的成长因素,主要是农业研究周期长,工作清贫,待遇偏低;对农业,农科院的发展定位不能与自身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激励机制不完善和政治理论学习不够等,从而提出了单位领导加强与青年科技人员沟通,增强科技人员信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创造年轻人脱颖而出的环境和建立有效的学习,活动机制提高青年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技人员青年成长因素对策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处于基础地位。
提出了振兴和发展农业,必须依靠科学和教育;解决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靠科学技术等一系列重要思想。
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有了较大进展,然而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已有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很不够。
根据科技部门反映,全国每年有6000多项农业科研成果问世,推广应用的只占30—40%,大部分成果滞留在实验室或实验田里,这是很大的浪费。
目前科技进步在我国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为35%,而农业发达国家已达到60%以上。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
21世纪的农科人员正面临着因此而带来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青年是希望,是未来,在农业领域更是如此。
农科院的青年年纪轻、学历高,直接参与现代化农业建设、参与上海都市型的农业建设。
针对我院新一轮学科调整、机构重组、人员配置的科研改革,青年对此有何建议,这些问题将影响青年在科研生产中的状态和精神面貌。
院团委通过问卷、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的形式,对青年农科人员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调研。
发放问卷40份,回收39份,有效问卷39份,调查的内容涉及到工作、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范围是我院研究所的部分青年。
我院40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共有279人,占全院一线科技人员总数的50.6%。
接受调查的人员中,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19人,本科生12人,大专毕业生3人。
召开座谈会2次,分别有20人左右参加,个别访谈人数达30人左右。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一)当前青年农科人员思想状况的基本特点通过这次调查,可以看出我院青年科技人员思想主流是好的,面对社会大气候和单位小环境,绝大多数青年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是健康、向上的。
1、注重提高综合能力、提高专业水平调查表明,我院大多数青年科技人员没有“等、靠、要”观念,而是有着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竞争的意识,青年科技人员深刻认识到生存和发展要靠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尽管做农业科学研究工作比较辛苦,但我院绝大多数年轻人能够积极投身于农科工作第一线,长期在基地蹲点,从书本中加深理论学习,在实验中积累经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不少人利用业余时间钻研专业知识,学习新的专业学科,不断给自己加压、“充电”。
在“您的业余时间如何安排”一题中,选择“在宿舍学习”的达24人,“上图书馆”的达14人,两者加起来共38人,超过“与亲友交流”、“上街”等其他选项。
年轻人求知欲强烈,同时又会有许多新的设想,他们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敢于挑战,在“目前您最需要的是什么”一题中,选择“课题”的有29人,占74.4%,居第一位,远高于“职称”、“住房”、“婚姻”。
在回答“您是否希望老专家在工作上指导和帮助”这一问题时,有39人选择“希望”,高达100%,青年希望领导、老专家当好伯乐,指出不足与长处,帮助青年健康成长。
在回答“您崇拜的人物是谁”时选择“袁隆平”的有14人,居第一位,选择比尔•盖茨的有12人,居第二位。
这说明了我院青年科技人员为了农业科研发展具有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投身农科事业的坚定决心。
2、具有较强的民主管理意识,关注院发展大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青年科技人员参与民主管理意识较强,据调查反映,绝大多数青年进入农科院后,就把自己的发展、切身利益同农科院的发展紧紧联在一起。
调查发现,“您是否愿意同领导交流”选择“是”的有36人,占总数的92.3%,尽管他们的想法局限于个人想法,但相信这都是在为科研的发展提建议和意见,都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农科院这个大家庭,有搞好农业科学研究这一共同目标。
在座谈中,当问及设置“领导接待日”你是否愿意参加时,绝大多数表示愿意参加,个别表示“若有效果,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还是愿意参加的”。
我院青年科技人员思想状况除以上两大特点外,新进院的青年科技人员还存在着一个角色转变——学生向社会人转变的磨合期,他们要磨去校园情结,调整心理状态,适应新环境。
在这一过程中,部分青年科技人员难免心理上压抑,思想上迷茫、困惑。
(二)影响青年农科人员的成长因素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尽管青年平时注意了解新闻,关心国家大事、时事政治,但是对于政治理论的学习毕竟不多,尤其是21世纪的农科青年,更要了解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构筑我们的精神支柱。
2、涉及青年自身的实际困难从座谈的情况来看,我院青年科技人员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社会转型期,我院的发展定位。
近几年来,虽说上海市政府给我院的财政拨款尚未减少,但从改革形势发展来看,我院势必要同市场接轨,只有不断进行改革。
目前,我院进行学科调整,机构重组,逐步转制的科研体制改革,大多数青年科技人员对此比较关注。
认为:农科院要发展只有深化改革,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问卷调查表也证明了这点,在“您认为影响您在岗位上发展的因素是什么”一题中,选“激励机制不完善”的达24人,远远超过“课题经费少”、“人际关系复杂”、“方向不明确”、“岗位不适应”。
青年科技人员认为,虽然我院已进行几次改革,但现行的科技体制仍然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科技人员的手脚,影响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是工作环境和氛围。
调查显示,“您对目前工作环境感觉如何”,认为“满意”的有2人,“尚可”的29人,以上两项共31人,占总数79.5%;“不满意”的8人,约占总数的20.5%。
主要表现在:首先,不受重视。
青年总想创一番事业,尤其是刚毕业不久,正是干事业的时候,若得不到重视和信任,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
其次,工作量不足。
有一部分青年科技人员觉得在工作上“吃不饱”,有力无处使;有的认为闲置一个时期后人将会变得懒散,不进则退,专业也会逐步荒废。
当然,以上两点也说明我院青年科技人员独立开展科研活动的能力存在不足。
再次,待遇偏低。
有的青年科技人员认为自己付出的与得到的相差太远,心理不平衡,问及“您认为目前您所在岗位的年收入应当是多少”,选择“5万”的有10人,占总数25.6%;选择“3万”的有14人,占总数35.9%;认为自己所在岗位中年收入为“2.5万”的有12人,占总数30.8%。
我们所调查的青年科技人员中,博士5人,硕士19人,学士12人,从这三个学历层次的人数和选年收入为“5万”、“3万”、“2.5万”的人数相比较来看,与目前实际收入情况差距较大。
在座谈中,有的青年科技人员说,经济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是自身价值的体现,与私营企业或合资企业工作的同学相比,自己能力不比他们差,可是待遇却不如人,心理上不平衡;有的则提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仅基础性的工作做得较多,而且有些工作创造了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是科研单位一定程度上仍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由于年轻,职称偏低,待遇不是很高。
从调查情况不难看出,我院青年科技人员的价值观受到社会经济多元化和利益分配多样化的影响。
三是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首先,家庭负担重,经济困难。
青年科技人员中来自农村的比较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贫困地区,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富裕,个人负担重,希望工作后能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这使一些青年考虑去待遇较高的私营、合资企业工作。
其次,夫妻分居。
据调查,有的青年科技人员并不想离开我院,但考虑到家庭因素,最后只好忍痛割爱。
再次,生活状况。
我院地处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比较偏僻。
在“您对目前生活环境感觉如何”一题中,认为“满意”的1人,“尚可”的25人,两者占总数的66.7 %,“不满意”占33.3%。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通过这次调查,也暴露了我院青年科技人员的一些不足之处。
如:农业科学研究的周期长,而青年科技人员中存在耐不住清贫,急于求成的现象。
但总的来看,我院青年科技人员仍不失为一支品德好、作风正、思想活跃、能力较强,有创新精神的科研队伍。
大多数青年科技人员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具备参与市场竞争的心理素质,有一定的事业心和上进心。
这些是做好我院青年科技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利条件;同时也要求我们真正把握青年的需求,把服务青年、赢得青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加强与青年科技人员的沟通调查中,多数青年科技人员认为上级领导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为我院青年科技人员的成才创造了条件,搭建了舞台。
如果能定期、经常地同青年科技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就能及时了解青年科技人员的思想状况和工作状况,及时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这既是做好青年工作的有效途径,又能为青年科技人员提供参与民主管理的机会,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我院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献计献策。
(二)加强人才培养力度1、留住人才调查中很多青年科技人员提出了一些希望,比如有一个设备较齐全的工作环境、宽松的生活环境、认真干一番事业;待遇适当提高;丰富业余生活等,其实这涉及到“三个留人”即事业留人、情感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
事业留人,关键在于加快我院发展,健全和完善科技体制;情感留人,在于我们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关心青年科技人员,帮助他们,理解他们,多办实事,切实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尤其是节假日,对住宿、单身青年要多关心;适当的待遇留人,利益分配要适当、合理,按劳分配,并有一套较完善的激励机制,对勤奋努力有成绩的青年可适当提高待遇。
2、培养人才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快。
青年科技人员已不再满足于以前所受的教育,而是要求定期接受除自我教育以外的继续教育。
他们认为,院所应对不同层次的青年科技人员进行有计划地培养,多一些专业培训、继续深造的机会,尤其要注意青年科研群体的培养,形成科研梯队,以避免青黄不接,人才断层,影响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合理使用人才在调查中,青年科技人员反映了人才使用方面的两个问题,一是院内土生土长的人才院里不够关心他们,而较关心和重视近期以较优厚待遇引进的人才;二是有一定实践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而学历相对低的青年科技人员认为,他们不如工作经验并不丰富的硕士、博士生受到重用。
第一个问题涉及到如何充分调动以前引进人才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避免人才资源浪费。
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就必须为经验丰富、有一定科研能力而学历相对低的青年科技人员提供深造机会,提高其专业理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