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剂量与防护(B5标准)

合集下载

放射卫生场所防护及个人剂量标准汇总

放射卫生场所防护及个人剂量标准汇总

个人剂量
1
监测
1

X/γ累积 剂量
个人剂量监测 放射场所防护 2 辐射剂量
检测

15
放射工作 场所表面 污染检测
α/β放射性 15 表面污染
15
场所表面 污染检测
15
表面污染
个人剂量监测 个人和环境监测用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GB 10264-2014 用于光子外照射放射防护的剂量转换系数GBZ/T 144-2002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6-2019
9
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检测 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 GB/T 14583-1993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61-2001 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13 (5.4、7.2、附录B.6) 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第1部分:一般原则GBZ/T 201.1-2007 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第2部分: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机房GBZ/T 201.2-2011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 GB 11806-2004 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GBZ/T 180-2006 油(气)田非密封型放射源测井卫生防护标准GBZ118-2002 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GBZ142-2002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GBZ 165-2012 (4) 便携式X射线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77-2006(7) 密封放射源及密封γ放射源容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14-2006 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放射防护要求 GBZ 121-2017 (7) 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GBZ 125-2009 (6) 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GBZ132-2008(11) 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装置防护监测规范GBZ 141-2002 (6) 货物/车辆辐射检查系统的放射防护要求GBZ 143-2015 附录B 粒子加速器辐射防护规定GB5172-1985 γ射线工业CT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75-2006 (7) 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析仪防护标准GBZ 115—2002 (5.1、5.2)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 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20-2006 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卫生防护标准GBZ134-2002 车载式医用X射线诊断系统的放射防护要求GBZ 264-2015 γ辐照装置的辐射防护与安全规范GB10252-2009 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GBZ 126-201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 医用γ射束远距离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 GBZ161-2004 粒籽源永久性植入治疗放射防护要求 GBZ 178-2017 操作非密封源的辐射防护规定GBZ11930-2010 医用X射线治疗放射防护要求GBZ131-2017 移动式电子加速器术中放射治疗的放射防护要求GBZ/T257-2014 生产和使用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卫生防护标准 GBZ136-2002 医用γ射线远距离治疗设备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6351-1996 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GBZ 127-2002 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20-2006 表面污染测定 第1部分:β发射体(Eβmax>0.15 MeV)和α发射体 GB/T 14056.1-2008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 18871-2002 表面污染测定 第2部分:氚表面污染 GB/T 14056.2-2011 货物/车辆辐射检查系统的放射防护要求 GBZ 143-2015 密封放射源及密封γ放射源容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Z114-2006 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装置防护监测规范GBZ 141-2002 生产和使用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卫生防护标准GBZ136-2002 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卫生防护标准GBZ134-2002 γ辐照装置的辐射防护与安全规范GB10252-2009 油(气)田非密封型放射源测井卫生防护标准GBZ118-2002

国家对辐射的标准值

国家对辐射的标准值

国家对辐射的标准值第一章引言辐射是指一种能量的传播方式,包括电磁辐射和离子辐射。

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来自太阳的紫外线、电器设备的电磁辐射,还是医疗诊断中的X射线都会带来一定的辐射风险。

为了保护公众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各国制定了一系列辐射标准值,以确保辐射水平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第二章国际辐射标准值2.1 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标准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是一个独立的国际组织,主要负责提供辐射防护的建议和指南。

ICRP制定的标准是世界各国在制定自身辐射标准时的重要参考。

ICRP建议的主要标准是有效摄入剂量和等效剂量。

有效摄入剂量是人体从各个途径摄入的放射性物质所导致的内部辐射剂量,而等效剂量是所有种类辐射所引起的生物效应的总量。

2.2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标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负责推动核能的和平利用和核安全。

IAEA制定的辐射标准主要是针对核能行业和放射性物质的应用。

它关注的主要是保护职业从业人员和公众免受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影响,主要标准涉及剂量限制、工作条件和防护设施等方面。

第三章中国辐射标准值3.1 基本辐射卫生标准中国卫生部于2002年制定了《基本辐射卫生标准》,旨在保护公众及职业人员的健康。

该标准包含了辐射剂量限值、辐射设备的分类和管理要求、事故应对等内容。

其中,公众的年剂量限制为1毫西弗(mSv),职业人员的年剂量限制为20毫西弗(mSv)。

3.2 核安全相关标准中国国家核安全局制定了《核设施辐射环境保护规定》等一系列标准,确保核设施的运行和放射性物质的应用符合国家要求。

该规定对核设施和相关活动的辐射监测、辐射剂量限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障核安全和公众的健康。

第四章辐射标准的监测与控制4.1 辐射监测系统为了确保辐射水平处于安全范围内,各国建立了辐射监测系统。

这些系统包括固定监测点和移动监测设备,能够实时监测辐射水平以及预警、应急响应等功能。

GB 11924-1989 辐射安全培训规定

GB 11924-1989 辐射安全培训规定

辐射安全培训规定(GB 11924-89)2005-10-1 20:46:53( 浏览次数:282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辐射安全培训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有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一切生产、研究和应用放射性物质和其它电离辐射源(或装置)的单位(以下简称辐射工作单位)内从事或涉及辐射工作的人员的辐射安全培训工作。

本标准不适用于对专门从事辐射安全工作的人员培训。

2 术语2.1 辐射安全在核能、核工业、放射性同位素及辐射应用中保护所有人员和环境免受过量的电离辐射危害。

2.2 入岗培训工作人员在初次进入某辐射操作岗位之前,所必须接受的与该岗位的安全操作要求相适应的辐射安全培训。

也可称作职业前培训。

2.3 换岗培训辐射工作人员调换工作岗位时,由于岗位不同而必须补充的安全培训。

2.4 再培训在入岗培训或换岗培训之后,由于辐射安全出现新的要求,或者由于脱离岗位较长时间而需要的再次培训。

2.5 应急人员在应急情况下,参加应急行动的各类非专门从事辐射安全工作的人员。

2.6 有资格单位获得上级辐射安全主管部门认可的,有资格负责组织其管辖范围内辐射工作人员的辐射安全培训并发放培训合格证书的单位。

3 基本原则和目的3.1 辐射安全培训是整个辐射安全实施计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切辐射工作单位都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必要的辐射要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由有资格单位发给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

3.2 培训合格证书应一式两联。

由本人签名,有资格单位盖章。

一联由辐射安全部门存档,另一联则交受训者本人。

既作为他已通过该次培训的凭证;又表明受训人员开始负有遵守有关安全规定的义务。

3.3 各类人员只有在他们取得必要的安全培训合格证书之后,才允许参加相应级别的辐射工作。

否则应视情况追究有关人员的相应责任。

3.4 辐射安全培训的目的至少应包括:a. 了解本岗位工作中的辐射安全问题和潜在危险,并对其树立正确的态度;b. 了解有关安全法规以及与本岗位有关的辐射安全规程;c. 了解与掌握减少受照剂量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有关防护器具、衣具的正确使用方法;d. 促进工作人员提高技术熟练程度,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e. 了解与掌握在操作中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或减轻事故后果的原理和方法,懂得有关事故应急的必须对策。

辐射防护标准

辐射防护标准

–年集体有效剂量不大于1人·Sv,或防护最优化
评价结果表明豁免是最优选择。
豁免水平
• 下列各种实践中的源经过审管部门认可 以后,可以被豁免:
–正常运行操作条件下,在距设备的任何可 达表面0.1m处引起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或定向 剂量当量率不超过1μ Svh-1;
–产生辐射的最大能量不大于5KeV。
有条件的豁免
• 应急照射emergency exposure
异常照射的一种,指在发生事故之时或之后, 为了抢救遇险人阻止事态扩大或其他应急 情况,而有组织地自愿接受的照射。
过量照射over exposure
• 应急或事故情况下,所受剂量超过年有
效剂量限值的照射。以全身均匀照射
l00mSv为界划分为轻度过量照射与明显
辐射防护相关国际组织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CRU) 世界卫生组织(WHO) 国际劳工组织(ILO) 欧共体委员会(CEC)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核能机构(NESCEAR) 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国际辐射防护协会(IRPA)
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了镭,次年4月,贝可勒尔向 居里夫妇借来少量镭盐,放在衬衣口袋里走了几个 小时回自己实验室,几天后出现皮肤烧伤; 皮埃尔· 居里为了弄明白这种镭射线的生物效应,特意 在自己的手腕部用镭照射了几个小时,结果皮肤也 出现了潮红; 居里夫人长期从事镭等放射性物质研究,受到过量照 射,几乎双眼失明,造血组织严重损伤,1934年7月, 死于白血病; 居里的女儿伊伦娜· 居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者, 也死于白血病。

辐射个人剂量计的标准

辐射个人剂量计的标准

辐射个人剂量计的标准
辐射个人剂量计是用于测量个体受到的辐射剂量的装置。

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剂量单位:个人剂量计使用国际单位制中的格雷(Gy)作为剂量的单位。

1格雷等于1焦耳/千克。

2. 测量范围:个人剂量计的测量范围应覆盖从很低到很高的剂量水平,通常以毫格雷(mGy)为单位。

3. 灵敏度:个人剂量计应具有足够的灵敏度,能够准确测量各种辐射源产生的辐射剂量。

4. 精度:个人剂量计的测量结果应具有较高的精度,误差应尽可能小。

5. 响应特性:个人剂量计在不同辐射能量和剂量率下的响应应该符合特定的标准,以确保准确测量。

6. 校准和检定:个人剂量计应定期校准和检定,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7. 数据记录和报告:个人剂量计应记录并报告接受的剂量数据,以便进行辐射剂量监测和分析。

除了上述标准,个人剂量计的设计和使用应符合辐射保护法规和指南,以确保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在安全限度之内。

辐射安全防护制度范文(二篇)

辐射安全防护制度范文(二篇)

辐射安全防护制度范文辐射安全是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针对辐射的危害,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辐射安全防护制度。

本文将以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辐射安全防护制度的范文。

一、辐射安全防护制度的重要性辐射安全防护制度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辐射安全防护制度可以有效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辐射是一种无形的危害,对人体内部的细胞和器官造成的伤害是难以恢复的。

制定辐射安全防护制度可以规范辐射使用和管理,减少人们接触辐射的机会,从而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其次,辐射安全防护制度可以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在现代社会中,辐射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覆盖了医疗、能源、通信等多个领域。

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辐射安全防护制度,辐射技术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和灾难,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

最后,辐射安全防护制度是国际间合作的重要基础。

辐射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制定统一的辐射安全防护制度,共同应对辐射安全的挑战。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实现辐射安全的全面提升。

二、辐射安全防护制度的主要内容辐射安全防护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重要内容。

1. 辐射安全风险评估。

建立科学合理的辐射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对各种辐射源进行评估和分类,确定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2. 辐射源管理与控制。

建立健全的辐射源管理和控制体系,包括辐射源的登记备案、使用许可、监测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确保辐射源的合理使用和安全管理。

3. 辐射工作人员培训与管理。

制定辐射工作人员培训的标准和要求,建立培训机构和课程,提高辐射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确保其能够正确操作和管理辐射设备。

4. 辐射防护装备与设施。

建立辐射防护装备和设施的规范,包括辐射防护服、防护屏蔽、辐射监测设备等方面的要求,保障辐射工作场所的安全。

5. 辐射事故应急和处理。

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应急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加强辐射事故的监测、预警和处理能力。

辐射剂量与防护(B5标准)详解

辐射剂量与防护(B5标准)详解

核辐射剂量与防护(内部教材)张丽娇编目录目录 (I)绪论 (1)第一章辐射的基础知识 (7)第一节物质结构 (7)1.1. 原子结构 (7)1.2. 射线与辐射 (10)第二节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 (16)2.1. 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 (16)2.2. 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 (17)2.3. 中子与物质相互作用 (19)第三节辐射防护中常用的物理量 (21)3.1. 描述辐射场的量 (21)3.2. 相互作用系数 (24)3.3. 辐射剂量学中使用的量 (29)3.4.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 (40)第二章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和防护标准 (47)第一节放射性来源 (48)1.1. 天然放射性 (48)1.2. 人工放射性 (50)第二节辐射的生物效应 (53)2.1. 基础知识 (53)2.2. 几种电离辐射的相对危害性 (56)2.3. 辐射的生物效应 (57)2.4. 影响辐射生物效应的因素 (61)第三节辐射防护的目的、原则和标准 (64)3.1. 辐射防护的目的 (64)3.2. 辐射防护原则 (65)3.3. 辐射防护标准 (66)第三章外照射的防护 (75)第一节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75)1.1. 时间防护 (76)1.2. 距离防护 (76)1.3. 屏蔽 (76)第二节X或Γ射线的外照射防护 (77)2.1. X、γ射线剂量计算 (77)2.2. X、γ射线在物质中的减弱规律 (83)2.3. X、γ射线的屏蔽计算 (88)2.4. 屏蔽X或γ射线的常用材料 (102)第三节Β射线的外照射防护 (103)3.1. β射线的剂量计算 (103)3.2. β射线的轫致辐射的剂量计算 (105)3.3. β射线的屏蔽计算 (107)第四节中子的外照射防护 (110)4.1. 中子的剂量计算 (110)4.2. 中子的屏蔽计算 (112)4.3. 屏蔽中子的常用材料 (117)第五节外照射防护中的几个特殊问题 (119)5.1. 屋顶厚度的计算 (119)5.2. 迷道和门窗问题 (122)5.3. 通风问题 (124)5.4. 安全连锁系统 (124)第四章内照射的防护 (127)第一节概述 (127)1.1. 内照射的特点 (127)4.2. 内、外照射防护的不同思路 (128)4.3. 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 (128)第二节内照射限值 (132)2.1. 次级限值 (132)2.2. 导出限值 (135)第三节内照射防护 (136)3.1. 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的分级、分区及其主要防护要求 (137)3.2. 个人防护措施 (141)第五章辐射防护监测 (143)第一节监测特点和分类 (143)第二节个人剂量监测 (144)2.1. 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 (144)2.2. 体内污染的个人剂量监测 (147)第三节工作场所监测 (149)3.1. 外照射监测 (149)3.2. 表面污染监测 (150)3.3. 空气污染监测 (152)第四节环境监测 (154)4.1. 本底调查 (155)4.2. 常规监测 (155)4.3. 应急监测 (156)4.4.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 (156)附表1 γ射线在某些元素和材料中的质量减弱系数、质量能量转移系数和质量能量吸收系数 (158)附表2 中子在某些物质中的比释动能因子 (161)附表3 各向同性γ点源的照射量积累因子 (165)附表4 各向同性点源γ射线减弱倍数所需的水屏蔽层厚度 (168)附表5 各向同性点源γ射线减弱倍数所需的混凝土屏蔽层厚度 (172)附表6 各向同性点源γ射线减弱倍数所需的铁屏蔽层厚度 (176)附表7 各向同性点源γ射线减弱倍数所需的铅屏蔽层厚度 (180)附表8 加速器X射线减弱倍数所需的混凝土屏蔽层厚度 (184)附图1~10 (186)绪论一、核科学技术的应用20世纪是一个科技成果丰硕的世纪,其伟大科技成果之一是人们打开了核科学技术利用的大门。

含放射性物质消费品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6353—19961主题

含放射性物质消费品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6353—19961主题

含放射性物质消费品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 16353—1996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含放射性物质消费品对公众照射的剂量限制原则与放射卫生防护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含放射性物质消费品。

2 引用标准GB 4792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3 术语3.1 消费品为满足社会成员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或向他们提供相应服务而购买、使用的产品。

3.2 含放射性物质消费品因产品功能或制造工艺的需要,将放射性物质作为原材料加于其中,或以密封放射源结构装配在内,或采用技术途径使之具有放射性的消费品。

以下简称放射性消费品或产品。

它不包括医药用品。

4 基本要求4.1 所有放射性消费品的应用对公众所产生的总照射必须保持在可以接受的限度以内。

4.2 放射性消费品投产前,必须将其生产以后的运输、贮存、销售、使用、废弃和意外事件各环节作为一项完整的实践进行放射卫生防护评价。

评价必须依据GB 4792规定的放射防护三原则进行。

4.3 放射性消费品的设计和制造,必须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及其防护性能。

4.4 放射性消费品的产品说明书必须包括产品的结构、特点和性能,正确的使用方法,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合适的废弃方式等内容。

5 实践正当化评价5.1 通过对以下各点的评价确认放射性消费品的使用及其所致照射是否正当:5.1.1 用户使用产品所得到的利益,以及有关人员因产品生产和流通所得到的利益。

5.1.2 产品使上述人员及其他可能受照者所受到危害的代价,首先是产品出售后造成用户和其他人员的受照剂量。

a. 评价产品使用户受到的个人剂量时应采用偏安全的假设;b. 评价产品所造成的集体剂量负担时应尽可能采用接近现实的模式;c. 评价个人剂量与集体剂量负担时,不只是考虑产品的正常使用,还应包括使用不当、发生意外事件和废弃所造成的剂量。

5.1.3 对产品实施管理和防护所付出的代价。

5.1.4 有无可能使用非放射性替代品。

有无替代品不是正当化评价的唯一依据,还应考虑放射性消费品与替代品的功能是否完全相同,并对两者的代价、安全可靠性和可能的危害等进行比较。

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北京市疾控中心放射防护所有关的重要概念 1.非随机效应(确定性效应)严重程度随剂量而变化,存在着剂量阈值。

2.随机效应发生几率(不是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有关,不存在剂量阈值。

辐射所致各组织器官确定效应的剂量阈值组织器官皮肤效应单次照射剂量阈值(Gy)5—83—572—3红斑(某、γ线)暂时性脱毛永久性脱毛造血系统受照者50%死亡眼睛晶体混浊(某线)白内障(100%)白内障(某线,随访35年)27.550.153.52.5—6睾丸暂时性不育永久性不育卵巢不育有关的重要概念 3.危险度单位剂量当量引起的某种随机效应的发率。

危险度的意义:(1)可对单位剂量当量引起的随机效应进行定量的评价;(2)可使各种类型照射、内外照射和不同组织器官照射的危害进行叠加;(3)可与社会上认为安全度较高的职业进行比较。

放射防护的目的及基本原则1.放射防护目的:防止有害的非随机效应,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

(防非限随)2.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剂量限制体系)◆放射实践正当性◆放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1)放射实践正当化为了防止不必要的照射,在进行任何一种包含辐射照射的实践活动之前,都必须经过充分的论证分析,权衡利弊。

只有当带来的个人和社会利益大于所付出的代价时,才能认为是正当的。

(利益>代价+危害)如果引进的某种实践的净利益不能超过代价(包括基本生产代价、辐射防护代价及辐射所致机体损伤代价等),属于不正当性实践,应当终止这种实践。

在医疗照射中,其正当性意味着一次比较准确的诊断,或者从治疗中使患者获得了健康。

从医学角度判断,接受这种照射比辐射可能诱发的随机性效应或确定性效应的危险更为重要。

反之,不做这种照射对患者带来的危险大于预期的辐射危险。

因此,这种实践的理由是正当的。

医疗照射实践的正当性直接关系到公众所受照射剂量和人群的生物效应发生率。

表5一些医疗照射防护正当性要求项目内容医生责任要遵守医疗道德,具有放射卫生防护基本知识;清楚了解哪些疾病适于某线检查,对不合理申请单可提出意见或拒受,绝不重利忘害;避免患者受无用照射团体检查常造成大剂量照射而阳性检出率不高的现象;对幼儿入托、中小学生体检应取消常规透视35岁以下妇女若无症状,不需某线检查;35~40岁妇女,用于检查易感人群;50岁以上妇女是实用的应避免对孕妇做下腹检查;骨盆测量也不宜进行,如确有必要也要限制在妊娠最后3个月进行,并写明理由转诊前已查明,用其它手段(如B超)可做的诊断;即使是癌症患者,已确诊或治疗后就不应再过多使用某线检查应注意伦理上的问题,应尊重受照人意愿,而且必须在其了解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团体检查乳腺癌普查孕妇检查不该做的检查医学研究(2)放射防护最优化在放射实践的正当性分析之后,确定要照射的实践,此时应进行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分析。

检验核医学:辐射计量与安全防护

检验核医学:辐射计量与安全防护
下肢3.7kGy, 全身10Gy
70余人
性质或结果 死亡3人 造成恐慌 残废
拟放射攻击事件 扩散核物质,被逮捕 恐怖活动,被逮捕
报复伤人,罪犯判死缓
污染医院环境 导弹空中击落
辐射的用途
医学:临床诊疗、基础研究 工业:探伤、测厚、材料改性、
结构分析 农业:育种、品种改良、保鲜 地质:找矿 考古:年代分析 能源:反应堆 军事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
2011.3.11日本福岛日因里氏9.0级强震 及海啸造成两座核电站的5个机组停转, 日本政府为此已宣布 核能紧急事态 ,并 于12日首次确认核电站出现泄漏,大批 居民被疏散。大量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 核辐射。
案例分析
典型核或放射突发事件举例
年代 1954 1961 1963 1972
192Ir丢失被工人检到
车臣恐怖分子警告用放射性物质 袭击俄政府目标 3名越南人走私9.6Kg浓缩铀
在大阪地铁站释放125I物质
假证明购买192Ir放射源并安装在 屋顶天花板,通过施源器送入对 方屋顶,报复伤人
192Ir密封源因卡源,锉刀修复后 192Ir粉末泄露 卫星失控将落入地球
受照人数(剂量) 90余人 不详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发生的切尔诺贝利 核电站事故,给当时苏联社会造成很大损 失,受放射性核素污染地区的居民至今还 生活在辐射危害的阴影中.
1987年9月巴西发生一起放射源铯-137丢 失事故,当局对公众和城市环境采取干预 措施。7个地区被隔离,42个家庭被撤离,6 家建筑物被拆毁,对58个公共场所去除放 射性污染,49人需要治疗,28人有局部辐射 损伤,20人住院,4人死亡。112000个居民 去医疗机构要求检查有无受到铯-137污 染。应急处理持续了6个月,给巴西社会造 成很大经济损失。

辐射防护标准

辐射防护标准

职业照射
• 不超过下列限值:
– 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 追溯性平均),20mSv;
– 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 –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mSv;
– 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
500mSv。
第二十三页,共44页。
公众照射
• 公众成员平均剂量不超过下述限值:
– 年有效剂量,1 mSv;
• 人们在发现x射线10年后,认识到辐射损伤严重时会诱发 白内障。l948年前后,观察了数例受到来自回旋加速器中 子照射的工作者,证实了中子照射容易引起白内障。
第八页,共44页。
第二阶段中期辐射损伤认识时期
时间:1930~1960年代
特点:
医学界把辐射看作是时髦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却缺 乏对辐射远期效应的认识,病人由于接受高累积剂量而
第三页,共44页。
• 历史事件
– 早期上层人士的“氡浴”享受; – 1896年1月,美国格鲁柏在制造x射线管并进行x
射线实验时,手上发生放射性皮炎,晚年手和手 指部分切除;
– 1896年3月,美国埃迪森在改进x射线管和制造x 射线荧光透视装置时,数小时后感到眼痛,继而 发生了放射性结膜炎。
– 1896年4月,美国丹尼尔在用x射线确定头颅中异 物位置时,发现X射线有脱毛作用。
• 应急照射emergency exposure
异常照射的一种,指在发生事故之时或之后, 为了抢救遇险人阻止事态扩大或其他应急情 况,而有组织地自愿接受的照射。
第十九页,共44页。
过量照射over exposure
• 应急或事故情况下,所受剂量超过年有效 剂量限值的照射。以全身均匀照射l00mSv 为界划分为轻度过量照射与明显过量照射。

(标准)医用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标准)医用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前言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用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与介入放射学用设备防护性能、机房防护设施、X射线诊断操作得通用防护安全要求及其相关检测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医用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与介入放射学实践。

模拟定位设备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得应用就是必不可少得。

凡就是注日期得引用文件,仅注日期得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就是不注日期得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得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9706、12 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三、并列标准诊断X射线设备辐射防护通用要求GB 9706、23 医用电气设备第2-43部分:介入操作X射线设备安全专用要求GB 16348 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 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Z 128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65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GBZ 179 医疗照射防护基本要求GBZ/T 180 医用X射线CT机房得辐射屏蔽规范GBZ 186 乳腺X射线摄影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 187 计算机X射线摄影(CR)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76 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6 3 总则3、1 在医用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与介入放射学实践中,应保障放射工作人员、患者与受检者以及公众得放射防护安全与健康,并应符合GB 18871、GB 16348与GB Z 179得规定。

3、2 应用X射线检查应经过正当性判断。

执业医师应掌握好适应证,优先选用非X 射线得检查方法。

加强对育龄妇女、孕妇与婴幼儿X射线检查正当性判断;严格控制使用剂量较大、风险较高得放射技术、除非有明确得疾病风险指征,否则不宜使用CT进行健康体检。

对不符合正当性原则得,不应进行X射线检查。

3、3 遵从防护最优化得原则,在保证获得足够得诊断信息情况下,使患者与受检者所受剂量尽可能低。

3、4 对工作人员所受得职业照射应加以限制,符合GB 18871 职业照射剂量限值得规定;对患者与受检者开展得诊疗检查,应以医疗照射指导水平为放射防护指导原则,避免一切不必要得照射;对确实具有正当理由需要进行得医用X射线诊断检查,应在获取所需诊断信息得同时,把患者与受检者得受照剂量控制到可以合理达到得尽可能低水平。

核辐射防护装备标准

核辐射防护装备标准

核辐射防护装备标准近年来,核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发展方向。

然而,核能的利用也伴随着核辐射的风险。

为了保障核能产业的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制定和遵守核辐射防护装备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核辐射防护装备的相关标准,包括人员防护、物资防护和环境监控,旨在为核能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规范指导。

1. 人员防护人员防护是核辐射防护的首要任务。

核辐射对人体的辐射伤害是潜在的、不可逆的,因此,必须制定严格的人员防护标准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核电站人员防护标准应包括以下要点:1.1 辐射防护服辐射防护服是核电站工作人员的基本防护装备,其设计和使用应符合国际标准。

辐射防护服应具备辐射防护性能良好、舒适度高、易清洗等特点。

1.2 辐射监测设备核电站应配备辐射监测设备,并遵循国际通用的辐射监测标准,包括辐射计、剂量仪、辐射监测系统等。

这些设备应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准确可靠地监测辐射水平。

1.3 防护室设计核电站的防护室是保护工作人员免受核辐射的重要措施之一。

防护室的设计应符合国际标准,选用符合安全要求的材料,并配备通风系统、辐射监测设备等。

2. 物资防护在核能产业中,各种物质都可能受到核辐射的影响。

为了降低核辐射对物资的损害,制定物资防护标准是必要的。

2.1 辐射防护包装对于放射性物质的运输和储存,应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辐射防护包装。

包装材料应具有辐射防护性能,确保物质不会泄露或造成危害。

2.2 辐射防护材料核辐射防护材料是核能产业中重要的物资防护手段之一。

辐射防护材料应符合国际标准,能够有效吸收和阻挡辐射,确保工作环境和设备的安全。

2.3 辐射污染控制核辐射污染是核能产业中的常见问题。

为了防止核辐射污染的发生和扩散,应制定严格的辐射污染控制标准,包括辐射清洁区域的规划和建设,辐射污染物的处理和处置等。

3. 环境监控核能产业对环境的影响是全面的,因此必须进行全方位的环境监控,及时发现和评估核辐射对环境的影响。

GB-T11651-2008《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11651-2008《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个体防护装备选用的原则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选用个体防护装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903-2008 个体防护装备术语3 术语和定义GB/T 12903-200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个体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从业人员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所穿戴、配备和使用的各种护品的总称。

注:在生产作业场所穿戴、配备和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也称个体防护装备。

3.2防护性能protective properties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保护作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能力。

3.3有效防护最低指标minimum effective protection requirement个体防护装备所具有的最低防护能力。

3.4有效使用期effective duration到达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的使用时间。

3.5冒顶片帮roof fall rib spalling矿井、隧道、涵洞开挖、衬砌过程中因开挖或支护不当,造成顶部或侧壁大面积的垮塌。

注:工作面、侧壁坍塌称为片帮,顶部垮落称为冒顶,二者常同时发生。

3.6WBGT指数WBGT-index表示人体接触生产环境热强度的一个经验指数。

注:WBGT指数亦称为湿球黑球温度(℃),它采用了自然湿球温度、黑球温度和干球温度三种参数,并由式(1)、式(2)计箅而得。

室内作业:WBGT =0.7 tnw +0.3 tg ————(1)室外作业:WBGT =0.7 tnw +0.2 tg +0.1 ta ————(2)式中:tnw —自然湿球温度;tg —黑球温度;ta —干球温度4 作业类别4.1 按照工作环境中主要危险特征及工作条件特点分为39种作业类别,见表1。

小常识:什么是辐射?受辐射的安全剂量是多少?

小常识:什么是辐射?受辐射的安全剂量是多少?

小常识:什么是辐射?受辐射的安全剂量是多少?3月14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当地时间上午11点过后发生氢气爆炸。

据国家原子能机构网站介绍,人们在对辐射产生健康危害的机理进行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有效的辐射防护体系,并不断加以发展和完善。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辐射防护的三个原则是:实践的正当性,防护水平的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

国际基本安全标准规定公众受照射的个人剂量限值为每年1毫希,而受职业照射的个人剂量限值为每年20毫希。

NHK在通过节目宣传核辐射的相关信息。

通过专家解读,如果核辐射达到150毫西弗/小时,会导致健康男子不育。

如果男女遭受500毫西弗核辐射,会导致出血症、淋巴永久损害。

也就是说,超过100毫西弗的核辐射就已经对人体有永远损害了。

日本政府正全力应对这一危机。

什么是希沃特——有些绕口的标准译名在放射医学和人体辐射防护中,辐射剂量的单位有多种衡量模式和计量单位。

较为完整的衡量模式是“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

其国际标准单位是Sievert,标准译名为希沃特,也译为希伏特、西弗(台译),其得名于瑞典生物物理学家Rolf Maximilian Sievert,英文简记作Sv,中文简称为希,定义是每公斤(千克、kg)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J),为1希沃特。

希沃特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希沃特(mSv),1mSv=0.001Sv。

此外还有微希沃特(μSv),1μSv=0.001mSv。

不过,在此次新闻传播中,微希伏、毫希伏的叫法被大量运用。

我们也不得不从众。

衡量用单位辐射需要用微希伏/小时,或毫希伏/年等单位。

衡量辐射剂量对人伤害情况,需要用当地的每小时单位辐射乘以所处的时间。

此外还有一些老的计量单位,如伦琴等,虽其衡量模式不同,但如粗略简化的话也可直接换比如下:1伦琴/拉德(Rad)/雷姆(Rem)=10毫希,1戈瑞(Gray或Gy)=1希。

第三章 辐射防护的原则和标准

第三章 辐射防护的原则和标准

,保证减轻所有事故的放射性后果;
• 技术安全目标:采取所有合理可行的措施预防核电厂的事故和减轻 他们的后果,保证在核电厂设计中所考虑的所有可能的事故,包括
概率很低的事故,使其放射性后果很小并在规定限值之内;保证有
严重后果的事故的可能性极低。
1 辐射防护的目的

• •
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的发生;
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提供保护人类的适当的标准而不过分限制有益的引起 照射的实践。
第三章 辐射防护的原则和标准
《核安全公约》国家报告
核安全的总目标是:通过在核电厂建立和保持对辐射危 害有效防御,保护人员、社会和环境。核安全的总目标是由互
相关联的目标所支持的:
• 辐射防护目标:保证所有运行状态下核电厂内的照射和核电厂放射 性物质的计划排放保持在规定限值之内和合理可行尽量低(ALARA)
(1)“辐射对人体有危害,所以不应该进行任何与辐 射有关的工作”; (2)“在从事放射工作时,应该使剂量愈低愈好”; (3)“我们要采取适当措施,把剂量水平降低到使工 作人员所受剂量低于限值,就能保证绝对安全” 。
(ALARA: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
最优化示意图
代 价 ( 货 币 单 位 )
总代价
健康损害代价
防护代价
S0
集体剂量当量,人.Sv
2.3 个人剂量限值——
个人所受的照射须符合剂量限值,确保没有人需要接受不 能承受的辐射危害。
3
辐射防护标准
3.1 个人剂量当量限值(从业人员)

实现辐射防护目的的办法是:
① 为了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把剂量当量限值定在足 够低的水平上,以保证从业者在终生全部时间内受到

第四部分核辐射防护

第四部分核辐射防护

核辐射的生物效应及防护标准
直接效应
生物分子吸收能量 电离辐射
间接效应
水吸收能量
生物分子被激发电离
水分子被激发、电离
生物分子原初损伤
自由基
分子内、分子间能连发转移
与生物分子反应
生物分子自由基
继发反应
生物分子损伤
生殖细胞
体细胞
遗传效应
遗传变异 代谢损伤
细胞异常增殖
躯体效应
细胞死亡
急性效应
晚发性效应
个体死亡
en Dm 8.69 103 m D m f
为了方便计算,防护专家将不同吸收物质和光照能量情况下的f值 计算出来,列成表(见讲义表3-2)。
值得注意的是:f值在列表中所使用的单位!
各种能量的光子在几种介质中的f值(×103 )
光子能量 (Mev)
对放射性工作人员安全操作




① 从事开瓶、分装或任何一次新操作之前,要熟 悉说明书,弄清放射性物质的物理性质,以及操作的 注意事项。 ② 对难度大的操作,要做“空白实验”以熟练技术, 保证操作安全。 ③ 操作放射性物质时,必须严格控制放射性的污染。 操作时应在搪瓷盘等容易去污和控制污染的地方进行。 操作暂时完成时(如过夜,中午吃饭),样品须放入 屏蔽室。 ④ 放射性“三废”应按要求存放、处理。 ⑤ 操作时按照要求使用屏蔽设施及使用通风橱。 ⑥ 定期检查实验室的污染情况。
辐射防护标准
任一器官或组织所受的年剂量当量限值为,
对眼晶体:150mSv(15rem),其它单个器官和组织:500mSv(50rem)。
全身均匀照射时的年有效剂量当量
<50mSv(5rem)/年。

【精选】辐射剂量与防护概念

【精选】辐射剂量与防护概念

第一章电离辐射与辐射量电离:从一个原子、分子或其它束缚状态释放一个或多个电子的过程电离辐射:由能通过初级过程或次级过程引起电离的带电粒子或不带电粒子组成的,或者由它们混合组成的辐射;电离辐射场:电离辐射无论空间还是在介质内部通过,传播以至经由相互作用发生能量传递的整个空间范围辐射量:为了表征辐射源特征,描述辐射场性质,量度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程度及受照物质内部发生的辐射效应的量粒子通量:粒子数在单位时间的变化量单位:s-1定律:粒子注量等于单位体积内的径迹总长度能量注量:辐射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单位:J/s粒子注量:单位截面小球的粒子数单位:m-2能量注量:单位截面积小球的所有粒子能量之和单位:J*m-2谱分布:辐射场中某点的粒子注量存在着按粒子能量的谱分布角分布:辐射度:单位时间内某点空间位置处的辐射强度辐射剂量学量质量减弱系数: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因相互作用,粒子数减少的份额。

单位:m2kg-1质量能量转移系数: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因相互作用,其能量转移给带电粒子的份额。

单位:m2kg-1质量能量吸收系数: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其能量被物质吸收的份额。

相同点:都针对不带电粒子(X、 射线和中子)穿过物质时发生的物理现象而定义的;不同点:质量减弱系数( / ):描述物质中入射不带电粒子数目的减小,不涉及具体物理过程。

质量能量转移系数( tr/ ):描述不带电粒子穿过物质时,其能量转移给带电粒子数值。

只涉及带电粒子获得的能量,而不涉及这些能量是否被物质吸收。

质量能量吸收系数( en/ ):描述不带电粒子穿过物质时,不带电粒子被物质吸收的能量。

带电粒子:电子,重带电粒子(质子,重离子,alpha 粒子)相互作用:非弹性碰撞,辐射相互作用,弹性碰撞线碰撞阻止本领Scol:指一定能量的带电粒子子在指定物质中穿过单位长度路程时,由于电离激发过程所损失的能量单位:Jm-1+质量碰撞阻止本领S/ )col:指一定能量的带电粒子子在指定物质中穿过单位长度路程时,由于电离激发过程所损失的能量单位:Jm2kg-1辐射阻止本领:Srad:指一定能量的带电粒子子在指定物质中穿过单位长度路程时,由于轫致辐射过程所损失的能量单位:Jm-1+定限阻止本领(传能线密度LET):表征带电粒子在单位长度路径内沉积能量大小不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不带电粒子通过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把能量转移给次级带电粒子;第二阶段:次级带电粒子通过电离、激发等方式把转移来的能量大部分留在介质中;吸收剂量(D):同授与能( )相联系,单位质量受照物质中所吸收的平均辐射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辐射剂量与防护(内部教材)张丽娇编目录目录 (I)绪论 (1)第一章辐射的基础知识 (7)第一节物质结构 (7)1.1. 原子结构 (7)1.2. 射线与辐射 (10)第二节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 (16)2.1. 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 (16)2.2. 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 (17)2.3. 中子与物质相互作用 (19)第三节辐射防护中常用的物理量 (21)3.1. 描述辐射场的量 (21)3.2. 相互作用系数 (24)3.3. 辐射剂量学中使用的量 (29)3.4.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 (40)第二章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和防护标准 (47)第一节放射性来源 (48)1.1. 天然放射性 (48)1.2. 人工放射性 (50)第二节辐射的生物效应 (53)2.1. 基础知识 (53)2.2. 几种电离辐射的相对危害性 (56)2.3. 辐射的生物效应 (57)2.4. 影响辐射生物效应的因素 (61)第三节辐射防护的目的、原则和标准 (64)3.1. 辐射防护的目的 (64)3.2. 辐射防护原则 (65)3.3. 辐射防护标准 (66)第三章外照射的防护 (75)第一节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75)1.1. 时间防护 (76)1.2. 距离防护 (76)1.3. 屏蔽 (76)第二节X或Γ射线的外照射防护 (77)2.1. X、γ射线剂量计算 (77)2.2. X、γ射线在物质中的减弱规律 (83)2.3. X、γ射线的屏蔽计算 (88)2.4. 屏蔽X或γ射线的常用材料 (102)第三节Β射线的外照射防护 (103)3.1. β射线的剂量计算 (103)3.2. β射线的轫致辐射的剂量计算 (105)3.3. β射线的屏蔽计算 (107)第四节中子的外照射防护 (110)4.1. 中子的剂量计算 (110)4.2. 中子的屏蔽计算 (112)4.3. 屏蔽中子的常用材料 (117)第五节外照射防护中的几个特殊问题 (119)5.1. 屋顶厚度的计算 (119)5.2. 迷道和门窗问题 (122)5.3. 通风问题 (124)5.4. 安全连锁系统 (124)第四章内照射的防护 (127)第一节概述 (127)1.1. 内照射的特点 (127)4.2. 内、外照射防护的不同思路 (128)4.3. 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 (128)第二节内照射限值 (132)2.1. 次级限值 (132)2.2. 导出限值 (135)第三节内照射防护 (136)3.1. 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的分级、分区及其主要防护要求 (137)3.2. 个人防护措施 (141)第五章辐射防护监测 (143)第一节监测特点和分类 (143)第二节个人剂量监测 (144)2.1. 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 (144)2.2. 体内污染的个人剂量监测 (147)第三节工作场所监测 (149)3.1. 外照射监测 (149)3.2. 表面污染监测 (150)3.3. 空气污染监测 (152)第四节环境监测 (154)4.1. 本底调查 (155)4.2. 常规监测 (155)4.3. 应急监测 (156)4.4.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 (156)附表1 γ射线在某些元素和材料中的质量减弱系数、质量能量转移系数和质量能量吸收系数 (158)附表2 中子在某些物质中的比释动能因子 (161)附表3 各向同性γ点源的照射量积累因子 (165)附表4 各向同性点源γ射线减弱倍数所需的水屏蔽层厚度 (168)附表5 各向同性点源γ射线减弱倍数所需的混凝土屏蔽层厚度 (172)附表6 各向同性点源γ射线减弱倍数所需的铁屏蔽层厚度 (176)附表7 各向同性点源γ射线减弱倍数所需的铅屏蔽层厚度 (180)附表8 加速器X射线减弱倍数所需的混凝土屏蔽层厚度 (184)附图1~10 (186)绪论一、核科学技术的应用20世纪是一个科技成果丰硕的世纪,其伟大科技成果之一是人们打开了核科学技术利用的大门。

核技术的开发利用,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医学、科研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展示出广阔的前景。

1. 核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核电是核技术在工业上最大的应用,也是最重要的应用。

19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能量的需求也急剧上升,人类已经面临能源短缺的危机。

核电作为一种新的能源,是清洁的能源,也是安全的能源,近几十年得到迅速的发展。

目前,核电已经成为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在我国电力结构调整、保证国家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核技术在工业上的无损检验、厚度测量、密度测量、湿度测量等方面的应用已为大多数人熟知。

比如工业料位计,用于某些固态颗粒物料、绝缘材料、有毒物料、腐蚀性物料等不宜用其他常规方法确定物料面的测量;电容器纸、有机薄膜等工业用薄层材料,其厚度在10~100 g · m-2量级,射线吸收法是最常用的厚度测量方法;等等。

核技术在食品处理上有很大的应用。

射线对微生物的杀伤作用,早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它不但直接破坏微生物细胞核内的DNA,而且它所产生的活性粒子对细菌也有强烈的杀伤作用。

20世纪50年代就已开始用辐射来保藏肉类及其制品。

辐射技术还可用于抑制发芽,延长贮藏期,对保障市场供应,外销出口和减少经济损失,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子活化分析是核技术在工业上的又一应用。

中子活化分析是微量(10-4~10-9g)和超微量(<10-9g)元素分析的重要手段。

所谓中子活化,是指中子与靶物质作用时,核反应生成放射性核素,反应堆生产60Co 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活化分析,则是通过对活化核素发射射线强度和能谱的测量,定量给出被分析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辐射在高分子材料方面的应用也是核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之一。

辐射聚合与常用方法相比,辐射聚合所得的聚合体的纯度高,不存在引发剂、催化剂带入的杂质;聚合均匀,避免了聚合时的过热现象和不均匀反应;活化能力低,只有(8.36~33.44)×103J ·mol-1,可在低温下进行;聚合条件可以随辐射源和聚合系统的条件而广泛地变化,控制分子量分布比较容易;应用面广,不但可以用于单体的本体聚合、共聚合,而且也能用于复合材料的制备、涂料的固化等。

辐射在高分子材料方面的另一类应用,是辐射改性。

聚合物通过辐射改性,可以改进其亲水性、阻燃性、热稳定性、抗静电性、耐化学腐蚀性等。

2.核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辐射育种是核技术在农业领域的重要应用。

利用辐射照射,使种子或植株发生遗传变异,再经人工选种和培育,得到新的优良品种,这一过程就是辐射育种。

由于这种育种方法可以获得全新的优秀变异,可以缩短育种周期(与常规法相比)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估计,欧美各国通过辐射育出的新品种在200个以上。

我国辐射育出的新品种或新品系140多个,其中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纤维作物、果树、蔬菜、桑树等。

单就农业作物而言,主要作物推广总面积已超过一亿亩。

从经济效果看,辐射育种的投资少,受益却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电离辐射还可以导致昆虫不育,因而可用来防治农业害虫和环境害虫。

和药剂杀灭、释放天敌等常规方法相比,辐射不育效果持久,不污染环境,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3.核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随着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接受医疗照射的人数越来越多,比如放射性治疗、透视、拍片、荧光检查、CT检查、骨密度监测等。

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中的应用、医疗用品的消毒、中成药的灭菌等也是核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4.其他方面的应用核技术还可以用于地质勘探中找矿、考古学中确定化石年龄、水利工程中测定水中泥沙含量等方面。

二、辐射防护的目的和任务任何新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某些危害。

例如电的利用带来了触电的危险,汽车的利用也带来了车祸等。

核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无疑地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但由于各种射线对人体有损伤作用,它也给人类带来了某些直接的或潜在的危害。

人们总是发展和利用新的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并尽力避免和减少它们的有害方面。

辐射防护是人们在发展和利用电离辐射、放射性物质、及核能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895 年伦琴发现X射线后不久就发现了X射线对人体的损伤作用,如长期接受过X射线照射过的人,发生了皮肤炎症、毛发脱落、眼痛、白血球减少等症。

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镭以后,发现γ射线对人体也有类似的损伤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1908年前后,镭作为发光涂料用于表盘上,涂镭操作女工在工作中由于放射性物质的体内摄取或长期照射,导致骨组织恶性肿瘤的高发,这就引起了人们对辐射危害的重视。

之后有些国家的伦琴射线学会提出了对X射线的各种防护措施,例如,把X射线管装在衬铅的盒内对X射线进行屏蔽、接触X射线的人员穿含铅的橡皮围裙、戴铅玻璃眼罩等。

这就是早期的辐射防护。

后来随着反应堆和核武器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放射性核素,核能及放射性核素的应用日趋广泛,这就给辐射防护带来了一系列急待解决的问题,如辐射防护的标准、辐射的屏蔽、反应堆安全、环境污染、辐射的生物效应等等。

这些问题的提出与逐步解决,不仅促进了辐射防护的向前发展,而且促进了其他边缘学科,如放射生物学、放射医学、放射生态学等的发展。

辐射防护现已成为核科学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研究人类免受或少受各种射线危害的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它涉及到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学、辐射剂量学、核电子学、放射医学、放射生物学以及放射生态学等学科。

其基本任务是保护环境、保障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和一般居民的健康与安全、保护他们的后代、促进核科学事业的发展。

二十世纪60年代,核工业迅速发展。

当时,对于辐射诱发某种类型恶性病是否存在阈剂量,以及辐射在人身上引起恶性病的剂量与效应关系的本质还缺乏了解。

ICRP(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为了适应核工业和核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于1965年发表了第9号报告。

他们出于安全的考虑,假定在剂量与效应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而且剂量的作用是积累的。

在这个基础上提出辐射防护的目的是防止急性辐射效应,并将晚期效应的危险限制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

随着对辐射效应的了解和深入,ICRP于1977年发表了第26号出版物,指出辐射的生物效应可分为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非随机性效应),辐射防护的目的在于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并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概率,使之达到认为可以被接受的水平。

核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利用的历史证明,只要人们重视辐射防护,采取科学的管理及有效的防护措施,核能的安全利用是有保障的。

三、辐射防护的主要内容辐射防护的主要内容包括辐射剂量学、防护标准、辐射防护监测方法、防护技术、防护评价及辐射防护的管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