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理论与实践(黄国庆)
《心脑肺复苏》课件
3 降低后遗症风险
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减 少患者复苏后的神经系统 损伤。
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1
求救和叫急
2
立即向急救人员求助和叫急,确保得到
专业的帮助。
3
检查安全
确保自身和患者周围的安全,迅速判断 意识和呼吸是否存在。
开始按压
在重点区域进行胸外按压,保持合理的 速度和力度,并配合人工呼吸。
急诊心电图的识别及处理原则
分析心电图
仔细分析心电图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心律。
判断分析有效性
确认心电图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干扰和误判。
处理异常心电图
根据异常结果采取适当的处理和干预,确保患 者的安全。
记录和报告
将心电图结果记录并及时报告,方便后续医疗 决策。
临床心脏骤停的处理流程
评估患者状况
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是否 为心脏骤停,采取相应措施。
心脑肺复苏的实践操作演示
演示环境准备
确保演示环境安全并具备进 行实践操作的条件。
示范正确操作
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示范, 包括按压、人工呼吸等。
学员跟随练习
让学员进行跟随练习,加深 对心脑肺复苏操作的理解。
进行心肺复苏
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操作,维持血 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应用除颤器
如果情况适用,使用除颤器对心 脏进行电击。
转运至重症监护室
及时转运患者至重症监护室,继 续治疗和观察。
突发性死亡的处理
1
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2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立即开始心
肺复苏操作。
3
等待进一步治疗
4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进行更进一步的治 疗和转运。
新书预告:《心肺脑复苏》(第二版)
新书预告:《心肺脑复苏》(第二版)
无
【期刊名称】《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7(004)005
【摘要】由王一镗、沈洪教授主编的《心肺脑复苏》(第二版)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部全面介绍心肺脑复苏的学术专著,此次为第二版,由两代著名学者与多位知名专家共同合作著成。
内容主要包括现场心肺复苏、脑复苏、围心搏骤停期的各种处置和复苏过程的多种辅助措施,温故人类心肺复苏发展的历史,融合《心脏紧急救治和心肺复苏国际指南2000》和《AHA心脏紧急救治和心肺复苏指南2005》的最新精神,
【总页数】1页(P2023)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05.974
【相关文献】
1.新书预告:《心肺脑复苏》(第二版) [J], 无
2.新书预告——《建筑工程设计编制深度实例范本——建筑电气》(第二版)出版发行 [J], 孙成群
3.新书预告——《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设计典型实例》(第二版) [J], 徐兆峰
4.新书(代谢综合征第2版)预告 [J],
5.新书预告:《临床肺科手册》新一版将问世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几个问题
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几个问题
黄敬孚
【期刊名称】《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年(卷),期】2003(010)001
【摘要】@@ 任何原因导致心脏骤停进行心肺复苏初步成功后,每一个患儿都面临着脑复苏的问题.心脏停搏时间长,缺氧性脑损伤就严重,缺氧及再灌注后的损伤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每一个心肺复苏初步成功后的患儿都应该进行积极的、正确的脑复苏.
【总页数】2页(P51-52)
【作者】黄敬孚
【作者单位】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30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0.597
【相关文献】
1.心肺复苏后脑复苏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J], 李惠军
2.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在心肺脑复苏后脑复苏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J], 毛克江;周立新;邹毅成;温伟标
3.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水平和血乳酸水平检测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脑复苏期间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J], 王香
4.一例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护理体会 [J], 严德香;袁中荣;罗四维;徐中梅
5.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兔脑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及脑复苏的影响 [J], 祝雅;赵晖;董莲莲;金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脏心肺脑复苏》课件
心脏复苏的注意事项
-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前,确保患者没有湿润的条件 - 根据AED指示进行电除颤 - 保持持续的心肺复苏直到专业医护人员到场
脑复苏
脑复苏是心脏心肺脑复苏的重要环节,通过快速采取措施,提供脑部血液循 环和氧气供应。
脑复苏的步骤
1. 快速识别症状和体征 2. 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帮助 3. 维持循环和呼吸:尽可能保持患者体位舒适且气道自由 4. 确保氧气供应:使用面罩、呼吸囊等设备 5. 尽早就医并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脑复苏的注意事项
- 快速识别脑部缺氧的迹象 - 尽早寻求急救并确保氧气供应 - 根据病情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常见问题解答
## CPR是否会对胸部造成损伤 胸部按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胸部损伤,但CPR的益处通常远大于损伤。 ## 心脏停止跳动后可以进行复苏吗 是的,即使心脏停止跳动,及时的心肺复苏和心脏复苏仍然可以挽救生命。 ## 复苏后患者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复苏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及时就医并遵循医嘱进行进一步治疗和康复。
结论
心脏心肺脑复苏对于抢救心脏骤停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准备和采取预防措施, 学会正确施行心肺脑复苏,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
《心脏心肺脑复苏》PPT 课件
心脏心肺脑复苏是一项急救技术,用于抢救心脏骤停的病患。本课程将介绍 心肺脑复苏的重要性、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的解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什么是心脏心肺脑复苏
心脏心肺脑复苏是一种急救技术,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包括心肺复苏和心 脏复苏,抢救心脏停跳的患者。
为什么需要心脏心肺脑复苏
心脏心肺脑复苏可以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提供急救,维持身体的血液循环 和氧气供应,从而提高生存率。
谁需要接受心脏心肺脑复苏
心肺脑复苏专业知识宣教
第二节 初级复苏或基础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BLS)
操作:立即CPR→电击除颤→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道→肾上腺素等→顽固性室颤、胺碘酮→除颤→肾上腺素→利多卡因1~1.5mg/kg·min iv,除颤能量选择360J。双相位式除颤仪150J相当于单相位360J旳效力
第三节 二级复苏或高级生命支持 (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ACLS)
心肺脑复苏专业知识宣教
第一节 概论
当代心肺复苏术创建于1960年。 1956年首次记载体外除颤仪旳应用。 1958年证明和确立了口对口人工呼吸旳有效性和措施。 1960年,Kouwenhoven等公布了胸外心脏按压是恢复心搏骤停病人循环旳有效措施。
第一节 概论
心肺复苏目旳:预防忽然、意外旳死亡,而不是延长无意义旳生命,复苏旳成功最终必须到达恢复智能,复苏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神经功能旳恢复。 1984年,美国心脏学会就提出复苏全过程为:心肺脑复苏(CPCR)。
第三节 二级复苏或高级生命支持 (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ACLS)
一、2023年心肺复苏国际指南将CPR程序分为基本ABCD评估(primary ABCD survey)和高级ABCD评估(secondary ABCD survey)。
黄培志心肺复苏教案
黄培志-心肺复苏教案第一章:心肺复苏基本概念1.1 介绍心肺复苏(CPR)的定义和重要性1.2 解释心脏骤停的原因和表现1.3 阐述心肺复苏的目的和原则1.4 介绍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第二章:评估现场安全2.1 指导学生如何评估现场安全2.2 强调在开始心肺复苏前确保自身安全的重要性2.3 介绍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基本步骤第三章:胸外按压3.1 教授正确的胸外按压位置和手法3.2 强调按压的深度和频率3.3 解释胸外按压的重要性3.4 练习胸外按压的技巧和熟练度第四章:开放气道4.1 介绍开放气道的几种方法4.2 强调开放气道的重要性4.3 教授正确的开放气道手法4.4 练习开放气道的技巧和熟练度第五章:人工呼吸5.1 介绍人工呼吸的方法和技巧5.2 强调人工呼吸的频率和潮气量5.3 教授正确的人工呼吸手法5.4 练习人工呼吸的技巧和熟练度第六章:儿童心肺复苏6.1 介绍儿童心肺复苏的差异性6.2 解释儿童心脏骤停的原因和表现6.3 阐述儿童心肺复苏的原则和步骤6.4 教授儿童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正确手法第七章:婴儿心肺复苏7.1 介绍婴儿心肺复苏的特殊性7.2 解释婴儿心脏骤停的原因和表现7.3 阐述婴儿心肺复苏的原则和步骤7.4 教授婴儿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正确手法第八章:心肺复苏的高级技巧8.1 介绍高级心肺复苏技巧,如使用气道设备8.2 解释高级心肺复苏技巧在特定情况下的应用8.3 阐述高级心肺复苏技巧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8.4 练习高级心肺复苏技巧的熟练度第九章:心肺复苏的综合演练9.1 设计心肺复苏的综合演练场景9.2 强调演练的重要性以及模拟真实情况的必要性9.3 指导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的综合演练9.4 分析演练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和指导第十章:心肺复苏的持续学习和认证10.1 强调心肺复苏技能需要持续学习和实践以保持熟练度10.2 介绍心肺复苏的认证机构和课程10.3 阐述如何获取和维持心肺复苏的专业认证10.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心肺复苏的持续学习和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心肺复苏基本概念补充和说明:需要明确心肺复苏的目标是恢复心脏跳动和呼吸功能,原则是尽快行动,操作步骤包括评估现场安全、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等。
心肺脑复苏(CPCR)
心肺脑复苏(CPCR)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心肺脑复苏(CPCR)•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心跳停止意味着死亡的来临或临床死亡(clinical death)的开始,近代医学认为,因急性原因所致的临床死亡在一定条件下是可逆的。
为使心跳、呼吸恢复的抢救措施称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由于脑神经最不耐受缺氧,所以心肺复苏的根本目的是脑复苏。
仅有呼吸、心跳而无脑功能的的人(即所谓的植物人)对家庭和社会都是十分沉重的负担,目前已把心肺复苏扩大为心脑肺复苏(CPCR )。
第一节心跳骤停的原因、类型和诊断•心跳骤停(Cardiac arrest)是指原来并无严重器质性病变的心脏因一过性的急性原因而突然中止博血而致的呼吸和循环停顿的临床死亡状态。
临床上又称为循环骤停。
因其发生十分突然,而且往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是临床上极为紧急的情况。
如不能得到极为有效的复苏,即意味着临床死亡的开始。
所以必须迅速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以恢复循环呼吸功能,临床上称为心肺复苏(CPR)。
•凡原有严重心脏病或其他治疗乏术的慢性病晚期发生的心跳停止均不属此范畴,也非CPCR的对象。
一、心跳骤停的原因•引起心跳骤停原因好多,可大致分为心脏本身和外来因素。
凡是能导致心博出量减少、冠状血流下降、心率失常、气道阻塞、心肺功能衰竭的各种因素均可引起心跳骤停。
•1、心脏器质性病变:心肌病变、机体内环境的异常变化、过度使用抑制心肌收缩的药物等均可导致心跳骤停。
如冠心病、心肌更塞、急性心机炎等;•2、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改变:如大量失血、循环量严重不足、休克、椎管内麻醉平面过广、应用过量的血管扩张药、、血压骤降等;使用抑制心肌收缩力或降低周围血管阻力的麻醉药或麻醉方法、骤然改变体位诱发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改变是麻醉中心跳骤停的常见原因。
心肺脑复苏教学大纲
心肺脑复苏教学大纲(72学时)前言心肺脑复苏学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现场心肺复苏、脑复苏、围心搏骤停期的各种处置和复苏过程的多种辅助措施等。
本教材融合了《心脏紧急救治和心肺复苏国际指南2000》和《AHA心脏紧急救治和心肺复苏指南2005》的最新精神,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内容新颖,理论与实践并重。
本大纲以心肺脑复苏学为主,对象是本科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急诊方向)学生,教材为王一镗主编的现代医学实用技术系列《心肺脑复苏》第二版,内容分绪论、心肺复苏技术、心搏骤停与相关性疾病、心肺复苏药物及给药途径、心肺复苏后并发症、复苏后器官功能监测六大部分。
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求采用多媒体上课,图文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心肺脑复苏临床表现、抢救流程、基本技术及其并发症、复苏后器官功能监测的认识与理解,引导学生结合临床独立思考,提高其临床思维、分析与综合能力。
本大纲总学时为72,课堂教学48学时,见习课为24学时。
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心肺复苏的历史及现状。
2.掌握心肺复苏三步骤ABCD四步法。
3.熟悉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新要点。
4.了解急诊医学的重要性及特点。
二、计划学时数:学时3三、教学内容:1. 学习心肺复苏的历史及现状。
2. 学习心肺复苏三步骤ABCD四步法。
3. 学习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新要点。
4. 学习急诊医学的重要性及特点。
思考题:1、简要叙述《AHA心脏紧急救治和心肺复苏指南2005》有什么新的特点?2、心肺复苏三步骤ABCD四步法具体内容为什么?第二章心搏呼吸骤停的原因、病理生理、诊断和猝死流行病学第一节心搏呼吸骤停的原因和病理生理第二节心脏呼吸停搏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心搏骤停、心源性猝死的定义。
2.熟悉心搏呼吸骤停的病因.3.熟悉心搏骤停后各个系统的病理生理改变。
4.掌握心脏呼吸骤停的临床表现5.掌握心脏呼吸骤停的诊断要点。
心肺脑复苏(急诊医学)
心肺脑复苏需要持续进行,同时要保证复苏的质量,包括正确的 操作方法、合适的力度和频率等。
05
心肺脑复苏的培训与教育
心肺脑复苏的培训
基础培训
包括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除颤的 技能训练,以及针对不同年龄段 和人群的培训,如儿童和青少年 、老年人、专业急救人员等。
进阶培训
针对更高级的心肺脑复苏技能进 行培训,包括高级心脏生命支持 、院前急救、急性疾病处理等方 面。
THANK YOU.
2023
心肺脑复苏(急诊医学)
contents
目录
• 心肺脑复苏概述 • 心脏骤停的识别与判断 • 心肺脑复苏技术 • 心肺脑复苏的疗效及评估 • 心肺脑复苏的培训与教育 • 心肺脑复苏的研究方向与前景
01
心肺脑复苏概述
心肺脑复苏定义
心肺脑复苏是一种针对心脏骤停患者采取的紧急治疗措施, 通过人工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促进大脑血液供应,以保护 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
人工心肺复苏
操作简便
无需特殊器材,徒手操作即可
效果显著
可有效改善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 率
实施及时
早期实施可挽救更多生命
自动体外心肺复苏
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ED)
配备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的设备,可自动分析心脏骤停原因并提示操作方法
心肺复苏与除颤联合
在心脏骤停患者中,心肺复苏与除颤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生存率
培训周期
定期进行心肺脑复苏的复习和考 核,以确保技能得到保持和更新 。
心肺脑复苏的教育推广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心肺脑复苏的宣传和教育,如 公益广告、媒体报道、社交媒体等。
教材编写
组织专家编写高质量的心肺脑复苏教材,提高教 育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心肺脑复苏脑缺血损伤与脑复苏
对疼痛的反 应
4
患者早期 可出现去 大脑强直
第二章 心肺脑复苏 :黄子通 沈 洪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四十五分。
? 认知功能丧失,无意识活动
植
? 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
物
状
? 有睡眠 -醒觉周期
态
? 不能理解和表达语言
诊
? 能自动睁眼或刺激下睁眼
断
? 可有无目的性眼球跟踪运动
一、病理生理机制
1
脑血流及
代谢异常
2
脑水肿
细胞性水肿
血管源性水肿
3
神经细胞损伤
能量代谢障碍
第二章 心肺脑复苏 :黄子通 沈 洪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四十五分。
二、临床特点及诊断
1
发生心脏
停搏即表
现意识丧 失
2
复苏后意识 未恢复患者
大多将数持 续都 1周左右 处于昏迷状
态பைடு நூலகம்
3
患者开始出
现睁眼(若
? 丘脑下部及脑干功能基本保存
第二章 心肺脑复苏 :黄子通 沈 洪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四十五分。
三、脑复苏治疗
? 尽快恢复自主循环 ? 低灌注和缺氧的处理
? 体温调节 ? 血糖控制 ? 抗癫痫 ? 其他治疗
第二章 心肺脑复苏 :黄子通 沈 洪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四十五分。
谢谢
第二章
心肺脑复苏 :黄子通 沈 洪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四十五分。
脑复苏( cerebral resuscitation )
是指以减轻心脏骤停后全脑缺血损伤,保护神
经功能为目标的救治措施
心肺脑复苏的理论与实践
人工循环(Circulation,C)
胸外心脏按压的要点: 患者的体位 按压部位的确定 抢救者的姿势和力量的使用 按压的深度和方法 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配合:15:2
人工循环(Circulation,C)
心脏按压有效的指标: 1. 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60mmHg 2. 患者面色、口唇、甲床、皮肤等色泽转红 3. 散大的瞳孔再度缩小 4. 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
CPCR研究进展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学的发展 机械胸外心脏按压 主动放松按压法 间断腹部按压 急症心肺转流 高频CPR CPR背心 抗休克裤
国际复苏指南2000
人工呼吸潮气量 非医务人员判断病人心跳停搏不要求摸颈动脉搏
动 成人胸外心脏按压频率为100次/分 无论单人或双人CPR时,按压次数与人工呼吸之
周围静脉通道 方便、不需中断心脏按压、并发症少,
但药物峰值低,循环时间较长,应采用 “弹丸式”推注 中央静脉通道
药物作用其效快,可作血流动力学监测
复苏药物
复苏药物的分级: Ⅰ级—肯定有指征,有助,较安全 Ⅱa级—可用,有效证据多 Ⅱb级—疗效不肯定,无害 Ⅲ—无应用指征,可能有害
复苏药物
肾上腺素(Adrenaline)
供氧
氧浓度(Fi02)的计算: Fi02(%)=21+4×氧流量(L/min)
供氧方法: # 鼻导管 # 鼻咽插管 # 面罩 # 气管内直接给氧 心肺复苏早期建议给100%纯氧,以后根据
患者情况选择低浓度Fi0225~30%,中浓度 Fi0235~55%和高浓度Fi0260%以上
建立静脉通道
首先着眼点是BLS和电除颤,在此基础上 建立静脉通道并给予复苏药物
曲线 心肌电-机械分离:呈规则或不规则、极缓
心肺复苏 抢救 书籍
心肺复苏抢救书籍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是一种应用于突发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技术。
它通过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手段,维持和恢复心肺功能,以尽可能多地提供氧气和有氧代谢产物到达各个组织细胞,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
下面将探讨一些与心肺复苏相关的书籍参考内容。
1.《现代心肺复苏指南(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 美国心脏协会这本书是美国心脏协会颁发的权威指南,涵盖了最新的心肺复苏科学,包括急诊心脏护理、支持生命等。
它提供了实践指导和临床救治建议,如如何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简称AED)等。
通过阅读这本指南,读者可以了解到全新的心肺复苏技术和理念。
2.《心肺复苏技术与应用》 - 张绍俊这本书是一本常用的心肺复苏技术指南,作者是心脏病学领域的专家。
它详细介绍了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操作技巧,包括正确位置、力量和频率等。
同时,它还涵盖了AED的使用和自动胸外按压装置等新技术的应用。
这本书适合医护人员和普通民众阅读,可以帮助他们正确掌握心肺复苏技术。
3.《心肺复苏基础与常规护理》 - 张锦船等这本书主要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生和相关医务人员,介绍了心肺复苏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
它涵盖了心脏骤停的各种原因及其诊断方法,以及心肺复苏的急救流程和操作步骤。
此外,该书还强调了团队合作和领导力在心肺复苏中的重要性,教授如何有效地组织急救小组来提高抢救成功率。
4.《现代急诊医学(Tintinalli’s Emergency Medicine)》 - 美国急诊医学权威这本书是急诊医学领域的经典教材,其中也涵盖了关于心肺复苏的内容。
《心肺脑复苏薛张纲》课件
开放气道后应保持患者头、颈、躯干在同一轴面上,以避免气道受压或 扭曲。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通过口对口或使用呼吸面 罩等方式,向患者肺部吹入空气,以 人工方式产生呼吸作用。
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应尽量减少按压 胸部的时间,以避免影响心肺复苏的 效果。
低温可以降低脑组织的代谢率,减少氧耗和能量消耗,减缓脑水肿的发展,降低颅内压, 改善脑血流灌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低温治疗实施方法
低温治疗可以通过体表降温、体内降温和体外循环降温等方法实施。体表降温可以通过冰 敷、冷敷等方式实现,体内降温可以通过血管内降温技术实现,体外循环降温则需要在手 术室进行。
现场急救包括检查患者意识、呼 吸和脉搏,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术(CPR)。
在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到场之前,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术可以显著提
高患者的生存率。
医院内急救
医院内急救是心肺脑复苏的重 要环节,目的是进一步稳定患 者的生命体征。
医院内急救包括高级生命支持 (ALS),如电除颤、药物治 疗等。
医院内急救还需要对患者的病 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
高压氧治疗实施方法
高压氧治疗需要在高压氧舱内进行。患者需要穿戴特制的 压力服和氧气面罩,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高压氧舱设备, 控制压力和氧气浓度。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如 防止气压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04
心肺脑复苏的实践应用
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是心肺脑复苏的第一步 ,目的是尽快恢复患者的自主心
跳和呼吸。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定义
药物治疗是通过药物的作用,改善脑组织的代谢和功能,减轻脑水肿和颅内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心肺脑复苏的临床指南和实验研究
研究心肺脑复苏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如医疗责任、赔偿机制等,以及如何保障 医护人员的权益和患者的权益。
05
心肺脑复苏的实践应
用
心肺脑复苏的培训与教育
培训内容
心肺脑复苏的基本理论、技能操作、急救流程 等。
培训对象
医护人员、急救员、志愿者等。
培训方式
理论授课、模拟演练、实战操作等。
心肺脑复苏的现场实施
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确保施救者与患者安全,避免二次伤 害。
识别心脏骤停
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呼吸、脉搏等 生命体征。
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拨打急救电话,请求医疗援助。
实施心肺脑复苏
按照指南要求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 吸等操作。
心肺脑复苏的远程医疗支持
远程指导
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远程指导现场施救者进行心 肺脑复苏。
成功率。
心肺脑复苏的实验研
03
究
动物模型研究
动物模型是研究心肺脑复苏的重要手 段,通过模拟人类心肺脑复苏过程, 观察不同干预措施对动物生存率、器 官功能和脑复苏的影响。
动物实验的结果对于心肺脑复苏的机 制研究和治疗方法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常用的动物模型包括猪、兔、鼠等, 这些动物具有与人类相似的生理特征, 能够较好地模拟人类心肺脑复苏的情 况。
避免中断
心肺脑复苏过程中应避免中断,持续进行直 到专业人员到达。
心肺脑复苏的成功因素
早期开始
早期开始心肺脑复苏可以提高 复苏成功率。
正确操作
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技巧可以提 高复苏成功率。
持续进行
持续进行心肺脑复苏可以保持 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为患者 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
心肺脑复苏护理与心肺复苏护理在心搏骤停急救中的效果对比研究
心肺脑复苏护理与心肺复苏护理在心搏骤停急救中的效果对比
研究
韦余艳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6(032)035
【摘要】目的:研究心肺脑复苏护理与心肺复苏护理在心脏骤停急救中的效果.方法:对100例急救患者给予气囊-面罩通气心肺复苏法作为对照组,对100例急救患者给予心肺脑复苏护理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两种心肺复苏护理方式抢救成功率以及抢救成功后不同时间的GC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抢救成功后不同时间的GC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心肺脑复苏护理与传统气囊-面罩通气心肺复苏法相比较抢救成功率更高,患者症状恢复更快.
【总页数】2页(P162-163)
【作者】韦余艳
【作者单位】222100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成人心肺脑复苏护理进展 [J], 童小梨
2.心肺脑复苏护理与心肺复苏护理在心搏骤停急救中r应用效果的比较研究 [J], 周雅静
3.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在急诊心肺脑复苏抢救中的\r应用效果探讨 [J], 张瀛
4.心肺脑复苏护理与心肺复苏护理在心搏骤停急救中的作用 [J], 邱益妹; 吴素平;
赵青青; 陈苗妙
5.心肺复苏护理配合对大面积心肌梗死并发心脏骤停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J], 张珍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学专题心肺脑复苏ppt29557
放置 复苏体位 (fàngzhì)
仰卧位,禁俯 卧;需垫板, 禁抬头;头颈 胸,呈直 (tóujǐng) 线
松解衣领、裤 带
第十九页,共七十一页。
第二十页,共七十一页。
保持 呼吸道通畅 (bǎochí)
是初期复苏首要措施,也是判断呼吸和人 工呼吸的先决条件
包括(bāokuò)开放气道和清除异物
背景知识 呼吸复苏相对于心脏复苏次要 (常见、残留、附带、人文)
第二十七页,共七十一页。
其他人工呼吸 方法 (réngōnghūxī)
口对鼻人工呼吸 口对通气防护装置呼吸 口对气管(qìguǎn)套管/插管呼吸 球囊面罩通气 环状软骨压迫法 仰压式人工呼吸 俯压式人工呼吸
第二十八页,共七十一页。
第四页,共七十一页。
心肺(xīn fèi)复苏普及的必要性
第五页,共七十一页。
心跳、呼吸(hūxī)骤停的原因
意外事故 全球350万/年,6%
心、脑血管疾病 美国(měi ɡuó)33万/年
麻醉意外 严重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药物中毒或过敏反应
第六页,共七十一页。
心搏(xīn bó)骤停的类型
进一步呼吸(hūxī)支持
呼吸器 球囊面罩(miànzhào)通气 多功能呼吸器
辅助气道 口咽通气道 鼻咽通气道
高级气道支持 食管气管导管 喉罩气道 气管内导管
吸引装置
第四十三页,共七十一页。
后期复苏 持续生命支持(Prolonged Life Support, PLS)
复苏后治疗(Post-resuscitation treatment, PRT) 脑复苏及防治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第十二页,共七十一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PCR的历史
体外电除颤(1956年,Zoll) R波同步电复律技术(1961年,Lown)
现代心肺复苏
口对口人工呼吸(1958年,Peter Safar)
胸外心脏按压(1960年,Kowenhoven)
心肺脑复苏的三个阶段
基础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BLS
高级生命支持 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ACLS 延续生命支持 Prolong life support,PLS
指各种原因所致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其典型 临床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和 呼吸停止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
是指未能预料的于突发心脏症状1-6小时内,发生 心脏原因导致的死亡
基本概念
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
非专业人员的BLS
医务人员BLS
心脏骤停患者可能会出现短时间癫痫发作或濒死 喘息,导致施救者无法分辨,故调度员应经过专 门培训以识别心脏骤停 调度员应指示未经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为心脏骤 停患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 医务人员在检查反应时应快速检查是否没有呼吸 或仅仅是喘息),然后启动急救系统并找到AED
从 A-B-C 更改为 C-A-B
A-B-C 程序:在施救者开放气道、进行口对口人
工呼吸、寻找防护装臵或者装配通气设备的过程 中,胸外按压往往被延误
C-A-B 程序:可以尽快开始胸外按压,同时能尽
量缩短通气延误时间
“高质量心肺复苏”的要点
无论成人、儿童、婴儿,按压速率均为每分钟 至少 100 次 成人按压幅度为至少 5 厘米;婴儿和儿童的按 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 约为 4厘米,儿童大约为5厘米)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1.
原始的心肺复苏
西方医学有记载的心肺复苏方法大约在800年前
原始的复苏方法有:加热法、鞭打法、风箱法、 滚筒法、马背颠簸法、全身降温法…… 我国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描述了心肺 复苏方法
CPCR的历史
1543年,Vesalius—间歇性正压人工通气 1771年,Tossach—口对口人工呼吸 1878年,Boechm—开胸式心脏按摩 1899年,Prevost—体内除颤术 1911年,kuhn —气管插管术 1946年,Guvitch—直流电除颤术
基本概念
CPCR是与人体生理、病理、解剖 、药理等多门基 础学科及临床学科密切相关的专业技术 迄今,我们对心脏呼吸骤停的理解仍处于“初级 阶段”
基本概念
虽然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相对容易,但脑复苏成 功的比例很小,神经系统致残率高 整体上,CPCR的成功率仍很低,其效果远未令人 满意
CPCR的历史
该过程包括对相关文献进行有组织的证据评估、 分析和分类,还包括对可能的利益冲突进行严格 的申报和管理
2010心肺复苏指南
证据评估过程包括:由来自 29 个国家的 356 名 复苏专家,通过会议、电话和在线研讨会对复苏 研究进行为期 36 个月的分析、讨论和探讨 专家们制作了包括 277 个复苏和心血管急救主题 的 411 份科学证据总结
评估环境安全性
对施救者的危险 确保自身安全 其他人员安全
反应性评估
拍/摇双肩 分别对双耳呼叫: “喂,你怎么啦?” (同时判断呼吸)
呼 救
复苏体位
体位:仰卧于坚硬的平面,双手放于身体两 侧 移动:俯卧或其他体位,搬动时保持头、肩 与躯干作为一个整体移动,不能扭曲 身体;保持头、颈与躯干于同一水平
CPCR的历史
2. 现代心肺脑复苏
Peter Safar(1958年)重新描述口对口人工呼吸 Kouwenhoven(1960年)发明胸外心脏按压 Zoll(1956年)发明体外电除颤
1960年,Peter Safar将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 压组合为心肺复苏术,后来与电除颤共同形成现 代心肺复苏的三大要素
“高质量心肺复苏”的要点
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单人施救者的 按压-通气比率建议值仍为30:2 实施高级气道管理(气管插管)后,胸外按压 (速 率为每分钟至少100 次)不必与呼吸同步,而是以每 分钟约8-10次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
旧的成人生存链(2005)
新的成人生存链(2010)
1. 2. 3. 4. 5. 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 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 快速除颤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新的成人生存链(Chain of survival)
即刻识别 与呼救
早期复苏
快速除颤
有效的 ACLS
心脏骤停后 综合处理
单纯胸外心脏按压
2010指南新增内容 如果旁观者未经过心肺复苏培训,应进行 HandsOnly™(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即为突然倒下 的成人患者仅进行胸外按压,在胸部中央“用力快速 按压”,或者按照急救调度员的指示操作
如果旁观者经过培训,有能力进行人工呼吸,则按照 30 :2 的比率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
单纯胸外心脏按压
从 A-B-C 更改为 C-A-B
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没有由任何目击者进行 心肺复苏有多种原因,其中之一是 A-B-C 程序 该程序的A和B(开放气道并进行人工呼吸)是目 击者认为很困难的步骤,尤其是B 如果急救的顺序为先进行胸外按压,即C-A-B,会 鼓励更多目击者尽早开始实施心肺复苏
从 A-B-C 更改为 C-A-B
从 A-B-C 更改为 C-A-B
理由:
绝大多数心脏骤停发生在成人身上,而在各年龄 段的患者中,心脏骤停最高存活率均为有目击者 的心脏骤停,且初始心律多为心室颤动 (VF) 或 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VT)
在这些患者中,基础生命支持的关键操作是 胸外按压 早期除颤
非专业人员的BLS
理由:
按压主要是通过增加胸廓内压力和直接压迫心脏 产生血流
如果给出多个建议的幅度,可能会导致理解困难, 所以只给一个建议的按压幅度
非专业人员的BLS
对院外成人心脏骤停的研究表明,如果有旁观者 尝试进行胸外按压,比较不进行胸外按压,可以 提高存活率
胸外按压可以为心脏和大脑提供重要血流
BLS
从 A-B-C 更改为 C-A-B
新指南将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 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 A-B-C(开放气道、人 工呼吸、胸外按压)更改为 C-A-B(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程序的这一根本性更改将需要对所有曾学习 过心肺复苏的人员重新进行培训,但专家一致认为付 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心肺脑复苏的理论与实践
—来自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信息 黄国庆 湘雅医院急诊科
内容提要
基本概念 基础生命支持 高级生命支持 脑复苏 复苏后综合征 特殊情况的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救治的共识与争议 心肺复苏培训
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 SCA)是
是抢救心脏骤停和心源性猝死最基本的医疗技术 和方法,包括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心脏按 压、电除颤以及药物治疗等,目的是使患者恢复 自主循环(recovery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 自主呼吸 大脑功能
心脏骤停的4种心电图类型
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 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pulseless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T) 心室静止(ventricular asystole) 无脉电活动(pulseless electric activity, PEA)
基本概念
199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正式提出“生存链”的概 念 1998年提出早期应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2000年8月15日颁布了《2000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 管急救指南》;此后,于2005年和2010年作了修 订
2010心肺复苏指南
《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基于对复苏文献资料的大量研究,由数百名国际 复苏专家和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委员会及专 业分会进行深入探讨和讨论后编写
肺栓塞 thrombosis
lungs
电解质升高/降低
hypo/hyper electrolytes
心脏栓塞
thrombosis heart
低血糖/高血糖 hypo/hyperglycemia 酸碱失衡hydrogenion
心包填塞
de cardiac
药物过量 tablets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5 年后发表的研究表明: (1) 虽然实施《2005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 指南》后心肺复苏质量已提高且存活率已上升, 但胸外按压的质量仍然需要提高 (2) 各个急救系统 (EMS) 中的院外心脏骤停 患者存活率相差较大 (3) 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均未由任何旁 观者对其实施心肺复苏
理由:
单纯胸外按压(仅按压)对于未经培训的施救者更容 易实施,而且便于调度员通过电话进行指导 有研究显示,对于心脏病因导致的心脏骤停,单纯胸 外按压心肺复苏与同时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心肺复 苏比较,存活率相近 除非患者为窒息性骤停(例如儿童异物梗阻、老人呛 咳、溺水),否则更强调给予单纯胸外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