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方镇年表(一)
五代十国简介
五代十国简介展开全文五代十国(907年~960年)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891年~979年)的合称,也指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之间的历史时期。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960年,赵匡胤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合称十国。
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基本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简介五代十国(公元907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本时期包括五代(公元907年-960年)与十国(公元891年-979年)等众多割据政权。
五代十国本质上是唐朝藩镇割据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续。
唐末黄巢起义后,藩镇割据形势更甚,部分实力雄厚的藩镇先后被封为王,所建立的封国实际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国。
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其中地处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政权控制中原形成五代,其中有些是沙陀族所建立的。
这五个依次更替的中原政权虽然实力强大,但无力控制整个国家,只是藩镇型的朝廷。
而其他割据一方的藩镇,有些自立为帝,有些奉五代为正朔(后梁时期的晋、岐、吴除外)而称王称藩,其中十个历时较长且称王或称帝的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为十国。
本时期时常发生地方实力派叛变夺位的情况,使得战乱不止,统治者多重武轻文。
中国的内乱,也带给契丹国南侵的机会,辽国得以建立。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其间定难军(后来的西夏)和静海军(交趾)逐渐独立,而静海军(后来的越南)自此永久脱离中国。
五代依次为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这是五代十国的开始。
五代十国简表
五代十国简表
贞观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
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
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360州(府),下辖1557县。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又分天下为15道,即将山南道、江南道各分为东、西道,又增设了京畿道、
都畿道和黔中道。
[1]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室韦部(住在黑龙江上、中游和额尔古纳河两岸)遣使来唐。
以后,唐朝政府就在这个地区设置行政机构,任命室韦部首领为都督等官。
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唐朝政府在粟末靺鞨地区(松花江上游)设置忽汗州(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南的东京城),任命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州都督,并封他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
此后,粟末靺鞨即专称渤海。
辖地包括松花江、乌苏里江、绥芬河等流域,东边
直至大海。
开元十年(722年),唐朝政府封黑水靺鞨(住在黑江龙中下游地区)首领倪属利稽为勃利州刺史。
勃利州治所在乌苏里江口东岸的伯力(今苏联境内哈巴罗夫斯克)。
开元十三年(725年),唐朝政府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军。
次年,又以其最大部落为黑水都督府,其余各部为隶属于都督府的州。
都督府辖地包括黑龙江中下游两岸,北抵小海(今
鄂霍次克海),东临大海。
[2]唐武后长安二年(702年),唐朝政府设置安西部护府,辖地包括天山南路和帕米尔以西
地区。
[3]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唐朝政府设置北庭都护府,辖地包括天山北路和巴尔喀什湖以西至雷翥
海(今中亚咸海)的广大地区。
唐玄宗天宝年间,在边境设十节度使。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年表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年表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五月至二年五月潞州之战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吴天祐六年,909年)象牙潭之战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十二月至五年正月柏乡之战五代后梁乾化五年(贞明元年,915年)三月至二年二月魏州之战契丹神册二年(后梁贞明三年,917年)三至八月幽州之战五代后梁贞明四年(918年)八月至十二月胡柳陂之战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后梁龙德三年,923年)五至十月后唐灭后梁之战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后梁龙德三年,923年) 杨刘之战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九至十一月后唐灭前蜀之战五代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四月至四年二月定州之战五代后唐清泰三年(936年)五月至闰十一月后晋灭后唐之战五代后晋天福八年至开运三年(契丹会同六年至九年,943—946年) 契丹灭后晋之战五代后晋开运二年(契丹会同八年,945年)至三年阳城、滹沱之战五代后汉乾祐元年至二年(948—949年) 河中之战五代后汉乾祐三年(950年)至四年正月郭威灭后汉之战五代后周显德元年(北汉乾祐七年,954年) 高平之战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后蜀广政十八年,955年) 秦凤之战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十二月至四年三月寿州之战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至四年紫金山之战五代后周显德五年至六年(辽应历八年至九年,958—959年) 河北之战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冬至五年春(南唐保大十三年至中兴元年,955—958年) 后周攻南唐之战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 六合之战五代后周显德四年(南唐保大十五年,957年)冬至五年春淮南之战五代十国帝王(907年-960年)五代庙号谥号姓名统治时间年号后梁 907年-923年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朱温 907年-912年开平 907年-911年乾化 911年-912年末帝朱瑱 913年-923年乾化 913年-915年贞明 915年-921年龙德 921年-923年后唐 923年-936年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李存勖 923年-926年同光 923年-926年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李亶 926年-933年天成 926年-930年长兴 930年-933年闵帝李从厚 933年-934年应顺 933年-934年末帝李从珂 934年-936年清泰 934年-936年后晋 936年-947年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 936年-942年天福 936年-942年少帝石重贵 942年-947年天福 942年-944年开运 944年-947年后汉 947年-950年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知远 947年-948年天福 947年乾祐 948年隐皇帝刘承祐 948年-950年乾祐 948年-950年后周 951年-960年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 951年-954年广顺 951年-954年显德 954年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荣 954年-959年显德 954年-959年恭皇帝柴宗训 959年-960年显德 959年-960年十国吴越 904年-978年太祖武肃钱镠 904年-932年天宝 908年-923年宝大 923年-925年宝正 925年-932年世宗文穆钱元瓘 932年-941年无成宗忠献钱佐 941年-947年无无忠逊钱倧 947年无无忠懿钱俶 947年-978年无闽 909年-945年(当中包含殷943年-945年)太祖忠懿王王审知 909年-925年无无无王延翰 925年-926年无太宗惠帝王延钧 926年-935年龙启 933年-935年永和 935年康宗王继鹏 935年-939年通文 936年-939年景宗王延羲 939年-944年永隆 939年-944年无天德帝(殷王)王延政 943年-945年天德 943年-945年荆南(南平) 906年-963年无武信王高季兴 909年-928年无无文献王高从诲 928年-948年无无贞懿王高保融 948年-960年无无侍中高保勖 960年-962年无无无高继冲 962年-963年无楚 897年-951年无武穆王马殷 897年-930年无无衡阳王马希声 930年-932年无无文昭王马希范 932年-947年无无废王马希广 947年-950年无无恭孝王马希萼 950年无无无马希崇 950年-951年无吴 904年-937年太祖孝武帝杨行密 904年-905年天祐 904年-905年烈宗景帝杨渥 905年-908年天祐 905年-908年高祖宣帝杨隆演 908年-921年天祐 908年-919年武义 919年-921年无睿帝杨溥 921年-937年顺义 921年-927年乾贞 927年-929年大和 929年-935年天祚 935年-937年南唐 937年-975年烈祖光文肃武孝高皇帝李昪 937年-943年升元 937年-943年元宗(中主)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李璟943年-961年保大 943年-958年交泰 958年中兴 958年后主武王李煜 961年-975年南汉 917年-971年高祖天皇大帝刘龑 917年-925年乾亨917年-925年白龙925年-928年大有928年-941年无殇刘玢 941年-943年光天 941年-943年中宗文武光圣明孝皇帝刘晟 943年-958年应乾 943年乾和 943年-958年后主无刘鋹 958年-971年大宝 958年-971年北汉 951年-979年世祖神武帝刘旻 951年-954年乾祐 951年-954年睿宗孝和帝刘承钧 954年-970年乾祐 954年-957年天会 957年-970年少主无刘继恩 970年无无英武帝刘继元 970年-982年广运 970年-982年前蜀 907年 - 925年高祖王建 907年-918年天复 907年武成 908年-910年永平 911年-915年通正 916年天汉 917年光天 918年后主无王衍 918年-925年乾德 918年-925年咸康 925年后蜀 934年 - 965年高祖无孟知祥 934年明德 934年后主无孟昶 938年-965年明德 934年-938年广政 938年-965年。
五代十国宋
吴 楚 闽
南 大 理 南 汉
流 求
南
汉
• 二、唐后期到五代都城的转移:从洛阳到 开封
• 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 杭州 • 七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 杭州;安阳 • 八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 杭州;安阳;郑州
《过故洛阳城》
宋· 司马光
四合连山缭绕青, 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风不识兴亡意, 草色年年满故城。 烟愁雨啸奈华生, 宫阙簪裾旧帝城。 若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
三、南方十国的基本形式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国号 前蜀 吴 吴越 闽 时间
891—925 892—937
创建者 王建 杨行密 钱鏐 王审知
国都 成都 广陵 杭州 福州
灭于 后唐 南唐 北宋 南唐
893—978
893—945 896—951 905马殷
刘隐
潭州
番禺
南唐
北宋
南平
后蜀 南唐 北汉
五 描代 绘画 的《 捕江 鱼行 工初 具雪 图 》
• 四、南方的文化: • 词创作的繁荣
• 温庭筠:花间派鼻祖,与韦庄齐名。多写女子闺情 •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 悠。肠断白苹洲。 《望(梦)江南》 •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 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 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
李克用像
后晋
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沙陀人) 以割让幽云十六州(今河 北、山西的北部和内蒙古的一部分)、岁贡绢帛三十万匹和认辽朝君主耶 律德光为父皇帝等条件,取得辽兵援助, 推翻后唐,建立了政权, 国号 晋,迁都开封,史称‚后晋‛。以后,幽云十六州成为辽军南下攻掠中原 的基地,致使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的破坏。 947年初,辽兵攻入 开封,后晋亡。后晋凡十二年。
五代十国世系年表
年号庙号名字即位时间即位年龄在位年数死时年龄世系备注天复太祖杨行密90251454庐州合肥人初应募为州长,迁队长,唐禧宗时,逐庐州刺史,后攻取杨州,唐又诏拜为淮南节度使,占有淮南江东之地,天复二年(902年)受唐王封为吴王,都杨州,使用唐昭宗年号天佑烈祖杨渥90520423太祖长子太祖死,以世子即位,使用唐昭宗年号,908年,被太祖旧臣徐温、张颢之牙兵杀天佑、武义高祖杨隆演908121324太祖次子烈祖死,嗣位,使用唐昭宗天佑年号,太佑十六年(919年)四月,称吴国王,建元武义,以示不复为唐朝之藩镇顺义、乾贞、大和、天祚睿皇帝杨溥920211838太祖第四子继隆演而立,927年称帝,国号吴,由徐温养子徐知诰秉政,937年禅位于徐知诰,吴亡年号庙号名字即位时间即位年龄在位年数死时年龄世系备注升元烈祖李93750756徐州人,父李荣,吴国重臣徐温收以为养子,故改名徐知诰吴国大承相徐温死,其养子徐知诰执掌吴政,受封为齐王,吴天祚三年(937年),废吴帝自立,改元升元,国号大齐,升元三年复姓李,改名,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都金陵,升元七年因服丹药,中毒而死保大、中兴、交泰、显德、建隆元宗李璟943281946烈祖长子以皇太子即位建隆、乾德、开宝后主李煜961251542李璟第六子因自太子以上李璟五子皆早死,故煜得立为太子,中主李璟死,煜以皇太子嗣位,975年,宋将曹彬攻破金陵,煜投降,迁至汴京,宋太祖封以为违命侯,后为宋太祖毒死年号 庙号 名字 即位时间 即位年龄 在位 年数 死时 年龄世系 备注天佑、天宝、凤历、乾化、贞明、龙德、宝大、宝正武肃王 钱鏐907 46 26 81杭州临安人,出身寒门 始为地方武装董昌部下偏将,击黄巢有功升都将,在唐末年军筏混战中实力渐强,光启三年(887),唐禧宗命以为杭州刺史,寻升镇海节度使,昭宗乾宁二年(895年)董昌据越州称大越罗平国王,钱鏐讨平之,尽有两渐及苏南十三州之地,后梁太祖即位,于开平元年(907年)封以为吴越王 长兴、应顺、清泰、天福文穆王 钱元罐 932 46 10 55钱鏐 第五子 宝正元年(926年),钱鏐以老病命元罐监国,鏐死,罐即位,袭封吴越王 天福、天运 忠献王 钱弘佐 941 14 7 20 钱元罐第六子天福忠逊王 钱弘棕 947 19 145钱元罐第七子947年六月即位,十二月,为胡进思等所废,在未实际才半年乾佑、广顺、显德、建隆、乾德、开宝、太平兴国忠懿王 前弘褚 948 20 31 60钱元罐第九子胡进思废弘棕 ,于乾佑元年(948年)正月迎弘褚嗣位,袭封吴越王,嗣位后,先后接受后汉,后周,北宋封号,使用三朝年号,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献其地十三州与宋,举家迁汴京,吴越亡年号庙号名字即位时间即位年龄在位年数死时年龄世系备注天成武穆王马殷907562479许州鄢陵人在唐末军阀混战中,初为孙儒裨将,孙儒败死,乃马殷等对刘建峰为主,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建峰被部下所杀,马殷被推为主,遂占有潭、衡等七州之地,被昭宗任为潭州刺史,后升武安节度使,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朱温封殷为楚王长兴衡阳王马希声93033335马殷次子马殷死,嗣位,使用后唐明宗年号长兴、应顺、清泰、天福、开运文昭王马希范932351550马殷子希声死,嗣位,使用后唐、后晋年号天福、乾佑废王马希广9474希范同母弟希范死,嗣位,为其兄希萼所攻,兵败,镒死保大马希萼9502希广之兄950年十二月,希萼争位攻长沙,杀希广,自立为楚王,951年十一月,为南唐所灭,楚亡年号庙号名字即位时间即位年龄在位年数死时年龄世系备注开平、乾化、贞明、龙德、同光太祖王审知909481764光州固始人,父王凭天成嗣王王延翰9252太祖王审知长子926年,被后唐拜为威武大将军节度使,同年十月,自称大闵国王,十二月,为其弟王延钧攻杀长兴、龙启、永和太宗王延钧92610王审知次子后唐明宗长兴四年正月称帝,改元龙启,国号闵,935年被其长子王继鹏所杀永和、通文康宗王继鹏9355王延均长子杀父自立,939年七月为闵人所杀永隆景宗王曦9396王审知少子永隆六年为其部将朱文进所杀天德福王王延政9433王审知子,王曦弟943年延政在建州称帝,年号庙号名字即位时间即位年龄在位年数死时年龄世系备注乾亨、白龙、大有高祖刘岩911233254祖籍上蔡,迁居泉州,父刘谦,广州牙将,兄刘隐,唐末青海军节度使唐天佑元年(904年)其兄刘隐任唐青海军节度使,据今广东、广西之地,911年,刘隐死,刘岩继位,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城帝,国号越,次年改为汉,都广州天光殇帝刘玢94223224刘岩第三子父死嗣位,后为其弟晋王洪熙所杀应乾、乾和中宗刘晟943241639刘岩子,刘玢弟杀其兄而自立太宝后主刘继兴958161438刘晟长子刘晟卒,以长子即位,北宋开宝四年(971年)降于宋军,南汉亡年号庙号名字即位时间即位年龄在位年数死时年龄世系备注天复高祖王建(903)571672许州舞阳人,出身寒门,后被宦官田令孜收养幼以宰牛,贩盐为业,后投军,黄巢陷长安,唐禧宗幸蜀,建随驾扈从,被宦官田令孜收养,授刺史,891年占四川,903年受唐封为蜀主,907年称帝,国号蜀光天、乾德、咸康后主王衍(918)30838王建第十一子以皇太子即位,925年降于后唐,次年被杀,前蜀亡年号庙号名字即位时间即位年龄在位年数死时年龄世系备注明德高祖孟知祥(934)61161邢州龙岗人934年,即位明德、光政后主孟昶(934)63247高祖第三人以皇太子嗣位,北宋乾德三年,宋兵攻入成都,孟昶降,徙开封,封秦国公,七日死,追赠楚王年号庙号名字即位时间即位年龄在位年数死时年龄世系备注同光、天成、乾贞武信王高季兴924571陕州陕石人,本名季昌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任季兴为荆南节度使,梁末帝封以为渤海郡王,梁亡臣于唐,924年受封为南平王,后因与后唐争夺四川等州失败,转臣于吴,受封为秦王,先后使用后唐和吴年号乾贞、天成、长兴、应顺、清泰、天福、开运、天福、乾佑文献王高从诲928382158高季兴长子以皇太子嗣位,复臣于后唐,封南平王,从诲还向中原王朝和吴等国称臣,以博取岁赐,被诸国称为“高赖子”乾佑、广顺、显德贞懿王高保融948291341高从诲第三子后周时,封以为南平王建隆赠侍中高保勖96037339高从诲第十子保融卒,宋太祖封以为节度使,死后,宋赠官侍中建隆赠侍中高继冲96220231高保融长子年号庙号名字即位时间即位年龄在位年数死时年龄世系备注乾佑世祖刘崇95157460沙陀人,后汉高祖刘知远同母弟刘知远建后汉,以刘崇为太原尹,北京留守,951年,郭威灭汉建周,刘崇占据河东十余州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史称北汉乾佑、天会睿宗刘钧954291543刘崇次子刘崇卒,嗣立,称辽主为父皇帝,辽主则称之为二皇帝天会少主刘继恩96812刘钧养子刘钧卒,无子故养子嗣位,居位六十余日,为供奉官侯霸荣所杀天会、广运英武帝刘继元96811刘钧养子,刘继恩同母异父弟继恩被害,宰相郭无为拥继元为帝,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亲征北汉,攻太原,刘继元降,北汉亡,宋封继元为彭城公。
中国历史简表(隋唐五代十国)
顺帝杨政道 620-630 东突厥,后隋。630唐灭东突厥,破定襄,后隋亡。657灭西突厥。
谯国夫人:约512-602。冼英,又称冼夫人、高凉郡主。历梁、陈、隋三朝,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国家统一,促进 民族团结,被尊为岭南“圣母”。
张须陀:565-616。610为齐郡丞,先斩后奏,开仓放粮。611-613镇压王薄起义,又率罗士信和秦叔宝打败郭方预 、卢明月等起义,威振东夏,616在荥阳战瓦岗军,兵败战死。
虞世基: ~618。博学、谄媚炀帝,卖狱鬻yù官,被宇文化及杀。与第虞世南友爱。
刘武周:617马邑起兵杀王仁恭,依附突厥,定杨可汗,称帝。宋金刚投奔。619占山西大部,李元吉逃长安,关中 震骇。620李世民僵持五个月柏壁之战胜宋金刚,收尉迟敬德,刘逃突厥,622被杀。
河南瓦岗起义:611翟让、徐世绩、单雄信等瓦岗起义。614控制开封至黎阳永济渠,截取隋廷漕运。615王伯当、 616李密加入,大海寺之战斩张须陀,夺荥阳。617占领洛口仓,开仓济贫;石子河、黑石之战胜王世充,李密杀翟 让。618洛南之战胜王世充。降隋杨侗,与秦琼、徐世勣黎阳之战击败宇文化及,邙山之战被王世充击败,秦叔宝 、程知节、罗士信、裴仁基、单雄信投降,刘黑闼投窦建德,李密降唐,瓦岗军瓦解。后李密反唐被杀。
选拔官吏:商周-世卿世袭制。战国-军功爵、养士。秦:辟田、军功。汉-察举征辟制(中央、地方)。魏晋曹丕-九 品中正制(官吏任免收归中央)。隋唐以后-科举制(到1905年)。
京杭大运河:春秋(Q486年)开掘,隋朝完成,全长2700km。唐宋繁荣,元代取直,明清疏通。包括: 永济渠:608开,自沁河口,经汲县、馆陶、沧州、天津,到涿郡,约1000km。 通济渠:汴渠,605开,西段从洛阳至黄河,东段自板渚(荥阳汜水镇),经汴州(开封)、宋州(商丘)、宿
五代年表
无 无 世祖 睿宗
北汉
刘钧(954年—968年) 天会979年) 广运
使用时间 5年 3年 2个月 3年 7年 3年 4年 5年 4年 4个月 3年 9年 3年 1年 3年 3年
7年 7年 3年 16年 3年
9年 3年 7年 3年 7年 3年
7年 15年 2个月 3个月 3年 2年 3年 6年 8年 1个月 5年 1个月 3年 7年 3年 2年 6年 ? ? 2年 4个月 3年 6年 4年 3年 1年 3年 3年 7年 4年 6年 9年 3年 4年 3年
919年—924年 925年正月—十一月 934年四月—937年 938年—965年正月 924年三月—926年四月 926年四月—928年六月 928年六月—十二月 929年正月—六月 929年七月—930年正月 930年二月—933年 934年正月—四月 934年四月—936年十一月 936年十一月—944年六月 944年七月—946年 947年 948年正月—十月 948年十一月—950年 951年—953年 954年—960年七月 960年八月—962年十月 962年十一月—963年五月 951年—954年十月 954年十一月—956年 957年—968年 968年 968年-974年 974年—979年五月
王延钧(926年—935年)
高祖
刘䶮(917年—942年) 白龙 大有 光天 应乾 乾和 大宝 天复
南汉
无 中宗 无
刘玢(942年—943年) 刘晟(943年—958年)
刘鋹(958年—971年)
高祖
前蜀
王建(907年—918年)
武成 通正 天汉 光天
前蜀
无 高祖 无
王衍(918年—925年)
乾德
五代十国方镇年表(一)
929-930
房知温
930-932
从温
933
从瞰
933-934
王建立
934-936
安审琦
937-938
在礼
938-940
杜重威
940-942
景延广
942-944
从恩
944-945
高行周
945-946
守贞
946-947
白文珂
947
慕容彦超
947-950
高行周
950-952
符彦卿
952-954
郭从义
方简
948-951
行友
951-959
灵州朔方军
逊
907-914
洙
914-928
璞 天成三年
927
澄 天成四年
929
康福
929-931
希崇
931-935
从宾
935-936
希崇
936-939
晖
939-945
王令温
945-946
晖
946-952
继业
952-959
石敬瑭
932-936
石重贵
936-937
安彦威
936-940
知远
940-947
崇
947-952
郓州(天平军)节度使
袁象先
910-912
朱友璋
912-913
牛存节
913-915
王 檀
915-916
霍彦威
917-921
戴思远
921-923
嗣源
923-924
存霸
924-926
存渥
926
霍彦威
中国历朝年号干支纪年对照表—五代十国
中国历朝年号干支纪年对照表—五代十国中国历朝年号干支纪年对照表—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61年)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后梁太祖朱温—开平元年—公元907年—丁卯年吴越武肃王钱镠—天佑四年—公元907年—丁卯年后梁太祖朱温—开平二年—公元908年—戊辰年前蜀高祖王建—武成元年—公元908年—戊辰年吴越武肃王钱镠—天宝元年—公元908年—戊辰年后梁太祖朱温—开平三年—公元909年—己巳年后梁太祖朱温—开平四年—公元910年—庚午年后梁太祖朱温—开平五年—公元911年—辛未年后梁太祖朱温—乾化元年—公元911年—辛未年前蜀高祖王建—永平元年—公元911年—辛未年后梁太祖朱温—乾化二年—公元912年—壬申年后梁末帝朱友瑱—乾化三年—公元913年—癸酉年后梁郢王朱友珪—凤历元年—公元913年—癸酉年后梁末帝朱友瑱—乾化四年—公元914年—甲戌年后梁末帝朱友瑱—乾化五年—公元915年—乙亥年后梁末帝朱友瑱—贞明元年—公元915年—乙亥年后梁末帝朱友瑱—贞明二年—公元916年—丙子年辽太祖耶律亿—神册元年—公元916年—丙子年前蜀高祖王建—通正元年—公元916年—丙子年后梁末帝朱友瑱—贞明三年—公元917年—丁丑年南汉高祖刘—乾亨元年—公元917年—丁丑年前蜀高祖王建—天汉元年—公元917年—丁丑年后梁末帝朱友瑱—贞明四年—公元918年—戊寅年后梁末帝朱友瑱—贞明五年—公元919年—己卯年前蜀后主王衍—乾德元年—公元919年—己卯年吴高祖杨隆演—武义元年—公元919年—己卯年后梁末帝朱友瑱—贞明六年—公元920年—庚辰年后梁末帝朱友瑱—龙德元年—公元921年—辛巳年后梁末帝朱友瑱—贞明七年—公元921年—辛巳年吴睿帝杨溥—顺义元年—公元921年—辛巳年吴睿帝杨溥—武义三年—公元921年—辛巳年后梁末帝朱友瑱—龙德二年—公元922年—壬午年辽太祖耶律亿—天赞元年—公元922年—壬午年后梁末帝朱友瑱—龙德三年—公元923年—癸未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同光元年—公元923年—癸未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同光二年—公元924年—甲申年吴越武肃王钱鏐—宝大元年—公元924年—甲申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同光三年—公元925年—乙酉年南汉高祖刘—白龙元年—公元925年—乙酉年前蜀后主王衍—咸康元年—公元925年—乙酉年后唐明宗李嗣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丙戌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同光四年—公元926年—丙戌年辽太祖耶律亿`—天显元年—公元926年—丙戌年吴越武肃王钱镠—宝正元年—公元926年—丙戌年后唐明宗李嗣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丁亥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天显二年—公元927年—丁亥年吴睿帝杨溥—乾贞元年—公元927年—丁亥年后唐明宗李嗣源—天成三年—公元928年—戊子年南汉高祖刘—大有元年—公元928年—戊子年后唐明宗李嗣源—天成四年—公元929年—己丑年吴睿帝杨溥—大和元年—公元929年—己丑年后唐明宗李嗣源—长兴元年—公元930年—庚寅年后唐明宗李嗣源—天成五年—公元930年—庚寅年后唐明宗李嗣源—长兴二年—公元931年—辛卯年后唐明宗李嗣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壬辰年后唐明宗李嗣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癸巳年闽太宗王鏻—龙启元年—公元933年—癸巳年后蜀高祖孟知祥—明德元年—公元934年—甲午年后唐闵帝李从厚—应顺元年—公元934年—甲午年后唐末帝李从珂—清泰元年—公元934年—甲午年后蜀后主孟昶—明德二年—公元935年—乙未年后唐末帝李从珂—清泰二年—公元935年—乙未年闽太宗王鏻—永和元年—公元935年—乙未年吴睿帝杨溥—天祚元年—公元935年—乙未年后晋高祖石敬瑭—天福元年—公元936年—丙申年后唐末帝李从珂—清泰三年—公元936年—丙申年闽康宗王昶—通文元年—公元936年—丙申年后晋高祖石敬瑭—天福二年—公元937年—丁酉年南唐烈祖李昪—升元元年—公元937年—丁酉年后晋高祖石敬瑭—天福三年—公元938年—戊戌年后蜀孟昶—广政元年—公元938年—戊戌年辽太宗耶律德光—会同元年—公元938年—戊戌年后晋高祖石敬瑭—天福四年—公元939年—己亥年闽景宗王曦—永隆元年—公元939年—己亥年后晋高祖石敬瑭—天福五年—公元940年—庚子年后晋高祖石敬瑭—天福六年—公元941年—辛丑年后晋高祖石敬瑭—天福七年—公元942年—壬寅年南汉殇帝刘玢—光天元年—公元942年—壬寅年后晋出帝石重贵—天福八年—公元943年—癸卯年闽王延政—天德元年—公元943年—癸卯年南汉中宗刘晟—乾和元年—公元943年—癸卯年南汉中宗刘晟—应乾元年—公元943年—癸卯年南唐元宗李璟—保大元年—公元943年—癸卯年后晋出帝石重贵—天福九年—公元944年—甲辰年后汉高祖刘知远—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丁未年辽世宗耶律阮—天禄元年—公元947年—丁未年后汉隐帝刘承佑—乾佑二年—公元949年—己酉年北汉世祖刘旻—乾佑四年—公元951年—辛亥年北汉世祖刘旻—乾佑元年—公元951年—辛亥年后周太祖郭威—广顺元年—公元951年—辛亥年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元年—公元951年—辛亥年后周太祖郭威—广顺二年—公元952年—壬子年后周太祖郭威—广顺三年—公元953年—癸丑年后周太祖郭威—显德元年—公元954年—甲寅年北汉睿宗刘钧—乾佑八年—公元955年—乙卯年北汉世祖刘旻—乾佑四年—公元955年—乙卯年后周世宗柴荣—显德二年—公元955年—乙卯年后周世宗柴荣—显德三年—公元956年—丙辰年北汉睿宗刘钧—天会元年—公元957年—丁巳年后周世宗柴荣—显德四年—公元957年—丁巳年后周世宗柴荣—显德五年—公元958年—戊午年南汉刘鋹—大宝元年—公元958年—戊午年南唐元宗李璟—交泰元年—公元958年—戊午年南唐元宗李璟—中兴元年—公元958年—戊午年后周世宗柴荣—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己未年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庚申年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德八年—公元961年—辛酉年。
五代年表
898 戊 午
光化元年 還長安
閩太祖王審知 拜武威節度使 知武安留後。 李瓊克衡永二 州
899 己 未
光化二年 李君慶攻圍潞 州敗於朱晃。 李嗣昭復取澤 潞二州 康儒取婺州。 張訓據海州。 臺濛助淄青拔 密州 李唐拔道州李 瓊攻克郴連二 州湖南皆平
900 庚 申
光化三年 宦官劉季述王 仲先等囚帝於 少陽院以爲太 上皇立太子李 裕
加天下兵馬元 帥
918 戊 寅
貞明四年 泰寧節度使張萬進附于晉遣 劉鄩討之。晉大舉來攻兩軍 皆傷
立元帥府置官 屬。遣錢元球 救虔州攻圍吴 信州不克
朱瑾殺徐知訓 踰城自剄以李 昪通判府事。 劉信攻拔虔州 執譚全播
遣張可全救虔 州敗於古亭。 梅山蠻寇邵州 樊須擊走之
乾亨二年 改國號曰漢
5
契丹太祖邪律 阿保機神册元 年 自稱皇帝號天 皇王。帥軍陷 晉蔚州攻雲州
五代年表 917 丁 丑 貞明三年 天漢元年 攻黎陽不克。 斬劉知俊 威塞 軍亂盧 文進奔契丹。 契丹圍幽州李 亶等大敗之。 渡河攻陷梁楊 劉城 光天元年 大敗梁將謝彦 復國號曰蜀。 章於河。大舉 殂太子王衍即 伐梁王遭圍李 位政事委王宗 存審救王出周 侃宋光嗣 德威於胡柳陂 戰死大敗梁兵 進拔濮陽 蜀順正公王衍 自領盧龍節度 乾德元年 使。與梁兵戰 王宗播破岐將 于河南岸先敗 于孟帖山王宗 而勝進拔濮陽 昱攻隴州不克 不克 乾亨元年 神册二年 遣馬存攻吴上 與孔勍脩好復 即皇帝位都番 盧文進引兵攻 高俘獲而還 通貢獻於梁 禺國號越 下晉新州大敗 周德威進圍幽 州大敗而退
897 丁 巳
龐師古克惲州 討幽州節度使 王宗侃取渝州 顧全武破淮南 擒斬朱瑄。葛 劉仁恭敗於木 王宗阮拔瀘州 十八營。湖州 從周降下兗州 瓜澗 。攻克梓州顧 來歸 朱瑾奔楊行密 彦暉自殺 。李彦威救杜 洪克黄州。大 舉擊楊行密敗 績 拜宣武宣義天 平三鎮節度使 。葛從周拔洺 邢磁三州。氏 叔琮拔唐隨二 州康懷英克鄧 州趙匡凝請和 救魏博大破幽 州兵葛從周進 攻河東敗還。 丁會下澤州。 陜虢二州來附 遣將助王珂守 河中。李罕之 據潞州降於朱 晃李嗣昭取澤 州 顧全武克蘇州
五代十国年号年表
五代(907~960)后梁907年,太祖朱温(神武元圣孝皇帝)建立后梁,年号开平,建都河南开封。
盛时疆域约为今河南、山东两省,陕西、湖北的大部以及河北、安徽、江苏、山西、甘肃、宁夏、辽宁的一部分。
开平三年(909年),后梁由开封迁都洛阳。
911年,改元乾化。
乾化二年,朱友珪即位,改元凤历。
913年,禁军兵变,末帝朱友贞称帝,复用年号乾化,自三年始。
915年,改元贞明。
921年,改元龙德。
923年,李存勖攻入开封,末帝自杀,后梁亡后唐923年,李存勖(光圣神闵孝皇帝)于魏州称帝,国号为唐,年号同光,同年十二月迁都洛阳。
盛时疆域约为今河南、山东、山西三省,河北、陕西的大部及甘肃、安徽、宁夏、湖北、江苏的一部分,并短期占有四川。
926年(同光四年),李嗣源(圣德和武钦孝皇帝)占据汴州,李存勖被杀,改元天成。
930年,改元长兴。
933年,李嗣源死,李从厚(愍皇帝)继位。
934年,李从珂在凤翔起兵叛乱,攻至洛阳称帝,废李从厚为鄂王。
李从厚逃至卫州,不久遇弑身亡。
同年,李从珂改元清泰。
936年,石敬瑭攻进洛阳,李从珂自焚而亡,后唐灭亡。
后晋936年,石敬瑭(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建立后晋,年号天福,建都开封。
盛时疆域约为今山东、河南两省,山西、陕西的大部及河北、宁夏、甘肃、湖北、江苏、安徽的一部分。
942年,石敬瑭死,石重贵(出帝)继位,沿用天福年号。
944年,改年号开运。
947年,后晋为契丹军队所灭。
后汉947年,刘知远太原称帝,不改国号,沿用天福年号。
948年,刘知远(睿文圣武昭肃孝帝)建立后汉,都开封,年号乾祐。
盛时疆域约为今山东、河南两省,山西、陕西的大部及河北、宁夏、湖北、安徽、江苏的一部分。
948年正月,刘知远死,刘承佑(隐帝)继位,继承年号乾祐。
950年,郭威发动兵变,叛军攻开封,刘承祐被杀,后汉亡。
后周951年,郭威(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建立后周,都开封,年号广顺。
盛时疆域约为今山东、河南两省,陕西、安徽、江苏的大部,河北南部、湖北北部及内蒙古、宁夏、甘肃、山西的一部分。
五代十国方镇年表
?
?
906-924
李 瞰
?
?
924-930
朱弘昭
?
?
930-931
张虔钊
?
?
931-932
李从珂
?
?
932-934
李从瞰
?
?
934-946
侯 益
?
?
947-949
王景崇?=
?
?
949
赵 晖
?
?
949-953
王 景
?
?
953-956
王 晏
?
?
956-958
李 晖
?
?
958-959
并州(河东)节度使
五代十国方镇年表(一)
河西节度使(朔方军兼领河西节度)(?907——930)
韩逊
7
丁卯
907-914
韩洙
14
甲戌
914-928
韩璞
1
戊子
928
韩澄
1
己丑
929
康福
1
己丑
929-930
凉州留后及河西节度
马全节
1
?
930
孙超
2
?
931-933
李文谦
7
?
934-941
吴继兴
1
?
941-942
陈延晖
2
?
942-944
张遵古
2
?
945-947
折逋嘉施
3
?
948-951
申师厚
3
?
951-954
申师厚子
?
?
954年-
五代十国编年史
五代十国编年史五代十国(907年-960年)1、后梁政权时期:(公元907~923年)后梁太祖朱晃执政时期:公元907年:丁卯,开平元年,吴越钱鏐天祐四年,吴杨渥天祐四年,前蜀王建天复七年,楚马殷立,南汉刘隐立,闽王审知立,南平高季兴立,契丹可汗耶律·阿保机元年公元908年:戊辰,开平二年,吴越钱鏐天宝元年,前蜀王王建武成元年公元909年:己巳,开平三年,吴杨隆演天祐六年公元910年:庚午,开平四年公元911年:辛未,开平五年(乾化元年),前蜀王建永平元年公元912年:壬申,乾化二年公元913年:癸酉,乾化三年后梁末帝朱友瑱执政时期:公元913年:癸酉,乾化三年公元914年:甲戌,乾化四年公元915年:乙亥,乾化五年(贞明元年)公元916年:丙子,贞明二年,契丹大圣大明天皇帝耶律·阿保机神册元年,前蜀王建通正元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并建立辽国公元917年:丁丑,贞明三年,前蜀王建天汉元年,南汉刘龚乾亨元年公元918年:戊寅,贞明四年,前蜀王建光天元年公元919年:己卯,贞明五年,前蜀王衍乾德元年,吴杨隆演武义元年公元920年:庚辰,贞明六年公元921年:辛巳,贞明七年,龙德元年,吴越钱鏐?龙德元年,吴杨溥武义三年吴杨溥顺义元年公元922年:壬午,龙德二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天赞元年公元923年:癸未,龙德三年,后梁政权灭亡。
2、后唐政权时期:(公元923~936年)后唐庄宗李存勖执政时期:公元923年:癸未,同光元年,后梁末帝朱友瑱龙德三年公元924年:甲申,同光二年,吴越钱鏐宝大元年公元925年:乙酉,同光三年,前蜀王衍咸康元年,南汉刘龚白龙元年,闽王延翰立,后蜀孟知祥立公元926年:丙戌,同光四年后唐明宗李嗣源(李亶)执政时期:公元926年:丙戌,同光四年(天成元年),吴越钱鏐宝正元年,闽王延翰天成元年,契丹耶律·阿保机天显元年公元927年:丁亥,天成二年,契丹耶律·德光天显二年,闽王延钧立,吴杨溥乾贞元年公元928年:戊子,天成三年,南平高从诲立,南汉刘龚大有元年公元929年:己丑,天成四年,吴杨溥大和元年公元930年:庚寅,天成五年,长兴元年,楚马希声立公元931年:辛卯,长兴二年公元932年:壬辰,长兴三年,吴越钱元衿立,楚马希范立公元933年:癸巳,长兴四年,闽王延钧?龙启元年后唐闵帝李从厚执政时期:公元934年:甲午,应顺元年,后蜀孟知祥明德元年后唐末帝李从珂执政时期:公元934年:甲午,清泰元年,应顺元年,后蜀孟知祥明德元年公元935年:乙未,清泰二年,后蜀孟昶明德二年,吴杨溥天祚元年,闽王延钧永和元年公元936年:丙申,清泰三年,闽王昶通文元年,后唐灭亡。
读《五代十国方镇年表》札记:以吴·南唐政权相关内容为中心
讀《五代十國方鎮年表》札記:以吳·南唐政權相關內容爲中心胡耀飛※在五代十國藩鎮史料之整理領域,朱玉龍先生的《五代十國方鎮年表》(以下簡稱《年表》)蔚爲大觀,其對萬斯同(1638-1702)、吳廷燮(1865-1947)等人的繼承與發揚,已爲王鑫義所指出1。
然而,如邢東昇所論,其中具體的考證方面,比如唐五代淮南節鎮轄區伸縮變化,亦有不少失誤之處2。
畢竟,此書出版至今已有十三年之久,且作者蒐集資料的時間更可追溯至20世紀80年代,但限於彼時的學術條件,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失誤之處。
在筆者閱讀本書過程中,出於對吳·南唐政權的興趣,在有所收穫的同時,也隨手對此書的一些細節問題進行批註。
積累至今,亦有十數條,現匯爲一帙,並按照錯誤性質歸爲數類,以求教於作者及方家,希圖加深對五代時期吳·南唐政權的史料辨析。
一、從誤揚州。
南唐昇元三年。
原文:李景遂,陸游《南唐書》卷一《烈祖紀》:四月“辛亥,進封景遂壽王。
”(第372頁)按:查《二十史朔閏表》,昇元三年四月無辛亥日,據《資治通鑑》卷282晉高祖天福四年五月條3,當系之於五月,陸游原文漏“五月”字樣,《年表》從誤。
二、漏字壽州。
南唐昇元三年。
原文:李懷忠(遙領),《舊史》卷七八《高祖紀》四:四月丙子,以護聖左右都指揮使李懷忠……(第387頁)按:查《舊五代史》原※胡耀飛,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古代史專業隋唐史方向08級碩士生,關注唐宋之際南方政權。
電子郵箱:taishizhen1986@;通訊地址:陜西省西安市陜西師範大學新174信箱,710062。
1王鑫義:《體例完備,考證精審——朱玉龍著〈五代十國方鎮年表〉簡評》,《安徽史學》,1998年第4期,封二、第63頁。
2邢東昇:《〈五代十國方鎮年表〉辨誤——以唐、五代淮南節鎮轄區伸縮爲中心》,《書品》,2008年第6期,第75-81頁。
3(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卷282晉高祖天福四年五月條,中華書局,1956年,第9202頁。
五代十国、宋年表
铁 木 真
1223年
李德旺
1226年 1227年李睍灭亡
神 宗 段 智 祥
金哀宗完颜守绪
1227年 拖雷摄政 1229年
1234年灭亡
大
蒙
古
1241年
国
窝 阔 台
1238年
宋理宗赵昀
窝阔台妻摄政“国家混乱”
1246年 贵由 1248年
段 祥 兴
贵由妻摄政“国家混乱”,另立大汗
1251年 1251年
段兴智
段 素 英
宗
耶
宋真宗赵恒
律
1009年
隆
段 素 廉
绪
1022年 1022年
段素隆
1026年
宋仁宗赵祯
1031年
段 素 真
1038年10月称帝
1041年
西夏
李元昊
段素兴
1044年
辽兴宗耶律宗真
1048年
宋仁宗赵祯 夏 毅 宗 李 谅 祚
1063年
1055年
兴 宗 段 思 廉
宋英宗赵曙
1067年 1067年
辽 道 宗 耶 律 洪
1075年
宋神宗赵顼
夏 惠 宗 李 秉 常
段廉义
1080年 段寿辉
1085年 1086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基 宋哲宗赵煦
段 正 明
1094年 高升泰 1096年
1100年 1101年
中 宗 段 正 淳
夏
天祚帝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1116 1117 1118 1119 1120 1121 1122 1123 1124 1125 1126 1127 1128 1129 1130 1131 1132 1133 1134 1135 1136 1137 1138 1139 1140 1141 1142 1143 1144 1145 1146 1147 1148 1149 1150 1151 1152 1153 1154 1155 1156 1157 1158 1159 1160 1161 1162 1163 1164 1165 1166 1167 1168 1169 1170 1171 1172 1173 1174 1175 1176 1177 1178 1179 1180 1181 1182 1183 1184 1185 1186 1187 1188 1189 1190 1191 1192 1193 1194 1195 1196 1197 1198 1199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五代十国朝代更替表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朝代更替表唐(618—907)【李渊·长安】↓┌—————————————————————————————┐↓│五代(907—960)十国(891—979)│││┌————┬——————————┬————┬————┬————┬————┐↓││││││││后梁前蜀│吴│吴越│││(907—923)(891—925)│(892—937)│(893—978)│││【朱温·汴州】【王建·成都】│【杨行密·广陵】│【钱镠·杭州】│││││││││││││││││││││↓││││││││后唐│闽│楚││││(923—936)←————┤(893—945)│(896—951)││││【李存勖·洛阳】│【王审知·长乐】│【马殷·长沙】│││││││││││││││││││││││││↓│││││后晋│└——→南唐←——┘│南汉││(936—946)—→契丹│(937—975)│(905—971)││【石敬瑭·汴州】│【徐知诰·金陵】│【刘岩·兴王】││││││││││││││││↓││││││后汉后蜀│┌———————┘│南平│(947—950)(925—965)│││(907—963)│【刘知远·汴州】【孟知祥·成都】││┌—————————┘【高季兴·江陵】│││││││││││││││↓││↓│││后周└————————→↓—┼—↓←—————————————┘北汉(950—960)————————————————┴→┼←┴—————————————————(951—979)【郭威·汴州】↓【刘崇·太原】北宋(960—1127)【赵匡胤·开封】注:①“↓、↑、←、→”表示该政权被谁所灭,“│”表示该政权由前一政权分裂而来。
五代十国纪年
928(戊子) 天成三年 乾贞二年 天成三年 大有元年 天成三年 宝正三年 天成三年 天成三年
929(己丑)
天成四年
大和元年
天成四年
大有二年
天成四年
宝正四年
天成四年
文献王 太和元年
长兴元年
930(庚寅) 长兴元年 大和二年 长兴元年 大有三年 衡阳王十 宝正五年 长兴元年 长兴元年
一月即位
931(辛卯) 长兴二年 大和三年 长兴二年 大有四年 长兴二年 宝正六年 长兴二年 长兴二年
975(乙亥)
开宝八年
是岁十二 月国亡
开宝九年
十一月太
976(丙子) 宗即位改
太平兴国
元年
977(丁丑)
太平兴国 二年
978(戊寅)
太平兴国 三年
979(己卯)
太平兴国 四年
大宝十四 年 是岁 春国亡
开宝四年 开宝四年
开宝五年 开宝五年 开宝六年 开宝六年 开宝七年 开宝七年 开宝八年 开宝八年
开宝九年 开宝九年 太平兴国 太平兴国 元年 元年
立
909(己巳) 开平三年 天佑六年 武成二年 开平三年 开平三年 天宝二年 开平三年
910(庚午) 开平四年 天佑七年 武成三年 开平四年 开平四年 天宝三年 开平四年
乾化元年 911(辛未) 乾化元年 天佑八年 永平元年 三月高祖 乾化元年 天宝四年 乾化元年
权知留后
912(壬申) 乾化二年 天佑九年 永平二年 乾化二年 乾化二年 天宝五年 乾化二年
大宝十二 年 大宝十三 年
乾德五年 乾德五年 开宝元年 开宝元年 开宝二年 开宝二年 开宝三年 开宝三年
天会十一 年 天会十二 年少帝七 月嗣位九 月遇弑 英武帝立 天会十三 年 天会十四 年
地图上的五代十国:一分钟了解五代十国的历史
地图上的五代十国:一分钟了解五代十国的历史核心提示:对于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王朝是五个国家(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的兴替,比较特殊的是后晋是亡于契丹国;另外其实十国的概念不是很准确,期间还存在过北平国、赵国、桀燕、殷等小国还有其他节度使的割据政权;十国的存在也不是同一时期的。
唐末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王仙芝起义的后续黄巢起义使得大唐气数已尽,无力回天,曾经的盛世王朝将要成为历史,907年唐王朝正式灭亡,朱温篡位建立后梁,开启了五代时期(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后梁存在了十几年吧,然后就被李存勖(也算是唐后裔吧,是晋王李克用的儿子)灭国了,923年建立后唐。
937年晋军联合契丹军南下灭后唐,石敬瑭后晋建立跟契丹称儿。
946年的时候后晋被辽国所灭,契丹的辽国正式建立。
中原大地无主,刘知远在太原建立后汉收复中原。
950年郭威篡后汉建后周,后周在世宗柴荣的经营下收复了不少失地,奈何天公不作美,病死了。
后世子孙无能。
960年,后周节度使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五代结束。
这中间是五代十国半个世纪的乱世。
很多人不知道五代十国的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有王朝和其他国家?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是什么?让我们今天来把这个问题搞明白并理清楚,唐朝和五代都存在于唐宋时期。
他们始于晚唐,结束于宋代。
宋代是唐末以来半个世纪的结束,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元朝是分裂的末期,因为在宋朝,仍有一部分北方人掌握在少数民族手中。
因此,宋代的贡献在当时是比较大的。
北方大体是这么个情况,南方与之相比那是有过之也有及。
南方呢,可以从江南各国和湖广两个方面讲起,江南各国有:902年唐时封的吴王杨行密建都广陵,在后期唐朝大乱灭国之后,919年正式改元建立了吴国;937年的时候徐知诰篡夺吴国睿帝之位,吴至此吴国灭亡,齐国建立。
在北方后唐灭国之后,939年徐知诰自称唐室后裔,并改名李昪,立国号为唐,时称南唐。
南唐的东南方向还有吴越国与闽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46-947
白文珂
947
慕容彦超
947-950
高行周
950-952
符彦卿
952-954
郭从义
954-957
李重进
957-959
韩通
959-960
定州义武军
王处直
907-921
王都
921-929
李从敏
929-931
李德珫
931-933
李从温
933-935
杨檀
935
杨光远
936
皇甫遇
936-939
王廷胤
939-942
马全节
942-944
王周
944-945
安审约
945-946
李殷
946
孙方简
946-947
耶律忠
947-948
孙方简
948-951
孙行友
951-959
灵州朔方军
韩逊
907-914
韩洙
914-928
韩璞天成三年
927
韩澄天成四年
929
康福
929-931
张希崇
931-935
张从宾
935-936
张希崇
936-939
冯晖
939-945
王令温
945-946
冯晖
946-952
冯继业
952-959
幽州(卢龙)节度使
刘仁恭
907
刘守光
907-913
周德威
907-918
李存勖
919-923
李存审
923-924
李存贤
924
李绍斌
925
赵德钧
926-936没入契丹
滑州(宣义军)节度使
张宗奭
910-911
杨师厚
911-912
罗周翰
912-914
罗周敬
914-916
刘郇
916
霍彦威
916-917
贺环
917-919
【空位】
王彦章
921-923
李存渥
923-926
卢文进
926-928
李从璋
928-930
张敬询
930-932
李赞华
932-933
高允韬
933-935
李彦舜
935-936
符彦饶
936-937
马万
937-938
马晖
938-939
景延广
939-940
史匡翰
940-942
李守贞
942-944
皇甫迈
944-946
五代十国方镇年表(一)
河西节度使(朔方军兼领河西节度)(907——930)
韩逊
7
丁卯
907-914
韩洙
14
甲戌
914-928
韩璞
1
戊子
928
韩澄
1
己丑
929
康福
1
己丑
929-930
凉州留后及河西节度
马全节
1
930
孙超
2
931-933
李文谦
7
934-941
吴继兴
1
941-942
陈延晖
2
942-944
张遵古
2
945-947
折逋嘉施
3
948-951
申师厚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51-954
申师厚子
954年-?
魏州(天雄)节度使
罗绍威
907-910
罗周翰
910-912
杨师厚
912-915
贺德伦
915
李存勖
915-923
李继岌
923-926
赵在礼
926-927
李从荣
927
石敬瑭
928-931
李从厚
931-933
孟汉琼
933-934
921-923
李嗣源
923-924
李存霸
924-926
李存渥
926
霍彦威
926
符习
926-929
王晏球
929-930
房知温
930-932
李从温
933
李从瞰
933-934
王建立
934-936
安审琦
937-938
赵在礼
938-940
杜重威
940-942
景延广
942-944
张从恩
944-945
高行周
945-946
范延光
934-935
李重美
935
刘延皓
935-936
张令昭
936
范延光
936-938
杨光远
938
高行周
938-940
刘知远
940-941
石重贵
941-942
张从恩
943-944
马全节
944-945
杜威
945-946
杜重威
947
高行周
947-950
郭威
950
柴荣
950
王殷
951-953
符彦卿
955-959
李从荣
927-929
李从厚
929-930
冯贽
930-931
李从温
931-932
石敬瑭
932-936
石重贵
936-937
安彦威
936-940
刘知远
940-947
刘崇
947-952
郓州(天平军)节度使
袁象先
910-912
朱友璋
912-913
牛存节
913-915
王檀
915-916
霍彦威
917-921
戴思远
朱弘昭
930-931
张虔钊
931-932
李从珂
932-934
李从瞰
934-946
侯益
947-949
王景崇=
949
赵晖
949-953
王景
953-956
王晏
956-958
李晖
958-959
并州(河东)节度使
李克用
907-908
李存勖
908-923
孟知祥
923-924
张宪
924-926
李彦超
926
符彦超
927
留圭(契丹授)
937
孔知浚(契丹授)
947
刘信
947
郭谨
947-948
白再荣
948-949
宋延渥
949-950
李筠
951
折从阮
951
扈彦珂
951-953
白重赞
953-954
向训
954
张永德
954-957
赵匡胤
957-958
宋延渥
958
石守信
958
岐州(凤翔)节度使
李茂贞
906-924
李瞰
92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