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论文

合集下载

地理科学导论论文

地理科学导论论文

小结:
总之:自然地理是了解全球性植物群和动物关系的样式,利用数学、物理学来研究地球本身的运动,以及他和其他太阳系中的关系。也就是说,自然地理学是研究位置和空间上地球变化的学科。
一、 浅谈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两大主要分支科学之一,它主要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小结:
总之,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它专注于人类建造的环境和空间,是如何被人类制造、看待和管理与及人类如何影响其占用的空间的学科。
结束语:
简单地说,地理学就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和保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一、 浅谈自然地理学
作为地理学两大主要分支科学之一------自然地理学。它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
自然地理学主要分为综合性的分支性的科学和部门性的分支科学两大类。
(1)、所谓综合性的分支科学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和古地理学等.
(2)、部门性的分支科学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和冰川学等。
我对地理学的认识
论文摘要:
地理学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是一门古老的研究课题,曾别称为科学之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地理知识的积累,逐渐形成一门研究自然界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学科。自然地理科学和人为地理科学作为地理学的两大分类,所以研究自然地理科学和人为地理科学,对地理学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它:
(1)、从广义上讲: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

科学论文(800字)3篇

科学论文(800字)3篇

科学论文(800字)3篇论文一:探究宇宙起源与演化宇宙,这个广阔无垠的空间,承载着无数奥秘。

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充满好奇。

本文旨在探讨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揭示宇宙的奥秘。

宇宙的起源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

目前,最广泛接受的宇宙起源理论是大爆炸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极度热密的状态,经过约138亿年的演化,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宇宙。

在这个过程中,宇宙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转变,诞生了星系、恒星、行星等天体。

宇宙的演化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奇迹的过程。

宇宙诞生后,星系开始形成,恒星开始发光发热。

恒星内部的核聚变过程产生了各种元素,这些元素通过超新星爆炸等过程被抛射到宇宙中,为行星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宇宙还经历了多次膨胀和收缩,形成了现在的宇宙结构。

宇宙的未来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根据当前的研究,宇宙可能会继续膨胀,直至达到一个极限状态,然后开始收缩,最终再次回归到热密状态。

这一过程被称为“大坍缩”。

然而,这只是一个假设,宇宙的未来仍然充满未知。

论文三:研究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气温升高,这直接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气温升高使得一些物种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同时,气候变化还引发极端气候事件,如洪水、干旱等,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气候变化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影响。

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影响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还影响土壤水分和养分,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产生间接影响。

生态系统失衡可能导致生物资源的减少,影响人类的食物供应。

同时,极端气候事件可能引发自然灾害,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人类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学论文(800字)3篇论文一:量子计算的发展及其对科学研究的推动作用量子计算,作为一门新兴的计算科学,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六年级科学小论文范文

六年级科学小论文范文

六年级科学小论文范文生态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和参与的事情。

随着人类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很多动植物濒临灭绝,大气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土壤退化等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而努力。

首先,我们应该节约能源和资源。

能源和资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利用,节约能源和资源。

比如,我们可以多走路少开车,少用一次性塑料袋,多使用环保袋,少用塑料瓶,多使用水杯等。

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和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我们应该保护动植物。

地球上有很多珍稀濒危的动植物,它们是地球上的宝贵资源。

我们应该保护它们,不捕杀野生动物,不买卖野生动植物制品,不破坏动植物的栖息地等。

只有这样,我们的后代才能看到更多的动植物。

再次,我们应该保护大气环境。

大气环境是我们生存的重要条件,我们应该减少排放废气,减少使用化石能源,多使用清洁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等。

这样可以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最后,我们应该保护水资源。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珍惜利用水资源,不乱扔垃圾,不乱倒废水,不乱排废气。

我们应该多使用水,少浪费水,保护水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总之,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多做一些环保的事情,比如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动植物,保护大气环境,保护水资源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地球变得更美好。

希望每个人都能加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人类生活与地球资源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人类生活与地球资源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题目:人类生活与地球资源院系:建工学院土木工程姓名:**学号:************序号:老师:***人类生活与地球资源学习了地球科学概论,我了解了地球科学对人类的的重要意义以及深远影响。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地球。

如人们要靠山川大地获取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要从地球中开采矿物资源制造生产和生活工具,要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以便发展生产,要与地球上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

那么我就在查询资料后针对地球科学对人类认识自然以及处理人际事物关系方面提出我自己的观点。

地球是人类居住的星球,诗人们常常亲切地把大地比做自己的母亲。

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这样写到的,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一位伟大的母亲,披着一件白色的水衣,戴着绿色的草帽,撑着一把淡蓝的伞,淡淡的蓝,淡淡的存在。

母亲有三个儿子,天空,海洋,陆地。

她勤劳地养育着他们,看着他们一个个一天天长大。

母亲赐予了陆地和海洋生命,给蓝天增添了白云,和儿子们一起过着平静的日子。

时光飞逝,一眨眼间,母亲的第四个儿子——人类诞生了。

母亲赐予他智慧与创造力,精心呵护他,用希望将他撑起。

的确,地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太密切了。

地球不仅以它无尽的宝藏养育着我们,为我们提供生息的环境,而且可以说连人类本身也是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正因为这样,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在辛勤地探索着地球的奥秘。

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类一方面不断地利用自然条件,创造适于自己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另一方面要维持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不断地消耗生产资料,满足生理和精神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加,人类向环境索取的范围、强度和速度不断扩大,但我们的家园———地球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加之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给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

污染严重、生态遭破坏,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矛盾日趋突出。

地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治理研究

地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治理研究

地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治理研究地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治理研究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治理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分析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全球环境治理的现状以及已经采取的措施,探索可行的途径和策略,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促进全球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引言: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气候变化成为世界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全球变暖、天气异常、海洋酸化等气候变化现象对人类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全球环境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论文将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和数据,探讨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研究选题。

一、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治理的影响1.1 气候变化的原因分析气候变化是地球长期以来的自然变化过程,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

本节将分析气候变化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并探讨其对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性。

1.2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节将从两个方面论述这种影响: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1.3 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气候变化不仅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影响,也对人类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节将重点讨论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能源和城市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并分析其对全球环境治理的启示。

二、全球环境治理的现状与挑战2.1 全球环境治理的主要组织与机制全球环境治理是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节将介绍目前主要的全球环境治理组织与机制,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

2.2 全球环境治理面临的挑战尽管存在多个全球环境治理组织和机制,但全球环境治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本节将分析全球环境治理面临的政治、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挑战,以及各国政府的利益冲突和合作难题。

三、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治理的研究方法3.1 模型模拟和数据分析通过建立气候模型和环境数据分析,可以评估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治理的影响和应对措施的效果。

地理科学专业论文范文(优选篇)

地理科学专业论文范文(优选篇)

地理科学专业论文范文(优选篇)论文题目:对地球化学探矿四个问题的思考摘要:多年来,地球化学探矿能否区分矿体与矿化异学、地球化学异常模型与实际运用等诸多问题是地化探矿工作中的疑难核心问题,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地球化学探矿中的四个基本问题,从而为今后地球化学探矿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地球化学探矿思考一、地化探矿几个问题的分析1.矿床区分和矿化异常,是多年来地球化学探矿工作的首要问题,使用当前世界上各种先进的地球化学测量办法可将金属矿床划归为一种地球化学异常。

而寻找金属矿床问题,也就可以归结为寻找这种地球化学异常。

用各种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可以查明各种地球化学异常。

但所发现的异常数却要超过工业矿床数的许多倍,并且由于矿床产出的地质条件和景观地球化学条件的不同,往往会出现小矿异常大或大矿异常小的情况。

在个别情况下,那种小(弱)异常还可能被天然的和技术上的干扰所掩盖。

这就要求查明由一定规模和产出条件的矿床,在地球化学场中所产生的异常,并从发现的大量异常中,划分出那些与工业矿床有关的少量异常来。

这就是地球化学异常评价问题。

地球化学异常评价的内容是:(1)定性,即确定异常性质,鉴别矿体异常与非矿异常。

非矿异常中,主要是矿化异常,也就是达不到工业要求的矿化所引起的异常。

(2)定位,即判断异常与矿体在空间上的关系。

(3)定量,即估计矿体的埋深、规模、产状、形态、矿石组分、成因类型等。

这三条中,第一条是异常评价的根本问题,对它有两种认识:一种观点是,认为化探能够区分矿体与矿化异常。

理由是,元素集中到一定程度才成为矿体,元素组合和含量的变化与矿化应有本质的差异。

据称,苏联就解决了异常评价中的这一关键问题。

其准则是:a.矿化晕中组分比矿体简单,且异常孤立零散,没有中心,分带不明显。

b.组合(累加或累乘)晕指数值的变化曲线在横交矿化走向方向上,不能形成明显的最大值。

c.在相似地质条件下,矿化异常规模小。

此外,结合构造、岩性、蚀变情况和其他方法,可以有效地鉴别矿体与矿化异常。

地球信息科学论文-麻彬彬7150498

地球信息科学论文-麻彬彬7150498

地球信息科学课程论文浅析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的应用学院:水保学院专业:林业硕士班级:15级4班姓名:麻彬彬学号:7150498指导教师:史明昌教授2015年12月浅析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的应用麻彬彬学号7150498 水保学院15级硕士4班摘要:水土保持监测是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文章探讨了遥感技术的发展及主要特点, 对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的应用进行逐一阐述,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遥感技术;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测是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 是国家水土保持建设宏观决策的依据与根本。

而遥感技术作为国土资源监测查和调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具有宏观性、周期性、综合性与实时性的特点, 已经成为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1 遥感技术的发展及主要特点1.1 遥感技术的定义遥感技术可以认为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可见光、电磁波、红外线结合目标进行探测与识别的一类技术。

目前多指从人造卫星或飞机对地面进行观测,同时采用电磁传播和接收手段来收取目标的信息并对其加以分析的一类技术。

1.2 遥感技术的发展历史遥感技术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发展的对地观测综合技术,早期的遥感技术开始于航空摄影,然后在1909 年发展到航空遥感技术阶段;二次世界大战后,利用航空照片进行区域范围土地调查与制图的研究被更广泛更系统的应用;上世纪70 年代后,人造卫星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使遥感技术被大量应用于土地利用调查和大范围土地覆盖;上世纪80 年代后, 洲际范围内广泛利用气象卫星数据对土地覆盖进行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果。

在1981 年,国外开始采用AVHRR 数据对全球和洲际尺度的植被变化及土地利用进行研究;上世纪90 年代后,卫星遥感在全球和区域尺度土地覆盖应用与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效果显著。

进入21 世纪后,遥感技术在全球和区域土地覆盖土地利用上研究被进一步发展。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喀斯特地貌的研究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喀斯特地貌的研究

关于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及特点的分析摘要:喀斯特地形也称为石灰岩地形,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又称岩溶地貌,是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地区特有的地貌现象。

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

一般指碳酸盐岩分布地区或存在流经石灰岩的地下水所特有的地貌现象。

当雨水或者地下水与地面碳酸盐类岩石接触时,就会有少量碳酸盐溶于水中。

经过长时期的溶解侵蚀,形成了以地表岩层千沟万壑为标志的地表特征。

在喀斯特地貌下往往存在地下河、溶洞等景象。

中国是世界上对喀斯特地貌现象记述最早的国家,早在晋代即有记载。

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雨丰沛,流水作用显著,并且存在大量的可溶性岩石,因此,这一地区是喀斯特地貌广为分布的地区。

而且这一地区的很多美丽的自然景观都是建立在这种特殊的地貌类型基础之上的。

该种地形地理学家最早在克罗地亚喀斯特高原做有系统的研究,因此又称喀斯特地形。

“喀斯特”原指南斯拉夫西北部的一个大量分布石灰岩的高原,人们研究地貌类型,因此称这种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形的地表崎岖、土壤十分贫瘠,不利农业发展,因此在云贵高原有“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两银”的俗谚。

但其千沟万壑的特色却十分受到观光客青睐。

目前巴尔干半岛及中国重庆、广西、贵州、云南一带均有喀斯特地形的存在,其中重庆-贵州的武隆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为联合国自然遗产。

关键字:石灰岩水暖湿的气候条件溶洞引言: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习俗以及美丽的自然风景一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中国的自然景观、人文风貌富于东方风韵,它有宽广的陆地,高大的山脉,辽阔的海洋和长长的河流。

在其中喀斯特地貌别具一格。

这篇文章综合一些学者的观点和本人对相关资料的理解做的一个对喀斯特地貌的概述,主要涉及喀斯特地貌的成因,特点,类型,演化过程和以及有关喀斯特地区的一些环境问题相关的一些介绍。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学号:********姓名:***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2017年5月23日地球的起源与演化及人类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摘要: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地球跟随太阳绕银心转动。

地球与月亮为地月系,月亮每月绕地球转动一周。

地球上存在丰富的生物。

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低等动物和高等动物共生在地球上。

本文主要叙述了地球上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与资源的紧密联系。

21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人类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人们开始探索一种发展方式使人类社会与地球环境协调发展。

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相互依存,人类的未来必须依靠人类自己,我们必须坚定的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未来才会更加的美好,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更好的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同时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本文从认识地球开始,然后是地球上的资源能源,因为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如今人类已经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保护地球采取了措施。

关键词:地球、资源、环境主要内容:1 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是描述宇宙诞生初始条件及其后续演化的宇宙学模型,宇宙学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观点为:宇宙是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太初状态演变而来的(根据2010年所得到的最佳的观测结果,这些初始状态大约存在于133亿年至139亿年前),并经过不断的膨胀与繁衍到达今天的状态。

2星系在宇宙中,由两颗或两颗以上星球所形成的绕转运动组合体叫做星系。

2.1 银河系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恒星系统,包括1,2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它的可见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一千四百亿倍。

在银河系里大多数的恒星集中在一个扁球状的空间范围内,扁球的形状好像铁饼。

扁球体中间突出的部分叫“核球”,半径约为7,000光年。

认识地球(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认识地球(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认识地球——关于地球资源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地球上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与资源的紧密联系。

21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梦想接连被实现,但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人类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人们开始探索一种发展方式使人类社会与地球环境协调发展,经过探索,人们开始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人们坚信这就是人类与地球环境的未来之路。

本文从认识地球开始,然后是地球上的资源能源,因为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如今人类已经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保护地球采取了措施。

关键词:地球资源人类生产生活可持续发展行动在英语里,地球是唯一一个不是从希腊及罗马神话中得到的名字。

英语的地球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

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

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aia,大地母亲)。

地球是宇宙中闪烁着蓝色光芒的一颗星球,除了蓝天白云,河流山川,飞禽走兽,潮汐激光,风雨雷电……她是如此美丽壮观。

我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她的无私奉献,因为地球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相信大家都看过这样几部电影,比如《后天》,《机器人总动员》,《生化危机》等,在被影片感动或震惊的同时我们是不是想到了背后的原因,我们是如何造成了如此的灾难?我们是否要反思一下呢?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是不是要行动起来?地球的基本资料:地球(英语: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三颗。

地球是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

地球赤道半径6,378.2KM ,赤道周长40075.7Km。

地球是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包括人类,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地球诞生于45.4亿年前,而生命诞生于地球诞生后的10亿年内。

地球会与外层空间的其他天体相互作用,包括太阳和月球。

自然科学论文

自然科学论文

自然科学论文篇一:自然科学论文全球气候变暖摘要: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

由于人类的超自然频繁活动,影响了全球气候平衡。

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四次波动,但是总的看为上升趋势。

1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关键词:人类活动;气候上升;温室效应;大学生背景知识气候变暖在一定范围内属于正常的自然现象。

约每10万年是全球冷暖交替周期。

在过去的几百万年间地球一直在寒冷和温暖之间做周期性的交替变动。

目前,地球正处于第四纪大冰期的后期。

最近一次冰川广布的情况是在1万多年前结束的。

此后,气候总的来说在逐渐变暖,冰川逐渐消融,规模变小2。

但是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产生“温室效应”,加快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急剧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迅速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自然生态系统来不及适应环境改变,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一、气候变化的原因。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

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3.8--7.6nm,波长较短)具有高度的穿透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如红外线)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4出现全球变暖趋势的另一原因是,人们大量砍伐森林并将其开发为具有吸收高强度热量的地表,在这个被开发的地区不再有光合作用吸收这部分热量。

地球科学概论期末论文——水土流失

地球科学概论期末论文——水土流失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题目:不断恶化的地球问题——水土流失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一、水土流失的概述水土流失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中国水利百科全书》中给出的定义是: 在水力、重、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亦称水土损失。

土地表层侵蚀指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以及其他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岩屑、松软岩层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水土流失在国外叫土壤侵蚀,美国土壤保持学会关于土壤侵蚀的解释是:“水、风、冰或重力等营力对陆地表面的磨损。

或者造成土壤、岩屑的分散与移动。

”英国学者对土壤侵蚀的定义是:英国学者对土壤侵蚀的定义是:“就其本质而言,土壤侵蚀是一种夷平过程,使“就其本质而言,土壤侵蚀是一种夷平过程,使土壤和岩石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转运、土壤和岩石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转运、滚动或流失。

滚动或流失。

风和水是使颗粒变松和破坏的主要营力。

”由此可见,国外水土流失的定义也包括了风蚀。

而生态学认为,水土流失是指缺少有效保护的土壤不能有效地将水分保持在土壤中而造成水分流失的现象,壤中而造成水分流失的现象,同时伴随水的流失,同时伴随水的流失,同时伴随水的流失,产生对土壤的侵蚀和冲刷,产生对土壤的侵蚀和冲刷,产生对土壤的侵蚀和冲刷,也也使土壤流失。

我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我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产生的危害严重,产生的危害严重,产生的危害严重,影响深远。

影响深远。

影响深远。

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制约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使人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且加剧江河湖库淤积和洪涝灾害,且加剧江河湖库淤积和洪涝灾害,恶化生存环境,恶化生存环境,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加剧贫困,加剧贫困,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不仅影响当前发展,而且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采取多种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保护环境的议论文6篇

保护环境的议论文6篇

保护环境的议论文6篇保护环境的议论文1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也是人类的母亲。

我们依赖它,探索它。

这个蔚蓝色的星球多么美丽,但我们要知道:地球只有一个!遗憾的是,许多人对于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却视而不见,继续为所欲为,妄顾地球家园的安危。

环境科学家曲格平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唯有变革,才能拯救人类的命运,也唯有变革,才能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世世代代生存下去。

”里面的“变革”就是指环保。

说得很对,所以如今有许多人拿着标语在街上喊空口号,却没有见过多的行动。

难道这样污染就会好转吗?看,我们城市里的河流的河水发黑发臭。

排成长龙的汽车放出大量的废气。

成片的绿地变成“石屎森林”。

那清脆的鸟叫声消失得无影无踪。

如果再这样下去,中国将继续贫乏水资源,空气将变得愈来愈浑浊,本世纪将有10%的鸟类物种消失。

上述的事情,我们人类是罪魁祸首!人人皆知: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净化空气,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必要的条件。

但是有一些人为了金钱去乱砍滥伐树木,造成了过度的水土流失,使大地的植被受到严重的破坏,绿洲和城市也荒漠化,我们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威胁。

就我们平时用的一次性筷子,每天都要耗费数十亩的森林,在那些人眼中,树木除了可以做家具和建筑材料外,似乎没有任何价值。

难道还有人不懂树木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吗我们居住面积已经很小了,如果再这样下去,可能连我们唯一的土地都失去。

还有,我们的母亲河——黄河近年来河床和含沙量不断增高,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几条江河之一。

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黄河从我们手中枯竭,因而有许多环境学者纷纷研究治理黄河污染的方案,试图改善黄河的水质。

但如果没有我们的共同参与,我们这个生命的摇篮——黄河将会走向衰竭和死亡。

如果我们再肆无忌惮地破坏环境,大自然将会给予我们惩罚。

那些特大的洪水剥夺了不知多少人的性命,还有由于温室效应,南极北极的冰川融化导致水平面升高,海水淹没了沿海地区,经济损失惨重。

难道这不是最好的证明吗我的家乡广宁是靠竹海生态旅游来发展经济的,而今,某些竹林的环境恶乱不堪,让人叫苦不迭。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宇宙大爆炸工程学院410112030113 王小彤大爆炸一词首先是由英国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所采用的。

宇宙大爆炸仅仅是一种学说,是根据天文观测研究后得到的一种设想。

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

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关于宇宙形成的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宇宙大爆炸理论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40年代得到补充和发展。

40年代美国天体物理学家伽莫夫等人正式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

该理论认为,宇宙在遥远的过去曾处于一种极度高温和极大密度的状态,这种状态被形象地称为“原始火球”。

所谓原始火球也就是一个无限小的点,现在的宇宙仍会继续膨胀,也就是无限大,有可能宇宙爆炸的能量散发到极限的时候,宇宙又会变成一个原始火焰即无限小的点以后,火球爆炸,宇宙就开始膨胀,物质密度逐渐变稀,温度也逐渐降低,直到今天的状态。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现代宇宙学的一个主要流派,它能较满意地解释宇宙学的一些根本问题。

1964年发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支持大爆炸确实发生的重要证据,特别是当测得其频谱从而绘制出它的黑体辐射曲线之后,大多数科学家都开始相信大爆炸理论了。

一、何处是中心几千年来,人类观察宇宙的手段从肉眼到望远镜和人造卫星,视野从太阳系扩展到银河系和河外星系,而对宇宙的认识,则经历了蒙昧时期的神话和古代哲人的猜测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革命,直到20世纪,现代宇宙学的诞生。

对于宇宙的诞生有最初的开端想法,圣经中,上帝用七天创造了世界。

而在三国徐整著的《三五历记》中记录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其中记载为“未有天地之时,混沌状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公元140年,希腊裔的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地心体系,日、月、金木水火土它们沿着各自对离地球不同的距离的各自轨道东升西落,即顺时针方向运行,为了要解释观察到的天体的运动,把它们绕着地球运转的轨道称为本轮,为了更好地描述它们的运动,在本轮之上又有一个小圈叫均轮,行星除了在本轮上运动,还在均轮上运动,这就是托勒密的地心说,他用本轮与均轮很好的解释了天体运动。

宇宙与地球论文

宇宙与地球论文

我对科教影片《星球故事》的理解地球的形成一直都是个令许多科学家、学者们争论的话题,那么地球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可以从宇宙中飞来的神秘的陨石来探究这个秘密。

碳质球体陨石是太阳系形成早期的时候留下的产物,它的含碳量比较多,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物质,它保留的星尘微粒是所有陨石中最多的,是一种比较珍贵的陨石。

科学家们就能够通过这种陨石确切地了解地球形成早期的化学成分,还能通过先进的化学仪器测出地球形成的年份。

地球形成于45亿5千万年前,它最开始也只是漂浮在浩瀚宇宙中的尘埃,而这些尘埃都是源于上一次恒星寿命终止时的大爆炸,爆炸之后,在引力的作用下,这些尘埃被吸引到了中心,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旋转圆盘,这就是太阳星云,星云的中心又诞生了一颗新的恒星,这就是太阳。

在太阳的周围依然有很多尘埃微粒,这些旋转的微粒偶尔会相互碰撞,就会聚合形成较大的物体,这些较大的岩石相互碰撞会产生很大的热量。

有时候相撞的岩石会两败俱伤,而有些岩石会越来越大,它们的引力也随之增强,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岩石。

一万年过后,这些所谓的星子逐渐形成岩石球,它们的直径可以达到十六千米,接着,大约二十颗这样的星子增长到月球的大小,最后它们碰撞结合形成四大行星:水星、金星、火星、地球。

我们的地球就这样横空出世。

那个时候地球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岩石球体,地球上没有生命,没有水,也没有孕育生命所必需的水,地球上到处是不断喷发的火山,地表上流淌着炽热的熔岩。

地球到底是怎样从一个滚烫的岩石星球变化形成一个孕育生命蓝色星球呢?科学家们认为,只有当地球冷却下来,地表上才有可能有水,地球可能经过了十亿年才冷却了下来。

科学家们发现在最古老的锆石晶体中包含一种氧18的氧原子,而只有在水充足的地方才会出现氧18,这说明水在地球形成两亿年后就出现了。

但大量的水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其中的一个猜测就是地球上的水是由彗星从宇宙中带来的。

科学观测中表明,彗星中包含大量的宇宙尘埃和水蒸气,它们就像巨大的水球,里面的成分将近一半都是水。

地球科学论文格式

地球科学论文格式

地球科学论文格式篇一:地球科学论文黄土高原的功过【摘要】:一提到黄土高原,自然就想到那块贫瘠的土地,那里不但干旱少雨,水土还大量流失。

千百年来,流失的泥沙被卷入黄河,导致黄河水患不绝。

黄河的泛滥也造就了肥沃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

可以说,人们对黄河又爱又恨,一方面称黄河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另一方面又称黄河为中国的忧患。

这一切都源自于可爱又可恨的黄土。

我是一个生于兹,长于兹的真正的“黄土人”,自然对这一抛黄土有着独特的感情,说不出来,却着实含着一种凄凉。

【关键词】:黄土高原资源文化水土流失引言岁月以一种无法想象的手法,在这块土地上不停地雕刻着。

这横断绵延,又似乎分的很清的沟壑,有人说像皱纹,有人说像伤痕。

河水并未结冰,静静地流淌。

在山梁梁上,点缀着黑白相间的羊儿,山梁背后飘来牧羊人酸酸的歌儿。

我能够想象这里的春天和夏天,也能想象丰收的秋天和冰封的冬天。

这里确实很美。

这里的土地主要是山地,平地只是沟底很少的一点。

从形状的不规则,坡度的陡峭以及那些庄稼收割后的残梗,你就知道这里的土地是怎样的一种贫瘠。

这样的土地能产生多少财富?这样的土地能生产多少财富?我眼中一片潮湿。

尽管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吹响几年,尽管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世纪,但是贫穷还没有根本消失。

进入陕北黄土高原,就进入了历史。

城市的高楼大厦掩饰不了背后低矮的民房,更阻挡不住人们看其背后有名无名的荒山的视线。

你看,一座座山丘,一道道梁,崎岖的山路,塞外的风,构成了苍凉的黄土高原。

转过任意一座山梁背后,也就进了真正意义上的黄土高原了。

正文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

位于中国中部偏北。

北纬34°~40°,东经103°~114°。

东西千余千米,南北700千米。

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

跨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

(引用1)黄土高原孕育了灿烂的黄河文化,更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它曾经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经济中心与文化中心。

地球和空间科学论文

地球和空间科学论文

地球和空间科学论文空间是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客观存在形式,但两者密不可分,小编整理了地球和空间科学论文,欢迎阅读!地球和空间科学论文篇一地球空间信息及其获取技术【摘要】本文叙述了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形成背景与基本定义,讨论了地球空间信息的理论内涵,总结了获取地球空间信息数据的三种最主要的方法:地图数据采集、遥感(RS)数据采集和GPS数据采集。

【关键词】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地球空间信息;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采集1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简称Geomatics)是以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为主要内容,并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撑,用于采集、量测、分析、存贮、管理、显示、传播和应用与地球和空间分布有关数据的一门综合和集成的信息科学和技术。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前沿领域,是地球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为地球科学问题的监测和全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方法的支持[1]。

同时,地球信息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它以信息流为手段研究地球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人流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其科学学科体系正在成型、发展、定位中,主要研究内容:基础理论研究$地球机理、地球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地理信息数字集成技术系统研究、地球信息共享、服务体究、产业化政策和运做研究、应用技术系统研究。

“地球信息机理”是其理论研究的主体,“地球信息技术”是其研究手段,“全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其主要应用研究领域。

2 地球空间信息内涵地球空间信息实质上反映了人类对于地球表层系统的运动规律的认识,它是人类保育地球表层系统的基础。

地球空间信息所覆盖的空间范围上至电离层、下至莫霍面,其中在地球表层上的地理空间信息是地球空间信息的基础信息。

有关地理空间信息的处理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的数据获取、存储、空间分析和信息查询则为地球空间信息的模拟、分析和预测奠定了基础。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论文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论文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论文地理科学专业毕业论文地理科学专业是一门涵盖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学科,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在这个专业中,学生需要掌握地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等相关知识,并且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

毕业论文是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环节,通过撰写论文,学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选题在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进行选择。

例如,可以选择研究某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变化,探究其原因和影响;或者选择研究某个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分析其合理性和可持续性等。

选题时要注意确保研究的可行性和切实性,同时也要考虑到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时间限制。

二、研究方法在进行地理科学专业毕业论文研究时,学生需要运用适当的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目的,可以选择定性研究方法或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并通过描述和分析的方式进行研究;而定量研究方法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收集数据,并通过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进行研究。

三、数据分析与结果在进行地理科学专业毕业论文研究时,学生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结果呈现。

数据分析可以通过统计软件进行,例如SPSS等。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例如某个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城市发展的规律等。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地图、图表等方式将结果呈现出来,以便读者更直观地理解研究结果。

四、讨论与结论在地理科学专业毕业论文中,学生需要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和得出结论。

讨论部分可以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比较,分析其意义和影响。

结论部分则是对整个研究的总结,可以强调研究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

通过讨论与结论,学生可以展示自己对研究主题的深入理解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参考文献在地理科学专业毕业论文中,学生需要引用相关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可以是学术期刊、学术书籍、研究报告等。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3000(最新)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3000(最新)

人类生活与地球资源利用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以及人类过度开采自然资源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后果,同时表明人类的未来必须依靠人类自己,我们必须坚定的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未来才会更加的美好,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更好的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同时,也阐明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关键词:地球资源,人类生活,可持续发展,未来正文:近代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道路。

工业动力的使用猛增,产品种类和产品数量急剧增大,农业开垦的强度和农药使用的数量也迅速扩大,致使许多国家普遍发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但人类的活动却对地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能源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引发的极地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

人类在创造辉煌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同时,对发展的内涵却步入了认识的误区,一味滥用赖以支撑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使地球资源过度消耗,生态急剧破坏,环境日趋恶化,社会实际福利水平下降,同时,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也与日俱增,人类正受到某些资源短缺和耗竭的严重挑战。

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空前紧张的程度。

我们从我们的地球母亲那里获得了无尽的财富,而与此同时带来的也有无数的灾难。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现阶段人类还没有能力离开地球到其他的星球上去生存。

所以我们必须保护好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水是人类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生命的基本要素。

多少世纪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不加爱惜,恣意浪费。

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警觉到,水资源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丰富,很多地区出现的水荒巳经造成了对经济发展的限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地球科学概论 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 论文

宇宙中地球的位置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摘要:根据《地球科学概论》,研究宇宙中地球的位置及地球内部结构,探讨为何地球会适宜人类生存。

深入研究地球的内外部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更具所学的内容从地球在宇宙中的特殊位置,地球的物理性质,地球的结构等几个方面阐述地球产生生命的原因以及人类生存的关系等。

关键词:地球科学概论宇宙中地球的位置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条件人类的生存正文: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从在地球上出现的那一天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对地球和宇宙的探索。

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每前进一步,都使人类的思想更加进步,运用几乎所有先进的技术手段,使文明和科学出现一次大的发展。

本篇论文旨在帮助我们探索我们的地球,根据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探讨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在人类的力量足以改变地球的今天,思考一下我们应该怎样与地球保持和谐,使人类社会持续发展。

(一)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

很显然,想要深入得研究地球与人类生存关系,就必须要透彻的来理解,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

关于地球为何适宜于生命生存的问题,我想不用多加解释。

首先,地球处在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宇宙环境中并且已经存在了足够长的时间;其次,地球有一个比较适合的位置,使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比较适宜的温度;地球的大小适宜,所以地球能够吸引住足够的大气,并逐渐形成大气层;地球上有浓厚的大气层,可以有效地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受各种流星体的伤害,同时也能够通过吸收太阳辐射中的某些能量避免对生物体的伤害;地球上大气中存在有臭氧层,可以保护人类免受紫外线的伤害;地球周围存在地磁场,能够抵挡太阳风等宇宙射线的侵袭,保护生命体;地球上形成了水并且保留住了水;地球表面有坚硬的固体表面,使生命体生活有靠;地球的自转周期长短合适,使地球表面热量不至于变化太大、太快,从而适宜生命体的存在;地球地质史上曾经有温暖的海洋,适合蛋白质的形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地球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结构、组成、演化和运动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而关于地球的板块的研究又是这门学科最基础的一环,因为板块是组成地球表面的最基本要素。

目前的板块构造学说是基于大陆漂移说和海洋扩张说上建立起来的,而这三种学说是否具有完全的科学性,是否也有错误的地方,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一个主要问题。

正文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陆表面覆盖着大小不一且坚固的地壳(板块),而这些板块是在不断地运动着的。

从1915年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的概念至今,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研究,确实表明地球表面的板块是在不断移动的。

并且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如下图:
图1
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地球板块的具体构造,并且板块分为大
致三个类别——其一为彼此接近的汇聚型板块边界;其二为彼此远离的分离型板块边界;其三为彼此交错的转换型板块边界。

而且,绝大部分板块上是陆地,只有太平洋板块是海洋板块。

各大板块之间的交界处也几乎是在海洋范围。

到这里我们大致把板块构造的一些基本形态讲了一下,之后,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大陆漂移学说是否是正确的呢?
大陆漂移说原本就是魏格纳的猜想,只是为了解释大西洋两岸的关联性的假说,本就有为了解释而解释之嫌。

这是首先要讲的。

虽然科学已经表明板块构造学说是有现实依据的,但是大陆漂移学说不完全等于板块构造学说,质疑前者并不一定会推翻后者的正确性。

最先的大陆是整块的,称为“泛大陆”,被大片海洋“泛大洋”包围。

如图:
图2
在此先提一下一种动物的迁徙:腔棘鱼,远古的动物。

当大陆迁
移时,原大陆的腔棘鱼应该随原大陆一同移动,而不可能去往另一大陆,例如:它原先在非洲沿海,那现在也只应在非洲沿海,而事实并非如此,这时我的说法出现了漏洞--它能通过海洋迁移--问题就是这个,泛大陆时期,大陆之间是没有海洋的,但它分裂后却出现了海洋,这是否可以看成是大陆浮在海上呢?而且所有的大陆漂移动画演示都给我们这样的感觉:大陆是浮在海上并在海上运动,事实并不是,海洋是在板块上的,可以看成是大陆与大陆间盛满了水,倒去这些水,大陆与大陆间是被一个个大坑连着的,所以大陆移动时,海洋应当跟着动(先除去单独的大洋板块的情况)。

有人认为应该说是板块移动而非大陆,但是板块分界是在海上,那当板块运动时会产生裂缝,那是海水下渗,还是岩浆上漫呢?
有人会搬出岩石圈与地壳之说,认为板块在地壳上,而非整个岩石圈,地壳动,岩石圈不动,
图3
这明显就割裂了两者,从图上来看这也是不可能的,地壳与岩石圈不可能是分开来的。

而且海洋扩张学也恰好否定这一观点。

海洋扩张学认为海洋由海岭(洋脊)处扩张,由岩浆喷出,导致海底朝两边漫延,但这样就产生我上文的问题:板块运动时的裂缝问题,海水和岩浆问题。

更关键的是,海洋扩张导致大陆移动,必先要有海底,由海底把大陆往两边“推”,但是泛大陆时大陆间没有海底,动力也就不存在了,那它是如何分开的呢?
而且,远古时期结合在一起的大陆,通过漂移变成现在的模样,那它变动的究竟是哪一部分呢?也就是说它最初合在一起的究竟是哪一部分?所谓板块主要指岩石圈,而岩石圈覆盖着整个地球,所以岩石圈的移动可以看成是沿地球球体表面的循环运动,所以按理它不可能造成我们视觉上看到的大陆分离的效果。

而且大陆是指高出海洋的那一部分,不是整个岩石圈。

如果是这样的话,大陆漂移运动的载体只能是地壳那一部分,那是否可以看做是这样:大陆受到力的作用发生隆起或者塌陷现象,或高出海面,或沉入海底。

我们看到的大陆漂移实际上是大陆不断浮出或沉降的过程,好比把沙子抹开来。

但是这样就表明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陆并不是原先的大陆了。

这只是一个猜想。

因此现在的问题就是,大陆漂移学说中的大陆自然是指陆地了,而不是板块(那是板块构造说),那么陆地是指具体的哪一块?因为陆地、地壳和板块(岩石圈)三者不能简单分开、割裂的。

所以,有没有可能大陆原来就是今天这样的,甚至是一整块。

大陆(或者说板块)间存在缝隙,但并不是分成几块的,至少不是以在海洋中为界分为几块,海底地震、火山可以这样解释:由于岩石内力和原就存在的破裂口,即那些海岭,这也解释了为何有火山带火山群:它们是群分布而不是散乱分布的。

至于板块为何会动,它只是细微地,因为它有裂缝且浮在岩浆,即地幔上。

当然,这也是一个假设而已。

板块构造学说是由大陆漂移学说发展而来的,所以探讨大陆漂移问题也是属于地球板块的一个方面。

我认为到目前为止的许多理论、学说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漏洞,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释清其本质,因此对其中的大陆漂移学说产生些许疑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