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的文化航母能远航吗
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哈佛耶鲁不如敢闯敢干
引言:“哈佛耶鲁不如敢闯敢干”,“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从哈佛大学的演讲台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演讲台,王健林一再重复这样的句子。
最新的2014年华人富豪榜显示,他仍是大陆首富。
“王健林成功学”里,“创新,胆子大,敢闯敢试”排名第一,这是他的人生信条和价值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一、“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26年前,34岁的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王健林接手了万达集团的前身——大连市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这份闯劲为今天的万达商业帝国拉开了序幕。
他说自己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外国,怎么敢想就怎么敢做,“这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一点可能什么事都不行”。
光有胆量还不够,还要有坚持精神。
王健林说,所有的创新都面临失败,都会有完善的过程,很多人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失败就放弃了,只有执着地坚持最终才能成功。
王健林想告诉现在的年轻人,光有梦想不够,还要勇敢地迈出创业第一步,正如他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你如果去试了,也许一半成功一半失败,但不试成功的机会是零”。
而王健林也用实际行动支持中国的年轻人创业。
他是中国最早成立创业基金的,最初与人合作,后来又单独设立了万达创业基金,每年支持100位大学生创业。
二、最欣赏的企业家王健林和马云豪赌1亿元的赌局太过广为人知,以至于当王健林在回答“最欣赏的企业家”这一问题提到柳传志和马云的名字时,所有在场的人都有些惊讶。
王健林对柳传志的评价颇高,这些评价大多关乎品格,例如“老柳是真正有企业家领袖的范儿,正派、公正,而且对朋友有错误就敢于直言”。
他强调:“这是很难得的,很多人只说恭维话。
所以(柳传志)得到了大家的拥戴。
”王健林也有足够的理由欣赏马云,正如他所说,后者“创新,思想活跃,创新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而且在年轻人当中也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楷模”。
讲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加上一句,“对实体经济既是挑战也是一种冲击”。
没有永远的朋友,但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去年年底,王健林迈出了和马云合作的第一步,让万达影院入驻支付宝。
王健林简介 王健林的生平经历
王健林简介王健林的生平经历王健林是中国大陆的企业家,是万达集团的创始人和董事长。
他在投资、地产、电影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商界巨头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大家介绍王健林的生平经历。
王健林出生于1954年,是中国河北省塘沽镇人。
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王健林是家中的长子。
由于家庭条件不太好,王健林从小就懂得节俭和勤奋。
他在小学毕业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工作生涯,曾在铁路公司、钢铁厂等单位打工。
1979年,王健林考入河北工程学院,主修冶金工程。
1986年,王健林毕业后,进入大唐集团工作。
他在大唐集团的工作经验使他获得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商业洞察力。
1988年,他离开了大唐集团,开始着手筹划自己的企业。
1992年,王健林在大连创立了自己的房地产企业——大连万达集团有限公司。
万达集团是一家综合性企业集团,业务涉及地产、投资、酒店、文化、贸易等多个领域,是中国最大的地产开发商之一。
王健林作为该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一直秉持“以人为本、创造财富”的企业理念,致力于打造健康、稳健、迅速发展的企业。
在王健林的领导下,万达集团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一家极具影响力的企业。
万达广场、万达酒店、万达电影等项目都成为万达集团的标志性项目。
截至目前,万达集团已进入50多个行业,拥有超过三千家子企业,总资产已超过2500亿人民币。
除了万达集团,王健林还涉足了中国电影产业。
他在2012年创办了万达电影,从那时起,王健林开始致力于在中国打造高质量的电影产业。
作为中国电影产业的重要推手,后来,王健林不仅入主长影集团,还入主高达影城等公司,并成为“现代影业”的掌门人。
总的来说,王健林是中国商界的领袖和杰出的企业家之一。
凭借其才干和领导力,他带领万达集团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和娱乐公司之一。
尽管他已经有了巨大的成功,但他一直保持谦逊,时刻关注中国和全球的经济和投资趋势,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尽心尽力。
万达离职重臣,揭秘王健林转型和资本运作内幕
万达离职重臣,揭秘王健林转型和资本运作内幕导读:王贵亚一直在万达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是他过去两年多来做的事。
从2014到2016年,王贵亚经历了整个万达金融集团的筹建,以及这家航母级公司的第四次转型决定。
这位在中国建设银行工作了30年的金融界老兵,一度曾是首富王健林亲自相中的组建万达金融集团的人选。
1984年大学毕业之后,王贵亚从建设银行的基层做起,历任总行投资理财总监、投资银行部总经理、计划财务部总经理。
而在被万达高薪挖角之前,王贵亚的职务是中国建设银行投资理财总监兼投资银行部总经理。
2014年初,王贵亚空降万达,任集团高级副总裁。
按照王贵亚的描述,早在2013年8月,自己就有离开国有银行体制,去民营企业的打算。
后经王健林主动邀请,加入万达。
王贵亚加盟的档口,正是万达面临第四次转型的重要时刻。
彼时的王健林已经感受到依托商业地产的“复制”无法再支撑企业的高速增长。
国际企业、大文化概念、金融与轻资产的战略思路陆续被提出,面对高增长瓶颈的万达正在极力寻求下一个突破口。
2015年中,筹备两年多的万达金融集团正式成立。
在当时披露的文件中,金融集团的高管配置堪称豪华,王健林亲自挂帅,集团总裁丁本锡担任副组长,组员包括文化集团总裁张霖、高级副总裁赵世刚、尹武海、集团副总裁刘朝辉等。
而王贵亚,则是当时金融集团筹措组的组长。
王健林曾对万达的金融业务充满期待,在彼时2015年上半年工作会议中,他曾说“万达未来价值最大的就是金融板块。
”在首富的设想中,未来的万达金融,是真正的互联网+金融。
王健林曾在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充分利用万达独有优势,跟万达商管、万达电商结合。
通过账务商家现金流入口、健林对商户的信贷考核、发放和回收机制。
并利用电商、快钱的大数据,创新信贷模式,搞线上金融。
尽管眼下市场上万达金融的声音并不大。
但这家成立刚刚一年的集团公司在去年底还是交出了不错的答卷。
当年,万达金融集团收入208.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697%。
说1个亿是小目标王健林
如果让商业大佬们选择删掉一条媒体报道,我想王健林应该会选择鲁豫的那期采访,而许家印会选择在天安门广场奔跑的照片。
2016年5月27日,鲁豫来到万达总部,对王健林进行贴身采访。
王总的开放程度史无前例,不仅展示自己多幅价值连城的藏画,还请鲁豫坐了私人专机湾流(Gulfstream)G550,更说出那句著名的“一个亿的小目标”。
说1个亿是小目标,还真不是故弄玄虚,就在采访的前三个月,福布斯公布王健林家族以1700亿的资产成为华人首富,超过了长期霸占此位的李嘉诚。
而彼时的万达,高歌猛进,多点开花,不断扩大自己的版图:商业地产、酒店、院线、体育产业、电商......王健林曾多次在内部会议上说:“我们不要盯着一棵树,我们要建造一片森林。
”多年来,万达也一直想打造一个以文化为纽带的全球商业生态。
其中最大的动作就是在2012年,以26亿美元收购美国院线AMC,整个好莱坞都为此打了个冷颤,很多美国人也由此知道东方有一家叫做万达的公司。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Wanda(万达)和Panda(熊猫)只差了一个字母。
也是在2012年,欧洲的不少球迷才知道,中国有一支叫做恒大的足球队,那一年的马尔切洛·里皮,炙手可热,是多家豪门俱乐部争抢的主教练。
谁也没想到,里皮竟然被许家印收入麾下,待遇是:1000万欧元的年薪,外加珠江畔的一栋望江别墅,还有一艘私人游艇。
而在这一年,广大国人也认识了许家印,导火索是一张参加两会时奔跑的照片。
那个爱马仕腰扣被吃瓜群众津津乐道,被归为炫富的标签。
其实一条爱马仕对许老板算个啥啊,一位熟悉恒大的朋友曾对我说,许老板之所以喜欢爱马仕,是因为那个大大的“H”,是“恒大”的首字母。
看来许老板对“恒大”二字所爱至深,无论是矿泉水,还是人寿保险,甚至是新能源车,都还是沿用“恒大”的名字。
在营销学中,不同品类,用不同的品牌其实是更为常见的操作。
许家印并不在乎什么理论,他似乎更想让“恒大”成为一种永恒的烙印。
王健林的滑铁卢
王健林的滑铁卢近年来,中国商业界的一个耸人听闻的故事是中国首富、万达集团创始人王健林的“滑铁卢”。
突然间,这位在商业圈中享有崇高声望的亿万富翁陷入了一系列挫折和困境。
然而,这个故事的背后是一段令人震惊并且值得深入研究的商业运作的历程。
王健林,曾被普遍视为商界传奇人物,被誉为中国商业圈的教父。
他在建立万达集团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下滑和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万达集团的业绩也开始出现下滑。
王健林的商业帝国似乎开始面临严重的挑战。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万达集团在娱乐和文化产业的一系列投资。
王健林希望将万达打造为中国最大的娱乐集团,他投资了数十亿美元收购了美国AMC影院、乐高乐园等公司,并计划于全球范围内建设万达文化旅游城。
然而,这些投资并未取得预期的回报,反而使万达集团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困境。
一方面,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速放缓,市场竞争加剧,使得万达影院的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另一方面,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被广泛认为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其规模庞大,投入巨大,需要解决的问题众多。
这些问题加剧了王健林的压力和困境。
此外,万达集团还面临着重重的债务压力。
为了筹资以支持其大规模扩张计划,万达集团大量借债,使得其负债超过了2000亿人民币。
尽管王健林多次试图通过减少债务来纾困,但这并没有带来重大的改善。
相反,由于市场对万达集团的信心下降,其借债成本不断上升,使得王健林陷入了艰难的境地。
此外,万达集团还面临着政策风险和外部竞争的压力。
中国政府近年来对房地产市场实施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使得万达的主营业务地产开发面临巨大的挑战。
与此同时,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加大力度,使得万达集团的市场份额逐渐被侵蚀。
考虑到所有这些困境,王健林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试图扭转万达集团的局面。
首先,他大幅削减了万达集团的债务,并出售了一些资产以筹集现金。
其次,他重新调整了万达集团的业务结构,将重点放在了核心业务上,包括商业地产和酒店管理。
【王健林成功的几句话】 王健林说成功三要素
【王健林成功的几句话】王健林说成功三要素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王健林是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吧,那你们知道他对成功的见解吗?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王健林成功的几句话,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王健林成功的几句话1、什么清华北大,都不如胆子大。
2、胆子大,脸皮厚;走遍天下都有万达。
3、富贵险中求,敢闯敢干竞风流。
4、人才是培养不出来,是摔打出来的。
5、一马当先,万马奔腾。
人不可能永远都清楚,马马虎虎。
6、商业的成功是建立在当地政府、企业、老百姓三方均得益的基础上的。
7、商战经年财富雄,向来万事皆成空。
唯有余生管行善,一片净土十世功。
8、企业家的终极精神有二:一是创新、二是坚持。
9、万达是知恩图报,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公司。
10、人追求最高的追求是精神,企业的最高层次是经营文化。
11、企业家要有爱心和责任心,只有这样你的企业才能真正发展好。
12、我的历来一个观点,说自己好可以,不要说别人坏,这是我人生的哲学。
13、优秀的企业在好的时候要做坏的打算,坏的时候要做好的安排。
14、做一家让世界尊敬的中国企业,且下一任后还能保持。
15、富贵险中求!凡是成功的企业家或者卓越的企业家都接近神经病。
16、只要万达进入的行业,其他企业无论国企央企,都没机会做老大。
17、人,有追求,他就活的充实,哪怕有痛苦,后面带来的愉悦,他会觉得更珍贵!18、所谓社会企业家,就是将社会贡献当做自己的第一责任,而且努力去践行这些标准,这是我追求的。
19、中国职业足球最大的成功在于,把球迷拉回到足球场上来,使足球产业化开始进行。
但最大的失误之处恰恰就是职业化解决得不好。
20、创新者大部分会成为先烈,只有少数会成为先进。
但正是成功者的可能性不断激励后人去追求,希望成为那个极少数的成功者。
21、我很早就开始关注公益事业,万达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以后,我一直在思考怎样善用。
我个人对吃、穿都没有太高的欲望,能将财富回馈于社会是最好的选择。
王健林中国首富的奋斗
王健林中国首富的奋斗在中国的富豪榜上,王健林这个名字是家喻户晓的。
他是中国首富,也是中国房地产巨头万达集团的创始人与董事长。
王健林自小家境贫寒,但凭借着非凡的勤奋和智慧,他逐渐积攒了巨大的财富。
雄心壮志的起点王健林出生于中国辽宁省一个普通的家庭。
家境并不富裕,他在求学过程中常常受到金钱的限制。
尽管如此,王健林并没有放弃,他以出众的学习成绩考入了大连理工大学。
大学时期,王健林展现出了他的雄心壮志。
他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并担任学生会主席。
他利用这个平台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领导能力。
创业之路毕业后,王健林没有选择安逸的就业,而是选择了走上创业之路。
他从一个小商贩开始,卖香蕉、酱油等商品。
虽然利润微薄,但王健林并没有气馁,他坚信只要努力就能获得回报。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健林逐渐发现房地产业的巨大商机。
他开始投资于开发房地产项目,并成立了万达集团。
万达集团一直秉承着王健林的理念,致力于成为房地产行业的领头羊。
战略的智慧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巨头,王健林善于制定战略并灵活调整。
他倡导“十全十美”的发展理念,即在一个城市开发十个项目,覆盖商业、文化、旅游等领域。
万达广场、万达电影院、万达酒店等都是他成功落地的典范项目。
而在面对市场竞争时,王健林也展现出了他的智慧。
他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并积极进行海外投资。
万达集团收购了美国AMC影院和乐天百货,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对公益事业的贡献王健林成功之后,并没有忘记社会责任。
他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并捐赠了大量的财富。
他成立了王健林慈善基金会,致力于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帮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此外,王健林还积极参与灾难救援和环境保护等公益项目。
他的慈善行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赏。
中国首富的奋斗王健林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首富,除了他的智慧和勤奋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他坚持不懈的奋斗。
他从小家境贫寒,但他没有因此而放弃,相反,他以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成功。
从小坚持而成功的名人
从小坚持而成功的名人王健林是一位中国企业家、亿万富翁,也是大连万达集团的创始人和董事长。
他被誉为“地产教父”,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
然而,他的成功之路并不容易,他必须经历许多困难和挑战,才能达到今天的成就。
王健林出生在中国辽宁省大连市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
由于家境贫寒,他从小就对改变家庭状况充满了渴望。
然而,他的父亲教育他说,只有通过努力工作才能实现个人的成功。
这个信念深深地根植在王健林的内心深处,成为他坚持不懈的动力。
年少时,王健林放弃了求学的机会,选择进入工地工作来支援家庭。
他在工地上努力工作,凭借勤奋和毅力,很快升职为班长。
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知道自己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他利用晚间的时间自学,补充了大量的知识。
刻苦学习使王健林的眼界得以拓宽,看到日益繁荣的房地产行业中的巨大商机。
于是,他决定将自己的职业重心转向房地产领域。
他开始从事房地产经纪工作,并很快建立了自己的小公司。
然而,他所面临的挑战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在当时的中国,房地产行业还在起步阶段,面对着无数的困难和竞争。
王健林的公司陷入了困境,几乎破产。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终究会有一天成功。
他毅然决定改变经营策略,从房地产经纪公司转型为房地产开发商。
这个决策并不容易,因为他缺乏资金和经验。
然而,王健林没有退缩,他向银行贷款,并开始从事大规模的房地产项目。
尽管困难重重,但他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最终获得了成功。
他的房地产公司逐渐壮大,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扩张。
然而,王健林的野心并不仅仅局限于房地产领域。
他知道要实现长期的成功,必须寻找新的机会和挑战。
他将目光转向了娱乐产业,通过收购国内外电影院和影片制作公司,进一步拓展了万达集团的业务范围。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健林带领万达集团进军更多行业,如金融、酒店、旅游等,成为了一个多元化的跨国企业集团。
他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财富上,更体现在他对社会的贡献上。
王健林中国商业大亨的创业历程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创业智慧
王健林中国商业大亨的创业历程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创业智慧王健林是中国商界的重要人物之一,他通过自己的创业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将万达集团打造成为一个全球知名的企业。
在他的创业历程中,有许多值得称道和学习的经验和教训。
1. 勇往直前:王健林在创业初期面临的是一片未知和风险,但他毫不畏惧,敢于迎接挑战。
他深知创业的道路充满坎坷和不确定性,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勇往直前。
2. 顽强拼搏:在创业过程中,王健林曾经遭受过巨大的挫折和失败。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
他以顽强的毅力和努力,克服了困难,最终取得了成功。
3. 观察细致:王健林懂得观察和把握商机。
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准确判断市场动向,并及时采取行动。
他对市场的细致观察让他能够抓住机会,并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保持领先地位。
4. 敏锐的洞察力:王健林在商业领域的成功部分归功于他敏锐的洞察力。
他能够准确地判断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并灵活调整战略。
这使得他能够时刻紧跟潮流,领先于竞争对手。
5. 创新思维:王健林一直秉持着创新的思维方式。
他不断挑战传统观念,寻求新的商业模式。
以万达集团的多元化经营为例,王健林积极开展旅游地产、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新兴领域的探索,为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6. 团队合作:王健林非常重视团队合作,他懂得把握人才,培养团队。
他深知一个优秀的团队将带来更强大的力量和更好的创新。
通过与团队紧密合作,王健林成功地将万达集团打造成为一个跨行业、跨国界的综合型企业。
7. 社会责任:王健林一直秉持着社会责任感。
他通过为社会作出贡献,回馈社会。
他注重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和环境的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
王健林的创业历程饱含着他的智慧和勇气,不仅是一个商业大亨的传奇,更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的楷模。
他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汲取力量,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王健林的文化航母
51
有产 业 的没文 化 ” , “ 大家 不知道 怎 么把 过去 政府 补贴
的文 化发 展成 依靠 市场 自己能够 收支 ,再 度发 展的 盈利 性 企业 ” ,这 句话 说到 了要 害 。
产 公司 有可 能会 实现地 产 业宏观 调控 以来 “ 最 华丽 的转
身”。
健林 的 “ 文化 帝 国梦 ” ,其一 ,中国在 全球范 围 的经济
崛起 必 须包含 “ 硬 件和 软件 ”两个 元素 , “ 中国制 造 ” 正 在 全 球 产业 链 中 向上 攀 升 ,必 须 同时 伴 随 着 中 国文 化 、中国价值 和 “ 中国故事 ”的全 球性 传播和 讲述 ,这 是 一个硬 币 的两面 ,应 该相 互促进 、互 为表 里 ;其 二 , 中国企 业家群 体本 身 ,天然 承担 着 中国价值观 和 中国文 化 全球 推广 的责任 ,这 不 由单个 企业 家的个 人好 恶所决 定 ,而 是 中国企 业 的全 球化 进程 中必然 要 完成 的历史使 命 。商 业上 的成 功如果 不能 配合 以文化 的认 同 ,商业就 是 不可 持续 的 ,从这个 意义 上说 ,中国企业 家要 主动培
说 ,万达所 做 的一 切布局 都是 围绕 “ 人 ”这个 主题 ,这
当然 是超越 了 “ 人 多力量 大 ”的字面 含义 。 王健 林 并 不 仅 仅 是 个埋 头苦 干 的人 。他 很 精 明 , 善于 抓住 机会 ,非 常雄 心勃勃 。若 以更 大的视 野理解 王块 ,这家 知名 房地
王健 林在 今年 福布斯 排 行榜雄 踞榜 首 。
王健 林 曾坦 言 ,国 内现 状 是 “ 有文 化 的没 产 业 ,
中 国 的文 化 企 业会 以何 种 面 貌 参 与这 场 全 球 性 的 文 化竞 争 ?板着 面孔 是不 行的 ,刻 意搔首 弄姿也 不行 。 中 国人必 须为 自己也 为世 界提供 一 种恰到 好处 的表达 、 表演 以及 传播 方式 ,万达 的 “ 文化 航母 ”刚刚 启程 ,我
王健林的创业经历
王健林的创业经历辞官下海我在经商前,15岁就当兵了,从军17年,做到团职干部,遇上中国百万大裁军,就转业到地方政府,当了两年办公室主任。
这两段人生都还算成功:我做到团级职务时,不到30岁,很年轻,几十万部队当中最年轻的干部之一;到地方做官员,职务进步很快,很快做到办公室主任,但我在1988年断然辞官经商。
具体两个原因:一是赶上经商热。
1988年到1995年,很多人辞去原有职务“下海”了。
如果没有当时的经商热潮,中国今天不会有这么一批优秀的企业家。
二是想改善个人的生活。
我就觉得,别人能当万元户,我凭能力应该不止万元户。
第一桶金是这么来的当时遇到的第一个创业难关,就是借钱。
第二个难关是拿不到项目。
那时大陆还是“计划经济”,比较落后,拿项目也不仅要有钱,还得有“计划指标”,得出现在当时“国家计划委员会”指标名单上才行。
我只好找到大连一个老战友“借”一点指标,同时付出一点费用。
他同意给我几万平米指标。
但是拿了指标,还得去找当时的市领导批地。
跑了左一遍,右一遍,没人理。
市领导被我找烦了,出了一个题目:“你不是想开发吗?把市政府的北侧那块地给你”。
市政府是一个老建筑,很气派。
但它的北侧居住区,房子差,设施差,一百多户人共用一个水龙头,一个厕所,被认为“有碍观瞻”,所以把这片地给我去干。
可这个项目改造完,要1200块钱一平米的成本,我前面有三家国有公司都不肯干。
因为大连市当时最好的房子只能卖到一千零几十块。
我坚持要干这个项目,公司里的很多同志反对。
当时我们公司叫“西岗开发公司”,我就说:“开发公司,只有开才能发,你都不敢开怎么能发呢?”为了赚钱,得把这个房子卖到1500元一平米,后来我们动脑筋,推出来几条创新:第一,当时大陆的房子没有明厅,一个小过道进去直接就是几间房。
那好,我们做一个明厅;第二,当时房子没卫生间,县处级以上干部才允许配一间卫生间。
我们没管那一套,每户都配了卫生间,还把木头窗换成了铝合金窗,再加一扇防盗门。
首富王健林:机会是闯出来的
首富王健林:机会是闯出来的【导读】王健林有一句豪言“胆子大,脸皮厚,走遍天下有万达。
”他推崇“富贵险中求”,机会是闯出来的。
(MSN理财)2013年,“地产大王”王健林以1350亿财富首次成为胡润百富榜上的中国首富,且四年三次登顶大陆地产富豪榜。
王健林有一句豪言“胆子大,脸皮厚,走遍天下有万达。
”他推崇“富贵险中求”,机会是闯出来的。
但他亦能审时度势,把握分寸,他推崇“跟政府可以亲近,但是不参与政治和派系斗争”。
《中国企业家》杂志2012年第19期杂志推出文章“消费之王”,带您全面解析王健林及他一手创办的万达帝国。
万达的一切布局都是围绕“人”做生意,这家巨型房地产公司,如何颠覆行业以及自己。
【《中国企业家》】颠覆者万达,进入一个行业就改变一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它越来越让人看不懂。
夜幕降临,万达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的灯光在一片原始森林包围中格外璀璨,该项目占地18平方公里、总投资200亿元,有亚洲最大滑雪场、世界顶级酒店群、最昂贵高尔夫球场—它建成只用了三年时间,这是行业里难以超越的速度。
为保证按照万达要求准时营业,很多店铺还没来得及装打印发票的税控机,更多商家选开业之后再停业整修。
地球另一端,美国中部宁静的小城堪萨斯,AMC娱乐公司的员工们等待着新老板王健林的到来。
2012年8月中旬,万达完成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公司AMC 的交割程序,成为世界最大电影院线运营商。
将这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联系一起的动力来自北京东长安街万达广场25楼。
它的前台足有三四十平米,除了办公桌,偌大空间没有一件多余东西。
穿过一个真皮装帧的厚实大门,再穿过一个带着更衣室的明亮会客厅—一共经过3重门,才能进入董事长王健林的办公室。
王健林消瘦了一些,去年他决心减肥,和实现商业目标一样,他果真做到了。
王面部线条柔和,慈眉善目的外表掩盖了钢铁般坚硬的性格,对他而言,别人说看不懂万达的模式,或许正是一种褒扬。
“这两年我主要的精力是研究文化创意产业。
王健林的小目标1个亿如何实现的
王健林的小目标1个亿如何实现的?王健林在一个节目里不仅曝光了他的办公室和他的收藏王国和商业理想。
在访谈环节,他耐心教导年轻人说:“有自己目标,比如想做首富是对的,奋斗的方向,但是最好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你看看能用几年挣到一个亿。
你是规划五年还是三年。
到了以后,下一个目标,再我奔10亿,100亿。
”首富的世界和我们不同,但首富的经历肯定是值得哪些有志于相当首富的人深扒一扒的。
他是如何从一个亿小目标慢慢奔到10亿、100亿的呢?公开资料显示,王健林1954年生于四川农村,是家里5个孩子中的长子。
其父从事森林管理工作,因家庭生活贫困,他在13岁就辍学帮助父亲干活。
他15岁自愿入伍,曾打算一辈子当一名军人。
但是,80年代市场经济浪潮涌动。
认为“今后经济会变得重要”的王健林,在1983年以军人身份进入辽宁大学学习经济管理,获得学位后的1986年他很快转业到地方政府,并做到办公室主任。
随后,他迎来了最大的转机。
当时政策宽容很多政府官员下海,王健林也抓住了机会下海。
当地市政府进行房地产开发后,麾下的房地产企业“西岗区房屋开发公司”设立不久就负债数百万元。
“谁能把欠债还清了,就把公司交给谁”,一筹莫展的市政府干部的这句话,被王健林视为千载难逢的机遇,他毛遂自荐干起了房地产。
在一次访谈中,王健林透露了自己的第一次下海的初心,其实也并不是想当中国首富,就是获得更多财富,让家人生活得更好。
“最初做生意时的理想,就是奋斗到拥有一栋楼,起码可以出租,吃喝不愁。
”不过王健林成功得连自己也没有想到。
那块旧城改造的地是老城区,改造成本算下来1200块钱一平米,当时大连最好的房子只能卖到一千零几十块。
王健林就搞了几条创新:第一,当时大陆的房子没有明厅,他做一个明厅;第二,每户都配了卫生间,还把木头窗换成了铝合金窗,再加一扇防盗门。
房子推出来均价1580元每平米。
1000套房子一个月一扫光。
这一单就赚到近1000万元!并且找到了一个盈利的模式——旧城改造很有钱赚,于是在大连就搞开了。
王健林的两个世界
王健林的两个世界作者:李佳蔚来源:《中国周刊》2010年第06期直到现在,提到大连万达,更多人仍会想到那支冠军球队,而不是一家地产公司。
1997年,43岁的王健林收到92岁的“第一高僧”宽霖大师送给他的一则偈语:“狂心歇处幻身融,内外根尘色即空。
调彻灵明无挂碍,千差万别一时通。
”据说,王健林最喜欢的是最后一句——千差万别一时通。
那一年,王健林的万达集团尚未走向全国,而他的万达足球,已是联赛霸主。
3年之后,万达愤而退出中国足球,其企业战略也于此时从住宅地产转战商业地产。
10年过去,王健林已建立起了中国商业地产中的万达帝国。
千差万别一时通。
王健林仍旧是绝对的“大佬”,只不过换了一个战场而已。
旧城改造“专业户”1994年,四川人王健林已经在东北待了25年了。
25年前,15岁的川娃子王健林就来到沈阳军区服兵役,他是全团最小的娃娃兵,由于表现突出,28岁时就已经是正团级军官,在整个军区赫赫有名。
1986年7月,“百万大裁军”的大背景下,王健林转业任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1988年的一个选择,则令王健林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转折性的改变。
那一年,负债数百万元的西岗区房管处的一个下属公司濒临破产。
区政府为了拯救这个“烂摊子”,面向全区公开招贤。
王健林决定抓住这个机会。
他抓住了。
当年年底,王健林注册了今日万达的前身——大连市西岗区住宅开发总公司。
与大连市其他三个区相比,西岗区面积最小、人口最少,但大连市政府居于此区,实验中学、大连卫校等众多教育机构集中在西岗区。
依据当时的规定,房地产公司注册金不低于100万元,于是王健林向大连房屋开发公司借了100万元,并需支付20万利息及50%的担保。
次年,大连南山住宅项目成为西岗住宅开发总公司的奠基之作。
王健林从承包商那里辗转得到这个项目,竣工后分给承包商四成利润。
南山住宅所挣的200万元成为王健林的第一桶金。
首战告捷。
而让王健林真正扬名大连房地产界的,则是接下来的北京街旧城改造项目。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杰出人物纪念王健林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杰出人物纪念王健林近年来,中国的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在这个蓬勃发展的行业中,有很多杰出人物对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王健林无疑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人物。
作为中国著名企业家和亿万富翁,王健林担任大连万达集团的创始人和董事长,成为了文化产业领域中的领军人物。
他坚信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推动国家的经济转型,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以及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
首先,王健林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和经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在旅游、电影、体育、娱乐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并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其中,万达广场的建设和运营成为了其最为著名的业务之一。
通过打造集购物、娱乐、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王健林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文化产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其次,王健林注重文化产业的创新和转型升级。
他意识到单一的商品和服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因此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
万达集团投资建设的万达电影院链和万达影视公司等企业,在中国电影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同时,王健林将目光投向了互联网领域,推动万达云商和万达电商等电子商务项目的发展。
这些举措不仅为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其他行业的创新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更重要的是,王健林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注重了社会责任的履行。
他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并成立了万达慈善基金会。
他通过捐款、资助贫困学生、举办公益活动等形式,回馈社会、扶贫助弱,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努力。
在王健林的引领下,文化产业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元的选择。
他的影响不仅在中国本土,也在国际上广受赞誉。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和价值,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纪念王健林,是对他卓越贡献的表彰,更是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激励。
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坚定文化产业发展的信心,不断推动其创新和进步。
王健林房地产大亨的奋斗与成功
王健林房地产大亨的奋斗与成功王健林,身为中国房地产大亨,其奋斗与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故事,更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商业模式变迁的一个缩影。
他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
一、奋斗之路的起点王健林出生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家道中落。
然而,他靠着勤奋和坚持,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他早年以卖香皂为生,善于观察市场需求,抓住机遇。
他深知,只有摸清市场,才能找到突破口。
二、创业初期的挫折与坚持王健林在创业初期经历了诸多挫折和失败,但他从未放弃。
他深知成功需要付出代价,他的奋斗精神与坚持让他在商业世界中崭露头角。
他以持久的毅力与聪明的商业眼光,成功创办了自己的房地产公司。
三、王健林的商业智慧王健林在商业上展现了非凡的智慧。
他善于洞察市场趋势,判断房地产的发展潜力,并迅速做出相应的决策。
他还注重管理与创新,拥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他将公司打造成了一个综合性地产企业,涉及到物业管理、酒店经营、文化产业等多领域。
四、勤勉与拼搏的品质王健林工作勤勉、努力拼搏的品质是他成功的关键。
他深知任何事业都离不开勤奋与奋斗。
他不断追求进步,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经营能力。
他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总是积极向前。
五、慈善事业与社会责任王健林在成功之后并没有止步于个人财富的积累,他十分注重慈善事业与社会责任。
他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捐资助学、支持灾区重建等。
他运用自己的商业成功,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六、成功背后的思考王健林的成功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只要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与聪明的商业眼光,不断学习进取,总能迎来成功的机会。
他的奋斗与成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也是鼓舞人心的典范。
总结:王健林房地产大亨的奋斗与成功是一个令人敬佩的经历。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同时,他对慈善事业的关注也提醒我们,在成功的同时要回馈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他人带去温暖与希望。
让我们向王健林学习,不断努力,追逐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万达董事长王健林的哈佛演讲
王健林:万达创新之道中国包括亚洲的经济基本上是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是有差距的,企业家总绕不开官商关系或者政商关系这个话题,我说八个字亲近政府远离政治,你不理政府那些中国证明纯粹是忽悠,美国也不可能不理政府,因为审批,但是你把握好一个关键,不去做使自己能伤筋动骨的事情,我觉得问题不大,其实要做到这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说创新创新再创新。
【编者按】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9月8日在美国哈佛大学做讲演,在谈到政商关系时他表示,政商关系在中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比在哈佛读博士后还要困难,在中国尤其是民营企业能成功做大太不容易了,比美国企业家要艰辛好多倍。
处理官商关系或者政商关系要做到八个字:亲近政府,远离政治。
此外,王健林表示企业家精神最重要的两条标准是:一,创新或者叫做敢闯、敢试。
二,坚持精神,凡是成功的企业家或者卓越的企业家都接近生命力。
以下为王健林演讲文字实录:王健林: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
不好意思,我只能讲中文。
刚才托尼教授已经介绍了万达发展比较快,今天我站在这里,还是抱着诚惶诚恐的心态,因为哈佛在世界所有人的心中都是一个神圣的殿堂。
实际上万达相对世界上最顶级的企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丝毫也不敢懈怠,但是因为托尼教授邀请我,所以我也想跟大家有一些分享。
首先我介绍万达,为什么1988年成立,到现在24年时间,发展这么快,1988年成立的时候,其实我是借了8万美金,50万人民币注册的,当时成立的公司需要100万,因为当时进入地产需要100万,我找了一个人担保,这个人收了我50万,所以我就实际上注册100 万,但实际上拿了只有50万,而且借了100万的人,给我要求是五年,各每年25%的回报。
不过当时能借到,能发展也是不错的,要是没有那个人借给我这个钱,也许没有今天这个企业,所以正因为这样,我的企业发展以后,从明年开始我也计划在中国推出支持创业的计划,其实在几年前我已经跟团中央四、五位知名企业家创造了一个知识青年的创业基金,不过后来我觉得还是我自己来搞更好一点,我自己准备明年再成立一个知识青年创立基金,从我自己的发展,我有这个机会。
对成功企业家王健林的感想
对成功企业家王健林的感想首先,我认为王健林是一个非常聪明和有远见的人。
他在1992年创立万达集团时,只有15万元的资本和一个小小的地方电影院,但他却成功地将万达集团打造成一个拥有房地产、酒店、商场、金融等多个领域的巨大财团。
他善于发掘市场需求,抓住机遇,勇于冒险,始终保持着对未来的信心和梦想,这些都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
其次,王健林的领导风格和多元化经营策略都很独特。
他注重打造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通过重奖重罚等方式,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并提出了“以商养民”的理念。
在多元化经营方面,他采用了“文化+金融+地产”的模式,将家庭娱乐、文化传承、金融投资与地产开发综合起来,成为中国最具综合实力的企业之一。
但与此同时,王健林的外交言论和商业手段也引起了很多争议。
他有时会故意以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引起公众的争议和反感。
例如,他曾公开表示,中国影响力超过美国,将在15年内得到全球承认。
此外,在万达集团的发展历程中,一些人认为他过度重视规模和增长,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责任。
此外,他的商业手段被一些人批评为不公平甚至违法,例如曾被指控与政府高官勾结,利用优势资本进行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尽管有这些争议和批评,我认为王健林的成功和成就仍然值得尊重并借鉴。
他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和敏锐的洞察力,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创造了巨大的成功。
他弘扬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注重员工的幸福感和社会贡献,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当然,任何成功都不是完美的,任何成就都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
我们应该从他的成功和经验中吸取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也要认真反思他的争议和批评,为未来的发展积累经验和知识。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个人经历走向成功的秘诀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个人经历走向成功的秘诀王健林1954年生,四川人,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一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现任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
个人经历王健林,男,曾用名王建林。
1954年生于四川省绵阳市,祖籍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
王健林的父亲王义全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建国后回到老家四川长期担任地方干部。
1958年,王义全受四川省林业厅的指示到大金县(现在改名叫金川县)负责组建森工局,4岁的王健林也跟随父母来到了阿坝州的大金县生活,王健林的小学、中学分别在大金县东方红小学和金川中学度过。
1969年,14岁的王健林成为了森工局下属的营林处的职工。
1970年,在营林处工作了1年的王健林决心要参军。
不过他参军的过程却还是费了一番周折。
据王健林母亲秦嘉兰回忆,因为阿坝州当时不征收城市户口的青年,所以她就把王健林送回了苍溪老家,在那里上山下乡,就这样,王健林才当上了兵。
在去部队前,王健林改掉了自己原先的名字王建林。
关于王健林入伍还有一个故事。
一位王健林当年的战友曾在微博上回忆了当时的情景:1971年初春,吉林省集安县鸭绿江边的大山深处的军营里来了一批新兵,新兵里面有四川和辽宁抚顺的,班长去挑选新兵时,他先选2个抚顺兵,然后走到一个又小又瘦的新兵面前问他想当侦察兵吗,他没有任何犹豫的说了愿意。
就这样王健林成了一名侦察兵。
他很好地抓住了由对方抛过来的机会,在往后的人生中,这种不放过任何机会、勇于挑战的性格对他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1978年,入伍8年的王健林晋升为排长,并进入大连陆军学院学习。
在大连陆军学院学习期间,他多次对部队的教材提出质疑,部分质疑内容被接受而写进了教材。
1979年的8月,王健林从大连陆军学院毕业,由于成绩优秀,留在学院的大队当参谋,后被调到学院的宣传处任职干事,负责动员学院的军士报考党政专修班。
王健林小目标1个亿是什么意思
王健林小目标1个亿是什么意思今天一睁眼就被朋友圈“一个小目标”刷了屏。
王健林在《鲁豫有约之大咖一日行》中,“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于是就有朋友不懂王健林小目标1个亿的意思了。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王健林小目标1个亿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王健林小目标1个亿的意思“小目标”是什么梗?来,放大一下,看看“国民公公”到底说了啥↓可以,这很王健林。
首富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于是大家纷纷晒出了自己的小目标:@Fcyco:看了王健林叔叔,我决定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我先入选一次格莱美。
@大卜大卜噗:先定个小目标,比方说长得比范冰冰好看,个子比姚明还高。
这不难,就是个小目标。
夢想家張敬依:这样我先瘦100斤玩玩。
@--媛媛姐--:也没什么啊,就是数学考一百五。
@-收效甚微-:所以到大城市奋斗的年轻人也是一样,不要总想着出来就买海景别墅,先定个小目标,比如先买他个200平米的公寓。
首富的这锅鸡汤威力果然很猛,小编已经不敢翻朋友圈了,完全被大家的小目标震住了……王健林这两句话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呢? 小编搜了一下,原来是鲁豫近日做的一期访谈,嘉宾是首富王健林。
在节目中,鲁豫跟着首富度过了这样的一天:坐了首富的私人飞机↓王健林说:我们万达的食堂是最好的!因为万达投巨资办农场,几千亩地种植各种有机瓜果蔬菜以及饲养各类家禽,农场就直供北京万达企业食堂。
王健林是刘海粟作品的最大收藏者,刘海粟的“十上黄山”作品,已经被王健林收购9幅,仅剩一幅流落世间。
首富在聊到给年轻人建议的时候很认真地提到了这个“小目标”实际上这正是王健林自己对公司设立的最初目标,三年争取做到一个亿,当时也是备受员工质疑:“经理你这是说胡话呢,我们现在一百万都没有。
”而王健林说,“这是个目标嘛,定个目标我们去奋斗,做到了更好,做不到挣个8000万也很好,5000万也不错,目标要放大一点。
”1989年,他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1000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健林的文化航母能远航吗
2013年05月27日两个行当因万达而变,地产商从此有了“从良”的正道,而文化人算是找到了自己的“摩根”。
王健林的“文化航母”能远航吗
众石
中国能否出现一家全球性的旗舰型文化企业?仅仅作为一个提问,这似乎都是个奢侈的想法。
“中国制造”还没摆脱“别人动脑,我们流汗”的打工仔地位,怎么能够期望出现什么文化跨国公司?就算“旭日阳刚”偶尔上了回春晚,那不过也是走走过场吧!
但对王健林来说,这个未来绝不是梦。
从去年到今年,大手笔的海外院线并购,让万达集团的文化“副业”迅速向主业靠近。
王健林曾自嘲是“遭人恨”的地产商,而依托快速膨胀的文化产业板块,这家知名房地产公司有可能会实现地产业宏观调控以来“最华丽的转身”。
去年万达用26亿美元并购了美国第二大院线公司AMC。
当时北美影业市场低迷,AMC 深受债务所累。
王键林与中国另外一些地产商的眼光有所不同,那些人成群结伙跑到波士顿去抄底“白菜价的郊区别墅”,王健林却看到了电影业的“价值洼地”。
据称,AMC在美国是一家老牌院线企业,旗下拥有346家影院,共计5028块屏幕,其中IMAX屏幕120块,3D屏幕2170块,是全球最大的IMAX和3D屏幕运营公司。
这家企业团队建制完整,经理人“有很强的家庭氛围”,是个干实事的公司。
可惜被一些公司贩子所控,几家控股的投资公司嫌它利润低,本来就想着倒买倒卖来着,压根没想着如何搞好经营。
王健林趁着这些投资者“甩单”心切,一举实现全额收购。
只经过一年整合,2011年还亏损1.8亿美元的AMC公司,去年就完成盈利5800多万美元。
今年,欧洲两家大型院线公司也进入万达的视野。
虽然到目前并购进程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而王健林贯穿中、美、欧的“院线托拉斯”全球布局,已经显露无疑。
业内分析人士称,如果万达可以搭建起一个连接欧洲、美国、中国的全球性院线联盟,并在每一个重要的市场都占有20%以上的市场份额,那话语权就将完全不同,盈利点会随着规模的扩大产生新的边际效应,电影广告收入会成倍增长。
在中国,万达打造的“文化航母”已经启航。
去年成立的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注册资本50亿元,资产310亿元,当年收入208亿元,已经在国内排名第一。
按照王健林的设想,2020年该集团收入要达到800亿元,进入世界文化企业的前10名。
与此同时,整个万达集团的地产类收入会降到45%以下,万达将实现“彻底的转型”,变成一家主营文化与旅游的企业。
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来看,率先赢得“渠道为王”先机的万达集团也会后来居上。
毕竟,国内目前的娱乐公司和电影公司,实力远远不济,海外扩张能力更有限。
看起来,王健林从海外院线巨资收购入手,算是拿到了“敲开文化帝国大门的敲门砖”,未来打通电影全产业链的上下游应该不是问题。
曾经让一些文艺界牛人们吹了许多年的“中国电影梦”,转眼之间就要被一个“遭人恨”
的中国地产商人给实现了。
他们之间的差别,除了资本大小的差异外,关键还是文化底气不一样,王健林对中国文化有强国的“产业梦”,而那些导演们似乎只有文艺腔式的梦想。
王健林曾坦言,国内现状是“有文化的没产业,有产业的没文化”,“大家不知道怎么把过去政府补贴的文化发展成依靠市场自己能够收支,再度发展的盈利性企业”。
这句话说到了要害。
比如,万达“触电”之后,很快就激起了国内电影业内议论,有不少知名电影人都觉得,王建林这种外行从院线入手,可谓“找了捷径”,基本上是“用钱堆起来的”。
或者是“号准了国家政策的脉”,中国文化产业要“走出去”,以万达的政府资源,“拿到资助是必然的”。
这些说法,一看就是拿惯了各种“资助”的文艺腔们的思路。
国内文艺界的不少人,看似对中国文化壮怀激烈,实则相当缺乏自信。
为什么好莱坞就能做到“不但征服你的心灵,还能掏光你的钱包”?这是靠政府资助搞出来的?文化产业,最根本的竞争是人的创意能力。
精神上匍匐在地的人,很难做出像样的文化产品。
王健林没时间“说梦话”。
他每天早上7点一刻就开始工作,这位58岁的前退伍军人、街道办公室主任,2012年除了让“文化航母”启航,还以超人的执行力和协调力,同时开张70多家万达广场、34家五星级酒店、120家影城、1000块电影银幕、58家百货店、45家量贩KTV。
他的“文化帝国”,最初可能构建在钢筋水泥的写字楼上,但最终的方向,却要成为“一个超级消费时代的新大亨”:人们要在万达广场购物,到万达院线看电影,到万达“大歌星”唱卡拉OK,到万达酒店住宿,到万达旅游度假区休假;未来还可以看到万达LOGO的超级“秀”与动漫作品。
“任何行业都有天花板,唯独文化产业没有天花板。
”有人说,王健林这么说是吹牛,但只要参悟了文化产业的内涵与精髓,人们就会明白其中蕴藏的能量和无限可能性。
“13亿人穷了是包袱,13亿人富了就是世界最大的市场。
”王健林说,万达所做的一切布局都是围绕“人”这个主题,这当然是超越了“人多力量大”的字面含义。
做人就怕觉悟,一旦觉悟了,他所能调动的能量和资源,就绝不会只是眼睛所能看见的。
这是创新的本质。
王健林曾回忆,万达2005年开始搞文化产业,当时相当被动。
万达广场这种商业地产遇到了瓶颈,搞零售不灵光了,聚不来人气,于是开始上电影院、卡拉OK、电子游戏,然后是餐饮。
“那个时候做文化,万达的目标是以不赔钱,或者每年少赔一点钱来支持主业的发展”。
实际情况是,这些“副业”反而都火起来了。
在北京,很多人知道万达影院的IMAX,却不知道索菲特酒店。
王健林最初听到这个消息“快气死了”,可后来他想通了,这就是文化产业的魅力!这可比做地产更有成就感。
据说,万达集团从此有了“文化自觉”。
可以说,万达是在给商业地产寻求更高附加值的市场探索中,偶然推开了文化产业之门。
这一“闯入”不要紧,他们可能一下子改变了两个行当的面貌:地产商们从此有了“从良”的正道,而文化人算是找到了自己的“摩根”。
对商业地产而言,万达的“综合体模式”已不是秘密,业内模仿者很多。
沿着这个思路,传统地产商们也许还会开发出更有创意、更符合“人性”的地产项目。
从电影业乃至旅游和演出的“大文化产业”来说,万达的实力和王健林的眼光,应该能给这个行业提升价值。
打通渠道之后,万达文化集团无疑会在文化产品的内容制作上投入更多。
王健林不会放过那些能给大众带来超级“秀”场的顶尖高手,相信也不会放弃挖掘这个浮躁行业里,那些被压制或忽略的年轻创意家。
还应从更大的视野理解王健林的“文化帝国梦”。
其一,中国在全球范围的经济崛起必须包含“硬件和软件”两个元素,“中国制造”正在全球产业链中向上攀升,必须同时伴随着中国文化、中国价值和“中国故事”的全球性传播和讲述,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应该相互促进、互为表里;
其二,中国企业家群体本身,天然承担着中国价值观和中国文化全球推广的责任,这不由单个企业家的个人好恶所决定,而是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中必然要完成的历史使命。
商业上的成功如果不能配合以文化的认同,商业就是不可持续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企业家要主动培养自身的“文化自觉”。
当然,在王健林眼里,文化传承也好,文化输出也好,它必须以产业方式去运行,按商业规则去办事。
确实,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占到GDP的20%,大概除了军火,文化产业是它最大的出口产业之一。
美国一个国家占全球文化产业的比重接近50%。
中国的文化企业会以何种面貌参与这场全球性的文化竞争?板着面孔是不行的,刻意搔首弄姿也不行。
中国人必须为自己也为世界提供一种恰到好处的表达、表演以及传播方式。
万达的“文化航母”刚刚启程,我们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