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上课用
祭十二郎文(上课用).
吾年十九 ,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 ,而归视 汝。又四年 ,吾往河 阳省坟墓 ,遇汝从嫂 丧来葬。又二年 ,吾 佐董丞相于汴州 ,汝 来省吾;止一岁 ,请 归取其孥;明年 ,丞 相薨 ,吾去汴州 ,汝 不果来。是年 ,吾佐 戎徐州 ,使取汝者始 行 ,吾又罢去 ,汝又 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 ,东亦客也 ,不可以 久;图久远者 ,莫如 西归 ,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 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 ,以为虽暂相别 ,终 当久相与处 ,故舍汝 而旅食京师 ,以求斗 斛之禄;诚知其如此 ,虽万乘之公相 ,吾 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之非其真邪?信也 ,吾兄之盛德 息不确实呢?如果是真的,为什么我哥哥有那么
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 美好的德行却丧失了后代?你那么纯正贤明却不
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 ,长者 能承受他的遗留的福泽?为什么年少身强的反而
衰者而存全乎? 未可以为信也。 早死,年长衰弱的却反活着呢?我不敢相信这
梦也,传之非真也?东野之书, 是真的啊。如果这是梦,那么是传送的消息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 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 复挑灯夜补衣。
• 作者是怎样抒发悲情的?
①选取那些值得怀念、忧戚,或感到遗憾的生
活琐事,写来如叙家常,充满着生活气息,让 人深感真实、可信。
②作者又充分运用第一第二人称的方便,尽情
地把自己的一切感受都倾注到叙事之中,写得 如泣如诉。
呜呼!吾少孤 ,及 长 ,不省所怙(hù ) ,惟兄嫂是依。中 年兄殁(mò)南方 ,吾与汝俱幼 ,从嫂 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 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
• 韩愈丧侄为何会如此悲痛?
①虽是叔侄,却情同手足 ②侄子之死,实属意料之外 ③悲叹韩氏家族人丁不兴 ④悲叹自身宦海沉浮及人生无常之感
选修语文《祭十二郎文》教案
选修语文《祭十二郎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本内容,感受作者对亲人的深情厚意。
2.分析文本的表现手法,体会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文本的修辞手法及表现技巧。
三、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翻译与理解。
2.深刻把握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如《陈情表》、《岳阳楼记》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文章的共同特点。
(2)介绍《祭十二郎文》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自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本内容。
(2)教师辅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解决疑难问题。
3.分析课文(1)分析文本的结构特点,如总分总、层层递进等。
(2)分析文本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
(3)分析文本的表现技巧,如对比、抑扬顿挫等。
4.感悟情感(1)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其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讨论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对读者的感染力。
5.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翻译课文,理解文本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作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1.学生对文言文的翻译能力是否有所提高?2.学生是否能够深刻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3.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是否较高?4.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文言文名篇,如《陈情表》、《岳阳楼记》,大家觉得这些文章有什么共同之处呢?(2)生1:都是表达作者的情感。
(3)生2:都是用文言文写的。
(4)师:很好,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祭十二郎文》也是一篇表达作者情感的文言文名篇,大家猜猜看,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的呢?2.自读课文(1)师:在阅读课文时,大家注意把握文章的大意,不懂的地方可以做标记,等会儿我们可以一起讨论。
2023最新-《祭十二郎文》教案精选3篇
《祭十二郎文》教案精选3篇本文是编辑帮家人们分享的《祭十二郎文》教案精选3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祭十二郎文》教案篇一教学过程一、题解十二郎,名老成,韩愈之侄,本为韩愈次兄韩介之子,出嗣给长兄韩会为子。
他在族中排行第十二,故称十二郎,祭文,祭奠死者了一种文体。
二、写作背景韩愈幼年丧父,靠兄嫂抚养成人。
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
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飘泊,下十二郎很少见面。
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叔侄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十二郎病死的噩耗。
韩愈悲痛欲绝,写下了这篇祭文。
三、内容结构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包含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
全文以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自己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死之数,乃至嗣之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
第二段写初闻噩耗时将信将疑,不愿相信不得不信的心理,尤其哀婉动人。
文章语决反复而一气贯注,最能体现在特定情景下散文的优长,具有抒情色彩。
因而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明代茅坤语)。
《古文观止》的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
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未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当然,这些说法带有夸张的成份,但本文包含作者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却是确定无疑。
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开头的固定形式。
正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呜呼!吾少孤”至“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写人之间的浓厚情谊。
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年时的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身。
第二部分(从“去年,孟东野往”至“其然乎?其不然乎”)写十二郎之死。
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死期。
第三部分(从“今吾使建中祭汝”至篇未)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祭十二郎文上课用
• 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提倡 古文,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
!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取老虎追赶野
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
兽表象,表急. 突然。
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
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离开
CHENL古I 代四马拉的兵车为乘,万乘指14
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
果实” 与人合
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 义,形容
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不后久来,孤单
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
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死去的 长辈
时幼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
未知其言之悲也。 C通HE“NL逝I ”
CHENLI
6
本文既不同于传统祭文,又不同于韩愈本人撰写 的其他大量的哀辞、祭文、铭状、碑志。那些都是应 约而写,是念给生者听的。而本文不为发表,是作者 面对死者叙往事诉衷肠的肺腑之言,正所谓“未尝有 意为文”却达到了“文无不至”的境界。
《红楼梦》中“宝玉祭晴雯”
的《芙蓉女儿诔》就属
于这种真情自然宣泄的文字。
诔lěi:古代叙述死者生平, 表示哀悼(多用于上对下): 贱不~贵,幼不~长。
CHENLI
7
了解背景
韩愈的父亲韩云卿生子四人,长子韩会, 次子韩介,季子韩愈。十二郎,即韩老成,本 是韩介的次子,出嗣韩会为子。韩愈幼年丧父, 由韩会夫妇抚养成长。他和十二郎从小生活在 一起,感情特别深厚。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 欲绝,也勾起他的辛酸回忆:身世的不幸,家 世的凄凉,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自己的 衰病,子孙辈的幼小,汇成一股感情的激流, 作者悲感万端,情不能已,因而写成此文 。
(完整版)《祭十二郎文》优秀课件
02
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 “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 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 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 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 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 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03
其代表作有《师说》《获麟解》《进学 解》《送李愿归盘谷序》 《左迁至蓝 关示侄孙湘》等。作品非常多,现存诗 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
《进学解》
是一篇假托向学生训话借以抒发牢骚之作。文章构思别出机杼,语言新颖形象,在技巧上吸收了辞赋体的特点, 也是韩愈文章中别具一格的名篇。
CHAPTER 04
祭文传统与文化内涵
祭文起源与发展历程
起源
祭文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是人们对神灵、祖先表达敬意和祈福的一种文体。
发展历程
从先秦时期简单的祷告词,到汉唐时期祭文的成熟和多样化,再到宋明清时期 的规范化和文学化,祭文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祭文种类及特点分析
种类
包括祭祀天地、山川、神灵、祖先等各类祭文,以及悼词、诔文、哀辞等相关文体。
特点
情感真挚、语言庄重、结构严谨、韵律和谐,注重表达哀思和敬仰之情。
文化内涵与价值观体现
儒家思想
祭文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孝道、 礼仪等观念,强调对祖先的敬仰 和感恩。
道家思想
部分祭文也融入了道家思想中的自 然观念,表达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 顺应。
名家评价与影响
古代名家评价
列举古代文学家、评论家对《祭十 二郎文》的评价,如苏轼、欧阳修 等,展现其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与 影响。
现代研究视角
介绍现代学者对《祭十二郎文》的 研究视角和方法,如文学批评、文 化研究等,展现其学术价值。
最新《祭十二郎文》课件公开课教学讲义ppt课件
《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 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 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宋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写道: “读诸葛 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 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 友。” “祭文中千年绝调” ——明代茅坤。
当然,这些说法未免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本文饱 含作者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却是确定无疑的。
背 韩愈幼年丧父,靠哥嫂抚养
成人。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
景 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 知 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飘泊,与
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
识 好转,有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
候,突然传来他的噩耗。韩愈悲
痛欲绝,写下这篇祭文。
惟汝,在子惟吾,两世 辈里只有你,在儿辈里
一身,形单影只。嫂尝 只有我,两代都只剩一
抚汝指吾而言曰:“韩 氏两世,惟此而已!”
个人,孤孤单单。嫂嫂 曾经一面抚摸着你一面 指着我说:“韩家两代,
汝时幼小,当不复记忆,只有你们这两个人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 你那时还 Nhomakorabea,应当不再
其言之悲也。
记得了;我那时虽然能
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 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 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10-12)
祭十二郎文
• 1、 年月日 ,
季父愈闻汝之七 日 ,乃能衔哀致 诚 ,使建中远具
时羞(通“馐”) 之奠 ,告汝丧十 二郎之灵:
韩愈
某年某月某日, 叔父韩愈在听到你 去世消息后的第七 天,才得以含着哀 痛向你表达心意。 打发建中从远路备 办了应时佳肴作祭 品,告慰于你十二
《祭十二郎文》(非常完整版)课件
式和规范。汉代的祭文多为四言或五言古诗,内容主要是对祖先的赞颂
和感恩。
03
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是古代祭文发展的高峰,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祭文作品。这些祭
文不仅格式规范、文采斐然,而且情感真挚、感人至深。其中,韩愈的
《祭十二郎文》被誉为古代祭文中的典范之作。
12
不同类型祭文的写作规范
2024/1/24
告祭文
告祭文是向神灵或祖先报告某件事情的祭文。写作时要简洁明了地叙述事情经过和结果, 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要注意措辞得当、语气恭敬。
祈祭文
祈祭文是为了祈求神灵或祖先庇佑而写的祭文。写作时要明确表达自己的祈求意愿和目的 ,同时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敬意和信任。语气要诚恳、谦卑。
谢祭文
谢祭文是为了感谢神灵或祖先的庇佑而写的祭文。写作时要具体描述自己受到的恩惠和帮 助,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可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愿景。
2024/1/24
20
作品所体现的家庭伦理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2024/1/24
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性
《祭十二郎文》通过叙述作者与十二郎之间的深厚亲情, 强调了家庭伦理观念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对家庭和睦、 兄弟友爱的向往和追求。
体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韩愈在文中不仅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悲痛之情,还通过对 家庭伦理的阐述,表达了对社会和谐、国家安定的期望和 责任感。
2024/1/24
文章通过回忆与十二 郎的往事,表达了作 者对亡侄的深切悼念 之情。
5
唐代散文发展概况
唐代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高峰时期 之一。
中唐时期,古文运动兴起,主张恢复 秦汉散文的传统,强调文章的内容和 思想性。
2024/1/24
祭十二郎文上课2.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1、 D2A3C4A5C6B7B8C9C10B11B12C13D1 4B15D
1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 B、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
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C、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
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 D、吾往河阳省坟墓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
14、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
4、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③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 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 ⑤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⑥将成家而致汝。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双音节词,其意义 和用法的一项是( )
A、请归取其孥(nú) 形单影(zhī) 不省(xǐng)所怙(hù) B、乃能衔(xián)哀致诚 虽万乘(shèng)之相 丞相薨(hōng) C、其余奴婢(bì) 呜呼哀哉!尚飨(xiǎng) 中年兄殁(mò)南方 D、遇汝从嫂丧(sàng)来葬 闻汝丧(sàng)之七日 吾不以一日辍(chuò)汝而就也
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B、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抑本其成败之迹 C、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D、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15、下列“其”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窆不临其穴 B、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C 、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A、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B、又可冀其成立邪 C、教吾子与汝子……如此而已 D、未可以为信也
祭十二郎文上课用
取消句子独立性 健康强壮 去年孟东野往
忧伤 ,吾书与汝曰 :“ 吾年未四十 , 而 真实,确实 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 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 离开职守 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 接礼法或宗 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谁知道 法册定继承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邪? 人为“嗣”.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 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 能 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 纯正明智 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 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 动词,继承 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 ……的事业 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确实 为何 寿命的长短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又归 妻子儿女 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 的统称 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幕于汴州,汝 第二年 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 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又佐戎 成为事实, 实现 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 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手持戈代表军务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 !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取老虎追赶野 兽表象,表急. 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 突然。 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 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 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 )之间,不以千里 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 )或尽粟(sù)一石 (古音为dàn,今音为shí )。食(sì )马者不知其 能千里而食(sì )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 (shí )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 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 )之不能尽其材,鸣之 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公开课课件《祭十二郎文》课件
05
课堂互动环节
学生朗读或背诵指定段落
学生1
朗读文章开头部分,引导全班进 入文本情境。
学生2
背诵文中韩愈对十二郎的回忆部分 ,展现韩愈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
学生3
朗读文章结尾部分,带领全班感受 作者悲痛的情感。
分组讨论:如何理解韩愈在文中的情感表达
小组1
从文本中找出表达韩愈悲痛的词 语和句子,分析这些语言手段如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死观念探讨
中方生死观念
01
04
西方生死观念
轮回观念:相信生命有轮回转世的可能,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
02
05
一元论:认为生命只有一次,死亡是生命 的终结,因此更加重视现世生活。
重视家族传承:强调家族血脉的延续,认 为个人的生命与家族紧密相连。
03
06
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自由,认为 个人应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何传达作者的情感。
小组2
探讨韩愈在文中对十二郎的回忆 ,如何通过这些回忆展现他对逝
去亲人的思念和愧疚之情。
小组3
分析韩愈在文中表达的对生命无 常和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这些 感慨与他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之
间的联系。
分享交流:你如何看待中西方悼念文化差异
1 2 3
学生1
分享对中国传统悼念文化的理解,如守孝、祭祀 等习俗,以及这些习俗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变迁 。
韩愈的政治遭遇
韩愈在政治上一直不得志,多次被贬 谪,这也使得他对生命和情感的体悟 更加深刻。
唐代祭文的传统
唐代祭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用于表 达对逝者的哀悼和怀念之情,韩愈的 《祭十二郎文》是其中的代表作。
韩愈生平及文学成就
韩愈的生平
祭十二郎文-上课用-ppt
虽然这样
将
6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
精神
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多少,指过不了多久
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 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也。 第六自然段表达自己希望“从汝而死”,死后与侄儿 相见的愿望,倾诉视死为幸的至悲至痛。
才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 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诗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人生在世,离合聚散,甚至生离死别本 是常事。可是,逝者已矣,却会给生者 留下无尽的哀思和悲痛。 这种哀思和悲痛绵绵于千年之后。今天, 我们依然可以在韩退之的“绝唱”之文中触摸 得到。 此文就是韩愈的---------
《古文观止》评论此文说:“情之至 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 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 泪。” 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 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韩愈两岁时就死了父亲,不久他的母亲又死去。 幼时依靠他哥哥韩会和嫂嫂郑夫人过活。韩会有一个 嗣子(愈次兄介之子,出继与长兄会为嗣)叫老成, 排行十二,所以小名叫十二郎,年纪此韩愈小一点。 后来韩会四十二岁的时候,因宰相元载的事,贬为韶 州刺史,不到几个月就病死在韶州,这时韩愈只有十 一岁,十二郎也很小。韩愈虽然有三个哥哥,却都很 早离开了人世。这时,继承祖先后代的,只有韩愈和 他的侄子十二郎两个人,零丁孤苦,没有一天离开过。 韩愈十九岁时自宜城前往京城,以后十年的时间中, 只和十二郎见过三次面。当他正打算西归和十二郎永 远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不幸十二郎就在这时死去了。 韩愈知道消息,悲痛欲绝,写了“祭十二郎文”,叫 建中备了一些时下的物品从老远的地方去致祭他。这 篇祭文,一字一泪,读来令人心酸。
高中语文说课稿《祭十二郎文》
高中语文说课稿《祭十二郎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中语文说课稿《祭十二郎文》高中语文说课稿《祭十二郎文》(通用11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祭十二郎文(课用)
三。三会 三别 二十三岁应试归来
二十七岁墓地相会 二十九岁居住汴州
离开汴州
徐州罢官 西归京城
1.第一部分侧重写什么情感?分哪几个层次?
身世家世 三别三会 叔侄深情 抱憾终生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纪念十二郎, 为什么要写自己的身世?
答:是为了表现自己和十二郎的之间的深厚亲 情,从而表达自己的深深思念。
3.这几段总体是为了突出什么含义?
答:突出与十二郎的深厚情谊,即虽为叔侄, 实为兄弟。
翻译课文4—9段
•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 苍苍,而齿牙动摇。 • 去年孟东野到你那边去,我写信给你说:“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 可是视力模糊不清,两鬓已经斑白,牙齿也摇摇晃晃。 (视:视力,动作名 动摇:古义——牙齿松动 今义——不稳 固,不坚定) 取消句子独立性 •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 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 想到我的几位叔伯和几位兄长都身体健康强壮却都过早地逝世, 像我这样衰弱的人,哪能长久活在世上呢?我离不开这儿,你又 不肯来,生怕我早晚死去,使你忍受无穷无尽的忧伤啊! •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 谁说年轻的先死而年长的还活着,强壮的早死而病弱的却保全了 呢? (强者:古义——强健的人 今义——强有力的人 全:保全,形作动)
才 成为事实,实现
• 吾念,汝从(我)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 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 我想你跟我在东边的徐州,也是客居,不可能久住;作长远打算, 不如回到西边的故乡去,等我先安好家,然后接你来。 (东:在东边居住,名作状 客:客居,名作动 西:向西,名作状 致:使……来, 动词的使动用法 成家:古义——安家 今义——成立家庭) •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 唉!谁能料到你突然离开我去世了呢? • 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 师,以求斗斛之禄。 • 我和你都是青年男子,认为尽管暂时分离,终于会长久团聚的, 所以才丢下你客居京城谋生,用挣些微薄的俸禄。 (少年:古义——青年男子 今义——指人十岁左右到十五 六的阶段) •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 如果早知道会弄出这么个结局,即使有高官厚禄,我也不愿一天
祭十二郎文实用上课版
一连用三个“邪”字表现他乍听到噩耗 时的分外意外、震惊,以至怀疑消息的可靠 性的心理状态; 连用三个“乎”字的反问句强化了质疑 的语气; 前三个“也”字带动了三个判断句,强 调消息的不可信,但是最后一个“也”字却 把语气由不能相信转换到不得不相信上来;
五个“矣”字表达的是肯定、无奈的语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6段,感慨自己未老先衰,将“从汝而死” 第7段,孩提尚幼,“冀其成立” 第8段,猜测老成的死因 第9段,揣测老成的死期
☆第三部分,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
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10—12段
思念之情 痛悼之情 骨肉之情
追悔之情 人生无常 宦海沉浮
《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 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 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至情之文,千古绝调
作业
1、选取最打动你的片段,将感 受写在作业本上。 2、抄写并翻译课文 (两者任选其一)
祭十二郎文
韩愈
读《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 不友。
——(宋)赵与时在《宾退录》
祭文
• 祭文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 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 后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评价死者的功德贡 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 者学习死者的精神品质 情感的起伏变化 一面要追忆往事,叙述二人亲密的关系; 一面要面对现实,抒发自己得到噩耗后,震 惊、疑惑和万分悲痛的思想情绪
反复品读,疏通文意,做好圈 点勾画,完成练习册“语段细解赏 析”1、2题
第一部分,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1—3段 名为叔侄,实为兄弟。 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
祭十二郎文(第一课时)教案
祭十二郎文(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背景《祭十二郎文》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经典之一,源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是一种集武术、音乐、文学、漫游、宗教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
这门传统文化不仅具有强烈的生命力和时代感,而且具有现代人们渴望的健康、和谐和美的气质。
本次教案旨在通过介绍“祭十二郎文”的起源、历史、文化内涵等知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力和文化责任感,促进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1.了解“祭十二郎文”的起源和历史,掌握其基本知识;2.理解“祭十二郎文”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力;3.能够准确理解并领会祭十二郎文中所蕴含的智慧和道德,体会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4.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提高其文化素质和综合素养。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祭十二郎文”“祭十二郎文”是一种中国北方地区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
它是在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三这天,人们通过舞蹈、歌唱、表演等多种形式,来祭祀十二神将,代表了人们对守护城墙、保家卫国的守护神的崇敬和祈福之意。
2. 祭十二郎文的历史“祭十二郎文”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农村,在过去的岁月里,是以农民阶层掌握和传承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化的进程以及人们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它开始向城市和地区的中心化地带扩散,成为了一种全民性的文化活动。
3. 祭十二郎文的文化内涵“祭十二郎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重要音乐、舞蹈、文学等方面的艺术形式。
在“祭十二郎文”这个文化活动中,人们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美学和道德观念在底层文化里透出来的点点滴滴:敬天爱人、顺应自然、勤俭节约、尊重祖先、孝道文化等等。
这些观念和价值对于今日的中国社会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4. 祭十二郎文的教育意义学习和传承祭十二郎文,对于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责任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学习和了解这门传统文化,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学生还能通过祭十二郎文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感悟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
祭十二郎文上课稿
一、两写人之间的生活情谊。
赏析:此段抒悔恨之情。韩愈写自己为 生活南奔北走,叔侄在难见面的情形,以及 虽几度相约而终“不果”的遗憾,这是无法 挽回的悔恨。这种悔恨和自责,是韩愈对十 二郎无限深情的自然流露,也是对自己往日 追求功名富贵,对仕途生涯的反省和批判。
1.第一部分侧重写什么情感?分哪几个层次?
都不幸很早去世了。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 汝,在子惟吾,两世 一身,形单影只。嫂 尝抚汝指吾而言曰: ‚韩氏两世,惟此而 已!‛汝时幼小,当 不复记忆,吾时虽能 记忆,亦未知其言之 悲也。
继承先父的后代,在孙 辈里只有你,在儿辈里 只有我,两代都只剩一 个人,孤孤单单。嫂嫂 曾经一面抚摸着你一面 指着我说:“韩家两代, 只有你们这两个人了!” 你那时还小,应当不再 记得了;我那时虽然能 记得,但也不懂得她话 中的悲酸。
现在我派建中来祭 你,慰问你的儿子和你的 奶妈。他们家中有粮可以 守你的灵,来等待丧期结 束,那么就等到丧期完了 再接他们来;如果不能等 到丧期结束,就立即接他 们来,其余奴婢下人,都 让他们守你的丧。如果我 有能力给你迁葬,最终一 定把你葬到祖先的墓地里, 然后让奴婢们按他们的心 愿,或去或留。
唉!你患病我不知道时间, 呜呼!汝病吾不 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你活着时 知时,汝殁吾不知日。 我不能和你生活在一起互相照顾, 生不能相养于共居, 你去世了我不能抚摸你的遗体表 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达我的哀思,入敛时我不能靠在 敛不凭其棺,窆 你棺木旁,下葬时我不能亲临你 (biǎn)不临其穴。 墓穴边。我的行为背负了神明, 吾行负神明,而使汝 而使你年少夭折。我对上不孝, 夭,不孝不慈,而不 对下不慈,我既不能和你互相照 得与汝相养以生,相 顾共同生活,又不能和你相互陪 守以死。一在天之涯, 伴一同去死;如今一个在天涯, 一在地之角,生而影 一个在地角,活着时你的影子不 不与吾形相依。死而 能与我的形体相依偎,死后你的 魂不与吾梦相接。吾 魂灵不能和我在梦里相聚会。这 实为之,其又何尤! 实在是我造成的,难道又能怨恨 谁呢!
人教版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一、导入我国文学史上有一篇散文被《古文观止》评论为:“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
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这篇文章就是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感受这样一篇至情之文。
二、初读文本,感知文气。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
现在老师想简单地梳理一下字词,同时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效果。
在检查之前,我们先一起大声地把以上几个词语读一下。
(PPT出示词语)学生接龙回答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2.关于字词句,你还有什么疑问?(生质疑)3.十二郎和作者什么关系?补充背景,教师讲解PPT内容4.用一个词概括韩愈在写祭文时的情感。
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大声朗读出来,并思考:(1).能否用一个字概括韩愈在写祭文时的情感。
(2).文末总结时,韩愈使用了什么词语来概括自己的行为?(生朗读全文,并质疑。
)教师听取学生学生答案,并将其生成板书。
例:哀(悔)古人在读文章时,常常将贯穿全文之情感形容为“文气”,我们不妨以“气”概括之。
三、探讨“孝”“慈”,研习文脉。
1.问题探究:韩愈反省自己如此悲哀、悔恨的缘由是什么?(不孝不慈)韩愈在文章最后两段中给出了回答:“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
(师板书:不孝不慈)(生有感情地齐读这两句)2.作者反思自己“不孝不慈”,在文中有哪些体现?用原句作答。
首先,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然后,解决这个问题前,我们要看看中国传统文化中,如何定义“孝”和“慈”的。
(教师读PPT文字)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作者反思自己“不孝不慈”,在文中有哪些体现?每组可以自由选择“不孝”或“不慈”,用文中原句作答。
例1(不孝):“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
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生翻译,师板书“担心后嗣”)通过你们小组的讨论,我们都感受到了隐藏在文字背后的“锥心刺骨”之痛,你能不能用声音将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生带有个人理解地朗读)例2(不孝):“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韩愈三岁时,父母双亡,是兄嫂抚养他,等到韩愈十几岁的时候,长兄韩会又因病离世,这是就剩下嫂子肚子抚养他和十二郎,“亲如母亲”的长嫂去世时,韩愈却不能为她送终,可以感受到他深深的自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读课文4—9段
•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 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去年孟东野到你那边去,我写信给你说:“我年纪还不到四 十岁,可是视力模糊不清,两鬓已经斑白,牙齿也摇摇晃晃。 (视:视力,动作名 动摇:古义——牙齿松动 今义—— 不稳固,不坚定)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想到我的几位叔伯和几位兄长都身体健康强壮却都过早地逝 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哪能长久活在世上呢?我离不开这 儿,你又不肯来,生怕我早晚死去,使你忍受无穷无尽的忧 伤啊!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谁说年轻的先死而年长的还活着,强壮的早死而病弱的却保 全了呢? (强者:古义——强健的人 今义——强有力的人 全:保全,形作动)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后来又和你跑到江南谋生,虽然零丁孤苦,不曾一天和你分 离过。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我上面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继承先人后嗣的,在孙子 辈中只有一个你,在儿子辈中只有一个我,子孙两代各剩一 人,身子孤单,影子也孤单。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嫂嫂曾经一手抚摸你、一手指着我说:“韩家两代人,就只 有你们两个了!” 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你当时还小,大概没有留下什么记忆;我虽然能记得,也不 懂得嫂嫂的话有多么悲酸啊!
•
未可以(之)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 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 实在不敢把它当作真的啊!如果是梦,传来的消息不是 真的,可是,东野报丧的信件,耿兰抱丧的消息,为什么又 分明放在我身边呢? 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 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 唉!大概是真的啊!我哥哥的美好品德反而使得他的 儿子夭亡了啊!你那么纯正明智最应该继承先人的家业, 却不能承受先人的恩泽了啊!
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感情深厚,虽为叔 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19岁 来到京师谋生,25岁中进士,后做官又触犯权贵, 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老成则一直羁留在南方, 而韩愈在朝廷和地方任职,因四处漂泊他们叔侄 每隔数年才得相见一面。韩愈本以为彼此都还年 轻,指望着将来生活稳定后,便接侄子来同住。 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终于能 够相聚之时,不想却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 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为悼念 老成写下了这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祭十二 郎文》。这篇祭文,一字一泪,读来令人心酸。
孤苦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身负重任
少孤 失怙 零丁孤苦 形单影只 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从嫂 与汝
未尝一日相离
•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我十九岁那年,初次来到京城。那以后四年,我到宣州去看 你。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过了四年,我往河阳凭吊祖先坟墓,碰上你送我嫂嫂的灵 柩前来安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 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辅佐董丞相,你来看我,住了一年, 要求回去接妻子儿女。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汴州, 你没能来成。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状语后置,即“吾于汴州佐董丞相”) (明年: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是年,吾佐戎(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 不果来。 这一年,我在徐州协理军务,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又被 免职离去,你又没来成。
《祭十二郎文》却 与一般祭文不同。因 为十二郎和作者感情 非同一般。
作者与背景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祖籍昌 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 “文”,又称韩文公。自幼孤苦好学,锐意上进。历任 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韩愈一生,在政治、文学方面都有所建树,而主要成 就是文学。他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提倡古文,进行了长 期的激烈的斗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 学”; 由于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倡导,终于形成了唐代古文 运动,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也成了唐代 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 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愈的散文与杜甫的诗并列,称为 “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其文众体兼 长,多有创新,语言自由朴实。
吾念,汝从(我)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 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我想,你跟我在东边的徐州,也是客居,不可能久住;作长远打 算,不如回到西边的故乡去,等我先安好家,然后接你来。 (东:在东边居住,名作状 客:客居,名作动 西:向西,名作状 致:使……来,动词的使动用法 成家:古义——安家 今义——成立家庭)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唉!谁能料到你突然离开我去世了呢? 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 师,以求斗斛之禄。 我和你都是青年男子,认为尽管暂时分离,终于会长久团聚的, 所以才离开你客居京城谋生,来寻求微薄的俸禄。 (少年:古义—青年男子 今义—指人十岁左右到十五六的阶段)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如果知道会这样,即使有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一天离 开你而去就职上任啊!
•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谁料到年轻的先死了而年长的还活着,强壮的早死了 而病弱的却保全了呢?
•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其……其……:是……还是……) 唉!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做梦呢?还是传来的消息不真 实呢?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 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 如果是真的,我哥哥(有那么)美好品德反而早早地绝 后了吗?你这样纯正明智却不能承受先人的恩泽吗?年轻 的强壮的反而早早死去,年长的衰弱的反而全活着?
二、文章整体上按“回忆往事---寄托哀思—再回忆往 事—再寄托哀思”展开。追叙往事的情感触发点是什 么?由此分哪几个时段追述了哪些往事来寄托哀思?
触发点
惊闻噩耗
追叙往事 寄托哀思
少时: 相依-------孤苦零丁、骨肉情深
时段
成年
相别-------聚少离多、悔恨自责 相思--------惊愕怀疑、凄苦悲伤 痛责内疚、沉痛之极 相隔---------
十二郎,名老成,韩愈之侄。是韩愈二哥 韩介的次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 二郎。韩愈的大哥韩会没有儿子,十二郎过 继给韩会。韩愈三岁丧父,一直依靠兄嫂抚 养。不久,哥哥又宦死于南方,寡嫂携带年 幼的韩愈叔侄回到故乡河阳,艰难度日。这 时,兄弟辈只剩韩愈一人,子侄辈只有老成 一人,“两世一身,形单影只”!韩愈视长 嫂如母,和比自己小几岁的侄子情同手足。 后来又一同移居宜州,孤苦零丁,一家人相 依为命。
3、第一部分侧重写什么情感?分哪几个层次写的?
生离 之情
幼时为伴, 三别三会, 少强先殁,
未曾相离 聚少离多 抱憾终生
4、在这两段中, 你以为最动人的细节是何处? 如第二段“嫂尝抚汝指吾再言曰:“韩氏两 世,惟此而已!”一语,“抚汝指吾”的细小动 作,体现出为母为嫂的深切关爱与顾惜;“韩氏 两世,惟此而已”仅寥寥八字,却字字透出嫂嫂 的焦虑、期待和悲伤。十二郎遽然辞世之时,韩 愈又重提旧事,也流露出韩愈无尽的沉痛与凄 凉。。
祭十二郎文
读时注意下列字词读音
闻汝丧(sà ng) 丞相薨(hōng) 及长(zhǎng) 佐戎(ró ng)徐州
不省(xǐng)
所怙(hù ) 兄殁(mò)南方
汝遽(jù )去
万乘(shè ng)之公
窆(biǎn)不临其穴
省(xǐng)坟墓 尚飨(xiǎng) 归取其孥(nú )
整体感知
一、 《祭十二郎文》与一般祭文不同。
事
情
至情之文,千古绝调
思念之情 追悔之情
痛悼之情
人生悲情
骨肉之情
宦海苦情
研读课文1-3段
•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 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我在听到你去世消息的第七天,才得 以怀着悲哀表达诚意,派遣建中在远方备好应时鲜美的食 物作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魂灵: •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唉!我幼年丧父,等到长大,连父亲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只有依靠兄嫂。 (惟兄嫂是依:宾语前置,“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 序为“惟依兄嫂”) 中年兄殁(于)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于)河阳。 哥哥在中年的时候死在南方,我和你都年幼,跟随嫂嫂把 哥哥的灵柩送回安葬在河阳。 (中年:在中年,名作状)
•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 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去年孟东野到你那边去,我写信给你说:“我年纪还 不到四十岁,可是视力模糊不清,两鬓已经斑白,牙齿也 松动了。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 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想到我的几位叔伯和几位兄长都身体健康强壮却都过早 地去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哪能长久活在世上呢?我离不 开这儿,你又不肯来,生怕我早晚死去,却使你忍受无穷无 尽的忧伤啊!
三会 三别
二十三岁应试归来
二十七岁墓地相会 二十九岁居住汴州
离开汴州 徐州罢官
西归京城
分析第一部分:
1、祭文的开头文字,固定形式。 交代写祭文的时间、情况及致祭的对象。 2、祭文之初,作者为什么要详叙幼时及 成年后与十二郎聚散离合的往事? 叙事是抒情的基础。往事历 历在目,忆之深乃因情之切,于 叙事中,亦可见作者真情。
祭文――也称“悼词”,通常是祭 奠死者,抒发悼念哀痛之情的一种文 体,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 祭文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 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 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的生平 事迹,评价死者的功德贡献;最后向 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 习死者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