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音乐描写”专题教学设计
《琵琶行》教案:唐诗中的音乐意象
《琵琶行》教案:唐诗中的音乐意象唐诗中的音乐意象《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以歌咏琵琶为主题,通过琵琶演奏的艺术表现和形象化的表述,揭示了现实人生的苦乐和波折。
唐代诗歌以音乐意象为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凝聚了音乐艺术的精华,因此《琵琶行》成为了唐代文学和音乐的经典之作。
本教案旨在通过分析《琵琶行》的音乐意象,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内涵。
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诗歌中的音乐意象;2.掌握《琵琶行》的主旨、结构和表现技巧,进一步理解唐诗的表达方式;3.通过朗读、翻译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熟读:要求学生首先熟读《琵琶行》,理解文意,尤其要关注诗句中的音乐意象。
2.音乐意象分析:通过对《琵琶行》中的音乐意象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唐代诗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如“弦飞声断”、“音尘绝”、“曲终人未散”等。
3.文学鉴赏:教师通过点拨和提问,让学生深入理解唐诗的意境,分析作者的表达意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朗读训练:让学生进行音乐朗读,通过声音表达来传达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5.练习写诗: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写一首“琵琶行”类的诗歌,体验唐代诗歌的创作过程。
三、教学过程1.热身训练:让学生通过观看唐代琵琶演奏视频,了解古代音乐器的构造和演奏方式,为后续文本分析打下基础。
2.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将《琵琶行》分段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独立阅读,理解文意,积累诗句中的音乐意象用词。
教师可在课堂上提供适当的辅助材料,如图表和音乐知识等。
3.音乐意象解析:通过诗歌的分段和语言特点,逐一分析每个段落中音乐意象的表现方式,引导学生品味唐代诗歌的艺术精髓和文化内涵。
同时教师可邀请专业音乐家或演奏家,进行古琵琶演奏和现代乐器改编的对比演示,加深学生对音乐意象的理解和感受。
4.讨论及诗歌创作:在整体理解《琵琶行》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和感受,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书写的方式,撰写一首类似《琵琶行》的古文诗歌,并在课堂上分享或朗诵。
读唐诗音乐教案
读唐诗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唐诗之美——读唐诗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音乐欣赏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唐诗的兴趣和理解能力;2.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唐诗欣赏:选取数首经典的唐诗,包括杜甫、白居易、王之涣等诗人的作品;2. 音乐欣赏:选择与唐诗相配的音乐作品,如古筝演奏、古琴演奏等;3. 合作创作:学生分组,根据选定的唐诗和音乐,进行合作创作,创作出一段独特的音乐作品。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唐诗的特点和韵律,通过简短的诗句或音乐片段激发学生对唐诗音乐的兴趣。
第二步:唐诗欣赏(15分钟)1. 老师朗读选定的唐诗,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诗句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对唐诗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步:音乐欣赏(15分钟)1. 老师播放与选定唐诗相配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闭目静听,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步:合作创作(3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唐诗和一段音乐作品进行配对。
2. 学生讨论并确定创作方向,如选择乐器、演奏方式等。
3. 学生分工合作,根据创作方向进行音乐创作。
4. 学生展示创作成果,分享彼此的音乐作品。
第五步: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唐诗与音乐的关系。
2. 学生展示合作创作的音乐作品,分享彼此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对唐诗和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 合作创作的音乐作品的创意和表现。
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和欣赏唐诗,并尝试用音乐表达自己对诗词的理解;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3. 邀请专业音乐人士或艺术家来校进行音乐讲座或指导,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资源:1. 选定的唐诗文本;2. 与唐诗相配的音乐作品;3. 乐器、音响设备等。
《琵琶行》教案:唐诗中的音乐意象
《琵琶行》教案:唐诗中的音乐意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琵琶行》的背景及作者白居易。
(2)能够熟读并背诵《琵琶行》。
(3)能够分析并解读《琵琶行》中的音乐意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琵琶行》的意境。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中的音乐元素,提升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唐诗的艺术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培养对音乐和诗歌的热爱,提升个人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琵琶行》。
(2)解读《琵琶行》中的音乐意象。
2. 教学难点:(1)理解《琵琶行》的意境及音乐元素。
(2)分析诗中的情感变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诗人白居易及《琵琶行》的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琵琶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自主翻译诗句,理解诗歌大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音乐意象。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欣赏诗中的音乐元素,如琵琶声、歌声等。
(2)感受诗歌所传达的音乐美感。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诗中的情感变化。
(2)分享情感体验,进行全班交流。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琵琶行》。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唐诗的艺术魅力,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选取其他唐诗中的音乐意象进行对比学习,如《江南逢李龟年》、《听安石樵唱琵琶》等。
2. 音乐欣赏:欣赏古典音乐会或琵琶演奏会,感受音乐与诗歌的相互映衬。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琵琶行》中的音乐意象及其作用。
2. 强调熟读背诵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唐诗的热爱。
《琵琶行》教案:中唐时期的音乐文化
《琵琶行》教案:中唐时期的音乐文化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为切入点,探讨中唐时期的音乐文化。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音乐元素,引导学生了解中唐时期的音乐艺术特点,以及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
1.2 教学目标1. 理解《琵琶行》诗歌内容,把握其主要情节。
2. 分析诗歌中的音乐元素,了解中唐时期的音乐特点。
3. 探讨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课堂互动性。
第二章:《琵琶行》诗歌解析2.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风格,以及《琵琶行》的创作背景。
2.2 诗歌内容讲解详细讲解《琵琶行》诗歌的字词、句段,使学生充分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3 音乐元素分析分析诗歌中的音乐元素,如琵琶声、歌声等,引导学生感受中唐时期的音乐风格。
第三章:中唐时期的音乐特点3.1 音乐形式与风格介绍中唐时期的音乐形式,如歌舞、曲子词等,以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3.2 音乐与社会生活探讨中唐时期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如音乐在宫廷、民间和宗教中的应用。
3.3 音乐文化交流分析中唐时期音乐文化的对外交流,如佛教音乐、胡乐等的影响。
第四章:《琵琶行》与中唐音乐文化4.1 诗歌中的音乐文化分析《琵琶行》诗歌中所体现的中唐音乐文化特点,如乐器、演奏技巧等。
4.2 诗歌与音乐的关系探讨诗歌与音乐的相互影响,以及音乐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4.3 音乐文化的传承与演变分析《琵琶行》诗歌对后世音乐文化的影响,以及音乐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第五章:课堂活动与拓展5.1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琵琶行》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5.2 音乐欣赏播放《琵琶行》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进一步体验中唐音乐的魅力。
5.3 课后作业第六章:《琵琶行》中的音乐人物6.1 人物介绍分析《琵琶行》诗歌中出现的音乐人物,如琵琶女、歌女等,了解他们的生活背景和音乐才能。
古诗词音乐教案高中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古诗词音乐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 掌握几种常见的古诗词音乐表现形式。
- 能够欣赏并分析古诗词音乐作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演唱、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古诗词音乐的魅力,体验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
-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1. 古诗词音乐概述:- 古诗词音乐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
- 古诗词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 古诗词音乐作品鉴赏:- 选择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音乐作品进行鉴赏。
- 分析作品的音乐形式、情感表达、文化内涵等。
3. 古诗词音乐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音乐演唱、演奏等活动。
-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古诗词音乐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以一首著名的古诗词音乐作品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 讲解古诗词音乐的历史背景、特点、表现形式等。
- 分析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音乐作品。
3. 欣赏:- 播放古诗词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聆听、感受、分析。
-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4. 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音乐演唱、演奏等活动。
-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古诗词音乐作品。
5.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词音乐的魅力和意义。
-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学习和探索古诗词音乐。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古诗词音乐作品、展示教学课件等。
2. 教学课件:包括古诗词音乐概述、作品鉴赏等内容。
3. 古诗词音乐作品:选择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鉴赏。
4. 活动道具:用于组织古诗词音乐演唱、演奏等活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等。
2. 作品鉴赏:评价学生对古诗词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学习古诗词音乐的情况。
古诗音乐课教案设计
古诗音乐课教案设计教案标题:《古诗音乐课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古诗和音乐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学习古诗:选择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2. 学习音乐:选择一段与古诗内容相符的音乐,如古琴曲、古筝曲等。
3. 将古诗和音乐结合,进行创作和表演。
教学步骤:引入:1. 播放一段古琴曲或古筝曲,让学生感受古代音乐的美妙。
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和诗歌之间的联系,提出古诗和音乐可以结合的想法。
学习古诗:1. 教师朗读古诗,让学生跟读,并解释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2. 学生分组,自主学习古诗的背景知识,分享给全班。
学习音乐:1. 听取学生对音乐的印象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古诗的共通之处。
2. 学生分组,自主学习所选音乐的演奏方式和特点,并向全班展示。
创作和表演:1. 学生分组,根据所学古诗和音乐,进行创作,可以是歌曲、舞蹈或其他形式。
2. 学生进行排练,并准备表演。
展示和评价:1. 学生进行表演,全班观看并评价。
2. 教师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造力,提出改进建议。
课堂延伸活动:1. 学生自主学习其他古诗和音乐,进行创作和表演。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艺术展览,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教学资源:1. 古诗选集2. 音乐录音或演奏视频3. 分组学习资料4. 创作和表演道具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的创作作品和表演效果3. 学生的课后反思和总结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择适合的古诗和音乐。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3.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提供充足的创作空间。
以上是《古诗音乐课教案设计》的一个示例,具体的教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育阶段和学生特点进行调整和完善。
《李凭箜篌引》教案1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反复朗读。
(1)箜篌( ) (2)女娲( ) (3)神妪( )
(4)瘦蛟( ) (5)胭脂( )
答案:(1)kōng hóu(2)wā(3)yù(4)jiāo(5)zhi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吴丝蜀桐张高秋( )
(2)李凭中国弹箜篌( )
(3)十二门前融冷光( )
《李凭箜篌引》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体会作者对声音的艺术描写,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3.分析《李凭箜篌引》描写音乐的方法。
课 型 :新授
一、情景导入
在唐诗里,有许多写音乐的诗词,其中有三首最为著名,一首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一首是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还有一首就是李贺的这首《李凭箜篌引》了。清人方扶南说:“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琴师,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说这首诗足以泣鬼,主要是因为诗人构思的奇特。那么诗人李贺是怎样的人,这首诗又奇特在什么时候地方,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诗人李贺和他的诗。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瑰丽,境界奇幻,浓墨重彩,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 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解题 “ 引”原指古代一种乐曲的形式和体裁,略近于“引子”“序曲”“序奏”。 箜篌是古代的乐器,有竖箜篌和卧箜篌,这这首诗说它“二十三弦”,是竖箜篌,和竖琴相似。
(3)一唱三叹则回肠荡气,余音袅袅而绕梁三日,音乐响起来了,李凭的音乐会开始了,李凭在哪儿,诗人为什么要把李凭放到第四句出现?
初中音乐教育教案:学习演唱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音乐元素
初中音乐教育教案:学习演唱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音乐元素学习演唱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音乐元素第一节:引言中国古代诗词不仅是文学的瑰宝,也是音乐的灵感之源。
在这些古老的诗句中,隐藏着丰富的音乐元素,如韵律、节奏和情感表达。
通过学习演唱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音乐元素,我们能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提升音乐技巧和表达能力。
本节课将介绍如何通过演唱来体验古代诗词中的音乐元素。
第二节:课前练习为了提升学生对于古代诗词的兴趣和理解力,我们可以选择一首具有音乐元素的古代诗词进行热身练习。
例如,选取《静夜思》这首王之涣的诗。
请学生们读一读这首诗词,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意境,并思考如何通过声音来表达。
可以让学生们试着口述这首诗词,注意语调的变化和重要词语的突出。
第三节:了解音乐元素在深入学习演唱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古代诗词中的音乐元素。
古代的诗词常常运用平仄、押韵和节奏来增强音乐效果。
1. 平仄:平仄指的是古代汉字的声调,分为平声和仄声两种。
在古代诗词中,平仄的搭配以及变化可以表达出音乐的节奏感和情感。
2. 押韵:押韵是指在句子末尾或者诗句中出现相同的韵母。
押韵可以增加句子的韵律感,使整首诗词更有音乐性。
3. 节奏:古代诗词中的节奏可以通过词句的对称、重复和变化来体现。
节奏感可以使诗词更具动感和韵律感。
通过了解这些音乐元素,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古代诗词中的音乐特点。
第四节:学习演唱指导1. 选择合适的曲调:对于古代诗词,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曲调进行演唱。
可以选择当代音乐或者传统古乐的曲调,以增强古代诗词的音乐感。
2. 词语的注重和延长:在演唱时,学生们可以注重一些关键词语的表达,并适当延长音节的长度。
这样可以更好地突出诗词中的情感和韵律。
3. 音调的起伏和变化:学生们可以通过对音调的起伏和变化来表达古代诗词中的情感变化和韵律感。
在节奏上可以尝试快慢变化、高低起伏等。
通过以上指导,学生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演唱古代诗词,体验其中的音乐元素。
音乐读唐诗教案
音乐读唐诗教案教案标题:《音乐读唐诗》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音乐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唐诗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3.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1. 唐诗的欣赏与理解。
2. 音乐与诗歌的结合。
教学难点:1. 如何通过音乐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唐诗选集。
2. 音乐播放设备。
3. 乐器(如钢琴、古筝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制造音乐氛围,播放一段古风音乐。
2. 引导学生讨论音乐给人的感受和情感表达。
二、欣赏唐诗(10分钟)1. 选择一首经典的唐诗,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2. 朗读唐诗,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引导学生理解唐诗的基本特点和意义。
三、音乐与诗歌的结合(15分钟)1. 选择一段适合的音乐,如《古筝曲》。
2. 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
3. 引导学生将音乐与唐诗相结合,思考如何通过音乐表达唐诗中的情感和意境。
四、音乐表达与创作(20分钟)1.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唐诗。
2. 学生们根据选定的唐诗,选择乐器,进行音乐表达和创作。
3. 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用音乐表达唐诗中的情感和意境。
五、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音乐表达的展示。
2. 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
2. 学生们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音乐与诗歌的结合,进行更深入的创作和表达。
2. 组织音乐会或诗歌朗诵会,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通过音乐的方式来读唐诗,可以使学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和意境。
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提升他们对文学和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音乐表达和创作,可以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高中音乐唐诗三首教案
高中音乐唐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静夜思》、《登鹳雀楼》和《悯农》三首唐诗。
2. 分析诗中的情感与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学习古代音乐的基本知识,探索诗与音乐的结合点。
4. 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静夜思》李白- 《登鹳雀楼》王之涣- 《悯农》李绅教学步骤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古风音乐,营造课堂氛围。
2. 教师简要介绍唐诗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3. 学生朗读三首诗,感受诗的节奏与韵律。
主体教学《静夜思》1. 分析诗句内容,指导学生理解“床前明月光”等意象。
2. 讨论李白的生平背景,以及诗中所蕴含的思乡之情。
3. 学习古诗吟唱,尝试用不同的旋律表现诗意。
《登鹳雀楼》1. 探讨“白日依山尽”等诗句的意境。
2. 引导学生思考王之涣的哲理思考,以及诗中的深远寓意。
3. 小组合作,创作以诗为主题的简短乐曲。
《悯农》1. 解读“锄禾日当午”等句子,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2. 分析李绅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诗中体现的同情与关爱。
3. 观看相关农耕音乐视频,了解农业劳动与音乐的关系。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唐诗三首》的合唱练习,强调情感的表达。
2. 邀请学生尝试用现代乐器演奏古诗旋律,创作个性化的音乐作品。
3. 举办小型音乐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堂小结回顾三首诗的主要内容和音乐特点,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体验。
作业布置1. 选择一首诗,创作一首与之相关的短歌或乐曲。
2. 准备一份关于《唐诗三首》音乐表现的心得体会报告。
古诗词与音乐结合教案
古诗词与音乐结合教案引言: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艺术价值。
音乐作为一种表达情感和抒发内心的艺术形式,与古诗词结合,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本文将介绍如何将古诗词与音乐相结合,设计一份高质量的古诗词与音乐结合教案,让学生在音乐的引领下感受古代文人豪情与激荡的音乐韵律。
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方式,认识其艺术魅力;2.培养学生欣赏和感受古诗词的能力;3.通过音乐的引导,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鉴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选取经典古诗词:从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中选取优秀的古诗词,确保古诗词的质量和代表性。
2.选择音乐配乐:根据古诗词的意境以及需要表达的情感,选择配乐,尽量选择与古诗词风格相符合的音乐。
3.制作教材:将选取的古诗词与对应的音乐整理成教材,形成学生学习、欣赏和演唱的材料。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古诗词的名句,捕捉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对古诗词与音乐结合的兴趣和好奇心。
2.学习古诗词:以课文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所选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深入领悟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3.欣赏音乐:播放与古诗词配乐相对应的音乐,让学生通过倾听音乐,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4.学习歌词:学生跟随音乐,学习古诗词的歌词部分,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5.模仿演唱:通过老师的示范,引导学生模仿演唱,让学生更好地表达和传递古诗词中的情感。
6.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古诗词,自主排练演唱,并在班级或校内进行演出展示。
7.评价与反思: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表演进行反思和改进。
四、教学评价1.学生的演唱表现:包括发音准确性、情感表达、形象展示、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
2.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愿意展示自己的演唱才华。
3.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并将其融入到演唱中。
五、教学延伸1.古诗词创作: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创作属于自己的古诗词,并将其与音乐相结合。
《琵琶行》教案:唐诗中的音乐意象
《琵琶行》教案:唐诗中的音乐意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琵琶行》全诗。
(2)理解《琵琶行》中的音乐意象,分析诗歌如何通过音乐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分析,学会从诗歌的音乐描写中感受诗人的情感。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唐诗中的音乐美,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分析《琵琶行》中的音乐意象,理解音乐与情感的关系。
2. 掌握《琵琶行》的朗读节奏和背诵技巧。
三、教学难点:1. 音乐意象在诗歌中的具体表现和情感内涵。
2. 诗歌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琵琶行》的文本和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
2. 学生准备《琵琶行》的文本和朗读录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琵琶行》的作者白居易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琵琶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琵琶行》中的音乐意象,分析诗歌如何通过音乐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琵琶行》中的音乐意象,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各小组选取一个角度进行分享,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6. 课后作业:(1)学生背诵《琵琶行》。
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朗读与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表现,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准确性。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课后作业,包括背诵情况和对音乐意象的阐述。
《唐诗三百首》中的艺术欣赏与情感表达:音乐课教学方案
唐诗三百首中的艺术欣赏与情感表达:音乐课教学方案引言《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其中的诗歌作品以其精湛的艺术表达和深厚的情感内涵而闻名于世。
在音乐课教学中,通过欣赏和演唱这些经典的唐诗作品,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还能够提升他们在音乐表现力与情感表达方面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套针对《唐诗三百首》中部分佳作的音乐课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1.了解《唐诗三百首》中部分佳作,并理解其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2.学会运用声音、语调等音乐元素来表达唐诗中所描绘的景物、情感和人物形象;3.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及其艺术价值的欣赏能力;4.提升学生在音乐表现力和情感表达方面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方法1. 引入:介绍《唐诗三百首》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使用多媒体资料向学生展示《唐诗三百首》的来源、作者背景以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对这些古代诗歌作品保持兴趣和好奇心。
2. 欣赏与分析:挑选几首代表性的唐诗,进行欣赏和分析;选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且含有鲜明情感色彩的唐诗进行欣赏和讨论。
通过指导学生倾听、理解并分析唐诗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细节和抽象表达的敏锐观察力。
3. 唱读结合:将唐诗配以音乐曲调进行演唱;选择适合每首诗歌氛围与情感表达的旋律,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创作即兴伴奏或使用简单乐器来增强音乐性及情感表达力度。
帮助学生根据各自所选定的情感和意境,运用声音、语调等音乐元素,演唱出与诗歌内容相符合的表现效果。
4. 表演训练:分组表演并相互欣赏;将学生分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喜爱的唐诗逐步进行扮演、角色扮演和音乐表演。
通过相互欣赏和评价,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彼此欣赏能力。
教学评价1.平时考查:通过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对《唐诗三百首》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进行评价。
2.集中考查:利用小组表演和个人或小组汇报等形式来考查学生在音乐表现力与情感传达方面的能力。
总结通过本套音乐课教学方案,学生不仅仅可以增进对《唐诗三百首》文化艺术的理解与欣赏,还能够提高他们在音乐与情感表达方面的技巧。
琵琶行之音乐描写教案
琵琶行之音乐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琵琶行》中音乐描写的意义和作用;(2)能够分析《琵琶行》中音乐描写的手法和特点;(3)能够运用音乐描写的手法创作简单的文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感受《琵琶行》中音乐的氛围和情感;(2)分析《琵琶行》中音乐描写的手法和特点,学会欣赏和评价音乐描写;(3)通过模仿、创作等方式,提高音乐描写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音乐带来的美的享受,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2)了解音乐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琵琶行》中音乐描写的意义和作用;(2)分析《琵琶行》中音乐描写的手法和特点;(3)运用音乐描写的手法创作简单的文段。
2. 教学难点:(1)音乐描写的手法和特点的分析和运用;(2)创作具有音乐感的文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琵琶行》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氛围和情感;(2)引导学生讨论《琵琶行》中音乐描写的作用和意义。
2. 教学内容:(1)分析《琵琶行》中音乐描写的手法和特点;(2)欣赏和评价《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3)通过模仿、创作等方式,提高音乐描写的写作能力。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选择一段音乐,尝试用文字进行音乐描写;(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音乐描写作品;(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选择一段自己喜欢的音乐,用文字进行音乐描写;2. 让学生分析《琵琶行》中音乐描写的手法和特点,写一段评论文;3. 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音乐为主题的短诗或小故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琵琶行》中音乐描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 学生对音乐描写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3. 学生对音乐描写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琵琶行》中音乐描写的作用和意义。
古诗词教学中的音乐与舞蹈活动设计
古诗词教学中的音乐与舞蹈活动设计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地诵读和背写,缺乏情感和体验的参与,导致学习兴趣不高。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音乐与舞蹈活动设计成为了古诗词教学中重要的元素。
一、音乐活动设计音乐是一种直观鲜明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情感表达。
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音乐活动:1. 音乐欣赏:选取与古诗词内容相符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通过听音乐来感受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老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音乐,指导学生仔细聆听,并结合古诗词内容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 音乐创作:让学生参与到音乐的创作中,通过作曲、编曲等形式,为古诗词创作原创的音乐作品。
学生可以根据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选择适合的乐曲风格和乐器,将古诗词的内涵通过音乐传达出来。
这样的音乐创作既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又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3. 音乐表演: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通过歌唱、合唱、乐器演奏等形式来展示古诗词的内涵。
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古诗词进行演唱,并加入合适的舞台表演,将古诗词的意境以音乐形式生动地展现出来。
二、舞蹈活动设计舞蹈是一种身体语言,通过舞蹈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韵律和形象。
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舞蹈活动:1. 舞蹈欣赏:选取与古诗词内容相适应的舞蹈作品,让学生通过观赏舞蹈来感受古诗词的美感和形象。
老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舞蹈视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结合古诗词内容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舞蹈的理解和感受。
2. 舞蹈编排:让学生参与到舞蹈的编排中,通过选择合适的舞蹈动作和编排形式,将古诗词的韵律感和形象展现出来。
学生可以根据古诗词的节奏和意境,选择舞蹈的节奏和造型,通过舞蹈来表达古诗词的内涵和情感。
3. 舞蹈表演: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舞蹈表演,通过舞蹈的形式将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展现出来。
《琵琶行》学习教案音乐描写
《琵琶行》教学设计音乐描绘学习要点 : 赏识音乐描绘一、朗读第二节理解内容:调弦校音情随声出 ( 序曲 )演奏名曲倾吐悲情 ( 总写 )珠落玉盘急迫欢乐 ( 第一乐段 )演奏琵琶曲幽咽凝绝幽愁暗恨( 第二乐段 )铁骑突出激越雄伟 ( 第三乐段 )曲终收拨戛但是止 ( 曲终 )江心月白余韵无量 ( 魅力 )二、师生共同剖析、赏识:作者用了些手法来描摹音乐 ?这些手法有何利处 ?1、比喻 ( 找出比喻句并剖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 ? 并剖析比喻描绘的利处)附: [ 奥地利 ] 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对音乐作品的全部富有想象力的描绘、性格刻画和解说性的说明都是比喻性的大弦嘈嘈如急雨 ( 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密语 ( 和蔼细柔 )( 柔和尖细、委宛缠绵 )嘈嘈切切错乱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有条有理、洪亮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 ( 委宛优美 )( 婉转委宛、动听动听 )幽咽泉流冰下难 ( 低落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激越雄伟、高亢激动 )曲收小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凄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嘈嘈切切大珠小珠落玉关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冰泉冷弦凝凝不通声歇有幽愁暗恨生此无声有声瓶乍破水迸突出刀” 里写曲旋律的化是: DA.由舒徐流——逐沉咽——歇停——激越雄伟B.由激越雄伟——逐沉咽——歇停——舒徐流C.由舒徐流——歇停——逐沉咽——激越雄伟D.由激越雄伟——舒徐流——歇停——逐沉咽好:把抽象无形的音成形象可感的体2、叠和:叠:弦弦、声声、、嘈嘈、切切:关 ( 叠韵 ) 、幽咽 ( 双声 )使音动听听3、正面描摹与面衬托①正面描摹:弦三两声未成曲先有情⋯⋯瓶乍破水迸突出刀曲收小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②面衬托:船西舫悄无言惟江心秋月白忽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客不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写听众的反应突出了琵琶曲动人的艺术成效4、曲中带情:以听者的感觉衬托音乐的声情并茂琵琶曲这样动人除了琵琶女弹奏之技艺高明以外能否还有其余原由 ?一个十分重要的原由就是感情琵琶女是带着感情了弹奏的而诗人也是带着感情来听、来描摹的( 找出相关感情的诗句 ) :琵琶女以情演曲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一生不得志说悉心中无穷事诗人以情绘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问:从中我们分明能够感觉到琵琶女在演奏中融入了自己的出身之感而诗人也从乐曲入耳出了此中的感情诗人为什么能听出 ?a、诗人是音乐大家b、同是天涯堕落人相遇何须曾相知趣像的出身遭受使然因此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也是本诗描摹音乐成功的重要原由之一附:说一句题外话先人有的责怪白居易不应于谪居中夜入离妇之船以为有违礼制我们倒以为白居易能突破封建的等级观点同等地对待一个地位低贱的琵琶女将自己的宦途崎岖同她的昔为倡家女、今为商人妇的遭受作类比是特别难能难得的我国古代诗人虽有自比美人芳草的传统但多数比的是贞洁的少女或许崇高的贵妇自比歌伎是较少见的5、小结:描绘特点:A、大批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 ;B 、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C 、正面描摹与侧面衬托联合 ;D、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三、总结全诗、部署作业。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阅读专题7】曲为心声:赏析古诗中的音乐描写》教学设计
曲为心声:赏析古诗中的音乐描写【专题解释】古典诗歌具有音乐特性,而描写音乐的古典诗歌不乏精品之作。
清代诗评家方扶南对三首描写音乐的唐诗赞誉有加:“白香山‘江山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
”本专题精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参读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赏析古诗的音乐描写艺术,体会诗人在音乐描写中的情感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预习任务】1.编印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提供必要的注释,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组成群文,布置学生预习这三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节奏,结合注释读懂诗句的大意。
2.查阅韩愈、李贺的生平简历及其诗作的创作背景,参照示例,完成下列表格。
3.品读这三首诗,找出正面描写音乐的诗句,分析描写音乐的手法及其作用,完成下列表格。
【学习任务】任务一欣赏一次完整的琵琶演奏1.朗读《琵琶行》第二段中具体描写琵琶女演奏的诗句,说一说诗人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这次演奏的。
《琵琶行》第二段详细描写了琵琶女从调音试弹到曲终收拨的整个过程,诗人从四个角度来描写。
首先是写琵琶女的上场和调弦准备,“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其次是写琵琶女的演奏给人的总体感受以及演奏的技法特点及曲目,“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第三是用各种手法形象描绘琵琶曲的乐音及旋律变化特点。
前四句描摹琵琶特有的乐音,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后十句浓墨重彩描摹旋律变化的特点,曲调婉转流畅如“间关莺语花底滑”,艰涩暂歇如“泉流冰下”“冰泉冷涩”,激越雄壮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戛然而止“如裂帛”。
最后是用环境来渲染听众寂静无声的感觉,“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从而烘托出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
2.梳理诗中描写琵琶乐音及旋律变化的手法及效果,按照提示完成表格。
高中语文_《唐诗中的音乐描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学习鉴赏古诗音乐描写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吟咏诗韵,美读诗文,合作探究,体会诗中奇特的想象,体会作者缘琴而发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所描绘的音乐的强大魅力。
培养鉴赏诗歌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一:导入新课课前两分钟播放琵琶名曲《十面埋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回顾《琵琶行》的内容。
三:交流归纳总结:回顾复习《琵琶行》中三次音乐描写的诗句,总结音乐描写的技巧。
1、第一次演奏:江头送客闻琵琶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2、第二次演奏:江心聆听琵琶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第三次演奏:重闻琵琶青衫湿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讨论明确:正面描写乐声:1、通过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以声写声、以形写声(以声写声法,即用彼事物的声音来比附此事物声音的写法。
以形写声法,即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把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易于感受的视觉形象来表现的写法。
)2、运用叠词等拟声词摹拟音响法。
(即运用拟声词来描绘声音的写法。
)侧面烘托描写乐声:(即不对声音作直接的描写,而是通过描写其它事物对声音的感受或反应来表现声音的写法。
)1、环境烘托: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中的音乐描写”专题教学设计
[分层教学目标]
①了解古典诗歌中“景”与“情”的对应关系。
②了解对同一“情景”描写的不同手法与特点。
③对同一题材的作品试作研究性的分析。
[重点与难点]
①唐诗中音乐描写的“各有侧重”分析。
②相关的音乐描写的“不同手法”分析。
[思想方法与人文因素教育]
①时代造就了诗人,诗作反映了时代。
②个性化的风格,创作出风格化的诗作。
[教法与学法]
①比较阅读,专题讨论。
②对象、手法、目的三者间的协调统一。
[课前预习]
查找有关描写某一情境的诗句。
[教学步骤]
师(导入):中国传统诗词的创作,非常讲求“景与情”的对应关系,无论是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还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或词人都很注重对有关“景”的信息的撷取。
讲究对有关“景”的信息的转达,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
景观,概莫能外。
今天,我们就以“唐诗中的音乐描写”为话题,从分析《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手法和特点入手,通过比较阅读来进一步了解和把握对同一景况或情境,因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表述的基本特点。
师:这里的“景与情”的对应具体指什么?
生:用什么样的景,抒什么样的情,要合乎情理。
师(提示):大家应该记得《琵琶行》中有关音乐描写的句子吧!下面分小组来背诵一下。
生:背诵诗句。
(边打出幻灯片,边请上网查阅过有关资料的同学说明这些有关音乐描写的句子的共同特点)
让我们在诵读中聆听――《琵琶行》中以声喻声的形象化描写: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四弦一声如裂帛
(边归纳边打出幻灯片)
师:如此的比喻描写凸现了音乐的什么特点?
生:分别回答。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的声势
小弦切切如私语――轻幽的音韵
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而和谐
间关莺语花底滑――悠扬而明快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而冷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突发而激烈
铁骑突出刀枪鸣――清脆而尖锐
四弦一声如裂帛――刚劲而激越
师(阶段小结):白居易的描写“常物设喻,朴实自然,可见可闻”。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李贺《李凭箜篌引》是如何描写音乐的。
请大家打开课本67页,一起来朗读这首诗。
生:集体朗读。
师(提示):根据课文前面的提示,找出描写音乐的句子。
师: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对音乐的描写,明显与《琵琶行》有区别,大家一起来分析分析。
生:《琵琶行》侧重于对音乐本身的描写,《李凭箜篌引》侧重于对音乐效果的描写。
师:总体的风格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里?
生:浪漫主义。
(归纳并逐条打出幻灯片)
鬼泣神惊妙不可言
――《李凭箜篌引》的音乐效果
乐声使神女感动得悲啼不止
乐声使天帝感动得变暖天气
乐声使天惊石破落下萧萧秋雨
乐声使神妪感动得也来求教李凭
乐声使鱼龙感动得随波起舞
乐声使吴刚忘情而夜不能眠
师生共同归纳:大胆的夸张、神奇的想象、瑰丽的比喻。
白居易――侧重于音乐的形象描写
李贺――侧重于音乐的效果描写
师:下面请10位同学把他们查找到的有关音乐描写的诗句朗读并分析一下。
生:分别朗读并分析。
师归纳:音乐描写的角度与方法大致如此。
(打出幻灯片)
对好音乐的描写与赞叹: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
“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
“瓠巴鼓瑟,而鸟舞鱼跃。
”
“座上美人心尽死,尊前旅客泪难收。
”
师:接下来,我们再一起欣赏一下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一首同样是描写音乐的诗歌――《听颖师弹琴》。
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
生: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风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师:与《琵琶行》及《李凭箜篌引》比较,《听颖师弹琴》中音乐描写的角度及手法又有哪些特点或不同?
生:既有有关音乐本身的描写,也有相关音乐效果的描写。
师:很准确!我们再请几位同学就具体的诗句来赏析一下。
(在学生赏析的过程中适时打出幻灯片)
生:正面比喻写琴声:
纤柔甜润如热恋中青年男女的喁喁私语。
高亢昂扬如英勇的战士奔赴杀敌的战场。
轻盈飘逸如蓝天上的白云微风中的柳絮。
热闹喧嚣得像一群鸟儿栖集在一棵树上。
群音中一声独起像一只凤凰在引颈领唱。
愈转愈高的孤凤长鸣就像攀岩已到绝顶。
瞬间的急速下降如同悬崖撒手直落深谷。
生:侧面渲染写感受:
自己空长了两只不懂得音乐的耳朵。
一窍不通竟也被音乐激动得坐立不安。
最后被琴声感动得泪雨滂沱沾湿衣裳。
再也不能承受琴声对感情的牵扯,赶紧伸手止住颖师不要再弹下去了。
好本事啊!你弹琴给我听,简直就是:一会儿放块冰在我的心里,一会儿又放块炭在我的心上。
师:现在我们可以把三位诗人诗作中的音乐描写作一番归纳小结了吧!
(打出幻灯片)
白(居易)诗移人――笔下的琵琶曲使人心动神移
李(贺)诗泣鬼――笔下的箜篌音乐使鬼神动情落泪
韩(愈)诗惊天――笔下的琴声使天地为之惊叹
师:可见――诗国乐声别具一格,诗作状乐各具特色。
[布置作业]
课后查找、阅读与整理:
“愁”(包括忧、悲、恨、恼等等)是一种感情活动,如何才能形象而又生动地把它表现出来呢?最常用的手法就是比喻。
请从你所阅读过的诗词和正在阅读的课文中,回忆和查找出借助比喻来描写“愁”的诗句。
要求如下:
1、写出具体的诗词原句,能标明作者和出处最好。
2、在原句下注明喻体并说明此句突出表现了“愁”的何种情态。
3、一律写在练习本上,作为本次练习的第一项,多少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