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六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集训含解析
一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精选附答案
一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精选附答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燕子的选择秦羽墨①燕子来的时候,村庄早就忙开了,犁田翻地,一派热闹景象。
谁也不知道它们具体什么时候来的,当我们注意到燕子时,它们已经布满天空。
②南风和煦,春光大好,燕子成排站在电线上,交头接耳一番,而后商量好似的,突然飞起,一个个好生自在。
它们飞得不像夏天那么高,而是贴着地,好像对地上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
别说是它们,就连每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忍不住多看几眼这满目的新鲜。
绿色铺满大地,有另一种看不见的东西,使人们内心变得丰茂而蓬勃。
③我发现刚来时燕子并不急着安家,而是这里瞧瞧,那里看看,成天以野地为家,像贪玩的孩子,将足迹印遍村庄的各个角落。
燕子不会随随便便把家安在哪里,它们非得绕梁三日,经过细心查看和选择,在心中衡量比对一番,看看这个家是否结实稳固,这家人是否诚实可靠,是否值得跟他们一起风雨同舟。
④不知为何,所有燕子都觉得我们家不值得托付终生,我们家搬到村口好几年了,也不见有燕子来筑巢。
这件事很令我想不通,怎么说新屋也比以前奶奶家的老屋结实多了,屋前的树渐渐成荫,而且又在村口,按理说它们不可能视而不见的,奶奶家的旧堂屋有三窝燕子,我们家这么多年却连一窝也没有,燕子好像把我们一家人给遗忘了。
这件事不单令我烦恼,父亲也担心起来,照传统说法,燕子是否前来筑巢,与家宅的吉凶息息相关。
起初他以为屋才新修,燕子们还不熟,过一两年就会来,然而五六年过去了,依然空空如也。
燕子并不是没来看过,每年春天有好多成双成对的燕子在家门口飞来飞去,左右徘徊,可最后过家门而不入,只惆怅地望一眼便转身而去,有的飞了很远还忍不住不停回眸,遗憾得很的样子。
⑤到底是什么让它们望而却步?又是什么让它们觉得遗憾呢?一对燕子来了,发现这里没一点前辈的痕迹,于是就以为不可靠,而后来的燕子也都人云亦云?我不相信燕子会像人一样刻薄,村里总要修新屋,每座新屋也总要有第一对新燕前来安家。
2018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语文(六)(解析版)
2018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语文(六)(解析版)本试卷共18页。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2018届广东省百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徽学的学科及学术价值尽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徽学有一个被人们不断认识、熟悉、理解、接受和深化的过程。
但是,首先必须明确其学科性质,确认其学科研究对象与研究主体。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古来新学问兴起,大都由于新发现。
有孔子壁中书出,而后有汉以来古文家之学;有赵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来古器物、古文字之学”。
他还论及了殷墟甲骨文、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地之间的简牍、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唐人所书卷轴、内阁大库之书籍档案和中国境内之古外族遗文等五项发现,认为:“此等发现物,合世界学者之全力研究之,当会产生新的学科。
”如今,甲骨学、敦煌学、简牍学和明清档案学早已创立了各自的学科研究体系,并为学术界所广泛接受和认可。
而徽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则形成较晚,它的创立,主要得力于20世纪40 年代后期以来至今徽州近50万件原始文书的大规模发现。
加之有包括徽州族谱在内的9000 余种徽州典籍文献传世,可供与文书契约互相参证。
现存8000余处徽州地面文化遗存,更是明清以来至民国时期徽州人生产与生活的真实见证。
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徽学这座大厦坚实的学术支撑。
因此,以徽州社会经济史特别是明清徽州社会经济史研究为中心,整体研究徽州历史文化和徽人在外地活动的徽学,正是建立在包括徽州文书在内的大量新资料的发现这一基础之上的。
徽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它是以徽州文书为中心,结合其他文献和地面文化遗存等资料,综合研究明清社会实态,以重新反省和认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历程,并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这正是徽学的学术价值之所在。
因此,徽学研究的内容与对象尽管涉及各个领域和方面,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特征,但就学科性质而言,应当隶属于历史学研究范畴。
2018高考语文复习(检测)专题六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专题集训 含解析
专题六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集训(时间:45分钟分数:50分),完成1~4题。
(25分) 幸会,妈妈张春①我妈年轻的时候是一名会计,在食品站工作。
那个年代的屠夫看不起坐办公室的,男人看不起女人,双重歧视。
我妈妈不服,就学会了杀猪。
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孩,穿着黑色的皮围裙,按倒一头猪,手起刀落,干脆利落。
后来我妈走到哪儿,那帮屠夫叔叔们就跟到哪儿。
她的本职业务也顶呱呱,现在已经60多岁,对数字依然非常敏感,心算精确到个位数。
②我们小时候爱吃手指,把手指甲都啃坏了。
她就给我和哥哥在胸前吊了一粒甘草片。
因为甘草片比手指头好吃,我们就不吃手指头了。
我4岁的时候,看到其他小孩子在高楼外的屋檐上追跑嬉闹,也想跟上去。
妈妈没有打我骂我,而是去买了一个大西瓜,带我们站到那个楼顶上,瞅着下面没人,把西瓜扔了下去,然后说:‚你们看,摔下去就是这个样子!‛③还有一次,在家里看电视剧《哪吒闹海》,看到哪吒自杀的时候,我一边伤心地大哭,一边去上学。
走出好远,后边远远传来妈妈的声音,她边喊边跑:‚哪吒没有死——被他师父救活了——不要哭了!‛她起码追了200米。
④我不到8岁的时候,妈妈就和我说,不要让男人和你太亲密,更不要让男人碰你。
洗澡上厕所,就算是爸爸、哥哥也不能看。
上小学四年级时,一次我和另外两个小女孩走在路上,一个20多岁的男人来和我们说话,然后挨个儿抱我们,说要掂掂有多重。
我看到他抱起一个女孩,撩起了她的衣服,突然觉得不对,大喊一声:快跑!——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妈妈的早期教导,当时会发生什么事。
⑤我初中的时候第一次收到情书,非常忧心,试探地拿给妈妈看。
妈妈仔细地看完,然后笑眯眯地叠起来还给我,说:‚青春真好,还有人给你写这样的信。
‛我后来听说很多女孩子不再对妈妈说心事,就是从第一封类似的书信开始的,而我却松了一口气,好像今后没有什么事不能和妈妈说的了。
⑥但我们之间也不都是美好时光。
青春叛逆期,我也跟她吵过,说:‚等我长大了,还了你们的钱,我就再也不欠你们的了!‛妈妈沉默良久,叹了口气,说:‚我们大人有时也心情不好,你看看《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总是逗阿玛高兴,你就不能也哄哄我吗?‛⑦小时候上学,爸妈很少接送我,下雨也一样。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含答案)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含答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时间的隐喻傅菲①怀玉山脉勒住了缰绳,东奔的烈马停了下来。
群山如一锅沸水,暂时不再潽射,水花凝结成了低矮的山冈。
龙门山像一把圈椅,新叶村偃卧其中。
②在新叶村,我有长久的恍惚;夏日蒸腾般的晕眩、古老巷弄幽深的迷失、池塘倒映出来的幻觉、旧年屋舍散发的阴凉、溪流时断时续的亘古之声、灼日下荷花盛开的夺目光荤——午间酣睡在走廊里的老人,晒在竹圆匾里焦红的辣椒,失去水色又略微卷曲的君子竹叶,剥落了石片的碾盘,千年的水井浮起今晚的淡淡月色——群山在望,苍鹭在茂密的灌木林栖落,指甲花映在门前的空院。
③新叶古村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叶氏先祖叶坤从寿昌湖岑畈入赘娘舅夏氏家,繁衍至今,已三十余代。
夏氏人丁不旺,被迫外迁,而叶氏根深叶茂,开枝散叶。
④桃树茂密之处,即村舍。
村舍依半扇形围拢成村落,村落中央有池塘,塘叫南塘,像一块长满了绿锈的铜镜。
石砌的塘堤爬上了苔藓。
塘口有一片葱油的蔬菜地。
水生万物,千年不息。
翘起的瓦檐,粉白斑驳的砖墙,窄小的房门,高大的池杉,闲散的人影,它们一并收入南塘,像是沉落水底,又像是浮出波面。
南塘成了近似谜语的象征物,宋朝理学家金仁山在规划叶村时,以“山起西北,水聚东南”的格局,开挖了南塘。
塘一般用于聚水灌溉,洗衣洗菜,可一座八百年的池塘,更像一座时间的钟塔。
它会照见什么呢?年年日日,人在池塘的水影里更替,池边的人最终随星辰落入塘里,钟声会虚化,消失在风里。
池塘边站久了,眼球里浮现各色人物,说不清楚他们是谁。
他们从不可知之处,来到南塘边,握手相逢,拥抱告别。
⑤人工通浚的两条溪流,注入南塘,溪流即是村界,叶氏居于溪内,巷弄沿小溪而建,石板道逼仄幽深。
一个人在巷弄走,跫然,每一个脚步声,都是孤独的,仿佛在说:过客,过客。
我也是一个人走,脚步轻缓。
灰白的房墙有粉屑剥落,露出黑色的老青砖。
每一堵墙,斜斜看上去,像被洇湿而后晒干了的纸画,画是写意的山水画,疏淡,空蒙,留白有余。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文学类文本阅读一、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113分)1.(2018•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赵一曼女士阿成伪满时期的XX市立医院。
如今仍是医院。
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经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
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
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
钟声里,抗联的士兵在深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烤火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呦”……这些都是给躺在病床上的在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的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
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在那里的。
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
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有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
几个人下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
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来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或这样少。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散文题型分析及答题要点 课件 (共14张PPT)
原因概括题 1、分条列出依据题 2、由果溯因题 3、简述概括题 这类题常见的提问方式: ① 作者这样说(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② 综观全文,概括××××的主要原因。 ③概括文意,说说××××为什么闻名遐迩。 其他提问方式:①文章描绘了“时间”的各种行走方 式。 ③ 简述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托尔斯泰的一生是 “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 “原因概括题”虽说难度不大,但答案组织要求高: 既要关注显性要点,又要注意挖掘隐性要点,答案各 点组织要尽量按照原文顺序,且不要遗漏要点。
峨一中 段居洪
4、常见提问方式 (1)、句、段作用分析:画线句子(或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好处)?在结 ×××× (2) ×××× 提问: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5、无论哪种命题指向或提问角度,答题时必须联系文章整体,答案要具体、周 全。语句、段落作用分析题总结:作用分析题主要是针对分析综合考点而设置的 常见题型。要做好这种题型,须从三个方面建立模式: 1.知识模式(储备) (1)、首句(段)——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铺垫,埋下伏笔。 尾句(段)——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 转承句(段)——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中心句(段)——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点睛句(段)——点明全文中心,统领下文;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 给人以启迪。 情感句(段)——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矛盾句(段)——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 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2)、散文主体材料及穿插性材料作用:主体材料可更好地表现主旨;穿插性材 料对主体性材料起着补充、丰富、拓展的作用,行文更活泼,曲折有致,丰富或
高考散文题型分析及答题要点
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 作用(意图、好处)分析题 1、语句作用题 2、段落结构作用题 3、艺术技巧作用题 4、人称作用题 5、标题作用题 6、景物描写的作用 7、写作内容作用题 (一)、语句作用题 分析句子的作用:主要从内容或表达效果和在文句结构上的作用两个方面去 分析。 看语句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 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 (二)、段落作用题 语句、段落命题特色 1、作用分析题是指题干带有“作用”或“好(妙)处”等词语,命题指向 于分析综合的一种常见题型。 2、这种题型具体的命题指向有二:一是某处句子(位置或在开头或在结尾) 的作用;二是文中所用材料,如详写的内容、引用的材料或其他穿插性材料。 3、这种题型考查角度分单向和多向两种。单向考查为只考内容或结构或表 达技巧。多向考查为同时考查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用,或结构表达和表达技 巧两方面作用。单向考查题干中直接出现“结构(内容)作用”,双向考查 题干只笼统地问“有什么作用”或“对文章的表达作用”。
全国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六文学类文本阅读_散文高考体验_把握高考考情感知高考真题课
世纪的现代社会,梯田用水则有了更为合理、科学的调配机制。 水是梯田的生命之源。水梯田是用水养出来的。
梯田自成一体的耕作方式,梯田独创的灌溉系统,为中国及东亚的稻作文化,增添了灿烂的
一笔。
回望云和梯田,田埂棱角分明,梯级层次清晰,如同一部刻录着中国千年农耕文明成果
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体史册。
在这个以“移动”为时尚的时代,尚有一种“不可移动”的物体——“梯田”,默默守 望着人类共同的家园。
全国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_散文高考体验_把握高考 考情感知高考真题课件
第一页,共22页。
考情概览
年份
篇目
考情分析
2012~2016
近年来全国卷以考查小说为主,虽未考查
散文,但并不意味着2018年不考。从前几
年全国卷及近两年单独命题省市试题看,
近5年,全国卷均 考查小说阅读, 未涉及散文阅读。
风光不与四时同’的梯田四季,如同幻象一般浮现”,并没有提到“作者在云和梯田饱览
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散文阅读3Word版含答案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散文阅读一、(17届安徽省皖北协作区高三下学期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秋来查干湖李旭光查干湖美,美在秋天。
秋湖的长天,极为疏朗。
站在环湖路上,依稀看得见天宇的穹顶与湖水交割的弧线。
惊鸿照影,间或掠过几朵祥云。
夜幕乍落,伫立在湖岸高坡上的妙因寺,不时传出阵阵晚课的钟鼓和诵经的吟唱,剪影里,空气也凝固了一般。
到了晓夜当空,繁星拱月时,天上湖中,已辨不出哪里是真实的,哪里是虚幻的。
查干湖美,美在秋水。
秋水如娴静而又落落大方的少妇,深邃的眼睛定定地凝视着你。
从松花江引入湖中的百里运河,已放慢了流速,使得这时的湖水波澜不惊,清澈见底。
泥沙已经淘尽,水中的游鱼和水草分明可见。
夏日肥得如油的湖水,已经显得清瘦,是湖水中的鱼虾和健硕的蒲苇把它的营养吸吮殆尽。
湖水从暑热变为秋温,鱼儿多半向湖的深处游去,垂钓的人们便懒于来此蹲守。
随着秋一天天走向肃穆,湖区的游人也少了许多,但仍有不少老人、情侣、画家、摄影家、迁客骚人来此小住。
与其说是游湖,莫若说是人生的一次悄然回眸。
查干湖美,美在秋草。
轻露染过的蒲草依然葱郁滴翠,很深的一截还在水里,蒲棒却透出橙黄。
渔民介绍,蒲棒采摘下来,可以作为驱赶蚊蝇的香炷,一支蒲棒,可以燃上几介小时。
有些地方用蒲草做床垫,铺在下面厚厚的、暖暖的,还散发着蒲香,销路很被看好。
秋苇比起蒲草来,要更美些,更张扬些,更浪漫些。
一枝枝、一簇簇,泛着轻黄的舒展的苇叶,就像跳藏族舞的姑娘,张开双臂,弓起腰肢,献出哈达。
而泛着油光的银白色的芦苇花,在风中柔软地散落开,烈火呼啸般地狂舞。
修长的苇秆,接踵摩肩,竹林般地森然列阵。
待到湖上结冰时,这些蒲草和芦苇都要被渔民割掉。
割去固然可惜,但为了将一腔热血回报养育它们的大地,为了来年春天新生命的再一次萌发,想一想,也就释然了。
湖中还有铺天盖地的菱角与荷花。
花期过后,尚有一片片圆得可人的叶子浮在湖面,新绿里透着油一般的光泽,圆叶的下面,是一枝细蔓连到湖床。
2018新课标高考第一轮语文总复习专题精品课件散文阅读 (279张)
2018新课标高考第一轮语文总复习专 题精品 课件散 文阅读 (279张)
2018新课标高考第一轮语文总复习专 题精品 课件散 文阅读 (279张)
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它可 以作为标尺,衡量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熟悉和理解的程 度。“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了”, 说的是世事沧桑,人生无常。“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 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是心绪流转, 昨日迢遥。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生经历作 为铺垫,就难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痛和哀伤, 无奈和迷茫。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2018新课标高考第一轮语文总复习专 题精品 课件散 文阅读 (279张)
2018新课标高考第一轮语文总复习专 题精品 课件散 文阅读 (279张)
例(2016 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在母语的屋檐下 彭程
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 把盏竟夜长谈。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形,特别谈到了 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两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
2018新课标高考第一轮语文总复习专 题精品 课件散 文阅读 (279张)
2018新课标高考第一轮语文总复习专 题精品 课件散 文阅读 (279张)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复习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考点精练二含解析
考点精练二分析环境描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在一抹缠绵而又朦胧的夕照的映衬下,我四周高耸着的伦敦城的房顶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的雉堞.从我三楼的窗户鸟瞰,景色并不令人怡然自得——庭院满目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刺破了暮色。
远处,有口钟正在铮铮报时。
这每一下钟声仿佛都在提醒我:我是初次远离家乡。
这一年,我刚从爱尔兰的克尔克兰来伦敦碰运气。
眼下,一阵乡愁流遍了我全身—-这是一种被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伤心的感觉。
这是我一生中最沮丧的时刻。
接着突然响起了敲门声.……[选自(英)大卫·洛契弗特《魔盒》,有删节)]1。
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答案特点:封闭压抑,阴沉死寂。
作用: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我"孤独、烦闷的心情。
解析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我们应该注意抓住描写的景物及景物的修饰语,例如文中“缠绵而又朦胧的夕照”“房顶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的雉堞”“景色并不令人怡然自得——庭院满目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刺破了暮色”“远处,有口钟正在铮铮报时”.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应该结合景物的特点,从整体的氛围、人物的心理及性格、故事情节的发展等角度来分析.根据景物的特点及后文第二、三段写自己离家后的感受-—沮丧、伤心,我们可以分析得知开头的景物描写营造了压抑、忧伤的氛围,渲染了自己孤独、烦闷的心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
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
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
2018最新试题资料-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同步测试(附答案2018高考语文一轮)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同步测试(附答案2018高考语文一轮)5 《考试说明》对“学类本阅读”作了统一要求(见第16单元“学类本阅读小说”的“考纲阐释”)。
对阅读鉴赏散的考查,也限于“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三个层级。
对“散”而言,“分析综合”层级的两个考点可作如下解读——“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分析散结构,要求能够根据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散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要注意散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
概括散主题,要求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社会氛围和时代背景,概括在散中表达的见解、观点、主观意图以及抒发的思想感情。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要求考生能从散形式上的“散”与内容上的“聚”这个特点出发,准确把握散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表达思想感情时灵活使用的各种艺术手段。
对“散”而言,“鉴赏评价”层级的三个考点可作如下解读——“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要求能够联系上下或时代背景去分析。
“语言表达艺术”重在艺术性。
要求能够分析中的精彩语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的表情达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欣赏作品的形象”要求把握散中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和意义。
“赏析作品的内涵”要求分析散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注重考生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综合审美效应,并就作品表现突出的某些方面作简要赏析。
“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价值判断”是指散反映出的对人生价值、时代精神、人情怀、道德情操等方。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附解析一、散文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活的艺术夏丐尊新近因了某种因缘,和方外友弘一和尚聚居了好几日。
和尚未出家时,曾是国家艺术界的先辈,披剃以后,专心念佛,不消说,艺术上的话是不谈起了的。
可是我在这几日的观察中,却深深地受到了艺术的刺激。
他这次从温州来宁波,原预备到了南京再往安徽九华山去的。
因为江浙开战,交通有阻,就在宁波暂止,挂褡于七塔寺。
我得知就去望他。
云水堂中住著四五十个游方僧。
铺有两层,是统舱式的。
他住在下层,见了我微笑招呼,和我在廊下板凳上坐了,说:“到宁波三日了。
前两日是住在某某旅馆(小旅馆)里的。
”“那家旅馆不十分清爽罢。
”我说。
“很好!臭虫也不多,不过两三只,主人待我非常客气呢!”他又和我说了些轮船统舱中茶房怎样待他和善,在此地挂褡怎样舒服等等的话。
我惘然了。
继而邀他明日同往白马湖去小住几日,他初说再看机会,及我坚请,他也就欣然答应。
行李很是简单,铺盖竟是用很破旧的席子包的。
到了白马湖后,在春社里替他打扫了房间,他就自己打开铺盖,那很破的席子大师珍重地铺在床上,摊开了被,再把衣服卷了几件作枕。
拿出黑而且破得不堪的毛巾走到湖边洗面去。
“这手巾太破了,替你换一条好吗?”我忍不住了。
“那里!还好用的,和新的也差不多。
”他把那破手巾珍重地张开来给我看,表示还不十分破旧。
他是过午不食了的。
第二日未到中午,我送了饭和两碗素菜去(他坚说只要一碗的,我勉强再加了一碗),在旁坐了陪他,碗里所有的原只是些菜菔、白菜之类,可是在他却几乎是要变色而作的盛馔,大师喜悦地把饭划入口里,郑重地用筷夹起一块菜菔来的那种了不得的神情,我见了几乎要流下欢喜惭愧之泪了!第二日,有另一位朋友送了四样菜来斋他,我也同席。
其中有一碗咸得非常的,我说:“这太咸了!”“好的!咸的也有咸的滋味,也好的!”我家和他寄寓的春社相隔有一段路,第三日,他说饭不必送去,可以自己来吃,且笑说乞食是出家人的本等的话。
2018届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复习(通用版)(2)完美版
知识储备
“重要词语(含短语)”一般指: 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 2.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 3.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语; 4.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联结作用的词语(代词); 5.表明比喻、借代、反语等的特殊词语; 6.根据语境随情而作别种义项的词语。 词语在备用状态时的意义叫“基本意义”,即词语本身的字面义,而当词 语进入语境后,它的意义就是动态的、变化了的,往往含有某种特殊意义, 即语境义。与一词多义不同,语境义是不固定的,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境, 其意义就不存在。这种含义与词的基本义有一定的联系,但又与基本义 不同。高考文学作品阅读在考查本考点时侧重考查语境义。
设问方式
文章最后一段,“梯田”加上引号有什么作用?谈 谈你对该段的理解。(6分)
怎样理解文中用“十分醒目”和“海市蜃楼”这 两个词语来描述甘森?(2分)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 (4分)
“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 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 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最后一句很 轻很轻,什么意思?”什么意思呢?谈谈你的理解。 (6分)
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改写了 生命的密码,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农药又恰好可以代表人类的 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 意,有的只是贪婪的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饥饿已经远去,食物因多而 贱,没有了饥饿,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我们拿什么去尊 敬自己呢? 小的时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饭粒放进嘴里,一粒,两粒,缓缓地咀嚼,仿 佛在从事一项极其庄严、极其神圣的事业。是啊,这是我们一生都要从事的事业。 我们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来,生命也会随之停顿。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晚餐的情景:整个屋子只为这样一件事 情而存在,油灯因为它而照耀,地球为了它从白天转到了夜晚!那时候,我们吃得最 多的是红薯;那时候,我们讨厌红薯。但恰恰是这些红薯,还有少量稻米把我们喂 养成人。红薯、麦子和稻米,正是它们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后来我们看事物想 问题,都带上它们的痕迹。 从一粒稻米身上,我听到一条江的流声,听到雪山在冬眠,又听到阳光在催它上路, 听到云在飘,风在吹,雨水和泥土在窃窃私语。由此我知道,世间万事,人心的重量, 全都可以用一颗麦子或是一粒稻米来称量。我知道,粮食不但进入血肉,也成了我 们的灵魂。
2018年语文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和散文汇总
【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5个小题。
水缸里的文学①我始终认为,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
②我幼年时期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一条街道上的居民共用一个水龙头,因此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储水的水缸,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像一个冰凉的大肚子巨人,也像一个傲慢的家庭成员。
记得去水站挑水的大多是我的两个姐姐,他们用两只白铁皮水桶接满水,歪着肩膀把水挑回家,哗哗地倒入缸中,我自然是袖手旁观,看见水缸里的水转眼之间涨起来,清水吞没了褐色的缸壁,我便有一种莫名的亢奋。
现在回忆起来,亢奋是因为我有秘密,秘密的核心事关水缸深处的一只河蚌。
③请原谅我向大人们重复一遍这个过于天真的故事,故事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
按照童话的讲述规则,那河蚌自然不是一只普通的河蚌,蚌里住着人,是一个仙女!也许是报知遇之恩,仙女每天在青年外出劳作的时候从水缸里跳出来,变成一个能干的女子,给青年做好了饭菜放在桌上,然后回到水缸钻进蚌里去。
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
④我现在还羞于分析,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了那么多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为什么独独对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
我至今还在怀念打开水缸盖的那些瞬间,缸盖揭开的时候,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我盼望看见河蚌在缸底打开,那个仙女从蚌壳里钻出来,一开始像一颗珍珠那么大,在水缸里上升,上升,渐渐变大,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
然后是一个动人而实惠的细节,那仙女直奔我家的八仙桌,简单清扫一下,她开始往来于桌子和水缸之间,从水里搬出一盘盘美味佳肴,一盘鸡,一盘鸭,一盘炒猪肝,还有一大碗酱汁四溢香喷喷的红烧肉!(仙女的菜肴中没有鱼,因为我从小就不爱吃鱼。
)⑤很显然,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复习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考题精练含解析
考题精练用好比对法,选准选择题一、比对因果关系重点练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看因果关系是否成立,如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1。
原文:“宋学”立足于传统儒学,又从佛道两家摄取偏重于义理和心性修养等方面因素,所以也可把它称为“新儒学”,它与汉唐儒家们时经书的注释繁琐章句之学有着本质不同。
选项:“宋学"被称为“新儒学”,主要是因为立足于传统儒学,又从佛道两家摄取义理和心性修养等方面因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答案成立。
2.原文:诚然,法治的概念是一个外来词,中国虽然有法制,但并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法治。
自清末变法以来,我们的法律制度也主要是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经验,从而也被纳入大陆法体制之中。
选项:自清末变法以来,我们的法律制度主要借鉴了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经验,因为中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我们的法律制度被纳入到了大陆法体制之中.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答案不成立。
“我们的法律制度被纳入到了大陆法体制之中”并非“自清末变法以来,我们的法律制度主要借鉴了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经验”的原因,而是结果.3。
原文:非虚构文学,作为近几年才在国内被频繁提起的概念,总是容易被和虚构文学对立起来谈。
作家一方面被吸引,因为它在短时间内引起的关注要大于虚构性文学,并且里面似乎包含着某种朴素且深远的品质;另一方面又有所疑惑,认为它与文学的本质,即虚构性,不相符合。
但我认为,通往文学的道路有多条,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挑战既有的文学概念,从而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和辨析。
选项:作者认为非虚构文学与虚构文学是对立的,这样就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和辨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集训(时间:45分钟分数:50分),完成1~4题。
(25分)幸会,妈妈张春①我妈年轻的时候是一名会计,在食品站工作。
那个年代的屠夫看不起坐办公室的,男人看不起女人,双重歧视。
我妈妈不服,就学会了杀猪。
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孩,穿着黑色的皮围裙,按倒一头猪,手起刀落,干脆利落。
后来我妈走到哪儿,那帮屠夫叔叔们就跟到哪儿。
她的本职业务也顶呱呱,现在已经60多岁,对数字依然非常敏感,心算精确到个位数。
②我们小时候爱吃手指,把手指甲都啃坏了。
她就给我和哥哥在胸前吊了一粒甘草片。
因为甘草片比手指头好吃,我们就不吃手指头了。
我4岁的时候,看到其他小孩子在高楼外的屋檐上追跑嬉闹,也想跟上去。
妈妈没有打我骂我,而是去买了一个大西瓜,带我们站到那个楼顶上,瞅着下面没人,把西瓜扔了下去,然后说:“你们看,摔下去就是这个样子!”③还有一次,在家里看电视剧《哪吒闹海》,看到哪吒自杀的时候,我一边伤心地大哭,一边去上学。
走出好远,后边远远传来妈妈的声音,她边喊边跑:“哪吒没有死——被他师父救活了——不要哭了!”她起码追了200米。
④我不到8岁的时候,妈妈就和我说,不要让男人和你太亲密,更不要让男人碰你。
洗澡上厕所,就算是爸爸、哥哥也不能看。
上小学四年级时,一次我和另外两个小女孩走在路上,一个20多岁的男人来和我们说话,然后挨个儿抱我们,说要掂掂有多重。
我看到他抱起一个女孩,撩起了她的衣服,突然觉得不对,大喊一声:快跑!——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妈妈的早期教导,当时会发生什么事。
⑤我初中的时候第一次收到情书,非常忧心,试探地拿给妈妈看。
妈妈仔细地看完,然后笑眯眯地叠起来还给我,说:“青春真好,还有人给你写这样的信。
”我后来听说很多女孩子不再对妈妈说心事,就是从第一封类似的书信开始的,而我却松了一口气,好像今后没有什么事不能和妈妈说的了。
⑥但我们之间也不都是美好时光。
青春叛逆期,我也跟她吵过,说:“等我长大了,还了你们的钱,我就再也不欠你们的了!”妈妈沉默良久,叹了口气,说:“我们大人有时也心情不好,你看看《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总是逗阿玛高兴,你就不能也哄哄我吗?”⑦小时候上学,爸妈很少接送我,下雨也一样。
家里的伞都是长柄的大黑伞,我个子矮,不喜欢带大黑伞,所以经常淋雨。
过了十几年,我随便抱怨了一下这件事,妈妈后来几次跟我说:“那时候我怎么就那么蠢,不知道给你买一把小伞呢?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你要原谅我们啊。
”又一次回家,她给我买了一把最轻便的小花伞。
那时我已经30岁了。
⑧后来爸爸病倒了,她去陪护,不眠不休的40天,她竟然还胖了些。
她说虽然没有怎么睡觉,但爸爸吃剩的东西,她都搅一搅全部吃掉了。
情绪上受不了的时候,自己跑到厕所里哭一场。
爸爸终于走了。
她规定自己每天只准痛哭一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要振作起来。
她说:“要疯掉还不容易?可我疯了,我那两个孩子怎么办?”⑨命运是猜不透的。
爸爸去世仅一年,我刚上大学,却突然得了一种怪病。
等她走进我的宿舍,我已经躺在床上不能动了。
是她背着我,一家一家的医院去看。
当时在北京看病太难了,每次排队要排四五个小时。
我想,妈妈的心该被烧焦了吧?稍有闲暇,她就摸着我因为打了好多针而布满淤青的手,说:“不知道有没有哪个神仙,能把你的病摘下来放在我的身上。
”在北京治疗了三个月,医生都说住院没有意义了。
但妈妈心不死,她照样背着我,到处寻访偏方和疗法。
稍有希望,就专程撵了去。
最后,她竟然自己研究医书,自己开药试针。
她甚至琢磨出一套按摩手法,能准确地摸索出我任何地方的疼痛,最后对症下药。
⑩半年后,我站起来了,居然回到北京继续上学。
又是几年过去了,我们家一切都好起来了。
今年3月,妈妈到厦门来看我,我们去海边散步。
妈妈笑着说,她以前不是很会走路,现在腿脚不如以前了,反而领悟到一些道理,变得很会走路了。
她说:“要把手甩开,专心致志,不要突然变快,也不要突然变慢。
要这样,一脚一脚地走,走多远,也不会累着。
”我看到她平静地望着远方,脚步均匀地走着,全身显出协调而动人的姿态。
我突然涌出一股热泪,一句一直想对她说却老是不知怎么说的话喷薄而出: “幸会,妈妈!”(原载《青年文摘》,有删节)1.对这篇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这是一篇记叙性散文,作者回忆了发生在母女之间的大量往事,展示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在教育和影响女儿健康成长路上的感人故事。
B.这一对母女历尽生活的各种不幸,母女间也曾产生过不少矛盾,有时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可作者却写得曲折动人、生动有趣,富有文学性。
C.结尾处“我”用了“幸会”一词,其本义是表示跟对方见面很荣幸的意思,用在这里则表达了女儿在感激之后的愉悦和幽默。
D.全文线索不够明晰,一会儿写在家发生的几件琐事,一会儿写出门上学得病的大事,似乎是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显得有点零乱,不够紧凑。
E.写真人实事的文章一是材料要丰厚,件件经过精心选择;二是组织要讲究,使全文中心明确,浑然一体。
本文达到了这一要求。
解析:AE B项,说母女反目成仇以及作者写得生动有趣不符合事实;C项,用“幸会”表明自己和妈妈今生得以为母女感到无比庆幸和荣幸,大词小用而显奇效,与幽默无关;D项,本文组材以时间为序,情感随事件跌宕。
(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叙述了妈妈对女儿的深厚感情?请简要概括。
(6分)解析:文章的第②—④段是写母亲对女儿生活方面的教育,既有生活方面的影响,也有人身安全方面的教育。
第⑤⑥两段主要针对“我”的青春期在心理方面的教育,站在孩子角度,平等的交流。
第⑨段主要写“我”得病时母亲的表现。
以上几方面,可以在划分层次的基础上概括总结。
答案:(1)生活上,对女儿无微不至地细心关怀;(2分)(2)心理上,设身处地、润物无声地教化;(2分)(3)女儿得病时奋不顾身地照顾。
(2分)(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3.文章最后引用了妈妈在海边对“我”说的有关“走路”的感悟。
说说你是如何解读这几句话的。
(6分)解析:文章最后引用的是妈妈在海边对“我”说的有关“走路”的感悟的话,重点是“人生如行路”,其实质是“一往无前、专心致志”,“一脚一脚地走”。
需要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答案:人生恰如行路(2分),目标确定后,贵在一往无前,专心致志;(2分)每个人都应当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可能,脚踏实地,不疾不徐地走完人生之路。
(2分)这样的人生就是对人对己有益的人生。
(答出“人生如行路”给2分;答出“一往无前、专心致志”给2分;答出“一脚一脚地走”给2分。
意思对即可。
)4.这位妈妈教育子女的方式是高超的,那么究竟高超在什么地方呢?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8分)解析:妈妈教育子女的方式是细致入微、潜移默化的。
比如她能用民主平等的方式,正确面对和处理女儿遇到的问题,能结合女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取易于接受的方式引导教育女儿。
在回答时,都要结合文本做出分析。
答案:这位妈妈对子女的教育是细致入微、潜移默化的,是言教与身教并重的,是民主、平等的。
(2分)她在不同时期能结合女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取灵活的易于接受的方式引导教育女儿;(2分)她能用民主平等的方式,正确面对和处理女儿遇到的问题,用“大而化之”的态度让收到情书的女儿轻松自然,用主动认错的方式让叛逆期的女儿学会体谅他人;(2分)她注重身体力行,以身为范,面对各种不幸,她坚强、执着,永不气馁,在精神上给予女儿以强大的支撑和积极的引领。
(2分)(意思对即可),完成5~8题。
(25分)犁的情结高维生①农具中,我最喜欢的是犁。
辽阔的土地,一头牛,一只犁杖,一个人,耕过的田地,像海中翻腾的浪花,有了鲜活的气息。
犁像笔一样,写下对土地的情感,对丰收的渴望。
农人的吆喝声,单调、朴实、透明,风儿似的掠过,牛儿循着熟悉的声音,牵动犁杖。
②一个农人的活计做得是否地道,不仅看他出不出力,重要的是对土地的情感和对农具的热爱。
打量他的犁杖,就了解了一切。
③农具当中犁是让人尊重、敬畏的,如果把农具排行的话,犁应为老大。
这并不是因体积而论,是它的耐苦、执着和坚毅。
犁像动物界中的老虎,平时安静,隐卧一旁,动起来有摧枯拉朽之势。
一年中,大多的时候,它闲置被人遗忘,只有播种的季节,回到土地上,积攒的力量才爆发出来。
④今年春天,我回到故乡,在延吉喧闹的街头,寻找童年的足迹。
童年的大杂院,变作前尘往事,一条宽大的马路,掩盖了我在异乡的不尽思念。
站在马路边,注视穿梭般的车流,耳边的聒噪,有了不尽的感伤。
⑤第二天,在友人的陪伴下,来到了五凤屯,这是我童年生活过的地方。
⑥乡村人少车少,没外人打扰这儿的平静生活,一个人走在洪分河的堤坝上,两旁是桦树林,它摆脱了冬天的冷酷折磨。
新生的叶子滑爽,富有弹性,清晰的纹络,流动着土地的汁液。
蔓延的野草中有打碗花和飞舞的蝴蝶,草的清香像水一般地涌动,一潮潮地扑鼻。
鸟儿像歌手,唤醒了深深的记忆,消除了心中郁积的烦躁。
欢快的河水,像大地的女儿抛下的缎带,丰富的情感,润养岸边的村庄、田野。
慢悠悠走动的牛车,铃铛的叮咚声,让我想起童年的欢乐。
⑦不远处的土地上,一头牛拉动犁杖。
农人的吆喝声,听后特别舒坦,不像汽车的噪音,撕裂耳膜。
牛听着主人的指挥,犁划开黑土地,犁尖被土地磨得锃亮,没一点斑斑锈迹。
农人神情专注,无一丝杂念,那一刻,他在倾听土地和犁的情语,翻耕的泥土,像一朵朵开放的花儿,舒展的叶子,浸润清晨的露珠,漫着花的清新。
我在鲁北平原,见过忙春的景象。
有的人家牲口紧张,一家老少齐上阵,父亲扶犁,儿女和妻子拉犁。
套绳搭在肩头,弯腰弓身,一步一个脚印,留在身后的土地上。
汗水湿透衣服,滴落在泥土中。
人和土地的情感,不是一两句简单话说得清的。
⑧我扶过犁,上学时,学工学农的热潮铺天盖地,风起云涌。
一个学期要有多少课时学工学农,走出校门,到广阔的天地里去学习劳动。
上农业课的老师是个男老师,课堂上除了讲课本的知识,他还说了很多的趣事。
在他下乡的邻屯,有一个上海知青集体户,刚到东北的时候,闹了好多的笑话。
上海弄堂长大的年轻人,细皮嫩肉,穿着统一发的黄大棉衣,戴着黄棉帽子,操一口南方口音,惹得乡下人好喜欢。
他们还不知苦难的滋味,对乡村事事感到新鲜:板障子、柈子垛、土炕、雪堆、屋檐下的冰溜子。
看村头往地里拉粪的牛车,觉得很有意思,就像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在战场上,对着前方大声地喊道:“前进!”牛车一动不动,急得不停地拍打牛身上,牛慢慢地倒刍,听不懂知青小伙子在说什么,更听不懂江水滋润的南方话。
⑨我们喜欢男老师的实习课,在田间地头的劳动,搀杂玩耍的因素。
有一次,我们到学校的学农基地上课,一张犁摆在地头,他牵来牛,教同学们如何上套,讲耕地对一年的重要性。
他做一系列的示范,告诉我们在扶犁中注意哪些环节,牛在他的吆喝声中,拉着犁听话地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