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三篇
鄂教版四上语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表格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上语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表格教案本文是关于鄂教版四上语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表格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单元名称第三单元(爱的阳光)授课年级四年级学科语文主题7、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型阅读课时1课时授课日期2008年10月教材分析课文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作者在德国的所见、所闻、所感。
对于一个国家的认识或者说对一个民族的认识绝不是只言片语就可以讲清楚的,但是作者却巧妙地以每家每户窗前的鲜花作为独特视角,让我们透过一扇扇花团锦簇的窗户真切地感受到德国人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触摸到这个民族鲜明的人格特点。
作者通过写德国人爱花、养花、把花栽种在临街的窗外,让花朵朝外开放,一方面使每一个过路的人都能享受到美丽的鲜花带来的愉悦,另一方面种花人自己也享受了别人带给自己的同样的快乐,展现了人与人之间互利互惠、互相关爱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揭示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
这篇课文篇幅较短,语言亲切自然,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带给孩子美好的情感体验,还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生分析我班孩子由于条件所限,信息的获取渠道较少,对于异国风情了解甚少,因此,学习本篇课文应该有很大的兴趣,再加上季羡林老先生的文章通俗易懂,课文中又有精彩插图,所以理解文章内容不是很难。
但他们语言比较单调,词汇量比较贫乏,所以在表达内心感受方面会显得比较困难。
课标中对应的年段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
教师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坚持以“读”为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1、学会8个字,认识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背诵第三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领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懂得爱别人就是爱自己。
2019-2020年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WORD教案
2019-2020年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WORD教案班级姓名一、看拼音,写词语。
tiān xìnɡyǔzhòu zhēn qiè( ) ( ) ( )chī jīnɡdàɡài jǐliánɡ(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莞()姹()锦()完()诧()绵()三、给多音字组词。
qí() zhènɡ()奇正jī() zhēnɡ()四、给下列加点的词语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1)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
()(2)多么奇丽的景色!()(3)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五、阅读训练。
荷兰的郁金香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
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向上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
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白花,镶有浅红花边的,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
荷兰人的想象多妙!荷兰人迷郁金香快痴了。
有个老板竟然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棵罕见的郁金香。
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一座童话里的皇宫,门前墙上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枝郁金香。
”所以荷兰人把郁金香定为自己的国花。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
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小心翼翼地捧回家,他们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郁金香那可怜的模样了,她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个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1)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鄂教版四上语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表格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读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德国奇丽的景色以及奇特的民族风情;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么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前听同学们谈及自己家中养了很多鲜花,老师真想一一参观,但这是不可能的,别人家里的花我们怎么能随便看到呢?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德国,只需漫步于街头,你就可以随意欣赏到家家户户种植的鲜花,因为在那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著名的语言学家季羡林老先生一起去走进德国,感受那里与众不同的异国风情。
好,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过渡:课文预习过了吧,下面咱们就来检查一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吗?1、检查读词:⑴出示第一组:宇宙天性真切奇丽奇特脊梁①指生读,纠正“脊梁”的读音及写法。
“脊”的上半部分是先两边后中间。
②齐读。
过渡:看来这组词语比较简单,没有问题,那咱们就增加点难度,来看第二组,自己先练习一下。
⑴出示第二组:莞尔一笑应接不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①指生读。
②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有魅力最有韵味的的语言,它集音形义一体。
我们在读词的时候如果能够加上自己的理解,就一定会把词语读得有滋有味,听老师来读这两个词。
谁再来读。
齐读。
2、质疑导读:看来词语大家已经掌握得很熟练了,不知大家对课文又了解多少呢?下面,老师想出几个小小的问题来考考大家: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个国家?那里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我们本文的作者季老先生曾在德国留学十年,那么德国给他留下了什么印象?提示:可以到文中的最后一自然段中寻找。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优秀教案(通用10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优秀教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优秀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优秀教案(通用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2、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准备:flash课件《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外引入,揭题质疑。
1、出示一张德国哥廷根的照片:这是德国的城市哥廷根。
这个城市因一座大学而成名,那就是著名的哥廷根大学。
这个大学已经孕育了三十位诺贝尔奖的得主。
早在职1935年,我们中国也有两位有志青年带着祖国的期望和自己的宏志求学于歌廷根大学。
其中一位就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作者──季羡林──当时他才二十五岁,满怀雄心壮志在哥廷根大学留学十载,1945年才回归祖国。
1980年,三十五年后,当他再次踏上故──第二故乡,感慨万千。
后来,季老先生写下了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
2、读课题,质疑问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什么意思?季先生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指名读通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准,或没有读通的地方进行指导。
3、想一想: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景色?4、联系第二、三两段句子进行交流。
三、细读课文,感悟“美丽”。
1、1980年,当季老先生在阔别哥廷根三十五年后,迎接我们的主人问他:“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季老先生是怎么回答的?2、出示季老先生说的话:“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3、自由读,季老先生说的“美丽”并没有改变指什么?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花之美?4、读第二自然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3.7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鄂教版 (1)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教学背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短文。
文章中作者首先点明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的德国人非常爱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最后讲述作者四五十年以后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正确读写“脊梁、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并理解“脊梁、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意思。
2. 感悟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德国的奇丽风景、奇特的风俗特点以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3.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难点】:1. 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中受教育。
2. 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德国的奇特之处,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教学准备】:季羡林的资料 ppt课件【教学预设流程】:一、导入,板书课题。
请学生和老师同写课题。
问:课题中的哪个字引起了你的注意?透过课题中的一个“让”字,你体会到了什么?二、解题,介绍作者。
1. 介绍作者。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季羡林,你对季羡林了解多少?2. 生交流。
师总结:季羡林是我国的著名的国学大师……三、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谁能读读这些词?电脑显示:脊梁、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颇、耐人寻味2.师重点指导“脊梁”的读音。
四、研读课文,理解体会。
(一)初读课文,引发学生自主学文。
师:读文,想一想,德国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 生自由读文,师巡视。
2. 生汇报: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3. 师:此时你最想知道什么?4. 生:德国到底有那些奇丽的景色,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奇特的民族。
5. 师:同学们带着这样的好奇心在书中找找,画画,哪些奇特的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 学生默读,师相机指导。
(二)围绕重点语句,深入品读课文。
环节一:【品读重点句子一:“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教案)7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7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材分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讲的是“我”在德国读书时,发现德国家家户户都把花养在邻街窗户外,他们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多年后,“我”又回到德国,发现变化很大的德国,“美丽”依旧没有改变。
由此,我体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崇高境界。
教材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语言优美且内容丰富,是一篇供学生细品的好文章。
课文篇幅较短,语言亲切自然,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还带给孩子美好的情感体验,更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这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的作品,具有不同凡响的人文性价值。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雕刻精美隽永的短文,表达故地重游的真切感受。
展现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在奇特的风景里,抒发了内心真实的感受。
在“美丽奇特”的境界里,潜移默化的营造净化心灵的氛围。
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揭示了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格教育,真正起到丰盈学生的人文精神内涵的作用。
【教学目标】:1、会写8个字,会认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三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懂得爱别人就是爱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读通,读懂课文,读出感情。
2、体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境界,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准备】:1、课前,教师反复读课文,达到读通、读熟、读出感情。
同时,通过多种途径(书籍、网络等)了解关于德国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对德国和作者有所了解。
2、利用课件媒体的辅助功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课文内容,为品味课文内涵而服务。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执教课时)一、一写一读,巧做铺垫,情感初萌。
师:有这样一个奇特的民族──他们爱花,他们更乐于把自己种的花让给别人看,让别人陶醉于花的艳丽与芳香中。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3.7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鄂教版 (14)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
我的这份教学设计试图让学生通过品味语言理解内容,感受到美——德国街头繁花的绚烂之美,德国民俗的淳朴之美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之美,当然还包括本文的语言文字之美。
在感悟美的过程中受到思想的启迪。
我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世界优美风光,谈话激起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二、初步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三、品读课文。
通过品词析句让学生感受到课文所描述的奇丽景色,积累语言,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来谈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解。
四、小结拓展,鼓励学生以一种开放的心态继续去认识异国风光、异域风情。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优美的语言。
2.品词析句,了解作者所介绍的民族风情特点,初步感受德国民
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境界。
3.激发学生了解异域风情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词析句了解作者所介绍的民族风情特点。
(重点)
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境界。
(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自己的花让别人看的
花团锦簇人人为我
姹紫嫣红我为人人
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3.7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鄂教版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
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接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自己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德国街头奇丽的景色,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本文是五年级第下册第八组“异域风情”中的第一篇课文,根据年段目标、单元训练目标及本文写作特点,本课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德国民族风情特点的基础上,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民族风情特点的,同时积累优美语言。
并在学习过程当中掌握学习的方法,能运用学法阅读其他文章。
二、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生字新词,能正确书写;相关生字。
2.抓住“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感受德国民族的风情特点。
3..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感受德国民族风情特点。
难点: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教师:多媒体课件读《留德十年》了解季羡林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任务。
1. 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访谈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其中大树指谁?2介绍季羡林先生。
他在2006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PPT出示颁奖词: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季羡林(生齐读)师:是的,季羡林先生就是那棵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大树,他精通十二国语言,被称为“中国语言大师”。
1935年季先生远赴德国,在著名的哥廷根大学留学十年,写下《留德十年》,1980年,满头银发的先生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别人问他,您离开德国这样久了,德国有什么变化吗?季老先生意味深长地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生齐读)”。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案3篇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案3篇《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自同学字词,把握“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万紫千红、耐人寻味”等词语。
2、依据重点段落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初步感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美丽语言。
教学重点: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季羡林与小的对话内容。
一、开门见山,直入课题。
出示季羡林简介。
师:今年已经九十八岁高龄了,从1935年起,曾经留学德国十年,被德国这个爱花的民族,被德国人别出心裁的养花深深感动。
1985年他又一次来到德国,勾起了他的回忆,写下一篇精致的短文〔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题目中有一个地方很有意思〔反义词〕,留意读好,一齐再读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随着季老的介绍去观赏德国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留意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读完后想想,围围着花,每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出示两个新词。
wǎn莞尔一笑抽读。
师:“莞尔一笑”是怎样的笑?chà yān万紫千红抽读。
师:“嫣”写的时候哪儿要特殊留意?在生字表边上写一写。
再齐读一遍。
3、沟通:说说围围着花,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4、师:我们已经看到了全文的脉络,接下来,请同学们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们可以试着依据重点段落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四个自然段,二、三自然段是重点。
谁来把两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三、研读课文,领会风情。
1、师:文中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话就说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找出来。
出示: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师:这句话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其次层是“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的本质,明确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活动的一般规律。
2.理解诗歌作者在表达“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的深层含意。
3.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语言的意义,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物的基本特征。
2.掌握诗歌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渗透生命的普遍性和特异性,让学生在生活和现实中意识到其重要性。
2.引导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自主思考和自学。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介绍生命的普遍性和特异性,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活动的一般规律。
第二步:学习教师运用“被动学习”和“自主思考”两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诗歌的意义。
识图后,通过问题,让学生分析诗意和表达方式。
第三步:辅助阅读教师发给学生一篇关于“花开的乐章”文章,让学生深刻认识生命的本质,明确其基本特征和生命活动的一般规律。
第四步: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他们合作完成相关任务,还增强形象记忆法的运用。
学生通过课文朗读、课文整句记忆课等来提高鉴赏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讲故事、设计情境来提高书写能力。
第五步:练习与评估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份测试题,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基本内容和相关技能。
同时,也可以将学生的课堂作业收集起来,进行综合评估。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生命的本质和生物的基本特征,了解了诗歌作者在表达“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所表达的深层含意,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同时,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角色游戏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考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自我思考和实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3.7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鄂教版 (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寀卢小学赵书婷课文文本解读:《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是一篇五百字的美文,篇幅不长,却包容了一个相当广阔的世界:德国的人情风俗,作者的求学经历,德国人独特的养花方式,以及奇花共赏的奇情异景,再加上作者独特而精深的思想感悟,创造出一个浪漫温馨的美好世界。
走进文本,就仿佛走入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是一个花的世界,一个美的世界,一个充满温情的世界,一个意蕴深远、耐人寻味的世界。
季羡林先生从德国人独特的养花方式中,领悟到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本文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不是纯粹描写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事,用精炼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颇受教育。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分两个课时来教学,第一课时让学生初步感受德国的异域风情,重点领略德国的奇丽风景。
第二课时在感悟奇丽风景的基础上,感受民族的奇特,从而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味深长的哲理。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生字词“天性、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家家户户、应接不暇、耐人寻味。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德国的奇丽风景,并从中受到感染。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德国奇丽的景色.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由单元导读引入本单元的主题,并让学生知道本组课文对他们的学习要求。
2、从本组课文第一个出场的作者入手,让学生更加熟悉季羡林。
简要介绍下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
3、跟随季羡林一起走进德国,领略德国的异国风情。
出示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齐读课题。
二、课题质疑,初读课文1、让学生自己发现课题中的疑问,抛出疑问。
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2、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要求。
3、师检查重点词语的字音字形。
注意“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读音。
有关《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案4篇
有关《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案4篇《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案篇1★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3.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
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学习重点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1.德国风光片2.“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画面。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在这色彩斑斓的世界,有许多美的东西。
例如我们的祖国,有让我们引以为豪的锦绣山河;有远远流传的中华文化。
当然,还有许多我们还不太了解的外国风光,异域文化。
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同作者一道到国外的一些地方走一走,看一看。
第一站──德国(板书)1.播放录像:德国风光片2.谈谈观后感受。
3.揭题:德国,有迷人的蓝色多瑙河,有梦幻般的莱茵河畔,有神秘的黑森林……总之,德国是一个极富魅力的旅游城市,它不仅风光无限美好,这个民族还有一道十分奇丽的景色。
(板书:奇丽)打开书本,读一读,你就明白了。
⑴生自由读课文。
⑵交流,补充板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二、再读课文,感知美丽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完成:⑴正确读文,自学生字。
⑵质疑。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对不理解的内容质疑。
)⑶文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请将自己的感想批注在文中。
三、检查自学、汇报交流1.同桌互读课文,正音。
2.指名读。
3.交流阅读后的感想与收获,结合理解重点词语。
重点交流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感受当学生谈到”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时,教师可相机展示重点句:“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⑴请生个别读。
正音:“脊梁”读作jǐ liang;理解“脊梁”的意思。
⑵德国人种花有何特别之处?(从“家家户户”一词可见德国人人爱花;而他们将花栽种在临街窗户外面,将最美的花给别人看,这种做法实在令人感到惊叹。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寓意,认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表达。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班级合作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念,提高学生的自信和自我认知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掌握“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表达。
2.教学难点:•新颖的表达方式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三、教学过程1.准备工作•教师准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文,中班任课教师可自行搜索该内容相似的教材;•班级分为小组,每组学生人数不超过四人;•为学生分配小组任务,每组学生需要独立完成一个小组作业。
2.导入•师生互动,通过问答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己琢磨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表达的含义;•师生互动,提供关于“团结协作”的相关故事和活动案例,呼吁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追求更好的成绩。
3.学习•学生阅读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老师贴在课堂上供学生参考;•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课文内容,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共同完成小组作业;•老师在此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提供指导和建议;•小组代表在教室中播放小组作业。
4.总结•老师以问答方式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因材施教,对阅读理解困难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帮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己的花呈现给别人,同时鼓励学生夸赞别人的花。
5.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完成课后习题或整理笔记。
四、教学体会本教案主题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表达,希望学生们在学习中能够体会到团结协作和互相尊重的重要性。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堂任务,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老师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当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合作让自己的花开得更加灿烂时,他们也能够理解到“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寓意。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3.7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鄂教版 (2)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味“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等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知异域风情,感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3.初步感受德国人优雅、含蓄的处事风格。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启示与教育。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文章,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德国是个爱花的民族,他们爱花的方式非常的独特,谁能说说它的独特之处?3.课文也是这样写的,出示句子,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句话讲了几层意思?(2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板书)出示句子: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句子写了两层意思,所以中间用的标点是——;齐读句子。
二、感受行为美1.课文哪些地方讲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层意思,找出来,划一划。
指名读。
出示句子:“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2.你从句子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德国人独特的爱花方式?(引出3个“都”)。
小结:是啊,家家户户都在养花,家家户户都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家家户户的花朵都朝外开。
多么不约而同的行为,多么自觉的行为,这在德国已形成了一种风俗,已形成了一种习惯,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种独特吧!一起读。
3.“脊梁”本来是什么意思?(脊背,背上中间的骨头),动作演示。
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就是看到什么?(枝干)小结:德国人把花的背面留给自己,把最美丽的一面留给别人看,让我们再齐读感悟。
三、感受景色美1.在屋子里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走在街上自己又看别人的花,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美丽的景色呢?小声读第3自然段,划出景色美丽的句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通用18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通用18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通用1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德国的民情风俗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访谈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其中那棵大树还记得是谁吗?对,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季羡林爷爷。
今天,我们要同季爷爷一起去德国,去看看德国的花。
(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
2.出示生字,生齐读,指名读,师注意纠正字音:注意“莞”是个多音字,本课中读wǎn,表示地名时读“guǎn”,如,广东省的“东莞”;“姹”(chà)的声母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3.生指出书写上的疑难字,指导书写生字:暇:与“瑕”区分记忆,偏旁表义锦:与“绵”区分记忆。
嫣:右部的上下结构分配要合理。
(师可范写)4.生写生字,师巡视。
5.投影仪展示书写,师生评议。
6.结合预习情况,理解文中疑难词语:房东:出租或出借房屋的人(相对“房客”而言)。
莞尔一笑:形容微笑的样子(多指女性)。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姹紫嫣红:嫣:娇艳。
形容各种好看的花娇艳绚丽。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在初读课题的时候,同学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谁把自己的花给别人看?为什么要给别人看?)2.默读课文,自己在文中找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3.7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鄂教版 (3)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绰河源小学张建利【单元教学目标】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还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并注意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材分析】本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
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淳朴恬淡,于天然本色中见“繁定绚丽之美”,总在不经意间,“创造出令人难记忘、发人兴思的艺术境界”。
他的文章意蕴丰富而深远,大气磅礴,意味隽永。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这篇短文选自《再返哥廷根》,文章讲述了季老先生在阔别哥廷根三十五年后,重返哥廷根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
【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理解“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优美语言。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
4、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颇耐人寻味的境界。
【教学重点】1、认识3个生字,理解“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优美语言。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
【教学难点】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颇耐人寻味的境界。
【学情分析】学生与季羡林先生生活的经历、时代都有很大差距。
老师就要酌情增加背景资料的讲述以及图片的对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理念】读悟结合,顺学而导,扎实语言文字训练。
在学生自主实践、习文怡情中落实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花团锦簇人人为我姹紫嫣红我为人人。
鄂教版四上语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表格教案
鄂教版四上语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表格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故事情节及主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3.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分享和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故事,理解主人公的心情和行为。
2.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1.教会学生分析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2.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教学PPT。
2.教师准备板书笔、磁带、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呈现一张漂亮的花卉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问学生:你们有没有种过花?你们如何对待自己的花?Step 2:讲解故事(10分钟)教师在PPT上呈现《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故事情节和插图。
教师讲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Step 3:分析情节(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故事中的小动物们是怎么来照顾小草的?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小动物们的行为背后的意义。
Step 4:讨论主题(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故事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说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讨论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Step 5:情感表达(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1.你们校园里有什么美丽的事物?2.你有没有看到别人因为你的帮助而幸福的样子?3.你愿意帮助别人吗?为什么?Step 6: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和讨论的主题。
教师总结:分享和帮助他人是一种美丽的行为,我们应该学会关心他人。
Step 7:作业布置(2分钟)布置作业:请书写一篇关于自己愿意帮助他人的作文,并且分享给同学。
提示:可以从自己的经历、观察和想象等多个方面进行写作。
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下自己的分享和帮助他人的经历,进行展示。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并能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才艺。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学会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将自己的观点清晰地表达出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
2. 新课呈现(约15分钟)教师将课文《我的花》投影或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浏览课文,并发现其中的关键信息。
教师提问学生,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课文中的花朵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3. 合作探究(约20分钟)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花朵,观察花朵的形状、颜色、花瓣的数量等特点,并讨论自己对这种花的喜好原因。
学生可以借助教师提供的参考问题进行讨论,例如:“你为什么喜欢这种花?它的颜色和形状有哪些特点?你觉得这种花适合用来装饰哪些地方?”等等。
4. 分享讨论(约15分钟)每个小组选派一个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所选择的花朵,并对自己的选择进行解释。
其他小组成员和全班同学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倾听和尊重他人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5. 拓展延伸(约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要求学生写一段文言文或现代文,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花朵。
学生可运用自己在观察和讨论中学到的知识和表达方式,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出来,展示自己的文学才艺。
6. 课堂总结(约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习的要点和体会,并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创作活动的作业,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花朵描述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三篇教学目的:1.理解本课10个生字。
理解听写部分的词义。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3.通过学习知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教学难点:如此多的生词,学生不能当堂课上马上真正理解它的意思,需要老师把书面语言转变为口头语。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花你喜欢花吗?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
德国人家家户户喜欢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你们知道他们这是做干什么?原来……出示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1.齐读课题2.他们这样做是为什么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读一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相关的句子。
2.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出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个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学习:“颇”、“耐”查字典理解“颇”。
“很”的意思。
这里的“境界”的意思是“好思想、好品质”的意思。
师:作者认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这种好思想、好品质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那么课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三、再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1.朗读课文第二、三小节,找到相关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读一读。
出示: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学习生字:“栽”、“脊”。
指导书空“脊”。
再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学习生字:“簇、汇、暇”“暇”的意思是“空”的意思,怎样记住它?(与姐妹字“瑕”实行比较。
)联系上下文,你能说说“应接不暇”的意思吗?(注意此处的应为多音字,应付的意思)老师先说一句话:节日的百润发超市里人山人海,收银员们忙得应接不暇。
谁能用它也说一句话。
2.朗读课文第2.3小节。
3.教师小结:试想:如果你走在大街上眼见五颜六色、姹紫嫣红的鲜花,鼻闻沁人心肺的清香,是否有一种仿若人间仙境的感觉?所以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一种美好的的境界,更是人们之间互爱的表现。
让我们再一次去体会一下,作者数年后再次来到德国的感受吧?4.读第4节。
5.作者认为除了花以外,美丽的东西还有很多,你知道还有哪些美丽的东西吗?6.小结:正是有这奇特的民族,才有这绮丽的景色。
四、朗读全文,学习其余未学的生字、词。
1.学习生字:概、栽、确、含2.朗读全文,要求不漏字,不加字。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复习生字、词)4.你能说说生活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吗?(说一件贴一朵花)<P style="BORDER-LEFT: #9F0000 5px solid; LINE-HEIGHT: 35px; PADDING-LEFT: 10px; MARGIN-BOTTOM: 8px; BACKGROUND:#FFEEEE; COLOR: #9F0000"><B>篇二</B>学习目标1. 理解生字、词语,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2.紧扣课题“让”字,叩问文本,感受三美,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学习重点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学习难点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课前准备:师:了解季羡林;设计课件生:预习课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作者,扣问课题1、引出作者:孩子们,我们上学期学过一篇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还记得文中的大树是谁吗?生:季羡林2、介绍一下季羡林:季羡林(1911--2009),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
1935年9月,赴德哥廷根留学。
1945年10月回国。
1980年,离开哥廷根35年后,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返哥廷根市考察学习。
3、揭题导题:从上面的介绍我们能够知道,季羡林一生几次到过德国?预设:两次,第一次是为了——留学,这个呆呀就是——10年师:所以对于季羡林来说,德国就是他的第二个故乡。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他写的与德国相关的文章,题目是——(课前板书)4、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5、擦去“让”体会德国人心甘情愿种花给别人看。
6、叩问“让”字,引导学生自主提问预设:让别人看到了怎么样的花?——贴纸:让别人看到了怎么样的花?如何让别人看花——贴纸:怎么让?为什么自己的花要让别人看?——贴纸:为什么让?7、牵线“美丽”,一线贯穿1980年,季羡林爷爷重返德国时,迎接他的主人问她: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季羡林回答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发问:德国的什么可能变了?美丽并没有改变是指哪些美丽没变呢?8、过渡语:难道真的只有花的美丽是不变的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清内容1、这篇课文都读过好几遍了吧?其实一篇好的文章就像一杯美酒,是越品越有滋味儿。
下面就请同学们继续认真自由地读书。
注意: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读完后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书读完了,但真的都读好了吗?老师来检查检查。
宇宙间美的东西很多,花在其中占重要地位。
爱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1)(请一名学生读完后)问:第一句想说什么在美中占重要的地位?——花。
所以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要突出哪个字?——花。
想要把一个字重点突出来,能够怎么读?——重读。
来读读看。
(2)同样的道理,第二句应该怎么读。
齐读,突出德国。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1)(请一名学生读完)问:季羡林想赞美德国的什么?——美丽,所以我们要把朗读的重点落在——美丽。
听老师读。
(2)我还是采用刚才那样重读的方法突出美丽这个词的吗?——不是——那我是怎么做的——在美丽后面停顿久一点.那你们也来试试看。
(3)生读句子归纳学法:原来我们在朗读时为了突出重点,能够采用重读,也能够采用停顿的办法。
很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不要问为什么这样读?)(1)停顿教学,“如”是好像的意思,“入”是进入,我们平时读书停顿往往是在一个词语读完之后,虽然这里的“如”和“入”是单个字,但是实际上表示一个词语,所以要做此停顿。
(2)介绍山阴道的美丽故事:东晋王献之一日由我们现在的浙江绍兴去往诸暨,途径一条山阴道,其风景甚美,于是他写下了这个妙句:“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此言一出,山阴道就从此声名远播,很多文人雅客就把“山阴道”奉为风景极美的地方。
(3)齐读。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指导概括方法:概括内容一定要清楚,简洁,明了。
发现了没有,原来有时候题目拿来概括课文内容!三、一品“让别人看到了怎么样的花?”,感受花美1、德国人到底让别人看到了怎样的花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2到3段,找出相关语句。
(1)交流(大屏幕出示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很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2)配乐批注,展开语言训练(3)生自由读,做批注。
(4)学生交流,老师相机点评。
(5)注重: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老师发现你抓住了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谈了自己的读书收获,你说什么是花团锦簇?学生交流:预设:花非常的多那可能会有哪些花?这些花都簇拥在一起,这就是——花团锦簇(板书)从哪里还能够看出德国街头的花很多?——任何,家家户户,花的海洋,应接不暇。
姹紫嫣红什么是姹紫嫣红?预设:花有很多种颜色。
哪些词语也能够用来形容花的颜色多?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是的,从这么多颜色,我们能够读到,这的花很——美(板书:姹紫嫣红)(6)朗读训练,引读你看,所有的花聚集在一起,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这儿一簇,那儿一团。
这就是——花团锦簇。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蓝的像——海。
这就是——姹紫嫣红。
走在这条街上,抬头向上看,这家窗子前——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走过那条街,那家的窗子前——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这就是——走过任何……家家户户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7)教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8)交流想象的画面(9)分组朗读,读出花的又多又美师:多美的意境呀!此时此刻,如果我们走在这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德国街头,能不使人感到惬意舒服吗?现在带我们男女生分组读读看,看看到底是男生还是女生,能把德国街头的花读得又多又美。
(10)感悟花美孩子们,此时此刻,你觉得德国的什么美?——花美(板书)(11)背诵句子这么美的画面,我们就把它刻在心里,记住她,一起来背背看吧,真不会背,能够偷偷看一眼。
四、二品“如何让别人看花”,感受行为美1、教师引导:是啊,德国的确是一个爱花的民族。
那么,德国人是如何做到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句子2、交流出示句子:“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3、交流:句中哪些地方让你明白了德国人种花是让别人看的种花的地点——临街窗户的外面(板书:临街而种)自己在屋子里看花的角度——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4、摸摸你的脊梁,文中“花的脊梁”指哪里?(花梗,花的茎,花的杆)5、出示图片,理解花的脊梁6、师:在家里,德国人只能看到花的脊梁,但他们仍然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板书:临街而种)7、激发情感,感性朗读现在你们想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这句?学生交流(敬佩、赞美)齐读8、引导理解莞尔一笑,体会德国人种花给被人看的行为美。
(1)什么是莞尔一笑。
(2)走进画面,情景再现,师生表演“莞尔一笑”(3)你从女房东的莞尔一笑读出了什么?预设:德国人认为种花给别人看是一种理所当然的行为9、引导感受行为美这是你又觉得德国人什么是美丽的啊?——行为美!(板书)五、三品“为什么让花给别人看” ,体会风土人情美1、师:家家户户种花,家家户户的花都临街而种,虽然在家只能看见花的背影,不过倘若出去——又是怎样的场景,找出那句话?2、出示: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个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这种境界是怎样的境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板书)(2)从哪里能够看出德国人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3)引读:是啊,德国人就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个时候别人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花团锦簇,姹紫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