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那西丁的分子印迹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
基于磁性分子印迹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艾滋病毒
基于磁性分子印迹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艾滋病毒周靖,侯建国,周汉坤,干宁*宁波,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315211*Email:ganning@近年来,磁性分子印迹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因为它有效地结合了磁性纳米技术和分子印迹技术,可以特异性吸附目标分子,并能在外加磁场下实现快速分离样品的目的。
这使得由它合成的聚合物在化学和生化分离、细胞筛选、生物传感器、药物传输等领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1]。
本文以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代替传统二抗夹心免疫反应中的一抗,结合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了HIV病毒的含量,方法精确灵敏,选择性高,有望用于临床医学中艾滋病的早期预测与诊断。
关键词:磁性分子印迹;特异性;免疫反应;电化学发光;HIV。
参考文献[1] Zhang H,Ye L,Mosbach K.Non-covalent molecular imprinting with emphasis on its application in separation and drug development.J Mol Recognit,2006,19:248~259The detection of HIV by the ECLIA based on magnetic molecularimprinting techniqueJing Zhou, Ning Gan*, Jianguo Hou, Hankun ZhouFaculty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315211In recent year,the magnetic 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Since it effectively combines magnetic nanotechnology and 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 which can adsorb the target molecular and quickly separate the sample under extra magnetic field. This makes the polymer synthesized by it shows a good future in the realms such as 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 separation, cell screening, biosensors and drug delivery[1].This paper detected the content of HIV by using magnetic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instead of the first antibody of traditional sandwich immunoreaction and integrating the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method, which was accurate and sensitive,has high selectivity and the potential in the early prediction and diagnosis of AIDS in clinical medicine.Acknowledgement:The authors appreciate support of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and Ningbo (No. 2009D10010;2011A610018 and K.C.Wong magna fund in Ningbo University.。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药剂中非那西丁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药剂中非那西丁的含量李书鹏;刘柱【期刊名称】《化工时刊》【年(卷),期】2009(023)009【摘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利用非那西丁在盐酸介质中水解,水解产物被重铬酸钾氧化为棕红色,在560 nm处有强紫外吸收的原理测定其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1.1~1.3 mol/L的盐酸溶液中,显色剂重铬酸钾的浓度为0.7~0.9 mol/L,显色剂与非那西丁反应时间达到90 min时吸光度达到最大值且持续40 min.非那西汀在0.04~0.36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8.5%.适用于复方药物中非那西丁单一组分的含量测定.【总页数】3页(P31-33)【作者】李书鹏;刘柱【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淮海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6【相关文献】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吾尔药复方艾皮提蒙合剂中总黄酮含量 [J], 热孜亚·吾甫尔;艾尼瓦尔·塔力甫;买迪娜木·米吉提;热甫哈提·赛买提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蒙药复方述达格-4中总内酯的含量 [J], 杜银飞;信莎莎;董玉;彭璐;孙伟;樊玮;林盈达;刘红彩;杨峥;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蒙药复方述达格-4中总内酯的含量 [J], 杜银飞;信莎莎;董玉;彭璐;孙伟;樊玮;林盈达;刘红彩;杨峥;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蒙药复方述达格-4中总内酯的含量 [J], 杜银飞;信莎莎;董玉;彭璐;孙伟;樊玮;林盈达;刘红彩;杨峥5.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痛风颗粒剂中总酚的含量 [J], 唐勇琛; 李拥军; 张亚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那西丁药代动力学研究实验报告分析
⾮那西丁药代动⼒学研究实验报告分析⾮那西丁的药代动⼒学研究实验报告⼀.概述:⾮那西丁(Phenacetin)为⼀种解热镇痛药,因为潜在副作⽤在临床已基本不使⽤。
但由于其是CYP1A2酶的特异性底物,被⼴泛选择作为底物⽤于酶活性测定实验以及影响酶活性作⽤药物的研究。
本学期临床药代动学实验课以⾮那西丁在⼤⿏体内的代谢实验、⼤⿏肝微粒体温孵实验两部分为例,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结果评价等⼀系列过程,系统地学习了药代动⼒学中药物体内外的简单研究⽅法、实验数据的处理、以及相关药动学参数的计算与评价。
⼆.正⽂1.⾮那西丁在⼤⿏体内的药代动⼒学研究1.1实验⽬的研究⾮那西丁在⼤⿏体内代谢的药代动⼒学,学习⼤⿏眼底静脉丛取⾎等操作。
1.2实验材料与⽅法仪器:HPLC-UV⾊谱仪,⾼速冷冻离⼼机,涡旋振荡器;HPLC⾊谱条件:检测波长:254nm⾊谱柱:inertsil-ODS-SP,5um,4.6*150mm流速:1.0ml/min柱温:40℃流动相:40(⼄腈):60(50mM磷酸盐缓冲液)(注:50mM磷酸盐缓冲液配制:6.8g磷酸⼆氢钾,加⼊150ml氢氧化钠溶液(0.1M),配制成1L的磷酸盐缓冲液)试剂:⾮那西丁注射剂,对⼄酰氨基酚标准品,肝素钠,10%⾼氯酸;实验动物:雄性⼤⿏,180g—220g1.3实验步骤1.3.1标准曲线的制备:取空⽩⾎浆,加⼊对⼄酰氨基酚标准品,使其浓度分别为0.156,0.313,0.625,1.25,2.50,5.00,10.00ug/ml。
在给定的⾊谱条件下进⾏HPLC分析,以样品的峰⾯积对样品浓度进⾏线性回归。
1.3.2给药及⾎浆采集处理:取⼤⿏⼀只,尾静脉注射⾮那西丁(10mg/kg)后,分别于0,5,10,15,30,45,60,90,120min于尾静脉取⾎0.5ml ,肝素抗凝。
离⼼取200ul ⾎浆。
向⾎浆中加⼊100ul 10%⾼氯酸,涡旋振荡1min (转速为15000转/分钟),离⼼10min ,取上清供HPLC 分析。
原826-2非那西丁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目的:规范非那西丁的检验操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值。
范围:非那西丁。
责任:质检员规定:1性状1.1置日光下观察本品的性状,鼻闻口偿其气味。
1.2观察本品在乙醇或氯仿、沸水、乙醚、水中的溶解情况。
1.3熔点按“熔点测定标准操作程序”检查。
2鉴别2.1取本品0.1g,加盐酸5ml,煮沸2分钟,加水10 ml,放冷,滤过,滤液加重铬酸钾液(0.01667 mol\L)1滴,观察反应现象。
3检查3.1有机氯取本品0.6g,置锥形瓶中,加镍铝合金50mg、90%乙醇5ml、水10 ml与氢氧化钠液(1 mol\L)2 ml,置水浴中,加热回流10分钟,放冷,经无氯化物的滤纸入50 ml量瓶中,锥形瓶与滤纸用水分次洗涤,洗液并入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取25 ml,依法检查,观察现象。
3.2对乙氧基苯胺取本品0.3 g ,加乙醇1ml,滴碘液(0.01 mol\L)至微显黄色,再加碘液(0.01 mol\L)0.05ml与新沸过的冷水3 ml,直火加热至溶解,趁热立即观察。
3.3易炭化物取本品0.5g,按“易炭化物检查标准操作程序”检查。
3.4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干燥3小时,按“干燥失重测定标准操作程非那西丁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第2页序”检查。
3.5 炽灼残渣按“炽灼残渣检查标准操作程序”检查。
4.含量测定取本品约0.35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稀盐酸40 ml,缓缓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加水15ml,照永停滴定法,用亚硝酸钠滴定液(0.1 mol\L)滴定(但电流计的灵敏度改用10-3A/格),即得。
每1ml的亚硝酸钠液(0.1mol\L)相当于17.92mg的C10H13NO2。
4.2计算公式:按干燥品计算。
(V-V0)×F×T×稀释倍数含量%= ×100%W式中:V为0.1mol/L亚硝酸钠滴定液的ml数V0为空白试验的ml数F为0.1mol/L亚硝酸钠滴定液的校正系数T 为滴定度W为供试品的取样重(g)。
非那西汀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性能研究
试剂 有 限公 司 ;
甲基丙 烯 酸 ( A : R, M A)A 成都 市 科 龙 化学 试 剂
厂:
乙二 醇二 甲 基 丙烯 酸 酯 ( D Eபைடு நூலகம்MA) A 广 州 双 : R, 键 贸 易有 限公 司 ; 乙腈 : R, A 天津 四友 生物 医学技 术有 限公 司 ; 甲醇 、 乙酸 : R, A 广州 化学 试剂 厂 ;
化学分析计量
21 00年 , 1 , 1期 第 9卷 第
非 那 西汀 印迹 聚 合 物 固相 萃取 性 能 研 究 水
周 清 曾 桔 潘 昕 温金 莲
5 00 ) 10 6 ( 广东药学院 , 广州
摘要
研 究非 那西汀分子 印迹聚合物 的 固相 萃取性能 。用本体 聚合 法制备 非那 西汀分子 印迹聚合 物 , 过静 通
紫外 可见 分光 光 度 计 : U一1 1 T 8 0型 , 京 普 析 北 通用 仪器有 限责 任公 司 ;
丙 酮 。取适量 聚合 物用 滤 纸 包好 , 于 索 氏提 取 器 置 中用 甲醇 一乙酸 (0 :0 混 合 液 加 热 连续 回 流 2 10 2 ) 4 h 然后 再用 纯 甲醇 加热 连 续 回流 2 , 紫外 检 查 , 4h 用
笔者 采用本 体 聚合 法 合 成 印迹 聚合 物 , 以非 那
西 汀 ( h n ct , ct h n t i ) P eaei A eo e ei n 为模 板 分 子 。非 n p de 那 西汀 又名对 乙酰 氨 基苯 乙醚 , 白色 有 光 泽 的鳞 片
以非那西丁为探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细胞色素P450(精)
以非那西丁为探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细胞色素P450 1A2的酶活性[ 09-09-03 11:33:00 ] 作者:孙鹏,金英顺编辑:studa20【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以非那西丁作为探针药物评价细胞色素P450 1A2(CYP1A2)酶活性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方法。
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50 mm×4.6 mm I.D.,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01%七氟丁酸),梯度洗脱,流速2.0 ml·min-1;检测波长为244 nm。
非那西丁与人CYP1A2酶在37 ℃温孵适当时间后,加入50 μl乙腈终止反应,10 000 g离心后取上清液进样分析测定。
结果对乙酰氨基酚的保留时间为2.85 min,线性范围为1.00~200 μmol·L-1(r=0.999 9),最低定量限(LLOQ)为1.00 μmol·L-1,回收率为99.8%~102.3%;非那西丁的保留时间为3.68 min,线性范围为1.00~200 μmol·L-1(r=0.999 9),最低定量限(LLOQ)为1.00 μmol·L-1,回收率为98.3%~101.1%。
两者的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温孵体系中的其他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测定。
结论该方法快速、稳定、灵敏度高,适合体外非那西丁及其代谢物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可应用于体外CYP1A2酶活性的评价及酶动力学的研究。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非那西丁;对乙酰氨基酚;细胞色素P450 1A2Abstract:ObjectiveTo develop a method for the evaluation of cytochrome P450 1A2 activity using phenacetin as the probe compoundin vitro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ltraviolet detection (HPLC-UV). MethodsAn Agilent Zorbax SB-C18 (50 mm×4.6 mm I.D., 5 μm) column was used as stationary phase. The gradient mobile phase consisted of acetonitrile and water (containing 0.01% heptafluorobutyric acid). The flow rate was 2.0 ml·min-1, and the UV detector was set at 244 nm. Firstly, phenacetin was incubated with human CYP 450 1A2 enzyme in vitro at 37℃ and stopped by addition of 50 μl acetonitrile and centrifuged (10 000 g) for 3 min. Finally, the supernatant was analyzed by RP-HPLC.ResultsThe retention time of acetamidophenol was 2.85 min. The linear calibration curves of acetamidophenol were obtained 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1.00~200 μmol·L-1 (r=0.999 9). The lower limit of quantification (LLOQ) of acetamidophenol was 1.00 μmol·L-1. 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99.8%~102.3%. The retention time of phenacetin was 3.68 min. The linear calibration curves of phenacetin were obtained 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1.00~200 μmol·L-1 (r=0.999 9). The lower limit of quantification (LLOQ) of acetamidophenol was 1.00 μmol·L-1. 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98.3%~101.1%. The intra- and inter-day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were all less than 15%. There were no endogenoussubstances existing in the incubation system which interference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analytes of interest.ConclusionThe method is simple, rapid and suitable for the evaluation of cytochrome P450 1A2 activity in vitro.Key words:RP-HPLC; Phenacetin; Acetamidophenol; Cytochrome P450 1A2细胞色素P450 1A2(CYP1A2)是最重要的P450酶之一,参与多类药物的代谢,其在人体中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CYP1A2主要在肝脏表达,准确地评价CYP1A2的酶活性十分重要[1~3]。
叶酸和奋乃静药物分子发光分析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叶酸和奋乃静药物分子发光分析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叶酸和奋乃静药物分子发光分析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
叶酸和奋乃静药物是近年来广泛使用的抗癌和抗结核药物。
传统药物分析方法如高效
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等对于叶酸和奋乃静的检测比较困难,而分子发光分析方法则可
以实现对该类药物的高灵敏检测和定量分析。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分子发光的叶酸和奋乃静药物的检测方法,建立一种灵敏、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为药物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支持。
三、研究内容
1. 研究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样品的提取和净化;
2. 研究叶酸和奋乃静的分子发光机理和影响因素;
3. 优化发光分析条件,包括试剂的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
4. 建立分子发光分析方法的定量分析模型;
5. 对不同样品类型中叶酸和奋乃静的含量进行检测。
四、研究意义
该研究可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经济的叶酸和奋乃静药物检测方法,为药物质
量控制提供重要的支持。
同时,该研究也为分子发光分析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五、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试剂发光法进行分子发光分析。
具体操作方法包括样品的提取和净化,试
剂的配置和反应、发光信号采集和分析等。
六、研究预期结果
建立基于分子发光的叶酸和奋乃静药物的检测方法,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完成对样品
中叶酸和奋乃静含量的检测,并且达到精准、稳定、重复性好的结果。
电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在海洛因检测中的应用
电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在海洛因检测中的应用商哲一;韩超峰;宋启军【摘要】利用掺杂多壁碳纳米管( MWNTs)的 Nafion 膜在玻碳电极上固定联吡啶钌( Ru(bpy)2+3),制得 Ru(bpy)2+3/ Nafion/ MWCNT 修饰电极。
为了提高修饰电极的选择性,通过溶胶-凝胶技术,对该电极进一步修饰了溶胶-凝胶分子印迹膜,制得电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
优化了扫速、pH 值、富集时间等检测条件,传感器显示出既具电化学发光技术的灵敏性和分子印迹技术的选择性。
在优化条件下,即 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以100 mV/ s 扫速,富集5 min,对海洛因进行检测,在1.0×10-10~1.0×10-14 mol/ L 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到4.0×10-15 mol/ L(S/ N=3)。
传感器直接应用于唾液和尿液中海洛因的测定,回收率达到97%~104%。
%An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 sensor with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MIP) film was prepar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heroin. The sensor was prepared by re-modifying the molecular imprinting membrane onto the Ru ( bpy ) 2+3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The electrochemical an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behavior of the sensor was investigated. The proposed sensor displayed high sensitivity and excellent selectivity for the target molecule heroin.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0.1 mol/ L PBS (pH 7. 0) at a scan rates of 100 mV/ s and incubation time of 5 min), a linear response was observ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s of heroin from 1. 0 × 10-14 mol/ L to 1. 0 ×10-10 mol/ L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4. 0 × 10-15 mol/ L. The sensor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determination of heroin in urineand saliva samples with the recoveries from 97% to 104% .【期刊名称】《分析化学》【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5页(P904-908)【关键词】海洛因;电化学发光;分子印迹;溶胶-凝胶;传感器【作者】商哲一;韩超峰;宋启军【作者单位】教育部食品胶体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无锡 214122;教育部食品胶体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无锡 214122;教育部食品胶体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无锡 214122【正文语种】中文1 引言毒品不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还会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_基于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液中非那西丁与扑热息痛含量的肝脏储备功能评估
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9GG10002005);山东省医药卫生科研项目(2007HW116)。
第一作者简介:逯素梅(1982-),女,博士,主管技师,研究方向为临床医学检验。
E-mail :lsmqianyi@126.com 通信作者简介:马万山(1967-),男,硕士,主任技师,研究方向为临床医学检验。
E-mail :mwsqianyi@163.com 基于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液中非那西丁与扑热息痛含量的肝脏储备功能评估逯素梅,任瑞,孙涛,马永梅,马万山(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济南250014)摘要:目的建立基于分光光度法测定非那西丁与扑热息痛含量的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方法。
方法筛选分光光度测定的显色体系,确定最大吸收波长,分析不同因素对显色体系的影响,优化非那西丁与扑热息痛水解的最佳条件,最后对技术体系进行应用性验证。
结果建立了利用分光光度测定样品中非那西丁和扑热息痛含量的技术体系,即样品加入3mol /L 盐酸水解30min ,加入0.02%1,2-萘醌-4-磺酸钠、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及2%NaOH (或3%Na 2CO 3)(比例为1ʒ6ʒ1ʒ2或3),分别于500nm 和570nm 下测定吸光值,计算各自浓度。
该技术测定血浆样品中非那西丁与扑热息痛时的分辨率和重复性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当。
结论利用分光光度技术测定血液中非那西丁与扑热息痛含量,二者比值具有评估肝脏储备功能价值。
关键词:肝脏储备功能;分光光度技术;非那西丁;扑热息痛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15.04.005中图分类号:R33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 (2015)04-0014-04Assessment of liver reserve function based on determination of phenacetin and paracetamol by spectrophotometryLU Su-mei ,REN Rui ,SUN Tao ,MA Yong-mei ,MA Wan-shan (Shandong Provincial Qianfoshan Hospital ,Jinan 25001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stablish a liver reserve function assessment method based on detection of phenacetin andparacetamol by spectrophotometry.MethodsTo screen the spectrophotometric color system ,determine the maximum ab-sorption wavelength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color system in different factors ,optimize optimal conditions that phenacetin and paracetamol hydrolyze ,and then verify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about the established system.Results Thetechnology system detected phenacetin and paracetamol of blood samples using spectrophotometry was established ,in which 3mol /L hydrochloric acid was added to samples to hydrolyze for 30min ,then added 0.02%1,2-naphthoquinone-4-sulfon-ate ,1%sixteen alkyl bromide and 2%sodium hydroxide (or 3%sodium carbonate )(ratio of 1ʒ6ʒ1ʒ2or 3),and then the absorbance was measured under 500nm and 570nm to calculate each concentration.Resolution and repeatability of technology used for determining phenacetin and paracetamol of plasma samples were comparable with HPLC.Conclusion Ratio of phenacetin and paracetamol under established spectrophotometric system could assess liver reserve function.Key words :liver reserve function ;spectrophotometry ;phenacetin ;paracetamol肝脏储备功能是肝脏所有储备肝细胞功能的总和,其在决定是否进行肝切除术及方案选择上起着不可替代的地位[1],但目前临床使用的肝脏储备功能评价技术和指标存在诸多不足。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测定对乙酰氨基酚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彭友元;骆心灵;陈文凭【摘要】通过电聚合邻氨基苯酚,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对对乙酰氨基酚有特异响应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通过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且优化了检测条件,研究了印迹传感器对模板分子对乙酰氨基酚及其结构类似物的选择性响应.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在玻碳电极表面的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10-7~3×10-4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10-7 mol·L-1,该传感器已经应用于感冒药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测定的回收率为94%~106%之间.【期刊名称】《泉州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5)006【总页数】5页(P48-52)【关键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对乙酰氨基酚;聚氨基苯酚【作者】彭友元;骆心灵;陈文凭【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泉州师范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泉州师范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福建泉州3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PT),俗称扑热息痛,在中西药及其制剂中使用广泛.对乙酰氨基酚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生解热作用,但过量会引起急性中毒.监测其含量对于此类药品生产中的质量控制以及防止药物中毒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为临床指导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检测对乙酰氨基酚的方法主要有电化学发光法[1]、高效液相色谱法[2-3]等.相比于色谱和光谱等方法,电化学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速,价格低廉等优点,各种修饰电极已经应用于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4-6].但是电化学测量不具有选择性,药物中与对乙酰氨基酚结构相似的物质会对电化学测量结果产生干扰.因此,目前需要设计一种快速、灵敏、具有选择性的电化学方法检测药物中的对乙酰氨基酚. 分子印迹技术是将要分离的目标分子作为模板分子,将它与交联剂在聚合物单体溶液中进行聚合制备得到单体-模板分子复合物,然后除去模板分子,得到“印迹”下目标分子的空间结构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在这种聚合物中形成了与模板分子在空间和结合位点上相匹配的空穴,这样的空穴对模板分子具有选择性[7-8].由于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亲和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已经被广泛用于制作各种功能的电化学传感器[9-10],并且已经应用于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11-12].采用电聚合的方法制备MIP,为MIP与传感器界面接触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电化学聚合法是以电信号为引发剂,功能单体在印迹分子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电化学聚合,构成一种包含有印迹分子的聚合膜,然后再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聚合膜中的印迹分子.本工作以邻氨基苯酚为单体、对乙酰氨基酚为模板分子,在玻碳电极(GCE) 表面通过电聚合的方法制备分子印迹膜,成功研制了一种高灵敏度、性能稳定,并能有效抗干扰的的对乙酰氨基酚分子印迹传感器,并且应用于市售药品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CV)、差分脉冲伏安法(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DPV)在CH660 C(上海辰华仪器有限公司)上完成.实验采用三电极体系:铂丝电极为对电极,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玻碳电极(GCE)及修饰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对乙酰氨基酚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多巴胺(dopamine, DA)、非那西汀(phenacetin, PA)、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AA)、邻氨基苯酚购(o-amipohienol, AP)购自Sigma;缓冲液为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溶液(PBS),其余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蒸馏水.1.2 实验方法1.2.1 玻碳电极的预处理将玻碳电极依次用1.0,0.3和0.05 μm的抛光粉(Al2O3)抛光,然后依次用体积比为1∶1的乙醇和蒸馏水超声清洗.将清洗后的电极用高纯氮气吹干,在0.5 molL-1 H2SO4溶液中扫循环伏安图,直至得到稳定的CV图为止.最后在1 mmol/L K3[Fe(CN)6](支持电解质:0.1 molL-1 KCl,50 mmolL-1 PBS)记录循环伏安曲线,直至得到可逆的氧化还原曲线(峰电位差小于90 mV,氧化峰电流与还原峰电流之比约为1∶1).1.2.2 制备印迹电极以GCE电极为工作电极,以含5.0 mmolL-1 邻氨基苯酚和5.0 mmolL-1 对乙酰氨基酚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pH=7.0,50 mmolL-1 )为聚合底液,在扫描速度为50 mVs-1 ,电位范围为-0.5~1.0 V 时,循环扫描,聚合20圈即得到嵌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聚氨基苯酚玻碳电极.将此电极采用电化学方法去除聚合膜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得到分子印迹电极(MIP-GCE).将电极置于50 mmolL-1 PBS(pH为7.0)中,以50 mV的扫速,在0.0~2.0 V范围内进行循环伏安扫描,扫描6圈后,K3[Fe(CN)6]的峰电流趋于稳定,表示模板分子已被完全去除.非印迹膜电极(NIP-GCE)的制备除了不加模板分子外,其他步骤与MIP-GCE 的制备相同.2 结果与讨论2.1 邻氨基苯酚在电极表面的电聚合图1(A)为邻氨基苯酚在玻碳电极上的电聚合曲线,图1(B)为邻氨基苯酚和对乙酰氨基酚在电极上的电聚合曲线,其中扫速为50 mVs-1,支持电解质为0.05 mmolL-1 ,磷酸缓冲液, pH为7.0,0.1 mmolL-1 KCl,扫描圈数为 20.从图1中可以看出,两个聚合图都是只有在电位为0.45 V左右出现1个明显的氧化峰,但是,随着扫描圈数的增加,电极表面的氧化峰电流慢慢趋向于零,电极表面基本绝缘.氨基苯酚分子中含有苯环、羟基和氨基,可以与对乙酰氨基酚产生π-π 作用和氢键作用等,在聚合过程中,模板分子被吸纳进入聚合膜中,洗脱后便形成很多与模板分子相匹配的印迹空穴,因此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将图1中的两个循环伏安曲线做对比,可以发现聚合底液中有无对乙酰氨基酚,两个循环伏安曲线基本没有区别.这也可以说明在聚氨基苯酚的形成过程中,对乙酰氨基酚不会干扰邻氨基苯酚的电聚合.图1 邻氨基苯酚和对乙酰氨基酚在玻碳电极上的聚合图Fig.1 Repetitive cyclic voltammograms during the electrocopolymerization of o-AP (5.0 mmolL-1) and PT (5.0 mmolL-1)扫描速度的大小对印迹膜的选择性和绝缘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扫描速度较大时,形成的膜不紧密,对模板分子的识别能力下降, 不宜做电化学传感器; 扫描速度越小,形成的膜越致密,膜的绝缘能力越强,但扫描速度太小,花费时间太长,因此选择扫描速度为50 mVs-1.聚合物膜的厚度也可以简单地通过聚合圈数进行调节.从图1可以看到,当聚合圈数达到20圈时,电流已经基本恒定.当聚合圈数太多,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太厚,模板分子嵌于聚合物膜中难以洗脱,因此在本工作中我们选择聚合圈数为20.2.2 分子印迹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铁氰化钾在不同电极上的CV图如图2所示,曲线a为K3[Fe(CN)6]在裸电极上的CV图,当电极聚合后,K3[Fe(CN)6]在印迹电极和非印迹电极上的CV图基本看不到氧化还原峰,说明此时电极已基本绝缘.当采用电化学洗脱后,印迹电极上出现了明显的氧化还原峰,而非印迹电极上的电流几乎没有变化,这说明MIP-GCE 表面留有之前模板分子嵌在上面的空穴,才能够使得K3[Fe(CN)6]可以进入;而非印迹电极由于聚合时没有加入模板分子,进行洗脱时不会产生空穴,因此电化学探针K3[Fe(CN)6]不能到达电极表面.图2 铁氰化钾在不同电极上的CV图Fig.2 Cyclic voltammograms ofK3[Fe(CN)6] at different electrode2.3 缓冲溶液及其pH的选择图3 对乙酰氨基酚在不同pH的缓冲溶液中的DPV图 Fig.3 Cyclic voltammograms of MIP - GCE in 5 M PT at different pH(N2-saturated PBS,0.05 molL-1 ). Scan rate: 50 mVs-1选择PBS作为缓冲溶液,配制一系列不同pH的PBS缓冲溶液,发现PT在pH=7.0时峰电流最大,如图3所示.故实验选择pH=7.0的PBS作为缓冲溶液.2.4 MIP-GCE在不同浓度的对乙酰氨基酚溶液中的安培响应实验表明,在采用MIP-GCE电极测定时,当对乙酰氨基酚溶液不断加入后,溶液中对乙酰氨基酚浓度逐渐增大,随之响应电流以阶梯式逐渐上升.由图4可看出,该分子印迹膜电极对对乙酰氨基酚溶液响应迅速,当加入的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在2×10-7~3×10-4 molL-1 范围内时,响应电流与对乙酰氨基酚浓度的线性关系为:IA=0.011c (μmolL-1 ) + 5×10-8,相关系数R2= 0.994 0,这说明印记电极对PT有很好的识别能力,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识别出对乙酰氨基酚,并且响应电流与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10-7 molL-1 .OZCAN 等[11]采用聚吡咯分子印迹膜修饰的铅笔芯电极测定对乙酰氨基酚,检出限为7.9×10-7 molL-1 ;有报道采用邻苯二胺和苯胺共聚物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测定对乙酰氨基酚[12],响应电流与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在6.5×10-6~ 2.0 × 10-3 molL-1 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5×10-6 molL-1 .以上结果说明,本工作与文献结果[11-15]基本相当.2.5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选择性印迹传感器能够选择性地识别目标分子.采用DPV法考察了MIP-MGCE对10μmolL-1 对乙酰氨基酚溶液以及10 μmolL-1 干扰物质的电流响应,记录其响应值,结果如图5所示.图4 对乙酰氨基酚在MIP-GCE上的I-t曲线图Fig.4 I-t curve of acetaminophen on MIP-GCE图5 分子印迹传感器的选择性Fig.5 Selectivity of the molecularly mprinted sensor由图5可知,该印迹传感器对模板分子对乙酰氨基酚的响应最大,而非印迹传感器的选择性响应并不明显.当把模板分子洗脱后,印迹膜内形成了具有选择识别的孔穴,该识别孔穴的尺寸和功能基团排列与对乙酰氨基酚的分子空间结构匹配,使得对乙酰氨基酚在印迹膜中的扩散比其他干扰物更加容易.非分子印迹传感器由于缺乏印迹孔穴以及功能团间的相互作用,只能靠非特异性吸附对物质有较低响应.2.6 分子印迹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采用同一支印迹电极在含有10 μmolL-1 对乙酰氨基酚的PBS溶液中孵化后,然后在PBS溶液中进行线性伏安扫描,连续进行6 次平行测定,所得峰电流相对标准偏差为2.1%.将传感器在室温条件下避光保存10 d,传感器的响应值为初次测定的93.5%,说明所制备的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这主要归因于聚氨基苯酚薄膜稳定的刚性结构.2.7 分析应用采用本方法对市售药品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见表1,回收率为94%~106%.结果表明,本传感器结合了电化学方法和分子印迹技术的优点,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将其应用于实际样品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并且无需对样品进行复杂的预处理.表1 实际样品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及加标回收率结果Tab.1 Determination of PT concentration in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using MIP-MGCE (n=3)样品标示值测得量加入量总测得量Recovery/%RSD./%1100a 94a 100a 200a 106 2.6 2500b 520b 500b 970b 94 3.8注:a:mg/mL,b:mg/tablet.3 结论本工作以对乙酰氨基酚为模板分子,在GCE表面通过电聚合的方法制备分子印迹传感器.该方法结合了分子印迹技术和电化学传感器的优点,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市售感冒药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样品无需预处理,结果令人满意.参考文献:[1] 彭友元,连君,尹国光.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31(2):61-64.[2] 李广华,王蕴,赵文法.HPLC测定不同厂家新复方大青叶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J].中国现代中药,2009,11(6):30-32.[3] 戴飞,张兴华,荚志鹏.HPLC法测小儿清热宁颗粒中非法添加的对乙酰氨基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9):173-175.[4] 王朝霞,陈美凤,马心英. Β-丙氨酸-银复合膜修饰电极用于循环伏安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2,48(5):530-533.[5] 高渐龙,何晓英,李明齐,等.对乙酰氨基酚在石墨烯和离子液体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J].分析科学学报,2012,28(5):677-680.[6] 张亚,杜芳艳.对乙酰氨基酚在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J].分析试验室,2011,30(1):32-35.[7] 高宝平,李婧芳,郭满栋.白藜芦醇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分析科学学报[J].2011,27(2):162-166.[8] 李会香,许小丽,陈惠,等.盐酸普萘洛尔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与研究[J].分析化学,2012,40(6):817-822.[9] 齐玉冰,刘瑛,宋启军.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分子印迹传感器快速测定沙丁胺醇[J].分析化学,2011,39(7):1053-1057.[10] 王阳,宫倩倩,方铖,曹玉华. 水杨酸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分析试验室,2011,30(6):82-85.[11] ÖZCAN L, AHIN Y. Determination of paracetamol based on electropolymerized-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pyrrole modified pencil graphite electrode [J].Sens Actuators B,Chem,2007,127:362-369.[12] GOMEZ-CABALLERO A,GOICOLEA M A,BARRIO R J.Paracetamol voltammetric microsensors based on electrocopolymerized-molecularly imprinted film modified carbon fibermicroelectrodes[J].Analyst,2005,130:1012-1018.[13] EDUARDO H D,LAURO T K,CSAR R T T. Carbon nanotube based sensor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acetaminophen and ascorbic acid exploiting multiple response optimization and measures in the presence ofsurfactant[J].Electroanalysis 2012,24(12):2291-2301.[14] MOHAMMAD M A,MOHAMMAD A S M,MOHAMMAD A A,etal.Electrochemical sensor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norepinephrine,paracetamol and folic acid by a nanostructured mesoporous material[J].Sensors and Actuators B,2012(171/172):380-386.[15] 茹慧瑛,徐芬,孙立贤,等.基于层层自组装技术的对乙酰氨基酚药物电化学传感器研究[J].药学学报,2011,46 (10):1225-1230.。
化妆品中非那西丁的检验方法
附件3化妆品中非那西丁的检验方法Determination of Phenacetin in Cosmetics1 范围本方法规定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非那西丁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膏霜乳类、液体类、凝胶类、粉类等化妆品中非那西丁的定性与定量。
2 方法提要样品以乙腈为溶剂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质谱检测器检测,根据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对的相对丰度比定性、定量离子对峰面积定量,以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
本方法取样量为0.5 g时,检出浓度为0.012 mg/kg,最低定量浓度为0.04 mg/kg。
3 试剂和材料除另有规定外,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或以上规格,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 甲醇,色谱纯。
3.2 乙腈,色谱纯。
3.3 氯化钠。
3.4 50%乙腈:取乙腈、水等体积混合,摇匀。
3.5 饱和氯化钠溶液:称取40 g氯化钠(3.3),置于250 mL磨口锥形瓶中,加入100 mL 水,超声15 min,即得。
3.6 标准品:非那西丁(英文名称:Phenacetin,分子式:C10H13NO2,CAS:62-44-2),纯度≥98%。
3.7 标准储备溶液:精密称取非那西丁标准品10 mg(精确到0.00001 g)于10 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3.1)溶解并定容,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 mg/mL的标准溶液备用,转入棕色储液瓶中,4 ℃避光保存,有效期3个月。
3.8 标准中间液:精密量取适量标准储备溶液(3.7),用甲醇(3.1)稀释成质量浓度为10 mg/L的标准中间液。
4 仪器和设备4.1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
4.2 分析天平:感量0.0001 g和0.00001 g。
4.3 超声波清洗器(≥250 W)。
4.4 涡旋混合仪。
4.5 高速离心机。
5 分析步骤5.1 空白基质提取液称取空白试样0.5 g(精确到0.0001 g),置于15 mL具塞比色管中,自“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2 mL”起与样品同法处理(5.4),作为空白基质提取液。
化学发光法与免疫印迹法的区别
化学发光法与免疫印迹法的区别化学发光法和免疫印迹法,这两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很高深?其实它们都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生物样本的重要工具。
咱们先说说化学发光法吧。
这种方法就像夜空中的星星,闪闪发光,特别吸引人。
简单来说,它就是通过一些化学反应产生光。
就想象一下,你在黑暗的房间里,用荧光笔写字,突然间,字就亮了出来。
这种光亮其实是因为化学物质在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
研究人员就可以通过检测这些光的强度,来判断样本里到底有多少目标物质,像是蛋白质或者激素之类的,真是方便得不得了。
而免疫印迹法则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侦探,暗藏在复杂的生物样本中,寻找特定的线索。
它的工作原理其实是利用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爱恨情仇”。
想象一下,一位侦探正在追踪一个逃犯,而这个逃犯身上有一个独特的标志。
侦探找到这个标志,便可以识别出逃犯。
免疫印迹法就是这样,先把目标蛋白质从样本中分离出来,然后用抗体来“抓捕”它。
这就像在打猎,猎人需要用合适的猎枪才能捕到想要的猎物。
通过这个方法,科学家们能清楚地知道样本里有没有某种特定的蛋白质,或者它的数量有多少。
咱们再看看这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化学发光法,光是一切的焦点。
研究人员就像是在一场光的盛宴上,通过光的强度来评估样本。
而免疫印迹法则更像是一场侦探游戏,靠的是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就导致了它们在实验操作上的差异。
化学发光法通常比较简单,快速,结果也相对容易解读。
像是在一场比赛中,最先到达终点的选手。
而免疫印迹法则需要更多的步骤,操作上要繁琐一些,就像一位精心设计的拼图,需要把所有碎片拼凑在一起,才能看到完整的图案。
然后再说说灵敏度和特异性。
化学发光法在灵敏度方面可谓是如虎添翼,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物质,真是神乎其技。
就好比是夜晚的灯光,哪怕是微弱的光点也能被你捕捉到。
而免疫印迹法则在特异性上更胜一筹,因为抗体的选择性很强,只有特定的目标蛋白质才能“被捕”。
想想看,如果你在寻找一颗特定的星星,而这颗星星周围有很多其他星星,免疫印迹法就能帮助你找到那颗特别的星。
一种分子印迹-电致化学发光法检测毒品的传感器[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分子印迹-电致化学发光法检测毒品的传感器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宋启军,张慧慧,齐玉冰,刘瑛,丁玉强
申请号:CN201010571197.6
申请日:20101203
公开号:CN102121903A
公开日:
2011071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属于一种快速检测痕量毒品的分子印迹-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制备及其检测方法。
首先将固相电致化学发光配合物固定于电极表面;在此修饰电极基础上再修饰一层分子印迹层,得到分子印迹-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
毒品采集使用无损耗的基于样品挥发的直接收集法。
其特点是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响应快速、并且所需发光试剂量少、可以快速测定特定环境中有无毒品存在,并能给出毒品种类。
该传感器制作简单,对含氮毒品均有很灵敏的响应。
这种分子印迹-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在复杂体系复杂环境中的毒品检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用于海关、缉毒、娱乐场所的毒品排查工作。
申请人:江南大学
地址: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合物中非那西汀和咖啡因的含量张瑶 J
本实验采用外标校正曲线法,在与待测样相同 条件下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的乙酸乙酯标准溶 液,记录其响应值,画标准曲线,然后在曲线 上查找到对应的混合待测样中乙酸乙酯的浓度。
注: 外标法适用于工厂中的常规分析,它用于 痕量组分的分析也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这个方 法的精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条件的 控制。样品分析的操作条件,必须严格控制于 绘制校正曲线时的条件。当峰高对操作条件的 敏感性以及对拖尾峰、柱子超负荷和检测器有 大的响应时,给出非线性的校正曲线,此时峰 面积计算常常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不过,对 重叠峰,难以准确的测量峰面积,必须提高分 离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5. 使用分光光度计时,要保证样品室绝对干净, 小心放入样品,放入比色皿前一定要先外表面。 6. 样品池使用挥发性物质时比色皿要加皿盖。
7. 仪器自检和扫描的过程中,不要打开样品室盖。 8. 软件不会自动保存数据,所有数据要保存都 必须点击“保存”或“另存为”,否则数据 会丢失。 9. 注意人身安全和仪器安全
4)仪器操作规程
1.打开电源开关,打开电脑及软件,进入自检界面,进入自检 画面。 2.单击确定开始自检,自检过程中不得打开样品室盖 3.完成自检后,单击光谱扫描按钮,选择“方式”,设定波长 及测量方式(Abs) 4.将参比溶液放入参比池中,另一参比液放入样品池第一池内。 点击自动清零键清零。 5.取出样品池中参比,放入测量液,进行全波长扫描,找出最 大吸收波长。 6.取出测量液,将未知试样放入测量池中,测定最大吸收波长 的吸光度。 7.根据公式计算相应浓度。
对于工厂的常规分析,使用外标法必须经 常对校正曲线进行验证。如果曲线外推通过坐 标原点,验证时可以只取一个点(进一次标准 样品)外标法误差的来源,除了分离条件的变 化之外,就是进样的重复性。使用注射器进样, 会有一定误差,使用定量进样阀可获得1%的精 密度;若同时小心控制分离参数,分析精密度 可达±0.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第63卷化学学报V ol. 63, 2005第3期, 210~214 ACTA CHIMICA SINICA No. 3, 210~214* E-mail: ljr@Received June 4, 2004; revised September 10, 2004; accepted October 18, 2004.No. 3张红鸽等:非那西丁的分子印迹-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211MIP 中的识别位点具有和目标分子高度互补的功能基团和空间结构, 因而表现出对目标分子很好的识别性能. 如果将分子印迹技术应用到化学发光分析中, 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目标分子选择性识别能力和捕获能力, 使目标分子与样品中的共存物质分离并在分子印迹聚合物上吸附, 然后进行化学发光检测, 那么, 共存物质的干扰就会被消除, 从而能使化学发光分析的选择性大大提高. 根据这一思路, 我们利用鲁米诺-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成功地建立了测定肾上腺素的分子印迹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7].本研究以非那西丁为模板分子, 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 合成了非那西丁分子印迹聚合物. 选取粒径为74~105 µm 的这种分子印迹聚合物填充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系统的流通池中, 利用高锰酸钾-甲醛-非那西丁化学发光体系, 建立了高选择性的非那西丁分子印迹-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 并对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IFFM-D 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仪(西安瑞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流路如图1所示. 蠕动泵以1.5 mL/min 的速度输送所有溶液; PTFE 管(内径为0.8 mm)连接流动系统中各种部件. 自制的MIP 柱置于CR-105型光电倍增管(PMT, 北京滨松公司生产)的光窗前. KQ-300DE 型医用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生仪器有限公司)和超级恒温器(上海实验仪器厂)用于MIP 的合成.图1 分子印迹-化学发光分析流路图P —蠕动泵; D —检测器; F —MIP 柱; PC —计算机; W —废液; S —切换阀. a —高锰酸钾溶液; b —硫酸; c —甲醛溶液; d —样品或标准溶液; e —水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molecularly imprinted- chemiluminescence methodP—peristaltic pump; D —detector; F —MIP column; PC —computer; W —waste; S—switch valve. a —potassium permanganate; b —sulfuric acid; c —formaldehyde; d —standard solution or sample solution; e —double water非那西丁(中国生物制品鉴定所),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 分析纯, Sigma 公司), 甲基丙烯酸(MAA, 分析纯, 上海试剂一厂), 偶氮二异丁腈(AIBN, 化学纯, 上海试剂厂, 使用前重结晶), MAA 和EGDMA使用前重蒸馏除去阻聚剂.非那西丁标准储备溶液(1.00×10-4 g/mL): 称取10.0 mg 非那西丁, 用水溶解后, 定容于100 mL 容量瓶中. 非那西丁标准工作溶液由非那西丁储备液稀释之.高锰酸钾溶液(5.0×10-3 mol/L): 称取0.198 g 高锰酸钾, 加水搅拌使其溶解, 定容于250 mL 容量瓶中. 甲醛用二次水新配制, 其它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水为二次去离子水.1.2 非那西丁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参照文献[8], 称取0.179 g (1 mmol)的非那西丁, 溶于10 mL 氯仿中, 再加入0.34 mL (4 mmol)功能单体MAA, 用超声波脱气震荡6 h 后,依次加入3.76 mL EGDMA (20 mmol)和52.5 mg AIBN, 转入50 mL 安培瓶中充分混和均匀, 通氮脱氧15 min, 真空状态下密封, 置于60 o C 恒温水浴中加热聚合24 h, 得到块状聚合物. 研磨过筛收集74~105 µm 之间的聚合物粉末. 1.3 非那西丁MIP 柱的制作向一根Y 型玻璃柱的直管 (4 mm i.d.×20 mm)内填充10 mg MIP, 两端用玻璃棉堵住, 制成非那西丁MIP 柱. 将此MIP 柱连接在流路中, 置于光电倍增管的光窗前. 新MIP 柱中模板分子非那西丁尚未除去, 使用前, 使高锰酸钾和甲醛溶液合并流流过MIP 柱, 与柱中的非那西丁发生反应, 产生发光信号. 随着试剂流持续地流过, MIP 中非那西丁不断被消耗, 信号逐渐降低. 当信号降至与背景信号相同时, 表明MIP 柱中非那西丁已经完全反应. 用二次蒸馏水洗净MIP 柱, 备用. 1.4 分析步骤按照图1所示的流路对非那西丁进行测定, 其过程分为四个步骤:步骤1: 吸附非那西丁. 在这一步, 泵1 停止, 切换阀处于d 位置, 泵2 传送非那西丁溶液流过MIP 柱60 s,溶液中的非那西丁被选择吸附在MIP 的空穴中.步骤2: 洗涤除去其它杂质. 在这一步, 泵1停止, 切换阀处于c 位置, 泵2输送甲醛溶液流过MIP 柱70 s, 冲洗掉MIP 柱上除非那西丁以外的其它物质, 并对MIP 柱进行保护.步骤3: 化学发光检测. 在这一步, 切换阀处在c 位置, 启动泵1, 泵2, 高锰酸钾和甲醛溶液合并流流过MIP 柱40 s, 与吸附在MIP 上的非那西丁发生反应, 产生化学发光(CL).步骤4: 清洗MIP 柱. 在这一步, 泵1停止, 切换阀处在e 位置, 泵2输送二次水流过MIP 柱80 s, 洗去MIP 柱上的残留物, 以备下一次检测.212化学学报V ol. 63, 20052 结果与讨论2.1 MIP柱的形状、尺寸和稳定性在测定过程中, 需将高锰酸钾与甲醛混合后流过MIP柱, 与柱上的非那西丁发生化学发光反应. 可能是由于高锰酸钾与甲醛发生反应而彼此消耗, 所以, 如果二者混合时间过长时, 合并流流过MIP柱所产生的信号很低. 应该尽量缩短进入MIP柱前高锰酸钾与甲醛的混合时间, 以提高测定的灵敏度. 为此, 我们设计并采用了一种Y型的玻璃柱, 将10 mg非那西丁MIP填充在Y 型柱的直管内(4 mm i.d.×20 mm)连在流动化学发光系统中. 这样甲醛与高锰酸钾混合后能很快通过填充在直管内的MIP, 与吸附在柱上的非那西丁反应, 产生较强的化学发光信号. 制成的MIP比较稳定, 使用100次后, 其性能无明显变化.2.2 保护剂酸性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 当其流过MIP柱时, 会氧化MIP中的不饱和键, 而破坏MIP中识别位点的结构, 导致MIP对目标分子的识别能力降低甚至消失. 因此, 必须选择一种还原性的物质对MIP进行保护, 以保证MIP中的识别位点不受破坏. 分别考察了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和甲醛对MIP的保护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 甲醛的保护效果最好. 恰巧, 甲醛又是高锰酸钾-非那西丁化学发光反应的增敏剂, 因而甲醛在这里兼有增敏剂和保护剂的双重作用. 考察了甲醛在0.5%~5%浓度(质量分数)范围内对MIP的保护作用和对高锰酸钾-非那西丁反应的增敏作用. 结果表明, 2%是甲醛最合适的浓度. 使用此浓度时, MIP识别性能良好且基本稳定, 而且反应有较大的发光强度.2.3 分析条件的优化按图1所示流路进行.2.3.1 吸附时间选择吸附时间是指非那西丁标准溶液或样品溶液流过MIP柱的时间. 吸附时间决定着非那西丁吸附在MIP柱上的量, 既影响测定的灵敏度, 又影响测定的线性范围. 合适的吸附时间应与非那西丁溶液的浓度、MIP的结合能力以及流速等因素有关. 固定MIP的量为10 mg, 流速固定为1.5 mL/min时, 考察了在10~120 s范围内吸附时间对CL强度的影响. 用浓度为5.0×10-6 g/mL非那西丁标准溶液绘制了吸附时间和化学发光强度的关系曲线, 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 对于5.0×10-6 g/mL的非那西丁溶液, CL 强度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在90 s时, 吸附基本达到了平衡. 综合考虑方法的线性范围和分析效率, 选择吸附时间为60 s.图2 吸附曲线流速: 1.5 mL/min; 非那西丁溶液浓度: 5.0×10-6 g/mLFigure 2 Adsorption curveFlow speed: 1.5 mL/min; concentration of phenacetin: 5.0×10-6 g/mL2.3.2 洗涤时间在吸附步骤之后, 应该洗涤MIP柱, 以除去滞留在MIP柱中的试液以及柱上非特异性吸附的其它物质. 合适的洗涤时间应是能洗净吸附了非那西丁的MIP柱而又不会使柱上吸附的非那西丁流失. 为了选择洗涤时间, 我们将与非那西丁结构相近, 且在相同条件下能与高锰酸钾发生化学发光反应的氨基比林加入非那西丁标准溶液中作为干扰指示物(非那西丁浓度 5.0×10-6 g/mL, 氨基比林 2.5×10-5 g/mL), 以此溶液进行试验. 在60~180 s范围内, 考察了洗涤时间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洗涤时间为70 s时, 即可洗净柱中的氨基比林, 此时测得的化学发光强度与使用不含氨基比林的5.0×10-6 g/mL非那西丁标准溶液时得到的化学发光强度相同. 因此, 选择洗涤时间为70 s.2.3.3 化学发光反应时间化学发光试剂流进流通池时, 化学发光试剂就与吸附在柱上的非那西丁发生反应, 当发光信号回到基线时, 说明柱上的非那西丁已完全反应. 实验表明, 完成这一过程需要40 s.2.3.4 清洗时间清洗流通池中反应残余物质是必要的. 高锰酸钾与非那西丁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中, 非那西丁分子被破坏, 而从MIP上脱附. 因此, 让水流过MIP柱即可将反应产物洗去, 留下空穴供下一次测定用. 通过用洗过的MIP柱做空白试验的方法考察了在20~120 s范围内不同清洗时间的清洗效果. 结果表明, 清洗时间大于80 s后, 各空白信号大小无显著性差异, 即80 s已可将反应残留物质清洗干净. 此时再进行化学发光测定, 可得重复性很好的测定结果. 因此, 选择清洗时间为80 s.No. 3张红鸽等:非那西丁的分子印迹-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2132.4 化学发光反应条件的优化按图1所示程序对化学发光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 分别考察了高锰酸钾浓度在 5.0×10-5~5.0×10-4 mol/L 范围内, 甲醛的浓度在0.5%~5%范围内, 硫酸的浓度在0.1~5 mol/L 范围内其浓度对CL 强度的影响. 以最大化学发光强度为指标, 选择的最佳条件为: 1× 10-4 mol/L 的高锰酸钾, 2 mol/L 的硫酸, 2%的甲醛. 2.5 校准曲线、精密度和检出限在选择的最佳条件下, 化学发光强度与非那西丁浓度在5.0×10-7~5.0×10-5 g/mL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线性回归方程为I =10.1C +53.4 (r =0.9900). 式中 I 是CL 强度(相对单位), C 代表非那西丁的浓度(×10-7g/mL). 对1.0×10-6g/mL 的非那西丁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为3%, 根据IUPAC 的建议, 测得方法的检出限为2×10-7g/mL. 如果需要, 可以通过增加吸附时间对非那西丁进行富集, 以进一步提高方法的灵敏度. 2.6 选择性试验考察了复方去痛片及尿液中共存物质对所建立方法的干扰情况. 用5.0×10-6 g/mL 的非那西丁溶液进行试验, 在保持相对误差小于±5%的情况下, 试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使用MIP 与未用MIP 相比, 方法的选择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表1 干扰试验结果Table 1 The tolerable ratio of interfering species to phenacetin with and without MIP物质 使用MIP 时的 干扰倍数未使用MIP 时的干扰倍数氨基比林 50 1 对已酰氨基酚 100 1 苯巴比妥 500 5 咖啡因 200 5 可溶性淀粉 1000 500 葡萄糖 1000 500 果糖 500 100 甘氨酸 200 10 柠檬酸500 2002.7 样品分析2.7.1 去痛片中非那西丁的测定取三种不同牌号的去痛片各10片(根据药典[9]: 每片含氨基比林为0.1395~0.1605 g; 含非那西丁0.1395~0.1605 g; 含咖啡因0.0450~0.0550 g; 含苯巴比妥0.0135~0.0165 g), 准确称重, 求得平均片重. 分别研细后, 各准确称取50 mg, 溶于100 mL 沸水中, 搅拌使非那西丁充分溶解后, 用干燥滤纸迅速滤去杂质, 用滤液作样品溶液. 将样品溶液稀释1个数量级, 按图1所示流路进行CL 检测. 平行测定三份, 测定结果列于表 2. 对本方法的测定结果与药典方法[8]测定结果进行t 检验, 结果表明, 在95%的置信水平上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表2 去痛片中非那西丁含量的测定结果Table 2 Determination of phenacetin in amidopyrini et parace tamdi compositae samples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lecular imprinting and chemiluminescence 样品标识量 本方法 RSD/% (n =3) 药典方法1#150 mg/片159 mg/片 2.6 160 mg/片2#150 mg/片155 mg/片 3.4 153 mg/片3#150 mg/片149 mg/片2.1147 mg/片2.7.2 尿液中非那西丁的测定从三名志愿者处取得尿样各10 mL, 分别加入一定量的非那西丁标准溶液, 在离心机上以3000 r/min 的速度离心30 min, 将上层清液转移到100 mL 容量瓶中, 加水定容. 测定时, 加水适当稀释, 用作样品溶液, 按设定的测定程序进行回收试验, 测定结果列于表 3. 对回收率进行t 检验, 结果表明, 置信水平在95%时, 得到的回收率与100%无显著性差异.表3 尿液中非那西丁的测定Table 3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on human urine samples Sample Added/(µmol•L -1)Found/(µmol•L -1) Recovery/%1 0 01.000.96 96 2.00 2.04 102 4.00 3.90 97.5 2 0 04.00 3.98 99.5 6.00 6.21 103.5 8.007.79 97.3 3 0 06.00 5.87 97.88.00 8.15 101.8 10.0 10.4 1043 化学发光反应机理的探讨本文利用改装的RF-540荧光分光光度计绘制了高锰酸钾-甲醛-非那西丁化学发光体系的化学发光光谱, 其最大发射波长为630 nm (图3). 在反应物中, 只有非那214化 学 学 报 V ol. 63, 2005西丁是荧光物质, 其最大发射波长为370 nm, 其它各反应物均非荧光物质, 反应产物也没有荧光性质. 由此可见, 此化学发光反应的发光体既不是反应物, 也不是反应生成物, 而只能是反应的中间产物. 据报导, 单线态氧二分子复合物1O 21O 2(1∆g 1∆g )在转化为三线态氧3O 2(3∑g )时化学发光的最大发射波长的理论值为643nm [10]; 发光体为单线态氧分子复合物的ClO --H 2O 2- OH -体系的最大发射波长是635 nm [10]. 因此, 可以认为高锰酸钾-甲醛-非那西丁化学发光反应的发光体可能是单线态氧分子的复合物. 甲醛则可能通过某种途径促进了单线态氧的形成.基于以上讨论, 本文推测, 此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可能如下:MnO 4-+非那西丁+甲醛+H +→1O 2(1∆g )+H 2O +Mn(II ~IV)+产物21O 2(1∆g )→1O 21O 2(1∆g 1∆g )1O 21O 2(1∆g 1∆g )→23O 2(3∑g )+h ν (λmax =630 nm)图3 高锰酸钾-甲醛-非那西丁体系的化学发光光谱 Figure 3 Chemiluminescence spectrum of KMnO 4-formal-dehyde-phenacetin system4 结论本研究发现了高锰酸钾-甲醛-非那西丁化学发光体系, 合成了对非那西丁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以此分子印迹聚合物为非那西丁的分子识别物质, 建立了测定复杂样品中非那西丁含量的分子印迹-化学发光分析法. 这项研究工作表明, 将分子印迹技术用于化学发光分析这一简单操作就能极大地改善化学发光分析法的选择性, 从而解决了化学发光分析选择性差的固有缺点, 使其可用于复杂样品的直接分析. 同时, 这项工作也初步建立了分子印迹-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基本规范.References1 Nicholls, A. W.; Lindon, J. C.; Farrant, D. R.; Shockcor, J.P.; Wilson, I. D.; Nicholson, J. K. J . Pharm . Biomed . Anal . 1999, 20, 865.2 Nagaraja, P.; Srinivasa Murthy, K. C.; Rangappa, K. S. J .Pharm . Biomed . Anal . 1998, 17, 501.3 Liu, X. Z.; Liu, S. S.; Wu, J. F.; Fang, Z. L. Anal . Chim .Acta 1999, 392, 273.4 Fang, H.-Z.; Lei, L.-L.; Liu, X.-B. J . Pharm. Prac . 1999,17, 31 (in Chinese).(方洪壮, 雷力力, 刘兴宝, 药学实践杂志, 1999, 17, 31.) 5 Wei, Y.-F.; Yan, H.-T.; Li, X.-H.; Wang, D.-Y. Chin. J .Anal . Chem . 2000, 28, 1451 (in Chinese).(魏永锋, 阎宏涛, 李晓花, 王道永, 分析化学, 2000, 28, 1451.)6 Wu, Y.-Y.; Zhang, S.-C.; Zhao, R.; Li, H. Chin J . Anal .Chem. 2000, 28, 318 (in Chinese).(武亚艳, 张四纯, 赵瑞, 李华, 分析化学, 2000, 28, 318.) 7 Du, J. X.; Shen, L. H.; Lu, J. R. Anal . Chim . Acta 2003,489, 183.8 Tan, Y. G.; Peng, H.; Liang, C. D.; Yao, S. Z. Sens. Actua-tors, B 2001, 73, 179.9 Editorial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 of People’s Republicof China, Pharmacopoeia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art II ),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Beijing, 1977, p. 75 (in Chinese).(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 1977年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 1977, p. 75).10 Khan, A. V .; Kasha, M. J . Chem . Phys . 1963, 39, 2105.(A0406302 PAN, B. F.; LING , J.)II Graphical Abstract V ol. 63, 2005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Reaction of HO2 Radical with NO2 b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MethodBAI, Hong-Tao; HUANG, Xu-Ri*; WEI, Zhi-Gang; LI, Ji-Lai; SUN, Jia-ZhongActa Chimica Sinica 2005, 63(3), 196 The possible reaction pathways of HO2 radical with NO2 moleculeStudy on the Photo-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Methanol Vapor on Pt-loaded Nano-TiO2 ParticlesCUI, Wen-Quan; FENG, Liang-Rong; XU, Cheng-Hua; LÜ, Shao-Jie; QIU, Fa-Li*Acta Chimica Sinica 2005, 63(3), 203Different nano-sized Pt/TiO2asphotocatalysts was prepared. Thedispersity of Pt on the surface ofTiO2 was measured by hydrogen andoxygen pulse titration.Thephoto-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gaseous methanol on Pt/TiO2 wascarried out in a continuous-flowreactor. The effect of varied factorson the photo-catalysis process wasinvestigated, such as the amount of Pt, different reduction method, the different nano-size, space velocity, illuminating time, adding water vapor and methanol concentration, and also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of TiO2 film wa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iO2 nano-particles.Molecular Imprinting-Chemiluminescence Determination of PhenacetinZHANG, Hong-Ge; LÜ, Jiu-Ru*; HE, Yun- Hua; DU, Jian-XiuActa Chimica Sinica 2005, 63(3), 210A molecular imprinting-chemilumi-nescence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of phenacetin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phenacetin-imprinted polymer asrecognition material and KMnO4-phenacetin-formaldehyde reaction asdetection system. The method hasbeen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phenacetin in amidopyrini et parace-tamdi compositae and in urinesamples, the results were in goodagreement with those obtained by pharmacopoeia method and the recovery results weresatisfactory.Photoelectrochemical Study on theNanostructured TiO2/PMT Film Electrode HAO, Yan-Zhong*;WU, Wen-JunActa Chimica Sinica 2005, 63(3), 215The photon-current conversionproperties and energy level ofnanostructured TiO2/poly-(3-me-thythiophene) (PMT) film elec-trode were studied by using thephotoelectrochemical methods. Thebandgap of PMT film is 1.93 eV.The conduction band of PMT filmis -3.44 eV. The p-n heterojunc-tion existed in the TiO2/PMT film electrode, which favors the separation of electron-hole pairs. The nanostructure can enlarge the visible optical absorption region and obviously increase the photocurrent in visible region. The photocurrent threshold shifted to >600 nm, and the photon-electron conversion efficiency could be impro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