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岛版(六三制)数学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意义》过关习题1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比例的意义习题|青岛版(2014秋) (共13张)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比例的意义习题|青岛版(2014秋) (共13张)

外项的比例。
A.2
B.3
C.4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分别扩大为原来的2倍,
要使比例仍然成立,两内项之积应( B )。
A.扩大为原来的2倍
B.扩大为原来的4倍
C.不变
七、按要求做题。 1.写出下面算式所能改写成的比例。 7×8=4×14
7 ∶4=14 ∶8 8 ∶4=14 ∶7 4 ∶7=8 ∶14 14 ∶8=7 ∶4
(2) 说说这个比值所表示的意义。 这个比值表示速度。
(3) 表中的数据能组成比例吗?请写出两个。 能。55 ∶1=110 ∶2 220 ∶4=550 ∶10 所写比例不唯一
2.
(1) 图中A,B两块正方形纸板边长的比和周长的比分 别是什么?这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吗? 边长的比为5 ∶10,周长的比为20 ∶40, 这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 2
1
∶1 0
=10 ∶2
(2)
两个外项分别是4和15,两个比的比值都是
2 5

4 ∶10=6 ∶15
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八、解决问题。 1.小明步行的路程与时间情况如下表。
(1) 写出相对应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比较大小。 55 ∶1=55 110 ∶2=55 165 ∶3=55 220 ∶4=55 550 ∶10=55 比值都相等。
7 ∶14=4 ∶8 8 ∶14=4 ∶7 4 ∶8=7 ∶14 14 ∶7=8 ∶4
2.组比例。 (1) 5和8的比值等于20和x的比值。
5 ∶8=20 ∶x
(2) 从32的因数中选出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请写出 来。 2 ∶4=8 ∶16 答案不唯一
3.分个内项是 1 0 。
(2) A,B两块正方形纸板面积的比是什么?这个比和 边长的比能组成比例吗?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单元小升初单元试题(含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单元小升初单元试题(含答案)

青岛版六三制新六年级(下)小升初题单元试卷:第3章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05)一、选择题(共6小题)1.一个角是60°,画在1:3的图上,应画()A.20°B.60°C.180°D.无法确定2.将一个圆按2:1的比放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大后圆的直径是原来的2倍B.放大后圆的周长是原来的2倍C.放大后圆的面积是原来的2倍D.放大后圆的面积是原来的4倍E.放大后圆的直径是原来的2倍3.如果y=4x(x、y都不等于0),那么y与x()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无法确定4.下面式子中,a,b成正比例的是()A.b=a+2 B.a=2b+5 C.a2=b D.a=b5.下列各题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的是()A.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和任意一边的长度B.圆锥的体积一定,底和高C.正方体的棱长一定,正方体的体积和底面积D.利息和利率6.下面3个关系式中,X和Y成正比例关系的是()A.(x+)y=5 B.=C.x•=6二、填空题(共12小题)7.将一个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面积是原来的倍.8.一张长为12cm、宽为9cm的图片,按1:3缩小后,长是cm,宽是.9.把一个三角形按2:1放大后,它每个角的度数仍然不变.(判断对错)10.一个长5cm、宽3cm的长方形,按4: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cm2.11.甲、乙两数的乘积是7,这两个数一定成反比例..(判断对错)12.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按4: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面积是.13.小芳把一个面积4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的边长按2:1的比例放大,放大后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14.一个半径是4厘米的圆,按2:1的比放大后,放大后的圆的面积是;如果按的比缩小后,圆的面积是3.14平方厘米.15.因为圆周率×直径=圆的周长(一定),所以圆周率与直径成反比例..16.小丽按2:1的比例放大一个40°的角.放大后的角的度数是.17.如果=y,则x与y成正比例..(判断对错)18.右面的图象表示一个水龙头打开后的时间和出水量的关系.(1)看图填表.时间/秒40出水量/升9(2)这个水龙头打开的时间与出水量成比例.三、解答题(共12小题)19.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图.(1)按2:1的比画出正方形放大后的图形;(2)按1:2的比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20.按要求画图并填空,(每个小方格表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1)把梯形按3:1的比放大,画出放大后的图形.(2)放大后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3)把三角形绕A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21.按3:1画出下面的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22.按3:1画出如图的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23.将小旗按2:1放大.24.按要求画图.(1)按1:3的比例缩小如图中的长方形,画出缩小后的图形.(2)图中三角形顶点B的位置是,把三角形绕B点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25.按要求画图形(规定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1)把图①案2:1的比例放大,放大后的图形A点位置是(2,10).(2)画出把图①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3)以点(14,7)为圆心,画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26.①按1:2的比画出直角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使其直角顶点在(13,7)处.②将直角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27.把一个三角形按2:1放大后,它每个角的度数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判断对错)28.把三角形A按3:1放大,得到三角形B,再将三角形B按1:2缩小,得到三角形C.29.按要求在下面的方格纸上作图.①把图①按2:1的比例放大,画到合适的位置.用数对表示点A为:(,)②以MN为对称轴,作出图②的轴对称图形.③把图③向下平移4个小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图形③的面积是()④请将图④绕o点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30.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判断对错)青岛版六三制新六年级(下)小升初题单元试卷:第3章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05)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一个角是60°,画在1:3的图上,应画()A.20°B.60°C.180°D.无法确定【考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角的概念及其分类.【分析】根据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越小,和两边的长短无关,更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无关,据此即可作出选择.【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一个角是60°,画在1:3的图上,还应当画60°.故选:B.2.将一个圆按2:1的比放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大后圆的直径是原来的2倍B.放大后圆的周长是原来的2倍C.放大后圆的面积是原来的2倍D.放大后圆的面积是原来的4倍E.放大后圆的直径是原来的2倍【考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分析】圆的面积的比即直径平方的比,按2:1的比放大,即放大后圆的面积与原来的面积的比是4:1;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将一个圆按2:1的比放大(如图所示),放大后圆的直径是原来的2倍,放大后圆的周长是原来的2倍,放大后圆的面积是原来的4倍,即放大后圆的面积是原来的4倍;故选:C.3.如果y=4x(x、y都不等于0),那么y与x()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无法确定【考点】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答】解:如果y=4x(x、y都不等于0),即y:x=4,是比值一定,那么y与x成正比例;4.下面式子中,a,b成正比例的是()A.b=a+2 B.a=2b+5 C.a2=b D.a=b【考点】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分析】a与b成正比例,说明a与b对应的比值一定,据此逐项分析,再选择.【解答】解:A、b=a+2,那么b﹣a=2,不是a与b对应的比值一定,所以a与b不成正比例;B、a=2b+5,那么a﹣2b=5,不是a与b对应的比值一定,所以a与b不成正比例;C、α2=b,那么=b,b是变量,所以a与b不成正比例;D、a=b,那么=1(一定),是a与b对应的比值一定,所以a与b成正比例.故选:D.5.下列各题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的是()A.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和任意一边的长度B.圆锥的体积一定,底和高C.正方体的棱长一定,正方体的体积和底面积D.利息和利率【考点】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分析】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不是比值一定或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据此逐项分析,再做出选择.【解答】解:A、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任意一条边的长度=3(一定),是比值一定,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与任意一条边的长度成正比例;B、圆锥的底×高=圆锥的体积×3(一定),是乘积一定,圆锥的底和高成反比例;C、正方体的棱长一定,则正方体的体积和底面积就一定,不存在变量,所以正方体的体积和底面积不成正比例;D、利息÷利率=本金(不一定),是比值不一定,利息和利率不成正比例.故选:A.6.下面3个关系式中,X和Y成正比例关系的是()A.(x+)y=5 B.=C.x•=6【考点】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答】解:A、(x+)y=5,则xy+y=5,它们比值不一定,所以X和Y不成正比例;B、=,则xy=1(一定),所以x和y成反比例;C、x×=6,则=6(一定),所以x和y成正比例;二、填空题(共12小题)7.将一个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面积是原来的4倍.【考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分析】我们可以设原三角形是一个两直角边分别为1和2的直角三形,根据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意义,这个直角三形按2:1的比放大后,两直角边分别为2和4,分别求出原三角形和放大后的三角形的面积,用放大后的三角形的面积除以原三角形的面积.【解答】解:设原三角形是一个两直角边分别为1和2的直角三形,按2:1的比放大后,两直角边分别为2和4.原三角形的面积:2×1÷2=1放大后三角形的面积:4×2÷2=44÷1=4即将一个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面积是原来的4倍.故答案为:4.8.一张长为12cm、宽为9cm的图片,按1:3缩小后,长是4cm,宽是3cm.【考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分析】一个长方形,长12厘米,宽9厘米,按1:3缩小,就是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所以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是12÷3=4厘米,宽是9÷3=3厘米.【解答】解:12÷3=4(厘米)9÷3=3(厘米)答:长是4cm,宽是3cm;故答案为:4,3cm.9.把一个三角形按2:1放大后,它每个角的度数仍然不变.√(判断对错)【考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分析】因为把一个三角形按2:1放大,只是把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扩大了;而角度的大小只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和边长无关,所以角度不变.【解答】解:由分析得出:把一个三角形按2:1放大后,它每个角的度数不变.故答案为:√.10.一个长5cm、宽3cm的长方形,按4: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240cm2.【考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分析】此题只要求出放大后的长和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可求出;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5×4=20(厘米),3×4=12(厘米),20×12=240(平方厘米),答: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24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240.11.甲、乙两数的乘积是7,这两个数一定成反比例.√.(判断对错)【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答】解:甲×乙=7(一定),所以这两个数成反比例.故答案为:√.12.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按4: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面积是240平方厘米.【考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分析】此题只要求出放大后的长和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可求出;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5×4=20(厘米),3×4=12(厘米),20×12=240(平方厘米),答: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24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240平方厘米.13.小芳把一个面积4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的边长按2:1的比例放大,放大后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考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分析】面积4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按2:1放大后的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由此可求出放大后正方形的面积.【解答】解:因为4平方厘米=2厘米×2厘米,所以面积4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按2:1放大后的正方形的边长是2×2=4(厘米),面积是4×4=16(平方厘米).故答案为:16.14.一个半径是4厘米的圆,按2:1的比放大后,放大后的圆的面积是200.96平方厘米;如果按1:4的比缩小后,圆的面积是3.14平方厘米.【考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圆、圆环的面积.【分析】(1)半径确定圆的半径大小,根据题干,放大后的圆的半径为:2×4=8厘米,利用圆的面积公式即可解答.(2)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求出原来圆的面积,再求出原来的圆的面积与缩小后的圆的面积之比,面积之比等于半径平方之比,据此即可解答问题.【解答】解:(1)2×4=8(厘米)3.14×82=200.96(平方厘米)答:放大后的圆的面积是200.96平方厘米.(2)3.14:(3.14×42)=1:16因为12:42=1:16,答:按1:4的比缩小后,圆的面积是3.14平方厘米.故答案为:200.96平方厘米;1:4.15.因为圆周率×直径=圆的周长(一定),所以圆周率与直径成反比例.×.【分析】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关键是看这两种量是否是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如果对应的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对应的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解答】解;圆周率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量,不随直径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圆周率与圆的直径不成比例.故答案为:×.16.小丽按2:1的比例放大一个40°的角.放大后的角的度数是40°.【考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角的度量.【分析】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指对应边的放大与缩小,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其形状不变,即角度不变.【解答】解:小丽按2:1的比例放大一个40°的角.放大后的角的度数是40°;故答案为:40°17.如果=y,则x与y成正比例.×.(判断对错)【考点】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答】解:因为=y,即xy=10(一定),则x与y成反比例.故答案为:×.18.右面的图象表示一个水龙头打开后的时间和出水量的关系.(1)看图填表.时间/秒40出水量/升9(2)这个水龙头打开的时间与出水量成正比例.【考点】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分析】水龙头打开的时间与出水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水龙头的出水量÷打开的时间=每秒的出水量,每秒的出水量一定,也就是这两种量的比值一定,所以成正比例,【解答】解:水龙头的出水量÷打开的时间=每秒的出水量,每秒的出水量一定,也就是这两种量的比值一定,所以成正比例;时间/秒40 45出水量(升)8 9故答案为:正.三、解答题(共12小题)19.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图.(1)按2:1的比画出正方形放大后的图形;(2)按1:2的比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考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分析】按2:1的比画出正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原正方形的边长是2格,放大后的正方形的边长是4格;按1:2的比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原三角形的底是8格,高是4格,缩小后的三角形的底是4格,底是2格.据此画图.【解答】解:20.按要求画图并填空,(每个小方格表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1)把梯形按3:1的比放大,画出放大后的图形.(2)放大后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3)把三角形绕A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考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分析】(1)按3:1的比例画出梯形放大后的图形,就是把原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扩大到原来的3倍,原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2格、3格和1格,扩大后的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6格、9格和3格.(2)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解答即可.(3)根据旋转图形的特征,三角形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点A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点A按相同的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三角形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A′B′C′.【解答】解:(1)按3:1的比例画出梯形放大后的图形,上底=2×3=6下底=3×3=9(2)(6+9)×3÷2=15×3÷2=22.5(平方厘米)答:放大后梯形的面积是22.5平方厘米;(3)画出三角形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如下:21.按3:1画出下面的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考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原来的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1和2;三角形按3:1的比放大,即底和高都宽大了3倍,则放大后的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1×3=3、2×3=6;据此即可画图【解答】解:22.按3:1画出如图的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考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分析】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2和1,按照3:1放大后,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2×3=6和1×3=3,据此即可画图.【解答】解:23.将小旗按2:1放大.【考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分析】小旗子按2:1放大,即把它的直角边原来3格的变为6格,原来2格的变为4格,下部旗杆原来1格的变为2格.找出放大后小旗子的顶点,然后顺次相连即可.【解答】解:24.按要求画图.(1)按1:3的比例缩小如图中的长方形,画出缩小后的图形.(2)图中三角形顶点B的位置是(11,5),把三角形绕B点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考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数对与位置.【分析】(1)根据比例尺先求得按1:3的比例缩小后的图形的长和宽,再作出图形即可;(2)根据图可用数对来表示出各个顶点的位置,数对中前面的数表示的是列,后面的表示的是行,据此即可写出点B的位置;再根据旋转的特征,把三角形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点B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解答】解:据分析画图如下:图中三角形顶点B的位置是(11,5).故答案为:(11,5).25.按要求画图形(规定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1)把图①案2:1的比例放大,放大后的图形A点位置是(2,10).(2)画出把图①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3)以点(14,7)为圆心,画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考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画圆.【分析】(1)先依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找到A点位置,然后将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扩大2倍,再画出符合要求的长方形;(2)根据图形旋转的方法,把长方形与顶点A相连的两条边分别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再把另两条边连接起来即可得出旋转后的长方形;(3)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由此以点(14,7)为圆心,以2厘米为半径画圆即可.【解答】解:据分析画图如下:26.①按1:2的比画出直角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使其直角顶点在(13,7)处.②将直角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考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分析】(1)画出按1:2缩小后的图形,只要先数出原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各有几个格,然后分别除以2,求出缩小后的三角形的直角边,然后画出即可;(2)根据旋转的特征,直角三角形绕直角顶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点A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解答】解:据分析画图如下:27.把一个三角形按2:1放大后,它每个角的度数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判断对错)【考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分析】因为把一个三角形按2:1放大,只是把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扩大了;而角度的大小只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和边长无关,所以角度不变.【解答】解:由分析得出:把一个三角形按2:1放大后,它每个角的度数不变.所以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8.把三角形A按3:1放大,得到三角形B,再将三角形B按1:2缩小,得到三角形C.【考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分析】(1)三角形按3:1放大,只要数出三角形的底边和高的格数,然后分别乘3画出,即可画出这个三角形;(2)数出扩大后的三角形的底边和高的格数,然后分别除以2画出,即可画出这个三角形.【解答】解:(1)原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4、2个格,扩大后的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4×3=12个格、2×3=6个格,据此画出这个三角形,扩大后的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12个格、6个格,再分别除以2得到缩小后的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12÷2=6个格,6÷2=3个格,由此画出三角形.画图如下:29.按要求在下面的方格纸上作图.①把图①按2:1的比例放大,画到合适的位置.用数对表示点A为:(,)②以MN为对称轴,作出图②的轴对称图形.③把图③向下平移4个小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图形③的面积是()④请将图④绕o点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考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一定的度数.【分析】(1)先数出三角形①的底是4,高是2,再求出按2:1的比例放大后的底和高,即可画出;(2)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先描出图形②的各个点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再根据图形特点,连接起来即可;(3)先把图形③的各个顶点向下平移4格,再根据图形③的特点,连接起来即可;(4)根据图形旋转的方法,先把与点O相连的两条边和以点O为一端点的对角线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如此即可确定对角线的另一个端点,再把对角线的另一个端点与画出的两条边的另一个端点分别连接起来即可得出旋转后的图形.【解答】解:(1)先数出三角形①的底是4,高是2,按2:1的比例放大后的底是4×2=8;高是2×2=4,由此画图;(2)先描出图形②的各个点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再根据图形特点,连接起来即可;(3)先把图形③的各个顶点向下平移4格,再根据图形③的特点,连接起来即可;(4)先把与点O相连的两条边和以点O为一端点的对角线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如此即可确定对角线的另一个端点,再把对角线的另一个端点与画出的两条边的另一个端点分别连接起来即可得出旋转后的图形,以上操作如图所示:30.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判断对错)【考点】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分析】判断速度和时间是否成反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不是乘积一定或乘积不一定,就不成反比例.【解答】解:因为速度×时间=路程(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故判断:√.。

第三单元 “比例”练习课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

第三单元 “比例”练习课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

第三单元“比例”练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进行计算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 比例的运用3. 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 比例的运用四、教学难点1. 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教学用具六、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比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3. 比例的运用-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比例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推理能力。

4. 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5. 总结和布置作业-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的作业。

七、教学反思八、作业布置九、板书设计十、教学评价注:以上为教案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需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填充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以下是针对“教学过程”部分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 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比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可以提出一个关于比例的实际问题,如“如果你有100元,想要买书和文具,书和文具的价格比例为3:2,你应该如何分配这100元?”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思考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引入比例的概念。

二、讲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可以从简单的比例关系开始,如2:3=4:6,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然后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比例的倒数性质、比例的乘除性质等。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制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综合习题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制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综合习题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制
六年级下册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祝您天天进步!
来一起学习知识吧
《比例的意义》综合习题
1、填一填。

(1)表示两个( )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作比例的( )。

两端的两项叫作比例的( ),中间的两项叫作比例的( )。

2、
(1)甲、乙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 ),比值是( )。

(2)甲、乙两个正方形周长的比是( ),比值是( )。

(3)甲、乙两个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比值是( )。

(4)上面的三个比中,( )和( )的比值相等,所以可以组成比例式为( )。

3、判断下面每组的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1)0.4:8与 8:16 (2)与3:4 :1134
4、(1)4的因数有( ),从中挑选4个数组成比例是( )。

(2)4、6、16、24可以组成比例,则比例可以写为4:( )=16:( )或24:( )=16:( )。

(3)用20以内的两个质数和两个合数组成一个比例:( )。

5、下面是某酒厂啤酒生产情况记录表。

(1)任意写出3组相对应的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的比,求出比值并比较大小。

(2)这个比值所表示的意义是()。

(3)表中的数据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请写出两个比例式。

6、如图,工人师傅用两块同样长的木板搭两个斜坡。

(1)分别写出斜坡①②最高点的高度与木板的长度的比,并写出比值。

(2)比较两个比值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六年级下数学(课课练)第4单元第1课时-比例尺的意义青岛版

六年级下数学(课课练)第4单元第1课时-比例尺的意义青岛版

新青岛版六年级下数学(课课练)第4单元第1课时比例尺的意义一、填空。

1. 比例尺1︰800,它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解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答案】8002.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倍,这幅图的比例是()。

【解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答案】1:500003. 如果一幅图上的1厘米距离,表示实际距离是300米,那么这张图的比例是()或写成()。

【解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答案】1:30000 或1/300004. 一张图纸的比例是200:1,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大。

【解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答案】图上距离5. 甲乙两城相距72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行两城相距12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解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答案】1:60000006. ()和()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分为()比例尺和()比例尺。

【解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答案】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数值线段7. 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

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解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答案】40 1/4000000 40000008. 在一幅比例尺是30 :1的图纸上,一个零件的图上长度是12厘米,它的实际长度是()。

【解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答案】0.4厘米二、判断。

1. 在一幅地图上量得5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400米的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80。

()【解析】考察比例尺的定义,以及单位的换算。

【答案】×2. 如果一幅图的图上距离等于实际距离,那么这幅图的比例是1︰1。

()【解析】考察比例尺的定义,以及单位的换算。

青岛版小学(六三制)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知识点及典型题目训练试题(含答案)

青岛版小学(六三制)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知识点及典型题目训练试题(含答案)

回顾整理——数的运算一、知识点解读1. 四则运算的意义. 计算法则 (理解识记)知识点:掌握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加减互为逆运算,乘除互为逆运算.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加减乘除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法则,并通过对比总结不同类型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学要求:该知识点学习时先对复习的方法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利用图. 表等形式,对数的运算进行分类整理。

通过自主梳理. 合作交流. 教师引领,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明确四则运算的意义. 计算法则。

2.运算律和性质,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知识点:加法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乘法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商不变的性质,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有括号和没括号)教学要求:通过整理明确各种运算的运算律和性质。

二、知识拓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结合具体情境,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比如估算,口算,笔算等方式,劲儿选择合适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知识点训练基础训练1.1.5+1.5+1.5+1.5=( )×( )=( )2.整数. 小数和分数加减法的相同点是把相同( )的数相加减。

3.计算3.5×6.8时,可把小数转化成( )来计算,先算出( )×( )的积是( ),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 )位,点上小数点,结果是( )。

4.0.2×( )=( )+0.56=×( )=( ) -25%=15.被减数. 减数和差的和是140,被减数是( )。

6.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2000-197 8.8-6.75+9.2-0.25 41×1020.8×3.6-0.8×0.6 4.2×0.5÷4.2×0.54.86×[1÷(2.1-2.09)]7.(1)质监局对全市儿童服装产品进行质量抽检。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预习单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预习单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温故知新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0.2∶3 2.4∶0.4= 8∶4= 1.2∶3.6= 15∶5= 3.75∶0.25= 27∶9= 42∶7= 预习新知知识点1 比例的意义(对应教材第36页小红点)问题: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比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探究:通过情境图我们可以得出:第一天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比是( )∶( ),比值是( );第二天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比是( )∶( ),比值是( )。

结果发现这两个比的( )相等,也就是说这两个( )相等,所以可以用“=”连接,即( )∶( )=( )∶( ),也可以写成:( )( )=( )(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 )的式子叫作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我们把它们叫作比例的( )。

两端的两项叫比例的( ),中间的两项叫比例的( )。

小结: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关键要看它们的( )是否相等。

若相等,则能组成比例,若不相等,则不能组成比例。

知识点2 比例的基本性质(对应教材第37页小红点)问题: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探究:分别计算比例中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的和、差、积、商。

我们会发现,两个外项的积也就是16×4=( )和两个内项的积也就是32×2=( )是( )的。

验证一下这个规律,如40∶2=60∶3,两个外项的积为( ),两个内项的积为( ),它们相等;如8010045,两个外项的积为( ),两个内项的积为( ),结果( )。

小结:在比例里面,两个( )的积等于两个( )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比例是两个分数相等的形式,如1632 24=等号左边的分数的()与右边分数的()是比的外项;等号左边的分数的()与右边分数的()是比的内项,这时候比例的基本性质也是成立的。

知识点3 解比例(对应教材第38页小红点)问题:你能求出下面比例中的未知项吗?探究: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是()的,依此来列出等式,再根据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的值。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比例 青岛版(六三制)(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比例 青岛版(六三制)(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3.比例青岛版(六三制)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能与1.6∶1.2组成比例的是()。

A.1.2∶1.6B.4∶3C.3∶42.美术小组人数的40%是女生,书法小组人数的45%是女生,两小组女生人数相等。

那么美术小组的人数()书法小组的人数。

A.小于B.等于C.大于D.都不是3.如果d是a,b,c的第四比例项,则其比例为()。

A.a∶b=c∶d B.a∶b=d∶c C.a∶d=b∶c D.d∶a=b∶c 4.6∶2与()可以组成比例。

A.8∶9B.16∶25C.5∶4D.12∶45.下面各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A.5∶8和14∶16B.0.6∶0.2和3∶1C.110∶99 和10∶9二、填空题6.吴媛和施燕从学校同时出发到图书馆去,当吴媛走了一半时,施燕离图书馆还有786米,速度不变,吴媛到图书馆时,施燕还有全程的15没走,学校到图书馆有( )米。

7.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 )8.y=8x,y与x成( )比例。

如果xy+5=16,x和y( )比例。

9.在一个比例中,两个比的比值都是3,这个比例的两个内项都是6,这个比例是( )。

10.在8∶14=48∶84中,8和84是比例的( ),14和48是比例的( )。

11.正方形的边长与周长( )比例,边长与面积( )比例。

12.李强以一定的速度从家出发去学校,他行走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成( )比例。

13.根据3×8=4×6,写出两个比例:( )、( )。

14.在等式x×y=k中,当x一定时,y和k成( )比例;当y一定时,x和k成( )比例;当k一定时,x和y成( )比例。

15.某市在2016年5月1日最高气温为11∶,记作________∶,最低气温为零下2∶,记作________∶.比例的基本性质是________16.0.3x=0.5y,那么y与x的比值是( ),x与y成( )比例.17.如果1/a=8b,则a和b成( )比例,如果a=18b(a.b均不为0),则a和b成( )比例.18.根据关系式填空.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因为( ):( )=工作效率,如果( )一定,( )和( ) 成正比例;因为( ):( )=工作时间,如果( )一定,( )和( )成正比例.19.用最小的质数,最小的合数,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和最大的分数单位能组成比例( ).20.在20:25=4:5中,20和5是比例的( ),25和4是比例的( ).三、判断题21.把10克盐溶解到100克水中,则盐与盐水的比是1∶10。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比例的意义 一等奖创新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比例的意义 一等奖创新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一等奖创新教案《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2011课标版六年下册第三单元“比例的意义”教材分析:教材的信息窗中采用,啤酒生产中的运输大麦芽的情况导入,引导学生发现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比值相等。

从而揭示比例的意义。

练习中安排了,生活生产中常见的比例。

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比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同时渗透函数思想,教材的例题安排具有生活性和地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在教学中我做了一些调整。

把例题作为练习,例题采用了勾兑果汁,引导猜想验证。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挖掘教材。

学生分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相关知识,本节课我准备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学生喜欢的生活情境,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以各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比例的形成过程,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并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通过猜想、、动脑、观察、计算、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认识比例的意义。

在主动参与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教学难点:应用比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的组成比例。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上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比例的意义。

看到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呢?学生预设:什么是比例?比例和比有什么关系?学习比例有哪些用。

师:真可爱,你们真是一群渴望求知的孩子。

我给可爱的你们准备了礼物?看到桌子上的果汁了吗?这是老师用橙粉和水配制的饮品,把他送给大家好吗?师:先请同学们猜一猜哪一瓶甜?师:怎么验证呢?学生预设:尝一尝。

师:不用尝的办法,有没有其他方法来验证呢?学生预设:有。

老师这些果汁放了多少橙粉,多少水?有这些数据吗?【设计意图:通过送果汁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学习比例的意义同时渗透生活中的常见的比例】二、自主探究认识比例(一)研究配方,学习比例的意义师:好办法,带着大家的疑问,我先来公布一下饮料的配方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算一算,之后和同桌说一说?看有什么发现?预设生:计算,结论,比值相等。

六年级数学小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试题答案及解析

六年级数学小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试题答案及解析

六年级数学小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个学校操场是长200米.宽80米的长方形.先确定比例尺,在下面画出操场的平面图.【答案】见解析【解析】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即可得到图形上的长和宽,进而画出其平面图.解:依据题意可以选择1:2000的比例尺,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得图上宽是:80×=0.04(m)=4(cm),长应是:200×=0.1(m)=10(cm).作图如下:【点评】考查了应用比例尺画图,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单位的转换.2.下面三个结论,不正确的是()。

A.棱长相等的两个正方体,体积一定相等B.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一定相等C.周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面积一定相等D.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体积不一定相等【答案】B【解析】思路分析:A.根据正方体的特征,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如果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那么两个正方体的棱长一定相等,则体积一定相等.据此解答。

B.若两个长方形周长相等,长与宽相差越小面积就越大,当长和宽相等时(正方形)面积最大.由此解答。

C.这道题中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也就是告诉我们边长相等,因此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D.可以举出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但体积不相等的反例,继而得出结论。

名师详解:解:A.如果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那么两个正方体的棱长一定相等,则体积一定相等。

B.可以举例证明,当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时:一种长是10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是20平方厘米;另一种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面积是32平方厘米;很显然20平方厘米不等于32平方厘米.所以说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这种说法是错误的.C.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因为周长相等,所以边长也相等.边长×边长=面积,所以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D.如长宽高分别为2,4,6的长方体表面积为88,体积为48;长宽高分别为2,2,10的长方体表面积为88,体积为40.故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它们的体积不一定相等,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因而选:B.易错提示:注意的是,解答此题要靠平时的知识积累,总结规律,有时要用到举例法进行解答.3.一种商品打五折销售正好不赚不亏,如果不打折,则可获得50%的利润。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信息窗1 比例尺的意义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信息窗1  比例尺的意义
解:
统一单位
首项化 为“1”
(教材第55页“自主练习”第5题)
0 (2000) (4000)米 1:2000
根据数值比例尺标明 线段比例尺。
0 30 60米 ( 1 ): (30)
根据线段比例尺写出 数值比例尺。
(教材第55页“自主练习”第6题)
右图是学校一块草坪的平面图。 草坪实际长80米,宽60米。请量出相 关数据并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
测得图中距离:长4厘米 宽3厘米 解:
统一单位
1234
首项化 为“1”
123
(教材第55页“自主练习”第7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作业课件中的相关练习。
课堂练习
说出下面比例尺表示的意义。
玩具四驱车平面图
学校篮球场平面图
比例尺1︰4
0 5 10米
左图:图上1厘米代表玩具四驱车的实际尺寸为4厘米。 右图:图上1厘米代表学校篮球场的实际尺寸为5米。
(教材第54页“自主练习”第1题)
填表。
图上距离 2.4厘米 1.8厘米 1.2厘米
实际距离 9.6千米
95米=9500厘米 9.5 : 9500=1 : 1000 60米=6000厘米 6: 6000=1 :1000
我发现图上距离和实际 距离的比是一定的。
0 10 20 30米
你能说出这个线段比例尺的含义吗?
实际距离 (数值)(单位)
0
10
20
30米
图上图距上离图距1厘上离米距2厘离米3厘米
在线段比例尺中,通常以1厘米为单位, 它代表实际距离的数值标注在1厘米长度的线段 处,实际距离的单位标注在线段比例尺之后。
四 快乐足球
——比例尺
比例尺的意义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啤酒生产中的数学》(反比例的意义)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啤酒生产中的数学》(反比例的意义)

同样是总量一定,一个量变大,另一个量随着变小,为
什么一个成反比例,一个不成比例? 如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判断的关键是什么?
三、自主练习
3. 每个表中的两种量成什么关系?
(1)购买同一种商品的数量和总价如下表:
数量(千克) 1
总价(元)
5
3
5
7
15
25
35
数量变化,总价也随着变化,单价不变,总价和数量的
三、自主练习
你知道吗?
反比例关系也 可以用图像表示。 如前面研究的每天 生产啤酒的吨数和 生产天数的关系可 以表示为右图。
吨/天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0 20 30 40 50 60
生产天数
成反比例 每天的烧煤量×烧的天数=煤的总量(一定)
(2)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
成反比例 长×宽=长方形的面积(一定)
(3)学校计划植500棵树,已植的棵树与未植的棵树
不成比例 已植的棵树+未植的棵树=总棵树(一定)
(4)飞机从北京飞往上海,飞行的速度与需要的时间
成反比例 速度×时间=总路程(一定)
试一试
下面哪个表格中的两种量成反比例?为什么?
1.走路时,走的速度和时间情况如下表:
速度(米) 时间(分)
40 50 60 80 100 … 15 14 13 12 10 …
40×15 = 600 50×14 = 700 速度与时间的积不一定,不成反比例。
2.走一段路,每分钟走的米数和所用的时间情况如下表:
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自主练习
2.判断下面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为什么?
啤酒厂要运走一批啤酒,运输情况如下表: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三单元《比例》教案1-13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三单元《比例》教案1-13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教案探究过程项你能求出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师:对,先写成乘法形式,再求出未知数的值。

这种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师:请大家试着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

板书:解:20=25×4X=20425⨯=52.出示:解比例445495954954=⨯=⨯==xxxx3.出示:解比例解:4.5x=9×0.8X=5.48.09⨯=1.6(或58)学生独立尝试,交流时规范解比例的过程。

学生独立尝试完成,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教师活动个性化修改探究过程4.出示:解比例.101:81:41x=板书:解:81x=10141⨯x=10141⨯÷81x=52三、拓宽应用。

1.解下面的比例.(1)(2)X:21=13: 56 3.4 :X= 5.4 :22.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1.5和0.8的比等于40及的比。

2.和43的比等于5251和的比。

3.两个外项是24和18,两个内项是X和36 。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

已知一个内项是43,另一个内项是多少?5.按要求写比例。

(1)写出两个比值是2.5的比,组成比例.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及上题的区别。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时说说不同情况下的比例的解法。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有几种情况。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教师活动个性化修改(2)写出比值相等的一个分数比及一个小数比,并组成比例.(3)用5、40、8、1组成两个比例式。

6.思考:①a:8=9:b,那么,a×b=()。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探究过程(二)提高练习。

1.自主练习底6题。

2.对比练习。

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

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圆的面积一定,圆周率及半径成反比例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

2016-2017年最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意义精选精选习题(精品)

2016-2017年最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意义精选精选习题(精品)

比例的意义习题
1.下列各比中,哪两个能组成比例?请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

: 2:2.5 :
14:20 0.4:0.5 0.9:1.2
2.填空。

(1)用8的4个因数组成一组比例:( )。

(2)写出比值是0.4的两个比,组成比例:( )。

3.下列各组中的4个数能组成比例吗?请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2、3、20和30 、 、 和
0.3、0.4、5和6 2、 、 和6 4.按要求写比例。

(1)写出一个你喜欢的比例。

(2)写出一个比值是
的比例。

(3)有两个比,比值都是
,第一个比的后项与第二个比的前项都是6,把这 两个比组成比例。

参考答案:
1. : 和 : 能组成比例,比例是 : = : 。

2:2.5和0.4:0.5能组成比例,比例是2:2.5=0.4:0.5。

2.(1)用8的4个因数组成一组比例:( 1:4=2:8 1:2=4:8 8:4=2:1 4:1=8:2 2:8= 1:4 4:8=1:2 2:1=8:4 8:2=4:1)。

(2)写出比值是0.4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0.4:1=4:10 )。

3. 2、3、20和30 能组成比例: 2:3=20:30
、 、 和 能组成比例: : = : 21314161414341101854141101854141101854121314161213141615332
0.3、0.4、5和6不能组成比例。

2、
、 和6能组成比例:2: = :6
4.(2)3:5=6:10
(3)4:6=6:9 41434143。

青岛版小学(六三制)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知识点及典型题目训练试题一(含答案)

青岛版小学(六三制)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知识点及典型题目训练试题一(含答案)

第一单元《欢乐农家游——百分数(二)》单元框架1信息窗1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一、知识点解读1.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知识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要求借助农家乐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感受百分数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分析素材提出有关百分数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独立解决已学问题,复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基本数量关系,并为后续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2. 在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优势,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点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优势,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教学要求借助线段图引导学生理解“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自驾游的人数多百分之几”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为学生利用迁移规律独立解决问题奠定思考方法基础。

同时在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线段图的优势,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二、知识拓展通过猜想计算结果引发学生学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巩固计算方法;通过引导对比,进一步体会题目的特点,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有效提升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点训练基础训练(一)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然后列出文字表达式。

1. 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2. 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3. 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4. 1999年的电视机价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几?5. 现在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百分之几?6. 十二月份比十一月份超额完成了百分之几?能力提升1. 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2. 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3. 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到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4. 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了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5. 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拓展应用1. 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面积约35760平方千米,第二大岛海南岛面积约是32200平方千米,台湾岛的面积比海南岛大百分之几?(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一位小数)2. 工程队原计划一周修路24千米,实际修了28千米.实际修的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实际比原计划多修百分之几?训练题参考答案及解析基础训练1. (今年的产量-去年的产量)÷去年的产量2. (计划用电-实际用电)÷计划用电3. (十月份的利润-九月份的利润)÷九月份的利润4. (1998年的电视机价格-1999年的电视机价格)÷1998年的电视机价格5. (原来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现在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原来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6. (十二月份完成的-十一月份完成的)÷十一月份完成的能力提升1. (500—450)÷450 ≈ 11.1%2. (500—450)÷500 = 10%3. (2.4—0.8)÷2.46 ≈ 6.7%4. 0.8÷2.4 ≈ 33.3%5. 50÷(550-50)= 10%拓展应用1. (35760—32200)÷32200 ≈ 11.1%2. 28÷24 ≈ 116.7%(28—24)÷24 ≈ 16.7信息窗2:青岛假日游——百分数实际问题一、知识点解读“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知识点: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或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可以用单位一乘以这个数所占单位一的百分数来表示。

六年级数学下册 三 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单元试题1 青岛版六三制

六年级数学下册 三 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单元试题1 青岛版六三制

第3章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两个变量X和Y,当X•Y=45时,X和Y是()A.成正比例量B.成反比例量C.不成比例量2.用一块橡皮泥捏不同的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3.小明从家里去学校,所需时间与所行速度()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以上都不对4.圆的直径一定,圆的周长和圆周率()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5.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以上都不对6.下列X和Y成反比例关系的是()A.Y=3+X B.X+Y=C.X=Y D.Y=7.下列等式中,a与b成反比例的是()A.6×a= B . =C.4×=b÷6 D.无选项8.下列式子中(a、b都不为0),a和b成反比例的是()A.9×a=2×b B.a ×﹣4÷b=0 C.a=D.a×7=二、填空题(共22小题)9. =c,(c不为0)当a一定时,b和c 成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成比例.10.小新跳高的高度和身高不成比例..11.已知x、y(均不为0)能满足x=3y,那么x、y成比例,并且x:y= :.12.如图,如果D和E成正比例,空格应填;如果D和E成反比例,空格应填.13.右表中,如果a和b成正比例,x应填,如果a和b成反比例,x应填.a 3 5b 15 x14.圆锥的底面积一定,高和体积成正比例..(判断对错)15.仔细观察如表中两种量x和y的变化情况.用一个含x、y的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x和y是成比例关系的量.x 6 12 18 24 …y 30 15 10 7.5 …16.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判断对错)17.圆的面积与半径比例;当A=3B时,A和B成比例.18.因为速度×时间=路程,所以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19.已知A与B成反比例,且A与B的积是1.如果 A=5,那么 B= .20.如果X.Y=K(一定),X和Y成比例,一个数和它的倒数成比例.21.y=(x≠0)x和y成反比例.(判断对错)22.4x+y=1y,x、y成比例.23.小明有100元,他花去的钱数与剩下的钱数成反比例.(判断对错)24.如图的图象表示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与耗油量的关系.①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耗油量成比例.②根据图象判断,行驶150千米需耗油升.25.圆的周长一定,圆的直径和圆周率成反比例..(判断对错)26.A、B、C三种量的关系是B×C=A,如果A一定,那么B和C成比例;如果B一定,那么A 和C成比例.27.若5:x=3y,那么x和y成比例.28.(如表)如果a与b成正比例,可以填,如果a与b成反比例,可以填.a 3 5b 45 ?29.4X=Y,X和Y成比例. 4÷X=Y,X和Y成比例.30.圆锥体的高一定,底面积与体积成正比例..青岛版六三制新六年级(下)小升初题单元试卷:第3章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0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两个变量X和Y,当X•Y=45时,X和Y是()A.成正比例量B.成反比例量C.不成比例量【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分析】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分析x与y之间的数量关系,找出一定的量,然后看x与y两个变量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从而判定成什么比例关系.【解答】解:X•Y=45(一定),可以看出,X和Y是两种相关联的量,X随Y的变化而变化,45是一定的,也就是X与Y相对应数的乘积一定,所以X与Y成反比例关系.故选:B.2.用一块橡皮泥捏不同的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分析】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一定的量(体积),然后看那两个变量(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从而判定成什么比例关系.【解答】解:用同一块橡皮泥捏不同的圆柱体,体积一定.可得:圆柱体的底面积×高=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可以看出,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圆柱体的底面积随高的变化而变化,圆柱体的体积一定,也就是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的乘积一定,所以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关系.故选:B.3.小明从家里去学校,所需时间与所行速度()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以上都不对【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分析】判定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要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解答】解:所行速度×所需时间=家到学校的距离(一定),是乘积一定,所以所需时间与所行速度成反比例;故选B.4.圆的直径一定,圆的周长和圆周率()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考点】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分析】判断圆的周长和圆周率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答】解:因为圆的周长C=πd,在此题中圆的直径一定,圆周率也是一定的,所以周长也是一定的,即三个量都是一定的,不存在变量问题,所以圆的周长和圆周率不成比例;故选:C.5.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以上都不对【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分析】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分析数量关系,总价是一定的,然后看单价和数量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从而判定成什么比例关系.【解答】解:从题中可以得到以下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一定),可以看出,单价和数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单价随数量的变化而变化.总价一定,也就是单价与数量相对应数的乘积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关系.故选:B.6.下列X和Y成反比例关系的是()A.Y=3+X B.X+Y=C.X=Y D.Y=【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分析】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不是乘积一定或乘积不一定,就不成反比例.据此进行判断并选择.【解答】解:A、因为Y=3+X,所以Y﹣X=3(一定),是X和Y的差一定,X和Y不成比例;B、因为X+Y=(一定),是X和Y的和一定,X和Y不成比例;C、因为X=Y,所以X÷Y=(一定),是比值一定,X和Y成正比例;D、因为Y=,所以XY=1,是乘积一定,X和Y成反比例;故选:D.7.下列等式中,a与b成反比例的是()A.6×a= B . =C.4×=b÷6 D.无选项【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由此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答】解:A,因为6×a=b,即a:b=(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a、b成正比例;B ,因为a=b,所以a:b=(一定),所以a、b成正比例;C,因为4×=b÷6,所以ab=72(一定),所以a、b成反比例;故选:C.8.下列式子中(a、b都不为0),a和b成反比例的是()A.9×a=2×b B.a ×﹣4÷b=0 C.a=D.a×7=【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分析】判断a和c是否成反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不是乘积一定或乘积不一定,就不成反比例.【解答】解:A、因为9×a=2×b,所以a:b=(一定),是比值一定,不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a和b不成反比例;B、因为a ×﹣4÷b=0,所以a=,即ab=6,是乘积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a和b成反比例;C、因为a=,所以5a=3b﹣1,不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a和b不成反比例;D、因为a×7=,所以a:b=(一定)是比值一定,不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a和b不成反比例;故选:B.二、填空题(共22小题)9. =c,(c不为0)当a一定时,b和c 成反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成正比例.【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分析】①判断b和c成什么比例,要看b和c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②判断a和b 成什么比例,要看a和b 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将条件=c改写即可.【解答】解:由=c,得b×c=a(一定),是乘积一定,所以成反比例;=c(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成正比例;故答案为:反,正.10.小新跳高的高度和身高不成比例.√.【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分析】判定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要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比值或乘积不一定,就不成比例.【解答】解:小新跳高的高度和身高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的比值或乘积都不一定,所以不成比例;故答案为:√.11.已知x、y(均不为0)能满足x=3y,那么x、y成正比例,并且x:y= 3 : 1 .【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分析】先根据比例的性质改写成比例或两内项积等于两外项积的形式,再判定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或反比例,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解答】解:因为x=3y,所以x:y=3:1;x:y=3:1,3:1=3,x:y=3(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成正比例;故答案为:正,3,1.12.如图,如果D和E成正比例,空格应填9 ;如果D和E成反比例,空格应填 1 .【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分析】因为D和E成正比例,所以D:E是定值,而x:y=3:5=0.6,由此求出y的值;因为D和E成反比例,所以D与E的乘积是定值,而DE=5×3=15,由此求出y的值.【解答】解:D:E=3:5=0.6;所以D=15×0.6=9,因为DE=5×3=15,所以D=15÷15=1;故答案为:9,113.右表中,如果a和b成正比例,x应填25 ,如果a和b成反比例,x应填9 .a 3 5b 15 x【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分析】因为a和b成正比例,所以a:b是定值,而a:b=3:15=,由此求出x的值;因为a和b成反比例,所以a与b的乘积是定值,而ab=3×15=45,由此求出x的值.【解答】解:a:b=3:15=;所以x=5÷=25,因为ab=3×15=45,所以x=45÷5=9;故答案为:25,9.14.圆锥的底面积一定,高和体积成正比例.正确.(判断对错)【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圆锥的体积.【分析】判断圆锥的高和体积是否成正比例,就看它们是不是比值一定,若比值一定,则成,否则,就不成.【解答】解:圆锥的体积÷高=底面积(一定),是比值一定,因此成正比例.故判断为:正确.15.仔细观察如表中两种量x和y的变化情况.用一个含x、y的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xy=k(一定),x和y是成反比例关系的量.x 6 12 18 24 …y 30 15 10 7.5 …【考点】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答】解:因为:6×30=12×15=18×10=24×7.5=180,是乘积一定,用含x、y的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xy=k(一定),x和y是成反比例;故答案为:xy=k(一定),反.16.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正确.(判断对错)【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分析】判定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要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解答】解:汽车行驶的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故答案为:正确.17.圆的面积与半径不成比例;当A=3B时,A和B成正比例.【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分析】判定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要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比值或乘积不一定就不成比例.【解答】解:圆的面积÷半径=圆周率×半径(不一定),是比值不一定,所以不成比例;因为A=3B,所以A÷B=3(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A和B成正比例;故答案为:不成,正.18.因为速度×时间=路程,所以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错误.【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分析】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①相关联;②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变化方向相反;③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这两种相关联的量都是变量,且对应的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乘积不一定,就不成反比例.【解答】解:因为速度×时间=路程,但是路程不一定,也就是速度和时间的乘积不一定,所以速度和时间不成反比例.故答案为:错误.19.已知A与B成反比例,且A与B的积是1.如果 A=5,那么 B= .【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倒数的认识.【分析】由题意可知:已知A与B成反比例,且A与B的积是1,则A与B互为倒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与B成反比例,且A与B的积是1,则A与B互为倒数,即B为1÷5=,故答案为:.20.如果X.Y=K(一定),X和Y成反比例,一个数和它的倒数成反比例.【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分析】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解答】解:(1)因为X.Y=K(一定),所以X和Y成反比例;(2)因为一个数×它的倒数=1(一定),所以一个数和它的倒数成反比例.故答案为:反、反.21.y=(x≠0)x和y成反比例.×(判断对错)【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分析】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解答】解:因为y=x(x≠0),所以=(一定),所以x和y成正比例.故答案为:×.22.4x+y=1y,x、y成正比例.【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分析】依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即若两个量的商一定,则这两个量成正比例;若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则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即可判定x和y成什么比例.【解答】解:因为4x+y=1y,4x=y,=(一定);所以x和y成正比例.故答案为:正.23.小明有100元,他花去的钱数与剩下的钱数成反比例.×(判断对错)【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分析】判断他花去的钱数与剩下的钱数是否成反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乘积不一定,就不成反比例.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花去的钱数+剩下的钱数=100(元)(一定),是和一定,不是乘积一定,所以花去的钱数与剩下的钱数不成反比例.故答案为:×.24.如图的图象表示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与耗油量的关系.①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耗油量成正比例.②根据图象判断,行驶150千米需耗油12.5 升.【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分析】(1)表中有两种相关联的量,行驶的路程和耗油量,耗油量随着行驶的路程变化而变化,且行驶路程和耗油量的比值是一定的,60:5=120:10=180:15…,符合正比例关系式x:y=k(一定),所以汽车行驶路程与耗油量是正比例关系.(2)由图形直接找出对应的数值即可.【解答】解:(1)汽车行驶路程与耗油量是正比例关系;因为60:5=120:10=180:15=…=12(一定),汽车行驶路程与耗油量的比值一定,所以汽车行驶路程与耗油量是正比例关系.(2)由图象可知:行驶150千米需耗油12.5升.故答案为:正;12.5.25.圆的周长一定,圆的直径和圆周率成反比例.错误.(判断对错)【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分析】判定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不仅要看比值或乘积一定,还要看一种量是否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只是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不变化,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就不成正、反比例.【解答】解:因为圆周率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不能随着圆的直径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圆的直径和圆周率不成比例;故答案为:错误.26.A、B、C三种量的关系是B×C=A,如果A一定,那么B和C成反比例;如果B一定,那么A和C成正比例.【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分析】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一定的量,然后看那两个变量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从而判定成什么比例关系.【解答】解:①B×C=A(一定),可以看出,B与C是两种相关联的量,B随C的变化而变化.A一定,也就是B与C相对应数的乘积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B与C是成反比例关系.②因为B×C=A,所以A:C=B(一定),可以看出,A和C是两种相关联的量,A随C的变化而变化.B一定,也就是A与C相对应数的比值一定,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A与C成正比例关系.故答案为:反,正.27.若5:x=3y,那么x和y成反比例.【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分析】判定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要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解答】解:5:x=3y,那么3xy=5,xy=(一定)是x和y对应的乘积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x和y成反比例.故答案为:反.28.(如表)如果a与b成正比例,可以填75 ,如果a与b成反比例,可以填27 .a 3 5b 45 ?【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分析】如果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是对应的比值一定,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是对应的乘积一定,此题可以根据正、反比例特点,列出比例或方程,进一步求出未知数.【解答】解:如果a与b成正比例,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列出比例3:45=5:x,求出x=75;如果a与b成反比例,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列出方程3×45=5x,求出x=27;a 35 5b 45 75 27故答案为:75,27.29.4X=Y,X和Y成正比例. 4÷X=Y,X和Y成反比例.【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分析】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一定的量,然后看那两个变量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从而判定成什么比例关系.【解答】解:①因为:4X=Y,所以:Y:X=4(一定),可以看出,Y和X是两种相关联的量,X随Y的变化而变化,4是一定的,也就是Y与X相对应数的比值一定,所以X与Y成正比例关系.②因为:4÷X=Y,所以:XY=4(一定);可以看出,X和Y是两种相关联的量,X随Y的变化而变化,4是一定的,也就是X与Y相对应数的乘积一定,所以X与Y成反比例关系.故答案为:正,反.30.圆锥体的高一定,底面积与体积成正比例.正确.【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分析】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一定的量(h),然后看那两个变量(底面积与体积)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从而判定是不是正比例关系.【解答】解:因为圆锥的体积 v=sh所以 v:s=h(一定)可以看出,圆锥的底面积与体积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体积随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圆锥体的高一定,高的三分之一也是一定的,也就是圆锥的体积与底面积的比值一定,所以圆锥的体积与底面积是成正比例关系.故答案为:正确.。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说教材《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比的知识”的深化,也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

并为学习比例的应用,特别是为正、反比例及其应用打好基础。

比例的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本节课的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我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难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判段两个数能否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

四、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收集的生活中的数据五、说教法、说学法1、说教法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知识,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观察、探索、归纳的能力。

因此,我采用了“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教学中贯彻自主性原则,重视学生学习和探索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组织、并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

2运用多媒体课件,丰富感知,激发兴趣,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2、说学法在强调教法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主要指导学生运用以下学习方法: 1、合作交流法。

2、引导发现法。

教具和学具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工具和桥梁,课前准备合适的教学具也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

因此,这节课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说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复习旧知,做好铺垫——新课导入——探究新知——巩固新知——达标反馈—课堂总结。

五个环节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的意义》习题1
一、基础过关
1.填空
(1)( )叫做比例。

(2)( )叫做比例的项。

( )叫做比例的外项,( )叫做比例的内项。

(3)用8的4个因数组成一组比例:( )。

(4)写出比值是0.4的两个比,组成比例:( )。

二、综合训练
1.下列各比中,哪两个能组成比例?请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

: 2:2.5 :
14:20 0.4:0.5 0.9:1.2
2.下列各组中的4个数能组成比例吗?请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411018541
21
314161
2、3、20和30 、 、 和
0.3、0.4、5和6 2、 、
和6
三、拓展应用
1.按要求写比例
(1)写出一个你喜欢的比例。

(2)写出一个比值是
的比例。

(3)有两个比,比值都是
,第一个比的后项与第二个比的前项都是6,把这
两个比组成比例。

4143
53
32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
(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 两端的两项, 中间的两项
(3)用8的4个因数组成一组比例:( 1:4=2:8 1:2=4:8 8:4=2:1 4:1=8:2 2:8= 1:4 4:8=1:2 2:1=8:4 8:2=4:1)
(4)写出比值是0.4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0.4:1=4:10 )。

二、综合训练 1. : 和 : 能组成比例,比例是 : = :。

2:2.5和0.4:0.5能组成比例,比例是2:2.5=0.4:0.5。

2.2、3、20和30 能组成比例: 2:3=20:30 、 、 和 能组成比例: : = : 0.3、0.4、5和6不能组成比例。

2、 、 和6能组成比例:2: = :6
三、拓展应用
1.(2)3:5=6:10
(3)4:6=6:9 41101854141
101854121314161
21314161414341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