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报告:退耕还林还果情况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关于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的考察报告

关于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的考察报告

关于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的考察报告应青海省政府的邀请,5月4日至10日,我们参加了2009中国·青海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郁金香节,出席了青海省江西商会成立大会,并对青海湖、黄河源头等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短短几天里,我们先后到了西宁市、海北州、果洛州、海南州、黄南州、海东地区,行程两千多公里,所到之处平均海拔3000多米,最高海拔达4680米。

通过现场考察、听取当地领导情况介绍、走访牧民家庭和与青海省环保厅同志座谈,我们由衷敬佩青海人民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高尚品德。

我们所看到的青海是蓝蓝的天、清清的水、绿色的大草原、野生动植物的宝库。

青海为了全球近30亿人口的饮水安全,努力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他们采取了许多有效的保护与治理措施,一些做法与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一、青海省基本情况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国土面积72万平方公里,森林资源少,覆盖率为4.9%,大部分处于森林极限生长地带。

天然草地面积3646.7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0.5%;可利用草地面积3160万公顷,其中荒漠草地697万公顷;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2746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629.3亿立方米,其中:外流河多年平均年产水总量611亿立方米,本省年耗水量占水资源量的2.1%,年向下游地区输水量占水资源量的97.9%。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统称三江源),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也是高原生物基因资源的宝库。

全省辖六州、一市、一地,共有46个县(区、行委)。

总人口554.3万人,共有5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46%。

青海以资源富集著称,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27种,其中54个矿种矿藏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氧化锂、锶、电石用石英岩、化肥用蛇纹岩、冶金用石英岩、氯化钾、玻璃用石英岩、石棉、芒硝、镁盐10种矿种居全国首位。

水电、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畜牧业、野生动植物、风能、太阳能、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

退耕还林验收管理的方案(四篇)

退耕还林验收管理的方案(四篇)

退耕还林验收管理的方案【方案一:退耕还林基础管理】1. 制定细化政策:明确退耕还林的目标、范围、标准,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并将其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中,明确退耕还林的时间表和责任主体。

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退耕还林的意识和认同度。

利用媒体、社区、学校等渠道,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退耕还林的理解和支持。

3. 建立监督机制:成立退耕还林管理机构,负责退耕还林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

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各级管理责任,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确保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加强技术支持: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退耕还林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培训相关从业人员,推广合理的耕地改造和造林技术,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确保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进行。

5. 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退耕还林的相关数据。

建立退耕还林档案,记录每个区域的退耕还林情况和成效,为未来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方案二:退耕还林财政支持管理】1. 设立专项资金:建立退耕还林专项资金,用于补偿农民和推动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

政府按照政策规定的标准,给予符合条件的农民相应的退耕还林补偿金。

2. 提供贷款支持:设立退耕还林贷款专项,为退耕还林项目提供贷款支持,帮助农民进行退耕还林活动。

同时,优化贷款政策,为农民提供更加便利和灵活的贷款方式。

3. 加强项目审批管理:建立严格的项目审批评估制度,确保退耕还林专项资金的使用。

加强财政部门对资金的监管和审计工作,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防止资金被挪用或浪费。

4.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退耕还林项目,并提供相应的经济和税收优惠政策。

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提高退耕还林的管理效率和质量。

【方案三:退耕还林环境保护管理】1. 加强生态修复: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注重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

采取科学的种植方案,选择适宜的树种,加强土地保护和水源涵养,防止水土流失和生境破坏。

市退耕还林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市退耕还林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市退耕还林调研报告(精选多篇)第一篇:市退耕还林调研报告10月21日,由担任__市政协副主席和常委的九三学社__市和主委、副主委组成的调研组,对__市的退耕还林进行了调研,与__市委、市政府领导及农业、林业、水利部门的同志进行了座谈,并深入到__市山区农村,对__市今年开展的大规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__市的基本情况__市位于我省的西南部,太行山南端,属于深山区、半山区、丘陵兼有的县级市,现辖22个乡镇,502个行政村,面积1806平方公里,总人口70.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3万。

共有耕地89万亩,其中旱地,半旱地69万亩。

共有林业用地129万亩,绿化总面积75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60万亩,林木覆盖率23.8。

二、退耕还林取得显著成效__市委,市政府遵照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再造秀美山川"的指示,按照国家"退耕还林"的号召,结合__实际,及时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把发展林果生产作为调整农业种值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生态型经济强市的重大举措,科学规划,广泛发动,在全市掀起了声势浩大的退耕还林会战热潮,今年春季全市投入劳动用工102万个,投入资金2122万元,完成退耕还林面积5.5万亩,超省下达退耕还林任务1.5万亩,再加上匹配荒山造林4.33万亩,共计造林近10万亩。

共涉及22个乡镇、198个行政村、33825户。

在退耕还林植树中由于采取了严把质量关和增加科技含量,使树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

由于造林进度快、质量好、成活率高,方法得当,广大农民积极性高,今年4月12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考察了__市的退耕还林,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今年6月下旬,由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部、国家林业局、国家退耕还林办公室在__市举办了"全国退耕还林县长培训班",并组织了现场观摩学习。

三、问题与思考__市地处__西部山区,铁矿、煤炭资源丰富。

几十年来,__依靠矿产资源,大力发展矿业生产,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退耕还林还果情况考察报告

退耕还林还果情况考察报告

退耕还林还果情况考察报告
报告标题:退耕还林还果情况考察报告
报告内容:
1. 前言:介绍退耕还林还果政策背景及目的,并概述本次考察报告的范围和目标。

2. 方法:说明本次考察采用的方法和数据收集方式,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相关统计数据分析等。

3. 地区概况:介绍考察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背景信息。

4. 政策执行情况:分析考察地区退耕还林还果政策的实施情况,包括政策宣传、政策落实情况以及政策执行的效果等方面。

5. 农民参与情况:调查农民对退耕还林还果政策的认知程度、参与意愿和满意度等情况,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6. 果园和林地恢复情况:考察果园和林地的恢复情况,包括植被恢复程度、果树和树木生长情况、生态环境改善情况等。

7. 经济效益:评估退耕还林还果政策对于农民的经济效益,包括果树和树木收益、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

8. 社会效益:分析退耕还林还果政策对农村社会发展、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影响和贡献。

9. 结论与建议:总结本次考察的发现,提出建议,包括政策改进、技术支持、农民培训等方面的建议,旨在进一步推动退耕还林还果政策的实施。

10. 参考文献:列出本报告所引用的文献和数据来源。

11. 附录:包括问卷调查表、调查数据、实地考察照片等相关附件。

报告撰写人:XXX(姓名)
撰写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实地考察报告范文(2)

实地考察报告范文(2)

实地考察报告范文(2)远洋〃光华国际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7号,CBD商业圈,是集办公、公寓、商业于一体的高度综合建筑群,地上有AB、C、D 三座高层建筑。

工程规模:建设用地总用地面积358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294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5130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61644平方米。

阿科普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承接了该工程的消防报警及联动系统(诺蒂菲尔)、消防喷淋系统、水喷雾系统(柴油机房)、无管网气体灭火系统(变配电室)、防火卷帘门、消防广播(TOA)等消防工程。

该工程已于2009年投入使用,目前该公司配合小业主进行二次装修改造。

实地考察了该工程的消防控制中心以及消防泵房。

消防中心设在B1层,与安防控制中心共用,设有闭路监控电视墙、消防主机、安防主机、电梯三方通话主机等。

消防泵房设在B3,水泵选用上海东方集团产品。

公共区域选用隐蔽式喷淋头。

消防泵房设备布臵合理,管道排列整齐,可以看出在施工前进行了细致的二次设计。

考察期间我们还顺便考察了该工程冷冻站,其共用了6台冷水机组,两台1200冷吨加4台800冷顿。

冷冻机房设备布臵合理、管道敷设齐整、防腐保温措施美观耐用。

值得借鉴。

将台商务中心项目(在建项目)将台商务中心项目位于北京酒仙桥路,是集甲级办公楼、酒店、裙房(商业)、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楼,总建筑面积306462平方米,分为办公楼、酒店、裙房(商业)、地下层共4部分,其中办公楼25层,面积57654平方米;酒店24层,面积33907平方米;裙房(商业)3层,面积67337平方米;地下共3层,面积147564平方米。

本工程按一类高层建筑设计,耐火等级为一级。

该工程消防(弱电)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消防水系统、管网灭火系统、消防广播及背景音乐系统、消防电话系统、电梯运行监视控制系统。

投标范围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消防广播及背景音乐系统、消防电话系统的设备供货、穿线安装、调试、系统验收及用户培训,其中电梯运行监视控制系统的设备供货和安装由电梯公司负责,消防中标单位负责在消防中控室提供安装位臵。

最新林木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最新林木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最新林木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对本地林木资源进行了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的主要目标是评估林木资源的可持续性和对当地社区的影响,同时探索提高林木管理和利用效率的方法。

首先,我们对林木的生长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土壤质量、水分保持和生物多样性对林木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我们采集了土壤样本,分析了其营养成分和pH值,结果显示部分地区的土壤退化现象较为严重。

为此,我们建议采用有机农业技术和植被覆盖来改善土壤状况,从而促进林木健康成长。

其次,我们对林木的采伐和再生情况进行了研究。

通过与当地林业部门和社区成员的交流,我们了解到过度采伐和非法伐木是导致林木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包括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提高公众意识和推广可持续林业实践。

我们还建议建立社区林业合作社,让当地居民参与林木的管理和保护,从而提高他们对可持续林业的认识和参与度。

此外,我们还关注了林木产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

通过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林木产业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且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了林木产业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因此,我们建议在发展林木产业的同时,采取环保措施,如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废物排放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最后,我们对林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这包括推广森林认证、建立生态旅游项目、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等。

我们相信,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林木资源,为后代留下一个绿色和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林木资源管理的理解,也为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际可行的建议。

我们期待这些建议能够得到实施,并在未来看到更加繁荣和健康的林木生态系统。

退耕还情况汇报

退耕还情况汇报

退耕还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我就我们单位的退耕还情况进行了汇报。

经过调查和统计,我向您汇报如下:
一、退耕还情况概况。

自从我单位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以来,我们已经取得了
显著的成效。

截至目前,我们单位共退耕面积达到XXX亩,完成率达到XX%。

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不仅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为当地农民增加了可持续的经济收入。

二、退耕还情况分析。

在退耕还情况的分析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
通不便,导致退耕还地的监管工作存在一定困难。

其次,部分农民对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理解还不够到位,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

另外,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我们在退耕还地的生态恢复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对退耕还地工作的宣传和解释,提高农民的理解和支持度;二是加大对退耕还地的监管力度,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加强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促进退耕还地的生态恢复工作。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推动退耕还情况的良性发展。

四、结语。

退耕还情况的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努力。

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动退耕还情况的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谨此汇报,如有不妥之处,还请领导批评指正。

此致。

敬礼。

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西部地区退耕还林与生态林业建设考察报告

西部地区退耕还林与生态林业建设考察报告
维普资讯
《 河南 林  ̄} o 2年 第 5期 2o
●洛 阳 市 人 大 常 委 会 考 察 组
按 :今 年 5 月 中 、 下 旬 , 洛 阳 市 人 大 常 委 会 张 松 涛 副 主 任 带 领 市 人 大 农 工 委 、 市 林 业 局 以 及 宜 阳 、 汝 阳 两 县 人 民 政 府 及 林 业 部 门 的 负 责 同 志
19 9 9年 延 安 羊 存 栏 2 0万 只 ,舍 养 后 降 至 6 0 0万
只 ,但 他 们 仍 然 认 为 十 分 值 得 。 通 过 几 年 来 的 治
理 , 全 市 造 林 3 6万 亩 ,种 草 2 1万 亩 , 水 土 流 l 4 失 治 理 面 积 由 2 % 提 高到 4 % , 生 态 环 境 开 始 走 7 l 向 良性 循 环 。 1 9 9 9年 至 2 0 0 0年 ,延 安 市 在 遭 受 历
下 的 旱 作 造 林 新 技 术 , 即 “ 水 ” 造 林 技 术 ( 集 三 收
和 末 位 淘 汰 制 ,这 个 只 有 10 万 农 业 人 口 的 少 数 5 民 族 地 区 , 两 年 来 共 完 成 退 耕 还 林 ( ) 4 余 万 草 10 亩 。延安 市采取 舍饲 圈套 、封 山禁牧 的措 施 ,
先 后 赴 山 西 的 大 寨 、 大 同 , 宁 夏 的 固 原 , 甘 肃 的 兰 州 , 陕 西 的 延 安 等 地 考 察 了 退 耕 还 林 和 生 态 林
终 把 “ ” 作 为根 本 措 施 来 抓 。工 程 造 林 “ 水 水 有
则 林 ”是 指 以 集水 、保 水 、 引 水的 “ 水后 林 ” 先
道 设 施 ,控 制 灌 溉 面 积 3 万 亩 。 2 0 0 0 0年 至 2 0 01 年 , 完 成 造 林 绿 化 2 . 万 亩 , 成 活 率 达 9 % 以 85 5 上 。 二 是 集 中 资 金 。 兰 州 、 延 安 、 固 原 都把 林 业

退耕还林政策分析与建议

退耕还林政策分析与建议

退耕还林政策分析与建议中圈退辜f}还探,料盘规馥6林业经济20OO年第5期退耕还林}一;退耕还林政策分析与建议担户.占,(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100714)摘要深入分析了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主要是:退耕还林草坚持国家只补粮食不补现金原则;退耕还生态林草.坚持国家长期补助原则;退耕还用材林.坚持国家分树种按采伐周期补助原则;退耕还经济林,坚持国家粮食补助与低息贷款相结合原则;对全国粮食补助进行总量控制,补助标准的执行权力下放到地方政府,国家林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监查;建立符台市场规律的粮食补助机制,合理地确定粮食部门和财政部门之同的粮食折算价格.一,退耕还林政策分析我国”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主要是根据朱总理1998年视察陕西,四川I,甘肃时的部署,以及在200O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陡坡耕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草,抓住当前粮食等农产品相对充裕的有利时机,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综合措施,以粮换林换草”,”搞好试点,逐步推行”(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的提示精神,由国家林业局,国家计委,财政部共同下文(林计发[2000]111号)发布的”关于2000年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①(以下简称《通知》)在全国开展的.《通知》应该说是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的政策依据,但是地方政府在贯彻执行过程中碰到一些问题.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资助项目①该通知明确规定:退耕还林草试点范围确定为长江上游(以三峡库区为界)的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湖北和黄河上中游(以小浪底库区为界)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新疆(古生产建设兵囝)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74个县(团,场).在通知附件中,制定了宴施以粮代赈退耕还林草的操作办法办法规定:第一.国家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粮食.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原粮)的标准,长江上赫地区15Okg.黄河上中赫地区lOOkg.每kg粮食按I.4元计算,由中央财政承担.粮食谓运费用由地方财政震担,不能转嫁到农民身上.粮食补助期限报据试点情况确定,需要几年就补几年在有条件的地方,农民除负责退耕地造林外,还要震担两亩或两亩以上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任务.第六,实行报帐制国家在各省(区市)申报基础上平衡下达退耕还林(草)的年度计埘和粮食,现金,种苗费用指标各地要将退耕j壬林(草)的任务运级落实到户,并分户建卡,由农户接规定的数量和进度进行退耕还林(草)造林后,在地方政府统一组织下,由林业部门对退耕还林(草)进度,质量及管护情况组织检查验收,农户凭卡和驻收证明,按报帐制办法领取粮食和补助现金.幸国强:退耕还林政策舟析与建议?7’其一.《通知》仅仅涉及2000年试点县范围的退耕还林草,而对于之前,之后和其它地点是不适用的.《通知》与实际开展的退耕还林草工作有些不符,特别是与陕西,四川,甘肃等省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实际上,陕,川,甘三省退耕还林草是根据1999年8月至1O月朱总理考察时提出的”16字方针”(后来才写进200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布置先行开展的,到1999年底,三省已退耕还林草面积439万亩.虽然时间上或地点上不属于2OOO年通知的范围,但性质上是符合党中央,国务院退耕还林草方针的,三省自然意见很大,后来虽然特殊对待,也按照《通知》的精神进行了处理,但影响了《通知》的严肃性,权威性,使地方政府对《通知》中的”以粮代赈”政策不能很好地理解.国家实施以粮代赈,对退耕农民补助粮食,直接目的是弥补农民退耕还林草造成的粮食损失.就粮食损失而言,只要农民退耕,粮食损失就必然发生,而不管农民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退耕的.如果只对2OOO年试点县的退耕农民给予补助,而其它时间,其它地点的农民退耕就没有补助,这有失公平.笔者到陕西省略阳县作定点调研,该县8o年代就开始进行退耕还林,一直持续到现在.老实的农民退了耕还了林,损失了粮食收入,对水土保持作了贡献,但是,按照《通知》精神,他们得不到”以粮代赈”的政策待遇.如果考虑得完善一些,对农村经济改革,土地承包经营之后的退耕还林草的农户实施相同的粮食补助政策,将极大地调动今后广大农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退耕还林的积极性.而进行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只能用来探讨处理一些矛盾的方法及其实施”以粮代赈”的手段等等,通过试点取得经验,以指导全国的退耕还林草工作.其二.一些人,甚至包括一些高级林业政策制定与执行人员认为”以粮代赡”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并主张林业行业一定要抓住机会.低成本扩大林业规模,这样的认识是模糊的.如果”以粮代赈”政策属于机会范畴,那么就不能长期有效,而任何林业政策只要不能长期有效,必然受到怀疑,一旦被怀疑,就不可能得真正的贯彻.但”以粮代赈”的政策是由林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决定的,是国家领导人对森林的生态效益及其对森林培育者的补偿阃题有了深刻认识之后作出的决策,是国家将长期坚持的基本政策.《通知》对此阐述了三个方面的道理: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二是坡耕地水土流失,加重长江,黄河水患;三是我国粮食总量出现阶段性,结构性,区域性供过于求.不过,这三方面的理由还不足以让人们认识到”以粮代赈”政策的必然性与长期性.一些人仍然认为,如果没有1998年特大洪灾以及国家的粮食过剩,”以粮代赈”政策不会出台.甚至还进一步分析,朱总理提出”以粮代赈”政策主要是解决粮食过剩的损失,同时起到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林结构,”一箭双雕”的作用.实施这项政策,国家财政实质性支出并不会增加多少.这样分析,是有一些道理的.但是.应该深刻地认识到,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必然有它的背景,尽管政策背景并不等于政策长期实施的充分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即使不发生洪灾,粮食不过剩,国家对退耕农户的补助政策也不会改变.一定要把这个道理讲清楚,讲深刻,政策才能长期坚持下去,我国数千万亩陡坡耕地才能真正还林草植被.讲清这个道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必须做到”退耕还林草”.我国地形西高东低,西部地区是江河的主要发源地,其生态环境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国家整俸生态环境的好坏,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2)要想让农民做到”退耕还林草”.必须贯彻”以粮代赈”政策.退耕还林草在我国不是8?林业经济2OOO年第5期新生事物,而是林业一直坚持的日常工作.只是过去的退耕还林属于强制胜执行的政策,执行难度大,复耕严重,而且大有越退越复之势,说明过去强制性退耕还林政策不符合客观规律.今天的退耕还林政策包含了”以粮代赈”,农民自愿的前提条件,这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农民在陡坡地选择种粮食是为了解决饥饿或生存问题.陡坡耕地是他们生存的必要条件,他们不可能在失去生存的条件下,考虑国家整体生态环境问题.只有他们认为利益上合适才会去做,否则,任何强制政策最终都是没有效果的.这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政策的合理性和长期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以粮代赈”是解决退耕还林草问题最有效的经济补偿办法.给退耕农户补助粮食,解决他们的吃粮问题,与耕地的作用保持一致,农民必然满意.而如果补助现金,农民很可能把补助的钱用在别的地方,而又去种粮,补助的效果难以预料.其三,补助标准不符合实际.《通知》附件规定黄河流域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原粮lOOkg,长江流域补助l50k异,都是一次性补助种苗费50元,每年每亩补助现金20元补助期限根据试点情况确定,需要几年就补几年.这样高度统一的补助方案可能主要是考虑容易操作,国家的补助透明,地方各级政府不容易利用职权克扣退耕农民,农民的积极性有保障等有利的方面,但存在一些问题.(1)国家补助大大高于农民收益.我们对陕西省略阳县鱼洞子乡的关地门村和李家坪村的261户农民进行了详细调查(该地区属于长江流域,其粮食产量为汉中地区的中等水平),得出的结论是:农民种粮食每亩每年净收入(包括工资)只相当于约95粮食(按当地物价水平计算物质消耗)如果国家每亩每年补100ks粮食,相当于农民不用付出劳动,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粮食.农民不仅吃粮水平不会下降,而且不需付出劳动和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即农民在没有风险的条件下,每亩退耕地能得到地租lOOkg粮食这样的地租水平,奠说是坡耕地,就连农田种粮也很难获得,农民当然满意.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国家对坡耕地实施退耕的粮食补助标准与实际不符,应该采取因地制宜的补助办法.(2)按照目前的补助标准,农民的意愿是还经济林.对陕西省略阳县的调查表明,.5OO多块1800多亩退耕地仅有1块约3亩的经济用材混交林.农民尤其愿意造适应于本地生长的经济林,如核桃,板栗,杜仲等.只要够吃,农民本来就会自动地去造这些林,以增加货币收入,更何况国家给粮食,种苗,现金补助,农民当然不会放过机会.因为造这些林的风险不大,干果与粮食具有内在的比价关系,即使卖出不台算,自己存放起来慢慢吃也能充饥;如果杜仲皮不值钱,采伐林术可作用材,间伐林木作烧柴,这是”双保险”.而不让农民造经济林,那就是不尊重农民意愿,与朱总理政府报告精神不符.(3)农民往往先退劣等地,因而补助标准更加偏高.劣等坡耕地土壤肥力下降,离家又远,农民没有能力,同时也不可能做到使用农家肥去耕种.据我们在陕西省略阳县调查,耕种劣等地每亩仅施化肥(一般为碳氨)25—5O,投入的种子比好地要多得多,有的种子投入竞高达数10—30k,而收入只有50kg左右.另外,有些劣等坡耕地几乎无收成,需要轮歇的耕地,即使不搞退耕还林,也要采取轮歇,让其自然荒芜,以补充肥力.因此,首批退耕还林草,国家的补助太大高于收益.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农民有意见,主要是对一些领导搞形式主义,搞百亩,千亩连片有意见.搞形式主义,就不可能尊重农民意愿.有的地方为了追求形式,使得一些农民成了无幸国强:退耕还林政策分析与建议9耕户,他们一方面非常害怕国家粮食补助时间太短;另一方面,好地的年粮食收入大大超过国家补助的lo0b或150kg,可能引起口粮水平下降.即使口粮水平不下降,农民不种地了,去于什么呢?还林草所需要的劳动力极少,庄稼人不种庄稼自然感到困惑.总体来说,人们普遍感觉目前国家的退耕还林草补助标准存在问题,不太可能长期地坚持下去.其四,每斤补助粮食统一按O.7元折算不台理.给农民补助的粮食最终通过折算成货币,由中央财政承担,是国家退耕还林草政策的核心.但是,粮食折算价格必须做到合理,否则会出问题笔者在四川,陕西调查发现,农民的粮食主要是小麦,玉米,养麦,土豆四个品种,这四个品种的粮食市场价格都大大低于国家每斤的折算价格0.7元差价大,基层(县,乡)政府极力要求国家财政直接补钱给农民,由农民自由到市场去采购.另外,粮食质量也应注意.四川省财政出资给退耕农户朴了粮食,但存在向农民补助库贮陈粮的现象,造成不好的影响.折算价格不台理直接影响国家财政支出,影响退耕还林草规模,同时还会助长粮食部门获取不正当利益.如何给农民补助粮食,做到优质优价,也是政策实施效果好坏的关键.二,政策建议(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这次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作虽然进行的时问不长,但实际上,这方面的经验教训还是很多的.从历史上看,自秦汉至清代,山林管理就封禁了9次,开禁23次.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一直把陡坡耕地的”退耕还林”作为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并且各地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是,这次与以往不同,这次的退耕还林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国家拿粮食换林换草,并且强调尊重农民意愿.因此,我们应该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总结经验.1.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尤其要注意总结这方面的经验.要充分认识到这次退耕还林草的核心工作是要让农民自愿,不是纯粹的政府行为,而是政府补助农民粮食,引导农民改变陡坡地的种植方式,最终要把退耕还林草变为农民的自觉行为.所以要特别尊重农民的自愿选择.怎样引导农民自愿选择退耕还林草,最根本的是要让农民看清楚退耕还林草以后,纯收入不受影响.国家补助粮食,种苗和适量的现金也是这个道理.因此,各地要想办法保证农民的纯收入,不仅在国家给予补助的条件下,而且在国家减少补助或者停止补助的条件下,也要保证农民在陡坡地的纯收入不低于种粮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退耕还林草的长远效果,使退耕还林草不变成短期行为.这类经验各地应该及时总结推广.2.要正确处理退耕还林草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农民在陡坡地上种粮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地人口过度增长而耕地有限一些地区十几年人口增长1倍,如果得不到控制,耕地短缺问题将始终存在,即使今天退耕了,明天还很可能会复耕.因此,一定要配合我国的人口政策实施退耕还林草.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十分重要.3.要探索简便,高效的管理模式.一是要探索降低管理成本的办法.过去我们搞计划经济,积累了不少经验,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但是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怎样管理退耕还林草,客观上需要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现在普遍采用行政合『司管理的办法,政府与农民签订合同.四川省与123.8万农户(440万人)签订了退耕还林合同,从形式到内容都很具体,也很严格,而效果究竟怎样,各地要客观对待.千万不要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l0林业经济2OOO年第5期甚至出现管理成本高于国家补助给农民的粮食的现象.二是要注意规划的灵活性.规划要适合市场经济的规律.粮食发放,还林还草等一系列工作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封山绿化也是还林草的措施之一,只要农民封了山,就得补助粮食.再比如,有些地方本来规划种树,如果种苗一时跟不上,可以先封山,并且发给农民补助,有了种苗时再种树,使规划在一定时问内逐步到位也是可以的.总之,在管理方面,各地应该在充分理解国家退耕还林草政策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能照搬某种模式.如果国家给了补助,退耕还林草工作还是进展很慢,粮食朴不下去,那就要总结教训,尤其要检查干部队伍是否具备在新形势,新情况下开展工作的能力.总而言之,一定要深刻领会朱总理关于退耕还林草的”l6字方针”的精神实质,加快退耕还林草工作步伐.f二)调整补助标准1.退耕还林草坚持国家只补粮食不补现金原则现在国家对退耕农民既补粮食,又朴现金,与实际需要不符.根据我们对农户的实际调查表明,国家补粮食他们就很满意了,当然再补现金,农民更高兴,越多越好,谁都不会反对.问题是要从国民经济整体来做决策,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政策,要考虑政策落实的条件以及长期性和有效性.就我国的条件而言,粮食丰富,储备过多.为了稳定粮食市场,国家粮食部门是在亏损的条件下收购,以国家财政出现赤字为代价进行补贴.粮食市场疲软,市场价格已经下降到农民种粮亏损的程度,如果国家不收购农民粮食,不保护农民种粮利益,任其发展下去,广大农民必然会自发地调整粮食种植规模,或者削弱投人的力度,这将对l2亿多人VI的吃饭问题造成潜在的威胁.如果粮食依靠进VI,对国家的稳定与安全都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国家采取把一部分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劣等坡耕地退下来的政策,是非常主动,合理地解决粮食问题的做法.这也是朱总理提出”退耕还林草,以粮代赈”政策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制定具体的补助政策必须坚持这一前提条件,否则,影响政策的落实,对国家的整体利益十分不利.只补粮食,不朴现金,农民能接受.一是补粮食,实质上使农民舍去现金投人,至少每亩每年节约50的化肥投人费,相当于国家给农民补了现金.二是退耕之后,农民劳动力闲置,可以外出打工.据我们在陕西省略阳县鱼洞子乡关地门村和李家坪村共261户农民的调查,农民外出打工占农户现金收人的4o%.当然,退耕农户很穷,但国家没有必要用这种纯补助的办法扶持,以免农民滋生等,要,靠的思想.只补粮食,不补现金,便于政策落实.因为补现金,粮食配套,不仅直接引起国家财政支出增加,使退耕的进度直接受财政预算的约束,容易造成因现金到不了位而使粮食发放规模受到限制,甚至给整个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带来影响,此其一.其二,给农民补现金,增加现金发放管理成本,容易出问题,影响补助政策的长期实施.所以,不补现金的做法有利于退耕农户,有利于退耕工作的持续.种苗问题最好让农民自己解决.目前种苗基本上市场化了,种苗生产单位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与总量,以满足市场需求,即使出现一些品种供不应求的现象,也是正常的,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达到市场供需平衡.国家林业行政管理部门只要及时发布市场预测信息,予以指导就可以了.种苗由农民自己解决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体现尊重农民在还林草时对于种苗选择的意愿;二是加强农民还林草的责任.农民必然会想方设法了解自己的退耕地种什么样的林草收益最大,无论是经济还是自然条件方面,都更能体现适地幸国强:退耕还林政策分析与建议?11适树原则.如果种苗全由林业部门统一集中供应,一但树,草长不起来,农民没有收益等问题出现时,责任说不清楚.责任不明,必然要出问题.种苗补助最好补粮食不补现金.建议每亩退耕地一次性多补50粮食用于换种苗,并直接补给农民,无论还林,还是还草,一律对待,避免林牧矛盾.据调查,造生态林和用材林,一般每亩30一柏元种苗费就够了(特殊地区除外),而5O粮食,即使在目前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下,也至少可卖柏多元,完全可以换来种苗,同时,农民还可以把50kz粮食作为饲料转换为肉类产品换取更多的现金.四川一些农民为了争取造自己想造的林,宁肯不要补助费.而造经济林和特用林,50kg粮食用于换种苗就远远不够了,但它们的经济价值高,可用其它经济手段解决(后面将论述贷款办法).总而言之,国家完全执行”以粮代赈”措施退耕还林草,不动用货币是完全可行的.只要农民退耕,国家就可以开仓放粮,而不要受种苗,财政等因素的限制.余下的问题可以慢慢解决.一定要把”赈”字的含义弄清楚,”赈”本身就是救济的意思,不要把农民卡得太死,过分强调农民还林了才给粮,而应该强调农民退耕了就补粮,根据影响程度补粮.我们在陕西调查中发现,农民抱怨说:”国家的粮食补不下来,检查好几遍了,种的树苗都快被检查的人踩死了.”从事物的本质看,粮食放得越快,退耕越快,国家整体上的损失就越小,才能保证国家退耕还林草整体效果为最佳.目前的补助标准,操作办法都应围绕着这一问题来考虑.2.退耕还生态林草.坚持国家长期补助原则这里所谓的生态林草是指不以获得经济利益而言的.还这类林草的坡耕地,一般是最陡,最差的劣等地,这部分坡耕地粮食产量最低,一般每亩每年补助50粮食就可以了,但要长期地补助下去,至少30年不变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否则,谁也不会自愿地去造这些林,也不会自愿地去管理这些林.而如果造别的林,这些地的条件是满足不了要求的,再多补粮食也达不到目的.还生态林草,实际上等于先造林种草,后封山,或者造林种草与封山相结合『鄱寸进行,不准任何人进人,退耕农民不可能从中获得任何经济收益.因此,对这些耕地的补助标准包括期限要与还别的林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市场情况进行采伐.不经批准,农民任意采伐要受处罚,实质上农民没有完整的对用材林的处置权和使用权,从而使农民对用材林的所有权和占有权的经济利益的实现受到影响.因此,农民有坡耕地选择种粮食而不选择种树,除了解决食物之外,也不会考虑两者的机会成本与收益.所以,如果没有粮食补助,农民不可能去自觉地还用材林,而如果农民还了用材林,要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只有在采伐之前每年补助粮食.一般来讲,还用材林坡耕地也不算很好.因此,为了鼓励农民,最好每亩每年补助lOOkg粮食,至少补20年,根据树种而定.退耕还林的立地条件是否符合用材林的要求,林业部门要把关,签订责任状.4.退耕还经济林.坚持国家粮食补助与低息贷款相结合原则。

农村调研玉米收获情况汇报

农村调研玉米收获情况汇报

农村调研玉米收获情况汇报
近期,我们对农村地区的玉米收获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就此向大家汇报一下我
们的调研结果。

首先,我们调研了多个农村地区的玉米种植情况。

通过实地走访和农户交流,
我们了解到不同地区的玉米种植方式和技术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一些地区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而另一些地区则已经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

这些差异直接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我们对玉米收获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在一些地区,由于天气原因
或者农户自身技术水平的限制,玉米收获的效率并不高。

而在另一些地区,农户们采用了先进的收获机械,大大提高了玉米的收获效率。

然而,我们也发现一些地区在玉米收获过程中存在着浪费和损耗的情况,这需要引起重视和改进。

另外,我们还就玉米的销售情况进行了调研。

在一些地区,由于交通不便或者
市场信息不畅,农户们在销售玉米时面临一定的困难。

而在另一些地区,一些农户已经通过合作社等方式进行了玉米销售,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最后,我们也就农户们对玉米种植和收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他们普遍反映,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种植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帮助他们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他们也希望能够通过合作社等方式,实现玉米销售的规模化和品牌化,提高销售的效益。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对农村地区的玉米种植和收获情况有了更深入
的了解。

我们将根据调研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帮助农户们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农村地区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农村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生态自然保护区考察报告

生态自然保护区考察报告

生态自然保护区考察报告*县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元帅的故乡,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沱、涪两江分水岭上。

全县人口87万余人,辖25个乡(镇),606个行政村,6535个村民小组。

全县幅员面积1424.5平方公里,县内群丘林立、漕地棋布、沟谷纵横、形成缓丘、平顶丘、塔状丘、平台、洼地、宽谷交错的复杂地貌,具有典型的川中丘陵的地貌特征。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县域生态遭到人为的严重破坏,树木荡然无存,干旱不断,水土严重流失,滑坡、泥石流时有发生。

人们烧水做饭靠秸秆、草根,修建房屋、制作家具、农具靠石材,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党和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在科学技术指导下,大兴水利、大搞绿化、广植树木,并开创了丘顶裸石上直播马桑一举成功的先例。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县域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先进县、“长防工程”首批达标合格县,被确定为全国“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首批实验区。

全县森林面积24.71万亩、森林覆盖率28.5%,以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为主,经济林、用材林居次,现已形成“山顶林木戴帽,山腰绿树缠腰,层层梯田平展展,溪流淙淙山沟跑”的奇异景观。

县委县政府确定在生态和人文景观都较好的*报国寺所在地龙门乡,建立市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目的是为警示后人,勿蹈破坏生态自寻苦难的覆辙;讴歌人民克服重重困难,20余年为恢复生态而艰苦努力的感人事迹;颂扬具有远见卓识的各级领导和科技人员为民造福的功德;建设我国西部生态屏障和建设我县生态经济县起好示范作用。

保护区社会经济现状(一)地域面积*报国寺生态自然保护区位于*县龙门乡龙门办事处,区内有10个村,96个社,11728人,幅员面积23.113平方公里,四周界畔为东经104046’至105014’,北纬30002’至30037’。

核心保护区以*报国寺为中心,面积为6.95平方公里,包括一村、二村、九村,共3个村,29个社,总人数3535人。

区内山丘起伏秀丽,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36.6%,属典型的川中浅丘地貌。

退耕还草验收情况汇报

退耕还草验收情况汇报

退耕还草验收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相关工作安排,我单位于近期完成了退耕还草验收工作。

现将验收情况汇报如下:一、验收时间和地点。

我单位于2022年10月15日至10月20日,在退耕还草项目实施区域进行了验收工作。

验收地点包括项目涉及的各个村庄和农田。

二、验收人员。

本次验收工作由我单位专门组建的验收组负责,验收组成员包括项目负责人、技术人员和相关领导。

三、验收内容。

1. 土地整治情况。

我们对退耕还草项目涉及的土地进行了全面的查看和测量,确认土地整治工作是否按照规划要求进行。

经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对比,确认土地整治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土地得到了有效整治和保护。

2. 植被恢复情况。

我们对植被恢复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包括植被覆盖率、植被种类和植被生长状况等方面。

经过验收,确认植被恢复良好,覆盖率达到了预期要求,植被种类丰富,生长状况良好。

3. 生态环境效益。

我们对退耕还草项目实施后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了评估,包括水土流失情况、生态环境改善程度等方面。

经过验收,确认项目实施后,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效益明显。

四、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

在验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部分地块植被恢复不够理想、个别农户未能按要求完成整治工作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积极与相关部门和农户沟通,督促其尽快完成整改,确保项目整体效果。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针对本次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将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农户的沟通,督促整改工作的落实。

同时,我们还将继续加强对退耕还草项目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效果的持续稳定。

六、结语。

通过本次验收,我们对我单位的退耕还草项目取得的成绩感到满意,同时也清楚地认识到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工作,确保项目取得更好的效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特此汇报。

此致。

敬礼。

耕地调查工作总结

耕地调查工作总结

耕地调查工作总结近年来,我国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耕地资源的分布、利用状况和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我单位组织了一次耕地调查工作,现将总结如下:一、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范围包括全市所有农田耕地,共计1000余亩。

涵盖了不同土地类型、不同农作物种植情况的耕地资源。

二、调查内容。

我们主要对耕地的土壤质量、地形地貌、水资源利用情况、农作物种植情况、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

同时,还对耕地保护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跟踪和评估。

三、调查结果。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地区的土壤质量较差,需要加强土壤改良和保护工作。

其次,部分地区存在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的情况,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节约利用。

另外,一些地区存在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需要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耕地保护政策执行不到位的情况,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督和管理。

四、建议和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首先,加强对耕地的土壤改良和保护工作,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护耕地资源。

其次,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另外,加强对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

最后,加强对耕地保护政策的宣传和执行,促进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总之,本次耕地调查工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宝贵的数据和信息,也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一些指导和借鉴。

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为我国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新退耕述职报告范本

最新退耕述职报告范本

最新退耕述职报告范本尊敬的领导和同事们:我是负责退耕还林还草项目的负责人,今天我将向大家汇报我们最新的工作进展和成果。

以下是我的述职报告:一、项目背景与目标本项目旨在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通过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目标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退耕面积的恢复工作,并确保恢复区域的生态平衡。

二、工作进展1. 退耕面积: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XX公顷的退耕工作,占总计划的XX%。

2. 植被恢复:在退耕区域,我们已经种植了XX万株适宜当地生长的树木和草种,成活率达到了XX%。

3. 生态监测:我们建立了一套生态监测系统,定期对土壤、水质和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恢复区域的环境质量。

三、问题与挑战1. 资金问题:项目资金有限,部分恢复工作因资金不足而进展缓慢。

2. 技术难题:在某些特殊地质条件下,植被恢复技术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3. 社区参与:部分社区居民对退耕还林还草的认识不足,参与度有待提高。

四、解决方案1. 资金筹措:我们正在积极申请政府补贴和国际援助,同时寻求社会资本的投入。

2. 技术研发:与科研机构合作,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植被恢复的效率和成活率。

3. 社区宣传: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和实地考察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五、下一步计划1. 加大退耕还林还草的力度,确保按计划完成年度目标。

2. 持续监测和评估恢复区域的生态环境,及时调整优化方案。

3. 加强与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合作,形成工作合力。

六、结语退耕还林还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断创新。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项目目标,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力量。

感谢各位的聆听,我愿意回答任何问题。

视察生态环境情况汇报

视察生态环境情况汇报

视察生态环境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我根据您的指示,前往各地进行了生态环境情况的视察,并就此向您做一份汇报。

在此次视察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对一些地区的环境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首先,我前往了城市周边的一些工业区进行了调查。

在这些地方,我发现了大
量的工业废气排放问题,空气质量明显下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同时,一些工业区的废水排放问题也比较突出,造成了当地水质的恶化,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

其次,我前往了一些农村地区进行了调查。

在这些地方,我发现了农药和化肥
的滥用问题,导致了土壤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同时,一些农村地区存在着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另外,我还前往了一些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调查。

在这些地方,我发现了一些非
法砍伐和盗猎的情况,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同时,一些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不到位,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生态系统失衡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在此次视察中发现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我将在后续的工作中,进一步深入调查和研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努力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希望领导能够重视这些问题,并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指导,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改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

退耕还林人员工作总结报告

退耕还林人员工作总结报告

退耕还林人员工作总结报告
近年来,我国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提高农民收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为退耕还林人员,我们在这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我将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报告。

首先,我们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主动参与退耕还林工作。

在政府的号召下,我
们积极报名参加退耕还林项目,并在工作中尽职尽责,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我们清理田地、种植树木、修复生态环境,不辞辛苦地为退耕还林事业做出了努力。

其次,我们在工作中注重技术培训,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

在退耕还林工作中,我们接受了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学习了栽植技术、土壤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等知识和技能。

通过培训,我们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质量。

另外,我们还注重团队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在退耕还林工作中,我
们互相帮助、相互配合,形成了团结合作的良好氛围。

我们共同面对困难,共同克服挑战,共同努力完成了工作任务。

最后,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在退耕还林工作中,
我们积极总结工作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退耕还林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作为退耕还林人员,我们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主动学习、团结合作,为退耕还林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生态资源继续努力奋斗。

希望政府能够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为我们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和政策支持,共同推动退耕还林事业的发展。

退垸还湖工作情况汇报

退垸还湖工作情况汇报

退垸还湖工作情况汇报大家好!我是XX单位的XXX,特别荣幸能够向大家汇报我们日前在退垸还湖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成果1. 退垸工作进展顺利自从我们接手退垸还湖的工作以来,我们全体成员已经深入到垸内进行实地考察,并与相关部门取得了紧密的联系。

通过前期的调研和沟通,我们明确了工作方向和目标,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土地的清理和整理工作,为之后的还湖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还湖工作取得阶段性成功在清理土地的同时,我们也积极着手准备还湖工作。

我们派出专业团队对湖面进行了详细的勘测和测量,并广泛征求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以科学的方法和可行的方案来还湖,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目前,我们已经初步还原了湖泊原有的生态环境,并且开始引种当地的植被和鱼类。

3. 社会影响良好在工作过程中,我们积极倡导环保理念,组织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得到了当地居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认可。

通过媒体的宣传,我们将环保理念和工作情况传播到更广大的人群中,促进了社会的环保意识的普及和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 工作进度缓慢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工作进度的缓慢。

这主要是由于人力和资金不足,导致工作无法按照预定的时间表进行。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向相关部门提出了合理的需求和计划,并积极寻求支持和帮助,期待能够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2. 生态环境的恢复困难在进行还湖工作时,我们也遇到了一些生态环境的恢复困难。

原有湖泊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受了不可逆转的破坏,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理和恢复。

我们计划继续倾力投入,寻找更多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加速生态环境的恢复速度。

3. 公众参与意愿不够强在开展宣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公众的参与意愿并不够强。

很多人对环保工作缺乏兴趣和理解,对我们的宣传活动采取了漠视的态度。

我们已经开始调整宣传策略,通过更富吸引力的方式和途径,在社会上更广泛地传播环保理念,努力唤醒更多人的环保意识。

农民考察报告

农民考察报告

农民考察报告一、引言近年来,农业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民的生产情况和需求,我们进行了一次农民考察。

本报告将根据实地考察的情况,从农民生产现状、农产品销售渠道、农业科技应用以及农民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农民生产现状通过对农民的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目前农民的生产现状较为良好。

农民们积极种植各种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以及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

同时,农民还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养殖业,包括养鸡、养猪、养牛等。

农民们通过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三、农产品销售渠道在农产品销售方面,农民们通过多种渠道将自己的农产品推向市场。

除了传统的农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外,农民们还积极参与农产品电商平台的销售,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

此外,一些农民还直接将产品销售给酒店、餐厅等食品加工企业,实现了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增值。

四、农业科技应用农业科技的应用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考察中我们发现,农民们越来越重视农业科技的应用。

例如,农民们通过使用农药和化肥,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了作物的产量。

此外,一些农民还尝试使用无土栽培、温室大棚等新兴技术,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五、农民需求在考察中我们还了解到,农民们对于政府的支持政策和帮助的需求较高。

农民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更多的农业补贴和贷款支持,以减轻生产成本和负担。

同时,农民们也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农业科技研发的力度,提供更多的农技培训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六、结论通过这次农民考察,我们对农民的生产情况和需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农民们在生产中运用科技手段,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并通过多种渠道将产品销售出去。

然而,农民们仍然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支持政策和资金,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发展。

三农问题综合调研报告手册

三农问题综合调研报告手册

三农问题综合调研报告手册第1章引言 (3)1.1 调研背景 (3)1.2 调研目的与意义 (3)1.3 调研方法与数据来源 (3)第2章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4)2.1 农村经济总体概况 (4)2.2 农村产业结构分析 (4)2.3 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4)第3章农业现代化进程 (5)3.1 农业生产现状 (5)3.2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5)3.3 农业产业链发展 (5)第4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6)4.1 土地承包与流转政策 (6)4.1.1 土地承包政策 (6)4.1.2 土地流转政策 (6)4.2 土地征收与补偿机制 (6)4.2.1 土地征收政策 (6)4.2.2 补偿机制 (6)4.3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 (7)4.3.1 土地资源利用 (7)4.3.2 土地保护 (7)4.3.3 土地监管 (7)第5章农村人口与劳动力 (7)5.1 农村人口结构与分布 (7)5.2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7)5.3 农村人才培养与引进 (8)第6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8)6.1 农村交通与通信设施 (8)6.1.1 交通设施现状 (8)6.1.2 通信设施现状 (8)6.1.3 改进措施 (9)6.2 农村水电供应与保障 (9)6.2.1 水电供应现状 (9)6.2.2 保障措施 (9)6.3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 (9)6.3.1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9)6.3.2 改进措施 (9)第7章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10)7.1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10)7.1.1 农村生态环境主要问题 (10)7.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10)7.2.1 污染治理重点领域 (10)7.2.2 治理措施及成效 (11)7.3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11)7.3.1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特点 (11)7.3.2 生态农业发展措施 (11)第8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1)8.1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11)8.1.1 制度概述 (11)8.1.2 制度运行情况 (11)8.1.3 存在问题 (12)8.2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12)8.2.1 制度概述 (12)8.2.2 制度运行情况 (12)8.2.3 存在问题 (12)8.3 农村社会救助与福利 (12)8.3.1 制度概述 (12)8.3.2 制度运行情况 (12)8.3.3 存在问题 (12)第9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3)9.1 农村组织建设 (13)9.1.1 组织架构与人员配置 (13)9.1.2 员队伍建设 (13)9.1.3 组织生活与民主管理 (13)9.2 农村民自治组织建设 (13)9.2.1 村民委员会建设 (13)9.2.2 村务监督组织建设 (13)9.2.3 村级经济组织建设 (13)9.3 农村风廉政建设 (13)9.3.1 廉洁自律 (13)9.3.2 严明纪律 (13)9.3.3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14)9.3.4 完善监督体系 (14)第10章三农问题政策建议与展望 (14)10.1 政策体系优化 (14)10.1.1 完善农业支持政策 (14)10.1.2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14)10.1.3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4)10.2 改革措施与路径 (14)10.2.1 推进农业现代化 (14)10.2.2 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15)10.2.3 深化农村改革 (15)10.3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应对 (15)10.3.2 挑战应对 (15)第1章引言1.1 调研背景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

2024年退耕还林验收管理的方案范文(二篇)

2024年退耕还林验收管理的方案范文(二篇)

2024年退耕还林验收管理的方案范文一、引言退耕还林是我国长期以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了确保退耕还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和效果,需加强验收管理。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2024年退耕还林验收管理的方案,以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显著成效。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科学有效的验收管理,确保完成2024年退耕还林任务,实现生态恢复与土地保护的双赢。

2. 原则:(1) 科学性原则:依据生态环境状况和退耕还林指标,制定科学合理的验收标准和方法。

(2) 公正性原则:确保验收过程公平公正,避免人为干扰和不合理评估。

(3) 系统性原则:将退耕还林工作纳入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与其他相关工作相衔接。

(4) 可持续性原则:注重验收结果的监测和评估,确保退耕还林工作的持续性和成效。

三、管理机构与职责分工1. 国家级管理机构: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负责指导、监督和评估全国范围的退耕还林工作。

2. 地方级管理机构:各省级林业和草原局负责本省范围内的退耕还林工作,建立专门的验收管理部门。

3. 职责分工:(1) 国家级管理机构:- 制定退耕还林验收管理方案和标准;- 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加强科研与创新;- 对全国范围内的退耕还林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2) 地方级管理机构:- 制定本地区的退耕还林验收管理方案和标准;- 组织实施退耕还林验收工作;- 汇总和报送相关数据和资料。

四、验收标准与方法1. 验收标准:(1) 生态环境恢复:评估退耕还林面积、植被恢复程度、土壤改良等指标,要求达到或超过规定的标准。

(2) 经济收益增加:评估退耕还林项目的经济收益情况,包括农户收入、生产效益等,要求明显增加。

(3) 社会效益提升:评估退耕还林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包括就业机会增加、生活条件改善等,要求有实质性改善。

2. 验收方法:(1) 田间实地考察: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在退耕还林项目现场进行详细的考察和测量。

(2)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资料,如气象、土壤、水资源等,以科学评估退耕还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退耕还林还果情况考察报告
11月11日至12日,我县副县长带领林业局、财政局、山区6镇街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一行13人,赴市市就退耕还林还果工作进行了学习考察。

考察期间,先后实地参观了市4个镇的退耕还林还果情况,听取了当地的经验介绍,启发很大。

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退耕还林还果概况
市位于省西南部,总面积1616平方公里,总人口116万,下辖16个镇街、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87个村(社区)。

先后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中国林业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奖、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市、中国长红枣之乡、全国珍稀树种培育示范县、省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自2012年起,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退耕还林还果生态富民工程。

经过4年建设,目前已完成建设高标准经济林基地65个、11万亩,栽植各类优质果树500余万株,惠及9个山区镇、182个村、5万余户、10万余人。

截至目前,全市有林地
面积75万亩、其中经济林面积达到30万亩,林木蓄积量13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6.5%,林业产业年产值达到23亿元。

市还计划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新发展特色经济林30万亩,实现农村人口人均1亩果的目标,使种植特色经济林成为农村群众的致富之路。

二、感受满山遍野林木,饱览“印象”
参观过程中沿路感受退耕还林还果盛况,一路考察下来,似浏览一部“印象”的大片。

虽然已进入冬季,连绵不断的经济林木却依然给人带来勃勃生机。

在参观路上,随着地势起伏,成片的果树在视线中延展着,一些黄色的“小旗”不时跳动在在果树丛中,那是群众们用来防治害虫的粘虫板还布设在田间果园里。

据市林业局刘副局长介绍,市境内,山区丘陵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农作物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多年深受“小产业、低效益”的困扰。

2012年,市委市政府经过深思熟虑,认真研究,打响了退耕还林还果、向山地丘陵要效益的攻坚战。

如今,这项帮富于民的巨大工程惠及9个山区镇、180个村、5万余户,初步实现了既帮助
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又绿化生态的目的。

4年来新发展的11万亩经济林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初显成效,初步把山区打造成了集林果生产、观光采摘、生态体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生态花园。

通过对市、、、4个镇的退耕还林还果情况的参观考察,感觉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坚持科技为先,整合资源优势。

市与省果树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示范基地。

选用最先进的高品质树苗,采用如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等高产优质生产模式,推广采用最新生产技术。

根据地形和树种不同进行区域规划,整合水利、交通、农业、国土、林业、供电等部门资源,进行全配套服务建设,解决果树浇水、用电、运输等问题,保证了“水电林田路,跟着果园走”。

以退耕还林工程为核心,合理配套完善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

二是集中连片、规模发展。

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土地流转,确保退耕还林区域相对集中连片500亩以上。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9个山区镇平均每镇发展面积达到1.2万亩,确保经济林栽植集中连片,便于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技术服务、形成产业规模化优势。

以原退耕还林区为核心,向周边辐射,连片发展,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