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脑卒中的早期预防和治疗
神经内科在脑卒中预防中的措施
神经内科在脑卒中预防中的措施脑卒中,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痛苦,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
而神经内科在脑卒中的预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神经内科在这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首先,健康教育是神经内科开展脑卒中预防工作的重要起点。
医护人员会通过多种方式,如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手册、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等,向大众普及脑卒中的基本知识。
让人们明白什么是脑卒中,它的危害有多大,以及哪些因素会增加患病的风险。
让大家清楚地知道,脑卒中并不是突然降临的灾难,而是由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潜在的健康问题逐渐累积而成。
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酗酒、缺乏运动、肥胖等,都是常见的危险因素。
在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方面,神经内科有着一套严谨的流程。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过往疾病、家族病史、生活习惯等。
同时,会安排一系列的检查,如血压测量、血脂检测、血糖检测、颈部血管超声、心电图、头颅 CT 或磁共振成像(MRI)等。
通过这些检查和询问,综合评估患者未来发生脑卒中的风险程度。
对于高风险的患者,会给予特别的关注和建议。
针对那些已经被诊断出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神经内科的医生会积极进行治疗和管理。
以高血压为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降压方案,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并嘱咐患者定期测量血压,按照医嘱服药,不能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
对于高血脂患者,会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同时可能会开具降脂药物,并定期复查血脂水平。
糖尿病患者则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包括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和药物治疗,定期监测血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因为这些并发症也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生活方式的干预是脑卒中预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神经内科的医护人员会反复强调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建议大家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减少盐、糖和油脂的摄入。
神经内科健康教育
(脑血管疾病健康教育(急性脑血管病又称为脑卒中,是各种原因以致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脑部疾病的总称。
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为120~180/10万,死亡率为60~120/10万。
它与心脏病、恶性肿瘤并称为大多数国家的三大体死疾病。
由于公众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峻素认识不足,不重视体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向年轻化、宽泛化延长,因(而在我国脑血管病病死率有降低趋势的情况下,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却在上升。
因此它的初期诊疗、治疗和预防极为重要,预防脑卒中的要点是健康教育。
特别提示大家,脑卒中是能够预防的,并且大多数是能够治愈的,脑血管病的初期治疗对于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特别重要,因此,患者应尽量熟悉脑血管病的相关知识。
(脑卒中分为两大类,它们是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生、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和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一、脑出血病人的健康教育(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俗称“脑溢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1、病因:绝大多数脑出血是因高血压所致,以高血压病伴发的小动脉硬化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
其他因素:脑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血液病、脑动脉炎等。
(2、引起因素:高血压(服用降压药物不当,以致血压不降或降得过低)、情绪不好(指生气、激动、忧愁、悲伤、惊吓、害怕等)、用力排便、天气变化、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酗酒成瘾)、在脑力紧张活动时易引起脑出血。
(3、用药的目的: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防范脑疝形成;控制血压防范进一步出血。
(1)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常用药物包括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
(2)控制高血压:血压显着高于正常时恩赐降压药物,防范再出血。
(4、各种检查的注意事项:(1)CT:头颅CT检查目的是协助诊疗和确定病变的部位,对人体无危害,也没有悲伤。
(2)核磁共振(MRI)是一种以磁场值标记人体内共振核的地址,经过原((子核对外界磁力的反应来获取被检体化学信息的一种崭新方法。
脑卒中的健康教育
脑卒中的健康教育
脑卒中的健康教育:辨识症状、预防与处理
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阻塞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的疾病。
它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对于脑卒中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 辨识症状:脑卒中的症状通常包括突然出现的丧失意识、面部、手臂或腿部一侧无力、言语不清等。
如果发现自己或他人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早期识别和治疗可以减少脑损伤。
2. 预防措施:一些生活习惯和饮食选择可以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
注意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的水平,减少摄入高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增加摄入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适度锻炼身体,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都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
3. 处理方法:脑卒中发生后,紧急就医是至关重要的。
医生可能会采取一系列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法,以恢复血液供应和防止进一步损伤。
康复期间,患者和家属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和定期随访,以促进病情改善。
总之,脑卒中的健康教育对于预防和处理脑卒中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症状、采取预防措施并及时处理,可以降低患病风险和减少后果。
同时,定期体检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手段。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22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2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
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于2002年底开始组织编写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5年初经卫生部批准在全国开始推广,2007年初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第1版,为规范国内脑血管病诊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近年不断有新研究证据发表,第1版指南在使用过程中也得到多方改进建议。
因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托脑血管病学组对第1版指南进行修订。
为方便临床使用,本版指南内容包括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全部诊治过程。
撰写组通过复习相关研究证据、征求各方意见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后形成推荐,旨在帮助临床医生为脑卒中患者选择当前相对较好的诊治方案。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参考本指南原则和新的进展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处理。
一、修订原则1.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参考国际规范,结合国情、可操作性、第1版使用经验和新研究证据进行修订。
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标准参考了国际指南和常用标准,并结合国情和实用性制定。
2.对每项治疗措施或临床问题,先进行当前研究证据(文献检索至2022年11月)的归纳和分析评价,然后根据证据等级和共识给出推荐意见。
3.推荐意见尽可能依据最可靠的证据(如A级证据),缺乏高等级证据时则参考当前可得到的最好证据,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
4.对国内常用疗法,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充分考虑国情和经验达成共识。
注意兼顾疗效、风险、价格和易使用性等多方因素。
二、推荐强度与证据等级标准(包括治疗和诊断措施)1.推荐强度(分4级,Ⅰ级最强,Ⅳ级最弱):Ⅰ级:基于A级证据或专家高度一致的共识;Ⅱ级:基于B级证据和专家共识;Ⅲ级:基于C级证据和专家共识;Ⅳ级:基于D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2024版脑卒中防治健康教育
•脑卒中概述•脑卒中预防策略•药物治疗与规范用药•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并发症识别与处理措施•康复期管理与提高生活质量•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目录定义与发病原因定义发病原因主要包括血管壁病变、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变学改变等。
其中,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及预警信号危险因素预警信号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表现分型健康生活方式保持适量运动,均衡饮食,保持心理平衡。
积极戒烟,避免被动吸烟;适量饮酒或避免饮酒。
血脂异常管理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必要时使用降脂药物。
高血压管理积极控制血压,定期监测,遵糖尿病管理一级预防:控制危险因素二级预防:早期识别与治疗突然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一旦怀疑脑卒中,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医院就诊。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溶栓、取栓、降压等。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识别脑卒中症状及时就医早期治疗康复训练三级预防:康复与减少复发01020304药物治疗定期随访康复训练健康生活方式降压药物抗血小板药物调脂药物降糖药物常用药物介绍及作用机制合理用药原则与注意事项个体化治疗规律用药药物副作用监测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随访健康生活方式情绪管理识别并处理药物副作用保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如出现不适或疑似药物副作用,应及时就医咨询。
患者自我管理建议均衡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030201生活方式调整及饮食建议运动锻炼在脑卒中防治中作用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心理干预和认知功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心理疏导通过记忆、思维、语言等方面的训练,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
社交活动常见并发症类型及表现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处理原则和方法尿路感染处理肺部感染处理深静脉血栓处理压疮处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翻身拍背,使用气垫床等减压装置,局部外用药物促进创面愈合。
神经内科缺血性脑卒中诊疗规范
包括康复治疗及脑血管病二级预防。
2.5脑保护治疗:
神经保护剂:包括胞二磷胆碱及依达拉奉等;亚低温缺血性脑梗死最初的24-48小时之内,水肿的高峰期为发病后的3-5天,大面积脑梗死有明显颅内压升高,应进行脱水降颅压治疗。常用药物有甘露醇、甘油果糖及速尿。
2.7手术治疗:
对大面积脑梗死,以及小脑梗死患者,酌情去骨瓣减压术。
2.1.5肺炎的处理:
采用仰卧位,平躺时头应偏向一侧,防舌后坠和分泌物阻塞呼吸道。勤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并发肺炎者,呼吸支持及抗生素治疗,药物敏感试验有助抗生素的选择。如果存在严重低氧血症或二氧化碳潴留,则气管插管和辅助通气。
2.1.6上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包括:胃内灌洗,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立止血、云南白药及生长抑素等药物;使用制酸止血药物如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等;防治休克,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输血治疗。
2.1.8心脏损伤的处理:
脑卒中患者可并发脑心综合征,表现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应密切观察心脏情况,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2.2抗凝治疗:
对缺血性脑卒中病因为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或口服华法林,维持INR2-3。对缺血性脑卒中病因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除频繁栓子脱落引起的脑卒中有效外,不推荐使用抗凝治疗。
2.1.7水电解质紊乱的处理:
血钾2.7-3.5mmol/L时,采用口服补钾,血钾低于2.7mmol/L时,口服补钾同时,应静脉补钾。低钠血症者,应据不同病因分别治疗,补盐速度限制在0.7mEq(L.h),每天不超过20mEq/L,以免引起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高钠血症者,限制钠盐的摄入,严重的可输注5%葡萄糖。
2.1.3调控血糖:
脑卒中患者合并糖尿病时,或当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大于11.1mmol/L时,立即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在8.3mmol/L以下,但需防止低血糖发生。
神经内科学中的脑卒中
神经内科学中的脑卒中脑卒中,也被称为中风,是一种造成脑部供血受阻的疾病。
它是导致全球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神经内科学中,脑卒中被广泛研究和讨论,因为它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产生了重大影响。
1. 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是由于脑部供血中断导致的脑组织损伤。
它可以是由血管堵塞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也可以是由于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性脑卒中。
无论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脑卒中都会导致脑细胞死亡和功能丧失。
2. 脑卒中的症状脑卒中的症状根据受损的脑区域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言语困难、视力模糊、头晕、失去平衡和协调能力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3. 脑卒中的分类根据脑卒中的性质和原因,目前将其分为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 缺血性脑卒中:这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约占脑卒中病例的80%。
它发生在脑血管阻塞的情况下,导致供血中断并引起脑细胞死亡。
最常见的原因是血栓形成或者动脉硬化。
- 出血性脑卒中:这种类型的脑卒中由于脑血管破裂引起。
血液涌入脑组织,对脑细胞造成损伤。
出血性脑卒中的最常见原因是高血压和血管畸形。
4. 脑卒中的风险因素脑卒中的风险因素多种多样,包括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肥胖、缺乏体力活动、心脏病和家族遗传等。
减少这些风险因素可以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
5. 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怀疑患有脑卒中的患者,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一系列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如颅脑CT扫描或MRI。
这有助于确定脑卒中的类型和定位。
治疗脑卒中的方法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血药物、手术治疗等。
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至关重要。
6. 脑卒中的康复脑卒中通常会导致一些长期的残疾和后遗症,如言语障碍、肢体功能障碍和认知障碍。
因此,康复是脑卒中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康复措施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减轻一些面对的挑战。
医院脑卒中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提高医院脑卒中救治水平,降低脑卒中患者死亡率、致残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医院脑卒中救治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脑卒中救治工作规划、协调各部门工作、监督执行情况。
2. 设立脑卒中救治小组,负责具体实施脑卒中救治工作,包括诊断、治疗、康复等。
3. 设立脑卒中防治办公室,负责脑卒中防治知识宣传、培训、资料收集等工作。
三、救治流程1. 院前急救(1)接到脑卒中患者电话或现场求助后,立即启动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
(2)医护人员迅速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如判断为脑卒中,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3)将患者送至医院急诊科,急诊科医生迅速对患者进行确诊。
2. 急诊科救治(1)确诊为脑卒中后,立即启动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
(2)对患者进行紧急治疗,如静脉溶栓、抗血小板聚集等。
(3)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头部CT、MRI等。
3. 神经内科治疗(1)患者转入神经内科后,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治疗方案。
(2)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3)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4. 康复科治疗(1)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
(2)康复科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
(3)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康复信心。
四、预防措施1. 加强脑卒中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群众对脑卒中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 定期开展脑卒中筛查,早期发现高危人群。
3. 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监测。
4.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五、培训与考核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脑卒中救治知识培训,提高救治水平。
2. 对医护人员进行脑卒中救治技能考核,确保救治质量。
3. 对脑卒中救治工作进行定期总结和评估,不断改进救治流程。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脑卒中救治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神经内科突发脑卒中应急预案
神经内科突发脑卒中应急预案一、背景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突发性发作,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高效地应对神经内科突发脑卒中病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二、目的本应急预案旨在通过合理的应急处理流程、及时有效的医疗措施,最大程度减少脑卒中患者的伤残和死亡风险,提高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三、应急预案内容1. 应急响应机制- 脑卒中病例的筛查和及时报告:当患者病情表现出脑卒中的症状时,医务人员应立即进行诊断和评估,确诊后及时向上级报告。
- 院内应急响应领导小组的组建:经评估确认病例后,院内应急领导小组应迅速组建并启动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
- 快速通道建立:为了加快救治流程,设立脑卒中绿色通道,避免延误患者的救治时间。
2. 救治流程- 心肺复苏和循环支持:对于出现心肺骤停的患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措施,并给予必要的循环支持,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 脑组织修复与恢复:通过抗凝治疗、溶栓等介入手段,尽早恢复患者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脑梗死面积。
- 并发症管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对已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有效治疗。
3. 人员培训- 制定脑卒中应急预案的培训:针对医务人员,进行脑卒中应急预案的培训,使其了解应急预案的流程和操作要点。
- 增加脑卒中相关知识的培训:向广大医务工作者普及脑卒中的早期识别和治疗方法,提高脑卒中的应对能力。
四、应急预案评估与更新1. 进行应急预案的定期演练:定期组织演练脑卒中应急预案,以检验各个环节的协调性和有效性,并及时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2. 及时更新脑卒中应急预案:根据科技进步和医疗发展,定期检查和更新脑卒中应急预案,保持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五、总结本应急预案是针对神经内科突发脑卒中病例的紧急处理制定的指导方针,旨在提高救治效率、降低患者损伤风险。
医务人员应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操作,并通过定期演练和评估持续改进预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水平,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脑卒中健康宣教手册
脑卒中健康宣教手册卒中单元健康宣教科普手册相关内容提示:1.本手册适合哪些人群阅读?2.本手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什么是卒中?4.什么是卒中单元?5.什么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6.我们需要了解哪些卒中相关健康教育知识?7.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或家人是否有卒中或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如何能避免延误诊治?8、如果发生卒中,当被急送到医院后,会接受怎样的诊疗?9.如果怀疑卒中,我们可能会做哪些检查?10.如果患有卒中,我们将会接受怎样的治疗?11.发生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12.有何方法能有效帮助我预防卒中的发生或防止卒中再发?13.有何方法能有效帮助我和家人防止卒中再发?14.发生卒中后,外科手术治疗是否适合我?15.如有血管狭窄,是否应接受支架治疗?16.怎样能获得更多健康教育信息和帮助?正文:一、本手册适合哪些人群适合阅读?本手册适用于所有卒中患者和家人阅读,也适用于大众普及卒中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提高对卒中的正确认识,以早期识别和正确处理卒中,及早预防和治疗与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掌握防病保健知识,采用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本手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本手册将为您介绍以下知识点:1)如果发生卒中,患者将有哪些表现?2)当确诊患有卒中后,医生会采用哪些治疗方法呢?3)卒中治疗的信息咨询简介;4)如何预防和尽可能减少卒中的危险因素;三、什么是卒中?当供给人体脑部的血流发生障碍的时候卒中就发生了,包括血管阻塞(缺血性脑卒中)和血管破裂出血(出血性脑卒中)。
结果,脑细胞无法获得维持正常活动的氧供和营养。
一部分脑细胞将会受损伤或者死亡。
每个发生卒中的患者表现轻重不一,部分卒中的病因可能不明确,其症状取决于受卒中影响的脑部区域和受损的严重程度。
四、什么是卒中单元?卒中单元是目前经过循证医学证明的对于脑卒中最为有效的临床管理方法,近年各版指南均建议脑卒中患者应收入卒中单元中进行诊疗。
护士在急性脑卒中的早期识别与紧急处理
定期组织脑卒中识别与 紧急处理的培训课程, 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和 应对能力。
制定和完善急性脑卒中 的早期识别与紧急处理 流程,确保护士在面对 疑似脑卒中患者时能够 迅速、准确地采取措施 。
加强护士与医生、急救 人员以及其他医疗团队 之间的沟通协作,确保 患者在转运和救治过பைடு நூலகம் 中得到连贯性的护理服 务。
沟通与交流
护士应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沟 通,及时解答疑问,提供相关信 息和指导,确保他们了解病情和
治疗方案。
情绪疏导
护士应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 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焦虑、抑郁 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保持积极
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
监测病情变化
生命体征监测
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 化,尤其是高危人群, 如高血压、糖尿病、高 血脂等患者。一旦发现 脑卒中症状,立即启动 紧急处理流程。
THANKS
感谢观看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 压、呼吸等,并采取措施保持稳 定。
01 02 03 04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清理 呼吸道分泌物。
建立静脉通道
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及时 给药。
急救措施
快速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 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
脑卒中。
紧急药物治疗
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聚集 、降血压、降血糖等药
护士应在患者出院时提供详细的出院 指导,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定 期复查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 顺利康复。
预防指导
护士应指导患者及家属采取措施预防 急性脑卒中的复发,如控制血压、血 糖、血脂等指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等。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2020版】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2020版】本指南的目的是为了根据脑卒中康复评估和治疗的最新循证医学进展,推荐临床评估和治疗的共识性意见,以便于在我国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推广普及脑卒中早期康复。
该指南参考了2012年《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简化版》的主要内容,采用了证据水平和推荐强度等标准。
二、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开始时机和康复强度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开始时间应该是在患者稳定后的24小时内。
康复强度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功能障碍程度而定,并且应该逐渐增加。
三、脑卒中早期良肢位摆放、体位转移和关节活动度训练良好的肢体位姿和体位转移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应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以避免肌肉僵硬和关节强直。
四、脑卒中早期站立、步行康复训练站立和步行训练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功能障碍程度,逐步进行站立和步行训练。
五、脑卒中后的肌力训练和康复肌力训练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功能障碍程度,逐步进行肌力训练。
六、脑卒中后肌张力变化和痉挛的康复脑卒中后肌张力变化和痉挛是常见的并发症。
应该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以减轻肌张力和痉挛。
七、脑卒中后早期语言功能的康复语言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应该进行早期的语言功能康复治疗,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八、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康复认知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应该进行认知功能康复治疗,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九、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和营养管理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应该进行吞咽功能康复治疗和营养管理,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十、脑卒中后心脏功能和呼吸功能康复心脏功能和呼吸功能康复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十一、脑卒中后肩痛、肩关节半脱位和肩手综合征的康复肩痛、肩关节半脱位和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应该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
十二、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预防和康复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神经内科新进展与最新研究综述
神经内科新进展与最新研究综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领域研究的深入,神经内科领域也不断迎来新的进展和发现。
本文将综述神经内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新进展,以及对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全面而准确的信息。
一、研究进展与突破1.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健康问题的重点领域。
近年来,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特征和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
通过对相关基因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并通过这些基因变异探索了疾病的发病机制。
这些研究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 脑卒中研究的新进展脑卒中是神经内科领域的重点疾病之一,对其研究一直是医学界的关注焦点。
近年来,通过对脑卒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新的认识和发现。
例如,脑卒中与炎症反应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炎症反应在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诸如血小板活化、凝血异常等因素也被证实与脑卒中的发生相关。
这些研究为脑卒中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3. 神经重塑与康复训练神经重塑和康复训练是神经内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神经系统受损后,通过康复训练和神经重塑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和修复。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神经重塑和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创伤性脑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具有显著效果,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了新的希望。
二、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 神经内科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诊断对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近年来,诸如磁共振成像、超声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神经内科疾病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例如,在中风的研究中,通过磁共振成像可以对中风的类型和范围进行准确判断,从而有助于选择最佳的治疗策略。
2. 创新药物的研发与应用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离不开药物的研发与应用。
近年来,随着对疾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许多新的药物被开发出来,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解读
02 章 节
Part
早期康复的开始时机和康 复强度
推荐意见:
康复的目的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和独立,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 尽早康复。康复训练强度应该以 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
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稳定,症状体征不 再进展)后应尽早介入康复治疗(Ⅰ级推荐,A级 01 证据)。
脑卒中轻到中度的患者,在发病24h 后可以进行床边康 02 复、早期离床期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应以循序渐进的
推荐意见:
建议请替神换经文内字内科容或卒中 单元加强脑卒中患者 早期的康复护理工作 (Ⅰ级推荐)
建议加强康复护理的健康宣教和护 理指导,以调动患者本人、家属及 其他护理人员的参与意识和康复信 心,提高脑卒中整体的康复质量 (Ⅰ级推荐请,替A换级文证字内据容)。。
2018
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解读
01 章 节
Part
早期康复的组织管理
推荐意见
02 03
04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入住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或卒中单元后,应立即给予全 面的身体状况评估,成立由多学科组成的脑卒中康复治疗小组(Ⅰ级推 荐,A级证据)。
建议在发病/入院24h 内应用NIHSS评分评价卒中的功能缺损情 况,并启动二级预防措施(Ⅰ级推荐,A级证据)。
12 章 节
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
Part
塞的预防和康复
推荐意见:
02 03
04
对所有脑卒中的患者均应评价DVT的风险。重症卒中、卧床、制动、心 力衰竭、感染、脱水、肢体骨折等是脑卒中急性期DVT形成的危险因素, 早期下床、康复是预防DVT的有效方法(Ⅰ级推荐)。。
对有高度DVT或肺栓塞危险的特定患者,可给予预防剂量的肝 素或低分子肝素,在使用7~10d 后要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查(Ⅱ 级推荐,B级证据)。
脑卒中(中风)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
脑卒中(中风)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一、概述:建议就诊于神经内科。
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又叫脑血管意外。
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二、临床表现:1、脑栓塞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
多在活动中集骤发病,无前驱症状。
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
2、常见预兆:研究发现脑卒中常见预兆依次为:(1)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
(2)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
(3)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4)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
(5)与平时不同的头痛。
(6)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
(7)短暂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
(8)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
(9)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
(10)整天昏昏欲睡,处于嗜睡状态。
(11)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
(12)双眼突感一时看不清眼前出现的事物。
3、缺血性脑卒中根据脑动脉狭窄和闭塞后神经功能障碍的轻重和症状持续时间可分三种类型: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②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RIND);③完全性卒中(CS)。
4、出血性脑卒中分三级:Ⅰ级,轻型,病人意识尚清楚或浅昏迷,轻偏瘫;Ⅱ级,中型,完全昏迷,完全性偏瘫,两侧瞳孔等大或仅轻度不等;Ⅲ级,重型,深昏迷,完全性偏瘫及去脑强直,双侧瞳孔散大,生命体征明显紊乱。
三、检查:1、头颅CT和MRA检查:可显示缺血性梗死或出血性梗死改变,合并出血性梗死高度支持脑栓塞。
许多病人继发出血性梗死临床症状并加重,发病3~5日内复查CT可早期发现激发梗死后出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MRA可发现颈动脉狭窄程度或闭塞。
2、脑血管造影和脑血流量测定:显示不同部位脑动脉狭窄、闭塞或扭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
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只要得了极易留下后遗症,而且复发也很常见,一般首次复发后6个月,现一般为90天内,所以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有的病人寄希望于一年输液两次来实现预防的目的是错误的,如何去做才算正确预防呢?
一、怎样去预防?
首先是指发病前的预防,也就是一级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
第二是再次发生脑血管病的预防,也即二级预防,针对发生过一次或多次脑血管病的患者,通过查找和治疗可逆性的病因,纠正所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来达到二级预防的目的。
二、了解了预防,还需要了解哪些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不可干预的和可干预的。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则是年龄和性别。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为所谓“三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还有心脏病、肥胖、尿酸吸烟、酗酒等。
这些危险因素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一旦血管狭窄70%,通俗的说“堵”了,靠药物是很难再通的。
三、脑卒中发生后应做的措施?
1、了解首次卒中的病因机制
缺血性卒中根据病因机制分为五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他明确病因型和不明原因型等五型卒中。
根据病因分型可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和选择二级预防措施,长期口服阿司匹林,降脂药物,降压,降糖治疗等等。
2、需要做的检查。
可考虑选择做以下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头颅CT、颈动脉B超、TCD、头MRI+MRA、CTA或DSA等等,目的是尽快明确患者的脑血管病类型及相关危险因素,以便针对病因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
四、得了缺血性脑血管病,最好的治疗是什么?
最好的治疗为溶栓治疗。
溶栓药物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需在卒中发生后4.5小时内静脉注入。
适用于1、18-80岁;2、临床诊断为缺血性卒中;3、发病至静脉溶栓时时间小于4.5小时;4、脑CT等影像学检查排除脑出血;5、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五、发生脑血管病时应做哪些事?
不要过分紧张,切忌慌乱。
应托住头部和双肩不受晃动。
如果有呕吐,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呕吐物导致窒息。
解开衣领,如有假牙须取出。
神志清醒者,予以安慰,消除其紧张清醒,保持安静,绝对卧床,不能猛摇病人。
尽快拨打“120”,将病人送至最近的具备抢救脑卒中能力的医院。
从出门到输液应在1小时内完成,因为“时间就是大脑”。
总结:卒中应早发现、早就医、减少残疾。
发现:Face:微笑测试;Arms:举手测试;Speech:语言测试;Time:发作时间。
1、救命四步骤;2、切记2件事:rt-PA,时间窗(4.5小时);3、发现1异常:言语、肢体、伸舌;4、急拨打“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