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我国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及相应的实践运作
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学校体育发展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在理论研究方面,学校体育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实践研究方面,各地也展开了一系列的试点和实践探索。
学校体育发展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理论的研究。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学校体育发展需要与现代教育理论相结合,从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
二是体育理论的研究。
学校体育发展需要以体育理论为指导,研究教育体育的本质特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为提供理论支持。
三是社会科学的研究。
学校体育发展不仅仅是教育领域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问题,因此需要借鉴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分析社会背景、社会需求等因素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
学校体育发展的实践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试点的研究。
各地纷纷开展学校体育试点,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模式,通过实践验证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是案例的研究。
各地案例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于其他地区的具有借鉴意义,因此需要对各地的案例进行研究总结,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三是实践探索的研究。
在学校体育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因此需要进行实践探索,通过不断的试错和改进,寻找适合当地实际的路径。
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学校体育发展都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培训与发展。
学校体育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需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二是学校设施和资源建设。
学校体育需要提供良好的体育设施和资源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机会。
三是学校与社会的合作。
学校体育需要与社会各界进行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学校体育发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良好格局。
综上所述,学校体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以教育理论、体育理论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结合试点、案例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逐步实现学校体育的发展目标。
论述学校体育目标对学校体育实践的影响
论述学校体育目标对学校体育实践的影响
学校体育目标是指学校在体育实践中所追求的宗旨、目标和原则。
它是学校体育实践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
学校体育目标的设定,为学校体育实践提供了方向、指导和约束,对学校体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学校体育目标可以引导学校体育实践朝着合理、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
学校体育目标可以帮助学校体育实践明确目标,让学校体育实践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从而使体育实践变得更加科学有效。
其次,学校体育目标可以帮助学校体育实践明确职责,确定行动准则。
通过设定学校体育目标,可以使学校体育实践在行动中有一个明确的职责和行动准则,从而使学校体育实践更加规范、有序。
最后,学校体育目标可以促进学校体育实践的发展和改革。
学校体育目标的设定可以促进学校体育实践不断进步和发展,推动学校体育实践持续进行改革和创新,为学校体育实践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浅谈影响我国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及相应的实践运作
浅谈影响我国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及相应的实践运作[摘要]军国民体育思想、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运动技术教育思想、体质教育思想和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是影响我国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对其进行相应的实践运作研究,目的是反思以往而立足现在,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实践运作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和世代的学校体育实践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对学校体育的认识或看法。
它体现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对学校体育的需求,与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的认识水平密切联系,因此,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及可塑性。
在我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占主导地位的指导思想,现对影响我国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及相应的实践运作进行研究,希冀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一、军国民体育思想“军国民思想”是流传于清末民初的一种通过对学生和全体民众进行尚武精神的培养和军事的训练,使其具备军人的品德和体质,以达到抵御外辱,寓兵于民的教育思想。
1902年,清朝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规定从蒙学(幼稚园)到高等学堂均开设“体操”课。
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从小、中、高等学堂都开设“体操”课,接受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知识。
辛亥革命后,“壬子——癸丑学制”规定了各级学校体育(体操)课内容:“初等小学首宜授适宜之游戏,渐加普通体操”,“高等学校宜授普通体操,仍以时令游戏,男生加授兵式体操。
在军国民体育思想指导下,学校体育的教学方法是以强制性的灌输及教师的教为中心,从而唤醒国民重视体育,促进学校体育地位的确立和学校体育体制的形成,推动了体育专门学校的建立,但是过分的“偏爱”兵式体操,使体育课普遍出现枯燥、乏味和机械的课堂状况。
二、自然主义(实用主义)体育思想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指导下的学校体育,体育课程目标多样化,反映在发展学生身心上;在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由兵士体操为主改为以田径、游戏、球类等自然体育活动为主的体育教材,采用跳跃、爬树、游泳、跑步等方式进行锻炼,使学校体育内容由原来的单调、枯燥和较为局限的状态向丰富、活跃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教育是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保持身体健康,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因此,在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时,教师们需要有一些指导思想来引导教学实践。
首先,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是“以健康为本”。
教师们应该将学生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通过激发学生们对运动的兴趣,让他们乐于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从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同时,教师们还需要教导学生们正确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其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二是“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除了身体素质,体育与健康教育还应该注重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素质的培养。
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学生们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最后,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三是“促进团队合作与个人竞争的平衡发展”。
在体育活动中,团队合作和个人竞争同样重要。
教师们需要引导学生们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竞争的能力,使他们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总之,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学生们身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进行教学时,教师们需要以健康为本,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团队合作与个人竞争的平衡发展,从而培养出健康、积极、阳光的新一代。
体育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体育教学计划指导思想一、引言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实施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体育技能,不仅需要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需要有系统全面的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探讨体育教学计划指导思想的相关内容。
二、体育教学目标的确定在制定体育教学计划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即我们希望学生通过体育教学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和要求。
通常来说,体育教学目标可以包括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体育技能的培养、体育意识的培养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等。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们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素质现状、个性特点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三、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体育教学目标,我们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符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规律和运动技能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还应该注重体育教学的系统性和渐进性,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体育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教学法、训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学生的特点、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等因素,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评价体系的建立体育教育的评价体系是体育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价体系的建立应该符合体育教育的特点,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体育素质和体育技能水平。
在评价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确保评价活动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馴和利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习和训练计划,提高自身的体育素养和体育技能水平。
【推荐下载】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每当读到110多年前梁启超写的《少年中国说》,我们都油然地感到青少年责任之重大。
然而青少年体质监测数据一次次无情地警示着我们体质不强,何谈栋梁。
对于学生体质下降有不同的说法,诸如遗传说、营养说、社会发展必然结果说,还有退化说、进化说和优化说等,但无论哪种学说都不否认学生体质下降对于国家和个人的负面影响,无论学生体质下降与多少因素有关,都不能否认学校体育这一重要因素。
学校体育实践活动都是在学校体育思想指导下开展的,因此把握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这一源头,就等于执学校体育之牛耳。
本研究从学生体质下降角度反思当前多元化并存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进而探索改善学生体质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体系。
1 从学生体质下降审视当前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自我国第一个近代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中开设体操科以来,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历经军国民体育思想、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前苏联体育教育思想、体质教育思想的更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形成了素质教育、以生为本、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多元化并存局面。
1.1 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体育改革的重心在于素质而非体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界在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指导下十分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双基教学的不足,提出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可以看做是素质教育的雏形。
在对素质进行研讨的过程中诞生了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一词。
199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以法律文件形式确立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此后,全国形成了素质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浪潮,素质教育也由最初关注非智力因素演变为注重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同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和中央一系列文件表明,素质教育已经提升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1]。
浅谈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坚持下去 . 是加 快 体 育 教 学 改 革 的 当务 之 急 。
1 学 校体 育教 学 改 革 现 状 的剖 析
在 改 革 开 放 方 针 的指 引 下 ,中 国 学 校 体 育 教 学 纷 纷 进 行 改 革 尝 试, 而且 也 取 得 了初 步 成 效 。 但从 总体 上 来讲 , 体 育 教 学 观 点 、 程 在 课 设 置 、 材 内容 和教 学 组 织 形 式 等 方 面 , 然 没 有 突 破 性 的 进 展 。 目 教 仍 前 , 国普 通 学 校 体 育 课 程 主 要 有 3种 类 型 : 是 普 通 体 育 课 , 要 进 我 一 主 行 全 面 身 体 锻 炼 : 是 专 项 选 修 课 , 要 是满 足 学 生 不 同 的 兴 趣 爱 好 二 主 和 个性 发 展 , 一 步 提 高 某 项运 动技 术 、 能 , 之 在 全 面 发 展 的 基 础 进 技 使 上 有 所 特 长 : 是 保 健 体 育 课 . 是 为 体 弱或 患 有 某 种 慢 性 疾 病 的 学 三 这 生 开设 的 , 主要 是 通 过 适 当 的体 育 活 动 . 善 学 生 的 健 康 状 况 , 其 早 改 使 日康 复 , 的内 容 和 方 法 皆 视学 生 的实 际情 况 而 定 。从 根 本 上 看 体 育 课 课虽 然 列 为 学 校 教 学 计 划 中 的必 修 课 ,但 不 是 基 础课 和 专 业 技 术 课 . 大 多数 学 校 体 育 教 学 的 主要 手 段 仍 然 是 通 过 规 范 动作 练 习 , 传 授 体 来 育知 识 、 术 和 技 能 , 强学 生 体 质 和 进 行 思 想 品德 教育 等 , 个 体 育 技 增 整 教学 过 程 仍 处 于 呆板 、 闭状 态 INC C E E&T C O O E HN L GYI F MA I N N OR T O
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与实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学校教育也逐渐受到了关注和改革的呼声。
而其中体育教育也成为了重要的一环。
然而,目前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从体育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体育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以期推动学校体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改善。
一、体育教学内容当前的学校体育教育,大多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时代性。
这与当今丰富多彩的社会需求和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内容上做出一些改革。
首先,要注重体育活动的多样性。
以往国内体育教育重点放在篮球、足球、乒乓球等项目的教学上,忽略了许多其他优秀的体育项目。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其他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如跳绳、跆拳道、体操等。
这可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全面发展。
其次,要注重时代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运动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
我们应该及时关注和引进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如健身房、瑜伽、攀岩、搏击等。
这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体育运动,也可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激发其兴趣和热情。
二、课程设置目前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缺乏个性化和多样性。
这导致教学内容单调,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因此,我们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做出改革。
首先,要注重个性化。
每个学生的体质、爱好和特长都不同,因此课程设置也需要个性化。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及需求,制定不同的课程设置方案。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很有帮助,同时也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其次,要注重多样性。
我们可以增加体育课程的种类,如增加足球、篮球、乒乓球等项目的课程,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多样化体育锻炼。
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程设置,同时也能够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体育教师培养体育教师的素质是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目前,许多学校的体育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因此,我们需要在体育教师培养上做出调整。
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a n d h i s t o r i c a l r e s e rc a h ,t he a th u o r s c o n c l u d e d ha t t t h e it f n e s s e d u c a t i o n i d e o l o g y i s t a r g e t - s p e c i i f c or f i mp r o v i n g
第 2 0卷 第 5期 2 0 1 3 年 9 月
V O1 . 20 NO .5
S e P.2 0 1 3
论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我 国 学 校 体 育 指 导 思 想
贾洪 洲 , 陈琦 。
( 1 . 华南师 范大 学 体育科学学 院,广东 广 州 I 5 1 0 0 0 6 ;2 . 广州体育学 院,广东 广州 5 1 0 5 0 0 )
a n d h e a l t h i f r s t , wh i c h h a v e r e s p e c t i v e f o c u s e s : q u a l i t y e d u c a t i o n i s he t r e f o r m b a c k g r o u n d o f s c h o o l p h y s i c a l e d u —
2 . Gu a n g z h o u S p o t r Un i v e r s i t y,Gu a n g z h o u 5 1 0 5 0 0 , Ch i n a 1
Ab s t r a c t : S o f a r s i n c e t h e r e f o m r a n d o p e n i n g , s c h o o l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g u i d i n g i d e o l o g i e s i mp l e me n t e d i n Ch i n a h a v e p r e s e n t e d a s i t u a t i o n o f c o e x i s t e n c e o f s u c h 4 i d e o l o g i e s a s q u a l i t y e d u c a t i o n , s t u d e n t — o r i e n t e d , l i f e t i me s p o r t s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已经成为体育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需要共同研究的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一、理论指导教学改革是需要理论指导的。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指导主要包括体育课程改革理论、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理论以及体育教育学习环境改革理论等。
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教师们可以更好地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
二、课程改革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课程改革。
以往的体育课程往往以体能训练和基本技能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现在的课程改革致力于培养学生对各类体育项目的兴趣和热爱,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体育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往往是以讲述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现在的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让学生们进行实际操作和互动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四、体育教学资源建设体育教学资源的建设对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至关重要。
教师和学校应该致力于提供良好的体育场地和设备,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育器材和教学资源。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体验到各项体育项目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改革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讨论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需求,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同时,学生也可以参与到教学资源建设中,比如帮助教师整理器材、布置场地等。
六、多样化评价方式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应该改变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注重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培养。
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还可以加入体育技能考核、体育项目表演等考核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体育素质发展,并激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
七、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融合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可以与健康教育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
论校园体育教育体制及指导思想改革论文
论校园体育教育体制及指导思想改革论文论校园体育教育体制及指导思想改革论文校园体育教育及其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局部,是特定场所—校园所呈现的一种体育文化气氛。
校园体育教育及其文化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精神层面的校园体育。
它是校园精神风貌和文化气氛的表达,与师生的体育思想、教育方针、师生情感、教育态度等严密联络,对体育教育的开展、交流产生重大作用。
二是物质层面的校园体育。
其物质主要表达在校园建立环境、校园体育根底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是校园体育教育及其文化建立的根底和保障。
三是理论层面的校园体育。
它又包含体育行为标准、规章、奖惩制度和行为方式两方面。
现今的校园体育教育体制及其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它制约着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严重影响校园体育事业的进一步提升,也阻碍了学生个人体育开展和全面开展。
一、校园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反思论证校园体育教育指导思想是以素质教育为根底,在终身体育指引下,以课程改革为主线,三类课程相结合,多种教学形式并存,获得精气神的实效。
它是在校园体育教学的理论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对校园体育教学的认识或观点,并对校园体育教学活动起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我国建国以来,短短60年的历程中就涌现出了十多种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不同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都有其独特的侧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
这里简单介绍其中几种对我国体育教育事业产生深远影响的指导思想。
1. 体质教育思想邵华在《几种体育教学思想的比拟研究》一文中指出由于学校体育教育无视了学生体质教育,导致学生体质严重下降,因此出现了体质教育。
体质教育思想强调“以开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导”,起点在于对学生身体素质开展方向的体育教育,重点在于增强体质、完善身体,重视学生参与校园体育锻炼理论的直接效果,这也成为断定校园体育教育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2. 终身体育思想终身体育认为校园体育不仅对终身体育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更重要的是它是终身体育的根底和准备。
学校体育教育的策略与实践
学校体育教育的策略与实践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学校体育教育的策略与实践,旨在提供对于体育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一、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学校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出发,使其在体育活动中获得乐趣和快乐。
体育课程要设计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使学生接触到不同种类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通过多样性的课程设置,学生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兴趣所在,并深入参与其中。
二、强调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体育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体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学校应该通过组织各类体育竞赛和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学会协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此外,竞赛活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促使他们在比赛中不断进取,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
三、注重体育教育的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体育潜力和兴趣不尽相同,因此,学校应该注重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体育教育。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体质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适合他们的体育锻炼计划。
对于那些对某项体育运动有天赋和激情的学生,学校可以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教练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
四、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与投入体育设施的建设对于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体育设施的建设和更新,提供更好的锻炼场所和器材。
同时,学校还应该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教育条件。
五、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在学生时期培养他们的体育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健身知识的普及,让学生明白体育运动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同时,学校也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让他们在毕业之后仍能坚持体育锻炼,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综上所述,学校体育教育的策略与实践是多方面综合考虑的问题。
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强调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因材施教,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与投入,以及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可以更好地推动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体育教育的开展应坚持 指导思想
体育教育的开展应坚持指导思想体育教育的开展应坚持指导思想体育教育的开展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坚持一定的指导思想,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身心素质提升。
本文将探讨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并分析其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开展体育教育时,我们应秉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体育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合作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体育活动,学生可以学会尊重队友和对手,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同时也能够锻炼自己的毅力和自律性。
这样的指导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全面发展,并将所学到的品质和能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坚持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体育教育中,我们应坚持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素质,而不仅仅是追求竞技成绩。
因此,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学生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技能,例如柔韧性、协调性和反应能力等,这些技能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非常重要。
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使其具备更好的社会交往和合作能力。
三、坚持个性化教育的指导思想体育教育的开展也应坚持个性化教育的指导思想。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潜能,体育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他们适合自己的培养方式和发展路径。
这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培训方式来实现。
鼓励学生参与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提供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体育教育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
四、坚持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体育教育不仅是在学校阶段的教育,更是一种终身的培养方式。
因此,我们应坚持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通过给学生提供多种体育运动选择和兴趣培养,可以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并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同时,通过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可以让他们在成年后也能够继续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浅谈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思考
浅谈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思考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社会对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在不同的时期选用不同的教育课程、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
根据我对体育课的理解,谈以下几点看法:一、学校体育应以帮助学生获得健康快乐为目标学校体育的发展,若从管理方面来思考,应包括确定目标、组织实施、效果评估及其各个环节、各个过程的全方面。
所有这些都是以健康快乐为前提条件,即包括了学生的健身、健心和健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娱乐中动作准确、熟练、省力、优美,同时头脑清晰、思维敏捷,处处显示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
并且能让学生在快乐中长时间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适应各种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学校体育的实施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体育课,还是体育活动,都应给所有学生提供参加活动的平台,使所有学生都应受到指导。
即使课余活动和课余训练也不例外。
其原因:第一点,凡是定为学校教学计划的体育方面的有目的、有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学生都具有同等享受的权利,不允许被其他学科占有。
作为学校体育教师就应当在课内外活动中对学校全体学生负责。
如果课余时间的训练辅导是为了“提高”学校的体育教学成绩,这种“提高”也应当是全体学生成绩的“提高”,不是少数人被训练提高了,就等于全体学生都提高。
假如课余训练旨在培养人才,那就更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要求“成才”的权利,更因为学生个体的爱好、性格、体质、天赋及环境条件不同,学生表现出来的才华也各不相同。
只有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训练,才有可能培养出各种各样的人才。
第二点,“比赛”泛指比较技术水平的高低,具有通用性、导向性和激励性。
但它并非体育课的特点。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借用“比赛”实现自我,推进体育实践深入向前发展,确有积极促进作用。
自然,这种好的方法应经常用于学校体育,使其更好地为促进全体学生的体育学习而服务。
三、体育课程应以锻炼身体为主旋律以前,在体育课程构建、实施过程中,无论是以“运动技能”或“增强体质”为目标,还是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前提下,都不能冲破以竞技运动为主线的思想观念,教学内容从小学到大学都是“跑、跳、投、滚”。
体育教学计划指导思想(精选11篇)
体育教学计划指导思想体育教学计划指导思想(精选11篇)继续以教科研为先导,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体育教学计划指导思想,欢迎参考!体育教学计划指导思想篇1一.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宗旨,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深入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水平。
二、工作目标1、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2、以素质教育全面深化体育教与学方式改变;3、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的全面健康发展;4、认真完成这学期趣味体育节开展工作;5、继续以教科研为先导,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6、全面提高学生第八套广播操技术动作;7、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主要工作和任务1、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在芮校长的领导下,周老师全面负责管理学校的体育工作,实行每周例会制,汇报本周的工作情况及布置下周的工作任务。
实施“分工负责,分管齐抓的管理制度”,“负责到人,工作到位”的责任制度,加强对体育工作的指导检查,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狠抓落实。
2、确定目标《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方针,是部署实施体育工作的依据。
特别是新教材的实施以后,怎样上好体育课又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根据体育大纲精神,规范堂课质量,领会精神实质,确定工作目标如下:贯彻两个条例,上好两操两课两活动,将体育课与体育活动课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提高堂课质量本学期体育组将狠抓体育常规,提高堂课质量,根据大纲,新教材,继续组织好体育教师对新教材的培训工作,使体育教师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根据新教材和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好教学计划。
备好室内和室外课教案。
体育教师坚持“继续学习”,从进修、培训、理论学习和听课中不断汲取知识,提高师德水平,理论水平,教学和教科研能力。
学校体育教学的实践路线(3篇)
第1篇一、引言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学校体育教学的实践路线。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计划1. 根据学生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体育教学计划。
2.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定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3.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如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4. 注重体育教学与德育、智育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优化体育教学环境1. 完善体育设施,确保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 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3. 定期对体育场地、器材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安全。
四、创新体育教学方法1. 采用游戏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3. 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1. 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2. 加强教师之间的协作,共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3. 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推动体育教学改革。
六、注重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1. 定期对学生进行体质监测,了解学生的体质状况。
2. 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跟踪学生的体质变化。
3. 根据学生体质状况,制定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方案。
4. 实施体育教学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
七、开展课外体育活动1.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如运动会、体育节等。
2. 鼓励学生参加体育社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3. 开展体育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了解学校体育教学工作。
八、加强家校合作1. 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校体育教学工作。
2.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体育活动,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3. 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及时解决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浅谈建国后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浅谈建国后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学校体育任务要想完成,前提就是要确立学校体育思想。
学校体育思想的确立,是以当时的学校教育思想与学校体育目标等很多的客观条件为基础的。
学校体育思想在学校体育的管理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建国之后,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先后经历了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终身体育”思想三种重要的指导思想。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建国后学校体育思想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趋势作以简要探讨。
标签:学校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潮以人为本学校体育思想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前提和指导思想,建国初期我国学校体育思想主要以介绍苏联体育思想,主张强调增进健康,增强体质。
在理论深的高度来讲,学校体育思想对体育的社会职能做了比较深刻、比较透彻的阐明陈述,在新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中起指导作用。
在体育思想界,也对毛泽东的矛盾学说加以了运用,奠定了体育理论的哲学基础,对体育在思想、教育、身体、生产、国防及国际事务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概括。
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以对苏联体育思想体系的认识为基础,对建国以后的学校体育经验进行总结,应用矛盾学说对体育内部关系加以认识,最终形成了我国自身的学校体育思想体系。
1 学校体育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存在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在学校体育实践活动中,人们对学校体育的看法和认识,这些看和认识有的是直接形成的,有的是间接形成的。
其核心是围绕学校体育的性质、方向、目标以及如何实施学校体育的认识上。
它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既集中体现在带有方向性、政策性的指导思想上;又存在于个体或群体的观念中;还反映在系统研究学校体育问题的理论形态方向。
以一定的历史时期为背景,研究者们在学校体育相关方面的基本认识,在学校体育管理与发展中起积极的指导作用。
然而,具体以何种思想当做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体育理论界还没有一直的看法。
现在学校体育的思想所包含的主要有:体质教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体育结合竞技体育思想、技能教育体育思想、人的全面发展体育思想、“健康第一”思想、自然体育思想等,以此为基础对我国的学校体育的主导思想进行构建。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
1. 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
2. 健康第一: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健康为重,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体能,还要培养他们的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3. 科学指导:体育与健康教育应该依据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指导,掌握先进的体育和健康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指导。
4. 个性发展:体育与健康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资源。
5. 实践导向:体育与健康教育要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健康素养。
6. 社会参与:体育与健康教育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体育活动和公益健康行动,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7. 持续学习:体育与健康教育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学生需要通
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培养终身运动的意识。
纵论我国近现代主要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sr e in g i e d i itrc lifu n e we e a ay e . t to u d s a t h so a n e c r n lz d u n s i l Ke r s p a e c i g i e s y wo d :S o s ta h n d a ;Hit r a n u n e so c li e c :Ch n i l f ia
游步 场 无 不 广 大适 宜 , 千 、 木 、 竿 无 不 具 备 ” 初 中 教 育 在 秋 跳 沿 ;
期对体育人才 的不 同需 求 的具 体表现 。研 究各 个时期 的体 育
教学指导思想及其历史影 响 , 现其 嬗变脉 络 , 握其 嬗变规 发 掌
律, 对于我们 现在 形成 正确 的体育教 学观 , 开创 体育教 学新 局
式 , 寻救 国图强的道路 。这 时 , 探 资产 阶级改 良派批 判 中国传
1 前 言
体育 教学思想是指对 体育教 学价值 、 内容 、 方法 的认识 和
见解 , 对 学 校 体 育 的 教 学 起 到 方 向 性 的 指 导 作 用 , 不 同 时 它 是
统 思 想 是 造 成 国 门大 开 的原 因 , 们 提 出 引进 以 “ 武 ” 核 心 他 尚 为
体育教研活动指导思想
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开展本次体育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的指导思想如下:二、指导思想1.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坚持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为重点,以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深入开展为着力点,全面提高学校体育教育水平。
3.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技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4.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学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寻求解决对策,推动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创新。
5.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体育教育教学研究,积极探索体育教育规律,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6. 坚持开放合作,加强校际交流,借鉴先进经验,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共同发展。
三、具体要求1.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引导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 强化业务培训,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教学观摩、案例分析等形式,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
3. 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身体素质,设置多样化的体育课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加强体育器材和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锻炼环境。
加大投入,改善体育设施,确保学生有充足的锻炼场地和器材。
5. 落实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定期开展体质健康监测,关注学生生长发育和体质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6. 加强体育竞赛组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影响我国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及相应的实践运作[摘要]军国民体育思想、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
运动技术教育思想、体质教育思想和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是影响我国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对其进行相应的实践运作研究,目的是反思以往而立足现在,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实践运作
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和世代的学校体育实践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对学校体育的认识或看法。
它体现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对学校体育的需求,与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的认识水平密切联系,因此,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及可塑性。
在我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占主导地位的指导思想,现对影响我国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及相应的实践运作进行研究,希冀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一、军国民体育思想
“军国民思想”是流传于清末民初的一种通过对学生和全体民众进行尚武精神的培养和军事的训练,使其具备军人的品德和体质,以达到抵御外辱,寓兵于民的教育思想。
1902年,清朝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规定从蒙学(幼稚园)到高等学堂均开设“体操”课。
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从小、中、高等学堂都开设“体操”课,接受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知识。
辛亥革命后,“壬子——癸丑学制”规定了各级学校体育(体操)课内容:“初等小学首宜授适宜之游戏,渐加普通体操”,“高等学校宜授普通体操,仍以时令游戏,男生加授兵式体操。
在军国民体育思想指导下,学校体育的教学方法是以强制性的灌输及教师的教为中心,从而唤醒国民重视体育,促进学校体育地位的确立和学校体育体制的形成,推动了体育专门学校的建立,但是过分的“偏爱”兵式体操,使体育课普遍出现枯燥、乏味和机械的课堂状况。
二、自然主义(实用主义)体育思想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指导下的学校体育,体育课程目标多样化,反映在发展学生身心上;在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由兵士体操为主改为以田径、游戏、球类等自然体育活动为主的体育教材,采用跳跃、爬树、游泳、跑步等方式进行锻炼,使学校体育内容由原来的单调、枯燥和较为局限的状态向丰富、活跃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张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体会,教师只是从旁引导。
但是,因“儿童中心论”衍生了“放羊式”教学,抹杀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过分的强调体育的教育功能,从而忽视了体育的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
三、运动技术教育思想
运动技术教育思想是指在体育课程的实施中强调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主的观点和认识。
在运动技术教育思想下的学校体育,教学项目上以竞技项目为主,内容要求系统化,组织、评判标准上要求规范化、统一化,强调教师的教法,体现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纪律与集体行动为约束、机械模仿为特点的“传习式”教学模式。
有利于系统地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传承和发展体育文化,但是,由于过分偏重运动技术教学,忽视了体育课程增强学生体质效果及学生个性和身心健康的发展。
四、体质教育思想
“体质教育”思想针对我国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普遍下降的状况而提出,以“超量负荷原理”为理论基础的运动训练科学化实践的启发。
它的出发点是要使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目标, 得以科学有效的落实。
教学内容强调“宜少宜简”,客观上将增强体质与传授运动技术、传播体育文化对立起来。
根据“能量决定论”重视体能、体力(耐力)以及相应的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的提高,强调“大负荷”的运动是增强体质直接、有效思想方法的体现。
以“达标”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测验课、练习课占体育教学的主导地位,导致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强调“生物体育观”,缺乏评价体质的科学指标和手段,忽视学生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
五、终身体育思想
我国终生体育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得到较为系统的传播,强调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身体锻炼的习惯。
不仅使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锻炼环境和条件来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还能对自己的锻炼活动做出科学的评价;将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锻炼贯穿于人的整个生涯,建立一个体育社会。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和素质教育贯穿于体育课程的整个体系。
在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学生练习等方面,强调重视学生身体发展、心理调解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全体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上得到发展。
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与科学锻炼的理论和方法有机地结合,培养独立从事体育锻炼及健身的能力,强化终身体育观念,使其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正确方法。
六、快乐体育思想
20世纪90年代,快乐体育从日本传入我国并运用于教学中。
快乐体育思想是指从终身体育与个性和谐发展需要出发,把运动作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内容,让学生体验从事、理解、掌握、创造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主动性的体育教学思想体系。
在快乐体育思想的指导下,学校体育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追求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强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主张以全面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以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好学。
合作学习为主导的愉快体育教学方法;自我指导锻炼和学习为主的愉快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游戏为主的愉快体育教学方法;音乐、舞蹈为为主的愉快体育教学方法;以影视、多媒体为主的愉快体育教学方法;以野外活动为主的愉快体育教学方法。
七、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1999年6月颁布的《中国中央国务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
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由此产生了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思想,所以体育课由《体育》改为《体育与健康》。
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了健身与健康的和谐统一,更加关注学生在健身中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情感转移、主动思考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目标体现了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在学生成长过程的有机统一,课程内容突出了生活、自然、环境与健康密切相关,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的体育观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选择适度适中,易于开展,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身心素质,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项目。
在教学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自我设计,师生共同活动。
通过运用新颖、多样、有效的方法激励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八、结语
在学校体育发展的某一历史阶段,可能同时存在多种教育思想,它们或多或少的都会对学校体育产生影响,但是,作为当时的指导思想是唯一的,随着时代的变化,有着不同的学校体育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今后提出适合的学校体育思想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