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诗人的美丽与哀愁

合集下载

论李清照后期诗词中的愁情美

论李清照后期诗词中的愁情美

论李清照后期诗词中的愁情美摘要: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的女词人,婉约词派的杰出代表,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愁女子”,其词在表现内心情感世界时,具有愁情美。

尤其是后期词作,内涵深广,主要抒发国破家亡----这一永恒的愁。

关键词:李清照;后期词作;愁情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愁女子”,被尊为婉约宗主,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词风清新流畅、明净自然。

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作家。

正如清人李调元所说:“易安居士在宁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

她的创作道路与她的人生一样,以南渡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她的后期作品更是突破了婉约派狭小的视野局限,把目光投向了寻社会、政治的关切,对国土沦亡、生灵涂炭的忧虑,对南宋朝廷不图收复失地、苟安江南的行径予以指责,抒发了身世之愁、家国之愁。

1 愁情内涵深广别林斯基说:“越是优秀的诗人,越是属于他所生长于其中的社会,他的才能的发展,倾向,甚至特性,也就越和社会的历史发展紧密地联结着。

”李清照生于名宦之家,幼时博览群书,少女时代便有诗名。

她的前期作品主要以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为题材,表现其多愁善感的个性。

“国家的不幸往往带来个人的不幸”,北宋末年,金军南下,失去丈夫的李清照带着多年来珍藏的金石与书籍开始了四外逃难的流亡生漄。

这段颠沛流离的生活为她的经历增添了凝重的色彩,丰富了她的创作内容,使其作品超越了闺情闲愁,更富于历史和社会的深远意义。

李清照后期生活是以“靖康之难”那年开始的。

金兵南侵,徽、钦二帝被掳北去,宋高宗在靖康二年即位于南京。

当时,一些主战派,据理力争,要求乘金人暂时北撤的机会,挥师北上,收复汴京,可是赵构为了一己的利益,竟置大片失地于不顾,一味向南逃跑,并与金人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

至此,南宋统治者恃和苟安,沉溺于花天酒地之中行都临安和当年的汴京一样,完全成了达官贵人的行乐场所。

历史的转折,时代的动乱,金人的金戈铁马搅乱了李清照象无波春水一样平静的生活。

【初三作文】忧愁年华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700字

【初三作文】忧愁年华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700字

【初三作文】忧愁年华关于李清照的作文700字李清照,这位宋代才女,她的诗词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印象。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够从她的作品中感受到她那忧愁的情感。

李清照的作品中融入了她对于世事沧桑和人生悲欢的深刻触碰。

她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于岁月凋零的悲伤感叹,将自己的心情沉浸在伤感之中。

她写道:“正心莫作,花已开,又落春去也。

飞燕无情,何处觅旧巢也。

”这句诗表达了她对于时光流逝所带来的无奈和伤感。

岁月无情,花开花谢,飞燕离巢,都在提醒我们生命中的一切都是短暂的,无法挽留。

与忧愁的年华相对应的是她的爱情经历。

李清照的人生中并不幸福,她曾经有过两段婚姻,却都以不幸收场。

她与第一个丈夫刘义亲密无间,但是随着权臣秦桧的崛起,刘义被流放,最终离世。

李清照写下了《如梦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中充满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期待和对于无常的忧虑。

她情愿和丈夫相隔千里,只希望世界能够长久而美好。

李清照的作品中还常常出现了对于家国天下的关切。

她写道:“闲市向暮闻鸦声,官船载送白云行。

捻破红笺随意意,衰容惨笑白苹生。

”这首《醉花阴·腊梅尚染香》表达了她对于乱世的忧虑之情。

她看到了官船载着白云在逝去的市井上行驶,在红纸上点缀上洒脱的文字,想象中的宛如整片腊梅的白苹。

“腊梅尚染香”,这里的染香实际暗喻神州大地陷于混乱,百姓愁苦,国家衰败,给人以一种强烈的震撼。

李清照的作品中充满了作者对于人生之忧的表达,她写下了让多少人陷入忧愁之中的词句。

李清照给后人留下了一幅幅真挚动人的画面,她用自己曲折的一生和灵秀的才情,展现了忧伤和痛苦的一面。

她的作品饱含着对于忧愁年华的感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

浅谈李清照词语言的悲美

浅谈李清照词语言的悲美

浅谈李清照词语言的悲美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女文学家,其诗、词、文皆有建树,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她的词作绝人部分为抒情词,反映个人的思想感情。

在她的词集《漱玉词》中,除去极少数情绪开朗、色调明快外,绝大多数作品都有一种凄凉哀婉的色彩,传达出一种忧郁的美感,展现出一种悲美。

下面从语言这一角度来论述李清照的词所体现出来的悲美特色。

在李词确信无疑的43首词作中,单是直接言愁的就有17首,而在这些直接言愁的词中,词人又通过各种手法把抽象的“愁情”形象化、具体化,这就更给读者一种悲哀伤感的感觉,如:“从今更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写出了愁的长度;“更谁家横笛,欧动浓愁”(《满庭芳》)写出了“愁”的浓度;“柔肠一寸愁于缕”(《点降唇》)写出了“愁”的形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写出了“愁”的重量。

这些词句,不管是写出了愁的形态,还是写出了愁的长度、浓度、重量,都让人读来有一种悲美的感受,仿佛自己也染上了这些“愁”。

当然,除了这些直接言愁的语句,词作中还有很多诸如“寂寞”、“伤心”、“幽怨”、“凄凉”、“憔悴”、“凋零”、“瘦损”、“泪痕”等读来让人伤感的词语,其中“憔悴”一词就有8处之多。

总之,李清照的词作,不管是前期的还是后期的,绝大多数在语言上都体现了一种悲美的特点。

如她早期的作品《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一开头就用“薄雾浓云”给全词奠定了一个充满愁绪的沉闷基调。

而接下来的“愁永昼”更是把词人独处时的孤独寂寞和夜不能眠的苦闷清晰地展现了出来。

“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道尽了对亲人的思念,也说尽了重阳佳节无法与亲人团聚的无奈和对丈夫的深深思念,以及独自一人的孤苦;“半夜凉初透”,这“凉”己非身体的凉,而是词人内心深处感到的凉。

这其中有对丈夫的眷恋,也有情感失却后的苦闷。

才女李清照的情愁

才女李清照的情愁

2、凄凄惨惨戚戚。
若有所失,寻了又 寻,放眼四顾,冷冷清 清,顿觉凄凄惨惨,心 里满蕴忧戚。叠字,确 切而生动,营造凄清悲 惨的氛围。创造性的运 用, 且声调上抑扬顿挫、 和谐悦耳。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走 近 李 清 照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 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其父李 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 是宰相的儿子,著名的金石家。 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 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 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 郁郁而终。 其词以南渡为界,前期多写 闺情相思,明快妍丽;后期则多 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 骨,词情凄黯。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 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 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 雨,霎儿风。
怨苦之情
五 、 老 妪 的 凄 凉
1、留得罗襟前 日泪,弹于征鸿。
国破、家亡、夫死 词风凄苦
浪淘沙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 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 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一、 少 女 的 纯 真
1、和羞走。倚门回 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 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少女纯情 活泼、可爱、调皮 多情
2、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是酒淡吗?
酒性依旧是烈的,只 是这愁太重了,酒入 愁肠愁更愁,心里全 是愁,致使酒力压不 住心愁,自然就觉得 酒味淡了。

不幸的天才女诗人许兰雪轩诗文欣赏

不幸的天才女诗人许兰雪轩诗文欣赏

许兰雪轩,这个不幸的天才女诗人,留下了不少令人赞叹的诗篇。

她的诗歌涉及主题广泛,从生活琐事到人生哲理,从自然风光到社会现象,都有所涉猎。

她的诗歌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表达深刻。

许兰雪轩的诗歌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她的《春夜听雨》。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的细腻和婉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诗中写道:“春夜听雨寒声微,桃花枝上雨滴滴。

花开花落人无意,愁云满腹泪沾衣。

”春雨的细腻和婉约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相互交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除了《春夜听雨》,许兰雪轩的《秋思》也是广为传诵的佳作。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慨。

诗中写道:“秋风吹过黄叶落,枝头残叶映夕阳。

岁月匆匆人易老,回首往事泪沾裳。

”这首诗情感真挚,表达深刻,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和生命的短暂。

许兰雪轩的诗歌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她的诗歌描绘了人生的苦难和欢乐,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和思考。

她的诗歌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同时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和珍贵。

总之,许兰雪轩是一位极具才华的女诗人,她的诗歌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她的诗歌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和珍贵,也让我们感受到人生的苦难和欢乐。

浓愁、哀愁--沉郁凄凉南渡前

浓愁、哀愁--沉郁凄凉南渡前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佳 节又重阳,玉枕纱 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莫道 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黄花指什么
赏析“瘦”ຫໍສະໝຸດ “人比黄花瘦”的“瘦”字A写出了菊花的形态, 传达出了秋菊的神。 B描写思妇因思念而 面容清减的形象,写 出了思念之深之苦。 C以花喻人,花面相映, 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 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下片。“花自飘零水自流”,词人的思绪又由想 象回到现实,并照映上片首句的句意。眼前的景象是 落花飘零,流水自去。由盼望书信的到来,到眼前的 抒写流水落花,词人的无可奈何的伤感油然而生,尤 其是两个“自”字的运用,更表露了词人对现状的无 奈。“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次写词人自己思念丈 夫赵明诚,也设想赵明诚同样在思念自己。这样的断 语,这样的心有灵犀,是建立在夫妻相知相爱的基础 上的。末三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 心头。”词人以逼近口语的词句,描述自己不仅无法 暂时排遣相思之情,反而陷入更深的思念境地。两个 副词“才”、“却”的使用,很真切形象地 表现了词人挥之又来、无计可消除的 相思之情。
袁 雯 邓 一
李 清 照 词 赏 析
李清照(公元1084-1151?),号易安居 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 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 众。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 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 最高。李清照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 挚。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 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 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她后期的词, 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 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李清照的文 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 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 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千古绝唱凄苦情——走近李清照 PPT课件

千古绝唱凄苦情——走近李清照 PPT课件


54、最伟大的思想和行动往往需要最微不足道的开始。

5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6、远大抱负始于高中,辉煌人生起于今日。

57、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58、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59、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从今天开始,每天微笑吧。

60、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天下皆难事。

17、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18、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19、就算生活让你再蛋疼,也要笑着学会忍。

20、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21、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22、糊涂一点就会快乐一点。有的人有的事,想得太多会疼,想不通会头疼,想通了会心痛。

闺怨相思与闲愁 ——李清照的前期词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 晚回舟,误入藕花深 处。争渡,争渡,惊 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半 夜 凉 初 透
消 金 兽 。
佳 节 又 重 阳
薄 雾 浓 云 愁 永 昼 ,
。,瑞
>
头可相
。消思
除, 花
----<

才 下 眉
两 处 闲 愁
自 飘 零 水
头。 自
一 剪

柳如是的一生: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柳如是的一生: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柳如是的一生: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江湖歌女柳如是,身世飘零命运多舛。

她一心向往,忠贞永恒的爱情,但在经历了几次痛彻心扉的情感磨难之后,她身心憔悴心如死灰。

在那段孤苦难捱的日子里,柳如是只好把心中的愁苦宣泄与笔墨之间,谱写成一首首凄婉的诗词。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就在柳如是的感情世界屡遭打击之后,一个人的出现让她终于感受到了爱情的温暖和力量,那么这个再次打开柳如是心门的人会是谁?柳如是的情感世界又将掀起怎样的波澜?柳如是的美貌与才华明末清初的南京的秦淮河,曾经是一个人文荟萃,名媛云集的地方。

今天去南京秦淮河的游客如果去玩儿的话还可以看到在秦淮河的北岸就是江南贡院的遗址,今天是叫中国科举博物馆。

当年这里是南方会试的总考场,可以想象,当年江南才子在这里会聚一堂的文采风流。

更令人称绝的是秦淮河的对岸就是江南佳丽聚居的地方,其中的佼佼者就是号称“秦淮八艳”的八位美女,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

在这“秦淮八艳”当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个性最为叛逆,爱情经历最为坎坷的当属号称“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

好像世间红颜大都要经受比常人更为坎坷,更为磨难的一生,柳如是就是这样的一位江南佳丽。

大约在崇祯十二年的秋冬之际,在江湖当中漂泊无依的柳如是写下了一首经典词作《金明池·咏寒柳》。

上个世纪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经评价这首词是明末最佳词作“当日胜流均不敢与抗手”,就是当年的那些名士才子在柳如是的才华面前都要甘拜下风。

柳如是这首词为什么会获得这么高的评价呢?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这首作品: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李清照词的春天,字字绝美,满满的美丽与哀愁

李清照词的春天,字字绝美,满满的美丽与哀愁

李清照词的春天,字字绝美,满满的美丽与哀愁春天,是怎样的?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说法。

作为女性,李清照心思敏感细腻,更易感受春天带来的喜乐与哀愁。

在她的笔下,春天是惆怅的、是柔美的,读来,让人总有一种淡淡的忧愁。

今天,一起来感受下李清照诗词中的美丽与哀愁吧!o李清照笔下的春天,是盼望的《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李清照说:春天来了,春草青青,梅花开了一点点。

你什么时候回来,陪我一起过这个春天啊!丈夫游学未归,李清照看着春日风景,盼望着丈夫归家。

许多人和李清照一样,都在盼望,盼望着和爱人共赏春景,共度这个温暖的春天。

o李清照笔下的春天,是幽怨的《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鶗鴂。

海棠花落,鹈鴂悲鸣,春天走了。

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时光已成过去,正是伤春的时节。

作为女性,李清照心思敏感,看到花落了,听到鸟儿叫了,她流露哀惜之情。

敏感的人,会因为一点春意便欢乐,也会因为发现一片花落而悲伤。

o李清照笔下的春天,是思念的《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独居青州的时候。

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

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

少妇穿着一新,却了无情绪,愁思太浓,做不得好梦,只得在深夜时,想着爱人。

赵明诚不在家,多少个春天的夜晚,都是李清照一个人度过。

那些苦闷和愁思,变成了今日一首首绝美的诗词。

o李清照笔下的春天,是欢乐的《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此诗应作于李清照少女时代。

宋代的寒食节,少女们有斗草、荡秋千的习俗,寒食清明节时,万物复苏,到处荡漾着明媚的春光,海燕还未归来,邻家儿女们抢先玩起了斗草游戏。

李清照--一个万古愁心的乱世美神!

李清照--一个万古愁心的乱世美神!

李清照--一个万古愁心的乱世美神!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的女人中,有两个最伟大。

一个是在政治上取得空前成就的武则天。

另一个就是独步文坛的李清照。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一个小女孩悄然诞生了。

她就是后来傲视文坛、才压须眉的李清照。

出身:李清照(1084-1155)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

其词现存七十多首。

家庭背景: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在朝为官,地位并不算低,是学者兼文学家,又是苏东坡的学生。

母亲王氏是状元的孙女,工于文章是名门闺秀,善文学。

家庭影响: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视界开阔,气质高贵。

而文学艺术的熏陶,又让她能更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

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怨王孙》两首词,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

李清照一生跨了南北宋两个时代,属南渡词人,出名门豆蔻即把才华显前期作品多写闺情相思,表现对爱情的向往和对自然景物的喜爱,热情明快。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点绛唇蹴罢秋千》赏析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

她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

“见客入来”,她感到惊诧,来不及整理衣装,急忙回避。

“袜刬”,指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

“金钗溜”,是说头发松散,金钗下滑坠地,写匆忙惶遽时的表情。

词中虽未正面描写这位突然来到的客人是谁,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印证,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

“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作了精确的描绘。

“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

然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

精品才女与美神——走近李清照

精品才女与美神——走近李清照
走 近 李 清 照
才 女 与 美 神
——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 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 内容:闺怨离愁 渡 词风:清丽柔媚 前 南 内容:怀旧悼亡 渡 后 词风:凄婉哀怨
评价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
有思想的女人。
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
诗词赏析Biblioteka 李 清 照声 声 慢声 声 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 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 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 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品读语言:
这十四个叠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外部环境冷清寂寞 内心无可奈何的凄凉
凄凄惨惨戚戚
巧用叠词,写出了女词人当时孤单凄凉 无助的心境。叠字,确切而生动,营造凄清 悲惨的氛围。创造性的运用, 且声调上抑扬 顿挫、和谐悦耳。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 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 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 ,“揉搓”之意。

写作背景:这是李清照晚 年词作,词人描写在残秋 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 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 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 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 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 苦的心绪)。
整体感知:
一、找出不懂的字、词、句。 二、概括上片、下片的主要内容。 寻觅寄托不得 无心摘菊赏菊 借 独 思 思 国 家 酒 坐 浇 窗 愁 下 夫 乡 亡 破 风 雨 送 打 雁 梧 声 桐

张错诗歌欣赏:《美丽与哀愁》

张错诗歌欣赏:《美丽与哀愁》

张错诗歌欣赏:《美丽与哀愁》
美丽与哀愁
我已经了解到生命中
唯一的美丽----
就是在可能与不可能的认知里
发觉了某种不可抗拒的可能;
譬如在一个阴霾密布的早晨,
驱车到十里外的市镇,
静静的饮着咖啡或柠檬茶,
在淡薄荷香的气味里,
关切地聆听生命趋向成熟中
某一章回的内心独白
也许是归宿的渴切,
也许是独身的探求;
然后在中午的一杯白葡萄酒后,
低头轻啜着小口的法式洋葱汤,
在粉红鲑鱼和雪白海贝之间,
似乎有一颗透明的泪,
在掉与未掉之间
悄然为了某一刻的深情倾注
眼神的美丽
而轻轻垂下。

而我更明白在生命中
唯一的哀愁----
竟然是在有限度的可能里
发现它本身全然不可能的事实,譬如在大雨倾注的下午里,
任何姿态的拥抱均是徒然,
任何终身的私订均是空言,
只有在某一刻柠檬酸涩的寒颤里,才会忆起某一个山城的春夜---- 唇间残酒的余味还在,
午夜梦醒的齿痕还在;
至於曾经依偎在右衣领的气息,则似乎已被雨后的晚风
缓慢而有恒地散拂,
彷佛在生命无尽的嬗变里,
永远旋绕交替着----
阴天与晴天,
展望与追悔,
噢!可能与不可能!
还有那从未短缺过的----
美丽与哀愁。

李清照_乱世中的美神_梁衡

李清照_乱世中的美神_梁衡

李清照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记住的。

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

于是,她便被当作了愁的化身。

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

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其实李清照在写这首词前,曾经有过太多太多的欢乐。

李清照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

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在朝为官,地位并不算低,是学者兼文学家,又是苏东坡的学生。

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善文学。

这样的出身,在当时对一个女子来说是很可贵的。

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视界开阔,气质高贵。

而文学艺术的熏陶,又让她能更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

因为不可能有当时的照片传世,我们现在无从知道她的相貌。

但据这出身的推测,再参考她以后诗词所流露的神韵,她该天生就是一个美人胚子。

李清照几乎一懂事,就开始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训练。

又几乎是同时,她一边创作,一边评判他人,研究文艺理论。

她不但会享受美,还能驾驭美,一下就跃上一个很高的起点,而这时她还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

请看下面这三首词:[浣溪沙]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宝鸭,发型。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沈水,香名;斗草,一种游戏。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chan 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chan 袜,不穿鞋。

)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秀发香腮,面如花玉,情窦初开,春心萌动,难以按捺。

她躺在闺房中,或者傻傻地看着沈香袅袅,或者起身写一封情书,然后又到后园里去与女伴斗一会儿草。

【初三作文】忧愁年华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700字

【初三作文】忧愁年华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700字

【初三作文】忧愁年华关于李清照的作文700字
李清照,宋代文学家,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词,充满了对生活的忧愁和痛苦,也流露出了她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爱情的执着。

她的作品给人们带来了深思,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她的心境和时代的风貌。

李清照的作品中,最为著名的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个人在夜晚遭遇天气变化时所产生的心情,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生活的忧虑。

文字简练而充满意境,给人一种浓郁的忧愁之感。

忧愁并不仅限于李清照个人的感受,她的作品中也关注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痛苦。

《秋夕》一词,写了江南的丰收和平安夜的景象,而最后一句“人自为战斗,瓦砾刀箭好凭据。

”却透露出她对战争和社会动荡的忧虑。

这种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体现了李清照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痛感。

李清照的作品中还不乏对爱情的描写。

她的《一剪梅》将她与丈夫的离别之情,投射到对国家的忧虑之上:“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这段描写将个人的伤感与国家的悲剧结合在一起,传达出对爱情和国家的坚守与思念。

这种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结合在一起的方式,使她的词格外有力量。

李清照的作品中忧愁之声沁人心脾,使人们深思人生的苦乐和命运的无奈。

她的作品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她的时代和她的心境,也使我们对生活和爱情有了更深的体验和感悟。

她的忧愁能够触动人们的内心,激发人们对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和所拥有的一切。

李清照如梦令才女的忧愁

李清照如梦令才女的忧愁

李清照如梦令才女的忧愁李清照《如梦令》:才女的忧愁李清照,北宋文学家,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词人之一。

她以她的才华和忧愁的情感而闻名于世。

其中一首词作《如梦令》以其感人的文字和深情的意境深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从词的背景、词的分析以及诗人情感等方面探讨《如梦令》。

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窥探到李清照作为一个才女的忧愁。

《如梦令》背景:李清照的《如梦令》是北宋以后的金朝时期作品。

这首词的背景出自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的离别。

当时,金兵入侵南宋,李清照与赵明诚被迫分离,亲身经历了大宋灭亡的历史事件。

其中,《如梦令》可视为李清照对家国悲伤的表达。

词中所表达的忧愁既有李清照个人感情的压抑,也包含民族的悲愤。

《如梦令》分析:《如梦令》是一首七绝词,由四句组成。

整首词通过清丽的景物描写和婉约的表达手法,淡泊而又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词的第一句,“常记溪亭日暮”,通过描绘夕阳下的溪亭,传达出作者悠远凄迷的心境。

她怀念与丈夫共度的时光,无论是溪亭的影子,还是落日的余晖,都让她如梦似幻。

而第二句,“沉醉不知归路”,表现出李清照陷入思念之中,无法自拔的状态。

她在忧伤的时刻,对世事早已不再关注,只是沉浸在对丈夫的思念中。

第三句“兴尽晚回舟”,传达了作者无法自拔的离愁别绪,即使是在快乐中,她也无法免除对丈夫的思恋之情,即使兴尽了,晚归之舟也让她渴望与丈夫相聚。

最后一句,“误入藕花深处”,表达了作者面对夕阳余晖中的莲花时,她心中的纠结和迷惘。

她迷失在了自己的情感之中,无法确定回归的路。

李清照的情感:李清照作为一位才女,她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奈,对世事的忧愁。

《如梦令》正是这种情感的体现。

她在词中隐晦地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为才女的她饱受忧愁的折磨。

此外,李清照还以她独特的才情和独立的个性而闻名。

她在她的作品中展示了对女性地位和权利的关注。

她以深情的笔触,探讨并倡导女性独立和自由。

然而,她的作品中也反映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受限的困境。

【初三作文】忧愁年华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700字

【初三作文】忧愁年华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700字

【初三作文】忧愁年华关于李清照的作文700字李清照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生活在北宋时期,以其优美的词作而著名。

她的词作多表达了对逝去年华的忧愁与对生活的热爱,感情真挚,意境深远。

下面我将从她的词作和生平来介绍这位女词人,揭示她忧愁年华的情感。

李清照的词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她的词作多表达着忧愁年华的情感。

《如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一句,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留恋和对事物的明了。

《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的描述彷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她心中的忧愁和恬静。

李清照的词作充分表现了她对逝去年华的忧愁与对生活的热爱。

李清照的生平也是充满了忧愁年华的故事。

她生于北宋宣和年间,幼年丧父,母子相依为命。

她的童年并不幸福,家境贫困,生活艰辛。

她深受儒学的熏陶,在家庭的压力下,对自己的学识要求颇高。

她曾在书中写道:“人世有情,人世有爱,那回首的彼岸,要求我衣着均整,头发雍容。

”这句话表达了她对人生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也表现出她对逝去年华的忧愁。

她的人生经历中孤独、失意、离别等情感都深深影响了她的词作,使她的词作充满了忧愁情感。

除了忧愁年华的情感表达外,李清照的词作中也可以看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表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她的词作中凝聚了无限的思念和对爱情的向往,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热爱。

李清照的词作充分表达了她对逝去年华的忧愁与对生活的热爱。

她的词作不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而且对后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她的忧愁年华情感在她的词作和生平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也成为了后人学习和追求的对象。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也要珍惜眼前人,珍惜现在,不要在意忧愁年华,我们应该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美好的生活。

【初三作文】忧愁年华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700字

【初三作文】忧愁年华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700字

【初三作文】忧愁年华关于李清照的作文700字忧愁年华——李清照李清照,北宋著名女词人,被誉为“词中之魁”,她与辛弃疾并称“南唐、北宋”。

李清照是一位才情出众的女性,她的作品流传至今,感动了无数读者。

作为女性,她生活在一个传统封建社会中,面临着许多的磨难与不幸。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文才出众的家族,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她聪明、才智过人,不仅能写好文章,还能画画、弹琴。

在她十八岁的时候,她父亲因政治诬陷而遭受流放,家道中落。

这是李清照一生中的第一次打击,这使得她的忧愁年华开始了。

李清照的忧愁源于家庭的变故,但更多的是来自于她的爱情经历。

她年轻时和丈夫赵明诚相识相恋,在婚后两人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的生活。

命运却开始捉弄她。

有一次,赵明诚因为工作被调往远方,留下了李清照独自一人。

在这个孤单的日子里,李清照感到孤独和忧伤。

她写下了许多抒发内心情感的词作,如《如梦令》中的:“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飞。

敢忘在人间,青泥何盖我。

”和《如梦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这些词作中,李清照抒发了她深深的爱情之苦。

这些作品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和对于离别的忧伤。

在后来的生活中,李清照经历了更多的不幸。

她的丈夫去世后,她成为寡妇,在家庭和社会中,她受到了更多的压力和歧视。

她并没有放弃,她依然坚持写作,创作了很多杰出的作品。

《如梦令》、《世情薄》、《如锦袄》等等,这些作品充满了她的苦痛和痛楚,让人动容。

李清照的一生如同一部忧伤的诗集,她在其中倾注了自己全部的情感,用文字表达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忧愁。

她的作品不仅展现出了女性的爱情和悲伤,同时也展示了她的才华和智慧。

她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对于后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今天,我们还是能够在李清照的作品中感受到她那深深的忧愁,而这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

李清照的忧愁年华充满了对生活的痛苦和对爱情的思念,她的作品不仅展示了她自己的一生,也代表了那个时代女性的心声。

浅议李清照诗中的悲情一生

浅议李清照诗中的悲情一生

浅议李清照诗中的悲情一生浅议李清照诗中的悲情一生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浅议李清照诗中的悲情一生论文关键词:李清照、忧愁、哀愁、悲愁论文摘要:“愁中愁”成为了李词中的主导情绪。

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解析李词中寻常之愁背后的忧愁、哀愁和悲愁,以揭示李清照独特的悲情人生。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但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的词,字里行间都透出一股超出常人之愁的“愁中愁”。

前期闺中生活的闲愁中含有无奈的忧愁,夫妻相思离愁中隐有难言的怨愁,后期国破家亡乡愁中更浸有凄苦的悲愁。

一、闺房闲愁中的忧愁李清照出身于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进士,官至吏部员外郎。

李清照的生母为宰相王珪的长女,早逝。

吏部尚书王拱辰的孙女是李清照的继母。

李清照在一个学识渊博、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中长大,她的少女时代充满着快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因此她的词作表现出了对生活极大的热情,抒发了少女无忧无虑的欢乐情怀。

她曾经在“沉醉不知归路”的情况下,仍然是“争渡、争渡”,结果“惊起一滩鸥鹭”。

也曾经有着“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羞涩,更有着“眼波才动被人猜“的顽皮。

作为花季女子,李清照也抒发了青春少女常有的那种无可名状的惆怅,表现了闺房少女对时光的敏感,其中寄托着淡淡的闲愁。

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采用两问两答的形式,极为鲜明地表现闺房主人在“海棠依旧”的情况下所体察出来的“应是绿肥红瘦”的愁绪,“试问卷帘人”则直接表现了女词人对海棠花的殷忧之情、惴惴之心。

词人意念之中“应是绿肥红瘦”,更鲜明地映射出词人心中对风雨无情、百花怎能永驻的伤感,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春花易凋、青春易逝的无限凄婉。

这类作品还有《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词中借春归燕回、生命复苏,衬托了闺中少女寂寞惆怅的情怀。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清照的爱情哀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清照的爱情哀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清照的爱情哀愁介绍我们在传统文学中常常能够找到许多动人心弦的诗歌,而其中《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无疑是其中之一。

这首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以其深沉的爱情哀愁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而闻名于世。

1. 李清照的生平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出生于北宋仁宗宝祐年间,是文学世家的独女。

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李清照从小接触到了丰富的文学知识,培养起了对诗词的热爱。

2. 词的独特之处李清照的词以其独特之处而脱颖而出。

与其他作品相比,她的词情感更加深沉,充满爱情哀愁与忧伤。

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在感情的海洋中徜徉。

3.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背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李清照在她丈夫赵明诚去世后写的一首哀词。

这首词以春花秋月为象征,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爱情的思念和哀悼之情。

4.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内容分析4.1 月落下的忧伤词的开篇即是“春花秋月何时了”,这一句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她用“春花秋月”来象征短暂而美好的爱情,暗示了词人对逝去爱情的痛苦和失落。

4.2 对逝去爱情的回忆词的中间部分,词人回忆起与丈夫赵明诚的美好时光。

她写道:“万事千事只凭他,短亭冷落凭谁说。

”这句话表达了词人对丈夫的依赖和思念之情,也表达了她对逝去爱情的无奈和茫然。

4.3 冷落的现实词的结尾,词人写道:“自去年以来,今岁还须发如雪。

”这句话揭示了词人面对现实的冷酷与残酷。

她用“发如雪”来比喻时光的流逝和自己的苍老,表达了她对逝去爱情的无奈和痛苦。

5.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作品价值5.1 反映女性的爱情哀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作为李清照的作品,展现了女性对爱情的痴迷和迷茫。

词中流露出的爱情哀愁和哀婉之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反映了女性爱情的无奈和痛苦,使得读者对这种痛苦有了更深的体会。

李清照宋代才女词人的千古情怀

李清照宋代才女词人的千古情怀

李清照宋代才女词人的千古情怀李清照,作为宋代才女词人,以其卓越的才情和千古情怀闻名于世。

她的词作以清新唯美、含蓄深沉为特点,充满了对生活、爱情和自然的深切感悟。

本文将以描写李清照的人物特点、赞美她的词作以及探讨她的千古情怀为主线,展示这位文学巨匠的独特魅力。

李清照,生于宋哲宗亨佑二年(1089年),逝世于元宗宣和七年(约1151年)。

她生活在一个充满战乱的时代,但她对生活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却令人为之动容。

她的词作被誉为“词中绝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如今更是被后世的文学爱好者津津乐道。

对于李清照的千古情怀,人们不禁会感叹,她穿越时空,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隐藏的感情世界。

首先,李清照的词作继承了北宋豪放派和南宋婉约派的特点,融合了两者的优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格。

她的词作语言简练,形象生动,通过微妙的描写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

例如,《如梦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一句,以简单的文字勾勒出暧昧的夜晚,相思的苦思难眠。

这种巧妙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她内心的情感。

其次,李清照的词作中充满了对爱情的描绘和触动。

她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将爱情的细腻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既有对丈夫的深情厚意,《如梦令》中的“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一句表达了她对丈夫离去的思念之情。

同时,她又有对情人的痴迷和渴望,《声声慢》中的“情知道,发迹阴阳隔。

”一句在字句间流露出浓郁的爱情氛围。

这些真挚而细腻的描写,使作品散发出一种深情款款的韵味。

此外,李清照的词作也表现出她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她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以自然的变化来映衬人生的起伏。

她的词作中融入了对季节变迁和自然景色的描绘,形成了一种唯美的意境。

例如,《如梦令》中的“几番魂梦与君同,万水千山总是情。

”一句,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她与丈夫之间的深情厚意。

这种巧妙的运用,使她的作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回顾李清照的词作,我们不禁会被她的千古情怀所折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读李清照词心得
——才女诗人的美丽与哀愁
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和丈夫赵明诚一起在外生活时,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一个女词人因为时事的变幻莫测,改变了诗词的风格。

李清照是一个有着丰富生活的女诗人、女词人,她的诗词和她人一样,有着丰富的感情,细细地品读她的诗,想象着她当时所经历的故事,就像喝着一壶清茶,吹开叶片,抿一口淡茶,闭上眼体验它的后味,就这样,你会渐渐地爱上它和她!
我选的三首李清照诗词中,第一首词就是《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是一首抒情派的散文词,李清照在年轻时期的著作之一。

当时的她,幸福的和丈夫一起享受着每个小女孩都渴望得到的生活,但是她同样和其他女孩一样,有着多愁善感、惜花怜花的特点,即使是任何一个强人或者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女人也一样。

看见那些“零落成泥碾作尘”的落花,也难免有着一些悲伤,总会联想到自己。

因为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李清照从海棠的影子中,看出了人生。

“试问”体现了李清照不敢确定未来的一种心境,但是同时也知道,海棠不可能永远绽放,想了解自己的未来会不会和这些经历过大雨大风的海棠花一样,匆匆绽放,匆匆凋零!
第二首诗是《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其一。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

五坊供养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

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

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

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
纪文字。

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稿人心开。

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

”这首诗是属于李清照中后期因国家危在旦夕,金军的不断进攻,所做的一首牢骚诗、感叹诗,表示对于北宋时,宋徽宗的昏庸无能,贪生怕死而感到不幸,希望国家能够重新振作起来.文中举胡亥骄奢淫逸丢掉自己的国家、杨玉环喜食荔枝皇上宠爱为反例,批评了人们通过立碑这种奢侈的方式来纪念这些有着大功的聪明人这种奢侈的方式。

体现了李清照感愤宋朝社会黑暗、政治腐败。

她的写作能够不受束缚,以洞察历史和现实的卓越才识,提出独创的见解,表现了进步的历史观,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变作出了切实的评论。

这首诗,笔锋驰骤,气势凌厉,情感充沛,风格豪迈,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艺术性。

第三首词是《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李清照失去了自己的爱人之后,她独自一人的淡淡生活着,她深受国破家亡之痛,颠沛流离之苦,丧夫孀居之悲,无限的悲痛和哀愁郁结于心头。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少女”诗人李清照的美丽与哀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