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黛玉教诗”谈教师修养

合集下载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黛玉教诗体现了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

在小说中,黛玉把阅读和写作作为她自我表达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她不按常规,不复制别人的想法和作品,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来写作。

这可以启示我们,现代语文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黛玉教诗强调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小说中,黛玉的诗承载着她内心的情感和体验,是她与世界交流的一种方式。

她的诗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和共鸣力,使人们能够深入地理解她的内心。

这提醒我们,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语文教育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黛玉教诗给我们带来了对于评价语文教育的反思。

在小说中,黛玉的诗歌作品一度受到了一些人的非议和质疑。

一方面,这反映出了社会对女性作品的偏见和不公平;也提醒我们,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我们不能仅仅用传统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作品,而是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和个性张扬的空间。

黛玉教诗给现代语文教育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它提醒我们关注个性化教育,重视情感教育,注重文学艺术的培养,同时也反思语文教育的评价标准和方式。

希望在今后的语文教育中,我们能够更好地借鉴黛玉教诗的经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让他们通过语文教育找到自己的生活目标和意义。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而其中的“黛玉教诗”更是被誉为经典中的经典。

在故事中,黛玉教授贾宝玉诗词,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表达,更是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语文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创新,而“黛玉教诗”所包含的教育哲学和教学方法,对于现代语文教育也是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的。

本文将从文学的角度分析“黛玉教诗”,探讨其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一、“黛玉教诗”所蕴含的教育观念在《红楼梦》中,黛玉教诗并不是简单的传授诗词,更重要的是从这种教学中所蕴含的教育观念。

黛玉不是简单的灌输课文给贾宝玉,而是通过自身的品性和内涵来感染贾宝玉,教导他品格修养和情感体验。

这种教育观念反映了唐代儒家教育家韩愈提出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教育理念。

即通过文学和情感交流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品格和人格。

这种教育观念对于现代语文教育也是极具启示意义的。

语文教育应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品格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

在《红楼梦》中,“黛玉教诗”不仅是一种情感交流,更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

黛玉通过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来引导贾宝玉的学习,这种亲身参与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现代语文教育也需要引入更多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身临其境,参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黛玉教诗”所蕴含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来看,对现代语文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品格培养。

语文教育不能停留在死板的知识传授上,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品格修养。

要采取更加多样化和活泼化的教学方法。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亲历亲为,才能真正引发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要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和感染。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最需要的是老师的关怀和引领,只有建立起师生情感的契合,学生才能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红楼梦》中的黛玉是一个才情出众的女子,对诗词有着特殊的天赋和热爱。

她不仅能够自己创作诗词,还善于教导别人。

她的诗艺传授对现代语文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黛玉教诗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小说中,黛玉教导宝玉写诗,她并不简单地要宝玉背诵古人的诗词,而是鼓励他独立创作。

她教宝玉“自然地说出一首好好的诗来”。

这种鼓励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方式是现代语文教育应该倡导的。

我们常常强调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能力,黛玉教诗的方式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在阅读和写作中能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黛玉教诗强调感悟诗词的内涵和情感。

她在教诗的过程中不仅仅让宝玉掌握诗的形式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让他理解诗词的内涵和情感。

她告诉宝玉:“做诗的要看究竟,以此自寻痛快”。

这种注重情感和内涵的教育方式对现代语文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语文教育不能仅仅注重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更应该注重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情感,他们才能在阅读和写作中有更深的体会和创作。

黛玉教诗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小说中,黛玉教宝玉写对子,但她强调对子需要“和心相应,得意之至方为好对子”。

她的这种强调审美教育的方式对现代语文教育也有启示。

语文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习语法和写作技巧,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只有学生能够真正欣赏美的,他们才能够在写作中创造出更美的诗句、文章。

现代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和理解各种文学作品的美感。

黛玉教诗强调语文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在小说中,黛玉告诉宝玉:“咱们中国的文学之美那是远非他处所有的”。

她以自己热爱诗词和文学的真诚,向宝玉传递了语文教育的价值观。

现代语文教育也应该注重向学生传递语文的意义和价值。

语文不仅仅是学习和掌握一种工具,更应该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情感、一种人生态度的表达和体现。

从林黛玉的性格看现代教师的心理品质

从林黛玉的性格看现代教师的心理品质

研究理论 , 也 是 对 我们 教 育 工 作 者 性 格 特 征 的 要 求 。
试 想 ,这 副 身 子 骨 ,如何 能 胜 任 当 今 引 入 了 竞 争 机 制 和
在 现 实 的 教 育 教 学 活 动 中 ,教 师 的 心 理 品质 直 接 关 激 励 机 制 的教 学 工 作 呢 ?这 也 是 我 们 教 育 工 作 者 当 引 以
悲 伤 又 气 量 偏 窄 的 人 。她 曾 指
点 香 菱 写 诗 ,其 点 拨 工 夫 不 逊
于 当今 特 级 教 师 水 准 。她 的 这

弟 子 , 于 作 诗 一 路 进 境 神
速 , 然 而 其 命 运 也 同 林 黛 玉

样 ,最 终 是 “ 致 使 香 魂 返 故
乡”。 这 当 然 有 历 史 和 社 会 的
根 源 ,但 我 们 也 要 看 到 ,香 菱 是 崇拜 林 黛 玉 的 ,林 黛 玉 的性 格 会 潜 移 默 化 地 影 响 自 己 有 这 样 ,才 能 满 腔 热 情 地 面 对 学 生 ,才 能 集 中精 力 从 事 的 这 个 学 生 。 香 菱 与 夏 金 桂 难 以 相 处 ,差 点 被 其 毒 死 , 每 一 项 教 学 工 作 ,才 能 富 于 激 情 地 调 动 一 切 教 学 手 段 、 与 香 菱 受 林 黛 玉 影 响 的 性 格 , 是 有 一 定 关 联 的。 实 际 运 用 各 种 各 样 的 教 学 艺 术 ,创 设 轻 松 和 谐 的 教 学 氛 围 ,
系 到学 生 的心 理 健 康 、学 业 成 就 和人 格 发 展 。特 别 在 中 为戒 的。
小 学 阶 段 ,这 种 连 锁 反 应 更 显 突 出。如 果 教 师 自卑 心 态

语文老师怎么当不妨跟黛玉学学

语文老师怎么当不妨跟黛玉学学

147神州教育语文老师怎么当 不妨跟黛玉学学刘尊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教育局教研室首先我们要跟黛玉学学如何讲授。

香菱找黛玉学诗。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虚的,实的对实的。

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说得香菱疑虑顿消、豁然开朗。

且来看看黛玉是如何讲授的?为了不打消香菱兴趣,同时克服香菱的学诗的畏惧心理,为香菱的学诗提供“催化剂”,黛玉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黛玉一开始并没有说什么平仄格律,用韵典故等专业术语,而是采用了简短直白的语言,一下子就拉近了香菱和诗的距离。

这样的讲授极大地鼓励了香菱学诗的兴趣和信心。

再次我们要跟黛玉学学教学内容的设定。

再往后,黛玉又道:“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

从这里,我们又可学到什么呢?——须教有疑!我们老师有一个比较大通病——那就是“好为人师”也可称之为“话袋”吧。

怎么避免我们的教学是无的放矢呢,怎样克服“好为人师”的弊病呢?我们仍然可以跟黛玉学习。

让学生有这样的巨大期待:老师,我都已经预习好了。

问题也想好了,我们什么时候才可以上课呢?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提问,然后根据学生的疑惑来确定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

这样既能就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读文章,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明白:提问能力与创新能力、创造能力相关密切相关呢!“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你看看,黛玉深知如果教得主动和单向,学生就会学得被动和乏味吗。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大地还给农民。

最后我们要像黛玉一样把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习惯视为教学的重中之重。

当香菱说自己只爱陆放翁的诗时,黛玉道:“断不可看这样的诗。

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

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熟透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黛玉教诗”是《红楼梦》中一个很有名的场景,其中黛玉向宝钗、探春、湘云等人传授诗词,展现了她高超的文学才华。

这一场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尤其对现代语文教育有很重要的影响。

首先,“黛玉教诗”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底蕴和语文教育的传统。

在古代,诗词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能够传达深层次的意思和情感。

而“黛玉教诗”场景中的诗词传授,体现了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宝钗、探春等人对黛玉的才能和努力非常欣赏和支持,帮助她不断提高和发展。

这种师生关系是现代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善于找到学生的长处和特长,鼓励学生的自由表达和创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互动和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其次,“黛玉教诗”也反映了一种开放、多元的语文教育观。

在传统教育中,对于文学作品,往往存在着一种权威性的判断和评价标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和遵循。

而“黛玉教诗”场景中,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挥、创造,语言和文学是一种自由、多元的交流和创造过程。

这种多元性和自由性的教育观在现代语文教育中也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教师要抛弃传统的教育模式和评价标准,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多样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自由表达和发挥,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最后,“黛玉教诗”也反映了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即“以人为本”。

在这个场景中,黛玉的才华和特长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和尊重,教育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

现代语文教育中,也应该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能力,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总之,“黛玉教诗”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景,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和启示作用。

现代语文教育中,我们应该运用这些启示,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创造性,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让学生在自由、多元的教育环境中成长和发展。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黛玉是《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她不仅是贾府的亲人,还是一个才情出众的女子。

在小说中,黛玉被描述成一个懂得诗词的人,她不仅自己会写诗,还教授别人写诗。

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黛玉教诗启示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诗歌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形式,它能够唤起人们的共鸣和想象力。

通过学习和创作诗歌,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让诗歌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通过诗歌的欣赏和创作,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黛玉教诗启示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小说中,黛玉常常与别人辩论诗词的真谛。

她不仅关注作品的表面,还深入探讨其中的内涵和意义。

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通过诗歌的学习和讨论,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他们可以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理解诗人的用意和感受。

黛玉教诗给现代语文教育带来了许多启示。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教育。

通过诗歌的学习和创作,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成长为有灵性和情感的人。

这不仅对他们的个人发展有益,也对社会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给老师的启示(转)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给老师的启示(转)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给老师的启示(转)《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给老师的启示(转)一个好老师必须要有深厚的学识和育人的艺术,更加要有恒心。

在红楼中,林黛玉就是一个如此的好老师。

《香菱学诗》选自《红楼》第四十八回,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林黛玉教香菱学诗的全过程。

学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为香菱不幸的遭际和勤奋苦学的精神而感动。

作为老师则更多地惊叹于黛玉的教育天才,一个柔弱孤独、多愁善感的女子,竟有如此深厚的学识和育人的艺术,让人佩服不已。

如果把黛玉的诗教过程看成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一个特殊的语文案例,我们必能从中获益良多。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为何难以提高,语文老师究竟要怎样教才能让学生有信心有乐趣地登上语文学习的快车。

探讨黛玉教学的步骤和环节,借鉴她的教学经验,学习她的育人智慧,对当前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很有帮助。

一、激励诱导——亘古不变的育人良方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培养人,就是要培养他对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黛玉深谙其道,香菱初次求教时,黛玉首先鼓励香菱的信心:学诗“什么难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更为难得的是黛玉故意降低学诗的难度:“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边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这段话让初学者觉得写古诗容易,畏难情绪很快烟消云散了。

香菱有了自信心,也就有了痴劲,充满乐趣地学下去,黛玉对香菱的启蒙教育作得十分成功。

有经验的老师也都认为,善教者总是越教越轻松,而不善的原因是不善于激励学生的信心和热情,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希望,变得依赖和懒惰,这正像拉西曼所言:“不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而企图教授学生的教师,等于在打冷的铁。

”除了激励,黛玉亦注重各个环节的诱导。

当黛玉提纲挈领道明诗歌要旨后,香菱马上通悟:“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从“林黛玉教诗”得到的启示

从“林黛玉教诗”得到的启示

从“林黛玉教诗”得到的启示作者:赵海鹰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0年第07期《红楼梦》全书中的诗词,单林黛玉所作,《五美吟》《唐多令》《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等达30多首(当然这都是曹雪芹捉刀)。

毋庸置疑,雪芹先生笔下的林黛玉是有“咏絮才”的。

在金陵十二钗中,林黛玉不仅以才取胜,还善于教诗。

这从小说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中能读到,林黛玉不仅善为人师,还擅长教诗。

而黛玉的教诗能给我们语文老师带来教学上的启示。

一、大观园有很浓的读书写字氛围大观园中,探春酷爱书画,书中写到她所居住的秋爽斋里的大理石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筒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墙上“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的《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探春邀请大家开诗社的“扫雪以待”的帖子“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林黛玉在潇湘馆里坐拥书城,吟诗诵词不辍;贾宝玉随手写的四时即事诗,被一些王孙公子抄在扇子上而称赞不已。

大观园里“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谜,无所不知”。

就是不识字的王熙凤也会吟出一句“一夜北风紧”。

更何况安分随时的宝钗开口就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就是这样的氛围中,香菱的学诗与黛玉的教诗,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可见氛围是多么的重要。

因此,让学生热爱语文,热爱写作,语文老师可以大有作为。

除了硬件上(环境)的熏陶,群体行为上的熏陶更加重要。

我们学校的苏老师每天和学生一起练字,拿自己的练字给学生当字帖。

“我们一起”这样的共情,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不愁不爱学习。

二、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有自信和底气香菱在得到宝钗的同意后,便拜大观园女诗人中的拔尖人物林黛玉為师。

林黛玉欣然允诺。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红楼梦》中的黛玉被誉为“才女”,不仅精通诗词歌赋,而且懂得书法绘画,还有
很高的文学造诣。

她所表现出来的诗词才华不仅展示了她的才情,更是对现代语文教育的
启示。

其一,强化语文基础。

黛玉教诗的前提是自身所掌握的语文基础扎实,包括对汉语语
言文字本身的了解,对著名文化典籍的阅读理解及华丽辞藻的运用。

现代语文教育应该注
重语言文字的基础教育,让学生建立起语言文字的正确观念和坚实基础,以便更好地成长
为具备创新思维的文化人。

其二,开发思维能力。

黛玉教诗的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背诵、模仿,更是鼓励学生根
据自己的生活和阅历创作诗歌。

这一过程需要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从生活中提取主题,将生活的经历变成鲜活的创作材料。

而这种思维过程对现代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重
要的作用。

其三,注重文化传承。

从黛玉所教给宝玉的古诗词可以看出,她所注重的不仅仅是朴
素的诗歌体裁,还有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承。

现代教育需要将中华文化传承
回归到教育中来,让学生感受到祖先留下来的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历史意义,以便使他
们更好地投身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事业中去。

总之,黛玉教诗的精神源远流长,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也是深刻而意义重大的。


现代的语文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弘扬中华文化,才能更好地为培养一代代优秀的文化人才贡献力量。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中国古典文学中有一位备受钦佩的女性角色,她就是《红楼梦》中的黛玉。

除了其才情风流之外,黛玉在小说中还有着一项特别的爱好——教诗。

她常常在朗读、创作诗词方面给其他人以帮助和指导,甚至还在《红楼梦》中有着“黛玉教诗”一词的提及。

正是基于这一角色设定,本文将从“黛玉教诗”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黛玉教诗启示我们,在语文教育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古代,诗词是士大夫必修的一项学科,这其中不仅体现了文人雅士的高尚品味,也奠定了他们文学修养的基础。

比如《论语》中就有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一句著名的话语。

古代儒家对诗词的重视有过明确的论述,因此学生们从小就会受到诗词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出了高尚的审美情趣。

而在现代,由于学科的繁杂和社会生活的加速,学生们往往只能接触到枯燥的教材知识,很少有时间接触到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等。

我们在语文教育中应当借鉴古代“黛玉教诗”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之在未来的生活中不忘初心,能够用心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

黛玉教诗启示我们,语文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语感培养。

黛玉教诗的过程中,也包括了黛玉向他人介绍、解读诗词的过程。

这其中不仅仅只是告诉学生诗句的背景故事,更重要的是教导他们从诗句中感悟内在的美。

古代的文人们在诗歌中融入了丰富的意境和精湛的表达技巧,通过婉约而意蕴深远的文字,触动读者的心灵,引发共鸣。

然而在现代的语文教育中,学生们或许只是单纯地记忆课文内容,而忽略了诗歌之美,以及阐释诗歌所需要的语感。

语文教育更应注重学生的语感培养,使他们在诗歌中能够感受到语言的美、感悟到文字的力量,培养出良好的修辞与表达能力。

黛玉教诗启示我们,语文教育更应注重学生的思辨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红楼梦》中,黛玉不仅仅只是教诗,更多的是激发了众多的人去创作、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现代的语文教育之中,我们也应该让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诗歌的创作和解读中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课文背诵的层面上。

黛玉诗歌教学给我们的教学启示

黛玉诗歌教学给我们的教学启示

黛玉诗歌教学给我们的教学启示
一、礼仪教育。

在《红楼梦》中,黛玉的朋友鸳鸯(士红,一个学者)和贾宝玉之间
的一次宴会上,黛玉教授了士红几首自己创作的诗歌,介绍了诗歌的叙事技巧、表达方式
等知识,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义。

这样,孩子们不仅获得了一定的文学知识,而且更加明白了礼仪教育的重要性,理解了诗歌的艺术性和文化价值。

二、国学教育。

士红为了回报黛玉的教学,就诗句“解锁曌芳辰,把酒话玉汤”对黛
玉做出了国学解读。

他从儒家、道家、京剧等三种文化背景出发,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诗句
的含义,使孩子们不仅能够掌握此句歌词的文学表现,而且也获得了比较深入的传统文化
知识。

三、乐艺教育。

“水面飞轻舟,两叶分彼此”是黛玉用来作为示范的诗歌中的句子,
他给孩子们讲解了它的乐曲特色,如“宫外曲、山水情”、“曲调变化、韵律层次清晰”等,并将关键要素变成表演,以便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乐曲的特点。

此外,黛玉还把乐
艺教育与其他课程结合起来,让孩子们更好地去操练,从而拥有丰富多彩的课程,实现文
化知识和技能的结合。

总之,《红楼梦》中黛玉的诗歌教学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教育思想:礼仪教育、国学教育、乐艺教育,在这些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我们可以更好地提高诗歌教学的质量,
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的艺术和文化内涵,让他们在文学、乐艺等方面更加全面地开发
自我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水平、声誉及独特的优势。

从“黛玉教诗”说开去

从“黛玉教诗”说开去

激 昂 , 委 婉 处 还 他 个委 婉 ” 。 如 在 讲读 朱 自清 先 生 的
散文 精品 《绿 》 时 , 在 学 生 课前预 习初 读后 , 经 讲析 第 1 语 段 , 由 “ 我 惊 诧 于 梅 雨 潭 的 绿 了 ” 一 句 的诵 读 ,
悟 出全 文 基调 : 极 尽赞 叹 , 感 情 热 烈 而 细 腻 。 继 而 由
主 导 作 用 , 对 香 菱 指 导 有 方 。 香 菱 学 诗之 前 , 黛 玉 首 先 考 虑 的 是 教 学 内容 , 她 选 择 的
教 材有唐 代 山水大 诗人 王 维 的 五 言 律 ; 有 唐代 现 实 主 义大诗 人杜 甫 的七 言律 ; 有唐 代
浪 漫 主 义 大诗 人李 白的 七 言 绝 句 ; 还 有 魏晋 南 北 朝 时 对 后 世 文 学 影 响 极 大 的 七 位 诗
有 了 这三 个 人 做 了 底 子 , 然 后再 把 陶渊 明 、 应 、 刘 、 谢 、 阮 、 庚 、 鲍等 人 的一 看 。 … …
不 用 一年 工 夫 , 不愁 不是 诗翁 了 。 ” 香 菱 听 了 黛玉 的 话 , 学 习认 真 , 勤 奋 不 已 , 不 仅 对 “ 大 漠 孤 烟 直 , 长河 落 日圆 ” , “ 日落 江 湖 白 , 潮 来 天 地 青” 等诗 句 能够背 诵 , 深 有
而 是 让 香 菱 去 读 、 去悟 、 去练 , 结 果 大 获 成 功 , 这 是 很 符 合 教 学 常 理 的 。 当学 生 刚 刚
想 敲 开 某 一 学 科 的 大 门时 , 老 师 不授 以 开 门 的 钥匙 却 大 讲 特 讲 门 内 无 径 , 这 只能 使 学 生 莫明 其 妙 , 无 所适 从 。 香菱经 过 一 番 努 力 写 出第一 篇 诗作 后 , 黛玉 便热 情地 肯 定 成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红楼梦》中的黛玉,是一个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女子。

在小说中,她教唐诗宋词,读历史文章,传经书论语,培养了很多出类拔萃的学生。

她对于诗词的教授方式有很多值
得现代语文教育借鉴的地方。

首先,黛玉以身作则,注重诗词的实践。

在她的班里,不仅教学生背诵,还会让学生
参与诗词创作。

她自己也能靠着自己的才情创作出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

这种以身作则的
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语言。

同时,实践
也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语言表达的内涵和外延,增强语文的学习效果。

其次,黛玉以爱情为媒介,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小说中,黛玉常常用唐诗、宋词
来表达自己对宝玉的情感。

她的学生们看到了这种情感的表达,也会深刻感受到诗词与人
情之间的关系。

这种情感的渗透,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和掌
握语言文学知识。

第三,黛玉注重思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在教授《论语》时,她不仅会讲解论语中
的各种思想和诗句,还会和学生们一起探讨和交流。

此外,她还会让学生自行研读名篇,
推敲其内在的文学语言魅力并自主写作。

这种思考和交流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
了解语言文学的内涵,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综上所述,黛玉在《红楼梦》中的诗词教学方式,为现代语文教育提供了很多价值。

教学者可以在课上进行实践、注重学情,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语言文学的内涵,更好地运
用语言。

同时也应注重让学生自主思考,为他们的学习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收获。

从“黛玉教香菱作诗”看教育教学

从“黛玉教香菱作诗”看教育教学

从“黛玉教香菱作诗”看教育教学学习的动机是最重要的。

宝钗命香菱收拾东西和她一起住大观园,宝钗道“我知道你心里羡慕这园子不是一日两日了,只是没个空儿”。

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就往潇湘馆中来。

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

可见黛玉和宝钗同样聪明,看得到人的需求。

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

”拜师的形式,是确立师徒关系,建立信任,“亲其师,信其道。

”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

你可不准腻烦的。

”教师诲人不倦,要有爱心,有耐心,自然不能腻烦。

黛玉讲作诗是有规则的,若有好句子,规则也是可以打破的,我想创作都是同样的道理,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教无定法”嘛!初学首先是要讲规则的,熟悉以后规则可以打破。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两副对子……若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然后教格局,树立榜样,先难后易。

“断不可学这样的诗。

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进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也学不出来的。

”然后教以王维、杜甫、李白的诗作底子,王维是历经沧桑后的领悟,空灵,清新;杜甫是写实,描绘人间疾苦,沉郁,控诉;李白是游历四方的浪漫,豁达,狂放。

然后再看陶渊明、应、谢、阮、等的诗丰富见识。

人生经历不是事事都发生在自己身上,阅读可以带来更多层次经历。

一日黛玉梳洗完了,香菱读完王维的五言,来换杜律,黛玉道:“共记得多少首?”首先是识记。

黛玉道“可领略些滋味没有。

”接着是理解。

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

你且说来听听。

”理解的基础上讨论,才有进步。

黛十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懂得之后还要联系生活实际。

然后结合香菱的回答拓展开“上孤烟是从依依墟里烟翻出来的”。

真是天下文章一大抄,不过抄的巧妙而已。

学生懂了,教师就要适度放手。

留作业:“昨夜月色最好……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

”香菱了一首给黛玉看,黛玉看时,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辞不雅。

“黛玉教学”对我的启示

“黛玉教学”对我的启示

“黛玉教学”对我的启示时光荏苒,岁月匆匆,不知不觉在这三尺讲台上已是第五年的光景了,办公室门前的那棵高大的银杏树又再一次落下了金黄的叶儿。

五年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五年里我学会了很多。

在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过程当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教学相长”四个字。

前段时间学了一篇文章,是出自《红楼梦》的《香菱学诗》。

课上我向学生提了这么一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的学习给你了什么启示了?然而在教学生的过程当中,我自己也有所思考,黛玉的教学方式是值得我们老师学习的。

下面我来谈谈“黛玉教学”对我的启示。

首先,教学时我们要为学生树立自信心。

黛玉在教香菱作诗时,只是随意地对香菱说,“作诗有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寥寥数语便让香菱了解到了作诗的基本常识,明白了作诗时立意和意趣的重要性,又消除了香菱对作诗的恐惧,从而有了能够学好作诗的自信心。

其次,教学时我们应该坚持启发式教学。

如今的应试教育吧孩子们的思维固定化了,一味地像倒垃圾似的往里面倒,孩子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香菱学诗》中黛玉只为香菱提供了王维、杜甫的诗集,便要香菱自己去琢磨。

在香菱评论王维的诗时,黛玉给予了肯定,并作出指导,循序渐进,一步步将香菱引进诗的艺术。

如此一来,香菱作诗的兴趣大涨。

学生有了学习了乐趣,何愁他们学不来了。

再次,教学时应给予学生讨论交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课堂上设置讨论交流的环节可以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同时既可以提出自己所不懂得也可以在交流中学习他人的强处,如此不知不觉中便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了。

课文中“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

’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

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随后香菱便说出自己对已看的诗的理解,黛玉又在香菱的理解的基础上为她引出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更是增添了其学诗的兴趣。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摘要】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教黛玉唱诗悠扬之词,引发了无尽的联想。

黛玉教诗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教育意义也许能给现代语文教育带来启示。

通过对黛玉教诗背景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文人教育的精髓与现代语文教育的不足之处。

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方面。

通过黛玉教诗的启示,可以引领我们更好地探索现代语文教育的方向,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

黛玉教诗启示的现代语文教育方向应该是以情感为核心,注重文学素养的培养。

通过对黛玉教诗的启示,可以为现代语文教育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黛玉教诗,现代语文教育,启示,情感表达能力,文学素养,教育方向,总结1. 引言1.1 导言“黛玉教诗”是《红楼梦》中一个经典的情节,黛玉在书房中向宝玉教授诗词。

这个场景不仅展现了黛玉的才情和艺术修养,同时也体现了她对诗词的热爱和对文学的追求。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得到了广泛认可,同时也成为了现代文学教育的重要资源。

现代语文教育则面临着种种挑战,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度不高,语文课堂往往显得枯燥无味,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亟待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从“黛玉教诗”这一经典场景中汲取启示,探讨如何在现代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从而引领现代语文教育走向更加综合、深入和有趣的方向。

2. 正文2.1 黛玉教诗背景分析黛玉教诗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情节,也是黛玉与宝玉之间深情交流的一个场景。

在《红楼梦》中,黛玉被贾母要求教导宝玉诗词歌赋,这种情景反映了古代的文化传统和教育方式。

黛玉教诗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

在古代,诗词歌赋是士大夫阶层学习的必修科目,也是一种文人雅士的标志。

黛玉教诗的情节反映了贵族家庭对于文学教育的重视,也说明了黛玉对文学和诗词的热爱和造诣。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论“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黛玉教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情节,也是我们从中可以获得一些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黛玉教诗”表明了诗词的重要性。

在《红楼梦》中,黛玉教诗的目的是帮助宝玉提高文学素养,培养艺术情操。

现代语文教育也应该重视诗词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学习和欣赏经典的诗词作品,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诗词不仅是语文学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美感和情感的重要途径。

“黛玉教诗”强调了个性化的教育方法。

在教导宝玉学习诗词的过程中,黛玉采用了一系列巧妙的教学方法,如通过讲故事、引发情感等,使宝玉对诗词产生兴趣,愿意去学习。

现代语文教育也应该注重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发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给予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黛玉教诗”还反映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在《红楼梦》中,黛玉教宝玉学习的诗词作品都是古代文化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现代语文教育也应该注重文化传承,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增加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黛玉教诗”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在于,重视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发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注重情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并重视文化传承,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

通过借鉴“黛玉教诗”的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展现代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黛玉教诗”谈教师修养
作者:李金波
来源:《卷宗》2018年第10期
自从有了红学,黛玉教诗和香菱学诗的故事,就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和评论。

《红楼梦》中有一条脂批说:“余谓雪芹撰此书,中亦有传诗之意。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故事中体现出的曹雪芹的教学思想和艺术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份珍贵遗产,值得我们去挖掘。

《红楼梦》第48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生动地描写了香菱学诗的故事。

香菱从一个做诗的门外汉,到最后做的诗“新巧有意趣”,其学习过程值得我们好好品味,而她的启蒙老师,也是唯一一位老师——林黛玉,在个人修养、教学方法、师德师风等方面无疑给了我们更多启示。

一、做学习型老师,有相当高的文学素养和天赋,仍然勤奋好学。

小说中很多地方写到作诗,每一次,黛玉都能妙笔生花,而且是一挥而就,丝毫不见写作的困难。

在写诗的水平上,虽说钗黛二人难分伯仲,但多数读者还是更喜欢黛玉的诗作,因为她灵心慧性,富有才华,天份高,有教养,具备了诗人的先决条件。

而黛玉有这么高的才华依然从不放弃用读书熏陶自己的机会。

师从贾雨村;平日爱好读书,这一点从她的闺房布置可以看出来:窗下案上设着笔砚,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

借刘姥姥之口定评:“这哪像是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

由此可见黛玉对书籍的喜好和生活情趣。

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有黛玉这种持续学习的精神。

二、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诲人不倦。

香菱先求宝钗教诗,得到迎头一瓢凉水,说她“得陇望蜀”。

而黛玉对香菱的求教则是非常积极:“我虽不通,大略也教得起你。

”其中既有谦虚,又含自信,更重要的是她全盘接纳了这位苦心好学的学生,教的过程中没有一点厌烦,悉心指点。

那么黛玉具体是怎样教香菱学诗的呢?
(一)真诚鼓励,树立信心。

香菱学诗的动机不过是心里羡慕,能否把这个动机转化成为巨大的动力,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纵观黛玉教诗,鼓励和指点始终贯穿始终。

黛玉和宝钗对香菱的评价截然不同,她夸赞香菱是一个“极其聪明伶俐的人”,并预言其“不用一年工夫,不愁是一个诗翁了”。

教授过程讨论环节中,夸她“有些意思了”,评价作业,黛玉鼓励说“意思却有,只是措辞不雅”。

也许正是在黛玉的鼓励下,香菱学诗才达到了“茶饭无心,坐卧不宁”的痴迷程度。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有黛玉的这种耐心和真诚。

(二)讲解理论,深入浅出。

香菱说要跟黛玉学作诗,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对律诗的概括,再没有比这更简明扼要的了,而且消除了学习者心里对未知东西的畏惧感和神秘感。

通常来讲学习当然要从基本概念理论入手,而理论的概括性总结性必然让它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理解上的难度,阻碍学生的接受,打击他们的学习兴趣。

黛玉交待做诗的要领,明确章法、词句和立意三者关系的过程中,既调动学生的思维,又不失时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果使心有灵犀的香菱茅塞顿开,疑惑渐释,一步步明白了做诗的“三昧”。

所以优秀的老师讲解理论的时候特别注意深入浅出,撮其要,炼其精,明白晓畅地把最基本最精华的东西传达给学生。

(三)选择阅读,讲究方法。

胸中有了基本理论还得看看别人是怎么作诗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从古至今,许多人都意识到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关键是怎么读。

不加选择、囫囵吞枣,还是讲究方法、循序渐进?黛玉选择了后者。

黛玉给香菱挑了三个人的诗打底:王维、杜甫、李白。

林黛玉说入门须得有高格,若先进了浅近的格局,便再学不出来了。

对着这三个人细想了一回,不由更加佩服黛玉!
对于初学做诗者而言,林黛玉在选择教材上,先王维形神兼备的五言律,再杜甫沉郁顿挫的七言律,又李白浪漫飘逸的七言绝句,后及其他。

把这三人一学,可不是意境、铸炼、个性都出来了!显然,她紧密围绕阶段性教学目标来选择教材,体现了她“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教学理念。

现在语文教学理念提倡让学生多读泛读,这固然好,但是一则学生时间有限,二则即便有时间,泛读成了滥读没个选择也是不行的。

而且现在给学生读的东西也大多太过浅近,先把自己眼界放低了,以后也难看出好的来。

而黛玉教给香菱这种有选择的精读阅读方法,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其效果不言而喻。

(四)讨论探究,督促检查。

语文新课程改革后提出要把课堂分给学生,提倡探究性学习。

可惜现在探讨的意识有了,引导学生探讨的方法还没有一定。

且看林黛玉是怎么引导学生的:
香菱读了王维的诗后,黛玉连续地问,“共记得多少首?”“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

”当香菱说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后,黛玉又进一步问道:“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
问“从何处”转回所看过的诗,考查了学生对范文的熟悉程度,又可见其对文章的领悟力,正是引入了讨论的关键和重点。

于学生的领悟中能顺势指导他进入更高的境界,这方见引导者的功底,这样讲究讨论才是真正能有长进。

从这些话可以看出,黛玉是一个高明的教师,她始
终杜绝填鸭式的教法。

在启发、探究的过程中,她能够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

对学生的一己之见、一时之得,能及时地给予鼓励、肯定。

这与薛宝钗打击学生积极性的做法相比,“高明教师”的雅号实在非她莫属。

(五)实际演练,超越文本。

不经过反复练习,不可能提高写作能力。

再接下去就是留作业。

黛玉说:“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竟未诌成,你竟作一首。

”林黛玉给香菱出的题目是咏月,随便用十四寒的韵。

题目难易合适,初学者能够把握。

就同一题目《月》,香菱前后共写了三首诗,前两首都告失败。

黛玉究其原因,香菱不是“读的诗少,被他缚住”,就是“过于穿凿了”。

针对这种状况,黛玉鼓励香菱“只放开胆子去做”,这不是和我们现在提倡的超越教材的理念一样吗?放开胆子,易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创作灵感,只有这样,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

要求学生一学就通是不太可能的,这时老师要及时给他指出优点以资鼓励,指出缺点以便改正。

这种指导方式可谓严而不苛,引而不发,对“苦志学诗”的香菱来说是很适合的。

综上所述,在香菱的学习过程中,作为教师的黛玉始终和香菱处于平等的地位,主张讲究讨论,方能长进,让香菱畅所欲言,谈学习心得,就其不足适当点拨。

这样,一方面了解了香菱的学习状况,教时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也调动了香菱的积极性,培养了香菱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师德素养高,热爱教学,教授学生毫无保留。

就诗才来说,宝钗并不比黛玉差多少,但是,我们看不出宝钗有乐意和主动教香菱作诗的意思。

相反,她屡屡打击香菱,所以,香菱才去求黛玉教诗。

黛玉作为香菱的启蒙老师,用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去真诚地热爱教诗这件事,热爱学生,在教授过程中倾注全部精力,可以说做到了干一行、专一行、爱一行。

应该说,香菱之所以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得诗歌三昧,成为诗人,一是和她本身的聪慧分不开;二是勤奋;三是有极高明的老师:爱她,理解她,欣赏她,不投机取巧,懂得因材施教,及时点化——黛玉就是这样的好老师。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是一位女诗人,但从她教香菱作诗的过程来看,她不仅是个才女,更是一个好老师,其中涵盖了教育心理学、教学与方法论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实践,值得我们去体会和借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以黛玉为师,让学生在习作路上“千树万树梨花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