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过关 训练 (guò〃guān)
12.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对科举制中的八股取士这
样评价:“八股之害,甚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
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由此可
以推断“八股取士”( )
A
①加强了对人们思想的控制
②强化了封建的专制统治
③促进(cùjìn)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④削弱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A.分B封藩王 C.八股取士
B.设厂卫(chǎnɡ wèi)特务机构 D.设军机处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二页。
过关 训练 (guò〃guān)
8.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产生以来,封建帝王采
取多种措施不断强化与完善。下列(xiàliè)加强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的措施,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汉武B帝推行“推恩令”
③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shèlì)由皇帝直接指挥 的 锦衣卫 ,后明成祖(朱棣)又成立同类机 构 东厂。(dōn两ɡ ch个ǎnɡ)机构合称“ 厂”卫。 2.文化上:
改革科举考试,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
“四书 ”五“经 ”,
第五页,共四十二页。
知识 要点 (zhī shi)
考试解释以朱熹的《 四书(SìSh》ū)集为注标准,答卷的文 体(wén tǐ)格式、段落划分规定使用“ 八股文”,不 能改变或随意发挥。 三、经济的发展 1.农业——引进原产于南美洲的 玉米、甘 薯、 马铃薯 、花生和向日葵等新作物。
★明洪武十三年春正月己亥,胡惟庸等既诛,上谕文 武百官曰:“朕欲割去中书省,升六部(liùbù),仿古六 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这实质上反映了( )
A.明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B
B.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C.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 D.明朝废除了中书省制度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地方:(1)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改革地方官制
掌民政和财政
掌军务 掌司法
一家独大
行中书省:中书省派出机构;钱粮、 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 领之,中央分权于地方。
一分为三,权力分散
互相牵制,互不统属,直接由朝廷指 挥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地方:(2)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科举考试竞争越激烈,限制越严,知 识分子也就越易于驯服,对皇帝和上级 官僚越卑躬屈节。这一切软骨症,他们 作为政治权力的依附者始终缺乏独立的 社会地位和自我意识,始终只善于考试 而不善于自由的创造性思维。
——金诤 《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不许阐述个人见解,成为加强皇权,钳制思 想的有力武器,大多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浅析明代封藩制度》
改革地方官制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改革中央官制
中央:(1)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 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 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 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 当。
——朱元璋
丞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
高权重。因是百官之首,一人 之下万人之上,而常与朱元璋 发生“口角”,朱元璋以“谋 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 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
(1)内容: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合称“厂卫”。 (2)目的:监视官民,加强君主专制。 (3)职能: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4)特点: 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
“宋濂请客”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酒。第二天上朝时, 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 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的说:“你没有 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 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
第14课明朝的统治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1.?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xié〕颃〔háng〕〔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的本质是〔〕A.扩大六部权利 B.HY丞相制度 C.扩大地方权利 D.加强君主专制2.?皇明祖训?中记载,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A.强化封建皇权 B.便于传达HY政令 C.监视官民 D.控制国家兵权3.明太祖在HY废除丞相,撤销中书,其目的是〔〕A.进步行政效率 B.扩大统治根底 C.加强君主权利 D.防止藩王割据4.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A.控制HY队 B.强化皇权 C.钳制思想 D.HY科举5.明初在地方废行,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财政、HY和HY事。
这一措施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利B.削弱地方行政权利C.加强HY对地方的控制D.缓解HY与地方的对立6.明代受到皇帝信任的宦官汪直权倾朝野,“自京师及天下,旁午侦事,虽王府不能免〞。
类似现象在明代屡次出现,这在本质中反映了当时中国〔〕A.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HY机处效率低下C.宦官易于听从皇帝命令 D.八股取士使官吏无能7.我国古代丞相制度开场实行和废除时的两个皇帝分别是〔〕A.秦始皇、明太祖B.秦始皇、明成祖C.秦始皇、隋文帝D.隋文帝、明成祖8.阅读材料,答复下列问题:材料一图示,能形象直观地展示历史知识,有助于理清线索,构建知识构造.下面是王明同学根据初中教材而绘制的我国古代局部朝代专制主义HY集权制度示意图.材料二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HY集权制度建立起来.历经汉魏至明清,皇帝与宰相之间的势力此消彼长,HY与地方争权斗争接连不断,最终皇权不断强化,HY集权逐渐得到稳固.HY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渊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开展,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致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亲密的关系.﹣﹣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①(1)材料一中的示意图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个朝代的专制主义HY集权制度?〔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专制主义HY集权制度的开展趋势.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6新人教版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中央、地方、军事、特务)
1. 原因: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 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2.措施: 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
(1)地方上: ①废行中书省(行省),设立三司; 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
中央 按察使司 布政使司 地方 (民政财政) (司法) 都指挥使司 (军务)
八股取士
三、经济的发展
1、农业
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
玉米
马铃薯
甘薯 花 生 向日葵
2、手工业
棉纺织业向北推进;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青花瓷
青花瓷:造型多样,色彩艳丽,花纹优美,畅销海 内外。
3、商业——商品经济活跃
(1)全国性的商业城市——北京和南京 (2)出现了大型商帮——晋商和徽商
中 行 布政使司(民政和财政) 中 按察使司(司法) 书 都指挥使司(军务) 省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改制后 改制前
央
改制前 改制后
(3)军事上: 将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统归兵部。 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4)设立特务机构: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 ; 合称“厂卫”。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 种表现。
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 锢思想;应试者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材料:明末著名学者顾炎武:“八股之害等于 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凡 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朝代 隋朝
贡
献
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进士科创立,科举制正式确立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 要的科目 唐朝 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宋朝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明朝
河北省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说课稿(新人教版)
河北省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说课稿(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河北省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的第14课“明朝的统治”,主要介绍了明朝从洪武元年(1368年)建立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灭亡的历史。
本课内容涵盖了明朝的、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旨在让学生了解明朝时期我国社会的繁荣与进步,以及明朝灭亡的原因。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明朝这一段历史,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需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把握明朝时期我国社会的发展状况。
同时,学生应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从而提高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朝的、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基本状况,掌握明朝灭亡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朝的、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基本状况,明朝灭亡的原因。
2.教学难点:明朝灭亡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授等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明朝建立为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明朝时期我国社会的历史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明朝的、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基本状况。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明朝灭亡的原因,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
4.教师讲授: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讲解,阐述明朝灭亡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5.课堂巩固:通过提问、抢答等形式,检查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
第14课明朝的统治【根底知识】一、明朝的建立1、明朝的建立时间是:___年建立者:___都城:___二、朱元璋强化皇权:①在地方:取消___,设___;封诸子为王,监控地方。
②在HY:废除___和___,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直接向皇帝负责。
③朱元璋设___。
④文化上:实行___。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1、考试内容:___、___2、解释题目:______为HY。
3、答题格式:___。
4、影响:禁锢思想,培养出的人才,成为皇帝旨意的___。
四、经济的开展1、农业: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___、___、___、___、___等。
2、手工业:___是明代丝织业的中心;___是全国的制瓷业中心。
3、商业:___和___。
的___、的___。
【才能提升】1.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2.明朝八股取士的危害?3.隋唐到明朝时期科举制的开展变化?【堂测】1.?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xié〕颃〔háng〕〔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的本质是〔〕A.扩大六部权利 B.HY丞相制度C.扩大地方权利 D.加强君主专制2.?皇明祖训?中记载,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A.强化封建皇权 B.便于传达HY政令C.监视官民 D.控制国家兵权3.明太祖在HY废除丞相,撤销中书,其目的是〔〕A.进步行政效率 B.扩大统治根底C.加强君主权利 D.防止藩王割据4.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A.控制HY队 B.强化皇权 C.钳制思想 D.HY科举5.明初在地方废行,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财政、HY和HY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案1
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题第14课明朝的统治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知道明朝的建立和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等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
了解明朝经济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提髙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八股取士。
八股取士无论从内容还是影响看都是很复杂的,加之学生对“八股文”缺乏感性认识,更不易理解。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感知知识目标图片 A C 拓展知识3分钟下载讲解过程与方法图片 E F 建立表象6分钟下载讲解过程与方法图片 B E 帮助理解10分钟下载理解情感态度材料 F I 升华感情3分钟下载价值观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学习:导入新课教师以元末农民起义的背景故事,引出“明朝的建立”这一内容。
二、讲授新课(一)明朝的建立1.元末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七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案新人教版_384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明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全面改革官制、改革科举制度等强化皇权的具体措施,概括明朝皇权加强的特点及影响,理解皇帝专权的种种弊端。
2.过程与方法
识读《明朝疆域图(1433年)》,获取疆域范围、北方政权等有效历史信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南京江南贡院的科举考场》《举子看榜图》,分析科举考试变化带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明朝科举制改革虽然加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但过于死板,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创造性;认识明朝君权的强化,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又是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
难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四方面内容: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
这四部分内容之间关系密切。
明朝的建立是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基础,朱元璋强化皇权为的是巩固明朝的统治;科举考试的变化进一步促进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从而巩固了明朝的封建统治;明朝的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为明朝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学习这部分内容,要了解元末明初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知道明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的主要态势。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讲述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历史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38张PPT)
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全面改革官制 1、在中央: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监督臣民
锦衣卫的职能: 保护皇帝,掌管侍卫、缉捕、 刑狱诸事,镇压官民。
目的: 监视官民
锦衣卫印
绣春刀
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全面改革官制 1、在中央: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监督臣民
锦衣卫的职能: 保护皇帝,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 镇压官民。
--《明史·地理志》
二、 明朝的政治改革 ——长虹弯月运文韬
论从史出·结合课文和材料,分析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
“夫元氏(元朝)之有天下,固由 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 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 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 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明实录》卷五十九
丝织业 中心
制瓷业 苏绣 中心
青 花 瓷
明朝的蓬勃经济——商业
1、出现了北京、南京等全国性商贸城市。
2.出现了有名的会馆、商会、商帮。
以乡土亲缘为纽带, 拥有会馆办事机构和 标志性建筑的商业集
团。
晋商,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 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
晋商故里
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 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也为中 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 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三 多堂等等。
——《明史·胡惟庸传》
相 权威胁皇 权
废除丞相制度
秦始皇 相权 创立
丞相制度的演变
唐朝
明太祖
相权 削弱
相权 废除
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 即时劾奏,处以重 刑。”
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全面改革官制
改制前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东 厂 木 印
课外阅读 钱宰玩牌
据史书《稗史汇编》 记载,明朝时“京官
有个很有名的故事。洪 每旦入朝,必与妻子
武年间,吏部侍郎钱宰见朱元 诀,及暮无事则相庆,
璋,朱元璋问他昨晚干什么了,以为又活一日”
这官员说,和同僚玩牌,可是
丢了牌,结果不欢而散。结果
朱元璋拿出了一张牌,钱宰一
看,正是丢了的那张。也就是
说,你不知道当时打牌的那些
哥们哪个是锦衣卫。很可能你
手下人就是锦衣卫,这都无法
得知。
影响
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 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 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朱元璋以明朝祖宗的身份立下“祖制”,明确 规子子孙孙不得改变他的做法。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1.考试范围和答题标准
明太祖老年像
时间: 1368年 建立者: 朱元璋(明太祖) 朝代: 明朝 都城: 应天(南京)
明朝疆域图
知识串联
1.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 还有谁?
答: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帝刘秀
换 位
国家初建,政局
思
不稳,人心浮动,
考
我当如何巩固统
:
治,加强君权呢?
在地方
材料一: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 (掌管)之”。
思考:朱元璋为什么杀宰相胡 惟庸?
在中央,朱元璋为进一步集
中权力(目的),废除了以往
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
提升吏、户、礼、兵、刑、工
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
皇帝负责。
皇帝
胡惟庸 我是最后一个丞相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达拉特旗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1 精
第14课明朝的统治科目历史课型新授课年(班)级七年级授课时间课题:第14课明朝的统治学习目标:1、知道明朝的建立,归纳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2、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3、了解明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表现学习重点明朝的建立及明太祖加强君权的主要措施;科举考试的变化。
学习难点明朝的科举制度以及对科举制度的评价学习过程(学案)备注【合作复习】回顾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民族交融和这个时期社会的变化。
【自主学习,建构知识】一、明朝的建立1.元末农民起义:年,下游2.明朝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3.元朝灭亡:1368年5-8月明军攻占元大都,元朝灭亡二、朱元璋强化皇权1.目的:地方:2.措施:中央:3.影响:三、科举考试的变化1.内容:题目:格式:2.影响:四、经济的发展1.农业:2.手工业:3.商业:【合作探究】活动一: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哪些?活动二:八股取土有什么影响?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八股文的作用。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课堂检测】1、明朝废除丞相后,全国的重大政务都由皇帝亲自处理,忙得不可开交,明成祖时建立()A.锦衣卫B.东厂 C内阁D.三司2“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材料中的“我朝”是指()1.朱元璋从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即皇帝位起,以攻抚兼施之策,进行了长达22年的明初统一战争。
五月,亲至汴梁;八月,克大都,推翻元朝。
后逐步平定西北、福建、两广等地。
至二十二年,基本统一全国。
2. 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
省级考试叫乡试,及格者称为举人;举人到京参加会试,合格者称为贡士;贡士再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考中者称为进士。
进士的前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
A.唐朝B.元朝C.明朝D.秦朝3、下列哪一事件与朱元璋无关()A. 参加反元大起义B.建立明朝C.设三司D.设东厂4、特务机构东厂设立于()A.元世祖B.明太祖C.明神宗D.明成祖5、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4明朝的统治说课稿(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4明朝的统治说课稿(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
在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中,我们选择了“明朝的统治”作为学习内容。
教材从明朝的建立、明朝的制度、明朝的经济和文化、明朝的民族政策和对外关系等方面,全面展示了明朝时期的历史面貌。
通过对明朝的统治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明朝时期的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就以及民族政策和对外关系等方面的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明朝时期的历史特点和历史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对古代中国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学生对明朝的了解也主要来源于教材和一些课外读物。
因此,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阅读能力。
然而,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时,仍需要进一步的了解和探究。
例如,明朝的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等方面,都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来深入理解。
同时,学生也需要通过学习,了解明朝的民族政策和对外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明朝时期的历史特点和地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朝的建立、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以及民族政策和对外关系等方面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明朝时期的历史特点和地位,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朝的建立、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以及民族政策和对外关系等方面的情况。
2.教学难点:明朝的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等方面的情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阅读教材、探究活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明朝时期的历史知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布政使司(掌民政和财政) 按察使司(掌司法)
都指挥使司(掌军务)
探究二 朱元璋强化皇权
2.措施: (2)中央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皇帝
吏 户礼 兵 刑 工
目的:
进一步集中权力。
探究二 朱元璋强化皇权
2.措施:
(3)军事
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 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 统归兵部
文 艺 的 理 解 和对生 活的热 爱。
本 次 的 晚 会 宗旨: 1、 喜 迎 新 春 ,营造 一个温 馨的氛 围
2、 丰 富 文 化 娱乐生 活 3、 为 演 出 公 司提供 锻炼、 挑战自 我的舞 台,秀 出风采 ,秀出水 平。
4、 广 州 公 关 公司负 责公关 ,拉到 更多的 赞助赢 利。 二 、 晚 会 主 题:相聚 XX,激情 14! 三 、 时 会 时 间:XX年 10月15日
巩固提高
1.为加强皇权,在中央废除丞相的朝代是 ( D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2.下列关于朱元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
A..他是元末起义军的一位领袖 B.他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的统治 C.他建立明朝,定都应天 D.他于1421年建立明朝
巩固提高 3.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D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①时间:
1368年
②都城:
应天(南京)
③建立者:
朱元璋 明太祖
④灭元朝时间: 1368年
⑤灭元朝标志:
攻占大都
2018迎 新 晚 会 策 划 方案 主 办 单 位 :广 州策划 公司总 支学生 会 承 办 单 位 :广 州大型 晚会策 划公司 ,广州礼 仪公司 、广州 公关公 司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下精品教学课件 第3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轻松尝试应用
一、选择题
1.明朝建立于( C )
A.1366年
B.1367年
C.1368年
D.1369年
2.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的是( C )
A.在地方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设“三司”
B.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
C.设立特务机构——东厂
D.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
快乐预习感知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设立“ 三司 地 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方
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互不统属,从
废除 丞相 制度和 中书省 ,提升 六部 的职权, 直接向皇帝负责 中 央 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 五军 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 权
二、阅读判断题 7.下面文字是马小虎同学整理的课堂笔记。请你在文中指出其中 的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 明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司”,使君权空前加强。 参考答案:“三司”是明太祖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后设立的,在中央 是六部分理朝政。 (2)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对百官和百姓进行监视。明太祖时,设立特 务机构东厂,由宦官统领;明成祖时,又特别设立了锦衣卫,以侦缉官 民言行。东厂和锦衣卫合称“厂卫”。 参考答案:明太祖设立的是锦衣卫,而东厂是明成祖设立的。
3.下面示意图中,①处应填的内容是( C )
轻松尝试应用
A.开创科举制度
B.设御史台
C.设立三司
D.设立军机处
4.下列有关科举制度的词语中,在明朝时才可能出现的是( D )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2. 朱元璋不但出身农民,而且家庭贫寒。他白手起家,清扫
六合,驱逐蒙元,打造了一个社会发展、“治隆唐宋”的王 朝。其发展壮大的措施不包括( A ) A. 建东厂 B. 高筑墙 C. 广积粮 D. 缓称王 3.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演绎了一出出啼笑皆非而又发人深
思的故事,不是历史,却远远地超出历史。小明却对该电视
D. 清朝的“文字狱”
9. 观察下图,你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B )
A. 西跨葱岭 C. 东北至京师
B. 南包南海诸岛 D. 北至万里长城
10. 明朝初年,在地方取消中书省,设立“三司”,分别掌管
一地民政、财政、司法和军事。这一措施有助于( A ) A.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削弱地方行政权力 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11. 在某一朝代,张生参加科举,文章做得极其精彩,但被认 为是离经叛道,没有予以录取。其原因可能是( B ) A. 文章具有明显的反叛意图
B. 没有以《四书集注》为标准解释
C. 考试题目没有选自“四书”“五经” D. 试卷突出了尊孔宠儒精神
12. 下列哪一农作物不是明代引种到中国的?( A )
13. 右图是明代的青花扁壶,青花色彩艳丽,纹饰秀雅,具有 很高的收藏价值。该青花瓷器可能出自于制瓷业中心( C ) A. 汝窑
15. 电视剧《大晋商》讲述了山西商人何天宝凭借仁、义、礼、
智、信的坚定信念在张家口艰苦创业的故事。与“晋商”作为 商帮同时出现的商帮还有( C ) A. 鲁商 B. 豫商 C. 徽商 D. 齐商
能力提升
二、综合题 16.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诗繁荣兴盛的文化盛况是由许多历史因素共同促进而 出现的,科举考试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诗歌来判断人才 成为一时的风尚。 材料二 宋仁宗一朝共举行13届科举,取中一甲(状元、榜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 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 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 是( ) B.以诗词
A. “八股取士” 歌赋为主要内容 C. 试题类型繁多 表个人见解 3、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废除于( A. 秦 朝 朝 D.明朝 )
D. 鼓励考生发
B.汉朝
C.唐
4、明朝时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有( ) A. 洛 阳 和 长 安 京 5、材料一 D.北京和洛阳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 败坏人才 ,有甚于咸阳之郊· · · · · · · 材料二 廖燕在《明太祖》论中说: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 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八股之害”和材料二中的“制义取 士”共同反映了明朝的哪一选官 制度? B.开封和临安 C.北京和南
第 14 课
一 识记﹒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在书上做好标记 1 目标导航
明朝的统治
1、知道明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等史实,归纳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2、了解明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 3、认识明朝八股取士是从思想文化上加强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滞了科学 文化的发展。 2 梳理填空 1、 明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___, 建立的时间是____________, 都城是____________ 2 、明太祖朱元璋在地方取消 ________________ ,设立 _________ ,还先后分封 ___________ 3、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了___________和_______,提升_________的职权,直接向皇帝 负责。 4、 明太祖在军事上为了分散兵权, 把大都督府分为______________, 为了监视臣民, 设立了_______________,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_________。 5、明朝科举考试实行____________,题目的来源来自_______________,对题目的解 释必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卷的文体是____________。 6、 明朝农业上引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是明 代的丝织业中心。 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二 探究﹒合作释疑 探究一:归纳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明朝加强君主专制有什么 历史作用?
3
探究二:明朝经济成就的取得有什么影响?
三
点拨﹒教师精讲 八股取士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摧残了文化。 许 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死读经书,专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 们大都成为了皇帝的忠实 奴 仆。
1
四
训练﹒达标检测 1、明朝的开国皇帝是( A. 朱元璋 B.朱棣 ) C.朱允文 D.朱标
(2)这一制Biblioteka 与“秦焚书”有何相同点?(3)明朝时采用这种制度来选拔官吏有何突出的弊端?
五
归纳小结 明朝的建立-------朱元璋 1368 年 应天府
2
明太祖强化皇权--------政治上: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 中书省,提升六部职 权
军事上:设立五军都督 府
设厂卫特务机构------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 科举考试的 变化 八股取士-----脱离实际,禁锢了思想,应试的人成为皇帝 旨 顺从者意的顺从 者 经济的 发展 农业手工业商业 六 你的收获 学习后记(学生) 你遇到的问题与不足 你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教学反思(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