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期末复习1(运动的描述2-3章)学案.docx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 第3章 第1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教案 鲁科版必修1-鲁科版高一必修1物理教案

高中物理 第3章 第1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教案 鲁科版必修1-鲁科版高一必修1物理教案

第1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学习目标知识脉络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2.能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并应用.(重点)3.能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并应用.(重点)4.会运用公式和速度—时间图象等方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重点、难点)5.会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速度变化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2)特点:物体在直线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即a为一恒量.(3)分类①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同向,速度增加.②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反向,速度减小.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规律(1)速度公式:v t=v0+at,若v0=0,则v t=at.(2)速度—时间图象①v­t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②图象提供的信息:一是直观反映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二是可以求出某时刻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物体达到某速度所需要的时间,三是可以利用图线的斜率求出物体的加速度.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变化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均匀变化的,所以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即v =v 0+v t2.2.位移公式的推导 (1)利用平均速度公式推导v =v 0+v t 2――→s =v t⎦⎥⎥⎤s =v 0+v t2tv t=v 0+at ―→s =v 0t +12at 2(2)位移—时间图象(s ­t 图象)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根据实际数据选单位、定标度、描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便得到s ­t 图象.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来说,位移是时间的二次函数,其图象是一个二次函数的部分曲线,如图所示.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 t =v 0+at s =v 0t +12at 2→v 2t-v 2=2as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 (2)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3)公式s =v 0t +12at 2既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也适用于匀减速直线运动. (√)(4)由公式v 2t -v 20=2as 可知在一定时间t 内,运动物体的末速度越大,位移就越大.(×)(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越大,相同时间内位移越大. (×) (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相同时间内位移越大.(√)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 m/s ,加速度大小为1 m/s 2,则经1 s 后,其末速度( )A .一定为3 m/sB .一定为1 m/sC .可能为1 m/sD .不可能为1 m/sC [由v =v 0+at ,得vv =v 0+at 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区别a 是正还是负,即物体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3.(多选)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加速度a 、初速度v 0、末速度v t 、时间t 、位移s 之间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A .s =v 0t +12at 2B .s =v 0tC .s =12at 2D .s =v 0+v t2tAD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可知A 正确.B 为加速度为0时的位移公式,即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C 为初速度为0时的位移公式,故B 、C 均错误.D 为用平均速度表示的位移公式,故D 正确.]4.(多选)下列选项图为四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图象,那么由图象可以看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BC [v ­t 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选项A 中图线平行于时间轴,斜率为零,加速度为零,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 错误;选项B 中图线斜率不为零且不变,加速度不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由图象可以看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所以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则B 正确;选项C 中图线斜率不为零且不变,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C 正确;选项D 中图线的切线斜率越来越大,表示物体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变加速直线运动,则D 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t =v 0+at(1)公式反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该公式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公式中的v 0、v t 、a 都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规定正方向后(通常以v 0的方向为正方向),都可以用带正、负号的代数量表示.(3)速度公式的两种特殊形式.①当a =0时,v t =v 0,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②当v 0=0时,v t =at ,说明物体做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v -=v 0+v t2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对于加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只能用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 -=st计算.【例1】 汽车以54 km/h 的速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 (1)若汽车以0.5 m/s 2的加速度加速,则10 s 时速度能达到多少?(2)若汽车以3 m/s 2的加速度减速刹车,则3 s 时速度为多少?6 s 时速度为多少? 思路点拨:先选取正方向,明确汽车做加速运动,还是做减速运动. [解析]v 0=54 km/h =15 m/s ,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1)由v =v 0+at 得,v 1=(15+0.5×10)m/s=20 m/s. (2)设历时t 0汽车停下,t 0=Δv a =0-15-3s =5 s 由v =v 0+at 得3 s 时速度v 2=[15+(-3)×3]m/s=6 m/s因为t =6 s >t 0=5 s ,故6 s 时速度为0. [答案] (1)20 m/s (2)6 m/s 0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题目的步骤(1)规定正方向(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加速运动,a 为正值;减速运动,a 为负值. (2)明确初速度v 0、末速度v t 、加速度a 和时间t 及各量的正负.(3)将已知量代入公式求未知量,若所求量是矢量,要说明方向.1.火车沿平直铁轨匀加速前进,当车头到达某一路标时,火车的速度为3 m/s,1 min 后变成15 m/s ,又需经多长时间,火车的速度才能达到18 m/s?[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关系式v t =v 0+at 可知:15 m/s =3 m/s +at 1又t 1=60 s ,则a =0.2 m/s 218 m/s =15 m/s +at 2, 故t 2=15 s. [答案] 15 s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变化规律(1)s =v 0t +12at 2;(2)v 2t -v 20=2as . 2.公式的选用原则公式s =v 0t +12at 2和v 2t -v 20=2as 共包含v 0、a 、t 、v t 、s 五个物理量,已知其中的任意三个,可求另外两个,公式的选用原则:(1)若问题不涉及末速度,一般选公式s =v 0t +12at 2.(2)若问题不涉及时间,一般选公式v 2t -v 20=2as .【例2】 一辆汽车刹车前速度为90 km/h ,刹车时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求: (1)汽车开始刹车后10 s 内滑行的距离s 0; (2)从开始刹车到汽车位移为30 m 所经历的时间t ; (3)汽车静止前1 s 内滑行的距离s ′.思路点拨:刹车问题的位移计算应首先由t =-v 0a确定“刹车时间”,再去比较研究的时间与“刹车时间”的关系进行计算.[解析] (1)先算出汽车刹车经历的总时间.由题意可知,初速度v 0=90 km/h =25 m/s ,末速度v t =0 根据v t =v 0+at 0及a =-10 m/s 2得t 0=v t -v 0a =0-25-10s =2.5 s <10 s 汽车刹车后经过2.5 s 停下来,因此汽车刹车后10 s 内的位移等于刹车后2.5 s 内的位移,可用以下两种解法求解.方法一:根据位移公式得s 0=v 0t 0+12at 20=错误!m =31.25 m方法二:根据v 2t -v 20=2as 0得s 0=v 2t -v 202a =0-2522×(-10)m =31.25 m.(2)根据s =v 0t +12at 2得t =-v 0±v 20+2as a=-25±252+2×(-10)×30-10 s解得t 1=2 s ,t 2=3 st 2表示汽车经t 1后继续前进到达最远点后,再反向加速运动重新到达位移为30 m 处时所经历的时间,由于汽车刹车是单向运动,很显然,t 2不合题意,应舍去.(3)把汽车减速到速度为零的过程可反过来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求出汽车以10 m/s 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运动经过1 s 的位移,即s ′=12at ′2=12×10×12 m =5 m.[答案] (1)31.25 m (2)2 s (3)5 m应用位移公式的解题步骤(1)确定正方向,一般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2)根据规定的正方向,确定各已知物理量的正负. (3)将各已知量连同符号一起代入公式进行代数运算. (4)根据计算结果说明所求矢量的大小和方向.2.飞机着陆后以6 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为60 m/s ,求: (1)它着陆后12 s 内滑行的位移s 的大小; (2)整个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3)静止前4 s 内飞机滑行的位移s ′的大小. [解析] (1)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有a =-6 m/s 2飞机在地面滑行的最长时间t max =Δv a =0-60-6s =10 s 所以飞机12 s 内滑行的位移等于10 s 内滑行的位移. 由v 2t -v 20=2as 可得s =-v 202a =-6022×(-6)m =300 m.(2)v -=Δs Δt =s t max =30010m/s =30 m/s.(3)静止前4 s 内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看成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s ′=12a ′t 2=12×6×42 m =48 m.[答案] (1)300 m (2)30 m/s (3)48 mv ­t 图象1.v ­t 图象的两点提醒(1)v ­t 图象只能描述直线运动,无法描述曲线运动.(2)v ­t 图象描述的是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运动规律,并不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2.v ­t 图象的应用通过v ­t 图象,可以明确以下信息: 图线上某点的纵坐标 正负号 表示瞬时速度的方向 绝对值 表示瞬时速度的大小 图线的斜率正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图线与坐标轴的纵截距表示初速度交点横截距表示开始运动或速度为零的时刻图线的拐点表示运动性质、加速度改变的时刻两图线的交点表示速度相等的时刻图线与横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面积在横轴上方位移为正值,在横轴下方位移为负值【例3】如图所示为一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曲线为一正弦曲线的上半部,则在0~t1这段时间内( )A.质点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质点在t1时刻离出发点最远C.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图中正弦曲线是质点的实际运动轨迹思路点拨: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方向,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反向时物体做减速运动.B[v­t图象的纵坐标表示速度,由图象可知,质点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选项A错误;速度的方向不变,故质点在t1时刻离出发点最远,选项B正确;v­t图象上各点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该时刻加速度的大小,在0~t1这段时间内,图象斜率的绝对值先减小后增大,表示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错误;v­t图象(或者s­t图象)描述的都是直线运动,图中图线都不表示质点的实际运动轨迹,选项D错误.]由v­t图象巧得四个运动量(1)运动速度:从速度轴上直接读出.(2)运动时间:从时间轴上读出时刻,取其差.(3)运动加速度:图线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反映了加速度的方向.(4)运动的位移: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第一象限的面积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第四象限的面积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3.(多选)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甲运动时的加速度为-1 m/s 2B .乙运动时的加速度为4 m/s 2C .从开始计时到甲、乙速度相同的过程中,甲的位移为250 m ,乙的位移为50 mD .甲、乙沿相反方向运动ABC [在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故a 甲=20-3010-0 m/s 2=-1 m/s 2,选项A 正确;a 乙=20-010-5 m/s 2=4 m/s 2,选项B 正确;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速度相同时,s 甲=12×(20+30)×10 m=250 m ,s 乙=12×5×20 m=50 m ,选项C 正确;甲、乙两物体的速度都为正值,故运动方向相同,选项D 错误.]1.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与时间成正比 B .匀减速直线运动就是加速度为负值的运动 C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D .速度先减小再增大的运动一定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时间的一次函数,但不一定成正比,只有在初速度为零时成正比,所以A 项错;加速度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设定的正方向相同还是相反,是否是减速运动还要看速度的方向,速度与加速度反向即为减速运动,所以B 项错;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量与所需时间成正比,即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也可用速度图象说明,所以C 项对;匀变速只说明加速度是恒定的,如后面将学习到的竖直上抛,速度就是先减小再增大的,但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恒定,所以D 项错.要说明的是,不存在速度先增大再减小的匀变速直线运动.]2.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10 m/s ,加速度大小为1 m/s 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2 s 时的速度大小为( )A .1 m/sB .2 m/sC .5 m/sD .9 m/sB [将物体的运动看作反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 2 s 时的速度为v =at =2 m/s ,故选项A 、C 、D 错误,选项B 正确.]3 .如图所示是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由图可知物体( )A .初速度为0 m/sB .2 s 末的速度大小为3 m/sC .5 s 内的位移为0 mD .加速度大小为1.5 m/sB [由图象可知,物体的初速度v 0=5 m/s ,末速度v =0,由公式a =v -v 0t 可得a =0-5 m/s5 s=-1 m/s 2,A 、D错误.由v =5-t 知,2 s 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3 m/s ,B 正确.由于5 s 内v ­t 图象面积不为零,所以C 错误.]4.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t 1时间内,甲、乙加速度方向相同B .在0~t 1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反C .在0~t 2时间内,甲、乙运动方向相同D .在0~t 2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同A [图象的斜率对应加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在0~t 1时间内,图象斜率都为正值,因此加速度方向相同,选项A 正确;乙的斜率大于甲的斜率,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选项B 、D 错误;0~t 2时间内,乙先沿负方向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反向(沿正方向)加速运动,选项C 错误.]word - 11 - / 11。

新教材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学案(知识点考点总结及配套习题)

新教材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学案(知识点考点总结及配套习题)

鲁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学案第一章动量及其守恒定律 (1)第1节动量和动量定理 (1)第2节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2)第3节科学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5)第4节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34)章末总结 (44)第二章机械振动 (50)第1节简谐运动 (50)第2节振动的描述 (57)第3节单摆 (67)第4节科学测量: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76)第5节生活中的振动 (86)章末总结 (96)第三章机械波 (100)第1节波的形成和描述 (100)第2节波的反射和折射 (114)第3节波的干涉和衍射 (125)第4节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 (125)章末总结 (135)第四章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140)第1节光的折射 (140)第2节科学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148)第3节光的全反射 (156)第4节光导纤维及其应用 (156)第五章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166)第1节光的干涉 (166)第2节科学测量: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177)第3节光的衍射 (184)第4节光的偏振 (191)第5节激光与全息照相 (191)章末总结 (198)第一章动量及其守恒定律第1节动量和动量定理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理解动量的概念,知道动量和动量的变化量均为矢量;会计算一维情况下的动量变化量.2.[物理观念]理解冲量的概念,知道冲量是矢量.3.[科学思维]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及其表达式;会运用动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4.[科学态度与责任]会用动量定理解释碰撞、缓冲等生活现象.一、动量1.动量(1)定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2)公式:p=m v.(3)单位:动量的单位是kg·m/s.(4)矢量性: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与物体速度的方向相同,动量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动量的变化量(1)定义: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末动量与初动量的矢量差(也是矢量),Δp=p2-p1(矢量式).(2)计算:动量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时,首先选定一个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动量取为正,与正方向相反的动量取为负,由此可将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此时的正、负号仅代表方向,不代表大小).二、动量定理1.冲量(1)概念: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2)公式:I=Ft.(3)单位:冲量的单位是N·s.2.动量定理(1)内容:物体在一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该物体在此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2)公式:Ft=m v2-m v1.(3)牛顿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表述: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率,即F=m v2-m v1t,从该式可以看出:当物体动量的变化量一定时,力作用时间越短,作用力越大;力作用时间越长,作用力越小.三、碰撞与缓冲的实例分析1.利用碰撞产生的强大冲击力对外做功.例如,冲床冲压工件时,由于冲头动量变化大且冲头与工件的碰撞时间很短,在冲头与工件间产生很大的作用力.2.延长作用力的作用时间.汽车上的驾乘人员都必须系上安全带,万一出现事故,这些设施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轻事故对车内人员的伤害.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某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动量一定不变.(×)(2)物体的质量越大,动量一定越大.(×)(3)恒力的作用时间越长,冲量越大.(√)(4)物体动量的变化量一定时,力作用时间越短,作用力越大.(√)2.关于物体的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物体在任一时刻的动量方向,一定是该时刻的速度方向B.物体的动能不变,其动量一定不变C.物体的动量越大,其惯性一定越大D.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时,其动量不一定发生变化A[动量具有瞬时性,任一时刻物体动量的方向,即为该时刻物体的速度方向,选项A正确;动能不变,若速度方向变化,动量也发生了变化,选项B项错误.惯性由物体质量决定,物体的动量越大,其质量并不一定越大,惯性也不一定越大,选项C错误.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一定发生变化,故其动量也一定发生变化,选项D错误.]3.关于冲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B.作用在静止的物体上的力的冲量一定为零C.动量越大的物体受到的冲量越大D.冲量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A[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A正确;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经历一段时间,这个力便有了冲量I=Ft,与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无关,B错误;物体所受冲量I=Ft与物体动量的大小p=m v无关,C错误;冲量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无关,D错误.]考点1动量和冲量正在玩旋转秋千的游客,他的每一时刻的动量相同吗?每一时刻的动能相同吗?提示:游客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的方向时刻改变,所以动量时刻变化;速度的大小不变,所以动能不变.(1)瞬时性:通常说物体的动量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动量,动量的大小可用p=m v表示.(2)矢量性:动量的方向与物体的瞬时速度的方向相同.(3)相对性:因物体的速度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故物体的动量也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2.动量的变化量:是矢量,其表达式Δp=p2-p1为矢量式,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当p2、p1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可规定正方向,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3.冲量的性质(1)过程量:冲量描述的是力的作用对时间的积累效应,取决于力和时间这两个因素,所以求冲量时一定要明确所求的是哪一个力在哪一段时间内的冲量.(2)矢量性:冲量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与相应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量的方向相同.4.冲量的计算(1)若物体受到恒力的作用,力的冲量的数值等于力与作用时间的乘积,冲量的方向与恒力方向一致;若力为同一方向均匀变化的力,该力的冲量可以用平均力计算;若力为一般变力,则不能直接计算冲量.(2)若知F-t图像,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就是力的冲量.如图所示.(3)冲量的计算公式I=Ft既适用于计算某个恒力的冲量,又可以计算合力的冲量.如果计算分力的冲量,必须明确是哪个分力的冲量;若计算合力的冲量,一个物体的动量变化Δp与合力的冲量具有等效代换关系.【例1】(多选)质量相等的A、B两个物体,沿着倾角分别是α和β的两个光滑的固定斜面,由静止从同一高度h2下滑到同样的另一高度h1,如图所示,则A、B两物体()A.滑到h1高度时的动量相同B.滑到h1高度时的动能相等C.由h2滑到h1的过程中物体动量变化相同D.由h2滑到h1的过程中物体动能变化相等思路点拨:解此题注意两点:(1)动量及动量的变化量是矢量.(2)动能及动能的变化量是标量.BD[两物体由h2下滑到h1高度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mg(h2-h1)=12m v2,v=2g(h2-h1),物体下滑到h1处时,速度的大小相等,由于α不等于β,速度的方向不同,由此可判断,物体在h1高度处动能相同,动量不相同.物体运动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不同,而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相等,B、D正确.]动量和动能的比较[跟进训练]训练角度1动量的理解1.(多选)下列关于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动量不变B.一个物体的速率改变,它的动量一定改变C.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它的动量一定改变D.一个物体的动量不变,它的速度可以改变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时刻变化,所以动量时刻变化,A错;速度的大小、方向有一个量发生变化都认为速度变化,动量也变化,B对;运动状态变化即速度发生变化,C对;对一个物体来说,其质量一定,由p=m v可知,其动量不变,速度也一定不变,故D错.]训练角度2动量变化量的计算2.一台自动传送盘,盘上离转轴0.5 m处有一质量为0.5 kg的零件,随盘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当盘以角速度为2 rad/s转过180°的过程中,零件动量的变化量大小为()A.0.25 kg·m/s B.0.5 kg·m/sC.1 kg·m/s D.2 kg·m/sC[零件动量的变化量大小为Δp=m v2-m v1=2mωr=2×0.5×2×0.5 kg·m/s =1 kg·m/s,故选项C正确.]训练角度3冲量的理解和计算3.重为4 N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在5 s内,关于重力对物体的冲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冲量为零B.重力的冲量为10 N·sC.重力的冲量为20 N·sD.重力的冲量与摩擦力的冲量相等C[物体重为4 N,在5 s内,重力的冲量为:I1=Gt=4×5 N·s=20 N·s故A、B错误,C正确;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力平衡,摩擦力为f=mg sin 30°=2 N故5 s内摩擦力的冲量为:I2=ft=2×5 N·s=10 N·s故重力的冲量大于摩擦力的冲量,故D错误.]考点2:动量定理体操运动员从高处跳到低处时,为了安全,一般都要屈腿(如图所示),这样做是为什么?提示:人落地过程中动量的变化一定,屈腿下蹲延缓了人落地时动量变化所用的时间,依动量定理可知,这样就减小了地面对人的冲力.(1)动量定理的表达式m v′-m v=F·Δt是矢量式,等号包含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两方面的含义.(2)动量定理反映了合外力的冲量是动量变化的原因.(3)公式中的F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若合外力是变力,则F应是合外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2.动量定理的应用(1)定性分析有关现象:①物体的动量变化量一定时,力的作用时间越短,力就越大;力的作用时间越长,力就越小.②作用力一定时,力的作用时间越长,动量变化量越大;力的作用时间越短,动量变化量越小.(2)应用动量定理定量计算的一般步骤:①选定研究对象,明确运动过程.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的初、末状态分析.③选定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求解.【例2】用0.5 kg的铁锤把钉子钉进木头里,打击时铁锤的速度v=4.0 m/s,如果打击后铁锤的速度变为0,打击的作用时间是0.01 s,那么:(1)不计铁锤受的重力,铁锤钉钉子时,钉子受到的平均作用力是多大?(2)考虑铁锤受的重力,铁锤钉钉子时,钉子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又是多大?(g 取10 m/s2)(3)比较(1)和(2),讨论是否要忽略铁锤的重力.思路点拨:对铁锤,根据受力情况应用动量定理可以求出铁锤对钉子的作用力;由前2问的结论,分析哪种情况下可以不计铁锤的重力.[解析](1)以铁锤为研究对象,不计重力时,只受钉子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设为F1,取竖直向上为正,由动量定理可得F1t=0-m(-v)所以F 1=0-0.5×(-4.0)0.01N =200 N ,方向竖直向上.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铁锤钉钉子的作用力为200 N ,方向竖直向下.(2)若考虑重力,设此时受钉子的作用力为F 2,对铁锤应用动量定理,取竖直向上为正.(F 2-mg )t =0-m (-v )F 2=-0.5×(-4.0)0.01N +0.5×10 N =205 N ,方向竖直向上.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此时铁锤钉钉子的作用力为205 N ,方向竖直向下.(3)比较F 1与F 2,其相对误差为|F 2-F 1|F 1×100%=2.5%,可见本题中铁锤的重力可忽略.[答案] (1)200 N (2)205 N (3)见解析应用动量定理的四点注意事项(1)明确物体受到冲量作用的结果是导致物体动量的变化.冲量和动量都是矢量,它们的加、减运算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列方程前首先要选取正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一致的力或动量取正值,反之取负值,而不能只关注力或动量数值的大小.(3)分析速度时一定要选取同一个参考系,未加说明时一般是选地面为参考系,同一道题目中一般不要选取不同的参考系.(4)公式中的冲量应是合外力的冲量,求动量的变化量时要严格按公式,且要注意是末动量减去初动量.[跟进训练]训练角度1 定性分析现象4.如图所示,突发交通事故时,车内正面的安全气囊弹出.弹出安全气囊可以( )A.增大事故突发时人的惯性B.减小事故突发时人的惯性C.增大事故突发时由于撞击对人的伤害D.减小事故突发时由于撞击对人的伤害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故安全气囊弹出不会改变人的惯性,故A、B错误;安全气囊弹出后可以延长撞击时间,从而减小作用力,减小事故突发时由于撞击对人的伤害,故C错误,D正确.]训练角度2定量计算5.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4.8×106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A.1.6×102 kg B.1.6×103 kgC.1.6×105 kg D.1.6×106 kgB[根据动量定理有FΔt=Δm v-0,解得ΔmΔt=Fv=1.6×103 kg/s,所以选项B正确.]1.物理观念:动量、冲量概念、动量的变化.2.科学思维:动量定理.3.科学态度与责任:解释碰撞、缓冲等现象.当堂演练1.(多选)关于物体的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动量越大,其惯性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其动量一定改变C.同一参考系中,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同D.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的动量方向一定与该时刻的加速度方向相同BC[物体的动量是由速度和质量两个因素决定的,动量大的物体,质量不一定大,惯性也就不一定大,A错误;动量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与加速度方向无关,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其动量一定改变,B正确,D错误;动量相同指动量的大小和方向均相同,而动量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故同一参考系中,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同,C正确.]2.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物块通过一根细线相连,中间夹着一根压缩了的轻弹簧(与两物块均不拴接),如图所示,A物块的质量是B物块质量的2倍.现烧断细线,在弹簧弹开两物块的过程中,用I A、I B分别表示弹簧对A、B两物块的冲量大小,则()A.I A=I B B.I A=2I BC.2I A=I B D.3I A=I BA[烧断细线后在弹簧弹开两个物块的过程中,A、B所受的弹簧弹力大小相等、作用时间t相等,则由I=Ft知:I A=I B,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如图所示,小明在演示惯性现象时,将一杯水放在桌边,杯下压一张纸条.若缓慢拉动纸条,发现杯子会出现滑落;当他快速拉动纸条时,发现杯子并没有滑落.对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缓慢拉动纸条时,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较小B.快速拉动纸条时,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较大C.为使杯子不滑落,杯子与纸条间的动摩擦因数应尽量大一些D.为使杯子不滑落,杯子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应尽量大一些D[在缓慢拉动和快速拉动纸条的过程中,杯子受到的摩擦力均为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但快速拉动时,纸条与杯子作用时间短,此时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小,由I=Δp可知,杯子增加的动量较小,因此杯子没有滑落,缓慢拉动时,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大,杯子增加的动量大,杯子会出现滑落,A、B错误;为使杯子不滑落,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应尽量小一些,杯子与纸条间的动摩擦因数应尽量小一些,选项C错误;杯子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大时,杯子在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较大,则滑动的距离较小,杯子不容易滑落,选项D正确.]4.质量为0.2 kg 的小球竖直下落,以6 m/s 的速度碰触地面,再以4 m/s 的速度反向弹回.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在小球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内,关于小球动量的变化量Δp 和合力冲量Δ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Δp =2 kg·m/sB .Δp =-2 kg·m/sC .ΔI =0.4 kg·m/sD .ΔI =-0.4 kg·m/sA [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动量的变化为:Δp =m v 2-(-m v 1)=0.2×(6+4) kg·m/s =2 kg·m/s ,方向竖直向上,故A 正确,B 错误.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合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可知ΔI =Δp =2 kg·m/s ,C 、D 错误.]5.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50 kg 的运动员进行蹦床运动表演,从离水平网面3.2 m 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5.0 m 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0.5 s ,g 取10 m/s 2.(1)求运动员从开始下落到与网接触前,重力的冲量大小;(2)求运动员从接触网到离开网,网对运动员的平均作用力大小.[解析] (1)由h =12gt 2得t =0.8 s由I =mgt 得I =400 N·s.(2)由v 21=2gh 1得v 1=8 m/s由v 22=2gh 2得v 2=10 m/s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由(mg -F )t ′=-m v 2-m v 1得F =2 300 N[答案] (1)400 N·s (2)2 300 N第2节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知道牛顿运动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关系,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动量守恒定律.2.[科学思维]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会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3.[科学态度与责任]知道什么是反冲运动,了解它在实际中的简单应用.4.[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火箭的飞行原理和主要用途.一、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合外力为0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2.动量守恒定律的成立条件(1)系统不受外力的作用.(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3)系统受外力的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小于内力.这种情况严格地说只是动量近似守恒,但却是最常见的情况.(4)系统受外力,但在某一方向上合外力为零,则系统在这一方向上,动量守恒.3.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1)p=p′(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2)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一个物体动量的变化量与另一个物体动量的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Δp=0(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4)m1v1+m2v2=m1v1′+m2v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用前的动量和等于作用后的动量和).4.适用范围: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不仅低速、宏观领域遵循这一规律,高速(接近光速)、微观(分子、原子的尺度)领域也遵循这一规律.二、反冲运动与火箭1.反冲运动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向某一个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向相反方向运动的现象.2.火箭(1)原理:火箭的飞行应用了反冲的原理,靠喷出气流的反作用来获得巨大速度.(2)影响火箭获得速度大小的因素:一是喷气速度,喷气速度越大,火箭能达到的速度越大;二是燃料质量越大,负荷越小,火箭能达到的速度也越大.3.反冲运动的应用和防止(1)灌溉喷水器、反击式水轮机、喷气式飞机、火箭等都是利用了反冲运动.(2)消防高压水枪、射击步枪等的反冲作用都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防止.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如果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则动量不一定守恒.(√)(2)只要系统内存在摩擦力,动量不可能守恒.(×)(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动量是守恒的.(×)(4)一切反冲现象都是有益的.(×)2.运送人造地球卫星的火箭开始工作后,火箭做加速运动的原因是() A.燃料推动空气,空气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B.火箭发动机用力将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推出,气体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C.火箭吸入空气,然后向后排出,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D.火箭燃料燃烧发热,加热周围空气,空气膨胀推动火箭B[火箭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反冲运动,是火箭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从尾喷管迅速喷出时使火箭获得反冲速度,故正确答案为选项B.] 3.A、B两物体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沿一直线相向而行,A质量为5 kg,速度大小为10 m/s,B质量为2 kg,速度大小为5 m/s,两者相碰后,A沿原方向运动,速度大小为4 m/s,则B的速度大小为()A.10 m/s B.20 m/sC.30 m/s D.40 m/sA[以A物体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v A=10 m/s,v B=-5 m/s,p=p A+p B =5×10 kg·m/s+2×(-5) kg·m/s=40 kg·m/s.碰撞后,由动量守恒定律得p=m A v A′+m B v B′,解得v B′=10 m/s,与A的速度方向相同,故选项A正确.]考点1:动量守恒的判断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辆平板车,一个人站在车上用大锤敲打车的左端,如图所示.(1)人和大锤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吗?(2)在连续敲打下,这辆车能否持续地向右运动?提示:(1)以人和大锤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时,人受到平板车施加的摩擦力,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动量不守恒,地面光滑,以人、大锤和平板车为系统动量守恒.(2)当把锤头打下去时,锤头向右摆动,系统总动量要为零,车就向左运动;举起锤头时,锤头向左运动,车就向右运动.用锤头连续敲击时,车只是左右运动,一旦锤头不动,车就会停下来,所以车不能持续向右运动.动量守恒定律成立条件的四种情况:(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形,如宇宙中两星球的碰撞,微观粒子间的碰撞都可视为这种情形.(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所受合外力为零.像光滑水平面上两物体的碰撞就是这种情形.(3)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当系统所受的外力远远小于系统内各物体间的内力时,系统的总动量近似守恒.例如,抛出去的手榴弹在空中爆炸的瞬间,弹片所受火药爆炸时的内力远大于其重力,重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系统的动量近似守恒.(4)系统受外力作用,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上合外力为零,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例1】(多选)下列四幅图所反映的物理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的是()A.在光滑水平面上,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中B.剪断细线,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C.两球匀速下降,细线断裂后,它们在水中运动的过程中D.木块沿光滑固定斜面由静止滑下的过程中AC[A图中,在光滑水平面上,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中,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为零,系统动量守恒,故A正确;B图中,剪断细线,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墙壁对滑块有作用力,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不为零,系统动量不守恒,故B错误;C 图中,木球与铁球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故C正确;D图中,木块下滑过程中,斜面始终受挡板作用力,系统动量不守恒,故D错误.] [跟进训练]1.(多选)如图所示,小车与木箱紧挨着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有一男孩站在小车上用力向右迅速推出木箱.关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男孩和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小车与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男孩、小车与木箱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D.木箱的动量增量与男孩、小车的总动量增量不同CD[在男孩站在小车上用力向右迅速推出木箱的过程中,男孩和木箱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系统动量不守恒,故A错误;小车与木箱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系统动量不守恒,故B错误;男孩、小车与木箱三者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故C正确;木箱、男孩、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木箱的动量增量与男孩、小车的总动量增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木箱的动量增量与男孩、小车的总动量增量不相同,故D正确.故选C、D.] 考点2: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三国演义“草船借箭”中(如图所示),若草船的质量为m1,每支箭的质量为m,草船以速度v1返回时,对岸士兵万箭齐发,n支箭同时射中草船,箭的速度皆为v,方向与船行方向相同.由此,草船的速度会增加吗?这种现象如何解释?(不计水的阻力)提示:不计水的阻力,将船、箭视为一个系统,船与箭的作用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草船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有m1v1+nm v=(m1+nm)(v1+Δv),得Δv=nmm1+nm(v-v1),所以草船的速度会增加nmm1+nm(v-v1).(1)系统: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所组成的整体.(2)内力: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3)外力:系统外其他物体对系统的作用力.2.对“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的四点理解(1)系统的总动量指系统内各物体动量的矢量和;(2)总动量保持不变指的是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3)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但系统内每个物体的动量可能在不断变化;(4)系统在整个过程中任意两个时刻的总动量都相等,不能误认为只是初、末两个状态的总动量相等.3.动量守恒定律的四个特性。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三)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三)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第三部分 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分析---------牛顿第一定律解决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并说明物体具有保持其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惯性(惯性是任何有质量的物体具有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无关,其唯一的量度为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例题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例题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B.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C.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1/6,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1/6D.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2.理想斜面实验--------牛顿第一定律不能通过具体实验加以验证,是牛顿在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和笛卡尔研究结果基础上,经过理论分析,综合提炼出的规律。

例题3: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的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的斜面实验程序如下: (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的高度(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请按照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究竟是属于可靠的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的推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数字表示上述程序号码)A.事实(2) 事实(1) 推论(3) 推论(4)12B.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D.事实(2)事实(3)推论(1)推论(4)二、牛顿第三定律1.作反力的特点及其与平衡力的区别------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存在与物体间的一对相互作用力,作用力的受力物体是反作用力的施力物体,反之亦然。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1(运动的描述2-3章).docx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1(运动的描述2-3章).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清流一中2007-2008学年上期高一物理期末复习一 运动的描述范围:第2章——第3章【复习要求】1、理解掌握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概念:质点、参考系、时间和时刻。

2、理解掌握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物理量:位移(路程)、速度(速度和速率、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加速度(定义、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特点,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公式和图像)。

4、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t s -图像和t v -图像;能根据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条件作出其t v -图像,能从已知t s -图像和t v -图像中提取相关的信息。

5、会用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相法测量和记录运动物体的时间和位移。

会用打出的纸带求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典型例题】★ 知识点1:质点、参考系、时间和时刻。

【例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A.研究飞机从北京到上海的时间,可以把飞机当作质点; B.确定轮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可以把它当作质点来处理; C.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D.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

分析:质点是物理学上为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便,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用来代替物体的一个有质量的点。

因此,一个物体是否可以看作质点,关键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影响是否可以忽略。

答案:AB【例2】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 .甲向下、乙向下、丙向下B .甲向下、乙向下、丙向上C .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上D .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分析: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先选定一个参考系,然后看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如何变化。

答案:CD【例3】我们平时说的“时间”,有时指的是时刻,有时指的是时间间隔,要根据上下文认清它的含义,下面收集了5句,其中关于时刻的是( )A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时开播;B .刘翔获得雅典奥运会110m 栏冠军,成绩是12秒91;C .足球比赛上下半场各45分钟;D .各位听众请明天这个时间继续收听长篇评说……;E .现在是北京时间八点整。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一)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一)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第一部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一、基本概念辨析
1.质点的概念---------实际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对于我们的研究而言属于无关的或者次要的因素时。
例题1: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做质点处理的是:
A.自转中的地球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
C.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D.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类问题
1.刹车问题--------刹车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类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需要明确的是汽车在刹车过程中是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汽车的速度减为零后,将保持静止状态。解决刹车问题,应先分析刹车时间( ),再据题意分析汽车的位移、速度等。(刹车距离为 )
例题15:以速度10m/s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在第4s末关闭发动机,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为9m/s,则汽车在前10s内的位移为:
A.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
B.小球的位移为2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
C.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
D.小球的位移为4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
4.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等于物体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对应一段时间;瞬时速度对应的是一个时刻。
例题4: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一位公认的“飞人”,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69s和19.30s的成绩打破两项世界记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等于常量)
例题7:一个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x=(3t+t2)m,则该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鲁科版物理必修一第二章运动的描述章末复习

鲁科版物理必修一第二章运动的描述章末复习

课堂小结: 速度
表示运动的快慢
v
速度的改变量
加速度
表示速度的变化
Δv=v-v0
v v0 a t t
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1、定义: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v v0 2、公式: a t t
3、单位:m/s2
4、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加速度是恒定的
3. 取极限的方法 在分析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和位移时,我们采用无限 取微、逐渐逼近的方法,即在物体经过的某点后面取很小 的一段位移.这段位移取得越小,物体在该段时间内的速 度变化就越小,在该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就越能精确地描 述物体在该点的运动快慢情况.当位移足够小时(或时间 足够短时),物体在该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就等于经过该 点时的瞬时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就可以用v-t 图象包含的面积表示.
=(-8-10)/0.1m/s2=-180m/s2

t=0.1S
答:足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180/s2,方向与V的方向 相反。
【注意】 1、在运算中必须规定正方向,通常以初速方向为正方向。则与正方向 同向的物理量取为正,与正方向相反的物理量取为负。 2、速度变化量Δv=v-v0的运算一定是末速v减去初速v。 3、要注意分析加速度的方向及计算结果中的正、负符号的物理意义。
方向为速度变化的方向
(2)加速运动与减速运动: a大于0 a小于0 加速? 减速?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取速度方向为正,此时,加速度大于零。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取速度方向为正,此时,加速度小于零。
四、位移---时间图象
R
位移-时间图象能反映: (1)任一时刻物体的位置 (2)发生某段位移所用的时间 (3)图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的大小 (4)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正向运动 图线与t轴平行表示物体静止 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反向运动 (5)两图线相交的交点,表示物体在这 时刻相遇

鲁科版必修1物理预习导学案

鲁科版必修1物理预习导学案
A .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 动
B.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
C.甲火炬手可能运动,乙火炬手向右运动
D.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左运动
解析:旗向左偏,说明有向左吹的风,由甲的火焰向左偏,无法确定甲的运动状态
,由于乙的火焰向右偏,所以乙一定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
答案:D
【例2】为了确定一辆行驶在北京长安街上的汽车的位置,我们可以取x轴表示长安街的东西方向,x轴的正方向指东,并且取天安门前的旗杆作为坐标轴的原点,那么汽车的位置就可以由它的坐标完全确定。若汽车的坐标是1 km,则表示汽车处于什么位置?汽车的坐标是-2 km呢?
【变式1】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C.参考系必须是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
D.研究物体的运动,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于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而言,有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典例2】在图2-1-2的坐标系中,坐标的单位为km,已知A、B两村庄的坐标分别为(2,2)、(7,4),一辆汽车在x轴上行驶,从原点O出发.汽车行驶到离A村最近时,汽车的位置坐标x1为________;汽车行驶到离B村5 km时,汽车的位置坐标x2为________.
C.某人百米跑的成绩是13 s
D.某场足球赛开赛15 min时甲队攻入一球
理解及应用
1.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当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根据上述观察到的现象可以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例如研究火车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一般选取火车作为参考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这时,参考系常可以略去不提,如“汽车运动了”,就不必说成“汽车相对地面运动了”。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二).docx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二).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整理制作)第二部分力物体的平衡一、常见力的特点1.重力、重心-----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其大小为G=mg、方向竖直向下。

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在几何中心。

例题1:关于重力的大小及重心的位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一定小于其所受的重力C.重力只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重心的位置总在物体的几何中心D.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2.弹力-------弹力是由于物体(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对与其接触的物体(受力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弹力产生的条件是接触、挤压。

(1)接触弹力-----接触弹力的方向应与接触面垂直指向受力物体,其大小需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物体受到的其他力共同确定。

例题2: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汽车没有发生形变B.地面受到向下的压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C.汽车受到竖直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竖直向下的弹性形变D.地面受到的压力,就是汽车的重力例题3: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A.大小为2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大小为1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大小为2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D.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思考:上题中若系统一起向右做加速度a=2m/s2的匀加速运动,小球受到的弹力又为多大、方向如何?鼎尚。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综合复习:高中物理必修1__知识点总结2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综合复习:高中物理必修1__知识点总结2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知识点记忆提纲专题一:运动的描述【知识要点】1.质点(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2.参考系(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3.路程和位移(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ACB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4BO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从物理含义上看,5、匀速直线运动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6、加速度(1)加速度的定义: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2)加速度是矢量(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步骤:。

高中物理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第3节 速度学案 鲁科版必修第一册-鲁科版高中第一册物理学案

高中物理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第3节 速度学案 鲁科版必修第一册-鲁科版高中第一册物理学案

第3节 速度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知道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知道它们是矢量,方向怎样确定.理解它们的区别. 2.[科学思维]掌握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理解比值定义法和极限思维方法. 3.[科学探究]学会探究常见生活现象中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4.[科学态度与责任]掌握比值法与极限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并会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去.一、平均速度1.定义: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之比,通常用v -表示,即v -=s t . 2.物理意义:大致描述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m/s.常用单位还有km/h ,1 m/s =3.6 km/h.4.方向:平均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注意:平均速度一般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要依据定义来计算.二、瞬时速度1.定义: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2.物理意义:准确描述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运动快慢和方向.3.方向:瞬时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其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4.瞬时速度的测量(1)原理: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近似作为瞬时速率.(2)方法①光电门法:用光电门实验装置可测物体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认为它就是测得的瞬时速度.②速度计法:用速度计可直接读出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说明:汽车速度计的示数是瞬时速度.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2)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3)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t →0时的平均速度.(√) (4)物体的平均速度为零,则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2.(多选)下列描述的几个速度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 )A .子弹以790 m/s 的速度击中目标B .信号沿动物神经传播的速度大约为10 m/sC .汽车上速度计的示数为80 km/hD .台风以13 m/s 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 AC [790 m/s 是击中目标时刻的瞬时速度;信号以10 m/s 的速度沿动物神经传播是在一个过程内的平均速度;汽车速度计上显示的是瞬时速度;台风移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是很大的,13 m/s 是平均速度.]3.从甲地到乙地的高速公路全程是197 km ,一辆客车8点从甲地开上高速公路,10点到达乙地,途中曾在一高速公路服务区休息10 min ,这辆客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车速是( )A .98.5 km/hB .27.4 km/hC .107 km/hD .29.8 km/hA [由于客车在2小时内经过的路程是197 km ,故平均速率v =s t =1972km/h =98.5 km/h ,A 正确.]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我国的交通事业飞速发展,特别是高铁的广泛开通,使我们出行很便利.探究:怎样比较以上三种交通工具运动得快慢?提示:(1)可以用通过相同的位移,比较时间的长短,时间短的运动快,也就是平均速度大.(2)可以用通过相等的时间,比较位移的大小,位移大的运动的快,也就是平均速度大.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区别对应关系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对应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对应物理意义 粗略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或一段位移内运动的快慢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矢量性 矢量,与位移的方向相同矢量,沿轨迹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联系 (1)v =s t中,当t →0时,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2)两者的大小无必然联系,即瞬时速度大,平均速度不一定大 【例1】 有一高度为1.70 m 的田径运动员正在进行100 m 短跑比赛,在终点处,有一站在跑道旁边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冲刺动作.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16,快门(曝光时间)是160s ,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人的高度为1.7×10-2m ,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的宽度是2×10-3 m ,由以上数据可得运动员冲刺时160s 内的位移是________,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冲刺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思路点拨:①模糊部分是曝光时间内号码布随人前进的距离,由比例关系可确定在曝光时间内人的位移.②160s 时间已足够短,冲刺的瞬时速度近似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解析] 人的身高和照片中人的高度之比为100∶1,又运动员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的宽度是2×10-3 m ,得运动员160 s 内的位移s =0.2 m .则160 s 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v =s t =0.2160m/s =12 m/s ,即运动员冲刺时的速度大小为12 m/s.[答案] 0.2 m 12 m/s 12 m/s计算平均速度的方法(1)由v -=Δs Δt求出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2)若为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若Δt 非常小,可近似认为v -等于初始时刻的瞬时速度.[跟进训练] 1.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平均速度v -=Δs Δt,当Δt 足够小时,该式可表示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B .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 .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C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变速运动,而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选项C 错误,D 正确;当Δt 足够小时,速度的变化很小,此时用Δs Δt表示某时刻的瞬时速度,选项A 正确;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变,故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选项B 正确.故选C.]2.如图所示,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 s 内、第2 s 内、第3 s 内、第4 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 、2 m 、3 m 、4 m ,则( )A .他4 s 末的瞬时速度为4 m/sB .他第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C .他4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D .他1 s 末的速度为1 m/sC [自行车速度是逐渐增大的,无法确定它的瞬时速度,只能求出平均速度,第2 s 内平均速度为21 m/s =2 m/s ;4 s 内平均速度v =1+2+3+44m/s =2.5 m/s.故C 正确.]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歼-15”战机是“辽宁号”航母的舰载飞机,一次“歼-15”战机从航母起飞,用时20分钟,飞行到直线距离为680 km 的指定位置,战机仪表显示此段路程为820 km.探究:(1)怎样计算飞机的平均速度?(2)怎样计算飞机的平均速率?提示:(1)用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计算平均速度.(2)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计算平均速率.(1)选取一个运动物体为研究对象.(2)选取一个运动过程为研究过程,并确定相应的s 及t .(3)由v =s t求出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若为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若t 非常小,可近似认为v 等于t 内某时刻的瞬时速度.2.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1)平均速度: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位移时间. (2)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3)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平均速度的大小不是平均速率,只有在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两者才大小相等.【例2】 在伦敦奥运会上,“世界飞人”博尔特分别以9秒63和19秒32的成绩夺得男子100 m 和200 m 的冠军,继北京奥运会后再次蝉联双冠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博尔特在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是10.38 m/sB .博尔特在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率是10.38 m/sC .博尔特在200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是10.35 m/sD .博尔特在200米比赛中的平均速率是10.35 m/s审题指导:第一步:抓关键点 关键点获取信息 100 m 比赛跑道是直线,位移大小=路程=100 m 200 m 比赛 跑道一部分为弯道,位移大小<路程=200 m第二步:找突破口 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C [100 m 比赛中,位移大小和路程都等于100 m ,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相等,即v 1=1009.63m/s =10.38 m/s ,故A 、B 对;在200 m 比赛中,路程是200 m ,位移小于200 m ,故平均速率v 2=20019.32m/s =10.35 m/s ,且大于平均速度的大小,故C 错,D 对.]1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在不同阶段上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因此在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明确所求的是哪一个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要紧扣平均速度的定义.2注意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跟进训练]3.三个质点A 、B 、C 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 点出发,同时到达M 点,设无往返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度相同B .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 .三个质点从N 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D .三个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率相同A [位移与该段时间的比值叫平均速度.本题中A 、B 、C 三个质点在相同时间内位移相同,大小是MN 的长度,方向是由N 指向M ,所以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A 选项正确.速度是表征质点在某瞬时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矢量.本题中B 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速度方向恒定,A 、C 两质点做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时刻在变,B 选项错误.平均速率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规定物体在Δt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Δs 与Δt 之比为平均速率,即v -=Δs Δt.本题中A 、C 两质点均为曲线运动,且A 、C 两质点的平均速率相等,它们均大于B 质点的平均速率,C 、D 选项错误.]位移—时间图像的应用光敏管对光的有无反应灵敏,而且能很准确的记录时间,在物理实验中有广泛应用.一次实验中,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 .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 .探究:如何近似求出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提示:用平均速度v =Δx Δt近似代替瞬时速度. 用s ­t 图像表示运动1.斜率: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如图中的图线a 表示物体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图线b 表示物体沿规定的负方向运动.图线为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图中的图线c 所示.2.截距:纵轴截距表示运动物体的初始位置,如图所示,图线b 的截距表示物体从s 2位置处开始运动.3.交点:表示物体的相遇位置,如图中的交点表示a 、b 、c 三个物体在t 1时刻距坐标原点s 1的位置处相遇.【例3】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问:(1)图中OA 、AB 、BC 、CD 各表示物体怎样运动?(2)物体在哪段时间内运动最快?第3 s 内的位移为多大?思路点拨:位移—时间图像中:横坐标表示时刻,纵坐标表示物体所在位置,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解析](1)OA段表示物体在第1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10 m,方向与选取的正方向相同;AB段表示物体在第1 s末至第2 s末静止在与原点(出发点)相距10 m的位置;BC 段表示物体在第2 s末至第3 s末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位移s BC=s C-s B=30 m-10 m=20 m,方向与选取的正方向相同;CD段表示物体在第3 s末至第5 s末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位移s CD =s D-s C=0 m-30 m=-30 m,方向与选取的正方向相反.(2)比较各段的斜率,不难看出,物体在BC段运动最快,且第3 s内的位移大小为20 m.[答案]见解析1位移—时间图像不是物体运动轨迹.2位移—时间图像无论是直线还是曲线,物体都做直线运动.3判断物体有无往返,要看位移—时间图像斜率,斜率有正负,表示有往返运动.【一题多变】在上题中求出6 s内物体的位移和路程各为多大?[解析]由图像可知,物体在前6 s内的总位移大小为10 m,总路程为70 m.[答案]10 m 70 m1.物理观念: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率.2.科学思维: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方向的确定及大小的计算.3.科学方法:极限法、图像法、替代法、比值定义法.1.(多选)下列所说的速度中,是瞬时速度的是( )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 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B.济南西—杭州的G51次列车,在沪杭高铁段时速度由原来的350 km/h降至300 km/h C.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 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D.由于堵车,在隧道内的车速仅为1.2 m/sAC[9.5 m/s是运动员冲线瞬间的速度,8 m/s是太空舱落入太平洋瞬间的速度,对应的都是一个时刻,都是瞬时速度;350 km/h、300 km/h、1.2 m/s说的都是行程中的平均速度,应选A、C两项.]2.(多选)对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过程中某一时刻瞬时速度为0,平均速度一定为0B.运动过程中某一时刻瞬时速度为0,平均速度可以不为0C.瞬时速度不为0,平均速度一定不为0D.瞬时速度不为0,平均速度可以为0BD[车辆中途刹车停止后,再启动运行的一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不为0,但停止时的瞬时速度为0,A错误,B正确;物体沿一圆周运动一圈的过程中,瞬时速度不为0,但位移为0,所以平均速度为0,C错误,D正确.]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相等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相等则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做匀速运动的物体,在任何一个时刻的速度都相等C.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跟所需时间的比值是一恒量,则该物体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B[匀速直线运动中,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相等,且瞬时速度不变,B正确.]4.(多选)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2 s内位移为“-”,后2 s内位移为“+”,所以2 s末质点改变了运动方向B.2 s末质点的速度为0C.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0.1 m/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D.质点在4 s内的位移大小为0.4 m,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CD[质点前2 s由-0.2 m处运动到坐标原点处,位移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A错.4 s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也不变,且速度v=0.1 m/s,C、D对,B错.] 5.(新情景题)台风“山竹”以每小时20~25千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变化不大,从菲律宾北部登陆,后进入南海,然后趋向广东西部和海南东部沿海.给广东带来严重风雨浪潮影响,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5米/秒,相当于162千米/小时),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之后台风中心以每小时25千米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问题:(1)报道中的两个速度值分别指的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2)怎样区分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解析](1)45米/秒指的是瞬时速度,每小时25千米指的是平均速度.(2)平均速度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瞬时速度精确反映物体在某个时刻的运动快慢,与某时刻(或某位置)相对应.[答案]见解析。

鲁科版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WORD教案3

鲁科版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WORD教案3

鲁科版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WORD教案3第1节:运动、空间和时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明白得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依照实际情形选定参考系(2)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把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3)明白时刻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2.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考系的学习,明白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熟悉的和已知的生活情形动身,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揭示参考系在确定物体运动时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摸索的适应,提高学生自主猎取知识的能力。

(2)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时刻与时刻的优越性,,增强学生发觉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究的精神。

(2)渗透抓住要紧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3)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二、重难点坐标系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关于在哪些情形下能够把物体看成质点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时刻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难点。

三、教学活动(一)多媒体显示引出课题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河水奔流,鸟儿翱翔,车辆行驶,火箭发射,卫星飞行,电子绕核运动……归纳:1. 运动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是物体的存在形式,宇宙中的一切,大到天体,小到分子、原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2. 物体相关于其他物体的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二)如何样描述机械运动?1. 运动的相对性讨论(师生)(1)静止是绝对的吗?(2)描述一辆列车的运动,甲说它向北行驶,乙说它向南后退,这可能吗?引出参考系概念: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看同一个运动,观看的结果会有不同.讨论坐在行驶的车中的乘客以车厢作为参考系——静止以地面作为参考系——运动多媒体显示4、参考系能够任意选取,但在不同参考系中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繁简程度不一样,因此,选取参考系应以观看和研究问题方便为准.如研究地面物体的运动,一样以地面为参考系;研究月亮或人造卫星的运动,应选取地球为参考系;研究行星的运动,应选取太阳为参考系.(三)如何样描述空间位置?要描述物体的运动,第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假如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如何样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1.如何选坐标轴和正方向?2.如何选择坐标原点?3.如何确定坐标轴上刻度值?(直线运动,一样选质点的运动轨迹为坐标轴,运动的方向为坐标的正方向,选取通过坐标轴原点的时刻为时刻的起点。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一).docx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一).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整理制作)第一部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一、基本概念辨析1.质点的概念---------实际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对于我们的研究而言属于无关的或者次要的因素时。

例题1: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做质点处理的是:A.自转中的地球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C.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D.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2.参照物---------为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形式可能不同。

例题2:某校高一部分学生分别乘甲、乙两辆汽车去参加社区劳动实践,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甲车内的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问参考系,上述观察说明: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甲车、乙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行驶D.甲车、乙车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行驶3.位移与路程-------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从出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实际走过的路径长度,是标量。

例题3从5m高处落下一个小球,它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2m高处被接住,则在全段过程中:A.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B.小球的位移为2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C.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D.小球的位移为4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4.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等于物体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对应一段时间;瞬时速度对应的是一个时刻。

例题4: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一位公认的“飞人”,在男子100m 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69s和19.30s的成绩打破两项世界记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鼎尚。

高中物理必修一__复习学案(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__复习学案(答案)

一、运动的描述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2.1 基本概念 参考答案例1、B例2、AD 若末速度与初速度同向,即物体做单向加速运动,由V t =V 0+at 得,a=6m/s 2. 由V t 2─V 02=2ax 得,x=7m.若末速度与初速度反向,即物体先减速至零再加速,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V t =V 0+at 得,a=─14m/s 2, 由V t 2─V 02=2ax 得,x=─3m. 综上选AD例3、B 针对练习:1、B2、D3、BCD4、AD5、BC6、B 能力训练:1、D2、D3、D4、C5、C6、A7、BCD8、AC9、BD 10、解:设从甲地到丙地的路程是S ,由题设,V =12s s s 2V 2V +=12122V V V V +§1-2.2 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参考答案例1、解:v 0=15m/s ,a =-6 m/s 2,则刹车时间为 t =0v a-=2.5s ,所以滑行距离为 S =2002v a-=18.75例2、解:在连续两个10s 内火车前进的距离分别为S 1=8×8m =64m ,S 2=6×8m =48m. 由△S =aT 2,得a =△S / T 2=(S 2 -S 1)/ T 2=0.16m/s 2, 在第一个10s 内,由S =v o t +12at 2,得v 0=7.2m/s 例3、设全程的最大速度为v ,则S =v t/2 ① 又 v =a 1t 1=a 2t 2 ② t =t 1+t 2 ③ 联立三式得 t =12122()S a a a a +针对训练:1、ABC2、C3、ABC4、B5、(v 2-v 1)/T6、本题有多种解法,用图像法求解是较为简便的方法。

根据题意作出列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列车通过的位移在数值等于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梯形的面积值,即有 s =12v(t +t 2) =12v (t +t -t 1-t 3) 又t 1=v/a 1,t 3=v/a 2 则有121(2)2v vs v t a a =-- 得1211()2s v t v a a =++ 能力训练:1、AB2、C3、4、5.255、1406、解:解:由△S =aT 2,得a =△S / T 2=(S 2 -S 1)/ T 2=2.25m/s 2, 在头4s 内,由S 1=v o t +12at 2,得v 0=1.5m/s 7、解:由S =v o t 1+12at 12① S =v 1t 2+12at 22 ②又v 1=v o +at 1 ③ 联立得a =1212122()()S t t t t t t -+8、根据v t 2=2a 1S 1 S 1=800m v t 2=2a 2S 2 S 2=640m 则S =S 1+S 2=1440m 9、如右图所示 则S =2vt v =5m/s 10、解析:(1)由a =2st ∆知小球的加速度 a =2220150.1BC ABs s t --= cm/s 2=500 cm/s 2=5 m/s 2 (2)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即 v B =1520220.1AC s t +=⨯ cm/s=1.75 m/s (3)由于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差恒定即s CD - s BC = s BC - s AB 所以s CD =2s BC -s AB =(40-15)cm=25 cm=0.25 m (4)设A 点小球的速率为v A因为v B =v A +at v A =v B -at =1.75-5×0.1=1.25 m/s 所以A 球的运动时间t A =1.255A v a = s=0.25 s ,故A 球的上方正在滚动的小球还有两个. 参考答案:11§1-2.3 运动图象问题例1、如图所示,根据升降机的速度图象,则矿井的深度h 可由梯形面积得出:h =12(10+25)⨯6 =105(m) 本题也可用平均速度求解,即先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每段的平均速度02tv v v +=,然后根据s = vt 计算即可:(1)匀加速上升阶段:h 1 = v 1t 1 = 02v + t 1= 062+⨯5 = 15(m)(2)匀速上升阶段:h 2 = v 2t 2 = 6 ⨯10 = 60(m)(3)匀减速上升阶段:h 3 = v 3t 3 = 02v +t 3 = 602+⨯10 = 30(m)所以,矿井深度h=h 1+h 2+h 3=15+60+30=105(m ) 例2、C 针对练习:1、B2、A3、AB4、⑴正、负、正⑵负、正、负⑶a 、相同 b 、此时二者速度相同c 、增大、t 0 能力训练:1、AC2、BC3、ACD4、BD5、ABD6、AC7、C8、C9、3m/s 2、为正;0,1.5m/s 2,负向§1-2.4 追击和相遇问题 参考答案:例1:解:①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设所用时间为t v 汽=at =v 自 t =10s最远距离x =x 自-x 汽 =v 自t -12at 2 =25m②设汽车追上自行车所用时间为t /此时x 自=x 汽v 自t /=12a t /2 t /=20s此时距停车线距离x =v 自t /=100m 此时汽车速度v 汽=a t /=10m/s例2:解:设两车恰好相撞,所用时间为t ,此时两车速度相等v 1-at =v 2此时位移关系如图s +x2=x1 x1=v 1t -12at 2 x2=v 2 t由以上计算式可得a =()2122v v s-所以要使两车不相撞a>()2122v v s-例3:解:①设刹车速度大小为av m 2=2ax ma =7m/s 2肇事车先匀速,后减速 x 匀+x 减=AB +BC x 匀=v A t ,t =0.7s v A 2=2a x 减由以上计算式可得 v A =16.7m/s②设肇事汽车从A 到E 仍做匀速 x 匀=v A t =11.7m x BE =AB -x 匀=5.8m 汽车从E 到B 做匀减速v A t EB -12a t EB 2=x BE t EB =0.38s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 v =EBt BD=6.8m/s 针对练习: 1.解:v =120km/h =1003m/s 汽车先匀速,后减速,直到停止s =x 匀+x 减=vt +22v a=155.56m2.解:若两车不相撞,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小,设此时所用时间为t ,此时v 客=v o -at =v 货 t =17.5s此时x 客=v o t -12at 2=227.5mx 货=v 货t =105m x 客> x 货+120 所以两车相撞3.解:设B 经时间t 速度减为0v 2-at =0 t =5s 此时x A =v 1t =20mx B =v 2t -12at 2=25m 所以此时没追上,AB 相距5m ,设A 走5m 所用的时间为t / v 1 t /=x B -x A t /=1.25s A 追上B 所用时间 t 总=t +t /=6.25s4、解:设在曝光的0.02s 内,石子实际下落的距离为l ,据题意则4cm :10cm =1.6cm :l , l =40cm =0.4m则可算出石子了开始被摄入时的瞬时速度为 0.420/0.020.02l mv m s s s=== 设下落的石子为自由落体,则有v 2=2gh222(20/)202210/v m s h m g m s ===⨯ 答:石子是从距这个窗子20m 的高处落下的。

学案:高中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述章末综合提升学案鲁科版必修1

学案:高中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述章末综合提升学案鲁科版必修1

运动的描述[体系构建][核心速填] 1.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2)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2.速度和速率(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所发生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st,是矢量,其方向就是对应位移的方向.(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3.加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式:a =v t -v 0t,单位:m/s 2.(3)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是矢量.几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1.时间能表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来表示,时间用线段来表示.对一些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第4 s末、4 s时、第5 s初等均为时刻;4 s 内(0到第4 s末)、第4 s(第3 s末到第4 s末)、第2 s初至第4 s初等均为时间.2.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位移是在一段时间内,由物体初时刻位置指向末时刻位置的有向线段.确定位移时,不需考虑质点运动的详细路径,只确定初、末位置即可;路程是运动物体轨迹线的长度.确定路程时,需要考虑质点运动的详细路径.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一般情况位移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3.速度和速率的区别与联系物理意义分类决定因素方向联系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方向为该点运动方向它们的单位都是m/s.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速率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平均速率、瞬时速率平均速率=路程时间无方向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改变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它等于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率.【例1】(多选)某班同学去参加野外游戏.该班同学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同时从营地A出发,沿各自的路线搜寻目标,要求同时到达营地B,如图所示为其运动轨迹,则关于他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B .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率大小相同C .乙组的平均速度最大,甲组的平均速度最小D .乙组的平均速率最小,甲组的平均速率最大AD [根据图示,甲、乙、丙三组的位移相同,运动时间相同,所以三组平均速度的大小相同;甲组的路程最大,所以甲组的平均速率最大,同理乙组的最小,选项A 、D 正确.][一语通关]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求解方法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它们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求解时要应用它们的定义式,即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跟进训练]1.一辆汽车沿直线运动,以速度v 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20 km/h 的速度行驶完剩余13的路程,后又以36 km/h 的速度返回原处,则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24 km/hB .0C .36 km/hD .48 km/hB [题目中虽然给出了几个数值,但是汽车在整个过程中的位移为零,故v -=0,选项B 正确.]位移—时间图象的运动轨迹.2.由s ­t 图象可判断各个时刻物体的位置(或相对于坐标原点的位移). 3.由s ­t 图象的斜率可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1)若s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如图中①所示.(2)若s ­t 图象与时间轴平行,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图中②所示. (3)若s ­t 图象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中③所示.【例2】 (多选)甲、乙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甲、乙的s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个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大B .甲、乙两个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相等C .在t 1时刻甲、乙两个物体相遇D .在t 2时刻甲、乙两个物体相遇AC [s ­t 图象的斜率即ΔsΔt 表示速度,由题图可知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选项A 正确,B 错误;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运动,t 1时刻位置坐标相同,表示两物体相遇,选项C 正确,D 错误.][一语通关](1)s ­t 图象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2)在s ­t 图象中,图线斜率的大小等于速度的大小,图线的斜率为正,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斜率为负,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跟进训练]2.(多选)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相对同一位置的位移图象,则在时间t 0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的平均速度相等B .甲的平均速度最大C .它们的平均速率相等D .乙和丙的平均速率相等AD [题图描述了三个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三个物体在t 0时刻的位移相同,故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A 正确,B 错误;由图象可知,乙、丙一直做单向直线运动,故它们在t 0时刻的路程相等,而甲则是先沿正方向运动,后沿负方向运动,故甲的平均速率最大,乙、丙的平均速率相同,C 错误,D 正确.]速度、速度变化量及加速度的关系2.速度变化量大,速度变化率不一定大,也就是说速度变化得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 3.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加速度与速度无关. 4.物体加速、减速的判断方法. (1)a 和v 0同向→加速运动→⎩⎪⎨⎪⎧ a 不变,v 均匀增加a 增大,v 增加得越来越快a 减小,v 增加得越来越慢(2)a 和v 0反向→减速运动→⎩⎪⎨⎪⎧a 不变,v 均匀减小a 增大,v 减小得越来越快a 减小,v 减小得越来越慢【例3】 (多选)核潜艇是国家的战略利器,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某核潜艇在充满未知的深海独自执行任务,做变速运动,关于核潜艇在变速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核潜艇某时刻的加速度等于0,但速度可以不为0B .核潜艇的加速度方向向东,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可以向西C .核潜艇做直线运动,后一阶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可以比前一阶段大D .核潜艇的速度变化量很大,但加速度可能很小ACD [根据a =ΔvΔt 知B 错误,D 正确;再由a 与v 关系知A 、C 均正确.][一语通关]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关键是看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而不是看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加速度的大小只反映速度变化增加或减小的快慢.[跟进训练]3.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B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 .位移越来越小D .速度变化率越来越大B [雨滴从下落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减小,雨滴下落的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加速度为零时,雨滴匀速下落,速度达到最大值,选项A 错误,选项B 正确;雨滴一直下落,位移逐渐增大,选项C 错误;加速度即为速度变化率,加速度减小,故速度变化率减小,选项D 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清流一中2007-2008学年上期高一物理期末复习一 运动的描述范围:第2章——第3章【复习要求】1、理解掌握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概念:质点、参考系、时间和时刻。

2、理解掌握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物理量:位移(路程)、速度(速度和速率、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加速度(定义、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特点,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公式和图像)。

4、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t s -图像和t v -图像;能根据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条件作出其t v -图像,能从已知t s -图像和t v -图像中提取相关的信息。

5、会用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相法测量和记录运动物体的时间和位移。

会用打出的纸带求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典型例题】★ 知识点1:质点、参考系、时间和时刻。

【例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A.研究飞机从北京到上海的时间,可以把飞机当作质点;B.确定轮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可以把它当作质点来处理;C.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D.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

【例2】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 .甲向下、乙向下、丙向下B .甲向下、乙向下、丙向上C .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上D .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例3】我们平时说的“时间”,有时指的是时刻,有时指的是时间间隔,要根据上下文认清它的含义,下面收集了5句,其中关于时刻的是( )A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时开播;B .刘翔获得雅典奥运会110m 栏冠军,成绩是12秒91;C .足球比赛上下半场各45分钟;D .各位听众请明天这个时间继续收听长篇评说……;E .现在是北京时间八点整。

★ 知识点2:位移(路程)、速度(速度和速率、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加速度(定义、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

【例4】如右图所示,一个质点沿两个半径为R 的半圆弧由A 运动到C ,规定向右方向为正方向,在此过程中,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 )A .4R ,2πRB .4R ,-2πRC .-4R ,2πRD .-4R ,-2πR【例5】有关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B .平均速度等于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C .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D .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是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问:如何测量瞬时速度的大小?(极限法) ——课本P 24图2-24 【例6】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2s m ,就是说( )A .它的瞬时速度每秒增大2m/sB .在任意1s 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是初速度的2倍C .在任意1s 内物体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增大2m/sD .每秒钟物体的位移增大2m【例7】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在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9m/s ,则第3秒末的即时速度是 m/s ,前4秒内通过的位移是 m. 【例8】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不再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 知识点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要点归纳】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保持不变。

2、基本公式:速度公式:位移公式: , , 。

若初速度为0,则公式为:对自由落体运动:=v 0 ,=a3、三个重要推论:⑴ 任意两个相邻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s )是一恒量,即: ⑵在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⑶在某段位移中点位置的速度和这段位移的始、末瞬时速度的关系为【例9】汽车以5 m/s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紧急制动时以-2 m/s 2的加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则在4 s 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A .4 mB .36 mC .6.25 mD .以上答案都不对【例10】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 ,1 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 s 内物体的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 mB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2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 2【例11】有些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

已知某型号的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可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 m/ s 2,起飞速度为50m / s ,如果航母甲板跑道长100m ,问弹射系统应至少使飞机产生多大的初速度?如果航空母舰上不安装弹射系统,要求这种飞机仍能在舰上起飞,问甲板上跑道至少应为多长?【例12】如右图所示,竖直悬挂一根长15m 的杆,在杆的下方距杆下端5m 处有一观察点A ,当杆自由下落时,从杆的下端经过A 点起,试求:杆从到达A 点到全部通过A 点所需的时间。

(g 取10m / s 2)【例13】一列火车进站前先关闭气阀,让车减速滑行。

滑行了300m 时速度减为关闭气阀时的一半,此后又继续滑行了20s 停在车站。

设火车在滑行过程中加速度始终维持不变,试求:(1)从火车关闭气阀到停止滑行时,滑行的总位移;(2)火车滑行的加速度;(3)火车关闭气阀时的速度。

★ 知识点4:直线运动中的追及相遇问题【要点归纳】追及相遇问题往往涉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尽相同.对此类问题的求解,除了要透彻理解基本物理概念,熟练运用运动学公式外,还应仔细审题,挖掘题文中隐含着的重要条件,并尽可能地画出草图以帮助分析,确认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关系、时间关系和速度关系,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幅物体运动关系的图景.借助于v -t 图象来分析和求解往往可使解题过程简捷明了.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追不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例14】汽车正以10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4m/s 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加速度大小为 6m/s 2的匀减速运动,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求关闭油门时汽车离自行车多远?【例15】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m/s 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此时,一辆自行车以6m/s 的速度匀速驶过,试求:⑴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少时间两车距离最远?该最大距离为多少?⑵什么时候汽车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多大?【针对练习】汽车以10m/s 的速度前进时,突然发现前方30m 远处一辆自行车正以4m/s 的速度同向匀速前进,汽车随即刹车,为保证汽车不碰到自行车,试求汽车刹车的最小加速度.★ 知识点5:t s -图像和t v -图像及其应用【要点归纳】对t s -图像和t v -图像,应弄清楚图像的意义,可以从图像的截距(与横轴及纵轴的交点、斜率、图线的交点的含义,对t v -图像,还要注意图像和t 轴所围成的“面积”的含义。

t s -t v -图像t s -图像 t v -图像 意义表示质点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表示质点运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物理规律 ⑴、①②表示沿 方向的 直线运动; ⑵、③表示 ; ⑶、④表示沿 方向的 直线运动; ⑷、图线交点A 表示两个物体的 相等。

⑸、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 。

⑴、①②表示 直线运动;⑵、③表示 直线运动; ⑶、④表示 直线运动; ⑷、图线交点A 表示两个物体的 相等。

⑸、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的 。

(6) 图线和t 轴所围面积表示 。

(t 轴上方 为正,t 轴上方 为负)【例16】如右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作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A .甲、乙两质点在1s 末时相遇B .甲、乙两质点在1s 末时的速度大小相等C .甲、乙两质点在第1s 内运动方向相反D .在第1s 内甲质点的速率比乙质点的速率要大【例17】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0~10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在10s ~4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在40s ~60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____。

【例18】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

其速度图像如右图所示,那么在0~t0和t 0~3t0两段时间内A.加速度大小比为3∶1B.位移大小之比为1∶2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例19】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个路标时速度又相同,则()A. 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B. 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C. 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清流一中2007-2008学年上期高一物理期末复习一 运动的描述 参考答案【例1】AB 【例2】CD 【例3】ADE 【例4】C 【例5】AB 【例6】AC 【例7】18m/s ,48m 【例8】B【例9】C 【例10】AC【例11】分析:答案:s m as v v as v v t t /15102,220202=-==-; S=250m 。

【例12】解:杆的下端到达A 点的时间 g h t 21==1052⨯=1s 杆的上端到达A 点的时间g L h t )(22+==10)155(2+⨯=2s 所以,杆通过A 点的时间 s t t t 112=-=【例13】分析:设火车关闭气阀时的速度为v 0,加速度为a ,则经过位移m s 300=时的速度为20v ,再经过s t 202= 后的速度为0,则有: s v a v 12022)2(0=- ① 2020at v += ② 由①②联立可得:s m v /200=,2/5.0s m a -=所以滑行的总位移t v S S 201202++==m m 2020220300⨯++=400m 【例14】分析:汽车在关闭油门减速后的一段时间内,其速度大于自行车的速度,因此汽车和自行车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缩小,当这个距离缩小到零时,若汽车的速度减至与自行车相同,则能满足题设的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的条件,所以本题要求的汽车关闭油门时离自行车的距离s ,应是汽车从关闭油门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与自行车速度相等时发生的位移S 汽与自行车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S 自之差,如图1所示.解1:汽车减速到4m/s 时发生的位移和运动的时间S 汽=a v v 222自汽-=m 6241022⨯-=7m a t v v 自汽-==s 16410=- 这段时间内自行车发生的位移t v S 自自==m m 414=⨯,汽车关闭油门时离自行车的距离m m S S S 347=-=-=自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