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大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2020年7月整理).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大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即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一进程就是马克思中国化的进程。
探讨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特点,对于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说过:“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正确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相结合,产生了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理论和指导思想。
在这些重要理论和指导思想中,我们产生并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其中每一个理论成果都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时代主题。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一座里程碑。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对于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其精髓和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根本的思想方法。
毛泽东思想指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中国化的第二座里程碑,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开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成果有哪些-马克思主义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成果有哪些?其发展过程是怎么样的答: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
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②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③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④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梳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任务,继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发展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考研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考研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考研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为适应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将其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而且对于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要理论成果进行归纳和讨论。
一、中国共产党的独立自主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中,独立自主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
这些成果通过实践检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首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在中国的具体实际中,农村人口占据绝大多数,革命力量主要来自农民。
基于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成功地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一理论成果指明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和方向。
其次,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而进行的伟大斗争提供的理论指导。
该理论主张通过人民大众领导的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中国社会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深刻地揭示了中国革命的阶级矛盾和革命对象,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最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强调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改造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仍然面临着广大农村、城市的落后和贫困。
基于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发展战略,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推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大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大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即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一进程就是马克思中国化的进程。
探讨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特点,对于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说过:“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正确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相结合,产生了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理论和指导思想。
在这些重要理论和指导思想中,我们产生并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其中每一个理论成果都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时代主题。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一座里程碑。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对于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其精髓和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根本的思想方法。
毛泽东思想指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中国化的第二座里程碑,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开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一)单选题笔记1个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1个完整: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的完整界定。
1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个第一次: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多选题笔记2大必然性: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2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两大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3个组成部分:第一,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第二,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大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
3大历史意义: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第二,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4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民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5大发展理念: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三)笔记重点5大发展理念毛泽东思想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单选题笔记1个国情: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一、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二、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三、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理论原则。
3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及意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5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6,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7《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相互联系的矛盾,但主要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0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1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合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12中国梦的内涵核心内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13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性决策。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主要理论成果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 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邓小平指出: 没有毛主席, 邓小平指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 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 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 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 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 取革命胜实际相结 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化 的马克思主义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的马克思主义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 论武器。 论武器。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思想渊源。 的思想渊源。 (3)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 发展。 发展。
首先,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首先,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客观基础。 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客观基础。 其次, 其次,中国社会新的生产力的增长和中国 工人运动的发展, 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 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第三, 第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 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合, 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合,是毛泽东思想产 生的思想理论条件。 生的思想理论条件。 第四, 第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伟大 实践, 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 础。
毛泽东曾经说: 毛泽东曾经说: 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 “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 国。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 进步的, 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 代国家。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 代国家。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 人也想向日本人学。 人也想向日本人学。” 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 “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 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 的一派人物。 的一派人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哪些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新成果是科学发展观。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在回顾总结改革开放近30年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对在新时期以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第一次做了一个完整而又鲜明、统一而又准确的理论整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
这一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最为科学的理论体系。
从时代特征上看,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现时代的大趋势呼唤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必须有新的大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足于时代发展变化,依据对国际形势的深刻洞察,解决了在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的问题。
从实践基础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实践为基础,以解决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善于从群众实践中提炼,把概括的理论升华为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不断接受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发展自己。
从历史经验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充分吸纳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又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把他们已经提出但没有展开的思想加以拓展和升华,并从理论深化的高度对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作更深层次的揭示和理论概括。
从理论前提上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不仅一脉相承,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而且构成了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也必将在新的探索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深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⑴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抗战期间,毛泽东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以此为基点,构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框架。
毛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从客观上来讲,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因为它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并不是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
这一特殊性质的社会具有过渡性,它的目的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这样,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社会。
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毛认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方案都是行不通的;同样,现阶段社会主义的条件也不具备,只能建立一个全国大多数人民为基础的工人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国家制度,即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
3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的改造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毛泽东领导我们党,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1/4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
毛泽东提出的把对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反动派的专政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重要的政治条件。
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正确认识我国当今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总依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一下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一下理论成果:马列主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第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与解放的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与解放的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是无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科学产阶级及其政党科学世界观世界观完整的理论形态,是无产阶级政党的行动指南,是无产阶级政党的行动指南,它的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
基本原理是正确的。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主义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由马克思、由马克思、由马克思、恩格斯恩格斯创立的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体系,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正确的科学思想的结晶,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马克思主义包括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包括的内容极为广泛,几乎涉及几乎涉及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的即马克思主义的即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这三个组成部分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构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登上历史舞台的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登上历史舞台的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在工人运动中,充分暴露了充分暴露了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不仅解决不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而且阻碍工人革命斗争的发展。
无产阶级迫切需要代表本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
无产阶级迫切需要代表本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
工人运动的工人运动的实践,加深了无产阶级对加深了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并为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还在于人类历史的发展为其准备了必要的文化思想资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形成、内涵、历史地位)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同志开拓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大新的理论形态。
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因素是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要素是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了解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要素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性课题: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由此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包含着两个不可分割的涵义:(1)是解决中国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能够进入中国,并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青睐,不是偶然的。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从林则徐、魏源、龚自珍到洪秀全,从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运用各种思想武器,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斗,都没有能够解决问题。
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打开了中国救亡和发展的希望之门。
(2)是解决中国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这不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总是强调自己提供的不是教义,而是世界观,方法论和行动指南,理论要联系实际,而且是因为中国社会状况包括阶级矛盾与马克思主义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有很多不同之处,必须依靠我们自己去研究解决.所以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才能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面貌为之一新。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及其特点它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2、邓小平理论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并科学揭示了这个对象的特殊矛盾及其运动规律;3、邓小平理论中的各个观点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联系;4、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观点已被或正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一般认为其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理论。
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优秀的中华文化之中。
在中国共产党不断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
成为全党亟待解决的问题。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成果及主题演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成果及主题演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过程中,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践经验,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理论成果和政策举措。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理论基础。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成果以及其主题演进。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成果1.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以及武装斗争和群众路线等重要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观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广泛动员群众参与革命和建设事业,实现中国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其为中国革命注入了强大的理论动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成果。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强调中国的发展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稳定繁荣。
邓小平理论强调中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但同时也要适应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
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导,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成果,也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思想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经济发展、民主法治、文化繁荣、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的全面进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其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大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大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即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一进程就是马克思中国化的进程。
探讨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特点,对于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说过:“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正确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相结合,产生了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理论和指导思想。
在这些重要理论和指导思想中,我们产生并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其中每一个理论成果都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时代主题。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一座里程碑。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对于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其精髓和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根本的思想方法。
毛泽东思想指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中国化的第二座里程碑,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开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把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2004年写进宪法。
3.“三个代表”的关系: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5.马克思主义中国理论成果的精髓: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一样的,都是实事求是。
6.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随意性;就要全面的看问题,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就要发展地看问题,决止地僵化地看问题;就要把现象当作入门的向导,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到里的科学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
我国的国情: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7.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既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8.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高二政治必修四一、【教学目标】:◇识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二、【重点、难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三、【辅助教学】: ppt 四、【教学过程】: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教材引用恩格斯的名言强调了理论的发展性;引用毛泽东的名言论证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
1.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①毛泽东思想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又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是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发展的理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实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
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体系,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又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针。
毛泽东思想是对中国长期革命具体实践中一系列独创性经验的理论概括,从而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
一方面,中国革命的丰富实践是产生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基础;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又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行动指南。
③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毛泽东又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集体奋斗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当然,毛泽东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杰出代表,他又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这一个理论的集中体现。
(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①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自然界中的事务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了社会的物质性。
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哲学的பைடு நூலகம்动观念
①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失误、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第一,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无知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和载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和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结果。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呃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科学命题,有着丰富的内涵,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其理论源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它们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
这些理论成果是我党在长期奋斗和艰辛探索中取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党的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保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命运和出路,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命运和出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和出路,因此其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1 引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科学命题,有着丰富的内涵。
它的思想实质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民族文化相结合这三个基本方面,它是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源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基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因素[2]。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出发,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四个方面概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所谓中国实际,是指处在一定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中的中国基本国情、社会实践和历史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这一命题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其次,这一命题强调要把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再次,这一命题强调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不断解放思想,形成符合新的实践的新理论;最后,这一命题还强调要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使之通过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达出来。
十七大报告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要弄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首先需要弄清“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内容[3]。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理论最根本的目的是回到实际,对实际给予指导,改造我们的实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可以直接用于改造中国的实际,也可以在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用于指导改造中国的实际。
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可以产生理论和实践两大成果。
本文将主要论述其理论成果。
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起,马克思主义就开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历程。
从这层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的过程。
其间,经历了若干量变的积累和若干阶段性的质变,形成了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
它们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在中国实际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大量的具体结论、基本原理,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属于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又有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原有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的理论内容,它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展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继承和发展的清晰画面[2]。
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历程,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成果,确立了由这三大成果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3.1 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5,6]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经过艰苦的实践和探索,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动力,提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两步走的战略,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这条道路的正确性,已经为中国革命的实践所证明。
3.2 邓小平理论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邓小平理论[7,8]是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在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
邓小平同志以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3.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9,10],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
这一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3.4 科学发展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梳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任务,继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科学发展观[11,12]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党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它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4 总结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同时又使中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是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它们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
这些成果是我党在长期奋斗和艰辛探索中取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党的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保证,无可置疑地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命运和出路,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命运和出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和出路,其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1] 陈占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 1期.[2] 肖浩辉, 谭运宏, 肖毅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8.[3] 张治银.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5期.[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讲义, 摘自以下网址:/wangxiao/shiting/w_jiangyi.asp?jiangyiID=5049.[5] 张奇才, 王先俊, 高正礼.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人民出版社, 2004.[6] 田克勤. 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7] 李春生. 邓小平理论基础(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8] 詹小美.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概论, 人民出版社, 2005.[9] 中央组织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建理论学习纲要, 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5.[10] 荣长海. 作为思想体系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 人民出版社, 2007.[11] 孙东方. 科学发展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12]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编委会.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人民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