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孩子的艺术火花
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读后感
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读后感当我翻开《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这本书时,就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
在这个世界里,孩子的创意不再是被忽视的星星之火,而是可以燎原的熊熊烈焰。
书中用了大量真实而生动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孩子们那令人惊叹的创造力。
其中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一个关于绘画的故事。
有一位老师,她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绘画任务——画出自己心中的梦想家园。
大多数孩子都画出了漂亮的房子、花园和蓝天白云。
但有一个小男孩的画却与众不同。
他的画面上,房子是歪歪扭扭的,花园里长满了奇奇怪怪的植物,天空中还飘着各种形状的云朵。
老师一开始有些疑惑,但她并没有马上否定孩子的作品,而是耐心地问他画的是什么。
小男孩兴奋地指着自己的画说:“这是我梦想中的家园,这个房子是可以移动的,它能带着我去任何我想去的地方。
花园里的那些植物都是我发明的,能结出各种各样好吃的果子。
那些云朵可不是普通的云朵,它们是会下雨的棉花糖云,想吃的时候,就拿个盆子接一点。
”听到孩子的解释,老师恍然大悟,同时也为自己最初的疑惑感到羞愧。
这个小小的故事让我深思。
我们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去评判孩子的作品,去衡量他们的创意,却忘记了孩子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想象。
他们的世界没有那么多的规则和束缚,他们的创意就像那自由自在的风,能够吹到任何他们想去的地方。
想想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是不是有很多时候,我们的创意被大人的一句“别瞎想”“不可能”给打压了下去?还记得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用旧纸盒做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
有一次,我做了一个“城堡”,满心欢喜地拿给爸爸看,期待着他的夸奖。
可爸爸却只是淡淡地说:“这有什么用,还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
”那一刻,我心里的热情仿佛被浇了一盆冷水。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那么积极地去动手创造了。
再看看现在的孩子们,他们面临着各种辅导班、兴趣班,每天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时间去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意。
我们总是在强调成绩、强调技能,却忽略了培养孩子最重要的创造力。
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读后感
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读后感当我合上《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这本书,心中像是被点燃了一把火,一团充满着激情与灵感的火。
这本书里没有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也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专业术语,有的只是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日常琐事,却又处处透露着教育的智慧和对孩子深深的爱。
其中有一个例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是关于一个小男孩和他的乐高积木的故事。
这个小男孩叫明明,是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孩子,在学校里总是坐不住,老师讲课时他的心思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明明的妈妈很是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引导这个充满活力却又难以集中注意力的孩子。
有一天,明明妈妈给他买了一套乐高积木。
刚开始,明明只是把积木倒出来,胡乱地摆弄着,没一会儿就觉得无聊想要放弃。
妈妈看到了,并没有责备他,而是坐在他身边,拿起一块积木说:“明明,你看,这块积木像不像一把剑?”明明被妈妈的话吸引了,凑过来看。
妈妈接着说:“那我们来用这些积木搭一个城堡怎么样?城堡里有拿着剑的骑士。
”明明眼睛一亮,说:“好呀!”于是,母子俩开始动手搭建。
妈妈先引导明明把城堡的底座搭好,然后让明明自己想办法搭建城墙。
明明一开始搭得歪歪扭扭的,妈妈没有直接纠正,而是说:“明明,你想想,如果城墙不牢固,敌人是不是很容易就攻进来啦?”明明听了,皱着小眉头想了想,开始重新调整积木的位置。
在搭建城堡顶部的时候,明明想要搭一个尖尖的顶,但是试了几次都不成功,积木总是掉下来。
他气得把积木一扔,说:“不搭了,太难了!”妈妈把他抱在怀里,说:“别着急,宝贝。
我们一起来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妈妈和明明一起研究,发现是因为底部支撑不够,所以顶部放上去就会垮掉。
经过几次尝试和调整,终于搭好了一个漂亮的城堡顶。
明明高兴得手舞足蹈,还拿了几个小玩具人偶放在城堡里,自言自语地编起了故事。
妈妈在一旁看着,心里满是欣慰。
从那以后,明明对乐高积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再像以前那样一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
他会自己琢磨怎么搭出更复杂、更有创意的东西。
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读后感
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读后感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创意的人。
我们渴望看到孩子在生活中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挑战固有的观念与想法。
然而,想要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它们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创造和创意的美好。
这需要我们把创意和创造融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去,例如,我们可以一起在家里动手做饭,尝试着尝试新的食材和口味;我们还可以一起制作家居装饰品,用一些废旧材料来创造出别致的装饰品。
这样,孩子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创新的乐趣,并从中获得灵感。
其次,我们需要提供给孩子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中,孩子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尝试将它们体现在生活中。
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简单的工具和材料,例如彩笔、纸张、橡皮泥等,让他们自由发挥创意,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作品。
这样,孩子就能够在自己的世界里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孩子的情感需要。
一个被爱护和关爱的孩子会更加自信,也更有可能拥有创意思维。
因此,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我们对孩子的关爱,例如,多陪伴孩子、关注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给予肯定和鼓励。
这样,孩子就能够在自己安全的情感环境中更好地探索和尝试,更有可能产生创意和创造。
最后,我认为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外部信息和活动也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带孩子多去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各种文化场所,让他们接触到更多的美和文化。
此外,我们还可以把孩子送到适合他们的活动中去,例如音乐、绘画、编程、舞蹈等各种课程或活动,这些可以让孩子在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有机会结交新朋友,从而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考。
总的来说,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需要我们从生活、情感、知识和技能等多个方面入手,希望我的一些想法能够对您有所启示。
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吧!。
点燃孩子的艺术火花——让学生爱上美术课堂
點燃孩子的藝術火花——讓學生愛上美術課堂美術老師李巧均縱觀當前小學階段的美術教育,正是學習的啓蒙階段。
此時的孩子,由於受年齡和心理雙重因素的正常制約,往往在學習過程中,一碰到困難和挫折,便會産生畏懼的情緒,注意力的持續性比較低,對美術課堂上的創作缺乏理解。
這些,使得本來應該充滿活力的藝術學科在孩子面前變得黯然失色。
那么,如何引導孩子克服這種求知過程中的浮躁,讓他們愛上這個課堂,使得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我們的教育。
我們應該用馬克思主義的辨證法來看待教育,弄清內因與外因的辨證關係,明確教育中起決定作用的內因是學生。
只有內因得到充分的調動,教育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下一代。
下面就結合美術課堂教學來談一談如何點燃孩子的藝術火花,讓學生愛上美術課堂。
一、尋找創作的源泉在教學中,我們往往被純技能、技巧的追求所壟斷,並將此放在教學目標的首位,用它作爲衡量美術學科教學成與否的尺規,在這樣一種教學動機的指導下,學生被動地跟在教師後面去模仿,他們觀察到什么?感受到什么?領悟到什么?一切很難找到答案。
我認爲在美術教學中,首先應考慮的是孩子對生活經驗的積累。
沒有對生活的接觸、認識、體驗,就如同盲人摸象,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構造、形象,又何談美術作品的創造呢?我在教學“交通工具”一課時,發現有很多學生的作業上出現了多次抹擦的痕迹,還有學生在下面小聲地自言自語:“我不畫了,我不會畫!”我感到很奇怪,明明剛才一個個興趣盎然,舉著手,爭先恐後地告訴我自己知道的交通工具,還告訴我要畫一件怎樣的交通工具呢。
於是,我把一個原先要畫摩托車的小男孩找來,問他爲什么不畫了,他指著自己只畫了幾筆的摩托車告訴我,不知道這個畫那裏,不知道那裏畫什么。
這時,我才突然領悟:創作源於生活!沒有生活中的接觸與觀察,學生怎么畫?連最基本的摩托車的部件、構造都不明確,難道我還能要求學生憑空來設計、想象嗎?創造不是閉門造車,而是對已有知識經驗的綜合運用和提高。
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读后感
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读后感在读完《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这本书之后,我仿佛被一道光照亮了内心那些关于孩子教育的角落。
这本书没有那种晦涩难懂的理论,也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像一位亲切的朋友,用平实的语言讲述着如何让孩子的创意之花绽放。
书中提到的许多观点和案例,让我不禁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一些经历。
那时候,我特别喜欢涂涂画画,家里的墙壁、本子,甚至是桌面,都被我当成了“画布”。
我妈一开始特别生气,觉得我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
但有一次,她看到我画的一幅“全家福”,虽然线条歪歪扭扭,人物比例也不对,可她还是从那简单的画面里看出了我对家人的爱。
从那以后,她不再阻止我乱画,还给我买了好多画纸和彩笔。
这让我想到,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就可能扼杀了孩子刚刚萌芽的创意。
比如,当孩子用泥巴捏出一个形状奇怪的“小动物”时,我们可能会因为嫌脏而让他们赶紧扔掉;当孩子把自己的房间布置得五颜六色、杂乱无章时,我们可能会觉得太乱,要求他们收拾整齐。
但也许,那泥巴捏的“小动物”是孩子心中独一无二的宝贝,那杂乱的房间布置是他们对色彩和空间的独特理解。
书中还强调了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去探索。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小侄子。
有一次,他拿到了一套乐高积木,一开始他按照说明书拼了一个小房子。
但没过多久,他就把那些积木打乱,开始自己发挥想象,拼出了各种各样奇怪的东西,有长着翅膀的汽车,还有能在水里游的飞机。
他一边拼一边嘴里还念念有词,讲述着他想象中的故事。
家里人没有因为他没有按照常规拼法而批评他,而是在旁边饶有兴致地看着,时不时还给他出出主意。
结果,那一下午他都沉浸在自己的创意世界里,开心得不得了。
再想想我们身边,有多少孩子在参加各种兴趣班的时候,只是机械地模仿老师的动作和作品,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新。
就像学画画,老师画一个苹果,孩子们就跟着画一个一模一样的苹果,颜色、形状都不敢有丝毫偏差。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或许能画出漂亮的画,但却失去了最宝贵的创造力。
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读后感
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读后感《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是一本与教育和儿童成长息息相关的书籍。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对于创意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为家长和教育者提供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指导和建议。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感受益匪浅。
整本书以实践案例为基础,通过生动的事例和经验分享将抽象的创意和教育理念转化为实际可行的方法和策略。
作者从培养孩子的创意能力的重要性出发,指出传统的教育方式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创意教育则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启发式、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些培养孩子创意能力的具体方法。
其中,我最为认同的是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好奇心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性,而这种好奇心也是孩子们发展创造力的基础。
而好奇心的培养需要家长和教育者的引导。
我们可以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给予孩子们自由发挥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同时,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也要鼓励孩子们勇于尝试和犯错,避免给他们施加过多的压力和限制。
除了好奇心的培养之外,作者还提到了创意思维的训练。
创意思维是培养孩子创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书中,作者介绍了一些可以培养孩子创意思维的方法,如思维导图、头脑风暴、分解问题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孩子们可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
而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将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创意教育的诚挚和热情。
作者通过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家长和教育者提供了关于创意教育的宝贵经验和建议。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注重孩子学科知识的学习,更要关注他们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只有通过培养孩子的创意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总之,读完《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点燃孩子兴趣的火花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点燃孩子兴趣的火花更广泛的好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你会进入一种状态。
你会忘记时间的流逝,全身心投入会使你完全放松,同时精神又绝对集中,整个人都融入正在做的这件事中。
这种状态会给你带来很多好处。
只有孩子认为有用、有趣又能让他们感到有活力的东西,才能激发真正的长久的学习动力。
不恰当的兴趣容貌焦虑,减肥,电子游戏等。
透视美妙舞蹈的另一面舞蹈不但可以表达我们的感受,还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情。
毕竟,情绪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我们用自己的身体来感受,跳舞的时候,这些情绪就会宣泄出来。
跳舞不仅能锻炼身体,也能陶冶灵魂。
适度的竞争是健康的,但一旦过度竞争,你的女儿就会成为某人实现自己目标的利用对象。
千万别让自己变成那个“某人”。
活出意义当生活艰难时,人们很容易只看到消极的一面,而不去追求更高的目标。
生活是否有意义的关键在于质量,而非数量。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在内心深处是想给他们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但实际上,我们常常给他们灌输“去竞争”“要赢”“要懂得畏惧”等观念,正是这些观念让他们变得孤独、空虚、抑郁、困惑或迷茫。
几乎每一个年轻人的火花(兴趣)都是美好的,对世界有用的。
我们不用担心“这会通向何方”或者“他们将来怎么谋生”之类的问题,因为个人的发展不在于最终的目标能否实现,而在于把现阶段做好。
人应活在当下,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你的思想、身体和灵魂会告诉你下一步该怎么走,今后也会一直指引你。
你要相信个人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身为成年人,我们也需要有兴趣的火花。
在照顾其他小生命的同时,我们自己也需要拥有活力和做回自己的感觉。
看看你能否找回属于你自己的兴趣的火花吧!第六章妈妈的姐妹和朋友女人的朋友圈老天赐给女孩(尤其是青春期的女孩)的最好的礼物之一,就是她们身边的那些女人。
成年女性:女孩的好榜样少女在生活中特别需要妈妈以外的成年女性陪在她身边。
如果生活中没有这样一位女性,女孩子就只能转而从另一个女性群体——同龄女孩——那里寻求新的智慧,接受新的观点,得到关爱,找到心理平衡。
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读后感
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读后感当我合上《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这本书,我的内心就像被点燃了一把火,那是一团充满激情和思考的火焰。
这本书没有给我一堆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真实而生动的案例,让我仿佛置身于孩子们充满奇思妙想的世界中。
其中有一个例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是关于一个叫小明的孩子。
小明所在的班级组织了一次“废物利用”的创意活动。
别的孩子要么用废弃的饮料瓶做了简单的花瓶,要么用旧纸盒搭了个粗糙的小房子。
可小明呢,他居然弄来了一堆破铜烂铁,还有一些别人眼中的“垃圾”。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小明这是在瞎搞,就连老师都有点担心他是不是在捣乱。
可小明却一脸认真,闷头在自己的小角落里捣鼓着。
他先把那些破铜烂铁分类,生锈的铁块放一堆,弯曲的铁丝放一堆,还有那些奇形怪状的小零件也单独放好。
然后,他拿起一块大铁块,眯着眼睛端详了半天,又拿起一把小锤子,这儿敲敲,那儿打打,那认真的模样,就像个专业的铁匠。
接着,他把几根铁丝拧在一起,弯成了一个奇怪的形状。
旁边的同学都笑话他:“这啥呀,乱七八糟的。
”小明也不理会,继续埋头苦干。
他把那些小零件一个个地装在他刚刚做好的“底座”上,慢慢地,一个有点像机器人的雏形出现了。
这时候,大家不再笑话他了,都好奇地围了过来。
小明的额头上冒出了汗珠,他用袖子擦了一把,继续专注地完善他的作品。
他找来了一些彩色的贴纸,小心翼翼地贴在机器人的身上,给它“穿”上了一件漂亮的外衣。
最后,当小明把他的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哪里还是一堆破铜烂铁啊,分明是一个超级酷的机器人!它的眼睛是用两个小瓶盖做的,闪闪发光;手臂可以活动,像是随时准备拥抱大家;身上的彩色贴纸让它看起来充满了活力。
小明兴奋地给大家介绍他的创意:“我想让这些被大家扔掉的东西重新变得有用,这个机器人可以帮我们做很多事情呢!”看着小明那充满自豪和成就感的笑容,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创意的力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太多时候我们习惯了按照既定的模式去思考,去做事。
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读后感
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读后感在如今这个充满标准化答案和应试压力的时代,孩子的创意似乎被一层又一层的“规则”所束缚。
当我读到《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这本书时,仿佛找到了一把能解开这些束缚的钥匙。
书中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分析,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孩子的创意是多么的宝贵,而我们作为家长和教育者,在很多时候却在无意间成为了扑灭这些火花的“凶手”。
其中有一个案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一个幼儿园的绘画课,老师给出的主题是“春天”。
大多数孩子都画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嫩绿的小草和温暖的太阳。
但有一个小女孩,她的画纸上却是一片黑色。
老师很不解,问她为什么这样画。
小女孩怯生生地说:“夜晚的时候,春天也在睡觉呀,所以是黑色的。
”老师先是一愣,然后批评小女孩没有按照主题来画,要求她重新画一幅。
看到这里,我心里不禁一阵难过。
这个小女孩独特的视角和充满想象力的表达,就这样被老师无情地否定了。
也许从那以后,小女孩在画画的时候,就会开始想着要迎合老师的标准,而不再敢大胆地发挥自己的创意。
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小时候的经历。
有一次,学校组织手工比赛,要求用废旧物品做一个小摆件。
我兴致勃勃地用易拉罐做了一个小飞机,我觉得特别酷,还在机翼上画了一些自己想象中的图案。
可是当我把作品拿到学校的时候,同学们都笑话我,说我的飞机不像真的飞机。
那一刻,我觉得特别失落,好像自己的努力和创意都变得一文不值。
回想起这些,我更加明白,我们不能用成人固有的思维和标准去衡量孩子的创意。
孩子的世界是纯真无邪、充满无限可能的,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往往和我们截然不同。
就像书中说的,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大胆地去尝试、去探索。
比如,在家里给孩子留出一块专属的创意空间,让他们可以随意地涂涂画画、摆弄各种材料;在学校里,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开放性的活动,鼓励孩子提出不同的想法和观点。
我们还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他们的创意成果。
哪怕他们的想法在我们看来有些荒诞不经,也不要急于否定,而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进一步去完善。
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读后感
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读后感《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这本书着重强调了家庭和学校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意思维。
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经验,作者激发了读者对孩子创意培养的重视,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从《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中认识到创意思维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创新和创意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
通过创意思维,人们能够找到新颖的解决办法,发现问题中的机会,并且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而养成与发展创意思维的最佳时期就是孩童时期。
因此,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创意潜能。
书中强调了家庭对孩子创意思维的重要影响。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首要环境,培养孩子的创意思维需要家庭的支持和激励。
作者提到了几个方法,如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有机会自由探索与创新;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让孩子接触各类艺术、科学、社会等领域的知识;建立积极的沟通和鼓励机制,让孩子敢于表达和展示自己的创意。
这些方法都使我深刻认识到了家庭对于孩子创意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并且我也会努力将这些方法融入到我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中。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学校教育对孩子创意思维的影响。
学校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地方,教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提到了一些教学方法,如培养合作与团队意识,让孩子在与他人合作中展现创意;鼓励试错与尝试,让孩子不怕失败,勇于尝试创新;提供多元评价方式,如评估学生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记忆和应试能力。
这些方法都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会与孩子的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推动学校教育也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创意思维发展。
总结起来,通过《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这本书,我真切地认识到了创意思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也了解到了家庭和学校在培养孩子创意思维方面的作用。
如果每个孩子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下得到培养,他们的创意潜能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该共同努力,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为他们的未来做好准备。
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读后感
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关于孩子教育的书——《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读完之后,感触颇深。
这本书并没有像那些高深莫测的教育理论书籍一样,充斥着一堆让人头疼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研究数据。
相反,它用了很多生动真实的例子,就像是在和我唠家常一样,让我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对于孩子教育的方式和态度。
其中有一个例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作者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叫萌萌。
萌萌特别喜欢画画,但是她的妈妈却总是觉得她画得不够好,不够像。
每次萌萌兴高采烈地拿着自己的作品给妈妈看时,妈妈总是皱着眉头说:“这房子怎么歪歪扭扭的,太阳也不圆,你看看人家画的多好。
”久而久之,萌萌不再愿意画画了,她的那点创意小火苗,就这么被妈妈的冷水给浇灭了。
看到这儿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一下。
因为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也曾经在不经意间做过类似的事情。
记得有一次,我儿子在搭积木,他搭了一个他口中的“超级城堡”。
说实话,那个城堡歪七扭八的,和我想象中的城堡完全不一样。
我当时就随口说了一句:“这城堡怎么这么奇怪呀,不太好看。
”儿子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他默默地把积木推倒,然后转身去玩别的了。
现在想想,我那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已经伤害到了他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其实,孩子的世界和我们大人是不一样的。
他们没有那么多的规则和束缚,他们的想法天马行空,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就像书中说的,我们不能用我们成人的眼光和标准去衡量孩子的作品或者想法,那样只会扼杀他们的创意。
还有一个例子,说的是一个小男孩,叫天天。
天天特别喜欢拆东西,家里的闹钟、玩具车,没有他不拆的。
他的爸爸一开始特别生气,觉得这孩子太调皮捣蛋了。
但是后来,爸爸发现天天在拆完东西后,会尝试着自己去组装,虽然很多时候都装不回去,但他那种专注和探索的精神让爸爸改变了想法。
爸爸不再责备天天,而是给他买了一些可以拆卸和组装的玩具,还陪着他一起研究。
慢慢地,天天对机械原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后居然成为了一名小有名气的发明家。
放飞思维,点燃孩子的艺术创新火花
使学生在教学 活动 中消除 恐惧 心理 、鼓励 , 帮 为学生 选 出一些有 风格特 点 、节奏 明显 的乐 助学生进行 大胆的尝试 , 展开 自由的想象和表 曲( 如进行 曲、舞 曲等) 来欣 赏 , 让学 生在音乐
现。如在音 乐教学活动 中, 师可 为学生播放 的伴奏下敲 击拍子 , 教 跳出优美的舞 姿。美术绘 《 春之声 的曲子让学生反 复倾 听 , 展开想象 , 画中 , 牛的 创作 各有其独 具魅 力的地 方, 学 尽 但是 , 当你换 一 角 种 满 创亲 精 神的新 型教 育。艺 术从 本 质上说是 不要对他们提 出问题而使 他们 产生紧张心理 , 管有 些创作 上比 较欠缺 , 厅 创造革新 的 , 艺术创新 是艺术 的生 命之源 , 创 要对 他们的想象 力加 以限制 , 而要鼓励 、引 度去 欣 赏的 时候 , 发现 , 会 它也 是 很完 美的 。 新 求变是 艺术发 展的 永恒 主题 。艺 术创造是 导他们充分 发挥 想象的牵 间 , 在音 乐的气氛 中 爱困斯坦说过 , 想象比知识更 重要 。因为知识 切艺术作品的生命之 源,一 艺术观察 方法 寻找春大 , 切 自由想象。这样学 生们 有的说听到 是有限的 , 而想象 力概括着一切 , 推动 着进步 , 和表现方 法部来 自于前 人的 总结 。创作是在 了小乌 飞 来 了 , 的说 听到 潺 潺 的流水 声音 并且 是全部 知识进 化的 源泉 。 一幅小 小的作 有
一
继 承借鉴 前辈大 师的优 秀 文化的 同时做 好消 化 的准备 , 力求融会贯通 。艺术家的构思和塑 造 , 离 不 开 创 造 性 想 象 。 艺 术 家 常 常 强 调 的 都
创 造 性 或 所 谓 原 创 性 实 际 卜是 推 动 艺 术 发 展 的 原 动 力 。全 面 实 施 素 质 教 育 , 现 代 教 育深 是
点燃孩子们的艺术火花——刍议低年级美术教育
点 燃 孩
_
子 们 的 艺 术 火 花
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低 年级 美术教 育
张 小 良
( 福 鼎 市青 少年 宫 , 福 建 福 鼎 3 5 5 2 0 0 )
在 人 类 历 史 发 展 的长 河 中 ,创 造 像 一 条 红 线 始 终 贯 穿 其 中, 它推动着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 , 这 其 中创 造 能 力 的 产 生 正 是 创 造 性 思 维 的闪 现 。“ 种瓜 得 瓜 , 种豆得豆 ” . 当 教 师 为学 生 种下创造性思维的种子时 , 将 来 必 成 为 创 造 型人 才 。 这 要求 教 师 在 新 课 改 中不 断 更 新 自我 、 完 善 自我 、 塑造 自我 。低 年 级 美 术 教 育 在 新 素 质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中有 着 举 足轻 重 的地 位 ,它 在 倡导学 生主动参 与 、 乐于研究 、 勤 于 动 手 的基 础 上 . 培 养 学 生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 获取 新 知 识 的 能 力 、 分 析 和解 决 问题 的能 力 及 交 流 与 合 作 的 能 力 。 低 年 级 美术 课 应 特 别 重 视培 养学 生 的 整体 素 质 与 创 新 意 识 创 新 精 神 的 培 养 使 学 生 思 维 的 流 畅 性 、灵 活 性 和 独 特 性 得到发展 , 最 大 限度 地 开 发 学 生 的 创造 潜 能 。 注 重 实 践 能力 培 养 ,使 学 生 具 有 将 创 新 能 力 转 化 为 成 果 的能 力 。通 过 探 究 学 习, 引 导学 生 在 具 体 情 境 中学 会 探 究 与 发 现 , 找 到 不 同知 识 之 间的关联 ,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 可采用悬念引新 、 激发兴趣 、 启 发诱导 、 发 散 思 维 的 探 究 学 习方 式 . 有意识地设 置一些环节 。 让 学 生 面 对 具 有 挑 战 性 的 学 习 过 程 .给 学 生 提 供 展 示 自我 的 机会。如在《 撕 纸 添 画》 一课中 ,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我 利用一张已撕好的 、 有 较 明显 图形 的 纸启 发 学 生 的 想 象 力 . 从 而 逐 渐 过 渡 到 让 他 们 自己 动 手 操 作 。要 求 小 朋 友 上 下 左 右 分 别观察撕下纸片的形状 , 并适 当添画。这一过程是学生思考 、 发现 、 创新 的过程 , 它 集 脑 与 手 于一 体 , 既 符 合 低 年 级 小 学 生 好奇的心理特征 , 又 促 进 思 维 创 新 的发 展 ; 在《 美 丽的铅笔头》 中, 教师不仅要 教会学生怎样做 , 更要 启发学生 独立思考 , 制 作 一 个 有 个 性 的 铅 笔 头 。要 求 学 生 思 考 还 可 以利 用 哪 些 材 料 制作 , 这些材料 又可以制作什 么样的装饰 品 , 逐 步深入 , 促 使 学生注意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 、 创造生活 、 美化生活 。 二、 以 美术 的魅 力 培 养 儿 童 对 艺 术 的 兴趣 “ 艺术 来 源 于生 活 ” , 生 活 中处 处 都 有美 的 存 在 . 要 激 发 儿 童对艺术的兴趣 , 必 须 让 他 们 感 受 到美 术 的魅 力 。 艺术 教育 的 内涵 是 广 泛 的 , 对少儿艺术教学 , 我 们不能停 留在学校里 , 停 留在 固 有 的 书 本 知 识 上 。 要 大 胆 鼓 励 学 生 善 于 观 察 、善 于 思
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读后感
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读后感在我读完《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这本书后,我深感受益匪浅。
这本书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了如何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给我带来了许多启示和思考。
书中首先强调了创意的重要性。
创意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引擎,也是孩子个人发展的关键之一。
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经验,向我们展示了培养孩子创意的重要性。
他提醒我们,创意不仅是指艺术领域的创作,更包括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想法等。
只有让孩子在培养创意方面得到充分的支持和鼓励,他们才能充分发挥潜能,成为真正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其次,书中介绍了一些激发孩子创意的方法和途径。
作者提出了多元化的教育理念,鼓励孩子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开发他们的兴趣和特长。
他指出,通过鼓励孩子参与艺术、音乐、体育和实践活动等,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此外,他还强调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如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等,这些都是孩子发展创意的有益资源。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激发孩子的创意需要我们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书中提到了许多优秀的教育案例,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家庭和学校应该形成合力,为孩子提供一种宽松而自由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有机会自由地发挥创造力。
同时,我们也需要尽量避免对孩子的严格评价,给予他们足够的探索和实践的空间。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创意带来的喜悦,积极主动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最后,我认为孩子的创意教育需要持续的关注和引导。
创意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培养和发展的。
我们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在他们迈出创造性的一步时给予及时的认可和赞赏。
此外,我们也需要定期与孩子交流,了解他们在学校和家庭中的学习和成长情况,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总之,我在《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这本书中学到了很多有关激发孩子创意的知识和方法。
这本书鼓励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为孩子创意的培养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读后感
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读后感孩子们天生都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在社会的环境和学校的教育体制下,这些天赋常常被束缚住。
然而,一本名为《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的书,给了我对此问题新的启示。
这本书是由心理学家约翰·李旭和安德莉娅·李共同撰写的。
书中通过介绍一些鼓励创意的故事和实用的方法,旨在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并引导他们成为有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人。
书中首先强调了创意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变革的时代,创意已经成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培养创意思维和创造力的最佳时期就是儿童时期。
正因为如此,家长和教育者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李旭和安德莉娅·李在书中举了很多例子,向读者展示了如何通过观察、创意游戏和鼓励思考等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创意火花。
书中的一章中提到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孩子们对于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喜欢提问、探索和尝试新的事物。
然而,这种好奇心在成长过程中常常被压抑。
李旭和安德莉娅·李认为,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尊重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提问和寻找答案,而不是简单地给出答案。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和思考,孩子们才能真正发现和理解事物,从而培养出对于创意和创造力的兴趣。
书中的另一个章节谈到了教育系统对于创意的束缚。
课程设置和评估方式的僵化使得学生们只关注于标准答案而缺少创意的发挥。
李旭和安德莉娅·李呼吁教育机构要改革教育体制,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发挥创意的机会。
他们提出了课堂上鼓励讨论和团队合作的方法,以及评估方式的多样化。
通过这样的改变,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发展创意和创造力,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总的来说,这本《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
我们身边的孩子们都是充满潜力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给予他们更多发展的机会。
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教育体制对于创意的限制,并积极探索改革的途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点燃孩子们的创意火花,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
点燃孩子们的艺术火花
点燃孩子们的艺术火花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碰到困难和挫折,便会产生低落的情绪,注意力的持续性比较低,对美术课堂上的创作缺乏了解。
这些使得本应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孩子们面前变得黯然失色。
那么,如何克服这种求知的浮躁,让他们爱上这个课堂呢?一、寻找创作的源泉我在教学“交通工具”一课时,发现有很多学生的作业上出现了多次涂改的痕迹,还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地自言自语:“我不画了,我不会画!”我感到很奇怪,开始他们一个个兴趣盎然,举着手,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自己知道的交通工具。
于是,我把一个原先要画摩托车的小男孩找来,问他为什么不想画了,他指着自己只画了几笔的摩托车告诉我,不知道具体该怎样画。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创作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中的接触与观察,对所画内容的部件、构造都不明确,难道我还能要求学生凭空来设计、想象吗?那不是闭门造车吗?生活处处有美,艺术就要善于从生活中捕捉美。
而孩子们还不是艺术家,就像一头刚刚学习捕食的小狮子,还必须在母狮的循循善诱下学习捕捉,掌握时机。
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并从中捕捉到美,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以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二、激起创作的兴趣美术这门学科,从总体上看好像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科目。
但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对这节课有没有兴趣、感情有多深、持久性有多长,就要看老师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激发起学生创作的兴趣。
如《画脸谱》,假设简单地让一些学生仿造涂鸦,必定会兴趣大减。
老师将课题稍稍一改,变成让学生来当京剧演员大师,顿时,场面马上变得热情高涨起来。
脸谱上涂满了五颜六色的浓厚色彩,以前学生只是在电视上观赏过,现在要他们自己动手来给这些“演员”涂脂抹粉,立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教师因时制宜地组织学生先观赏京剧录像片段,再借机把一些民族传统艺术的有关知识,诸如脸谱色彩的含义、脸谱的勾勒等知识介绍给学生。
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读后感
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读后感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孩子们仿佛被装进了一个个标准化的模具,按部就班地成长。
然而,当我读完《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这本书,心中犹如被点燃了一把火,对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这本书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孩子创意的无限可能。
其中有一个例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
一位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小明正蹲在角落里,对着一堆积木发呆。
妈妈本以为小明只是在随意摆弄,但当她走近一看,却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小明并不是在简单地堆砌积木,而是在构建一个他心中的“城堡”。
他的小脸上满是专注和认真,嘴里还念念有词。
只见他小心翼翼地挑选着每一块积木,先把长方形的积木作为城堡的底座,然后用三角形的积木搭建屋顶。
但搭建过程并不顺利,有几次刚放上去的积木就倒了下来。
“哎呀,怎么又倒了!”小明皱着眉头嘟囔着。
不过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重新思考和尝试。
这一次,他先把底座搭得更加稳固,还在中间加了几块小积木作为支撑。
妈妈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没有出声打扰。
小明继续着他的创作,他开始用圆形的积木装饰城堡的大门,还用一些彩色的小积木拼成了窗户。
“妈妈,你看,这是我做的城堡,里面住着国王和王后!”小明兴奋地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妈妈忍不住夸赞道:“小明,你太棒了!这个城堡真漂亮!”小明得到妈妈的表扬,更加得意了,开始给妈妈介绍城堡里的各个部分。
“这边是厨房,那边是卧室,还有一个大花园呢!”看着小明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的作品,妈妈心中感慨万千。
她意识到,平时总是担心孩子弄脏衣服、弄乱房间,而限制了他的自由发挥。
其实,孩子在自由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出无限的创意和潜力。
这个小小的场景让我深受触动。
我们常常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技能培养,却忽略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创意之火。
就像小明,如果妈妈一开始就因为怕他把积木弄得到处都是而制止他,也许就不会有这座精彩的城堡诞生。
放飞思维 点燃孩子的艺术火花--让学生自然地爱上美术课堂
譬教育j 5 魍 ) 代札
放 飞 思 维 点 燃 孩 子 的艺 术 火 花
一 一
让学生 自然地爱上美术课 堂
江西省丰城市鸿远学校 汤雯
纵观当前美术教育 , 由于学校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 学率, 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 。 现在虽然有 很大转变 , 但许多学校的教育意识没有转变 , 许多教师的教学 方法还没改变 ,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 ,或图省事,只教学 生临摹作品 , 课堂气氛低沉 , 讲课呆板 , 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 重要原因。这些都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 在素质 教育的今天 , 美育是不能忽略的 , 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美 术兴趣 , 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作 为教师 , 我们应该从 自身做起 , 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 ,从课堂抓起 , 培养其兴趣 。 下面就结合美术课堂教学来谈一谈如何点燃孩子们的艺 术火花 ,让学生爱上美术课堂。 上好美术欣赏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一件美术作 品, 教师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引导学生 欣赏 : —是画面直观形象的欣赏 , 也就是画面给人的视觉印象 , 如《 最后的晚餐 》 画的耶稣和门徒们共进晚餐 , 当耶酥说 出“ 你 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 ” 这句话时 , 众 门徒的惊异神情动态 。 二是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它包括画面的构 图、色彩 、透视 、 表现手法等 ,主要指绘画的技巧。如徐悲鸿的 《 八骏图 》, 画 家采用国画水墨技法 ,通过线条的干湿 、浓淡 、粗细 、疾徐 , 寥寥数笔 , 便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三是与 作品相关的边缘内容的讲授 , 包括艺术家的生平 、 爱好、 传说 、 趣闻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比如在欣赏齐 白石的画时, 可以讲 他三十岁学画, 为 了画好画 , 在家里养了很多花鸟鱼虫 , 经常 观 察写生的例子。四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挖掘 , 如雕塑 《 艰苦 岁月》, 表现的是长征 中一位红军小鬼依偎在老红军身旁 , 被 悠扬的笛声所吸引的感人场面。但其表现的并不仅仅是这些 , 作 品还歌颂 了红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不怕牺牲不怕吃苦 的革 命乐观 主义精神 ,也表现出了红军战士对未来美好生活 的憧 憬。
能力无极,创意无限——读《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
126特别策划|能力无极,创意无限—读《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陈晓娟(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后溪中心幼儿园)当我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时,深深吸引我的是书本的名字《点燃 孩子的创意火花》,从取名上就让 我感受到孩子们无限的创意,以及 教师高水平的能力。
阅读完这本书 后我更相信儿童的能力是不可估量 的,而教师要做的就是搭建支架,点燃孩子们的创意火花纖只木,珍嫌木麟的价值这本书分为基础篇和表征篇两部分,书中通过呈现一些翔实、生动、评析结合的教学实例,为读者扩展了有关积木在幼儿教育应用的相关知识,展示了开启与延续幼儿积木建构游戏的具体做法,启发了我们对积木游戏重要价值的重新审视。
积木因其开放、可塑、可逆、挑战的特点,其游戏价值不言而喻,但教师对于积木游戏发展阶段相对了解较少。
书中对其进行了介绍:认识积木—重复性排列、堆叠与象征行为—架桥、围堵与对称图形—实质建构期,这为我们在积木游戏中更好地观察幼儿个体差异状况,给予适时的协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信儿童,麵儿童的学习方式书中介绍的案例让我无不感受到幼儿精彩的表现及无限的可能,看到了幼儿的积木建构历程,运用口述语言、文字符号、图形、图画、积木创作、戏剧游戏等多种多样的表征方式。
其中也不免有失败的情况,但幼儿是天生的问题解决者,在不断犯错与修改的过程中渐渐提高了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获得了 “自信心”。
幼儿精彩的表现绝非是偶然或是走捷径的,在赞叹孩子完成作品的同时,2—起读好书提升实践智慧127我们更应想到孩子平日里一点一滴 积累起来的经验,以及教师扎实落 实教育的本职,开放、尊重的精神,相信儿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 者。
幼儿在完整的时间、自由选择 的权利中积极、探索、尝试、讨论、合作,获得更好地发展。
落实积累,切换教师的不同角色书中列出了一些在幼儿园里的 常见情景:如教师将玩积木视为“自由活动”放任幼儿游戏,或随意打 断幼儿积木游戏过程,或误解幼 儿游戏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燃孩子的艺术火花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尝试
肥西县江夏店学区黄店小学唐磊
在人类所有活动中,最能体现创造性的莫过于艺术了,而从属于艺术的美术教学对促进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有其独到的功效。
其中,处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美术教学,则可认为是基础中的基础,地位无可替代,直接影响孩子的艺术之路。
那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就我近几年在从事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尝试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提供机会引导创新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这就要求教师围绕学生这一基本需要,为学生多提供创新的机会。
于是在美术教学中,我常常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活动。
如“用画笔美化我们的校园”活动,号召学生在教室外的瓷砖墙壁上绘出美妙的图画,美化我们的校园。
听了这个消息,同学们都高兴的一蹦三尺高,大家有了施展才能的天地了!一到课间,走廊里就呈现出一片热闹的景象。
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手挥画笔,尽情的用画笔创造着美、展现着美,无拘无束地抒发着自己的情怀,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施展了他们的美术才能,而且乐此不疲。
我们还经常搞一些画展:“我能行”、“我画的最棒”、“露一手”、“看我的”等美术活动。
这些活动给学生更多地表现自我、勇于创新的机会。
二、突出地位营造创新
现代教育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
教师的作用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会学”的飞跃,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和个性。
基于现代教育理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鼓励其创造性的完成作业。
艺术就要不断创新,就要张扬个性,有时候就要突破权威。
这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美术课上,我不以师者自居,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与学生做起
了朋友,时时为学生创造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们畅所欲言,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张扬自己的个性。
在绘画示范时,我从不要求学生作品非与示范作品一模一样,学生有创新的地方,作品有妙笔之处,我会及时的表扬、鼓励,展示他们的作品,这样学生处于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能通过作品较完全的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大胆想象发展创新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相对来说,知识是有限的,而人的想象力却是无限的,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全部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象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
其中想象力对孩子尤为重要,它是孩子创作的源泉,成长的驱动力,将伴随孩子一生。
培养和发展想象力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世界的探索。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约束太多,如“非得这样去画”“不能胡思乱想,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等,这样学生作画紧张,久而久之,就会感到美术课枯燥,产生担心、厌烦之感。
这样就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我认为,有时候“胡思乱想”也许能有创新。
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十一、二岁的孩子,往往喜欢异想天开,有的想法甚至有些荒诞离奇。
如我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画一幅《未来的学校》,多数学生画出了自己理想中的美丽学校,但有一个学生把未来的学校建在了月球上。
我问他为什么要把学校建到月球上,他理直气壮的说:“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随着世界人口急剧的增加,地球有一天会承受不了……”我首先肯定了这个学生的想法,表扬了他敢于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我认为只要学生的作品能够和他们对于事物的认识达到统一,即只要学生能够自圆其说,我就会很高兴地接受这个结果。
对于学生的神奇想象,教师要充分理解,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的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实践证明: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绘画水平,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科学评价鼓励创新
“赞许犹如阳光”。
的确,每一位学生,不论其品质好坏,成绩优劣,无不
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肯定和鼓励。
老师的鼓励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有了老师的鼓励,孩子会朝着老师鼓励的方向发展,不断进步、成长。
教学中,我既热情鼓励绘画好的学生,更要想方设法对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鼓励,切不可一味的批评指责,更不能把其说的一无是处,对学生错误中的合理成分,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以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欲。
作为学生走上艺术之路的启蒙者,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用真诚去点亮孩子心灵的苍穹,燃起孩子艺术的火花,使他们在人生的这段行程中,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展现自己的创新意识,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为以后的艺术之路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