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以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
德国政府直接通过财政、货币、税收、规划等诸多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间接通过投资、保险、科技、信息、计划等经济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并以高效的信息化服务,扩大全球市场贸易范围,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创新与革新,努力给社会创造一个低税负、低通胀、低利率、保护竞争、增强发展活力、宽松有序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在战后很短时间内创造了“经济奇迹”,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保持了经济的长期繁荣。
一、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概况德国地处欧洲中部,1990年10月东西德统一后,共设立15个州,1个直辖市,国土总面积35.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255万。
2001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2.3万亿美元。
综观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过程,德国经济之所以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关键在于定国之初选择了“社会市场经济”这一经济发展模式。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确立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
德国《基本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保护私有制,但也并不排斥其它形式的所有制。
《基本法》第十五条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私有土地、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转为公有。
在德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共存在着八种形式的所有制:即私人垄断所有制、非垄断性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小私有制、国际私人垄断所有制、国家垄断所有制、合作化所有制、工会所有制和国际国家垄断所有制,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私人垄断所有制和国家垄断所有制。
在国家垄断所有制结构中,以经济基础设施(道路、桥梁、隧道、港口、机场、行政办公大楼等)、社会基础设施(学校、医院、博物馆、艺术厅等)和军事工业及设施为主体,汽车、造船、采矿、钢铁、有色金属、交通、供电、供水、煤气及污水处理等行业采取国家参股、控股等“公”“私”混合经营,其主要目的是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正常运转创造必要的宏观条件和保证国家与经济安全。
经济大危机德国采取的措施
经济大危机德国采取的措施
经济大危机发生在2008年,当时德国是欧元区中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也是欧盟最具经济实力的国家,但由于当时的金融危机,德国也面临了极大的考验。
首先,德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大危机。
在2008年,德国政府出台了“国家经济补偿法”,加强了国家财政政策,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信贷支持,同时投资了5600亿欧元,以支持企业转型、技术升级和市场扩张。
此外,德国政府还推出了数项消费补贴政策,以提振消费者信心,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状况。
其次,德国政府积极推进结构性改革。
德国政府采取行动,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改善和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企业的升级换代。
通过加快技术创新,改善劳动力市场,降低就业成本,改善税收结构,减少社会保障费用等方式,使德国经济结构更加灵活和竞争力。
再次,德国政府加强了宏观调控。
通过降低利率,降低税率,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改善投资环境,支持中小企业,鼓励投资者投资德国经济,从而提振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德国政府还采取了积极的外部经济政策,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扩大出口,降低进口,增加外汇储备,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最后,德国政府还不断加强金融监管,推行更严格的金融监管制度,实现金融机构稳定发展,加强银行监管,促进银行稳定发展,维护金融稳定。
综上所述,德国政府在应对经济大危机时,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措施,既加强了宏观调控,又推行结构性改革,以及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支持,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回暖,有效抵御了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为德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国产业结构变化对低碳转型的促进意义
低碳经济不仅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更是经济发展模式、能源消费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1].产业结构变迁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转变产业结构也常常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政策。
在发达国家中,德国较早开始发展低碳经济,也取得了显着成效[2].和大多数发达国家不同,尽管第二产业是相对高碳的产业,但德国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了较高比重的第二产业,维持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实现了发展实体经济与低碳转型的双成功,也使得德国较好地抵御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3 - 4].因此以德国为例,通过从产业变迁的角度探究德国低碳经济发展,不仅是产业结构变迁与低碳经济发展理论关系的实证研究,也对我国在低碳转型过程中保持国家竞争力、防止产业空心化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1 产业结构变迁与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关系在2003年《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造低碳经济》中,英国以官方文件形式首次提出要创造低碳经济[5].大体上可以认为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降低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模式[6 - 8].在理论上,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与产业结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
不同产业所需要的生产要素投入产出不同,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规模也相去甚远。
国民经济中产业构成、三次产业内部的行业构成对一个经济体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污染物排放规模起着决定性作用[9].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低碳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出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的现象,反映为“环境库兹尼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Curve,简称EKC)规律[10].在发达国家中,德国在二战后产业结构发生了显着变迁,碳排放趋势也吻合EKC规律,较为成功地实现了低碳转型[11].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探讨德国低碳转型的原因,认为对低碳发展的战略性重视、社会性共识、较为完善的政策法律体系、高新技术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变等多个因素共同推进了德国的低碳转型,其中产业结构变迁在德国低碳转型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2 - 14].2 德国低碳经济发展:与主要发达国家的比较近年来,发达国家普遍经历了经济增长而碳排放下降的“脱钩”型发展过程[15],这一趋势符合EKC的规律,其中德国的“倒U型”曲线最为典型。
当代德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附件三:当代德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李培林20世纪90年代对德国来说是非常不平凡的,1990年10月3日,经原东德人民议院通过,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原东德)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原西德),合并为统一的德国,德国因此进一步奠定了它作为欧洲第一大强国的地位,德国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德国统一后,从原西德地区向原东德地区进行了大量的财政投入,到1995年已调拨8250亿马克,并通过托管局对原东德的大约14000家企业进行了私有化。
与此同时,原东德地区在经历了1992-1994年的较快增长时期以后,开始经济滑坡并转向低速,经济增长速度按1991年可比价格计算,从1994年的10.0%、1995年的5.4%下降到1996年的2.0%,1997年仍为2.0%,尚未完结体制转轨又不得不面对产业结构转型。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趋势下,德国原来发达的制造业和高人工成本的福利体制面临严峻的挑战,近几年经济在1-2%的低速增长和失业率在10%左右的居高不下,使社会生活受到影响,整个德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巨大变化,。
一、德国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变化1、产业结构的变化德国现拥有居民8180万人(其中720万外国人),原西德地区占德国现人口的80%以上,土地面积的70%,19个3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有16个在原西德地区。
全部人口中,有1/3的人口(约2600万人)生活在84个10万居民以上的大城市里,绝大多数(4070万人)生活在2000支10万人口的小城镇里,只有730万人在2000人以下的居民点生活。
到1996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410亿马克,其中原西德地区31433亿马克,原东德地区3977亿马克。
按1991年可比价格计算,德国国内生产总值1994年增长2.9%,1995年增长1.9%,1996年增长1.4%,1997年增长2.2%。
从产业结构上看,德国与一般发达国家相比工业占到比重仍然较高,1991-1995年,在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的比重保持在1.5%,工业的比重从39.0%下降到35.5%,服务业的比重从59.5%上升到63.0%。
德国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德国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德国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引言: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一直受到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在过去几十年中,德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的重工业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转变。
本文将探讨德国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德国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1.1 重工业时代德国的工业化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以重工业为主导。
德国的钢铁、煤矿、化工和汽车等传统重工业在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这些产业位于西部和南部地区,如鲁尔区、巴登-符腾堡州等地,成为德国经济的支柱。
1.2 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转变20世纪后半叶以来,德国的产业结构逐渐发生变化,由传统的重工业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转变。
这是由多种因素驱动的,包括全球化、科技进步、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意识的提高等。
首先,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德国的传统重工业在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下逐渐衰落。
由于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标准的限制,德国的传统产业难以与低成本国家竞争,因此出现了大规模的产能转移和裁员现象。
其次,科技进步对德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化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德国一直以来都是创新和研发的先驱者,尤其在汽车、机械工程和化工等领域。
随着科技进步的加快和高科技产业的崛起,德国的经济开始向高附加值的行业转型,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等。
此外,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意识的提高也对德国的产业结构变化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随着德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医疗服务和老年护理等服务业的需求增加。
同时,面对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德国政府加大了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
1.3 地理分布差异德国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带来了地理分布的差异。
传统的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南部地区,而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则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北部地区。
在东部地区,由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遗留问题和转型的需要,德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后积极推动了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国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探索及其启示
国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探索及其启示近年来,国外许多国家纷纷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的成果。
这些改革经验为我国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国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效率。
新加坡通过技能培训和教育改革,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德国通过推行技术创新和工业智能化,提高了制造业的竞争力。
这些实践表明,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效率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
国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产业竞争力。
日本通过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
瑞典通过推行精细化农业和生物技术,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实践表明,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产业竞争力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社会福利。
国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创新驱动和科技进步。
美国通过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的投资,培养了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推动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英国通过建立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提升了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
这些实践表明,创新驱动和科技进步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
国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改革配套政策和制度建设。
挪威通过进行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提高了劳动力的流动性和适应性。
澳大利亚通过推行金融市场的开放和竞争,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这些实践表明,改革配套政策和制度建设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保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产业竞争力。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注重创新驱动和科技进步。
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的投资,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
国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给予我们许多宝贵的启示。
我们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经验,创新发展的路径,努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就业工作的影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就业工作的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是指通过利用市场机制,激发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这一对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供给侧"结构性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一鼓励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以及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
这样一来,将会有更多的高技能、高薪酬的就业机会出现,有助于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其次,"供给侧"结构性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了创业创新,从而带动就业增长。
通过减少政府干预和限制,鼓励企业家精神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这一为创业者提供了更为宽松的市场环境和机会。
创业者的活跃度增加将会带动各种服务供应链上的就业增长,为许多人提供就业机会。
此外,"供给侧"结构性还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更灵活的机制和政策。
在过去,享受较高福利待遇的人们更倾向于选择长期就业,使得劳动力市场僵化,难以适应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随着的推进,职业培训、技能提升等政策的实施,劳动力市场变得更加灵活,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更加高效。
人们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技能选择合适的就业方式,从而提高就业率。
然而,"供给侧"结构性对就业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方面,一些传统产业的淘汰和企业的兼并重组可能导致大量劳动力的流失,这对一些劳动者来说是一大挑战。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一些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可能会减少,他们需要通过再培训和提升技能来适应市场变化。
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低技能劳动者提供相关的培训和转岗服务,确保他们能够顺利转型。
总之,"供给侧"结构性对就业工作的影响是积极的。
它通过优化经济结构、激发市场活力和灵活调整劳动力市场等措施,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推动就业质量提升。
同时,也需要关注一些劳动力的流失和低技能劳动力的再培训问题,以确保的成果惠及所有人民。
浅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60浅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刘心怡作者简介:刘心怡(1995—),女,汉族,湖北武汉人,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西方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金融投资。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本文探究供给侧改革的历史渊源,阐明其理论基础,并分析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背景,在此基础上对改革措施的重点进行论述,丰富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关键词:供给侧;要素;改革本文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发现古典经济学和供给学派等均对供给侧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厘清已有关于供给侧的经济学说对我国现代经济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提出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笔者通过列举改革的具体措施,总结出了现在我国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
一、理论由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凭空产生的说法,它的背后有丰富的经济理论作为支撑。
在经济理论的发展历史中,需求和供给的对立统一始终是极为关键的问题。
主流经济学似乎强调需求对拉动经济的作用更多,而对供给有所忽略。
事实证明,维持二者的平衡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与强调需求的凯恩斯主义相对,强调供给侧作用的最重要的经济理论是四要素理论———宏观经济学中,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索洛、罗默和卢卡斯研究经济增长时,认为总供给增长来源于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四种要素。
以往经济理论对供给的强调也大多是从这四种要素入手论述。
较早开始探讨供给的作用的是古典经济学家。
古典经济学强调经济总量的增长,指出随着劳动分工越来越专业化,资本不断积累增加了总产出,多余的资本会流向生产领域从而形成新一轮的良性循环。
重农学派强调财富来源于生产而非流通,而只有农业能生产产品创造财富,农业资本可以代表一般资本。
而亚当斯密认为一切生产部门都会创造财富,通过社会分工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分工的过程中工具和资本十分重要。
威廉·配第提出劳动价值论,认为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
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的结构性是指通过调整供给侧资源配置和优化供给侧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潜力的措施。
这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供给侧结构性的内容和目标。
供给侧结构性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去产能:去产能是指通过市场化手段,减少过剩产能,实现市场供求平衡。
过去几年,中国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特别是钢铁和煤炭行业。
去产能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淘汰落后、无效和无盈利能力的企业,推动行业良性竞争和提高产业集中度。
二、去库存:去库存是指通过减少存货和清理无效资产,消化过剩库存,提高资本利用率。
过去几年,中国面临着因投资过剩和需求不足导致的庞大库存问题。
去库存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加大库存调控力度,推动存量资产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
三、去杠杆:去杠杆是指通过降低杠杆率,缓解债务风险,减少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过去几年,中国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增长过快,债务风险逐渐积累。
去杠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加强债务监管和处置,降低债务风险,提高企业和政府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四、降成本:降成本是指通过降低企业用工、融资等成本,改善企业营商环境,提高企业竞争力。
过去几年,中国企业面临着用能、用地、用工成本上升的问题,拖累了企业发展。
降成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减税降费、简化行政审批和减少企业负担等举措,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供给侧结构性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改善供给侧结构,提高生产要素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这是实现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
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通过减少无效和低附加值产能,加大高技术产业和创新驱动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这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增强市场活力:通过加大市场竞争,推动资源在供需双方更自由、更充分地流动,增强市场活力和动力。
国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探索及其启示
国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探索及其启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在国外一些发达的经济体中也存在类似的改革探索和实践。
通过研究国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为我们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济体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
德国在20世纪80年代实施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这为德国在现代高端制造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德国的改革经验告诉我们,传统产业发展不可陷入僵局,只有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转型升级,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济体推动企业创新的做法。
英国是一个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经济体,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也有着许多成功的经验。
英国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鼓励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等,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积极推动企业创新,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济体改革金融体制的经验。
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改革金融体制是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些国家通过放宽银行准备金率、提高资本充足率、建立金融创新机构等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改革金融体制,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和支持。
国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和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启示。
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路径和措施,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更好的成效。
试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试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为了提高经济供给能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这一理念最早于2013年提出,在中国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
以下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宏观层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过去几十年,中国以出口和投资为主导,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大规模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工业。
这种增长模式在面临内外部环境变化和体制性矛盾时变得越来越不可持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淘汰过剩产能、消除无效竞争和提高企业效率为目标,推动经济向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的方式转型。
通过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微观层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企业和产业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方面,通过减少产能过剩,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市场竞争环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企业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通过推动技术进步,培育新兴产业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包括创新驱动、改善供应体系、优化企业环境和推进改革创新。
创新驱动是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动力,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改善供应体系包括优化农业供给结构、提高农业有效供给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物流体系等。
优化企业环境涉及简政放权、减税降费、降低企业成本、加强监管和改革国有企业等方面。
推进改革创新包括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值得注意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统筹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关系。
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能导致短期经济下行压力和企业困难。
政府需要在推进改革的加强宏观调控,保障就业和社会稳定。
改革的扎实推进需要避免一刀切和简单化的做法,要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同时加强监管和规范,防止市场失序和风险积聚。
试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试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方面着手,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以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一种改革方式。
这一改革思路首次提出于2015年,是中国在转型升级阶段主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克服长期制约经济增长的体制障碍所做的重要战略举措。
从宏观上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为了解决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和瓶颈问题,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要以改革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这就要求在制度、政策和体制方面进行深刻改革,推动国民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供给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和优化配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了许多领域的改革,如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端制造业、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创新金融体系和金融产品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力度。
中国传统的制造业发展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传统产业已经迎来了改革升级的时刻。
需要通过国家的政策引导来鼓励企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步伐,提高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还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破行业壁垒,提高服务业水平,推进服务业的多元化发展,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这样不仅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条的升级和质量提升,而且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结构优化,推动中国经济朝着更加高质量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
要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品质。
还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培育农村新业态,发挥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农业产业链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供给侧改革的理解
供给侧改革的理解供给侧改革是指通过改革和优化供给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一项重大改革。
具体来说,供给侧改革主要包括优化经济结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促进供给侧创新和扩大内需等方面的措施。
供给侧改革的理念是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创新驱动、结构调整等措施改善供给条件,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与之相对的是过去的需求侧管理,即只注重拉动需求,而忽视了供给方面的问题。
过去长期存在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包括生产能力过剩、创新不足、产业结构单一等,推动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就是解决这些问题。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结构性问题的解决,包括三个层面的改革内容。
一是优化供给结构,主要是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增加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升级等方式,改善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二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通过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市场化改革、降低企业成本等手段,打破既得利益,增加市场竞争,优化资源配置。
三是推进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主要是通过市场化机制和法律法规的支持,推动产能过剩行业的淘汰和退出,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提高生产和经济效率,实现经济增长的转型升级。
具体目标包括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提高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加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效益,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等。
供给侧改革的实施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套政策。
首先,需要深化改革,包括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简政放权、放宽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其次,需要加大创新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同时,还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提高整体劳动生产率。
此外,还需要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改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
最后,需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德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摘要自1990年两德统一以来,德国疲软不振.究其原因是德国经济一直背负着欧洲其它国家不曾有的沉重包袱,即德国重新统一给德国经济带来的巨大负担,以及产业结构老化和经济结构特别是劳动力僵化.未来今年,德国经济前景不甚乐观.自1990年两德统一以来,在经历了1990-1991两年的经济繁荣后,德国经济从此疲软不振,增速缓慢.只是由于欧盟实行经济一体化和欧元区实行统一货币政策,世人的目光更多关注欧盟和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形势,作为15个成员国之一的德国不在像从前那么惹人注目.实际上,近10年来德国经济增长率仅为%,是欧盟成员国中最低的,比其他成员国的平均水平低1个百分点,和被认为失去的十年的日本经济相比好不到哪里去.德国经济不仅低迷,而且伴随经济的剧烈波动.自1990年统一到2001年,德国经历了四次经济衰退,经济周期仅为3年.1992/1993年德国统一后利率急升、马克升值以及欧洲汇率机制崩溃导致西欧经济深度衰退,其中德国经济连续5个季度出现负增长;1994年墨西哥危机引发德国1995/1996年经济小幅衰退;1997/1998年亚洲后1998年下半年德国出现轻微衰退;1999/2000年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和美国经济衰退引发的2001年下半年经济严重衰退.而在同一时间内,美国只经历2001年的一次衰退,欧盟其他国家一般只经历1992/1993年和2001年两次衰退.德国何以如此一、德国统一的后遗症是德国经济低迷的主要原因十多年来德国经济一直背负着欧洲其它国家不曾有的沉重包袱即两德统一.德国统一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区和一个低生产率、高度计划、经济落后的地区的合并.为保证统一过程中平等和稳定,防止东德居民大规模移民西德,德国决定西德马克和东德马克按平价兑换、向东德大规模实行转移支付用于东德的基础设施建设、把西德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入东德、实治经济转轨等.但统一的过程产生了三大问题影响了德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1.业持续负增长德国统一初期,由于大量的转移支付,东德的基础设施、商用和民用住房建设迅速增长,拉动了东德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使东德地区的增长率高于西德.如此同时,在西德,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移民的增加刺激了住宅业的发展,建筑业也出现了较快增长.但自90年代中期以来,德国的建筑业出现停滞.一方面,东德的经济重建工作基本完成,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减少,东德地区的建筑业随之出现萎缩.另一方面,90年代后,西德移民潮基本停滞,住宅需求下降;同时,受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对各成员国财政预算占GDP的比重不能超过3%的限制,政府减少了对低住房建设的补贴,减少,西德地区建筑业萎靡不振.德国建筑业从1996年起已连续6年负增长,预计2002年仍将继续下降.可以说,该部门在经历了两德统一之后的短期繁荣后,进入自动调整过剩供给能力的时期,这可能是一个中长期的整合过程,目前这种调整仍未结束.根据欧盟委员会的估计,1996年以来,建筑业的萎缩使德国经济每年减慢个百分点.2.为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和降低水平导致税率上升在经历了1973年和1979年两次世界石油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之后,西德的财政预算状况不断改善,1981年,西德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为%,到1989年,预算基本实现平衡并略有盈余,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不到40%.鉴于良好的财政状况,政府分三阶段1986年,1988年和1990年实施了500亿马克的减少收入税计划,其中,从1990年1月开始的第三阶段减税计划预计减税250亿马克.柏林墙的突然倒塌和两德的统一,打乱了西德的减税计划,给德国的公共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首先,西德社会保障体系引入东德使政府财政负担剧增.统一不久,西德的社会保障体系被引入东德,由于东德的工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其劳动生产率,导致企业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失业工人的增加使社会保障基金和政府财政负担剧增.其次,公共债务负担增加.东西德马克按1:1兑换,东德政府债务大幅增加,到1995年,前东德政府的公共债务达到1026亿马克,住宅部门的债务为290亿马克.为加快企业的私有化进程,政府加大了对企业私有化的补贴,到1995年,负责企业改革的企业托管局负债2100亿马克.所有的这些债务都被纳入德国的公共债务当中,使德国的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由1991年的40%突然上升到1995年的60%以上,突破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各成员国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不能超过60%的限制.第三,实施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用于东德基础设施建设.自1991年以来,每年对东德的净转移支付约在1100-1500亿马克,相当于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同时,为鼓励东德的住房达到西德的标准,对东德的住房建设实行减税,减少了财政收入.为解决统一后的财政负担问题,政府不得不放弃了从1990年1月份开始第三阶段减税计划,而且从1991年开始,通过推出团结税、税、能源税和增加社会保障贡献等措施增加,使德国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91年的%上升到1999年%,德国随之成为欧盟成员国中税收比重最大的国家之一,财政赤字也居高不下.经济理论告诉我们,通过增加税收实行财政扩张,在初期可以刺激需求从而带动经济增长,但在对经济的推动效应消失后,增税会对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因为高税收减收了企业的预期利润,挤出了私人投资;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了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失业人员增加.根据欧盟委员会的估计,德国的税收增加和对东德的转移支付在1994年前拉动了德国的经济增长,但从1994年起,对德国的经济增长3.对外竞争优势受到损害两德统一恶化了德国的对外竞争能力.首先,统一初期,由于西德的工资谈判机制引入东德,东德的工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1991年,东德的劳动生产率是西德的1/3,工资是西德的42%;到1997年,东德的劳动生产率是西德的1/2,工资是西德的68%.整个德国的单位劳动成本1990年到1995年的5年内上升了17%.马克和24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货币相比的实际有效汇率1995年比1990年升值了15%,和欧元区国家相比升值的更快.其次,马克相对美元、英镑、里拉等货币升值.统一初期,由于德国的扩张,物价上涨压力加大,到1992年德国的物价指数超过5%,为抑制经济过热和物价上涨,利率急剧上升,拆借利率从1990年初的6%上升到1992年初的%,高利率推升了德国马克.为维持欧洲汇率机制,其他欧洲国家不得不提高利率以维持和马克的汇率稳定,致使欧洲经济从1992底进入衰退,并最终导致英镑、里拉货币等退出欧洲汇率机制,使欧洲汇率机制崩溃.第三,东德马克高估,西德马克和东德马克按1:1实行兑换,而当时的实际汇率为1:.德国经济系高度出口型的经济,在欧盟的大国中对出口的依赖程度最高.马克升值和劳动成本上升,大大降低了德国的对外竞争能力.统一初期,东德产品几乎完全退出国际市场,西德的出口占GDP的比重也由1989年的25%下降到1993年18%,德国的经常项目一改长期顺差的局面从1991年开始连年出现逆差.只是到了2000年,由于欧元启动后不断走软,德国工资上涨比较温和,按实际有效汇率计算的德国竞争力才恢复到两德统一前的水平,但和欧元区内的国家相比,德国的竞争能力依然偏低,说明德国马克在欧元启动时定价过高.德国的对外竞争力减弱也是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两次诱导德国出现轻微衰退的主要原因.开始产生负面影响,使德国经济每年减慢至少个百分点.二、经济结构僵化德国的经济结构僵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市场僵化,二是产业结构老化. 1.劳动力市场僵化自1991年以来,德国的就业人数基本处于下降状态,只有到1998年以后,就业人数才略有上升,2000年的就业总人数和1991年基本持平,德国的就业人数不随经济增长而增长,说明劳动力市场缺乏弹性.相反,近几年来,其他欧盟国家如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的就业弹性就业弹性定义为就业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之比显着提高,失业率明显下降.目前,德国的失业人数超过400万,失业率为8%,就业率仅为65%.在失业总人数中,一半以上是结构性失业.德国的劳动力市场僵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福利过大,大量的失业补助金和社会福利,减少了人们工作的热情.比如,在美国,失业人员失业后第二年和第三年的平均收入只相当于失业前平均收入的10%左右,欧盟失业人员平均收入约为原工资的三分之一,但在德国,一个人失业后,在32个月内可得到工资的67%,如果以后继续失业,可永久性获得原工资的57%的收入.二是企业和职工的高社会保障贡献率和高税收率,抑制了企业雇佣工人和失业人员寻找工作的积极性.2000年,美国企业和职工的社会保障贡献和个人所得税合计占职工收入的%,欧盟平均为%,德国为%,是几个大国中最高的.三是德国实行部门内集中型工资谈判模式.经济合作组织的研究认为,就业立法和失业之间没有密切的关系,全国性的或者企业内集体谈判也不一定不利于就业,但产业中的工会组织集体谈判机制会严重影响就业,导致非熟练工人工资相对过高.欧盟估计,如果德国的就业增长弹性达到欧盟的平均水平,德国的经济增长潜力每年可增长个百分点.2.产业结构老化就经济规模而言,德国居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但就其经济结构、新产业比重和综合竞争水平与美欧其他新兴国家已出现不小差距.多年来产业结构变动不大,存在结构老化现象,传统产业汽车、、化工和冶金及建筑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高达30%以上,且多年未变.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IT产业和网络技术浪潮,德国虽然适时参与,但力度不突出,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动作不明显.多年来,德国一直对煤炭、造船等夕阳实行大量补贴.2002年4月,瑞士国际管理研究所公布的最新综合竞争能力排序,德国从上年的第12位跌至第15位.该研究所认为,德综合竞争能力之所以下降,一是经济增长多年来呈低速状态,二是德国经济结构和产业部门缺乏灵活性.三、德国的经济发展前景德国经济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经济前景不甚乐观.结构性改革和调整不会一蹴而就.德国结构问题是多年来累积起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决非能一日而臻其功.德国从不相信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坚持自己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在今年9月份的德国大选中,两位总理候选人都没有对劳动力市场的改革提出有效的办法,施罗德总理明确表示,不希望进行激烈的变革.另一总理候选人斯徳伊伯虽主张改革就业规定,但同时强调,不会对劳动力市场进行激进变革,不会实施把失业救济期由目前的32个月改为12个月的计划.两位总理候选人都主张继续对一些夕阳工业和实行补贴.今年的严重水灾使个人所得税减税计划被推迟.从长期看,由于老龄化带来的社会保证支出增加,在现行的社会保障体制下,德国的减税余地很小.德国经济增长潜力不高,十年来,德国的高失业、投资不振和产业结构老化制约了德国的经济增长潜力,经合组织等机构估计,德国的长期经济增长率仅为2%,比欧盟的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
国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探索及其启示
国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探索及其启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经济形势也愈加复杂多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少国家开始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国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的经验和启示,以期为我国的改革提供借鉴和经验。
1. 美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直备受关注。
在过去几十年的改革中,美国政府一直在推动减税、放松监管、鼓励创新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以激发经济增长的活力。
在减税政策方面,美国政府曾多次采取降低企业税率、个人所得税率等措施,以促进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在放松监管方面,美国政府也一直在推动简化审批流程、取消过时法规等措施,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美国政府也鼓励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从美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值得借鉴的启示。
减税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经济增长,激发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带动就业。
放松监管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鼓励创新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德国作为欧洲经济强国,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验也是非常丰富的。
在过去几十年的改革中,德国政府一直在推动教育、技能培训、劳动力市场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就业率,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在教育和技能培训方面,德国政府大力推动职业教育,鼓励学生学习实用技能,以满足市场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
在劳动力市场改革方面,德国政府也一直在推动灵活就业、降低劳动成本、改善就业环境,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
从德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值得借鉴的启示。
教育和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就业率的重要途径,应该加大投入,提高教育和培训质量。
劳动力市场改革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提高灵活性,提高就业率,增加经济活力。
吸引人才和投资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需要改善营商环境,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国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探索及其启示
国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探索及其启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举措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国外一些国家也进行了类似的改革探索,对于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国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注重以市场为导向。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关键作用,需求和供给的平衡将通过市场机制实现。
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必须注重激发市场活力,增加市场竞争,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国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经验表明,要强化创新驱动。
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在改革过程中,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培育创新型企业,打造创新生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国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验也强调要注重人力资本的培养。
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培养和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要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激发人才的创造潜能,从而增强经济的竞争力。
国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验还强调要加强产业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路径,通过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要加强产业的整合与协同,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和协同发展。
国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注重改革与民生的统筹。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增加人民福祉,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要注重民生的改善,保障基本民生需求,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国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验对于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在改革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创新驱动,注重人力资本的培养,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并注重改革与民生的统筹。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出努力,才能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面临的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运而生。
这一改革理念在中国各个领域渐渐深入人心,并且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以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改革供给侧入手,促进供需结构优化和产能结构优化的改革措施。
它强调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供给效率、优化产品质量,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变化。
具体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着由过去的投资和出口驱动向以消费和创新为主的新模式转变的迫切需求。
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和服务业等高附加值领域转移,提高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其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解决过剩产能问题。
中国近年来产能过剩的问题凸显,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化解过剩产能问题,优化市场供需关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改善民生福祉。
当前,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消费结构升级和居民收入分配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促进消费升级和民生福祉的提升。
此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中国经济长期以来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着浪费和不合理的现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导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及推动科技创新,中国可以更好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国经济的意义重大且深远。
它不仅能够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改善民生福祉,还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中国需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市场监管,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提供有力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德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以来,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与条件下,我国经济理论界及实际部门广泛讨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
其中实际部门多从实际操作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提出大量改进经济供给侧的可行有效的方法,并且实施后在产业、行业、产品供给方面,都已经逐步取得明显成效。
同时理论界也开展大量研究和探索,试图从理论上加以解释和阐明,其中有人认为我国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思路是借鉴现代经济学中供给学派的理论;也有人认为这与现代供给学派理论有不同,或者可能有异有同,但是究竟如何异同也没有说清楚。
而在大半个世纪前的德国,同样在经济方面出现了危机,经济政策也进而由凯恩斯主义转向了供给改革,从而使德国的经济转向了新的局面。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前的德国经济1.1948-1966年是德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期1948年6月20日,基民盟党人路德维希·艾哈德(1949-1963年担任联邦德国首任经济部部长,1963-1966年担任总理)在战后的德国推出货币和经济改革,建立社会市场经济秩序,保持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保护自由竞争,限制垄断,同时实行若干社会保障和补偿制度,减少过于不公平的分配状况。
1951-1965年间,德国的GDP平均增长率达到6.6%,德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长率高、价格稳定、失业稳步减少的特点,“德国制造”享誉全球,人们称这一时期的德国经济为“经济奇迹”。
“经济奇迹”的取得主要得益于社会市场经济框架下大量现有劳动力潜能使资本投入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离不开战后旺盛的国内需求、较低的工资汇率和原材料价格、马歇尔计划的支持、没有出现大的景气恶化以及稳定的国内政局。
2.1965年是德国经济的增速换挡期1965年前后,德国出现了房地产长周期峰值。
1950-1970年期间,德国的人口出生数量处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累计出生2230万人。
这些战后的婴儿潮对后来的住房需求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
1965年,德国的人均GDP达到9186国际元,达到增速换挡的阈(yu)值(阈值又叫临界值,是指一个效应能够产生的最低值或最高值。
)。
德国在增速换挡期出现了经济衰退式调整,GDP增速超调到零增长附近。
其原因在于在增速换挡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叠加了偏紧的货币政策。
战后德国一直把稳定物价作为最优先的货币政策目标。
50年代以来,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下,德国快速的劳动生产率提升和巨额的贸易顺差,使得马克长期面临升值压力。
60年代贸易自由化以后,马克成为美元的交易对手,大量投机资本借助贸易进入德国,导致流动性输入的通胀压力。
60年代初联邦银行曾试图通过提高国内利率抑制通胀,但这扩大了国内外利差,进一步吸引热钱流入和增加通胀压力,国内币值稳定和国外币值稳定的政策冲突凸显。
1961年联邦银行将马克的对外汇率提高了5%,但幅度太小,投机性货币流入仍然持续。
1965年以后,越战和巨额财政赤字导致了美国的通货膨胀,并引发美元贬值压力,大量投机资本涌入德国。
流动性输入的通胀压力叠加这一时期缺乏配合的宽松的财政政策,造成1965年通胀上升到4%。
联邦银行采取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1965年1月贴现率由3%提高到4%,1966年5月进一步提高到5%,1965年10月减少再贴现额度。
1966年德国爆发了二战后第一次经济衰退,经济增速由上一年的5.4%下降到2.8%,1967年进一步下降至-0.3%。
与此同时,1967年英镑贬值危机和1968年法国骚乱进一步恶化了外部经济形势。
自此,德国经济结束了高增长,开始增长阶段转换。
3.1967-1982年是德国经济在需求调控下的中速增长期凯恩斯主义主导时期1967年经济危机使得德国国内出现要求国家承担更多责任的呼声和更高的工资要求,政府在财政政策上出现重大分歧。
1966年11月30日,艾哈德辞职隐退,政府改组。
社民党人卡尔·席勒开始担任联邦经济部长。
1969年6月,社民党正式开始16年的执政。
在经济政策领域,社民党的主张是将凯恩斯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通过需求刺激调控经济增长。
在凯恩斯主义思想指导下,政府采用逆周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经济增速得到暂时回升。
但紧接着在随后几年就出现经济波动性加大、通货膨胀严重和失业率持续上升的问题。
1974-1975年和1981-1982年经济危机1973-1974年,石油危机爆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德国GDP增速在1975年跌落至-0.9%。
当年政府花费约500亿马克用于扩大财政支出以刺激需求。
1979-1980年再次爆发石油危机,德国陷入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1980-1983年连续四年经济低迷,GDP平均增长率0.8%,其中1982年为-0.4%,工业生产从1980年下半年到1983年上半年连续三年时间下降,私人消费在1981-1982年连续两年萎缩,就业人数在1981-1983年连续三年减少。
二、成德国经济政策转向供给侧的原因8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之所以促使政府转变了经济政策方向,原因在于当时的德国经济出现了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的体制性问题(严重的财政危机)和结构性问题(产业结构落后,对外贸易连续逆差)。
1.严重的财政危机。
进入70年代后,社会福利开支持续增加,国家机构人事费用膨胀,财政刺激计划呈现固化趋势,政府财政年年都出现巨额赤字。
各级政府通过信贷和发行政府债券来弥补赤字,导致政府债务规模在整个70年代都几乎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除1973年为9.3%)。
1981年底,政府债务总额超过2441亿马克,相当于1982年一年的财政支出。
1973-1974年,石油危机爆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德国GDP增速在1975年跌落至-0.9%。
当年政府花费约500亿马克用于扩大财政支出以刺激需求。
1979-1980年再次爆发石油危机,德国陷入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1980-1983年连续四年经济低迷,GDP平均增长率0.8%,其中1982年为-0.4%,工业生产从1980年下半年到1983年上半年连续三年时间下降,私人消费在1981-1982年连续两年萎缩,就业人数在1981-1983年连续三年减少。
8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之所以促使政府转变了经济政策方向,原因在于当时的德国经济出现了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的体制性问题(严重的财政危机)和结构性问题(产业结构落后,对外贸易连续逆差)。
进入70年代后,社会福利开支持续增加,国家机构人事费用膨胀,财政刺激计划呈现固化趋势,政府财政年年都出现巨额赤字。
各级政府通过信贷和发行政府债券来弥补赤字,导致政府债务规模在整个70年代都几乎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除1973年为9.3%)。
1981年底,政府债务总额超过2441亿马克,相当于1982年一年的财政支出。
财政危机带来了一系列的衍生问题:连续多年的巨额财政赤字已经不只是经济周期下降的产物,而是成了结构性的、相对固定化的现象,极大地限制了政府通过逆周期财政支出来刺激经济的能力。
巨额的债务利息给政府带来沉重负担。
1983年联邦政府预算中,国债利息支付达310亿马克,占预算总额的12.3%,成为仅次于“社会”和“国防”的第三大支出项目。
政府新增债务在全国新形成的货币资本总额中的占比从1969年的10.3%上升到1981年的37.6%。
政府举债需求推升了无风险利率,挤出了企业和家庭的筹资需求。
财政困难使得政府内外为寻找出路和推卸责任而争吵不休,破坏了当时的经济发展氛围。
2.产业结构落后,对外贸易连续逆差。
进入70年代以后,德国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进展缓慢,给钢铁、采煤、造船等传统工业部门的长期维持性补贴延缓了结构变革的进程,对发展电子等新兴部门的意义认识不足,在生产率上远远落后于日本,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
在经济赖以增长的出口领域,德国日益受到来自日本的挑战。
1963年到1977年,在世界重要工业品进口总额中,德国供货的钢铁下降0.3%,机器设备下降0.9%,汽车下降6.1%,电器电子下降2.1%,精密光学仪器下降6.7%。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日本供货的钢铁上升16.7%,机器设备上升7.5%,汽车上升14.6%,电器电子上升10.2%,精密光学仪器上升12.4%。
1979-1981年,德国的对外贸易连续三年出现逆差。
国际上对马克的信心开始下降,马克出现贬值趋势。
为维护币值对外稳定,联邦银行不得不维持了紧缩的货币政策,进一步限制了通过逆周期货币政策实施经济刺激的可能性。
三、供给侧改革的提出过程1.科尔政府执政1982年10月,政府改组,基民盟主席赫尔穆特·科尔当选总理。
科尔在其《施政纲领》中宣称:“新政府的经济革新方向是:不要更多的国家干预,而要更多的市场经济;不要实行集体负担,而要让个人做出成绩;不要僵硬的结构,而要更多的灵活性,更多自身的主动性和加强竞争能力。
”2.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整顿财政,削减社会福利,压缩政府开支。
科尔政府上台后制定了整顿财政方针,要求各级政府每年的财政支出年增长率不超过3%,以降低“赤字率”(政府赤字占GDP的比例)和“国家率”(国家支出占GDP的比例)。
在社会福利方面,通过延迟养老金调整时间、降低失业者养老金缴纳基数、提高医疗费用自付比例等途径减少了在社会福利上的支出。
1983-1989年,政府赤字减少,债务增速下降,“赤字率”和“国家率”逐渐降低。
减轻企业和个人税负。
1984年公布《减税法》,分1986年、1988年和1990年三个阶段进行减税,从而实现了税收份额从1982年的23.8%降低到1990年的22.5%,达到30年来的最低水平。
税收体系得到调整,降低了直接税比重,调低了所得税和工资税的累进税率,使税法体现出促进经济增长的性质。
控制劳动力、能耗等企业成本的增长。
1982年底,劳工部长明确要求工会在1983年上半年暂停提高名义工资。
1983-1989年间,德国劳动者工资增幅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70年代的两次石油大提价促使西方发达国家大力节省能源消耗,1985年,工业国石油消耗量平均减少到1973年的63%,而德国更是减少到61%,再加上80年代油价低迷,企业的能耗成本大大下降。
放松管理,推进私有化。
有关联邦资产私有化和参股政策的总体方案于1985年3月26日得到联邦政府的批准,在这一计划中,联邦政府将减少在8家大公司中的参股,如将大众汽车的股份从20%减少到14%,联合工业公司的股份从100%减少到74%,汉莎航空的股份从79.9%减少到55%。
1982年,联邦参股25%以上的工业企业共950家,参股出资总额约21亿马克,占当时工业部门所有股份公司和有限股份公司总股本的约1.6%。
经过十年的私有化过程,到1992年,联邦参股企业的数量和总份额均下降了约一半。
德国在所有制变动的问题上采取基本稳定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