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第9章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 在表面或界面上形成混合单分子吸附层 – 在溶液内部形成混合胶束
• 无论是混合单分子吸附层还是混合胶束,两种表面活性剂 分子间均存在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的形式和大小用分子 间相互作用参数β表示
ppt课件
3
9.1.1 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β的确定和含义
• 混合单分子吸附层:βσ
ppt课件
13
• 产生最大加和增效作用时,表面活性剂1的摩尔分数α*:
1 0,2 c 0,cmm c K cK 1(2( MM )1 )( X (X 1 *1 )*2 )21
*
C1M C2M
X1* 1X1*
exp[ M(12X1*)]
1C1M C2M
X1* 1X1*
exp[ M(12x1*)]
•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 使临界胶束浓度显著降低
图9-7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复配体系临界胶束浓度与活性剂浓度的关系
ppt课件
20
9.3.6 非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 多数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产品本身便是混合物, 其性质与单一物质有较大差异
• 例如,单一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在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起泡、 乳化及洗涤等性能方面远不如含有少量十二醇等物质的品 种。
• 在洗涤剂配方中,也常常加入少量的十二酰醇胺或氧化二 甲基十二烷基胺,用以改善产品的起泡性能和洗涤性能。
ppt课件
2
9.1 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参数
• 表面活性剂的最基本性质
– 在表面或界面形成定向吸附 – 在溶液内部形成胶束
2. 疏水基团的影响
随表面活性剂疏水基碳链长度的增加,βσ和βM变得更负,即绝 对值增加,且为负值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五、阳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非离子表面 活性剂,可以使临界胶束浓度显著降低。 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离子基团与非离子 表面活性剂的极性聚氧乙烯基相互作用的 结果。
六、非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多数聚氧乙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本身便是混合物, 其性质与单一物质有较大差别,通常疏水基相同、 环氧乙烷加成数相近的两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 合时,近乎理想溶液,容易形成混合胶束,其混 合物的亲水性相当于这两种物质的平均值,当两 种表面活性剂的环氧乙烷加成数和亲水性相差较 大时,混合物的亲水性高于二者的平均值,油溶 性的品种有可能增溶于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胶束 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由此可以看出,引入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 后,可以定性地了解两种表面活性剂分子 间的作用情况,是相互吸引还是相互排斥, 作用力的强弱如何。并可通过相关公式计 算并判断出两种表面活性剂混合后是否产 生复配效应,并可进一步求出产生最大加 和效应时复配体系的组成,即两种表面活 性剂的复配比例,这为表面活性剂复配的 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形成混合胶束
当复配体系水溶液形成混合胶束的临界胶束 浓度低于其中任何一种单一表面活性剂的 临界胶束浓度时,即称为产生正加和增效 作用;如果混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比任何 一种单一组分的高,则称产生负加和增效 作用。
三、综合考虑
将降低表面张力和形成混合胶束综合起来看, 正加和增效是指两种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 系在混合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表面张 力低于其中任何一种表面活性剂在其临界 胶束浓度时的表面张力,相反则产生负加 和增效作用。
二、影响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的因素
大部分混合体系的β值为负值,即两种表面活 性剂分子间是相互吸引的作用。这种吸引 力主要来源于分子间的静电引力,与表面 活性剂分子结构密切相关,并受温度及电 解质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表面活性剂复配技术研究
a r t i f i c i a l c o r e s .T h e o p t i m a l s y s t e m w a s t h e n s e l e c t e d a m o n g v a r i o u s C O m b i n a t i o n s y s t e ms a s t h e o n e t o b e a p p l i e d i n t h e f i e l d t e s t . R e s ul t s s h o w t h a t , t y p e s o f s u r f a c t a n t a n d c o m b i n a t i o n p r o p o r t i o n s h a v e a l i t t l e
i n f l u e n c e o n t h e v i s c o e l a s t i c i t y o f b i n a r y s y s t e m a n d t h e s u r f a c e t e n s i o n s t a b i l i t y o f v a r i o u s c o m b i n a t i o n p r o p o r t i o n s i s m u c h b e t t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m a i n s u r f a c t a n t p r o p o r t i o n a l o n e :f r o 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f l o o d
t e n s i o n o f c o m b i n a t i o n sy s t e m w a s e v a l u a t e d a n d f l o o d e x p e r i m e n t s w e r e i m p l e m e n t e d w i t h h e t e r o g e n e o us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增效效应介绍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增效效应介绍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对表面活性的影响的决定因素有很多,在双方结构合适的情况下有协同作用。
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中,由于分子间正/负离子的强静电吸引作用,相互复配后容易形成棒状胶团,浓度超过CMC后会发生聚集,出现浑浊、分相等情况。
控制疏水链的长度,用短链的表面活性剂或增加亲水基团(乙氧基化),则有可能在溶液中不出现沉淀现象,并使表面活性较单一组分有大幅度提高。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的增效效应体现在以下几点:1、去污性能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少量添加在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的洗涤剂中作为增效剂,提高去污能力。
2、增溶性能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中,随着一种表面活性剂加入到另一种带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剂中,混合胶团的聚合数会急剧增加,同时胶团过渡到棒状结构,这种棒状胶团对增溶于胶团内核的被增溶物具有较大的增溶能力。
3、泡沫性能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间存在电性吸引,并且吸附层的等比组成是实现最大电性吸引所必需的。
电荷作用减弱了吸附层和胶团中表面活性离子之间的电性斥力,从而使表面吸附增加。
上述作用使得复配溶液具有很低的表面和界面张力,这样势必引起起泡力增加。
与此同时,由于吸附层中分子排列紧密以及分子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还使得表面黏度增大、表面膜机械强度增加,使之受外力作用时不易破裂、泡沫内液体流失速度变慢、气体透过性降低,延长了泡沫的寿命。
4、润湿性能由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表面吸附增强,体系表面张力较低,这样复配体系将具有较强的润湿能力。
5、乳化性能表面活性剂的乳化能力取决于本身的亲水亲油平衡、油相的亲水亲油值以及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形成膜的牢固程度等。
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加入少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反之,由于电荷作用之故,复配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增加,在油/水界面形成的膜致密性增加,故乳化能力增强。
此外,复配体系还可同时具两组分的优点。
阳离子表活剂是较好的抗静电剂和杀菌防霉剂,但洗涤效果不佳,与阴离子表活剂复配后可得到化纤产品的优良洗涤剂,兼有洗涤、抗静电、柔软、防尘等作用。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原理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原理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原理是指将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按一定的比例和方式组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表面张力调节、乳化稳定以及分散悬浮等效果。
表面活性剂由亲水基和疏水基组成,亲水基具有亲水性,疏水基具有疏水性。
在液体中,亲水基会向水相靠近,而疏水基会向空气相靠近。
当表面活性剂溶解在液体中时,由于其分子有两个相对独立的界面,即表面活性剂分子的水溶液界面和水/空气界面。
在这两个界面上,亲水基和疏水基具有不同的定位,形成了所谓的吸附层,这种吸附行为也决定了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
通过复配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可以调节表面张力和稳定乳液、分散悬浮体系。
具体原理如下:1. 鸟嘌呤类表面活性剂与短链烷基硫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复配:鸟嘌呤类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但其乳化稳定性较差。
而短链烷基硫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
因此,将两者复配使用可以提高乳化体系的稳定性,同时实现良好的乳化效果。
2.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复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性体系中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能,但其稳定性相对较差。
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将两者复配使用可以同时实现较好的乳化效果和乳化稳定性。
3.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复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性体系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悬浮性能,但其分散稳定性较差。
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
将两者复配使用可以提高分散悬浮体系的稳定性,同时实现良好的分散效果。
通过合理复配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实现更好的表面张力调节、乳化稳定以及分散悬浮等效果。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节p , 值 也就是界面膜 的 自然曲率 , 使之与油滴 的 自
然 曲率 更 匹配 而 提高 乳液 的稳定 性 。
图 1 界 面 上 的 表 面 活 性 剂 示 意 图
F g r Th c e t i g a o u f c a t n t ei tra e iu e 1 e s h ma i d a r m fs ra t n n e f c c o h
式 中 , 为 表 面 活性 剂 尾 的体 积 , 为 尾 的伸 展 长 v ,
度 , 为 表 面活 性剂 头 在界 面上 的投 影 面积 。 a
油 在 水 中乳 液 的P <1 界 面 膜 为 弯 向油 滴 的 曲 ,
表 面活 性剂 分 子 在油 / 界 面上 , 水 以亲 油端 ( ) 尾 溶 人 油 相 ,以亲 水 端 ( ) 在 界 面 的水 相 一 侧 , 头 贴 如 图 1 示 , 自发 地 、有 序 地 堆 砌 成 一 个 有 自然 曲 所 并 率 的界 面 膜 , 一 曲率 与 表 面 活 性 剂 分 子 的 几 何 形 这
1I 山 v1 e a JE s i' 【1 . i
.
… …. nLeabharlann 2 d hp a 4
.
J h je 。 nW l y& S0 s,2 0 n 01
【 收稿 日期 ] 0 2 0 — 0 2 1— 1 2
堆 砌 参 数 ( 与 表 面 活性 剂 分 子 的几 何 形 状 关 P)
系设 定 如下 :
vl /
D —— 口
平 衡 值 ( B) , 2 表 面 活 性 剂 复 配 比使 用 单 HL 下 以 种
一
的 表 面 活 性 剂 有 更 好 的 乳 化 稳 定 性 。这 是 因 为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体系
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剂能够显著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使其 低于纯溶剂的表面张力。
分散性
表面活性剂能够将固体颗粒分散于液体中,形成 稳定的悬浮液。
ABCD
润湿性
表面活性剂能够增加固体表面与液体之间的接触 面积,使液体更好地润湿固体表面。
乳化性
表面活性剂能够将一种液体分散于另一种不混溶 的液体中,形成稳定的乳状液。
复配体系的相容性
相容性原理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中的各组分 之间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以保 证复配体系的稳定性和性能的发 挥。相容性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各 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分子间的 排列。
相容性影响因素
相容性改善方法
影响复配体系相容性的因素主要 包括各组分的极性、溶解度参数、 分子量、官能团等。这些因素可 以通过影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 排列,从而影响相容性的好坏。
要点二
热稳定性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应具有一定的热 稳定性,以便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承受 一定的温度变化。热稳定性差的复配 体系在高温下容易发生分解、氧化等 反应,导致性能下降。
要点三
储存稳定性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应具有良好的储 存稳定性,以确保在长时间储存过程 中保持性能的稳定。储存过程中,复 配体系可能会受到光照、氧气、湿度 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 措施来提高其稳定性。
为了提高复配体系的相容性,可 以采用混合溶剂、加入增溶剂或 乳化剂等方法来改善各组分之间 的相互作用和分子排列。同时, 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 度也是提高相容性的关键因素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污渍更容易被 去除。
防锈
一些表面活性剂可以形成保护膜,防止金属腐蚀和生 锈。
环境友好型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研究与应用目前,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研究与应用已形成热点,如表面活性剂与无机物、高聚物或表面活性剂之间复配等,其目的是提高含表面活性剂配方的性能,优化使用并提高经济效益。
长期以来,在表面活性剂复配应用过程中把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复配视为禁忌,一般认为两者在水溶液中相互作用会产生沉淀或絮状络合物,从而产生负效应甚至使表面活性剂失去表面活性。
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显示出极大的增效作用,这样的复配体系已成功地用于实际。
由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在一起相互之间必然产生强烈的电性作用,因而使表面活性大大提高。
有人认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混合之后形成了“新的络合物”,并会表现出优异的表面活性和各方面的增效效应。
1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的增效效应1.1降低表面张力的效能复配溶液所能达到的最低表面张力,即在cmc时的表面张力γcmc比单一组分的最低表面张力低。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8H17N(CH3)3Br(以下用C8N表示)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8H17SO4Na(以下用C8S表示)等摩尔复配体系的γcmc比两纯组分各自的γcmc低得多,尤其在正庚烷/水溶液界面的界面张力的降低表现更为突出,等摩尔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可以低至0.2mN/m,而两种纯表面活性剂溶液相应的界面张力则高得多(分别为14mN/m和11mN/m)。
事实上,在单组分的碳氢链表面活性剂中尚未见报道能达到如此低的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
1.2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达到指定的表面张力γ时,复配体系所需表面活性剂总浓度比单一表面活性剂溶液所需浓度低。
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AESA)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以9/1(mol)复配,当达到相同的表面张力38mN/m时,体系的总浓度为5×10-6mol/L,远比单一组分AESA(4×10-4mol/L及DTAB(1×10-2mol/L)的浓度低得多。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表面活性剂化学
2020/5/6
12
同类同系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复配
对同类表面活性剂来说,只要在表面活性剂中,加入少 量表面活性剂,即可得到表面活性较高的混合体系。
混合物的表面活性是符合线性规则.
表面活性剂化学
2020/5/6
13
阴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两种阴离子表面 活性剂复配时,性能
表面活性剂的浊点。
盐溶:cmc↑,浊点↑
盐析:cmc↓,浊点↓
表面活性剂化学
2020/5/6
11
极性有机物与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极性有机物作用的基本原理:使通过混合吸附和形成混合胶 束改变吸附层和胶束层的性质,以及由于与水的强烈相互作 用而影响疏水效应。 --高级脂肪醇可提高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
--多羟基类物质也可提高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使cmc降低.
表面活性剂化学
2020/5/6
8
洗涤剂组分间的协同效应
洗涤剂基本都是通过多种表面活性剂和助剂复配的产品,
并且通过复配技术达到最高性能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电解质和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特别阴离
子)影响大,两性表面活性剂次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较小。
A 电解质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电解质的加入使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cmc
减小,表面活性剂增大。尤其对阴离子显著。
表面活性剂化学
2020/5/6
9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吸附 层及胶束的扩散双电层结构示意
表面活性剂化学
2020/5/6
10
B 电解质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电解质主要通过对疏水基的“盐溶”或“盐析” 作用使临界胶束浓度变化;
第9章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一般情况下,当两种表面活性剂 产生复配效应时,其混合体系的临界 胶束浓度并不等于二者临界胶束浓度 的平均值,而是小于其中任何一种表 面活性剂单独使用的临界胶束浓度。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表面活性剂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复配使用的两种表面活性剂,会在表面上 形成混合单分子吸附层,在溶液内部形成 混合胶束。无论是混合单分子吸附层还是 混合胶束,两种表面活性剂分子间均存在 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的形式和大小可用
3.产品中夹带副产物。有些反应得不到单一 的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的聚合反应得 到一系列聚合度不同的产品。
4.人为地进行混合。利用各种表面活性剂之 间的配伍性或相溶性,通过几种表面活性 剂的混合,可是商品配方或制剂的效果更 好,达到改善表面活性剂性能的目的,此 即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协同效应:表面活性剂复配的目的是达到 加和增效作用,即协同效应。即把不同 类型的表面活性剂人为地进行混合,得 到的混合物性能比原来单一组分的性能 更加优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1+1〉2” 的效果。
基于同样的原因,两性表面活性剂本 身碱性较低,获得质子的能力差,则 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也 较低。
4.添加无机电解质的影响
无机电解质的天加,会使离子型表面活性 剂与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 体系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降低,这说明 此两类表面活性剂分子间存在着静电力 的作用。
5.温度的影响
12-混合体系
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参数 β值和两种表面活性剂混合的自由能有关, β值为负值表示两种分子相互吸引;β值 为正值时,表示两种分子相互排斥;β值 接近0时,表明两种分子间几乎没有相互 作用,近乎于理想混合。
许多学者通过大量实验和计算发现β 值一般在-2(弱排斥)到-40(强吸引) 之间。
表面活性剂复配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药剂学)2011-01-04 16:40 【大中小】【我要纠错】表面活性剂相互间或与其他化合物的配合使用称为复配,在表面活性剂的增溶应用中,如果能够选择适宜的配伍,可以大大增加增溶能力,减少表面活性剂用量。
1.与中性无机盐:在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可溶性的中性无机盐,增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烃类增溶质的增溶量。
相反对极性物质的增溶量降低。
2.与有机添加剂的配伍:一般以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原子在12以下的脂肪醇有较好效果。
一些多元醇如果糖、木糖、山梨醇等也有类似效果。
与之相反,一些短链醇不仅不能与表面活性剂形成混合胶束,还可能破坏胶束的形成,如C1~C6的醇等。
极性有机物如尿素、N-甲基乙酰胺、乙二醇等均升高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3.与水溶性高分子的配伍:明胶、聚乙烯醇、聚乙二醇及聚维酮等水溶性高分子对表面活性剂分子有吸附作用,减少溶液中游离表面活性剂分子数量,临界胶束浓度因此升高。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作者: chx|发布: 2011-7-21 (15:37)|阅读: 3961|静态地址一、协同效应:表面活性剂复配的目的是达到加和增效作用,即协同效应。
即把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人为地进行混合,得到的混合物性能比原来单一组分的性能更加优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1+1〉2”的效果。
例如:十二烷基硫酸钠中混有少量的十二醇、十二酰醇胺等物质,可改善其在洗涤剂配方中的起泡、洗涤、降低表面张力、乳化等性能。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可以产生加和效应,已经应用到了实际的生产中,但其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仍只是近几年的事,其结果可以为预测表面活性剂的加和增效行为提供指导,以便得到最佳复配效果。
但其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集中在双组分复配体系。
在复配体系中,不同类型和结构的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整个体系的性能和复配效果,因此掌握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相互作用是研究表面活性剂复配的基础。
二、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参数表面活性剂的两个最基本性质是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吸附及胶束的形成。
第九章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盐溶:cmc↑,浊点↑
盐析:cmc↓,浊点↓
2013-5-15 表面活性剂化学 11
极性有机物与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极性有机物作用的基本原理:使通过混合吸附和形成混合胶 束改变吸附层和胶束层的性质,以及由于与水的强烈相互作 用而影响疏水效应。 --高级脂肪醇可提高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 --多羟基类物质也可提高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使cmc降低.
电解质的加入使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cmc
减小,表面活性剂增大。尤其对阴离子显著。
2013-5-15 表面活性剂化学 9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吸附 层及胶束的扩散双电层结构示意
2013-5-15
表面活性剂化学
10
B 电解质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电解质主要通过对疏水基的“盐溶”或“盐析” 作用使临界胶束浓度变化; 电解质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影响,也反映在改变 表面活性剂的浊点。
=
i 1 ( ) RT c i
2013-5-15
表面活性剂化学
3
相互作用参数法 只要测得单组分溶液和某一配比的混合溶液 的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曲线,就可以求算表 面活性性剂二组分在水溶液-空气表面及胶束中 的相互作用参数βs、 βM 。
2013-5-15
表面活性剂化学
4
相转变温度(PIT)研究法 PIT是考虑到HLB值的缺点提出来的,是衡 量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的一个物理量,能够全 面反映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及各种因素的影响。 影响PIT的因素: (一)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浓度 (二)无机盐种类&含量 (三)油的种类
2013-5-15
表面活性剂化学
5
热力学研究法 热力学研究法是用界面张力仪测定复配体系 在不同温度的表面张力-浓度关系,曲线转折点 即为cmc,求出ln cmc,并作ln cmc-T图,求出 ln cmc/T ,依据Gibbs-Helmholtz公式计算热力 学函数ΔG、ΔH、ΔS。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名词解释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名词解释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化学物质,通常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
它能够改变液体或固体表面的性质,使其具有较好的润湿性能和界面活性。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是指将两种或更多种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以提高其性能和应用范围。
下面将对表面活性剂常用的复配名词进行解释。
1. 合成复配合成复配是指通过合成方法将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分子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复配分子。
这种复配能够综合各个成分的优点,以产生更好的表面活性效果。
例如,将疏水性表面活性剂与亲水性表面活性剂通过酯化、醚化等方法连接在一起,可以在较低的浓度下提供更好的起泡性和去污能力。
2. 物理复配物理复配是指将两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以机械混合的方式共同应用。
这种复配通常在液体洗涤剂和清洁剂中常见。
物理复配能够通过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更好的清洁效果和稳定性。
例如,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物理复配,可以提高洗涤剂对油污和蛋白质的去除能力,并增强泡沫稳定性。
3. 亲合复配亲合复配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互相配合的表面活性剂共同应用。
这种复配能够通过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和亲水相互作用,实现更好的稳定性和表面活性效果。
例如,将疏水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疏水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亲合复配,可以提高洗涤剂对油污的去除能力,并增加表面张力。
4. 微乳液复配微乳液复配是指将两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与水相结合,形成微乳液体系。
微乳液复配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清洁性能。
这种复配通常应用于皮肤护理产品和清洁剂。
例如,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形成的微乳液,能够提供丝滑的质感和有效去除油脂。
微乳液复配既具有水溶性的特点,又具有油溶性成分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提高功效成分的吸收和释放。
在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中,需要考虑各种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容性、稳定性和协同效应。
根据应用需求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当的复配方式和成分比例,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和应用效果。
表面活性剂复配原理
图5-3 亚砜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25℃)【4】 1-C10H21SOCH;2-X1=0.156;3-X1=0.075;4-C8H17SOCH3
根据胶团理论,还可以推算出混合胶团的成分。
x x cR (cR cs )K0
im
i ci ( ci cs )K0
(5-4)
当溶液中没有外加盐时,式5-4变为
5.1同系物混合体系
同系物混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常介于各个纯化合物之间。 碳原子数越多,越易于在溶液的表面吸附,表面活性愈高。 碳原子数愈多,越易于在溶液中形成胶团,临界胶团浓度越低,表面活性亦愈高。
图5-1 C10H21SO4Na-C12H25SO4Na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30℃) 1-1:0;2-3:1;3-1:1;4-1:3;5-0:1
式中,C12为二组分混合物的cmc; C1为组分l的cmc; C2为组分2的cmc; X1为组分1的摩尔分数; X2为组分2的摩尔分数; K。为与胶团反离子结合度有关的常数。
图5-2 C10H21SO4Na-C12H25SO4Na混合体系的cmc(30℃)【3】 O-实验值;…理论计算值
对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二元混合物 上式中的K0=0,则
4-2×10-5;5-2.5×10-4;6-1.0×10-3
当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时,除使cmc下降外,表面张力也下降,表面活性增高。
图5-26 C12E5溶液的表面张力(25℃) C12H25SO4Na浓度1-0;2-1×10-3;3-2.5×10-3;
4-6.3×10-3;5-2.5×10-2M
表面活性剂溶液
气泡寿命/s
液滴寿命/s
C8H17SO4Na溶液 C8H17(CH3)3Br溶液 两者1:1复合物溶液
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的配伍
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的配伍表面活性剂的清洗能力和它本身的结构(亲水基的类型及疏水基的结构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它们的洗涤能力也不同。
因此在配制清洗剂时需选择合适类型的表面活性剂。
但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即使已经挑选出性能最好的表面活性剂品种,仍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或者性能虽然可以满足要求,但从经济角度来看又不可行。
此时即应考虑使用混合表面活性剂。
在实际应用中,洗涤剂是由多种成分复配而成的,通过复配可以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活性,同时还引入一些附加的其他洗涤力,互相协同,达到提高去污力,改善使用性能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因此研究和开发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的复配技术非常重要,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往往比研制新结构的表面活性剂更直接、更显著。
研究和开发洗涤剂配方要根据洗涤对象(污垢)的性质、洗涤要求、洗涤条件、经济性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因素来决定。
另一方面,配方不仅是指配方组分的组成比例,而且还包括配制工艺。
洗涤剂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混合体系。
在体系中存在着表面活性剂之间、洗涤助剂和表面活性剂之间、洗涤助剂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
因此这些组分之间是否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及协同性都是需要考虑的。
如果能了解和掌握它们直接的复配规律来寻求适用高效的配方是最好不过了。
但是这个混合体系少则几个组分,多则十几个组分,相互影响十分复杂,我们只能在掌握表面活性剂及洗涤助剂的性能、作用及其复配规律等物化知识的配方技术的基础上,大体估计这些组分在复配体系中的行为,作为配方的指导。
1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复配目前在大多数实用洗涤剂的配方中,都是采用多种表面活性剂的复合活性物来达到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复配后,常可达到比混合物中任一组分都好的性能,此时我们称之发生了增效作用(或协同作用);但若搭配不当(如品种或混合比例选择不合理)也会出现性能变劣的情况。
对于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增效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工作非常活跃,在理论与应用两个方面均是如此,并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初步掌握了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的一些规律。
表面活性剂
9.3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与中性无机盐的配伍 *有机添加剂 *水溶性高分子
*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
*阴离子-阴离子
*阴离子-阳离子
*阴离子-两性离子
*阴离子-非离子
*阳离子-非离子
*非离子-非离子
16
表面活性剂同系物复配规律
*同系物混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介于各个化合
物之间;且表面活性也符合线性规则. *同系混合物cmc可根据单一表面活性的cmc 通过公式计算 *二组分表面活性剂体系,其中有较高表面活 性的组分在混合胶团中的比例较大,而且在胶 团中的摩尔分数比溶液中的摩尔分数大。 *两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时,性能往往以其 中一种为主。
11
表面活性剂与极性有机物混合体系 短链脂肪醇的影响 CMC:浓度小时可使CMC降低;浓度高时 则CMC随浓度变大而增加。
-溶剂性质改变使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变大; -醇浓度增加而使溶液的介电常数变小,胶团 离子头之间的排斥作用增加。
12
表面活性剂与极性有机物混合体系
水溶性及极性较强的极性有机物的影响
31
描述表面活性剂溶解性的方法
1.溶解度: 在水中溶解度↑,亲水性强↑; 2.CMC:亲水性强↑,CMC↑; 点:离子型Tk低,亲水性强↑; 4.Tp:非离子型Tp↑,亲水性强↑(浊点以上不溶
于水);
5.HLB:亲水基的强度与亲油基的强度之比值, (亲水基值/亲油基值);HLB值↑,亲水性强↑;
力不及分同子类间型的表疏水面作活用性,相剂互的作影用响大大增强,常使溶液产
生分混子浊,间甚的至作沉淀用力主要是疏水基之间的作用 4. 典不力型发的生与亲相静水互电非作作离用子,用聚而合中物等与疏聚水氧的乙聚烯合类物非则离可子以表发面生活相性互剂作
表面活性剂复配技术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原理
7.1.7表面活性剂和高聚物复配及表面活性剂-高
聚物相互作用
1.表面活性剂类型的影响 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与高聚物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以下规律。 (1)在具有相同碳链的情况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
聚合物的相互作用可能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聚合 物的相互作用弱得多。 ②带有相同电荷的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之间没有或仅有很 弱的相互作用,如羧甲基纤维素钠(NaCMC)与SDS、聚 苯乙烯磺酸钠(PSS)与SDS等体系。
第 19 页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原理
7.1.5 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 2.提高混合物溶解性的方法 (3)增大极性基的体积 增大离子的体积可以增加离子头基之间的空间位阻以降低
离子头间强烈的静电引力,从而减少体系形成沉淀的机率。 (4)引入聚氧乙烯基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引入聚氧乙烯基有利于降低分子
表面活性剂在配方生产中的选择与应用表面活性剂在配方生产中的选择与应用表面活性剂在配方生产中的选择与应用表面活性剂在配方生产中的选择与应用表面活性剂在配方生产中的选择与应用表面活性剂在配方生产中的选择与应用所谓协同效应是指两种或数种表面活性剂配合使用时比分别单独使用效果更好某些性能显著提高
第 章 表面活性剂复配技术
第6页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原理
7.1.2表面活性与无机电解质混合体系
1.无机电解质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机制 无机盐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反
离子压缩了表面活性剂离子头的离子氛厚度,减少了表面 活性剂离子头之间的排斥作用,从而使表面活性剂更容易 吸附于表面并形成胶团,溶液的表面张力与cmc降低。
变化,如溶液的表面黏性由于加入醇后而增加,这可被认 为有醇时的表面吸附膜比较紧密。 (4)在有醇存在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γ的时间效应更为明 显,即到达平衡γ需要时间更多。原因是醇和表面活性剂 间存在竟争吸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产生最大加和增效作用时,表面活性剂1占活性剂总量的摩 尔百分数α* ln(C 0 / C 0 )
*
1 2
2
• 产生最大加和增效作用时,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总和,C12,min
C12,min
0 0 2 ln( C / C 1 2 C10 exp 2
– 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C12H25(OC2H4)23OH]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十二烷 基硫酸钠,可导致该溶液对丁巴比妥的增溶作用显著降低 – 十二烷基硫酸钠与失水山梨醇单十六酸酯混合体系的水溶液对二 甲基氨基偶氮苯有更高的增溶作用
• 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烃链 较长、环氧乙烷加成数较小 时,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 配容易形成混合胶束 • 当烃链较短、环氧乙烷加成 数较大时,则富阴离子表面 活性剂和富非离子表面活性 剂的两类胶束在溶液中共存
图9-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月桂醇聚氧 乙烯醚硫酸钠复配体系的洗净力
图9-4 十二烷基硫酸钙与月桂醇聚氧乙 烯醚硫酸钙混合表面活性剂的krafft点
9.3.2 阴离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 阴离子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它们的 复配体系在降低表面张力、混合胶束的形成方面都显示了较强 的加和增效作用,在润湿性能、稳泡性能和乳化性能等方面也 有较大提高
第9章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9.1 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参数
9.2 产生加和增效作用的判据 9.3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
• 目的:加和增效(Synergism),也可以叫做协同效应
• 即把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人为地混合后,得到的混合物
的性能比原来单一组分的性能更加优良,也就是通常所说 的“1+1>2”的效果。
表9-3 辛基硫酸钠与辛基三甲基溴化铵复配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和表面张力 C8H17SO4Na C8H17N(CH3)3Br 性质 cmc 1.4×10-1 2.6×10-1 (mol/L) γ临 39 41 (mN/m) 1:1混合物 7.5×10-3 —— 1:10混合物 3.3×10-2 23 10:1混合物 2.5×10-2 23 50:1混合物 5.0×10-2 25
表9-4 辛基硫酸钠与辛基三甲基溴化铵复配体系(1:1)的性能 表面活性剂溶液 在石蜡表面的润湿角①(度) 气泡寿命②(s) 油-水界面上液滴寿命②(s) C8H17SO4Na溶液 —— 19 11 C8H17N(CH3)3Br溶液 100 18 12 1:1混合物溶液 16 26100 771 ①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为1×10-2 mol/L;②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为7.5×10-3 mol/L。
- C10、C20和C12分别是两种表面活性剂及其混合物在溶液中的浓度
• 混合胶束:βM
M 2 M (X2 ) ln( C12 / X1M C1M ) 1 M 2 M M M (1 X1 ) ln[(1 )C12 / (n(C12 / X 1M C1M ) (1 X 1M ) 2
M ln(C1M / C 2 )M * 2 M
• 产生最大加和增效作用时混合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最低 值C12Mmin
M C12,min 2 M M M M ln(C1 / C2 ) M C1 exp M 2
• β值一般在+2(弱排斥)到- 40(强吸引)之间
表9-1 部分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 复配活性剂类型 阴离子-阳离子 复配物 C8H17SO4-Na+-C8H17N+(CH3)3Br温度(℃) 25 25 30 25 60 βσ -14.2 -27.8 -13.4 -1.5 -0.01 βM -10.2 -25.5 -10.6 -2.4 +0.2
• 负的加和增效作用:使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到一定程度时, 所需的两种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之和高于单独使用复配体系 中的任何一种表面活性剂所需的浓度
• 产生加和增效作用的条件
(1)正加和增效作用:条件一:βσ为负值,即βσ<0;
条件二:|βσ|>| ln(C10/C20) |
(2)负加和增效作用:条件一:βσ为正值,即βσ>0; 条件二:|βσ|>| ln(C10/C20) |
9.2.3 综合考虑
• 将降低表面张力和形成混合胶束综合起来看,产生正、负 加和增效的条件为:
(1)正加和增效作用 条件一:(βσ-βM)为负值,即(βσ-βM)<0;
M C10,cmc C 2 条件二:|βσ-βM |> ln C 0,cmc C M 1 2
(2)负加和增效作用 条件一:(βσ-βM)为正值,即(βσ-βM)>0; 条件二:|βσ-βM
- X1M为混合胶束中表面活性剂1所占的摩尔百分数,则表面活性剂2 在混合胶束中所占的摩尔百分数为(1-X1M) - C1M、C2M和C12M分别是两种单一表面活性剂和在特定组成比例下 (有确定的α值)混合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 β值和两种表面活性剂混合的自由能相关
– – – – β为负值表示两种分子相互吸引; β值为正值,表示两种分子相互排斥 β值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分子的相互作用力越强 而β值接近0时,表明两种分子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近乎于理想 混合
1
C1M
M * C2 1 X1
* X1
* exp[ M (1 2 x1 )]
- K1和K2分别是表面活性剂1和2的γ-lnC曲线的斜率 - γ10,cmc和γ20,cmc分别为两种表面活性剂在其各自临界胶束浓度时的 表面或界面张力
9.3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
9.3.1 阴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CH3(CH2)9CHCH2 OH H N+ CH2CH2COOCH2CH2OH
图9-5 直链烷基苯磺酸酸钠与十二 烷基甜菜碱复配体系的发泡性能
N-(2-羟基十二烷基)-N-(2-羟乙基)-β-丙氨酸
9.3.4 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 阴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既可能提高也可能 降低胶束的增溶作用
4. 无机电解质的影响
无机电解质的添加,会使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聚氧乙烯型非离子 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降低
5. 温度的影响
在10~40℃范围内,温度升高,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低 。
9.2 产生加和增效作用的判据
9.2.1 降低表面张力
• 加和增效作用:使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所 需的两种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之和低于单独使用复配体系中 的任何一种表面活性剂所需的浓度
(1)正加和增效作用 条件一:βM为负值,即βM<0; 条件二:|βM|>| ln(C1M/C2M) | (2)负加和增效作用 条件一:βM为正值,即βM>0; 条件二:|βM|>| ln(C1M/C2M) |
• 产生最大加和增效作用,即混合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最低 时,表面活性剂1的摩尔百分数α*
3. 介质pH值的影响
– 溶液pH值低于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等电点时,活性剂分子以正离子 形式存在,通过正电荷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发生相互作用 – 当介质的碱性或pH值增加,两性表面活性剂逐渐转变为电中性的 分子,甚至于负离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力降低
表9-2 十二烷基磺酸钠与十二烷基苯基甜菜碱复配体系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25℃) pH值 5.0 5.8 6.7 βσ -6.9 -5.7 -4.9 βM -5.4 -5.0 -4.4
M C10,cmc C 2 |> ln C 0,cmc C M 1 2
C10,cmc和C20,cmc是达到混合体系临界胶束浓度下溶液表面张力γ12cmc时 所需的两种单一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浓度,即在C10,cmc和C20,cmc浓度下, 溶液的表面张力等于混合物在其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表面张力。
图9-6 脂肪酸钠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复配体系中胶束形式
9.3.5 阳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 使临界胶束浓度显著降低
图9-7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复配体系临界胶束浓度与活性剂浓度的关系
– 在溶液内部形成胶束
• 混合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 在表面或界面上形成混合单分子吸附层
– 在溶液内部形成混合胶束
• 无论是混合单分子吸附层还是混合胶束,两种表面活性剂 分子间均存在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的形式和大小用分子 间相互作用参数β表示
9.1.1 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β的确定和含义
• 混合单分子吸附层:βσ
• 例如,单一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在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起泡、
乳化及洗涤等性能方面远不如含有少量十二醇等物质的品 种。 • 在洗涤剂配方中,也常常加入少量的十二酰醇胺或氧化二 甲基十二烷基胺,用以改善产品的起泡性能和洗涤性能。
9.1 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参数
• 表面活性剂的最基本性质
– 在表面或界面形成定向吸附
•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类阴离子表 面活性剂复配会产生加和增效作用,使表面张力降得更低, 使洗涤性、去污性以及对酯类的润湿性和乳化性均有提高
图9-1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月桂醇聚氧乙 烯醚硫酸钠复配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
图9-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月桂醇聚 氧乙烯醚硫酸钠复配体系的去污力
C12H25SO4-Na+-C12H25N+(CH3)3Br-
阴离子-两性型 C10H21SO4-Na+-C12H25N+H2(CH2)2COO阴离子-非离子 C10H21SO3-Na+-C12H25 (OC2H4)7OH 阴离子-阴离子 C15H31COO-Na+-C12H25SO3-Na+ 阳离子-非离子 C10H21N+(CH3)3Br--C8H17(OC2H4)4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