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内癌的MRI表现
乳腺MRI的检查方法和表现
乳腺的功能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DWI)
❖恶性病变在 DWI 上表现为明显高信号, 良性病变高于或略高于腺体信号。乳腺肿 瘤 ADC与细胞密度的相关性很好,恶性 肿瘤生长活跃、细胞密度高、ADC 小, 良性肿瘤细胞密度低、ADC大。
❖所以测量ADC时应该避开囊变、坏死的区域。
磁共振波谱分析(MRS)
☆是一种能够定量检测病变内化学物质的无创检查方法, 能从分子水平上反映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
☆不同化合物的相同原子核之间,相同化合物的不原子 核之间的共振频率的差别,就是MRS的理论基础。
☆MRI 波谱中横坐标代表化学位移的大小,以磁共振频率 的百万分之一( PPM)表示,纵坐标代表代谢产物的信 号强度, 其中1H-MRS、 31P-MRS临床应用广泛。乳腺 1H-MRS主要测量组织内胆碱的含量, 其峰值位置在3. 2 PPM。
Tirm显示:右乳中部巨大肿块,有包膜,其内信 号混杂,T1WI呈混杂等低信,T2W呈高伴等信号, 有分隔
DWI呈混杂号, ADC图部分信 号减低,ADC 值在(0.9- 1.2)103 mm2/s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流出型及平台型
SVS显示:兴趣区在3.2ppm处有较高的胆碱峰
错构瘤 左乳肿块数年,质软
❖另外 ,在 MRI报告中与 X线报告相同也应描述 乳腺腺体组成情况 ,包括脂肪型、 少量腺体 型、 多量腺体型、 致密型 ,如果有假体植 入 ,应在报告中注明。
磁共振新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1 SWI磁敏感成像-颅内微小出血显示极佳。 ❖2 DTI张量成像-显示白质纤维束受累程度。 ❖3 MR类PET扫描-发现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 ❖4 CE-MRA-头颈部大血管成像。 ❖5 MR肺动脉灌注成像-肺动脉栓塞。 ❖6 心脏MR成像-可以检查心肌病、冠心病、心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诊断
T 2 WI  ̄ 肪 抑制 扫 描及 扩 散加 权 扫描 ,再 行 矢状 面 及 明确 肿 物者 4 2 例 ;触 及肿 物 者 3 4 例( 其 中1 5 例 触 诊 肿 物 为 质韧 、表 面 光 滑 ,活动 良好 或 活 动 可 ; 采 用 高 压 注 射 器 经 手 背 静 脉 注 射 ,剂 量 0 . 1 ~ 7 例为 质硬 、表 面 光滑 ,活动 可 ;1 2 例为 质 硬 、表
。 0 . 2 mmo l / k g 体 重 ,注射 速 率 3 . 0 ml / s 。 DW I 扫 描 面 欠光 滑 ,活动 度差 )
使用单次激发E P I 序 列 ,扩散 敏 感 系数 b值 采 用 2 . 2病 变大小 、形 态及边缘 6 0 0 s / am r 、0 ,取 层 面选择 、频 率编 码 、相位 编码
( 中位 年龄 4 8 岁) 。该 8 3 侧 乳腺 导管 内乳 头状 瘤 中 , 病 变 为多发 者共 1 3 侧 ,单 发者 7 0 侧。
1 . 2 M R 扫 描 方 法
自己偶 然 触及 或体 检 时临床 查体 触 及肿 物( 2 1 例) ; 发 现 乳腺 肿 物 数 年 且 有 长 大 ( 2 0 例 ,其 中8 例伴 乳 头溢液 ) ;外 院 超 声 发 现 肿 物 ( 1 3 例) ;单 纯 乳 头
病变 最大径 线范 围为 0 . 2 49 . 8 c m, 平均 1 - 3 c m。 3个方 向。V I B A NT R 3 D多期 动态增 强扫 描共 1 0 期 病 变 形 态 :类 圆形 5 1 侧 ,椭 圆形 1 3 侧( 图1 ) ,不 规
树 枝状 结构 ,可 发生 于乳 晕下 区大 导管 ( 中央 型) 和 病 变 的形 态 按 不 规则 形 、分 叶 状 、椭 圆形 、类 圆
磁共振成像对乳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成像对乳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胡华宇1,李席如2*1.南开大学医学院,天津300071;2.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外科,北京100853;*通讯作者李席如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综述【中图分类号】R730.42;R737.9 【DOI】10.3969/j.issn.1005-5185.2020.07.019动态增强磁共振(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的软组织分辨能力较高,且无创、无辐射,能提供病灶血供分析,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乳腺疾病检查,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可以从形态及功能等方面分析病灶,对乳腺癌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价值[1]。
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是一种未突破基底膜的乳管内病变,占乳腺癌的2%~30%[2],且有发展为浸润癌的倾向,早期治疗会使DCIS患者受益。
然而,导管内病变病灶隐匿,有时不能被传统的乳腺检查检出或鉴别[3]。
本综述拟探讨MRI对乳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1 MRI对乳管内病变的诊断乳管内病变主要包括DCIS、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导管扩张症(又称为浆细胞性乳腺炎)、乳管急慢性炎症等。
导管内病变以乳头溢液为主要临床表现。
以往将乳腺导管造影作为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的首选检查,但它不易在阳性导管图上区分病变的良恶性,Meta分析显示其合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和39%[4];该检查为侵入性,耗时较长,要求检查当天必须有乳头溢液,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既往钼靶对乳头溢液的诊断敏感度为9.5%~26.0%,特异度为38.0%~98.4%[5-6],故钼靶检查阴性不能排除任何诊断。
超声诊断有病理性乳头溢液的导管内病变比钼靶检查更准确,敏感度为46.4%~80.0%,特异度为42.9%~87.0%[5-8],它能更清楚地观察扩张的导管及管内低回声内容物,然而部分DCIS在超声中常为阴性而漏诊。
乳腺导管原位癌MRI诊断
乳腺癌的发病与遗传、 内分泌、环境等多种 因素有关。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定义
乳腺导管原位癌是一种非浸润性 癌,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
乳腺导管原位癌通常表现为乳腺 肿块或结节,质地较硬,边界不
清,可伴有乳头溢液等症状。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恶性程度较低, 但仍有转移和复发的可能。
MRI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
乳腺导管原位癌MRI诊断
目录
• 引言 • MRI技术原理与在乳腺诊断中的应用 •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MRI表现 • MRI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比较 •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鉴别诊断 •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MRI诊断价值与展望
01 引言
乳腺癌的概述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 的恶性肿瘤之一,发 病率逐年上升。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 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 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 义。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MRI在乳腺导管原位癌治疗中的价值
01
02
03
指导手术切除
MRI能够帮助医生在手术 前了解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指导手术切除的范围和方 式。
监测治疗效果
手术后,MRI可以监测肿 瘤是否完全切除,以及辅 助治疗的效果,为调整治 疗方案提供依据。
评估复发风险
通过MRI观察乳腺导管原 位癌治疗后的情况,医生 可以评估复发风险,及时 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肿瘤扩散与浸润
扩散方式
乳腺导管原位癌可沿导管方向扩散,也可侵犯周围脂肪组织或皮肤。
浸润深度
肿瘤可浸润至乳腺实质深部,但通常不侵犯胸肌或胸壁。
肿瘤周围组织改变
皮肤改变
肿瘤可引起皮肤增厚、凹陷或乳头内陷等改变。
淋巴结转移
MRI可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表现为淋巴结增大、结构紊乱。
乳腺导管内癌的MRI诊断价值
【 摘
要 】 目的 :分析探讨 M I R 检查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 。方 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3 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进行 M I O R 平扫
及动态增强扫描 ,从病灶形态学及增强扫描 的时间 一 信号 曲线等方 面进 行诊断 , 有结果均 与病理进行 对照 。结 果:M I 所 R 病灶形 态特征 : 非肿块样病变 ( 段样 、导管分支样、线样导管样 、区域性及 弥漫性 )2 例 ,肿块 样 8例 ,阴性 1 ;时间 一 号强度 曲线 : I 1 例 , 1 例 信 型 1 Ⅱ 5例 ,Ⅲ型 1 例 。结论 :根据 M I 型 3 R 形态学特征及 M I R 动态增 强扫描 的时间 一 号强度 曲线 可 以大 大提高对 D I 信 CS的检出率及诊 断准
因多数 D I CS的肿瘤 血管数 量不 一 ,并不 常表 现为 廓清型 , 增强 曲线 对于诊断 而言 并不 十分可 靠 ,感兴 趣 区大小及 位
置的选择会影响 曲线 的 分型 ,仅靠 时 间 一 号强度 曲线 来 信
判 断病 变的性 质常会造 成偏差 ,必须结合 MR 的其它影 像 I
1材 料 和 方 法
2 1 病理结果 .
粉刺 型 2 1例 ,非粉刺型 9例 ( 中乳 头型 5例 ,筛状 其 型 2例 ,实质 型 3例 ) 。 2 2 发病 部位 .
3 0例 D I CS患者中 2 9例 为单侧发 病 ,其 中 1例 为两侧 发病 ,按 照乳 腺分 区 ,外 上象 限 1 6例 ( 3 3 ) 5 . % ,外下 3
3年不等 。所有病例均经病 理证 实。 12 MR 扫描方法 . I
例 ,内上 5例 ,内下 4例 ,乳晕区 1 ,弥漫性 1例。 例
2 3 病 灶 形 态 特 征 .
MRI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析
MRI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对其采取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分析患者诊断结果。
结果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经MRI诊断,好发于外上象限,以T1WI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为主。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变边缘呈不规则形态,多为毛刺样、星芒状、蟹足样对等改变。
病灶早期强化率(SIR)为128.5%~274.8%,乳腺癌诊断率为100%;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率为92.5%。
结论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采取MRI诊断,通过根据MRI影像学表现,可有效诊断和鉴别该病,临床价值高。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癌主要类型,是指癌细胞透过乳腺导管向周围乳腺间质浸润[1]。
MRI是目前临床诊断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及信噪比,且通过动态增强技术,可准确显示肿瘤形态特征,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而对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MRI诊断报道减少。
现作者以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为例,采取MRI诊断,其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接受MRI诊断的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无其他类型乳腺癌;无MRI诊断禁忌证;凝血机制正常,无全身感染者;34例患者经扪及乳房肿块而就诊,6例到医院体检偶然发现;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1.6±6.9)岁;患者术后经病理证实,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1. 2 MRI诊断采取GE 1.5Temens Magnetom Trio Tim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患者取俯卧位,双臂上举,适当垫高患者头部和肩部,双乳对称,自然悬垂在乳腺线圈中。
患者先行平行扫描,通过3D TSE T1WI横断面扫描,参数:TR 4.23 ms、TE 1.57 ms、层厚0.9 mm、层间距0.2 mm、矩阵448×332;T2WI 加抑脂横断位扫描,采取TST,参数:TR 6840 s、TE 82 ms、层厚3.5 mm、层间距0.8 mm、矩阵320×240;T2WI矢状位扫描,采用TST,参数:TR 3000 ms、TE 72 ms、层厚4.0 mm、层间距0.8 mm、矩阵320×240。
乳腺癌的MRI诊断
乳腺癌的诊断要点:
1.患者多为40-60岁的妇女,有相应的临床症状。
2.肿块形态多不规则、边缘不光滑,多有小分叶或 毛刺。
3.DWI肿块呈高信号,ADC值较周围正常组织明显减 低。
4.动态增强时肿块信号强度趋于快速明显升高且快 速减低的特点,强化多不均匀,强化方式多由边缘向中 心渗透而呈中心样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呈平台 型或流出型。
比较肿瘤以及肿瘤周围组织的ADC值,可以提供客 观和量化的信息。
2.减低手术的的阳性切缘率。
3.更准确的评估癌灶,提高首次切缘阴性率并 降低再次扩大切除手术率。
MRI在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后的随访: 1.很好地显示手术后乳房的脂肪坏死、局部血
肿、组织水肿。
2.更好的显示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或纤维 化等正常的治疗后反应。
11.于学娟,柳善刚,陈兆秋,等. 3.0T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与乳腺浸润性 导管癌组织学分级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的相关性[J]. 中华肿瘤杂志,2014,36(8): 606-610
12刘 伟,叶春涛,林光武,等.磁共振功能成像不同联合方法诊断乳腺良恶性病 变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32(1):56-60
浸润性小叶癌-乳 头内缩
乳腺癌的同 侧腋窝淋巴 结转移
浸润性导管癌并肺内多
9.1H-MRS:cho峰升高,标志存在恶性肿瘤 右乳腺癌SVS显示:兴趣区在3.2ppm处
诊断的进展: 1.DWI从水分子微观运动的角度判断乳腺判断乳腺
肿块的良恶性,据研究报道DWI 诊断乳腺癌 特异度为 81.8 %。
AX FS T2WI
4.信号:T1WI 多表现为等或低信号;
T2WI肿块的信号多不均匀,取决于肿块内的 成分。
乳腺癌的病例报告与分析
乳腺癌的病例报告与分析乳腺癌是女性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可发生在男性身上。
本文将报告一个乳腺癌患者的病例,并对其进行分析,以加深对该疾病的理解。
病历概述:患者信息:女性,45岁主诉:左乳房有肿块现病史:患者在体检时发现左乳房有明显的肿块,没有疼痛或溢血等症状。
既往病史:无乳腺疾病或其他重大疾病。
家族史:无类似疾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患者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正常。
对左乳房进行触诊,发现左侧乳头收缩,乳房形态正常,但有一直径约2cm的可触及肿块,质地硬,不活动,无压痛。
实验室检查:乳房超声波检查:显示左乳房有异常乳腺结节。
乳腺钼靶检查:显示左乳腺内结构可见乳腺肿块。
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左乳房内有一个直径约2cm的低信号肿块。
乳腺X射线摄影:显示左乳房除了上述乳腺肿块外,无其他异常。
病理学检查:通过乳腺活组织检查,确认该肿块是乳腺癌。
病理分型:浸润性导管癌。
肿瘤分级:II级。
激素受体(ER、PR)状态:阳性。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阴性。
进一步分析: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为浸润性导管癌,这种类型的癌症常见于乳腺的导管内。
肿瘤的分级显示为II级,表示肿瘤的细胞增殖活跃。
激素受体(ER、PR)状态为阳性,这意味着肿瘤细胞对雌激素和孕激素敏感,可能会对激素治疗有一定的反应。
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为阴性,表示肿瘤细胞中不存在HER2基因表达的异常。
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理特点和分析结果,制定以下治疗方案:手术治疗:采用乳房保留手术或乳房切除手术,根据术前评估决定。
辅助治疗:术前或术后辅助化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的激素受体状态,也可以考虑内分泌治疗。
放疗:术后放疗,以杀灭残留癌细胞,减少复发风险。
靶向治疗:如果患者的HER2状态为阳性,可考虑使用对HER2有靶向作用的药物,如曲妥珠单抗。
预后:乳腺癌的预后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肿瘤的分期、类型、激素受体状态、HER2状态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情况。
磁共振检查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
强化特征 、 早期 强化 率及 时间一 信 号强度 曲线 ( T I C ) 类 型。根 据 病变强化形态分为局灶性 、 肿块性及非肿块性强化 ; T I C按照 曲 线形状分为三型 : I型 : 流入 型 , 即 曲线随增 强过 程逐渐 上升 ,
峰值不明显 ; Ⅱ型 : 平 台型 , 即强化早期 信号强度 快速上升达 到
出 明确 诊 断 , 具 有 很 高 的诊 断 价 值 。
【 关键词】 癌 ; 导管, 乳腺;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扩散加权成像 【 中图分类号】 R 7 3 7 . 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2— 7 3 8 6 ( 2 0 1 3 ) 2 2 — 3 4 0 1 — 共 振 检 查 对 乳 腺 导 管 内癌 的诊 断 价值
李 骥 李 宁 钟 洪波 李 丁 丁 史利 红 陈绪 荣
【 摘要】 目的 探讨 M R I 检查对乳腺导管内癌( D C I S ) 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9例行乳腺
MR I 检查 并经手 术病理确诊 的 D C I S病 例的 影像 及病 理 资料 。所有病例 均于术前行 MR I 平扫 、 多时相动
态增强扫描 ( D C E . MR I ) 及扩散加 权成像 ( D WI ) 扫描 , 并 于后 处 理 中绘 制 时 间一 信 号强度 曲线 ( T I C) 及 测 量
感兴趣 区的表现 弥散 系数 ( A D C) 值。所有 结果 均与 病理进 行对 照。结果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MRI表现及与病理分级的关系
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是一种肿瘤性导管内病变,特征为轻度至重度的细胞异型性,上皮增生明显,具有发展《中国癌症杂志》2013年第23卷第8期 CHINA ONCOLOGY 2013 Vol.23 No.8631乳腺导管原位癌的MRI表现及与病理分级的关系姜婷婷 顾雅佳 彭卫军 尤超 刘芮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诊断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 [摘要] 背景与目的: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 )的组织学分级是其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核级有较高的浸润趋势,且术后复发率高。
本研究旨在评估DCIS的MRI表现及与病理学分级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经病理证实为DCIS的MRI表现,分析其MRI形态学及动态增强表现,进一步讨论MRI特点与组织学核级别间的相关性。
结果:94例患者中检出97个DCIS病灶,非肿块样强化病灶49个,其中节段样强化29个(59.18%);肿块样强化48个。
动态增强表现:包括Ⅰ型曲线20个,Ⅱ型曲线50个,Ⅲ型曲线27个。
BI-RADS:BI-RADS 4A类22个,BI-RADS 4B类19个,BI-RADS 4C类29个,BI-RADS 5类27个。
与组织病理学关系:HNG DCIS病变范围较non-HNG DCIS广(非肿块样强化:P =0.01;肿块样强化:P =0.03),而不同核级别DCIS的MRI形态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NG DCIS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更易出现流出型(P =0.01),BI-RADS显示HNG DCIS更易被判定为BI-RADS 4C类及BI-RADS 5类(P =0.02)。
结论:非肿块样强化DCIS以段样分布常见,结合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及BI-RADS分类,可较全面评价DCIS组织学核级别程度,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乳腺及乳腺肿瘤MRI表现
05
乳腺肿瘤的MRI随访与预后评估
MRI随访在乳腺肿瘤中的应用
监测肿瘤进展
通过定期MRI检查,观察肿瘤大 小、形态和组织特征的变化,评
估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
发现转移灶
MRI对乳腺肿瘤转移灶的发现具有 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早 期发现转移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指导手术和放疗
03
乳腺肿瘤的MRI诊断价值
MRI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优势
01
02
03
04
软组织分辨率高
MRI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软组 织图像,有助于发现微小肿瘤 和判断肿瘤的浸润程度。
多平面成像
MRI可以进行多平面成像,提 供三维立体的乳腺结构,有助 于全面评估病变范围。
动态增强扫描
通过动态增强扫描,可以观察 肿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有助 于鉴别良恶性肿瘤。
乳腺及乳腺肿瘤MRI表现
目
CONTENCT
录
• 乳腺MRI基本表现 • 乳腺肿瘤的MRI表现 • 乳腺肿瘤的MRI诊断价值 • 乳腺肿瘤的MRI与病理对照 • 乳腺肿瘤的MRI随访与预后评估
01
乳腺MRI基本表现
正常乳腺MRI表现
正常乳腺MRI表现为致密的腺体组织,呈均匀强化,腺体边缘清 晰,周围脂肪组织呈低信号。
解读难度大
MRI图像较为复杂,对医 生的经验和解读能力要求 较高,不同医生之间的解 读可能存在差异。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良性肿瘤的MRI表现
形态规则
良性肿瘤在MRI上通常呈现形态规则的肿块,边缘清 晰,无浸润性生长。
信号均匀
良性肿瘤内部的信号通常比较均匀,无坏死或出血 区域。
无淋巴结转移
乳腺癌的MRI诊断及临床应用进展
描 述 以外 , 可利 用减 影及 MI 重 建 进 行 综 合 分 析 , 而 提 还 P 从
高 了对 微 小 病 灶 检 出 的敏 感 性 和特 异 性 _ 。 3 ]
瘤 , 有 较 高 的 特 异 性 , 腺 恶 性 病 变 细 胞 代 谢 增 加 , 碱 化 具 乳 胆 合 物 含 量 升 高 , 般 以在 3 2P m 处 探 测 到 胆 碱 峰 作 为 恶 性 一 . P
可 以发 现 较 小 病 灶 及 多 中 心 、 发 病 灶 , 有 相 对 较 高 的特 多 具
*通 讯 作 者
中国塞验诊断学
21 年 9 第 1 卷 02 月 6
第9 期
ZO.
异 性 , 且 没有射线导致 D 并 NA 损 伤 的风 险 , 用 于 高 发 病 风 适 险 的人 群 的 监 测 和 筛 查 , 发 现 早 治 疗 , 而 使 患 者 有 更 高 早 从
体 内代 谢 和 生 化 信 息 的 技 术 , 用 磁 共 振 现 象 和 化 学 位 移 作 利 用 进 行 一 系 列 特 定 原 子 核 及 其 化 合 物 分 析 , 提 供 先 于 形 态 可 学 改 变 的代 谢 改 变 信 息 , 目前 MR H S在 临 床 应 用 最 为 广
~ e a c d M R ma i g o h r a t Tr d — f e we n s a i l nh n e i g n f t e b e s : a e o f b t e p ta
切缘 有 残 余 肿 瘤 , I 查 对 病 灶 的 显 示 更 加 接 近 其 解 剖 范 MR 检 围 , 而 降 低 了 手 术 的 阳 性 切 缘 率 , 免 二 次 手 术 给 患 者 带 从 避 来 的 负 担 。另 外 , 于 MR 的 高 敏 感 性 , 检 测 出其 他 方 法 由 I 可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和非特异性乳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和非特异性乳腺炎的诊断价值发布时间:2022-10-20T08:07:47.73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4期作者:焦中华1 曹成铁2 [导读]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和非特异性乳腺炎的诊断价值。
焦中华1 曹成铁21双鸭山双矿医院有限公司 155100;2双鸭山市人民医院 155100【摘要】目的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和非特异性乳腺炎的诊断价值。
方法将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确诊的DCIS及非特异性乳腺炎患者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总数为60。
60例患者均接受DCE-MRI单独检查以及DCE-MRI联合DWI检查,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诊断价值。
结果在诊断准确度上,联合诊断和病例结果接近(P>0.05),单独接受DCE-MRI检查准确度低于病理诊断(P<0.05),和联合诊断相比,DCE-MRI检查准确度较低(P>0.05);非特异性乳腺炎TIC多为Ⅰ型,DCIS多为Ⅲ型。
两者在Ⅱ型上差异较小。
非特异性乳腺炎ADC界值高于DCIS(P<0.05)。
结论 DCIS及非特异性乳腺炎利用DCE-MRI检查可准确了解疾病情况,联合DWI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为详实的资料,值得重视及推广运用。
【关键词】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乳腺导管原位癌;非特异性乳腺炎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CE-MRI) and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 and nonspecific mastitis. Methods patients with DCIS and nonspecific mastitis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0 were studied. The total number of cases was 60. All 60 patients underwent DCE-MRI alone and DCE-MRI combined with DWI. 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o judge the diagnostic value. Result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combined diagnosis was close to that of cases (P > 0.05). The accuracy of DCE-MRI alon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pathological diagnosis (P < 0.05). Compared with combined diagnosis, the accuracy of DCE-MRI was lower (P > 0.05); Nonspecific mastitis tic is mostly type I and DCIS is mostly type III. There i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n type ⅱ. The ADC threshold of nonspecific mastiti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DCIS (P < 0.05). Conclusion DCIS and nonspecific mastitis can accurately understand the disease situation by using DCE-MRI. Combined with DWI can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provide more detailed data for clinical practice, which is worthy of attention and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 dynamic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Nonspecific mastitis 随着人们生存环境和社会压力不断地增加,女性罹患乳腺疾病的概率也在不断地增加。
乳腺癌的常见钼靶表现
乳腺癌的常见钼靶表现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乳腺癌的常见钼靶表现,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该疾病。
通过详细描述不同类型、分期以及转移情况下的乳腺癌影像学特征,可以提高对患者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计划制定的能力。
2. 非浸润性(原位)乳腺癌2.1 粟粒样微小钙化灶:通常呈点片或团块形态,在X线摄影中可清晰显示。
2.2 片层型结构改变:包括扭曲、拉长等形态异常,并伴有局部密度增加。
3. 浸润性导管内肿瘤(IDC)3.1 微小毛刷样边缘: 软组织突起与周围正常组织之间存在明显界限, 影像上类似于“牙齿”排列.3.2销铜环信号 : 在MRI图像上观察到一个低信号区域 , 表示为一种具体而敏感的 IDC 样式 .4. 浸润性小叶癌(ILC)4.1 脂肪间隙消失:乳腺组织中的脂肪被浸润和替代,导致影像学上出现密度增加。
4.2针尖样钼靶表现 : 影像显示一个或多个类似于“针头”形状的微小结节.5. 多灶性乳腺癌5.1群集型微弧线状高密度区域: 在X光摄影片上观察到一系列呈圆形、椭圆形或分支状态的高密度斑块 .5.2 分散式环信号:在MRI图像中, 几个低信号团聚成为一个大约3-10mm大小的同心团.6. 远处转移6.1 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显着增大,并且具有不规则边界。
CT 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这些异常变化。
6-2非特异性骨改变:包括溃缩、硬化等,在骨盆、胸部和颅骨附件常见。
7 . 结论本文详细介绍了乳房癌各种类型及其相应的钼靶表现。
了解这些特征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 乳腺癌(Breast Cancer):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乳房组织。
2. 钼靶(Mammographic findings):通过X线摄影检查发现的异常结构或改变。
3. 原位癌(In situ carcinoma): 癌细胞仅局限在原始部位,并未侵入周围正常组织。
4.浸润性导管内肿瘤 (IDC) :最常见类型之一, 肿块从导管开始生长并渐次向外扩散.5.浸润性小叶癌(ILC): 具有较高潜伏度、易转移且难以察觉6 . 多灶型(Multifocal cancer ): 在同一个区域出现多个不相关的斑点 .7 . 远处转移(Metastasis ) : 恶意细胞离开初级位置 , 干预其他器官或身体系统.。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张文静;宋焕英
【期刊名称】《包头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29)002
【摘要】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carcinomainsitu,DClS)也称导管内癌(intraductalcarcinoma),是指乳腺导管系统内恶性上皮细胞的增殖,在镜下其组织学特点是基底膜周围基质无浸润的迹象[1]。
近20多年来,随着乳腺X线摄影技术和其他影像技术的发展,能对微小癌变做到早期确诊,DCIS的发病率急剧上升。
【总页数】3页(P144-146)
【作者】张文静;宋焕英
【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10;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1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与影像学表现的关系 [J], 唐小燕;付丽
2.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影像学表现及与病理分级的关系 [J], 姜婷婷;顾雅佳;彭卫军;尤超;刘芮;
3.不同类型乳腺导管原位癌常规超声及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J], 张丽; 包凌云; 戴超超; 许晓静; 颜红菊; 朱罗茜
4.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影像学表现及与病理分级的关系 [J], 姜婷婷;顾雅佳;彭卫军;
尤超;刘芮
5.MRI-DWI对单纯乳腺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J], 袁秀华;王刚;李德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变解释 。D I C S为乳腺导管上皮细 胞的恶 性增生 ,且
局 限于 导 管 内 的基 底 膜 内,不 侵 犯 间质 。早期 D I CS
在导 管 内生长,较 小病灶 的血供无 明显增 加 ,病 灶与 正常组织 常混 杂存在, 因此 ,D I C S动态增 强 曲线会有 更 多比例 的 良性 曲线特征 或更 多平 台型 曲线 出现 。对 DC S来说 ,如 文献 【, 】 I 41 报道 ,形态特征评 价的权重 2
清型 曲线 ,对鉴别诊断有较大帮助 。
33 A - DC值 A C值在 乳腺 癌 的诊 断 中越来 越 受重 D
视 , 一 般 认 为 当 A C 值 < 1 × 1 n ls ,要 更 多 D . 2 0 rl / 时 T
占 7 %,5 % 以上 的 D I 段样 或导 管样 分布 。V g 8 0 C S呈 a
流 出型 ,为恶性病 灶;Ⅱ型为快速 上升平 台型,为 良、
恶性病 灶重 叠区 。动 态增 强 曲线 反映肿瘤 的血流 动力 学特征 , 在乳腺 良、 恶性病变中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 。 11 01 ] M 在 乳 腺 癌 诊 断 中 的 作 用 越 来 越 得 到 肯 定 。 乳 腺 D I 乳腺 癌 的早 期表 现 ,掌 握 乳 腺 D I C S是 C S的 MR 特 征,对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以及 良好的预后 M 有 重要 意义 【。常规 T wI T WI 2 ] 1 和 2 平扫 对乳腺 D I CS 的诊断 并不具 特征 性提 示价值 】 。因此 ,本研 究重 点
病灶 非 常敏 感 ,尤其 是在 乳腺 DC S钙 化 的发 生率很 I 高 [ ,表 现 为砂 砾样 、细 点状、簇状 或区域节 段样分 1
1 7例呈节段 性分布 ,9 例超 出一个象 限呈区域性分布 。
虽然 病灶 累及 范 围大 ,但肿瘤 仍局 限在 导管 内,属于
早 期病变 ,检 出这 种类 型 的病 变 ,对 治疗和 预后 的判
讨论 DWI 动态 增强成 像对乳腺 D I 和 C S的诊断价值 。 本组 I、 Ⅱ、 Ⅲ型 曲线分 别有 6例、 1 例 、1 7 5例 。除 I 曲线 6 易造 成误诊外 , Ⅱ型 曲线 1 例 (47 型 例 7 4. %) 也 占有 较 高 比例 ,造 成诊 断混乱 ,其原 因可用病 理学
(08 、 3. %)网格状 4例 ( 5 %)斑点样强化 2例 ( . 。 1. 、 4 7 %) 7 DC S以节 段性分布 、导管样和 网格状强化为主要表现 I 形式 ,与文 献 [-] 69 报道相符 。这种特 征性增强表现 的
病理 基础 是 DC S早 期病 灶起 源于 一个 导管 束 的某支 I
等 报道 4 例 DCS 7 I,其 中非肿块型 3 例 ( 2 。本 4 7 %) 组3 8例患者 中 2 6例 ( 8 o)呈非肿块 样强化 ,表 现 6 ./ 40 为节段 性、簇状 强化 1 例 (6 %) 2 4 . 、导管样 强化 8 2 例
地考虑恶性病 变;而> 1 ×1。 m2 时可 能为 良性病 . 0m / 2 s 灶或 正 常 腺 体 [, o本 组 3 例 D I 11 3] 4 8 C S平 均 A C值 为 D
பைடு நூலகம்
导管 ,随着病变 范围扩大 ,D I C S沿着 乳腺导管及其分 支 发展 ,在 同一导 管系统可 以分布 于不同的乳腺象 限, 不 同象 限 的病 变组织 来源 于 同一 条导 管系统 ,在高分
辨 影像 上 的一个平面 内表现 为 导管样 、网格状 ,当病 灶 扩大 并互相 连起 ,或周 围有微 小浸润 时,即形 成节 段 性 影 像表 现 。本 组 3 例 中有 1 例 伴 有 微 小浸 润 , 8 5
要大 于动态 增 强 曲线 。本组 l 例 ( 95 5 3. %)表现 为廓
31 形 态 和 分 布 .
乳 腺 癌 以肿 块 为 特 征, 但 乳 腺
D I C S则 以非 肿 块型 表现 为主 , 以节段 性或 区 域性 分 布 为特 征 ,增强 扫描 表 现 为导 管样 强化 ,是 D I C S的
MR 特 征 性 表 现 形 式 。顾 雅佳 等 [ 对 1 例 D I / 6 7 C S中 1 4例强化病灶 的分析显示 , l 1 例表现 为非肿块样 强化 , 其 中 6例 呈 段 样 强化 ,1 为 导 管样 强化 。Mact . 例 ro e t Boh等 对 3 l c 3例 D I C S的形 态分 析 显 示, 非肿 块 型
增 强前预 扫描 图像表现 为沿 导管分布 的条状 、线状 高
信 号,这 种表 现 在 D I C S多于 其他 类 型 的乳腺 癌 ,在 临床 上 常表 现为 乳头溢 液或溢血 ,表 明病灶位 于导 管 内,对 D I C S的诊断 有提 示 作用 。本组 有 5 可 见沿 例
导 管分布 的条状 、线状 高信号 。乳腺钼 靶检查对 钙化
1 ×1一 m2 ,高于通 常认为 的恶性肿瘤 标准 。其原 . 0m / 3 s 因是较 小 的 D I C S病灶 与 正常 组织 混在 一起 ,在 测 量 中存 在部 分 容积 效 应 ,造 成 AD C值 增 高 ,这也 是 造
成 D I 诊的原 因之一 。因此 ,在 D I 断中,高 C S误 C S诊 A DC值不 能作为否定 诊断的依据 ,应 结合其他征 象综 合考虑 。 34 . DC S的其 他影 像表 现对 定性 诊 断 的价值 I 动 态
中 国 医 学影 像 学 杂 志
C iee o ra o M eiaI gn ・ 5 hn s un l f dc lma ig J 65
放 射 诊 断 学 D an sc a ilg ig ot doo y iR
诊断 为恶性 ,其中肿块型 9例 ,非肿块型 2 4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