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章统计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03、
状态方程推导过程3
根据波茨曼分布律的统计结果
可以推导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0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01 热力学计算中的应用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用于实际工程中的热 力学计算,如工业生产中的气体压缩、膨胀 等过程的计算
02 与热力学过程的关联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热力学过程密切相关, 可以通过状态方程分析热力学过程中的能量 转化 03
04、
热力学第三定律
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在绝对零度时,系统的熵为 零。这一定律的应用领域涉及到低温物理学和凝 聚态物理学等领域。
● 02
第2章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特性
理想气体是指符合玻 意爾定律的气体,其 分子之间不存在相互 作用,体积可忽略不 计。理想气体的状态 方程可以用PVnRT 来描述,其中P是压 强,V是体积,n是 物质的量,R是气体 常量,T是绝对温度。
推广方程适用于非理想气体状况
02 数学推导
通过热力学原理推演方程结论
03 变体形式
衍生出不同约束条件下的变种方程
● 04
第四章 热力学循环
热力学循环的基本概念
01 热力学循环的定义
循环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02 热力学循环的分类
根据工质和工作方式划分
03 热力学循环的特点
效率不会超过卡诺循环
卡诺循环
02、
材料领域
研究材料的相变特性 改进材料的热力学稳定性
应用于材料合成和处理过程
03、
能源领域
优化能源转换系统 控制能源存储和释放过程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04、
环境领域
分析环境中的相变现象 调控环境中的热力学平衡 解决环境工程中的热传递问题
07 第七章 薄膜的形成
第七章薄膜的形成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差异与薄膜形成过程中的许多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在讨论薄膜结构和性能之前,先研究薄膜的形成问题。
虽然薄膜的制备方法有许多种类,薄膜形成的机制各不相同,但是在许多方面,还是具有其共性特点。
在本章中,我们以真空蒸发薄膜的形成为例进行重点讨论。
§7-l 凝结过程薄膜的形成一般分为凝结过程、核形成与生长过程、岛形成与结合生长过程。
凝结过程是薄膜形成的第一阶段。
凝结过程是从蒸发源中被蒸发的气相原子、离子或分子入射到基体表面之后,从气相到吸附相,再到凝结相的一个相变过程。
一、吸附过程一个气相原子入射到基体表面上,能否被吸附,是物理吸附还是化学吸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固体表面与体内在晶体结构上一个重大差异就是原子或分子间的结合化学键中断。
原子或分子在固体表面形成的这种中断键称为不饱和键或悬挂键。
这种键具有吸引外来原子或分子的能力。
入射到基体表面的气相原子被这种悬挂键吸引住的现象称为吸附。
如果吸附仅仅是由原子电偶极矩之间的范德华力起作用称为物理吸附;若吸附是由化学键结合力起作用则称为化学吸附。
固体表面的这种特殊状态使它具有一种过量的能量称为表面自由能。
吸附现象使表面自由能减小。
伴随吸附现象的发生而释放的一定的能量称为吸附能。
将吸附在固体表面上的气相原子除掉称为解吸,除掉被吸附气相原子的能量称为解吸能。
因为从蒸发源入射到基体表面的气相原子都有一定的能量。
它们到达基片表面之后可能发生三种现象;(1)与基体表面原子进行能量交换被吸附;(2)吸附后气相原子仍有较大的解吸能,在基体表面作短暂停留后再解吸蒸发(再蒸发或二次蒸发);(3)与基体表面不进行能量交换,入射到基体表面上立即反射回去。
用真空蒸发法制备薄膜时,入射到基体表面上的气相原子中的绝大多数都与基体表面原子进行能量交换形成吸附。
将吸附过程用能量关系表示时可由图7-1说明。
当入射到基体表面的气相原子动能较小时,处于物理吸附状态,其吸附能用Q p表示。
物理化学:第07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第七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
§7.1 概论 §7.2 Boltzmann 统计 *§7.3 Bose-Einstein统计和Fermi-Dirac统计 §7.4 配分函数 §7.5 各配分函数的求法及其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
*§7.6 晶体的热容问题 §7.7 分子的全配分函数
但 1能级上有 g1个不同状态,每个分子在1
能级上都有
g1
种放法,所以共有
g N1 1
种放法;
这样将N1个粒子放在 1能级上,共有
g N1 1
C N1 N
种微态数。依次类推,这种分配方式的微态数为: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有简并度时定位系统的微态数
t
(
g N1 1
C N1 N
)(
g N2 2
每种分配的 ti 值各不相同,但其中有一项最 大值 tm ,在粒子数足够多的宏观系统中,可 以近似用 tm 来代表所有的微态数,这就是最
概然分布。
问题在于如何在两个限制条件下,找出一种
合适的分布 Ni ,才能使 t 有极大值,在数学上
就是求(1)式的条件极值的问题。即:
t
N! Ni !
求极值,使 Ni N,
i
ln tm ln N ! ln Ni* !
i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熵和亥氏自由能的表达式
用Stiring公式展开:
( lnN!=N lnN N)
ln tm N ln N N Ni* ln Ni* Ni*
i
i
N ln N Ni* ln Ni*
( Ni* N)
物理化学第七章统计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是揭示了热量 传递和机械能转化之间的方向性。
VS
它指出,热量传递和机械能转化的过 程是有方向的,即热量只能自发地从 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而机械能只 能通过消耗其他形式的能量才能转化 为内能。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
在能源利用领域,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导我们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优势
统计热力学从微观角度出发,通过统计方法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能够 更深入地揭示热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局限性
统计热力学涉及到大量的微观粒子,计算较为复杂,需要借助计算机模拟等技术手段。
统计热力学与宏观热力学的关系
统计热力学和宏观热力学是相互补充的 关系,宏观热力学提供整体的、宏观的 视角,而统计热力学提供更微观、更具 体的视角。
03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为
能量不能无中生出,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 形式。
也可以表述为
封闭系统中,热和功的总和是守恒的,即Q+W=ΔU。其中Q表示传 给系统的热量,W表示系统对外做的功,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热力学第一定律实质是能量守恒定律在封闭系统中的具体表现。 它表明了在能量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即能 量守恒。
掌握理想气体和实际气 体的统计描述,理解气 体定律的微观解释。
了解相变和化学反应的 统计热力学基础,理解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的 概念。
02
统计热力学基础概念
统计热力学简介
统计热力学是研究热力学系统 在平衡态和近平衡态时微观粒 子运动状态和宏观性质之间关 系的学科。
它基于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和 相互作用,通过统计方法来描 述系统的宏观性质,揭示了微 观结构和宏观性质之间的联系 。
2009 第七章统计热力学基础
又因为lnt是t的单调函数,问题实际变成在上述两个限 制条件下,求使lnt产生极值的Ni值。这在数学上就是求 条件极值的问题。
13
Stirling近似公式: 当N很大时(N>>1)
ln N! N ln N N
或
N N N ! ( ) e
e
i / kT i / kT
Boltzmann的最概然分布公式
Boltzmann公式的其他形式
最概然分布和平衡分布
9
一. 熵和热力学概率的关系——Boltzmann公式
S k ln
宏观量 热力学 微观量 统计热力学
Boltzmann常数 k =1.3810-23JK-1
统计热力学认为,当系统中粒子数N足够大时,在各 种分布中,微观状态数最多的最概然分布可以代表系统的 平衡分布。
15
t ( g C )( g C
N1 1 N1 N N2 2
N2 N N1
N N N2 ( g1N1 g 2 2 )(CN 1 CN N1 ) )
N! N1 N 2 ( g1 g 2 ) N! Ni!
i
g N! i i
Ni i
giN i t N ! Ni! i i i
S k ln k ln t max
10
二. 定位系统的微观状态数
一个由 N 个可区分的独立粒子组成的宏观体系,在量子化的 能级上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配方式(分布)。如:
能级:1, 2, 3, , i 一种分配方式:N1,N 2,N 3 , N i
另一分配方式:N ,N ,N , N
i
5
i
四.统计热力学的基本假定 体系由4个可辨粒子组成,分配于二体积相等的相连空间
《统计热力学基础》课件
分布函数的定义
分布函数是描述系统微观状态分布的函数,它表示在某一时刻, 系统中的粒子在各个状态上的概率分布情况。
微观状态数的概念
微观状态数是描述系统内部可能的状态数量的一个概念,它与系统 的宏观状态和微观状态有关。
分布函数的应用
通过分析分布函数,可以了解系统的微观结构和性质,从而更好地 理解系统的宏观行为和变化规律。
02
概率分布
概率分布用于描述粒子集合中不同微观状态的概率分布情况。最常见的
概率分布有玻尔兹曼分布和麦克斯韦-玻尔兹通过概率分布可以计算各种物理量的平均值,如粒子的平均速度和平均
动能。同时,涨落描述了粒子集合中物理量的偏离平均值的情况。
统计热力学的发展历程
早期发展
经典统计热力学
统计热力学的重要性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统计热力学提供了理解和预测物质性质、能量转换 和热力学过程的基础理论框架。它对于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具有重要意义。
统计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01
微观状态和宏观状态
微观状态是指单个粒子的状态,如位置和速度;宏观状态是指大量粒子
集合的整体状态,如温度、压力和体积。
05
02
详细描述
热力学的第二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 ,自发过程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即 熵总是向着增加的方向变化。
04
详细描述
根据热力学的第二定律,热机的效率 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因为总会有一 些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06
详细描述
热力学的第二定律还排除了第二类永动机的存 在,即不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将其完全转 化为机械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熵的概念和性质
1 2
熵的定义
综合化学之物理化学篇
二、重要公式与定义式
1. 体积功:W= -p外dV
2. 热力学第一定律:D U = Q+W , dU =Q +W
3. 焓的定义: H=U + pV
4. 热容:定容摩尔热容 CV,m =Q V /dT = ( Um/ T )V
定压摩尔热容 Cp,m = Q p /dT = ( Hm/ T )P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流过程(等焓过程):D H=0,Q=0 焦耳-汤姆逊系数 µJ-T = ( T/p)H,理想气体µ J-T =0,实际气体µ J-T ≠0 6. 相变过程S(a)→S(b): (1)可逆相变(正常相变或平衡相变):在温度T对应的饱和蒸气压下的相变,如水在常压下的0℃ 结冰或冰溶解,100 ℃ 时的汽化或凝结等过程。 由温度T1下的相变焓计算另一温度下的相变焓T D Hmq(T2)= D Hmq(T1)+ D Cp,m dT (2)不可逆相变:利用状态函数与路径无关的特点,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设计成题目给定或根据常识知道的(比如水的正常相变点)若干个可逆过程,然后进行计算。
9. 热力学基本方程与麦克斯韦关系式 关键式: dU =T dS-pdV 源由: dU =Q +W ,可逆过程:Qr = T dS,Wr = p dV ) 其他式可推导: dH =d(U + pV) = T dS + V dp dA = d(U -TS) = -SdT – p dV dG = d(H-TS) = -SdT + V dp 应重点掌握dG= -SdT +V dp 在恒压下的关系式 dG= -SdT 恒温时的关系式 dG= -Vdp。 麦克斯韦关系式:若dF = Mdx + N dy, 则( M/ y)x = ( N/ x)y 即: 利用dU = T dS - p dV 关系有:-( T/ V)S = ( p/ S)V dH = T dS + V dp关系有: ( T/ p)S = ( V/ S)p dA = -S dT - p dV关系有: ( S/ V)T = ( p/ T)V dG = -S dT + V dp关系有:-( S/ p)T = ( V/ T)p
134-154 第七章统计热力学基础
则陈列的情况 n = 5! 32 23 = 720 3!2!
3.设某分子有 0,1ε,2ε,3ε 四个能级,系统共有 6 个分子,试问
(1)如果能级是非简并的,当总能量为 3ε 时,6 个分子在四个能级上有几种分布方式?
总的微观状态数为多少?每一种分布的热力这概率是多少?
(2)如果 0,1ε 两个能级是非简并的,2ε 能级的简并度为 6,3 能级的简并度为 10,则
有几种分布方式?总的微观状态数为多少?每一种分布的热力这概率是多少?
答:(1)能级是非简并的,则每一个能级只与一个量子状态相对应.
在 0,1ε,2ε,3ε 四个能级上六个分子,总能量为 3ε
排列方式
0
1ε
2ε
3ε
总能量
1
5
1
3ε
2
4
1
1
3ε
3
3
3
3ε
① 则总共有 3 种分布方式
② 根据 t = N ! Ni!
=
20 260
=
0.077
4.混合晶体可看作在晶格点阵中,随机放置 NA 个 A 分子和 NB 个 B 分子组成,试证明
( ) (1)分子能够占据格点的花样数为: = NA + NB !
NA !+ NB !
(2)若 NA
=
NB
=
N 2
,利用
Stirling
公式证明 = 2N
(3)若 NA = NB = 2 ,利用上式计算 = 24 =16
题中已知 =1.15 ,与 CO2 为线性分子计算的 γ 值相近.
7.指出下列分子的对称数(. 1)O2;(2)CH3Cl;(3)CH2Cl2;(4)C6H6(苯);(5)C6H5CH3(甲
07 玻耳兹曼统计
(即定义广义力延广义位移方向)
ε l=
v v 1 mv 2 , δ w = F d x 2
(取广义位移为沿x轴平动)
∴
dε l = dx
d(
1 mv 2 ) 2 dx
= m
dv v dx
2)当转动时,
在系统的无穷小准静态过程中,系统的广义力为
ε l=
dv dt dt dx dv = m dt = ma = mv
ln z1 ) + Nd ln z1 β ln z1 = Nd (ln z1 β ) β Q dN = 0 ln z1 ∴ βδ Q = d [ N (ln z1 β )] β ∴ βδ Q = Nd ( β
∴β 和
由积分因子的理论,微分方程有一个积分因子 时,它就有无穷多个积分因子,且任意两个因子之比 是全微分函数的函数,即:
= V h3
β
dω h3
(
V 2πm 3 / 2 ( ) h3 β
(h:本质还是玻尔兹曼理论)
p2 + y
2 pz )
---即得到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的配分函数
2m
p2 + x
dxdydzdp x dp y dpz h3
β
2
∴ 根据压强的统计表达,得
p=
+ ∞ 2 m pz ∞
+∞ 2m px ∞
1),若将分子热运动的平均能量理解为 ---- ε 热平均 = π kT 则: 2πmkT = 2m ε 热平均 = p 2
d 分子平均 >> λ热平均
或
1 1 ∴h( )2 = h = λ热平均 2πmkT p热平均
1
nλ3热平均 << 1
第七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
• 统计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同热力学,均为众多粒子组成 的宏观体系。宏观性质是众多粒子微观性质的“平均
表现” 。统计热力学的研究目的是采用统计方法以求 出这些“平均值” 。
• 统计热力学方法是在统计原理的基础上,运用力学规 律对单个粒子的微观量求统计平均值,以此得宏观性
数学概率是指任一偶然事件A出现的机会或可能性的大 小。
任一种体系分布 D 的概率 P(D)
每一微态的概率为:
热力学概率 WD 不同于数学概率 P(D),换言之, WD≥1,但0≤P(D)≤1
16
• 分布的微态数 WD的计算
(ⅰ)玻耳兹曼系统(定域子体系) (ⅱ)玻色系统(离域子体系)
17
• 例1 试列出分子数为 4,总能为 3 单位的体系中各 种分布方式和实现这类分布方式的热力学概率。 解:令 按题意要求
本章中着重讨论独立子体系 (二)定域子体系与离域子体系
3
“定域子体系”(localized sub-system)也称为“可 分辨粒子体系”(distinguishable sub-system),体 系中粒子运动是定域化的。在晶体中,粒子在固定的晶格
位置上作振动,每个位置可以想象给予编号而加以区分,所以 定位体系的微观态数是很大的。
“离域子体系”( non-localized sub-system)也
称为“不可分辨粒子体系”或“等同粒子体系”,体 系中粒子运动是非定域化的。气体的分子,总是处于混乱
运动之中,彼此无法分辨,所以气体是非定域体系,它的微观 状态数在粒子数相同的情况下要比定位体系少得多。
4
热学_2版(张玉民编著)PPT模板
03
5.3.3理论结果的讨
论
02
5.3.2气体黏滞性实
验规律的微观解释
01
5.3.1黏滞力的实验
规律
第5章气体输运过程的分子动理论基础
5.4气体扩散现象与物质输运
A
5.4.1气体 扩散的实
验规律
B
5.4.2气体 扩散实验 规律的微
观解释
C
5.4.3理论 结果的讨
论
D
5.4.4稀薄 气体中的 输运过程
第6章固、液体 性质简介与相变
6.3气液相变与临界点
6.3.1蒸发与沸 腾
01
03 6.3.3临界
点
02 6 . 3 . 2 饱 和 蒸气压方程
和沸点与压
强的关系
第6章固、液体性质简介与相变
6.4固液相变与固气相变
6.4.1固液 相变
1
6.4.2固气 相变
2
第6章固、液
态方程
B
1.4.2混合 理想气体 的状态方
程
C
1.4.3实际 气体的状
态方程
D
1.4.4简单 固体与液 体的状态
方程
ONE
02
第2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第2章热力学第一 定律及其应用
2.1功与热量 2.2内能与热力学第一定律 2.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习题2
第2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2.1功与热量
2
4.4.2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热容量
ONE
05
第5章气体输运过程的分子动理论基础
第5章气体输运过程的分子动理 论基础
5.1非平衡态与非平衡态过程 5.2气体的热传导过程与能量输 运 5.3黏滞性与动量输运 5.4气体扩散现象与物质输运 习题5
探讨热力学中的平衡和不可逆性
孤立系统
系统与外界既不 能交换能量,也
不能交换物质
开放系统
系统与外界可以 交换能量和物质
热力学平衡态的判断条件
热力学平衡
系统各部分内部达到热平 衡 系统无宏观运动
力学平衡
系统内外力平衡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相平衡
系统中相的分布达到平衡 状态
化学平衡
系统中化学反应速度相等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02
第2章 热力学平衡条件
热平衡与统计热力学
统计热力学 中的热平衡
概念
热力学平衡与热 动平衡
统计热力学 中的熵定义
统计熵与宏观熵 的关系
配分函数与 热力学量的
关系
配分函数的物理 意义
热力学不可逆性与统计热力学
统计热力学的不可 逆性
不可逆过程的特征 不可逆性与热力学第二定 律
统计热力学中的熵 增原理
统计热力学中的熵增关系 熵增与系统演化的方向性
热力学第二 定律的表述
热量不可自发从 低温物体传递给
高温物体
等温过程和 绝热过程的 熵变关系
熵守恒
卡诺定理与 热机效率
热机效率最大值
不可逆过程的熵产生
01 不可逆过程中的熵产生
永不减少
02 熵产生与熵增原理的关系
熵增原理驱动
03 熵产生的计算方法
熵变计算
深入理解熵增原理
熵增原理揭示了在自然和人造系统中,熵总是增 加的事实。这个原理不可逆性和时间箭头的方向 性,也为能量转化提供了方向性,是热力学中重 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 06
第6章 热力学与其他领域的 联系
热力学与力学的 联系
热力学系统的力学特 性包括内能与动能、 势能的关系。与经典 力学相比,热力学通 过研究系统的能量转 换和传递,揭示了能 量守恒的规律与力学 运动规律之间的关联。
统计热力学基础
实际上:
微观构造与运动形态 影响 物质旳宏观性质
物质旳形成过程与时间 影响 物质旳宏观性质
对大量粒子旳微观力学性质(P646表)进行统计
处理得到由大量粒子构成旳宏观体系旳平衡性质
——统计热力学
微观
微观到宏观
宏观
量子 力学
统计力学
统计力学有两个基本出发点:
化学热力学 化学动力学
一是:宏观物质由大量旳粒子构成;
x
在某一数值附近。
▲ 相空间(τ空间)
px
N个粒子有N个子相空间,由N个子相空间构成
旳空间称为相空间(τ空间),有2Nf 维。
3.粒子微观状态旳量子力学描述
◆ 量子态
粒子旳多种运动是量子化旳,运动状态由波
函数描述,体系旳微观状态由体系旳波函数描
述,即,一种微观状i态t 相r v应e 一n 套量子态。不计
离域粒子体系:粒子能够在整个空间运动,且 没有拟定旳平衡点。如理想气体为离域独立子 体系,而实际气体为离域相倚子体系。 3. 玻色子体系和费米子体系(P658) 玻色子:不受泡利原理限制旳量子气体(光 子及含电子、中子和质子旳总数为偶数旳分子 或原子) 费米子:受泡利原理限制旳量子气体
三、几种常用术语(P648) 1.自由度、广义坐标与广义动量 ▲自由度:拟定体系中粒子位置旳独立参量
发展间史:气体分子运动学说为起点
1875年,克劳修斯提出:气体分子均方速度、 平均自由程和分子碰撞数等主要概念; 1860年,麦克斯韦导出分子速度分布定律; 1868年,玻尔兹曼将重力场引入分子速度分布 定律,得到熵旳统计意义,形成麦克斯韦-玻尔 兹曼统计法,这是建立在经典力学基础上旳,亦 称经典统计;主要用于分子间无相互作用旳体系 ——如低压气体,稀溶液旳溶质等;
《统计热力学基础》课件
本课程将介绍统计热力学的基础知识,涵盖热力学基本概念、状态方程和物 态方程、热力学函数与热力学势以及热力学基本理论的应用。
课程介绍
1 深入浅出
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应用案例,帮助你理解统计热力学的基本原理。
2 互动体验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全方位提升学习效果。
3 实用导向
传统热力学 基于宏观观测的经验定律 通过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描述系统行为 适用于宏观系统的简化模型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热力学系统
描述研究对象的物质和能 量的组合。
热力学平衡
系统内各部分的宏观性质 保持不变的状态。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不可被创造或消灭, 只能在系统内部进行转化。
状态方程与物态方程
状态方程
掌握统计热力学的基础知识,为未来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热力学基础概述
定义
热力学研究能量转化和能量 传递的规律,是物质宏观性 质的理论基础。
研究对象
包括热力学系统、热力学平 衡和热力学过程等。
重要原理
能量守恒定律、熵增定律、 热传导定律等。
统计热力学与传统热力学的关系
统计热力学 基于微观粒子的统计规律 通过概率和统计分布描述系统行为 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和预测能力
工程热力学
应用热力学理论解决工程问 题,如热力学循环分析和能 量转换。
化学热力学
研究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热 力学平衡,如反应焓变和反 应平衡常数。
生物热力学
探索生物系统中能量转化和 热平衡的原理。
描述了物质状态与温度、压力 和体积等物理量的关系。
理想气体方程
描述了理想气体状态的物态方 程。
液体状态方程
用于描述液体的状态和性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一、内容提要1、微观粒子的运动形式和能级公式n e r t εεεεεε++++=v式中,ε:粒子的总能量,t ε:粒子整体的平动能,r ε:转动能,v ε:振动能,e ε:电子运动能,n ε:核运动能。
(1)三维平动子)(82222222cn b n a n m h z y xt ++=ε式中,h :普朗克常数;m :粒子的质量;a ,b ,c :容器的三个边长,n x ,n y ,n z 分别为x ,y ,z 轴方向的平动量子数,取值1,2,3……。
对立方容器)(8222322z y x t n n n mVh ++=ε基态n x = 1,n y = 1,n z = 1,简并度10,=t g ,而其他能级的简并度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32286mVh t =ε的能级,其简并度g = 3。
(2)刚性转子双原子分子 )1(822+=J J Ih r πε式中,J :转动量子数,取值0,1,2……,I :转动惯量,20R I μ=,μ:分子的折合质量,2121m m m m +=μ,0R :分子的平衡键长,能级r ε的简并度 g r = 2J+1(3)一维谐振子νυεh )21(v +=式中,ν:分子的振动频率,υ:振动量子数,取值0,1,2……,各能级都是非简并的,g v = 1对三维谐振子, νυυυεh z y x )23(v +++=2)2)(1(v ++=s s g , 其中s=υx + υy + υz(4)运动自由度:描述粒子的空间位置所必须的独立坐标的数目。
2、能级分布的微态数和Boltzmann 分布 (1)能级分布的微态数能级分布:N 个粒子分布在各个能级上的粒子数,叫做能级分布数,每一套能级分布数称为一种分布。
微态数:实现一种分布的方式数。
定域子系统能级分布微态数 ∏=i i n i D n g N W i!!离域子系统能级分布微态数 ∏=i i n i D n g W i!系统总的微态数 ∑=ΩDD W(2)最概然分布等概率定理:对N ,U ,V 确定的系统,每个可能的微态出现的概率相等。
Ω=1P ,某个分布的概率 Ω=DD W P最概然分布:微态数最大的分布称为最概然分布。
最概然分布可以用来代表平衡分布。
(3)玻耳兹曼分布对于一个N ,U ,V 确定的系统,kT i i ie g qN n ε-=——玻耳兹曼分布配分函数:kTi ieg q ε-∑=式中,i g :能级i 的简并度,n :分布在能级i 上的粒子数。
3、配分函数由于i n i e i i r i t i ,,,v ,,εεεεεε++++=,i n i e i i r i t i g g g g g g ,,v,,,⋅⋅⋅⋅=可得:n e r t q q q q q q v = 为配分函数的析因子性质。
(1)能量零点的选择选择各独立运动形式的基态能级作为各自能量的零点,则能级i 的能量有00εεε-=i i, kTeq q 0ε-= kTeq q 0ε⋅=(2)平动配分函数31212312322)2(V h m k T q f V hm k T q t t t ⎪⎭⎫ ⎝⎛===ππt f :立方容器中平动子一个平动自由度的配分函数。
因为:00,≈t ε,所以:t t q q ≈0 (3)转动配分函数双原子分子 r r ThI k T q Θ==σσπ228 式中,I :分子的转动惯量。
σ:分子的对称数,异核双原子分子σ=1,同核双原子分子σ=2。
Ikh r 228π=Θ 为转动特征温度。
2121⎪⎪⎭⎫ ⎝⎛Θ==r rr T q f σ r f :一个转动自由度上的配分函数。
由于 00,=r ε,r r q q =0对非线型分子()()21323228z y xr I I Ih kT q σππ=(4)振动配分函数TTkTh kTh eeeeq 2222v vv11Θ-Θ--=-=ννTkTeq eq v,v 11v 0vΘ--==ε其中,kh ν=Θv 为振动特征温度,一般情况 Θv >>T 。
f v =q v 一个振动自由度上的配分函数 多原子线型分子 ∏-=---=531v 1n i kT h kT h iieeq νν多原子非线型分子 ∏-=---=631v 1n i kTh kTh iieeq νν(5)电子运动的配分函数通常情况下,电子运动全部处于基态。
常数==⋅==-0,00,0,0,e e kTe kTe e g q eq eg q e e εε(6)核运动的配分函数对于化学变化,通常情况下,核运动处于基态。
常数==⋅==-0,00,0,0,n n kTn kTn n g q eq eg q n n εε4、热力学函数与配分函数之间的关系 (1)玻耳兹曼熵定理:Ω=ln k S摘取最大项原理:Ω≈ln ln B W ,B W k S ln = 式中,B W :最概然分布的微态数。
(2)热力学函数与配分函数之间的关系①热力学能V T q NkT U )ln (2∂∂= V Tq N k T U )ln (020∂∂= 其中,000U U N U U -=-=ε,U=U 0+U 00εN 是系统中全部粒子均处于基态时的能量。
0U 是系统处于0K 时的热力学能。
∴n e r t U U U U U U ++++=v000v 000n e r t U U U U U U ++++=其中 0,0,2,,00v 0v 00==-==≈n e r r t t U U Nh U U U U U U ν NkT U t 230=, N k T U r =0 11vv0v -Θ=ΘTeNk U②摩尔定容热容 v ,,,022,ln ln V r V t V VV V V mV C C C T q RT T T q RT TC ++=⎥⎥⎦⎤⎢⎢⎣⎡⎪⎪⎭⎫ ⎝⎛∂∂∂∂=⎥⎦⎤⎢⎣⎡⎪⎭⎫ ⎝⎛∂∂∂∂=R C tV 23,= , R C r V =, 22v v ,1v v -ΘΘ⎪⎭⎫⎝⎛-⎪⎭⎫ ⎝⎛Θ=T T V e e T R C ③熵离域子系统 Nk TU N q Nk Nk T U N q Nk S ++=++=00lnln n e r t S S S S S S ++++=vNk T U N q Nk S t t t ++=00ln ,T U q Nk S r r r 00ln +=,T U q Nk S T U q Nk S o e o e e +=+=ln ,ln 0v 0v vTU q Nk S nnn 00ln +=定域子系统 TU q Nk T U q Nk S 00ln ln +=+=④其它函数 亥姆霍兹函数A :离域子系统 00!)(l n )!l n (U N q kT N q kT A NN+-=-= 定域子系统 00)l n (ln U q kT q kT A N N +-=-=压力p : TT V q N k T V q N k T p ⎪⎪⎭⎫ ⎝⎛∂∂=⎪⎭⎫⎝⎛∂∂=0ln ln吉布斯函数G : ∵ G=A+PV离域子系统 T N VqN k T V N q kT G )ln ()!ln(∂∂+-= 00)l n (}!)(l n {U V q N k T V N q kT T o N +∂∂+-= 定域子系统 T N VqN k T V q kT G )ln (ln ∂∂+-= 000)ln ()ln(U Vq NkTV q kT T N+∂∂+-= 焓H :TV V q NkTV T q NkT pV U H ⎪⎭⎫⎝⎛∂∂+⎪⎭⎫ ⎝⎛∂∂=+=ln ln 20002ln ln U T q NkTV T q NkT TV +⎪⎪⎭⎫⎝⎛∂∂+⎪⎪⎭⎫ ⎝⎛∂∂=选取基态能级为能量零点时,U 、A 、G 、H 表达式中多一个0U 项。
5、理想气体反应平衡常数 (1)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 m Tm U Lq RT G ,00,)ln(+-=θ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函数)l n (,0,Lq R TU G mT m -=-θ标准摩尔焓函数R T q RT T U H VmT m +⎪⎪⎭⎫ ⎝⎛∂∂=-0,0,ln θm U ,0:单位物质的量的纯理想气体降至0K 时的热力学能。
(2)理想气体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反应 ∑=BB B ν0m r m m r U RTT U G R K ,0,01)(1ln ∆+-∆=-θθ其中 )(,0298,298,,0m K m r K m r m r U H H U -∆-∆=∆θθ )()(,0298,,0298,m K m BB m K m r U H U H -=-∆∑θθν(3)理想气体反应标准平衡常数与配分函数 理想气体反应 ∑=BB B ν0分子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 kTBBC r BeqK 0)(εν∆-*∏=物质的量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 kTBBc r BB eLqK 0)(*ενν∆-∑-⋅=∏压力表示的平衡常数 kT BBp r B B e pkT qK 0))((*ενθνθ∆-∑∏=,其中V q q B B 0*=二、例题解析1、在边长为a 的立方容器中,质量为m 的粒子作三维平动子运动,其中kT ma h 1.0822=,试计算状态(1,2,3)与状态(1,1,1)的粒子数之比。
解题思路:本题利用平动子的能级公式和玻耳兹曼分布,求得不同能级的分布数之比。
解:立方容器 kT n n n n n n mah z y x z y x t 1.0)()(822222222⨯++=++=ε 状态(1,1,1) g 1=1, kT 3.01=ε, 状态(1,2,3) g 2=6, kT 4.12=ε∵kT i i ie g qNn ε-=∴997.1)3.0exp(1)4.1exp(6121212=-⨯-⨯==--kTkT kT kTeg e g n n kTkT εε2、某分子的振动能级间隔 J 20v 10942.5-⨯=∆ε,试计算(1)分别在298K ,900K 时,某一能级和其较低能级上的分子数之比。
(2)若振动能级间隔为J 20v 1043.0-⨯=∆ε,情况又将如何变化?解题思路:本题利用玻耳兹曼分布和两个能级上分布数之比kTi kTi ji jie g e g n n εε--=来讨论不同温度、不同能级差对分布的影响。
解:(1)对分子的振动 g i =1 εi -εj =Δεv =5.942⨯10-20J∴kTkTkTji j i jie e e n n )(11εεεε----=⨯⨯= T=298K 时,7123201036.5)29810381.110942.5exp(----⨯=⨯⋅⨯⨯-=K K J Jn n j i T=900K 时,3123201040.8)90010381.110942.5exp(----⨯=⨯⋅⨯⨯-=K K J J n n j i (2)若J j i 201043.0-⨯=-εε时T=298K 时 352.0)29810381.11043.0exp(12320=⨯⋅⨯⨯-=---K K J Jn n j iT=900K 时 708.0)90010381.11043.0exp(12320=⨯⋅⨯⨯-=---K K J Jn n j i 对振动能级,升高温度,高能级上的分布数会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