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课型新授课学校姓名年龄 42《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教学目标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积极宣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能力:认识维护宪法权威,自觉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知识:知道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教学内容分析1、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
首先是学生对什么是国家机关及相应行使的职责不太了解、较陌生,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同时,对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教师要进行引导,在教法上需多下工夫。
这是本框的一个难点。
2、国家机关不能做宪法和法律未授权的事。
学生对什么是“未授权”,可能存在一定的疑问,教师不要回避问题,可结合一些实际案例来讲解。
此处在教法上也有一定难度。
3、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
由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而社会上存在一些个别党员腐败堕落的现象。
因此,学生可能产生一些想法。
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些社会现象,学会正反两方面看问题。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内容是将上节课的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体化,即:通过宪法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突显它的极大的约束力和概括力。
任何人不得做与宪法和法律相违背的事,从而牢牢地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作用。
关于“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的教学,通过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及国家机关的形成的知识巩固,使学生了解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来源,为下面的具体表现打下基础;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理解,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如何把遵守宪法当成自己最高行为规范的。
关于“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规范”的教学,由于内容比较抽象,主要通过学生的探究自学和教师的具体分析实现学习目标的。
本环节的重点是中国共产党与宪法的关系及中国共产党应该如何遵守宪法。
在讲解时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宪法是根本法-第二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宪法是根本法-第二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宪法是根本法》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二课时的重要内容。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地位、作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宪法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尊严。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宪法知识,但对宪法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宪法是国家的一种法律,知道国家领导人要遵守宪法,但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具体地位和作用,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之处,宪法如何保障公民权利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宪法的地位、作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尊严。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宪法,自觉遵守宪法,敢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的精神风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宪法的地位、作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2.教学难点: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之处,宪法如何保障公民权利。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宪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宪法案例、宪法知识问答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宪法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宪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宪法的地位、作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之处,宪法如何保障公民权利。
4.案例分析:分析宪法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情景模拟:模拟宪法宣誓仪式,让学生体验宪法的庄严与神圣。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尊严。
宪法的规范
宪法的规范宪法是一切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最高的法律准则,包含了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权力的分配、公民权利和义务等一系列重要内容。
它具有规范国家行为、维护国家统一、保护市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重要作用。
首先,宪法规范了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权力的分配。
它明确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行使方式,规定了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明确了各级政府的组织形式和职责。
这些规定保证了国家机构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防止了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维护了国家政权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其次,宪法保护了公民的基本权益。
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如人身权利、财产权利、言论自由等,保障了公民的个人尊严和人格尊重,防止了国家和其他个人或组织对公民的任意侵犯。
宪法还规范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如守法守纪、遵守社会道德等,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另外,宪法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保证了公平竞争、禁止垄断等经济行为。
宪法还明确规定了国家的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和社会福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此外,宪法还规范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对外政策原则和基本立场,明确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和共同发展。
总之,宪法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
它明确了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权力的分配,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益,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规范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它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石,是实现社会进步和公民幸福的保障。
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宪法的学习和理解,遵守宪法的规定,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做出应有的努力。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一
一二
二、树立宪法意识 1.宪法确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 权利 ,也规定了公民的基 本 义务 。 2.宪法既是我们生活的 基本依据 ,也是我们行为 的 最高规范 。 3.维护宪法的 尊严 ,保障宪法的 实施 ,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 容辞的责任。 想一想:违宪的表现及责任是什么?
违宪的表现有两种:一种是国家机关的活动与宪法规定的内容或程序相抵 触,二是公民的行为违反规定。在我国,一切违宪行为都要受到追究,任何组织和 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的特权。
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允许超出宪法之外,凌驾于法律之
上 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唯一的行为准则 ④宪法是国家的
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关闭
D
答案
1~3
4
5
6
7
5.《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
动。”这一规定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 ②中国共产党在宪法和法律面前
没有特权 ③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 ④在宪法
和法律面前中国共产党和其他一切政党是一律平等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关闭
B
答案
()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根本性的方面,因此,宪法与公民
的
日常生活关系不大。
() 3.违.√ 2.× 3.√
答案
1~3
4
5
6
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
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表明( )
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 ②一切组织和个人都
关于宪法的22个知识点
关于宪法的22个知识点1.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表现为:内容最根本、法律效力最高、制修程序最严,2.宪法效力最高的表现:派生普通法律、任何法不得与其相违背、是最高行为准则。
3. 宪法最主要、最核心价值: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4. 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5.宪法的本质在于其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6. 宪法的基本原则: 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治原则和权力制约。
7. 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8.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9.人权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10.权力制约原则主要表现为监督,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当中的分权制衡。
11.我国现行宪法由序言和正文两部分构成,没有附则。
12.宪法正文包含: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以及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13.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宪法国家,但无成文法典。
14.美国1787 年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第一部成文宪法,以《独立宣言》和联邦条例为基础。
15.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1908 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
16.新中国先后颁布了1个宪法性文件和4 部宪法(54、75、78、82)17.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宪法性文件。
18.五四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我国现行宪法是八二宪法。
20.现行宪法于 1988 年、1993 年、1999 年、2004年和2018年进行了5次修改。
21.我国将每年12 月4 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22.我国的制宪主体是人民,制宪机关是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中考政治专题 宪法
专题十七学习宪法,宣传宪法[知识点]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活动的最高行为准则,是任命权利保障书。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初二上P5、P109)2001年12月4日,我国第一个法制宣传日的主题:“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2002年12月4日,我国第二个法制宣传日的主题:“学习宣传宪法,推动民主法制建设”。
2003年12月4日,我国第三个法制宣传日的主题:“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2004年12月4日,我国第四个法制宣传日的主题:“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
”2005年12月4日,我国第五个法制宣传日的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练习题]1、法制宣传日的主题都与宪法有关,为什么?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首先要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切国家机关、团体、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所以要树立宪法的最大权威。
2、为什么要在全社会“普及宪法知识,提高全民的宪法意识”?答: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团体、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
3、材料一:修宪是件大事,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12月22日中共中央将修改建议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并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提出宪法修正议案,提请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
材料二:2003年12月4日是全国第三个法制宣传日,广州市掀起了学习法律、了解法律的热潮;2004年1月15日,广州市市区摩托车限行方案听证会举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
(1)为什么党和国家对宪法的修改非常慎重?(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认识。
答:(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由于宪法是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并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以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1. 引言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法律基础和最高行为准则,它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事项。
宪法的设立与修订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和程序,以确保法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宪法作为最高法律,对国家和公民都具有至高的权威和约束力。
2. 宪法的基本原则2.1 法治原则宪法确立了法治的原则,即国家行使权力必须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任何人、组织和机构都必须遵守法律,并接受法律的制约和约束。
法治原则是宪法确保公民权利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2.2 人权原则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例如言论自由、信仰自由、人身权利等。
这些权利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保障,也是国家依法行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2.3 民主原则宪法设立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民主机构,确保了国家的民主运行和公民的参政权益。
宪法规定了选举制度、政府机构和职能等,为公民提供了参与政治决策的平等机会,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3. 宪法的权威与约束3.1 宪法的权威宪法是最高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普遍性。
它不仅对公民和组织具有约束力,也对国家机构和政府具有约束力。
宪法的权威来源于人民,是通过宪法的制定程序和公民的参与建立起来的。
3.2 宪法的约束宪法对公民、组织和国家机构都具有约束力。
任何人违反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不能以任何理由逾越宪法的限制。
国家机构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使职权,不能滥用权力,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
4. 宪法的修订4.1 修订的程序宪法的修订需要一定的程序和程序,以确保修订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通常修订宪法需要经过立法机关的多数通过,并经过公民或相关利益相关方的公开讨论和表决。
4.2 修订的原则宪法的修订必须遵循宪法的原则和宪法所规定的程序。
修订宪法的原则是在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前提下,适应国家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求。
5. 宪法的意义与作用5.1 维护社会稳定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它为国家提供了政治制度和法律框架,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宪法重点总结
宪法学重点总结1、宪法的特征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2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宪法是制定普通法的依据,任何普通法、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3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3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如果说宪法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那么这种对公民权利的和自由的保障,则是民主最直接的表现,或者说是民主事实的必然结果;2、宪法是集中表现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制国家的意志和利益的国家根本法3、宪法的本质是一国统治阶级在建立民主制国家过程中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4、宪法分类的意义1 宪法分类是人们认识、了解宪法特征、本质的有效途径2 宪法分类是对宪法进行比较研究的前提和基础3 对于立宪和行宪具有重要意义5、成文宪法:是指具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最显着的特征在于法律文件上既明确表述为宪法,又大多冠以国名6、不成文宪法:是指不具有统一法典形式,而散见于多种法律文书、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的宪法,最显着的特征在于,虽然各种法律文件并未冠以宪法之名,但却发挥着宪法的作用;7、刚性宪法:是指制定、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不同于一般法律的宪法8、柔性宪法:是指制定、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与一般法律相同的宪法;9、宪法产生的条件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是近代意义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比较发达的民主政治是近代意义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民主的、大众的和科学的文化是宪法产生的思想文化条件10、近代宪法的主要特点1确立了主权在民原则,民主共和是宪法的主流 2宪法强调公民权利,特别是自由权利,具有自由色彩 3国家权力受到限制,国家的作用主要被限制在政治生活领域,宪法具有政治法的特色 4从形式上看,成文宪法成为主要形式 5虽然亚洲的日本等国也出现了宪法,但在整个近代,宪法基本上是西方的一种政治法律现象,局限于西方文化圈的范围内11、宪法的发展趋势如何1宪法发展呈现出两方面的发展趋势:从宪法对近代社会进行制度安排的角度看,在传统的政治领域,行政权得以扩大行政权干预立法权紧急命令权委托立法权;随着国家权力进入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领域,宪法对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规定越来越多并且在宪法中形成基本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2宪法越来越重视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3宪法保障得以加强,建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成为一种潮流4宪法发展的国际化趋势进一步扩大5宪法形式上的发展趋势:宪法渊源呈多样化;宪法修改频繁12、我国宪法的发展趋势政府行政权力在客观上将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以人民法院审判权为核心的司法权将得到扩大与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在宪政实践中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公民基本权利也将得到重大发展宪法监督制度将进一步完善13、宪法制定权制宪权:是制宪主体按照一定原则创造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的一种权力14、宪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是指人们在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的准则,是贯穿立宪和行宪的基本精神特征:普遍性;特殊性;最高性;抽象性;稳定性15、宪法基本原则的作用1宏观指导作用,由于宪法基本原则是从宏观角度和全局角度对各种宪法现象和宪法规范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因此从本质上讲,宪法基本原则决定着宪法的性质,内容和价值取向,必然会从整体上对立宪、行宪和护宪提供明确的思想指导2整合和协调作用,3补充作用16、人权:是指作为一个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是一个人为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应当享有的权利;17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治国理论、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18、法治有哪些内容1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权利和自由4各国家机关的职权由宪法和法律授予,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5司法独立19、宪法性法律:是指一国宪法的基本内容不是统一规定在一部法律文书之中,而是由多部关联的法律文书表现出来的宪法,具体分为宪法本体法和宪法关联法20、宪法惯例:是指宪法条文无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存在和通行并经国家默认、具有宪法效力的习惯和传统21、宪法判例:是指宪法条文无明文规定,由司法机关在审判实践中逐渐形成,并经国家认可、具有宪法效力的判例23、宪法规范的特点是什么1宪法规范的政治性:制宪过程是一种政治选择过程;宪法规范具体内容的确定反映一种政治选择;宪法规范的调整方式与调整过程受一定政治利益的约束2宪法规范的组织性和限制性3宪法规范的最高性,宪法规范作为一种根本性的法律规范,在法律规范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它制约和控制其他规范的存在4宪法规范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宪法规范作为构成宪法的基本要素,在社会生活中需要长期稳定,不得轻易变动,但是在宪政运作中,宪法规范的稳定性价值并不是绝对的,它只具有相对性的意义,当客观现实情况发生变化,特别是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发生矛盾与冲突时,也有必要调整原有的宪法规范5宪法规范的制裁性,宪法规范作为一种法律规范,具有特殊的制裁措施6宪法规范的原则性,宪法规范除了具有法律规范的一般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其中原则性被宪法学者概括为宪法规范的共同特性,为一切宪法规范所普遍具有;7宪法规范的历史性和概括性,宪法规范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历史性;具有历史性的宪法规范在表现社会现实需求时,需要采取高度概括的形式,因而并不是社会现实的直观反映;8除此之外,宪法规范还具有广泛性、灵活性、纲领性、现实性等方面的特点 24、宪法规范的效力:宪法规范的效力是宪法规范对相关社会关系所产生的拘束作用,其效力包括两个方面:宪法的法律效力;宪政的内在要求25、宪法关系:也成为宪政法律关系,是指按照一定的宪法规范,在宪法主体之间产生的,以宪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政治关系,是立宪社会作为基本的政治秩序在法律上、尤其是自爱宪法上的表现;26、宪法关系的性质和特征是什么1宪法关系是特定社会民主政治关系的法律模式,同时对政治关系产生特定的影响2宪法关系是近现代社会法制体系中最为基本的法律关系3宪法关系是以宪法规范为调整依据,是宪法规范的具体化和现实化4宪法关系既是宪法主体之间的静态的宪法联系,也是宪法主体之间权利义务互动的方式5宪法关系既是宪法主体之间的事实关系,也是宪法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27、宪法关系主体:是指依据宪法规范直接参与宪政活动的政治实践主体,是宪法权利和宪法义务的直接承担者和直接行使者;28、宪法行为:宪法行为是宪法关系中为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所指向的课题,是权利与权力转化为现实利益的唯一途径,是建立特定的宪法关系并推动宪法关系运作发展的惟一方式; 29、宪法权力行为:是指国家及其机关依法行使宪法授予的权力的行为、30、违宪行为:是以公民等的权力行为或国家的权力行为形式表现出来的,违反宪法的作为或不作为;31、宪法作用的概念和特点宪法的作用是指宪法规范通过调整宪法关系主体的行为从而最终对社会关系产生的影响特点:1宪法的作用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根本意志的现实化2宪法作用的对象是宪法关系主体的行为和社会关系3宪法对宪法关系主体和社会政治关系可能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作用4宪法作用的全面发挥有赖于一定的社会条件32、宪法的规范作用1指引作用,是指宪法或宪法性法律对公民、国家等主体的行为起到导向、引路的作用2评价作用,是指宪法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和尺度,具有判断、衡量人们行为的作用3预测作用,是指根据宪法或宪法性法律的规定,人们可以预先知晓或估计到其他人将如何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从而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的安排4此外,宪法规范的作用的发挥还可以表现为教育作用和强制作用;33、宪政的特征1宪法的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徒法不足以自行”,即使有一部好的宪法,但如果得不到充分实现,也只是一纸空文2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众所周知,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是宪法的基本内容,现代政治制度之所以要以宪法为基础,就是想通过制定宪法的形式为国家权利设定根本的规则——提供合法性来源,规定行使的依据、标准和程序,明确其界限和责任3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表现34、宪法与宪政的关系联系:1宪法与宪政的关系是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2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区别:1从外在状态的角度来看,宪法通常是指宪法典,或者是指宪法性法律,因而一般式指静态的文书形式;宪政则是指立宪政治的实际运行,即动态的立宪的政治,同时,宪政不仅仅指宪政制度,而且包括各种具体的宪政活动;2从内容范围的角度来看,宪法是规定国家组织、活动的政治规范,是规定国家机关的组织机构、权力关系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事项的根本大法,尽管宪法中的各项规定,构成国家的行为规范,但一国在具体政治实践中所遵循的规范,但却不限于宪法的规定 3从价值取向的角度来看,近现代宪政的基本精神以及政治制度或程序上的原则,都是为了贯彻人民主权思想,并试图通过制度和程序上的设计,以达到约束国家机关的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目的,从而使人民主权思想得到贯彻落实,而有宪法并不意味者有民主,宪法只不过是处理国家政治事务的一种手段和工具而已;35、宪政建设的条件是什么1限制权力经济,发展权利经济,为宪政建设提供赖以发展的经济条件2正确处理执政党和领导人的个人意志和宪法的关系,建立合理的“权力——权利”结构,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为宪政建设提供赖以发展的政治条件;而要做到这,需要正确处理以下问题:正确处理执政党与宪法的关系;正确处理领导人的个人意志与宪法的关系;建立正确合理的“权利——全力”结构;3剔除传统法文化的糟粕,吸收外来法文化的精华,为宪政建设提供赖以发展的思想文化条件;:正确认识宪法和法律的社会功能,真正树立起对宪法和法律的信仰;弄清中国古代法精神与现代法精神的差异,真正树立起契约精神等现代法理念4制定科学完备的宪法,健全法律体系,为宪政建设提供赖以发展的自身条件,具体说来主要有:宪法的正当性;宪法外在结构的科学性;宪法完备的自我保护机制;法律体系的完整性;36、为什么说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国家的政治属性和阶级本质来说,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1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发展2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3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构成: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工农联盟是人米民主专政的基础;知识分子已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4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结合3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拥有国家权力的我国人民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38、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1社会主义民主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这种民署需要通过一定的行驶才能实现:从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来说,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代表组成,而人民代表友由民主选举方式选举产生;从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来说,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从人民代表大会的责任来说,他要向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的监督;2在各种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行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居于最重要的地位;3不仅如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中国的国庆,因而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年便于集中统一的行使国家权力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能保证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又能保证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40、如何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理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其他机关组织的关系:个既然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同级党组织的关系;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同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关系;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同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关系;2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身建设1组织机构建设:增设专门委员会;加强地区、乡、镇人大的机构建设;加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织建设2制度建设:会议制度;个既然你答常委会与代表的联系制度;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制度;人大代表的视调查制度;人大代表的学习制度3成员素质的提高,要提高成员的素质必须而且也只能分两步走:在选举过程中,尽可能的将那些政治品德、政治思想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人选进去;对当选的代表通过学习、培训等各种形式予以提高41、论我国的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1我国采用单一制的原因:长期实行单一制的历史传统;民族分布和民族成分状况;融洽的民族关系2我国实行单一制的优越性:有利于国家的肚里和统一;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3我国行政区划遵循一下基本原则:有利于民族团结,考虑各民族的要求利益和特定点,抱着你个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既要照顾地理环境,又要照顾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使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国土规划尽可能的协调统一;兼顾效率和地方自主权的实现;参照历史状况42、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范围内,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宪法和法律授予的自治权的政治制度;其内容有:它必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民族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43、特别行政区的概念和特点特别行政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区域;特点:1 一国两制,即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境内,其主体部分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思想基本原则;在这一前提下,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根据宪法的规定建立特别行政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和政策2 高度自治,特别行政区是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但与其他一般行政区域不同,它实行高度自治,依照法律的规定享有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3 当地人管理,即特别行政区的政权机关由当地人组成,中央人民政府不派遣干部到特别行政区担任公职,亦即所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44、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如何1特别行政区对中央人民政府的直接从属性: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是地方一级行政区域;特别行政区政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级地方政权,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是在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内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它不享有国家主权,没有外交和国防方面的权力,也不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2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1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具体说来: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自行处理有关对外事务的权力;高度自己的其他方面; 2特别行政区与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属于直辖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政权,但它与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相比,除享有高度自治权外,还有以下特性:在我国一般地方政权体系中,省、自治区、直辖市下还设其他政权单位,但是特别行政区不再下设任何政权单位;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干预程度不同;实施的法律不同,特别行政区所实行的法律自成体系;45、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主要内容有那些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1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2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3爱护公共财产的义务4遵守劳动纪律的义务5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6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保卫祖国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5依法纳税的义务6其他义务1受教育义务2劳动义务46、公民与人民的区别1范畴不同,公民是与外国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2范围不同,我国公民的范围较人民的范围更加广泛3后果不同,公民中的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权利并履行全部义务,公民中的敌人,则不能享有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公民的某些光荣义务4一般而言,公民所表达的是个体的概念,人民所代表的是群体的概念47、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保障及其界限保障:物质保障;政治保障;法律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界限:1不得妨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2不得违反国家承认的公民权利和自由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限制方式:1在宪法中直接加以具体的限制,即宪法规定公民享有某种权利和自由,同时有规定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加以限制2在宪法中不作具体限制,只规定依法限制的原则3在宪法中对公民的某些权利和自由不作限制,但对各种权利和自由加以总的原则性规定48、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1平等权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政治自由,公民的政治自由主要有以下几种: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结社自由;集会、游行、示威自由4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49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1人身自由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3住宅不受侵犯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5宗教信仰自由50、特定人的权利1保障妇女的权利2保障退休人员和军烈属的权利3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4关怀青少年和儿童的成长5保护华侨的正当权利51、选举制:是一国统治阶级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与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与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52、选举制度的作用1为选民选出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制度保障2为选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3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选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4还是缓和社会矛盾、解除社会危机、维持社会安定的重要措施53、试论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p 301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是就享有选举权的主体范围而言的,其含义在于,具有一国国籍,达到一定年龄的公民享有选举权的广泛程度2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平等选举即平等选举权,是指凡选民在权利和地位上平等,每人在每次选举中只有一次投票权,并且每票的价值相等3 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4 无记名投票原则5 差额选举的原则6 选举权利保障的原则54、国家机构:是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职能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总和;55、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1民主集中制原则,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国家权力机关同人民的关系方面;在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方面,权力机关居于核心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方面,遵循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的原则2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社会主义法治是指以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根本意志和利益的法律为依据来治理国家,形成一种稳定有序的社会状态3责任制原则4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原则5精简和效率的原则56、宪法解释:是指在宪法实施过程中,由一定主体对宪法内容、含义及其界限所做的一种说明57、宪法解释的原则有哪些1依法解释原则2符合制宪目的的原则3以宪法的根本精神和基本原则为指导4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5字面解释的原则6整体解释的原则58、宪法修改:是指在宪法实施过程中,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发展,出现宪法的内容与社会现实不相适应的时候,由有权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内容的活动59、违宪审查:是指享有违宪审查权的国家机关通过法定程序;以特定方式审查和裁决某项立法或某种行为是否合宪的制度60、违宪审查的特征是什么1违宪审查主体是享有违宪审查权的国家机关。
第16课第二框题【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3) 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能做宪法和 法律未授权的事
1、阅读教材41——42页,思考:材料中提到了哪些团体? 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团体和组织的名称?(每人试举2-3 例)——党派、团体、组织、企事业单位等
2、包括共产党在内各团体组织的章程中共同规定了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规定?
通过学习我知道
宪法是 、 、 的最高行为准则
一年以来,我在这里学得最多的、读得最多的 就是宪法。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宪法总纲所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工作 中,我和人大的同事们经常重温胡锦涛总书记多次 强调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始终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的理念。
——李肇星在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
思考:为什么一年来李肇星读的最多的就是宪法? 仅仅凭借的是对宪法的兴趣吗?那是为什么呢?
1、在我国,有哪些国家机关?各自行使什 么权利?(预习课本并做标注)
2、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利时应 如何遵权 检察权
行使机关 人民代 表大会
法院
政府
检察院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利时应如何遵守宪法
(1) 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和 法律禁止做的事。 (2) 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做宪 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
河南省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河南省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宪法原则是指人们在指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
下列属于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的是()A.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D.广大人民通过人民政府行使国家权利答案:C本题考查宪法的基本原则。
C:依据教材可知,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C 是正确的;A: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与题意不符;B:说法是错误的,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但这不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排除;D:说法是错误的,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这也不是宪法的基本原则,排除;故本题选C。
2、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因此,中国共产党要()①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②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③以党章为根本的活动准则④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D本题考查坚持党的领导。
①②④:题文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要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说法①②④正确;③:中国共产党要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说法③错误;故本题选D。
3、李克强总理在2022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
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首先,国家机关和国 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 法和法律禁止的做的 事
例.第十二条 社会主义 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 犯。 国家保护社会主义 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 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 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 和集体万
原鞍山市公安局内保 分局局长林福久犯受 贿罪、贪污罪和重婚 罪被依法执行注射死 刑,剥夺政治权利终 身,并处没收个人全 部财产。
中国第一大款警察林福久被执 行死刑
2.宪法具有最高的效力
(1)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 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2)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 相抵触,否则要被撤消和宣 布无效
第六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行使下列职权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 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例.第五条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 宪法相抵触。
2.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
2000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 克杰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 成克杰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 人 ... 9月7日 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核准成克 杰死刑。 9月14日 成克杰被执行死刑 ...
3.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民 1 某宪 些法 行提 为倡 、 肯 定 公 . 厦门五中初一“帮助别人,是一种 快乐”
拾金不昧
2.宪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 为
破 坏 生 态
出 3 某宪 些法 行要 为求 公 民 必 须 做
.
依法纳税
八年级第十六课第二框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第十六课、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第二框题、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教材分析】本目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发,是上一节内容的延伸,拓展。
教材分别国家机关、团体组织、公民个人三个层次上介绍了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积极宣传宪法,维护宪法的最大权威.能力:感受宪法权威,提高守法、护法的能力。
知识: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难点: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学习过程】第一关、课前预习1、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宪法是一切的最高行为准则。
A为什么?①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通过把权力交给各类 ;②各级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依据行使不同国家权力。
注意:我国的宪政体制包括人民、人民代表、国家权力机关、执行机关四个层次,通过依次授权,形成一个完整的政治体系.B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利的最高准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做的事;二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 _________做宪法规定的事;三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未的事(2)宪法是一切和的最高行为准则。
为什么?①从党派、社会团体角度讲:所有团体和组织一般都有自己的章程,而宪法是一个,是我国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是的行为准则;②从中国共产党角度讲:中国共产党是 ,领导人民了宪法,把中国共产党的一些方针、政策。
只有模范地遵守宪法,把宪法作为最高行为准则,才能更好地维护人民利益,赢得人民的忠心拥护。
(3)宪法是全体的最高行为准则。
为什么?①在我国,任何人不论其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在范围内活动,把遵守宪法作为自己的最高行为准则,依照宪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决不允许存在;②宪法的尊严和权威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的和人民的 ,公民守法首先就要宪法,不遵守宪法也就意味着其他法律得不到真正的。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教案附课堂练习
析,结合课文内容, 得出结论。 (4 分钟)
第二目:宪 法是一切 团体和组 织的最高 行为准则
环节一:慧眼看世界
投影材料: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引自《中国共产党章程》
本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一切活动的根本准则
——引自《中国民主建国会章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民主同盟一切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
本准则
制化。党更应该模范地遵守宪法。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 (5 分钟)
范围内活动”,否则会削弱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
环节一:案例说法
播放视频:《王益受贿案》
组内小结归纳,加
强对问题的理解, 交流后说出问题答 案。 (时间约 3 分钟)
第三目:宪 法是全体 公民的最 高行为准 则
请同学们思考:
“王益受贿案”说明了什么道理?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 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如何遵守宪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 1、我学到了哪些知识? 收获平台 2、我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今后我打算怎么去做?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学生快速抢答) 1、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
国家
权力
全 国
人
委托
人 民
国 家 主 席
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二、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内容标准三知道宪法作为最高行为准则是“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重要体现,树立宪法意识。
教学目标认为“权大于法”,法对领导人没约束力,再者由于学生缺乏政治生活常识,对这些现象容易产生误解,因此,澄清一些错误认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些现象,理解宪法是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阅读《宪法》,初步了解宪法的相关知识。
. 搜集几个近几年我国查处的大案要案。
.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有哪些团体和组织。
教学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展示:百姓故事。
胡新革高中毕业后跟着叔叔到海南去打工,有了点积蓄后,凭着肯吃苦和脑子灵自己做起了“小老板”,后来又准备大干一场,家里人死活不同意,怕庄严肃穆的大会堂、雄壮的国歌、热烈的掌声,使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在我国,国家的权力属于谁?是如何行使的?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多媒体投出图示:讲解:(这样能把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起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我国是一个拥有亿人口的大国,人民群众不可能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只能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就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又授权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边讲边指图)而宪法的许多规定就是依靠这些国家机关去执行的。
但它们在执行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三个原则,而这三个原则也正是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最高准则的具体表现。
多媒体投出: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可用多媒体展示三个案例:案例三:某县公安局为增加收入,招募民警,在国道设卡收费,记者在采访该县公安局局长时,局长却说国道在我县境内,我们有收费权。
在学生阅读后,教师组织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的知识,分析三个案例,加深学生对三个具体表现的理解。
待三个案例分析透彻后,教师总结: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宪法,受宪法的约束。
多媒体投出: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
宪法基本知识(1)
宪法基本知识一、什么是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二、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共同纲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一致通过。
它规定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重大问题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和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分别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部宪法。
1982年宪法由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是我国现行宪法。
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等,是一部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宪法。
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全国人大五次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1982年宪法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修正案确定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等,这些重要修改使宪法更加完善,更加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
三、国家宪法日的设立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作出《关于设定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四、宪法规定了哪些内容《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等重要内容,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五、宪法的地位是什么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
2.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3.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4.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5.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公民最高的行为准则
1.在我国,为什么要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青少年学生应怎样学习宪法,增强宪法观念?
3.怎样在全社会树立宪法观念?
4.为什么说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梦想
材料一:2010年5月21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对重庆市原司法局 局长文强犯受贿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罪行一案进行 二审宣判,仍维持死刑判决,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材料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隆重纪念宪法颁布实行20周年大 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说“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宪法,让宪法家喻 户晓,深入人心,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 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各级各类学 校尤其是各级党校和干校都要开展宪法教育。”“要坚持把依法治 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全民族的思想建设,促进依法治 国方略的实施。” (1)国家对文强的处理说明了什么道理? (2)议一议:在我国,为什么要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3)说一说:青少年学生应怎样学习宪法,增强宪法观念?
小龙的父亲是某省的交通厅长。小龙的一个 远方亲戚,在官场上不得志,找小龙的爸爸帮忙。 远方亲戚拱手送上了人民币10万元,当时小龙也 在场,他提醒爸爸不要受贿。爸爸说:“我是有 功之人,地位又这么高------”小龙的爸爸没有 听从小龙的劝告,继续收受贿赂。结果被人检举, 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多年,相关赃款予以追缴。 如果你是小龙,在听爸爸说“我是有功之人, 地位又这么高------”后,你将会怎样劝说他?
梦想
(3)青少年学生应怎样增强宪法观念?
①应当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内 容; ②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和维护宪法的习 惯; ③要以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宪法,并同违反 宪法的行为作斗争,时时处处用实际行动捍 卫宪法的尊严。逐步增强宪法观念。
部编版(2016)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习题(3)
保障宪法实施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5小题)1. 在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某校开展了“宪法在我心中”宣传活动。
在活动现场,发现多数同学对宪法的知识懵懵懂懂,还仅仅停留在单薄的教科书话语上,宪法观念也十分淡薄。
如果你也存在类似情况,今后的打算是( )①认真学习宪法,深入领会宪法知识②把宪法作为主要学习任务③自觉参与宪法的普及教育活动④把宪法作为自己的唯一行为准则A. ①③B. ①②C. ②④D. ③④【答案】A【解析】如果自己对宪法的知识也不了解,那就要积极认真的学习宪法,还要自觉参与宪法的普及教育活动,提高自己对宪法的认识,①③是正确的。
②是错误的,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宪法并不是主要任务,排除。
④是错误的,一个人的行为准则有很多,宪法不是唯一的,排除。
故本题选A。
2.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民法总则第一条中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这说明( )A.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B.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具体化D. 民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答案】B3. 宪法至上,法治才有权威和尊严。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这是因为( )①宪法是国家所有法律的总和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④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而且宪法还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所以②③④是正确的,①是错误的,宪法是变通法律的总纲,不是总和,排除,故选D。
考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4. 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个谜语:法律地位它最高,若论效力也难超;时时都在你身边,敢为普通法撑腰。
人教版 部编版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习题(3)
保障宪法实施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5小题)1. 在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某校开展了“宪法在我心中”宣传活动。
在活动现场,发现多数同学对宪法的知识懵懵懂懂,还仅仅停留在单薄的教科书话语上,宪法观念也十分淡薄。
如果你也存在类似情况,今后的打算是( )①认真学习宪法,深入领会宪法知识②把宪法作为主要学习任务③自觉参与宪法的普及教育活动④把宪法作为自己的唯一行为准则A. ①③B. ①②C. ②④D. ③④【答案】A【解析】如果自己对宪法的知识也不了解,那就要积极认真的学习宪法,还要自觉参与宪法的普及教育活动,提高自己对宪法的认识,①③是正确的。
②是错误的,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宪法并不是主要任务,排除。
④是错误的,一个人的行为准则有很多,宪法不是唯一的,排除。
故本题选A。
2.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民法总则第一条中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这说明( )A.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B.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具体化D. 民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答案】B3. 宪法至上,法治才有权威和尊严。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这是因为( )①宪法是国家所有法律的总和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④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而且宪法还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所以②③④是正确的,①是错误的,宪法是变通法律的总纲,不是总和,排除,故选D。
考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4. 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个谜语:法律地位它最高,若论效力也难超;时时都在你身边,敢为普通法撑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说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关的最高行为准则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_______,人民通过宪法把国家权利交给____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民代表大会行使________,政府行使_______,法院行使__________,检察院行使____________
(1)在我国,所有团体和组织一般都有自己的________.而宪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宪法是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共产党是居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领导_________________,就必须_________________,维护__________________。否则会削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学生应怎样遵守和维护宪法?
作为青少年,我们首先应当_________________,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次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宪法的尊严和权威关系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民守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中国共产党。()
2、法院行使审判权,政府行使立法权,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权。()
三、材料:
某市隆重举行18周岁成人仪式,1000名18周岁的青年,面对国旗左手持宪法,右手举起拳,以中华人民共和过公民的名义庄严宣誓:“我将捍卫神圣的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恪守宪法和法律规定义务,做一个尊纪守法的模范公民,奋发向上,为国争光,为共和国创造明天。”这庄严神圣的一幕令参加宣誓仪式的青年刻骨铭心,永志不忘。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
知识
自主
评价
一、选择题:
1.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
A广大公民B全体人民C中国共产党D政府机关
2、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在我国享有立法权的是()
A中共中央B各级人民政府C 国家司法机关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成人仪式上为什么要手持宪法?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把宪法作为根本的行为准则?
学习
小结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主要收获。
八年级第十_课__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新授课)学案导学
学习要求
重点掌握: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
一般了解:积极宣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深刻理解:用实际行动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
学习
方式
先用5分钟让学生对照课本弄清情景导入素材及问题,再用4分钟让学生熟悉知识结构中的知识,再用10分钟小组讨论解决不懂的知识,然后小组或全班交流探究,学生理解记忆相关知识。最后学生巩固练习。
时间
安排
一节课
情景
拓展
导入
素材
材料:胡辛格高中毕业后跟着叔叔到海南去打工,有了点积蓄后,凭着肯吃苦和脑子灵自己做起了小老板,后来又准备大干一场,家里人死活不同意,怕万一政策变化,连本都捞不回来,当小胡看了修改后的《宪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时,高兴地说:“这样我们以后的底气就足了,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了。”
————————————————————————————。
三、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1、为什么说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的行为准则?
(1)宪法对于我们来说,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在我国,任何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
读完上述材料思考一下:私营企业老板为什么底气足了、干劲大了?
(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谁?人民通过什么方式管理国家的?各级政府法院检察院分别行使哪些国家权力?
(2)宪法作为最高行为准则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规定体现在哪些方面?
(3)中国共产党应该如何模范的遵守宪法?
(4)为什么要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作为青少年应该如何遵守宪法?
3、宪法成为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高行为准则的表现是什么?
A、不得做_______________ B、不得拒绝______________
C、不得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
为什么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
2、公民应如何遵守宪法?
在我国每个公民增强_____________,树立___________,都应首先____________
_______、维护_________________,树立_____________,大力宣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