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复习课课件

合集下载

爱莲说(复习课)PPT课件

爱莲说(复习课)PPT课件

D. 作者认为莲花代表富 贵
题目2:在《爱莲说》中, 作者用哪些花来衬托莲 花的高洁?________。
A. 牡丹 B. 玫瑰 C. 茉莉 D. 菊花
简答题
题目1
题目2
请简述《爱莲说》中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
在《爱莲说》中,作者为什么特别强调“予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06
总结与作业
本课总结
02
知识回顾
《爱莲说》的作者与背景
总结词
了解《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有助于理解其创作意图和主 题。
详细描述
周敦颐,北宋时期哲学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生活在北宋 中期,当时社会矛盾尖锐,儒家思想面临挑战。周敦颐试图通过自己的著作来 弘扬儒家道德,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
针对学生在理解《爱莲说》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进行解答。
作业布置
阅读理解
1
2
阅读《爱莲说》全文,并理解其中的主题思想和 象征意义。
3
分析《爱莲说》中的语言艺术和修辞手法,并写 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赏析。
作业布置
思考题
结合《爱莲说》的主题思想,谈谈你对作者周敦 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解。 探讨《爱莲说》在现代社会的启示和意义。
《爱莲说》中的莲花形象
01
02
03
莲花形象
描绘莲花的生长环境、形 态特征、色彩等,展现莲 花的高雅、纯洁、清丽脱 俗的品质。
象征意义
莲花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 美好、高洁、清廉等品质, 与作者追求的理想人格相 呼应。
对比手法
通过与其他花卉的对比, 突出莲花独特的美感和品 质。
《爱莲说》中的情感表达
喜爱之情
如何理解《爱莲说》中的象征意义

《爱莲说》《陋室铭》复习教案

《爱莲说》《陋室铭》复习教案

《爱莲说》《陋室铭》复习教案雷斌复习目标:1、背诵默写课文2、掌握作者及作品3、掌握本课重点文言实词、虚词,重点句子的翻译。

4、把握文章主题思想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复习提纲一、背诵并默写课文二、文学常识1、《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是唐朝诗人刘禹锡。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2、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道州(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宋代著名的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等。

世称“濂溪先生”。

“说”在这里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教学设计]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许多动植物会给我们带来启迪。

笔直向上的白杨树让我们想起如何做人,辛勤劳作的小蜜蜂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人。

如果你要借助某件事物来抒发感情,可以用到“托物言志”这种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两篇短文《陋室铭》。

《爱莲说》就是托物言志的名文。

“铭”和“说”,都是古代的文体。

铭,用于述功纪行或警诫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脚,读来铿锵有力。

说,这种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表达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写法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

教学方式多媒体二、整体感知《爱莲说》(大家齐读课文)(大屏幕出示一幅与课文描绘一致的照片)1、重点字词解释①可爱者甚蕃(多)②出淤泥而不染(沾染)③、濯清涟而不妖(洗涤)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玩弄)⑥陶后鲜有闻(少)⑦宜乎众矣(当然)2、重点句子翻译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④莲,花之君子者也。

⑤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一词多义①远:香远益清(远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在远处)亲贤臣,远小人(疏远)②鲜:陶后鲜有闻(少)芳草鲜美(鲜艳)③益:香远益清(更加)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至于斟酌损益(增加)④之: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4、词类活用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译为:生枝蔓;长枝节5、文言句式判断句式:莲,花之君子者也。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爱莲说》(考点复习)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爱莲说》(考点复习)

1.可爱者甚蕃.蕃:多。

2.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涤。

妖:美丽而不端庄。

3、不蔓.不枝.。

蔓:长枝蔓。

枝:长枝节。

4、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

5、陶后鲜.有闻。

鲜:少。

6、宜.乎众矣宜:应当。

7、亭亭..净植.。

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答案】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莲,花之君子者也。

【答案】莲是花中的君子。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答案】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洁净地挺立。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答案】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答案】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答案】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

1.《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答案】【示例】君子品质:庄重、质朴、洁身自好、不慕名利。

“出淤泥而不染”寓意从污浊的环境中走出来,却能保持纯真的品质而不沾染坏习气。

周敦颐的这句话寓示了人生的一种境界。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这种操守,即使经历污秽,依然能独善其身。

2.“之”有时充当代词;有时相当于助词“的”;有时用于标明前置宾语;有时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各属于哪种用法。

1.何陋之.有?【答案】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答案】助词,的。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答案】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友人惭,下车引之.。

【答案】代词,指陈元方。

5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答案】代词,指学问和事业。

补充:1.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情怀?【答案】本文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人生情怀。

2.文章都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答案】①衬托。

作者用菊花进行正衬,用牡丹进行反衬,突出莲的高洁品质,从而表现了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八年级语文《爱莲说》《芙蕖》北师大版知识精讲

八年级语文《爱莲说》《芙蕖》北师大版知识精讲

初二语文《爱莲说》《芙蕖》北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四单元知识概要《爱莲说》《芙蕖》二. 第四单元知识概要:(一)单元学习要点1. 比较三篇写三峡的诗文的主要异同点;比较两篇写峡谷的古文的异同。

比较十一首诗词涉及“闲”的意境。

2. 探讨《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的有关观点在《与朱元思书》《三峡》(郦)《黄山记》中的体现。

3. 了解三篇现代文若干方面的写作特点。

4. 品味、评点各篇诗文中的佳句妙词奇笔。

5. 体味各篇诗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理解“情趣”写作观。

(二)课文复习概要《与朱元思书》这是骈体文,学习其主要特点,如其特别讲究对偶,讲究声律和典故等。

复习时应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通过诵读,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了解写景顺序:先总后分。

先总写,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八字大笔勾勒。

然后分写,首先写水。

这里的水,第一个奇异之处是极其清澈,“千丈见底”;另一个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马。

接着写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出富春江两岸高山之雄伟。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这是一篇文艺随笔,讲的是创作理论,学习这篇随笔了解如何阅读、欣赏中国山水游记。

作者在文中多处引用中国山水游记的句段,如王质的《游东林山水记》,麻革的《游龙山记》,徐霞客的《游泰华山日记》等等。

这些句段多为文言文,需要字面上疏通,不解其意,就难以理解作者余光中的评点,将这些引文译成现代汉语。

全文的观点是“游记作者应该富有感性”。

余光中先生认为,感性就是五官感觉,举王质的《游东林山水记》的例子说明;接着,余光中先生又提出一个主要论点,写景要以动感的叙事来代替描写。

接着再提一个新的论点:写景还可以不直接地写,而是间接地写。

可用课文中一两段来分析,如分析《游东林山水记》说,这真是了不起的写景,视觉、嗅觉、听觉,不但交织,而且生动。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总复习一、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解词:1、书下注释:(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fán):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4)李唐,指唐朝。

(5)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6)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7)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8)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

(9)亵(xiè)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10)焉:助词。

(11)隐逸:指隐居的人。

(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

(13)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16)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17)宜乎众矣:人该是很多了。

宜,应当。

2、补充解词(1)晋陶渊明独爱菊只(2)自李唐来从(3)世人盛爱牡丹众、多(4)香远益清更加(5)陶后鲜有闻少(6)宜乎众矣多3、一词多义(1)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表示舒缓语气三、文学常识作者: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

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出处: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体裁:“说”。

四、课文翻译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中考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语文7下四爱莲说课件

中考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语文7下四爱莲说课件

考点全练
【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爱好的很多 。晋朝陶渊明只爱好菊花。从唐朝以来,众人很喜欢 牡丹。我只爱好莲,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 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 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 就越清幽,洁静地挺立在水面上,(只)可以从远处观 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选自《后汉书·陈寔传》)
考点全练
【注释】①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末颍 川许(今河南省许昌县)人。②稽颡(qǐsǎ nɡ):叩头。
考点全练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 C ) A.止于梁上/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B.陈寔阴见/汉之阴 C.宜深克己反善/诚宜开张圣听 D.令遗绢二匹/不遗余力
课文全解
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 妖, 【译文】我只爱好莲,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 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 妖艳; [予:我。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 性,有舒缓语气和协调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出”“濯”后均省略了介词“于”。污泥: 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染:沾染(污秽)。 濯:洗。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过分艳丽。]
课文全解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文】(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 旁生枝茎; [中通:中间空。外直:外部笔直。蔓:名词 用作动词,生枝蔓。枝:长枝节。]
课文全解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译文】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洁静地挺立 在水面上, [香:香气。益:更加。清:清香。亭亭净植: 干净地挺立。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
考点全练
向陈寔叩头请罪。陈寔慢慢地对他讲道理, 说:“看你的样子,不像是个坏人。应该赶忙 克服自己的坏毛病,重新做个好人。可你干这 个是为贫穷所迫罢。”陈寔吩咐取出两匹绢送 给他。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总复习一、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解词:1、书下注释:(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fán):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4)李唐,指唐朝。

(5)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6)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7)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8)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

(9)亵(xiè)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10)焉:助词。

(11)隐逸:指隐居的人。

(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

(13)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16)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17)宜乎众矣:人该是很多了。

宜,应当。

2、补充解词(1)晋陶渊明独爱菊只(2)自李唐来从(3)世人盛爱牡丹众、多(4)香远益清更加(5)陶后鲜有闻少(6)宜乎众矣多3、一词多义(1)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表示舒缓语气三、文学常识作者: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

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出处: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体裁:“说”。

四、课文翻译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爱莲说》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复习(部编版)(学生版)

《爱莲说》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复习(部编版)(学生版)

第17课《爱莲说》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一、文学常识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谥号“元公”,世称濂溪先生,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

北宋哲学家,宋代理学的创始人。

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

2.“说”是一种议论的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爱莲说的意思就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二、三行对译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之]助词,的。

[蕃]多。

译文:水中,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

原文:晋陶渊明独爱菊。

[陶渊明] 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东晋诗人。

陶渊明是著名的隐士,独爱菊花,常在诗中咏菊。

[独]只。

译文: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原文: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自]介词,从。

[甚]:很,十分。

译文:自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很喜爱牡丹。

原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第一人称代词,我。

[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而]连词,表转折,却,但是。

下一个“而”同此。

[染]沾染,污秽。

[濯]洗。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清,清澈,与“浊”相对。

涟,水波。

[妖]艳丽。

[中通外直]这里描写的是莲的柄。

通,畅通,贯通。

直,不弯曲,挺直。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藤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茎。

[远]遥远,指空间距离大。

这里用作动词,传得远,远播。

[益]副词,更加。

[清]清香,清芬。

[亭亭]耸立的样子。

[净]洁净。

[植]竖立。

[亵玩]靠近赏玩。

亵,亲近而不庄重。

[焉]语气词。

译文:我只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的挺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原文: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课内古诗文复习05《爱莲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解析版

课内古诗文复习05《爱莲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解析版

《爱莲说》(一)原文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翻译:水里、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梗)中间空,外面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幽,笔直地洁净地竖立在那里。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却不可亲近而不庄重地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与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数众多了!(二)注释(要求学生根据注释尝试翻译)①选自《周元公集》。

周敦颐(1017-1073),北宋哲学家。

②蕃(fán):多。

③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

他喜爱菊花,常在诗中咏菊。

④李唐: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李唐”。

⑤予:我。

⑥濯(zhuó):洗涤⑦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⑧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⑨鲜(xiǎn):少⑩宜乎:当然补充注释(1)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死后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是著名的隐士。

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爱莲说》(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爱莲说》(解析版)

专题02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爱莲说》(解析版)作者是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北宋哲学家,宋代理学的创始人。

1.可爱者甚蕃.蕃:多。

2.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涤。

妖:美丽而不端庄。

3、不蔓.不枝.。

蔓:长枝蔓。

枝:长枝节。

4、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

5、陶后鲜.有闻。

鲜:少。

6、宜.乎众矣宜:应当。

7、亭亭..净植.。

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答案】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莲,花之君子者也。

【答案】莲是花中的君子。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答案】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洁净地挺立。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答案】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答案】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答案】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

1.《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答案】【示例】君子品质:庄重、质朴、洁身自好、不慕名利。

“出淤泥而不染”寓意从污浊的环境中走出来,却能保持纯真的品质而不沾染坏习气。

周敦颐的这句话寓示了人生的一种境界。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这种操守,即使经历污秽,依然能独善其身。

2.“之”有时充当代词;有时相当于助词“的”;有时用于标明前置宾语;有时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各属于哪种用法。

1.何陋之.有?【答案】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答案】助词,的。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答案】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友人惭,下车引之.。

【答案】代词,指陈元方。

5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答案】代词,指学问和事业。

补充:1.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情怀?【答案】本文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人生情怀。

复习05:爱莲说-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考点过关复习

复习05:爱莲说-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考点过关复习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全文梳理
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考点过关复习
第5篇 爱莲说
首页
目录
尾页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全文梳理
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
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
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尾页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全文梳理
2. 句子翻译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3. 文意理解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示例: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惋惜,慨叹)和对世 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视(批判,嘲讽)。
首页
目录
尾页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首页
目录
尾页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全文梳理
金题演练
一、阅读《爱莲说》,回答问题。(6分)
1. 解释下面句中标色的词。(2分)
①可爱者甚蕃
( 很,非常 )
②濯清涟而不妖 2.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同予者何人?
( 洗)
(对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首页
目录
尾页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全文梳理
②宜乎众矣。 (喜爱牡丹的人)应该是很多了。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 亲近而不庄重 2.句子翻译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
首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目录
尾页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全文梳理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 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媚。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陋室铭》《爱莲说》课件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陋室铭》《爱莲说》课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 B)(2分)
A .与善人居
不可久居
B .赐好说不若己者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 .久而不闻其臭
闻寡人之耳者
D .则商也日益
香远益清
•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 论不如自己的人。
《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_苔__痕__上__阶__绿__,_草__色__入__帘__青_。
刘禹锡在《陋室铭》一文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 的句子是_____谈__笑__有__鸿,儒______往__来__无_。白丁
《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 活厌弃的句子是: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 是 陋室,惟吾德馨。。 202X年菏泽中考真题 苔痕上阶 绿,草色入帘 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 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
牍 之 劳形。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中表达了陋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 乐道思想的中心句是_____斯__是__陋__室,____惟__吾__德__馨_。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 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本文使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对陋室的描画和歌 颂,表达了作者的高尚志向,意境隽永,韵味深长。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句表现了作者不愿与 平民百姓结交。
何陋之有?
宾语“何陋”前置,正常语序应为 “有何陋”。

《爱莲说》复习课PPT

《爱莲说》复习课PPT

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翻译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②不蔓不枝
枝______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而
④ 陶后鲜有闻 鲜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志向与情感?(3分)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 后鲜有闻;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 向任①,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惊曰:“老吏不如也。”部 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 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 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选自《宋史》)
采用托物言志法的文章特点是:用某一事物来比拟或象征某 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事物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 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 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来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 用来表示无私奉献的精神等。
托物言志重在言志,寄托自己的胸怀心志,表达自己的思想 感情。
示例: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我赞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隐喻 了做人要心地纯净,不受外界世俗的影响;而“近朱者 赤,近墨者黑”说的是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说法 很绝对。生活中,无论环境怎样,都要保持高洁的品格 (操守);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精神上、人格上保持独 立,不随波逐流,最后我们都能“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复习课课件

《爱莲说》复习课课件

外形
香气 姿态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
志洁行廉
气质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令人敬重,不可轻侮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作者赞美莲花,为什么 文中提到菊花和牡丹?
(正衬)
菊花

牡丹 (反衬) 莲
花 (突出主旨) 君子之德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 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 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说”是议论文的的一种文 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 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 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 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马说》《说虎》——议论文
“说”
《爱莲说》——散文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三、文意理解 1.文中从莲的_生__长__环__境____、__外__形____、__香__气____、 品性四个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
首页
目录
尾页
菊花
隐士
金题演练
莲花
君子
牡丹
富贵者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菊花
隐士
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花
君子
外形
香气 姿态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牡丹
富贵者
气质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菊花
隐士
莲花
君子
牡丹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总复习一、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解词:1、书下注释:(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

着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fán):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4)李唐,指唐朝。

(5)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6)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7)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8)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

(9)亵(xiè)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10)焉:助词。

(11)隐逸:指隐居的人。

(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

(13)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16)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17)宜乎众矣:人该是很多了。

宜,应当。

2、补充解词(1)晋陶渊明独爱菊只(2)自李唐来从(3)世人盛爱牡丹众、多(4)香远益清更加(5)陶后鲜有闻少(6)宜乎众矣多3、一词多义(1)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表示舒缓语气三、文学常识作者: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

北宋哲学家,着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出处: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体裁:“说”。

四、课文翻译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作者感慨世上像“我”一样爱莲的人太少,也慨叹 生活中保持高洁品质的人太少,含蓄地表达了自己 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人生态度。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示例: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惋惜、慨叹),对 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视(批判、嘲讽)。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4)译文:不__生__枝__蔓__,__不__长__出__枝__节__,__芬__芳__远__播__,____ _(就__)_更__显__清__香__,__它__笔__直__地__洁__净__地__立__在__(_水__中__),__只__可___ _以__远__远__地__欣__赏__却__不__可__去__玩__弄__。_
外形
香气 姿态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
志洁行廉
气质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令人敬重,不可轻侮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作者赞美莲花,为什么 文中提到菊花和牡丹?
(正衬)
菊花

牡丹 (反衬) 莲
花 (突出主旨) 君子之德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 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 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拓展延伸
1、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 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 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 含的观点。
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拓展延伸
2、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本 文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不同, 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 法。
金题演练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爱莲说
周敦颐(宋)
导入 目标 作者 字词 朗读 译文 训练 分析 小结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教学目的:
1、了解“说”的 特点。 2、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 文,掌握重点字词解释, 课文翻译。 3、掌握“托物言志”的写 作手法;学习作者不慕名 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对_于__莲__花__的__喜__爱__,__像__我__一__样__的__还__有__什__么__人__呢__?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宜:__应__当________ (2)译文:__对__于__牡__丹__的__喜__爱__,__人__该__是__很__多__了__。____
②而:__表__示__转__折____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3.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 可亵玩焉。
(1)①蔓:原意为枝蔓,活用意思为___生__枝__蔓____ ②枝:原意为枝节,活用意思为_____长__枝__节_____ ③远【F】:原意为远处的,活用意思为_远__远__地__传__播_ (2)①亭亭:__高__耸__的__样__子_____ ②植:__立________ ③亵:__亲__近__而__不__庄__重 (3)焉:__助__词__,__无__实__意__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二、成语积累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 亭亭净植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 义哲学家。字茂叔,道 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 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
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 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 大影响。在《周元公集》。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示例:我赞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句话隐喻了做人要心地纯净,不受外界世俗的影 响;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是客观环境对 人的影响很大,说法很绝对。生活中,无论环境怎 样,都要保持高洁的品格(操守);要有正确的价值取 向,在精神上、人格上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最 后我们都能“出淤泥而不染”。
首页
目录
尾页
小结:
金题演练
让我们学习作者这种不随波逐 流,志洁行廉,豁达正直的君 子美德吧。
首页
目录
尾页
【解析文中作者喜爱莲花,与其自身所追求的高洁 人格是一致的。而且文中也提到了“予谓菊,花之 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结合此内容理解 即可。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答案】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象征:追求 功名、富贵的人,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 菊——“花之隐逸者也”,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 士,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隐居避世。莲——“花之君 子者也”,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代表的人 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1)谓【F】:__称__________ (2)隐逸:指__隐__居__的__人__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5.莲,花之君子者也。 (1)君子:_指__品__德__高__尚__的_ 人 (2)译文:__莲__花__是__花__中__的__君__子__。___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鲜【F】:__少________ (2)译文:__爱__菊__花__(_的__人__),__陶__渊__明__以__后__就__很__少__听__到_ 了。

xiăn
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
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1)①可爱【F】:_值__得__爱__的_ ②蕃:_(_草__木__)茂__盛__。__这__里__指__繁__多__ (2)①之:_结__构__助__词__“__的_ ” ②者:_表__判__断__,__…__…__的__(_人__或__物_ ) (3)译文:_水__面__上__、__陆__地__上__的__草__本__花__和__木__本__花__,__值_ 得
“说”是议论文的的一种文 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 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 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 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马说》《说虎》——议论文
“说”
《爱莲说》——散文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三、文意理解 1.文中从莲的_生__长__环__境____、__外__形____、__香__气____、 品性四个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
首页
目录
尾页
菊花
隐士
金题演练
莲花
君子Leabharlann 牡丹富贵者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菊花
隐士
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花
君子
外形
香气 姿态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牡丹
富贵者
气质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菊花
隐士
莲花
君子
牡丹
富贵者
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
首页
目录
尾页
爱 莲 说 金题演练
dūn yí
周敦颐
fán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


zhuó lián
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
màn
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
xiè
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3、目前,全国正在进行“国花”推选活动,如果你 也参加这项活动,下面三种花中你打算选什么为 “国花”,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一句相关的 古诗文名句(任选一个)。 示例:我选择杜鹃为国花,因为:花中此物似西施。 答案: 我选择荷花为国花,因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选择牡丹为国花,因为: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 京城。 我选择梅花为国花,因为:梅花香自苦寒来。
喜爱__的__很__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页
目录
尾页
金题演练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①独【F】:__仅__仅______ ②染:__沾__染__(_污__秽__)_____ ③濯:___洗_________
④清涟:_水__清__而__有__微__波__________ ⑤妖:__美__丽__而__不__端__庄 (2)①之:助__词__,__用__在__主__谓__之__间__,__取__消__句__子__ _的__独__立__性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